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目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目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目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目

姓名:分数

1.填空题(每题10分)

(1)康复科容易出现突发医疗事件的疾病,要高度注意,重点预防。包括:1、针灸治疗意外2、 3、心脏病变(包括猝死)4、 5、突发脑出血;6、突发性休克;7、运动中骨折。

(2)晕针常由于患者、精神紧张;或、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症。

(3)骨折是外力对骨骼的撞击,致使骨骼断裂。可分为

与开放性骨折。

(4)急性脑梗塞治疗原则:改善,防止血栓进展,减少梗死范围,减少,防止并发症。

(5)休克发生时,患者往往出现皮肤湿冷、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表情冷漠、体温下降,这是血流不足的表现。

2.选择题(多项,每题10分)

(6)康复科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依法规范,措

施果断。D.终止后恢复工作

(7)癫痫的处理,正确的有()

A.衣领、腰带必须解开,以使呼吸通畅

B.?将毛巾、手绢或压舌

板塞入齿间,以防止舌部咬伤。C.吸氧,给予镇静止痉药物:如安定、鲁米那等?D.惊厥时不可按压癫痫病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

(8)突发心绞痛的处理()

A.首先应立即停止患者一切活动,坐下或平卧位休息。立即通知

医生。B.立即经鼻给氧C. 扩冠药物D.处理无效及时转入专科病房进行系统治疗。??

(9)运动中突发性运动伤害包括()

A.肌肉拉伤?

B.韧带扭伤

C.挫伤

D.脱臼

E.骨折

3.问答题(10分)

(10)急性运动伤害处理方法

答:

中医康复科应急预案

中医康复科应急预案 目录 (1) 一、患者用药发生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 (2) 二、患者发生管路滑脱时的应急预案 (2) 三、患者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 (2) 四、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预案 (3) 五、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3) 六、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4) 七、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4) 八、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5) 九、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5) 十、患者发生误吸时地应应急预案 (6) 十一、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 (6) 十二、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6) 十三、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7) 十四、火灾的应急预案 (7) 十五、关于封存患者病历的应急预案 (8) 十六、病人在运送过程中意外防范预案 (8) 十七、处理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应急预案 (9) 十八、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预案 (10) 十九、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 (11) 二十、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 (11) 二十一、吸痰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 (11)

二十二、患者发生高渗药液外渗时的应急预案 (12) 二十三、发生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12) 二十四、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12) 一、患者用药发生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毫克,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分钟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予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如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记录抢救过程。 二、患者发生管路滑脱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管路滑脱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通知医生。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根据医嘱要求及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再次置管。 4、如患者自行拔除管路,给予患者适宜的约束措施,防止患者再次拔管。 5、完善记录,做好交接班。 6、按规定上报护理部。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医学科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 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病人常痛不可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 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康复科应急预案(修订版)

康复科应急处置预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康复异常情况虽不多见,但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可能因小意外酿成大事故,尤其是对一些全身体质差、年龄小或敏感部位等治疗,极易出现病人生命体征不稳等现象。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有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及时妥善处理,特制定以下预防处置措施,望全科人员严格遵守。 一、治疗前,要详细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对病人生命体征有一个总体的评估。对于属治疗禁忌证的病人,要谨慎治疗;对于生命体征不稳的病人,禁止采用影响其生命体征的操作。 二、治疗前,要详细与病人讲清治疗的方法、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部分精神紧张的病人,应耐心做好沟通,消除顾虑。 三、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征象,处理处理。 四、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应按预防处理技术方案及时处理,并同时向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生应按时到达现场,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五、若病人病情变化快,应及时请相关科室急会诊;若出现重大意外情况如呼吸心跳骤停等,应边抢救边向医疗总值班报告。 六、严格掌握康复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附件1. 休克的急救措施 附件2.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附件3.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 附件4.骨折的急救措施

休克的急救措施 就地抢救、不宜搬动,吸氧保暖、休克体位(平卧或下肢抬高30°),清除病因,补液扩容,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请急诊医师会诊。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治疗,取自然位置卧床或坐位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硝酸甘油为首选药物,可用0.3-0.6毫克舌下含化,1-2分钟内生效,能维持20-30分钟,病情稳定送专科治疗。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医学科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就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就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 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 ,病人常痛不可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 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与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最新最全康复科应急预案

