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概率及其意义(一)教学设计

25.2.1概率及其意义(一)教学设计
25.2.1概率及其意义(一)教学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九年级上册

《25.2.1 概率及其意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海南省儋州市民族中学刘洋洋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内容

课标内容:了解事件的概率;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

2.教材内容分析

传统的概率教学常常重在概率的计算,修订后的教材试图通过从定性到定量,从试验观察到理论分析,逐步达到提高学生对概率理解水平的目的。所以结合教材和课标内容,设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概率及它的意义。知道获得概率的方法有两种: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的稳定值估计概率,和分析的方法;理解运用分析方法获得概率的公式。

3.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是对上一节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是后面研究简单及复杂问题情景下事件发生概率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教材和课标内容,我认为本节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

1.理解概率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获得概率的方法有两种: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的稳定值估计概率和分析的方法。

2.发现、归纳并理解用分析方法预测概率的公式。

3.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概率的意义。

4.通过动手实验与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素养。

2.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在知识与方法上侧重的是学生的理解,在技能上培养的是学生分析数据的素养。

三、学生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的描述。所以学生对于事件发生概率的含义是可以理解的。

学生在上一节《25.1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已通过试验观察体会到,随机事件在每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附件。

2. 技能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已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已有关于频率、平均数的知识基础,和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

学生对新知识有好奇心及强烈的求知欲,但由具体试验现象上升到理论分析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的方法获得概率;和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做了以下两点思考:

1.用什么试验让学生分析?

课本上给了四个试验,其中“正四面体骰子”对学生而言是很抽象的,从“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一张抽到黑桃”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是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的,如13种,或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四种。也就说这两个试验对处于探索用分析方法预测概率的学生而言是很抽象的,所以我决定就用学生所熟悉的抛硬币(课本试验1)和抛骰子(课本试验3)来分析,浅入深出,但这两个试验又不足以说明用分析的方法是可以预测概率的,所以我决定再加入一个“抛骰子掷得偶数”的概率,课本没有试验数据证明它,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而且这个试验数据还可以为后面研究概率的意义服务。三个试验放在一起又可以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出用分析方法预测概率的公式。可以说这样安排即攻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问题层层启发,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学分析,我制定了7个教学环节: 1.回顾复习,情景引入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3.师生合作,试验分析

4.试验总结,概率公式——“练一练” 5.实验探究,概率意义——“习题巩固” 6.师生合作,课堂小结 7.布置作业

(一)回顾复习,情境引入

请指出下列事件是什么事件 (1)水往低处流;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明天降雨;

如果天气预报说:“明天降雨的可能性是80%”,你出门会带雨具吗? (4)买到合格的足球;

同一型号足球,甲厂合格率为99.9%,乙厂合格率为98.9%,若两产在价格等其它方面都相同,你愿意买哪个厂的产品?

知道了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思考:怎么预测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呢?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生活实例,让学生发现:知道了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 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用P (事件)表示 比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21,记为P(出现正面)=21

说明:(1)概率用数值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3)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思考:如果A 为随机事件,你能确定P(A)的取值范围吗?

2.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P(正面向上)=

2

大量重复试验,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因此人们常用观察到的频率来估计概率。所以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大量的重复试验。

3.频率来估计概率缺点:需要大量重复试验,无法预测。

思考: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下,我们能不能不实验,运用分析的方法预测概率?

设计意图:指出概率与频率的关系,获得概率的方法之一是大量重复实验,指出其缺点,激发学生想运用分析的方法预测概率的探知欲。

(三)师生合作,试验分析

试验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后:

(1)会出现几种结果?

(2)每种结果出现的机会相等吗?

试验2: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落地后:

(1)会出现几种结果?

(2)每种结果出现的机会相等吗?

让学生发现试验1和2的共同特点,并带这两个问题分别分析“正面向上”,和“掷得点数6”的概率有多大呢?

强调:(1)质地均匀;(2)是所有的结果;(3)机会均等是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结果汇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分析方法预测概率思想的理解。

试验3:试分析: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掷得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思考:我们的猜想正确吗?我们的分析的方法真的可行吗?

