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出题说明

试卷出题说明

试卷出题说明

考试科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

考试目的: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积累情况,考查学生的书写习惯及能规范正确地写字。基础知识考查是对学生在一学期中所学词语、句行变换、教材要求记忆的知识掌握情况。阅读课内外阅读考查在语境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并能按要求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要求学生在对短文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学生灵活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概括能力。

试卷分值分布情况:语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73%,阅读理解12%,写作15%。由此可以看出该试卷更注重考核的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重视了阅读与写作的实践。

卷面情况:试题灵活、务实,一切都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根据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及教材特点,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能力及课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不仅围绕课本知识,而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出题试卷模板

班级: 年级 考场号 座位号: 姓名: /////////////////////////////////////////////////密///////////////////////////////////封///////////////////////////////////装///////////////////////////////////订//////////////////////////////////////////////////////////////////////////////////// 东川明月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浙江省某地的等高线图,完成1~2题。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图中乙地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 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3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15°N ,135°E B .15°S ,135°W C .23°26′N ,0° D .23°26′S ,180° 4.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图6)和文字信息,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 6.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 因是( ) 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 ③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 ④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图回答第7题。 7.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位号 : ***********************************密********************封**********************线

考试出题a试卷模板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近些年,“文化创新”已经成了流行词汇。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不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 新提法,关键是要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时,首先应考虑我们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 从国际社会经验讲,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即人们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会有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社会容易爆发信仰危机。据 2013 年的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 6767 美元,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信仰领域也问题重重。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 毋庸置疑,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放眼全球,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法国有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德国有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法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完全接受德国文化,反之亦然。这本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常识。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势力非常强大,这无异于摧毁自己的精神长城。其实,文化创新决不能摒弃本国的文化传统,相反,文化创新恰恰应该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为此,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头活水”问题。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中华元典”那就是要重视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最基本的文化经典,比如“五经”“四书”等。“中华元典”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其对于一个民族的存续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说:“叶断犹可将,根断心永绝。”但对于这一根脉,我们向来是不太重视的。上世纪初曾经积极倡导政治革新的梁启超对此深以为忧,他说:“今日非西学不兴之为患,而中学将亡之为患。”从梁启超的时代算起,到今天已经一百年了,中国文化传承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断裂,真正能读懂“五经”这几部“中华元典”的人微乎其微。“中华元典”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二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人才培养,这里重点应该关注高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要能够对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都设有“古典学系”,以古希腊文献、古罗马文献等为依据,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哲学、文学等等。古典学甚至成为这些大学的招牌学科和专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代经典对于子孙后代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它们进行研究和传承是后世学者的天职和责任。而我国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民族的“元典”学(即经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需要反省。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需要将上述两个层面的“源头活水”结合在一起,即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体制中来。事实上,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才有文化创新的根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谈起。 (选自姜广辉《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能探索出解决时下所面临的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而不在于能否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 B .我国当前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而人们精神信仰领域产生危机。 C .对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创新都应该立足于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抛弃本国的文化传统。 D .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要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否则,文化创新只能成为空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 B .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华元典”的传承,二是人才的培养。 C .西方一些著名大学极其重视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与传承,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的“元典”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这种做法要反思。 D .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文化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当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反而容易爆发信仰危机。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信仰领域也出现诸多问题。 B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沿着自己的传统发展。但遗憾的是,自近代以来,中国却有很强的势力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 C .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五经”“四书”,但人们对其重视不够,真正能读懂的人也微乎其微。 D .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不合理之处,如设立“古典学系”,研究并传承古代经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3分) 知事下乡 [法]阿尔丰斯·都德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径奔向那共阿非。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在他的膝上,正摊着一个皮面印花的大护书。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 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里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 考场: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试卷模板1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2013、5、30 出题人:许兵校对人:张伟审核人:张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下列反应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取代反应B.加聚反应 C.缩聚反应D.消去反应2、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使乙烯转化成液态二氯乙烷而与乙烷分离。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4、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乙醇与溴化氢的水溶液共热:CH 3CH 2 OH+HBr CH 3 CH 2 Br+H 2 O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2CH 4+Cl 2 2CH 3 Cl+H 2 C.苯酚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H+ + OH-H 2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 : CO 2 + H 2 O + 2C 6 H 5 O - 2C 6H 5 OH + 2CO 3 2— 5、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炔:CaC2+H2O →Ca(OH)2+C2H2↑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 C.乙醇和钠反应:CH3CH2OH + Na → CH3CH2ONa + H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 Br2 FeBr3Br + HBr 6、3—甲基戊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 种 D.6种 7、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 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甲苯 B.乙醇 C.丙 烯 D.乙烯 8、甲醛、乙醛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16% B. 37% C. 48% D. 无法计算 9、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以任意比例混合后, 充分燃烧,所得的CO2和H2O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的是() A.乙醇、乙醚B.乙烯、丁烯 C.苯、苯酚D.丙烯酸、油酸 10、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和还原产物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甲、乙反应可生成丙,甲、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此有机物是(). 装 订 线

