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导数的含义几何意义与运算)

导学案(导数的含义几何意义与运算)
导学案(导数的含义几何意义与运算)

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及运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 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4.[理]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 (ax +b )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考情分析

1.导数的运算是导数的基本内容,在高考中每年必考,一般不单独命题,而在考查导数应用的同时进行考查.

2.导数的几何意义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常与解析几何知识交汇命题.

3.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出现在解答题中关键的一步. 教学过程

基础梳理: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一般地,函数()f x 在区间[]12,x x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 。 2、导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有定义,()0,x a b ∈,若x V 无限趋近于0时,

比值____________y

x

=V V 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则称()f x 在0x x =处__________,并称该常数A 为函数()f x 在0x x =处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

()f x 对于区间(),a b 内任一点都可导,就称()f x 在区间(),a b 内可导,其导数称为()f x 的

导函数,简称导数,记作__________.

3、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y f x =在点()00,()P x f x 处的__________,即0().k f x '=

4、导数的物理意义:

(1)设()s s t =是位移函数,则0()s t '表示物体在0t t =时刻的__________. (2)设()v v t =是速度函数,则0()v t '表示物体在0t t =时刻的__________. 5、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

(1)()_______(a x a '=为常数),(2)(sin )________,(cos )___________x x ''==; (3)()________(0x a a '=>且1a ≠),()________x e '=; (4)(log )________(01),a x a a '=>≠且(ln )________x '=。

7、导数的运算法则:(1)[()()]__________f x g x '±=;(2)

,[()()]_______f x g x '?=; (3)[()]________.cf x '= (4)()

[

]________.()

f x

g x '= 8(理)、若(),,_____________x y f u u ax b y '==+=则.

双基自测:

1、如图,函数()

f x的图象是折线段ABC,其中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4)(20)(64)

,,,,,,则

((0))

f f=;

(1)(1)

0,_______ f

x f

x

x

+?-

→→

?

V.(用数字作答)

2、在曲线21

y x

=+的图象上取一点(12)

,及附近一点(12)

x y

++

V V

,,则________

y

x

=

V

V

3、设()2sin

f x x x

=-,若0

()0

f x

'=且

(0,)

∈,则

____

x=.

4、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10

S t=+,则该质点在3

t s

=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 s.(选修

2-2

12

P练习1)

5、已知函数()()cos sin

4

f x f x x

π

'

=+,则()________

4

f

π

=.

6、(2011·江西高考)曲线y=e x在点A(0,1)处的切线斜率为()

A.1B.2

C.e D.

1

e

.典例分析

考点一、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导数

例1、用定义法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x2;(2)y=

4

x2.

变式1.一质点运动的方程为s=8-3t2.

(1)求质点在[1,1+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求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用定义及导数公式两种方法).

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f(x)在x=x0处导数的方法是

(1)求函数值的增量Δy=f(x0+Δx)-f(x0);

(2)求平均变化率

Δy

Δx=

f(x0+Δx)-f(x0)

Δx;

(3)计算导数f′(x0)=

lim

x

?→

Δy

Δx.

考点二、利用导数公式及运算法则求导数

[例2](2011·江西高考)若f(x)=x2-2x-4ln x,则f′(x)>0的解集为

()

A.(0,+∞)B.(-1,0)∪(2,+∞) C.(2,+∞) D.(-1,0)

变式2.(2012·嘉兴模拟)函数f(x)=sin x

x的导数是()

A.x sin x+cos x

x2 B.

x cos x+sin x

x2

C.x sin x-cos x

x2 D.

x cos x-sin x

x2

求函数的导数时,要准确地把函数分割为基本函数的和、差、积、商及其复合运算的形式,再利用运算法则求导数.对于不具备求导法则结构形式的要适当恒等变形;对于比较复杂的函数,如果直接套用求导法则,会使求导过程繁琐冗长,且易出错,此时,可将解析式进行合理变形,转化为较易求导的结构形式,再求导数.但必须注意变形的等价性,避免不必要的运算失误.

