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为何“多神崇拜”

客家人为何“多神崇拜”
客家人为何“多神崇拜”

客家人为何“多神崇拜”

客家民间传统信仰的对象范围的很广泛。既有日月、风雨、雷电、山川、土地、水火、城隍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八仙等人格神;有君、亲为代表祖宗神灵系统,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师)神灵系统,以及圣贤、英雄为代表的伦理政治神和社区保护神;既有佛家的菩萨也有道家的天师、真人,还有巫术、风水、八字,等等。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奉行“多神崇拜”,首先就是由汉民族这种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均质性、普同性所决定的。他们无法摒弃与生俱来的信仰习惯,并非是出于宗教教主的教导,也不是出于教典和教义的规定,而是因为他们从小习见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其中既有身份认同,也有心理依附,更有精神完善和自我升华的需要。何况,客家人面对新的“流寓”之地,生存环境的险恶和种种不可预知性,决定了他们要开基创业、繁衍子孙、生存发展,就必然在心理上更多地祈求各路神明的保佑,相关的神明祭祀、祖先祭祀和鬼魂祭祀就更有现实存在的理由。

客家民间的多神崇拜功利趋向十分明显。客家人祭拜神明、祖先、鬼魂,无不是和特定的目的、需要连在一起的。这种特性不光隐含着客家人的宗教心理,同时也制约和影响客家人在宗教行为方面的行事方式,并被摄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系当中,构成了人们的惯例行为和生活信条。客家人祭拜神明、祖先、鬼魂,无不是和特定的目的、需要连在一起的。不论是求健康长寿、求婚姻子嗣、求升官发财、求风调雨顺、求人丁兴旺,还是为了应对一些即时的困难、疾病、灾祸,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现世与来世的生活总体目标。

客家人把祭祀礼仪和祠庙建造简单地当作“民俗”来对待。其功利性、现实性的特点,与汉民族民间传统宗教信仰的功利性、现实性特点也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汉民族民间信仰还有世俗性的传统,无论宗教心理还是宗教行为,都是偏向实用主义的。表现在态度上,讲求的是一个“用”字,即对神灵的工具化、伦理化;表现在程度上,则有一个“淡”字,宗教观念淡薄,不虔诚(有时、有事才拜神),不专一(见神就磕头,见庙就烧香)。客家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论是佛教的观音菩萨还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不论是家中的灶君老爷还是村头大樟树底下的土地庙,都可以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只不过他们的动机主要不是出自对崇拜对象的虔诚和对超凡力量的敬仰,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世俗的要示和功利的目的。除了对自己祖先的持续性祭祀是无条件的而外,客家人对于宗教系统的判断与选择,是有条件的、累加性的,其中“灵验”与否是一个最为直接的标准。这个标准的确立有点类似对“医疗”效果的判断。在客家地区,信仰的认同与改变应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因为客家人同样是讲求“实用主义”,是不能免俗的现世主义者。而且,他们拜不拜神与是否笃信宗教教义、教规关联不大,他们的宗教信仰实在是“仪式规范”大过“信仰规范”。

对多神崇拜本身的理解,也可见出客家人在宗教信仰的认同方面,出于功利性的现世和来世的生活目标。一是在心理上多多益善、见神就拜、有恩必报的态度;二是在行为上为自己的信仰预设了极大的转换空间,既有持续性的崇拜对象,也有临时性的崇拜对象,既可以互换也可以累加;三是在程度上不虔诚、不专一,有时、有事、有灵才拜,不从一而终。

多神崇拜不光蕴含有客家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行为,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客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传统的客家人信仰“多神崇拜”,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一例外地都打上了浓重的宗教烙印。

澳门的民间俗神崇拜

澳门的民间俗神崇拜 妈祖信仰是澳门华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信仰,也是传入澳门最早的华人宗教信仰。据称,澳门之西文名Macao,即来源于葡人初至澳门时曾见海岸立有一座“阿妈”神像,而称此为“阿妈港(Amacao)”,后省称为“妈港(Macao,又译作马交、麦高等)”。可证,葡人未开埠澳门前,妈祖崇拜即已传入澳门。 澳门第一座妈祖崇拜的庙宇建于明万历33年(1605年),当时名天妃庙,位于澳门半岛南端今妈阁庙处,由当时在澳门做生意的闽籍商人修建。稍后,明崇祯时,在澳门半岛北部居住的同胞又在莲峰山下建起一座天妃庙。反映在澳门开埠的前一百年中,妈祖信仰已在澳门同胞中普遍流传。妈祖是中国的海神,又称娘妈、天妃、天后。澳门同胞早期除经营海上贸易外,则多为水上居民,特别是来澳贸易的福建商人,他们为了祈求海上航行的平安,将源于福建莆田的妈祖崇拜带到了澳门。 明以后,氹仔岛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建有关帝天后古庙,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建有氹仔天后宫,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前建有望厦康真君庙内的天后圣母殿,同治四年

