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思考题

方剂思考题
方剂思考题

1.分析麻黄汤、桂枝汤的配伍特点,以明确在外感风寒表实及表虚中的运用

2.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的不同症状表现,运用药物的不同特点

3.分析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配伍特点,以明确在治疗温病中的不同运用

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与麻黄汤仅一药之差,却有辛温辛凉不同,由此分析仲景运用药物的特点

5.败毒散配伍人参的重要意义

6.通过药物组成,分析大承气汤的病因病机

7.明确大承气汤的药物煎煮先后次序,对临床运用的意义

8.分析大黄附子汤、温脾汤、三物备急丸的配伍方法,评价古方治疗寒积所运用的寒温并用的特点

9.综合历代相关著作,阐明麻子仁丸的病机及配伍特点

10.十枣汤使用大枣的重要意义,并明确在临床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1.黄龙汤与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差异,分析病因病机的不同

12.根据蒿芩清胆汤症候,分析其病因病机及配伍特点

13.分析四逆散、逍遥散的组成,明确疏肝解郁运用的药物,评价芍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14.分析半夏泻心汤药物,评价其配伍特点以及如何在临床中运用得当

15.对比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运用药物组成的不同,分析两者的病因病机差异以及配伍特点

16.分析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两者的病机,评价“透热转气”、“凉血散血”在热入营分与血分的寓意,以及如何在临床中正确运用

17.分析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的药物组成,评价黄连解毒汤“苦寒直折”的配伍特点,凉膈散则综合了清法与下法,是“以泻代清”的代表方

18.分析本节方剂(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所治热在脏腑的不同,以明确某些药物对于某个脏腑的清热作用更优,若临床中有两个或以上脏腑俱热者,则可综合运用

19.青蒿鳖甲汤中“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成因,以更好的运用于临床中温病后期,邪伏阴分之证者,并对吴塘自释有关“先入后出”的语句加以评价

20.分析清暑益气汤组成,明确运用清热解暑、益气养阴是治疗暑热常用的方法

21.从理中丸的组成分析,治疗里寒证时配伍益气的意义。

22.通过分析小建中汤与桂枝汤的组成及用量差异,评价方剂在药量加减及药物加减变化的综合运用

23.根据四逆汤证,理解其运用附子配伍干姜,以大辛大热之品回阳之意

24.分析当归四逆汤、四逆散、四逆汤的病机用药异同,以便临床运用有所区分

25.对比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运用药物组成的不同,分析两者的病因病机差异,并由此评价仲景的用药特点

26.通过分析补气的代表方剂,明确常运用的配伍方法,如若兼湿,常配祛湿药,兼气滞,常配行气药,兼气虚下陷,则佐升提药

27.分析补血代表方剂,常运用行血之药,使其补而不滞;因气能生血,则又常配补气之药

28.评价李东垣“甘温除热”方剂的本质

29.归脾汤综合了益气与补血的方法,临床运用于心血脾气皆虚之证

30.分析炙甘草汤的用药如何结合了中医基础理论有关心的正常搏动的观点,评价其使用生地与甘草的用量,明确在临床中正确运用其治疗“心悸动,脉结代”的依据

31.分析六味地黄丸综合运用补药与泻药的意义,并对其用量与配伍特点加以评价。

32.从大补阴丸、一贯煎的药物分析可以看出,两者除滋阴作用外,大补阴丸重在降火药的运用,而一贯煎重在疏肝解郁。

33.分析肾气丸的药物用量,虽属补阳之剂,但其桂枝、附子的用量却是补阴药的八分之一,由此明确“肾气”的含义,评价现代与古代医家运用补阳剂的差别

34.从地黄饮子的药物分析可知,该方综合了补阳药与补阴药于一身,常运用于阴阳两虚之喑啡

35.从牡蛎散与玉屏风散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等方面分析两者病机的异同,以及在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36.分析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两方的病机异同,但运用时,真人养脏汤以固涩为主,兼以温补脾肾,而四神丸则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

37.分析固冲汤的药物组成可知,该方综合了诸多种类药物,其一固涩与益气,其二止血与化瘀,临床常运用于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出血

38.比较固经丸和固冲汤在治疗崩漏时的异同

39.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两方均可运用于血虚有热而心神不安之疾患,但分析药物组成可知,天王补心丹有大量滋阴与安神药,重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而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配以调气行血,有养血调肝之效

40.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抱龙丸三方在运用上的异同

41.越鞠丸主治六郁,分析其用药则分别针对不同之郁,综合了五种治法,但重在调理气机;半夏厚朴汤则痰气并治,常运用于梅核气的治疗,如现代的慢性咽炎等疾患

42.通过分析苏子降气汤、定喘汤两首降气平喘的方剂,苏子降气汤常用于上实下虚之证,定喘汤则用于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苏子降气汤综合了温肾纳气与降气祛痰之法,定喘汤则集合了宣降肺气与清热化痰之法

