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法倒推法解决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

还原法倒推法解决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
还原法倒推法解决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知识点一:“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题型特点:鸡兔同笼是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其中鸡和兔务有多少只的问题。

请你用“﹋”画出下面题中相当于总头数的数据,用“——”画出下面题中相当于总脚数的数据。

1、大油瓶每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

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2、动物园里里饲养一群丹顶鹤和一群猴子,数眼睛共46只,数脚72只,丹顶

鹤和猴子各多少只?

知识点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方法一:列表法。

(先从鸡是8只,兔是0只开始,鸡的只数逐渐减少,兔的只数逐渐增加,直到出现答案为止)

温馨提示:用列表法可以解决问题,但当数据较大时,过程就很繁琐。

请你试一试:

1、鸡兔同笼,头共12个,足共34只,求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通过列表,得出鸡有()只,兔有()只。

2、鹤龟同池,鹤比龟多12只,鹤龟足共72只,求鹤龟各有多少只?

3、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评分规定:每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要倒扣一分。小明同学虽然答了全部的题目,但最后只得了14分,请问,他答错了几题?

通过列表,可知道小明答错了()题。

方法二:假设法。(可以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假设全是鸡时可得出兔的只数)

兔的只数:(26-2×8)÷(4-22×鸡兔总数)÷(4-2)

=(26-16)÷2

=10÷2

=5(只)

鸡的只数:8-5=3(只)(总只数-兔的只数)

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假设全是兔时可得出鸡的只数)

鸡的只数:(4×8-26)÷(4-24×鸡兔总数-总脚数)÷(4-2)

=(32-26)÷2

=6÷2

=3(只)

兔的只数:8-3=5(只)(总只数-鸡的只数)

你能行!

1、鸡兔同笼,鸡兔共35个头,94条腿,问鸡兔各多少只?

2、小华买了2元和5元纪念邮票一共34张,用去98元钱。求小华买了2元和5

元的纪念邮票各多少张?

3、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

有3个轮子,这些车一共有108个轮子。求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方法三:列方程解。(可以设鸡为X只,也可以设兔为X只)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设鸡有X只解:设兔有X只

4×(8-X)+2X=26 4X+2×(8-X)=26

32-4X+2X=26 4X+16-2X=26

2X=6 2X=10

X=3 X=5

8-3=5(只) 8-5=3(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你能列方程解答吗?

1、大油瓶每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

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2、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栽5棵,男生每人栽3

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鸡兔同笼,兔比鸡少20只,脚数共262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小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列表法

如果笼中全是鸡,那么共有脚2×8=16(只);如果笼中全是兔,那么共有脚4×8=32(只),而题目所给的脚数是28只,接近于鸡而远离于兔的脚数,可见鸡少兔多。我们可以以鸡为例,由小到大列出下表:

由表可知答案,兔5只,鸡3只。

3、还有置换法

假设笼中全是鸡,则总脚数为2×8=16(只),这与所给的26只脚不符,说明笼中必有兔。现可用置换法进行调整,用一只兔换出一只鸡,头数不变,脚数却增加2只,于是在脚的差数26-16=10(只)中,包含几个2只,就需要用几只兔换出几只鸡,由于10÷2=5,所以兔5只,鸡3只,其兔数列综合算式为:(26-2×8)÷(4-2)。

3、计算的方法

假设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两只脚,这样,鸡、兔总脚数为26÷2=13(只),由于鸡一头一脚,兔一头两脚,这时脚头数的差是13-8=5(只),这便是兔的只数,列综合算式为:26÷2-8,即兔5只,鸡3只。

假设把笼中的每只鸡兔的脚都砍去2只,则剩余脚数为26-(2×8)=10(只),这时鸡的脚砍完了,余下的10只脚全是兔的,因为每只兔4只脚,砍去2只脚,还剩下2只脚,于是兔为10÷2=5(只),鸡有8-5=3(只)

4、方程法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10-x)只。

4x+2×(8-x)=26

4x+16-2x =26

2x+16 =26

2x+16-16 =26-16

2x =10

2x÷2 =10÷2

X =5

8-5 =3(只)

解方程得兔5只,鸡3只。

知识点三:“鸡兔同笼”问题的例题分析

例1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

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

有兔16——10=6(只)。

由例1看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例2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

100-80=20(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100人都是小和尚,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

在下面的例题中,我们只给出一种假设方法。

例3 彩色文化用品每套19元,普通文化用品每套11元,这两种文化用品共买了16套,用钱280元。问:两种文化用品各买了多少套?

分析与解:我们设想有一只“怪鸡”有1个头11只脚,一种“怪兔”有1个头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这样,就将买文化用品问题转换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假设买了16套彩色文化用品,则共需19×16=304(元),比实际多304——280=24(元),现在用普通文化用品去换彩色文化用品,每换一套少用19——11=8(元),所以

买普通文化用品24÷8=3(套),

买彩色文化用品 16-3=13(套)。

例4 鸡、兔共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分析:假设100只都是鸡,没有兔,那么就有鸡脚200只,而兔的脚数为零。这样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只多20只,这说明假设的鸡脚比兔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200——20=180(只)。

现在以兔换鸡,每换一只,鸡脚减少2只,兔脚增加4只,即鸡脚比兔脚多的脚数中就会减少4+2=6(只),而180÷6=30,因此有兔子30只,鸡100——30=70(只)。

