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料浮性料

浮性料

简要的说一下通用的膨化机生产这两种料的差别

a、主轴转速

浮性料:主轴转速基本按照设定转速全速

沉性料:主轴转速一般要比浮性料转速要低1/3左右

b、熟化度、膨化度

浮性料:95%以上基本全熟化,膨化度一般在1.5-2.0间

沉性料:大约80%左右熟化,膨化度一般不超过1.3倍。

c、物料入机后,沉性料会比浮性料多一个泄压过程,然后再出模,机筒内压力要低

浮性料:输送前进,熔融熟化,出模膨化

沉性料:输送前进,熔融熟化,泄压输送,压缩密度出模(稍微膨化)

d、调质加水量,沉性料要明显的高。两种料的调质水分为

浮性料:24%左右

沉性料:30%左右

e、模板开孔率不同

浮性料:假设一般为(1)

沉性料:大约为(2-2.5)

f、大配方不同

浮性料:一般淀粉量在20%-25%,物料要漂浮,主要靠淀粉的膨化

沉性料:一般在10%左右,达到15%以上就很难全沉下去,主要作用是粘结,提高耐水性。

戴经理和杨经理说的都很好,补充一点点。

膨化浮水料和沉水料不仅配方不同、膨化操作参数有差异外,实际上对设备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

沉水料采用膨化生产而不用颗粒机制粒 后熟化,很重要的就是要求高的熟化度。戴经理提到 的熟化度不高,但实际生产中很多厂家还做不到。因为很多用户认为已经是膨化料了,熟化度自然没问题,根本就没有检测熟化度。

生产沉水料的要求应该比浮水料更高,首先,它要求达到与浮水料基本一致的熟化度,然后要考虑在出料端减压(通行的做法是加水冷却机筒),所以沉水料机型的长径比要求比浮水料的大。也就是说,大的长径比可以生产浮水 沉水料,小的长径比适于浮水料,做沉水料时熟化度低。实际上,市面上很多以谷物膨化为主的小食品膨化机在生产宠物食品等产品时,熟化度不够也就是这个原因。

水产膨化饲料较一般水产饲料的七大优势

水产膨化饲料较一般水产饲料的七大优势 膨化饲料综述 随着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水产饲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水产养殖的品种众多,由于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对饲料性状的要求也不同:为了使水产养殖动物有足够的摄食时间,除了使饲料颗粒能完整保持一定时间外,还应该相应制成浮性(针对上层鱼类、蛙类)、慢沉性(针对中下层鱼类)和沉性(针对虾蟹类)三类饲料,以满足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需要;另一方面,膨化料粘合性较好,不易散失,而且能够准确掌握投料数量,减少浪费--这也是为了适应当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许多水产养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量使用膨化水产饲料。例如在挪威,大西洋鲑的养殖全部使用高能低蛋白膨化饲料,饵料系数在1.1以下,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减轻了饲料对环境带来的负担。水产膨化饲料也能很好地满足水产养殖业对饲料环保、高效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从水产饲料的工艺、机器方面着眼,来分析水产膨化饲料的研究进展。 水产膨化饲料的特点 1便于饲养管理 水产膨化饲料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水面(水中),投饲时不需专设投饲台,只需定点投饲即可;鱼采食时需出水面,能直接观察鱼的采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并能及时了解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因此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有助于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既节约大量时间,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防止饲料浪费 水产膨化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很好。一般2小时内(有的长达l0多小时)不溶解,因而能避免饲料中营养成份在水中溶解散失和饲料沉入泥中,而且残饵也容易捞起晒干,能最大限度防止饲料浪费。据试验表明一般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比粉状或硬颗粒饲料节约饲料10%左右。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在种的数量上占优势。目前世界上有鱼类2万多种,其中圆口纲占%,软骨鱼纲占%,硬骨鱼纲约占%。我国近产2831种,分隶于43目,282科,1077属。圆口纲4种,软骨鱼纲162种。硬骨鱼纲2655种。其中海水鱼纲约72%,淡水鱼约28%。这么多的鱼,要全部认识,的确是个问题,所以,为了有利于鉴定和分类工作,必须对这些鱼类按照系统演化的规律加以分门别类。 所谓鱼类的分类和其它动物一样,是以形态生理、生活习性、胚胎发育、遗传等各方面的异同之处,找出它们的血缘关系,然后再分门别类,给每一个类群一个分类位置和适当的名称,这样排列成了一个自然系统,这就是所谓的鱼类分类学。 目前鱼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以鱼的形态结构为主(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还有鱼体外部和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口的位置、形状、牙齿的形状,幽门垂等)。为了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还要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分布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考虑。 第一节鱼类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阶元和命名法 鱼类分类阶元和其它生物一样,在脊索动物门下分为纲、目、科、属、种六个基本分类阶元。 一、种的概念 种又称物种,它是鱼类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分类阶元。它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 二、种以上的分类阶元

(一)属的概念:它是一个聚合的分类阶元,是包括了一个种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于共同祖先的物种,它们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即属的特征。分布局限于一个大陆或相邻的大陆,属与属之间有明显的间断。 (二)科的概念:它是比属更高一级的分类阶元。它由一个属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共同祖先的属组成。科有它的共同特征,科与科之间有明显的间断。它的分布是世界性的。 (三)目、纲、门的概念:它们是科以上的分类阶元。是分类系统中最稳定的分类阶元。相关的科归为一个目,相关的目归为一个纲,相关的纲归为一个门。 为了确切的确定一个种的分类地位,往往在上述的6个基本分类阶元之间增设了总级或亚级,如总纲、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属。举例说明:鲤的分类位置——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总目,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鲤亚科,鲤属,鲤。 三、命名法:由于各地区的语言和方言不同,所以,同一种鱼,却名称不相同。会出现同物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如同物异名:真鲷在水分称加吉鱼,而浙江称铜盆鱼。同名异物:白鱼有些地区代表白鲢,有的地区代表翅嘴红鱼白。为了知识交流以及避免文字上的误会,所以国际上采用了瑞典科学家林奈提出的生物命名法。 (一)双名法:对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采用双名法,即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都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所组成。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种名在后,全部小写,另外在学名后面加上定种人的姓名(凭记名),第一个字母也是大写。如鲤的学名即Cyprinus carpio Linnaeus。若发现新种时,在凭记名方面属上或,若新种尚不能确定,则在属名后加sp。 (二)三名法:即亚种的定名法,由属名加种名+亚种名+凭记名。如果为亚属,则亚属名用括号写在属名后面。如刺鱼巴

