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之窗导游词

畲乡之窗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看过路上的好山好水,听过畲族的风土人情,美丽的大均古村就在各位的眼前。

请随我进入畲族文化陈列馆,了解畲族文化。畲族婚俗、宗教信仰、山歌、舞蹈、服饰、禁忌、饮食等别具一格,传师学师、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婚俗、畲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分畲族服饰区、织布彩带区、畲族居室区、香菇茶叶区、农耕展区、生活文化区等六个主题文化展区,多角度展示畲族文化。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畲族彩带和畲族“三月三”。

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有图案带、符号带和字带三大类。第一类:图案带。畲族人民的崇拜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在彩带上以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二类:符号带。畲族彩带上还有些看似汉字却又不是汉字的符号,畲民认为那是祖传的字,是吉祥祈福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意符文字”,是“活”着的畲族“文物”,它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第三类:字带。近代以来,随着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畲村办起私塾,畲民开始学习汉文化。一些畲族女孩子也认识了汉字,汉字织纹彩带开始出现。景宁东弄村的一位蓝姓女子即畲族民间艺人蓝延兰的太曾外祖母首先织出了《皇帝朝纪》字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朝纪,宋元明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福禄寿喜,龙飞凤舞,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双排编制一共104个字,在两排相同汉字之间还织上50个传统符号,堪称一绝。

“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称“乌饭节”。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畲族百姓云集歌场,进行对歌,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祀活动。“三月三”吃乌饭源于一个民族故事。相传在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率畲民抗击敌军,被围困在山中。时值隆冬季节,粮食断绝,情况万分危急,雷万兴动员畲民上山寻找食物。但见满山遍野草木枯黄,只有乌稔树,虽叶落殆尽,却仍然果实累累。畲族人民摘食乌稔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三冲出重围。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抗击敌兵取得胜利,畲族后人便铭记这一天并代代相传,也就有了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如今,景宁“三月三”畲乡风情节已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的传统旅游盛会。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这一段欢乐时光能给您留下美妙的回忆。

市级精品课程(5)《畲族服饰》教案

目录

第1课《走进畲族服饰》

(一)激趣导入 1、播放畲族山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他们在唱山歌的时候的打扮是怎么样的? 2、引出课题:走进畲族服饰。 (二)欣赏服饰 1、投影播放畲族人民穿着畲族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畲族服饰主要有哪些颜色?上面有哪些装饰?款式和我们现在穿 的服装有什么不同? 2、学生欣赏讨论后总结:畲族服饰主要的颜色是黑色和蓝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并且都配有围裙,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畲族妇女还喜欢佩用银饰,常见的有发簪、耳环、耳坠、戒指、手镯等。 3、教师小结:畲族志性的服饰是女子的“凤凰装”,畲族服饰样式按样式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浙西南装式和闽东北装式。不同年龄段女子着装样式名称各异:畲家妹子16岁以前的装扮象征雏凤;婚后妇女是成年大凤凰的装扮;老年妇女则是老凤打扮。 (三)引发创想 1、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去设计畲族服饰,你会怎么去设计?

第2课《凤凰嫁衣》

2、出示现收藏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的民国时期的传统的凤凰嫁衣的上衣图片。 问:说说和你平时看到的凤凰嫁衣有什么不同? 畲族传统凤凰嫁衣为黑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绣有精美的图案。 现代的凤凰嫁衣从颜色、样式、纹样上与传统的凤凰嫁衣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四、说一说 畲族姑娘出嫁身着的凤凰嫁衣各有不同,你见过怎样的凤凰嫁衣,能简单的画一画或写一写吗? 五、学生作品欣赏 六、展评小结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值得学习的地方, 2、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他们的优秀之处。 3、教师小结。 七、课外拓展 用其他材料形式展示凤凰 板 书 反 思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范文三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 【导语】《美丽的槐乡》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生动优美、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照样子写叠词。 过程与方法: 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到槐花一词,老师仿佛就闻到一股甜丝丝的清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 有闻到过春末夏初的五月,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之中。这美丽芳香的洋槐 之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甜蜜和欢乐,你们想不想也去享受一番。那我们去 看看五月洋槐开花了板书:(槐花)开得怎样 二、初读课文扫请生字 1.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 3.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2.小声读课文,看看哪一段课文是描写这幅画的(第1段)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洼,坡岗,似 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 5.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你们槐花,难怪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 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你体会 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 们勤劳可爱。)板书:勤劳可爱 6.这白白的花儿像小辫一样挂在枝头,这难怪蜜蜂喜欢,孩子们满足, 槐花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风儿打的旋涡……浸在香海中。)板书:花香 过渡: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槐乡孩子勤劳可爱,槐花又白、又香、 又美。是呀!槐乡还有比槐花更美的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 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小学作文感谢信300字