解:有兔(2×100——20)÷(2+4)=30(只),

有鸡100——30=70(只)。

答:有鸡70只,兔30只。

例5 现有大、小油瓶共50个,每个大瓶可装油4千克,每个小瓶可装油2千克,大瓶比小瓶共多装20千克。问: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分析:本题与例4非常类似,仿照例4的解法即可。

解:小瓶有(4×50-20)÷(4+2)=30(个),

大瓶有50-30=20(个)。

答:有大瓶20个,小瓶30个。

例6 一批钢材,用小卡车装载要45辆,用大卡车装载只要36辆。已知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那么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分析:要算出这批钢材有多少吨,需要知道每辆大卡车或小卡车能装多少吨。

利用假设法,假设只用36辆小卡车来装载这批钢材,因为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所以要剩下4×36=144(吨)。根据条件,要装完这144吨钢材还需要45-36=9(辆)小卡车。这样每辆小卡车能装144÷9=16(吨)。由此可求出这批钢材有多少吨。解:4×36÷(45-36)×45=720(吨)。

答:这批钢材有720吨。

例7 乐乐百货商店委托搬运站运送500只花瓶,双方商定每只运费0.24元,但如果发生损坏,那么每打破一只不仅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1.26元,结果搬运站共得运费115.5元。问:搬运过程中共打破了几只花瓶?

分析:假设500只花瓶在搬运过程中一只也没有打破,那么应得运费0.24×500=120(元)。实际上只得到115.5元,少得

120-115.5=4.5(元)。搬运站每打破一只花瓶要损失0.24+1.26=1.5(元)。因此共打破花瓶4.5÷1.5=3(只)。

解:(0.24×500-115.5)÷(0.24+1.26)=3(只)。

答:共打破3只花瓶。

例8 小乐与小喜一起跳绳,小喜先跳了2分钟,然后两人各跳了3分钟,一共跳了780下。已知小喜比小乐每分钟多跳12下,那么小喜比小乐共多跳了多少下?

分析与解:利用假设法,假设小喜的跳绳速度减少到与小乐一样,那么两人跳的总数减少了

12×(2+3)=60(下)。

可求出小乐每分钟跳

(780——60)÷(2+3+3)=90(下),

小乐一共跳了90×3=270(下),因此小喜比小乐共多跳

780——270×2=240(下)。

练习13

1.鸡、兔共有头100个,脚35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2.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2人下一副象棋,6人下一副跳棋,恰好可供120个学生进行活动。问:象棋与跳棋各有多少副?

3.班级购买活页簿与日记本合计32本,花钱74元。活页簿每本1.9元,日记本每本3.1元。问:买活页簿、日记本各几本?

4.龟、鹤共有100个头,鹤腿比龟腿多20只。问:龟、鹤各几只?

5.小蕾花40元钱买了14张贺年卡与明信片。贺年卡每张3元5角,明信片每张2元5角。问:贺年卡、明信片各买了几张?

6.一个工人植树,晴天每天植树20棵,雨天每天植树12棵,他接连几天共植树112棵,平均每天植树14棵。问:这几天中共有几个雨天?

7.振兴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有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做或做错一题都要扣3分。小建得了60分,那么他做对了几道题?

8.有一批水果,用大筐80只可装运完,用小筐120只也可装运完。已知每只大筐比每只小筐多装运20千克,那么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9.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有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问:每种小虫各有几只?

10.鸡、兔共有脚100只,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脚92只。问:鸡、兔各几只?

知识点四:“鸡兔同笼”问题解法的应用

1、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每只坐3人,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2、王老师圆珠笔和钢笔共买了15支,圆珠笔每支1.5元,钢笔每支4.5

元,共花了49.5元,圆珠和钢笔各买了几支?

3、小刚买回8分邮票和4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个多少张?各付出多少元?

4、鹤龟同池,鹤比龟多12只,鹤龟足共72只,求鹤龟各有多少只?

5、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4分,已知做对一道得5分,不做得0分,错一题扣1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同样多。问小毛做对几道题?

6.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三种动物各几只?

7、东风小学有3名同学去参加数学竞赛,一份试卷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道不但不得分,还要扣去3分,这3名同学都回答了所有的题目,小明得74分,小华得22分,小红得87分,他们三人共答对多少题?

8、某运输队为超市运送暖瓶500箱,每箱装有6个暖瓶。已知每10个暖瓶的运费为5元,损坏一个的话不但不给运费还要陪成本10元,运后结算时,运输队共得1350元的运费。问、共损坏了多少只暖瓶?

9、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小动物各几只?

10、螃蟹有10条腿,螳螂有6条腿和1对翅膀,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动物37只,共有250条腿和52对翅膀。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11、小东妈妈从单位领回奖金400元,其中有2元、5元、10元人民币共80张,且5元和10元的张数相等,试问,这三种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12、小华有1分、2分、5分的硬币共38枚,合计9角2分,已知1分与2分的硬币的枚数相等。这三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13、有20张5元和10元的人民币,一共是175元,5元和10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三年级举一反三-第30讲-用还原法解题

第30讲用还原法解题 专题简析: “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像这样已知一个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的结果,求原来的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一般采用倒推法,简单说,就是倒过来想。 解答还原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题意,从结果出发,按它变化的相反方向一步步倒着推想,直到问题解决。同时,可利用线段图表格帮助理解题意。 例题1 一个减24加上15,再乘8得432,求这个数。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432出发倒着推想。最后是乘8得432,如果不乘8,那应该是432÷8=54;如果不加上15,应该是54-15=39;如果不减去24,那应该是39+24=63。 因此,这个数是63。 练习一 1,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 2,一个数的4倍加上6减去10,再乘2得88,求这个数。 3,一个数缩小2倍,再缩小2倍得80,求这个数。 例题2 一段布,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又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8米。这段布原来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8米 余下的一半全长的一半 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剩下的8米和余下的一半同样多,那么原长的一半是:8×2=16米,原来长:16×2=32米。 练 习 二 1,某水果店卖西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10只西瓜。原有西瓜多少只? 2,某人乘船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睡醒时发现船又行了睡前剩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有一箱苹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箱里还剩下10个。箱里原有多少个苹果?

