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郑振佺

[作者简介:郑振佺,男,1961年5月生,福建长乐人,198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毕业,2002年晋升教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系主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曾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执笔完成了《关于“十五”期间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综合研究》的总报告。]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包括医药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服务在内,人们注意到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和舒适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担心资源与环境的因素是否会限制人类的继续发展。昨天和今天的发展是否会降低我们这代和未来几代人的生存质量。这就是20世纪末全球关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资源的代际平等、人际平等。

1 健康与健康价值

生物医学的健康概念有三种说法:健康就是生物学上的适应;健康就是机体处于内稳态;健康就是正常的功能活动。与之对应的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经致病因素的作用后,出现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阿拉木图世界卫生年会上,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根据这个健康观,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健康主要是检查器官功能和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从心理、精神角度看,人的健康主要是有无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内心平衡的状态;从社会学角度衡量人的健康,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1998年5月举行的WHO总会创建50周年纪念会上,WHO对健康宪章进行了修改,重新定义为:健康是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完好的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而不是指没有患病或身体虚弱。

现在认为所有生物体都会有病,都要经历生长、老化、死亡的过程。因此,可以把健康与疾病看作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或是分度尺。良好的健康在一端,死亡在另一端,每个人都在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的两端之间的某一地方占有一个位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着。健康的成分与不健康的成分是共存的,疾病中包含有健康的因素,健康人也存在疾病的成分,绝对的健康意味着健康的完好状态,最差的健康意味着死亡,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构成个体不同的健康状态。

健康的价值是社会用于健康的资源消耗所换来的新价值以及使人们免于疾病痛苦和使民族优质定向繁衍的无形价值。其表现形式有:(1)健康的物质价值:这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

民收入中健康投资所产生的价值和新价值;(2)健康的精神价值:一定的寿命、反应灵敏的头脑、良好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是健康的表现,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必须条件;(3)健康的社会幸福价值:健康是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条件,健康也是保证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条件;(4)健康也保证人类自身进化:社会人口优质化需要采取措施促使人的优质基因的发展,阻断不良基因的传递和繁殖,使人类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健康的价值观概括起来是:健康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一切需要中的第一需要,健康投资是一切经济、社会投资中社会效益最大的投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战略。

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健康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要求人们重视健康的价值,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正确概念。

2 医学发展与医学模式转变

广义的医学包括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医学实践(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医疗卫生各个环节的管理等。它是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措施。它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使人体在出生前后便有一个比较强健的体质;二是促使人体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增强体质,能够避免和抵御外部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并保持完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是对业已患病的人体进行治疗,使之恢复健康。不管是哪个医学的表象内容,其宗旨总是提高和维护全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2.1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学发展与社会持续发展的矛盾

现代医学发展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造就了日益膨胀的医学和医疗保健费用。很多技术,都是倾向于增加费用。通过提供以前没有的治疗方法,创造新形式的康复和延长生命的方法,使医学沿着以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少数人的疾病的方向前进。许多由技术发展带来的健康状态改善都是边缘性的,效益也是昂贵的,甚至很多诊断技术超越了治疗的可能性。由于医学传统地接受了治疗为主、治愈为目的的生物医学模式,昂贵地去谋求医疗的进步,这成为过去五十年来医学的标志,也使许多国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经走到了医学可供性的边缘。几乎所有的医学进步和医学需求有很大程度上受公众需求、政府计划、市场力量所驱动。医学的成就,公众相信医学的效率,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加剧了医疗服务需要,加上医疗市场的影响力,市场成为医学革新的强有力的发生器。由于医疗市场基本上是对个人需要的反应,而不一定对公益有所反应。伴随着公众健康计划的衰落和非保险者的增加,医学的公平性受到损害,医学的整体性也一样,一步步地沦为商业力量的俘虏。医学及其目的,正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1)经济上不能承受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产生了一种承受不起的医疗保健服务,正在形成一个在贫富之间不公平持续增长的鸿沟,将为所有政府在提供正当有效的医疗保健方面制造无休止的争论。(2)临床上混乱:将很难在治疗和照顾之间找到好的平衡,在征服疾病和改善生命质量之间找到好的平衡,在减少残废率和患病率之间找到平

衡,在社会对增强医疗保健资源投资和人群健康实际上得到改善之间,也难找到好的平衡。(3)社会公平受挫:医疗高技术不适当应用与传统医学理念的结合可能导致公众期望获得那些经济、社会和伦理上过于昂贵的服务者增加,人群公平的程度受挫。

