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

154

总382、383、384期

2016年第04、05、06期(2月合刊)

桥梁与隧道工程

0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中,连接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保障工程质量,提高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设计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不仅影响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降低了工程质量,影响行车安全。为转变这种情况,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考虑工程建设具体需要,重视每个细节处理,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水平,为工程施工和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创造良好条件。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特点

作为道路与桥梁设计的关键内容,连接处设计一直是设计单位十分关注的部位。在路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连接处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二者的刚度存在差异,填充物不一样,强度和胀缩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连接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情况,在结构自重、车辆荷载、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道路和桥梁会出现下沉现象,但二者下沉会存在较大差异。通常道路下沉幅度更大,从而在连接处容易出现错台,车辆通过时会发生桥头跳车现象。另外,由于道路与桥梁的刚度不一致,但车辆通过时施加在道路和桥梁的荷载是一致的。久而久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引发桥头跳车现象,严重的甚至导致交通事故发生[1]

。正是由于连接处具有这些特征,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还可能诱发安全事故。

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对策

某桥梁工程全长227.4m ,桥面宽32m ,设计时速40km/h 。工程规划设计时,为预防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确保连接处的设计效果和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综合采取以下对策,确保设计水平。

2.1 严格落实设计规范标准

为提高连接处的设计水平,首先就要严格遵循并落实相关规范标准,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加强每个细节设计控制,为施工提供有效指导。就目前的设计规范标准来看,有关连接处的设计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影响设计水平提高,容易导致桥头跳车等现象发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连接处的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桥连接处最大容许工后沉降为小于或等于10cm ,一般路桥连接处为小于或等于30cm 。同时还要求路桥连接处施工完成后,应连续观测2~3个月,每个月沉降量不超过6mm 。这些规范要求对路桥连接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设计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准则。因此,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范标准。并且在设计前全面、细致地对桥下地基进行勘察,科学布置观测点,连续观测2~3个月,获取相关数据,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对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2]。必要时还应该加固和处理地基,预防沉降现象发生。2.2 合理设计连接处的搭板

搭板不仅造价低廉,而且施工工艺简单,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和范围,在路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为预防路桥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确保过渡段连接的牢固与可靠,避免行车安全事故发生,合理设计搭板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工程建设中,有些路桥连接处即使安装了搭板,同样也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搭板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认识搭板的重要性。为改变这种情况,促进搭板作用的有效发挥,该工程设计时采取以下对策:结合搭板的受力状态,用简支梁计算搭板长度,保证其长度合理,满足连接处施工需要,一般搭板长度应该跨越桥台台背难以压实的土体。另外,为保证搭板作用的充分发挥,提高连接处的稳固性,还可以在搭板尾端加设一条长3~5m 的变厚式埋板,如图1所示。从而保证搭板作

收稿日期:2015-12-21

作者简介:钟明(1986—),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

钟明

(唐山众联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首先分析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对策,主要包括落实设计规范标准,合理设计搭板、填料类型,重视压实度设计和控制,加强台背回填设计等。实际应用表明,采取上述设计对策不仅预防桥头跳车,还能保证车辆安全顺利行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工作提供启示与参考。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对策;搭板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B

道路桥梁设计

道路桥梁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苏通科技产业园经六纬九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系别:土木建筑系 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班级:07道桥 姓名: 学号:0703040210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年 5 月

摘要 施工方案是指用以指导建设工程项目中分项、分部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本项目工程西侧从规划经七路往东至规划经十路,路线全长2185米。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全宽36米;本道路按城市支路标准实施,设计时速为40Km/h。 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方案分为工程概述、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工艺、施工平面布置;其中本施工方案针对的是路基工程。其中施工组织管理从人、材、机及现场“三通一平”等方面说明开工前必备的生产要素,指出路基分部工程总体施工思路。施工工艺以流程图的形式介绍路基分部工程各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其他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则以工序施工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思路、程序、操作要点及规范要求等进行说明。施工平面布置则对施工现场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合理安排,以满足安全有序施工的需要。 土方是本工程中最大的项目,工期较长且耗用资源较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做好土方的调运,严禁出现因土方欠缺而造成的窝工。 以本项目工程施工图设计及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查阅相关施工手册,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全面去考虑各项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制定了较有效的技术措施,为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教师面试真题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教师面试真题 1、P65 页一、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杨玉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92-0。 2、P181 页5.3.2 沥青透层、粘层、封层施工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杨玉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92-0。 3、P205 页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杨玉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92-0。 4、P97 页3.2.1 道路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杨玉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92-0。 5、P173 页4.1.1 桥梁的组成和分类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杨玉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92-0。 6、P188 页4.3.3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构造及识读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杨玉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92-0。 7、P124 页6-1 沥青混合料定义及其分类 《市政工程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楼丽凤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 05288-28、 8、P6 页 2-1水准测量原理 《工程测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苗景荣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7-112-03397-7 9、P47 一、基底压力的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述勇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978-7-112- 03396-6 10、P197 6-6重力式挡土墙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述勇中等专业学校教材ISBN 978-7-112- 03396-6

