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篇一: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

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理由为之欢欣

舞,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只

正视成果与不足,认真对待遇到的阻碍与困难,

才能使中国未来的调查性报道

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当代中国调查性报道无论是在揭露的广度,还是在揭露的深度方面都

到了一定高度,而且在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体制下,寻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

间,达到了和公众舆论的良性互动—不仅揭露出种种不公现象背后的新闻,时由于舆论影响,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达到某些制度改革的目的。

第二,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

材。首先是因为概念

淆,许多新闻工作者将深度报道等同于调查性报道,并不理解调查性报道的核

与内涵,导致一些媒体动辄将节目命名为调查性报道,这种做法不利于调查性

道的发展。第二个原因就是,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种种限

与压力,无奈许多调查性报道的栏目或节目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材,但

并不是说他们就认定此为调查性报道,我们姑且称之为“曲线救国”。我们从

新闻调查》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即可看出,从最初的“新闻背后的新闻”,到

000年提出“探寻事实真相”,再到20xx年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什么

“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恐怕连制片人也承认只有真正做到了揭露性题材的深

调查报道的新闻才称得上调查性报道。

第三,我国记者开展的调查性报道多是在新闻事件被有关部门处理和肯定之

才开展的。“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是待其盖棺定论之后再采访,而不是

闻记者独立调查的结果,是记者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的再报道。”①中

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研究主任明安香教

授在《新闻调查》20xx

季度评奖会上说:我们和美国的区别在于,美国对这方面的报道是事前报道一

在这些事件暴露之前,记者先去介入;而我们现在更多是事后介入和报道更多

些。当然这有多种原因。曾有中央领导专门在《中华新闻报》上发表谈话,说

在我们的官员腐败问题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为什么我们的新闻报道老是只在

后报道、在这些人都被绳之以法才报道,而不能在事前报道。

第四,我国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一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多是依靠媒体作为党的部

门的威慑力完成调查的。这一点是相对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而言的。因为在西方,媒体大部分是私营或公营机构,媒体与被采访对象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或领导关系,因此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则更趋于独立与客观。在中国,除非记者暗访,否则在记者亮名身份后,常常是以上级姿态质问被采访对象,缺少平视,许多事件可能就因为这种无形的威慑

力而被掩埋。当然,在目前一些市场化运作的媒体中,这种状况已经逐渐在被打破。

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前景

调查性报道的先锋、作家赵瑜说,“调查性新闻报道在中国的角色和地位暴

露出更多的是尴尬和无奈,以至于一些记者和作家只能把调查报道这只脆弱的羊赶到文学小说的草原上去”。有人说卢跃刚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苦苦地、执着

地与强势群体较劲,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是一个苦涩的黑色幽默。密苏里大学Rie(国际调查性报道编辑与记者协会)机构的国际联络员瑞克德(joe

Rigert)在搜集了33个国家(其中2/3是发展中国家)的调查性报道案例后得

出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性报道的风险性往往要比在发达国家大得

多。

中国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就直接决定了调查性新闻在操作时不

可避免地带有官方色彩,这个特征或许给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带来很大便利(在

许多调查活动中,中国的媒体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

持),然而带来更多的是

限制与禁区,记者调查的独立性大大减弱。1998年,中组部通知并安排央视《新闻调查》对“共和国第一税案”进行采访;法院判决之后,《北京青年报》才对

海南贪官戚火贵进行了再报道;90年代以后媒体对许多贪污腐化大案如周北方、王宝森、陈希同、邓斌、成克杰等案以及其他高级干部的报道也是比较被动的;

2000年7月20日《南方周末》头版“丽水怪案何时真相大白”,标题上己注明

“在调查机关帮助下本报记者调查‘卢氏黑帮”,,文中大量内容也只是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事实、结论似乎与记者无关;《南方周末》20xx年2月8日“民权法院有个造假院长”也是“盖棺论定”后的采访;在央视《新闻调查》组,比例

太高的调查性报道的选题被否决也令他们疑惑:究竟中国目前是否己经具有了真

正做调查性报道的条件

也许现在的中国还不是调查性报道的春天,但人们看到了蕴藏在调查性报道

背后的机遇—媒体可以借助引人入胜的调查性报道使自己赢得观众。20xx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如是说:只有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

