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依编办发[2011] 8号

依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部、委、办、局、县直各党组、党委(总支)、各人民团体:

经县编委领导同意,现将?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机构编制核查方案通知

抄送:省、市编办

依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17日印发

共印255份

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根据?黑龙江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齐齐哈尔市机构编制核查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经县编委会领导批准同意,现制定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核查的目的

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主要目的是要摸清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底数,盘活现有的机构编制资源,加强和完善全县机构编制网络管理。通过核查工作,逐步实现“八清”,即“审批文件备案清、机构设臵状况清、编制结构类别清、领导职数管理清、财政供养人员清、超编人员数目清、人员岗位身份清、数据信息维护清”,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把一些配臵不合理的编制调整到急需编制的重点领域,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八清”的具体内容:

审批文件备案清:是指通过这次核查,各部门做到设立的机构、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数据信息,与党委、政府或编委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印发的正式文件内容一一相对应,做到清晰、准确、完整、连续和可用。扫描成电子版的审批文件要保证文号、文字内容、印鉴、页码等要素清晰、完整,录入网络平台后要保证链接准确。

机构设置状况清:通过这次核查,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一是督促各单位、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

委制定出台的各种改革指导意见,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等有关政策规定设臵机构;

二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内机构上传的审批文件、录入的数据信息要做到完全对应、准确和完整;

三是了解掌握,各部门是否存在擅自设臵机构、加挂牌子、变更机构名称和提高机构规格等问题,以及这些机构是否进入网络管理平台;

四是了解掌握,各部门平台外机构设臵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编制类别结构清:通过这次核查,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一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的编制台帐,包括编制类别、编制结构等数据信息要与下达编制的文件内容一一对应,准确、完整、连续和可用;

二是了解掌握,网络管理平台外编制的审批、核定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三是了解掌握,编制使用的程序规范性、合法性和审批制度化建设及执行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平台内人员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2)落编减员流程是否规范;

(3)审批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

(4)平台外工作人员使用情况。

领导职数管理清:

一是核定领导职数要有依据;

二是核定领导职数符合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规定;

三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的领导职数,统计要做到清晰、准确、

完整,并及时维护管理相关数据信息;

四是了解掌握,是否存在超机构规格核定领导职数、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人员是否进入网络管理平台;

五是了解掌握,平台外有关领导职数的核定、使用以及人员配备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财政供养人员清:通过这次核查,搞清全县财政统发工资的实有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数、财政供养数与批准的人员编制数相对应等情况。省编委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专门强调。为了保证核查质量,省编办继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后,又协商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了?关于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向编办提供纳入财政统发工资、医保、社保的人员等有关数据信息;财政部门向编办提供列入财政预算或核拨经费的有关人员数据信息。

超编人员数目清:

一是超编的具体单位;二是产生超编的原因;

三是超编人员的数量;四是消化超编人员的具体措施;

五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超编人员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六是了解掌握,网络管理平台外超编人员的使用、管理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人员岗位身份清:主要是为了满足机构编制统计工作需要,进入网络管理平台的人员,填写的姓名、职级、岗位、身份等数据信息要做到完全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数据信息维护清:通过核查,落实省编办关于数据信息维护的规定要求,保证机构编制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杜绝虚报、

瞒报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核查的范围

本次核查的范围是,县、乡(镇)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中,事业单位的核查结合清理规范工作一并进行。

三、核查的内容

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对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一)机构设置

主要核查机构设臵审批(文件)的合规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机构设臵审批(文件)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2、平台内机构上传文件、录入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3、平台外机构设臵情况。

(二)编制核定

主要核查编制核定(文件)的合规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编制核定审批(文件)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2、平台内编制上传文件、录入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3、平台外编制核定情况。

(三)编制使用

主要核查编制使用程序规范性、合法性、审批制度化建设及执行情况。

1、平台内人员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2、落编减员流程是否规范;

3、审批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

4、平台外工作人员使用情况。

(四)领导职数核定和使用

主要核查领导职数核定和使用的合规性及规范性。

1、领导职数核定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2、平台内领导职数和使用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3、平台外有关领导职数的核定使用情况。

(五)机构编制统计

主要核查机构编制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是否存在虚报、瞒报等违规违纪行为。

(六)实名制管理

主要核查以下三项内容:

1、超编制、超结构、超职数进人;

2、机关和事业单位违规落编;

3、人员姓名、职级、身份等平台信息的违规修改。

本次核查工作的重点是:

1、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及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

2、机构编制审批、综合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核查;

3、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数据信息准确性和规范性的核查。

四、核查的规程

(一)核查的方式

本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采取单位核查与编办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各部门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核验,核验后,县编办组成核查组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的责任主体为各核查组,核查结果审核的责任主体为县编办。

(二)核查的方法、步骤

本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按单位核验→现场核查→审核汇总→

信息修正→评估检查五个规程进行。

1、单位核验(2011年11月23日—12月10日)

各单位负责对其机构编制审批文件、实有人员信息等进行核验,并按照?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公开制度?(黑编…2009?9号)在本单位进行公开。公开时限为5个工作日。

步骤一:填写9类表格

(1)?机构编制审批文件明细表?(表1-4),旨在反映该单位的机构编制沿革情况;

(2)?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表1-5、表1-12),旨在反映该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及实有人员现状;

(3)?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高配干部统计表?(表1-6、表1-13),旨在反映该单位高配干部的情况;

