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和30项审计应用指南

审计准则和30项审计应用指南

审计专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和制度的变化,审计的角色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面对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审计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针对不同的审计诉求,现代审计技术指南出版的比较完善、标准化的够满足审计师们的审计需求,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审计准则指南是以审计师们的实践为基础编写而成,旨在提供审计师们正确完成审计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和绩效标准。本指南以《30项审计应用指南》为核心,为审计师们提供了详细的审

计指南,使他们可以正确而得力地执行审计任务。

本指南着重介绍了30个审计应用技术,它们是审计师们在进行

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的核心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执行审计工作。第一项技术是识别风险和制定控制措施,包括识别风险、审计目标、分析风险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等。第二项技术是定义审计过程,主要包括识别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程序和评估审计结果等。此外,指南还包括审计准则的用途、审计文件的建立、账户的审计、报告的撰写等,还介绍了审计结论的基础准则,这些准则不仅可以帮助审计师们就审计结论的效力提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以为客户带来益处。

本指南以审计准则为基础,介绍了审计师们必须遵守的审计标准。它既是一份规则与准则的总结,也是一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宝贵参考指南。审计师们可以根据指南中的指导原则,提高审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有价值的审计服务。同时,这些原则也可以保

护审计师们的权利,严格执行现行的审计准则,有效防范审计过程中的不合理侵害。

《审计准则和30项审计应用指南》为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为

审计师们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审计程序,既提供了客户有价值的服务,又保护审计师们的权利。审计准则是完善审计体系的核心,30项审

计应用指南则使得审计师们可以正确地执行审计任务。本指南的出现,推动了审计专业的发展,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精确结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一、引言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指南。它们为审计师提供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二、审计准则的定义和作用 审计准则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则。这些准则被广泛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实践中。审计准则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三、审计准则的分类 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的规定,审计准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整体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1. 整体准则 整体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 诚实和诚信原则:审计师应当以诚实和诚信的态度履行职责,不偏不倚地进行审计工作; - 專业背景和独立性原则:审计师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冲突的影响; - 审计工作的谨慎原则:审计师应当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审计工作,

进行充分的审慎性判断,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作准则 工作准则主要规范了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方法和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计划与准备:审计师应当对审计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和程序; -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应当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确定审计程序的安排和范围; - 证据的获得:审计师应当通过收集和分析可靠的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 - 审计证据的评价:审计师应当对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审计文件的保管:审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3. 报告准则 报告准则主要规范了审计师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报告的表述:审计师应当对审计结果进行准确和清晰的陈述,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 报告的结构:审计师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结构编制审计报告,使其易于理解和阅读;

审计准则和30项审计应用指南

审计准则和30项审计应用指南 审计专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和制度的变化,审计的角色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面对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审计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针对不同的审计诉求,现代审计技术指南出版的比较完善、标准化的够满足审计师们的审计需求,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审计准则指南是以审计师们的实践为基础编写而成,旨在提供审计师们正确完成审计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和绩效标准。本指南以《30项审计应用指南》为核心,为审计师们提供了详细的审 计指南,使他们可以正确而得力地执行审计任务。 本指南着重介绍了30个审计应用技术,它们是审计师们在进行 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的核心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执行审计工作。第一项技术是识别风险和制定控制措施,包括识别风险、审计目标、分析风险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等。第二项技术是定义审计过程,主要包括识别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程序和评估审计结果等。此外,指南还包括审计准则的用途、审计文件的建立、账户的审计、报告的撰写等,还介绍了审计结论的基础准则,这些准则不仅可以帮助审计师们就审计结论的效力提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以为客户带来益处。 本指南以审计准则为基础,介绍了审计师们必须遵守的审计标准。它既是一份规则与准则的总结,也是一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宝贵参考指南。审计师们可以根据指南中的指导原则,提高审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有价值的审计服务。同时,这些原则也可以保