小学作文感谢信300字 最后,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三月三”活动带来的欢乐,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我们畲乡,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畲族文化。这都应该归功与你们呀!所以,我还要对你们说:“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为我们畲乡做出的巨大贡献!”” 致此敬礼!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want to thank my classmates give me help, they write papers for me to provide a lot of advice and help. I want to thank, thank you very much my mentor Han Ying teacher. He is easy-going enthusiasm, scholarly carefully. He is always in the chat can encourage you, like a bosom friend in paper writing and rhetoric aspects of her to "professional standard" are always strict with you, from the choice and will start, until the last of the paper again and again modification, polishing, Korea is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teacher always gives me deep and detailed guidance, help m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train of thought, intellectualize, warmly encouraged. 实用性写作(申请信 ) Your address Month, Date, year Receiver's address Dear ..., I am extremely pleased to hear from you./ to see your advertisement for the position in .... And I would like to write a letter to tell you that.../ I am confident that I am suitable for the kind of the job you are advertising. .../ I feel I am compet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you have listed.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 .... I am enclosing my resume for your kind consideration and reference. I shall be much obliged if you will offer me a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an interview. I will greatly appreciate a response from you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ies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Best regards for your health and success. Sincerely yours, X X X 当孔明与刘备回到新野,他们同吃同榻,这又表明了刘备对孔明的尊敬。之后,孔明说什么,刘备就怎么做,这孔明从山间野夫,一下跨到能与君王平起平坐的军师、丞相。我不仅想:当时,说不定还有更多的诸葛亮等待贤君明主支“开发、利用”呢!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像唐僧一样坚持不懈,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更要像孙悟空那样聪明机灵,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不墨守成规,千方百计地寻找另外的途径去解决。

走进畲乡古建筑群落 寻找心里那份宁静

走进畲乡古建筑群落寻找心里那份宁静走进粤北始兴畲族山区,给游人的最大印象之一便是这里的古老建筑,斑驳的古寨墙壁,悠长的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畲寮,这就是畲族古人流传下来的古建筑群落。这些畲族古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虽然没有现代建筑的富丽堂皇,却别有一番古老沧桑的厚重感,如下图,据说市面上的古方胃泰散肠胃茶,发源于此栋建筑。很多现代人,在节假日喜欢放下都市的繁忙与压力,走进畲族古建筑群落中,心里十分宁静,漫步于小河边,感受山野田间的悠然自得。 畲族,一个古老而又文化璀璨的民族,目前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粤北山区,贵州、四川也可见畲族人的群落。由于畲族人一直依山生活,因此畲族人在长久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傍山结茅,依山而筑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建筑风格显示出了畲族人的高超智慧与勤劳精神。

因为畲族人所生活的地区不同,畲族建筑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但在众多畲族聚集群落处,可以看到,畲族房屋建筑格局基本分为“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像竹竿一样细而深长,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但无论是“竹竿寮”或者是“走马寮”,都显示出了浓郁的畲族古建筑风格,这些畲族古建筑受到当地政府保护。 “远方客人到畲村,山笑水笑人欢乐。”畲族人好客、热情,有远方的客人来到畲族古

