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美学

科学美学
科学美学

Poets say science takes away from the beauty of the stars—mere globes of gas atoms. Nothing is “mere” —I too can see the stars on a desert night, and feel them. But do I see less or more? The vastness of the heavens stretches my imagination—stuck on this carrousel, my little eye can catch one-million-year-old light...For far more marvelous is the truth than any artists of the past imagined! Why do the poets of the present not speak of it? What men are poets who can speak of Jupiter if he were like a man; but if he is an immense spinning sphere of methane and ammonia must be silent?

This poetic paragraph appears as a footnote in, of all places, a physics textbook: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by Nobel laureate Richard Feynman. Like so many others of his kind, Feynman scorns the suggestion that science strips nature of her beauty, leaving only a naked set of equations. Knowledge of nature, he thinks, deepens the awe, enhances the appreciation. But Feynman has also been known to remark that the only quality art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have in common is the joyful anticipation that artists and physicists alike feel when they contemplate a blank piece of paper.

What is the kinship between these seemingly dissimilar species, science and art? Obviously there is some—if only because so often the same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both. The image of Einstein playing his violin is only too familiar, or Leonardo with his inventions. It is a standing joke in some circles that all it takes to make a string quartet is four mathematicians sitting in the same room. Even Feynman plays the bongo drums. (He finds it curious that while he is almost always identified as the physicist who plays the bongo-drums, the few times that he has been asked to play the drums, “the introducer never seems to find it necessary to mention that I also do theoretical physics.”)

One commonality is that art and science often cover the same territory. A tree is fertile ground for both the poet and the botani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the symmetry of snowflakes, the effects of light and colo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form are studied equally by painters and psychologists, sculptors and physicians. The origins of the universe, the nature of life, and the meaning of death are the subjects of physicists, philosophers, and composers.

Yet when it comes to approach, the affinity breaks down completely. Artists approach nature with feeling; scientists rely on logic. Art elicits emotion; science makes sense. Artists are supposed to care; scientists are supposed to think.

At least one physicist I know rejects this distinction out of hand: “What a strange misconception has been taught to people,” he says. “They have been taught that one cannot be disciplined enough to discover the truth unless one is indifferent to it. Actually, there is no point in looking for the truth unless what it is makes a differenc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ars him out. Darwin, while sorting out the clues he had gathered in the Ga lapagos Islands that eventually led to his theory of evolution, was hardly detached. “I am like a gambler and love a wild experiment,” he wrote: “I am horribly afraid.” “ I trust to a sort of instinct and what God knows can seldom give any reason for my re marks.” “ All nature is perverse and will not do as I wish it. I wish I had my old barnacles to work at, and nothing new.”

The scientists who took various side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quantum debate were scarcely less passionate. Einstein said that if classical notions of cause and effect had to be renounced, he would rather be a cobbler or even work in a gambling casino than be a physicist. Niels Bohr called Einstein’s attitude appalling, and accused him of high treason. Another major physicist, Erw in Schroedinger, said, “ If one has to stick to this damned quantum jumping, then I regret having ever been involved in this thing.” On a more positive note, Einstein spoke about the universe as a “great, eternal riddle” that “beckoned like a liberation.” As the late Harvard professor George Sarton wrote in the preface to his History of Science, “there are blood and tears in geometry as well as in art.”

Instinctively, however, most people do not like the idea that scientists can be passionate about their work, any more than they like the idea that poets can be calculating. But it would be a sloppy artist indeed who worked without tight creative control, and no scientist ever got very far by sticking exclusively to the scientific method. Deduction only takes you to the next step in a straight line of thought, which in science is often a dead end. “ Each time we get into this logjam,”

says Feynman, “it is because the methods we are using are just like the ones we have used before...A new idea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think of. It takes fantastic imagination.”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great leap is as often as not guided by the scientist’s vision of beauty. Einstein’s highest praise for a theory was not that it was good but that it was beautiful. His strongest criticism was “Oh, how ugly!” He often spoke about the aesthetic appeal of ideas. “Pure logic could never lead us to anything but tautologies,” wrote the French physicist Henri Poincare. “It could create nothing new; not from it alone can any science issue.”

Poincare also described the role that aesthetics plays in science as “a delicate sieve,” an arbiter between the telling and the misleading, the signals and the distractions. Science is not a book of lists. The facts need to be woven into theories like tapestries out of so many tenuous threads. Who knows when (and how) the right connections have been made? Sometimes, the most useful standard is aesthetic: Erwin Schroedinger refrained from publishing the first version of his now famous wave equations because they did not fit the then-known facts. “I think there is a moral to this story,” Paul Dirac commented later. Namely, tha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have beauty in one’s equations than to have them fit experiment...“It seems that if one is w ork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etting beauty in one’s equations, and if one has really a sound insight, one is on a sure line of progress.”

Sometim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can be even more direct. Danish physicist Niels Bohr was known for his fascination with cubism—especially that “an object could be several things, could change, could be seen as a face, a limb, and a fruit bowl.” He went on to develop his philosophy of complementarity, which showed how an electron could change, could be seen either as a particle or a wave. Like cubism, complementarity allowed contradictory views to coexist in the same natural frame.

Some people wonder how art and science ever got so far separated in the first place. The definitions of both disciplines have narrowed considerably since the days when science was natural philosophy, and art included the work of artisans of the kind who build today’s fantastic particle accelerators. “Science acquired its present limited meaning barely before the nin eteenth

century,” writes Sir Geoffrey Vickers in Judith Wechsler’s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Aesthetics in Science, “It came to apply to a method of testing hypotheses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by observations or experiments...” Surely, this has little to do w ith art. But Vickers suspects the difference is deeper. People want to believe that science is a rational process, and that it is describable. Intuition is not describable,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relegated to a place outside the realm of science. Because our culture has somehow generated the unsupported and improbable belief that everything real must be fully describable, it is unwilling to acknowledge the existence

of intuition.

