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必考知识点

食品毒理学必考知识点
食品毒理学必考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RH=化学物质 ROH=代谢物

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念

传统概念: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引起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概念: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医学的基础上,研究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对机体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微生物评价、危险管理的科学。

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鉴定,评价)机制毒理学(毒性物质机理)管理毒理学

机制毒理学资料的作用:

1、证实与人类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

2、证实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损害效应

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质以及合理治疗中毒

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了解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①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②启蒙时代毒理学③现代毒理学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物及其分类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分类:

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①工业化学品②食品添加剂③日用化学品④农用化学品⑤环境污染物⑥医用化学品⑦生物毒素⑧军事毒物⑨放射性物质

二、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RH→机体→损害能力

两种物质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大,毒性大

两种物质在同样指标下,剂量小对机体损害大,毒性大

∴剂量决定毒性大小

影响毒性大小的因素:①剂量②接触途径[口,呼吸道,皮肤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神经组织)]③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

吸收系数=入血量/接触量

接触期限:①急性②亚急性③慢性。频率大于生物半衰期:毒性小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损害或者只是对机体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损害而对另一组织器官不产生损害,这样的毒性叫做选择毒性。

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1、物种的细胞差异

2、不同物种或器官对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存在差异

3、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的亲和力存在差异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三、毒作用及其分类

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存在一定剂量或时间后产生不良作用

(毒作用→RH→ROH)

毒作用(毒效应或不良反应或有害效应)RH(ROH)

特点:①表现出各种功能障碍②应激能力下降

③维持机体的稳态能力下降④对环境中的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

分类:①速发于迟发作用②局部与全身作用③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④过敏性反应(变态反应)⑤特异体质反应⑥高敏感性与可耐受性

1、速发于迟发作用:机体接受化学物质之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才表现出的毒性效应

2、局部与全身作用:发生质经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各个组织的毒性作用,即在局部也在全身作用

3、可逆与不可逆作用:停止接触发生物可恢复。不可逆:RH取决于器官的再生能力(肝脏移植)

4、特异体质反应:琥珀酸产生肌肉松弛剂:拟胆碱酯酶抑制剂

5、高敏感性与过敏反应区别:①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②不需预先接触相同或相似化学物质③中毒表现与计

量较少时,与该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表现相同

四、损害作用于非损害作用

区别:

1、损害作用所致的生物学效应:

①损害作用所致的生物学效应改变时持久的,可逆或非可逆的

②造成机体功能容量指标发生改变

③维持机体稳态能力下降

④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下降

⑤对环境有害用尿素的敏感性增加

⑥机体正常状态生长发育受影响,寿命短

2、非损害作用所致的生物学效应

①非损害作用所致的生物学效应变化时暂时的和可逆的

②不造成机体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在代偿能力范围内)

③不降低机体稳态能力和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

④不降低机体功能容量等各项指标变化

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敏感性不增加

五、毒效应谱

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毒效应范围。包括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改变到明显的变化甚至死亡,毒效应的强度变化范围叫做毒效应谱。

有图(水平不行画不出来,语言叙述):图为二维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中两个相关量的线性变化,纵坐标量为效应,横坐标量为剂量。以上。

六、靶器官:

1、化学物质被分解后,随着血液流动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发生作用部分只限在一个或几个组织

器官(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靶器官)

2、同系物质靶器官相同

3、不同物质引起相同毒性作用,但作用机制不同

七、生物学标志

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以及他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分为三种:①接触生物学标志②效应生物学标志③易感生物学标志

1、接触生物学标志: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或他们与内源性物质反应所产生的测定值:a体内剂量标志b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体内剂量标志:反应机体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生物效应剂量标志:反应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某些组织或靶细胞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反应产物的含量。2、效应生物学标志:分为三种a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反应RH与组织细胞作用后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b结构和功能改变效应生物学标志:反映化学物质造成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或者形态改变c疾病效应生物学标志:反映化学物质导致机体的出现的亚临床和临床状态的改变

3、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

第二节剂量、剂量与量反应关系、剂量与质反应关系

一、剂量、外剂量、内剂量、靶剂量

外剂量: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在试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的量

内剂量:化学物质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量

靶剂量:化学物质到达靶器官并与其作用的量

二、量反应和质反应(效应与反应)

量反应:化学物质所引起的集体生物学改变。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用某种具体测量数值表示的反应。质反应:没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不能用某种具体测量数值来表示,只能用有或者无,阳性或者阴性来表示的反应。

三、

剂量与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百分比来表示。

剂量与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脊梁与某一机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

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

四、剂量——反应曲线:S型曲线,直线,抛物线,V型曲线

1、S型曲线:分为对称与非对称

对称S型曲线呈正态分布,非对称S型曲线:有限的组数,每组有限的动物数,呈偏态分布。

2、直线,略(画图比较费事)

3、抛物线(把剂量变成对数,抛物线变成直线)

4、V型曲线

对人体有害元素或化合物:S型,直线,抛物线,但以S型曲线为主

研究制定最高容许限量:在限量以下才可以研究

对人体有益的必需元素或化合物:比较复杂,主要为V型曲线

不仅要研究制定最高容许量,还要研究最低供应量。

tD50:引起一班动物死亡的剂量

条件:A,B两种曲线,tD50相同,不能说明A,B两种物质毒性相同

A,B斜率不同:在低剂量时,A的死亡率低

A,B斜率相同:毒性相同

第三节表示毒性常用的指标

一、致死的剂量(必考)

1、绝对致死剂量: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2、最小致死剂量: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死亡所需的剂量

3、最大耐受剂量: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死亡的最高剂量

4、半数致死剂量:化学物质引起一班动物死亡的剂量

二、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必考)

