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

我国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

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正文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

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

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

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

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

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

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

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

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

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

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

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

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

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

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

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三、结论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

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

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

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

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视频画面曝光 升空20秒后爆炸

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视频画面曝光升空20秒后爆 炸 1974年11月5日,我国在酒泉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火箭发射升空20秒后意外发生。爆炸画面(3'16)。从43年前的“东方红一号”到6年前的“嫦娥一号”,再到正在建设中的北斗导航工程,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航天人也经受过失败的煎熬。1974年11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火箭发射升空20秒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爆炸画面在3分16秒。我国返回式卫星:从失败到成功发射入轨不简单,卫星返回也很艰难。世界上第一种返回式卫星(即美国的发现者号卫星)7次入轨、7次回收失败,到第8次才取得了回收的成功。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也经历失败的惨痛。1965年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提出中国人造卫星研制规划方案。于是,张爱萍召集张劲夫、钱学森、孙俊人等对中国人造卫星研制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并于1965年4月29日以国防科委名义向中央专门委员会打了报告——《关于研制人造卫星方案的报告》,提出初步设想:争取1970年或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00公里左右)。预计第一批先发射的卫星约10颗,主要是探测高空环境参数。其中5颗卫星是用来试验返回卫星的关键技术。1965年8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

第十二次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将人造卫星列为国家尖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央专委批准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的规划方案建议》。钱学森在抓紧东方红卫星工程的同时,力争返回式卫星及早研制。1965年9月—12月,七机部八院的技术人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深入各单位调研,发现许多用户都对返回式遥感卫星有强烈的需求,结合七机部八院在卫星设计和探空火箭研制中积累的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遥测系统设计、回收系统设计的经验,他们提出由七机部八院承担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的总体设计任务,此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根据上级领导的意见,八院在王希季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于1966年1月开始了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总体方案的论证工作。1966年5月,王希季向七机部领导汇报卫星系列会议的情况时,钱学森指示:“如用这种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那么返回式卫星要结合远程火箭的研制搞……,返回式卫星工作要迅速做,飞船以后再考虑,八院现在有多大劲就用多大劲。”1966年5月17日,七机部召开部党组会议,钱学森在会议上发言,力主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任务由七机部承担。返回式卫星是一颗技术远比第一颗卫星复杂的卫星,有11个分系统,遵照钱学森指示,在王希季的领导下,在吴开林、李颐黎等技术骨干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技术人员对卫星的气动力外形、轨道参数、总体布置、气动加热和防热结构以及各个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飞船构成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飞船构成 轨道舱:多功能厅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 多功能厅,是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 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逃逸塔:保飞船安全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 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 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 降落到安全地带。 轨道舱:航天员的家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 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 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 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 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返回舱:航天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 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 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 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舱段介绍 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

《载人航天飞行》阅读答案

《载人航天飞行》阅读答案 载人航天飞行 ①人类要想进行航天飞行,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且不说发射火箭时发动机所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巨大的噪声,单是加速上升和减速返回时所产生的几倍,几十倍的重力加速度,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将人压成肉饼.另外,太空是个超高度的真空环境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体内的液体会迅速气化沸腾而散逸.最后,太空中还有足以致命曲强烈辐射. ②为了了解太空这个陌生环境中各种影响生命的因素,在人类上天之前,必须先用动物进行实验.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上天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数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当航天器在太空中作无动力轨道飞行时,由于离心惯性抵消了地球的引力,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及其里面的—切物品,均处于失重或微重力状态这改变了许多在地面上常见的现象,使单调艰苦的太空生活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④由于失重,衣服可以停留在空中并展开成方便的形状,穿衣时只要将四肢伸进去即可.食物可以摆放在空中,然后用嘴去吸食,就像鱼儿在水中觅食.太空睡眠倒是十分方便,无论什么姿势,不记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睡.但为了安全,应钻进睡袋,且睡袋要固定在舱壁或床板上,否则一觉醒来;所有人都会挤在通风口前面.如果飞船加速或减速,还会被碰伤睡时手臂也应放进睡袋,不然在睡梦中会被卷进机器或碰着仪器开关. ⑤太空的个人卫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如剃须前必须抹剃须膏,防止泡沫飞溅,而使用的剃须刀又必须能吸须渣以免须渣乱飞.为避免刷牙时泡沫飞溅和洗脸时的水珠飞溅,太空中洁牙只能用洁齿纸等,而洗脸则只能用湿毛巾擦擦.太空中淋浴更是—件大事.在一个封闭的圆筒内,水从上面用压力压进来后,就会飘在空中,粘在身上和筒壁上,为防止被水溺,淋浴者必须戴防水和供氧面罩.脏水用水泵从下面抽出去,粘在筒壁上的水殊,要用吸尘器吸.洗15分钟淋浴,准备和收拾的时间要两三个小时. ⑥到太空去行走,就是—件十分惊险的事情了.首先,航天员必须穿上舱外活动航天服.这种航天服与密封舱—样,能供给航天员氧,水,保持一定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总之,要有能维持一个适合生命的生存环境的条件.其次,要吸纯氧排氮.因为密封座舱中采用的是与地面上大致相同的空气成份,因此,出舱前还必须吸纯氧排氮,否则在舱外低压环境中,身体里的氮便会游离出来,堵塞血管,形成气胸,从而对生命造成危害. ⑦航天飞行是一种集各种先进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工作,同时也是—项高风险的事业,尽管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考虑得很周到,但仍难免有意外发生.比如1971年6月30日,俄罗斯3名航天员乘"联盟Ⅱ"号飞船飞行后返回时,因座舱漏气,全部窒息而死.任何事业都会有牺牲,对于航天事业跟如此 17,从第①段内容看,人类航天飞行必须克服的困难是什么请概括.(4分) 18,第⑧—第⑥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载人航天飞行生活,这三个方面是:(3分) ① ② ⑧