四年级奥数还原法解题

第十三周还原法解题 还原问题也称逆运算问题,是指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等运算后所得的结果,反求原数。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利用加与减、乘与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目叙述的顺序,从结果出发由后向前逆推运算。 本周我们主要学习以下三种解题方法及对应的情况: (1)符号还原:有明显的四则运算关系,可以用流程图表示题意;(2)线段图还原:同一个量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 (3)表格还原:多个总量之间相互交换。 符号还原 请在正确的结论后面打“√”,错误的结论后面打“×”: (1)□+6=8,□=8-6 () (2)□-6=8,□=8-6 () (3)□÷6=8,□=8×6 () (4)□×2=8,□=8÷2 () ☆用结果倒退求原数时要变号:“+”变“-”,“-”变“+”,“×”变“÷”,“÷”变“×”。 例1.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巧是”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岁。100. 解:图形思想:换个角度想一想:+174÷根据题目计算顺序画出这?然位老人家年龄变化的流程图,10×-15100倒退的时候注意后从结果倒退, 还原思想:17-×415+10÷831002510010

4-17=83(岁)÷10+15)×(100岁。答:这位老人今年83乘号变除号,减号变加号,符号法倒退时,从结果入手,加号变减号,方法总结:除号变乘号。练习一,恰之后,乘以10岁后,缩小4倍,再减去6、当当的爷爷今年的年龄减去115岁。当当的爷爷今年多少岁?(画出流程图)好是100 ,乘2,除以85,再加上“用我的年龄减去2、小军问爸爸今年多少岁。爸爸说:”请算一算,小军的爸爸今年多少岁?岁。32,正好是4以. 张,小丽133、小红、小丽、小敏三个人各有年历卡片若干张。如果小红给小丽张。原来三个人各有年历403给小敏23张,小敏给小红张,那么她们每人各有卡片多少张?换个角度想一想: 一个流程图能不能将三种不同的变化过程表示出来?需要画几个流程图呢? 线段图还原:请在正确的结论后面打“√”,错误的结论后面打“×”)。((1)一个数的一半是10,那么这个数是10×2=20()10,那么这个数是(10+5)×2=30。是(2)一个数的一半多5)(10-5)×2=10。是(3)一个数的一半少510,那么这个数是((加用倒推法,用结果减去☆已知一个数的一半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时,2。上)多的差再乘

六年级奥数专项(用倒推法解题)

用 倒 推 法 解 题 【知识与方法】: 倒推法,即从后面的已知条件(结果)入手,逐步向前一步一步地推算,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解答一些分数应用题同样适用。 【例题精讲】 例题1:有一条铁丝,第一次剪下它的12 又1米;第二次剪下剩下的13 又1米;此时还剩下15米。这条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模仿练习1:一堆水泥,第一次用去它的12 又3吨,第二次用剩下水泥的13 又3吨,第三次又用去第二次余下的14 又3吨,这时这堆水泥正好剩下3吨。这堆水泥原来有多少吨? 例2:甲、乙两仓库各存粮若干,先将乙仓库中存粮的15 运到甲仓库,再将甲仓库此时存粮的14 运到乙仓库,这时甲仓库有粮食600吨,乙仓库有粮食720吨。那么,原来甲仓库和乙仓库中各存粮多少吨? 模仿练习2:三只猴子分一筐桃,第一只猴子分得全部桃子的27 多12个,第二

只分到余下的23 少4个,第三只分到20个。这筐桃子共有多少个?(竞赛决赛试题) 例3: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若干个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1、2、3、……。后来擦掉其中一个,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10.8。那么,被擦掉的那个自然数是多少? 模仿练习3:☆黑板上写着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擦去其中的一个后。 其余各数的平均数是35517 。擦去的数是多少?(奥赛初赛A 卷试题) 例4:有一种细胞,每秒钟分裂成2个,两秒钟可分裂成4个,3秒钟可分裂成8个…在瓶中开始放进1个这样的细胞,刚好1分钟后就充满整个瓶。如果一开始就放进8个这样的细胞,要充满整个瓶的41 ,需要多少秒? 模仿练习4:一种微生物,每小时可增加一倍,现在有一批这样的微生物,10小时可增加到100万个。那么增加到25万个需要多少小时?

