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模考点辅导:海峡两岸的交往

中考历史一模考点辅导:海峡两岸的交往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2017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 国共关系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专题六国共关系与祖国统一 ●专题非常解读 一、专题概述: 祖国统一问题是热点也是考点,因此复习时应重点关注。题型训练上注意选择题型和识图理解类的材料题。“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大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分裂只是短暂的、相对的、次要的,统一是主要的趋势。 二、专题考点: 1.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合作。 2.新中国对台方针的演变。 3.海峡两岸的交往等。 ●考点速查识记 1.如何正确理解国共关系: 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分则两伤”: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最终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合则两利”: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进行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正确理解“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运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3.关于台湾问题: (1)历史上的台湾地区 古代: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夷州即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湾。 ③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近代:⑤1885年,清朝正式在台湾设省,刘铭传为清朝台湾督办军务大臣,在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率领台湾军民奋勇击退法国侵略者。 ⑥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

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现代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选择题)

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现代史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2009?宁波)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国家卫华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③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④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2、(2009?青海兰州)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答案:C 3、(2009?山西太原)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答案:B 4、(2009?河北)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把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这一决议的实施() A.使广大农奴成为土地的主人 B.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表明西藏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D.为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奠定了基础 答案:A 5、(2009?河北)民主改革50年来() 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②西藏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 ③西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④西藏实现了全面小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中考真题】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附答案)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A.废除奴隶制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3.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 4.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盒反映了当时() A.中外交流的现象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宦官专权的局面D.儒家学说的兴盛 5.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科学技术的进步B.君主专制的实行C.北方政局的稳定D.江南地区的开发 7.剧作家田汉曾写过一部剧本,里面讲述了一位美丽端庄、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带着其父“利乐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为嫁妆,克服了思亲念家之情,踏过迢迢万里险途,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剧中女子人物形象的原型为()A.王昭君B.文成公主C.武则天D.金城公主8.当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9.1313年,元仁宗下诏,“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强调官吏选拔考试的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次年开始考试,设进士科。这表明当时()A.推行了行省制度B.沿用了科举制度C.加强了边疆治理D.废除了丞相制度 10.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 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1.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辛丑条约》的危害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2.1881年,清政府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炭,建成唐胥铁路,后来铁路两端不断延伸,到1894年扩建成为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弥补了北方多条水系互相平行、无法联通的缺憾。这说明()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附答案详解)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1.文明的产生 文明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随着文字和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城市的兴起,文明得以孕育而生。 1)古代亚非欧地区的文明古国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请你将图1中文明成果填入图2《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填写字母) 2)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字。请仿造示例,介绍古代两河流域发明的文字,并对材料D进行价值描述。

示例: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随着青铜器的出现,文字又被铸刻在这些器物的上面,被称为金文。材料 F所示的毛公鼎上铸有文字497个,是研究西周政治史的重要 史料。 3)结合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区域文明的特点。 2.共和国的成长 创刊于1948年的《人民日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为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同学们搜集了《人民日报》的影印件。请你将以上《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进行归类。 根据197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的报道,A反 映的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反映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会见尼克松总统。C 反映的是海峡两岸的交往,可以从“告台湾同胞书”中得知。D

反映的是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E反映的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即香港回归。F反映的是屠呦呦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综合上述可知,AB反映的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CE反映的是我国祖国统一方面的成果,DF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因此,这些都是新中国在外交、科技、祖国统一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影响。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1、中考考点: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知道抗美援朝的史实。了解土地改革的时间及意义。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抗美援朝: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司令:彭德怀 战斗英雄: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上甘岭战役);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抗美援朝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土地改革: 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文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

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中考考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知道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年——1957年。 成就:(1)“一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2)“三厂”: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3)“五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4)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5)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三大改造的内容: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三大改造的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的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考考点: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相关史实。知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地点:1978年、北京。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2019中考历史练习分课练习-八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doc

2019中考历史练习分课练习-八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选择题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选出与史实相符的一项〔D〕 A、郑成功打败英国殖民者,收复台湾 B.清朝前期设置台湾省,巩固海防 C.1895年美国割占台湾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今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巨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A〕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说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说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非选择题 1.探究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和平建议及在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对台工作方针。

1979年元旦,为了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1〕材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台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1979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 〔1〕由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提高了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识图回答以下问题。 康熙帝〔1〕林肯〔2〕邓小平〔3〕 〔1〕图1人物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2〕1689年我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什么? 〔3〕图2人物当选总统后,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他曾颁布了哪两部文献? 〔4〕图3人物进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成功收回了哪两个地区?

辛亥革命习题

一、热点导入 1、这三幅图片分别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⑴开始沦为 ⑵大大加深了 ⑶完全沦为 2、请你为上述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中国近代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进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指出下列历史人物的探索主张。 地主阶级思想家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走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回顾基础考点 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都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2)请结合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叙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③不久他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⑤1924年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3)请结合有关史实对孙中山进行简要的评价。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这一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问题? 辛亥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2)如何用文字叙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随后各地纷纷响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1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后辅导练习六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后 辅导练习六 第1题【单选题】 针对台湾政局变动,台海局势波诡云谲,两岸关系面临道路和方向选择。2016年5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破坏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是( ) A、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两岸互不干涉的原则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国、日本,现已成为国际问题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的④.目前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问答八年级下册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考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1. 1949年9月,哪一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该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大会还通过了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主人的事件是什么? 3. 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标志和历史意义。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取得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5.西藏于哪一年和平解放?当时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中国大陆获得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6. 西藏从哪一朝代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正式行政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列举唐朝时期汉蔵友好的两件史实。 8.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两项基本政策是什么? 9.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上的基本进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第2课最可爱的人 考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目的、性质、胜利的标志、意义;最可爱的人 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巍巍<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指的是哪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谁?