(1865年)建起的渔翁街天后古庙。弹丸之地的澳门,竟建有六座以上的天后(妈祖)庙,足以反映澳门妈祖崇拜之盛。每年农历三月,澳门妈祖阁前庆祝妈祖神诞,必搭棚会演神功戏,热闹非凡。1860年英国画家爱德华·希尔德布兰特绘制的版画《妈阁庙的戏棚》,即反映百年前妈阁庙神功戏演出之盛况。如今,妈阁庙之香火更盛,每年年三十晚,澳门居民多会赴妈阁庙上香礼拜,平日则有游客络绎不绝赴庙烧香参拜。1998年10月,在澳门路环岛叠石塘建一座高达18米的天后塑像,是全球最大型的天后像。开光之日,还从福建莆田湄州天后出生与成仙地请来一尊天后像及150人组成的祭仪队伍,来澳参加盛典,并在闹市中抬天后圣像巡游,盛况空前。 澳门近40座庙宇中,供祀着各种各样的神祗,很多庙宇都是诸神共处一殿,共享众生崇拜。这种状况的出现,正反映澳门地少而居民拜神之风极盛这一特色。在澳门民间崇拜诸神中,可以看出,这些神祗部分传自岭南,部分由中原传入。 在澳门多处可见的金花娘娘,即源出广州河南的金花庙,该庙所祀金花娘娘神像多达80余尊。金花娘娘是民间传说中保护儿童之神。澳门奉祀金花娘娘庙宇有莲峰庙、包公庙、灵医庙、吕祖仙院、莲溪庙、观音古庙、雀仔园福德祠、路环金花庙等。

一位来自民间的神:五显信仰的历史发展(下)

一位来自民间的神:五显信仰的历史发展(下) 从对五显的崇拜,到对华光的信仰;从一个地方性民间的俗神风俗,到全国性道教的神灵崇拜。众多的民间神明,经过道教的改造,成为中国民众普遍敬奉的神真,与原来的面目相去甚远。 文/李远国假“五显”之名的“五通” 五显崇拜的日益兴盛,引起社会与民间的广泛关注。于是,一些地方便假借五显之名,谓之五通,建庙设祠,鱼龙混杂,史称“淫祠”,而遭朝廷的打击。对此“五通”、“五显”的区别,宋人早已辨析。 祝允明指出:“宋迪功郎、国史实録院编校文字胡升所作《星源志》,则疑《宋会要》不载姓氏,而推本于五气,亦近雅论”。“又佛典则为华光藏菩萨之化,夫自执一者观之,以为神袛鬼判,然不相谋也。”[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三○〈苏州五显神庙记〉。] 胡升所论皂白之文,今仍可见:“本朝神祠,见《宋会要》,姓氏皆可考;惟此独无姓氏,何邪?升曰:莫之为而为者,鬼神也。《周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仪》:祠五祀。《宋明堂图》:五方帝位于昊天之侧,从之以五人,帝五官神,皆五行真气也”。“或者以五圣为五通,非也。盖本朝政和元年正月,诏毁五通及石将军、妲己淫祠。至宣和五年,

适有通贶等侯之封。前后十余年间,黜彼之邪,崇此之正,昭然甚明,尚可得而并论之乎?亦縁乡曲前辈,偶传会佛有六通、弟子五通之说,以启后人之疑耳。”[《新安文献志》卷二三胡升〈题五显事实后〉,《四库全书》本。] 由此可见,“五通”自为“五通”,本与“五显”无关,此正邪必须明辨,以正视听。关于“五通”的形象,多半带有“妖邪”之气息。《龙城録》卷上载:“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因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余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絶妖邪之怪,而庶士亦得以宁也。”[《四库全书》本。] 郭彖《睽车志》卷五:“郡人素传有五通神,依后土祠为祟,瑶不胜哀愤,既敛火化,毕事,即具羊酒,诣城隍祠祷且讼。”[《四库全书》本。]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八《伍生遇五通神》:“嘉佑中,临川人伍十八者,以善裁纱帽入汴京”。“一日,至保康门,遇五少年趯气球,伍生素亦习此,即从少年趯之。少年见伍生颇妙,相与酬酢不已”,“问生本末甚详,饮罢,取笔写帖付生曰:持此于梳行郭家,取十千钱与汝作业。生受之,系衣带间。少年又曰:夜久矣,汝勿归,且随我至吾家宿,可也”。“生唯,然心疑其言,未晓輙起,推二室户扉閲之,一室四壁,皆钉妇人婴儿甚众,一室有囚无数,方拷掠号泣”。“及天明,乃在保康门内西大石上,甚怪骇,顾视笔帖,仍在。遂持诣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论民间诸神崇拜现象~诸神崇拜的产生、特点、价值与影响