There are, of cours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Science is written in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it is, far more than art, a shared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insights can be tested by the good old scientific method. And scientists have to try to be dispassionate about the conduct of their work—at least enough so that their passions do not

disrupt the outcome of experiments. Of course, sometimes they do: “Great thinkers are never passive before the facts,” says Stephen Jay Gould, “They have hopes and hunches, and they try

hard to cons truct the world in their light. Hence, great thinkers also make great errors.”

But in the e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may be closer than we think, and they may be rooted most of all in a person’s motivations to do art, or science, in the first place. MIT metallurgist Cyril Stanley Smith became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his field and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earliest knowledge about metals and their properties was provided by objects in art museums. “Slowly, I came to see that this was not a coincidence but a consequence of the very nature of discovery, for discovery derives from aesthetically motivated curiosity and is rarely a result of practical purposefulness.”

科学美学

来源:K.C.Cole

诗人说:科学损坏了星星的美丽——那仅仅是气体原子组成的球体。然而,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用“仅仅”二字来形容——在荒凉的夜晚,我也

能看见星星,并去感受它们。但我看见的星星是多还是少呢?浩翰的星空拓展了我的想象力——乘上这想象的旋转木马,我渺小的双眼竟能看见那具有百万年历史的星光——事实上,这远比以往任何艺术家所想象的都更为美妙。为什么现今的诗人对此不屑一顾呢?若朱庇特(也为木星)像人一样,诗人就会不惜笔墨,若其为一巨大甲烷与氨之旋围天体,诗人就定会缄口不言,那诗人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这段诗般文字,作为脚注,于各地出现在一本物理学教科书上,即《费曼物理学讲座》(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所著)。像许多他那类人一样,费曼蔑视这种说法,即科学剥夺了自然的美丽,剩下的只是一系列干巴巴的公式。费曼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反而更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敬仰,提高了人们的欣赏力。人们还知道,费曼也曾这样说过:艺术和理论物理只有一点相同之处,那就是:当艺术家和物理学家凝视一张白纸时会同样产生一种快乐的期待。

科学和艺术,这两类表面看来毫不相同的学科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显然有一些实例为证,常有相同的人同时为这两门学科吸引,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的形象或赖纳德的发明都广为人知,某些圈子里流传着一个老笑话:四个数学家往屋里一坐,就能演弦乐四重奏。就连费曼也会打小鼓(他好奇地发现,尽管他几乎总被认为是个会打小鼓的物理学家,可是在有数的几次被邀打鼓时,“介绍者都没觉出有必要指出我还研究理论物理”)。

艺术和科学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涉及的领域相同。比如树,这个领域,就是块肥沃的土地,可供艺术家和植物学家共同耕耘。母子关系,

雪花的对称性,光与色彩的效果及人体形态构造均被画家、心理学家、雕塑家和外科医生所共同研究。宇宙的起源,生命的实质,死亡的意义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哲学家和作曲家的研究主题。

然而当我们接近其本质时,此二者的相似之处便荡然无存了。艺术家带着情感走近自然;科学家则依靠逻辑。艺术诱发出情感,科学则讲道理。艺术家应该关心、在意,科学家则该认真思索。

然而至少我认识一个物理学家就立即对此区分加以否决。他说:“这样一个奇怪的错误看法竟被教授给人们,人们学到的是:一个人无论接受怎样多的训练都不足以发现科学真理,除非他对此真理采取超然无动于衷的态度。而实际上,寻求真理是毫无意义的,除非人们发现这真理本身确实重要。

科学史证实了他的观点。达尔文在整理于加拉巴哥群岛收集的线索时,就几乎不能保持超然的态度,而这些线索最终导致了进化论的形成。他写道:“我就像个赌徒般喜爱异想天开的实验。”“我感到无比恐惧,”“我信赖一种直觉,而上帝所知却很少能为我的言论提供任何理由根据。”“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反常的,并将违背我的意原。我真希望我还在研究那些旧藤壶,而非新事物。”

在早期有关量子的辩论中,科学家们各持已见,几乎都不能保持冷静超然的态度。爱因斯坦说,如果传统的因果概念必须被摒弃,他宁愿做个皮匠或者甚至当个赌场里的伙计,而不愿做个物理学家。而尼尔斯·鲍尔则称爱因斯坦的态度令人惊骇,并指责爱因斯坦大逆不道。另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家爱尔文·施洛丁格说道:“如果人人都得坚持这种该

死的量子跃变,那我则后悔掺合到这件事中来。”爱因斯坦以一种较为积极的语气把宇宙说成是一个“伟大、永恒之谜”,“在对我们发出示意和召唤”。正如已故的哈佛大学教授乔治·萨顿在他的《科学史》序言中所述:“几何学同艺术一样,其中都有血有泪。”

然而大多数人本能地认为科学家对待工作,头脑不会过分狂热,正如他们不会赞同诗人也能精于计算。可是,若一个艺术家工作起来没有严格的具有创造性的控制,那他准是个又粗心的艺人;而若一个科学家只会固守着单一的科学方法,那他永远也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演绎法只会把你引向直线式思维的下一步,而在科学中,这往往会是死路一条。费曼说:“每当我们陷入僵局,都是因为我们所用的方法手段跟以往一样。要想想出一个新的思路则特别困难。这需要非凡的想象力。”

下一步巨大的飞跃往往靠科学家的审美力所指引。爱因斯坦对一个理论的最高赞扬不是“真好呀,”而是“多美啊”。而他最严历的批评是:“啊,真丑陋!”。他常常谈起有关思维想法的美学吸引力。法国物理学家享利·鲍因凯尔写道:“纯粹的逻辑只能把我们引向重复。”“它不会创造新事物,只靠它,不会产生任何科学。”