(4)?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退养及二线人员统计表?(表1-7、表1-14),旨在反映该单位退养人员以及非在职,但享受领导干部职级待遇(二线)的人员及数量;

(5)?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超编人员统计表?(表1-8、表1-15),旨在反映该单位的已落编的和未落编的超编人员和数量,尤其是尚未落编的超编人员和数量;

(6)?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统计表?(表1-9、表1-16),旨在反映该单位的各类聘用人员及数量,以及是否参加保险,财政部门是否核拨经费等情况;

(7)?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统计表?(表1-10、

表1-17),旨在反映该单位的借调企事业单位人员情况;

(8)?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人员统计表?(表1-11、表1-18),与聘用人员统计表的区别是,此表统计人员为未签订聘用合同的临时用工人员;

(9)?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表1-19、表1-20),旨在反映该单位在编未上班人员的情况。

通过填写上述表格,要反映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整体状况,既有平台内的情况,也有平台外的情况,而且更多的是要反映平台外的情况,同时为下一步县编办现场核查工作创造条件。

步骤二:单位公示

公示的内容有:机构编制信息及人员信息。分4个环节进行:(1)机构编制公示内容报请同级编办审核;

(2)单位公示?**(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公示?,后附4张表,分别是?在编人员公示名单?(表1-1)、?超编人员公示名单?(表1-2)、?聘用、借调等非占编人员公示名单?(表1-3)、?在编不在岗人员公示名单?(1-21),同时公布单位举报电话和同级编办举报电话;

(3)公开时限为5个工作日(不含周六周日);

(4)公示期间,同级编办要派核查人员对单位公示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保留公示影像等相关依据。

通过上述工作,促使单位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及个人相关信息全面了解掌握,及时发现本单位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公开结果无异议后,形成核验工作报告。其内容包括:自查报告、机构设立、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的文件复印件、工作人员信息核验表(必须经工作人员本人签字)。

步骤三:单位自查自纠

单位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认真梳理分析本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特别是有关内容公示后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经会议审议通过,形成自查工作报告(格式1-2)。自查报告附本单位机构设立、编制核定、领导职数和干部配备等文件的复印件及本单位的人员名册(附本人的联系电话和签字)。

通过单位开展自查自纠,主动说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解决或提出解决意见,便于县编办有针对性地开展核查工作。

步骤四:呈送核验报告

单位自查报告经其负责人(单位法人、一把手)签字确认,并经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审核同意后,由各主管部门向县编办提出现场核查申请。自查报告附有相关表格(表1、表2两类表所涉及的表格,表2的数据要与表1的数据一致)及有关文件的复印件。

2、现场核查(2011年12月11日—2012月1月5日)

县编办核查组依托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对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查验,并形成核查报告。核查报告要对该单位核验报告及相关机构编制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评价和判定,对需要修正的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保证这一阶段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将分以下四个步骤开展工作:

步骤一:准备相关文件

在具体核查单位前,县编办提前搜集准备以下情况和材料

(1)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情况。包括本级数据平台内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员情况。

(2)财政预算及核拨经费情况。包括财政预算及核拨经费人员及相应人员的职级等。

(3)组织任免文件。被核查单位领导干部的任免文件,包括各级党委、政府文件,组织、人社部门文件等。

(4)工资统发、医保、社保情况。提前与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调取相关数据。

步骤二:查验单位自查报告

(1)查验单位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备。涉及到的文件复印件,日常管理相关文件、组织人事部门任免调动文件、工资福利、年度统计报表等支持性文件资料是否完整、准确、齐全。

(2)查验部门和内设机构领导任职文件,并将任命文件复印备查。

(3)查验、核对平台信息、工资统发、财政预算、医保、社保相关数据与填报是否相符。重点核查单位实际情况与平台数据不一致的部分。

(4)审核自查报告内容是否全面规范。

步骤三:问题核实比对

县编办要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对单位自查报告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核实比对,对该单位自查报告及相关机构编制信息真实性(是否有故意遗漏、瞒报、谎报等问题)和准确性(表间关系等是否符合要求)做出评价和判定;对平台数据与工资统发数据、财政预算拨款数据、医保数据、社保数据不一致的部分,要详细分

类、记录具体情况及原因;对需要修正的信息,要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步骤四:现场核实比对

对需要深入了解核实的问题,可比照编委(编办)、财政、人社(社保、医保)等支持性材料的核查,查找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的差异,做进一步的核实。

3、审核汇总(2012年1月6日—2012年1月20日)

县编办主任办公会议要将本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整体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集中分析、汇总,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成核查总体报告。总体报告除写明本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对相关机构编制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评价、判定外,还应对需要修正的机构编制信息以及需要补充录入的信息等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报告经办主任审定,送县编委主要领导签批后,按市编办统一要求于2012年1月20日前正式上报市编办。

县编办除核查工作主报告外,还需附有相应报表及支持性文件材料,包括:?高配人员统计表?(表2-1)、?党政机关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2)、?事业单位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3)、?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统计表?(表2-4)、?机关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5)、?事业单位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6)、?机关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7)、?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8)、?机关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9)、?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10)、?退养及退居二线领导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11)、?各类开发区、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12)、?未按规定审批机构统计表?(表2-13)、?有实体办事

机构的议事协调机构统计表?(表2-14)、?本轮机构改革尚未改革到位机构统计表?(表2-15)等。

通过填写上述汇总报表,准确反映我县的机构编制管理整体情况。尤其是对平台外情况的摸底和汇总是此次核查的重点和难点。

4、修正补录(2012年1月21日-2月29日)