考点三、导数的几何意义

[例3] (2011·山东高考)曲线y=x3+11在点P(1,12)处的切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

A.-9 B.-3

C.9 D.15

变式3.若例3变为:曲线y=x3+11,求过点P(0,13)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例4](2010·全国卷Ⅱ)若曲线y=x2+ax+b在点(0,b)处的切线方程是x-y+1=0,则()

A.a=1,b=1 B.a=-1,b=1

C.a=1,b=-1 D.a=-1,b=-1

变式4.(2012·郑州联考)设f(x)=e x+x,若f′(x0)=2,则f(x)

在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有两种情况,一是求曲线y=f(x)在点P(x0,y0)处的切线方程,其方法如下:(1)求出函数y=f(x)在点x=x0处的导数,即曲线y=f(x)在点P(x0,f(x0))处切线的斜率.(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y=y0+f′(x0)(x-x0).如果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平行于y轴,由切线定义可知,切线方程为x =x0.二是求曲线y=f(x)过点P(x0,y0)的切线方程,其方法如下:(1)设切点A(xA,f(xA)),求切线的斜率k=f′(xA),写出切线方程.(2)把P(x0,y0)的坐标代入切线方程,建立关于xA的方程,解得xA的值,进而写出切线方程.

[考题范例]

(2011·湖南高考)曲线y =

sin x sin x +cos x

-12在点M ? ????

π4,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A .-12B.1

2 C .-22D.2

2

[失误展板]

错解:y ′=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

(sin x +cos x )

2

sin 2x +cos 2x 1+sin 2x

当x =π4时,y ′=1

2

错因:本题解题有误,但结果正确,其错误在于应用公式出错,求函数导数时,易误点一是对cos x ,log ax ,ax 求导出错,二是商运算出错.

[正确解答]

y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sin x +cos x )2

=11+sin 2x

,把x =π4代入得导数值为1

2.

一个区别

曲线y =f (x )“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过”点P (x 0,y 0)的切线的区别:

曲线y =f (x )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是指P 为切点,若切线斜率存在时,切线斜率为k =

f ′(x 0),是唯一的一条切线;曲线y =f (x )过点P (x 0,y 0)的切线,是指切线经过P 点,点P 可以是切点,也可以不是切点,而且这样的直线可能有多条. 两种法则

(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三个防范

1.利用公式求导时要特别注意除法公式中分子的符号,防止与乘法公式混淆. 2.要正确理解直线与曲线相切和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的区别. 3.正确分解复合函数的结构,由外向内逐层求导,做到不重不漏.

本节检测

1.函数f (x )=(x +2a )(x -a )2的导数为( )

A .2(x 2-a 2)

B .2(x 2+a 2)

C .3(x 2-a 2)

D .3(x 2+a 2)

2.已知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 =t 2+3

t (t 是时间,s 是位移),则物体在时刻t =2时的速度为

( )

A.194

B.174

C.154

D.134

3.(2012·江南十校联考)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满足f (x )=2xf ′(1)+x 2,则f ′(1)=( )

A .-1

B .-2

C .1

D .2

4.与直线2x -6y +1=0垂直,且与曲线f (x )=x 3+3x 2-1相切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5(理).已知f 1(x )=sin x +cos x ,记f 2(x )=f 1′(x ),f 3(x )=f 2′(x ),…,f n (x )=f n -1′(x )(n ∈N *,n ≥2),则f 1? ????π2+f 2? ????π2+…+f 2 012? ??

??

π2=______

6.设函数f (x )=x 3+ax 2-9x -1,当曲线y =f (x )斜率最小的切线与直线12x +y =6平行时,求a 的值.

自我反思

3.1.3 导数的几何意义(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教案及联系解答)

3.1.3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通过导数的图形变换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知道导数的概念并会运用概念求导数. 教学重难点:函数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如图,曲线C 是函数y=f(x)的图象,P(x0,y0)是曲线C 上的任意一点,Q(x0+Δx,y0+Δy)为P 邻近一点,PQ 为C 的割线,PM//x 轴,QM//y 轴,β为PQ 的倾斜角. .tan , ,:β=???=?=x y y MQ x MP 则 展示目标:见学案 检查预习:见学案 合作探究:探究任务:导数的几何意义 问题1:当点(,())(1,2,3,4)n n n P x f x n =,沿着曲线()f x 趋近于点00(,())P x f x 时,割线的变化 趋是什么? y x ??请问:是割线PQ 的什么?

