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11-01-13 09:30

.春的消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

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

车。?“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四、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

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

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 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板书设计

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

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蝴蝶飞舞聆听春天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教后感

2.快乐的小燕子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重点难点: 记住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

1.激趣。

?出示谜语,猜猜它是谁。

?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

( )的小燕子

填空后齐读课题。

3.激疑。

?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

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如“捷”“瞬”“漾”等。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

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 )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 四、师生共同小结(7)

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

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

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

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 )间 ( )过荡( ) 红( ) ( )水 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 ) ( )

( ) 的小燕子 ( ) 的春天 ( ) (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亮圆

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

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的小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3.三月桃花水

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重点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

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

2.练习激趣。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

3.谈话激疑。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重点难点: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具准备: 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默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指导写字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板书设计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生机

教后感

4.一幅画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具准备: 几幅风景名画。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知题意

1.揭示课题。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

1.提出自学要求。

?读能课文。

?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2.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分组读课文。

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指导阅读2——7段。

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画。

4.小组探讨。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体会感情,知道为什么写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 1. 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有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蓝天下——大山

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

(美景令人陶醉) 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小溪旁——小路

教后感

5.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

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

3.读题,简介苏轼和杜牧。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3.齐读。

三、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1.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默写古诗。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天气——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清明惆怅、凄凉

酒店——何处有

远处的杏花村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齐读两首古诗(5)

指名释义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20)

1.示范引路,学会方法——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想。自读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看。看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自己还未明白的地方在组内和同学讨论。

?猜。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议。师生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说。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悟。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诵。感情朗读并背诵。

2.小组合作,自学探究——学习《清明》。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惠崇春江晓景》的方法。 ?学生小组内研读。

?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三、课外延伸,学会积累(10)

1.说说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

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赛。

四、作业设计

1.比一比,组词语。

芦( ) 借( ) 放( ) 蒌( ) 户( ) 惜( ) 牧( ) 楼( ) 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竹林、桃花——盛开

鸭群——江中戏水

惠崇春江晓景喜春惜春

蒌蒿、芦芽——满地

河豚——逆江而上

教后感

积累与运用(一)

教学要求: 1. 领悟和了解同音字、形声字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2.积累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积累成语。

4.自主阅读短文,概括主要内容、积累好词佳句。重点难点: 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2.自读自悟,读懂成语故事、积累好词佳句。重点难点: 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

教具准备: 教师:几组常见的同音字和较典型的形声字,成语故事。

学生: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懂题意,自读自悟。

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

3.总结规律,拓展延伸。

二、语海拾贝

1. 自主读词语,读正确,读出节奏。

2. 用符号勾画出各组词语中相同处,帮助理解、记忆。

3. 互动学习,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 熟读、积累。根据四种构词特点进行改写或补充练习。

三、点击成语

1. 自由练读,读正确,读通顺。

2. 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动释疑。

3. 结合实际,交流阅读体会。

4. 教师引领,归纳总结。

5. 拓展延伸。可讲讲其他成语故事,也可涉及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

2. 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3. 提出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生生、师生互动探讨。

4. 选择你最愿意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结合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所得。

2.能以“春”为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

3.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具准备

1. 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就可以布置本项学习任务,给学生足够的资料搜集、展示准备的时间。

2. 教师可选两首咏春诗准备朗诵表演。

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交流信息

1. 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法,搜集“春”的资料。

2. 与同学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究充实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二、独立设想,合作构思

1.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想参加展示会的形式,是诗文朗诵,还是办小报……

2. 根据设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

3. 寻找、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展示会的准备。

三、成果展示,重在过程

1.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做好组织工作。

2. 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和准备展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

3. 观摩者可以质疑问难,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 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言传身教,因势利导。

四、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1. 可以将个人、小组的展示都归结到四大组评比。

2. 定性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重。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会围绕“春天”选择习作材料。

2.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

3.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

4. 感受春天的魅力。

教具准备

1. 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选票、构思。

2. 教师准备1,3篇各具特色的范文。

教学过程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这次习作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围绕“春天”自由写作,体现了从读到做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可以模仿

课文写春景、春游活动,也可以写与春天有关的人和事,还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真实感

受写出来。

1. 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意识。

2. 小组合作解决疑惑。

3. 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票范围,提示本次写作目标。二、读写结合,扩展视野

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

都与春天联系紧密,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 2. 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成果中选择习作材料。

3.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材。

三、自主表达、学习修改

1. 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发现亮点,及时点评导向。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

3. 引导学生练习用修改符号在草稿上自主、互动修改。范文: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柳叶绿了,春江的水暖和了。春风习习的从我的身边吹过,万物抽出了新芽,那样鲜嫩的颜色,使春天更加美丽。阳春三月,春风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使人爽快惬意。露水吻湿了片片绿叶,整个山林散发出如酒似蜜的清香。如期开放的桃花,一团团,一簇簇,掩映在绿叶中。我们就在这大好时光去公园找春姑娘。

来到公园,走进大门,穿过林阴小道,就来到了一个大草坪上。在草坪上我看见了那鲜嫩的绿色,嫩绿色的小草,深绿的树叶,浅绿的嫩芽,真美丽。春天不止有这些,还有那各种花朵,瞧~那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大红色的樱花以及最让人注目的大红牡丹,它们有的才长出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长出来了,露

出了它那可爱的小脸蛋,有的还是花骨朵,好象胞涨的就要破开似的。这儿的花儿和绿草,浑和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松树上莺