1、阈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a急性阈剂量。B慢性阈剂量

急性阈剂量:化学物质与集体接触一次,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慢性阈剂量:化学物质长期反复多次与机体接触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2、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少剂量。

NOAEL(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NOEL(未观察到作用的剂量)

三、毒作用带:

1、急性毒作用带:(zac)=LD50(小)/Limac Limac→急性

2、慢性毒作用带:(zch)=timac(大)/Limach Limach→慢性

若zac越小,则LD50(小)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小→说明毒性大,不存在慢性急性的分别。

化学物质只有毒性小,在体内产生蓄积作用才是研究慢性毒性作用的基础。

若zch越大,则timac(大) 急性毒作用大→毒性小→可研究慢性毒性作用,发生慢性毒性危险性大

四、安全限值(卫生标准):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空气、水、土壤、食品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规定的限量值。

1、ADI即每日允许摄入量: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化学物质的总量,在此剂量下,终

生每日摄取该化学物质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健康危害

2、MAC即最高容许浓度:车间内工人工作地空气环境中谬种化学物质不可超越的浓度,在此浓度下,工人

从事正常工作,不致引起急性或慢性的直接危害

3、TLV即阈限值:绝大多数工人每天反复接触生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不致引起有害作用的浓度。

4、RFD即参考剂量: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量的估计值,人体在终生接触该剂量化学物质情况

下,预期一生中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有害效应的危害度可降至不可检测的程度

第三章

?RH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过程。

代谢为化学(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过程(生物转化)

消除:化学物质的代谢与排泄的合称为消除。

生物转运:化学物质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

生物转化: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RH 转运、转化(ADME)中毒:解毒过程中失效错误途径:死亡

正确途径:恢复

解毒

?RH 机体毒性因素 1.固有毒性,接触量

2.化学物质或代谢物质在靶器官内的浓度和持续时间

研究ADME的过程的意义:

①有助于阐明外源RH的毒作用机制

②阐明RH处置的物种差异,可用于预测人类接触RH后的毒性作用。

③研究有助于阐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源RH联合毒性作用机制。

④通过改变ADME的过程,可预防和治疗外源RH的毒性作用。

1、毒物学动力:研究机体对RH的作用和靶器官中化合物或基因代谢产物的量。

2、毒物效应动力学:研究靶器官内RH或其活性代谢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以及引起的局部或整体的毒性

效应。

第一节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RH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膜动运输

一、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滤过扩散、易化扩散

1、简单扩散(又叫脂溶扩散):化学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

扩散条件:1.弄两侧有浓度差 2.RH 必为脂溶性 3.RH必为非电离状态

扩散特点:1.不需要ATP 2.不需要载体 3.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影响

2、滤过扩散:渗透压

3、易化扩散(载体扩散):特点:1.需要载体 2.顺浓度梯度 3.不需要ATP

二、主动转运:

特点:1、需要载体参加

2、可逆浓度转运

3、需要能量

4、载体对转运的外源RH有特异性选择

5、转运有一定的极限,当RH达到一定浓度时,载体达到饱和状态。

6之间有竞争性抑制。

载体中介介导

三、膜动转运:包括: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

1、吞噬作用,又叫入胞或胞饮。

2、胞吐作用:又叫出胞作用。

第二节吸收

吸收:外源化学物质以接触部位的生物膜转运至血液循环的过程。

外源化学物质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最慢)和皮肤(最快)吸收

首过效应:外源RH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循环中,可被生物膜上某些酶作用或膜外物质结合,可减少经体循环到靶器官的量,从而导致毒性变化。

一、经胃肠道吸收

1、酸碱性:无论在胃还是在肠道都存在酸碱平衡,酸性物质绝大部分在胃中吸收碱性物质绝大部分在小肠

中吸收。

2、膜孔过滤:通过渗透压完成

3、.载体运输:主动:主动转运(由高到低)

被动:易化扩散(由低到高)

?每种化学物质都有它单独的载体

?有8种主动转运系统:

①有机阴离子转运系统(oat)②有机阳离子转运系统(oct)

③核苷转运系统(nt) ④肽类转运系统 (pret)

⑤多药耐受蛋白转运系统(mdr)⑥多耐受药物带白纸转运系统(mrp)

⑦二价金属离子转运系统(dmt)⑧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转运系统(oatp)

二、经呼吸道转运

?溶解性差的化学物质在呼吸道的深处,甚至肺泡处吸收。

溶解性强的化学物质在上呼吸道吸收。

?通过呼吸道吸收相当快,仅次于静脉注射

?气态化学物质从肺泡吸收,再进入血液受多种因素影响:

1、肺泡与化学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差

2、化学物质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3、肺泡通气量与血流量

4、物质的血-气分配系统

?血-气分配系数(K):呼吸管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RH在血液中的浓度跟肺泡中的浓度之比。K 越大,越容易进入血液中

K高的RH:取决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需要达到平衡时间长,消除时间也长

K低的RH:主要取决于经肺的血流量,肺泡与血液中RH达到平衡的速度快,消除时间短

?颗粒的RH:与颗粒的大小有关直径>10um 只能经上呼吸道吸收

直径 5-10um 大部分在呼吸道吸收,部分进入支气管

直径<5um 大部分进入肺泡

直径<1um 全部进入肺泡

三、经皮肤吸收

1、RH经皮肤吸收有三个屏障:①表皮角质层(分子量大于300)

②连接角质层(阻止水溶性RH,但是脂溶性可通过)

③表皮与真皮处的基膜

皮肤损伤时易吸收RH

2、脂水分配系数高的易被表皮吸收

脂水分配系数低的不易被表皮吸收

3、研究经皮肤呼吸,是为了开发化妆品,做皮肤试验

吸收速率快慢:阴囊>腹部>额部>手掌>足掌

与人类皮肤相似的动物:豚鼠、猪、猴子、兔子

四、经其他途径呼吸:腹腔、皮下、皮内肌肉、静脉

第三节分布

一、化学物质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分布:外源RH 通过吸收,进入血液与体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分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过程。