县编办提出本级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等信息进行修正、补录的正式申请,经省编办批准并经省编办授权后进行修改、补录或由省编办作统一修改、补录。

5、评估检查(2012年3月)

按照省编办制定的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评估检查办法(省评估检查办法另行制定)进行评估检查。

一是在各单位自查阶段,县编办核查评估组将深入2-4个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各选1-2个),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和解剖,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二是在县编办核查阶段,省编办核查评估组也将深入1-2个市和1-2个县,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和解剖,总结典型经验做法。

三是在各县核查工作基本结束后,省编办核查评估组将分赴各地进行评估验收。对于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督整改。

五、核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度。为加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领导,成立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立军

副组长:县编办主任李全兴

成员:从县编办、纪检委、组织部、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抽调组成。

县编办成立现场核查组,专门负责现场核查工作,统一规范核查工作流程,落实核查工作考核制度,明确核查人员的工作责任,保证核查工作质量。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核查工作,本单位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为责任人。并要分别配备一名专职核查员,负责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公示现场的拍照和核实。核查后,填写?机构编制核查公开情况现场核查确认表?,要附有相关的公开影像资料,与单位自查报告同时上报。

六、有关工作要求

(一)现场核查工作要求

1、现场核查明示要求

核查组在进驻前通知被核查单位,将核查组成员、举报电话以及被核查单位机构编制信息等情况进行公开,核查组对被核查单位的明示落实情况进行核查。

2、现场核查业务要求

核查组应现场听取被核查单位情况介绍、公示情况介绍,与相关人员谈话以及查看并收集日常管理相关文件、组织人事部门任免调动文件、工资福利、年度统计报表等支持性文件资料。总的原则是“审批到件,实有到人”,涉及到职能配臵、机构设立、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及调整审批的,要有文件做依据,并有单位法人和核查组负责人签字;涉及实有人员(包括超编人员、编外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等)的要经本人签字认可并公示没有异议。

(二)编办审核工作要求

1、负责现场核查审核工作

县编办将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做好现场核查的审核工作,对所涉及的机构编制信息应逐一细致审核,必要时可以抽检审核被核查单位的相关证明原件。

2、检查“现场核查”工作开展情况

县编办领导应加强对现场核查的指导,视工作进展情况,可对现场核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对发现未执行现场核查或提供虚假核查信息的,要严肃处理。

3、审核工作业务要求

县编办负责汇总、分析、整理本级机构编制现场核查阶段所取得的各种资料、数据,对照相关文件依据和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数据形成专题核查工作报告(需修改、补录和规范平台信息的应单独形成报告,经省编办审批同意后授权修改、补录);分析被核查单位中存在的问题,与单位协商确定整改方案。

(三)其它要求

1、各单位以核定的编制为依据,按照落编时间先后顺序,在编制总量内且已上传至平台的人员为在编人员;其余的超编人员由本单位确定后,报同级编制部门审核后公示。

2、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机构编制核查报告在2012年1月20日前报送市编办。

六、有关工作的问责

各乡镇、各部门应严格落实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有关要求,

准确、及时、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县编办将对未认真开展核查工作、提交不真实机构编制信息的单位,依据?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和?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进行认真处理,必要时还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1、格式1-1机构编制情况公示

2、表1-1在编人员公示名单

3、表1-2超编人员公示名单

4、表1-3聘用、借调等非占编人员公示名单

5、表1-21在编不在岗人员公示名单

6、格式1-2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7、格式1-3-1机构编制核查申请

8、格式1-3-2机构编制核查申请

9、表1-4机构编制审批文件明细

10、表1-5党政群机关基本情况表

11、表1-6党政群机关高配干部统计表

12、表1-7党政群机关退养及二线人员统计表

13、表1-8党政群机关超编人员统计表

14、表1-9党政群机关聘用人员统计表

15、表1-10党政群机关借调人员统计表

16、表1-11党政群机关临时用工人员统计表

17、表1-12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18、表1-13事业单位高配干部统计表

19、表1-14事业单位退养及二线人员统计表

20、表1-15事业单位超编人员统计表

21、表1-16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统计表

22、表1-17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统计表

23、表1-18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人员统计表

24、表1-19党政群机关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25、表1-20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26、格式1-4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组成员公示名单及联系

方式

27、表2-1高配人员统计表

28、表2-2党政群机关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

29、表2-3事业单位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

30、表2-4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统计表

31、表2-5机关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

32表2-6事业单位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

33、表2-7机关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

34、表2-8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

35、表2-9机关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

36、表2-10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

37、表2-11机关临时用工人员情况统计表

38、表2-12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人员情况统计表

39、表2-13退养及退居二线领导人员情况统计表

40、表2-14党政群机关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41、表2-15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42、表2-16省编委核定编制审批文件明细

43、表4 机构编制核查公开情况现场核查确认表

44、表一党政群团单位机构基本情况表

45、表二事业单位机构基本情况表

46、表三单位人员名册

浅议创新机构编制工作

浅议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创新是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解决现实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和规范工作程序,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解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使机构编制工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提供坚实地体制机制保障。机构编制工作如何创新,现结合工作,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理念创新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 意识决定行动。创新必须首先从更新观念、创新理念入手。目前,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还尚存机构建了撤退不出来,规格升了降不下来,职能配了调整不起来,编制分了收不回来,结构有了用不起来以及超编进人控制不到位、超职数配备领导解决不到位、职能设定和职责履行执行不到位、非常设机构和挂牌机构的设置与管理重视不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与我们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工作思路受制于思维定势、习惯按老的套路和做法开展工作有关,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仍沿用习惯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很难奏效,因此必须用创新的方法去加以研究和解决,