2.2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发展促使改变医学发展方向

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分久必合的趋向,使预防和临床工作人员联系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有组织地进行活动,促使他们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彼此把对方带入与本专业有关但又不很熟悉的领域,打破惯性思维和保守倾向,换个新的视角观察问题,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不同知识结构的互相交流,使人们从经验思维、实验分析思维进入综合思维方式,形成立体化、网络化、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思维方式,自然引起对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思考。

医学认识手段的现代化,使对疾病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分依赖个体经验,加强了分工协作,趋向于社会化,不同专业共同参与对疾病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实现认识上的互补,为多学科参与医学实践提供了可能,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参与医学认识与实践提供了可能。

现代医学中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的发展,揭示了宏观活动整体性的基础。特别是信息观点的引入,发现在人体内、人体与环境之间广泛存在着信息传递及交流,心理应激现象与激素分泌之间的联系,以心理活动为中介引起的社会因素与人体活动之间的联系,都促进了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思路的发展。

所有这些医学学科内部的融合和外部的交叉,都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带入医学领域,将观察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视角向社会和心理领域延伸和拓展。

生物医学的窘况和加剧的矛盾,迫使人们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反思我们的传统医学目的。医学及其目的迫切需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积极健康观的指导下,纳入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中去,重新审视、调整、完善。

走向成熟与完整的医学,应该是有节制的和谨慎的医学。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刻意追求,容易使人们忘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忘记疼痛和疾苦与人体情况不可分开。医学用理智来权衡其对疾病和疾患的斗争,其作用不是超越肉体,而是帮助人们尽可能在有限时间内过着健康的生活。

医学应该是公正和公平的医学。医学应对所有人都是提供得起的,而不仅是对那些能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人。医学不应该继续研究那些仅对富人用得起的药物和技术,也不应在不可避免的疾病的发生或在死亡边缘上挣扎。

医学应该是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医学应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应该对医学技能和知识的使用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应该由公众和病家做出治疗、生活态度和行为、终止维持生命的治疗的选择,以及稀缺资源的分配。

2.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1977年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提出。它是基于系统论的原则,包括疾病、病人和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个系统框架中,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人,以及由人、家庭、社区、人类构成概念化相联系的自然系统。健康反映为系统内、系统间高

水平的协调。恢复健康不是健康的以前状态,而是代表一种与病前不同的系统新的协调。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表明,(1)要在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中研究人体或人;(2)每一层次都是异质多功能单位组成的有机结构整体;(3)每个层次系统既是由低层次系统构成的,本身又是更高层次的组成部分;(4)各层次内有横向的相互作用,各层次间又存在着纵向的相互作用,包括向上因果作用和向下因果作用;(5)任何层次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并受到系统的作用。在这种医学模式看来,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细胞是统一的;人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生态圈也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关系一旦被破坏,就会生病。成为一个病人不单纯是一种生物学状态,而且是一种社会状态,对于疾病,不仅要考虑其生物学变化,而且要考虑其心理、社会变化。所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1)疾病不是单一因果关系链的结果,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物,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涉及到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家庭、社会等)、精神(潜意识和意识)和躯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多方面;(2)疾病不能与患病的人相脱离,患病的人不能与其环境相脱离,否则无法理解疾病和病人;(3)每一种疾患都是不同的,就像每一个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样,要在共性中把握规律,在个性中把握特征;(4)躯体和精神是有机联系着的,是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5)医疗服务是医患互动的一种过程,医患关系影响着这一过程的结果和质量,医生与病人都要主动参与。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医学有着促进作用:(1)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疾病谱的改变;(2)社会可持续发展使医学科学技术有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3)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速度也制约医学的发展,医学发展的经济需求不应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应该考虑社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根据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人不分种族、性别、等级、贫富,都要获得医疗的权利,当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无法享受医疗资源时,医学必须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因此,医疗模式应从治疗型转向预防保健型,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到以健康为主导,从单个患者转向家庭和社区,使医疗防治目标转变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环境协调发展。医学除了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更需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医学发展应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和积极的组成部分。

3 调整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策略,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社会进步,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对自己生命质量及生活质量也有了高标准要求。健康作为适应这种要求的基础,有了发展。人类生活质量从自然方面向社会方面发展,包括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和美化生活条件,发展社会文化服务,以及改进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进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终都要落到人的发展上,才算是真正的发展。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使医学从象牙塔走出来面对社会,使医学由传统的纯自然科学回归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交叉的应用性科学的现实。医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性,决定了它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显现出作用的双重