6.1 倒推法解题

01 倒推法解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逆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倒推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正确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1、路线倒推 师:前不久,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游玩后一位同学写了这样的一篇数学日记。来,听一听。 (录音:我们8点从学校出发,一路经过黄鹤楼、长江大桥、归元寺,最后到达动物园。下午沿原路返回,你知道我们的返回路线吗?出示:学校→黄鹤楼→长江大桥→归元寺→动物园) 师:谁能回答? 生:返回路线是从动物园出发,经过归元寺、长江大桥、黄鹤楼,最后到学校。

(出示:学校←黄鹤楼←长江大桥←归元寺←动物园) 师:原来你是倒过来想的。 2、翻牌倒推 师:下面老师玩一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生:想 师:看好了。 (出示三张牌:先第一张和第二张交换位置,再将第二张和第三张交换位置)师:要想知道原来这三张牌是怎样摆放的,怎么办? 生:(上台操作)先交换第二张和第三张位置,再交换第一张和第二张位置。师:你为什么这样操作? 生:我是倒过来想的,刚才最后交换的是第二和第三张,那我就先交换这两张,在交换第一张和第二张。 师:原来你也是倒过来想的。 3、小结 师:刚才这2个问题,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生:倒过来想的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倒过来想的方法称之为“倒推”(板书:倒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用倒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题: 例1: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等于6.求这个数。 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一个数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等于6。求这个数是多少?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吗? 同座位讨论,其中一人记录。 生:(同座位讨论整理过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整理的?

六年级奥数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考点、热点分析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讲解 【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练习1: 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练习2: 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 【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1/3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1/5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

练习3: 1.小华拿出自己的画片的1/5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中拿出1/4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 2.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拿出1/5给乙后,乙又拿出1/4给甲,这时他们各有90元,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元? 【例题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这样,甲、乙、丙三人的钱数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钱? 练习4: 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44人,先从甲班调出与乙班相同的人数给乙班,再从乙班调出与丙班相同的人数到丙班。再从丙班调出与这时甲班相同的人数给甲班,这样,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比乙班多多少人?

还原法解题(奥数)

还原法解题(奥数) 一符号还原 例题:1有一位老师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巩固1、小明问爸爸今年多少岁,爸爸说“用我的年龄减去8,除以5,再加上2,乘以4”正好是32岁,请问爸爸今年多少岁? 二线段图还原 例题2、某人去银行取钱,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还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5元,还剩125元,他原来有多少钱? 巩固1、有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拿走一半加半个,第二只猴子拿走剩下的一半加半个,第三只猴子又拿走剩下的一半加半个,结果剩下一个桃子,那么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巩固2、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他第一次行了全程的一半多5千米,第二次行了剩下的一半少10千米,第三次行了20千米,这时他离乙地还有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巩固3、商店有若干筐苹果,第一天卖出一半,第二天运进450筐,第三天又卖出现有苹果的一半又50筐,还剩600筐,这个商店原有苹果多少筐? 三表格还原 例题3、甲乙丙一共有36本故事书,甲向丙借了3本,甲给了乙4本,乙给丙5本,这样甲乙丙正好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 巩固1、甲乙丙三人各有铜钱若干枚,开始甲把自己的铜钱拿出一部分分给乙丙,使乙丙的铜钱各增加一倍,后来乙也照此办,使甲丙的铜钱各增加了一倍,最后丙也照此办,使甲乙的铜钱数各增加一倍,此时三人的铜钱数都是8枚,原来甲乙丙各有铜钱多少枚? 巩固2、王强和李亮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王强拿出和李亮同祥多的西片送给李亮,李亮在拿出和王强同样多的画片送王强,这时两人都有24张画片,王强和李亮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巩固3、姐妹3人分48个苹果,若干老三把所得的苹果的一半平分给老大和老二,接着老二把自己苹果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三,最后老大把自己苹果的一半平分给老二、老三,这时三人的苹果正好相等,三人原来各有苹果多少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教材第88~89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会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上去同学们的精神很饱满,你们一定期待今天的这节数学课吧!我们现在就开始喽。 1、老师每天早晨上班的路线是这样的:家十字路口南门桥 学校。谁能说说我每天原路回家的路线呀? (通过直观的线路图学生很容易理解原路回家的路线,方向相反,路程相等。)2、从我家到学校骑车大约需要10分钟,学校每天早晨是8:00上课,7:55预备,我想在预备铃响之前到学校,那我最迟得什么时间就必须从家里出发呢?(在导入情境中设置的都是相对简单的内容,只是为后续练习做好铺垫。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倒推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师:上个星期天,小明找我帮他解答两个问题,我把一瓶400毫升的果汁倒

在两个杯子里,把甲杯递给小明,乙杯留给我自己,可调皮的小明趁我不注意把甲杯果汁倒入40毫升到乙杯,这时候两个杯子里果汁数量有什么变化吗?(课件演示) 生1:我发现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 生2: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 生3: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没有变化。师:一共还是多少毫升?现在每个杯子里都有多少毫升果汁?(通过追问,让学生理清果汁数量的变化情况。) (2)、师:我们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独立思考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思考在数学学习中犹如金子般宝贵,教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生:能不能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 课件展示“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的过程”,观察两个杯中果汁数量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毫升;乙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毫升。 (3)、指导学生画简单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说明果汁变化的步骤和过程,清晰地把握事物和数量发展变化的线索,从而有序地展开思考。)40毫升倒回去,该画回去多少才合适呢?40毫升占200毫升的多少啊? 学生比较准确地画出示意图。(相对准确的草图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清题目条件和问题,这种能力在数学知识的后续学习中非常重要。)(4)、师:根据你的发现,请求出“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 学生完成解题的过程,并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和同桌说说表中的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来的。 (5)、师:我们回顾一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有

