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第89届浙派名师小学音乐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观后感

2020春第89届浙派名师小学音乐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观后感
2020春第89届浙派名师小学音乐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观后感

2020春第89届浙派名师小学音乐经典课堂教学艺

术展观后感

踏着四月明媚的春光,我非常荣幸能参加4月18、19日在杭师大下沙校区举行的2015之春第89届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音乐名师

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打开举办方精心印制的会议手册,鲁派、粤派、浙派名师齐上阵,群英汇聚.这是一次教学的盛宴,对于基层一线的教师,两天的培训如春雨滋润久旱的大地,为我们带来了教学的启迪、智慧.通过两天的学习,我听有所获,观有所思,研有所长,在此与大家分享

我的心得体会:

一、扎实的基本功是成功教学的前提.

每位老师的课堂无不告诉我,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要装满一桶水.本次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马红磊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精湛的

基本功.我看了简介,真是年轻有为,才29岁,获得全国教师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还参加了全国音乐现场课评比展示,令我敬佩不已.马老师执

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首河北民间乐曲《打枣》.课堂上,马老师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三种乐器进行了演奏,高超的技艺震惊全场.他与学生仔细分析乐器音色,并为乐器拟定人物形象(老爷爷、小姑娘、中年人),将学生对应分组,听乐曲表演形象,激活了课堂形态,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了解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对三种乐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精美的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恰到好处.

板书能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一幅新型别致,富有美感的板书,就是一种教学

艺术.要让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轻松而不浅薄,老师必须对所教的内容有

充分地知悉,做到深入浅出地解释,板书设计恰到好处.张定远老师执

教的是花城版三年级上《瑶族舞曲》,这是一堂欣赏课.张老师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精美的图形板书,让学生轻松的感知了乐曲结构.因此,我们要深入、全面、与时俱进地学习,这些都是一个教师必需的基本功,上好一堂课必备的素质.感谢这些老师的示范,你们是我永远的榜样.

三、领略专家的讲评,深知要有独特的教学艺术.

此次活动,刘德昌老师的讲座更是吸引人.早在网络、书本上听过

刘老师的大名,看过刘老师的课堂实录,这次有幸亲身听刘老师的讲座,

他在实例幸福的滋味不言而喻.刘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简单朴实,最“真”.

讲解中,可以为了学生理解的需要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躺着、跪着,手

舞足蹈.他对音乐美的追求深入、细致,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幽默风趣、富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的专家的风采.在他漫不经心、甚至有点搞怪

的点评和实例讲解中,在听课老师会心的笑声中,教给了大家发现问题

让大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起到了真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正意义上的研讨作用,让人茅塞顿开.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让自己更

贴近学生,这不就是学生需要的课堂吗?

相对于以上的名师,我的课堂没有马老师如此精通的乐器范奏,也没有张老师丰富的经验教学,但我有一颗虚心向上的心,希望能借鉴老师的“闪光处”充实以后的课堂.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 (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 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 《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 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 段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

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 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 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 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 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 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手法,第3、4 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5~9 小节) 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1902 ~1946)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 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 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1929 年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教育和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 年8 月赴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等职。1946 年在延安病逝。一生创作歌曲50 余首,大多自己作词。并作有配合革命斗争的秧歌剧。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乐》、《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名师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寒假,有机会参与学校组织的在网上观看多位名教师的讲座,通过认真的聆听和自己的学习,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收获颇丰,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深了对教师劳动的理解 教师的劳动是属于服务性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效性.在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我觉得教师的劳动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 二、对教师继续学习的观念理解的转变 原先我认为教师在大学毕业后,工作时只要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解题,勤答疑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和时代紧紧相扣.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学习! 三、对师德规范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具有一种向师的心理倾向,所以教师是学生的行为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人格的示范和学习的示范两个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教师的两大要求.如何做到身正,关系到我们在学生面前表率作用,这涉及到师德.将熊熊一窝,要培养新时代有德之人,教师的师德是关键,因此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通过培训,谢玲副局长在依法教学、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方面对我们的师德规范进行了要求.此外,我个人觉得师德的关键在于“敬业”、“爱生”、“奉献”,只要心中热爱职业,热爱学生,热于奉献就不愧“身正为范”四个字. 四、对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体会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无私地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使我们避免了将来工作的误区和歧途,对我们有莫大的帮助.但是正如王永敏书记所说,单纯地借鉴这些经验是不行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地运用这些经验,适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时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思想,充分把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这些名教师的经验和理论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遵从领导们的教诲,遵守师德规范,扎实工作,努力学习,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观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2篇