鲍因凯尔还把美学在科学中所起的作用称为:“一张细筛”,即仲裁所发现的是正确还是误导,是指引还是干扰。科学不是一本条目罗列的书,而需要把事实编入理论,这正如花毯由众多纤细的线织成。谁能清楚何时(或如何)才能做到恰当地编织结合呢?有时最有用的标准便是美学了:“爱尔文·施洛丁格忍住没有发表他那现已闻名于世的波动方程第一版,就是因为波动方程不符合当时的已知事实。保罗·德瑞克后来

评论到:“我认为这个故事很有寓意,即一个人发明的公式含有美感带有美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着手干起,且如果他确有真知卓识,那他一定会大有作为。”

有时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会更为直接。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鲍尔就因其对立体画派的酷爱而闻名——特别是一个物体可被视为好几

样东西,可以千变万化,既可被看作是一张脸,一个肢体,又可被看作是一个水果盘。他进而发展了他的并协性理论,既:展示了一个电子是如何变化的,既可被看作一个微粒,又可被看成一道波。跟立体派艺术一样,并协性原理允许对立的观点并存于同一自然结构中。

有些人奇怪,科学和艺术是如何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地隔绝开来。在很久以前,科学为自然哲学,艺术也包含着跟如今能造出奇妙的粒子加速器的技工一样的能工巧匠的心血。自那个时代以后,科学和艺术各自的定义都被大大地缩狭了。在朱迪斯·温兹勒所编的文集《论科学美学》中,杰弗里·维克斯写道:“科学仅仅在十九世纪前才获得了现今的狭义。”“它开始应用以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对自然世界假设的方法。”当然这跟艺术确实没多少关联,然而维克斯却怀疑差异甚至更为巨大。人们愿意相信科学是个推理的过程,是可被详尽说明的。而直觉是不能被详尽说明的,因此不该归属科学范畴。因为我们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这样一种未经证实而又未必确实的信条:即一切真正存在的事物必须是可被详尽透彻说明的事物,正因如此就不情愿承认有直觉的存在。

当然,艺术和科学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科学是用世界通用的语言——数学写成,它比艺术更为广博,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共同理解。

而对科学的理解可用那古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方法来验证。科学家们进行工作时,必须保持冷静——至少不要让狂热来干扰实验的结果。当然,有时他们也确实狂热。斯蒂芬·杰·古尔德说:“伟大的思想家在

事实面前决不会消极被动、无动于衷。”“他们拥有希望和直觉,并千方百计用他们的方式来建造这个世界。”“因此,伟大的思想家也会犯伟大的错误。“

然而,最终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密切。首先,这联系也许就植根于那些致力于艺术或科学的人们的动机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冶金学家西瑞尔·斯坦利·史密斯开始对冶金史产生兴趣,并惊讶地发现:最早的关于金属及其特性的知识竟是由艺术博物馆里的展品提供的。“渐渐地,我意识到这决非发现之必然,因为发现源于为美所驱

动的好奇心,而很少出于功利的目的。”

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摘要:文艺这一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和运行历程是艺术家通过审美理想的中介,通过物象起源的发见与探索,摸索科学之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形象体系。这不仅是作者内心深处的表达和反映,也是从美学的角度探索科学的渠道。科学的发展也推动着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和走向,更是实现艺术的手段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是科学和美学共同的基础。通过医学、人机工程学等科学领域和艺术、设计的美学原理结合举例分析科学与美学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新事物的认识和学习。审美和求知是人类自在的天性,我们对美的事物的偏好是与生俱来的,知识的习得与此同步。求知也是科学研究的源头,因此,审美与求知从一开始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学与科学也同样如此。达芬奇的艺术贡献同时也是科学贡献,他的画作运用人体解剖构造,在生理解剖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印象派的莫奈、雷诺阿、德加、塞尚等画家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乃至现在的高考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在设计中的rgb三原色也是从科学道路中的三色光摸索演变。上述等等例子可以发现科学和美学有着共同的基础,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们相同的源头就是自然。 精神分析学阐释下的艺术创作 精神分析是人类心理的理论和精神病治疗的体系,在学术方面可定位为精神医学的一种,创始者是弗洛伊德。他发现了潜意识,因此精神分析确立了科学的地位。除此之外,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学说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艺术家能够将欲望转化为崇高的艺术形式,并通过此种方式使他人了解自己的幻想,进而“让他们与自己共享快乐”。弗洛伊德解释道:“艺术家首要目的是自我释放;然后随着其作品的广泛传播,其他遭受着类似欲望折磨的人也得以从中获得解脱”。换言之,通过艺术家文学家展示幻想的方式,使存在于无意识的种种快乐与满足有了释放的可能。 许多超现实主义者对弗洛伊德的著作都深有所感,弗洛伊德曾说,当我们清醒头脑麻木之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就会活跃起来。正是这样的一种想法让超现实主义者宣布艺术作品不能用清醒不惑的理智来创作。曾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西班牙人达利绘制梦幻图画的实验正是如此,他企图去仿效我们梦境之中的奇异的混乱现象。试图表现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这是自己不加选择的,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例如《面部幻影和水果盘》,画面上角的梦幻风景,海湾和波浪,山地和隧道,同时又呈现一个狗头,狗的颈圈又同时是成为跨海的铁路高架桥等等这些海滩上充满神秘莫测的怪形异象正如在梦中一样,部分东西意外清楚地显露出来,而另一些形状则朦胧难辨。画中很多场景是达利居住环境中的一部分,比如像人和动物形态的山石。现实环境中的物体也和光怪陆离的物体一起出现,这和做梦非常相似。并且达利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 除运用精神分析创作的艺术家,如上述的达利之外,二十世纪后半,有研究者企图结合精神分析与艺术,例如借由艺术进行精神病治疗的艺术治疗法。同样的,最初在文学领域尝试的这项方法,立刻广及到艺术领域,在绘画画面中找出潜藏的无意识的艺术史研究陆续出现。例如利用特定事物或身体部位,来找出艺术家的恋物意识,进而解释作品。比如风景画中描绘钟楼或烟囱是代表男性生殖器,而裂缝或洞窟是象征女性生殖器等解释。弗洛伊德之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结构主义为基本,更加有效地发挥作为解释艺术作品的概念。