43.分析桃核承气汤配伍可知,其寒温并用的意义在于:温通不助热,寒下不凉遏,常运用于下焦瘀热的病证

44.血府逐瘀汤的组方综合了活血、行气、祛瘀、养血,常运用于胸中血瘀证,评价其配伍特点

45.补阳还五汤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分析其药物的用量,黄芪用量达四两之多,评价其配伍少量活血药的意义

46.复元活血汤常用于胁肋瘀血,分析其以何药引经,评价其运用大黄、桃仁之意义

47.分析温经汤的药物组成发现,其治法综合了温清消部补诸法,常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评价其配伍特点

48.桂枝茯苓丸主治瘀阻胞宫,通过分析其药物组成,评价其配伍特点

49.咳血方与黄土汤分别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与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通过分析两者的药物组成,评价各自的配伍特点

50.分析比较黄土汤与归脾汤的异同,评价各自止血的方法

51.川芎茶调散常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分析其药物归经特点,并评价其配伍特点

52.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均可用于肝风内动,综合分析这些方剂的病机,在运用上:羚角钩藤汤偏于肝经热盛、镇肝熄风汤偏于肝肾阴虚、天麻钩藤饮偏于肝阳上亢。

53.评价镇肝熄风汤在平肝熄风的基础上,配伍疏肝泄热药物的意义

54.分析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三方的组成及病机,明确杏苏散适用于外感凉燥、桑杏汤适用于外感温燥轻证、清燥救肺汤适用于外感温燥重证。

55.对桑杏汤与桑菊饮、桑杏汤与清燥救肺汤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56.麦门冬汤常运用于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证,分析其药物组成及用量,评价其配伍特点。

57.百合固金汤运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通过分析其药物,综合评价其配伍特点

58.分析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的病因病机,两者均可用于内伤湿滞,但藿香正气散又兼外感风寒,并评价燥湿和胃常用的配伍方法

59.茵陈蒿汤运用于湿热黄疸,八正散用于湿热淋证,分析茵陈蒿汤、八正散的组成异同,评价两方治疗湿热的共同特点。

60.分析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两方的异同,在临床运用中如何区分湿重于热与湿热并重之证,明确指出三仁汤治疗湿热综合了宣上、畅中、渗下的三焦分消方法

61.分析五苓散、猪苓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上的异同,在运用中,如何区分五苓散的膀胱气化不利与猪苓汤的水热互结

62.分析真武汤、实脾散的异同,在临床中,如何将两方综合运用。

63.评价苓桂术甘汤与五苓散配伍桂枝各有何不同的意义

64.完带汤运用哪些药物体现了升清以降浊,如何在临床中运用

65.通过分析独活寄生汤的组成,理解痹证日久,所伤及的脏腑气血,在临床运用中,应将益肝肾、补气血与祛风湿有机结合

66.分析二陈汤、温胆汤的差异,明确在临床运用中,二陈汤是祛痰的基本方

67.分析清气化痰丸的药物组成,明确在运用中以咳痰黄稠为辨别热痰的要点

68.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明确在运用中除眩晕头痛外,应在兼证中可辨别痰浊的症候

69.通过分析保和丸的组成,应明确治疗食滞时,除消食药物外,应综合运用理气、清热、化湿等方法。

70.分析健脾丸与保和丸的组成、功用可知,健脾丸是由脾虚所致食积,属虚实夹杂,而保和丸则属食积实证。因此,在临床应加以区别运用

71.分析乌梅丸的药物组成,其配伍综合了寒热并用、邪正兼顾的特点,在临床常运用于寒热错杂之久泻久痢

72.仙方活命饮是临床运用阳证痈肿的常用方。

73.阳和汤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

74.分析阳和汤与仙方活命饮所治疮疡的病机的异同,以及症候的不同。

75.苇茎汤是治疗肺痈的带表方。

76.大黄牡丹汤是治疗肠痈初起的代表方。

方剂学复习题

1治疗大便秘结、小便清长的代表方是() A.麻子仁丸 B.大承气汤 C.温脾汤 D.济川煎 2治疗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应 首选() A 痛泻要方 B 四神丸 C 芍药汤 D 半夏泻心汤 E 白头翁汤 3温脾汤的功用是() A 攻下冷积,温补脾肾 B 益气健脾,温脾助阳 C 攻下冷积,温脾暖胃 D 温肾暖脾,健脾除湿 E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4.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小柴胡汤的配伍意义() A 柴胡透邪并疏畅气机 B 黄芩清少阳胆热 C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并能调和诸药 D 半夏配以生姜化痰以消痞 E 人参、大枣益胃气,扶正以助祛邪 5. 清胃散中升麻与下列何药相伍,使上炎之火得散,内郁之热得降() A 生地 B 丹皮 C 黄连 D 当归 E 大黄 6.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的常用方是() A 小建中汤 B 吴茱萸汤 C 理中丸 D 暖肝煎 E 温脾汤 7.紫雪丹的功用是() A 泻下通便惊,清热化痰 B 清热开窍,熄风镇痉 C 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D 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E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8.患者喘咳短气,胸膈满闷,腰疼脚弱,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滑。治宜选用() A 小青龙汤 B 苏子降气汤 C 定喘汤 D 麻黄汤 E 止嗽散 患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 白腻而厚,脉缓,治宜首选() A 藿香正气散 B 保和丸 C 枳实导滞丸 D 健脾丸 E 平胃散 19.症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呕恶呃逆,癫痫,舌苔白腻,脉弦滑者”,治宜选用() A 温胆汤 B 朱砂安神丸 C 定痫丸 D 酸枣仁汤 E 滚痰丸 人参与干姜并用的方剂是()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普济消毒饮主治白喉。() 6.苇茎汤组成中的“三仁”是指桃仁、薏苡仁、冬瓜仁。()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故肺热壅盛而无表证之咳喘不宜使用。() 8.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组成。() 9.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 10.阴疽,患处色白漫肿,酸痛不热,脓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应选阳和汤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B《成方便读》C《圣济总录》 D《普济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B增液承气汤C五仁丸D济川煎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B丹皮、栀子C黄芩、栀子D黄芩、丹皮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方剂学练习题