意义:了解外源化学物质的贮存库、靶器官

影响外源RH的分布的影响因素:1.器官和组织中血流量

2.器官和组织对化学物质的亲和力

外援化学物质的分布速度与血液灌注速率有关

容易通过细胞膜的RH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大部分存在血液中

二、RH在组织中的贮存

贮存率:毒物蓄积部位贮存库中的毒物与血浆中的毒物保持动态平衡

贮存库存在的意义:①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减少RH在靶器官的量

②当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减少时,贮存库释放毒物

1、血浆蛋白当做贮存库--白蛋白

2、肝脏和肾脏当做贮存库

3、脂肪组织当做贮存库

4、骨骼组织当做贮存库

三、特殊屏障

(一)血-脑脊液屏障:不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内部细胞结合紧密,细胞见没有或仅有很小的孔隙

2.中枢神经系统脑部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含有mdr型,将RH转运到血液

3.脑部毛细血管被星状细胞包围RH必须穿透星状细胞,才能进入大脑

4.中枢神经系统组织间液的蛋白质浓度较其他组织器官低

(二)胎盘屏障(母体受到攻击,胎儿不受到攻击)

RH不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原因:

1.胎盘有多层细胞构成(由母体与胎体血液循环),妊娠初期细胞层数最多,6层(上皮绒毛胎盘)

2.胎盘具有mdr主动转运系统

3.胎盘具有生物转运功能,可阻止RH进入胎盘体内

4.胎体肝脏对某些RH 无富集作用

5.胎体的血浆蛋白浓度和血浆蛋白对RH的亲和力比母体低

(三)其他屏障

血-眼屏障血-睾丸屏障

第四节排泄

排泄:化学物质及其化学物质(ROH)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一、经肾脏随尿排泄

肾→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球囊

肾小管: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

1、肾小球的被动滤过:营养物质、有害物质、代谢物

2、肾小管重吸收

3、肾小管的主动分泌(金属中毒→肾)

二、经粪便排泄途径:

1、与胃吸收的食物混合进行排泄

2、胆汁排泄:小分子化学物质主要经肾脏排泄,大分子外源化学物质随胆汁经粪便排出

肠肝循环—毒性慢,不易排泄(存在肠肝循环所致)

RH及其ROH由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另一部分经肠道细菌的作用或酶的催化,增加脂溶性,重新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肝脏

3、肠道排泄:血液→小肠→大肠→排泄

4、肠道与菌群结合排泄:肠道菌群微生物清除

三、经肺排泄:气态或挥发性物质

溶解性低的气态物质快速排泄(与血流量有关)

溶解性高的气态物质排泄较慢(呼吸的深度与频率有关)

第五节外源化学物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

代谢活化→转化→毒性增强(肝,肾,肺)

生物转化Ⅰ相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R’OH→ROH+H2O)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R’OH+某个物质(1葡萄糖醛酸化2硫酸化3乙酰化

4甲基化5与谷胱甘肽结合6与氨基酸结合)

Ⅰ相反应:RH通过氧化,还原,水解反应→RH+功能基团→导致水溶性少量加大

Ⅱ相反应:R’OH(可以是母体化合物,中间代谢物,可以是与功能基团结合的物质)

→+某个物质结合→ROH+H2O(水溶性极大→排泄)

Ⅰ相反应的产物是Ⅱ相反应的底物

代谢活化产生:1、亲电子剂2、亲核剂3、氧化还原剂4、自由基:产生中毒原因

一、Ⅰ相反应

(一)氧化反应:几大类酶系

1、细胞色素P-450酶系,又称为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或单加氧酶

组成:血红素蛋白类(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黄素蛋白类(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NADP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磷脂类

总反应式:(RH)+O2+NADPH+H2→ROH+H2O+NADP+

细胞色素P-450催化RH的机制:

①P-450(Fe3+)+RH→Fe3+RH 氧化型C色素P-450复合物

②Fe3+RH+e NADPH P-450还原酶 Fe2+RH

③ Fe2+RH+O2→Fe2+O2RH

④Fe2+O2RH +H++e→Fe2+OOHRH

⑤Fe2+OOHRH+H+→Fe3+ORH+ H2O

⑥Fe3+ORH+e→Fe2+ROH

⑦Fe2+ROH 酶 Fe3+复合物(进入下一步循环,不断产生R’OH)+ R’OH

P-450酶系参与的反应类型

①脂肪族与芳香族化合物的羟化

②双键的环氧化

③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

④杂原子-O,-S,-N的脱烷基作用

⑤氧化基团转移

⑥酯裂解:RCOOCH2-R’→RCOOH+R’CH

⑦脱氢

2、微粒体含黄素单加氧酶(FMO)

3、醇,醛,酮氧化-还原酶系统和胺氧化

O O SH

‖‖︱

亚砜R-S-R’砜R-S-R’叔胺(R)3N 仲胺R-NH- R’肼H2-N=N- H2 硫醇 R-CH-R’

︱硫醚 R-S-R’

O 伯磷CH3PH2仲磷(CH3)2PH 叔磷(CH3)3P

(烫酒的原因:挥发杂醇类)

RH 氧化、还原、水解次级产物→终极产物(ROH)毒性加大→水溶性↓,脂溶性↑

Ⅰ相(R’OH)∣结合Ⅱ相↑毒性减小→水溶性↑

醇脱氢酶系统(分四个ADH)