卫星发射失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几天前,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送入太空带给人们的喜悦尚未消散,9日中国航天发射却迎来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消息——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一名火箭研究专家告诉《环球时报》,当中国人总是看到“成功发射”,突然听到“发射失败”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从航天发射角度而言这是很正常的。 法新社9日晚间的报道称,一枚名为“资源一号03星”的中国巴西联合研制卫星,于北京时间9日上午11时26分发射升空,但由于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导致卫星最终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报道称,对于有着雄心勃勃太空计划的中国来说,出现这样的发射失误实属罕见。 巴西主流媒体《环球报》9日发表长篇文章,并引述巴西政府声明指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过程顺利,但可能是运载火箭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问题,中巴双方专家都同卫星失去了联系,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据巴西科技部预估,卫星很可能已经坠落回地球。中巴双方有关专家正在分析故障原因。 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协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的负责人何塞·内维斯介绍,两国的地球资源卫星计划始于1988年,这是中巴双方发射的第四枚地球资源卫星。 美国宇航局网站“spaceflight”9日报道称,除发布此次发射任务失败消息外,中国方面并未透露更多信息。报道还特别提到,这是中国所执行的第200次轨道发射任务,此前中国已经187次成功完成任务。 据悉,中巴资源卫星是中国与巴西在2002年签署协议之后的一项合作项目。此次中国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重量达2100公斤,采用六面体结构,分为服务舱和有效载荷舱。有效载荷舱内携带有包括CCD、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宽视场成像仪在内的 4部相机。除相机外,中国巴西资源一号03星还装载了数据收集系统和“太空环境监测器”。

载人宇宙飞船阅读答案

载人宇宙飞船阅读答案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乘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急装置等部分组成。返回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再入大气层和返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情况下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生意外。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这除了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1、填空。 上文三段依次介绍了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和解决飞船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2.从第二段看,对载人飞船各舱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用文中句子回答) 3.为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文中介绍了哪三点措施? (1) (2) (3) 4.从文中看,宇宙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之前要完成哪三方面工作?目的是什么? (1)工作:①②③ (2)目的: 1、答:主要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答: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中国有几次载人航天试验

中国有几次载人航天试验?现在共有4次。 1、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2、2005年10月12日9时整,搭乘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3、2008年9月24日下午,神舟七号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将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4、2012年6月13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出舱活动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2012年6月16日,我国第四艘载人飞船于18点37分24秒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刘旺顺利升空,展开对接天宫一号的工作。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失败史