鱼饲料的自制方法

合理设计饲料配方。设计配方时要考虑饲料营养与容重的关系,既要保证黄鳝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又要让它们吃饱。动物性饲料在黄鳝日粮中一般占50%~70%。菜籽饼粕等原料虽然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是由于它含有葡萄糖硫甙等抗营养因子,过多地使用会影响黄鳝的生长。因此它的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自配饲料的配方:新鲜的畜禽下脚料65%,麦麸20% ,油菜饼粕10%,酵母3%,食盐1%,添加剂1%。 3.黄鳝饲料的加工我们以利用畜禽下脚料为主自制配合饲料给大家介绍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粉碎可以增大饲料与动物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改善干物质、氮和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方法是:将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洗净,切成小块,用带有3-4毫米模孔电动绞肉机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大蒜,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接下来,是将粉碎的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和各种添加剂、饼粕、麦麸等充分混合、搅拌。我们要注意,在湿度较大的天气,原料本身含水量大,制粒时,可以适当减少加水量;湿度较小的天气则可以适当多加水。总的原则是:在加水后,混料手捏成团,放手即散。最后是用电动制粒机制粒成型。这里,还要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自配饲料储存时间较短,最好是现配现用。● 黄鳝饲料的使用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投饵应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的“四定”原则。“定时”是根据黄鳝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于每

天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料为主。“定量”是根据黄鳝的摄食强度与水温的关系,来确定每天投饵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当水温在15℃左右时,开始投饵,日投饵量约占幼鳝体重的3%;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10%;水温在20~28℃时,日投饵量占黄鳝体重的10%~20%;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应少投饵或者不投饵。饲养人员在投饵后1小时应该及时检查,如果饵料已吃完,说明饵料量不足,应该适当增加,如果1小时没吃完,则说明饵料过量,应适当减量。“定质”是根据黄鳝喜欢吃新鲜饵料、不喜欢变质食物的习性,要确保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不变质。“定位”指的是在固定地点进行投喂。这样可以使黄鳝养成集中摄食的习惯,也便于养殖户观察黄鳝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 实践证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黄鳝,不仅能节约饲料成本,还可以加快黄鳝的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观众朋友您不妨也来试一试。依据黄鳝天然食性,国内养殖户大多普遍采用投喂鲜活饵料进行人工养殖,这些鲜活饵料包括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或灯火诱虫。其优点是黄鳝能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表现为增重倍数低、饵料难以保存、数量无法长期稳定供应,尤其是大规模养殖时,这一局限性更加难以克服。 能否使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黄鳝是实施黄鳝规模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有一些养殖户自己配制一些人工饵料进行饲喂,但由于对黄鳝的食性转变过程、人工饵料配制的营养全面性及制

海水鱼类饲料配方的营养与特性

海水鱼类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与特性 1.钙 一般在淡水鱼的预混料中钙的含量较多,因为淡水中溶解的钙少,而海水中溶解的钙则趋于饱和,所以海水鱼中钙的补充就少。事实上,如果过多的钙进人鱼体,超过肾功能的负荷,就会抑制生长,所以在借用淡水鱼预混料配方时,要根据养殖海水盐度的高低作适当的调整,高盐度应少添加,低盐度应多添加,但不管水质如何变化,钙对鱼类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2.磷 磷在水中基本上是一种限制因子。水环境中能提供的量有限,所以大部分需要从饵料中获得。分析结果证明,海水鱼组织中的磷含量比一般陆生动物和淡水鱼类要高得多,这种生理生化上的差异,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显然在海水色的预混料中应多添加磷,但是过多的磷又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对某一个养殖品种的钙磷需求和钙磷比一直是引起关注的。另外,磷在不同品种的海水鱼中代谢吸收也不同,如大洋性鱼类狮鱼、鲸鱼等,代谢的速度比一般底栖鱼类蝶、纣、石斑鱼要快得多,因此在配制牙解和石斑鱼的预混料时,与大洋性鱼类相比,磷含量就要减少,否则就会影响鱼的生长。 3.铁 从海水鱼生态环境来看,海水中铁的含量不多,因为偏碱性。至于淡水中铁的含量有多有少,则需看具体水质。因此,一般淡水鱼的铁元素补充多少,影响不大,但是海水鱼的需要量应该满足,当然不同种的鱼需求量也不同,过量添加除成本提高外,也会造成代谢及消化吸收上的障碍,从生理上看,大洋性海水鱼的肌红素含量需求较大,比底栖性鱼类要高得多,每一个肌红素中都含有一个铁原子,因此在矿物质中铁的添加量要高,如果使用这样的配方来饲养沿岸性鱼类就应降低铁的添加量。 其它许多种元素,如铜、锌、铝、镁、钾、钠、碘、硒等,都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添加量适宜就会促进生长,反之就会抑制生长,这些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从生理生态及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不同于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维生素需要量甚微。动物从外界(经常是饵料)摄人维生素以维持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八种水溶性维生素需求量相对较少,其主要作为辅酶,被叫做B族维生素。另外三种水溶性维生素即胆碱、肌醇和维生素C,其需要量较大,虽不作辅助酶,但具其它功能。维生素儿 D、E和K是脂溶性维生素,其作用与酶无关,但有些情况下如维生素K具有辅酶