九、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 1 个月 3 个月、6 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 1 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十一、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的大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因护理行为过失而发生差错事

故。 2、仔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当班医生汇报,给予正确的处理。 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应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护理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情况,在安置病人的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科主任,作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与院领导汇报,争取更多的力量给予应急支持,责任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 5、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和功能完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十二、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有人陪伴。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如家

康复科应急预案13931

康复科应急预案1393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康复医学科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 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病人常痛不可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 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目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 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康复科应急预案考核题目 姓名:分数 1.填空题(每题10分) (1)康复科容易出现突发医疗事件的疾病,要高度注意,重点预防。包括:1、针灸治疗意外2、 3、心脏病变(包括猝死)4、 5、突发脑出血;6、突发性休克;7、运动中骨折。 (2)晕针常由于患者、精神紧张;或、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症。 (3)骨折是外力对骨骼的撞击,致使骨骼断裂。可分为 与开放性骨折。 (4)急性脑梗塞治疗原则:改善,防止血栓进展,减少梗死范围,减少,防止并发症。 (5)休克发生时,患者往往出现皮肤湿冷、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表情冷漠、体温下降,这是血流不足的表现。 2.选择题(多项,每题10分) (6)康复科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依法规范,措 施果断。D.终止后恢复工作 (7)癫痫的处理,正确的有()

A.衣领、腰带必须解开,以使呼吸通畅 B.?将毛巾、手绢或压舌 板塞入齿间,以防止舌部咬伤。C.吸氧,给予镇静止痉药物:如安定、鲁米那等?D.惊厥时不可按压癫痫病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 (8)突发心绞痛的处理() A.首先应立即停止患者一切活动,坐下或平卧位休息。立即通知 医生。B.立即经鼻给氧C. 扩冠药物D.处理无效及时转入专科病房进行系统治疗。?? (9)运动中突发性运动伤害包括() A.肌肉拉伤? B.韧带扭伤 C.挫伤 D.脱臼 E.骨折 3.问答题(10分) (10)急性运动伤害处理方法 答: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考核题及答案

XXX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考核题(共计100分) 部门:____姓名:____考核时间:____分数: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划分为( A ) A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B 、综合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 C 、整体预案、专项预案、处置方案 D 、整体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C )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预警分为四级预警,其中最高级别为( A )预警。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 C )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A.防爆 B.贵重物资重点保护 C.应急疏散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C )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2 B.3 C.4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 A )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7.如果是遇湿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禁止用( A )灭火。 A.水、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沙土 8.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 C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9.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负责( C ) A 尽可能、尽快的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灾人员 B 对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 C 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部门的运作 D 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 10.以下对乙醇大量泄漏处理不当的方法是( A )

(完整版)医院应急预案培训考核试卷(3)

医院应急预案培训考核试卷(3) 科别:姓名:阅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封存的病历由()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科领导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院办。 A、医务科 B、医保科 C、党办 D、保卫科 2、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A、艾滋病 B、梅毒 C、肝炎 D、肺炎 3、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基本用药方案和强化用药方案疗程均为()天。 A、20天 B、28天 C、30天 D、15天 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HIV职业暴露发生的()、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A、时间 B、地点 C、经过 D、暴露方式 5、发生HIV暴露后要立即检测HIV抗体,并在之后的()和6个月检测HIV抗体。 A、4周、8周、12周 B、2周、4周、6周 C、4周、6周、8周 D、6周,8周,10周

