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复习题

工业分析复习题
工业分析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 工业分析中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分析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2.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4. 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 5年。

5. 标准物质必须是组成均匀、稳定,化学成分已准确测定的物质。

第二章样品的采取和制备一、填空题:

1. 从待测的原始物料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叫采样。

2. 采样的目的是采取能代表原始物料平均组成的分析试样。 3.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量物料叫子样。 4.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 5.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

6.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7.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8.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9.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 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0.通过机械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1.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2.将 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 5cm 左右的称为中碎 13.将 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4.将 0.15cm 左右的物料分散至 0.074cm 以下的称为粉碎 15.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16.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17.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18.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19.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二、问答题:

1.什么叫子样,平均原始试样?子样的数目和最少质量决定于什么因素?

答案: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量物料叫子样。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试样。子样的数目和最少质量是根据物料的颗粒大小,均匀程度,杂质含量的高低,物料的总量等因素决定

2.烘干,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各工序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烘干:(1)用烘箱烘干:试样量少,可用烘箱在105-110℃。若是容易分解的样品,则烘干的温度应低至60-65 ℃。(2)用外线灯烘干:当无烘箱时,亦可用红外线灯烘干,或用其他办法代替。

破碎:破碎可分为粗碎、中碎、细碎和粉碎4个阶段。根据实验室样品的颗粒大小、破碎的难易程度,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逐步破碎,直至达到规定的粒度。粗碎:将最大颗粒直径碎至25毫米中碎:将25毫米碎至5毫米细碎:将5毫米碎至0.14毫米粉碎:将0.14毫米粉磨至0.074毫米以下

过筛:物料在破碎过程中,每次磨碎后均需过筛,未通过筛孔的粗粒再磨碎,直至样品全部通过指定的筛子为止(易分解的试样过170目筛,难分解的试样过200目筛)

混匀:操作时物料必须充分混合均匀。也可采用机械混匀器进行混匀。缩分:缩分是在不改变物料的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逐步缩小试样量的过程。

3.用 HF 分解硅酸盐时,加 H2SO4 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创造一个酸性环境

5.酸性熔剂主要用于分解什么试样,原理是什么?

答案:原理:酸溶法就是利用酸的氢离子效应、氧化还原性和配合性使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入溶液。

适用于氧化性的金属,氧化物,矿石等等

第三章煤分析一、填空题:

1. 煤是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组成。

2.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 4. 煤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5. 制样的目的是将采集的煤样,经过破碎、混合和缩分等程序制备成能代表原来煤样的分析用煤样。

6. 根据水分的结合状态煤中水分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两大类。

7. 煤中的硫通常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状态存在。 8.艾士卡试剂的成分是 Na2CO3和 MgO的混合物。 9. 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二、问答题:

1.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答案: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 2 什么是煤的灰分?煤的灰分来自矿物质有哪几种情况?煤的灰分测定有几种方法?

答案:煤的灰分是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是煤中矿物质在煤燃烧过程中经过分解、化合反应后的产物,用符号A表示。灰分来源与这几种情况:

首先,原生矿物质:成煤植物中所含的无机元素;

其次,次生矿物质:煤形成过程中混入或与煤伴生的矿物质;第三,外来矿物质: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中混入的矿物质测定煤灰分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 3 什么是煤的挥发分?如何测定煤的挥发分?

答案:将煤放在与空气隔绝的容器内,在高温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后,煤中的有机质和部分矿物质分解为气体释出,由减小的质量再减去水的质量即为煤的挥发分

因为煤中可燃性挥发分不是煤的固有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受热的分解产物,而且其测定值受温度、时间和所用坩埚的大小、形状等不同而异,测定方法为规范性试验方法,因此所测的结果应称为挥发分产率,用符号V表示。

测定过程: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0 0.01g,于已在900 10℃灼烧恒量的专用坩锅内,轻敲坩埚使试样摊平,然后盖上坩埚盖,置于坩埚架上,迅速将坩埚架推至已预先加热至900 10℃的高温炉的稳定温度区内,并立即开动秒表,关闭炉门。准确灼烧恰好7min,迅速取出坩埚架,在空气中放置5~6min,再将坩锅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计算挥发分产率。

4艾氏卡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氏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2份化学纯MgO+ 1份化学纯无水Na2CO3。(2)艾士卡试剂中的MgO能疏松反应物,使空气进入煤样,同时也能与SO2和SO3

发生反应。SO2Na2CO3+O2 Na2SO4+CO2↑; SO3+Na2CO3Na2SO4+CO2↑;

SO2+MgO+O2 MgSO4煤中的硫酸盐与Na2CO3 作用生成Na2SO4:CaSO4+Na2CO3=Na2SO4+CaCO3↓ 5什么是煤的发热量?其测定意义是什么?