1974年 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起飞后爆炸,载荷是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4年01月29日 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发射,三级发动机二次燃烧失败,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 1990年7月16日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有效载荷是“澳星”模拟星和巴基斯坦小卫星,由于火箭的问题,模拟星在入轨以后失踪,但巴基斯坦卫星正常入轨,由于关键技术,特别是捆绑技术和大型整流罩技术都得到了验证,此次发射仍按成功计算; 1991年12月28日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最后一颗东方红-2A 卫星,因三级发动机二次燃烧提前关机,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失败; 1992年3月22日 长二捆(CZ-2E)发射澳大利亚澳普图斯B1卫星,点火后,紧急关机,卫星无恙,因未能构成一次发射,根据国际惯例,故未计算在长征火箭发射记录内,故障原因为一助推器的一个焊点有多余铝屑物,造成助推器点火后即关机,火箭主计算机测得推力不够,实施了紧急关机; 1992年12月21日 长二捆火箭(CZ-2E)发射澳大利亚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升空45秒后,卫星发生爆炸,但火箭仍然将残骸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事后经过协商,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卫星和火箭都没问题,仍用长二捆补射一颗B3通信卫星; 1994年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加注燃料时,不慎发生爆炸,厂房受损,有人员伤亡; 1995年01月26日 长二捆火箭(CZ-2E)发射亚太二号通信卫星,升空不久,卫星爆炸引发火箭爆炸,星箭俱毁,事后中方认定的原因是在高空切变风的情况下,整流罩的振动频率(12.7Hz)与卫星相同,从而卫星产生共振,造成卫星发动机爆炸,美方认为原因是在高空切变风的情况下,整流罩结构破坏,造成卫星发动机爆炸,双方将两种意见都写入了故障说明书,为了以后客户保险起见,中方改进加强了整流罩,并做到绝不在气象不好的情况下发射,由此可推论到澳大利亚B2通信卫星发生爆

历次神舟飞船(从神一到神十)及航天员

历次神舟飞船(从神一到神十)及航天员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时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此间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3秒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航行任务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评论反应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着陆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航行任务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评论反应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

中国航天事业载人飞船发展史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 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回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短暂而又辉煌的奋斗历程,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跃然眼前――这,就是改革开放。“没有30年改革开放增长的综合国力,没有这个大背景下积蓄的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的今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奏响了中国科技追赶世界的号角。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自那一天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在“曙光”号搁浅20年后,中国载人航天终于迎来启航的曙光。的确,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唤醒了中国航天人无穷的创造力:包括航天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包括航天器系统、航天运载器系统、航天发射与回收系统和卫星应用系统等较为完善的航天工程体系……所有这一切,无不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7 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中国“神舟一号”飞船腾空而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4圈、21小时后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都成功着陆。首次飞行没有载人,目的是通过实际飞行验证新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2001年1月10日子夜时,神舟二号飞船凌空遨游。这艘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按载人飞行要求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1月16日神舟二号飞船按预定计划绕地球108圈,在太空飞行7天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返回了地面,轨道舱仍留在空间运行。 神舟三号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星。长二捆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航天已具备发射各种大载荷商用卫星的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也开创发展了中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神舟二号2001年01月0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神舟三号2002年03月25日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29日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程.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程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中国载人航天的历程 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航天员出舱实验 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点火第12秒,火箭向东稍偏南的方向实施程序拐弯。此时,火箭距地面高度为211米。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逃逸塔,这是火箭第一个分离动作。点火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此时,火箭已经飞过了平流层和中间层,正在接近大气层边缘。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成功。飞行中,整流罩能保护飞船免受热和气流的作用。此时,第二级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指挥员宣布:飞船飞行正常。指挥员宣布,飞船遥测信号正常,雷达跟踪正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全面启动。雷达发现飞船目标,雷达跟踪正常。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7.4米,最大直径2.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12.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0.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 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尤里·加加林成功地完成了划时代的宇宙飞行任务,从而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开创了世界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质量为4.73吨,由载人舱与设备组成。前舱是直径2.3米的球体;后舱是直径2.58米,长3米的圆柱舱段,装有氮气与氧气瓶、无线电设备所用的化学电池及姿控发动机与反推火箭等。 飞船在一定高度187×327千米高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航程40多千米,脱离轨道返回地球。在距地面7千米时,加加林从座舱里弹出,靠降落伞安全落在田野上,完成了划时代的飞行。 那么,宇宙飞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航天器的呢?我们可以回答说:宇宙飞船,又称为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的一种,宇航员可乘坐其离开地面进入宇宙空间执行航天任务,并能在其上工作、生活并安全返回地面,人们将此种航天器称为载人飞船或宇宙飞船。它是载人航天器中最小的一种,在运行轨道上只能飞行几天到十几天,即返回地面仅能一次使用。 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天地往返和航天站之间的“渡船”、与航天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载人飞船通常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载人飞船和星际载人飞船等三种。目前,星际载人飞船尚在探索之中。 载人飞船的组成,一般由宇航员座舱、轨道舱、服务舱、气闸舱和对接机构等部分组成。登月或其他星球还必须具有特殊功能的舱。各个舱均承担不同的航天任务。其中,座舱是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成乘,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对接机构是用来与空间站等其他的航天器实现空中对接和锁紧的装置。 载人飞船主要用途有:①试验各种载人航天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生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和天文观测。②可用作空间站乘员的救生艇、接送宇航员和运送物资。③可实施变轨,降低高度进行军事侦察和地球资源勘测。④载人绕地球、月球和登月飞行。⑤载人进行星际飞行,遨游宇宙。 此后又相继发射了“上升”号、“联盟”号飞船;与此同时,美国于1962年2月发射了“水星”号飞船,之后又发射了“双子星座”号飞船和“阿波罗”号登月载人飞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载人飞船的性能将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使用功能增多、返回着陆落点控制精度可提高到百米级范围,飞船座舱可重复使用等。 选自哈市动力区教育信息中心