论民间诸神崇拜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民间诸神崇拜,原因是什么? 民间诸神崇拜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造神大国,在历史演讲过程中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累积,我们的民间信仰文化发展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神明系统,大致划分为神仙崇拜、佛教崇拜、冥司神灵崇拜、生活神崇拜、行业神崇拜、婚姻生育神崇拜、历史人物崇拜、自然动物崇拜、奇神异鬼崇拜等九大范畴。这个体系犹如一个庞大的国家官僚结构,有上下层级之分,玉皇大帝为最高统治者,最下层是贴近市民生活的小神仙,如城隍、土地、门神之类。在世人眼里,神仙神通广大,扶弱济贫,救苦救难。 一、原因 中国民间崇拜的思想主要来自万物有灵的观念,故意将各种自然物乃至社会事物神秘化,但并不深究为何具有这种神秘性。反观在传统佛、道教的经典中,均详细记述崇信对象的来历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包含对趋福避祸、追求美好生活期待的心理,充满了精神功利性,而机会和运气往往又是不可掌控的重要因素,于是神崇拜便流传开来。对于神崇拜的可信度,他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即使对某个神灵半信半疑,因为万一此神真的存在,得罪了他会带来灾难,到时怕是后悔莫及。 中国民间崇拜一般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本身的创始人。它没有严格的教义和组织,传承与传播不需更多的组织工作,即可在民间广泛流传。同时亦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许多民间俗神都会供奉在百姓家里。反之在传统宗教,通常具有本身的创始人,如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张道陵等。而且具有严格的教义和组织、专门的神职人员(如僧人、道士等)及专门的活动场所(如寺观等)。 二、特点 (1)多元化 庞杂的神灵系统是在民间信仰文化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特点,神灵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仅行业神就多大百余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祖师神,如马头娘之于养蚕业、孔子之于学塾、杜康真人于酒业、蔡伦于造纸业。而道教诸神更是中国独有。 (2)带有功利性 中国民间崇拜较强调功利性,为了满足祈福免灾、趋吉避凶的心理需要,人们会创造出任何自己需要的神明。传统佛、道教则较强调修行与完善自我。基于构建在农业社会的中国广大民间文化聚集地,也就是乡村,人们崇拜神的目的更多是在于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不是去追求神圣的情感体验、道德的高尚和精神的升华,满足精神的慰藉,愉悦。祖先崇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后代平安富贵,而对各种神灵的崇拜的用意不外乎求吉避凶,祈福禳灾。 (简)人们一方面学习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一方面希望鬼神能为己服务。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人们向神献上贡品,神为人们排忧解难,神需要人的敬奉与报答,人需要神的保佑与救助,人神之间互依互惠,形成了一种平等的功利性的,相互利用等价交换的关系。

客家人为何“多神崇拜”

客家人为何“多神崇拜” 客家民间传统信仰的对象范围的很广泛。既有日月、风雨、雷电、山川、土地、水火、城隍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八仙等人格神;有君、亲为代表祖宗神灵系统,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师)神灵系统,以及圣贤、英雄为代表的伦理政治神和社区保护神;既有佛家的菩萨也有道家的天师、真人,还有巫术、风水、八字,等等。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奉行“多神崇拜”,首先就是由汉民族这种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均质性、普同性所决定的。他们无法摒弃与生俱来的信仰习惯,并非是出于宗教教主的教导,也不是出于教典和教义的规定,而是因为他们从小习见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其中既有身份认同,也有心理依附,更有精神完善和自我升华的需要。何况,客家人面对新的“流寓”之地,生存环境的险恶和种种不可预知性,决定了他们要开基创业、繁衍子孙、生存发展,就必然在心理上更多地祈求各路神明的保佑,相关的神明祭祀、祖先祭祀和鬼魂祭祀就更有现实存在的理由。 客家民间的多神崇拜功利趋向十分明显。客家人祭拜神明、祖先、鬼魂,无不是和特定的目的、需要连在一起的。这种特性不光隐含着客家人的宗教心理,同时也制约和影响客家人在宗教行为方面的行事方式,并被摄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系当中,构成了人们的惯例行为和生活信条。客家人祭拜神明、祖先、鬼魂,无不是和特定的目的、需要连在一起的。不论是求健康长寿、求婚姻子嗣、求升官发财、求风调雨顺、求人丁兴旺,还是为了应对一些即时的困难、疾病、灾祸,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现世与来世的生活总体目标。 客家人把祭祀礼仪和祠庙建造简单地当作“民俗”来对待。其功利性、现实性的特点,与汉民族民间传统宗教信仰的功利性、现实性特点也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汉民族民间信仰还有世俗性的传统,无论宗教心理还是宗教行为,都是偏向实用主义的。表现在态度上,讲求的是一个“用”字,即对神灵的工具化、伦理化;表现在程度上,则有一个“淡”字,宗教观念淡薄,不虔诚(有时、有事才拜神),不专一(见神就磕头,见庙就烧香)。客家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论是佛教的观音菩萨还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不论是家中的灶君老爷还是村头大樟树底下的土地庙,都可以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只不过他们的动机主要不是出自对崇拜对象的虔诚和对超凡力量的敬仰,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世俗的要示和功利的目的。除了对自己祖先的持续性祭祀是无条件的而外,客家人对于宗教系统的判断与选择,是有条件的、累加性的,其中“灵验”与否是一个最为直接的标准。这个标准的确立有点类似对“医疗”效果的判断。在客家地区,信仰的认同与改变应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因为客家人同样是讲求“实用主义”,是不能免俗的现世主义者。而且,他们拜不拜神与是否笃信宗教教义、教规关联不大,他们的宗教信仰实在是“仪式规范”大过“信仰规范”。 对多神崇拜本身的理解,也可见出客家人在宗教信仰的认同方面,出于功利性的现世和来世的生活目标。一是在心理上多多益善、见神就拜、有恩必报的态度;二是在行为上为自己的信仰预设了极大的转换空间,既有持续性的崇拜对象,也有临时性的崇拜对象,既可以互换也可以累加;三是在程度上不虔诚、不专一,有时、有事、有灵才拜,不从一而终。 多神崇拜不光蕴含有客家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行为,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客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传统的客家人信仰“多神崇拜”,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一例外地都打上了浓重的宗教烙印。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 姚元华 岑巩仡佬族人过去对自然神的崇拜,主要有大地、水、火、雷、桥、洞、米、岩头等等,在这崇拜的诸神中,颇为崇拜的是土地神。 土地神 土地神也称上地庙,岑巩仡佬族人认为地有地神,万物得以滋长,土地生长五谷,才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必须的生活资料,便从崇拜土地到祭土地神,这是古人“亲地”的自然崇拜。为了酬劳那些对农业生产作出贡献或有功于民的人物,便把他们奉为土地神,加以祀奉。据《礼记·祭法》载,传说在三皇五帝时,共工的儿子句龙长年累月辛勤开垦九洲荒地,种植五谷,死后被奉为土地神,也是人类最早的土地神,但早期崇拜的土地神,是抽象化的大地之神,既没有职司,也没建立神庙。大约到汉代,才有朝廷设的后土祠,作为祭祀土地的场所。汉唐之际,土地神才由自然之神衍化为人鬼之神,并有了某某人死后做土地神的说法。 岑巩县仡佬族人长期以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共工的后裔,是开荒辟草的开荒业主,古老先民。自宋代以后,仡佬族人就认为土地神能保佑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宁。土地神大都是下层人物,土地神是民间俗神,地位低微,不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明太祖取得天下后,取消了土地神的各种封