答案: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意义:首先,在煤质计价、编制消耗定额和供应计划、核算发电成本以及能源计算利用效率等方面都是由发热量作为参考指标的;其次,在设计锅炉上,发热量还影响着炉膛负荷、选择磨煤机容量、计算物料平衡等等;最后,发热量还是锅炉热平衡、配煤燃烧及负荷调节的主要依据。三、计算题:

第四章硅酸盐分析一、填空题:

1. 硅酸盐是硅酸中的氢被铁、铝、钙、镁、钾、钠及其它金属离子取代而生成的盐。

2. 硅酸盐分析主要是对其中的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分析。

3. 硅酸盐试样的系统分析可

粗略地分为经典分析系统和快速分析系统两大类。

4. 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在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5.常用的碱性熔剂有 Na2O2,K2CO3,NaOH等。

6.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 Na2CO3,而不是 K2CO3。 7.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8.在用 Na2CO3 熔融时,应采用铂坩埚

9. 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较多,通常采用重量法和氟硅酸钾容量法。对硅含量低的试样,可采用硅鉬蓝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问答题:

1. 烧结法与熔融法有何区别?其优点是什么?

答案:熔融:也称全融法分解法。定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融

化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反应在液相与固液之间进行,反应之后成为均一融解体。

烧结:也称半融分解法,他是在地狱溶剂熔点的温度下烧结

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的反应发生在固相之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两种结晶物质可能发生短暂的机械碰接,是质点晶格发生震荡而引起的。

主要区别:分解的温度的区别和分解后物质的形态

2. 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其测定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答案:(一)称量法(1氢氟酸挥发法:试样在铂坩埚中灼烧恒重后,加氟化氢和硫酸或酸处理后,再灼烧至恒重,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2)硅酸脱水灼烧称量法:强电解质或胶体破坏硅酸的水化外壳,促使硅酸溶液微粒凝聚为较大的沉淀颗粒洗出,灼烧称重。(二)滴定法:间接法测定。氟硅酸钾法:二氧化硅在过量的钾离子的强酸介质中,能定量形成氟硅酸钾沉淀,经过过滤、洗涤、中和除去酸,在沸水中溶解再用氢氧化钠标液滴水解产生的氟化氢。 3.硅酸盐中铁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案:Fe2O3含量的测定方法有EDTA滴定法、重铬酸钾滴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等 4.测定五氧化二磷的光度法主要有哪几种?答案:磷钒钼黄光度法和磷钼蓝光度法

第五章钢铁分析一、填充题:

1. 黑色金属材料是指铁、铬、锰及它们的合金,通常称为钢铁材料。

2. 钢铁是由铁矿石及其它辅助材料在高炉、转炉、电炉等各种冶金炉中冶炼而成的产品。

3. 钢铁试样主要采用酸分解法,常用的有盐酸、硫酸和硝酸。

4. 碳在钢铁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游离碳和化合碳。

5. 硫在钢铁中是有害元素。

6. 硫对钢铁性能的影响是产生热脆,即在热变形时工件产生裂纹。

7. 硅能提高钢的抗氧性、耐腐蚀性。第二题,简答题

1. 钢铁成分化学分析用的钢铁试样一般可采用哪些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熔炼分析

从炼钢炉内的钢水中取样,一般是用取样勺从炉内臼出钢水,清除表面的渣子之后浇入金属铸模中,凝固后作为送检样。为了防止钢水和空气接触时,钢中易氧化元素发生变化,有时采用浸入式铸模或取样枪在炉内取送检样。

注意一般采用钻取法,厚度不超过1mm的试样屑。(2)成品分析

①试样的抽检从冷的生铁块中取送检样时,一般是随机地从一批铁块中取3个以上的铁块作为送检样试样的制取方法有钻取法、

刨取法、车取法、捣碎法、压延法、锯、抢、锉取法等。

2. 钢铁试样主要用什么方法分解,主要的分解试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钢铁试样主要采用酸分解法,常用的有盐酸、硫酸和硝酸。三种酸可单独或混合使用,分解钢铁样品时,若单独使用一种酸时,往往分解不够彻底,混合使用时,可以取长补

短,且能产生新的溶解能力。有时针对某些试样,还需加过氧化氢、氢氟酸或磷酸等。一般均采用稀酸溶解试样,而不用浓酸,防止溶解反应过于激烈。对于某些难溶的试样,则可采用碱熔分解法。 3. 钢铁中的五大元素对钢铁的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碳是钢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钢铁的性能。碳在钢中可作为硬化剂和加强剂,正是由于碳的存在,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其机械性能。

硅能增强钢的硬度、弹性及强度,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耐酸性,促使C以游离态石墨状态存在,使钢高于流动性,易于铸造。锰可以增强钢的硬度,减弱延展性。