树立勇于创新的大机构编制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本本”中解放出来,从“传统”中解放出来,从“定势”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理念,不断推进和优化机构编制管理。 一是树立科学化的理念。在工作思路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由局部思考向立足全局思索转变,由注重近期成效向着眼长远效益转变。在工作方法上,勇于改革,注重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外省市编办和省内兄弟市编办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进行吸收消化再创新,不断革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狠抓机构编制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广软件管理及网络技术应用,通过创新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二是树立法治化的理念。现在,机构编制管理缺少的不是法律法规,而是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中树立“编制就是法律”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各种法规政策,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不违背原则打擦边球、搞暗箱操作;不踩底线、越雷池,搞顶风违纪违规;对各种违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行为,敢于坚持原则,善于抵制拒绝,不怕得罪人。 三是树立人本化的理念。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把改善民生作为机

违反机构编制统计规定方面的案例

上级业务部门违规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方面的案例 上级业务部门违反规定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俗称“条条干预”。这种行为是部门本位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往往以部门权利扩张和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行政或经济等手段对下级部门的职能、机构、编制和人员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条条干预”表现为上级业务部门以政策性文件、领导讲话、项目资金审批、业务规划和意见、责任目标考核、创优、评比表彰、达标验收、职能调整等方式对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 “条条干预”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1)破坏了机构编制管理秩序,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干扰了就编制这一执政资源的合理配置。(2)从总体上破坏政府权利架构和部门职能配置,容易造成政府权利结构失衡、职能交叉和运行不畅。(3)助长政府机构和人员的无序膨胀态势,使之难以维持合理的规模,加重纳税人的负担,增加社会发展的经济成本。(4)增加政府运行的管理成本和政治成本,加大政府内部管理和外部行政行为的协调难度,降低政府运行的效率,进而损害政府的执政能力。(5)部门利益会更加凸显,不利于政府从总体上对机构、编制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容易陷入各自为政的割据式管理状态。 A市文化局 以领导讲话方式干预案 【案情介绍】 A市B副市长分管该市文化系统,为了使A市进入“全省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市”行列,B副市长批示召开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全面部署该市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在工作会上,B副市长发表讲话,除了对基层文化宣传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外,还特别强调指出,全市要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每个乡(镇)负责基层文化宣传工作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3人。会后,A市文化局开始督促各县(市)按照B副市长的讲话精神配备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有些县(市)出现超编现象。 【处理】 省编办接到举报后,着手进行调查核实,发现A市一半以上的乡(镇)超编配备了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在与A市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省编办建议该市立即改正乡(镇)超编配备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问题,妥善安置超编人员。 【分析】 这是一起上级主管部门以领导讲话方式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事项的典型事例。A市文化局的行为违反了《地方条例》第七条和《通知》的有关规定。领导讲话是领导机关和领导者个人意志的一种体现,它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不能与法律法规或政策相悖。针对案例中A市文化局以B副市长讲话为依据,要求按一定标准配备从事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从而造成A市一半以上乡(镇)从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有人员超过了核定编制的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做法3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做法3 一、规范评估体系,全方位掌握部门单位日常履职情况。建立健全日常评估、专项评估等机制,分类细化评估指标,重点突出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部门职责配置及履行情况、编制核定及管理情况、人员配备及管理情况、内外工作机制建立及运行等重要指标,做到全面、客观、及时反映部门机构编制执行、运行情况。 日常评估主要采取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实地评估、综合评议等方式进行;专项评估增加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环节,深入了解部门履职情况,高效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管理权限,X年以来市、县党委编办共对X个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项目开展了X次评估(事先评估X 次、事后评估X次),形成评估成果X件,通过评估调整机构编制事项X项(调整机构X个、调整职能X项、调整编制X项、调整领导职数X项)。 二、实施跟踪问效,有侧重分析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将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作为日常评估监管的重要方式,以

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改革和民生事项落实为重点,采取调整事项定期跟踪、重要事项专项跟踪的方式,及时掌握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使用效益。 X年,市级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为题,选取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孟子研究院等X个部门(单位),对其机关党建科设置和履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X年,市级以“剥离行政职能后事业单位履职情况”为题,选取市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市住房保障中心、市地震监测中心等X个单位,对其公益职能履行是否到位开展跟踪问效;X年,市级以“强化医药卫生机构建设”为题,选取市急救指挥中心、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市计划生育协会等X个单位,对其人员配备、机构履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 三、加强结果运用,分类别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落实。评估、问效结果作为深化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重大改革和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针对评估和问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化解。对因部门(单位)自身造成的问题,及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台帐,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定期调度情况,逐项对账销号。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_完整版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市编办《2011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实施方案》(淮编办[2011]78号)文件要求,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 市供销社机关行政编制22人,其中县级领导职数5人,科级领导职数9人,县级非领导职数1人,科级非领导职数5人。2011年调入县级领导1人,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录取3人。直属事业单位市供销社职工学校编制18人。我社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均按照规定管理。同时,认真及时执行市委、市政府、市编委研究决定的机构编制事项,没有违反管理权限和程序设立机构,没有擅自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无机构编制违纪违规情况发生。严格执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及管理。 二、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情况 严格执行上级批准的行政改革方案,落实“三定”规定,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按时间节点完成实名制信息录入、核对、报送工作及公示、登记工作,没有违反规定的行为。 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情况 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没有出现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