中国发射卫星失败真相曝光:看世界各国惊人评论

中国发射卫星失败真相曝光:看世界各国惊人评论 从卫星发射失败看自己的不足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18日1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分析中。今天凌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王家骐表示,实践十一号04星属于科学卫星,用作科学实验。北京一名军事观察员表示,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此次发射失利问题出在火箭上,没有将卫星发射到预定高度。“这意味着实践十一号04星不能工作了,但由于不知道上升到什 么高度发生问题,无法判断原因。”该观察员说,如果是飞行前段发生故障,可能在中国国土坠落;如果在飞行末段发生故障,会飞一段时间后,坠落到太平洋内。无独有偶,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时间18日1时25分(北京时间18日5时25分)使用“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的新型通讯卫星“Ekspress—AM4”同地面失去联系。据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传来的消息,卫星恐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按计划,在火箭推进器和卫星同火箭分离后,推进器需要通过5次主发动机点火才能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然而,在火箭推进器完成第四次点火后,地面同卫星失去联系。两个国家,不同发射装置在不同地点,发射后,没有进入轨道

而失去踪迹,令人遗憾。我们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也是有关方面,让民众“知情”在增加“透明度”方面的一大进步。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有约有1,650个左右卫星发射失败。据资料记载,中国曾经发射卫星失败的情况是:1、1969年12月,东方红1(DFH-1),长征1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1的首次任务飞行。可能这件事刺激了小日本,个几公斤的小卫星放了上去,否则我们是第4个发射卫星的国家。2、返回式1-01号(FSW-1),长征2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2的首次任务飞行。3、返回式1-02(FSW-1)号,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FSW-1,减速伞失灵,硬着陆。4、1984年1月,东方红2-01(DFH-2-01),长征3号第3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3的首次任务飞行。5、1984年4月,东方红2-02(DFH-2-02),成功,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DFH-2,在定点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最后用非常规办法解决,风险重重。6、1988年风云1号-01(**-1-01),成功入轨,仅35天星上相机镜头被污染,卫星平台虽工作正常但主要功能丧失,实际已报废。7、1990年,风云1号-02(**-1-02),成功入轨,星上计算机故障导致姿态失衡,只在轨175天。8、1994年,风云2号-01(**-2-01),在厂房中爆炸,未发射。 9、1994年,东方红3-01(DFH-3-01),长征3甲(LM -3A)的首次任务飞行成功,但卫星燃料泄漏,未能定点。

中国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 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

中国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日前,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表示,中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最终于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中国将于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 2014年11月1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表示,中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最终于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王翔当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接受采访时作出上述表述。本次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次展出了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等展品,备受关注。 据王翔介绍,“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外形类似于中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其直径较大的前段为货物舱,用于放置航天员消耗品、实验载荷设备等物资,直径较小、带帆板和天线的后段为推进舱,主要提供飞行动力。 “‘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将在太空进行交会对接,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王翔说,原理是通过连接管路,让“天宫二号”把货运飞船所携带的部分推进剂“抽过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战略,首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

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地面,意味着第一步完成。“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又分为两个阶段。”王翔说,自2011年9月以来,“天宫一号”先后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实现4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两次手动交会对接,预定任务目标全部实现,标志着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顺利收官。 “在第二步第二阶段,‘天宫二号’除新增推进剂补加功能,能支撑中期驻留,还安排了多种科学实验项目。”他说。 谈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目标,即2022年前后建成在轨运营10年以上的中国空间站,王翔表示,空间站将由核心舱、实验I 舱、实验II舱共三个舱组成,每舱重约20吨,“三舱利用交会对接技术,拼接成组合体,形成‘T’字型”。 他说,在建成空间站后,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将根据“客货分运”的原则,执行例行的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此外,货运飞船还将把部分废品和垃圾废物带回地面销毁。 天舟一号 天舟货运飞船是中国正在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主要用于对中国未来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提供补给支持。 预计在2015年底以前,中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二号、和天舟货运飞船,位于海南的第四个发射场也将崭新启用,担纲重任。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2013年两会时透露,神舟十号任务之后,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再发射货运飞船,二者发射或间隔半年。如果说载人飞船