方剂学练习题与知识点归纳 练习题部分(选择部分范围) 总论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是:C A.伤寒论 B.备急千金要方 C.五十二病方 D.黄帝内经 E.肘后备急方 2.中国医学史上首创方论的医学家是:D A.汉〃张仲景 B.晋〃王叔和 C.唐〃孙思邈 D.金〃成无己 E.明〃吴鹤皋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典是:B A.五十二病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太平圣惠方 D.肘后备急方 E.普济方 4.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E A.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C.清〃汪昂《医方集解》 D.唐〃王焘《外台秘要》 E.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5.下列诸法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C A.汗法、吐法 B.下法、清法 C.宣法、通法 D.清法、补法 E.和法、温法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功用的是:B A.消导食积 B.通导大便 C.消痞化积 D.消痰利水 E.消疮散痈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E

A.透达膜原 B.舒肝和胃 C.分消上下 D.调和营卫 E.消食和胃 8.以下那项不是“七方”的内容?D A.大方 B.小方 C.复方 D.单方 E. 缓方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B A.轻、重 B.升、降 C.滑、涩 D.宣、通 E.补、泻 10.下列各项中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E A每方必君、臣、佐、使俱全 B.每药针对一个症状 C.方中必有一药专为引经之用 D.君药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E.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相与宣摄 11.下述各类药物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E A.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B.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 C.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D.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E.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使药作用范畴的是:E A.缓和君、臣药之峻烈 B.消除或减低君、臣药之毒性 C.协助君臣治疗兼证 D.针对某些次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E.引药至于病所 清热剂 1.由知母、粳米、石膏、甘草组成的方剂是: B A.玉女煎 B.白虎汤 C.泻白散 D.麦门冬汤 E.以上均非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竹叶石膏汤组成的是:C A.人参、粳米 B.石膏、麦冬 C.知母、生地 D.甘草、半夏