护审计师们的权利,严格执行现行的审计准则,有效防范审计过程中的不合理侵害。 《审计准则和30项审计应用指南》为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为 审计师们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审计程序,既提供了客户有价值的服务,又保护审计师们的权利。审计准则是完善审计体系的核心,30项审 计应用指南则使得审计师们可以正确地执行审计任务。本指南的出现,推动了审计专业的发展,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精确结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 一项重要审计准则,该准则主要涉及应用指南的制定,旨在为注册会计师 提供指导,确保他们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能够正确、规范地执行各项要求。 以下是这一准则的应用指南。 首先,本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公正、独立、诚实和勤勉的原则。他们应遵守职业操守,确保其工作不受外部因素 的干扰。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审阅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对企业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进行充分的核实,并在建立资料和证据的基础上形成合理 结论。 此外,本准则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和 内部控制。他们应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了解其业务流程和财务 数据流,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测试计划。注册会计 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审计程序,并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 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监督。 另外,本准则还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应遵守保密规定。他们在进行审计 工作时,必须严格保守客户信息,不得将客户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其他人。 对于发现的可能涉及违法和不道德行为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及时向企业 的最高管理层或相关主管机构进行报告。 最后,本准则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要注意道德和专业 的问题。他们应严格遵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诚实 的态度。注册会计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更新 自己的专业知识,并遵守相关工作要求,进行持续学习和执业能力的提升。

总之,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的应用指南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这些应用指南涵盖了公正、独立、诚实和勤勉的原则,客观、公正的态度,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考虑,保密规定以及道德和专业问题。注册会计师应严格按照这些指南的要求,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规范性,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审计意见。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 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应用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实施指引第1311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对存货、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 申请指南 (2021年11月1日修订) 一、股票 (一)存货监盘(参见本准则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二款) 1.管理层通常制定程序,要求每年至少对存货进行一次实物盘点,以此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并确定被审计单位永续盘存制的可靠性(如适用)。 2.库存监管包括: (1)检查存货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评价存货状况,并对存货盘点结果进行测试; (2)遵守管理说明的合规性以及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程序的执行情况; (3)获取有关管理层存货盘点程序可靠性的审计证据。 这些程序是用作控制测试还是实质性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结果、审计计划和实施的具体程序。 3.在计划存货监盘(或按照本准则第四条至第八条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相关事项包括:(1)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2)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性质; (3)存货盘点是否有适当的程序和正确的说明;(4)存货盘点计划; (5)被审计单位是否一贯采用永续盘存制; (6)存货的存放地点(包括存货在不同存放地点的重要性和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适当的监管地点。如果其他注册会计师在偏远地区参与存货监管,则应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相关规定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实施指引第1311号 适用;

(7)是否需要专家协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聘请专家工作》规定了如何使用专家协助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评价管理层的指令和程序(参见本准则第四条第二款第(一)项) 4、在评估管理人员的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的指令和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这 些指示和程序是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控制活动的运用,例如,收集已使用的存货盘点记录,清点未使用的存货盘 点表单,实施盘点和复盘程序; (2)准确识别在制品的完成程度、流动缓慢(迟缓)、过时或损坏的存货项目,以 及第三方拥有的存货(如寄售货物); (3)在适用的情况下用于估计存货数量的方法,如可能需要估计煤堆的重量;(4)对存 货在不同存放地点之间的移动以及截止日前后期间出人库的控制。观察管理层盘点程序的 实施情况(参见本准则第四条第二款第(二)项)5.观察管理层盘点程序(如对盘点时及其前 后的存货移动的控制程序)的实施情况,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有关管理层指令和程序是 否得到适当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此外,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取有关截止性信息(如存货 移动的具体情况)的复印件,有助于日后对存货移动的会计处理实施审计程序。 检查库存(见本标准第4条第2款第2项) 6.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检查存货,虽然不一定能确定存货的所有权,但有助于确定存货 的存在,以及识别过时、毁损或陈旧的存货。 执行图纸(见木材标准第4条第2(4)款) 7.在对存货盘点结果进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 存货实物,以及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以获取有关盘点记录完整性和准 确性的审计证据。 8.除了记录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盘点结果的测试,获得管理层完成的存货盘点记录副本 也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未来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记录是否准确 反映实际存货盘点结果。 (二)在财务报表日以外的其他日期执行的存货实地盘点(参见本准则第五条) 二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应用指南 9.无论管理层是通过年度盘点还是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存货数量,由于实际原因,存 货盘点可以在财务报表日以外的一天或几天进行。在任何情况下,存货变动控制的设计、 实施和维护的有效性决定了在财务报表日期以外的一天或几天执行的存货盘点程序是否符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41号是我国会计行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实用指南,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明确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根据该指南,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中遵循审计准则的规定,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按照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进行工作。指南详细介绍了审计计划的制定、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等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帮助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审计的全过程。 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对特定行业的审计提供了专门的指导。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业务特征不尽相同,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针对不同行业的审计工作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例如,对于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指南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要重点关注风险管理、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指导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准则,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还对重要审计事项和关键审计风险进行了明确。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可能对财务报表真实性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和风险。指南对这些重要审计事项和