桥梁毕业设计方案比选参考

第1章基本资料 1.1基本资料 1.1.1设计标准 荷载:公路-I级+人群作用; 桥面宽度:双向两车道14+2×2m人行道,单车道宽度为3.5米,自行根据规范设计其它细部构造尺寸; 地震荷载:按六度设防; 桥面纵坡:2%,对称设置,需采用圆弧线或缓和曲线连接,曲线设置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桥面横坡:1.5%。 1.1.2地质情况 表1.1 里程桩号与地面高程 1.1.3 气象情况: 年平均气温20~30℃;月平均高温32.5℃;月平均低温10.6℃;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3℃。 1

1.1.4通航要求 V级航道,净宽38m,净高5.0m,航道断面为矩形截面。最高通航水位6.94m。 1.2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3-2005)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1-2005)

第2章方案比选 2.1 方案拟定 2.1.1设计原则 桥梁设计必须遵照“实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 (1)符合当地复杂的地质条件,满足交通功能需要。 (2)设计方案力求结构安全可靠,具有特色,又要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工程总造价经济。 (3)桥梁结构造型简单,轻巧,并能体现地域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 2.1.2 方案简介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技术标准,且由于该桥有通航要求,在布跨的时候桥墩的位置不能影响通航,拟选出以下六个初选方案分别为: 1、方案一:45m+70m+45m连续梁桥; 2、方案二:45m+70m+45mT型刚构; 3、方案三:35m+90m(拱桥)+35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4、方案四:50m+80m+30m主跨80m边跨50m的独塔斜拉桥; 5、方案五:35m+90m+35m双塔悬索桥; 6、方案六:50m+110m单塔悬索桥。 从总体布局、环境协调、技术先进性、施工可能、景观要求、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考虑,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方案一、二、三来作工程量计算,作进一步比较。 2.2方案比较 2.2.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方案 1、孔径布置 此方案的桥孔径布置主桥为45m+70m+45m连续梁桥。该桥跨越河道是V级航道,设计时必须考虑满足通航净空的要求,还要考虑与两岸接线道路的衔接。采用预应力连续梁桥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空间限制的要求,而且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2、桥跨结构构造 桥跨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跨Lmax=70m,边跨与中跨比为0.64,即 3

分析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

分析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 的要求。提高路面桥梁路基的施工质量,实现道路科学发展的要求,是道路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道路桥梁路基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 前言 道路桥梁路基质量对其使用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路基施工阶段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加强每一道环节的技术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一、简述道路桥梁的路基 不拥有一个稳固路基,那么就没有一个稳固公路,优质的公路,路基是非常关键的,路基的质量需要从路基的施工上开始抓起。公路之中主要满足对公路汽车的荷载承受作用,以及经受住各种各样自然因素的侵蚀,路基属于一个公路线形的主题,属于路面基础所在,与路面来共同的承担汽车荷载的作用。而道路桥梁路基主要是依据一定技术与线路位置的要求,来修筑作为道路中路面基础的一种带状建造物,而其实用石料或者是土来修筑而成的。在它的本身承受路面与岩土的自重,以及从路面之上所传递的荷载,同样也属于整个巩固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路基会与隧道、桥梁相互进行连接,来构成共同的线路。一般路基会依照几种条件的不同,基本上会分成两种形式,一个是路堤,另一个是路堑,也被成为填方与挖方。在道路桥梁之中的路基属于线形的一种