动物学鱼类期末详细总结

鱼类 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 外部形态: 软骨鱼硬骨鱼 海生,体呈纺锤形,头扁平,躯体向后逐渐变细 体分头,躯干,尾 最后一个鳃裂为头和躯干的分界 泄殖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 头部 向前形成吻突,口在腹面,横裂 口前方有一对鼻孔 头侧有眼 躯干部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侧线 胸鳍腹鳍背鳍臀鳍 泄殖孔的两侧是腹鳍,比胸鳍小 雄鲨腹鳍内侧有一对鳍脚(交配器官) 尾部 侧扁,两个尾鳍,上叶大下叶小,歪尾型(尾型分为原尾,歪尾,正尾型)淡水鱼,体梭型,侧扁 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头和躯干以鳃盖的后缘为界 躯干和尾的分界是肛门和泄殖孔 头部 口位于头前端,口侧一对触须(鲤鱼) 吻背面有一对鼻孔,分割为前鼻孔和后鼻孔眼侧生 头后侧有一骨质鳃盖,鳃盖下方为鳃腔(硬骨鱼的口位分为端位,上位,下位) 躯干部 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一对 (腹鳍分为腹位,胸位,喉位) 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尾鳍 尾鳍为正尾型 鱼鳍内有鳍条支持 鳍条包括鳍棘和鳍条 触须:着生于口周围,分布有味蕾。范围内为吻须,颌须,鼻须,颏须 眼:无眼睑 鼻孔:硬骨鱼分为前鼻孔和后鼻孔,水从前孔流入后孔流出 鳍的种类 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腹鳍,胸鳍 背鳍:位于背部中线,维持身体平衡(大马哈鱼第二背鳍为脂鳍,无鳍棘,由脂肪组织构成) 臀鳍: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尾鳍:尾部,运动时的舵和推动作用(类型:无尾鳍,正尾型,歪尾型—不对称,原尾型) 胸鳍:头后方,等于前肢。平衡身体,控制运动方向 腹鳍:腹中线两侧,等于后肢。协助背鳍,臀鳍维持平衡,辅助升降,转弯 位置变化较大 软骨鱼:泄殖孔两侧,雄性内侧有生殖器官鳍脚 硬骨鱼: 腹鳍腹位(腹部,低等鱼类—鲤鱼),胸位(胸鳍下方,鳃盖之后—鲈形目),喉位(鳃盖之间),颌位,无腹鳍 鱼鳍内有鳍条支持—包括鳍棘和软鳍条 鳍棘:刚硬不分节;软鳍条:柔软分节,末端分叉或不分叉 棘和鳍条数目是分类特征之一 鳍式: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形式 侧线:鱼类和水生两栖类特有的皮肤感受器,位于躯干两侧,由皮内的侧线管开口在体表侧线鳞上的小孔连接而成,

常见的鱼食配方介绍,鱼食该怎么制作

常见的鱼食配方介绍,鱼食该怎么制作 常见的鱼食配方介绍 鱼食是养鱼必备物品,不同品种的观赏鱼所需要的营养配比也不一样,所以现在市场上也有针对不同鱼类的鱼食。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几种常见鱼类的鱼食配方。 观赏鱼 一、鲤鱼食配方 1、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 2、豆饼50%、鱼粉15%、麸皮15%、米糠15%、维生素1%、无机盐1%、抗生素下脚料1%、黏合剂2%、饲料系数2.70。 二、草鱼食配方 1、米糠40%、麸皮38%、豆饼10%、鱼粉10%、酵母粉2%。饲料系数1.90。如另加喂青饲料,饲料系数为2.20。 2、稻草粉80%、豆饼10%,饲料系数4.90,另加喂青饲料,系数为13。 3、玉米粉7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5%,其添加物为(以基础饲粮总量计):红薯粉12%、食盐0.50%、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0。 4、红薯藤粉80%、豆饼粉15%、麸皮5%,按基础饲粮总量

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0%、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为15。 三、罗非鱼食配方 1、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0%、食盐0.50%,饲料系数2.27。 2、豆饼35%、麸皮30%、鱼粉15%、大麦面8.50%、玉米面5%、槐树叶粉5%,骨粉1%,食盐0.50%。 四、青鱼食配方 1、稻草粉40%、蚕蛹粉30%、菜籽饼粉10%、大麦粉20%,饲料系数为3。 2、青干草粉40%、棉籽饼粉30%、豆饼粉10%、菜籽饼粉5%、蚕蛹粉5%、鱼粉5%、大麦粉5%,饲料系数为8。 品种鱼食选购建议:统一锦鲤鱼饲料鱼食鱼粮色扬主食育成胚芽1kg水亿方银龙鱼粮银龙鱼饲料鱼食400g 鱼食该怎么制作? 鱼食种类丰富,既有人工饲料也有动物性饲料,当然也有我们可以自制的鱼食种类,鱼食自己制作的好处很多,比如用料方便,用量也可以自己调控,更重要的是鱼食成分添加可以随我们自己的喜好,可以加一些药品在鱼食里面预防鱼病。 做鱼食一般用勺作量具,没有太准确的比例。一般作一次可以吃一个星期。介绍一种简单的配料的比例:两勺虾米皮粉、一勺虾粉、一勺酒糟粉、一勺豆粉、三勺玉米面、三勺白面。做鱼

加州鲈鱼苗怎样训食要注意什么

加州鲈鱼苗怎样训食要注意什么? 加州鲈鱼苗怎样训食? 1.驯饲饲料时间的选择。在人工饲养加州鲈鱼中,在幼鱼期及时训饲饲料,能使其养成摄食人工饲料的习性。驯饲成功的前提是要把握驯饲的适宜时间,不可太早,也不宜太迟。早了鱼体尚小,活体饵料易满足其需求。若操之过急,过早驯饲,往往在初期不适应人工饲料而导致自相残食。驯饲过迟,因食性已成习惯而难以驯化。因此,加州鲈鱼驯饲必须