(完整word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写作体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写作体会 评阅基金项目的心得体会 一般来说,综合评为“优”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资助。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去做,取决于该项目的预期结果是否对科学有贡献及贡献大小,好的项目,一定得有好的结果,对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好的项目,有的人写得很好,从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到创新点一气呵成,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读起来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有的好项目,也会被写得很烂。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是好项目,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项目开展后,肯定会后好的结果而且意义重大;写得不好,通常是结构混乱,作者抓不住重点,甚至逻辑不清。 相反,有点项目,在选题或研究内容上存在某种缺陷;但作者文笔流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写作上似乎无可挑剔。因此,对于好的项目,写作又好的,理所当然评为优并建议优先资助;对于好的项目,写作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的本子,可评为优或良并建议资助;如写得实在太烂,建议不资助。 去年我就读到一个本子,项目是好项目,但申请者显然缺乏写作经验,研究内容中只简单罗列一些要做的实验名称而无实质内容,该项目我实在不忍心毙掉,勉强评个优(立题依据和创新性优),后来在学科评议会上获知另外两个评议人评为良,故未获资助。 总结过去四年的评议情况,自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我特意查了一下,凡我建议优先资助的项目,基本都获得了资助,说明我的评价在同行中还是比较准确的。简单来说,好的项目写得又好的,优;好的项目,写得有缺陷的,优或良;有缺陷的项目写得好的,优或良;有缺陷的项目写得也有缺陷的,良或中;我还没有给个“差”的评语。 第一、要明白,你为啥要申请国家基金? 不可否认,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驱动力有千万种:我等研究单位的人本身就要靠它生存,有为了上职称,单位必须要求申报的,同事报了我不能落后的………..。不管如何,既然决定要申报,申报前就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否则,就此打住,你不需要继续往下读。 既然要申请,熟读每年国家基金委的申报指南是首要的、必要的!这几年国家基金申报政策每年都有一些小的变化,申报前要好好的读!避免犯一些形式审查的错误,如签名、身份证、限项、提交方式等等,总有人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耽误了一年的申请。 第二、准备申报基金前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写啥?怎么写? 写啥是战略问题,怎么写是战术问题。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 写啥既包括了申请哪一类基金,是申请青年、面上、重点,还是其它?也包括了对应的是自己的哪方面研究工作适合这些类别的基金。 如果你的背景很好,有多篇文章发表,包括在超一流杂志上发表,你考虑申请面上、甚至重点项目。目前,重点项目竞争太激烈!有这样好背景的初申请者可以考虑先申请面上项目,那样你的命中率会很高。 如果你的背景一般,特别是博士毕业不久,有几篇文章发表,但发表在一般杂志上,考虑先申请青年基金,或者西部地区可以申请地区基金项目。 如果你背景特一般,又没有文章发表,还没有很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建议不要浪费自己时间写申请书!到一些单位帮看申请书,总碰上在读研究生或者硕士刚毕业,没有包括中文期刊的文章发表,也没有前期研究工作,查一些文献、资料,写来一个本子。精神可嘉!但是否必要? 总之,对入门者来说,找到合适自己的基金类别,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获得资助是王道! 第三、根据自身的条件定好了要申请的基金类别,接下来就是考虑申请书要写啥。

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浅析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张晓宁12181142 摘要:通过分析汉宁森的PH灯,格尔齐奇的chair one等经典家具设计案例,探讨科学与美学的关系。充分认识理解它们在设计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协调其关系。 关键字:服务;支持;协调 科学是指由权威人、组织和机构经过实践、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数据,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完善、确认、推荐、宣传、传授和捍卫的一种广泛领域的思维学术。亦指人类为了论证自然现象、文艺学术、宏观发展而造就的一个具有广泛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名词。从美学诞生至今,关于美学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的定义有五种: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美学是关于对美学词汇进行语言分析的科学;美学是关于审美价值的科学。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我国哲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原天地之美和达万物之理并举为圣人的两大使命。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前者研究美,归于美学领域,后者研究真理,归于科学领域,两者都为人类文化宝库创造了斑驳灿烂的财富。西方早起的哲人也留下相仿的记录。绵延两个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少人都热心研究天文学、数学、物理学,追求达万物之理。他们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天体间存在着数学比例关系,构成了宇宙和谐之美。 黑格尔曾经对美学做了这样的界定,他说: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鲍桑葵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说,“正像在一般地谈到现实世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指科学所揭示的世界一样,在一般地谈到世界上的美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指艺术所揭示的美。”这样一种学术传统,显然非常不利于科学美学的成长和发展,因为它很可能被边缘化,甚至不被所谓正统的美学所承认。的确,科学中的美和美感与艺术中的美和美感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艺术中的美往往是直观的,而科学中的美则是抽象的;艺术中的美感往往停留于感性层面,而科学中的美感则进入理性层面;艺术中的审美经验往往比较“通俗”,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而科学中的审美经验则比较“深奥”,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认识和体验到这种美。 科学是服务于美学的。同时美学也离不开科学的支持。 丹麦著名设计师汉宁森被誉为丹麦最杰出的设计理论家。他于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是他的成名作品,这件作品于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很高评价,并摘取金牌,这种灯具获得"巴黎灯"的美誉。汉宁森的一生都保持了“巴黎灯”的精妙设计原则。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为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PH” 灯具不仅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工业设计的根本原则: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一方面, 从科学的角度,该设计使光线 通过层累的灯罩形成了柔和均 匀的效果(所有的光线必须经 过一次以上的反射才能达到工