号,只将其视为冥间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庙宇很小,往往在城角村头立一个二三尺高的小庙而已。土地神,岑巩仡佬族人也称为土地爷、土地公、土地婆等。按处所方位又有山神土地、坳神土地、屋上土地、挡方土地等等之称。敬奉的神庙也有土地庙、土地官等称呼。土地神受到了仡佬族人的普通信奉。以前,在仡佬寨子上,一般每个自然村寨前,均立有一座约三尺高的土地宫,百分之九十几的住户,大门前立有挡方土地,缝年过节,红喜(婚嫁、建房、祝寿、满月等),白事(丧葬)均要备注肉等供品到土地公(婆)前敬奉,烧香烧纸,祈祷平安增福。 山神土地、坳神土地是立在山上和山坳处的土地。山神土地和坳神土地,均各司其职,分管山神和坳神,凡各种匠人上山做手艺,猎人扎山打猎,或某人从某山某坳经过时开始发病,或在家中生病及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均要到山神土地或坳神土地处敬奉土地神灵,以求平安,消除邪恶。 岑巩仡佬族人的土地庙供奉的土地神,均有土地公和土地婆,这与汉代朝廷设的“后土祠”,塑的是妇女神像,称“后土娘娘”极为接近。有研究者认为,“后土”是由远古时代先民所祭的地母神演变而来,因为地母神能生五谷,五谷由野生而经人类培植成为人工生产,这个过程是由妇女创造的,具有一种神力。在女性中兴的时代,即称地母为后土。“后”字的原始涵义是母亲育子之意,“土”则为万物之母,