【VIP专享】方剂学复习思考题

北中医方剂学复习思考190题 总论 1.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2.何谓治则?何谓治法?二者有何区别?你是如何认识的? 3.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 4.试述八法的概念、理论根据、治疗作用、适用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 5.何谓七方?你认为“七方”的实质是什么? 6.方剂组成的原则是什么?其具体涵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7.为什么说君药是方剂中不可或少的主药?临证遣药组方时选择和确定君药应注意什么? 8.临证运用方剂为什么要有变化?常用的变化形式有哪些?各种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变化对 方剂的功用、主治有何影响? 9.剂型与治疗有何关系?简述汤、丸(丹)、散、膏、酒等常用剂型的临床特点。 10.煎服方法与方剂的疗效有何关系?扼要叙述方剂用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解表剂 11.试述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12.麻黄汤证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13.麻黄汤中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方中为什么还辅以桂枝,佐用杏仁? 14.桂枝汤证的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方中桂枝、芍药相配意义何在? 15.桂枝汤发汗作用没有麻黄汤强,为什么甘草反较麻黄汤中用量加倍? 16.小青龙汤证的特征是什幺?其方药配伍有何特点?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需 酌加石膏? 17.九味羌活汤主治什么证候?方中为什么配伍生地和黄芩? 18.银翘散为辛凉平剂,为什么配伍辛温的荆芥、豆豉?这样配伍应注意什么? 19.银翘散与桑菊饮的组成、功用、主治有何不同? 20.麻杏甘石汤的功用和主治有何特点?临证调整麻黄与石膏的配伍用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21.联系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三方间的主治证和配伍变化,指出麻黄与桂枝, 麻黄、桂枝与石膏,麻黄与石膏同用对方剂功用的影响。 22.竹叶柳蒡汤主治麻疹透发不畅,内热郁甚而致的,喘咳、烦闷燥乱、咽喉肿痛等证, 为什么方中用辛温燥烈的西河柳为君?本方配伍有何特点? 23.败毒散的主证是什么?方中配伍人参的意义何在?其配伍用量应如何掌握? 24.败毒散为什么可用治外邪陷里所致之痢疾?何种痢疾不可用? 25.为什么阳虚不能作汗?助阳益气解表剂中解表药和助阳益气药应如何配伍? 26.再造散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础,为什么方中不用麻黄,而用桂枝、黄芪?煎加炒 芍药一撮的意义何在? 27.滋阴解表剂适用于什么证候?应用时需注意什幺?试以加减萎蕤汤为例说明之。 第二章泻下剂 28.试述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及应用注意事项。 29.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治热结里实证,其主治证各有何特点?三方药味组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67 8910 二、 1.A D 2A D 3.A D 4A C E 5A 大黄6A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 黄芩、黄连 B 丹皮、栀子 C 黄芩、栀子 D 黄芩、丹皮 E 黄连、栀子 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 少阳阳明合病 B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 协热下利 D 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 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凉膈散B八正散C导赤散D小蓟饮子E六一散 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清热止利,和中缓急B清热燥湿,行气化滞C清热燥湿,调气和血D清热解毒,凉血止痢E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B干姜C白术D人参和干姜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15 A 16 是() A 17 A 18 A 19 A D 20 A D 21 A 22 A 23 A E 24.大秦艽汤的组成药物,除外() A川芎、独活、防风B白芷、细辛、甘草C人参、桂枝、荆芥 D熟地、黄芩、石膏E生地、当归、白芍 25.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川芎B白芷C薄荷D羌活E清茶 26.麦门冬汤的功用是 A滋养肺胃,化痰散结B养阴润肺,和胃化痰C滋养肺胃,降逆和中D养阴生津,和胃降逆E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7.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是() A防己、黄芪、茯苓、白术B防己、黄芪、茯苓、甘草 C防己、黄芪、茯苓、生姜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E防己、黄芪、白术、生姜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期末方剂备考录 一. 总论知识点 1?方剂起源与发展: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方书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君臣佐使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载方为“经方” ?孙思邈后著《千金翼方》以辅《千金要方》 ?宋代《太平圣惠方》是我国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 ?金元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开方论之先河 ?明代吴昆《医方考》为第一部方论专著

?明代朱橚《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只记2句话) ①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方从法出) ②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以方现法) 3?方剂的变化(12字掌握) ①药味加减②药量加减③剂型更换 4?方剂所应八法 (1)汗法:解表剂 (2)和法:和解剂;表里双解剂 (3)下法:泻下剂 (4)消法:理气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理血剂 (5)吐法:涌吐剂 (6)清法:清热剂;祛暑剂 (7)温法:温里剂 (8)补法:补益剂 另(未归):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治风剂、治燥剂 5.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幻灯片例) (1)君药:是针对主病or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or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or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①佐助药: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or直接治疗次 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是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or减轻消除君药臣药 毒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是少量与君药性味or作用相反但又能辅成治疗 作用的药物。(即配伍反佐?另有服法反佐&炮制反佐)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 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其在方中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二. 某首方的功用、主治证和临床表现 1.麻黄汤 (1)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实证 (3)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 (1)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虚证

【精选】方剂学理气剂练习题

1. 越鞠丸的组成药物中无: A.苍术 B.香附 C.山栀子 D.川芎 E.半夏 2. 半夏厚朴汤组成药物中无: A.陈皮 B.厚朴 C.苏叶 D.茯苓 E.生姜 3. 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中无: A.苏子 B.当归 C.半夏 D.白前 E.厚朴 4. 定喘汤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白果 C.黄柏 D.苏子 E.半夏 5. 旋覆代赭汤组成药物中无: A.人参 B.大枣 C.生姜 D.半夏 E.陈皮 6. 柴胡疏肝散组成药物中无: A.柴胡 B.白芍 C.枳实 D.甘草 E.香附 7. 枳实消痞丸组成药物中无: A.厚朴 B.干姜 C.黄芩 D.人参 E.白术 8. 厚朴温中汤组成药物中无: A.陈皮 B.茯苓 C.半夏 D.甘草 E.木香 9. 加味乌药汤组成药物中无: A.砂仁 B.元胡 C.木香 D.香附 E.郁金 10.天台乌药散组成药物中无: A.小茴香 B.青皮 C.木香 D.元胡 E.槟榔 11. 暖肝煎组成药物中无 A.当归 B.枸杞子 C.茴香 D.桂枝 E.沉香