性。而医学所有的社会功能,又反过来表达了诸多医学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资源的代际平等、人际平等。现代社会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增长而忽略对资源持续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如何把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等复杂成分统一到一个整体中的研究,促进了资源的拓展,产生了泛资源的概念。泛资源是自然资源概念的延伸,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当然也包括医疗卫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泛资源概念和竞享元概念,目的是要在泛资源与竞享元之间建立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规则。这个规则叫竞享规则,即竞享元在泛资源的竞争配置和开发利用时应遵从的最基本原则:(1)公平与公正属于竞争规则体系的社会规则;(2)帕累托最佳经济规则:即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就是资源配置的改变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的效用水平下降,至少是在不下降的情况下,使其他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3)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属于生态规则: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和竞争原则,医药卫生事业是可持续发展资源中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提供医药产品和防治服务的硬资源,又是集科技、信息、人力和时空资源于一体的软资源,表现出资源利用的有限和资源开发的潜力双重特性。

3.2医疗卫生服务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医务劳动是人口生产、劳动力生产和社会联合劳动中一种生产健康的劳动。人口和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就是个人消费品生产以及用于人口和劳动力生产的诸多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教育生产、健康生产的平行的生产消费过程。医务劳动就和其他用于人口和劳动力生产的各种劳动联合一起共同承担人口和劳动力生产的使命。

而且,医务劳动具有多属性特点。医学教育生产卫生劳动力,医学科研生产科学和技术,药品器材研制生产医用药品和器材,医务工作生产诊治技术,预防服务生产预防保健技术,都是围绕健康而活动。医务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劳动,其创造价值的量,应高于一般的社会劳动。医务劳动创造价值量的多少,与卫生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卫生事业是由医疗、预防、教育、科研、药品、器械等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其自身发展体现为这些单位的人力、物力、技术发展的数量水平,即医务劳动生产力的条件和功能状态,简称卫生工程能力。

由于医务劳动既直接创造价值又间接地并入社会劳动之中参与创造价值,由于医务劳动与社会人口体力、智力素质的提高关系密切,是社会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由于医务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大于一般社会的平均价值量,在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健康需要就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

经济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本作为坚实的后盾。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健康是财富。投资健康,就是投资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健康(与教育一样)是使人类生活体现价值的基本潜能之一。疾病的痛苦和英年早逝使得疾病控制成为所有社会关注的中心,并激发人们将健康列为国际法规定的基本人权之一。健康是劳动生产力的基础,是在校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智力、体力和情感发育能力的基础。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健康能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和经济保障提供能力。从经济角度讲,健康和教育是人类资本的两大基石,也是个人经济生产力的基础。3.3调整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策略

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所以制定计划必须以提高人民健康

为中心。具体要求是:针对威胁人民健康的各类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积极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并采取适宜卫生技术诊疗疾病;对目前因科学技术发展限制尚无法治愈的疾病,力求减轻痛苦、延长寿命,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诊治;同时,开展心理保健,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要树立三级预防与健康促进观念,不仅防疫上要贯彻预防为主,一切卫生机构都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同时,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力出发,从卫生事业的实际情况和卫生资源的实际拥有量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而且要注意卫生事业内部各部门、各要素及群众健康需求与供给间的平衡。要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各种联系,协调各方关系,统一配置卫生资源,保证整个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增长。具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1)卫生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2)卫生发展与人口发展;(3)预防保健事业与医疗服务事业;(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卫生队伍中各级各类人员;(6)医疗卫生服务与医学教育;(7)城市卫生事业与农村卫生事业;(8)中医事业与西医事业。

4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满足病人整体健康需要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表明,影响人群疾病与健康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空气、水、食物、土壤、生产环境等)、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居住条件)、心理环境(工作紧张、人际关系、生活压力)。(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包括生活行为(吃、住、行、休息)、工作行为(努力程度、完成任务)、休闲娱乐行为(吸烟、喝酒、体育活动、娱乐方式、饮食习惯等)。(3)生物遗传因素:包括人的生物特性(生、老、病、死的规律)、种族差异、个体差异(家族遗传特性、遗传性疾病、遗传倾向等)。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医疗卫生水平和质量、群众就医的方式、便利、费用、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保健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所以,解决人群健康问题,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下的不同人群健康状况、影响健康的各因素存在情况以及解决健康问题的资源可利用情况,然后提出解决人群健康问题的最佳方案。