东海神的崇拜与祭祀_王元林

第21卷第2期2008年4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t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21 N o .2 A p r .,2008 东海神的崇拜与祭祀 [收稿日期]2007-04-08 [作者简介]王元林(1968-),男,陕西大荔人,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中外交通史研究。 王元林,李华云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 要]黄淮海平原是先民们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先民们很早就萌发了对其东部辽阔大海的崇拜,出现了对东海神的祭祀。从东海到东海神的形成,从东海神纳入国家祀典的岳镇海渎到历代统治者的祀典礼制不断完善,东海神的封号与神祠位置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宋代东海神崇拜与祭祀日隆,就与庇佑社稷和护卫海上交通有关。东海神崇拜与祭祀的变迁可谓是国家祀典岳镇海渎变迁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东海神;国家祭祀;东海祠 [中图分类号]K 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8)02-0091-04 自然界的神秘莫测、险象环生引发了原始先民的敬畏与幻想,这种带有恐惧感而又奇异的遐想孕育了原始的图腾与膜拜。在观察、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生产实践之中,先民们逐渐产生了包括对海洋等周围环境的认识。黄淮海平原是先民们活动的主要地区,先民对其东部的海洋认识较早,受海陆地势和四方方位的影响,四海之中,古人尤重东海。历代祭祀东海神,作为祭祀岳镇海渎的一部分,属国家吉礼的中祀。而就在所谓山东半岛近海的地方,出现了最早的海祠和东海神祠。有关东海神的崇拜、祭祀与东海祠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拟对东海神的崇拜形成、历代封号、祭祀的礼仪和地点作以勾画和考证,揭示这一神灵崇拜、祭祀变迁的历程,窥斑见豹,还请方家正之。 一、早期东海的指代与东海神的崇拜 早期的东、南、西、北四海没有确指海域,只是泛指和对举。《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富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草兽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去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与青龙、白虎、朱雀、玄龟四方方位相 对应,出现了东方之海曰“青海”,西方之海曰“白海”,南方之海曰“赤海”,北方之海曰“玄海”[1]4-6。后人因文求实,直以四海为环绕中国四周的海,还假造出了诸如“瀛洲在南海,凤麟洲、聚窟洲皆在西海,元洲、玄洲在北海”[2]115。从此,东、南、西、北海,便有方域可指。但因时因地而异,东、南、西、北四海所指地域不一,古今四海有别。 四海之中,古人尤重东海。这与先民们最早的活动地域在黄淮海平原一带有关。“东海,海在其东也”[3]8。先秦时的“海”一般泛指我国东部的今渤海、黄海、甚或东海北部[4]1-5。《尚书·禹贡》记载四渎中的河、淮、江都“入海”。当然,也有以“东海”称谓中国东部沿海。《山海经·海内东经》:泗水“而东南注东海,入淮阴北”,泗水河道归流大海。《孟子·离娄》:“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西周时,“东海上人”太公望封齐地,后称雄天下,“齐负东海”[5]509,东海已成为齐人立国的基石之一。南方越国所临的今东海北部,越人亦自称其王为“东海役臣孤句践”[5]2199,则东海所指地域亦应包括今东海北部。与齐一样,后来“句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台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6]58。此即今山东胶南市东南琅琊台,其临“东海”,应确指这一带海域。 DOI :10.13951/j .cn ki .issn 1002-3194.2008.02.013

闽南民间信仰非常盛行

闽南民间信仰属于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包括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器物崇拜、祖先崇拜、历史人物崇拜、神仙崇拜、民间传说神崇拜、城隍爷崇拜、王爷崇拜、乡土神崇拜、孤魂崇拜、开基始祖崇拜、行业神崇拜等等。 闽南民间信仰非常盛行,包括泛神崇拜与一些敬神习俗等等。泛神崇拜方面。闽南风俗,迷信鬼神崇尚祭祀乞求巫神,民间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的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等神明多达210种。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组成一个与民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体系。居家要奉门神(如钟馗、尉迟恭等),生病就拜医神(保生大帝、广济大师),经商必敬财神(赵光明、关公),赴考先祭文神(孔子、魁星爷),练武崇祀武神(关帝、城隍爷)等等,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博取功名,到消灾解厄,都蒙上一层浓厚的神明保护色。为了祈求保佑平定福寿,不论城镇乡村,宫庙寺观随处可见,大都佛、道合流,同一庙宇有佛有道还有众多俗神,典型的多神崇拜。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比较熟悉的闽南民间信仰: (一)在闽南民俗中,每逢农历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被称为做牙。因为正月初二,土地公已被送上天去,而正月十六,还在过元宵佳节,为此,二月初二就成了“头牙”。 “二月初二”是农民的土地公生日,过完这天,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播种。” 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介绍。一般头牙过后,大地回春,适合耕种,因此,农民过完这天,就要准备农耕的工具、种子和肥料,开始这一年的辛劳,所以叫做农民的土地公生日。他们会在这一天摆上贡品,祈新的一年都能风调雨顺,让农田有个好收成。 (二)正月初九日天公诞和六月初七日天门开,设醮答谢天公:闽南一带民间信仰中,除了各地共同信仰的佛祖和地区性的妈祖、保生大帝之外,敬拜最为隆重的要算“天公生日”。敬天公仪式多在凌晨时举行,人们以为这时环境清静,祷祝最宜上达天听。敬天公的大红烛是新的,香炉是专用的,烧的纸钱也是特制的"天公金"。"天公金"较一般纸钱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须折成金元宝的样子。当所有的供品都摆好后,一家人便开始点香拜夭公。连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能免。往往由母亲抱着,把点着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几拜。当母亲的,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祈祷孩子平安长大。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到了深夜11时,子时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开始烧"天公金",燃放鞭炮。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 化传统 神明崇拜指由官方和民间组织、个人举行的对神明的崇把、礼拜等仪式行为。对于神明崇拜象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研究者多从历时、共时的角度强调这种仪式行为及相关神话、象征在时(不同时期)、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方面展现的不连续的形态。他们强调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崇拜诸神的实用功利动机不同,对诸神象征的没释也不同。华琛(James L.Watson)对天后的研究,即认为女神天后貌似统一的象征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了不同社会组织之崇拜天后的重大差异。。过分强调崇拜者的实用功利,有将宗教史研究减化、归结为心理学研究的危险。 本文希望通过对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个案分析,考察神明象征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笔者认为,