12. 橘皮竹茹汤组成药物中无: A.人参 B.麦冬 C.生姜 D.大枣 E.甘草 13. 组成药物中无厚朴的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苏子降气汤 D.厚朴温中汤 E.定喘汤 14. 组成药物中无茯苓的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厚朴温中汤 D.苏子降气汤 E.逍遥散 15. 组成药物中无半夏的方是: A.越鞠丸 B.半夏厚朴汤 C.苏子降气汤 D.定喘汤 E.旋覆代赭汤 16. 组成药物中无生姜的方是: A. 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 苏子降气汤 D. 旋覆代赭汤 E.橘皮竹茹汤 17. 越鞠丸和柴胡疏肝散共有的药物是: A.柴胡 B.白芍 C.枳壳 D.香附 E.栀子 18. 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共有的药物是: A.当归 B.白芍 C.白术 D.香附 E.川芎 19. 枳实消痞丸与半夏泻心汤共有的药物: A.枳实、厚朴 B.黄连、干姜 C.半夏曲、生姜 D.白术、伏苓 E.黄芩、麦芽 20.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共有的药物: A.厚朴、木香 B.陈皮、茯苓 C.人参、白术 D.干姜、炙甘草 E.草豆蔻、生姜 21.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共有的药物是: A.当归、肉桂 B.苏子、半夏 C.厚朴、前胡 D.白果、麻黄 E.桑白皮、黄芩 22. 苏子降气汤与小青龙汤共有的药物是: A.苏子 B.麻黄 C.厚朴 D.前胡 E.半夏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1)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 B《成方便读》 C《圣济总录》 D《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增液承气汤 C五仁丸 D济川煎 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 B丹皮、栀子 C黄芩、栀子 D黄芩、丹皮 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 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 凉膈散 B 八正散 C 导赤散 D 小蓟饮子 E 六一散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 清热止利,和中缓急 B 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C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D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E 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 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 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 B干姜 C白术 D人参和干姜 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血虚寒厥 B 阳郁厥逆 C阳虚寒厥 D亡阳肢厥 E热盛厥逆15.泄泻日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

《方剂学》习题含答案

补益剂习题 1.四君子汤的主治病证为:C A.脾胃虚寒 B.湿困脾阳 C.脾胃气虚 D.脾阳不足 E.脾虚泻泄 1.四君子汤加上何药名异功散:C A.半夏 B.桔梗 C.陈皮 D.枳壳 E.木香 2.四君子汤的功用是:D A.益气养胃 B.健脾养胃 C.补益肝脾 D.益气健脾 E.益气补血 3.理中丸与四君子汤中相同的药物是:D A.白术、干姜、人参 B.甘草、人参、干姜 C.人参、茯苓、炙甘草 D.甘草、人参、白术 E.人参、茯苓、白术 4.参苓白术散在何方的基础上加砂仁、山药、莲子、白扁豆、薏仁、桔梗而成:A A.四君子汤

B.异功散 C.六君子汤 D.玉屏风散 E.补中益气汤 5.长于渗湿止泻的方剂是:D A.补中益气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异功散 7.参苓白术散的主治病证是::A A.脾虚挟湿 B.脾胃气虚 C.气虚下陷 D.气虚发热 E.脾肾两虚 8.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E A.益气补中,健脾和胃 B.健胃益气,和胃渗湿 C.健脾益气,调补脾胃 D.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E.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9.参苓白术散的病机是:E A.阳虚水泛 B.脾胃气虚 C.寒湿因脾 D.脾肾气虚 E.脾胃气虚,湿自内生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症:E A.脾胃虚弱,神疲食少 B.脾胃气虚,发热自汗 C.清气不升,久疟久痢

D.清阳下陷,久泻脱肛 E.误下伤中,心下痞满 11.“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E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竹叶石膏汤 D.青蒿鳖甲汤 E.补中益气汤 12.补中益气汤中的君药为:B A.白术 B.黄芪 C.甘草 D.当归 E.人参 13.补气升阳的代表方是:B A.生脉散 B.补中益气汤 C.参苓白术散 D.玉屏风散 E.四君子汤 14.补中兼疏,“以补为固”的方剂是:D A.当归六黄汤 B.真人养脏汤 C.牡蛎散 D.玉屏风散 E.桑螵蛸散 15.玉屏风散的组成为:B A.黄芪、白术、甘草 B.白术、防风、黄芪 C.茯苓、白术、黄芪 D.黄芪、白术、人参 E.人参、白术、甘草 16.玉屏风散证汗出的病机是:A A.卫气虚弱,不能固表 B.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 D.暑热耗气伤阴 E.脾胃气虚,阳浮于外

方剂学重点(全)

. 编辑doc 方 剂 学 ——重点疑点难点笔记 (后附常考题型) 第一章 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 2、《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 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①刘完素:字守真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方剂学复习题及答案

《方剂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东汉张仲景著《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314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治病之方又以汗、和、下、消、吐、清、__ _、_ __八法尽之”。 3.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三方面:、和。4.银翘散中,为助君药发散外邪,透邪外出而加入辛而微温的两味药分别 是、。 5.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 ___作用,治疗里实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6.和解剂中,___ ____(方),具有疏肝,健脾,养血的功用。 7.白虎汤主治证。 8.安神剂分为、两类。 9.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作用,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10.依据神昏窍闭实证的临床不同表现,可将此类方剂分为 ___ __和 ___ _两类。 二、问答题。 1.试述平胃散的配伍意义及适应证。 2.羚角钩藤汤与大定风珠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之处? 3.逍遥散、温经汤、归脾汤三方均可治疗妇科月经不调,其功能及主治病机有何不同? 4.试述旋复代赭汤的配伍意义。