村,感受一下畲乡的米酒,中草药文化,坐落在粤北山区始兴,有着千年、百年历史的畲寮中,仔细倾听着老人们讲着前朝故事,畲族奇特文化风俗,也是一种享受。 虽然畲族文化受到各界研究与关注,但目前,关于畲族这一古老民族的发源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见这一民族的神秘。畲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语言、古建筑风格、图腾信仰等,这些神秘的魅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走进这些畲族古建筑群落中,寻找那神秘感觉。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课件【精选合集】(最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照样子写叠词。 过程与方法: 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到槐花一词,老师仿佛就闻到一股甜丝丝的清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闻到过?春末夏初的五月,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之中。这美丽芳香的洋槐之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甜蜜和欢乐,你们想不想也去享受一番。那我们去看看五月洋槐开花了板书:(槐花)开得怎样? 二、初读课文扫请生字 1.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 3.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2.小声读课文,看看哪一段课文是描写这幅画的?(第1段)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洼,坡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 5.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你们槐花,难怪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们勤劳可爱。)板书:勤劳可爱 6.这白白的花儿像小辫一样挂在枝头,这难怪蜜蜂喜欢,孩子们满足,槐花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风儿打的旋涡……浸在香海中。)板书:花香 过渡: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槐乡孩子勤劳可爱,槐花又白、又香、又美。是呀!槐乡还有比槐花更美的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少数民族文化--畲族

少数民族文化--畲族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气候湿润,资源丰富,除品种多而优的水稻和薯类等农作物外,景宁香菇和惠明茶最负盛名。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精巧的编织工艺 畲族的编织工艺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

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 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编工艺品从材料破竹到染色喷漆需几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风、挂联、枕头、席子、椅子等外,还有许多造型生动,美观精巧,色彩鲜艳的筐、篮等。如鹅形筐,以鹅身为容体,以回首的曲颈为提梁,以乳白原色竹篾为羽毛,栩栩如生,美观实用。许多竹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 2 0 至2 4 0 条之多。从斗笠的外缘看,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从斗笠的上面看,有斗笠燕、顶、四格、三屋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不同的花纹。斗笠以五彩九重篾编织而成,既精致轻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红绸带及各色珠子,更加耀眼夺目。畲族妇女在外出赶集或走亲访友时,都要戴上花斗笠。 男女互嫁的婚俗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

桐庐莪山畲乡:山水相间 民俗之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7475753.html, 桐庐莪山畲乡:山水相间民俗之乡 作者:林一木 来源:《浙江林业》2017年第03期 暖阳、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走进莪山畲乡,展现在眼前的便是“江山如此多娇”的独特画面。春日的莪山畲乡透着点微寒,却使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清新感,逆着阳光走过热闹的集市,耳听不一样的语言,眼看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体验着莪山畲乡的山水民情。入山,只见康庄大道纷繁交错之中显眼地“中国畲族第一乡“的巨石标志屹立在路口,随着路程的不断行进,随处可见万亩竹海绿波飞扬,迷迷蒙蒙犹如一幅泼墨写真,多姿多彩的畲族风情、悠然闲适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描绘着莪山畲乡的“色彩”。 桐庐莪山畲族乡位于桐庐县中南部丘陵地区,面积4.3095万亩,其中山林面积2.4253万亩。总人口9255人,畲族人口占总人口28.4%,是杭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莪山畲族乡围绕建设集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森林之家”,全力打造集“竹笋采收、山地运动、登山休闲、休闲垂钓、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区。 “绝代双娇”隐畲乡青林绿波藏人间 拾级而上,目之所及便是青山绿水,以“林”为主的新丰村,黄色的建筑几乎与山林融为一体,难以分辨那是土地还是生活,淳朴原始的自然风光蕴含其中;而以“水”为主的中门村,则在阳光下折射出生命的活跃,似水奔流不息,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快乐的跳动。 “秘境”民宿。“秘境”的主人是来自于台湾的六爷,在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气息的隐世村落里选择土夯墙、黑砖瓦,作为其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保留了这个山村原始的建筑语言。门前一只巨大的鹿的造型,似乎正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寂静的山谷,被称之为秘境最醒目的标志。无边界的游泳池、舒适的温泉,独栋、独特的用餐环境,自然简约的装修风格,老木头的乡村元素等都为“秘境”的美添砖加瓦。 一指峡谷。一指峡谷景区位于莪溪流段,自然山水中的潺潺流水、嶙峋怪石,林荫翠竹之中充满着不少自然野趣,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指动指”更有江南第一奇石的美称。莪溪属于高山流水,水质纯净透明,清澈见底。 先锋云夕图书馆。先锋云夕图书馆位于桐庐莪山新丰村戴家山,这里是畲族人聚居的民族自然村落,建村380年,海拔600米左右。木刻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夺目,黄泥土坯墙、木头窗,左为艺术咖啡馆,右为图书馆和活动空间,一条Z形的走廊连接彼此。一进门,一台畲族织布机、整齐的书架、流线型的桌椅,红色的邮筒在楼梯的墙边逐级延伸,二楼的钢化玻璃窗,一览层层梯田依山傍水。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范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范例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范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槐乡》教案范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照样子写叠词。 过程与方法: 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到槐花一词,老师仿佛就闻到一股甜丝丝的清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闻到过?春末夏初的五月,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之中。这美丽芳香的洋槐之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甜蜜和欢乐,你们想不想也去享受一番。那我们去看看五月洋槐开花了板书:(槐花)开得怎样? 二、初读课文扫请生字 1.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 3.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2.小声读课文,看看哪一段课文是描写这幅画的?(第1段)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洼,坡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 5.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你们槐花,难怪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们勤劳可爱。)板书:勤劳可爱 6.这白白的花儿像小辫一样挂在枝头,这难怪蜜蜂喜欢,孩子们满足,槐花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风儿打的旋涡……浸在香海中。)板书:花香过渡: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槐乡孩子勤劳可爱,槐花又白、又香、又美。是呀!槐乡还有比槐花更美的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景宁畲乡游记作文

