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及反思整理版

热带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及反思整理版
热带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及反思整理版

热带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二、知识目标:掌握热带气候分布图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三、能力目标: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

的读图方法,并能根椐这些资

四、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五、二、教学重点:

六、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来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特

征与差异。

三、教学难点:

1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2、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四、学情分析

乡镇中学七年级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地理基础知识尤其薄弱。所设计的教案应能适应大多数学生,方法多

种多样;情景直观贴切生活,联系实际,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把知识点综合起来分析得出相关知识。

五、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观察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

播放一段幻灯片,展示出各种气候的景观特色,让学生观察,讨论各种景观的特色,之后根据这些景观推测该地

的气候。然后老师小结:由于地球旋转,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使地球获得阳光的热量不相同,出现气候千差万

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各地气候的差异。

师:多媒体展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片,这四幅图有什么差异?生: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

热带季雨林:树木高大茂密,但没有热带雨林那么高大;

热带草原: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有斑马等动物;

热带沙漠: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稀少。

师: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差异?(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让学生自己将景观图与四地的气温曲线图

和降水柱状图对照,谈谈理由)

二、分析热带地区的气温、降水资料图

师:幻灯片展示四地(新加坡,孟买,巴马科,喀土穆)气温和降水量曲线图与以上四幅景观搭配,这四地气温和降

水量图与以上的四幅景观哪个一一对应?

根据以上内容填表中的自然景观一栏。

气候分布气候特征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学生根据以上的内容分别填出对应地。

师(指导):同学们看一看,热带雨林为什么那么茂密?它与什么有关?生:降水多,阳光充足,由此树木茂密

师(指导):那它对应四地气温与降水量图中的哪一幅图?

生:新加坡,新加坡每一个月降水量较多,月气温高。

师:热带季雨林景观又对应哪个气温和降水量图呢?

生:孟买、热带季雨林降水没有热带雨林降水那么均匀,那么多、它降水量集中6、7、8月。

师:那热带草原景观图,热带荒漠景观又分别与哪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图对应?

生:根据以上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它们分别对应巴马科与喀土穆,因为热带草原地面上有斑马等动物,疏散的草树,说

明它有降水迹象,但降水没有很多;而热带荒漠地面尽是沙漠,说明终年干旱,全年没有降水迹象,所以巴马科对应

是热带草原,而喀土穆对应是热带荒漠。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四幅气温与降水量图总结一下这四种热带气候的特征并填以上表中的气候特征一栏。老师指着四

幅逐一分析

学生根据刚才讲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填表。

师: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有什么异同?老师指着四幅逐一分析

生:共同点:全年高温

不同点:热带季雨林一年分雨季和旱季;而热带雨林没有。师:热带季雨林与热带草原有什么异同?

老师指着四幅逐一分析

生:共同点:终年高温,一年有雨季和旱季

不同点:热带季雨林气候,旱季和雨季更明显,降水总量大

热带草原气候,有旱季和雨季,降水总量少。

师:热带草原与热带荒漠有什么异同?

老师指着四幅逐一分析

生:共同点:全年高温

不同点:热带草原气候,6、7、8、9月份降水量较比热带荒漠多

热带荒漠气候,全年降水量稀少。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

三、读热带四种气候分布图

师:前面我们学过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现在同学来看看这些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那里。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以上这

四种热带气候分布情况填以上表中的气候分布一栏

老师指着图片逐一分析

小结:热带雨林:赤道附近两侧,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最广。

热带季雨林: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亚洲最广。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南北两侧,非洲最广。

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撒哈拉大地区最广。师:展示幻灯片,播出另外四副景观关于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雅加达,新德里,开罗,巴马科),老师逐一分析

分析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同学之间讨论一下。

生:根据它们的气温和降水量的特征,结合以上热带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的特征,得出:

雅加达---------热带雨林

新德里--------热带季雨林

开罗----------热带沙漠

巴马科---------热带草原

【板书设计】:

一. 热带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

候: 3. 热带草原气候:2. 热带季风气

候: 4. 热带沙漠气候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通过多媒体课堂,演示了真切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景,结合课文图片,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

生动活泼的动画,老师指导学生逐一分析,让学生学会总结知识点,概括小结知识点,学会分析问题、分析思路和解

题步骤等等,例如,在讲到四幅降水量和气温图对应四幅景观图片时,让学生对应图片分析它们一一对应哪一种气候

类型,分析这种气候它有什么特征,然后对应课文图片,它们这些气候主要分布在哪等等。学生认真讨论、分析,积

极参与,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回答快捷中肯,效果令人满意。本节课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难点用生动直观

的图文资料展示出来,达到化难为易、通俗易懂,使许多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需改进的地方

a、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b 、讨论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

c、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d、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

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由于学生活动多,还未小结“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

球。

(2)、.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

a、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b、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3)、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

a、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b、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c、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d、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热带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总结热带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5、重点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讲解亚热带的划分 属于温带,是温带地区的低纬度地区。不像热地区那么炎热,没有温带地区那么长的冬季,所以科学家们把这个地区划分为亚热带。 2、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 a、出示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分布图。 b、看图同学自行总结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 c、看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景观图巩固特点

世界的气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阅读,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2.能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通过参与气候分布、气候特点的活动,培养对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提问: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红、冬雪”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 提问:同样是二月,造成海南、大兴安岭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同样是夏季,造成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景观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降水)?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转承:中国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会更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推进新课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根据气候特征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读一读,说一说──学会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呈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因为呈现的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因此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如果有季节差异,往往用冬季、夏季来描述;如果差异不大,往往用终年、全年等来描述。 (3)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 (4)仔细阅读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气候特征。 2.活动二:贴一贴,说一说──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提问: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运用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来描述某地气候特征,并说说分析的理由。 呈现:多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自己判断。(温带季风气候、热带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定稿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 设计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

热带气候 课题 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2.学会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配图的判读方法。 3.能根据气象资料简洁描述任意一种热带气候的特征。 重点教学目标1、2、3难点教学目标1、2、3 预设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87-P.90的内容,并认真查阅以下地图,完成: ◆87页热带景观图; ◆88、89页热带气候分布图; ◆90页各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 (关注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量) 图例 气候 类型 热带 季风气候 景观 类型 热带 稀树高草 热带 季雨林 主要 分布区 赤道附近,如亚马 孙平原、刚果盆地 和马来群岛等地 南北回归线 经过的内陆 地区和大陆 西岸 二、合作探究

●气候类型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如上图,气温:全年高温(一般最冷月均温在20℃以上) →→ 热带气候; 降水:全年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总量一般在1500~2000mm ,夏季降水较多) →→ 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补充:热带气候类型中,降水方面,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降水较少,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专题一:读下图,观察总结各种气候的特征,并判断出气候类型。 对应地图 A B C D 气温 季节变化 全年高温 降 水 季节变化 分干湿两季 分旱雨两季 年降水 量 >2000mm 750-1000mm 1500-2000mm <200mm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专题二:来自热带不同地区的四位小朋友,在谈起自己家乡气候特征和景观 气温℃ 降水量mm 气温℃ 降水量mm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以学完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教材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说明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教材在该内容上主要抓住两各方面:以实例分析说明,一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学生地域观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教材注重以活动为主、讨论气候变暖为题,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也能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3.通过阅读景观图片和资料体会自然的创造力,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教学重点:1.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地区差异大。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银”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多媒体展示投影:1组图.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一步学会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对比、分析、综合整理等思维从而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3.通过对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前提条件、充分的依据,学会多问为什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5、世界13种主要气候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二、教学重点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三、教学难点 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各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在课前分小组绘制好印度尼西亚、开罗、罗马、伦敦、莫斯科、上海等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收集一些这些城市的建筑、服饰、自然风景图片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自然风景图片 3.教学课件:展示教学过程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检测 读图分析题 1、读下列四副图,回答问题。 ( 1)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 ,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___________ 。 ( 2)B图是______________ 气候,此种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 ( 3)C图是___________ 气候,此种气候面积最大的分布在__________ 。( 4)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是图 ___________(填字母),在世界分布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 。 2.读图回答问题。(10分) ( 1)写出图中 A、B、C、D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4分)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2.认识11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明确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 4.知道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水热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气候也就不相同。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世界的气候吧!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从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介绍: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 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2.气候的地区差异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演练场: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说说两地的气候差异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一年内降水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看图片,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11种) 分布在热带的气候有哪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的气候有哪些?(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寒带的气候有哪些?(寒带气候) 还有一个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2)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下列表格