新知:当割线P n P 无限地趋近于某一极限位置PT 我们就把极限位置上的直线PT ,叫做曲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 割线的斜率是:n k = 当点n P 无限趋近于点P 时,n k 无限趋近于切线PT 的斜率. 因此,函数()f x 在0x x =处的导数 就是切线PT 的斜率k ,即0000()()lim ()x f x x f x k f x x ?→+?-'==? 新知: 函数()y f x =在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f x =在00(,())P x f x 处切线的斜率. 即k =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 精讲精练: 例1 如图,它表示跳水运动中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2() 4.9 6.510h t t t =-++的图象.根据图象,请描述、比较曲线()h t 在012,,t t t 附近的变化情况. 解:可用曲线 h(t) 在 t0 , t1 , t2 处的切线刻画曲线 h(t) 在上述三个时刻附近的变化情况. (1) 当 t = t0 时, 曲线 h(t) 在 t0 处的切线 l0 平行于 x 轴.故在 t = t0 附近曲线比较平坦, 几乎没有升降.(2)当 t = t1 时, 曲线 h(t) 在 t1 处的切线 l1 的斜率 h’(t1) <0 .故在t = t1 附近曲线下降,即函数 h(t) 在 t = t1 附近单调递减.(3)当 t = t2 时, 曲线 h(t) 在 t2处的切线 l2 的斜率 h’(t2) <0 .故在 t = t2 附近曲线下降,即函数 h(t) 在t = t2 附近也单调递减.从图可以看出,直线 l1 的倾斜程度小于直线 l2 的倾斜程度,这说明 h(t) 曲线在 l1 附近比在 l2 附近下降得缓慢。 例2 如图,它表示人体血管中药物浓度()c f t =(单位:/mg mL )随时间t (单位:min)变化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估计t =0.2,0.4,0.6,0.8时,血管中药物浓度的瞬时变化率(精确到0.1)

人教版 高中数学 选修2-2《1.1.3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1.1.3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变化率与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 3.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并会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 教学重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平均变化率、割线的斜率 (二)瞬时速度、导数 我们知道,导数表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反映了函数y =f (x )在x =x 0附近的变化情况,导数0()f 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 二.新课讲授 (一)曲线的切线及切线的斜率:如图3.1-2,当(,() )(1,2,3,4)n n n P x f x n =沿着曲线() f x 趋近于点00(,())P x f x 时,割线n PP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图3.1-2

我们发现,当点n P 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P 即Δx →0时,割线n PP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T 称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 问题:⑴割线n PP 的斜率n k 与切线PT 的斜率k 有什么关系? ⑵切线PT 的斜率k 为多少? 容易知道,割线n PP 的斜率是00 ()() n n n f x f x k x x -= -,当点n P 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P 时,n k 无 限趋近于切线PT 的斜率k ,即0000 ()() lim ()x f x x f x k f x x ?→+?-'==? 说明:(1)设切线的倾斜角为α,那么当Δx →0时,割线PQ 的斜率,称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 这个概念: ①提供了求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一种方法; ②切线斜率的本质—函数在0x x =处的导数. (2)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1)与该点的位置有关;2)要根据割线是否有极限位置来判断与求解.如有极限,则在此点有切线,且切线是唯一的;如不存在,则在此点处无切线;3)曲线的切线,并不一定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可以有多个,甚至可以无穷多个. (二)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等于在该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 0000 ()() ()lim x f x x f x f x k x ?→+?-'==? 说明: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求出P 点的坐标; ②求出函数在点0x 处的变化率0000 ()() ()lim x f x x f x f x k x ?→+?-'==? ,得到曲线在点 00(,())x f x 的切线的斜率; ③利用点斜式求切线方程. (二)导函数: 由函数f (x )在x =x 0处求导数的过程可以看到,当时,0()f x ' 是一个确定的数,那么,当x 变化时,便是x 的一个函数,我们叫它为f (x )的导函数.记作:()f x '或y ', 即: 0 ()() ()lim x f x x f x f x y x ?→+?-''==? 注:在不致发生混淆时,导函数也简称导数. (三)函数()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0()f x '、导函数()f x '、导数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0()f x ',就是在该点的函数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的极限,它是一个常数,不是变数。

导数的计算及其几何意义

导数的计算及其几何意义 一、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定义:已知函数()y f x =,0x ,1x 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记10x x x ?=- 10y y y ?=-10()()f x f x =-00()()f x x f x =+?-,则当0x ?≠时,商 00()()f x x f x y x x +?-?=??称 作函数()y f x =在区间00[,]x x x +?(或00[,]x x x +?)的平均变化率. 注意:这里x ?,y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但0x ?≠,y ?可以为0. 2.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函数的导数: 定义:设函数()y f x =在0x 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附近改变量为x ?时,函数值相应的改变00()()y f x x f x ?=+?-.如果当x ?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 00()()f x x f x y x x +?-?=??趋近于一个常数l (也就是说平均变化率与某个常数l 的差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可以小于任意小的正数),那么常数l 称为函数()f x 在点0x 的瞬时变化率. “当x ?趋近于零时,00()() f x x f x x +?-?趋近于常数l ”可以用符号“→”记作:“当0 x ?→时, 00()()f x x f x l x +?-→?”,或记作“000()() lim x f x x f x l x ?→+?-=?”,符号“→”读作“趋近于”.函数在0x 的瞬时变化率,通常称为()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并记作0()f x '.这时又称()f x 在0x x =处是可导的.于是上述变化过程,可以记作“当0x ?→时, 000()() ()f x x f x f x x +?-'→?” 或 “0000 ()() lim ()x f x x f x f x x ? →+?-'=?”. 注:0'()f x 是个数. 3.可导与导函数: 定义:如果()f x 在开区间(,)a b 内每一点都是可导的,则称()f x 在区间(,)a b 可导.这样,对开区间(,)a b 内每个值x ,都对应一个确定的导数()f x '.于是,在区间(,)a b 内,()f x '构