设计意图:试验1、2通过问题层层引导学生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结果汇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分析方法预测概率思想的理解。发现我们的这种分析方法好像可行,为了确定这种分析方法得概率的可行性,提出试验3再次验证。通过试验3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的结果正确吗?我们的分析的方法真的可行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实验的热情。

小组实验探究

6人为一小组,做投掷骰子的实验,要求:

(1)4个同学投掷骰子,2个同学记录;

(2)投掷骰子的同学每人每次只投掷一个骰子,再由记录的同学记下每次掷得的点数;

(3)骰子掉地不要捡,重新拿一个骰子继续投;

(4)一直做到老师喊结束为止。

让学生整理数据:找到并标出偶数点,然后数数你们小组共投掷骰子多少次,

共出现多少次偶数点。

小组上报实验数据,填入excel表格,整理数据,得出试验3关注的结果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

实验操作要点:要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时间,从而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若频率的稳定值不符合,则给学生呈现出大量实验的数据说明问题。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分析方法可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新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四)试验总结,概率公式

将试验1、2、3的表格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让学生思考:从中能发现计算概率的公式吗

应用公式的前提条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应用公式的关键点:清楚关注的结果是什么,个数有多少;清楚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有哪些,个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既然分析方法可行,那把三个实验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公式,更能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小试牛刀:

1.袋中有3个红球,2个白球,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摸出白球的概率是?

2.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机抽一张

(1)P(抽到A)=

(2)P(抽到黑桃)=

引导学生发现每种结果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求解。第一小题相对简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懂得如何应用公式。第二小题相对较难,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找:关注结果的结果是什么,个数有多少;和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有哪些,个数有多少。2题的(2)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还可以从“所有的结果有:黑桃、红桃、方块、梅花”这个角度思

考。

设计意图:在学生总结出公式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在简单应用中理解公式。

(五)试验探究、概率意义

想一想:抛掷一枚正方形骰子,掷得“6”的概率等于

6

1

表示什么意思? 有同学说:它表示每6次就有1次掷得“6”,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也有同学说:正方体骰子质地均匀,出现各面的结果是等可能的,而“6”是其中一面,所以出现“6”的概率是

6

1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第二个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同学是用分析的方法得到掷得“6”的概

率等于6

1

,有解释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试验探究:拿出刚才的实验数据,找到第一次出现点数“6”的位置,然后数一数你是投掷几次才出现1次点数“6”的。

每个小组的平均值都不一样,那如果重复这个实验很多很多次会怎样?然后拿大数据说明,让学生发现概率意义的前提条件。

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看,掷得“6”的概率等于6

1

的意义是:如果掷很多很多次,那么平均每6次有1次掷得的点数是“6”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概率的意义 例:彩票中奖的概率是

100

1

,表示的意义是:如果买这个彩票很多很多张,那么平均每100张彩票有1张中奖。

设计意图:通过对掷得“6”的概率意义的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举出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其理解。在理解了概率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求概率的基础上,提出概率的意义,把实验数据再次拿出分析,并计算论证得出概率的意义。这使我们刚才做的实验更加有意义,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动手实验探究的必要性。

习题巩固

某小商店开展购物抽奖活动,规则:购物时每消费2元摸一次奖,每次摸奖时购物者从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小球之间只有号码不同)中摸出一球,若号码是2就中奖,奖品为一张精美图片。

(1)摸奖一次就得到一张精美图片的可能性是多少?

(2)小聪购买了10元的物品,前四次摸奖没有摸中,他想“第五次摸奖我一定能摸中”,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素养,让概率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如: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

2

1

表示的意义是: 设计意图:在与学生互动中回顾本节知识要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概率取值范围环节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的综合思维能力。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导学案

2、课本P139练习(作业本)

3、预习课本例1、例2、例3 设计意图:在完善本节知识的基础上,做练习巩固新知,为下一节课做好预习 (八)板书设计

概率及其意义

概率的 概念

概率的 意义 概率的

取值范围 获得概率的方法

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叫做该事件的概率,用P (事件)表示.