6、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4例 B、5例 C、3例 D、6例 7、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12小时 B、10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8、《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HIS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有:() A、医院内部服务器或网络设备故障以及停电等造成HIS系统瘫痪,在30分钟内无法恢复时; B、HIS系统软件或硬件设备升级切换需停机时; C、HIS系统被病毒攻击、重大操作失误、各种意外导致网络运行中断或网络瘫痪时; D、医院门急诊系统、住院系统、医技系统发生较大故障时。 二、判断题。 1、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 ) 2、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治疗时,发生不良后果,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 3、对封存标本进行启封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 4、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通知患者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家属如果需要离开患者时,不用通知值班的医护人员。() 5、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予以75%酒精或0.5%碘消毒并包扎。() 6、春节期间,防盗、防火、医疗纠纷处理是保安的重要工作,在此期间相关当班院警不得有丝毫麻痹,要注意及时有效地控制急诊室时常发生的醉酒就诊人员失控现象,保证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使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4.科学处置,协调合作。 二、组织机构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陈东风 副组长:鲍圣涌 组员:科室全体成员 (二)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三、应急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当事人按照事件性质上报领导小组,由

领导小组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提出是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安排相关人员落实;如需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迅速介入,组织实施相应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 1 个月 3 个月、6 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 1 片,并通知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科应急预案(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康复科应急处置预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康复异常情况虽不多见,但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可能因小意外酿成大事故,尤其是对一些全身体质差、年龄小或敏感部位等治疗,极易出现病人生命体征不稳等现象。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有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及时妥善处理,特制定以下预防处置措施,望全科人员严格遵守。 一、治疗前,要详细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对病人生命体征有一个总体的评估。对于属治疗禁忌证的病人,要谨慎治疗;对于生命体征不稳的病人,禁止采用影响其生命体征的操作。 二、治疗前,要详细与病人讲清治疗的方法、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部分精神紧张的病人,应耐心做好沟通,消除顾虑。 三、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征象,处理处理。 四、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应按预防处理技术方案及时处理,并同时向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生应按时到达现场,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五、若病人病情变化快,应及时请相关科室急会诊;若出现重大意外情况如呼吸心跳骤停等,应边抢救边向医疗总值班报告。 六、严格掌握康复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附件1. 休克的急救措施 附件2.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附件3.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 附件4.骨折的急救措施

附件1 休克的急救措施 就地抢救、不宜搬动,吸氧保暖、休克体位(平卧或下肢抬高30°),清除病因,补液扩容,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请急诊医师会诊。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科应急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康复科应急处置预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康复异常情况虽不多见,但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可能因小意外酿成大事故,尤其是对一些全身体质差、年龄小或敏感部位等治疗,极易出现病人生命体征不稳等现象。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有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及时妥善处理,特制定以下预防处置措施,望全科人员严格遵守。 一、治疗前,要详细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对病人生命体征有一个总体的评估。对于属治疗禁忌证的病人,要谨慎治疗;对于生命体征不稳的病人,禁止采用影响其生命体征的操作。 二、治疗前,要详细与病人讲清治疗的方法、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部分精神紧张的病人,应耐心做好沟通,消除顾虑。 三、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征象,处理处理。 四、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应按预防处理技术方案及时处理,并同时向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生应按时到达现场,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五、若病人病情变化快,应及时请相关科室急会诊;若出现重大意外情况如呼吸心跳骤停等,应边抢救边向医疗总值班报告。 六、严格掌握康复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附件1. 休克的急救措施 附件2.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附件3.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 附件4.骨折的急救措施 附件1 休克的急救措施 就地抢救、不宜搬动,吸氧保暖、休克体位(平卧或下肢抬高30°),清除病因,补液扩容,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请急诊医师会诊。 附件2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治疗,取自然位置卧床或坐位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硝酸甘油为首选药物,可用毫克舌下含化,1-2分钟内生效,能维持20-30分钟,病情稳定送专科治疗。 附件3 心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治疗,去枕平卧,,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包括清除呼吸道内异物,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给予人工呼吸,吹气的同时按压心脏,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为2:30。心搏骤停后,仅靠胸外心脏按压, CPP难以达到,必须借助肾上腺素能药物。在心脏按压的同时,首次静脉注射1-5mg,3-5min给一次,以后每5-10分钟给一次。积极抢救的同时,请急诊科医师出诊。 附件4 骨折的急救措施