高中数学导数的概念、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习题

导数的概念、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黑龙江 依兰高中 刘 岩 A 组基础达标 选择题: 1.已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方程为21(),2 s s t gt ==若t ?无限趋近于0时, (1)(1)s t s t +?-?无限趋近于9.8/m s ,那么正确的说法是( ) A .9.8/m s 是在0~1s 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 .9.8/m s 是在1~(1+t ?)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C .9.8/m s 是物体从1s 到(1+t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9.8/m s 是物体在1t s =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 已知函数f ’ (x)=3x 2 , 则f (x)的值一定是( ) A. 3x +x B. 3x C. 3x +c (c 为常数) D. 3x+c (c 为常数) 3. 若函数f(x)=x 2+b x +c 的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f / (x)的图象是( ) 4.下列求导数运算错误.. 的是( ) A. 20122013x 0132c x ='+)( (c 为常数) B. x xlnx 2lnx x 2+=')( C. 2x cosx xsinx x cosx +=')( D . 3ln 33x x =')( 5..已知曲线23ln 4x y x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12 ,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 . 2 B . 3 C . 12 D .1 填空题: 1.若2012)1(/ =f ,则x f x f x ?-?+→?)1()1(lim 0= ,x f x f x ?--?+→?)1()1(lim 0= ,x x f f x ??+-→?4)1()1(lim 0= , x f x f x ?-?+→?)1()21(lim 0= 。 2.函数y=(2x -3)2 的导数为 函数y= x -e 的导数为 A x D C x B

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教学设计

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的定义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学会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发现、理解及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第二步:求瞬时变化率()0000 () ()lim x f x x f x f x x ?→+?-'=?. (即0x ?→,平均变化率趋近..于的确定常数....就是该点导数.. ) (2) 类比平均变化率得出导数,同样我们可以利用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得出导数的几何意义,我们观察函数()y f x =的图象,平均变化 率()00() f x x f x y x x +?-?=??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生:平均变化率表示的是割线n PP 的斜率 教师板书,便于学生 数形结合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 突破平均变化率的 几何意义,后面在表示割线斜率时能直接联系此知识。同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导数几何意义是什么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1.得到切线的新定义 要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导数的概念,即要探究0x ?→,割线的变化趋势....... , ◆多媒体显示: 曲线上点P 处的切线PT 和割线n PP ,演示点n P 从右边沿着曲线逼近点P ,即0x ?→,割线n PP 的变化趋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割线与切线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呢 生:先观察后发现,当0x ?→,随着点n P 沿着曲线逼近点P ,割 以求导数的两个步骤为......... 依据.. ,从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入手探索导数的几何意义,抓住0x ?→的联系,在图形上从割线入手来研究问题。 用逼近的方法体会割线逼近切线。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说课稿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说课稿 周国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这节新知识是在教材选修1—1,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的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本节计划两个课时完成。在练习解二次不等式、含参数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后,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回忆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关系。例题精讲强化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例题的选择有梯度,由无参数的一般问题转化为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再解关于含参数的问题,最后提出函数单调性与导数关系逆推成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在高考中常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以及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其中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探索并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求单调区间; 2、能解决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以及函数单调性与导数关系逆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勤思考、善总结,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教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教学难点:探求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的问题。 二、教法分析 针对本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前期预备基础,应注重理解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引导学生明确求可导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无参数的一般问题转化为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解关于含参数的问题,注意分类讨论点的确认,灵活应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启发式教学,强调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导数的计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高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三 导数及其应用 第七讲 导数的计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 2019年 1.(2019全国Ⅰ文13)曲线2)3(e x y x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 2.(2019全国Ⅱ文10)曲线y =2sin x +cos x 在点(π,–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10x y --π-= B .2210x y --π-= C .2210x y +-π+= D .10x y +-π+= 3.(2019全国三文7)已知曲线e ln x y a x x =+在点1e 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A .a=e ,b =-1 B .a=e ,b =1 C .a=e -1,b =1 D .a=e -1,1b =- 4.(2019天津文11)曲线cos 2 x y x =- 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 5.(2019江苏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 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 . 2010-2018年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Ⅰ)设函数32()(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A .2=-y x B .y x =- C .2=y x D .=y x 2.(2017山东)若函数e ()x f x (e=2.71828L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在()f x 的定义域上单 调递增,则称函数()f x 具有M 性质,下列函数中具有M 性质的是 A .()2 x f x -= B .2 ()f x x = C .()3 x f x -= D .()cos f x x = 3.(2016年山东)若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函数的图象在这两点处的切线 互相垂直,则称()y f x =具有T 性质.下列函数中具有T 性质的是 A .sin y x = B .ln y x = C .e x y = D .3y x = 4.(2016年四川)设直线1l ,2l 分别是函数ln ,01 ()ln , 1x x f x x x -<?,图象上点1P ,2P 处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罗风云 一、教材依据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导数是微积分的重要部分,是从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促进了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它不但在天文、物理、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及经济领域也日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功能。 本节内容分了两部分也即两个课时,一是导数的概念;二是导数的几何意义。之前学习的瞬时变化率是为了引出导数的概念,介绍导数的几何意义,是为了加深对导数概念的理解。教材中利用逼近方法,将割线趋于的确定位置的直线定义为曲线的切线,这种定义才反映了切线的真正本质,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使之确定起来”(恩格斯语)的微积分思想,让学生反复通过图形(数与形的结合)去认识和感受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的斜率,并且注重引导他们学会数学思考的一种方式——几何直观,从而加深对导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学生为本,重视思维发生的过程,重视切线定义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切线的形成过程,理解函数)(x f 在0x x =处的导 数()0/x f 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x f 的图像在0x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数形结合),即:()()x x f x x f x f x ?-?+=→?)(lim 0000/=切线的斜率; (2)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讨论、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 《导数的几何意义》说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导数的几何意义》说课稿【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导数的几何意义》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课题: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材:北师大版选修2-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为研究函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在前面几节课里学生对导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教材从形的角度即割线入手,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了切线,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导数概念的本质内涵. 这节课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思维、运用形成完整概念.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变化快慢等性质最有效的工具,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2、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求法以及“数形结合,逼近”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本质内涵 1) 从割线到切线的过程中采用的逼近方法;