I型ADH:存在部位-肝肾。催化:乙醇及其他短链脂肪醇,吡唑抑制I型ADH

II型ADH:存在部位-肝(主要)胃中夜存在,但含量低。

催化:长链脂肪醇,芳香醇,对C2H5OH,CH3OH不起作用,不受吡唑抑制

III型ADH:存在部位-全身组织,包括脑部,脑中含量丰富。

催化:长链脂肪醇,芳香醇类,对CH3OH的解毒起重要作用,不受吡唑抑制

IV型ADH:与肿瘤有关系,肝中无表达,主要存在于胃肠道上部。

CH3CH2OH Ⅳ型 CH3CHO剧毒物质大量蓄积在胃肠道上部,致癌与胃癌,肿瘤有关(C2H5OH中毒者)

以上的ADP,形成CH3CHO→中解毒,需要醛脱氢酶(ALDH),乙醛对心脏造成致命打击

R型:ALDH1~ALDH10,SSDH2,MMSDH共12类型的醛脱氢酶

使醛类转化为CO2+H2O,解毒

体内缺乏ALDH2造成局部血管释放儿茶酚胺→喝酒脸红,亚洲人体内缺乏ALDH2

缺乏ALDH4造成卟啉症→引起智力发生障碍

肝细胞中存在单胺氧化酶→使胺类脱氢→醛类→醛脱氢酶解毒

4、过氧化物酶依赖性的共氧化反应

共氧化反应:在氢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反应中,有些化学物质可同时被几种氢过氧化物酶催化产生毒性,这样的反应称为共氧化反应

PGE2:前列腺激素,对胎儿和心血管系统发育形成起重要作用

C20:4(花生四烯酸)环加氧酶 PGG2氢过氧化酶 PHG2(前列腺素) PGG2合成酶 PHE2

(二)还原反应:含硝基与偶氮基(-N=N-)的RH,以及醛、酮、亚砜类、多卤代烃类RH

1、硝基与偶氮还原:主要是P-450,NADPH醌氧化-还原酶系统来进行还原

主要靠肠道菌群进行还原反应→通过还原反应只能造成毒性加大

二硝基甲苯还原结果→毒性加大的还原产物[NH]+氮宾离子

O

2、羰基还原作用-C-

醛还原成伯醛(R-CH2-OH)都是由醛脱氢酶,羰基还原酶催化

醇还原成伯醇(R-CH-R’)

3、二硫化合物还原含-SH的毒物,硫氧化物

N-氧化物→通过线粒体,还原酶使毒性加大

4、醌类物质还原导致代谢活化

5、脱卤反应:包括还原脱卤、氧化脱卤、脱氢卤反应

(三)水解反应

酯类、酰胺类、磷脂类物质(通过水解酶来完成解毒,水解酶中酯酶分类最广)

O O

‖‖

1、酯酶、酰胺酶:能水解酸酐(R-C-O-C-R’)类,磷脂类等

酯类毒物酯酶酸+醇;酰胺类RH 酰胺酶酸+胺

水解 SH

磷酸酯类RH 相应的磷酸羧酸+硫醇(R-CH-R’)

酯酶

酯酶:分A类(芳香酯酶),B类(羟基酯酶),C类(乙酰酯酶)

2.、环氧化物环氧化物水化酶催化(使毒性降低)烯烃环氧化物解毒(需Ⅱ相反应)

芳烃环氧化物

ROH(水溶性极大)近致癌物

Eg:Ⅱ相反应增毒:αα-

近致癌物

ROH+Ⅱ相反应→增毒,又叫代谢活化

①②都能自发形成N-羟基芳香胺→引起毒性加大,攻击DNA :[NH]+

结肠癌,膀胱癌←氮宾离子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

R’ UDPGT:尿苷二磷酸G醛酸转移酶

氧化还原

喝酒后,喝糖水或输葡萄糖液→解毒

在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中:葡萄糖醛酸的供体是uDPGA

适合葡萄醛酸结合反应的RH:一般来说含-OH,-COOH,胺基,-SH的RH都能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解毒

(二)ROH与硫酸(-SO3-)结合:其中 -SO3-硫酸基

-SO3-的供体是PAPS(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R’OH+PAPS 黄基转移E ROH+PAP(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将-SO3-转移给R’OH

底物相似当ROH小剂量是→主要与硫酸结合进行解毒

当ROH大剂量是→主要与葡萄糖醛酸集合进行解毒

(三)乙酰化作用: O

R’OH+乙酰基(CH3-C-)→ROH ‖

‖乙酰基的供体是乙酰辅酶A,将CH3-C-提供R’OH上进行解毒

O

能进行乙酰化反应的物质含伯胺,羟基,-SH的毒物

(四)与氨基酸结合

aa:芳香族aa,脂肪族aa

R'OH脂肪族aa 底物(R'OH):羧酸、芳香羟胺

芳香族aa

1、羧酸类(R'OH):与aa结合属解毒过程:R'OH酰基CoA合成E 酰基CoA硫酯

转移E 与aa的NH2

N-乙酰

第三章芳香类(R'OH)→增毒

对2:增毒:与aa的-COOH反应

R'OH 氨酰-tRNA合成E N酯→形成氨宾离子[NH]+或[CH]+→亲电子剂

(五)甲基化

R'OH+甲基→ROH 甲基供体为:S-腺嘌呤蛋氨基酸

1.与GSH反应

R'OH+GSH GSH ROH+H2O+GSSG

↓↓↓

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硫转移E 氧化型谷胱甘肽

Ⅱ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RH→R'OH+某个物质Ⅱ相反应毒性加大

↓小→解毒

RH+OH→R'OH

E可存在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质中

第四章毒性作用机制

第一节概述

研究毒性作用机制的意义:

1、阐明描述性毒性资料

2、估计化学物质所致有害作用的可能性

3、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

4、涉及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

5、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性的农药

一、基本概念

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

启动结构或功能改变而表现出活性的物质

终毒物的种类:①母体化合物②母体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脂溶性加大的物质)