适时,可据天然饵料的多少以及幼鱼生长状况而定,一般以鱼体长2-3 厘米时开始驯饲饲 料较合适。此时易解决饲料的适口性,利于驯饲成功,同时又能避免群体自相残食。 2.驯化程序。加州鲈鱼的开口料是肥水培育的浮游生物,一般需要用来喂养20-25天,若浮游生物量少,饵料不足时,鱼苗会沿塘边游走,需从其他肥水池塘中捞取浮游生物来投喂,等鱼苗长至3厘米以上时可以开始训化投喂鱼浆。刚开始投喂水蚤和鱼浆的混合饵料,投喂过程中慢慢减少水蚤的量,直到完全投喂鱼浆,7-10天可全部转食鱼浆;转食鱼浆成功后,再在鱼浆中加入小颗粒配合饲料,以后逐渐减少鱼浆的量,7-10天可全部转食配合饲料。 用鱼浆和0#料进行搅拌投喂。先搅鱼浆,搅到**后一遍时,把饲料按比例加入同时搅。驯化一周后待鱼苗长到5公分左右进行过筛。筛过的5公分的鱼苗过塘进行人工养殖。过筛时,先进行停料一天,筛完后再进行消毒。余下还达不到规格的鱼苗继续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驯化,直到全部达到下塘养殖规格。 3.采用适当的投喂方式。在加州鲈鱼的食性驯化过程中,要注意喂食方法。投喂方法是否得当将关系到驯饲的成败。加州鲈鱼的摄食方式属于掠食类型,若按其他鱼类饲养,将饲料直接放在食场上,不但难以改变其食性,即使有部分被摄食,也极易造成饲料的浪费,还会因摄食不到适口饵料而导致自相残食。因此,必须根据加州鲈鱼的摄食方式,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投喂方法。通常采取定时和抛投的方式为宜。每天投喂4-6次,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在抛投饵料之时,应根据摄食鱼的数量抛出适当量的饵料,泼一次停一次,必须做次数多,量少,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目的是以引起鱼苗的抢食,增加食欲;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可以保证每条鱼都能够吃到饲料,否则容易造成自相残杀。 4.驯饲应循序渐进。加州鲈鱼食性的转变,需有一个过程,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在具体的操作中,可按顺序先用活饵和鱼浆的混合饵料定时抛投,等鱼全部转食鱼浆后,随之改喂鱼浆搭配配合饲料。在驯饲过程中,必须注意食物逐步改变的过程,不可一步到位。加州鲈鱼对新的食物种类有一个从拒食到喜食,再到习惯摄食的转变过程。因此,当刚用鱼浆更替活饵,或用颗粒饲料替换鱼浆时,出现不摄食,或入口后即吐出的行为,均属正常现象,只要坚持投喂下去,鱼就会慢慢适应,大致经过10-15天,就可以完成食性转变过程,进入正常的配合饲料饲养阶段。

膨化沉性鱼饲料的加工工艺与应用

膨化沉性鱼饲料的加工工艺与应用 根据不同水产动物的摄食特点,例如河蟹等底栖型动物,习惯于在水底寻找食物,采用速度较慢的啃食方式,这样所需饲料颗粒不能过硬、过于结实,而且还要尽量减少饲料在啃咬过程中产生细小碎屑造成的散失。以此来看,膨化沉性饲料更为合适:膨化沉性颗料饲料易于吸水软化,适于啃食,还可以减少啃食时产生的碎屑散失,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而且膨化饲料耐水时间长,熟化度高。 双螺杆湿法膨化机普遍用于生产膨化饲料。物料膨胀状况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与调质条件、膨化机的操作条件及物料性状密切相关。改变挤压条件可以控制膨化饲料的沉浮性。 1、调质的作用在生产沉性膨化饲料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生产膨化沉性饲料时,须减弱挤压的强烈作用,而增强调质的作用。在调质时加入水分和蒸汽,并有足够的调质时间,使物料充分软化、熟化,为物料下一步在膨化腔中较弱的条件下就能达到较好的塑性创造条件。这样,使物料继续熟化,而不会产生较大的膨化度,得到沉性饲料。充分的调质对于提高饲料消化率、产品耐水性,提高挤压的稳定性即产品的均一性有很好的作用。 2、膨化沉性饲料应采用较低的螺杆转速,既能提供所需的挤压剪切作用,又不致产生过高的压力,避免物料能量剧增,通过模孔后膨化度过大而不易成为沉性饲料。 3、机腔温度的控制是对物料能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膨化机腔喂料段,为了保证物料良好的输送性能,可以不加热;在机腔

熔融段,须进行加热,机腔温度在120~125℃,不宜过高,螺杆和机腔对物料进行剪切揉合等作用,促进物料熟化、提高塑性;到机腔末端均化段,对机腔进行冷却(机腔温度40~50℃),降低已经熟化的塑性物料所具有的能量,降低物料中水分的过饱和状态,使物料由模孔挤出进入大气时,不致于膨化过大。 4、沉性饲料膨化度常小于1.3,不同于浮性饲料可以达到2甚至3以上。机腔内的压力与膨化机螺杆配置、物料性状、模板开孔率、进料量等有关。模板的开孔率影响机腔内物料的压力。模板开孔率大,则出料流量较大,在模板处不易积累较高的压力。试产时可根据情况改变模孔的数量,得到合适的膨化沉性饲料。 由于传统制粒硬颗粒料熟化度低,而膨化沉性鱼饲料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加之膨化沉性鱼饲料水中稳定性高,无需添加人工粘结剂,不溃散、不散团,因此在渔业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逐步取代硬颗粒饲料。