2) 理解导数的概念,将多方面的意义联系起来,例如,导数反映了函数f(x)在点x附近的变化快慢,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 通过实验探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曲线在一点的切线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在某点的切线方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切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完善对切线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逼近、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达到思维方式的迁移,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逼近、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悟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说教法与学法 对于直线来说它的导数就是它的斜率,学生会很自然的思考导数在函数图像上是不是有很特殊的几何意义。而且刚刚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导数的定义及几何意义

导数的定义及几何意义 1.x x f x x f x f x ?-?+=→?)()(lim )(0000/ 叫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x x y = 。 注:①函数应在点0x 的附近有定义,否则导数不存在。②在定义导数的极限式中,x ?趋近 于0可正、可负、但不为0,而y ?可能为0。③x y ??是函数)(x f y =对自变量x 在x ?范围内的平均变化率,它的几何意义是过曲线)(x f y =上点(0x ,)(0x f )及点(0x +x ?, )(00x x f ?+)的割线斜率。④导数x x f x x f x f x ?-?+=→?)()(lim )(0000/是函数)(x f y =在点0x 的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的函数)(x f y =在0x 点处变化的快慢程度,它的几何意义是 曲线)(x f y =上点(0x ,)(0x f )处的切线的斜率。⑤若极限x x f x x f x ?-?+→?)()(lim 000不存在,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不可导。⑥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每一点 都有导数,则称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此时对于每一个x ∈),(b a ,都对应 着一个确定的导数)(/x f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x f ,称这个函数)(/ x f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导数与导函数都称为导数,这要加以区分: 求一个函数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求一个函数在给定点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值。 [举例1]若2)(0/=x f ,则k x f k x f k 2)()(lim 000--→等于: (A) -1 (B) -2 (C) 1 (D) 1/2 解析:∵2)(0/=x f ,即k x f k x f k ---+→-)()]([lim 000=2?k x f k x f k 2)()(lim 000--→=-1。 [举例2] 已知0,a n >为正整数设()n y x a =-,证明1'() n y n x a -=- 解析:本题可以对()n y x a =-展开后“逐项”求导证明;这里用导数的定义证明: x a x a x x y n n x ?---?+=→?)()(lim 0/ =