景宁畲乡游记 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四6班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一群人乘着大巴车到景宁畲乡游玩。 (一)漂流 到了景宁,第一个游玩的项目就是又刺激又好玩的橡皮艇漂流。我们在门口争先恐后地买水枪,坐上橡皮艇一一出发。 这儿的溪流曲折,溪水清澈,两岸群山环绕,花草竞艳,令人心旷神怡。正当我欣赏着两岸风景时,船已经到了水流急速的地区。突然一个浪头打来,我的衣服全湿透了,把我吓了一大跳。又一个浪打过来,把橡皮艇撑了上去,又把它打了下来,真有乘着船在大海里乘风破浪的感觉。 “快准备好水枪,我们要进攻了!”弟弟大叫道。我赶紧把水枪拿起来,准备向前面的橡皮艇发射。忽然,一股水柱射出去,打中前面的橡皮艇。他们那些“胆小鬼”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撑起雨伞来抵抗,只有伯伯和一个弟弟跟我们。“砰”,一个水柱射中我,我火冒三丈,对准他们狂射。他们也不甘示弱,朝我们狂射,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水仗”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橡皮艇到达终点后,我们个个都成了可怜的“落汤鸡”,但我们还是很开心。 (二)观看畲族迎亲嫁娶表演 漂流后我们换好衣服,兴致勃勃坐车去畲族山寨观看迎亲嫁娶表演。 到了山寨,导游从我们团队中挑选出四人:两位表演伴郎、一位表演新郎、一位表演娘舅。娶亲表演开始了,首先要让伴郎闯过四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是挑扁担。伴郎要把装了礼品的扁担挑到新娘家大门口。两位叔叔挑起扁担就走,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看来这一关并没有难倒叔叔。

第二道难关是伴郎要用嘴把盛满酒的碗叼起,并把碗里的酒喝完。这次两位叔叔轻而易举地把酒喝得一滴不剩,闯过了这关。 第三道难关是借锅。伴娘把三样锅具:火钳、炊火筒、菜刀拿上来,然后说一个谜,让伴郎猜是三种中的哪一种,猜错了罚喝一碗酒。结果可想而知,叔叔们肯定会猜错,喝得脸都发红了呢! 第四道难关是杀鸡,而且不能溅出鸡血,否则溅一滴鸡血就要喝一杯酒。叔叔们一边按住鸡一边拔鸡毛,忙得不亦乐乎。鸡脖子上的毛拔光后,一位叔叔一刀见血,把鸡头剁了下来,鲜血像喷泉一样涌了出来,满地都是。唉,叔叔只好又喝了几碗酒。 四道难关都过了,老娘舅把新娘抱了出来,让新娘和新郎成亲。结婚迎亲表演就这样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槐乡》精品习题