4.1 确定治疗和服务的最终目标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我们能治愈的疾病已越来越少,而疾病的预防却显得越来越重要。要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因此,单纯临床治疗已无法概括医生提供的服务。医生应明智地确定治疗的最终目标,并深刻认识服务的最终目的。针对不同的病人,治疗的最终目标可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治愈疾病例如;杀死微生物、切除肿瘤、解除病人的恐惧等。(2)预防疾病复发例如;急性风湿热恢复期用抗生素预防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稳定期仍需服药以免再次发作。(3)限制结构或功能创伤的继续发展。(4)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无症状的高血压病人服用利尿剂、有心律失常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5)缓解现有的症状例如:使用激素、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炎药等。(6)让病人舒适而有尊严地死亡例如: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维护病人的自尊和尊严、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

医疗卫生服务的最终目的可包括:(1)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痛苦是一种综合性的体

验,不仅仅来源于疾病或疾患本身,而可能产生于与疾病或疾患有关的各个方面。因此,只治疗疾病并不能全面地消除病人的痛苦;(2)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健康问题包括疾病、疾患和生活问题,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因此,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3)维护和促进个人的健康,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病人,也包括健康的人,不仅仅是来就诊的病人,也包括未就诊的病人,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预防疾病,而且要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4)满足病人的需要。这是医生最高层次的服务目标。病人不仅要求维护和促进健康,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而且也要求得到尊重和理解,要求参与并主宰自己的命运.要求体现自我价值等。

4.2与病人及其家庭一起制订最佳健康问题解决方案

最佳的医疗卫生服务方案并不是由医生独自制定的,医生认为最佳的方案有可能病人及其家庭无法执行或不愿执行。让病人及其家庭参与制订服务方案是现代医生应采取的一种明智的临床策略,它在伦理学上保证医生能尊重病人及其家庭的意愿和价值,在遵医行为方面保证病人及其家庭能全面、完整地执行方案,并使方案产生最佳效果和效益。让病人及其家庭参与制订方案的前提是病人及其家庭均十分了解问题的性质、预后、危险性、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和代价等各方面的信息,必要时应通过教育、交流和协商来转变病人及其家庭的不正确认识和观念。如果在此基础上,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庭在处理方案的选择上达成了一致,那么,这种处理方案才是最佳方案。最佳处理方案必须是:(1)医生认为是目前效果最好、代价最小、最适合病人的方案;(2)病人及其家庭能接受处理方案所涉及的程序、条件和结果;(3)病人及其家庭有资源执行这一方案;(4)医生、病人及其家庭有信心和能力执行这一方案;(5)处理方案已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庭的意愿、价值观,拥有的资源和主观能动性;(6)处理方案维护了病人的最佳利益。

4.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满足病人的整体健康需要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健康的各方面的需求。光靠传统意义的医疗卫生系统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医疗的和非医疗的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咨询、会诊、转诊等资源,后者包括:(1)社会资源: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政策;社会氛围;健康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资源等。(2)社区资源:机构性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医疗人力和非医疗人力资源(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经济资源;社区信息资源等。(3)家庭资源:家庭环境与生活设施;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支持;家庭成员间的医疗照顾;家庭经济支持等。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只有在为病人检查身体、开治疗处方、进行健康教育时,才明确地充当医生的角色,而在更多的场合,却充当病人及其家庭朋友的角色,为病人精心筹划、多方奔走、呼吁、求助。医生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只有一部分是治疗性的,而更多的是支持性的。当病人的健康问题涉及心理、家庭、社区、社会等因素时,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为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病人的健康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样,才能充分满足病人的需要。医生为个人提供服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状况,建立超越疾患范围的合作网络,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组织工具和临床方法,为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病人作为一个人而得以顺利康复,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疾病被治愈或作为一种症状得以缓解。

医生要面对我国医疗卫生现状,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困难,并积极协调各个方面的相关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以最大限度满足治疗要求为出发点,进行治疗选择时,医生应该注意:(1)既要考虑病人与疾病的需要,又要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参与意见;(2)既要考虑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又要总体评价病人的整体心身状态和生活进程。总之,要在尽量全面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去完成对病人与家属要求的最大满足。

注:本文是2004年12月6-7日参加由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上作的报告,并收集在《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的160-167页上。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是提高居民群众知识,健康行为形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2017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区居民 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制定2017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工作计划。 一、任务目标 (一)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健康教育服务规范》提出的具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责任科室要抓好辖区各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确保各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紧紧围绕2017年我县卫生工作重点和各种卫生宣传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疾病防治、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全年宣传活动不少于12次。 (三)抓好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认真搞好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确保目标人群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明显提高。 (四)加强机关单位、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点加强辖区中小学、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切实做好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 第2 页共5 页