结构,它有着与大自然接触广、线路长等一些的特点,并且它的稳定性质,一般主要取决于当地自然的环境。如何对线位合理进行选择,可以有效的避开不良地质与较为艰难的路段,有效保证路基的稳定,将工程的数量降低,有效节约工程所用开支。在路基的施工中主要存在着工艺简单、劳动力耗费多、工程的数量大等一些特点。路基的施工将沿线原来的一些自然状态进行改变,是路基施工的过程之中一些非常关键的内容。路基在施工中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路基的本体,在路基的本体之中主要是承受荷载与铺设轨道的结构部分,比如路堤等,同样它也是路建工程之中主体的建筑物体。 2路基的防护与加固,路基防护与加固建筑物之中路基属于附属的建筑物,所以路基属于轨道基础,不仅会承受轨道重量,并承受着回到行车的荷载。 3路基的建筑材料,主要应用的都是土石类型的散体材料,因此路基也是一个土石的结果后。所以经常还会受到水、地质、天气等条件的侵蚀与破坏,导致其的抵抗能力不强。 二、路基填土与压实 土是固、液、气三种物质组成的集合体。土中气相主要指土空隙中充填的空气,其含量与土的含水量有密切关系。土空隙中充填的是气体还是水,土的性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压实时,锤击或碾压的功能需要克服粒间气体的排除及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才能使颗粒产生相互的位移和靠近。在松散湿土处于偏干状态时,土中空隙大都是相互连通,水少气多,在受到外部功能作用下,气体易于排除,密度容易被击实增大,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设计

浅谈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设计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公路和桥梁是国家交通运输建设中的重点,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往往出现桥头跳车现象,这主要是公路和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的设计有问题。为了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利,就必须对发生跳车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公路和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从而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减少跳车的发生。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连接处;伸缩缝;跳车现象 1.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发生跳车现象的原因 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发生跳车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解决办法,是提高道路桥梁通行状况,保证运输安全顺畅的重要途径。研究分析表明导致桥梁公路连接处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路桥内部刚度突变、施工中的不均匀下沉以及车辆本身与车速的抗震性能等。经过对我国路桥状况的分析可知,刚性结构物与柔性道路连接处的不均匀下沉所致的错台是引起公路桥梁连接处发生跳车的主要因素。由于路桥建设施工中所用的材料不尽相同,所以为了避免由于错台引起跳车现象,就必须对设计进行相应的优化,包括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的调整。 2.减少连接处跳车现象发生的施工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与刚性结构桥梁的强度、刚度、胀缩性以及组成材料等都有所不同,由于桥头连接处容易发生集中应力,受自然因素、结构自重以及车辆重量的影响,会导致公路与桥梁同时下沉,然而二者的下沉量差异很大,由于公路的下沉量远大于桥梁,所以容易形成错台,从而引发桥头跳车现象。为了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必须在建设的设计阶段对路基进行详细勘察,根据路基状况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 2.1公路与桥梁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为路堤和桥台,在施工中为了保证各自的质量,减小下沉量,对其都做了一定的加固处理。一般桥梁建成后桥台的下沉量很小,几乎不存在下沉,但是由于路堤自身的压缩续变性,就算路基已充分压实,也很难防止由于土基固结导致的下沉,必须等通车一段后才会趋于稳定。填土沉降和天然地基沉降是导致台后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填土沉降是在车辆冲击振动载荷、垂直载荷及路堤自重的影响下,路基填料经不断压缩降低了孔隙率,使得密实度增大,从而导致填土沉降。因此为了避免路堤下沉就必须在桥涵构造物的设计中充分考察填方路基的填方高度、填料来源、路堤长度、地质情况及路堤沉降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桥涵的跨径、位置和桥台后部的防护措施,防止小跨径大河面桥涵的出现,从而从设计上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2.2填土流失及排水不畅导致的路基沉陷 当路堤和桥涵连接处出现缝隙时,一旦下雨就会导致雨水沿缝隙的下渗,导致桥台及土类填料被软化或浸蚀,由于填方体受侵蚀造成压实不够,进而导致强度下降,填方体变形。当桥头路基在受到车辆载荷冲击或振动影响时,就会发生沉陷现象。因此在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必须认真进行路堤勘察,科学设计公路的排水系统,防止填土流失,尽量避免路堤下沉,减少桥头跳车的发生。 2.3改进施工设计,减少桥头跳车发生 通过在桥台和路基之间设置搭板,能够将柔性路堤上的下沉量转移到刚性桥台上,搭板可大大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为防止出现二次跳车现象,在桥台搭板设置施工中可在其尾端加设部分变厚式埋板,埋板长3~5 m,在搭板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连接处应用变厚式板替普通路面板。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地质情况以及其他影响路桥连接质量的因素,对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减少桥头跳车的发生。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历史上三座造型优美独特桥梁介绍 摘要:德国马格德堡水桥是一座渡槽桥,连接德国两条重要的运河,可用时提供停车场、自行车道、人行道及水道。被德国人誉为“马格德堡水路十字路口”。日本锦带桥位居日本三大名桥之首,全桥由五座木制拱桥构成,横跨于锦川之上。由日本人模仿西湖虹桥而成的锦带桥已成为日本的一大亮点。法国米约高架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建造精确度极高,缓解甚至解除了米约地区的交通堵塞问题。 关键词:马格德堡水桥日本锦带桥米约高架桥结构介绍 1.马格德堡水桥 简介 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 er Bridge),德国人也称它为跨河 水道,更有人亲切的称其为“马格 德堡水路十字路口”。马格德堡水桥 是一座渡槽桥,连接着德国两条重 要的航运运河:易北河-哈维尔运河 (Elbe-Havel Canal)和马格德堡 (Magdeburg)附近的米德兰运河 (Mittellandkanal),并直通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山谷(Ruhr Valley)的中心地区。早在1919年,德国人就已经开始酝酿连接两大运河的计划,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正式投入建设,但是,二战的爆发以及战后东、西德的分裂导致这一项目一拖再拖,直到9 0年代两德统一才再度施工。水桥对各地游客开放,同时提供停车场、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它信息标志,细述着建桥的历史。 1.2 工程简介 工程师们连通两条水道的最初构思,早在1919年即已提出,而罗腾湖