神明崇拜的发展和变化,不单有因时因人而异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内在本质上的连续性:从象征包含的意义上说,神明对于社会群体的意义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连续性缕缕可辨,这构成了杜赞奇(Prasenjit DMara)所说的“语意链”(semanticchain);从发展过程看,诸神崇拜及相关神话、象征存在于文化传统的发展河流之中,前者发展受到后者的制约,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成为一套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神明象征在时空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共通性。因此,在神明象征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共存。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乃是吸取了上层士大夫文化的因子塑成的;这种经重塑的关羽在明清时期渗透到民间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成为官方和民间塑造关羽崇拜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因为如此,官方把典和民间崇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一、关羽的最初形象 一般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

原始崇拜

从原始崇拜到偶像崇拜之我见 伏尔泰曾说过:“人类没有崇拜的对象,也会自己造一个出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某一侧面看是一部人类由崇拜外在幻想的神灵,到崇拜人类自身价值的转化史,从这个侧面上说,崇拜明星的实质,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 在原始时代,人们崇拜的是图腾,原始人认为图腾有力量,可以通过它获得安全感;图腾之后就是崇拜神灵;然后就开始崇拜英雄,英雄是处于人和神之间的,对英雄的崇拜多在战争时期,是一种对身体力量的崇拜;到了近现代则转向知识型、智慧型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到了现在就变成了崇拜明星。随着明星的出现,人类的崇拜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偶像崇拜越来越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觉醒和认知发展出现的观念形态。现代意义上的崇拜,除了体现出人类对自我及环境的理解和体验外,亦表达了人们渴望、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的情感,以及希望成功,追求完美的心态。所以,崇拜的对象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传递的积极因素却存在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定居生活尚未稳固,为生存所迫,人们不得不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迁徙。虽然环境改变了,但有些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却始终伴随着他们,这种现象是影响人们生活的自然条件。一般说来,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和季节的更换以及与自身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庆祝活动。这就是说,最古老的崇拜对象是自然力,是那些经常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具备有神的力量,因此,自然物便成了自然崇拜的主要对象。中国古代居民居住分散,民族众多,所崇拜的自然物也很多,而且与居住的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例如,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居民,多崇拜海神;居住在河流两岸的多崇拜河神;居住在林木山间的又多崇拜山神和树神。原始人思维中灵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观念,也明确的反映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上。费尔巴哈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大自然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这些现象为原始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所不能承受,这种超人的力量震撼着原始先民的心灵,从而便产生出了强烈的而又普遍的恐惧心理。这就是自然崇拜所产生的原因。 人类早期对自然物的崇拜,以及对于神灵的崇拜是基于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古祖先以其极为有限的思维,将自然物的威力想象得无比巨大,将鬼神的魔力又幻想得无比神通广大。这种崇拜,表达的是一种力求扩展、提升自己价值的愿望,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局限性的超越。这种崇拜也是当时人类观念上的一种需要。但是这种崇拜的对象虽然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卜筮、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其区别在于:第一、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而迷信既没有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既定的宗旨、规定或仪式,也不会有共同的活动场所。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迷信一般是指神汉、巫婆和迷信职业者以巫术所进行的看相、算命、卜卦、抽签、拆字、圆梦、降仙、看风水等活动,群众去看相只是为了预卜前途命运,并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第二、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迷信不具有这些特点。第三、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宗教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都受到保护。国家宗教政策鼓励宗教发扬各自的优良传统和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图财害命的骗术,某些迷信组织更是藏污纳垢、残害群众,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 有些人认为,不是宗教徒无法研究宗教。但是人又不可能同时信仰多个宗教。因此他们以为,处在宗教里是无法研究宗教的。但实际上有很多宗教徒都在潜心研究其他的宗教派别。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神只有一个,虽然会有不同的称呼、形象,乃至于“分身”,这一点多少类似于希腊-罗马世界的宗教观。 起源 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在最原始时代,在阶级分化发生之前,人类就开始了各种宗教活动。这一点在许多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中都可以知道。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物,特别在思想和精神方面比自然界其它生物都要复杂;而且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为什么人的思想活动,人对自然力的敬畏,对自然界种种现象的思考等精神活动会变成宗教这种社会性的活动呢?从原始宗教的产生来看,在管理人的集体活动的组织,如国家机器,还没有产生,科学和教育还十分不发达的时代,宗教是限制人的自然属性,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从考古和民间传说我们了解到,原始宗教祭拜的是他们身边的东西,如猎人祭拜的是各种动物、山神;渔民祭拜的是河神、水神;采集人祭拜的可能是各种植物,树神、花神。这些祭拜对象既不是抽象的心灵之神,也不是唯一的主宰天地的神,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之物。而且,祭拜活动都是全体部落成员参加,由部落首领或者由所谓可以和神灵交流的祭师主持。所以,祭拜活动,不仅是一种仪式,而且是作为增强全体人员的集体意识的一种活动。可能后者才是祭拜