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认真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事业单位市供销社职工学校虽然教学业务停滞,仍坚持正常年检。 四、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2011年新进人员均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按照规定进行配置,并及时办理入编手续。另外,机构编制统计年报及专项统计工作,都及时完成。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社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没能及时补充年轻的公务员,队伍老化比较严重。二是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认识不够,出现年检任务没有全面完成的现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会同组织、财务、监察等部门,定期组织督查,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争取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8年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

2018年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 一、积极开展机构改革和体制改革工作 一是继续认真落实市批《方案》,整合机构、安置人员、解决存在问题,并制定评估方案,积极开展自查、检查,已经完成对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并按期上报了《宁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自查评估报告》。 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围绕推进乡镇职能转变、规范设置乡镇党政机构、优化乡镇事业机构设置、严格控制乡镇人员编制等四个方面要求展开调研,对全县18个乡镇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人员状况、职责职能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分析,了解了实情,掌握了现状,并对清理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归纳,已着手进行乡镇政府“三定”规定和乡镇事业单位“九定”方案的基础审核工作。 二、强化机构编制日常管理 一是始终对《条例》、《通知》等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常抓不懈。督促全办干部职工不断学习,提高依法履职水平,利用县广播电视台、《九龙周刊》、《九龙》杂志、“宁县机构编制信息网”等宣传媒体,多途径、多形式对《办法》等政策规定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和学习。 二是严格审核编制和工资发放人数。始终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工资发放人数审核工作作为加强编制管理工作重点来抓,分类别、分

单位建立了工资审核台帐,准确核对供养人员,坚持机构编制、人事、财政部门共同把关的联动机制,做到“三对口”,对调动、退休、死亡、供养到期等各类人员流动,及时建立、运转帐卡册和工资基金、机构编制台帐,并按季度逐单位审核审签了第一季度的《宁县机关事业单位拨付工资人数通知单》。 三是继续认真落实进人控编审核制度。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继续严格落实进人控编审核审批制度,控编卡经编委办审核后,整理提交县编委会议研究,统一由县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至目前,调动的3名工作人员,均按要求先办理了《进人控编审批卡》,没有出现违规操作,认真落实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事先把关”的要求。 四是严格落实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到目前,共收到各部门、单位要求增设机构、机构更名和增加编制的报告14份,对这些报告,我们认真分类,查找政策依据,并按“三个一”的规定程序,整理形成编委会议议题XX份,对宁县科学技术协会报送的申请成立“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不在职责范围之内和不符合机构编制相关规定的XX份报告予以退回,并进行了书面或电话答复,对“宁县督查考核办公室”等副科级以上机构的设置调整,经县编委会议、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上报市编委办公室请示审批,没有违反程序设立机构、增加编制、提高机构规格。 五是完成了第一季度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年检、审核、运转,做到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对应一致、实名管理。

机构编制工作研究报告

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统一思想突出重点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编制工作做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工资联审制度、实名制管理制度、机构编制议事制度等。但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多年积累的突出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大量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存在,成为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肢解了行政管理职能,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进程,影响着机构编制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机构编制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在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县乡政府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纪律执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调整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及确定领导职数,逐步建立与县域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相适应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党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特点:一是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体制趋于完善。县编办实行单独设置,成为县委工作部门,编办主任兼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二是机构

编制政策法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机构改革、编制调整、用编进人等事项,均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编办文件要求执行坚决、落实到位。三是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建立健全了编委会会议制度、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控制增机构、增级别、增编制、增人员和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等问题上成效显著,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精细、标准。四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稳步推进。近年来,县编委会先后多次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纠正了吃“空饷”、混编乱岗等违反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行为。五是自身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开展机构编制系统自身建设年活动,班子队伍更加团结,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机构与“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设置存在一定差距。截止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历经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改革,虽然从表面看,政府机构设置得到了精简、统一,但从实际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效果来看,政府机构实际并没有达到“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自1997年我县机构编制部门单设以来,先后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分别是1997年、2002年、2005年及2010年机构改革。虽然精简了部分行政单位,但改革后到现在15年的时间,根据工作需要,

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29日 09:32 点击数:593 次小大保护视力色: 内容提要:《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15号,以下简称《解释》)于2009年6月17日起正式施行。《解释》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比较系统的法规;也是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针对机构编制工作专门制定的第一个解释性党内法规。如何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之中,贯彻落实《解释》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文件相配套,更好的发挥监督检查工作的作用,急需从事机构编制监督的工作人员认真思考、深入实践和不断创新。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它的加强有利于加快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层次和实效。同时,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该项工作的成效,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和编制部门整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2007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温家宝总理签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央编办和监察部联合出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性文件,特别是2009年6月17日,中央纪委以中纪发〔2009〕15号文件印发了《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的出

工作心得:对“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看法

工作心得:对“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看法 对于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可概括理解归纳为三句话,即:一是控制资源、二是满足需要、三是提高效率。 一是控制资源。所谓资源就是我们工作中的职能、机构、编制、职数、级别等内容,有了这些资源,部门或单位才能获得相应的人才、资金、办公设施、设备。编制部门提供的是无形资源,而人社、财政部门提供的是有形资源,这些资源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管理和服务经济社会必备的基础。一般而言,资源越丰富,管理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力度就越大,效率就越明显。因此对于部门来讲,这些个资源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的。但由于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财力资源,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因此我们机构编制部门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控制使用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前端的机构编制资源控制好了,后端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才能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因此第一要务是控制资源。 二是满足需要。资源是用来使用的,不使用资源也是对机构编制的浪费。有效的控制资源也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因此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剂、市场监督的需要,是我们编制部门的工作目标。行政管理、公益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对象广