《方剂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伤寒杂病论》方、药 2. 温补 3.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4.荆芥穗淡豆豉 5.通便、泻热、攻积逐水 6.逍遥散 7.阳明气分热盛 8.重镇安神补养安神 9.开窍醒神 10.凉开温开 二、问答题 1.答:方中重用苍术为君,以其苦温性燥,最善除湿运脾;以厚朴为臣,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佐以陈皮理气化滞;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诸症自除本方适用于脾湿滞证。 2.答:相同点:两方在组成上均有生白芍;功用上均有平熄内风的功用;主治上均可治疗内风病证。不同点:在组成上羚角钩藤汤尚有羚角、钩藤、桑叶、菊花、鲜生地、贝母、竹茹、茯神、生甘草;大定风珠则有干地黄、麦冬、龟板、鳖甲、牡蛎、炙甘草、阿胶、麻仁、五味子、鸡子黄。功用上前者以凉肝熄风见长,后者功在滋阴熄风。主治上前者适用于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其证以邪实为主。多见于温病的极期;后者适用于热灼真阴,虚风内动,其证以正虚为主,多见于温病的后期。 3.答: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用,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温经汤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的功用,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之月经不调;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用,主治脾不统血所致之月经不调。 4.答:本方主治胃虚气逆,痰浊内阴之证。方中旋复花下气消痰,降逆以除噫为君药;(1服)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为臣药;生姜温胃化谈,散寒止呕;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佐药;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胃和中为佐使;诸药合用,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

方剂学最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1.使用解表剂应注意的问题 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若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阳,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得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岑的配伍意义 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 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7.止咳散有何功用,其组方配伍有何特点 止咳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得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 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三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8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幸温的荆芥、豆豉 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得荆芥,淡豆鼓得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9.简述桑菊饮配伍桑叶、菊花的意义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 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功,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0.从功用、组成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得辛温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位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鼓,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1.麻杏甘石汤以何药为君,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仁甘石汤得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

排版_方剂学练习题答案

方剂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方书是D、《五十二病方》 3、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的常用方剂是A、苏子降气汤 4、具有和解少阳功用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5、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或月经过多等,宜用B、固冲汤 6、下列那项不属于保和丸的组成药物 C、炒麦芽 7、天麻钩藤饮主治证的病机是E、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8、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的方剂是A、杏苏散 9、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A、1:1 10、四神丸的主治证是B、五更泄泻 11、不.属于“八法”的是B、涩法 12、常用于治疗阴疽的方剂A、阳和汤 13、天王补心丹主治 C、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14、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E、生脉散 15、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配伍的意义是C、调和营卫16、下列属于越鞠丸组成药物的是B、栀子、神曲、川芎 17、四逆散主治四逆证的病机是A、气机郁滞,阳气内郁 18、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D、养阴透热 19、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首选方剂是E、半夏厚朴汤 20、炙甘草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B、炙甘草 21、越鞠丸中主治“气郁”的药物是D、香附 22、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者,治宜选用E、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3、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的首选方剂是 C、清燥救肺汤 24、痛泻要方所主泄泻的病机是A、脾虚肝旺 25、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用量比例是C、1︰5 26、逍遥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B、柴胡 27、苏子降气汤所治咳喘证的病机是B、上实下虚 28、治疗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首选方剂是 C、四神丸 29、旋覆代赭汤的功用是E、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30、肾气丸的主治证是D、肾阳不足 (二)X型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分,共3分)。 1、组成中含桂枝的方剂是A、肾气丸C、温经汤D、当归四逆汤 2、白虎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有A、身大热B、大汗出C、烦渴欲饮 3、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A、解表化湿C、理气和中 4、组成中含熟地的方剂是B、六味地黄丸 C、四物汤 D、炙甘草汤 E、百合固金汤 5、属于温化寒湿的方剂是A、苓桂术甘汤B、真武汤C、实脾散 6、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包括B、粳米C、大枣D、半夏E、人参 7、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有A、祛风湿B、止痹痛C、益肝肾E、补气血 8、下列方剂组成中包含生地的是A、黄土汤B、青蒿鳖甲汤D、百合固金汤E、清营汤 9、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A、寒热共用C、辛苦并进D、补泻同施 10、大柴胡汤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柴胡 C、大黄D、芍药E、半夏11、天麻钩藤饮的功用是=B、补益肝肾C、平肝熄风 D、清热活血 12、组成中含有黄芪的方剂是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当归补血汤D、玉屏风散E、固冲汤 13、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是B、止痹痛 C、补气血 D、祛风湿 E、益肝肾 14、青蒿鳖甲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可见 A、夜热早凉B、热退无汗 D、脉细数 E、舌红苔少 15、理中丸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C、干姜E、白术 16、佐助药的范围包括 C、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D、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17、六味地黄丸中的“三泻”药物是A、茯苓B、泽泻D、丹皮 18、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B、清热解毒C、消肿溃坚 E、活血止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答题说明: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错填或不填均无分。 1、由五味子、麦冬、人参组成的方剂是生脉饮。 2、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3、逍遥散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 4、安宫牛黄丸、紫雪和至宝丹合称凉开三宝。 5、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是四物汤。 6、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方剂名称是玉屏风散。 7、活血祛瘀剂配伍补血药的主要用意是活血而不耗血。 8、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证。 9、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证。 10、补气健脾的基础方剂是四君子汤。 11、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生赭石。 12、善治阴暑的常用方剂是香薷散。 13、由生姜、乌梅、陈皮、甘草、茯苓、半夏组成的方剂是二陈汤。 14、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15、归脾汤的功用是益气健脾,补血养心。16、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 17、二陈汤的功用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18、平胃散的君药是苍术。 19、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补气活血通络。 20、川芎茶调散主治外感风邪之头痛。 21、君药的含义是是指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2、杏苏散主治凉燥证。 23、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生赭石。 24、大承气汤的功用是峻下热结,行气导滞。 25、“凉开三宝”是指紫雪、至宝丹和安宫牛黄丸。 26、方剂的变化形式包括剂型更换的变化、药味增减变化、药量的变化。 27、由五味子、人参、麦冬组成的方剂是生脉饮。 28、小建中汤的君药是饴糖。 29、芍药汤主治湿热痢 30、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三、简答题 1、简述十枣汤中重用大枣的意义。 答:大枣甘温,能缓解甘遂、大戟、芫花三药的毒性,且能补土制水,既可增强利水之力,又可使峻下利水而不伤脾肾。 2、佐药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别简述其涵义。 答: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佐助药就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病因或主证;佐制药即消除或缓解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是指在病情危重,出现拒药而须“从治”者,组方时选用与君药性味功用相反又能相成的药物。 3、清热剂常分为几类?请于每类中各举出一首代表方剂。 答:清气分热——白虎汤;清营凉血——清营汤;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清虚热——青蒿鳖甲汤。 4、简述血府逐瘀汤的功用及配伍特点。答:功用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之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立法、配伍均甚贴切。 5、简述活血祛瘀剂和祛湿剂中配伍理气药的意义各是什么?答:活血祛瘀剂加用理气药是因为: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 祛湿剂加用理气药是因为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津液的输布倚靠气化,气化则湿化,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 6、简述大黄在大承气汤和茵陈蒿汤中的配伍意义。 答:大承气汤中大黄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又能清热,以除胃肠热结,可消除致病之因,为君药;茵陈蒿汤中大黄泻热通便,使湿热从大便而下,为佐药。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doc