观看《名师课堂》体会1 我非常有幸聆听了来自优秀教师的数学课。教师们新的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几点是我的感触: 一、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上课教师不仅挖透教材,而且从多角度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充分关注学生的表现,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二、课堂教学的舍得 课堂四十分钟,怎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这四十分钟的教育,要做到舍得。 我们的教学,依然很功利,我们追求高效,已经努力地在全面盯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甚至情感,但很多时候,这些目标都是虚的。我们看似很民主的课堂,很开放的思维,都不过是在老师的掌控之中,如果稍有偏离,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拉回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 数学课堂要上出数学味,不是仅仅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和形式多样的练习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对数学有更精深的研究,更胸有成竹的解读,给学生一个真正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课堂生活化。 每一位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改强调的教师要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要求。如:老师在《平均数》这一课中,教师围绕重难点,设计了他的三位学生与他的投篮比赛,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情境,以学生喜欢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了学习的氛围。同时张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间。张教师教学语言幽风趣,和谐可亲,与整个班的孩子打成一遍,课堂气氛活跃,激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每一孩子争先恐后、不由自主地想回答问题。课堂体现师生平等,教学环节紧扣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听了老师的课,确实收获不少,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是我当前要做的事。 观看《名师课堂》体会2 在立伟老师的博客之《名师课堂》里我认真的观看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岳志刚老师讲的拔萝卜一课,看完之后让我感觉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岳志刚老师的课堂风采及优秀的教学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结合这次活动谈一点我个人的体会。 观看伊始我的重点就是关注老师课上的提问和学生间的互动,关注老师的动作表情是如何融入孩子中间的。而岳老师作法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平平常常的课堂上会有这么多的精彩。我

语文名师课听课心得 从名师板书课题时机谈感受

语文名师课听课心得从名师板书课题时机谈感受今天看了三节课,分别是于永正老师的《一株紫丁香》薛法根老师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和蒋军晶老师的《月光曲》。 对于于永正和薛法根两位老师,我们非常熟悉,说他们师小学语文届的领军人物和泰斗,一点都不为过。 至于蒋军晶,偶然机会在《新浙派大师课堂》听课时,听到了他的一节《最后一句诗》,给我的感觉是几乎是颠覆性的,若干年后,在小语届绝对也是大师级人物!从这三节课老师的课题板书,谈谈自己的感想。 现在老师上课基本上都会用课件。 特别是公开课,使用课件几乎是标配。 那么课件上我们有课题,是否还需要板书课题呢。 从这三节课当中,我看到这三位老师都板书了课题,有的还写出了故事的主人公或者是作者。 那么课题板书究竟是课前写好,还是课堂开始后再写上呢?我们都知道,教师上课的板书的内容不能全部提前写在黑板上,因为这就不是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也不允许课堂上背着学生,在学生读书写字的时间板书,应该在学习中自然的将板书写上。 那么问题来了,课题的板书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回顾公开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究竟是课前板书还是课堂开始后板书,着实

争论了一番。 因为我粉笔字写的不是很美观,要想把这简单的七个字写好,要花费大约一分钟的时间。 对于宝贵的课堂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而且,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我也不可能再让学生跟低年级的小朋友一样,伸出手来跟老师板书课题。 学生也只能在坐在那里等着老师。 当时我是十分想提前板书好课题,但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觉得课前板书课题不合适,不符合规则。 在公开课当天,只能硬着头皮一笔一划的板书课题。 今天看到三位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一株紫丁香》这节课,于永正老师是在开始上课后板书课题,他将板书课题作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他板书的姿势永远是扎马步,为了使每一位学生看到。 作为岁的老人,于老师这种对课堂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爱,由衷让人敬佩。 薛法根老师和蒋军晶老师都是在课前板书课题,上课后直奔主题。 特别是《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本身题目字数就比较多,虽然薛老师粉笔字功底非常深厚,但是他并没有把时间花费在写课题上,而是更多地放在课堂的学习当中。 《月光曲》这节课蒋军晶老师也是课前写好课题和主人公贝多芬,