硫在钢铁中主要以MnS或FeS状态存在,使钢产生“热脆性”,因此硫是钢铁中的有害成分。

磷化铁硬度较强,以至钢铁难于加工,并使钢铁产生“冷脆性”也是有害杂质。然而,P 的含量升高,钢铁的流动性提高,使其易于铸造并可避免在轧钢时轧辊与压件粘合。所以,特殊情况下常有意加入一定量P达此目的

第七章化工产品的分析一、填空题:

1. 化工产品品种繁多,一般可分为有机化工产品和无机化工产品两大类。

2. 化工产品分析涉及到原材料分析、中间产品分析、产品和副产品分析等。

3. 产品质量分析是指对产品中各个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测定,一般包含两大任务:一是对主成分进行检验,二是对杂质含量、外观和物理指标进行检验。

4. 氨碱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纯碱生产方法。

5. 常用的生产双氧水的方法有电解法和蒽醌法,目前过氧化氢生产以蒽醌法为主。

6. 双氧水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控制一定的酸度,以增加双氧水的稳定性,避免双氧水发生分解,造成危险。

7. 工业稀硝酸的生产均以氨为原料,采用催化氧化法;浓硝酸的生产方法将稀硝酸浓缩;浓硝酸的生产方法有将稀硝酸浓缩间接法,利用氮氧化物、氧和水合成的直接法,以及直接精馏法

2. 简述双氧水含量的测定方法。

答案:高锰酸钾滴定

用滴瓶以减量法对三种规格的产品称量如下:27.5 %规格的产品,称量约0.15-0.20g的试样;35%规格的产品,称量约0.12-0.16 g的试样;50%规格的产品,称量约0.10-0.12 g的试样,精确到0.0002 g .置于一盛有100m L硫酸溶液(1:15)的250m L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1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30s 内不消失即为终点。X=1.70V.c/m 3.色度值是依据什么度量的?

答案:1.245gK2PtCl6+1.000g CoCl2·6H2O+100mL HCl,稀释至1L,此溶液的色度为500 Hazen。用此溶液可以配制不同色度的溶液。将被测样品与不同色度的标准溶液比较,可测得未知液的色度。此方法适用于澄清、透明、浅色的液体产品色度的测定,广泛应用于化工产品色度的测定

第八章水质分析一、填空题:

1. 由水与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即水质。 2.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3.天然水可分为大气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4. 用以衡量水的各种特征的尺度称为水质指标。

5.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6. 水质分析的一般过程包括:采集水样、预处理、依次分析、结果计算与整理和分析结果的质量审查。

7.水中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质子(H + )的物质的量 8.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能放出质子的物质的含量。

9. 水的硬度由两种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物质产生的硬度性质不同将之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

酸盐硬度。

10.水中含有的钙和镁离子的含量称为硬度。 11.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EDTA滴定法。 12.水中铁测定的显色剂为邻菲罗啉溶液. 13.比色法测定水中总铁的波长为 510nm。 14.溶解于水的氧称为溶解氧。

15.测定溶解氧时,在水样中加入的固氧剂为 MnSO4和碱性 KI溶液。

16.溶解氧测定时,所用的标准溶液为Na2S2O3 17.化学需氧量常用于表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

18.化学需氧量测定时常用的催化剂为Ag2SO4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水质?什么是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有哪些类别?答案:有水与其中杂志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即谓水质;

水质指标用以衡量水的各种特性尺度用来具体表征水的物理,化学特性,说明水中组分的种类,数量,存在状态及相互作用的

程度;水质标准指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这个要求的水质指标项目及其要求的合格范围是由某些单位、组织提出的,经国家或国家行业组织审查批准,必须遵照执行。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分三类:①物理指标(即温度,颜色,浑浊度,固体含量等);②化学指标(酸碱度,矿化度等)③微生物指学标(即细菌,大肠杆菌)

2. 常见水质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化学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法、原

子荧光法、电极法等。其中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光度法三种,容量滴定法又可分为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和酸碱滴定等,光度法又可分为比浊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光度法等

3. 什么是水的色度,其测定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

答案: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色度是测定是用铂钴标准比色法,亦即用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制成测色度的标准溶液,规定1升水中含有 2.419毫克的氯铂酸钾和2.00毫克氯化钴时,将铂(Pt)的浓度为每升1毫克时所产生的颜色深浅定为1度(1。)。

4.什么是水的硬度?如何划分硬水和软水?水硬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

答案:水的硬度(也叫矿化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1升水中含有10mmgCaO(或者相当于10mmgCaO)称为1度。软水就是硬度小于8的水,如雨水,雪水,纯净水等;硬度大于8的水为硬水,如矿泉水,自来水,以及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将水样预先加热煮沸,取清液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为水的永久硬度。总硬度与永久硬度的差为暂时硬度。

钙离子的测定:调节pH在12~13范围内,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以钙指示剂指示终点。总硬度的测定:在pH为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以铬黑