"世界无烟日"、"爱牙日"、"糖尿病宣传日"、 "高血压防治宣传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制作、发放防治宣传材料,有针对性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加强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糖尿病、精神卫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健康络信息化建设,促进健康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开展好居民健康教育讲座,每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次。定期向社区居民宣传卫生、健康、长寿知识,力争使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 (三)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指导中小学校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指导学校按《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四)广泛开展控烟宣传工作继续,在公共场所、学校、机关单位和本院开展"创无烟环境"活动,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烟草危害,自觉拚 弃吸烟行为,巩固我院控烟成果。 (五)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三种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和提供健康咨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病体检,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组

发展中国家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展中国家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 策研究 [摘要]科技进步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对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持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如何处理保护环境质量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着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趋加剧。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可以说,在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科学技术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1 科技进步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科学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作用对于缓解人口与经济增长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扩大环境容量、进而相应扩大生存空间和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尤为重要。利用科学技术来支持环境与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 E S C O)作了精辟的论述:“没有科学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对于当今的许多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来说,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在探索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以及确保采取科学的行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对待臭氧层损耗方面表现得尤其显著,针对其他诸如气候改变、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水和沿海污染等问题,科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事实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一切进展,科学技术无时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是可持续的农业和工业发展,以及满足全世界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的基础。”进一步说,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都有对科学技术的要求,科学技

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渔业技术经济学B》论文-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开发海洋是21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是使我国从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我国的海洋渔业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 一、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渔业领域的延伸或具体化。因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渔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构成生态环境健康、社会稳定、渔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格局,达到改善渔民的福利事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是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矛盾与困难,这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断衰竭的渔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之间的矛盾。即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水产品不安全等方面。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有:(1)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近年海洋捕捞业的主要增长点为低值鱼类,而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鱼讯,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出海作业天数和收入。我国海域已记录的水生生物有20278种,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共有的生物物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的物种。但由于开发利用过度,栖息环境破坏,乱捕滥采,以及外来种的引进等原因,我国现有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正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严重威胁,同时另一些原来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的物种,也逐渐变成了新的珍稀物种。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的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鱼汛。60年代以前,我国传统优质渔业资源,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鲅鱼、真鲷、银鲳、鲽、对虾、乌贼等,由于大量集群洄游而形成较大渔汛。目前,由于资源数量急剧减少且鱼群分散而形不成渔汛,黄海、渤海的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鲽鱼都已形不成渔汛,真鲷和带鱼在渤海已基本消失;东海除带鱼外,大黄鱼、小黄鱼、鲽鱼等鱼类也已形不成渔汛,且大黄鱼、小黄鱼已濒临绝迹。(2)海洋渔业产业的投入高效率低。庞大的产业规模并非与产业效率正相关。我国的渔业劳动力人均渔产品和近海每平方千米捕鱼均远低于挪威和日本等国;我国远洋捕捞量也仅占世界的0.5%。(3)海洋生物资源低利用。由于冷藏运输船装置及保鲜技术落后,渔获物中因变质而被丢弃的约占10%;大部分副渔获物在海上被抛弃,没有物尽其用;海洋水产品加工技术落后,而且加工废弃物未充分挖掘其价值;过度消费模式导致渔业资源大量被浪费。(4)海洋渔业环境的恶化。海水养殖、渔船废弃物、陆源污染物及溢油事故等造成我国近海水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竭。据2006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km2,比2005年增加约1.0万km2,其中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1、5.2、1.7和2.9万km2。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2006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463次,污染面积约9.4万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43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36.43亿元,其中,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27.88亿元。这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生态环境还在恶化,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继续减少,外来物种侵入带来的危害依然存在,破坏海洋生态的违法行为仍然未得到有效遏制。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发生不久前的紫金矿业污染案进行简要陈述,剖析紫金矿业案背后的利益驱动与幕后黑手。当今许多企业和公司以利益为追求,以环境和社会利益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发展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这两个全新的理念颠覆了以前只以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生存法则,本文重点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精髓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并且阐述二者关系。现代公司法与经济法也对这两个学理理念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旨在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怎样将这些理念切实执行,引入实际,本文也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在完美的发展理念横空出世之际,怎样执行才是现代企业生存的王道。 论文关键词紫金矿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 一、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回顾 在过去的2010年里,福建的紫金矿业公司由于一件污染事故从不为人知到家喻户晓。 7月3日,福建省上杭县紫金(金)铜矿,因为连续降雨,导致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掏空,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渗漏事故由此发生。污染事件后果严重,造成了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此次污染事件,无论是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大灾难。 回顾整个事件,紫金矿业在事故发生之前早有多次污染源渗漏事件,厂方也多次爆出向媒体部门给“封口费”的丑闻,在汀江,附近居民对紫金矿业的污水处理方式不当早有意见,“死鱼”事件早在2010年初就发生。只是状告无门,百姓们只能忍气吞声。事故已经爆出,上杭县公安局就于去年7月15日对紫金矿业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立案侦查。整个侦查诉讼过程长达大半年,终于在今年1月,新罗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是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直到5月4日,紫金矿业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福建省龙岩市中级法院刑事判决书,维持新罗区法院对紫金矿业集团的一审判决: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 紫金矿业素有“中国第一大金矿”之称,它采矿成本低在行业中是出了名的。国际金价节节攀升,在诱人的利益面前,紫金矿业不顾自身对冶炼技术的不成熟运用而贸然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物氧化技术里提取矿物中的铜金属。这次悲剧的发生,正是紫金矿业忽视企业应当承担的对周边社区,对环境应尽的社会责任,低估了自己生产造成的环保代价,不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剖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紫金矿业的丑闻爆出,也立刻引起了学术界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烈争论,企业作为社会团体,不应该只以单纯的股东经济利益为追求,在利益背后,更有高尚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运营的约束。这里有必要先就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做一下简要概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我想很多人还觉得很陌生,可是这一理念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是企业生存必须遵循的法则。这里有必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 涵义做一下简单的论述。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即: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等。”又有学者认为,就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主体,对社会承担的“最有”责任“范围”,具体责任是博弈参与方之间侧率互动的博弈结果。同时,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三个方面:(1)企