六年级倒推法解题

第十二周倒推法解题 专题简析: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 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1。 1 3 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5,还剩下48页,这本书 共有多少页? 3 2 【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 1 -3 = 2。第一天看后还剩 5 5 2 1 2 2 下48-5 = 120页,这120页占 全书的1-3 = 3,这本书共有120^3 = 180 页。即 3 1 = 48+( 1 —5 )*( 1-3)= 180 (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 3 5 1. 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8打扫操场,还剩12 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3 2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第三天走了250 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 2 3. 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6,乙拿走了余下的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 3 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 例题2。 1 2 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500米, 5 7 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2 5 【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7 = 7,第一天修后还剩 5 1 500十7 = 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5,还余下700+100 = 800米,这 1 4 4 800米占全长的1 - =-,这段路全长800 + = 1000米。列式为: 5 5 5 2 1 【500+( 1- ) +1001 + ( 1 - )= 1000 米 7 5

四年级奥数教程六倒推法的妙用

课题倒推法的妙用 教学目标 本节要求掌握倒推法解题的一般方法,明白倒推法是一种逆向思维,主要要在思维方式上得到新的启迪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如何理解倒推法是一种逆运算,逆向思维 难点是那这种思维用到自己解题中去,发散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本讲知识点 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倒推法是一种常用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所叙述应用题或文字题的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直到解决问题. 用倒推法解题时要注意: ①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 ②在向前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 ③列式时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 二、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三、具体安排 【经典例题】 例1 一次数学考试后,李军问于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于昆说:“用我得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后乘以4,得56.”小朋友,你知道于昆得多少分吗? 分析这道题如果顺推思考,比较麻烦,很难理出头绪来.如果用倒推法进行分析,就像剥卷心菜一样层层深入,直到解决问题. 如果把于昆的叙述过程编成一道文字题:一个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

乘以4,结果是56.求这个数是多少?把一个数用□来表示,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得到这样的等式: {[(□-8)+10]÷7}×4=56. 如何求出□中的数呢?我们可以从结果56出发倒推回去.因为56是乘以4后得到的,而乘以4之前是56÷4=14.14是除以7后得到的,除以7之前是14×7=98.98是加10后得到的,加10以前是98-10=88.88是减8以后得到的,减8以前是88+8=96.这样倒推使问题得解. 解:{[(□-8)+10]÷7}×4=56 [(□-8)+10]÷7=56÷4 答:于昆这次数学考试成绩是96分. 例2 小玲问一老爷爷今年多大年龄,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后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好是100岁”那么,这位老爷爷今年_____岁. 分析{[(□ + 17)÷4]- 15}×10 = 100 采用逆推法,易知老爷爷的年龄为(100÷10+15) ×4-17=83(岁) 【尝试实践1】 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则这个数是_____. 2、某数除以4,乘以5,再除以6,结果是615,求某数. 3、将某数的3倍减5,计算出答案,将答案再3倍后减5,计算出答案,这样反复经过4次,最后计算的结果为691,那么原数是_____.

(完整word版)六年级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知识点】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找。对于这种类型的应用题,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往前一步一步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倒推法。运用这种方法,反向倒推过去,反而易于解决问题。 【练习题】 1、 张大爷提篮去卖蛋,第一次卖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了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四次卖了第三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鸡蛋都卖完了。问张大爷篮中原来有鸡蛋多少个?(15) 2、三只猴子去吃篮里的桃子,第一只猴子吃了 31,第二只猴子吃了剩下的31,第三只猴子吃了第二只剩下的4 1,最后篮子里还剩下6只桃子。原有桃子多少只?(18) 3、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54) 4、修一段路,第一天修全路的 21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余下的31少1千米,第三天修余下的 41还多1千米,这样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求公路的全长?(85) 5、一只猴子偷吃桃子,它第一天偷吃了树上桃子的10 1,以后的8天每天偷吃树上桃子的91、81、71 (2) 1,这时树上还剩下10个桃子。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100)

6、 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所得苹果数的 31分给了乙,乙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31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3 1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问:最初甲分得几个苹果?(15) 7、 一瓶酒精,第一次倒出31,然后倒回瓶中4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酒精的9 5,第三次倒出180克,瓶中还剩下60克。问原来瓶中有酒精多少克?(750) 8、 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等的钱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等的钱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甲相等的钱给甲,这时,三人的钱刚好相等。问: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28) 9、 甲、乙、丙三个人各有画片若干张,要求互相赠送。先由甲送乙、丙,所送张数等于乙、丙原来的张数(即乙、丙后来的画片张数是原来的2倍)。再由乙送给甲、丙现在的张数,最后由丙送给甲、乙现在的张数,互送后每人各有32张。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甲52 ;乙28 ;丙16)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83,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 2,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200)

小学四年级奥数(还原法解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 第5讲还原法解题 知识方法………………………………………………… 已知一个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结果,求原来的数,通常称此类问题叫“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一般采用倒推法,简单地说:就是倒过来想。 解答“还原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从结果出发,按它变化的相反方向一步步倒着想,直到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线段图、表格、示意图等方式来帮助理解题意,解答问题。 重点点拨………………………………………………… 【例1】甲、乙两桶各有若干升水。如果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水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水放人甲桶,这时两桶水恰好都是48升。问: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升水? 分析甲桶乙桶 从最后状态都是48升入手,如果后来乙桶不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水放入甲桶,甲桶应有水48÷2=24(升),乙桶应有水48+24=72(升);如果开始不从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水倒入乙桶,乙桶原有水72÷2=36(升),甲桶原有水24+36=60(升)(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解答48÷2=24(升) (48+24)÷2=36(升) 36+24=60(升) 答:甲桶原有水60升。乙桶原有水36升。 【例2】班级分得42本故事书,丽丽和明明两人争着去领。丽