不能懈怠,才不会政息人亡。钱钢在纪实报道国际电视节(中国首次调查性报道

研讨会)上讲到:“关键的一点是: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要坚持做纯正的新闻,

不受污染的新闻,最优秀的新闻。如果环境好一些就做一些新闻,环境不好就不做,那么新闻就并未成为一种信念。中国调查报道很难,如果我们不能十米十米地跃进,我们就一米一米地跨越;如果我们不能一米一米地跨越,我们就一厘米

一厘米地向前;如果我们不能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前,我们就一毫米一毫米地向

第四章国佩

前。”

所以,不能因目前调查性报道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却

步不前,我们应该看到它的未来。

未来,调查性报道必将有一个较长时期的繁荣,这种繁荣体现在:第一,调

查性报道的自由度会有所增加,以前不能涉及和报道的领域逐渐都会有所松动或是放开,包括调查范围的广度和调查事件的深度两方面。这是由于我国民主法治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公众的监督,同时国家对于舆论的引导也越来

越重视新闻本身的规律与要求。民众是监督的主体,当然有知悉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信息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民众不可能花费全部的精力、财力以及时间去了解自己和他人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们只能借助于大众传媒去了

解。大众传媒所进行的新闻活动,包括调查性报道,是基于民众的授权,代表民众去了解国家和社会中发生的民众应当了解的事情,这一点,足以成为调查性报道繁荣的理由。

第二,形式与手法将更趋成熟,因为媒体相互竞争将趋于理性和新闻从业者

职业道德与素质的提升,调查性报道的形式和手法将变得更加熟,剔除煽情、炒作、失实等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为因素。

拿《新京报》来说,这份号称“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新闻纸何以散发如此

魅力虽然有人说照搬《纽约时报》,可是如果脱离了实际情况,何以在北京这

个报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候,站稳脚跟而《新京报》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

理性,其核心报道栏目经常推出调查性报道,其报道手法和方式,己初露理性端倪,如此才会赢得受众青睐。

20xx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上海市新闻从业人员的

一项调查中发现:

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南方周末》被认为最接近“心目中的理想媒介”,尤其在比较年轻的从业者中更是如此。这一现象在调查后期的研究中以深度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进

一步的讨论,多数人认为自己对《南方周末》的评价高过如《纽约时报》等海外报纸,一方面与不常阅读海外报纸有关,另外一方面被访者也表达了对中国新闻媒介实行舆论监督

的高度期待。这意味着中国的媒体从业人员对新闻事业有着极高的知识分子道德传统,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发展来说,没有其他条件比这一因素更诱人了。

所以,对于从事调查性报道的新闻从业者来说,即是机遇亦是挑战,成功的桂冠从来只戴在那些不畏艰难的人们的头上。

篇二: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

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

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xx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

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

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浙江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省内尤其是主要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三类为地市级党报,如《北京日报》、《广州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各地区或县市的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党报作为我国舆论宣传的工具、党和国家的喉舌,因此具有报道方针严谨,特点稳定等特点,在新闻内容上把关严格,在新闻编辑上形式较为单一,变化不大,虽然如此,一直以来党报作为机关报都在报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其发行量也具有一定的政治保证,因此在报业竞争中,党报的力量仍然处于稳健地位。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专业报力量的壮大,党报如果不进行创新,其弊端会日益突显。因此党报为扩大发行量,确保自己在报业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开始寻求创新之路。如一些党报开辟固定的专版来吸引读者,如体育专版、娱乐专版和消费专版,并且在版面编辑上更为活泼生动,这样,既能保证党政新闻占有一定分量,保证党报的政治宣传作用,同时也使报纸更为人性化和大众化,促进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2)都市报异军突起

