水电站压力钢管结构计算书

水电站压力钢管结构计算书
水电站压力钢管结构计算书

钢管管壁厚度t初估计算表

式中:

钢管管壁钢材屈服点…………………………………… σs =325.000N/mm2 末跨跨中截面管道中心内水压力………………………… H=500mm

3 初估管壁厚度t

(1)根据末跨的主要荷载(内水压力)并考虑将钢材的允许应力降低15%,按锅炉公式初估管壁厚度t: 计算公式:

伸缩节止水填料与钢管的摩擦系数…………………… μ1=0.3 支座对管壁的摩擦系数…………………………………… f=0.5 焊缝系数…………………………………………………… φ=0.95

加径环间距………………………………………………… l=2000mm 伸缩节与上镇墩的距离……………………………………L 2=2000mm 伸缩节止水盘根沿管轴向长度……………………………b 1=300mm 钢管轴线倾角………………………………………………α=45.000° 镇墩间距……………………………………………………L 1=27600mm 支墩间距…………………………………………………… L=4500mm 钢材的重度……………………………………………… γs =0.0000785N/mm3 水的重度………………………………………………… γw =0.0000098N/mm3 钢管内径…………………………………………………… D=800mm 设计引用流量……………………………………………… Q=3.860m3/s 钢材的弹性模量…………………………………………… E=206000N/mm2 钢材的泊松比………………………………………………μ=0.3

水电站压力钢管结构计算书(明管)

1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设计依据:《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

(2)参考资料:《水电站建筑物》(王树人 董毓新主编)、《水电站》(成都水力发电学校主编)

2 设计基本资料

[]s

σσ55.0=()[]

σ?γ15.012-?=

HD

t w

7mm

(3)轴向力∑A ① 钢管自重轴向分力A 1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每跨管内水重) (单位管长管内水重)

钢管中水重分力Q w 计算表

(2)垂直管轴方向的力(法向力) ① 钢管自重分力Q s

计算公式: (每跨钢管自重)

(单位管长钢管自重,考虑刚性环等附件的附加重量约为钢管自重的25%)

钢管自重分力Q s 计算表

② 钢管中水重分力Q w

式中:

计算截面管道中心内水压力……………………………… H=500mm 则:

0.005N/mm2

4 钢管应力分析

4.1 跨中管壁断面应力分析

4.1.1 荷载计算

(1)径向内水压力P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则t应满足: t≥ 5.0mm 实际选用管壁厚度t=

,满足要求。

取计算管壁厚度t=8mm

再考虑2mm的锈蚀裕量,管壁结构厚度初定t=7mm

(2)复核管壁结构厚度是否满足考虑制造工艺、安装、运输等要求,保证必须的刚度的最小厚度要求:w

H P γ==

=w H P γ4

800/+≥D t αcos L q Q s s =s s Dt q γπ?=25.1αcos L q Q w w =w w D q γπ2

25.0=αsin 31L q A s =

温升时支座对钢管的摩擦力A 7计算表

⑤ 轴向力的合力∑A

计算公式:

轴向力合力∑A计算表 ④ 温升时支座对钢管的摩擦力A 7

计算公式:

式中:

计算截面以上支座的个数………………………………… n=6个

③ 温升时套筒式伸缩节止水填料的摩擦力A 6

计算公式:

温升时套筒式伸缩节止水填料的摩擦力A 6计算表

伸缩节内套管外径…………………………………………D 1=768mm 伸缩节内套管内径…………………………………………D 2=800mm

套筒式伸缩节端部的内水压力A 5计算表

② 套筒式伸缩节端部的内水压力A 5 计算公式:

式中:

伸缩节端部管道中心内水压力……………………………H′=500mm 钢管自重轴向分力A 1计算表

式中:

伸缩节至计算截面处的钢管长度…………………………L 3=1500mm

()

P D D A '-=

2

22154πw

H P γ'='P b D A '=1116μπ()

()∑+==α

αcos cos 7Lf q q n f qL A w s 7

651A A A A A +++=∑

计算公式:

跨中轴向应力σ

x2计算表

(4)内水压力P在管壁产生的径向应力σr

(3)法向力在横断面上产生的轴向应力σx2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跨中轴向应力σ

x1计算表

(2)轴向力∑A在横断面上产生的轴向应力σx1(以拉力为+) 式中:θ为计算点半径与管中心铅垂线的夹角:θ=0°为管顶点;θ=90°为管水平轴线处;θ=180° 为管底处。

跨中环向应力σ

θ1计算表

4.1.2 跨中管壁断面应力计算

(1)径向内水压力P在管壁中产生的环向应力σθ1 计算公式: ??

?

??-=

θασθcos cos 1Pr 1H r

t 2

D r =

rt

A

x πσ21∑

=

θ

πσcos 2

2t

r M

x -

=αcos )(10

1

2L q q M w s +=

)cos cos (θαγσr H P w r --=-=

式中:

相应计算工况的允许应力:[σ]=0.55σs =129.250N/mm2

跨中断面应力条件复核计算成果表

4.1.3 跨中管壁断面各计算点应力条件复核

复核公式:

跨中径向应力σr 计算表

[]

σ?σσσσσσσσσσθθθ≤---++=r x r x r x 2221

θθσσ=2

1x x x σσ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