若A 表示一个事件,则P(A)的范围是? 0≤P(A)≤1 P(不可能事件)=0

P(必然事件)=1

大量重复实验,用频率估计概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九一学校赵翠梅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概率教学设计

概率教学设计 一·引入 同学们上课以前我对本节课充满信心,可是这时站在讲台上我却很担心,知道我担心什么吗?担心---大家不会玩!会玩的同学举个手好不好?那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玩! 二·说一说 你认为下面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1.许多老师听课大家会紧张. 2.这节课你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三·做一做“ 配紫色”游戏 小颖为学校联欢会设计了一个“配紫色”游戏: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相等的几个扇形.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转盘A转出了红色,转盘B转出了蓝色,那么他就赢了,因为红色和蓝色在一起配成了紫色. (1)利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游戏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游戏者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四·试一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有两把不同的锁和三把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一把锁,一次打开锁的概率是多少?(先实践,再求概率) 锁1锁2 钥匙1(锁1,钥1)(锁2,钥1) 钥匙2(锁1,钥2)(锁2,钥2) 钥匙3(锁1,钥3)(锁2,钥3) 五· 猜一猜:生日相同的概率 1.400人中一定有两人的生日相同,你信吗? 2.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中一定有两人的生日相同,你信吗?(学生先猜,后统计最后告诉学生人数于生日相同的概率)

六·玩一玩:黄河福利彩票32选5 规则:从1—32个数字中按顺序写出五个,从标有1—32的小球中依次摸出五个小球,如果你选定的数字同摸出的数字完全一样就获得特等奖。 奖励:杨老师提供励志类书一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想知道这次中奖的概率吗? 所有的可能为: 32*31*30*29*28= P(A)=1/32*31*30*29*28= 七·读一读:用心领“悟”---中奖与概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黄河福利彩票的玩法。现在请思考,如果某一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1000,那么买1000张彩票一定能中奖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如果发行1000万张彩票就中1万张能够中奖,那么中奖的概率为 1/1000,那么即使买1000张,这1000张也可能全部来自那些不能中奖的999 万张。 事实上,买1000张彩票相当于做1000次实验,可能1000张中奖的一张也没有,也可能有一张,也可能有两张…..通过计算1000张彩票买一张中奖的概率为0.6323,一张也没有中奖的概率为0.3677. 为了发展公益事业,我国发行了多种彩票,有些彩票的最高奖项达几百万。但是,在有限的几次实验中中奖的事件几乎为不可能发生的,买一张彩票就中最高奖项的概率几乎为0,我们把这种几乎不可能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那么是不是将所有的彩票全买万不就中奖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买断所有的彩票所需的资金远远大于中奖的资金。 我们在买彩票时一定要怀着造福社会奉献爱心的态度,中奖当然是好事,不中也要泰然处之。 八·独立作业:知识的升华 P155习题25.2 6·8·9题.

2019秋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第25章 3 课题 概率及其意义.doc

课题概率及其意义 o教学目标o 1 ?理解概率的意义; 2?知道稳定时的频率值可以估计为概率值; 3 ? ?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u教学重点o 理解概率的定义及会用分析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Q教学难点O 理解概率的定义及其意义. 0导学流程o 一、情景导入磁受新知 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我手冲有一张球票,小强和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道该把球票给谁,请大家想个办法来解决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阉、抽签、猜拳、投硬币等等. 我对同学的较好想法给予肯定.如抓阀、投硬帀.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阉、投硬币的方法呢? 因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而朝上”还是“反而朝上”,但同学很容易感觉到或猜测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二、旨学互研生成新知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36-141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而朝上的机会(可能性)有多大?出现反而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知道,抛一枚硬币“出现正而”与“出现反而”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可能性均为50%. 问题2:投掷一枚骰子,出现“6”朝上的机会是多大? 投掷一枚骰子,六个面朝上的机会相同,所以出现“6”朝上的概率为*,记为P(掷得“6”)=右 结论:把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这个数叫做概率,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为*,可记为P (出现反面)=*. 【合作探究】 问题3:如何求出某个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 问题4:抛掷一?枚骰子,六个面朝上的机会相同,所以出现“6"朝上的概率为*,这个分数代表什么意思? 它的意思:当实验的次数很大时,平均每抛6次有一次掷得“6”. 【师生活动】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对概率及其意义的理解情况. %1差异扌旨导:对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困惑及时引导,点拨. %1生生互助: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释疑,达成共识. %1.典例剖析运用新知