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在国内经济市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困扰国有企业的难题,就此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摆在了企业的会议桌上。本文从哲学角度入手探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着重论述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运动规律,国有企业成长发展的辩证关系,哲学思想在推进国有企业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哲学思考 一、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规律 1.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辩证观 在中国,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掌握的,其各种行为直接受到党和国家的控制。国有企业由于其独特自身性质,在我国市场组成中占有重要的成分,具有营利性和公益性。其营利性主要表现如同其他类型企业一样,追求自身价值扩大化、利益最大化;其公益性包括维持市场稳定、为国家经济目标服务等方面,国有企业是政府控制市场发展的有效方式。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是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很好土壤,在这里有很多应用的空间,从企业结构建设到员工素质培养,甚至产品生产工艺都有哲学的影子。

针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要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待,既从整体与局部入手,也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探究,还要着眼于对自身问题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把握企业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正确的认识国有企业存在的不足,抓主要矛盾,以发展革新的眼光在原有国有企业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哲学思想,推动国有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将哲学思想应用于企业环境的营造、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改革的实行。 2.国有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的表现及解决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现在,国有企业都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赢得经济利益”上面,而是在前面加上“长期”的形容词,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企业核心层次上去。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承认矛盾是时刻存在的,是普遍且客观存在的,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面临不同的矛盾,要能够从各个方面来看待矛盾,既注意积极的一面又要重视消极的一面,避免主观性,保持客观性;最后需要以主要矛盾为突破口,针对核心问题提出合理的理论分析。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理清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着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培训内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培训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了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3、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 5、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7、体重指数:即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

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8、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集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9、医院健康教育(广义、狭义):1、广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员工、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2、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的健康教育。又称为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 10、患者教育程序:是护理程序组成部分,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它是遵循健康教育计划实际、实施和评价的原则实施患者教育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患者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一个标志。 二、选择题 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B A.环境保护 B.社会动员 C.健康教育 D.疾病控制 E.学校卫生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下面是小编整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的范文,欢迎阅读!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篇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各种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将社会所需要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世纪的绿色公民。 二、参加活动的对象: 1、ISC课题组 2、大学生志愿者 3、南门小学美术教师、四五年级班主任、学生 三、活动的开展 (一)、准备阶段