③毒物在体内转化期间的活性氧(O2--)④内源性分子

增毒:一些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转化为有害产物的过程,又称为代谢活化

预示着脂溶性加大

使RH=?①亲电子②亲和剂③自由基④氧化还原剂

二、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1、最直接的途径;如:RH在机体重要部位出现,不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糖精钠→肾小管毒性

2、较为复杂途径:毒物进入机体抵达靶部位,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毒性

3、最为复杂的途径:步骤a、RH分布到靶部位

b、与靶分子相互作用,引起功能或结构改变

c、启动分子水平,细胞或组织水平的修复机制正确修复

错误修复→毒性

三、终毒物的形成

(一)亲电物(亲电子剂)的形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子,或者含有一个缺电子的原子的分子

RH+O→[RH]++O-

亲电子形成的类型

①RH+O→[RH]++O-

②通过形成共轭双键的形式形成亲电物(-C=C-C=C-)

③通过化学键的异裂方式形成亲电物。eg:芳香胺→N-羟基芳香胺

④Hg→Hg2+,Fe2+→Fe3+:通过氧化或还原方式形成亲电物

(二)自由基的形成《神奇的NO》

自由基:独立存在的,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对称电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自由基的形成:RH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

自由基的特点:反应性极高,顺磁性,作用半径短,半衰期极短

1、自由基的类型

①以氢为中心—H原子

②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CCl3] →CCl4中毒

③以硫为中心的自由基:烷硫自由基,R-烷基

④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苯肼自由基

⑤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O2-.,.OH,LO.

⑥过渡金属离子自由基

2、自由基的来源

①细胞正常产生途径:a 酶反应b 内源性物质通过氧化反应c 内质网或线粒体产生

②RH在体内代谢中产生

ROS(活性氧族)①氧中心自由基②某些非自由基衍生物③单线态氧④HCLO⑤过氧化物

⑥氢过氧化物⑦内源性脂质⑧环氧代谢物

RH在体内代谢中产生自由基的途径: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RH中的共价键发生均裂从而形成自由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的物质

a、醌类物质

b、硝基化合物

c、双吡啶化合物

d、卤代烃类化合物

e、乙醇

f、肼类衍生物

(三)亲核物的形成

(四)氧化还原剂的形成

硝酸盐在肠道细菌还原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致癌

硝酸酯,亚硝酸酯类生成亚硝酸盐

四、解毒

1、无功能基团RH的解毒①通过氧化反应引入功能基团②进行Ⅱ相反应解毒

2、亲核物的解毒:通过亲核功能基团上的结合反应解毒

3、亲电物的解毒:通过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合解毒②GST酶解毒

4、自由基的解毒:①SOD②GPO

5、蛋白质毒素的解毒

五、解毒过程失效

1、解毒酶耗竭,共底物的耗竭,细胞抗氧化剂的耗竭

2、某些具有反应活性的毒物使毒酶消失(失活)

3、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

4、解毒过程产生有害的副产物

第二节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一、RH对生物膜组成成分的影响

(一)RH对膜蛋白的影响:

1、农药对Na+ --ATPase K+ --ATPase产生影响。

2、有机磷农药→P→-OH

3、膜结构破坏镉对肾脏有损害

测其含量:丙氨酸肽酶下降,硷性P酶上升,γ-谷氨酰转移酶上升

三者导致肾小管损坏

(二)RH对膜脂质的影响

膜脂质:磷脂、胆固醇(TC)、其它脂类

磷脂种类: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鞘磷脂

RH对膜脂质的影响机制:

1、RH造成膜脂质组成改变,影响代谢。

(CCL4中毒,从而使磷脂含量下降、胆固醇不变,有机磷浓度使磷含量上升)

2、RH造成膜结构性质发生改变。(矽肺矿工人)

3、RH造成膜脂质过氧化(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变化)

(三)RH对膜糖的影响:以糖蛋白、糖脂的形式存在。

二、RH对生物膜物理性质的影响:

1、对膜通透性的影响(通透性发生改变:

a、测定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作为通透性及膜完整性指标

b、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的露出作为细胞损伤指标)

2、RH导致膜流动性改变

3、RH导致膜表面电荷发生改变。(电泳:通透性、流动性、膜电荷、膜电位改变生物膜物理性质)

第三节化学毒物对细胞钙稳态影响

一、细胞内钙稳定: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的Ca2+浓度仅为10-7mm,而细胞外Ca2+浓度达10-3mm,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的游离Ca2+浓度迅速上升至10-5mm,此后再降至10-7mm,完成信息循环,称为细胞内钙稳定。

第一信使:细胞外或细胞之间的生物信号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的细胞内信使物质(有CAMP(环状腺苷酸)GMP、TG、Ca2+等)。

食品毒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2、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3、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4、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5、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它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6、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效应器官:机体与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引起毒性效应的器官。 8、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9、剂量:指给予机体或机体接触的毒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10、致死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11、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是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12、最大无作用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认识水平,用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13、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 14、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指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学物的

污染与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 中国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 中国和全球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的比值,及中国和全球面积的比值基本接近,但稍低,陆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较多。 环境生态学第七章环境污染的检测及评价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污染物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 环境污染物: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进入环境,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和人类的物质。 !毒物:指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指生物体内正常生命活动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环境毒物:指通过各种途径排放至大气、水源和土壤等人类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 重金属的环境毒理学效应 重金属毒作用的特性:重金属和配位体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的有机化,重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的蓄积作用是重金属毒性作用的特性。 毒性原因:重金属及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即和大分子物质的作用可能是大多数金属产生毒性效应的原因。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混合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总和。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及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及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拮抗作用: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1)经消化道吸收,主要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被吸收。(浓度愈高吸收愈多。脂溶性物质较易吸收,水溶性易离解的物质不易吸收。) (2)经呼吸道吸收,经肺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全身。在呼吸道的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 (3)经皮肤吸收,如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机体中毒。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包括对有害物质的生物解毒作用和毒性强化的生物活化作用。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体内的外来化合物,在体内酶催化下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亦称为生物代谢转化。 1.降解反应