关键审计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方法。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还对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计发现的披露做出了明确要求。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结果的总结和表达。指南对审计报告的编制提供了详细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帮助注册会计师编写出准确、完整、清晰的审计报告。同时,指南还对审计发现的披露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地披露审计发现,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41号应用指南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它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践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指南,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保护公众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应用指南201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 号—— 审计证据》应用指南 (2019 年3 月29 日修订)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1.审计证据对于支持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是必要的。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也可能包括从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如以前审计(前提是注册会计师已确定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自以前审计后是否已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影响这些信息对本期审计的相关性)或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与保持客户时实施质量控制程序获取的信息。除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外,会计记录也是重要的审计证据来源。可以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也可能在编制过程中利用了管理层的专家的工作。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如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要求的声明)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可以被注册会计师利用。 2.在形成审计意见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大部分工作是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为获取审计证据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询问、检查、观察、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这些程序进行组合运用。尽管询问可以提供重要的审计证据,甚至可以提供某项错报的证据,但询问本身通常并不能为认定层次不存在重大错报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 3.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 号——注册会计师的总

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所述,当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时,就获取了合理保证。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4.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互关联。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并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然而,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5.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 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要求注册会计师确定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并由此能够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是一项职业判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 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应用指南》对审计程序的性质、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对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效益的权衡等事项进行了讨论,注册会计师在对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出职业判断时,上述事项均是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一)审计证据的来源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是指导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 的原则和标准。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准确性具有 重要意义。对审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正确开展审计工作,还可以提 高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旨在为相关从业 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一、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审计报告的权威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 原则。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目的和职责、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证据的取得和 评价、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发表等。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的相关规定,审计准则可以分为基本准则和执行准则两大类。 基本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公允性、权威性和完整性。执行准 则是审计工作的操作规范,包括:审计计划和程序的设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 报告的编制和发表等。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这些准则,确保审计工 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二、审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审计准则的应用指南是为了帮助审计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审计准则而制定的一系 列操作指南和实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审计目的和职责 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的基本目的和职责,包括: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审核、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会计政策进行审查等。在应用指南中,需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 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准则规定了一系列审计程序和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要求,包括:审计计划的编制、 风险评估的确定、内部控制的评价、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测试等。在应用指南中,需详细说 明各项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施规范,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审计证据的取得和评价 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证据的取得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 相关性。在应用指南中,需说明如何获取和保留合适的审计证据,如何评价证据的充分性 和可靠性,确保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最新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最新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根据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最新发布的《ISA200—整体阻力的背景》和《ISA210—“特殊的考虑事项”之观察》,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审计准则第210号—确认特殊事项》等相关指导文件,以下是针对最新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详细解析和讨论。 首先,根据《ISA200》,整体阻力指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妨碍审计公正性的一系列因素。审计师应当在开始和持续审计工作时认识到可能存在的整体阻力,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整体阻力可能包括与客户的利益冲突、预期客户关系的维护、与客户高层管理层关系的影响等。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师还应根据《ISA210》中规定的特殊考虑事项,评估因素是否可能增加整体阻力的存在,并考虑采取额外的措施来应对这些特殊考虑事项。特殊考虑事项可能包括与客户的法律或业务争议、客户的金融困境、与客户的关联交易等。 为了减轻整体阻力的影响,并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审计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避免与客户发生利益冲突,并在发生潜在利益冲突时主动采取行动。其次,审计师应加强对特殊考虑事项的评估和披露,确保公众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此外,审计师还应建立良好的与客户高层管理层的沟通机制,以确保能够充分了解并处理整体阻力的存在。