做学问先做人

“做学问先做人” 张化万、王燕骅、杨明明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浙江省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人物。在浙江小语界提起这三大泰斗,用“如雷贯耳”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可就是这样闻名遐迩的三位特级教师,为人那么真诚,行事那么周到。他们的工作站都设在崇文学校,我们经常能荣幸地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虽然活动内容不一样,可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无论参加哪个活动,都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你们不要拘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王燕骅老师的特意关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别把疑惑留给自己,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是张化万老师在不断激励。“东阳的客人很难得,你们先说。”这是杨明明老师评课时的开场白。这让我回想起他们上课时的情景。印象中王燕骅老师在执教《找骆驼》时,讨论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基本达成共识,可有一位学生特别倔,非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可。记不清什么问题了,只记得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那个孩子有点胡搅蛮缠。王老师没有放之不管,而是耐心地和他解释了好几遍,直到看那个学生转过头不理她时,她才说:“嘿,还挺倔。我们下课后再单独交流。”这可是一堂公开课,有千万双眼睛盯着王老师。也许有人会认为公开课上发生这样的事,很不光彩,但王老师并没有忙着掩饰,反而极其关注这个孩子,非常认真地和他沟通。我相信在她眼中,自己“丢脸”是次要,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虞大明老师是“浙派名师”中年纪较轻的一位。他年轻有为,光彩照人,集许多荣誉于一身。许多人都用“大气、真挚”来形容虞老师的课,我也深有同感。我喜欢听他的课,一直以来,都被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那是一种情感的熏陶,艺术的渲染。这一个月的相处,让我感受了虞老师人生的另一面。人如其课,大气,真挚!跟虞老师相处,不用担心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因为他会宽容你的过错,或者说他根本不认为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一种错。工作时也好,休息时也罢,你尽管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学虞老师开个冷玩笑,说句俏皮话,都未尝不可。说到真挚,心中情不自禁泛起一丝感动。他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忙都会竭尽全力做到,而且倾其所囊要做得最好。那次他说要请我们去他家品尝他的做菜手艺。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实在太忙,别说虞老师了,就连我们几个都感觉应接不暇,有些招架不住。因为忙碌,我们也渐渐淡忘了此事。想不到虞老师没有忘,到最后一个星期,他硬是安排出时间亲自下厨烧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到今天,我认为自己找到了虞老师精湛教学艺术的“源头活水”。只有大气真挚的虞老师,才能上出大气真挚的语文课! 《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傅聪写了这样一句话:“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从这些名师身上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把这句话引用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可以这样说:“先为人,次为教师,再为小学语文教师,终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 “厚积才能薄发” 这一个月,看了好几本虞老师推荐的书目,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虞老师著的那本《走过十年》,因为这本书描写了虞老师初为人师前十年的教学足迹,给我的感触最直接,也就最具震撼力。书中让我至今铭刻在心的是虞老师练习朗读的情景。为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虞老师经常上班早早到校,下班迟迟回家,待到校园里空无一人时,把自己关在教室里,大声地读个痛快;为了能有感情地朗读

思想品德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思想品德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的安排和批准,我们学校成立了思想品德名师工作室。成立这个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学校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工作室成立以后,总体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赞扬,不过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继续提高。 工作室成立后,根据基层教学的情况,制定了《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实施方案,并召开名师工作室成员会议,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从事的教学年级,自选研究方向。每个人还可以自已选题,确立研究方向。经过一年的实践,做了一些探讨。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存在问题 1.对活动记录得不全面。很多活动没有记录,事后也无法补救,留成遗憾。 2、有些问题基本是空白,学科课程体系及整合的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及应用研究。各层次知识结构体系的研究。这三个问题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做起来也有难度。 3.工作室的博客有待进一步完善。李兰英的许多内容还保存在私人博客中没有移过来。 4.对成员的要求和管理很不够。如督促不及时;交流和培训次数少;对工作室的博客不熟悉等。 二、工作成绩 1.开展了三个小课题研究 (1)学生所答非所问的研究。