初中地理_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对《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的知识系统化和具体化,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特点,并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关注世界气候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难点: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 他们反映了怎样的气候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人为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之做点什么?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看来大家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也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的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世界的气候类型。(二)、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课前,咱们大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自主预习,下面咱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把你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提出的新问题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 (三)、教师精讲点拨 大家都完成了,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展示课件)找学生上黑板指认不同气候景观图,说明是哪种气候类型,其分布规律和特征是什么? 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学生自主完成

初中地理_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理解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 教学难点: 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启发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多媒体出示不同自然景观图片,引出本节内容。 自学生疑: 出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 2、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学习释疑: 1.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原因是?

2.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原因是 3.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是? 迁移应用: 出示亚欧气候类型模式图,完成任务。 拓展延伸: 1.北美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气候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从地形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活动: 1.如何判读气候类型?举例说明 2.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成活的影响。 气候与自然景观、气候与民居、气候与人口分布、气候与河流、气候与农业 课堂达标练习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分布 2.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 3.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重点和难点,内容多且抽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较弱,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首先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主要原因是地图不熟练,需要继续加强练习。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主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小组之间讨论的形式进行,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方法,但气候特征不熟练。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以举例、联系生活实际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整理。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气候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既受制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地理要素,又影响着河湖、土壤、植被等的形成和分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好“气候”是关键所在。而作为气候基本要素的气温和降水,它们的分布及特点,是形成世界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学习世界气候基本特征的基础。 2.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3.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根据下列说法,分析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我们这里一年有干湿两季,湿季草木旺盛,干季原野枯黄 (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四种热带气候的共同点是( ) A、全年气温都比较高 B、全年降水都比较多 C、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大 D、降水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3、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安徽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的3幅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2)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的西岸热带沙漠气候。 (3)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 (4)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的西岸温带季风气候。 (5)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谈一谈: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那里的气候如何? 第二课时 看一看:请同学看第57页的3幅景观图,说说A图、B图、C图分别是什么气候。 (答: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热带沙漠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材分析: 气候类型,一向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气候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气候类型判断教材中没有具体归纳内容,却是气候类型考查的切入点,能有力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试题,虽然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气候特征来判断;二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三是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教学重点: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各类气候图表的判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气候的形成因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讲授新课: 一、气候形成因子 二、气候类型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根据气温、降水的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1)根据最高气温月份判断所在半球. 最高气温出现在七、八月,或气温曲线呈峰形,判定在北半球。 最高气温出现在一、二月,或气温曲线呈谷形,判定在南半球。 例1、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练习:判断图表中的气候类型。 (二)、根据气候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1、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 2、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 3、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面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 例2:判断图中M地气候类型 (三)、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气候类型 1、受单一环流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 受副高控制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高压控制冰原气候 副高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 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 3、海陆分布: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气候 4、地形:地势起伏高山、高原气候 强调: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小结:根据根据气温、降水的数据来判断气候类型 拓展练习: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它们气候类型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 作业:《世纪金榜》49—50页的5-----14题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