概率与频率教学设计

0.000.50 1.00 1.50191725334149576573818997105113投掷次数 3.1.3频率与概率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 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 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教学过程: 1.案例分析:为了研究这个问题,2003年北 京市某学校高一(5)班的学生做了如下试验: 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掷一枚图钉,观察“钉尖 朝上”出现频率的变化情况。 (1)每人手捏一枚图钉的钉尖、钉帽在下, 从1.2米的高度让图钉自由下落。 (2)重复20次,记录下“钉尖朝上”出现的次数。 下图是汇总这个班上六位同学的数据后画出 来的频率图。 动手实践 从一定高度按相同的方式让一枚图钉自由下落,图钉落地后可能钉尖朝上、也可能钉尖着地。大量重复试验时,观察“钉尖朝上”出现频率的变化情况。 (1)从一定高度让一枚图钉自由下落并观察图钉落地后的情况,每人重复20次,记录下“钉尖朝上”出现的次数。 (2)汇总每个人所得的数据,并将每个人的数据进行编号,分别得出前20次、前40次、前60次、……出现“钉尖朝上”的频率。 (3)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掷图钉的次数,纵轴表示以上试验得到的频率,将上面算出的结果表示在坐标系中。 (4)从图上观察出现“钉尖朝上”的频率的变化趋势,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概括 通过上面的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出现“钉尖朝上”的频率是一个变化的量,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时,它又具有“稳定性”——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 2.在n 次重复实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 ,当n 很大时,总是在某个常数值附近摆动,随着n 的增加出现摆动幅度较大的情形越少,此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 3.实例:计算一个现实世界中复杂事件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制造一个较为简单的模型去模拟复杂事件。通过实验确定出简单模型的频率,并以此估计复杂事件的概率。 例如,你用一块面团做6个甜饼,在面团中随意地放入10块巧克力。那么,你拿到一个甜饼上至少有3块巧克力的概率是多少? 图3—1 钉尖朝上 钉尖着地 频率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0-62页 【课程标准摘录】 1.进一步认识分数。 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图1和图2,认识到分数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 2、认识单位“1”的丰富含义,知道单位“1”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能表示一些物体,并且会根据一句话判断单位“1”。 3、能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来解释一个具体分数的意义; 4.能结合创造分数的过程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并且能说出一个具体分数中的分子分母的含义。 能力目标: 5.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拟订教学的重难点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片,四个苹果。 【教学设想】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图1学生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图2学生更加明白分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平均分的过程,重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结合图2,说明单位“1”还可以是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饼干。再结合“做一做”,学生理解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使单位“1”的概念广泛化。接着通过老师讲解理解分数的分数单位。最后通过练习举例,学生更加了解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法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学生对折)和练习法 【评价方案】 1.通过评价样题和练习十第二题第三题完成目标2、3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4 【教学流程】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米”做单位,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1 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 1.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验及分析试验结果、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试验过程,体会频率与概率的联系 与区别,发展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规律的有效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教学难点:对概率的理解. 设计教学程序: 一、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 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 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 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 的可能性一样大.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 还上“反面朝 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 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 的试验来验证一下.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 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 ,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 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合作游戏: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 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 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 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 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第四章概率教案

第四章概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2.初步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必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 4.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5.在概率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教材分析 概率中“随机”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七年级(上)《可能性》一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不确定事件的有关事例(如在“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已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转盘游戏”中又体验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中进一步体会到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具体情景体会概率的意义,在丰富的实际问题中认识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概率的方法,并通过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帮助自己作出合理的决策. 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转盘游戏,意在通过实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做大量试验的过程中感悟概率的意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在第二节中,通过对摸到红球的概率展开了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习定量刻划一类事件(古典概型)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在第三节中,通过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问题,使学生直观体验另一类事件(几何概型),了解此类事件发生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题图”,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课文给出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介绍本章主要内容,并指出概率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亲自动手试验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其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逐步消除错误的经验,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是学习概率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亲自从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从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3.注意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事件的现象与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感受和探索,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丰富对概率背景的认识,积累大量的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亲自尝试试验,以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消除一些错误的经验,体会不确定事件现象的特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3 频率与概率 (2)

频率与概率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____年__月__日总第课时课题8.3 频率与概率 (2)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2、初步体会到出现机会的均等与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的关系; 3、通过试验,加深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的理解. 重点用频率的稳定值去估计概率.难点1.经历试验过程,培养随机观念;2.画频率的折线统计图,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法教具自主先学当堂检测交流展示检测反馈小结反思教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动 一、情境引入 在硬地上掷1枚图钉,通常会出现哪些情况?你认 为这两种情况的机会均等吗? 二、自主先学 1、自学内容:P47--49 2、自学指导: (1)频率的计算。 (2)随机事件有概率,确定事件也有概率。 (3)概率有大有小,有时具有等可能性。 3、自学检测: (1)一个密闭不透明的盒子里有若干个白球,在不 允许将球倒出来的情况下,为估计白球的个数, 小刚向其中放入8个黑球,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 口答。 自学教材内 容