(2)解决七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课不带教材的策略研究; (3)思想品德课堂讨论题设置策略的研究; 2.探讨了六种教学模式,已总结出五种 法律部分的案例教学模式;七年级的活动体验教学模式;毕业班综合复习的以题带专题复习模式;谈话式教学模式;新授课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平台互动教学模式。 3.探讨了七个问题,四个已有总结 教学目标的构建及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的研究;提高命题能力及命题水平的研究;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提高的研究;学困生的教育教学策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应用的研究;学科课程体系及整合的研究;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 4.编制了八(下)配套练习题 八中孙殿芬老师编制了八下共八课的练习题,而且是按框编制的。前六课上传到学科资源库,后两课还没有变成电子文稿。 三、今后设想 1.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促使成员自觉开展工作。 2.每个成员确立阶段工作目标,结点时交流汇报; 3.对难度大的工作,采取分工合作的策略去完成; 时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的问题,这是关乎到我们国家教育能否成功的最重要问题。学生只有思想素质提高了,知道了学以致用,不会只有学习好儿没有好的素质,那样的人才不能算做

名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牛献礼、钱守旺精品课心得体会 大家都说“做名师的学生很幸福”,而我觉得能听名师的课也很幸福。 2018年11月17日,在外国语小学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钱守旺老师的展示课及学术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牛献礼老师,无论是上课的技巧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做得比较成功。牛老师的《探秘三角形》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语气很亲切,在授课的过程中,牛老师很认真详细的讲解利用三角板进行操作的过程,让每位学生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虽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进行的稍微有些慢,但是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摆在这里,老师很淡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操作,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完美的将教学拉回到正确的轨道,在这五十分钟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仅只是教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另外牛老师的报告会,带给我们很多新血液,通过展示平时授课的方式方法,也深深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理解,并且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下午是钱老师的“24时计时法”这节课,这节课钱老师利用了大量的视频,图片,展示了生活中的时间,一方面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时间变得更加具有直观性,让课堂教学变得不再索然无味。 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首先要苦练教材关。只有把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钻研透了,把教材

小学音乐教案(最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陶行知与浙江教育 - 浙派名师暨全国名师经典课堂教学展示

2003年第2期N o.2.2004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 f Hangzhou T 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04年3月M ar.2004 收稿日期:2003-06-02 作者简介:童富勇(1960-),男,浙江宁海人,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教育思想研究,著有《陶行知传》等。 陶行知与浙江教育 童富勇 (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陶行知一生钟爱杭州,曾多次来杭州,关心杭州大学的筹建及杭州西湖的保护。在倡导平民教育运动、生活教育运动中,又多次到浙江宣传、推广,帮助浙江教育当局创办浙江乡村师范学校,推行“小先生制”,普及大众需要的生活教育,与浙江的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关键词:陶行知;杭州;浙江教育 中图分类号:G 40-0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93/Z (2003)06-0113-04 被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一生钟爱杭州,曾多次来杭州,并与浙江的教育结下不解之缘。陶行知虽出生在黄山脚下的歙县黄潭源村,祖籍却在浙江绍兴。17岁那年,他自新安江顺流而下,首次来到杭州,在广济医学堂读书。后来,在倡导平民教育运动、生活教育运动中,又多次到浙江宣传、推广,帮助浙江教育当局创办乡村师范———浙江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推行“小先生制”,普及大众需要的生活教育。同时,陶行知还关心杭州大学的筹建及杭州西湖的保护,发表了两封著名的致浙江人民的公开信———《杭州大学之天然环境》和《西湖之危机》。 一 推动浙江的平民教育 1922年,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的 职务,应聘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秘书长),具体负责该社的日常工作。同年夏,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清华学校召开第二届年会,陶行知在《社务报告》中提出,把解决中国民众的教育问题,即平民教育问题,作为解决“中国教育界的根本问 题”列入大会中心议题,进行专门研究;[1](P49)并在会上提出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推动全国的平民教育运动,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陶行知遂联络著名人士朱其慧、黄炎培、胡适、袁希涛、朱经农等人,于1923年8月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立大会后不久,陶行知即到杭州进行平民教育的试点工作。 陶行知在杭州期间,与胡适来往密切。这两位安徽老乡、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在杭州相逢,除了一起参加友人的聚会外,还就平民教育的教学和推广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陶行知在杭州更多的是向胡适宣传平民教育思想,希望他能以实际行动支持这项运动,以便扩大影响,进一步在全国推广。从陶行知给胡适夫人的信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做胡适的工作是很成功的。信中说:“我在西湖上的时候,和适之谈论平民教育的事体,并把我新近发现的简捷推行法告诉了他,他很赞成。他 并且希望我寄几本书给你在家里试试。” [2](P22)江冬秀收到陶行知寄来的六本书和信后,不敢怠慢,率先在家中搞起了平民教育。紧接着陶行知又把这个成功经验推广到梁启超、熊希龄、蒋梦麟、陈 鹤琴等名人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P65)陶行知在浙江期间,还亲自到嘉兴试验用少