丽先拿了若干本,明明看丽丽拿得太多了,就从丽丽的手中拿过来10本,丽丽不肯,就又从明明那里夺得6本。这时丽丽的本数是明明的2倍。最初丽丽拿了多少本? 分析 从最后的状态“丽丽拿的故事书是明明的2倍”可知,丽丽现在拿42÷(2+1)×2=28(本),丽丽从明明手中夺了6本后是28本。如果不夺,丽丽应该有28-6=22(本),开始明明看见丽丽拿得太多,就抢了10本;如果不抢,丽丽就有22+10=32(本)。 解客42÷(2+1)×2=28(本)28-6+10=32(本) 答:最初丽丽拿了32本。 【例3】书架分上、中、下三层,一共放192本书。现在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层书架所放的本数同样多。这个书架上、中、下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分析与解 从最后的状态“三层书架所放的本数相同”知道,192÷3=64(本)。列表倒推: 答:这个书架上层原来有88本,中层原来有56本,下层原来有48本。

倒推法解题专题训练

倒推法解题专题训练

————————————————————————————————作者:————————————————————————————————日期:

倒推法解题专题训练 知识梳理 1、用倒推法解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叙述过程,从最后的结果入手,采用倒推的方法,逐步找到题目的答案。 2、用倒推法解题时,要采用逆向思维和运算方式,原来加的用减,乘的用除。 例题精讲: 1、将某数的3倍减5,计算出答案,将答案再3倍后减5,计算出答案,这样反复经过4次,最后计算的结果为691,那么原数是多少? 解析:从最后的结果往前逆推,结果是691,这是一个数的3倍减5得到的,这个数应该是(691+5)÷3=232,这是经过3次后的结果; 同样可知,经过2次后的结果为(232+5)÷ 3=79; 经过1次后的结果为(79+5) ÷3=28; 因此,原数为(28+5) ÷3==11。 2、一只猴子偷吃一棵桃树上的桃子。第一天偷吃了,以后八天分别偷吃了当天现有桃子的…,最后树上还剩下10个桃子。树上原桃子多少个? 解析:可以从最后树上的10个桃子依次向前倒推: 10(1-)(1-)(1-)(1-)(1-) (1-)(1-)(1-)(1-) =10 =100(个) 3、李老师拿着一批书送给36位同学,每到一位同学家里,李老师就将所有的书的一半给他,每位同学也都还她一本,最后李老师还剩下2本书,那么李教师原来拿了几本书?

解析:最后李老师还剩2本书,因此,他到第36位同学家之前应有(2-1)×2=2本书;同样,他到35位同学家之前应有(2-1)×2=2本书;…;由上此可知,他到每位同学家之前都有2本书,故李老师原来拿了2本书。 专题特训: 1、小玲问一老爷爷今年多大年龄,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后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好是100岁”那么,这位老爷爷今年多少岁? 2、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则这个数是多少? 3、一块冰,每小时失去其质量的一半,八小时之后其质量为千克,那么一开始这块冰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路的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少1千米,这时还剩下20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长? 5、甲、乙两人各有钱若干元,甲拿出给乙后,乙又拿出给甲,这时他们各有240元,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6、一瓶盐水,第一次倒出后又倒回瓶中50千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盐水的,第三次倒出150克,这时瓶中还剩下120克盐水,原来瓶子中有多少千克盐水? 7、小明和小聪共有小球200个,如果小明取出给小聪,然后小聪又从现有球中取出 给小明,这时小明和小聪的小球一样多。原来小明和小聪各有小球多少个。

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一、考点、热点回顾 用倒推法解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叙述过程,从最后结果入手,采用倒推的方法,逐步找到题目的答案,采用倒推法解题时,原来加的用减,原来减的用加,原来乘的用除,原来除的用乘。 二、典型例题 例1、某农妇有一筐鸡蛋,第一次卖出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又卖出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是筐里还剩下1个鸡蛋,问:筐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例2、一瓶酒精,第一次倒出1/3,然后又倒回瓶中4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酒精的5/9,第三次倒出180克,瓶中还剩下60克,原来瓶中有多少克酒精? 例3、一只猴子偷吃桃子,第一天偷吃了树上桃子的1/10,以后的8天每天偷吃当天树上的1/9,1/8,1/7,…,1/2,这时树上还剩下10个桃子,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例4、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所得苹果数的1/3分给了乙,乙又将自己苹果数的1/3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1/3分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问:最初甲分得多少个苹果? 三、课堂练习 1、有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拿走了这堆桃子的一半多半个,第二只猴子又拿走了剩下桃子的一半多半个,第三只猴子也拿走了剩下桃子的一半多半个,桃子正好被拿完,问:这堆桃子原来有几个? 2、工地上有一堆沙子,第一次用去这堆沙子的一半多0.5吨,第二次用去剩下沙子的一半多0.5吨,第三次又用去剩下沙子的一半多0.5吨,这时工地上还有20吨沙子,工地上原来有多少吨沙子?