(Rothensee)升船机及大桥锚碇也于1938年安装就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设工程被推迟。随后的冷战时期,德国分裂,该项目被东德政府无限期地搁置下来。 德国重新统一后,随着道路交通重大工程规划的编制,水桥再次成为一个优先项目。建造于1997年开始,经过六年时间的建设,耗资5亿欧元,于2003年10月完工,总长达到918米。巨大的水桥,现在连接柏林的内陆港与莱茵河沿岸港口。为使运输船舶得以跨越易北河而建设的这庞大的“浴缸”,共耗费了2.4万吨钢材和六点八万立方米混凝土。 直到水桥于2003年10月开通运营之前,在米德兰运河和易北河-哈维尔运河之间运行的船舶不得不绕道12公里,通过易北河罗腾湖船闸(Rot hensee Lock)和涅格利普船闸(Niegripp Lock)通行。 1.3 建筑特色 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er Bridge)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一架可以行船的水桥。船只在这座桥上可以自由的航行。它是欧洲目前最长的水道桥工程,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连接了起来,所以事实上,这座桥跨越了整个易北河。 1.4 结构特点 马格德堡水桥是用来跨越道路、铁路、河、峡谷或其他障碍而建造的结构。印象中的桥梁不外乎就是让车辆、火车、行人来穿越的。但在德国,这桥主要是来给船过的,所以有一天过桥时,看到大船跟着一起过时不用太慌张。 马格德堡水桥,位在马格德堡(Magdeburg)的易北河上,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Midland Canal)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Elbe-Hav el Canal)跨越易北河连接起来。由于马格德堡通过易北河可到达汉堡的海港和南部的德雷斯顿、捷克,让马格德堡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水路、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 1.5 卫星图

道桥毕设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评定与改建设 计研究 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年级: C1201 指导教师:宋金华 学生姓名:李博楠 学号: 127499 2016年 4月 13日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评定与改建 设计研究 一、前言 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客运货运需求及汽车保有量对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自 1988 年我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截至 2013 年末,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 10.44 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近十年来年均增长率在 10%以上(如图所示),当前的绝对增量依然强劲。虽然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但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高速公路中,由于受到当时建设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建设思想的制约,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已不能适应交通量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道路的使用性能正在逐年下降,有的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路面病害。在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大部分为双向四车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某些高速公路现有通行状况将不能适应交通要求,需扩大通行能力,增加行车道数。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对这些路段进行改扩建,通过改扩建与必要的原路面翻修,彻底恢复道路的使用性能。本课题将着重研究我国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状况以及对路面现有问题的修复,改扩建措施与方法。 二、正文 1、国外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以德国为例, 自上世纪20 年代德国开始建高速公路, 主要选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德国高速公路90%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战后50 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沥青路面修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高等级公路多数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到1980 年前联邦德国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仅占30%, 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占70%, 最有代表性地表明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