程教 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断重复, 共摸球400次,其中88次摸到黑球,估计盒中大 约有白球() A、28个 B、30个 C、36个 D、42个 (2)下列说法: ①甲同学在玩掷骰子游戏时说:“6,6,6…… 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要某个数,就会 掷出那个数!”②乙同学在玩掷骰子游戏时说: “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 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③丙同学 说:“中奖率为 1 1000 的彩票,买1000张一定 会中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 B.② C.③ D.都不正 确 (3)质疑问难,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交流展示 (一)展示一 分组展示自主先学中的问题,归纳所学知识。 1频率的计算。概率有大有小,有时具有等可能性。 2、随机事件有概率,确定事件也有概率。 3、概率有大有小,有时具有等可能性。 (二)展示二(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1)抛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硬币,是“正”是“反” 无法预测,全凭运气,因此抛1000次的话 也许只有200次“正”,也许有700次“正”, 没有什么规律; (2)抛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 完成检测题 交流问难

吴正宪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很高兴和我们小辛庄小学的同学上节课。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呢!(出示小蛋糕)老师要把它奖励给今天课堂表现最积极的4位同学。怎样分,大家才满意呢?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生:1/4 (师板书:1/4) 1/4表示什么意思? 4表示什么意思?叫做… 1表示什么意思?叫做… (师板书) 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那平均分很多物体能不能也能得到分数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2种学具,你能运用他们分别表示1/4吗? (学生小组活动) 汇报 (1) 你是怎样表示圆形纸片的1/4的? 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2)4个磁钉的1/4怎样表示? 把4个磁钉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刚才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词“一个整体”非常好。谁再说说磁钉怎样表示1/4的? 你真是个会听课的学生。看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也能表示1/4。 (3)你还用什么表示了1/4? 我们把8枚硬币看成一个整体,把他们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它的1/4。 这么多硬币也能表示1/4,你可真不简单。这8枚硬币的1/4是几角钱?(2角钱) (4)还有哪个小组想展示? 我们把12枚硬币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它们的1/4是多少钱?(3角) 都是用1角的硬币表示1/4,为什么刚才小组表示的1/4是2角钱,这个小组表示的1/4是3角钱呢? (5)老师这里有16个围棋,你能用它们表示出1/4吗? 刚才我们创造的分数都是1/4,你们利用这些学具还能表示哪个分数?在小组里快速试一试。 (6)小结:刚才我们把一个圆、一些硬币、磁钉、围棋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了分数。我们把看成的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叫它单位“1”。(板书:单位“1”) 为什么这个“1”要加引号?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 你能举出单位“1”的例子吗?还可以把什么看成单位“1”?(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2、分数的定义 世界万物,小到一粒沙砾、一个细胞,大到整个宇宙空间,我们想研究谁就把谁看成单位“1”。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分数,就是平均分单位“1”得到的。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4)》教学设计

第九章概率初步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4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了简单的概率问题,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已掌握了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初步了解一类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事件概率的计算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概率知识的了解,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课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概率对作出决策的重要作用;同时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常用的概率研究模式之一:“几何概率模型”,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了解概率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情感与态度:初步认识概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概率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要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设计了九个教学环