1.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外感风寒发汗解表,宣恶寒发热,无汗而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伤寒论》表实证肺平喘喘,脉浮紧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外感风寒解肌发表,调发热,恶风,汗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桂枝汤,三勺。 《伤寒论》表虚证和营卫脉浮缓枣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发汗祛湿,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防芷芩芎草地苍, 《此事难知》湿邪,兼有清里热肢体酸楚疼痛口苦白芷、生地、黄芩、甘草细飲九味羌活汤。 里热证微渴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外感风寒,疏散风寒,理恶寒发热,头重无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太平惠民和剂气郁不舒气和中汗,胸闷,苔白腻, 局方》证脉浮 小青龙汤★风寒客表,解表散寒,温恶寒发热,无汗,喘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伤寒论》水饮内停肺化饮咳,痰多而稀,舌苔炙甘草、半夏、五味子桂夏 ( 求饶 ) 证薄白,脉浮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 跪下 ( 求饶 ) 。 止嗽散★风邪犯肺宣肺利气,疏咳嗽咽痒,微有恶风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陈梗芥前百菀 ( 买) 止嗽草。《医学心语》证风止咳发热,舌苔薄白甘草、陈皮( 百草苑陈桔芥前 ) 陈更借钱百万 ( 买 ) 止嗽草。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发热,微恶风寒,咽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温病条辨》热解毒痛,口渴,脉浮数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牛蒡子 桑菊饮★风温初起疏风清热,宣咳嗽,发热不甚,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 都《温病条辨》肺止咳渴,脉浮数桔梗、甘草、苇根除掉 ) 。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 都 除掉 ) 。 麻黄杏仁甘草石外感风邪,辛凉宣泻,清发热,喘急,苔薄黄,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膏汤邪热壅肺肺平喘脉数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伤寒论》证 柴葛解肌汤★感冒风寒 , 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伤寒六书》郁而化热者,头痛无汗,目疼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证鼻干,心烦不眠,嗌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干耳聋,眼眶痛,舌 苔薄黄,脉微洪 升麻葛根汤★麻疹初起解肌透疹麻疹不出,发而不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升麻葛根草药汤。 《闫氏小儿方论》透,身热恶风,头痛升麻葛根草药汤。