出题格式模板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各题中,分别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你选定的信息点。本类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C.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D.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功能 【参考答案】:A 【解析】:会计核算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基础。 2.下列各项经济活动中,不属于企业资金退出的是()。 A.偿还借款 B.上缴税金 C.发放工资 D.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参考答案】:C 【解析】:发放工资属于资金运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各题中,分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你选定的信息点。本类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A.应缴税费 B.应付及预收款项 C.短期借款 D.应付债券 【参考答案】:ABC 【解析】:应付债券属于长期负债。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A.长期借款 B.银行存款 C.长期投资 D.未分配利润 【参考答案】:ABC 【解析】: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类账户;银行存款和长期投资属于资产类账户。 三、判断题,【每题(1)分】(请将判断结果,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中用2B铅笔填涂你选定的信息点。本类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答案正确得1分,答案错误倒扣1分,不答题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参考答案】:错 【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参考答案】:对 【解析】略 四、填空题,【每题(1)分】(将正确答案填入各题内。本类题共10分,每1分。) 1.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 )。 【参考答案】:经济利益 2.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 ) 、损益类,和工业企业的( ) 。 【参考答案】: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 五、问答题【每题(10)分】 1.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哪两类,定期保管期限有哪几种?分别说明以下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保管清册、现金和银行日记账、会计凭证、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6)分】 【参考答案】:(1)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永久保存与定期保存,定期保管期限分别有25年、15年、10年、5年和3年; (2)以下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别是: ①保管清册:永久 ②现金和银行日记账:25年 ③会计凭证:15年 ④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10年

期末考试出题要求和试卷模板()

期末考试出题要求和试卷模板()