模式一1.1.3导数的几何意义

1. 1.3导数的几何意义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1.了解平均变化率与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 3.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并会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 二. 预习内容 1.曲线的切线及切线的斜率 (1)如图3.1-2,当(,())(1,2,3,4)n n n P x f x n =沿着曲线()f x 趋近于点00(,())P x f x 时, 即0→?x 时,割线n PP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T 称为 . (2)割线n PP 的斜率是00 ()()n n n f x f x k x x -=-,当点n P 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P 时, n k 无限趋近于切线PT 的斜率k ,即k = =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等于在该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0()f x '= . 三.提出疑惑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平均变化率与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 3.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并会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 二.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平均变化率、割线的斜率 2。瞬时速度、导数 (二)。提出问题,展示目标 我们知道,导数表示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反映了函数)(x f y =在

0x x =附近的变化情况,导数0()f 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 1.曲线的切线及切线的斜率 (1)如图3.1-2,当(,())(1,2,3,4)n n n P x f x n =沿着曲线()f x 趋近于点00(,())P x f x 时,割线n PP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如何定义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 (3)割线n PP 的斜率n k 与切线PT 的斜率k 有什么关系? (4)切线PT 的斜率k 为多少? 说明: (1)当0→?x 时,割线PQ 的斜率,称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 这个概念: ①提供了求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一种方法; ②切线斜率的本质—函数在0x x =处的导数. (2)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 1)与该点的位置有关; 2)要根据割线是否有极限位置来判断与求解.如有极限,则在此点有切线,且切线是唯一的; 如不存在,则在此点处无切线; 3)曲线切线,并不一定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可以有多个,甚至可以无穷多. 2.导数的几何意义 (1)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将上述意义用数学式表达出来。 (3)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如何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3.导函数 (1)由函数)(x f y =在0x x =处求导数的过程可以看到,当0x x =时,0()f x '是一个确定的数,那么,当x 变化时, ()f x '便是x 的一个函数,我们叫它为)(x f 的导函数. 注: 在不致发生混淆时,导函数也简称导数. (2)函数()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0()f x '、导函数()f x '、导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 联系: (四)。例题精析 例1 求曲线1)(2+==x x f y 在点)2,1(P 处的切线方程. 解: 变式训练1 求函数23x y =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 例2 如图3.1-3,它表示跳水运动中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2() 4.9 6.510h x x x =-++, 根据图像,请描述、比较曲线()h t 在0t 、1t 、2t 附近的变化情况. 解: 我们用曲线()h t 在0t 、1t 、2t 处的切线, 刻画曲线()h t 在上述三个时刻附近的变化情况. (1) 当0t t =时,曲线()h t 在0t 处的切线0l 的斜率 , 所以,在0t t =附近曲线比较平坦,几乎没有升降.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教案)-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函数)(x f 在0x x =处的导数()0/ x f 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x f 的 图像在 0x x =处的切线的斜率。(数形结合),即: ()()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切线的斜率 (2)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生活问题,体会“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讨论、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数的几何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理解导数的定义,达到数与形的结合;同时又是知识在几何学,物理学方面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手段】采用幻灯片,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增大教学容量与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型】探究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 难点:发现、理解及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类比探讨: 让学生回忆导数的概念及其本质。(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师:导数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它的表达式。(一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学案”中写: 导数)(0/x f 的本质是函数)(x f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即: ()()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注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经验、认识转换成数学符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学生“发现”,感知导数的几何意 义奠定基础) 师:导数的本质仅是从代数(数)的角度来诠释导数,若从图形(形)的角

导数的概念、运算及几何意义

导数的概率、运算以及几何意义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一般地,已知函数()y f x =,0x ,1x 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记10x x x ?=-, 10y y y ?=-10()()f x f x =-00()()f x x f x =+?-, 则当0x ?≠时,商00()()f x x f x y x x +?-?= ??称作函数()y f x =在区间[,]x x x +?(或00[,]x x x +?)上的平均变化率.2.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函数的导数: 设函数()y f x =在0x 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附近改变量为x ?时,函数值相应的改变00()()y f x x f x ?=+?-. 如果当x ?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率 00()() f x x f x y x x +?-?= ??趋近于一个常数,那么常数l 称为函数()f x 在点0x 的瞬时变化率. “当x ?趋近于零时,00()() f x x f x x +?-?趋近于常数l ”可以用符号“→”记作: “当0x ?→时,00()()f x x f x l x +?-→?”,或记作“000()() lim x f x x f x l x ?→+?-=?”,符号“→” 读作“趋近于”. 函数在0x 的瞬时变化率,通常称为()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并记作()f x '. 这时又称()f x 在0x x =处是可导的.于是上述变化过程,可以记作 “当0x ?→时,000()()()f x x f x f x x +?-'→?”或“0000()() lim ()x f x x f x f x x ?→+?-'=?”. 考点1: 导数的定义【铺垫】求下列函数在区间[]22x +?,和[]33x +?,上的平均变化率 ①()f x x = ②2()f x x = 【例1】 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 ⑴ 求下列函数在区间00[]x x x +?,上的平均变化率. ① ()f x x = ② 2()f x x = ③ 3()f x x = ④1 ()f x x = ⑤ ()f x ⑵ 求下列函数分别在1x =,2x =和3x =处的瞬时变化率. ① ()f x x = ② 2()f x x = ③ 3()f x x =④1 ()f x x =⑤()f x 【追问】从瞬时变化率角度分析每个函数的整体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对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来说,次数越高,往后变化越快. 【总结】由例1⑵看出一次函数的增长速度不变,二次函数三次函数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提高班学案1 【拓1】 求函数3()2f x x x =-在[]11x +?,上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在1x =处的瞬时变化率与 导数.