食品毒理学

山西师范大学 教案 课程名称:食品毒理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 学时: 1 学分: 授课教师:琚利利 授课班级:工程学院 0803 授课学期:2009 至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名称:食品毒理学 参考资料: 1. 刘宁,沈明浩主编。食品毒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王心如主编。毒理学基础。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010年 5月 11日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8章/第2节食品毒物的致癌机制 教学时数:1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食品毒物的致癌制剂 2.掌握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3.理解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二、能力目标 通过食品毒物致癌制剂理论的学习,对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建立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合理膳食、预防癌症发生的要求。 ※教学重点: 根据食品毒物致癌机制明白食品毒物致癌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为主,多媒体、板书和实例相结合 2.通过总结方式得出提高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教学设计 根据人们对癌症的重视,引人要学习的致癌机制,重点讲解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并具体举例说明。 ※教材分析 通过对食品毒物致癌制剂理论的学习,得出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教学引入: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癌症发病率挺高,并且治愈也是相当困 难的,我们现在就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了解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以得出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使我们的生活不再被癌症所困扰。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很多国家,癌症死亡率占死因顺位的第二位,甚至第一位,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整个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癌症的病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因素)。 一、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 1.引发阶段 引发阶段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一阶段。引发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在引发过程中至少有三个细胞功能是重要的,即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增殖。Miller等提出亲电子剂学说,认为大多数有机致癌物都是间接致癌物,又称前致癌物,或先形成近致癌物,再进一步活化成终致癌物。终致癌物是亲电子剂,含有亲电子中心,可与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进而导致癌症。本身就有反应活性,不需要代谢活化的致癌物或能自发形成亲电子剂的致癌物称为直接致癌物。 引发阶段通常是一相对迅速的过程,化学致癌物对靶细胞DNA 产生损伤作用,经一次或多次细胞分裂增殖固定下来,引发所确定的基因型和∕或表型是不可逆的,引发细胞在形态上与正常细胞很难区别。引发是不可逆的,但并非所有的引发细胞都将构成肿瘤,因其中大多数将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引发细胞不具有生长自主性,因此不是肿瘤细胞。引发剂本身有致癌性,大多数是致癌突变物。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并且是累积性的。引发剂作用的靶主要是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引发阶段的个体变异、物种差异及亲器官特征是取决于细胞对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平衡。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引发剂。 2.促长阶段 促长阶段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二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具有促长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促长剂,促长剂通常影响引发细胞的增殖,导致局部增殖并引起良性局灶性病理损害如乳头瘤、结节或息肉。这些病损很多会消退,仅少数细胞发生进一步突变引成恶性肿瘤。该阶段有如下特点:①引发物作用之后,促癌物的作用是长期的、慢性的;②引发物单独作用一般不会引起肿瘤;③只有促癌物的慢性作用而没有引发物的作用也不会引起肿瘤④引发物与促癌物的作用先后次序十分重要,根据热点问题引入内容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 是一门研究存在或可能存在于食品中称为毒物(Toxicants)的小分子物质的种类、含量、分布范围、毒性及其毒性反应机理的科学。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性的基础。 食品毒理学的作用就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所含的内源化学物质或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 瘦肉精——乙类促效剂、克伦特罗 毒物 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援化学物。 外源化合物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分为四大类: ①天然物;②衍生物;③污染物;④添加剂。 衍生物是食物在贮放和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添加物都属于外来的。 一、天然物 (一)植物性有害物质 植物性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是植物生长过程代谢物。植物的有害代谢物大体上可以分为: ①功能团,如植物酚类; ②生理作用物质,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活化剂; ③产生毒素的,如生氰甙; ④致癌物,如苏铁素; ⑤抗营养物,如黄豆中的外源凝集素(lectins)。 不少野菜还未经过系统毒理学试验和安全性评价;另外,野菜也受环境污染。 (二)动物性有害物质 人类食入的动物性食品从毒理学角度可以分为三类: ①本身无毒的; ②有的时候有毒的(条件性有毒); ③本身有毒的,如河豚鱼。 应该特别重视第二类,即有的时候有毒,使人捉摸不定。 二、衍生毒物(derived toxicants) 衍生毒物是食品在制造、加工(包括烹调)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的(或潜在)有毒物质。 三、污染物——生物学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 1)食品可从多方面受污染—空气、水、土壤及其他的植物。 土壤和水中的天然有毒无机物被植物、禽畜和水生动物吸收、积累,有的达到可引起人中毒的水平,如硝酸盐、汞、砷以及硒。 2)受污染的饲料喂禽畜后,可使其肉、蛋、奶含有污染物,这些都属于间接污染。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环境基因组:人类对环境因子易感基因非常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初级分布取决于血流量,再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填空)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①经肾随尿液排泄(机理: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球重吸收和主动转运);②随胆汁进入小肠的环境化学物有两种去路: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填空) 毒物动力学: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分为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理性毒理动力学模型。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代谢饱和:机体吸收毒物后,随毒物在体内浓度的增高,单位时间内代谢酶对毒物催化代谢所形成的产物量也增大,但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半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联合作用的类型及评定方法: 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半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性作用,对此称为独立作用。 评定方法: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食品毒理学》课程实习论文