————————————————————————————————作者:————————————————————————————————日期: 2

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试卷课程:电机变压器试卷编号A卷或B卷 班级:10煤矿机电1、10煤矿机电2、……(本试卷适用的班级都要写出)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阅卷人 注:请将所在的班级、姓名和学号写在密封线内,不要写在别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并请标明分值) 1、《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____%,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____%. 2、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矿井空气____、____和____等参数所反映的综合状态。 3、矿井通风阻力包括____和____。 4、矿井五大自然灾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个矿井至少有____个能到达地面的____。 6、矿井通风方式包括____、____、____三种。 7、矿井通风设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8、掘进通风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9、掘进工作面三专是指____、____、____。 10、一炮三检是指____、____、____分别检测瓦斯浓度。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规定矿井进风井口的空气温度不低于2°C。() 2、一氧化碳中毒的明显特点是嘴唇桃红色,两颊有红斑。() 3、绝对压力也有正负之分。() 4、地表大气压就是空气的绝对静压。() 5、每个矿井都可以找到实型的等积孔。() 6、一台通风机可以向两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7、煤矿职业病跟个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无关。() 8、瓦斯爆炸事故中,一氧化碳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9、井下任何地点都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10、矿灯在井下出现故障可以随时拆开修理以不误工作。()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氧、氮和瓦斯 B、氧、氮和甲烷 C、氧、氮和二氧化碳 D、氧、氮 2、通风压力与通风阻力的关系是:() A、通风压力大于通风阻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平衡力 D、没有关系 3、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一般采用() A、压入式 B、抽出式 C、压抽混合式 D、对角式 4、不允许风流通过,但是需行人通车的巷道内应设() A、风墙 B、风门 C、风桥 D、风窗 5、地面大气压下降瓦斯涌出量()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6、爆破地点附近()m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A、20 B、30 C、40 D、50 7、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最经济最有效的区域性措施是() A、煤层注水 B、开采保护层 C、预抽煤层瓦斯 D、放震动炮 8、在可能透水的区域出现压力水流表明() A、离水源较近 B、离水源尚远 C、离水源很近 D、不能判断 9、实验证明,当氧气浓度低于()%时煤尘就不会发生爆炸。 A、12 B、13 C、15 D、17 10、《规程》规定井下co浓度不得超过()% A、0.024 B、0.0024 C、0.00024 D、0.000024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 2、防爆门的作用? 3 / 4

小学英语试卷出题模板汇编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英语期末考试 听力部分(40分) 一、听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字母或单词(10分) ( )1. A. breakfast B. lunch C. dinner ( )2. A. first B. second C. music ( )3. A. library B. playground C. art ( )4. A. cold B. warm C. wind ( )5. A. snowy B. rainy C. windy ( )6 .A. hello B. hi C. OK ( )7. A. weather B. cool C. hot ( )8. A. bag B. book C. eraser ( )9. A. girl B. nurse C. bird ( )10. A. face B. eye C. nose 二、判断听到的内容与图片是否相符合,正确用T 错误用F 来表示。(10分)

()()() ()( ) 三、根据听到的内容排序(10分) ()Yes, he is. ()His name is ZhangPeng. ()Look! He’s tall and strong. ()What’s his name? ()Really? A Chinese friend? ()Yes, he’s very friendly. ()Mum, I have a new friend.Yes, he is.

四、把左右两项用线连起来。(10分) 1. A ll right. A.一起去看看吧! 2. L et ’s go and see! B.我也是。 3. E xcuse me. C.很高兴见到你。 4. M e too. D.好吧。 5. N ice to meet you. E.抱歉。 笔试部分(60分) 五、找出不同类的一项。(10分) ( ) 1. A .classroom B. bathroom C. bedroom ( ) 2. A. key B. crayon C. pen ( ) 3. A. four B. twenty C. two ( ) 4. A. cat B. kitchen C. fish