另外,根据CICPA的《审计准则第210号》,审计师还应当在审计过程中确认特殊事项。特殊事项是指可能对审计过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特殊情况,如与客户的法律纠纷、商业争议、关键管理层变动等。审计师在确认特殊事项时,应当充分了解事项的性质、背景和可能引起的风险,并相应调整审计程序和测试的范围和深度。 最后,为了有效应对最新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要求,审计师在审计实践中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首先,审计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最新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要求,并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其次,审计师需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客户、同事和监管机构等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此外,审计师还需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在面临复杂情况和压力时保持独立、公正的态度,并做出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的决策。 总之,最新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对审计工作和审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师应认真遵守最新准则和指南中的要求,加强对整体阻力和特殊考虑事项的评估和处理。同时,审计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审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3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3号——应用指南一、指南范围 该应用指南适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适用。 二、审计准则概述 审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程序。它包括了注册会计师在确认合并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所需进行的审计工作和程序。 三、审计财务报表的要求 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应遵循的要求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审计师需要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进行审计计划的制定。 2.进行审计程序: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其中包括实施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验证会计核算方法的适用性等审计程序。 3.确保审计质量:审计师需要依据审计准则和业务标准,确保审计质量。其中包括审计师的职责、审计团队的组织和管理、审计实质等方面的要求。

4.编制审计报告:审计师需要在审计过程完成后,编制审计报告,并根据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和表达。 四、其他注意事项 该指南还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和程序进行了说明,例如: 1.涉及跨境业务的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和程序。 2.涉及上市公司的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和程序。 3.涉及重大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和程序。 五、指南应用主体 该指南适用于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相关从业人员和机构,包括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 六、指南的效力 该应用指南具有指导性效力,即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时可以参考该指南的规定,但不强制执行。 总结起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3号,应用指南是针对合并财务报表审计的指南,旨在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在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和程序。通过该指南,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合并财务报表时明确审计范围和目标,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并最终编制审计报告。此外,该指南还对特殊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最新版) 目录 一、内部审计准则概述 1.1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2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1.3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类 2.1 内部控制审计 2.2 绩效审计 2.3 信息系统审计 2.4 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2.5 经济责任审计 三、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与意义 3.1 规范审计行为 3.2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3.3 保障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正文 一、内部审计准则概述 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1.1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1.2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针对不同审计类型和领域的具体规范,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 1.3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补充和细化,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实施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类 2.1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 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旨在保障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有效运行。 2.2 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帮助组织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和实现组织目标。 2.3 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合规性等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保障组织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2.4 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是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 舞弊行为进行审查和报告,帮助组织防范和打击舞弊行为。 2.5 经济责任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应用指南201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 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应用 指南 (2019 年3 月29 日修订)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参见本准则第六条) 1.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注册会计师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获取合理保证。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尤其是在下列重要审计环节: (1)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3)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影响。二、审计中的重要性(参见本准则第七条)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需要运用职业判断,以识别各类交 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包括定性披露)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即如