邀请ISC项目组人员对我校课题组的有关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知识、国内国外开展该项活动的有关信息、方法;招收小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配对班级,跟班主任交流了解情况。 (二)、实施阶段 活动一:环境意识提升项目 活动简介:在学校老师和校外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帮助下,由四、五年级小学生记录自己家庭及邻居家庭的用电、用气、用油量,并通过计算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定期向社区公布。每个学期结束时,项目组将根据家庭用电量的降幅,评选出优胜家庭,并给予物质奖励,奖品为节能环保的产品。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学生也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学期的总结、评比、颁奖活动可以与村民联欢会相结合,庆祝所取得的成绩,并使其再接再厉,将节能、环保长期坚持下去。 过程: 1、由班主任(或者志愿者)上一节班会课,让学生认识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知道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 2、鼓励所有学生报名参加这次活动,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1)每周记录家庭的用电、用气、用油情况,并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要合理解决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的概念 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概念有三个层次上的涵义。 1.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物的总和,人类社会和人类创造的人化自然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2.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言的自然。这一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在它们交界处适合生物生存的区域称为生物圈。 3.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要素之一。本文所论及的自然,主要是指第二个层次上的含义,即把自然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恶化”意义上的自然。此外还涉及到第三个层次上的涵义,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从而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及现状 1.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因此可以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产儿。自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一方面,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另一方面,它直接地影响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影响其发展速度和物质生产形式的选择。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建设的资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自然界,然而,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已是不堪重负。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能源耗竭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人类可以健康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无不警示着人类,要遵循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自然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自然界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不仅如此,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才能够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都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和自然的矛盾中,社会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但是,也应该看到,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破坏而被限制了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曾经是一片繁荣昌盛,如今却不再属于发达地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我国的黄土高原也是一个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 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教育为目的的所进行的系类活动及其过程。 2、健康教育的工作原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行为来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 学科。其原理是运用社会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诊断社区或人群的健康问题,找出健康教育的“靶”问题。并以提高科学认知为基础、以树立正确态度为关键、以掌握保健技能为支持、以改变行为为目标进行工作。 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 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4、健康促进的五个工作领域(健康促进的功能): (1)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 (2)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3)促进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 (4)促进建设和保护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 (5)促进发展社区能力 5、知信行模式(KABP):知识—信念态度—健康行为—健康知识 知:认知,这里主要指人们对卫生保健知识和卫生服务信息的知晓和理解 信:指人们对事物、信息、知识、思想、理念的信念和态度。这里主要指对健康信息的相信,对健康价值的态度 行:即行为。这里主要指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的动力下,以及在环境的影响或限定下产生的行为。健康行为又能产生和传递健康知识。 这一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的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如:吸烟知道吸烟的危害—相信有戒烟的能力—采取行动 6、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主 要通过语言来完成,也可通过非语言方式。 7、大众传播:指职业性的信息传播机构使用电子和印刷技术通过广播、电话、网络、报纸、 期刊、书籍等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8、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 或职能,公共关系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一种“公众”关系,二:是一种传播活动,三:具有管理职能。 9、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基础 (2)以社会效益为依据 (3)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4)以不断创新为灵魂 10、参与式培训:是一种让每个受培训对象都投入到群体活动之中,与其他成员合作学 习的培训方法。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doc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以下是我整理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5.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6.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8.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开放程度; 4.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6.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开采,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环境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5.控制工业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6.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7.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 走进21世纪,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避免"沽泽而渔"式的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从政府到地方须面对的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战略蓝图,做为未来发展的指南。 可持续发展是"里约环发大会"确立的新的发展观,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 北京地铁五号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是为20xx年北京奥运会服务的一条"奥运"地铁线。她的建成,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都会因"新北京、新奥运"的提出而倍受世人瞩目。所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我国的 __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作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能够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协调,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已经是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环境状况,但是整体的环境状况还是处于一种恶化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在持续的恶化当中。同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__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大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汽车尾气、煤炭的燃烧以及其他污染气体的过量排放造成。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酸雨出现频率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成为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雾霾问题已经逐步扩散,不仅是