1、路基的作用?与路面共同承担行车载荷。 2、路基按材料分类型?土质路基与石质路基。 3、路基工程的基本要求?①正确、合理的断面尺寸;②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③强度;④水 -温稳定性。 4、路基的断面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等形式。 5、路基土质的统一分类?巨粒土(漂石、卵石),粗粒土(砾类、砂类),细粒土(粉质、粘质、 有机质),特殊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 6、路堤施工特点?①路堤基底处理;②填土要求;③填方压实。 7、基底处理的内容与方法?①伐树除根及表土处理;②耕地、水田的处理;③坡面基底的处 理。 8、路堤填料的选择处理:整体要求:①级配良好,粘结能力强,易于压实稳定。②基本上不受 水侵软化与冻害影响。处理方法:①含水量调节②化学稳定处理(利用石灰或者水泥) 9、路堤填筑方法:①水平分层填筑法②纵向分层填筑法③横向填筑法④联合填筑法。(一般 尽可能用①的方法)。 10、路基边坡施工的基本要求:①放样②做好坡度式样③随时测量④留有余量。 11、路堑开挖基本方法:①全断面开挖法②分层横挖法③分段纵挖法④分层纵挖法⑤通道纵 挖法。 12、机械化施工:①推土机作业②铲运机作业③挖掘机作业④推土机与铲运机联合作业。 13、石质路基开挖方法:①爆破法开挖②松土法开挖③破碎法开挖。 14、路基压实的作业:①提高填料密实度,减小孔隙率②增强填料颗粒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凝 聚力,提高内摩阻力,减少变形。 15、压实状况的表征:压实度。 16、影响路基的压实效果主要因素:①土的含水量②土的性质③压实功能④碾压时的温度⑤ 压实土层的厚度⑥地基或下承层强度⑦碾压机具与方法。 17、压实工作控制内容:①确定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②检查控制填土含水量③正确选择 与使用压实机械④分层填筑,分层碾压⑤全宽填筑、全宽碾压⑥加强质量检查。 18、桥涵台背填土注意要点:①分层压实,分层检查②检查频率为50㎡检验一点,不足50㎡ 检验一点③采用小型的手扶振动夯或手扶振动压路机。 19、现场压实度评定方法:①环刀法②灌砂法③利用核子密度计测定。 20、填石路堤压实标准方法:在规定深度范围内,以12t以上振动压路机压实,当压实层顶面 稳定,不再下沉时,可判为达到密实状态。土、 石混填压实标准方法:①当混合物中巨粒土多余70%时,作业方法接近填石路堤②巨粒土含 量低于50%,作业接近于填土路堤。 21、高填方路堤压实:设计无要求时,基地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0%。 22、各种地面地下排水设施:地面①边沟②截水沟③排水沟④跌水与急流槽; 地下①暗沟(盲沟)②排水管③排水涵洞。 23、坡面防护与处理:①抹面②喷浆③勾缝④灌浆⑤嵌补或者铆固。 结构物防护:用片石、块石、圆石或者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坡,防止坡面风化与被侵蚀。 24、挡土墙种类:按位置①路堑挡土墙②山坡挡土墙③路肩挡土墙④路堤挡土墙 按构造形式与特点①石砌重力式②石砌衡重式③钢筋混凝土悬臂式④钢筋混凝土扶壁式⑤ 柱板式⑥锚杆式⑦锚定板式⑧垛式。 25、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①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②透水性差③压缩性高④抗剪强度低 ⑤触变性与蠕动性⑥抗陷强度低。 26、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①表层排水法②砂垫层法③稳定剂处治法④开挖换填法⑤强制