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心得体会 相遇 2018年11月25至26日,在这个充满喜悦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县实验小学报告厅,我有幸能够被吸纳成为**省**华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并参加了揭牌仪式暨专家讲座活动,使我深感荣幸,倍受鼓舞。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我很感谢湛江市教育局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因为这给我提供了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虽然是第一次活动,但作为一名工作室的成员,我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带给我的欢乐和温暖,在这里有领导的关注和关怀,是一个修炼功力的好地方。活动中,**华园长为我们解疑答惑,她的讲话,感觉到她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成员,她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成为名师工作室学员的意义,清楚了学员的学习目标。名师工作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带教作用,在名师的指导下,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使一部分学员在学科教育、教学中成为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或特级教师,并能带动和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一定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己的学员资格,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任务。在参加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的过程中,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卓越风彩,初步感受到了他们的强大实力。学员来自各个县区,各个幼儿园,各有风格,各具特色。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教师的成长,是需要这样一个环境,交流与研讨中学习知识。 学习

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后,**师范学院的***教授给予我们讲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精彩专题讲座,白教授首先从国家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题说起,把现今的幼儿教育的最新理念从大背景下给我们赋予了新的认识与职责,要让我们能够不断促进正确儿童观的深化和内化。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儿童,但正确对待儿童是我们每个老师所必须做到和做好的。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所以说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幼教人的第一要素。白教授也大力强调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坚持公开招聘制度,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切实把好幼儿园园长、教师入口关。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幼儿园从教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考评制度、加大监察监督、建立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热爱幼教、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怀。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让我们明确了完成教育的大计,实现幼儿教育目标:就要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专业化、创作型的幼儿教师队伍。讲座中,白教授引用了朱永新之语:“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

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名师讲课心得体会一: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今天我打开XX河区教育信息网,参加XX河区“班主任网络培训”,有幸聆听了任XX 老师讲座,她在讲座开头就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感受最深的问题。她在讲座中讲了钱学森先生的故事。钱学森先生是航天之父,虽然去世了,但是我们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可以有所收获。钱学森在少年时代是个贪玩、淘气的孩子,他的父母就给他找了一个勘探学者,让他去挖石头,找石头,他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让他跟一个生物学者学习,他对生物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他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孩子,首先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个伟大的父母,有一个伟大的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的慧眼。要在孩子的培养上,要看孩子长大后需要什么,要有他的兴趣来决定。任XX老师说:“一个孩子没有兴趣,长大后肯定很平庸”。钱学森虽然没有成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但是他的成功就是兴趣给他带来的,是兴趣是他走向了成功。 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家长、社会、学校只培训的是社会认同的学生,高学历的学生。因为有了高学历,才有好的职业,没有高学历,就没有好的幸福人生。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父母、作为一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值得我们深思,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打破人们认同的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教育规律,必须有一套教育艺术,要不断的用自己的慧眼去关注学生、发现学生,学着看穿他们的心灵,用心灵,用眼神来传递彼此心里的话。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所有的人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平等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通过听任XX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思想上有很大的触动。作为父母、作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外力的强迫永远教导不出人才,一个人想学好一方面的知识,绝对都是内因起着主导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真正