(完整版)康复科意外紧急处理预案

康复科意外紧急处理预案 康复科作为以中老年病人为主的科室,病人常常合并存在全身其他器官组织的病变,容易出现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组织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康复科医疗质量,保证病人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现根椐本科室特点,制定出可能出现的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预案,总结如下: (一)适用范围 结合康复科的特点,对容易出现突发医疗事件的疾病,要高度注意,重点预防。包括:1:癫痫;2、心脏病变(包括猝死);3:突发脑梗死;3:突发脑出血;3:突发性休克;4:运动中骨折等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强化“三基”培训与业务学习,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知能力,提高科室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

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 1、病房接门(急)诊电话后,由当班医生及护士,备好床单,氧气,吸痰器,吸痰管,多参数监护仪做好诊疗准备。在应急预案启动前,先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第一时间通知院领导及科室主任。 2、由科主任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3、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如果患者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归属问题存在不能得到解决时,科主任有权判定患者的归属问题。 (四)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终止后恢复工作 由科主任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负责联络协调。事件处理后落实恢复工作,将涉及到的人员、处理事件的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将所用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医用器材及药品清点、归还相应位置。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科应急处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康复异常情况虽不多见,但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可能因小意外酿成大事故,尤其是对一些全身体质差、年龄小或敏感部位等治疗,极易出现病人生命体征不稳等现象。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有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及时妥善处理,特制定以下预防处置措施,望全科人员严格遵守。 一、治疗前,要详细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对病人生命体征有一个总体的评估。对于属治疗禁忌证的病人,要谨慎治疗;对于生命体征不稳的病人,禁止采用影响其生命体征的操作。 二、治疗前,要详细与病人讲清治疗的方法、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部分精神紧张的病人,应耐心做好沟通,消除顾虑。 三、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征象,处理处理。 四、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应按预防处理技术方案及时处理,并同时向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生应按时到达现场,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五、若病人病情变化快,应及时请相关科室急会诊;若出现重大意外情况如呼吸心跳骤停等,应边抢救边向医疗总值班报告。 六、严格掌握康复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附件1.休克的急救措施 附件2.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附件3.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

附件4.骨折的急救措施 附件1 休克的急救措施 就地抢救、不宜搬动,吸氧保暖、休克体位(平卧或下肢抬高 30°),清除病因,补液扩容,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水电解 质、酸碱平衡,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请急诊医师会诊。 附件2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治疗,取自然位置卧床或坐位休息,最好抬高上身。 硝酸甘油为首选药物,可用0.3-0.6毫克舌下含化,1-2分钟内生效,能维持20-30分钟,病情稳定送专科治疗。 附件3 心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治疗,去枕平卧,,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包括清除呼吸 道内异物,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给予人工呼吸,吹气 的同时按压心脏,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为2:30。心搏骤停后,仅靠 胸外心脏按压,2.0Kpa CPP难以达到,必须借助肾上腺素能药物。在心脏按压的同时,首次静脉注射1-5mg,3-5min给一次,以后每5-10 分钟给一次。积极抢救的同时,请急诊科医师出诊。 附件4 骨折的急救措施 骨折易发生于儿童按摩时,诊断要点有明显的用力不当,特有体征:

最新康复意外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康复意外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休克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保康复治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2.患者一旦发生休克,立即停止康复治疗,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3.对于失去意识的患者,原则上让其平躺,患者上体抬高10°左右,双下肢抬高20°左右,形成脚高头低中间凹的仰卧位,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4.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产生窒息。 5.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根据病情尽量给予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在医生未到达之前让患者保持安静,以减少因疼痛紧张而造成的心、脑耗氧量增加,减轻心脏负担。 6.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7.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肢体温度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注意保温。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 → → → → → → → 二、晕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保康复治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2.患者一旦发生晕厥,立即停止康复治疗,让患者平卧,观神志、测量血压、心率,观察瞳孔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3.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产生窒息。 4.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对症处理。 5.按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促进患者清醒。 6.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7.密切观察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注意保温。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 → → → → → → → 发生休克 停止康复治疗 通知医生 平卧并抬高肢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 观察与记录临床变化 发生晕厥 停止康复治疗 通知医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压促醒穴位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 观察与记录临床变化