3种肉食性鱼类的捕食及脊尾白虾防御行为比较

沈 辉,万夕和,王李宝,张志勇,姚国兴,胡传明,凌云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南通226007)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olthuis )又 称小白虾,由于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强生长优势,成为了新的养殖品种,主要养殖于江浙沿海区域[1-2]。脊尾白虾的研究报道较少,在已报道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其生物学和养殖繁育技术上[3-5]。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漠斑牙鲆(Parallchthys lethostigma )及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 )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具有不同程度的捕食性,经济价值较高,沿海地区具有广泛的养殖面积[6-8]。目前,混养模式随着养殖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以生态防病为目标的肉食性鱼与对虾的混养模式也在探索之中,为验证其模式的合理性,本试验对3种肉食性鱼类捕食脊尾白虾行为学的观察研究,比较肉食性鱼的捕食行为及脊尾白虾的防御行为,为脊尾白虾与肉食性鱼类混养模式和其行为生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黑鲷、漠斑牙鲆及暗纹东方鲀及脊尾白虾选自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基地养殖池,3种肉食性鱼各10尾,平均体重为(0.15±0.2)kg (n=10),平均体长黑鲷为(10±1.0)cm ,漠斑牙鲆(15±2.0)cm ,暗纹东方鲀(8±0.5)cm 。脊尾白虾1000尾,平均体重(2.5±0.3)g (n=20)。均投喂配合饲料,实验前分别在100L 塑料筒中适应暂养24h 。1.2实验条件 实验用观察水槽(1.2m ×0.6m ×0.6m ),并设置平行组,实验用水质经二级沙滤和暗沉淀处理,水槽底部铺设10cm 厚度的滩涂沙土(沙土清洗后经 50目纱绢过滤 ),水温18~22℃,盐度25,溶氧保持大于6mg/L 。7d 后, 投放肉食鱼和脊尾白虾进行捕食性行为及防御行为观察实验。1.3实验方法 将黑鲷、漠斑牙鲆及暗纹东方鲀3个实验组饥饿8h ,随后各组分别投放50尾脊尾白虾。实验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3种肉食鱼的捕食行为,并统计3h 内捕食脊尾白虾的数量。 漠斑牙鲆由于其摄食行为特点,将其捕食行为观察设置在夜间进行[8]。 2结果与分析 2.1 黑鲷的捕食行为实验观察发现,当黑鲷组投放脊尾白虾实验人员离开5min 后,黑鲷能迅速攻击脊尾白虾。黑鲷在攻击的初期对虾群进行无目标性追逐,虾群虽多次被黑鲷冲散但很快能够再次成群,黑鲷无目标地追逐约30min 后,开始对离散虾群的个体进行追逐,个体虾被驱赶至上层水区,由于连续多次跳跃体力的消耗而反应变慢,进而被黑鲷捕食。黑鲷攻击对虾时先将其头胸部猛咬一口,对虾即短时间无法游动沉入水底,此时黑鲷再将对虾步足及游泳足全部撕扯掉,再将其组织进行撕扯吞食。黑鲷取食脊尾白虾组织较为完全,将虾体组织吞食结束后仅剩余少量虾壳。 2.2漠斑牙鲆捕食行为 漠斑牙鲆组投放脊尾白虾后,实验鱼对脊尾白虾未表现出明显的捕食兴趣。在投放脊尾白虾第1h 内, 漠斑牙鲆未对脊尾白虾虾群进行攻击,在接下来的2h 内仅部分漠斑牙鲆表现出一定的捕食行为。漠斑牙鲆在攻击虾群的初期,慢慢流动至虾群 摘要:通过对黑鲷、漠斑牙鲆及暗纹东方鲀3种肉食性鱼类捕食脊尾白虾的行为观察。结果发现,3种肉食性鱼捕食脊尾白虾的强度排列依次为黑鲷>暗纹东方鲀>漠斑牙鲆。脊尾白虾最主要的防御方式为尾扇拨水向后弹开。 关键词:捕食行为;黑鲷;漠斑牙鲆;暗纹东方鲀;脊尾白虾中图分类号:S96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91(2010)01-0040-03 资助项目:江苏省海洋渔业开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BS2006029) 作者简介:沈辉(1981-),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生物技术方面工作.Email :darkhui@https://www.360docs.net/doc/5b19117101.html, 第31卷第1期2010年1月1日 水产养殖Journal of Aquaculture Vol.31,No.1Jan.1,2010