而量大,要求也不断提高,因而对行政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无论是教育、卫生,还是城管建设,不管是农业、交通,还是民政、科技,对行政资源的需求都日益增长,这些要求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满足,所以我们的第二使命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些需要。 三是提高效率。控制有限的资源和满足无限的需求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矛盾。我们编制部门就对这对矛盾的产物。我们的工作不好开展,跟我们所处的特殊位置有关系,但这也正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所在,为了缓解或最终清除控制资源与满足需求的矛盾,就必须提高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率,这是编办的第三职能。 所以,我认为控制资源、满足需要、提高效率也是我们的三大任务。如何很好地完成这三大任务,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保持总量与维护差异。目前对区县的编制、机构是实行的总量控制,并保持了各县的差异,但在机构特别是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不能求大同存小异的。求大同是区县的职能工作任务总体相似的,存小异是区县之间区位优势、发展历史、战略规划、方向目标,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行政机构部门不宜统一搞一刀切。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区与区之间都应该有差异。首先,组成部门之间可以有差异,其次组成部门与派出机构可合并调剂总量,比如我们派出机构多设一个东北部新城,组成部门少设一个,总量上没有增加,资源上没有增加需求

如何提高机构编制信息工作质量

如何提高机构编制信息工作质量 机构编制信息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集中反映窗口,是发挥机构编制委员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的重要渠道。为了使机构编制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机构编制工作动态,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服务决策、交流经验、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的作用,我办通过“四突出”和“五举措”不断提高机构编制信息工作质量。 一、“四突出” 1、突出一线调研,寻找信息源泉 我办明确“一手抓业务,一手抓调研”的思路,结合全区开展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建立机构编制干部蹲点调研制度,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和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及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深入挖掘信息,使一线有影响、有新意的工作能够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着力提升信息工作服务大局、参谋决策的水平。 2、突出制度建设,激发编写动力 我办制定出台了《中共内江市市中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内部考核办法》,将机构编制信息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建立信息宣传周、月、季、年通报制,同时,建立机构编制员信息报送制,努力构建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信息宣传格局。 3、突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我办通过对全体信息员进行写作专题培训,召开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点评会等方式,不断提高信息员在新形势、新政策下捕捉、挖掘信息的技巧和信息采写能力。同时,组织机构编制干部进行业务知识考试,并将机构编制信息常识和写作作为必考内容。 4、突出责任机制,增强写作意识 我办对机构编制信息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将信息工作量化考核到科室及每一名编制干部。 二、“五举措” 1、领导重视,计入考核。 今年我办加大了机构编制信息工作计入年终考核的力度,并采取单项评优的方式鼓励积极性。尽量录用上报的稿件便于互相交流,对题材好、内容欠缺的信息,进一步调查了解和补充完善,提高信息质量。 2、层层把关,精益求精。 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机构编制信息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办每一篇信息简报,首先由编办信息中心主任审核通过后,再由分管领导督导检查,最后由主要领导把关。大到文章结构,小到标点措辞,字斟句酌,仔细审阅,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夯实基础、落实力度。 我办坚持“每月一评比”制度,开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的信息点活动,促进了机构编制信息工作。坚持以会带训的制度,提高了信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起了机构编制信息工作目标管理、惩奖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努力把编办工作做实做强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了编制部门在人员编制工作方面的权威性。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只有把机构编制工作置于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布署,积极发挥部门自身的能动性,加强部门协作,把好关前管理,抓好事后监督,就能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地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而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目的。下面简要地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善于在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前几年,我们和其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样,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是比较被动的,工作运行中我们感到,过去的“数字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用人单位在编制管理方面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除了单位领导和人事工作人员知情掌握外,其他人员很少了解编制情况。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当事人遇到个人利益受到磨擦后才知情。二是给一些用人单位在人事工作纪律上留下了可乘之机和隐患,包括编制使用上的随意性,尤其是大系统单位,在编制性质、工资、经费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较多。三是鱼目混珠,吃财政空饷,长期在编不在岗,既占据编制,又冒领工资,或由所在单位长期领用该员工资。四是退(离)休人员经费不清,退(离)休前属于企业的人员,退(离)休后混入财政统发范围等等,使机构编制管理和用人单位在人员变更等相关问题上诸多“后遗症”。所以因为人员身份、入编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上访、滋事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出现问题,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积极查找属于编办工作环节上的原因,那就是机构编制管理透明度不高,管理比较粗放,编制管理程序的操作性较差,在属于我们掌握的管理资料中表现出“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状况。 二、善于探索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把编办工作做实

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规范 第3部分:数据字典(标准

I C S35.240.99 L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4981.3 2017 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 数据规范第3部分:数据字典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 d a t a f o r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r e a l-n a m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P a r t3:D a t ad i c t i o n a r y 2017-11-01发布2018-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数据元属性2 5 数据元属性的表示3 6 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元字典5 参考文献56