数学备课组长工作情况的总结

数学备课组长工作情况的总结 范文一:数学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本学期开学以来,在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引下,xx数学备课组8位教师教师结合本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学习学校的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职责,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备课活动,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数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备课组。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方面 1、有计划的安排xx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推行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2、集思广益,加强集体备课 xx数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一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

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周至少四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周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由专人负责出题;每次月考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兼顾各班的学生水平,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4、积极推行新课改 本学期学校推行新课改,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课外作业,做到精心批改,认真评讲并指导学生及时订正,对于碰到的难题或错题,在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做出合理公正的解答。 5、做好试卷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备课组的精诚合作是取得成绩的关键,我们的备课组做事非常齐心。我们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使我们对教材的认识达到统一,理解更深刻,时间安排一致。除了规定的时间集体备课外,我们还经常在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其次,统一测试、统一复习资料。平时,备课组安排老师出单元资料、检测题,然后统一使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反思与总结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反思与 总结(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反思与总结 自工作室成立一年来,在汤校长带领下,我与工作室的伙伴们逐步成长。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进入这个温馨、积极向上的名师工作室团队已经一年了,一年的工作、学习和实践虽然让人紧张、繁忙。但是我感觉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一、积极学习 在这一年中,我按照工作室计划的具体要求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在这一年中,我共读过的理论书籍有《跟禅师学做教师》、《有效教学方法》、《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同时,在网络上收集各类微视频的制作注意点,学习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 二、努力实践 1.在这一年来,我申请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实验活动的效率研究》通过了中期评估。同时有两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2.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以及学校的各项相关活动、培训,在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以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在培训活动中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得到了不断更新。 3.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撰写听课反思,从而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 三、不断反思 曾记得物理教研员朱老师一再跟我们说到,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摸索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成长。每次听完同组成员上的精彩的示范课后,汤校长总是跟我们说到,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暇的,任何一节课都有他的优点和瑕疵,督促我们在不断反思中不断进步。 同组成员,王曙光老师的实验课的实验器材让我们耳目一新;缪文华老师在教师过程中带领学生探索的那种教学思路,令同组成员折服;陆文娟教师的利用实验来代替教师的反复说教的教学效果,更让同组成员感受到实验所带来的魅力。 如果说同组工作室优秀成员上课过程是精彩的开端的话,那么上完课的同组成员激励的评论,才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在这一年中,我从战战兢兢的开设一节公开课外,到也积极参与到评课议课的过程中来,正是工作室的良好氛围给予我成长的平台。 四、努力方向: 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跃,一年度的工作就快进入尾声,虽然在这一年中,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深知离工作室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还有放多方面得到工作室的优秀成员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2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 官确卓玛 2012年5月26、27日,我有幸走进了名师课堂,聆听了来自北京市及江苏省的四位特级教师的四节数学课。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四节示范课,聆听了四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牛献礼老师“植树问题”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语言幽默。他与同学进行交流时,就像烙家常,非常亲切自然,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课堂上欢笑声此起彼伏,学生的学习氛围格外高涨。第二:学习新知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牛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用手的形式来解决,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加强了直观性、可操作性。第三:重视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手”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升华。整合知识,让学生能触类旁通。无论是“植树问题”,还是“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爬楼问题”,抑或“锯木问题”、“敲钟问题”等等,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即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可以统称为“分隔问题”。因此,牛老师在最后的教学中,还超出了“植树”这一特定情境,设法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些具体问题事实上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帮助学生建构普遍的数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郎建胜老师的《图形中的规律》,通过听这节课,使我懂得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动手摆一摆、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整节课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数学知识。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浙派名师课堂听后感