我国都市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之后就飞速发展,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发展至今已经历十年时间。正式都市报的出现,才使得我国报业市场发展了新的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它彻底打破了党报的垄断地位,促进我国报业市场真正走向市场。所谓都市报,指的是体现城市(都市)生活的报纸,因此晚报、早报都属于都市报的范畴,从狭义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我们从7月1日开始闭馆,但每天还是有很多人到这里来。”中国科技馆的保安告诉记者。近日,《科学时报》记者两次因采访事宜来到中国科技馆,均发现虽已闭馆多时,但这里依然门庭若市,许多来北京旅游的游客都徘徊在科技馆门口。相比之下,记者曾去过一个地方的科技馆,由于展品陈旧而无人光顾。甚至一些地方的科技场馆因为经营困难将其场馆出租,名义上是科技馆,但实质上已变成了商品展示厅。为何科技类场馆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这一现象不仅引起记者的关注,更引发科技类场馆从业人员和相关专家的深思。目前,新一轮的科技类场馆建设热潮正悄然兴起,科技类场馆的发展究竟应何去何从?新发展新问题究竟什么是科技类场馆,如何对它们进行系统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仍未得出一个定论。中国科协前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十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教授徐善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类场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窗口。从分类上讲,科技类场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和行业科技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1978年,茅以升、王大珩等人向邓-小-平同志提建议,希望能建设中国科技馆,得到邓-小-平同志和原国家计委的批准,我国的科技馆事业发展从此起步,科技场馆建设也因此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据悉,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先后挂过科技馆牌子的建筑物就有300多座。“当时的科技馆都是按照科技会堂、科技活动中心建设的,因此真正的展览面积占建筑面积还不到20%。”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告诉《科学时报》。中国科技馆研究员朱幼文也介绍,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陆续建起的科技馆,有很多展览教育功能不强、不突出,“当时赋予了科技馆太多的功能,包括展览教育、培训实验、科技咨询、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工作者联谊、学术活动,甚至有科技机关的服务”。朱幼文介绍,1997年,中国科协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如按照展厅占建筑面积的50%以上计算,当时全国300多座科技馆只有4家符合要求,有常设展览的也就十来家,有的即使有展厅也不用于科普展览,其原因是不赚钱,当时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5c306106.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每时每刻无处不在,新闻与传播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据了解,我国目前有两千多家日报,还有九千多种杂志,两千多个广播电台,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一百多万个网站。所有这些,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媒体经营/管理人员等等。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新闻记者行使采访权、监督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为了公众获得知情权而进行的信息采集。如果记者的正当采访权和人身权得不到保护,就无法实施党和人民交给的舆论监督的责任。记者的采访权和人身权屡遭侵害,无非是因为一些部门、一些个人做了丑事,害怕曝光,才对记者的正当采访百般刁难、继而谩骂、殴打乃至诬告。在每一起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遭侵害事件的背后,都有更多见不得人的黑幕和“猫腻”,有关强硬的后台作支撑。挖出这些黑幕和后台,也许比处理侵权事件本身更有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记者是活跃的“一群”,在大街小巷,在村镇社区,总能留下他们的脚印;记者是危险的“一群”,在灾害发生现场,在事故发生第一线,总能浮现他们的身影;记者是辛苦的“一群”,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在烈日烘烤的晌午,总能留下他们的疲惫身影……我国的记者现在面临着诸多问题:胃病蚕食记者肠胃,扛“枪”扛成肩周炎,人身安全受威胁,所见惨烈场面入梦来等,记者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特做一份调查研究问卷,以反映记者生存现状,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对记者的理解与支持。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利于将调查目的和调查要求具体化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着的提问项目和可测指标,以便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和确定各种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发放地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 三、数据分析 1、您是否知道记者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 A.知道 B.不知道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记者最为重要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认为记者的职业使命是“舆论监督”、“为弱势群体说话”和“国家的喉舌”的比例数据依次是59.5%、44.4%和23.0%。