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得水的总硬度。钙镁总量减去钙的含量即为镁的含量。

5. 简述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原理。

答案: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

滴,根据其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

量。 Cr2O72- + 14H+ + 6e =2Cr3+ + 7H2O Cr2O72- + 14H+ + 6Fe2+ = 6Fe3+ + 2Cr3+ + 7H2 6.什么是生化需氧量,如何用五日培养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答案: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方法: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分别为15.0mL和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 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 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 2、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状态。 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地转变为测定所需要的形态。(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形态。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原有形态,或者样品中待测组分原有的不同形态全部转变为呈某一指定的形态。 3、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什么缺点? 答(1)湿法分解有点

(1)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意外的阳离子。(2)除磷酸外,过量的酸较易用加热除去(3)酸法分解的温度较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单。 缺点:湿法分解的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 (2)干法分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适应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 缺点:(1)操作不如湿法方便(2)腐蚀性大 4、熔融和烧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熔融:也称全融法分解法。定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融化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反应在液相与固液之间进行,反应之后成为均一融解体。 烧结:也称半融分解法,他是在地狱溶剂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的反应发生在固相之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两种结晶物质可能发生短暂的机械碰接,是质点晶格发生震荡而引起的。 主要区别:分解的温度的区别和分解后物质的形态 5、何谓岩石全分析?它在工业建设中有何意义? 答:岩石、矿物和矿石中的化学成分成分比较复杂,且组分含量随它们形成条件不同而工业分析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定,称为全分析。 意义:首先,许多岩石和矿物是工业上,国防上的重要材料和原料;其次,有许多元素,如锂,铍,等提取,主要硅酸盐岩石;第三,工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工业分析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 GB/T 18883-2002中GB/T是指( 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2)、我国的标准分为( A )级。 A、4 B、5 C、3 D、2 (3)、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C )年。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4)国际标准代号( C );国家标准代号( A ); 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B ) A、GB B、GB/T C、ISO D、Q/XX (5) (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 B、快速分析法 C、中控分析 D、例行分析 (6)、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 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C、分析任务广 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 (7)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A )中,并贴上标签。 A、广口瓶 B、烧杯 C、称量瓶 D、干燥器(8)分样器的作用是( CD ) 。 A、破碎样品 B、分解样品 C、缩分样品 D、掺合样品 (3)、自袋、桶内采取细粒状物料样品时,应使用(B ) A、钢锹 B、取样钻 C、取样阀 D、舌形铁铲(4)、分析人员要从较坚固的原料堆中采样,应该使用( A ) A、采样钻 B、真空探针 C、采样探子 D、以上的工具都可以 (5)、测定不稳定成分的水样采集方法应该( A ) A、现场取样,随取随测 B、取好样后密封保存,送到实验室检测 C、采集完水样后马上送到实验室检测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B)。 A、称量瓶 B、安瓿球 C、锥形瓶 D、滴瓶(6)、下列有关留样(即参考样品)的作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复核备考用 B、比对仪器、试剂、试验方法是否有随机误差 C、考核分析人员检验数据时,作对照样品用

工业分析与检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生物和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8月15日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与检验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石油和化工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依据高职教育工业分析技术相关专业 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通过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与仪器分析操作考核,考查学生产品质量监控的意识及现场分析与处理样品的能力;考查学生工作效率、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考查学生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规范的能力。通过竞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展示教学“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对接岗位”的教学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满意率和优秀率。 四、赛项设计原则

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自2006年开办,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办赛原则。 该赛项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农业、林业、卫生和防疫等领域,是目前涉及行业最多的赛项。赛项培养的人才能够广泛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分析检验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全国开办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高职和中职学校达500余家。 本赛项在进行竞赛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工业分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及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个竞赛单元,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考核;从化学分析实践测试、仪器分析实践测试考核学生分析检测的技能、产品分析的技能;从大型分析仪器的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大型分析仪器使用及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全面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业分析检验(高职组)赛项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均为通用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仿真软件能够定性定量进行虚拟样品测定,为目前高校通用的虚拟测试系统。 工业分析检验的竞赛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经过专家和同仁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竞赛实施,已经非常成熟。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团队合作意识。项目设定的考核内容,既考核选手个人能力,也考核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体整体实力。 (二)核心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在竞赛内容侧重点的设计上,赛项以职业核心技能考核为主。在专项比赛内容设计上,

工业分析总复习题答案

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B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 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Na2CO3 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16.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 B )的含量。 A.Mg2+ B.Ca2+、Mg2+ C.Al3+、Fe3+ D.Ca2+、Mg2+、Al3+、Fe3+ 17.欲测定SiO2的正确含量,需将灼烧称重后的SiO2以HF处理,宜用下列何种坩埚( B )。A.瓷坩埚B.铂坩埚C.镍坩埚D.刚玉坩埚 18.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瓶签颜色依次为( A )。 A.绿、红、蓝B.红、绿、蓝C.蓝、绿、红D.绿、蓝、红 19.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代号依次为(A )。