《食品毒理学》课程实习论文 氯化镁的急性毒性评价 学生:x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在所挑选合适试验的小鼠中,随机选取小鼠称重、标记,随机分组,依据LD 50 计算的设计原则将动物分成四个染毒组,给以不同剂量的灌胃染毒,观察实验动物中毒症状,观察中毒状态和所做的反应情况,最后统计中毒死亡数量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计算出受试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采用霍恩氏法 求出氯化镁的半数致死剂量(LD 50)和可信限,并根据LD 50 值将氯化镁进行急性毒 性评价。 关键词:霍恩氏法急性中毒小鼠氯化镁 1、前言: 氯化镁的性质和毒性 大多数毒性物质,无非就是凝血或者破坏神经元。氯化镁本身的毒性来自其本身凝血的作用,例如卤水点豆腐,就是使蛋白质凝固。假如一定剂量的氯化镁进入血液,血液凝固,人必死无疑。所以说氯化镁对于温血动物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卤水就是氯化镁。氯化镁溶液要妥善保管,当做有一定危险的化工产品存放。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易吸湿。100℃时失去2分子结晶水。在110℃开始失去部分盐酸而分解,强热转为氧氯化物,当急速加热时约118℃分解。1G 溶于0.6ml水、0.3ml沸水、2ml乙醇。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为<7。相对密度1.56。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2800mg/kg。。 2、试验器材和试验方法 2.1材料的选取 实验动物:在老师所给的动物中选用健康成年小鼠,试验前要对动物饲养观察3-7天,以适应饲养环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2.2仪器与试剂 仪器:注射器,灌胃针,电子天平,吸管,吸球,容量瓶,烧杯,棉棒,试剂瓶,棉纱手套,剪刀,镊子,铅条等; 试剂:氯化镁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小鼠食料; 2.3试验方法 2.3.1实验动物与分组 首选健康成年小鼠,同性别实验动物个体间体重相差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10%,试

食品毒理学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 概念: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作用: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食品安全性或安全食品的定义? 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素:是毒物的一种,特指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 中毒: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叫中毒。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毒力)也越大。 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作用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局部或全身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5)过敏性反应(6)特异体质反应 损害作用:所致的机体生物学改变是持久的,可逆或不可逆的,造成机体功能容量,如进食量、体力劳动负荷能力等涉及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的指标的改变,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以及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使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非损害作用:所致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的能力,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毒效应谱: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生物学变化。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死亡 联合毒性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加强或减弱其毒性作用,这种现象称联合毒性作用。五种情况 1.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毒物单独效应之和。 2.协同作用 3.拮抗作用 4.独立作用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不同,不互相干扰,各自表现毒性效应 5.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效应: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表示。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 效应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基础。 环境毒理学的基础包括医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 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 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简述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研究意义。 答: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 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Ⅰ机械性迁移,包括气的机械性迁移、水的机械性迁移和重力机械性迁移。 Ⅱ物理-化学性迁移:①风化淋溶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游离态的元素离子。②溶解挥发作用;③酸碱作用;④络合作用;⑤吸附作用;⑥氧化-还原作用。 Ⅲ生物性迁移①生物浓缩:指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叫生物富集。②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浓度系数不断增

食品毒理学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外源化学物的固有毒性和接触量; ②外源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效率。 一、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过程 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排泄 Absorption → Distribution → Metabolism → Excretion 二、生物转运 1.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脂质双分子层基架,分子数超过蛋白质分子数100倍以上。(稳定性和流动性) 蛋白质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糖类多为短糖链,与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有的可作为膜受体的识别部分,特异性地和激素或递质分子相结合;有的则作为抗原物质,表达某种免疫信息 液态/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不同生理功能的球形蛋白质。 3.意义 生物膜这种液态/流动镶嵌结构与外源性化学物转运密切相关。 膜的流动性 1. 使膜可以承受较大的张力和外形变化而不致破裂,即使发生较小的断裂,也可以自动融合修复; 2. 使细胞具有变形能力 生物膜与细胞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息息相关。 4.生物膜的功能 5.生物膜的生物转运方式 6.影响生物转运的因素 外源化学物本身的结构、分子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数的大小、带电性、与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等。 影响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 生物膜的浓度梯度、厚度、面积、 脂/水分配系数、解离度等。 脂/水分配系数 (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化学物在含有脂和水的体系中,在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的溶解度比值。 第二节吸收 吸收 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部位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染毒 首过效应 除口腔和直肠外,从胃和肠吸收到局部血管的物质都要汇入肝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进入体循环,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首过效应 积极的保护作用(肝脏非靶器官)在吸收部位发生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的现象都称为首过效应一、经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 是水和食物中外源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从口腔到直肠的各个部位都可吸收外源化学物,

食品毒理学资料

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食品毒理学:是借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和可能的有益作用的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一般性的损害及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能力等。 毒效应谱: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根据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 靶器官:指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直接发挥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该类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接触生物学标志: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 效应生物学标志:可以测出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 量反应:指反应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质反应:指反应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表示。 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医学毒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毒理学: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而且,管理毒理学支持标准方案和新测试方法的发展,改进决策程序的科学基础。 卫生毒理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的基础和总称。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发育毒理学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评定方法称为发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剂量)效应: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剂量)反应: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得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 剂量-效应关系,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现称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在毒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s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伤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危险度: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系指在具体的暴露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危险度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人或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 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致突变: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次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自由基: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化学物通过接受一个电子、丢失一个电子或共价键均裂而形成自由基。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主要是根据以上发育阶段的区分来设计的,每一段试验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 1段:生育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2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3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致畸:致畸物引起畸形(发育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