考试出题A3试卷模板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近些年,“文化创新”已经成了流行词汇。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不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新 提法,关键是要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时,首先应考虑我们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 从国际社会经验讲,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即人们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会有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社会容易爆发信仰危机。据 2013 年的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 6767 美元,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信仰领域也问题重重。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 毋庸置疑,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放眼全球,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法国有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德国有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法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完全接受德国文化,反之亦然。这本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常识。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势力非常强大,这无异于摧毁自己的精神长城。其实,文化创新决不能摒弃本国的文化传统,相反,文化创新恰恰应该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为此,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头活水”问题。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中华元典”那就是要重视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最基本的文化经典,比如“五经”“四书”等。“中华元典”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其对于一个民族的存续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说:“叶断犹可将,根断心永绝。”但对于这一根脉,我们向来是不太重视的。上世纪初曾经积极倡导政治革新的梁启超对此深以为忧,他说:“今日非西学不兴之为患,而中学将亡之为患。”从梁启超的时代算起,到今天已经一百年了,中国文化传承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断裂,真正能读懂“五经”这几部“中华元典”的人微乎其微。“中华元典”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二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人才培养,这里重点应该关注高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要能够对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都设有“古典学系”,以古希腊文献、古罗马文献等为依据,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哲学、文学等等。古典学甚至成为这些大学的招牌学科和专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代经典对于子孙后代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它们进行研究和传承是后世学者的天职和责任。而我国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民族的“元典”学(即经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需要反省。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需要将上述两个层面的“源头活水”结合在一起,即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体制中来。事实上,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才有文化创新的根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谈起。 (选自姜广辉《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能探索出解决时下所面临的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而不在于能否创造一 B .我国当前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而人们精神信仰领域产生危机。 C .对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创新都应该立足于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抛弃本国的文化传统。 D .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要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否则,文化创新只能成为空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 B .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华元典”的传承,二是人才的培养。 C .西方一些著名大学极其重视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与传承,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的“元典”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这种做法要反思。 D .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文化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当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反而容易爆发信仰危机。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信仰领域也出现诸多问题。 B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沿着自己的传统发展。但遗憾的是,自近代以来,中国却有很强的势力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 C .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五经”“四书”,但人们对其重视不够,真正能读懂的人也微乎其微。 D .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不合理之处,如设立“古典学系”,研究并传承古代经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3分) 知事下乡 [法]阿尔丰斯·都德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径奔向那共阿非。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在他的膝上,正摊着一个皮面印花的大护书。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里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演说:“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道旁的树林,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 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 知事先生,居然中了诱惑了。他一面吩咐仆人们停车;一面从四轮车里,跳了下来,径自走进那片小的槠树林里。 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淌;还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他们瞧见知事先生,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一个皮面的印花的护书,登时大起恐慌。那 考场: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语文出题试题模板 (1)

重庆工商学校汽车工程系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卷 试卷类别:A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课程名称: 得分: 命题人: 适用班级: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断章取义(yì) 强聒不舍(guü) 掠夺(l?a) ... B 不能容赦(sha) 痀偻(gōu lóu ) 闲游浪荡(dàng ) .... C 不旁骛(wù) 蜩翼之知(tiáo ) 教诲(huǐ) ... D 亵渎(xia dú) 不二法门(fǎ) 羡慕(qiàn )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蘸水 缺撼 罅隙 孵化. B 掐丝 贮藏 辐员 寻觅 C 贮藏 涂墁 车辙 驱谴 D 暄嚣 蒂部 搀和 倒霉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 A 疏疏朗朗:形容线条稀疏的样子。 B 细琢细磨:仔地研究和思考。 C 推陈出新:推出陈旧的,创造新的。 D 专心致志:心思专一,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做事。 4、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炎暑逼人 奇珍异品 赏心悦目 冰消雪化 B 明净如意 灵花异草 若断若续 结构巧妙 C 呕心沥血 斩钉截铁 披荆斩棘 惊心动魄 D 炯炯有神 精神饱满 绿草如茵 翩翩起舞 5、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 A 、荔枝花多,花期又长,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B 、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C 、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象了。 D 、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2)“‘芦柴棒’,去烧火!” (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在这里,人依旧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A 拟人 借代 反语 反问 B 拟人 比喻 反语 反问 C 拟人 借代 反语 设问 D 比喻 比喻 双关 设问 7、对下列七句话进行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诗说“南山塞天池,日月石上 生。” ②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 ③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1 ④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 ⑤看古诗便可知道 ⑥四周的大海,与四围的乱山 ⑦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 B ⑥⑦⑤①④②③ C ①②⑦⑤③⑥④ D ①③②④⑥⑦⑤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还有家属的同志们,都参加了庆祝活动。 B 、每当橘红色的斜阳撒下离别的金粉时,从这里就会送出美妙的音乐。 C 、火箭尾部喷出数十米长的火柱,给山河大地抹上一层金黄色。 D 、大家不由得鼓起掌来,看着参观团微笑着走进会场。 9.参照例句仿写的句子,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青年人衰老的心说:“我的明天不过是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 A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飘忽即逝的白云。” B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快要落山的夕阳。” C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将化作春泥的花朵。” D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即将入土的棺材。” 10.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它肯定会是一部分心血凝结成的作品,字字都能滴得出血和泪来。 B 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 她胸怀宛如大海,可以波涛大作,可以平静如镜…… D 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1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 A .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 .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 .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 .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12、填空(6分,每小题2分) 1) 《南州六月荔枝丹》文中“一骑红尘妃子笑, ”是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官绝句》 中的句子。 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真品,以_______、史、_______、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以_______和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3) 《_______ 》和《_______ 》《______ 》《_______ 》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最高成就。 二、阅读题(28分) (一)阅读记叙文选段,完成13-16题:(8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裙。(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3.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亭亭 田田 层层 B 田田 亭亭 层层 C 层层 亭亭 田田 D 田田 层层 亭亭 14.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荷塘上的迷人景色 B 、荷塘上的月色 C 、月光下的荷塘美景 D 、荷塘月色 15.选出填入文中横线上正确的一句( )(2分) 系(院):——————专业:——————年级及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试卷模板