工业分析 含答案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易燃性物质受热后所产生的油蒸汽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在遇到明火时发生瞬间着火的最低温度。 苯胺点:是指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互相溶解成为单一溶液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有效磷:在磷肥分析中,水溶性磷化合物和柠檬酸溶性化合物中的磷。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测定大宗工业物料的平均组成 简述题 1. 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答: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 工业分析起着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例如,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从而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并能量经济合理的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分析是国民经济的许多生产部门(如化工,冶金、环保、建材等等)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检验手段。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工业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允许差? 答:工业分析的特点是:○ 1 工业生产中原料、产品等的量是很大的,往往以千、万吨计,而其组成又很不均匀,但在进行分析时却只能测定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正确采取能够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的少量样品,是工业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先决条件。 ○2 对所采取的样品,要处理成适合分析测定的试样。多数分析操作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在工业分析中,应根据测定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分解试样。 ○ 3 工业物料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共存的物质对待测组份可能会产主干扰,因此,在研究和选择工业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共存组份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其干扰。 ○ 4 工业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指导和控制主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符合生产所要求的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不一定要达到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 工业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完成分析的时间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快速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 1 快速分析法:主要用以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要求能迅速得到分析结果,而对准确度则允许在符合生产要求的限度内适当降低,此法多用于车间生产控制分析。○2 标准分析法:标准分析法是用来测定生产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并以此作工艺计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所以此法必须准确度高,完成分析的时间可适当长些。此项工作通常在中心试验室进行。该类方法也可用于验证分析和仲裁分析。 允许差:即允许误差又称公差,允许误差是指某一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值间的绝对偏差。或者说,是指按此方法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一系列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允许界限即极差。 3、工业分析样品进行取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采样的基本原则就是使采得的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对于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上可以在物料任意部位进行,采样过程不应带进任何杂质,且尽量避免物料的变化(吸水、氧化等)。对于非均匀物料,应随机采样,对所得样品分别测定,汇总检测结果,得到总体物料的特性平均值和变异性的估计量。 5.简述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SiO2方法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计算式。 答:试样经NaOH熔融SiO2转为NaSiO3在强酸介质中过量的K+,F-的存在下生成K2SiF6 2K++H2SiO4+F-+4H+=K2SiF6+3H2O 用沸水将K2SiF6水解 K2SiF6+3H2O(沸水)=2KF+H2SiO3+4HF 用NaOH标定产生的HF W(SiO2)= [(CV)NaOH M SiO2]/(4M样)*100% 1、矿石试样通常需要分解制成溶液然后再进行分析,请简述试样分析的方法。 答: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触两种:溶解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液 中,熔融就是将试样与固体溶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简述钢和生铁的主要区别。 答:钢和生铁因含碳量的不同,性质也有明显差异。钢是指含碳量低于2%的由铁、碳等元素组成的形变合金。除了碳、硅、锰、磷、硫五大元素外,为了使钢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常加入铬、镍、铝、钨、铜、铌、钒等元素; 同时,锰和硅的含量也较高。生铁是含碳量高于2%的铁碳合金,其他的元素含量也与钢有所不同。常用的钢铁

工业分析复习题-2012.6-应化

第一章绪论 1.工业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工业分析有何特点? 3.工业分析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 4.何谓标准分析法? 5.何谓工业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重现度?并举例说明。 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处理和分解 1. 样品分析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2. 采样单元数由哪两个因素决定? 3. 采样公式是什么? 4. 怎样决定采样点的数目?这个数目和什么因素有关? 5. 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这个原则在采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6. 固体物料制备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7. 试样分解和溶解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8. 正确地采取实验室样品及正确地制备和分解试样对分析工作有何意义? 9. 叙述各类样品的采集方法。 10. 分解试样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哪两类?什么情况下采用熔融法? 11. 酸溶法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12. 简述下列各溶(熔) 剂对试样分解的作用: HCl、HF、HClO4、H3PO3、NaOH、KOH、Na2CO3、K2S2O7 13. 今预测定高碳钢中的锰、镍等元素的含量,试样应采取哪种溶解方法较好? 14. 今预测定(1)玻璃中SiO2的含量,(2)玻璃中K+,Na+,Ca2+,Mg2+,Fe2+等的含量,玻璃试样分别应用什么方法溶解? 第三章沉淀分离 1. 进行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时,为什么不能完全根据氢氧化物的Ksp来控制和选择溶液的PH值? 由于测定的形式,颗粒度大小及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受其它离子的干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用这种方法算出的只是近似值。