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25.2.1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5.2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概率及其意义) 内容解析: 不确定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概率正是研究这种现象、揭示其统计规律并帮助我们形成决策的数学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概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素养,因此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节内容是“概率及其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 本节课将学习从定量的角度去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概率.教材这样编排其主要意图有二:1.遵从概率的产生规律,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开始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为后面学习列举法求概率及用频率估计概率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概率的意义以及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计算概率.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概率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式,会用分析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抛掷硬币”、“投掷骰子”、“转转盘”等问题的探究, 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两大核心素养. 目标解析: 1.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认识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经历动手操作、想象、归纳和总结等活动理解等可能事件,并掌握等可能事件概率的一般求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3.在探究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概率观念和应用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本节课用一个数值去刻画这个大小,就是概率.概率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学生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认识过程,对概率的认识和理解会随着学生自身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面和生活经验的延伸而发展. 对于抛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学生容易忽略对求概率方法适用范围的判断.目前,求概率时试验要满足以下条件:(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种;(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例如:从男女学生数量不等的班级里随机的抽取一名学生是男学生的概率,有同学认为所抽取的要么是男同学要么是女同学,抽到男女同学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因而抽到男同学的概率等于抽到女同学的概率为 21.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2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及其意义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2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及其意义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概率及其意义 1.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理解、掌握概率的意义及计算. 3.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及应用. 一、情境导入 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个小球,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为赢,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可能性的大小 【类型一】可能性大小的意义的理解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对此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雨 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雨 C.本市明天肯定下雨 D.本市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解析:一个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范围在0~1,80%应该是比较大,所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是指“本市明天降雨的可能性比较大”.故选D. 方法总结:某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指其发生的概率大小. 【类型二】利用面积关系判断可能性大小 在如图所示(A,B,C三个区域)的图形中随机撒一把豆子,豆子落在________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填A或B或C).

解析:先分别算出A ,B ,C 三部分的面积,面积最大的就是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的.S C =π×22=4π,S B =π(42-22)=12π,S A =π(62-42 )=20π,由此可见,A 的面积最大,则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故填A . 探究点二:概率 【类型一】概率的简单计算 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活动,现有语文题6个,数学题5个,综合题9 个,她从中随机抽取1个,抽中数学题的概率是( ) A. 120 B.15 C.14 D.13 解析:总共有20种情况,抽中数学题有5种可能,所以是520=1 4,故选择C. 方法总结: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公式:P (A )=n m ,其中m 是总的结果数,n 是该事件成立包含的结果数. 【类型二】利用面积求概率 一儿童行走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当他随意停下时,最终停在地板上阴影部分的概 率是( ) A.13 B.12 C.34 D.23 解析:观察这个图可知:阴影区域(3块)的面积占总面积(9块)的13,故其概率为1 3.故选 A. 方法总结:当某一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相关图形的面积大小有关时,概率的计算 方法是事件A 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与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总图形面积之比,即 P (A )= 事件A 所占图形面积 总图形面积 .概率的求法关键是要找准两点:(1)全部情况的总数;(2)符合条 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三、板书设计

频率与概率教案

频率与概率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频率与概率》教案 教学目标:1。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可据此估计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3.能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重点: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树状图和列表法的运用方法。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对于前面的摸牌游戏,在一次试验中,如果摸得第一张牌面数字为1,那么摸第二张牌的数字为几的可能性大如果摸得第一张牌的牌 面数字为2呢(由此引入课题,然后要求学生做实验来验证他们 的猜想) 做一做: 实验1:对于上面的试验进行30次,分别统计第一张牌的牌面字为1时,第二张牌的牌面数字为1和2的次数。 实验的具体做法:每两个人一个小组,一个负责抽纸张,另一个人负责记录, 如:1 2 2 1---------(上面一行为第一次抽的) 2 1 2 1---------(下面一行为第二次抽的) 议一议: 小明的对自己的试验记录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数字为2 让学生去讨论小明的看法是否正确,然后让学生去说说自已的看法。 想一想: 对于前面的游戏,一次试验中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 可能出现的结果(1,1)(1,2)(2,1)(2,2) 1)(1,2)

(2,1)(2,2),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也就是说,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是1/4。 利用树状图或表格,可以比较方便地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1:随机掷一枚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解: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 正 正 开始反 正 反 正 总共有4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而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结果有3种:(正,正)(正,反)(反,正),因此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3/4。 第二种解法:列表法 随堂练习: 1.从一定高度随机掷一枚硬币,落地后其朝上的一面可能出现正面和反面这样两种等可能的结果。小明正在做掷硬币的试验,他已经掷了3次硬币,不巧的是这3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你认为小明第4次掷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1”.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中教师力求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小木棒等多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1”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1”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1”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1”和以前的“1”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 把这个广义的“1”叫做单位“1”。 2、深入理解单位“1” 课件出示: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1”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 圈也就是4个“1”)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1”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 个单位“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1”那 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想法: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课时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 一、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呈现的规律性;2.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概率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 三、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观察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1)金属丝通电时,发热;(2)抛一块石头,下落;(3)在常温下,焊锡熔化;(4)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0C时,冰融化;(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6)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分析结果: (1)(2)是必然要发生的,(3)(4)不可能发生,(5)(6)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2.(1)“如果a>b,那么a-b>0”; (2)“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3)“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