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的性质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请列举两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代表及他们的优秀品质。 11.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一位将军曾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这位将军是谁? 12.彭德怀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影响是什么?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什么,其意义又是什么? 第3课土地改革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内容;土地改革的时间、意义 13.哪一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中国土地改革开始时间?此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形成于何时的哪一种土地制度,实行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14.土地改革于哪一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完成后,哪一阶级随之被消灭? 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 考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时间、任务、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内容。我国第一部宪法名称、性质。 15. 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行何一发展计划?这一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方面?请各列举两项该时期我国在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16. 从1953年起,……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 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第5 课三大改造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右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C.汉武帝首创殿试 D.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 【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2.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少朝时期的典型青铜器代表,不属于题干的时间范围,应该排除①。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3. 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工开物》②《齐民要术》③《史记》④《伤寒杂病论》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答案】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4.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5. 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宜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育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A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77 民族大团结 暂无 考点78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1.(2019年湖南怀化)1987年,中国与葡萄牙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今年是澳门回归 A.5周年B.10周年C.15周年D.20周年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国与葡萄牙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今年是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019年湖北黄石)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一国两制”的实施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12月20日,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澳门回归祖国,并持续稳定繁荣发展,这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正确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019年山东滨州)与下侧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是香港和澳门的区旗,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所以D 项符合题意;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题干无关,因此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 4.(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20世纪中国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残痕。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时刻是 A .1999年12月20日 B .1997年12月20日 C .1999年7月1日 D .1997年7月1日;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故A 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 5.(2019年山东德州)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 2012年6月16日,在山东烟台海阳亚沙会开幕式上,沙特阿拉伯旗手高举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2.学习历史,必须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下列各组历史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贸易与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B .《独立宣言》的发表——拉美民族解放——电气时代 C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兴起——三国同盟 D .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德黑兰会议 3.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 .华盛顿 B .玻利瓦尔 C .章西女王 D .圣马丁 4.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香港与台湾的交往 B .澳门与台湾的交往 C .海峡两岸的交往 D .香港与澳门的交往 5.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张静同学确定了下列研究题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C.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D.一超多强与多极化趋势 6.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7.下列表述,符合《蒙娜丽莎》作者的是()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8.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是()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十月革命 9.(2017·呼和浩特)新航路开辟后的300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0.5世纪时,统一日本的是 A.倭奴国 B.日本 C.高丽 D.大和 二、判断题 11.判断正误,正确的填 A,错误的填B。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12.下图邮票所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各地掀起的工业化热潮。 13.辨别下面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法国大革命为世人称道,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处死路易十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02期)(原卷版)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 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77 民族大团结 1.(2022年黑龙江大庆)下图为黑龙江省大庆市政区图其中①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它的建立体现了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选举制度 2.(2022年广西梧州)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A.经济开发B.文化传承C.科技创新D.民族平等 3.(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4.(2022年广东)如下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总产值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5.(2022年山东临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提出“中国梦”、邓小平提出“小康”等理念都是源自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对历代中国人的世界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自共产党员网(1)“中国梦”这一“理念”的思想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什么?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材料二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千兴邦。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摘自习近平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请写出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和最初开辟时的重要史实。 材料三见下图(来源:中国文明网)

江苏泰州202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卷(解析版)

【文库独家】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朝代兴替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我国奴隶社会先有夏朝,后有商朝。西周灭商,后又被东周取代。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先春秋后战国。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2.“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有关知识。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因此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的说法错误,可以排除。因此ACD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元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管理,忽必烈推行汉制,进行了改革。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我国省级行政建制开始于元朝。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6.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中考历史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历史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历史复习教案(精选篇1)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浙皖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 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 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湖北新军 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

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良渚文明商业发展水平较高 B. 良渚先民已经有复杂宗教信仰 C. 良渚古城分区明确、规模宏大 D. 良渚文明体现出明显阶级分化 2. 以下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甲骨文()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A. 记载内容十分丰富 B. 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 C. 成为专门书法艺术 D.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3. 下列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相关的史实有() ①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②诸侯之间互相争斗 ③商鞅变法 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以下是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实行的某项治国措施,其共同作用是() 秦始皇汉武帝 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A. 有利于对经济的管理 B.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C. 有助于思想文化传播 D. 打击了匈奴族的势力 5. 有学者指出某人才选拔制度的好处是:国家通过考试选用有为的青年,不管其出身支何,只看其专研学问的结果,驱使他们奋进。该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6. 如表是《西汉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该表可用于研究() 地域年代西汉元始二 年(2年) 晋太康元年 (280年) 唐元宝元年 (742年) 宋元丰三年 (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A.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繁荣开放的时代风貌 C. 割据势力膨胀危害 D. 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7. 以下史料能反映元朝地方管理制度的是() A.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 始置诸州通判……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C. 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D.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 8. 清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面示意图①处对应的是() A. 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置驻藏大臣 C. 设置伊犁将军 D. 设置澎湖巡检司 9. 如图是某学生整理的历史人物卡。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类别1:鉴真、____、郑和 类别2:贾思勰、毕昇、____ 类别3:唐太宗、元世祖、康熙帝 A. 张骞司马迁 B. 玄奘李时珍 C. 文成公主郑成功 D. 玄奘曹雪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