试论科技与审美的关系

试论科技与审美的关系 ——以IPHONE手机为例 关键词:苹果iphone 科技设计审美 正文: 首先阐明一个立场:我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以人的意识为主导的。因此科技与审美的关系,我认为是科技发展的方向受到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的。而苹果公司之所以在商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与其重头产品iPhone的热销离不开。iPhone有着出色的工艺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也极富美感,整体使用体验非常良好。堪称是用尖端科技制造出的艺术品。 一、产品分析 历代iPhone的机身设计与同时代产品相比,都堪称惊艳,从4代开始,玻璃面板与金属边框的经典元素成了手机科技感时尚感的代表,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前后一致的玻璃面板能给人带来一种对称、协调的感受,而对称性正是美学的经典原则之一,玻璃面板也颠覆了我们对玻璃材料脆弱的概念,使手机带了一丝灵动的感觉。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iPhone 的home键设计,一个按键结合触屏颠覆了手机出现以来以键盘为主的操作方式,点、划、触摸的操纵方式也更贴合人性,因此iPhone也是一只贴合人性的手机。父母辈常见的情况是新潮电子产品不知如何使用,于是站在了便捷生活的门口进不来,iPhone的简单易用的操作方式,将一大批不适应复杂高科技产品的人们引进了移动生活的大门①。 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众多科幻电影中出现的触屏操作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星际迷航》舰长主控台,《现代启示录》汤姆克鲁斯的腕上PDA,《时空通缉令》李连杰的触屏时空穿梭机,炫酷的触屏操作方式给幼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nokia5800作为第一代触屏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感觉到多大不同,只是将按键显示在屏幕上。当iPhone3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才觉得科幻设备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现实。科技能令人们审美观发生改变,而审美观也能指引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科幻走进现实 近年来触屏已经一步一步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幻作品中,已经不能单纯用触屏操作方式体现超前的时代感,于是又出现了全息显示、3D投影、虚拟现实等超时代的技术,这些技术将人与信息互动带入了一个更人性化、直觉化的时代。iPhone虽然没有上述令人几欲混淆显示与虚拟的功能,但却在人机交互上作出了大文章,操作时简单便捷不多赘述,想谈谈从拟物发展发展成现在扁平化的应用图标设计。扁平化设计和拟物化设计并非是两种完全对立的信息呈现手段。苹果之所以形成了如今的界面风格,是因为史蒂夫对低学习成本的极大的重视,因而才会在界面中大量使用隐喻和模仿;而如今的扁平化设计也没有脱离这个根本的轨道——Win8 依旧在使用隐喻和模仿的手段增强每一块“磁贴”的“功能可见性”,只是没有了精致繁复的细节。对,以上其实是主要关于图标设计而言的,那么对于界面其他元素,如按钮、信息文字等,扁平化设计能成为未来趋势的原因,也不是什么“拟物化设计的没落”、“审美疲劳”之类的原因(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么这其实只是一种彼此的更迭,更像是西方设计史里的各种流派的兴衰,只是能够各领风骚数年而已),而在于,只有充分简洁的界面,才能够适应未来的终端碎片化、界面碎片化。简而言之,就是越来越多的将丰富的信息尽量压缩进简洁的表达方式中,无论是包豪斯式外观设计风格、简易的操作逻辑,扁平化的图标设计,都体现这这种思想②。 还有不得不提的siri。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

美学科学黑格尔

美学科学黑格尔 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 黑格尔出生的年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已有近一个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即将爆发,但德国仍然是极其落后 的封建国家。 法国资产阶级对黑格尔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辨证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及辨证的美学思想的酝酿和成熟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黑格尔早年虽谈不上聪明但学习刻苦是大家公认的,他对各类学科都产生广泛的兴趣,尤其是哲学和文学及美学。 黑格尔前期的美学观点主要概括为:第一,从资产阶级共和主义和民主主义立场出发崇拜和向往古希腊共和制度下的人格和艺术。第二自觉的历史主义美术观逐步形成。第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第四,关于劳动创造人与人的本质异化的思想萌发。第五,提出审美活动是理性最高活动的观点。黑格尔前期美学见解完成了系统的唯心主义异化理论建立了辨证的历史的美学研究方法论,艺术发展史和艺术分类观点的初步形成即古代东方艺术——希腊艺术——西方基督教艺术。 《美学讲演录》是黑格尔后期美学思想的总汇。这本书比他之前出版的《精神观察学》前进一步,把艺术与宗教分离开了。他已引入“古典”与“浪漫”的概念作为区分艺术的名称,并对这两类艺术的主要特征做了初步概括,他还初步流露出崇古抑今的艺术眼光与审美理想。同时他把雕塑(造型)艺术作为古典美的典范。把客观性与主观性作为区分古典艺术与浪漫艺术的主要尺度。 从西方古典思想、罗马时代的文艺理论家到康德到伯克到黑格尔,一直在谈崇高。崇高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简单地讲,崇高是优美所不能把握的东西,美和崇高相比太小资,太愉快了。崇高带有一种让人无所适从的、几乎是恐惧的东西,让人觉得这么大、这么深刻、这么多样,是把握不住的,是一种震慑心灵的东西。而美呢?我们可能会觉得美就是漂亮,好玩,是一种能放在眼前把玩的。崇高就好象是你被它压倒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康德只在自然界里谈崇高。比如你看九寨沟的风景,你会觉得非常美,但是如果你看到“大漠孤烟直”,或者是台风之类的自然现象,你就会觉得有点害怕。这种东西可以把我们一切内在的、非常舒适的概念全都冲垮。这种东西才叫崇高。 《美术讲演录》是黑格尔后期美学思想的汇总和结晶,是他的美学专著和代表作。这本书集西方两千年美学思想优秀传统之大成,代表着德国古典美学的顶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称得上“成体系”的美学科学专著。 “理念感性显现”是黑格尔美学大厦的顶梁 柱,黑格尔认为理念就是思想的主体,是世界的本质。他认为理念的“发展”与运动是概念由抽象的普遍性发展为普遍与特殊,无限与有限统一的具体的普遍性的过程。理念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包含活生生的运动过程在内的思想的全体。即“理念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两