如何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

如何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 热带鱼养殖2008-10-15 15:18:08 阅读5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营养性。营养性与适口性是饲料质量高低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在营养性方面可分为生长与增色两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观赏鱼生长需求标准。 2.适口性。饲料散发出的不同气味是初步鉴定观赏鱼饲料质量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好的饲料散发出带有海鲜味道的腥味及香味。因此,在饲料中应添加一些诱食剂,其作用是提高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引诱和促使观赏鱼主动摄食饲料。目前,比较常见的诱食剂有氨基酸及其混合物、含硫有机物、核酸类物质和动植物的提取物。 3.稳定性。饲料要求在水中一定时间内不松散,以便鱼类摄食并防止营养物质的散失和流失。一是增加淀粉含量较多的原料的使用量,如次粉、小麦粉;二是在饲料中添加黏合剂。目前,黏合剂有膨润土的钠盐或钙盐、褐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木质素磺酸盐、半纤维素等。 4.添加着色剂。观赏鱼体色是叶红素和叶黄素在体内积累成色而成,由于观赏鱼和其他鱼类一样,不能在体内合成上述两种物质,必须从饲料中摄取。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性原料(如蔬菜、胡萝卜)中,但经加工、贮藏,这些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含量甚微。因此,要满足观赏鱼饲料增色的需要,必须在饲料中另外添加着色剂。饲料着色剂可分为天然着色剂,如绿藻、螺旋藻、虾蟹类壳粉;人工合成着色剂,如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微生物着色剂,如叶黄素等。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天然着色剂种类复杂,含量变化大,不易掌握,来源不稳定,同时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作为着色剂添加的主要物质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叶黄素和由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 台湾惠宏有机矿物虾红素含特殊成分nthaxanthin 能促使红龙、七彩、花罗汉等高经济观赏鱼体色鲜红,色泽自然、分明、增强免疫力及繁殖能力。 添加鱼成长所需维生素、氨基酸、铬、钼、铁、锰等特殊元素及有机矿物质,可经由肠道直接吸收。强化免疫能力,提高繁殖率,加速仔鱼成长。七彩泌乳可增加30%。使用方法∶每公斤汉堡添加3公克 极品罗汉饲料配方: 特色∶ 高蛋白质鱼粉,南极虾等高级起头艶丽配方,多醣体免疫抗体酵素,增强鱼苹抗病能力。 1本品专为高级花罗汉、中国兰寿、狮头高级金鱼及高级观赏鱼、血鹦鹉等高级热带鱼,调配之高营养高蛋白质起头强化配方之增艳极品饲料。 2.含多醣体免疫抗体酵素、多种维他命、必需氨基酸,增强鱼苹抗病能力,确保鱼苹建康。 3.添加活菌酵素,帮助消化,健胃整肠,减少排泄物,不污染水质。 4.含虾红素、螺旋藻、大量南极虾、胡罗卜素等起头增艶完整配方,快速显现健康亮丽色彩。 使用方法∶ 高营养配方请酌量喂食即可,每次喂食量以3分钟食毕,最多不超过6分钟,每日2次。 质量保证∶

鸡鸭鹅鱼饲料配方

鸡鸭鹅鱼饲料配方 肉鸡饲料参考配方 1(肉雏鸡的饲料配方 (1)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食用油3%,预混料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6斤)适量。 (2)玉米54.2%,豆粕34%,菜粕5%,磷酸氢钙.5%,石粉1%,食盐0.3%食用油3%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6斤)适量。 (3)玉米55.2%,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食用油3%,预混料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6斤适量。 (4)全价小鸡料100%(100市斤),“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6斤)适量。 2.肉中鸡的饲料配方 (1)玉米58.2%,豆粕35%,磷酸氢钙1.4%,石粉1.1%,食盐0.3%,油3%,添加剂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0斤)适量。 (2)玉米57.2%,豆粕31.5%,菜粕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 “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油2.5%,添加剂1%,液”10斤)适量。 (3)玉米57.7%,豆粕27%,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2.5%,添加剂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0斤)适量。

(4)全价中鸡料100%(100市斤),“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0斤)适量。 3.肉大鸡的饲料配方 (1)玉米60.2%,麦麸3%,豆粕30%,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2斤)适量。 (2)玉米59.2%,麦麸2%,豆粕22.5%,菜粕9.5%,磷酸氢钙1.3%,石粉 1.2%,食盐0.3%,油3%,添加剂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2斤)适量。 (3)玉米60.7%,豆粕21%,鱼粉2%,菜粕4.5%,棉粕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2斤)适量。 (4)全价大鸡料100%(100斤),“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12斤)适量。 将上述饲料混合均匀兑水(饲料相同重量)打堆覆盖1小时以上,即可饲喂。饲养诀窍:小鸡在出生三天左右时,按照每1000只鸡注射一盒“一针肥”(用蒸馏水、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00,500倍后注射),配合拌和“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或“高效保健促长液”)的饲料,疾病极少、成活率极高,生长快,较常规养殖的鸡相比较,能提前7,15天出栏,鸡场臭味基本消除,效益显著提高,养殖轻松。典型示范养鸡技术请看后面内容。 肉鸭饲料参考配方 雏鸭(1,25日龄):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6.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添加剂1%,“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

名贵优良肉食性淡水养殖鱼类

国内名贵优良肉食性淡水养殖鱼类 (可驯化吃食冰鲜鱼块或配合饲料) 1、翘嘴红鲌: 生活习性:中、上层大型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拉网时可“飞”越1米多高的屏障。野生成鱼经驯养培育为成熟亲鱼后,人工繁殖出来的子一代原种鱼苗,野性大减,成鱼完全能以活鱼状态进入市场。 生存环境: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撮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翘嘴红鲌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湖泊、水库、精养鱼池、水泥池、网箱都可以饲养。 抗逆性强,病害少,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头而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死。水体溶氧高,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可增加养殖密度与增强抗病能力。 适合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25~30厘米,水体酸碱度pH值6.5~8.5之间的水体。 生长特性:生长迅速,体型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0斤以上,常见野生个体2~20斤,人工养殖的鱼苗,一周年可达1.2~2斤,两周年可达4~6斤。 苗期至体重2两期间生长较慢,2~4两期间生长稍快,4~6两期间生长较快,6两~5斤期间生长最快,6斤以上生长速度逐渐降低。 同一批翘嘴红鲌鱼苗,其生长速度相对一致,雌雄鱼常年摄食(含严冬季节),个体差别不大,雌鱼在繁殖季节,也照常摄食,其生长速度不会因繁殖而减慢。 食物食性:以活鱼为主食,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1两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 人工繁殖出来的原种鱼苗,从内营养时期转向外营养时期开始,一直到商品鱼出售,全过程均可投喂人工饲料。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