上古太阳崇拜神话三题42

上古太陽崇拜神話三題229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06年6月 第一卷第一期頁229-270 Providence Studies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ne 2006, Volume 1, No. 1, pp.229-270 上古太陽崇拜神話三題 魯瑞菁* 摘要 本文首先從〈離騷〉主人翁遠遊飛天時,模擬太陽的行程說起,著重討論「扶桑」與「若木」這兩個空間定點地名,指出它們在初民想像的宇宙觀中,作為日出入神樹的神話學性質。其次,本文從《淮南子.天文訓》所載太陽一日運行的系統出發,著重討論「暘谷」與「蒙谷」這兩個空間定點地名,指出它們作為日出入海洋的神話學性質,更探討初民對於夜間太陽行徑的幾種想像與猜測(此為第一題)。再次,本文討論了羽族化為水族的神話與太陽/海洋二元對應原型的關係(此為第二題),並舉出《莊子.逍遙遊》鯤鵬變化的故事為例。認為〈逍遙遊〉化魚為鳥(或化鳥為魚)神話故事所據者,乃是太陽每日由海中昇起,運行到天頂;再由天頂運行到西天,沈落到大海中的過程原型(此為第三題)。更依此原型進一步發展出若木/暘谷、陽/海、東方/西方、羽族/水族、生命/死亡、南方/北方、天界/黃泉、陰/陽等二元對應的文化價值取向。 關鍵字:扶桑、若木、暘谷、蒙谷、鯤鵬神話 * 現任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230 靜宜人文社會科報 一、前言 太陽是初民辨認方位與時間最直接的座標,由太陽及其光影所在的位置,可以確定出上下、前後、左右等立體三維方向,這是人們最直觀的感受;然後由每日反復的日出日落,形成初民一日四時的時間概念;又由太陽及其光影一年間不同的空間視覺位置,形成初民一年四時的概念,此即由空間三維性所規定出的時間的一維性。由於太陽及其光影具有具體可觀察的空間位置,因此古人對於太陽一日日間的運行路線,以及一年四季的運動路線,多用空間定點的描述與規定,由此形成「宇宙/世界」同構的秩序,人們行為也因而有了準則及依循的方向。但是卻由此產生出一個問題,即當夜間西沈的太陽光影消失之時,太陽跑去何方?如果太陽是在休息,那麼又在那裡休息?第二天黎明,太陽為何又能從東方昇起?如果太陽是在運動,那麼夜間的太陽行徑若何?古人於此問題更多是訴諸於想像與猜測。本文意欲從此一問題意識出發,探討初民對於夜間太陽行徑的幾種想像與猜測(此為第一題)。 本文首先從〈離騷〉主人翁遠遊飛天時,模擬太陽的行程說起,著重討論「扶桑」與「若木」這兩個空間定點地名,指出它們在初民想像的宇宙觀中,作為日出入神樹、代表日出入時分的神話學性質。其次,本文從《淮南子.天文訓》所載太陽一日運行的系統出發,著重討論「暘谷」與「蒙谷」這兩個空間定點地名,指出它們作為日出入海洋、代表日出入時分的神話學性質。 初民認為太陽每日由宇宙大海「暘谷」中升起,登上神樹「扶桑」,而後開始了一天的行程,這是可以視覺觀察到的太陽運動位置;到了每日黃昏,太陽下降到神樹「若木」之下,而後西沈宇宙大海「蒙谷」,此後夜間太陽行徑若何,由於無法實地觀測,形成幾種饒富趣味的想像與猜測,而這些想像與猜測,又與初民所構造的天地宇宙觀念相合。 其中一種看法認為,黑夜的太陽行徑乃依照其日間由東而西的行徑迴轉,即由西向東依原路徑而返行。只是白晝的太陽由金色的鳳凰載運,所以全身金光閃閃;而黑夜的太陽則由黑色的烏鴉載運,所以晦暗無光。這個看法並不牽涉到地底的構造如何問題。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太陽自東極昇起,至南方昇到最高點,其後西行,至西北隅入地,穿過地底後,從地下的空間再飛返東極。天與地正類似卵之裹黃,