20世纪美学思想

一、20世纪现当代美学变化 20世纪是一个充满重大变革的世纪,是人类创造力空前高涨和迸发,创作出远远超出前19世纪总和的生产力的世纪,是人类科学文化突飞猛进、达到“知识爆炸”程度的世纪。在20世纪,人们的自然观、宇宙观、社会观、伦理观,乃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形成了作为现代西方文化一翼的现当代美学。 20世纪各种哲学、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色彩。而20世纪西方美学反传统倾向,则集中体现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反派。黑格尔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也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整个西方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所以反黑格尔,实质上就是反整个传统。而现当代西方美学的基本方向就是反黑格尔、逐步摆脱黑格尔影响的方向。 黑格尔美学首先是一种理性主义美学。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基础之上,是理性决定感性、派生感性并与感性融合统一,才创造出美的艺术来,所以理性是灵魂。黑格尔把社会的人作为理念发展的最后、最高阶段,即绝对精神阶段,认为现实的人是思维(理性)与自然在更高阶段的统一,是理性的实现或是现实的理性。这是一种以颠倒形式表现出来的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倾向。 黑格尔美学又是一种“形而上”的即思辨的美学。从根本上说,这是由黑格尔美学的理性主义性质决定的。综观黑格尔三大卷《美学》,他的基本思维逻辑、构造体系的方式与理论阐述的程序,鲜明的体现了思辨哲学的特点。他不是从观察、描述感性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出发上升到理性的观念、逻辑,而是从“美的理念”出发,来演绎出现实的美和艺术的美;具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只是作为他进行美的理念发展的逻辑推演的例证和材料,只是作为他“理念感性显现”的先验理论框架中的填充物;整个理论推演是极其抽象的,充满思辨色彩。 20世纪西方美学恰好同黑格尔美学的上述两个基本方向背道而驰,可以概括为现代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两大思潮的流变更替。20世纪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这无疑使对黑格尔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传统人本主义美学的反派。另外,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无论是审美经验的描述,还是语言和逻辑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主观经验主义基础上的,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审美经验或事实出发来进行推演和一般概括的,这是从另一侧面对黑格尔的思辨美学的反动。而科学主义美学“从下而上”的方法,正是对黑格尔“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方法的变革。这不仅是方法的变革,而

新闻美学

1、新闻美学的发展现状。 新闻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美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其中有四部著作需要特别关注一下。 其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宋汉炎同志的新著《新闻与美学漫谈》(新华出版社)应该说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围绕新闻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新闻采写传受中的审美规律、新闻美学研究成果的检测与运用等三个基本问题依次展开,对新闻美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其视野之开阔、构思之奇巧、论述之精致、表达之灵活,在同类著作中都是鲜见的。该书作者宋汉炎,湖北省仙桃市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通讯写作有一定特色,业余坚持从事新闻与美学这一边缘课题研究。现为湖北日报高级记者、总编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其二,《新闻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该书指出,新闻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其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阅读震撼力,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品。而这些仅靠描绘事实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各种手法去写新闻的美,让读者从中感受出美感,看着喜欢,读后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可以说是达到了新闻写作美的要求。把美感引入新闻,其最终的目的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本书为“中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书系”之一,系统介绍了新闻美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新闻美学刍议,新闻美学特征,新闻审美范畴,新闻审美形态,新闻审美创造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其三,季水河与李元授合著的《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季水河,男,生于1954年。四川人。现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李元授教授,湖北蒲圻人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澳门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本书是“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之一。《新闻美学》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新闻学――美学专著。它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美学原理,借鉴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新闻纳入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总体框架和美学视野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新闻的美学性质、美学内容、美学特征;新闻作者的审美心理构成、审美创造能力;新闻写作的美学原则;新闻阅读的审美心理以及新闻作品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层次美等重要的新闻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内容提要:本文说明科学美是确实存在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科学美的形态可分为科学事实美、科学理论美和科学实验美三方面,并一步论述了科学审美在科学创造中三种作用。 关键词:科学美形态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审美 一、科学美客观存在 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 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毫无疑问,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科学中蕴含奇妙的美。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中第一句话是"是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哥白尼选择这样一句话开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多么欣赏科学中蕴含的美。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二、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 科学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世界。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宇观世界如此,微观世界亦然。科学研究就是要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一种科学理论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它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这种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被人们称为"科学的艺术品",决不是没有道理的。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科学(科学实验、理论、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够把握客观实在,反映自然界的内在和谐。爱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与统一,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三、科学美的形态 科学美的形态可分为科学事实美、科学理论美和科学实验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介绍 一、基本情况 1.成立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 2.隶属: 自然科学基金委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3.评审原则: 确立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 4.运行机制: 建立了“科学民主、平等竞争、鼓励创新”的运行机制5.战略使命: “筑探索之渊、浚创新之源、延交叉之远、遂人才之愿”的战略使命,强调更加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更加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全面培育源头创新能力。 6.资助格局: 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包括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探索系列主要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应急管理项目等; 人才系列主要包括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海外及港澳优秀学者项目、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工具系列主要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相关基础数据与共享资源平台建设等; 融合系列主要包括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联合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学中心项目等。 7.资助体系

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设立相应的项目类型,从资助定位和管理特点出发,分为研究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和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三大资助系列。 研究项目系列: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人才项目系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 环境条件项目系列: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应急管理项目 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8.机构设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设5局(计划局、政策局、财务局、国际合作局、人事局)、2室(办公室、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1委(机关党委)、8学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1监督委员会、1直属单位(机关服务中心、科学传播中心、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 二、项目管理时间节点 1.项目申请人 1 月15 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按照各类型项目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3 月1 日以后可以通过依托单位寄送集中接收类申请书 3 月20 日16 时前完成申请书电子版上传及纸质版寄送(一份纸质文件) 5 月5 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于5 月5 日前公布申请项目初审结果,并受理复审申请 2. 项目负责人 1 月15 日前按要求在线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3 月1 日16 时前完成项目结题/ 成果报告电子版上传及纸质版寄送(一份纸质文件) 3.依托单位联络人