项目管理失败的原因

项目失败分析 1.为什么要讨论失败 大家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著名的哲学家Karl Popper说:知识实际上是通过失败,而不是通过成功来获得的。 牛顿的理论被爱因斯坦的理论所补充是因为牛顿理论不能解释某些现象,而爱因斯坦的理论正在被更新。在通常的实践中也是如此。当关于为什么会失败的根本原因(理论)被发现以后,其他人就可以采取行动防止类似的失败重演。 许多具有新闻价值的项目失败(包括生命或者重要资源的损失的失败)最后都有一个公开结果的调查或者研究。然而大多数失败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调查,尽管需要如此。对于项目失败的分析是基于学习和提高的精神。 2.什么是项目失败 任何失败都不是孤立发生的,也就是说,失败实际上是从一个特定的系统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失败都是系统失败。广义地说,一个系统如果符合下面两种情况之一它就会失败。 ?导致项目失败的两种情况 ①它不满足系统所包含的管理者、用户,或者其他受影响的项目干系人的要求。项目失败通常意味着不能满足成本、工期安排、绩效、质量、安全或者相关的目标要求。 ②它产生了那些参与系统的项目干系人不想要的结果。一个失败的项目不能满足用户或者开发者的期望,或者结果比他们所期望的更糟糕。 ?项目失败的标准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观察 ①当一个已经确定了价格的项目成本超标时,开发者必须承担额外的成本,遭受利润损失或者利润减少。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项目是失败的。 ②项目最终产品不能被接受或者使用,尽管它是按照工期,在预算范围内,根据规范交付。这是用户或者其他的项目接受者所经历的项目失败。 这两种失败,即项目开发者失败和项目用户失败可能是互相排斥的。就是说有一方失败,可能使另外一方得到好处。比方说,一个失败的项目,项目开发者破产了。但是他的用户或者反运作人,从项目当中赚取大量的利润。当然,这两种失败也可能是一致的,如一个建筑物倒塌所引起的生命损失,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失败。 3.造成失败的原因 有些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们超出了人力所能预期、避免或者影响的范围。这种类型的失败源于天气或者劳动力问题、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其它不可预见或者不可控制的外力。 但是,这并非是大量项目失败的原因。相反,失败通常是由于“缺陷”引起的,这些缺陷存在于: ?项目和用户组织——态度、实践和结构。 ?项目最终产品——硬件、软件和组成部件。 这些缺陷通常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尽管硬件失败是因为部件和程序的缺陷,但这些缺陷通常可以追溯到设计时的失误,接下来又可以追溯到在设计和管理过程上的失误,这些失误使得错误没有纠正就过关了。也就是说,计划和控制项目的系统,即项目管理系统内的缺陷可能允许和导致低劣的设计、糟糕的质量控制、不充分的检查,最后导致最终产品本身的失败(“硬件”或者“部件”的失败)。 【案例】 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败和它的七个宇航员的丧生,尽管是不完美的硬件设计直接导致了这起爆炸,但根本原因是项目组织中不称职的有缺陷的管理,它们让设计错误未加改正就通过了。

2021年科技手抄报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科技手抄报内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 ___工程,是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于20世纪 ___期开始筹划,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 ___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2年9月21日, ___ ___ ___讨论同意《 ___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认为,从 ___、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考虑,发展我国载人 ___是必要的。我国的载人 ___要从发展载人飞船起步。1992年,中国 ___正式批准了载人 ___工程,并命名为“921工程”。 三步骤 按照中国 ___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 ___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 第一步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 ___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 ___员安全返回地面。 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第一名 ___员 ___于xx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 ___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 ___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 ___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 发射神舟六号,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 ___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神舟八、九号飞船实现首次自动交会对接和首次手动交会对接,神舟九号 ___员进入天宫一号并值守。

中国航天大事记(卫星、神州飞船系列-嫦娥系列)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州二号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州三号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神州四号2002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神州五号2003年10月15日第一艘载人飞船(杨利伟) 神州六号2005年10月12日第一艘运载两人飞船(费俊龙、聂海胜),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 神州七号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第一次宇航员出舱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09年3月1日成功撞击月球。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