2. 为什么难溶化合物的悬浊液可用以控制溶液的PH值?试以CdCO3的悬浊液为例说明之。 3. 阐述沉淀剂分类。 4. 什么是分析功能团? 能使有机试剂与金属离子起选择性作用的特征结构称分析功能团 5. 试比较无机沉淀剂分离与有机沉淀剂分离的优缺点,举例说明之。 第四章溶剂萃取 1. 说明分配系数、分配比和分离因数三者的物理意义。 2. 惰性溶剂和活性溶剂有何不同?分别举例说明。 3. 什么是协萃体系?为什么协同效应会显著的提高萃取效率?举例说明之。 4. 什么是珜离子和珜盐?举例说明其在溶剂萃取中所起的作用。 5. 什么是盐析剂?为什么盐析作用可以提高萃取效率? 6. 18 ℃时,I2在CS2和水中的分配系数为420。(1)如果100 mL水溶液中含有I2 0.018 g,以100 mL CS2萃取之,将有多少克I2留在水溶液中?(2)如果改用两份50 mL的CS2萃取,留在水中的I2将是多少? 第五章色谱分离法 1. 层析用硅胶,有硅胶G、硅胶H、硅胶GF254、硅胶HF366等等不同标号,这些分别表示什么?应用这些硅胶时应分别注意些什么? 2. 硅胶薄层为什么既可以进行吸附层析,又可以进行分配层析?分别说明他们的作用机理? 3. 对于无色试样,应怎样把个组分的斑点显现出来? 4. 为什么从文献查得的值只能供参考?为了鉴定试样中的各组分,应该怎么办? 5. 色谱分离法的流动相(展开剂)应如何选择? 第六章离子交换分离法 1. 离子交换树脂怎样分类?试对各类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举一例说明之。 2. 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它对树脂的性能又如何影响?交联度如何表示?

工业分析 复习题

《工业分析》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分,2分/题) 1、当甲乙两方对分析结果有分歧,为了解决争议,可以使用的分析方法是( A ) A、验证分析 B、仲裁分析 C、例行分析 D、监测分析 2、(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 B、快速分析法 C、中控分析 D、例行分析 3、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 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C、分析任务广 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 4、硅酸盐烧失量一般主要指( A ) A、化合水和二氧化碳 B、水分 C、吸附水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 5、用碳酸盐熔融硅酸盐属于( B ) A、湿法分解 B、干法分解 C、以上两种都对 6、下列吸收剂能用于吸收CO2的是( A ) A、KOH溶液 B、H2SO4溶液 C、KMnO4 溶液 D、饱和溴水 7、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是( D ) A、QB/T 2234—1898 B、QB/T 2154—1990 C、QB/T 1562—2003 D、QB 724—1998 8、采取天然水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 C )处取样。 A、30cm B、40cm C、50cm D、50m 9、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是( C ) A、随机采样 B、非随机采样 C、分层采样 D、定期采样 10、萃取分离方法是基于各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 A )不同这一基本原理。 A、分配系数 B、分离系数 C、萃取百分率 D、溶解度 二、填空题(共20分,1分/空) 1、被称为工业生产的眼睛,在工业生产中起把关作用的是工业分析。 2、工业物料可以分为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3、硅酸盐可分为天然硅酸盐和人造硅酸盐。 4、工业分析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全面测定,称为全分析。 5、水分与岩石、矿石的结合状态不同分为结合水和吸附水。 6、当硅酸盐熔融后呈蓝绿色,在水中浸取时呈玫瑰色,则样品中有锰存在。 7、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5L ,供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0.3L 。 8、水样的预处理包括:浓缩、过滤、蒸馏、排除干扰离子和消解。 9、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样品量和样品数越少越好。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 A 、 三年 B 、四年 C 、 五年 D 、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 有关。 (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溶液的浓度 D 、溶液的多少 03.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和,其浓度为L ,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 A 、绿色 B 、棕色 C 、红色 D 、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A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 、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 、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 、银; B 、瓷; C 、铂; D 、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 、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 、 、 、 四个分析项目的 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 、 、 、 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 、 。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 ,CO 2,O 2,CO ,CH 4,H 2,N 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 吸收 , 吸收 , 吸收 , 吸收 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 、 。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 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 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工业分析往年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在某波长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C、产生紫外光 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3.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A 、光电倍增管 B 、光电池 C 、热电偶 D 、光电管 4.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只有试样的所有组分都能出彼此分离较好的峰才能使用的方法是()。 A、外标法的标准曲线法 B、内标法 C、外标法的单点校正法 D、归一化法5.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 C、溶解度大, 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A、B和C 6.在300nm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比色皿。 A、硬质玻璃 B、软质玻璃 C、石英 D、透明塑料 7.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8.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作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A、朗伯-比尔定律 B、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C、欧姆定律 D、库仑定律 9.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 A、吸光度最大 B、透光度最大 C、入射光强最大 D、火焰温度最高 10.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 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B、程序升温 C、采用最佳载气线速 D、降低柱温 11.原子吸收光谱是()。