科学美学与机械美

科学美学与机械制造 摘要: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能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理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通过各种审美方式来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从内心深处不知不觉的受到教育的感染和感化。是啊,只有我们不断的追求美,才能使得我们具有爱心,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那么当机械制造碰到“美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关键词:美学;机械制图; 往往我们被问到什么是“美”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艺术品,似乎在我们的心中,只有艺术品才被惯有“美”的特权。但是当我们细细一想,便会发现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充满了“美”,即便现在不“美”,他们也在不断的像美发展。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能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理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通过各种审美方式来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从内心深处不知不觉的受到教育的感染和感化。是啊,只有我们不断的追求美,才能使得我们具有爱心,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那么当机械制造碰到“美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也许在人们心里,机械就是一种枯燥的学科,好比一颗枯萎的树木,它不栩栩如生,没有千变万化,似乎只有刚硬的铜铁……而且人们都错了,机械中也存在美,而且这种美,在不断的更新在不断的升级! 一.造型美 对于机械造型美,我们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工艺美术家和作家威廉·莫里斯要求艺术能为大多数人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艺术要与劳动技能结合,劳动产品同时也应该是艺术作品。1977年,在莫里斯等人的影响下,德国一些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创办了“德意志艺术工业联盟”。这个组织在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把艺术和劳动结合在一起,从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在改进产品外观造型上作出显著成效。因此,德国的工业机械产品立即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机械产品造型的重视。从此可见,追求美学对于“枯燥”的机械也是十分重要的。更加直观的造型美的进化,可以从下面2张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张是中国七八十年代生产的汽车,而第二张则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生产的汽车,两种仅仅从造型上对比,就能感受到后者那种气势凌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了——这就是“美”给人的直观感受。

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是人类的审美欣赏或创造活动。 科技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自然,社会,自我)的活动。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进一步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比如乐器音色的改进,特色摩天大楼的落成... 当然同时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力内驱力,比如,建筑艺术对于起重机,吊机的发明实在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时候科技就是艺术。科技玩转得好的科学家,比如麦克斯韦对于光速的测定极其巧妙,堪称艺术。又比如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点与人们的审美情趣高度一致。 当然科学技术并非时时与艺术向右。就算再精确的计算机也画不出凡高的“自象画”,就算运转再快的电脑也不一定能下赢围棋的高段位高手。 科技与艺术就像是两个亲兄弟,在不断相互影响和鼓励之下改变着自己却又不失本性。 爱因施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在新的《艺术》教材中将“艺术与科学”的课题放入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大不相同,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必须做出思考。在此,我就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 一、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新闻美学

传统美学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 “美”是—个诱人的字眼,它以其无法抗拒的美丽迫使们不懈地追求它,甚至不惜献身。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凡与美组成的词都能给人以愉悦的遐想和高品位的感受;凡以美作定语的事物。都是^们所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纵观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古往今来,人不分美丑、性不分善恶,都—致有对美的追求。 当代社会的学术研究,由于方法的多样性和视野的多维性,人们对同一学科性质的认识总会有多种不同的答案。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进人社会学视野中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而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则无疑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或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 作为新的学科研究方向,本文力从国人固有的审美心理探讨“美”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和应用,所以我们首先探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形成问题。 1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形成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社会文化产品。中国文化从史前直到今天从未发生“断裂”,由此我们才能够对其整体(包括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发展过程做宏观的把握和查源知流式的审视。 启蒙哲学有一句箴言: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这对于中国这种“连续性文明”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作为—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个由若干民族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杨,它起着凝聚和联系的作用,从而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成为—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中国特色的形成,是与中国人的进化及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相伴随、相始终的,我们这里要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或发生自然也不能脱离这一过程。 按照心理学的理解,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形成,直接和大脑功能、体质特征、血统、气质争理发生的物质基础有关,而这些物质基础最初是由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决定的。 民族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民族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演化与历史发展趋势。这一点越是在^类文化的早期越是表现得明显。 2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 美学视野中的新闻实践 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或“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从美学的角度说,它又是一种审美对象”,“新闻作品也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载体”,新闻作者总是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经历自觉不自觉地融进新闻作品中。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积淀成_种文化理指导并制约着新闻作者写作,使新闻作品写作遵循着“美的规律’’,有着美的内容、美的特征、美的性质。 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新闻实践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道德修养、审美倾向、文章之用等方面影响着新闻创作的形成。同时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境美、语言美,作品的情感真实与语言真实,作品的情与理的思想也对新闻作品构成有着深远影响。首先,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如“忠恕”、“内省”的自我修身原则。新闻