浅谈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

浅谈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 摘要: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事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立体交叉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中最为困难的一点就是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建设 质量和人们出行的安全。因此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基础上,对其问题 和解决办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 1导言 道路桥梁路面的平整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当前交通建设规模 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开展施工设计,然后严 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全隐患的发生。 2道桥连接部位施工分析 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位一直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难点内容,并且该处也容 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一套科学性的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来说显 得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在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往往很容易存在 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使得道路桥梁的建设在面对相同的荷载的时候,会因为自 身的差异问题而存在不均匀的沉降,主要包括桥头跳车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在对桥梁的连接处进行建设时,具有较为集中的应力,再加上受到雨雪的侵蚀以 及外界的风力影响,会使得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再加上荷载的不断作用,使得两 个相互连接的部位都会存在沉降问题,但是由于主体结构的性质比较差,会使得 下沉深度存在差别,在连接部位处会有错台现象产生,降低行车的舒适度以及安 全性。 3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的关键点 3.1可观性 进入新时期,路桥工程不仅要满足交通需求,保证牢固性外,还要兼顾美观性,因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首先,加固伸缩缝:要将施工所在地的气 候特点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做好施工监测工作,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运用过来,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科学设计桥梁断头局部破损和各个伸缩缝,且对其有效加固。其次,加固地基:施工前,要仔细勘察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然后将容易出 现不均匀沉降的地方找出来,然后将本处地基作为加固的重点,避免有地基沉降 问题出现于日后运行过程中。最后,加固裂缝:需要对路桥的承载重量科学计算,避免在重量荷载作用下,有裂痕出现于桥路上。同时,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 补救已经出现的裂痕问题。 4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4.1钢筋锈蚀 在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时,钢筋属于最基础的结构构件,钢筋的质量和使用 寿命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会经常出现有钢筋锈蚀等问题,降低 钢筋使用性能。这种问题的出现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钢筋的运输方式,钢筋的保存环境,钢筋的保养措施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导致钢筋的使用质量严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要求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要求 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设计弯桥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偶然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标准值效应相结合。偶然作用的效应分项系数取1.0;与偶然作用同时出现的可变作用,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取用适当的代表值。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其代表式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公路桥涵结构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短期、长期效应组合。 结构构件当需进行弹性阶段截面应力计算时,除特别指明外,各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应取为1.0;各项应力限值应按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构件在吊装、运输时构件重力乘以动力系数; 永久作用常用材料的重力密度 预加力在结构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使用阶段构件应力计算时,应作为永久作用计算其主效应和次效应,并应计入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但不计入预加力偏心距增大引起的附加效应。在结构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预加力不作为作用,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但在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中,仍需考虑预加力引起的次效应。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总结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总结 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下面是,请看: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市政道路桥梁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诸如城市给排水工程、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等不可缺少的施工工程进行的管理工作,是一种协调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控制关系的管理工作。市政道路桥梁的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水平不仅影响了施工的进度,还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自身的特点,其施工环境、施工地域、施工工艺等的不同,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加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往往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施工工艺的管理、施工工期的管理、施工财务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施工投资管理等几个方面,在分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也将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进步,机械化、自动化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业的各个方面,新的节能材料也大规模的使

用,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工艺也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发展,这就对施工工作人员和工程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工艺,以及对机械设备的熟练使用;另一方面,要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人员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协调好施工部门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检修,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加强监督。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单位中的施工人员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施工工艺,对机械设备的操作缺乏科学性,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水平,不能充分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造成工程延长工期,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增加建设成本。 施工单位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和制度上的缺陷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足。一方面,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通常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该路段的车流量、人流量、对交通的影响以及附近建筑的布局和政府的政策等等因素,但是,设计师往往只针对个别因素进行考察,缺乏全局性、长远性的考虑,造成施工过程中管理的复杂性和资源的浪费,例如郑州某路段的快速公交工程,在运行几年后由于建设地铁的需要,予以拆除,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

道路桥梁土木工程论文范文

道路桥梁土木工程论文范文 我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也取得较大的进步,并且在逐步完善中。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道路桥梁,供大家参考。 1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道路桥梁路基的平整度控制不佳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路桥路面的平整度是道路桥梁工程最为重要的部分,如果在对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对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使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进行快速的衰减,使得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颠簸和晃动,从而造成车辆的损坏以及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在现如今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路基路面平整度控制不佳的状况,对车辆的通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道路桥梁路基的夯实不足 从现如今的道路桥梁使用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的道路桥梁在竣工完成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损和裂痕,更甚至于道路桥梁的突然倒塌以及严重倾斜等现场的出现。而导致

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在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工程的平整度以及施工的进度,对路基的夯实进行了忽略,从而导致路基的夯实不足;(2)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施工过程中昼夜温差的不断变化,使得施工材料发生了热胀冷缩,导致道路桥梁路基的承载力不均匀。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竣工之后,由于车辆的通行,使得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路基路面的损毁和断裂。 1.3道路桥梁路基的塌陷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桥头的填土与沉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使得桥头大板与桥梁伸缩缝之间的连接程度无法得到要求,从而在连接的接口处形成凹凸不平的阶梯,对车辆的通行速度进行了降低。同时该阶梯的存在,不仅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给道路的桥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桥梁就会出现沉降及倒塌。因此,在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必要性的,从而对桥梁的塌陷进行有效的防止。 2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1)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一、总则 1、安全等级; 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 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 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 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 三、设计要求 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 2、桥涵孔径 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 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 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 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 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 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 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 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