浙派名师课堂听后感苏立明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特级教师们给我们带来了6节观摩课和三个主题讲座。每节课后,名师团组成的评课团队又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每节课进行了精彩而真实的点评。这次活动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名师轻松扎实、简约高效、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名师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对教材的深度挖掘,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首先给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是浙派教师的领军人物茹茉莉,我非常欣赏茹茉莉老师讲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在理解“困”字时,学生大多都会想到的是“打瞌睡、想睡觉”,通过出示字典中字义的多种解释,学生最后能定位到“危险的处境”,在对比中感受到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她的课以“困”字为线索,由浅入深,以趣味教学为主,以鲜活的课堂教学呈现的,体现了低年段的特点,注重字词的教学,学生发言精彩不断,她关注学生的需要,我想离不开教者的设计。他的课一点也不张扬,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文本。 第二节课是由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严丽萍讲授的《巨人的花园》一课。给我感受也很多,教学时她带着孩子一起读童话,把教与学融合在一起,以趣为主线,在学习6-10自然段,引导学生寻找故事有趣神奇的地方,通过对比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悟花园内外的变化,孩子们离开前后和巨人前后态度的变化,通过读文、想象让孩子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最后还设计了5分钟的小练笔,训练扎实、有效。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节课是由现任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校长叶燕芬讲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在教学中,叶老师通过抽读,对比读,范读,小组合作表演课文,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并得出结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问句省略句的朗读指导和感叹句的朗读指导同样到位,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 (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段

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手法,第3、4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5~9小节)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 (1902~1946) 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1929年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总结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总结(八篇) (篇一) 时间飞逝,加入“**名师工作室”已经有一学期了。回顾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茁壮成长。也许这一年我并没有值得夸耀的荣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是我十分珍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身心的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被杨老师那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独有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增长了许多见识。 一学期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回首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成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份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积淀,提升素养 还记得刚开始参加工作室活动,我都感到一种压力,有很多东西我要去学习。同样,在工作室的每位同事们都是如此的优秀,我会常常问自己:我行么?渐渐地,我们彼此熟悉;渐渐地,我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 (一)心中有《课标》 心中有课标,是一个老师上好数学课的前提。《如何听课、评课》

这次讲座,杨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让我切实感受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只有学好《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课程标准》,才能上好课。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二)数学思想方法 杨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我也查阅了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中学生应该理解的学科“基本结构”。我们应明确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三)思考的力量 课堂框架:情景、学科+问题串,让课堂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动感;“简约教学”——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二、听课观摩,增长智慧 本学期,有幸多次听工作室老师的常态课。这些课都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观课议课活动,我在工作室学到了许多知识,在随后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各方面的互动;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成为情境展开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使

2020春第89届浙派名师小学音乐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观后感

2020春第89届浙派名师小学音乐经典课堂教学艺 术展观后感 踏着四月明媚的春光,我非常荣幸能参加4月18、19日在杭师大下沙校区举行的2015之春第89届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音乐名师 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打开举办方精心印制的会议手册,鲁派、粤派、浙派名师齐上阵,群英汇聚.这是一次教学的盛宴,对于基层一线的教师,两天的培训如春雨滋润久旱的大地,为我们带来了教学的启迪、智慧.通过两天的学习,我听有所获,观有所思,研有所长,在此与大家分享 我的心得体会: 一、扎实的基本功是成功教学的前提. 每位老师的课堂无不告诉我,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要装满一桶水.本次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马红磊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精湛的 基本功.我看了简介,真是年轻有为,才29岁,获得全国教师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还参加了全国音乐现场课评比展示,令我敬佩不已.马老师执 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首河北民间乐曲《打枣》.课堂上,马老师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三种乐器进行了演奏,高超的技艺震惊全场.他与学生仔细分析乐器音色,并为乐器拟定人物形象(老爷爷、小姑娘、中年人),将学生对应分组,听乐曲表演形象,激活了课堂形态,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了解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对三种乐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精美的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恰到好处. 板书能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一幅新型别致,富有美感的板书,就是一种教学 艺术.要让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轻松而不浅薄,老师必须对所教的内容有 充分地知悉,做到深入浅出地解释,板书设计恰到好处.张定远老师执 教的是花城版三年级上《瑶族舞曲》,这是一堂欣赏课.张老师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精美的图形板书,让学生轻松的感知了乐曲结构.因此,我们要深入、全面、与时俱进地学习,这些都是一个教师必需的基本功,上好一堂课必备的素质.感谢这些老师的示范,你们是我永远的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