赫尔曼_韦尔的科学美学思想

收稿日期:2008-06-25 作者简介:程民治(1945-),男,安徽绩溪人,巢湖学院物理系教授。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5期 双月刊2008年9月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是世界物理学研究的中心,而其中德国的科研实力则是欧洲的领头羊。其科学界真可谓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赫尔曼?韦尔(ClausHugoHermannWeyl)就是这个科学家的群体 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巨星。他既是一位根本意义上的哲学家———智慧的热爱者和追求者,又是一位兼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于一身的天才人物。正是他开创了科学对称性的研究,不仅是统一场论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开启规范场论研究先河的杰出先驱。 一、幸运而腾飞的成才之路 1885年11月9日,赫尔曼?韦尔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乡村小镇———埃尔姆斯霍恩。家庭境况殷实,其父是银行家,母亲为家庭妇女。据说,处在少年时期的韦尔,其才华并不十分出色,但却非常的幸运。1904年,当韦尔从阿尔托纳的一所中学毕业后,经该校校长即希尔伯特(D.Hilbert)的堂兄弟的介绍,荣幸地结识了希尔伯特,并得到了这位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数学家兼精博的导师的举荐,进入了格延根大学学习。从此,韦尔便成了希尔伯特众多学生中唯一的“数学儿子”,并在这位大师的亲自指 导下,韦尔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 1908年,韦尔以题为“ 奇异积分方程”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1910年希尔伯特邀请他任格延根大学无薪讲师。同年他成功地证明了大物理学家洛论兹(H.A.Lorentz)提出的所谓“ 听音辨鼓”问题:“频率在ν 和dν之间充分高的谐波数目与包壳形态无关,而仅与其体积成正比。”这一问题在物理上很重要,因为它源自于金斯(Jeans)辐射理论,这理论导致了量子力学的诞生。1911年,韦尔开拓了新领域“黎曼面”的研究,为代数拓扑的降生指明了方向。1913年,他的《黎曼面的观念》出版,同年受聘为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学院教授。恰逢爱因斯坦(A.Einstein)此时也在该校执教。他俩一见如故,经常交流。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物理新思想使韦尔倍受鼓舞,耳目一新。从1913年开始,韦尔就深深地受着自己的导 师———希尔伯特的思想影响。这种潜移默化不仅表现在数学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对科学价值的崇高信念以及对理性和科学的热爱。因此,在探求真理中,韦尔一直恪守恩师的科学信念:“ 抽象理论在解决经典问题中对概念深刻分析的价值,比盲目计算要好 得多。”[1]341916年他一接触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 赫尔曼?韦尔的科学美学思想 程民治 (巢湖学院物理系,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20世纪前期德国科学家赫尔曼?韦尔对于“对称性”美的推崇与痴迷,直接导致了他在数学与物 理学上作出了惊人的贡献。从而深刻地印证了许多物理学家所信奉的一句拉丁格言:“美是真理的光辉”,它是照耀探索者攀登科学高峰的指路明灯。 关键词:赫尔曼?韦尔;对称性美;引力规范理论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8)05-0026-04 26

浅析新闻采编中美学价值

浅析新闻采编中美学价值 p新闻美是新闻学和美学的结合,是新闻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完整统一,是美的价值在新闻学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和其他学科一样,新闻学也是先有“术”再有“学”的,而且,“学”是从“术”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新闻的一切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因此,研究新闻美学,首先必须研究新闻学的“术”,而研究新闻学的“术”,主要在于研究新闻采编。新闻采编,指的是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的范畴,是产生新闻作品的整个工作流程,是新闻事业的核心和关键。可以说,实现新闻美学的主要路径在新闻采编,只有在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都坚持了新闻美学的标准,才能最终实现新闻美学的价值统一。 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规律的科学。古今中外的研究者虽然对美的概念难以统一,但是其核心观点却始终围绕着美的价值及其审美规律来研究。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美学研究应该从审美事实出发,发现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然后再把诸多审美事实的经验描述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从而上升到理性高度。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认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征的形式。我国美学研究者朱光潜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那么,美的本质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认为,美是“真善美的内外统一”,是心与物的完美结合,是审美事实与审美意识的完整统一。 所谓真,就是事物的本真意义,即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善,就是对事物有利、有益,即事物的内在价值;所谓美,就是事物的艺术美感,即事物的外观艺术价值。 用“真善美”的价值和标准来衡量新闻采编,在具体的新闻采编活动中做到真善美的内外统一,使新闻作品体现出美的理念和价值,呈现出美的外在形态,这是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实现路径。通过新闻作品这个审美事实,让广大受众感悟到美、体会到美、品味到美的意蕴和价值,这是新闻美学的理想目标。 2 新闻真实是新闻美学的基础和核心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一般都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在这一点上基本相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就什么都不是。新闻不是政党的意志,也不是文学或艺术作品,新闻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新闻不能臆造或想象,只能遵从事实,任何不是事实的故事或情节,都不属于新闻的范畴;一旦失去真实,新闻就没有价值可言了。当然,在新闻报道中,除了事实真实外,还应该包括整体真实,即事实的规律性;只有坚持了具体事实真实与整体事实真实相一致的原则,才是坚持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科学美学

Poets say science takes away from the beauty of the stars—mere globes of gas atoms. Nothing is “mere” —I too can see the stars on a desert night, and feel them. But do I see less or more? The vastness of the heavens stretches my imagination—stuck on this carrousel, my little eye can catch one-million-year-old light...For far more marvelous is the truth than any artists of the past imagined! Why do the poets of the present not speak of it? What men are poets who can speak of Jupiter if he were like a man; but if he is an immense spinning sphere of methane and ammonia must be silent? This poetic paragraph appears as a footnote in, of all places, a physics textbook: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by Nobel laureate Richard Feynman. Like so many others of his kind, Feynman scorns the suggestion that science strips nature of her beauty, leaving only a naked set of equations. Knowledge of nature, he thinks, deepens the awe, enhances the appreciation. But Feynman has also been known to remark that the only quality art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have in common is the joyful anticipation that artists and physicists alike feel when they contemplate a blank piece of paper. What is the kinship between these seemingly dissimilar species, science and art? Obviously there is some—if only because so often the same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both. The image of Einstein playing his violin is only too familiar, or Leonardo with his inventions. It is a standing joke in some circles that all it takes to make a string quartet is four mathematicians sitting in the same room. Even Feynman plays the bongo drums. (He finds it curious that while he is almost always identified as the physicist who plays the bongo-drums, the few times that he has been asked to play the drums, “the introducer never seems to find it necessary to mention that I also do theoretical physics.”) One commonality is that art and science often cover the same territory. A tree is fertile ground for both the poet and the botani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the symmetry of snowflakes, the effects of light and colo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form are studied equally by painters and psychologists, sculptors and physicians. The origins of the universe, the nature of life, and the meaning of death are the subjects of physicists, philosophers, and compos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