京沪穗三地认为记者是为公众传播信息的回答比例比较接近,没有达到统计结果上的差异,三地比例依次为76.2%、84.3%和86.1%。 2、您是否认为记者的使命完成得一般? A.是 B.否 根据被访者自己对记者职业使命的界定,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都不同,那么在公众心目中,现阶段的记者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的情况如何呢?京沪穗三地被访者中,认为“完成得一般”的比例数据是59.2%,占据较大的比例。认为完成得很好的比例数据是14.8%;完成了极小的一部分的比例数据是13.2%;基本没完成的比例数据是12.8%。值得一提的是,有70.3%的北京人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们对自己的职业使命“完成得一般”,这一比例要显著高于上海和广州(60.8%、46.5%)。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84.2%的被访者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提及“敬业精神”、“个人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知识”的分别是57.2%、26.6%和21.4%。统计结果说明公众颇为注重现阶段记者的职业道德。值得关注的是,在京沪穗三地的回答中,对于“职业道德”的回答比较集中,比例数据依次是89.1%、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作者:————————————————————————————————日期: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新闻学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梁军 今年3月18日,有媒体爆出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庞某卫母女涉嫌非法经营疫苗,非法购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这一新闻迅速成为关注焦点。“问题疫苗可能导致死亡”、“不敢再让孩子注射疫苗”等说法一瞬间甚嚣尘上,引起不少家长担忧与恐慌。但随着记者们调查的深入,这些误解与恐慌逐渐虽然消弭。对问题疫苗的调查报道,让普通民众增强了安全意识,让相关部门加强了监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与调查记者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或缺,占据着重要地位。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于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调查性报道作品,例如水门事件报道、越南美莱村屠杀报道、日本田中角荣丑闻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因内容精彩、事实详实、调查逻辑清晰等原因,在当时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并为调查性报道的普及以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采访者,他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调查性报道自起源开始就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产生了不小影响,并逐渐形成一种深度报道的重要模式,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调查性报道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在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IRE)把调查性报道概括为:一种通过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及统计标准 1.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4.1 行业融资环境分析 1.4.2 行业融资租赁渗透情况 1.5 天车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1 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分析 1.5.2 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1.5.3 行业热门技术发展分析 第2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2.1 钢材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1.1 钢材行业供需分析 (1)钢材产量分析 (2)减速机产销规模分析 (3)减速机产销衔接分析 2.2.2 减速机行业竞争分析 2.2.3 减速机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2.4 减速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3 电动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 3.1 电动机行业产销分析 (1)电动机产量分析 (2)电动机销售规模分析 (3)电动机产销衔接分析 3.2.1 天车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3.2.2 天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3 天车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2.4 天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2.5 天车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3.1 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3.3.2 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4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 4.1 天车制造行业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3.5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进出口分析 3.5.1 天车制造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3.5.2 天车制造行业进口分析