前言 G B/T34981‘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规范“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代码集; 第3部分:数据字典三 本部分为G B/T34981的第3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8)提出并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左然二李文强二史睿二杨瑛二吴焱二程牟华二杨传政二余云涛二樊星三

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 数据规范第3部分:数据字典 1范围 G B/T34981的本部分规定了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中所应规范使用的数据元,及其对应的属性描述三 本部分适用于规划和建立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各种通用的或专用的数据元,支持数据库二应用系统的建设实施与升级改造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 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 B/T34981.1 2017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规范第1部分:总则 G B/T34981.2 2017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规范第2部分:代码集 3术语和定义 G B/T34981.1 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数据元d a t a e l e m e n t 用一组属性描述其定义二标识二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三 [G B/T18391.1 2009,定义3.3.8] 注:一般由对象类二特性和表示三部分组成三 3.2 属性a t t r i b u t e 一个对象或实体的特征三 [G B/T18391.1 2009,定义3.1.1] 3.3 对象o b j e c t 可感知或可想象的任何事物三 [G B/T18391.1 2009,定义3.2.22] 3.4 实体e n t i t y 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事务,包括事务间的关联三 示例:一个人二对象二事件二想法二过程等三

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

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 3篇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为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监督管理,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水平,泰安市**县委编办以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精神为抓手,采取“宣传式”“联动式”“监控式”等多种监督形式,全力做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为打造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是开展“宣传式”监督。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相关法律法规展开宣传。一方面组织业务骨干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PPT课件讲义,通过工作调研、 ___群、微信群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工作纪律、审批范围等工作宣传,引导部门领导干部和政工科长切实增强机构编制法制意识,强化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将机构编制政策和法规纳入编办党员干部日常学习与培训计划,通过开展专题讨论、“科长讲业务”专题党课等不同形式进行业务学习,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学 ___和省、市机构编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不断加强办内干部对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方面的熟悉度,提升编办内部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 二是开展“联动式”监督。健全与组织、人社部门联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印发《关于开展机构编制专项监督检查 ___》和

《关于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___》,三家联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纪律,严防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现象发生。健全与纪检巡察部门的联动,根据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查办联合下发的《关于选派优秀干部到县委巡查机构实践锻炼 ___ ___》,县委编办选派优秀干部全程参与巡视巡察,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融入纪检巡察工作,严肃查处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违纪违法问题。 三是开展“监控式”监督。加大网上实时监控力度,利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系统的月报校验预警功能,发挥“互联网+机构编制”的优势,实行机构编制监督信息月报送月检查制度,定期监控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运转等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台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将机构编制违纪违法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为进一步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诸城市委编办坚持“三个结合”,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法定化、规范化、实效化,推动形成“动真格、见真章、出实效”的监督检查格局。

机构编制管理总结

机构编制管理总结 县编委办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我县机构编制工作在市编办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编办各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机构编制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较好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开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一)统一思想,严格机构编制管理 1.加强学习、领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对当前机构编制管理

形势的分析判断,统一思想,增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把学习贯彻《关于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通知》(省编办字〔xx〕66号)等文件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和结合起来,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杜绝越权审批机构、擅自提高机构规格,严禁超编进人、超职数和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等现象。 2.完善机制,强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组织、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12310”举报电话制度、机构编制管理协调约束机制、机构编制“十个不准”、机构编制公开等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审核审批,坚决杜绝违反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日常管理中推行“进编补员”制度。根据要求对进编补员单位的报告,对空编岗位及调进人员进行初审,按照空2进1的原则进行审批。本年度,我办共办理进编补员156名,设立事业单位2家,分配政法专项编制5名;增设派出机构2家,新增内设机构11家,事业单位挂牌2家,调整经费形式1家。更名2家,机构升格2家。对军粮供应站等13家事业单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未发现违反机构编制管理事件。对全县行政机关人员进行摸排,建立实有人员台帐。积极推进超编人员消化工作。加强与人社局的联系,采取

提升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的五点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6749830.html, 提升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的五点建议 作者:明兴谱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伴随机构编制管理“三个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已建立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形势下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呈现,一定程度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 一、县级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单位和部门机构编制意识不强。少数单位和部门对新形势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个别领导编制意识不强,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是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只是片面强调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困难多等客观因素,要求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机构规格。如果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最好是行政机构;如果不能设置行政机构,就要求设立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机构,并且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部分行政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包揽过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但是仍有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统揽,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本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导致政事不分,人员编制不清,一旦工作任务较重时,就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由找领导,为事业单位升格、增加人员编制、调动工作人员等,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人员臃肿、混编混岗。 (三)进人用编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一是随意借用人员,先借后调,“请神容易送神难”,借进来容易退回去难。特别是有下属事业单位的行政机关,一旦机关工作任务重时,就抽调下属事业单位的人员到机关工作,工作完成后,这批人员就留在机关,不愿再回原单位上班;二是少数单位不经机构编制部门同意,随意调动工作人员,致使人员编制混编混岗现象发生;三是用人程序不规范。个别单位领导机构编制政策意识淡薄,不事先征得编制部门的意见,就办理了调动、聘用手续。 (四)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不严密。虽然中办、国办《通知》明确规定: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定的编制范围内,组织、人社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并核拨经费,社会保障部门才能办理有关社会保障手续,公安部门才能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尚未形成严密的协调配合机制。