工业分析 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答案 1. 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答: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 工业分析起着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例如,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从而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并能量经济合理的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分析是国民经济的许多生产部门(如化学、化工,冶金、煤炭、石油、环保、建材等等)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检验手段。 2. 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工业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允许差? 答:工业分析的特点是: ○1工业生产中原料、产品等的量是很大的,往往以千、万吨计,而其组成又很不均匀,但在进行分析时却只能测定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正确采取能够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的少量样品,是工业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先决条件。 ○2对所采取的样品,要处理成适合分析测定的试样。多数分析操作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在工业分析中,应根据测定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分解试样。 ○3工业物料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共存的物质对待测组份可能会产主干扰,因此,在研究和选择工业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共存组份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其干扰。 ○4工业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指导和控制主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符合生产所要求的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不一定要达到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 工业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完成分析的时间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快速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 ○1快速分析法:主要用以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要求能迅速得到分析结果,而对准确度则允许在符合生产要求的限度内适当降低,此法多用于车间生产控制分析。 ○2标准分析法:标准分析法是用来测定生产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并以此作工艺计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所以此法必须准确度高,完成分析的时间可适当长些。此项工作通常在中心试验室进行。该类方法也可用于验证分析和仲裁分析。 允许差:即允许误差又称公差,允许误差是指某一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值间的绝对偏差。或者说,是指按此方法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一系列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允许界限即极差。 3. 什么是标准物质?工业分析中常用的标准物质指哪些?当基体效应显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所谓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充分证实了的特性,用来校正测量器具、评定测量方法或给材料定值的物质或材料。

工业分析复习题

绪论 1.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分析方法的多样性显著的实践性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 2.工业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和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准确度、灵敏度、选择性、速度、成本和环保。 (1)根据样品性质和待测组分含量 (2)根据共存物质情况 (3)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 (4)根据实验室实际条件 第一章试样采集与制备 1.子样、原始平均样、分析化验单位、最低可靠质量 在规定的采样点采集规定量物料称为子样 合并所有的子样得到原始平均试样; 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物料总量,称为分析化验单位。 能代表研究对象整体的样品最小值,称为样品最低可靠质量 2.分析工作中对制样有哪些基本要求。 充分的代表性和高度的均匀性 3.固体试样制备的程序包括什么? 破碎-----过筛-----混匀----缩分 4.我国套筛分为几级? 十级 5.如何确定固体样品的破碎和缩分次序? 根据缩分公式:Q/kd2=n,当1<=n<2,先破碎后缩分:n>=2,先混匀、缩分,再取部分进行破碎。 6.制样时如何减少样品的玷污? 根据样品性质及分析要求来选定制样器械;制样前将送检样分类,按品味不同由低含量到高含量顺序制样;每破碎一个样品,碎样机械与器皿均须用吹风机吹干净或用水冲洗干净。 7.切乔特经验缩分公式的表达式:Q/kd2=n: 8.取样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样品特性,样品质量样品的颗粒直径及颗粒数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 9.试样加工过程种累计损失不得超过多少?每次缩分误差不得超过多少? 样品经过制样累计损失不得超过原始样品的5%,每次缩分误差不得超过2%。 第二章固体试样的分解 1试样分解常用的湿法和干法试剂有哪些?湿法和干法分解的优缺点? 湿法:溶剂:水、有机溶剂,酸、碱及盐的水溶液,配位剂水溶液等、 特点:1.不易引入除氢外的其他阳离子; 2.过量的酸易除去; 3.分解温度低,对器皿腐蚀小; 4.分解能力有限。 干法:固体的酸,碱,盐及他们的混合物 特点:1.分解能力强,腐蚀大; 2.分解温度高,不易操作 2.熔融和半熔(烧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mL和 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 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共24分) 01、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1.2000g,灼烧后残余物质物质质量是0.1000g,已知收到基水分为5.40%,空气干燥基水分为1.5%,求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和干燥基的灰分。(6分) 02、含有CO2、O2及CO的混合气体75ml,依次用KOH、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吸收后,气体体积依次减少至70mL,63mL,60mL,求各气体在原气体中的体积分数。(9分) 03、测定氮肥中氨气的含量。称取16.1600g试样,精确至0.0001g。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称取25.00mL试验溶液,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氨气导入40.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0.2040mol/L)中吸收,剩余的硫酸需17.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0.1020mol/L)中和,计算氮肥中氨气的质量分数。(9分)