从人道神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人神关系

从神到人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神关系的对比 东方和西方在文化、教育、体育、绘画、音乐等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文化差异。东方的文化保守,中规中距,沉稳而又点着神秘的气息。西方文化则显现出开放,有创造力,活泼而充满了人性的活力。在处世态度上,东方人谨慎稳重,西方人超前无畏。在思维方式上,东方人习惯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处理问题采用定性分析;西方人习惯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处理问题采用定量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不是一时之间形成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点点累积、沉淀形成的。甚至我们可以说,东西方文化的在人类幼年时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色彩。神话——人类幼年的记事本,就是最好的证明。 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创造的原始的哲学,神话是人类最初对宇宙的探索,神话是各民族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探索、理解和幻想的结晶。神话,是人类最初的记忆。我们不妨在这人类最初的记忆中,来寻找东西方文化最初的差异,追溯那文化差异的最初形态。 世界是广大的,神话也是不计其数的,以我浅薄的知识是无法把他们一一比较的,所以,我仅以东方大国我的祖国中国的神话和对西方影响深远的文化瑰宝希腊神话为代表,对比其中人神关系来浅谈一下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神话中的表现。 希腊神话故事起源于古希腊阶级产生前的原始社会,成长于古希腊人民的集体生活里,是欧洲最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希腊神话保存得最完整、数量最大,诸神为数众多,很有势力。希腊神话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人类社会幼年”的世界观,它以丰富的内容、巨大的影响,成为希腊文学艺术的土壤和源泉,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稀有的珍品。 中国神话则是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最初的文字记载散见於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老典籍中。根据中国神话学者袁珂的分类,现在所说的中国神话可分为“神话”、“传说”和“仙话”三种;而在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志怪小说”或“神魔小说”的类别,主要讲述“神”、“鬼”、“仙”、“妖”、“精”、“怪”、“佛”、“魔”的故事,当中很多是参考了神话、传说和仙话,其中有名的当属“封神演义”、“西游记”、“镜花缘”及“聊斋志异”等。 在内容上讲希腊神话有一条系统而又复杂的神族关系,而中国神话中,神和神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亲缘关系,较希腊神话神的系统较为松散。但是,无论是有明确神族关系的希腊神话还是神系关系较为松散中国神话都包括神话必然包括的神的故事和人神之间的关系冲突。尽管内容相似,但是两个神话对故事细节的处理各不相同,表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首先,让我们从神的产生来看。中国神话中的神,大多是由人或者是人间的生物修炼而来的。象创世神女娲和伏羲是人首蛇身的怪兽,他们是保持自然原型的妖灵,在他们身上带着从人间到神的修炼的痕迹。而三皇五帝这几位神更是直接是人类的皇帝,领导,在他们死后,或者是以化成飞龙或者以被众人供奉来标志他们经过生前的努力变成了神。更是把“修炼”这个过程突出表现出来。相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创造人类的神普罗米修斯确实以为身形健美的男子,是地母和鸟次诺斯所生的伊阿珀托斯的儿子,他的神力和知识不是通过辛苦的修炼得来的,而是他的血统里带来的。同样,中国神话中的领导者玉皇大帝,也是经历了漫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指哪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由人至神和由神至人的社会互构过程. 然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可是一旦走入民众间,就会发现,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其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各种人物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崇拜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那么,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信仰现象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的起源关系密切,因为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原初形态的宗教。本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至今仍百家争鸣的宗教起源问题进行探讨的初步成果。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来源:中国知网 | 发布日期:2013-05-06 | 浏览(1298)人次 | 投稿 |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概念;民间信仰的传播途径

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 1、简介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职业神和人神。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2、自然神 所谓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现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为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有许多自然神,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在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几个自然神。 (1)天崇拜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 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实在的天体加以崇拜的,因而才有仰望青空,向"苍天"拜祭的仪礼的源远流长。至今在民间还尊称"天公"、"天老爷"。 玉皇大帝的崇拜也是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的俗神信仰。在民间玉皇大帝为万神之主至高的大帝,民间简称玉皇、玉帝。道教对玉帝的全称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道教的最高神本来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远超过了元始天尊,成为统辖天下众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渐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 王母娘娘神的崇拜也是中国最为广泛的世俗神崇拜。王母娘娘又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民间的祀奉又众多西王母传说的影响。比如,传说王母娘娘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有一年七月七日,她把四颗蟠桃送给汉武帝,汉武帝吃了之后,觉得很好,想把核拿去种。王母娘娘说,这种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人间是无法种活的。又有传说讲,后羿曾向西王母求得蟠桃,那是长生不死之药,被嫦娥偷吃了,升上月宫。这种种传说使得民间更加信仰王母娘娘,认为她能够赐福添寿。 (2)雷公、电母 中国民间信仰最直接祟拜的天象,首先是雷。它那巨大的震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从远古便引起了人们的畏敬。人们还把雷和天结合起来,认为雷声是上天发怒的标志。以后发展成上天用雷惩罚人间,对雷击人与物,认为是天罚。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善恶报应中的恶报,大多是由雷公来执行的。凡被雷击中的住地、居所和牲畜,家人应避走、搬迁,同时举行仪式祭雷。由于中国人对雷公的这种信仰,因此民间经常举行雷神会、雷王祭等祭雷习俗,在汉族中较普遍地举行雷

哈尼图腾崇拜神话研究

哈尼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一员,其文化的积淀十分丰厚而瑰丽,其中哈尼族对动物图腾的崇拜就是很重要的文化瑰宝。动物图腾崇拜是哈尼族自然崇拜的一种,是哈尼原始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崇拜对象丰富多样,其中以鱼、虎、鹰、蛇,龙等动物图腾为主,并且有崇拜的起因、发展、崇拜的形式以及表现出的民俗现象。动物图腾崇拜是哈尼族最初的原始宗教文化之一,也是哈尼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哈尼族人的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有所差异,此种差异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关键词:哈尼族,图腾崇拜,神话,演变

The Hani national minority as the Chinese nation big family in historical glorious, its culture accumulates is very rich and is magnificent, the Hani national minority to the animal totem's worship is the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treasure. The animal totemism is the Hani national minority nature worship one kind, is the Hani primitive religion culture important content and the form, the worship object is bountiful, by fish, tiger, hawk, snake, animal totem and so on dragon primarily, and has the folk custom phenomenon which the worship cause, the development, the worship form as well as displays. The animal totemism is one of Hani national minority initial primitive religion cultures, is also the Hani cultur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art. But in the historical advancement, the Hani clansman's totemism's object also has a difference,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reason from various. Key Word:Hani national minority Totemism Myth Evol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