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属于水产配合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本技术通过在饲料组成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并特设蛋白质料含量,再优化饲料组成的方式,达到浮性膨化配合饲料适合稚、幼以及中成鱼期巴沙鱼投喂养殖的效果。本技术具有饲料对稚、幼以及中成鱼期巴沙鱼的营养要求针对性地满足效果好,高蛋白特点加快稚幼鱼生长,含有杜仲叶提取物的饲料整体保证稚、幼鱼期巴沙鱼健康生长、白肉率高,以及饲料本身制备工艺简单有效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稚鱼期饲料中半脱脂鱼粉重量与饲料总重量的占比为22-28%、幼鱼期饲料中半脱脂鱼粉重量与饲料总重量的占比为16-20%、中成鱼期饲料中半脱脂鱼粉重量与饲料总重量的占比为13-15%,并且三者均添加重量占比为0.1-0.2%的杜仲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三种所述饲料中的蛋白质料还包括豆粕、菜粕以及葵花籽粕,所述葵花籽粕的重量占饲料总重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杜仲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杜仲多糖以及杜仲黄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杜仲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杜仲叶依次进行清洗、粉碎、浸泡以及蒸馏操作,得到杜仲叶原液; S2、对所述杜仲叶原液再依次进行过滤和浓缩操作,得到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浓缩液;

S3、对所述浓缩液再依次进行高温杀菌和层析操作,得到提取物; S4、对所述提取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最终的杜仲叶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中压色谱分离凝胶柱进行提取,用体积分数为10-85%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步骤S4中,冷冻干燥操作的处理时间为48-96h,处理温度为-50~-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三种所述饲料还包括占饲料总重量1-5%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矿物质硒、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维生素组以及VC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三种所述饲料还包括占饲料总重量9-20%的诱食剂,所述诱食剂包括虾壳粉以及猪肉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其特征在于:稚鱼期饲料粒径为0.7-1.6mm,幼鱼期饲料粒径为2.4-5.2mm,中成鱼期饲料粒径为6.0-11.0m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种所述饲料的原料分别独立混合后进行超微粉碎,直至过80目筛的通过率达到98%,然后以105℃的温度进行造粒前的调质操作,膨化造粒操作中膨化系数为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巴沙鱼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压膨化造粒后对饲料颗粒进行烘干操作,保证烘干后水分占饲料总重量的8-10%。 技术说明书

鱼类的消化系统

? 消化系统 讲授重点: 1 、鱼类消化管的结构 2 、鱼类消化管构造与食性的关系 3 、肝脏、胰脏在鱼体的位置和机能 第一节 体腔和系膜 脊椎动物的体腔源于中胚层。体腔囊向腹面延伸,其背部及中部的腔不久消失,而腹部的腔残留下来,即形成将来的体腔。腔的外侧壁后来因肌节向腹面延伸,并和肌节里层相接,形成体壁的一层衬里,称为腹膜壁层。腔的内壁层称为腹膜脏层,包围内脏各器官。包围消化道外的腹膜脏层,称浆膜层。在消化道的背腹面各形成一条双层的薄膜,即肠系膜。背面一条称背肠系膜,腹面的一条称腹肠系膜,后者不久中断,左右两腔便合成一个大腔,称为体腔。 鱼类的体腔不久被一横隔(即围心腹腔隔膜)分隔成两个腔。前面的小腔包围心脏,称围心腔;后面的大腔容纳消化、生殖等器官,称腹腔。腹腔的形状随鱼的体形而异。有的处延长形腹腔如鳗鲡、黄鳝、玉筋鱼等;平扁形腹腔如鳐、平鳍鳅、鮟鱇等;侧扁形腹腔台银鲳、长春鳊、团头鲂等。肉食性鱼类的腹腔一般较大,而杂食性及草食性鱼类则较小。 腹腔脏层由于包围着各种不同内脏器官,其悬系的系膜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胃脾系膜、胃肝系膜、精巢系膜、卵巢系膜等,它们能使各器官稳固在一定位置上。 第二节 鱼类的消化管 消化管是一肌肉的管子,它从口开始,向后延伸,经过腹腔,最后以泄殖腔或肛门开口于体外。 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有些鱼类这几部分的界限不明显,但可凭借不同的管径,不同性质的上皮组织及特殊的括约肌或一定腺体导管的入口来区别。 一、口咽腔

鱼类的口腔和咽没有明显的界限,鳃裂开口处为咽,其前即为口腔,故一般统称为口咽腔。 口咽腔常覆盖以复层上皮,其中有粘液细胞和味蕾的分布,口咽腔内有齿、舌及鳃耙等构造。 鱼类口咽腔的形态和大小与食性有关。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较大,便于吞食大的食物,如鳜、鲈鱼、带鱼、 鳡 、鲶等。有些专食微小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口咽腔也宽大,如鲢、鳙等,这是与它们不停地滤取水中食物的习性相适应的。 (一)齿 鱼类的牙齿在口咽腔中分布很广,齿的形状、大小、排列及锋利与否,均因鱼的种类而异,这与鱼类生活的水环境食物的多样性有关。 鱼类的牙齿主要用于捕食,咬住食物免于逃脱。有些鱼类的牙齿有撕裂和咬断食物的作用,然而一般都没有咀嚼的作用。 1 、软骨鱼类的齿 分布:软骨鱼类的齿借结缔组织附在腭方软骨和米克尔氏软骨上。 形状:食甲壳类、贝类等温和食性的板鳃类,齿一般呈铺石状,如:星鲨、何氏鳋等。凶猛的肉食性板鳃类,齿尖锐,边缘常有小锯齿。 全头亚纲中银鲛的齿呈板状,由许多小齿愈合而成,终生不换,损伤过程中,齿的基部可以不断生长。 2 、硬骨鱼类的齿 分布:上下颌(颌齿)、犁骨(犁齿)、腭骨(腭齿)、鳃弓(咽齿)、舌(舌齿)。 硬骨鱼类的牙齿不仅在上下颌有生长,甚至有的在口咽腔周围的一些骨骼上,如犁骨、腭骨、舌骨、鳃弓上均能生长牙齿。着生在上下颌骨上的齿称颌齿( Jaw teeth );着生在口腔背部两侧腭骨上的牙齿称为腭齿( Palatin teeth );着生在口腔背部前方中央犁骨上的齿称犁齿( Vomeine teeth );着生在鳃弓上的齿称为咽齿( Phaiyngeal teeth );着生在舌骨上的齿称舌齿。所有这些着生在口腔不同部位的牙齿,统称为口腔齿。 口腔齿的形态、数目、分布状态常作为分类标志之一,其中以犁齿和腭齿的有无,左右下咽齿是否分离或愈合等用得较多。 鲤科鱼类无颌齿,而第五对鳃弓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 Phaiyngeal tone )或下咽骨( Aypophaiyngeal tone ),上生牙齿,即为咽齿,也称咽喉