工业分析复习题答案

工业分析复习题 1、采样误差和分析误差的大小 通常采样误差大于分析误差。 2.各种金属试样的制备方法 ⑴化学样品 在样锭试样腰下三分之一处,去皮并垂直钻取之中心。 ⑵光谱样品 钢铁:用砂轮切割机按规定切割后(底部四分之一), 在三氧化铝纱布磨样机上磨至表面平整光洁; 有色金属:按规定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后(底部四分之一),用车床车制表面平整光洁; 棒样端部用车床车制成一定锥度,供摄谱分析用。 3.矿物试样的采集量和制备 对于不均匀物料的采集量与物料的均匀度、粒度、易破碎程度有关 矿物试样的制备一般需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合、缩分等步骤。 4.采样公式的运用 P23例2 Q = K d a 5.分解试样的一般要求 1.分解完全 2.不损失被测组分 3.不应引入与待测组分相同的物质 4.防止引入干扰组分 5.分解方法与测定方法适应 6. 根据溶(熔)剂不同选择适当的器皿 7. 分解方法要简便、快速、环保和经济 6.湿法分解与干法分解 1.湿法分解 溶剂:水、有机溶剂、酸、碱 水溶解法: 碱金属的盐,大多数碱土金属盐、铵盐、无机酸盐 (钡、铅的硫酸盐、钙的磷酸盐除外)无机卤化物(银、铅、汞、卤化物除外) 酸分解法: 利用酸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和配位性,将试样分解 为溶液。 碱分解法:主要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解铝锌等两性金属、酸性或两性氧

化物。 干法分解法 熔融法:酸熔法、碱熔法;温度较高,熔点以上; 半熔法(烧结法),熔点以下。 利用酸性或碱性熔剂与试样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将试样中的全部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7. 用氢氟酸分解试样时,为何常加入硫酸或高氯酸等配合使用 氢氟酸和大多金属均能反应,反应后,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的金属氟化物,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因此,它常与HNO3、H2SO4或HClO4混合作为溶剂,用来分解硅铁、硅酸盐以及含钨、铌的合金钢等。 8.混合熔剂烧结法(半熔法)的应用和特点 特点 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让试样与固体试剂发生反应,而处于烧结状态。 和熔融法比较,烧结法的温度较低,加热时间较长,但不易损坏坩埚,可在瓷坩埚中进行。 应用 碳酸钠—氧化锌 1份MgO(或1份ZnO)+2份Na2CO3——分解矿石或做煤中全硫量的测定,其中Na2CO3起熔剂作用,MgO起疏松作用,使空气中的氧将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它的作用在于:熔点高,可预防在灼烧时熔合;试剂保持着松散状态,使矿石氧化得更快、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也容易逸出。 碳酸钠—硝酸钾—草酸 10份碳酸钠—0.75份硝酸钾—4份草酸: 常用于分解铁矿、铬矿和炉渣等。烧结温度850~900,草酸分解出二氧化碳起疏松作用。 碳酸钙+0.7氯化铵 分析钾、钠矿物分解,烧结温度750~800;应防止发生喷溅。 9.测定钢铁中磷时为什么不能单独使用盐酸或硫酸 如测定钢铁中的磷,不能单独用HCl或H2SO4,而应当用HCl(或H2SO4)和HNO3的混合酸,将磷氧化成H3PO4进行测定,避免部分磷生产挥发性的磷化氢(PH3)而损失。 10.各种酸的性质及应用 1.盐酸 (比重1.19,含量38%,物质的量浓度12moL/L) 纯盐酸是无色液体,酸性、还原性和络合性。

工业分析绪论思考题答案

工业分析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工业分析就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任务是:对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三废”进行测定,从而达到评定原料,产品的质量,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指导和促进生产,改善环境。 作用:通过工业分析,可以评定其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判断工艺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从而正确地组织生产,如原料的合理利用,新配方的研制,工艺条件的调整,产品质量的严格定级等。具体表现在指导作用,监督作用,仲裁作用,参谋作用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组成不均匀。 (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3)分析任务广 (4)分析试样的处理复杂 (5)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强 (6)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 3.工业分析方法按照完成时间和所起作用是如何分类的?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前者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后者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但是对其准确度要求较低 4.什么是允许差? 分析结果可以允许的误差值,它是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间的绝对偏差。 5.标准物质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特点:组成均匀,性质稳定,化学成分已经被准确确定,附有标准物质证书,在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精度成批生产,并有足够的产量。 作用: 作为参照物质 用于定标仪器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作为已知试样用以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和新的仪器 在仲裁分析和进行实验室考查审核中,经常采用标准物质 采用标准试剂消除基体效应 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6.用艾氏卡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当硫含量为1%-4%时,允许误差为±0.1%,实验测得的数据,第一组为2.56%,2.80%,第二组为2.56%,2.74%,请用允差来判断哪一组为有效数据。 第一组的数据之差为0.24 %,第二组为0.18 %,按照规定,结果不能大于0.2%,故第二组为有效数据。

工业分析总复习题答案

总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B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