毒理学重点整理知识点

绪论(课件) 1.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 1.1.概念不同。 食品安全是种概念,食品卫生也是属概念。 1.2.范围不同。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 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1.3.侧重点不同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2.什么是毒理学? 2.1.传统定义: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2.现代定义: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 综合学科。 3.常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3.1.从方法学来分 3.1.1.微观方法 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性作用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极微小的毒作用表现。 3.1.2.宏观方法 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3.2.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 3.2.1.体内试验 实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躲在整体进行。 3.2.2.体外实验 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4.毒理学有哪几个研究领域? 4.1.主要领域 4.1.1.描述毒理学 4.1.2.机制毒理学 4.1.3.管理毒理学 4.2.其他领域 4.2.1.法医毒理学 4.2.2.临床毒理学 4.2.3.环境毒理学 4.2.4.生态毒理学 4.3.毒理学分支 4.3.1.靶器官毒理学 4.3.1.1.肺(呼吸系统)毒理学 4.3.1.2.血液(造血系统)毒理学 4.3.1.3.免疫系统毒理学 4.3.1.4.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毒理学 4.3.1. 5.神经系统与行为毒理学 4.3.1.6.肝与胃肠道毒理学 4.3.1.7.肾毒理学 4.3.1.8.皮肤毒理学、眼毒理学…… 4.3.2.以机制研究为基础的毒理学 4.3.2.1.分子毒理学 4.3.2.2.细胞毒理学 4.3.2.3.遗传毒理学 4.3.2.4.生化毒理学 4.3.2. 5.受体毒理学…… 4.3.3.根据研究对象和科学领域的不同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712931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学科:环境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硕士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机理,熟悉环境毒理学常用试验方法,以及环境健康危险评定、生态风险度评价的一般程序,同时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毒物安全防护知识,为学生进一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验指导。促进学科交叉,活跃科学思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 4.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5.化学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6.常见毒理学研究方法 7.金属的环境毒理学 8.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9.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10. 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学 12.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13.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14.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绪论:了解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发展趋势。重点:环境毒理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了解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方式。重点:环境污染物生物性迁移。 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了解污染物的生物转运的一般过程。掌握污染物的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和II相反应。重点:生物转化类型。 4.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了解毒作用基本类型,掌握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毒作用机制、各种因素对毒作用影响的一般规律。重点: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毒作用机制、联合毒性作用及其判定方法;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机体状况对毒作用的影响。难点: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毒性的关系。 5.化学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了解诱发突变的类型,掌握DNA损伤的分子机理、突变的不良后果、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化学致癌物及其分类、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化学致癌机理。重点:化学致突变物检测的常用方法;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的基本方法;生殖毒性及发育毒性的评定方法。 6.常见毒理学研究方法:掌握急性毒性试验、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行为毒理学试验的基本方案与应用。重点:掌握急性毒性试验、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行为毒理学试验的基本方案。 7.金属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并掌握;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与转化;金属的联合作用;金属的代谢;金属对健康的危害;主要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重点: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机理;金属代谢的一般规律;主要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难点:金属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主要金属的毒作用机制。 8.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各种化学致癌物的来源、致癌作用和机理、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 9.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并掌握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的一般规律;农药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几种重要的农药的毒作用;预防农药的公害的措施。重点: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的一般规律;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理。 10.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各种环境物理因素的来源、一般性质、生物效应。重点:各种环境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剂量。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学:了解和掌握环境分泌干扰物的分类、人类健康及野生生物的危害、作用机制及其筛检方法。难点:内分泌干扰物对机体可能的作用机制。 12.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和掌握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性、来源、在环境中的转归、毒作用及其机理、环境标准。重点: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教学提纲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

精品文档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食品毒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C 6.A 7.A 8. D 9.C 10. C 11.B 12.C 13.B 14.C 15.B 16.A 17.A 18.B 19.D 20.D 二、名词解释 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协同作用: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定的重要机制。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经代谢转化以代谢产物或者以未经代谢转化的原形母体化学物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物反复多次给予动物染毒,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和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在某些部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可遗传改变,可分为三个类型:碱基置换、移码和大段损伤。 致畸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作用于发育期的胚胎,引起胎儿出生时具有永久性的形态结构异常。 危险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二、简答题 1.食品毒理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 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食品毒 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食品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食品外源化学物毒理学安 全性评价程序和危险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食品中各主要外源化学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和对 机体毒性危害及其机理。 2.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半数致死量和每日容许摄入量?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化学物质;或 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 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 力。 毒作用是指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靶器官内达到一定浓度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毒物对动物机体所引起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半数致死量是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一半时所需要的 剂量。 每日容许摄入量是指每个人终生每天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可测知的不 良影响的剂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环境监测站招聘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站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空格中,单项或多项)(每1小题2分,共30分) 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国家安全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 C 级。 A.五B.四C.三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C 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A.多因子B.多因子和单因子相结合C.单因子 4、下列各论述正确的是C、D 。 A.pH值表示酸的浓度。 B.pH值越大,酸性越强。 C.pH值表示稀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D.pH值越小,酸性越强。 5、将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错误的是 D 。 A.4.2468→4.2 B.23.4548→23.5 C.0.4643→0.5 D.1.0501→1.0

6、下列各项监测指标中,表征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是B、D 。 A.挥发酚B.总磷C.氰化物D.叶绿素a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不适用于下面哪种水域 C 。 A.江河B.湖泊C.海洋D.水库 8、“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C、E 。 A.同时立项B.同时设计C.同时施工D.同时申报E.同时投产使用 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A、B、C、E 。 A.进行仪器校准B.空白试验C.使用有证标准物质D.平行双样E.加标回收试验 10、噪声污染的特点是A、B、D 。 A.局部性B.感觉性C.持久性D.无残余性 11、由于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时其毒性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分别测定A、B、C 。 A.可过滤金属B.不可过滤金属C.金属总量 12、下列污染物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C、 D 。 A.氰化物B.苯胺类C.六价铬D.总镉 13、光化学污染的表征是A、B、C、D 。 A.白色或淡棕色烟雾B.具有气味C.大气能见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