四川天一学院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重修考试 科目:电子测量技术 试卷编号:1 以下方框空白处由出卷教师填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饭店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有扁平化、网络化、( )。 A 柔性化 B 金字塔化 C 倒三角化 D 垂直化 2.饭店制度的制定一方面要遵循技术规律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得到贯彻执行。所以,饭店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考它的目的性、严谨性、( )。 A 执行性 B 可行性 C 科学性 D 技术性 3. 客观上已经存在或即将形成,而尚未被人们认识的市场是( ). A细分市场 B潜在市场 C市场机会 D目标市场 4.饭店的物资品种繁多,按客人消耗和价值补偿方式分:有客用多次性消耗用品和客用( )消耗用品。 A 易 B 高值 C 一次性 D 低值 5.饭店从本质上讲,生产和销售的只是一个产品,就是( )。 A 客房 B 餐饮 C 娱乐 D 服务 6.1907年,斯塔特勒在美国建立了一家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饭店,从而开创了( ) A 古代客栈时期 B 大饭店时期 C 商业饭店时期 D 现代饭店时期 7.客房价格仅包括房租,不含食品、饮料等其他费用的饭店是( ) A 欧式计价饭店 B 美式计价饭店 C 欧陆式计价饭店 D 百幕大计价饭店 8.饭店经营与管理二者的关系是( )。 A经营决定制约管理 管理是经营的必备条件 B管理决定制约经营 经营是管理的必备条件 C管理决定制约经营 经营也决定制约管理 D经营是管理的必备条件 管理也是经营的必备条件 9.( )是饭店管理的首要职能,能够统领其他职能的发挥,决定着饭店目标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A 计划职能 B 指挥职能 C 协调职能 D 督导职能 10.在以下可供饭店营销选择的几种媒体中,哪种方式的针对性最强( ) A 报纸 B 杂志 C 户外广告 D 电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番号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该小题无分,漏选得一分。 1.饭店拥有的资源包括( )。 A 人力资源 B 物力资源 C 财力资源 D 信息资源 2.世界饭店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 )。 A 古代客栈时期 B 大饭店时期 C 商业饭店时期 D 现代饭店时期 3.属于饭店集团的经营形式的有( )。 A 拥有形式 B 租赁形式 C 管理合同形式 D 特许经营形式 4.饭店的管理制度主要有:( )、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是对饭店各个基本方面的规定,是饭店管理赖以依托的基本手段。 A 企业制度 B 组织制度 C 餐饮部管理制度 D 客房部管理制度 E 前厅部管理制度 5.饭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饭店组织管理 B 饭店决策、计划管理 C 饭店业务与服务质量管理 D 饭店供应与市场营销管理 E 饭店工程设备与安全管理 三、简答题(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每个小题下的空白处。 1.如何正确理解饭店管理的基本职能?(6分) 座位号