方剂学复习思考题

方劑學復習思考題 1 我国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什么? 2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什么? 3 我国最早的方论著作是什么? 4 我国古代记载方剂数量最多的方书是什么? 5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袓”的是哪一部? 6 为什么说《黄帝内经》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7 “八 法”是何时由何人在哪部著作中提岀的?指的是哪八种治疗方法?8为什么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9 历代对于方剂的分类有哪五种主要形式? 10 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什么?君臣佐使的涵义各是什么? 11 为什么方剂的组成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 12 运用成方时为什么要进行变化?成方变化的形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3 常用剂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14 试述解表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分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5 九味羌活汤中配伍生地、黄芩的意义是什么? 16 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证,方中为何配伍具有收敛作用的芍药和五味子?17 银翘散为辛凉解表剂,为何重用清热解毒之银花与连翘为君药?该方治疗风热表证,方中为何配用辛温之荆芥和淡豆豉? 18 临床在运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时,一般如何确定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19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目的是什么?所谓“逆流挽舟”法的涵义和适应证是什么? 20 试比较下列方剂在组成、功用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①xx 与xx

②xx 与xx ③败毒散与参苏饮 21 试述下列方剂在临床上如何区别运用。 ①xx 与xx 杏仁甘草石膏汤 ②xx 与xx 杏仁甘草石膏汤 ③xx 与止嗽散 22 试述下列药对的配伍作用,并各举一首方剂说明之。 ①麻黄与桂枝② 麻黄与杏仁③ 麻黄与白芍④ 桔梗与甘草⑤ 桔梗与枳壳⑥ 羌活与独活 23 试述泻下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分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24 试述大承气汤中行气药的配伍意义?该方在煎煮时应注意什么? 25 你对“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是如何理解的? 26 试述三承气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27 麻子仁丸与济川煎均属于润下剂,常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人便秘、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28 何为“脾约”?麻子仁丸目前在临床上是如何运用的(包括适应证病机、证治要点、常用于哪些疾病)? 29 黄龙汤由何方加味而成?煎煮时为何加用少许桔梗? 30 十枣汤中配伍大枣有何意义?是否可改用甘草?该方的证诒要点是什么?服用时注意哪些问题(包括剂型、剂量、服用时间、药后调理等)? 31 试述下列药对的配伍作用,并各举一首方剂说明之。 ①大黄与芒硝② 大黄与丹皮③ 大黄与附子④ 枳实与升麻 32 试述和解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分类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33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均为和解少阳之剂,为何前者以柴胡配伍黄芩为主,后者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着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太平圣惠方》 2、疏肝健脾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B.归脾汤C.四逆散D.完带汤 3、《温病条辨》中,所说的“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B.银翘散C.败毒散D.香薷散 4、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大便干结,小便频数,治疗宜选用: A.增液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黄龙汤D.麻子仁丸 5、四逆散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B.透邪解郁,疏肝理脾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D.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6、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的代表方剂是 A.仙方活命饮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凉膈散 7、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时宜选用 A.竹叶石膏汤B.蒿芩清胆汤C.青蒿鳖甲汤D.当归六黄汤 8、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B.清瘟败毒饮C.普济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 9、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方剂是: A.益胃汤B.生脉散C.五味子散D.麦门冬汤 10、痈疽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治疗时宜选用 A.仙方活命饮B.当归补血汤C.阳和汤D.黄连解毒汤

1、平息内风方剂的适应范围包括 A.阴虚风动B.风痰上扰C.破伤风D.热盛生风 2、肾气丸中,宜小量使用的药物是 A.附子B.桂枝C.干地黄D.山药 3、理中丸的主治病证有 A.寒伤脾胃之呕吐下利 B.阳虚失摄之吐衄便血 C.脾胃阳虚之小儿慢惊 D.中、上焦阳虚之胸痹 4、属于消法范畴的方剂是 A.桂枝茯苓丸B.清气化痰丸C.枳实导滞丸D.补阳还五汤 5、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的方剂有 A.乌梅丸B.芍药汤 C.败毒散D.补中益气汤 三、简答题 1、龙胆泻肝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当归、生地黄的意义何在? 2、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均可治表虚自汗,其功用主治有何区别? 3、简述小蓟饮子的主治证及配伍特点。 四、论述题 1、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有宣肺祛痰平喘之功,二者在用药配伍与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2018最全主管中药师-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炙甘草:麻黄=1:3;麻黄、桂枝相须为用;炙甘草:缓峻护正。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疼痛,无汗喘咳,舌苔薄白,脉浮紧者。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桂枝:芍药=1:1。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炙甘草佐药调和药性、扶正祛邪;服热粥,助汉以去外邪。 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 桂枝汤: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自汗出之表需证。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羌活:太阳经头痛;白芷:阳明头痛;川芎:少阳、厥阴头痛——分经论治。 4.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宣肺与降气并行,温肺与温脾同施,解表与化饮想配,辛散与酸收并用。 主治:外寒内饮证。素有水饮,复感风寒,水寒相搏,以致肺寒气逆,喘咳痰多者。 麻黄、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小青龙汤、麻黄汤:均有麻黄、炙甘草。 5. 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辛凉解表 6.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辛凉平剂: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功用:心凉透表,清热解毒。“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 主治:温病初起,无汗或有汗不畅,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表、透邪外出。 7.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