(4)“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 分析结果:(略) 3.男女出生率 一般人或许认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因而推测出男婴和女婴的出生数的比因当是1:1,可事实并非如此.公元1814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 1794---1827)在他的新作《概率的哲学探讨》一书中,记载了一下有趣的统计.他根据伦敦,彼得堡,柏林和全法国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几乎完全一致的男婴和女婴出生数的比值是22:21,即在全体出生婴儿中,男婴占51.2%,女婴占48.8%.可奇怪的是,当他统计1745---1784整整四十年间巴黎男婴出生率时,却得到了另一个比是25:24,男婴占51.02%,与前者相差0.14%.对于这千分之一点四的微小差异!拉普拉斯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他深信自然规律,他觉得这千分之一点四的后面,一定有深刻的因素.于是,他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终于发现:当时巴黎人”重男轻女”,又抛弃女婴的陋俗,以至于歪曲了出生率的真相,经过修正,巴黎的男女婴的出生比率依然是22:21. 4.π中数字出现的稳定性(法格逊猜想) 在π的数值式中,各个数码出现的概率应当均为1/10.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对π的前一百万位小数中各数码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得到的结果与法格逊猜想非常吻合.

概率教学设计

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 ---用列表法和画树状图计算概率 (华师大9上册第25章3节第1课时) 一、课型 初中数学其他课型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统计和概率领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何描述和处理数据,以及如何列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并且能用频数来估计概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观察、实验、归纳的方法,能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的观念。且本节内容也为高中学习概率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是通过画树状图和列表法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以随机的观点理解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标》中也提出要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15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好胜、求知和参与的愿望,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特点。 本班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掌握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何描述和处理数据等方法,因此学生容易掌握通过树状图和列表法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获得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的方法、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 2.能够运用列表或画树状图计算事件的概率 3.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方法求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经历列表或画树状图求概率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 1.能够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2.渗透数形结合与分类思想 情感态度: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突破重难点策略 重点:知道如何利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难点:会正确列表或画树状图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结果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 《概率及其意义》 教案

《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的概率,对于同一个概率问题,能从重复试验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加以解决. 2.通过动手试验感受概率的意义,体验实验概率和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自主设计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和质疑辩论能力. 3.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体会成功的乐趣,提升数学交流水平,发展探索、合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概率的意义及简单情境下概率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概率含义和计算公式. 三、教学方法:情境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设计 同学们都喜欢玩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吧,转动一次 转盘,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观察转盘设置,回 答问题. 体验数学的有 趣. 定义: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表示方法: P(关注的结果),如:P(出现正面)= P(不可能事件)= ,P(必然事件)= .

方法总结 获得概率的两种主要方法: ①多次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 ②理论分析计算:分析共性找规律, 归纳总结描述. 体会类比总结 的学习方法, 感受数学的抽 象过程. 小试牛刀(stubook答题,限时5分钟) 1.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均相同,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A.1/5 B.2/5 C.3/5 D.4/5 2.九年级1班共有49位同学,其中有24位男同学,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各自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放入一个盒中搅匀.从中随便抽一张纸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抽到女同学的名字的概率大 B.抽到男同学的名字的概率大 C.抽到男、女同学的名字概率一样大 D.无法确定哪个概率大 3.柜子里有5双鞋,任意取出一只,是右脚穿的鞋的概率是() A.0.1 B.0.2 C.0.5 D.0.8 4.一箱灯泡有24个,合格率为87.5%,则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灯泡是次品的概率是() A.11.5% B.87.5% C.13.5% D.12.5%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的pad数据指导总结)解答题目 巩固所学,利 用信息技术平 台提供的数据 分析存在的问 题.体会成功 的乐趣. 思考 投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6”的概率等于表示什 么意思? 试验: 掷到“6”就算完成一次试验,然后统计出平均投掷几次才得到“6”.完成所给表格,看看能否发现什么.(限时5分钟)动手实验操作,两 人一组. 体会实验概率 与理论概率的 关系,理解概 率的意义.

《概率的意义》教案和教后反思

《概率的意义》教案 【课题】25.1.2 概率的意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