道路桥梁专业设计说明

1 选线 1.1选线步骤 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路线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同时地质、气候条件多变,都影响路线的布设。但山脉水系清晰,给选线指明了方向:不是顺山沿水,就是横越山岭。 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本设计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首先确定起终点的位置,根据地形图上的地形地貌及相关的设计资料确定两点间路线的基本走向。 2)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一些细部点,如沿线房屋、农田等地点要重点控制,然后连接控制点,初步完成路线布局。 3)本设计本着方便出入,少占田地,路线短,填挖少且平衡的原则,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以定出道路的中线。 1.2定线 本设计路线大致走向为由南向北。设计范围为:K0+000.000—K2+881.406. 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在1:2000的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最终合理确定出公路中线的位置(定出交点)。 1.2.1试坡 定均坡线。在山岭重丘地带,根据等高线间距和所选定的平均纵坡(视路线高差大小,一般选5%-5.5%)按计算得等高线间平均长度a(a=等高距/平均纵坡)进行试坡(用分规卡等高线),本设计中a取4cm,将各点连成折线,即均坡线。 1.2.2定导向线 分析这条均坡线对地形、地物等艰苦工程和不良地质的避让情况。如有不合理之处,应选择出须避让的中间控制点,调整平均纵坡,重新试坡。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折线,称为导向线。 本设计地势较为简单,无不良地质,所选的中间控制点均满足要求。 1.2.3平面试线 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平面线形设计的要求,穿线交点,初定路线导线(初定出交点)。敷设曲线:按照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各弯道的圆曲线的长度。平面试线中要考虑平﹑纵﹑横配合,满足线形设计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物等情况,穿出直线并选定曲线半径。

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2) 1.1 地理位置图 (2) 1.2总说明书 (2) 1.21设计概况 (2) 第二章道路等级确定及路线方案拟定 (3) 2.1 公路等级的确定 (3) 2.2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总体运用情况 (3) 2.3路线方案 (4) 2.3.1路线拟定的基本原则 (4) 2.3.2选线步骤 (5) 2.3.3路线走向 (6) 2.3.4设计范围 (6) 第三章几何设计 (6) 3.1 平面设计 (6) 3.1.1平曲线要素计算 (7) 3.1.3 主点桩号计算 (8) 3.2纵断面设计 (9) 3.2.1设计原则 (10) 3.2.2 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 (11) 3.2.3竖曲线计算 (11) 3.3横断面设计 (14) 3.3.1等级与标准 (14) 3.3.2超高与加宽............................................................................................................................. - 6 - 3.3.3路拱设计................................................................................................................................. - 9 -

第四章结构设计.......................................................................................................................................... - 10 - 4.1 路基设计......................................................................................................................................... - 10 - 4.2 路面设计......................................................................................................................................... - 11 - 4.21选择路面的类型,拟定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 - 12 - 4.22 交通量分析........................................................................................................................... - 12 - 4.23例如沥青路面要确定设计验算标准 .................................................................................... - 12 - 4.24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 - 12 - 4.25对高等级公路沥青砼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验算拉应力 .................... - 12 - 第五章人工构造物设计.............................................................................................................................. - 12 - 5.1 挡土墙设计..................................................................................................................................... - 12 - 5.2小桥涵设计...................................................................................................................................... - 12 - 第六章排水设计.......................................................................................................................................... - 12 - 6.1地表排水设施设计.......................................................................................................................... - 13 - 6.2地下排水设施设计.......................................................................................................................... - 13 - 6.3路面排水设计.................................................................................................................................. - 13 - 6.4排水系统的综合设计...................................................................................................................... - 13 - 第七章沿线设施设计.................................................................................................................................. - 14 - 7.1护栏设计.......................................................................................................................................... - 14 - 7.2防护网设计...................................................................................................................................... - 14 - 7.3 隔离栅设计..................................................................................................................................... - 14 - 第八章专题设计.......................................................................................................................................... - 14 - 3.编制依据..................................................................................................................................... - 14 - 致谢............................................................................................................................................................ - 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