推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讲话

推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讲话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它的加强有利于加快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层次和实效。下面结合X实际和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提出几点思考。 一、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在要求。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决策、执行、反馈评估、再决策、再执行的反复循环过程。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反馈评估,都离不开监督检查工作,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监督检查的决策、执行、反馈评估,机构编制管理会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么整个机构编制管理过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机构臃肿、编制膨胀、人员无序增长,以致破坏整个行政管理体系。 (二)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水平的必然举措。X年以来,X区启动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评估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单位共X家。在工作推进当中,注重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前置审核把关作用和事后运行监督检查,多措并举,创新机构编制评估试点工作,强化了评估决策的严谨性、科学性。在整个评估试点工作中,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工作水平上台阶、出实效的重要抓手。

(三)依法行政的客观需要。“编制就是法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机构编制法制化工作的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机构编制的法定地位,为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提供了执法依据,是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效力的“尚方宝剑”。从这个角度看,机构编制管理本身就是一种依法行政行为,客观上必然要求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所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依法行政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机构编制意识”有待加强。一方面思想认识不够,工作阻力很大。有些部门和单位对新形势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大都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有些部门面对新增的职责任务总是第一时间提出增加机构编制的要求;一些部门在管理上存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倾向,导致内部股室越设越多,造成整个单位人员力量分散; 个别部门仍存在“编制部门所有”的传统观念,导致编制的动态调整难以进行;少数上级业务部门以领导讲话、检查评比、经费划拨、项目审批、考核督查和车辆配置等形式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等事项,严重影响和削弱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成果,直接导致监督检查工作处于无序和被动应付的状态。 另一方面被监督检查单位缺乏对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的了解。

机构编制实名制建设情况汇报

机构编制实名制建设情 况汇报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情况汇报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建设工作动员暨培训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市积极部署,严抓落实,将全市所有机构编制基本信息全部录入到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中。目前,我办积极运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到了机构底数清、编制底数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确保了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一)高度重视,给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我办根据省要求,及时向领导汇报,取得了领导的支持,拨付了相应的工作经费,明确了实名制数据库建设工作专门科室,选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及时接通了内网平台。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将省编办实名制数据库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放入本办网站,对其他省市的实名制数据库建设工作好的做法、经验进行转载,并多次召开全市编办主任会议,进行安排和部署。 2、召开全市的动员大会。我市于及时召开全市《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并下发了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也相应召开了动员大会并进行了部署。 3、做好实名制数据库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我办组织了全市的培训工作,进行了三期培训,使市直副处以上单位及县市区编办从事机构编制统计、信息工作的人员能基本熟悉系统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并按规范要求填报实名制信息表格。 (二)严格审核,确保报送信息的准确、真实、及时。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知识讲解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符应军)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构编制部门要解放思想、机构编制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解决当前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特点、重新审视机构编制工作的突出矛盾,不断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为益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特点 机构编制工作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影响大局,它涉及执政资源和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新的形势下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综合性强。机构编制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管理机构数、管编制数,必须要着眼于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权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必须要紧扣市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到该加强的及时加强,该控制的严格控制,该精简的坚决精简,尤其注意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二)系统性强。机构编制工作是系统性工程,机构编制管理包含“决策、执行、监督”诸多内容,涉及组织、纪检、人事、财

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各个部门,涉及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配置和调整,涉及提出目标,进行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改革,管理控制、监督检查众多环节。 (三)前瞻性强。机构编制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存在内在的规律,每次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结束后,部门职责履行、机构运行都有一个磨合期,必须予以关注并加强跟踪考察;每次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干部调整之后,都有一个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高峰;每次部署中心任务、阶段性任务或者强调加强某项工作时,都有一个要求加强机构编制的问题。要求机构编制部门掌握这些规律,做到能早则早尽量早,能快则快尽量快,早调研、早谋划、早部署。变被动为主动。 (四)实践性强。无论是职能配置、职责调整、机构设置,还是人员编制核定、领导职数配备方案,必须要符合工作实际需要,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防止脱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工作未动,调研先行,必须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准确全面的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较高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五)政策性强。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管理,中央和省均有一系列的政策加以规范。在机构设置上,中央根据市、县、乡不同类别,确定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机构设置限额;在行政编制数额上,中央根据各地人口、面积、财政收入,并综合考虑区位、城镇化水平、交通、民族结构等因素,确定了市、县、乡各层级的行政编制总额;在部门职责配置方面,有诸多法律法规进行分

最新整理关于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调研报 告 关于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调研报告 XXX县委编办: 根据《中共XXX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共XX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开展20XX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X委编办〔20XX〕67号)文件精神,我镇围绕督查内容,认真做好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基本情况 在调研工作中,组成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调研小组,对镇机关、内设机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二、调研结果 1、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 我镇行政编制39个,截止20XX年6月,在编在职33名,借出2名,缺编4人;事业单位编制人数20人,共有编制内人员15人,缺编5人,其中,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岗位人员编制5名,现有4名,缺编1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岗

位人员编制3名,现有3名;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岗位人员编制12名,现有8名,缺编4人。我镇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均按照规定管理。同时,认真及时执行县委、县政府、县委编委研究决定的机构编制事项,没有违反管理权限和程序设立机构,没有擅自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无机构编制违纪违规情况发生。严格执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及管理。 2、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情况 严格执行上级批准的行政改革方案,落实“三定”规定,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按时间节点完成实名制信息录入、核对、报送工作及公示、登记工作,没有违反规定的行为。 3、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情况 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没有出现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社事中心、村镇建设中心、计生中心已登记的单位3个,已登记的单位认真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 4、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20XX年新进人员均在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