3、小明的存钱盒中有一些钱,小明每次用去盒中钱数的一半多1元,这样一共用了5次,盒中还剩下4元钱,小明的存钱盒中原来有多少元? 4、一瓶橘子汁,第一次倒出1/3后又倒回瓶中5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橘子汁的2/5,第三次倒出150克,这时瓶中还剩下120克,原来瓶中有橘子汁多少克? 5、修一段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1/2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2少1千米,这时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6、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个数的1/4又6个,第二次又卖出余下的1/3又4个,第三次卖出余下的1/2又3个,这时正好卖完,这堆西瓜原来有多少个?

用倒推法解题教案

用倒推法解题 知识要点 “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像这样已知一个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的结果,求原来的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一般采用倒推法,简单说,就是倒过来想。 解答还原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题意,从结果出发,按它变化的相反方向一步步倒着推想,直到问题解决。同时,可利用线段图表格帮助理解题意。 典型例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练习:1、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 3,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例题2 一段布,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又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8米。这段布原来长多少米?

练习:1,某水果店卖西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10只西瓜。原有西瓜多少只? 2,某人乘船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睡醒时发现船又行了睡前剩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有一箱苹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箱里还剩下10个。箱里原有多少个苹果? 例题3 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练习:1,竹篮内有若干个李子,取它的一半又1枚给第一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2枚给第二人,还剩6枚。竹篮内原有李子多少枚?

还原法解题

还原法解题 【知识点和基本方法】 有些应用题的思考,是从应用题所叙述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步倒着推理,逐步靠拢所求,直到解决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倒推法(还原法)。 下面看一组问题的解答: (1)某数加上1得10,求某数。某数+1=10,某数=10-1=9 (2)某数减去2得8,求某数。某数-2=8,某数=8+2=10 (3)某数乘以3得24,求某数。某数×3=24 某数=24÷3=8 (4)某数除以4得6,求某数某数÷4=6 某数=6×4=24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还原类问题的解法是:怎么样来的就怎么样回去。也就是说,原来是加法,回过来是减法;原来是减法,回过头是加法;同样,原来是乘法,回过去是除法;原来是除法,回过去是乘法。 【例题精讲】 例1 一棵石榴树上结有石榴,石榴数目减去6,乘以6,加上6,除以6,结果等于6。请计算一下,石榴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石榴? 例2 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例3 联通公司出售手机,第一个月售出的比总数的一半多20部,第二个月售出的比第一个月剩下的一半多15部,还剩下75部。原有手机多少部? 例4 马小虎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几? 例5 工人修一段路,第一天修的公路比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的比余下的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例6 A、B、C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第一次把A桶的一部分油倒入B、C两桶,使得B、C两桶内的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倒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授课教师:王冒指导教师:杨必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和学生做课前游戏,老师说,你们做出和老师相反的动作:起立、坐下、站着、向左看、抬左手、(我一起来挑战更难的动作)右手摸左耳朵、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正话反说:(由简单到难,两字、三字、句子)白雪马上302 518 我最棒我爱学数学 二、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一)、出示李白喝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

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二)、分糖游戏 现在老师手中有一盒子,里面有神秘的东西,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想)打开盒子。老师呢今天要和同学们做一个分糖的游戏。 1、感受分糖的过程 第一个分糖活动 (盒子里面准备8 颗糖)教师手指盒子说,你们知道盒子里面有多少颗糖么?(不知道)那现在老师拿出3 颗给学生1(让学生告诉全班同学分到几颗糖),然后再分4 颗给学生2(让学生告诉全班同学分到几颗糖),最后让学生数一数现在盒子里面还剩多少颗?(1 颗)师:根据上面这个分糖的游戏,同学们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原来盒子里面有多少颗糖?)同学们能解决刚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能)请告诉老师,盒子里面原来有多少颗糖?(8 颗)师:为了把分之前盒子里面的糖和分之后盒子里面的糖区分开,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描述分之前盒子里面的糖(原来),那同样的道理用(现在)来描述分之后盒子里面的糖。(板书:原来现在)师:我们班的孩子太聪明了,现在我们刚刚那些糖还原出来。(引导 学生说出还原的过程) 出示李白喝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十四讲倒推法通用版

第十四讲倒推法 【知识梳理】倒推法,也叫逆推法或逆序推理法,简单说,就是调过头来从后面往回想,是用还原思想解题的方法,就是从题目的问题或结果出发,根据已知条件一步一步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原始的条件。 解题关键:在从后往前推算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同原来相反的运算、原来加的,运算时用减;原来减的,运算时用加;原来乘的,运算时用除;原来除的,运算时用乘…… 【典例精讲1】儿童节那天,明明拿了爸爸给的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故事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爸爸给明明多少钱吗? 思路分析:倒着想:明明最后剩下3角钱,在买书之前的钱应是3角+1元5角=1元8角,这个数目是他买玩具后剩下的,买玩具前的钱数应当是:1元8角×2=3元6角.这就是爸爸给他的钱数,画图表示就: 解答:(1元5角+3角)×2=3元6角 答:爸爸给明明3元6角钱。 小结: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倒过来想:花掉的钱要加上,用剩下的一半要乘2。【举一反三】1.亮亮拿着1把糖葫芦,遇见好朋友李明,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王丽,把剩下的糖葫芦的一半分给了她;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孙娜,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葫芦的一半又分给了孙娜,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串了,问亮亮最初有几串糖葫芦? 2. 一个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结果还是10,求这个数.