(完整版)考试试卷模板

2017至2018学年第2 学期 市期末英语考试模拟试卷(ECG47) I单项选择,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完成句子,并填入答题卡 1. The thief denied ______ some money from the old lady. A. having stolen B. to steal C. being stolen D. stole 2. If my sister doesn’t go to the cinema tonight, ______. A. nor do I B. same with me C. so will I D. neither shall I 3. I cannot support a policy of which I have never ______. A. accomplished B. approved C. applied D. abandoned 4. The reference book ______ many of the problems we have come across in our study. A. says B. covers C. talks D. refers 5. The guard kept quiet about the accident ______ lose his job. A. so not as to B. so as to not C. so as not to D. not so as to 6. A driver should ______ the road when ______. A. concentrate in; driving B. concentrate on; drive C. concentrate on; driving D. concentrate to; drove 7. He worked very hard in order to ______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A. take B. hold C. catch D. acquire 8. —Why didn’t you come to meet me, Bob? —Sorry, dear. But I really forgot where I was ______ to meet you. A. about B. demanded C. supposed D. / 9. —The government suggests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be limited to stop air pollution. —______, the idea is not very practical. A. Sounds good as it B. As it sounds good C. As good it sounds D. Good as it sounds 10. Modern women with independent incomes are refusing to ______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marriage nowadays. A. submit to B. contribute to C. devote to D. expose to 11. The young man insisted that he was innocent of the case because he was not ______ it. A. informed of B. accused of C. involed in D. interested in 12. ______ to hear the good news, the excited pupils threw their schoolbags into the air. A. Delighting B. To be delighted C. Having delighted D. Delighted 13. So amused ______ that they couldn’t help laughing when they saw the headteacher dressed up as Santa Claus on Chrismas Day. A. did the students feel B. had the students felt C. the students felt D. the students had felt 14. The farmers built fences in order to ______ their sheep ______ wolves. A. protect; for B. defend; against C. defend; for D. preserve; of 15. ______ fallen asleep ______ he heard a knock at the door. A. Hardly had he; when B. Rarely he had; than C. Scarcely had he; before D. Hardly had he; than Armed with two over-packed suitcases, we arrived at the airport just in time for my flight. “Well, here we are, the airport,” my 1 said with a sigh. As I watched her unpack my luggage, I could see the sadness in her eyes. This was not easy on her either. We had both been dreading this moment for the past week. One last hug and a final goodbye and I would be on my way to a new life 2 , leaving my beloved sister behind. All my life I had loved airports. To me they were some kind of magic gateway to the world, a place from which to start great holidays and adventures. But today it seemed like a 3 and heartless place. As we made our way to the gate we passed through a busload of 4 holiday goers and their screaming children. I looked at my sister and even though her eyes were 5 with tears, she was trying to keep a brave face. “You’d better go or you’ll miss your flight,” she said. “I am just going to walk away and 6 look back,” I said. “That would just be too hard.” As I held her one last time she whispered, “Don’t worry about me, I’ll be just fine.”“I’ll miss you,” I replied, and with those last words I was off. 7 promised, I did not look back, but by the time I reached the customs office I was sobbing. “Cheer up, love,” the tall customs officer said with a smile. “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you know.” But to me it was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I had known it. While 8 the plane I was still crying. I did not have the 9 to put my bag in the overhead locker, so I stuffed(塞)it on the empty seat next to mine. As I settled into my chair, a feeling of 10 overwhelmed(笼罩) me. I felt like my best friend had just been taken away from me. Growing up, my sister and I would do everything together. Born barely fifteen months apart we not only looked alike —we were alike. We both had that 11 mix of curiosity and fear of all things unknown to us. My parents were 12 because that way we could “keep an eye on each other” and of course report back on what the other one was up to. But now our college days were over and I was off to 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