我国的北方地区遭受雾霾的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 (二)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虽然经过我国“南水北调”、“西水东调”的战略性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是我国工业污染和废水处理的有效性较低,造成我国水资源仍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引水质量和数量。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还存在土地恶化问题,植被覆盖率不高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急需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我国的健康发展。 (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在我国实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使得能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合理利用,不仅是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提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也是指导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它的提出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必然性。 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有助于人们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 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并指导人们更深一步地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经济改革 一引言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即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人类发展经济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 也是一部探索并选择适合自然与社会结合的特点, 能够支持人类社会顺利和有效发展道路的历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人类社会对发展经济道路的正确抉择。 二正文 2.1.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就是要寻求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载体。可持续发展是21 世纪世界各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如若不能满足当代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 就难免有人偷盗, 社会秩序混乱; 不能满足当代生产年龄人口在就业上对生产资料、产业结构的需要, 存在大量失业人口, 社会就难以安定, 正常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所以, 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 首先是满足当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主要的不是取决于一项或几项经济指标, 而是取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代际公平, 充分体现出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特别注重代际公平, 如果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后代人利益基础上, 便破坏了代际公平原则, 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1.2可持续发展是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已经有数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但是事实证明, 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一直是不正确的。这正是人类社会经济不能实现可持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与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 与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岐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 1、“完好健康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和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 此种健康是指()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社会 2、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人群 B、健康人群 C、亚健康人群 D、病人 3、“有人爱吸烟但又害怕得肺癌”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动机冲突 ()A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4、机关干部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 A、日常健康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 5、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交谈法 C、测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你今天感觉应该好多了吧”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A、封闭型 B、开放型 C、倾向型 D、试探型 7、安全饮水普及率是() 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 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 C、社会经济测量指标 D、健康结果测量指标 8、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行为和环境诊断中的环境因素是 () A、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 B、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环境 C、 物理、化学、社会和经济环境D、物理、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 9.以下有关目标人群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 A、希望其实施所建议行为一级目标人群 B、对一级目标人群有一定影 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C、对计划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D、行为及策略者为三级目标人群 10、为了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3 曾德慧3 3  姜凤岐 范志平 杜晓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 【摘要】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探讨资源环境管理对策的综合性新学科.本文介绍了生态系统 健康概念的由来、内涵以及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还对国际上一些主要的生态系统健康实践作了介绍,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开展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作者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学必然为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希望.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诊断 维护 恢复 经营管理 持续发展 E 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 an.Zeng Dehui ,Jiang Fengqi ,Fan Zhiping and Du Xiaojun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Academia Sinica ,S henyang 110015).2Chin.J.A ppl.Ecol.,1999,10(6):751~756. Ecosystem health is a new integrative science ,which deals with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uthors introduce the origin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health and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 ecosystem health ;expou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The authors also introduce some famous practices on ecosystem health around world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that it should be urgent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cosystem health in China.The emerging discipline of ecosystem health could provide new hope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K ey w ords Ecosystem health ,Diagnosis ,Maintenance ,Restoration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670604和39800117)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07-01-06). 33通讯联系人. 1999-09-07收稿,1999-09-23接受. 1 引 言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已存在约46亿年.人类作为地球上一种生物,出现在地球上有200~300万年的历史,而人类的文明史只有短短的6000~7000年.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被加速推进,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人口激增,全球性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衰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酸雨、环境污染等)越来越严重,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大大减弱,人们担心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否“生病”?是的,我们的地球是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它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斗争2共存的历史,人类不断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力求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类也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以后到1992年的20年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150余次各种会议研究对 策,各国政府和众多的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和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现在是修复地球的时候了! 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态学家也肩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使命,生态学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分支和交叉领域.其中,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是新近引起深入探讨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当今生态学最具活力的一个前沿.1999年8月“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大会”在美国召开.这是在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召开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大会.带着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12月 第10卷 第6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Dec.1999,10(6)∶751~756

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遭受以下六大基本挑战:第一、人口三大高峰在未来的三十到四十年将相继来临,也就是人口总量现在已经达到十三亿,而每年平均还要以一千万左右的新生人口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当中增加,劳动就业人口的总量以及老年人口的总量都在一步一步的逼近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台阶。 第二、能源和自然资源在中国这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利用,200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总贡献是 4.3%,但是我们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这种高消耗使用资源的粗放形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还不可能一下子被遏制。 第三、生态环境状况在中国的整体恶化趋势还在延续。 第四、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压力,我们每年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三十到四十年。 第五、我们要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并且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根本问题。 第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建设与国家实力的培育。以上六大基本挑战将严重制约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只能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紧密的围绕两条基本的主线,第一条,努力寻求人和自然的平衡,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合理性成长,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和生态的协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就体现了人和自然必须

走和谐与协同进化的道路。第二条主线,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制度的保证、舆论的导向、伦理的规范、道德的感召、法治的约束、社会的公正、文化的熏陶等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基本达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公平。 归纳起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总协调。我们注意到,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组织和理性的体现。根据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的人均GDP处在1000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整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的、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途径。 国际、国内很多著名的学术团体,近年来都把目光关注中国的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以及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系统的、准确的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整体关系约束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中,并由此提出有价值的思考和战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要点。世界发展的走向和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以及我国总体发展态势的大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所以我们从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会议上签署了《环境发展宣言》,其后又在全球各个国家当中率先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教育,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包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或:一切能使人们的行为生活条件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3、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message)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这类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 5、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二、单选题: 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B B.社会动员 2.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C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3.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A A.社会策略 4.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E E.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5.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D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