【典例精讲2】文化用品店新到一批日记本,上一周售出本数比总数的一半少12本;这一周售出的本数比所剩的一半多12本;结果还有19本,问这批日记本有多少? 思路分析:画图如右:可见本周未售出时的一半是:19+12=31(本);本周未售出时的总数是:31×2=62(本);总数的 一半是:62-12=50(本);总本数是: 50×2=100(本)。 解答: [(19+12)×2-12]×2=100(本) 答:这批日记本共有100本。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画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再用倒推法解决。 【举一反三】3.李阿姨卖鸡蛋,第一次卖了篮中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又卖了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篮中还剩一个鸡蛋.问篮中原来有几个鸡蛋? 4.农妇卖蛋,第一次卖掉篮中的一半又1个,第二次又卖掉剩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篮中还剩1个,问原来篮中有蛋几个? 5.希望幼儿园里新买回一批饼干,准备给小朋友们作一星期的餐点用。星期一取出饼干总数的一半,星期二取出余下饼干数的一半,以后每天都取出余下饼干数的一半。这样星期五取后饼干所剩不多了。老师把它作为奖品,又奖给大班11块,中班12块,小班7块。请计算出这个幼儿园原来共买回多少块饼干?

(完整版)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知识要点 运用倒推法(还原法)解题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为除(乘)以几。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要学会列表,借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数量关系,又便于验算。 例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求某数。 解答:(6×6+6)÷6-6=1 例2.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 解答:[(7+15-10)×2+3]=54(米) 例3.小明在计算一道加法计算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作7,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作3,这样所得的和是195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答:1995+50-6=1999 例4.袋子里装着若干个乒乓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这样共拿了5次,袋子里还有5个球。袋中原有多少个乒乓球? 解答: 例5.甲、乙、丙三人各有小球若干个,甲先拿出自己的小球的一部分给乙和丙,使乙、丙每人的小球数增加一倍;然后乙也把自己的小球的一部分分给甲丙,使甲和丙每人的小球数增加一倍;最后丙也把自己小球的一部分分给甲和乙,使甲和乙每人的小球数增加一倍。这时甲乙丙都有48个小球。原来甲乙丙各有小球多少个?

解答: 习题: 1.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用4除,再减去15后乘以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人现在有多少岁? 解答:(100÷10+15)×4-12=88(岁) 2.百货商店出售手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20部,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15部,还剩下75部。商店原有手机多少部? 解答:[(75+15)×2+20]×2=400(部) 3.做一道减法算式,把减数的个位1看作3,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这样结果等于200,差应该是多少? 解答:200+(3-1)-(50-20)=172 4.甲、乙、丙、丁四人共有画片80张,甲给乙13张,乙给丙18张,丙给丁16张,丁给甲2张后,四人画片张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解答: 甲:80÷4+13-2=31(张) 乙:80÷4-13+18=25(张) 丙:80÷4-18+16=18(张) 丁:80÷4-16+2=6(张) 5.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少2个,篮中还剩下12个。篮中原有鸡蛋多少个? 解答:[(12-2)×2+2]×2=44(个) 6.一筐梨,甲取一半又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丙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筐里只剩一个梨。这筐梨共值4.40元,每个梨值多少元?

五年级奥数讲义:倒推法解题

五年级奥数讲义:倒推法解题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还原问题”,如把一盒包装精美的玩具打开,再把它重新包装好,重新包装的步骤与打开的步骤正好相反。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还原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倒推法,即从结果入手,逐步向前逆推,最终找到原问题的答案。例题选讲 例1:有一群猴子分吃桃子,第一只拿走—半,第二只拿走余下的一半多3个,第三只拿走第二只取剩的一半少3个,第四只拿走第三只取剩的一半多3个,第五只拿走第四只取剩的一半,最后还剩3个,这堆桃原来有多少个? 【分析与艉答】l|这道题条件比较多,顺向思考很困难,如果根据最后的结果倒推还原,解决起来就轻松了。曲于第五只猴子拿走余下的一半,还剩3个,所以第五只猴子拿之前应该有桃子:3×2=6(个),同理,第四只猴子拿之前应该有桃子:(6+3)×2=18(个),第三只猴子拿之前应该有桃子:(18—3)×2=30(个),第二只猴子拿之前应该有桃子:(30+3)×2=66(个),第一只猴子拿之前应该有桃子:66×2=132(个),即这堆桃有132个。 例2:甲、乙、丙三人各有若干元钱,甲拿出与乙相同多的钱给乙,也拿出与丙相同多的钱给丙;然后乙也按甲和雨手中的钱分别给甲、丙相同的钱;最后丙也按甲和乙手中的钱分别给甲、乙相同的钱,此时三人都有48元钱。 问:开始时三人各有多少元钱? 【分析与解答】从第三次丙给甲、乙钱逐步向前推算,根据三人最后都有48元,那么在丙给甲、乙添钱之前:甲:48÷2:24(元), 乙:48÷2—24(元), 丙:48+24+24—96(元); 第二次在乙给甲、丙添钱之前: 甲:24÷2—12(元), 乙:24+12+48===84(元), 丙:96÷2=48(元); 第一次在甲给乙、丙添钱之前: 甲:12+42+24—78(元), 乙:84÷2=42(元), 丙:48÷2=24(元)。所以开始时甲有78元,乙有42元,丙有24元。 例3:甲、乙、丙三人共有48张邮票,第一次甲先拿出与乙的邮票数相等的张数给乙;第三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