3 美丽的槐乡 一、选一选。下面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披散(pī sǎn) B、似瑞雪初降(sìruì xuěchūjiàng) C、发辫(fà biàn) D、浸在(jùn zài)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ī májiān tóu zī wai shān gāng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喜盈盈:()()() 2.山山洼洼:()()() 四、我会选。选择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正确意思。 别:①卡住,插住,;②分离;③另外的;④不要。 1.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2.请别.破坏花草。()3.请到别.的地方踢球,不要打扰大家休息。() 五、勤阅读,能力强。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表现了槐花的特点。 2.从文中找出表现槐花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 这段话赞美了槐乡孩子的特点。 六、畅所欲言。 槐乡里那些热情好客的小主人用槐花蜜和槐花饭招待他们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家里来了客人,你会怎样招待他们呢? 《美丽的槐乡》作业测评参考答案 一、D 二、芝麻肩头滋味山岗 三、1. 香喷喷白茫茫甜丝丝 2. 大大咧咧山山洼洼马马虎虎 四、1. ① 2. ④ 3.③ 五、 1. 又白又多 2.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竹垟畲族乡人民政府

竹垟畲族乡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二O一八年一月五日

目录 机构职能……………………………………………………………………………………………………………………………… 机构设置002656337-01-2011-0001———002656337-01-2017-0001 领导分工002656337-01-2012-1001———002656337-01-2017-1001 工作规则002656337-01-2011-2001――-002656337-01-2017-2001 政策文件……………………………………………………………………………………………………………………………… 乡镇文件02656337-02-2017-0001———002656337-02-2017-0022 业务工作……………………………………………………………………………………………………………………………… 工作动态002656337-04-2017-0001———002656337-04-2017-0025 公示公告002656337-04-2015-0001———002656337-04-2017-0001 公开年报…………………………………………………002656337-06-2011-0001———002656337-06-2018-0001 财政信息…………………………………………………………002656337-06-2015-0001———002656337-05-2017-0002

机构职能 机构设置 索引号信息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时间002656337-01-2017-0001 竹垟畲族乡人民政府职能职责竹垟畲族乡人民政府职权2014-01-15 领导分工 索引号信息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时间002656337-01-2017-2001 竹垟畲族乡领导分工竹垟畲族乡领导分工2017-08-16 工作规则

幼儿园大班本土语言活动《歌唱畲乡》优质课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
《歌唱畲乡》 陈海燕
景宁县教研室
教材来源与分析:
将畲族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已有三年多,在课题组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对地方资源 进行挖掘、筛选,并改编了部分本土文化的教育题材。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人对畲族民 间文化也有了粗浅的了解。由此产生一个念头,是否能将涵盖畲乡文化全貌的素材用诗 歌形式表现出来呢?让幼儿学着、 念着就能知道家乡的主要文化, 因而就有了一种冲动, 梳理出表现畲乡特色的几个方面,包括名胜、节日、服饰、特产等,将其创编成琅琅上 口的诗歌。b5E2RGbCAP 诗歌句式整齐,择词通俗易懂。创编时能从意境、语言等方面着意考虑。开头与结 尾运用“美哩、妙哩” ,鲜明的体现了畲族语言风格。p1EanqFDPw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创编相应诗句,加深对畲乡的了解。 2、感受诗歌意境美及语言美,进一步萌发对畲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将收集的图片、照片按诗歌分段布置为 4 个版块——名胜、节日、服饰、特产,范 文(部分诗句字条) ,背景音乐。DXDiTa9E3d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景点、风情、节日、服饰、特产等) 二、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分段创编相应诗句,学念诗歌。 1、出示第 1 个版块: ① 图片上是我们畲乡的哪几处景点? ② 你喜欢哪处景点?为什么?(这是一处怎样的景点?) 逐句出示诗句。 ③ 师提炼幼儿语言并朗诵第 2 段。 2、出示版块 2:①“三月三”是我们畲乡特有的民俗节日,我们怎样过节的?(引 导运用“喜洋洋” 、 “载歌载舞” )RTCrpUDGiT