康复科消防工作应急预案

康复科消防工作应急预案 安全工作关系到科室人员及患者的人身安全,为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在院安全预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并结合本科室安全的薄弱环节,组织制定各项防范措施,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防火有关规章制度 办公楼内原则上禁止动用明火,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的,并做好火灾扑救准备工作。各办公室要设防火安全员1名。防火安全员要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做到能扑救初起火灾办公楼内的楼道、楼梯、出口等部位,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畅通无阻。疏散标志和指示灯,要保证完整好用。小组成员应掌握工作环境附近的消防报警装置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无火灾情况时,禁止启动消防报警装置和动用灭火器材。下班后值班人员确保各个办公室电器设备电源关闭,并把治疗室总闸关闭,值班人员全权负责。 二、应急预案 (一)发生火灾时,要做到及时报警,迅速切断电源,组织人员离开火源、电源,避免更大的危险性发生。 (二)发生火灾情况紧急时,安全应急小组成员,必须负责引导职工安全疏散转移,避免拥挤和推搡现象发生。逃离时应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量伏下身躯,迅速地沿疏散通道进行疏散。如果人被困在室内,不要惊慌失措。应侧身打开房门观察火势,以免大火伤及自身。当确信无法从房门逃生,应关闭房门,用衣物或被褥塞紧门缝,并且往门缝上浇水,以延缓火势。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三)要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自救工作,应急小组人员到规定地点或路口迎接消防人员到来。科室内如果发生初起火灾,可根据起火的物质、地点等情况采取灭火器灭火、消火栓灭火等灭火方法。如果是办公桌、沙发等物品起火可利用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直接灭火。如果是电器或是仪器发生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普通电器可利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仪器设备起火必须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液体物质如化学试剂等千万不可用水扑救,必须用灭火器灭火。仪器设备如发生电器火灾,应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不得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拔下灭火器的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源,压下灭火器开关进行灭火。 三、安全应急小组 组长:刘江 副组长:赵东 组员:段伟娜刘鑫白雪娇李建超杜志远郭治波李文华白玉华张伟李维浩

2、应急救援知识考核题库

第二节应急救援知识考核题库 一、填空题 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 在期间擅离职守。 正确答案:事故调查处理 (说明: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预案。 正确答案:应急救援 3、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并定期组织。 正确答案:演练 (说明:引自《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和处理。 正确答案:干涉 (说明: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五条)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正确答案:抢救 6、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人员。 正确答案:应急救援 (说明:引自《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 二、判断题 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正确答案:(√) (说明: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 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正确答案:(√) (说明: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一条) 3、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小,可以不考虑设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和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正确答案:(×) (说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的要求配置) 4、施工分包单位出了事故,由分包单位负责向有关主管部门上报事故。 正确答案:(×) (说明: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凡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三、单项选择题 1、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 A.财产 B.人寿 C.意外伤害 正确答案:C (说明: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八条) 2、施工中发生事故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康复科应急预案模板

康复科应急预案

九、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 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 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 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按 1 个月、3 个月、 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按 1 个月 3 个月、6 个月复查, 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 1 片, 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十一、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的大事, 加强工作责任心,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 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杜绝因护理行为过失而发生差错事故。 2、仔细观察病情, 如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向当班医生汇报, 给予正

确的处理。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 应立即停止用药, 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汇报, 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以减少和降低由于护理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情况, 在安置病人的同时, 立即汇报护士长、科主任, 作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与院领导汇报, 争取更多的力量给予应急支持, 责任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 5、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和功能完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杜绝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十二、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 应先坐稳于床沿, 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有人陪伴。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 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 请告诉工作人员, 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 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 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 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 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 切勿翻越。如家属不在时, 请打铃叫护士帮助。 6.请穿防滑的鞋子。病房夜间打开床头灯, 以便病人辨清方向。

医院康复科各类应急预案

医院康复科各类应 急预案 1

九、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 1 个月 3 个月、6 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 1 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十一、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的大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因护理行为过失而发生差错事故。 2

2、仔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当班医生汇报,给予正确的处理。 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应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护理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情况,在安置病人的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科主任,作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与院领导汇报,争取更多的力量给予应急支持,责任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 5、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和功能完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十二、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有人陪伴。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如家属不在时,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