导数学案(有答案)

3.1.1平均变化率 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会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3.能利用平均变化率解决或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函数f(x)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_.习惯上用Δx表示________,即__________,可把Δx看作是相对于x1的一个“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代替x2;类似地,Δy=__________,因此,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可以表示为________. 2.函数y=f(x)的平均变化率Δy Δx= f(x2)-f(x1) x2-x1 的几何意义是:表示连接函数y=f(x)图象 上两点(x1,f(x1))、(x2,f(x2))的割线的________. 一、填空题 1.当自变量从x0变到x1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________.(填序号) ①在[x0,x1]上的平均变化率; ②在x0处的变化率; ③在x1处的变化率; ④以上都不对. 2.设函数y=f(x),当自变量x由x0改变到x0+Δx时,函数的增量Δy=______________. 3.已知函数f(x)=2x2-1的图象上一点(1,1)及邻近一点(1+Δx,f(1+Δx)),则Δy Δx= ________. 4.某物体做运动规律是s=s(t),则该物体在t到t+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 5.如图,函数y=f(x)在A,B两点间的平均变化率是________. 6.已知函数y=f(x)=x2+1,在x=2,Δx=0.1时,Δy的值为________. 7.过曲线y=2x上两点(0,1),(1,2)的割线的斜率为______. 8.若一质点M按规律s(t)=8+t2运动,则该质点在一小段时间[2,2.1]内相应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9.已知函数f(x)=x2-2x,分别计算函数在区间[-3,-1],[2,4]上的平均变化率.10.过曲线y=f(x)=x3上两点P(1,1)和Q(1+Δx,1+Δy)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Δx=0.1时割线的斜率.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算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复习 一、 导数的几何意义: )(0x f ?=x y ??=x x x x x f x f 0 000)()()(-?+-?+=x f x f x x ?-?+)()(00=K 当Δx----0时, )(0x f ? =K 趋近于一常数 二、 导数的求导公式及运算 典型例题: 例1、当h 无限趋近于0时,h h 4)4(22-+无限趋近于 ;h h 44-+无限趋近于 . 练习:若 )(0x f ?=3,当Δx 无限趋近于0时,x x f x f x x ??--?+)3()(00= . 例2.已知函数y=f(x)的图像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是x-2y+1=0,则'(1)2(1)f f += 训练1:已知函数y=f(x)的图像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是2x-y+2=0,则'(0)(0)f f += 2.曲线 '2(1) 1().(0)2x f x f x e f e x =-+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题型二:求切线方程 例3、已知曲线y=3 4313+x , (1)、求曲线在点P (2,4)处的切线方程; (2)、求斜率为4的曲线的切线方程; (3)、求过点P (2,4)的切线方程;

练习1:已知曲线3 y x = (1) 求曲线在点P (1,1)处的切线方程; (2) 求与直线3x-y=0平行的直线方程; (3) 求过点P(1,1)处的直线方程; 练习2:已知kx+1=㏑x 有实数解,求k 的取值范围 题型三:告诉切线方程求参数的值 例4:函数y=12+x a 图像与直线y=x 相切,则a= . 练习: 曲线y= 13++ax x 的一条切线方程为y=2x+1则实数a= 题型四:两个曲线的公切线 例5.若存有过点(1,0)的直线与曲线3y x =和21594 y ax x =+-都相切,则实数a= 例6已知曲线C 1:y=x 2与C 2:y=-)2(2-x ,直线l 与C 1,C 2都相切,求直线l 的方程.