② 师提炼并朗诵第 3 段。 3、出示版块 3:① 畲乡人们穿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② 师提炼并朗诵第 4 段。 4、出示版块 4:① 畲乡有什么特产? ② 这些特产是怎么样的?(从名、味方面引导,出示相应诗句) 三、理解学习完整诗歌 1、结合各版块图片欣赏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2、幼儿利用范文朗读诗歌。 3、幼儿欣赏图片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将版块图片投放语言区,鼓励幼儿欣赏,互相朗诵。

暑期社会实践感言走进畲族的感动修订稿

暑期社会实践感言走进 畲族的感动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暑期社会实践感言--走进畲族的感动 在景宁的3天,痛并快乐着。自己一直都个活泼好动的人,在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主动要求加入。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却后悔了好几次。首先,是那十八弯的山路,对于一个不会乘车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脸色苍白的下了车后去宾馆睡了会才算恢复点精力。而这三天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徒步,原来我是一个这么会抱怨的人,一边叫累一边叫后悔,最恐怖的是最后那天我们拼了全力爬到半山腰不知除了多少汗却仍是放弃了,沿着盘山公路又磨回来了。在路上,我说:在爬山的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可等爬完了,渐渐的恢复体力了又觉得实际上也还行,尽管酸痛的双脚一直提醒着我之前的痛苦。 三天的徒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件事的完美完成的艰辛,却也让我们领略了一翻辛劳后的心满意足。记不清我们敲响了多少户畲族朴素人民的大门,数不清我们记录了多少份科研调查表…只记得我们在路的尽头向路人寻问时的腼腆,在三叉路我们彼此的分歧。。。。。。 尽管这3天让我流了一夏天的汗,但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收获。当我在抱怨这三天的辛苦生活,心疼我的双脚走了这么多的路时,却也突然意识到住在深山里的畲族同胞们一直过的都是这样的生活。每天就这么定时的几班车,错过了就错过了,只能等第二天。看不到热闹的市场,没有繁华的广场,就连杂货店都屈指可数。很难想象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维持的。 走进畲族,一眼看去都是木制房子,或许几十年前的我们也是过的这样的生活,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发展还是有遗漏的角落。看着他们一家围在一张大圆桌前吃着大锅饭,有羡慕但更多的是心酸。虽然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是荤素搭配,色,香,味,这,都是必须的,而他们满满的一大盘青菜粉丝已经是那一餐的主菜了。在此,真的不得不为我们这生活的富足幸福却又从未觉得感恩,理所当然的接受着的我们汗颜下。 每个畲族同胞都是那么的客气热情好客,起码我在挨家挨户询问时收到的不是白眼或是谩骂而是耐心和亲切地询问:要喝水吗要坐下休息会吗虽然,那里是我们浙江最落后贫穷的

四上地方课程

四年级第一学期《人--自然--社会》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人·自然·社会》(四年级)教材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编制。本册教材共有26课课文,涉及“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浙江资源、文史与人物、民间艺术”等5个模块的内容。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 安全教育模块:《触电的预防与急救》、《火灾预防》、《火灾逃生》、《遇到坏人怎么办》、《认识人民币》; 环境教育模块:《废旧电池的回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珍爱野生动物》、《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资源模块:《江南古民居》、《四大藏书楼》、《家乡物产》、《风景秀丽的四大名湖》、《走进畲乡》; 文史与人物模块:《白居易在杭州》、《苏东坡与西子湖》、《走进王安石》、《沈括与〈梦溪笔谈〉》、《“海青天”的故事》; 民间艺术模块:《江南戏曲奇葩——越剧》、《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一出戏救活一个戏种》、《钱王与杭州》、《孙权与东吴》、《南宋都城》、《走进岳王庙》。 每课课文由课题、主体文和活动栏目“阅读”、“交流”、“活动”组成,并配有相应的图画、照片等。 二、教材把握 (一)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本册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5个模块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活动性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有角色扮演、模拟演练、体验、交流、调查、制作、探究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4.趣味性 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有活动栏目和留白,增强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并注意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2.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材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栏目是教材内在的组成部分,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因此,本教材的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 3.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本课程的设计是综合性的。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效果。 4.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进程 三、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提出本课学习活动可以达成的基本目标。本册教材分两个学期教学,本学期教学内容为第1课——第14课。 教学进度表