果合理预期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整体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错报通常被认为是重大的)。在考虑定性披露中存在的错报是否重大时,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识别的相关因素包括:(1)报告期内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例如,被审计单位在报告期内可能实施了一项重大的企业合并; (2)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及其变化,例如,一项新的财务报告准则可能要求作出新的定性披露,该披露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是重大的; (3)由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而对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是重要的定性披露,例如,就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对流动性风险的披露可能是重要的。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一)对公共部门实体的特殊考虑(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3.就公共部门实体而言,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通常是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此外,财务报表还可能用于经济决策以外的其他决策。因此,在审计公共部门实体的财务报表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受到法律法规或其他监管要求的影响,并受到立法机构和与公共部门项目相关的公众对信息需求的影响。 (二)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对基准的运用(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4.确定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应用 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一项重要准则,对审计证据的获取、评价和使用等方面提供了指导。该准则的应用指南进一步对准则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解读和说明,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准则。以下是对该应用指南的一些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该应用指南首先对审计证据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它指出,审计证据是用于支持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意见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包括会计记录、财务报表、文件、会计师的计算机程序和其他可用的信息。 接着,应用指南重点强调了审计证据的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审计证据应当具有充分性,即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其次,审计证据应当具有合理性,即必须能够合理地支持审计结论,不能有明显的瑕疵或错误。最后,审计证据应当具有相关性,即必须与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随后,应用指南详细解释了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独立性原则,即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保持独立,避免与被审计单位或其相关方发生利益冲突。其次是概括性原则,即注册会计师应基于合理的审计样本进行审计工作,从而得出对全部财务报表的合理结论。最后是可靠性原则,即注册会计师应选择合适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以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 除了上述基本原则外,应用指南还对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和使用审计证据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首先是关注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有效和可靠。其次是关注证据的充分

性和适时性,注册会计师应确保获取的审计证据足够且与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相一致。此外,应用指南还对注册会计师在处理证据不足或矛盾的情况下应采取的应对方法提出了建议。 总之,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应用指南是一份重要的指导文件,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证据准则。它对审计证据的获取、评价和使用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应对方法。正确理解和应用该指南,对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指为了规范和标准化中国境内企业内部审计活动,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指南。具 体准则是对内部审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规范和解释,旨在提高 审计效能和审计质量。以下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及具体准则的重要内容。 一、内部审计的目的和职责: 2.规定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包括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运营 绩效、合规性、资产保护等进行审计。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1.明确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对象,避免利益冲突和主观偏见。 2.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外部和内部干扰。 三、内部审计的组织和管理: 1.明确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必要性,规定其组织架构和职责。 2.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与公司高层管理层保持密切合作,独立行使其职责,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四、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1.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包括计划和目标设定、风险评估、审计 程序设计、证据收集和分析等。 2.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统筹内外部资源,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环境审计: 1.评估机构的控制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内部监督机制等。 2.审计控制环境的特殊要点,如组织的价值观、道德标准、风险意识等。 二、风险管理审计: 1.评估和监督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 的设计和执行情况。 2.审计风险管理的特殊要点,如排查内部控制漏洞、评估风险管理的 效果等。 三、运营绩效审计: 1.评估企业的运营目标和绩效指标的设定和实施情况。 2.审计运营绩效的特殊要点,如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数据的可靠性等。 四、合规性审计: 1.审计公司的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情况,包括合同合规、信息 披露合规等。 2.审计合规性的特殊要点,如内外部监管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等。 五、资产保护审计: 1.评估企业的资产保护措施的效力和完整性。 2.审计资产保护的特殊要点,如制定安全策略和措施、评估和管理风 险等。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最新汇总(2021年7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最新汇总(2021年7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附:【内部审计准则】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如下(截止2021.7): 【内部审计准则】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准则】第21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准则】第2102号——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准则】第2103号——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准则】第21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工作底稿 【内部审计准则】第21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准则】第21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准则】第21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后续审计【内部审计准则】第21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抽样【内部审计准则】第21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析程序【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内部审计准则】第22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信息系统审计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人际关系【内部审计准则】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档案工作 【内部审计准则】第2309号——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

内部审计准则及指南(2021修订版)

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及指南 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序言 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 号——审计方案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 号——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3 号——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4 号——审计工作底稿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5 号——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6 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7 号——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8 号——后续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9 号——内部审计督导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0 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1号--结果沟通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2号──遵循性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效劳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5号──分析性复核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8号——审计抽样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0号──人际关系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4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工程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序言 本序言旨在说明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制定依据、目标、体系、约束力、适用范围、制定与发布程序、修订和解释权。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制定依据与目标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目标: 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职业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那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开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那么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由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是内部审计准那么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根本标准,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根本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是依据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标准。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三、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约束力 〔一〕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标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四、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适用范围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应遵循内部审计准那么。 五、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制定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