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同步练习题(教师版)

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幂函数()y f x =的图像经过点11(,)42 A ,则它在A 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4410x y ++= B. 4410x y -+= C .20x y -= D. 20x y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a f x x =,把11(,)42A 代入,得1142a =,得12 a =,所以1 2()f x x ==() f x '= ,1 ()14f '=,所以所求的切线方程为11 24 y x - =-即4410x y -+=,选B.考点:幂函数、曲线的切线. 2.函数()x e x f x cos =的图像在点()()0,0f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 4π B 、0 C 、4 3π D 、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sin (cos )('x x e x f x -=,则在点()()0,0f 处的切线的斜率1)0('==f k , 1.利用导数求切线的斜率; 2.直线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3.曲线x y e =在点2 (2)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 A.2 e B.2 2e C.2 4e D.22 e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点2 (2)e ,在曲线上,∴切线的斜率'22 2 x x x k y e e --===, ∴切线的方程为2 2 (2)y e e x -=-,即2 2 0e x y e --=,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2 (0,)e -,(1,0), ∴22 1122 e S e =??=.考点:1.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2.三角形面积公式. 4.函数2 ()f x x =在点(2,(2))f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44y x =- B .44y x =+ C .42y x =+ D .4y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x x f 2)(='得切线的斜率为4)2(='f ,又4)2(=f ,所以切线方程为)2(44-=-x y ,即44-=x y .也可以直接验证得到。考点:导数求法及几何意义 5.曲线e x y =在点A 处的切线与直线30x y -+=平行,则点A 的坐标为( ) (A )() 11,e -- (B )()0,1 (C )()1,e (D )()0,2

1.1.3导数的几何意义-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学案(无答案)

导数的几何意义 高考要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角度一 求切线方程 例1:曲线161sin 33++=x x y 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已知x x x f 3)(3-=,过点)2,2(--P 作函数)(x f y =图像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二 求切点坐标 例2:设R a ∈,函数x x e a e x f + =)(是偶函数,若曲线)(x f y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23 ,则切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____. 练习2:曲线x e y =在A 处的切线与直线01=+-y x 平行,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 角度三 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例3:(1)直线1+=kx y 与曲线b ax x y ++=3相切于点)3,1(A ,则=+b a 2_______. (2)若直线b kx y +=是曲线x e y =的切线,也是曲线)2ln(+=x y 的切线, 则=k __________.

练习3:已知2ln 4)(x x x f -=,若曲线)(x f y =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 m x x y +-=32相切,则=m ___________. 角度四 过某点的切线的条数问题 例4 若过点),a a P (与曲线x x x f ln )(=相切的直线有两条,则实数a 的取值范 围是( ) A.),(e -∞ B.),(+∞e C.(0,)1e D. ),1(+∞ 练习4:已知nx mx x x f ++=23)(,R n m ∈, (1) 若)(x f 在1=x 处取得极大值,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 若0)(/=x f ,且过点)1,0(P 有且只有两条直线与曲线)(x f y =相切, 求实数m 的值。 练习5:已知b x x x x f +++=2325)(,,其图像是曲线C,若过点)0,1(P 可作曲线C 的三条切线,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word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函数在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的图像在 处的切线的斜率。(数形结合),即: =切线的斜率 (2)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生活问题,体会“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讨论、总结,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Flash,Powerpoint),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增大教学容量与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 难点:发现、理解及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作业点评,承上启下: 问题:在高台跳水运动中,秒时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是 (单位:),求运动员在时的瞬时速度,并解释 此时的运动状态;在时呢? 教师点评作业的优点及不足;由学生甲解释,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说明:实例引入,承上启下,有效铺垫,直接过渡) (二)课题引入,类比探讨:

由导数的物理意义是瞬时速度,我们知道了导数的本质。 ●问(一):导数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它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在“学生动手实践”中,学生写出: 导数的本质是函数在处的瞬时变化率,即: (说明: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经验、认识转换成数学符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学生“发现”,感知导数的几何意义奠定基础) ●问(二):导数的本质仅是从代数(数)的角度来诠释导数,若从图 形(形)的角度来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应从哪儿入手呢? 教师引导学生: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思想方法。要研究“形”,自然要结合“数”:即:导数的代数表达式,并回忆求导数的步骤。 ●问(三)求导数的步骤有哪几步?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第一步:求平均变化率; 第二步:当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率无限趋近于的常 数就是。(回归本质,数形结合)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是从“数”的角度来求导数,若从“形”的角度探索导数的几何意义,类比地,也可以分两个步骤: ●问(四):第一步: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请在函数图像中画出来; 学生动手活动:见“学生动手实践”。 由学生乙回答: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AB的斜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