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4版)

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4版) 内容简介 最具权威性的新闻调查分析,职业记者必备的素质与技能指导。本书是美国IRE协会资深记者所编写的一本新闻实务手册,全书对如何进行新闻采访调查,获取原始证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为读者朋友指点了一些成功技巧,为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布兰特·休斯顿(Brant Houston)是IRE的执行主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计算机辅助报道:实践指南》的作者。在17年的新闻记者生涯之后,他担任了国家计算机辅助报道机构主任,曾在《哈特福特新闻报》(The Hartford Courant)、《堪萨斯城明星报》(The Kansas City Star)以及波士顿地区的新闻机构工作,从事调查报道、专题报道和其他领域报道。 目录 译者序IRE、调查性报道与中国观照/1 前言/14 第1部分基本功:调查人与事件 引言纸上追踪和人际追踪:综述/3 选好调查对象/4 研究设想/5 外圆:辅助资讯/5 具有“文献意识”/5 人际资源/6 研究方法/7 组织信息:撰写和改写稿件/8 用传统智慧来思考/8 保罗·威廉姆斯方法/1O 在现实中实施所有步骤/14 帕特·史蒂斯版本的“保罗·威廉姆斯方法”/14 有关调查报道的书籍/15 第l章辅助资讯:由表及里/21 利用报纸/23 广播与电视资讯/26 杂志与通讯/26 参考书/28 博士、硕士论文/29 书籍和图书馆/3D 数据库中的辅助资讯/33 因特网/34 在新闻的现实世界里搜寻数据/35 第2章基本资讯:获取最好的证据/39 商业数据的基本资讯/41 政府的数据库/42 三个“1”/44 起点:基本资讯/46 统一商业代码(UCC)/47 从UCC档案到税务文件/48 生卒记录/49 政府出版物指定借阅图书馆/49 国家档案系统/52 第3章计算机辅助报道/61 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基本工具/62 计算机辅助报道培训/63 寻找并确定使用的数据库/64 确定信源的位置与约见消息人士/65 找到消息人士的方式/72 手头上的数据库/73 其他提示/77 建立自己的数据库/78 第4章跨越边界:国际调查/78 因特网/81 立足国内的国际采访/82 开始/83 新闻记者的人际网络/84 报道指南/87 特殊资源/88 国家安全障碍/93 档案/93 第5章人际追踪/94 寻找和采访信源/97 揭发者/103 外部专家/104 采访掌权者和失权者/109 采访/110 第2部分调查个人、机构和问题 第6章调查政府:立法机构和试图对其施加影响者/125 跟着美元走/127 竞选财政记录/129 州与地方报道/131 游说者的天下/135 议员财政曝光/138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 差距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很快,它将如何发展,以下主要从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综合素质、技术黑洞、生产环境、市场等方面的现状给以认真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技、国防提供技术装备,是整个工业、经济与科技、国防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动力源,是现代文明的支柱。 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有的生产制造系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为迎接制造环境变化的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制定跨世纪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和生产模式,提出了诸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世界级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新型制造系统思想和管理模式,并根据具体国情,制订了及时向新型制造系统转移的战略和行动日程。毫无疑问,现在集中精力加速向新系统转移的那些国家,将成为全球市场最有力的竞争者。 建国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在生产、技术、管理、对外贸易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而且差距缩小速度缓慢。只有深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分析,才能清晰地看到症结所在,从而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之路。 1.制造业的管理体制 中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源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工业管理实行的是部门管理。部门管理是以直接行政性管理、强制指令性管理为手段,以单一所有制下的企业即国有企业为对象,以条块分割为特征,将企业按规模和产品分别归属于各级政府的专业部门。 这种部门管理体制,在中国初步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难以避免的弊端,最突出的,一是政企不分,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作“生产车间”没有经营自主权,活力匮乏;二是国有资产实际上被地方和部门分割,存量资产难以跨地区、跨部门流动,产业结构难以有效调整,生产要素难以优化配置;三是部门对企业只管直属的,不管它属的,全行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屡禁不止。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篇一: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 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理由为之欢欣 舞,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只 正视成果与不足,认真对待遇到的阻碍与困难, 才能使中国未来的调查性报道 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当代中国调查性报道无论是在揭露的广度,还是在揭露的深度方面都 到了一定高度,而且在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体制下,寻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 间,达到了和公众舆论的良性互动—不仅揭露出种种不公现象背后的新闻,时由于舆论影响,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达到某些制度改革的目的。 第二,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

材。首先是因为概念 淆,许多新闻工作者将深度报道等同于调查性报道,并不理解调查性报道的核 与内涵,导致一些媒体动辄将节目命名为调查性报道,这种做法不利于调查性 道的发展。第二个原因就是,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种种限 与压力,无奈许多调查性报道的栏目或节目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材,但 并不是说他们就认定此为调查性报道,我们姑且称之为“曲线救国”。我们从 新闻调查》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即可看出,从最初的“新闻背后的新闻”,到 000年提出“探寻事实真相”,再到20xx年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什么 “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恐怕连制片人也承认只有真正做到了揭露性题材的深 调查报道的新闻才称得上调查性报道。 第三,我国记者开展的调查性报道多是在新闻事件被有关部门处理和肯定之 才开展的。“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是待其盖棺定论之后再采访,而不是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来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代工阶段。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中国市场的薪资水平,来为是否选用机器人做成本核算,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其实,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升级制造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减少流水线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因为除了精准、高效、可适应恶劣生产环境等优势,机器人可以给制造业带来“高水平制造工艺”和“制造高水平产品”。 观察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出现生产布局多元化、设计研发全球化等趋势,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日见端倪,与之相伴的是制造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一些大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觉醒,开始在本土大规模投资先进制造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在2012年已显露疲态。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国际投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智能类新型制造业兴起,其特点是个性化“按需定制”,生产地点必须靠近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原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将“回流”。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加上美国能源成本持续降低,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竞争力。 产能过剩成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发布时间:2015-06-17 资讯内容 分享到:1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年年创新高,不断刷新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比例,但在这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过于快速扩张带来的“底盘不稳”,科技含量低、行业规范缺失以及产能过剩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想脱胎换骨,还有许多必须经历的阵痛。 10余年时间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