畲乡之窗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看过路上的好山好水,听过畲族的风土人情,美丽的大均古村就在各位的眼前。 请随我进入畲族文化陈列馆,了解畲族文化。畲族婚俗、宗教信仰、山歌、舞蹈、服饰、禁忌、饮食等别具一格,传师学师、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婚俗、畲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分畲族服饰区、织布彩带区、畲族居室区、香菇茶叶区、农耕展区、生活文化区等六个主题文化展区,多角度展示畲族文化。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畲族彩带和畲族“三月三”。 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有图案带、符号带和字带三大类。第一类:图案带。畲族人民的崇拜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在彩带上以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二类:符号带。畲族彩带上还有些看似汉字却又不是汉字的符号,畲民认为那是祖传的字,是吉祥祈福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意符文字”,是“活”着的畲族“文物”,它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第三类:字带。近代以来,随着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畲村办起私塾,畲民开始学习汉文化。一些畲族女孩子也认识了汉字,汉字织纹彩带开始出现。景宁东弄村的一位蓝姓女子即畲族民间艺人蓝延兰的太曾外祖母首先织出了《皇帝朝纪》字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朝纪,宋元明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福禄寿喜,龙飞凤舞,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双排编制一共104个字,在两排相同汉字之间还织上50个传统符号,堪称一绝。 “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称“乌饭节”。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畲族百姓云集歌场,进行对歌,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祀活动。“三月三”吃乌饭源于一个民族故事。相传在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率畲民抗击敌军,被围困在山中。时值隆冬季节,粮食断绝,情况万分危急,雷万兴动员畲民上山寻找食物。但见满山遍野草木枯黄,只有乌稔树,虽叶落殆尽,却仍然果实累累。畲族人民摘食乌稔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三冲出重围。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抗击敌兵取得胜利,畲族后人便铭记这一天并代代相传,也就有了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如今,景宁“三月三”畲乡风情节已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的传统旅游盛会。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这一段欢乐时光能给您留下美妙的回忆。

美丽的槐乡 2

《美丽的槐乡》说课稿 一、说教材 《美丽的槐乡》是鄂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乐园(一)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的迷人景色和槐乡五月孩子的美好品格。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绘了槐乡五月到处盛开着洋槐花的美好景象;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设想中走进槐乡的小朋友定会闻香沉醉、受到热情招待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叙写了孩子们用槐花装点自己,表现了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则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学生喜欢这类语言诗化,意境美妙的课文。根据本文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 二、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学方法要从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和好学的角度来思考。根据本课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我准备在课堂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创设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使他们更快、更好、更准、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促进法。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新课标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而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使阅读转化为一种内在潜能。 3、导读法。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多读,并且读出感情来,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新课标也十分重视朗读。在教学中要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有重分朗读的时间,并设计多形式、多层次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完成词句的训练,在读中完成语言的积累。 三、说学法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越俎代庖,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质疑法、自渎自悟、品词析句等方法来理解课文。 四、说程序