饲料--膨化料的优缺点

膨化料的优缺点 膨化加工是一项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实际上是一个高温瞬时的过程:混和物处于高温 (110 -200 ℃ ) 、高压 (25-lOOkg / cm2) 、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 (10 % -20 %甚至 30 % ) 的环境中,通过连续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一种膨松多孔的饲料。 1 膨化饲料的优点 1 .1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膨化过程中的热、湿、压力和各种机械作用,使淀粉分子内 1 , 4 —糖苷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及麦芽糊精等低分子量产物,膨化加工可使淀粉糊化度提高,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被破坏和软化,释放出部分被包围、结合的可消化物质,同时脂肪从颗粒内部渗透到表面,使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提高了适口性,因而摄食率提高。另外,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适度热处理可钝化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如抗胰蛋白酶、脲酶等,并使蛋白质中的氢键和其他次级键遭到破坏,引起多肽链原有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致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成纤维状,肽链伸展疏松,分子表面积增加,流动阻滞,增加了与动物体内酶的接触,因而有利于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可提高营养成分消化利用率10 %-35 %。 1 . 2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膨化浮性鱼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能好。以挤压膨化加工而成的饲料颗粒,是靠饲料内部的淀粉糊化和蛋白质组织化而使产品有一定的黏结或结合力,其稳定性一般达12h 以上,最长可达36h ,故可减少饲料营养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及沉淀损失。有数据表明,一般采用膨化浮性鱼饲料比粉状或颗粒饲料可节约 5 %-10 %,并能避免饲料在水中残留,减少水体污染。 1 .3 减少病害的发生饲料原料中常含有害微生物,如好气性生物、嗜中性细菌、大肠杆菌、霉菌、沙门氏菌等,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含量相对较多。而膨化的高温、高湿、高压作用可将绝大部分有害微生物杀死。有资料显示,每克原料中大肠杆菌数达10 000 个,膨化后仅剩不到10 个,沙门氏菌在经85 ℃以上高温膨化后,基本能被杀死,这就有助于保持水质和减少水产养殖不利的环境因素,同时降低水产动物的死亡率。 1.4提高养殖密度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的提高,就意味着养殖者所得到的回报率越高。当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提高后,鱼类在养殖水体中的空间缩小了,对水质的要求也就要大大高于自然环境的水平。因为使用膨化配合饲料能降低饲料系数,使排入水体中的残饵和排泄物大大降低,便有可能使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 1.5延长饲料贮藏期 挤压膨化加工通过降低细菌含量和氧化作用,从而使原料稳定性提高。挤压膨化产品干燥、冷却时,已将饲料水活性(AW)降低到0.6,甚至达到0.4,这相当于水分含量在8%~10%,更好地提高了饲料的贮存稳定性。 1 . 6 投饲管理方便水产膨化饲料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水面 ( 水中 ) ,投饲时不需专设投饲台,只需定点投饲即可。鱼摄食时需浮十水面,能直接观察鱼

自配鱼饲料的注意事项

自配鱼饲料的注意事项 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配方之前必须弄清楚养殖鱼类的种类及生长阶段,以便确定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水平。既要满足鱼类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适中,过高和过低的能量蛋白比都不利于鱼类生长。 设计配方时还要考虑饲料营养与容量的关系,既要保证鱼类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又要能使其产生饱感。一般而言蛋白质饲料的价格都高于能量饲料,切不可贪图便宜加大能量饲料的比例而降低蛋白质饲料的比例,这样做反而会无形中增加饲料成本。 饲料原料的科学选择选用原料要坚持质优价廉、货源稳定、运输方便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尽量达到平衡,最大限度满足鱼类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霉变的原料含有大量的病菌和毒素,投喂这些饲料后极易引起鱼类患病。棉粕和菜粕等原料虽然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是由于它们分别含有棉酚和葡萄糖硫苷等抗营养因子,过多使用会影响鱼类生长。因此要限制用量,一般不超过10%。许多养殖户喜欢使用廉价的油渣和肉粉,但是这类原料中混有大量的动物皮毛,影响粉碎与制粒工艺的顺利进行,鱼类食用后也不易被消化。油渣和肉粉中所含的脂肪都是饱和脂肪,有的由于储存时间过久已经开始酸败。鱼类对饱和脂肪的利用率

低,过多摄人酸败脂肪还会导致鱼类患脂肪肝等疾病,这类原料的用量应该控制在5%以下。 加工工艺的科学控制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等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在制粒之前还包括调质。粉碎粒度过粗和过细都不好,一般鱼用配合饲料的原料应全部通过40目筛,60目筛以上物质不超过20%。 调质是饲料制粒前,饲料与蒸汽搅拌混合的过程,调质使淀粉糊化,可提高消化率。调质后的饲料流动性好,有利于饲料成形。调质的关键是控制调质蒸汽,要求使用饱和蒸汽, 一般按物料5%的比例来计算所需的蒸汽量。另外还要根据饲料的组成确定调质温度,鱼饲料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料温需达85℃以上。颗粒饲料的粒径应由鱼类口裂宽度来确定,饲料的粒径应小于口裂宽度的1/2。 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饲料中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保证动物健康、改善营养物质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从而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物质的总称。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来讲,由于种类多、用量少,而且在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搭配上技术含量较高,养殖户自己买单体微生素和矿物质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