七年级地理上册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1湘教版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记住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方法并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热带的气候类型 一、自主学习 1.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是和。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附近,如南美洲的、非洲的和亚洲的等地。其特点为。 3.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其特点是。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其特点是。5.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亚洲的、澳大利亚的。其特点是。 二、合作探究与展示 1、看书p74-77,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 对应地名 气候特征 气候名称 气候分布 提示: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当堂检测: 1.下列四大洲中没有热带雨林带的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2.北回归线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3.下列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的有() A.东非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德于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气候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的代表性动物有( ) A.大象孔雀 B.狮子斑马 C.骆驼、鸵鸟 D.老虎、狗熊 5.你知道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大片森林分布于下列哪个气候区吗?()

4.4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并能运用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图及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判断和描写该地区气候特点 3、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图及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判断和描写该地区气候特点 教学安排 2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降水充足的茂密的热带雨林及“风吹草低现牛”的美丽的绿色草原,还有一望无际的浩瀚的干旱沙漠,既有干旱炎热,又有冰天雪地,气候千差万别。那么世界上究竟有哪些气候类型呢? 板书题目: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一、热带气候类型 地球上有五带让我们从低纬度的热带开始逐步研究认识各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1、出示四种热带气候景观图P87页 问: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 明确:⑴热带雨林 ⑵热带季雨林 ⑶热带草原 ⑷热带荒漠 问: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90活动一)(引导学生分析这四幅图,完成图下表格,分析四地气候特点,教师加以总结热带气候类型的特点。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新加坡巴马科孟买喀土穆 全年降雨量约2200毫米约980毫米约2150毫米约350毫米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降水终年高温,降水终年高温干燥

一年分旱、雨两季一年分旱、雨两季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了解热带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共同点:各月均温度大于200C 不同点:在降水方面,各月降水较多总量很大的是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都很少,总量最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归纳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 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材上P.88.89四幅地图,掌握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最广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非洲最广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亚洲最广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非洲撒哈拉地区 二、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指导:亚热带是位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同学们可自习完成 点拔: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主要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共同点:夏高温冬低温 不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同,亚热带季风夏多雨,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 第2课时 三、温带的气候类型 1、出示温带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差小,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夏高温多雨,冬温和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长夏短,气温年较差大 2、指导学生总结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鸟附近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最大 练习:填表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 主要差异冬季低温(零摄氏度以上)冬季寒冷(零摄氏度以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学过程: 1、阅读P57图 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 (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常用到 __________要素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 (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 知识小结: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 (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A、 B、 C、 (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 B、 C、 D、 (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表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主要分布地区

初中地理《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课程标准 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课标中提出了 2 条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 教材分析 教材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的内容选择上,突出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分解的和综合的气候分布图简洁明了地表示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中的10 种气候类型和 特殊的高山高原气候,使学生能较好地感悟到世界气候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 学习重点 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 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

学习方法 1.对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切记死记硬背,应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不同热量带以及同热量带内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2.对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应熟读气候类型分布图,在记忆时要把握两个要点:一看纬度位置,看是位于哪个温度带;二看海陆位置,看是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或是内部。 课前准备 阅读课本87 页-92 页,读课本98 页图填下表: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地球之肺” 问题探究一: 自主学习课本P87-P92 完成下列问题(5 分钟) 1.热带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亚热带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读课本87 页图熟悉四种热带气候景观; 读课本92 页图熟悉地中海气候景观,并了解地中海气候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 3.读课本88 页图4-35 和4-36、89 页图4-37 和4-38、91 页图4-43、92 页图4-47 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 反馈练习一: 把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和两种亚热带气候类型填写在下图恰当的位置,并默记对应的景观。 问题探究二: 小组合作探究 1. 读课本90 页图4-39— 图4-42、91 页图4-44、93 页图4-48 分析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和两种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点。 2.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 计教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

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学过程: 1、阅读P57图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常用到__________要素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 (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 知识小结: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 (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A、 B、 C、 (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 B、 C、 D、 (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