丽水市畲族人民革命斗争概述

丽水市畲族人民革命斗争概述 莲都区史志办 1934年丽水畲族人家 丽水是一个畲族人口较多的市,全市万人口中,畲民就有1.7万,散居在全市各地大小180多个村庄,共有雷、蓝、钟三姓。 畲族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在旧社会,他们受尽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居住在偏僻山区,长期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富于革命精神。 在革命战争年代,丽水的畲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汉族兄弟一道,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之中。不论是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丽水解放后的剿匪斗争,都有畲族人民的业绩和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5月丽水解放以前入党的畲族地下党员共有216人,分布在19个支部(或小组),其中,全部由畲族党员所组成的支部(或小组)就有5个。畲民聚居区域大多是我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畲民聚居村成了我地下党领导同志活动、隐蔽的主要地点。不少畲民的家成了我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交通站和联络点。 丽水的畲族人民,与汉族劳苦人民一道,紧密团结,互相支持,为了革命事业流血牺牲,共同谱写了光辉壮丽的革命诗篇。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丽水畲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最早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初期。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活动正处于高潮,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遭受逮捕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各地。而丽水曳岭一带的畲汉人民,在这时兴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 曳岭是畲民相当聚集的地区。老竹、丽新、永丰一带的畲民共有400 0多人。那时,曳岭属宣平县管辖。1927年年底,中共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县委委员陈俊(又名陈一飞)来到曳岭的畲汉人民中间,秘密发展地下党员,建立党组织。从1927年12月至1928年5月,当地入党的就有30余人,其中下桥山背的畲族青年蓝进仁于3月加入

小学五年级浙江地方课程《衢州的畲乡风情》精品教案设计

小学地方课程《南孔圣地》五年级教学设计
主题五《衢州的畲乡风情》
课标要求: 1、知道衢州的畲族乡和畲族村以及畲族的四姓。 2、了解畲族人们的民俗风情,感受畲族人们的文化生活魅力。 3、培养尊重和热爱畲族人民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知道江山和衢州的畲族乡、畲族村。 2、了解畲族人们的民俗风情,感受畲族人们的文化生活魅力。 3、培养尊重和热爱畲族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畲族的民俗风情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难点:畲族服饰特点的掌握,畲族语言和歌舞的学习以及民俗的寓意。 教学准备: 上网查找畲族服饰、节日的图片;查找歌舞视频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看服装猜民族:知道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 个民族中,有 55 个是 少数民族。今天,老师带来了图片,请你看服装猜民族。 (藏族)b5E2RGbCAP 2、 听音乐猜民族: 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好听的音乐, 咱们来听音乐猜民族。 (维 吾尔族、傣族) 教学环节: 一、走进畲乡 (一) 、导入。

1、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 个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风 情。这节课,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生活在我们江山的少数民族——畲族。 (板书: 畲)p1EanqFDPw 2、这一群畲族人民就生活在我们江山市上余镇塘岭片江村村。 (出示衢州市 地图) ,这个村子大部分人都是畲族的,我们把这个村子叫做畲族村。在我们衢 州市,有好几个这样的畲族村,如衢江区大洲镇大路自然村、柯城区航埠镇的北 二村,都是畲族村。从龙游县城往南行,循着龙丽高速公路约 25 公里,就到了 龙游县的沐尘乡,它是衢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我们叫他畲乡。 (板书:乡)
DXDiTa9E3d
一扇很有民族特色的大门,把我们带到了龙游县沐尘乡。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畲乡,探访畲乡古老又神秘的风情。 (板书:风 情) (二) 、学畲语 1、看,两位阿姨来迎接我们了!仔细听听,她们在对我们说什么呀?(播 放声音) 2、猜一猜:阿姨在说什么? 3、她说的话和我们的汉语一样吗?这是畲族特有的语言,叫畲语。畲语有 意思吗?咱们也来学一学吧!谁来学学?RTCrpUDGiT (1)指名生说畲语。 (2)老师示范:老师也来学一学。 ★第 1 次学,说得还不错。 ★真像呀! (三)赏服装 1、阿姨说的话和我们不一样,穿的衣服也跟我们不一样。前不久,老师也 从畲乡那儿带来了一套衣服, 看看这套衣服怎么样?美在哪里? (挂出衣服) (① 颜色鲜艳②图案花纹丰富③做工精致)5PCzVD7HxA ★你观察得真仔细!再看看,还有什么? ★看看都有哪些图案?(把衣服拿到学生中间,细看) ★她们把山里的花草、林间的山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缝在衣服上, 裙子上。 ★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先用木制的织布机织好布,再用一根根细细小小的针 ★有点像了。 ★你就是一个地道的畲乡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