歌舞语,再加上那小朋友的动人歌声,就构成了一支动人的交响曲。

我看了看我的小伙伴,他们也在欢笑,他们也一定是为找到春天而高兴吧。看~王军、朋朋、马驰、成龙和红艳,他们有的唱歌、有的吃东西,有的玩耍。啊~真是一派柔和的气氛呀

春天你真是如此动人,如此美丽~我找到了春姑娘沙沙的脚步,找到了春天。

第二单元

6.绿手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 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 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 指名分他读课文。

3. 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 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 抽个别读。

3. 开火车读。

4. 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 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 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

1. 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

1. 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 默写生字词语。

3. 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1.学习起因部分。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

?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三、交流讨论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布置作业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板书设计

培育出纯白金盏花将获重金——起因

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经过充满理想绿手指满怀信心

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结果的老园丁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

教后感

7.苹果里的星星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带反思)(人教版)

个人个性化备课 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民和中心小学校 学科语文 三年一班 教者 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四、方法措施 根据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 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采用 “演示、讲解、提问、讨论、交流” 为主的教学技能,注重教给学生学 习方法,充分发挥师生教学当中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教 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标解读和教材宏观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1、积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6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1、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3、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养成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4、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体例: 本册教材编有八个主体单元和一个选读课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两篇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能说会写及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本册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结构起来的?写出知识结构图。 “阅读”版块选有课文16篇,“快乐读书屋”中的阅读材料16篇;“能说会写”版块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各安排8次;每个主题单元后均设计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选读课文单元编有8篇文章。 主体课文 阅读 快乐读书屋 口语交际 主题单元能说会写 习作 本册教材语文七色光 选读单元 四、本册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西师版教材语文四年级教案

西师版教材语文四年级教案 29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填词、朗读等方式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对聂帅产生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百团大战”和课文中重点句段的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聂荣臻的图文资料;带工具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2、由这个课题看,你觉得这篇课文是哪一类型的课文,说说你的理由。相机出 示聂荣臻的图片,介绍聂荣臻的资料。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4、师生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如: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表现出什么……)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始质疑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抽读生字词。 3、运用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等各种方式读准字音。 强调“聂”是鼻音。 4、小老师提醒最容易写错的字。 注意区别“勺”和“匀”;“帅”和“师”。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战火纷飞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毅然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并给了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他们一生难忘和感激。) 【从整体入手,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为学生在整体课文背景把握的基础上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最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 1 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 5 2 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6 3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一5守株待兔 6 4 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 6 5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 6 6 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 6 7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三 6 8 13花钟14蜜蜂15*小虾 6 9 习作语文园地四16小真的长头发 6 10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语文园地五 6 11 习作:奇妙的想象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6 12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 6 13 语文园地六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6 14 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 6 15 语文园地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6 16 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6 17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八总复习 6 18 总复习 6 19总复习 20 21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其中《古诗三首》选编了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苏轼、曾几的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几种可爱的生灵,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限喜爱之情;《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以及燕子的喜爱和赞美;《荷花》一文则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激发了读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昆虫备忘录》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生动描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认真观察自然,并向往探究自然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本单元还主要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实现单元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董瑞芳 一、教材解读 西师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7个单元,36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2篇,“批读课文”7篇,略读课文7篇。从三年级始,阅读课文以主题组元,选文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注重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关怀和审美内涵,注重体现开放意识与时代创新精神,展现丰富的中外文化和渗透科技环保、和平发展等现代意识,具体体现在各单元:第一单元:儿童生活美德教育,第二单元:锦绣山河热爱家乡,第三单元:科技环保关注自然,第四单元:爱心亲情美好情感,第五单元:中外文化了解历史,第六单元:人生智慧哲理故事,第七单元:祥和人生关注人类。 每个单元由5篇课文(第四单元除外)组成,每篇课文后设置了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体验、感悟、积累或小练笔的训练。每个单元后设置了《积累与运用》,名称与第一学段相同,但内设栏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的栏目有: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开心一刻)、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这些栏目十分适合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学习要求。起到了帮助、巩固、梳理及适度拓展的作用。 二、知晓编写意图 一本教材,他有自身的体系,凝聚了编者意图,只有我们明白了编者意图才能正确使用好教材,把握目标落实的度,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下面就请仔细读读主编对本册教材编写意图的解密吧。 1、关于课型。 多样课型有利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把课标要求落到实处。精读文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如: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分析概括、内容探究、表达方法等。注意这种综合能力的年段侧重点(见课标要求、课后练习)。略读文重在了解文章大意,培养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注意有别于精读文的教学,不要面面俱到,不要不放手。批读文从读者视角出发,引导一点或几点的深入学习。以分进合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教学中要适度放手,迁移运用。 例如: 第一单元《日记两则》是有关书面表达的初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以日记的形式引入习作;“言之有物”)。 第二单元《西藏高原》了解阅读的基本要领(思考;抓重点、特点;揣摩;了解知识;学习表达方法;积累)。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 试题及答案 此套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材大纲同步,本站试卷覆盖了人教版、北师大版、西师大版、苏教版、语文S版、语文A 版北京版湘教版冀教版等各版本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小学语文期末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拼音、图片之类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本帖子二层(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QQ! 试卷内容预览: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应用(4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ruì wēi è kāng kǎi ()雪消融,百花盛开,()的群山()地显现出自己的春装。草 ping jū juān yuān yāng ()上,小马()在散步,树上,杜( )啼鸣,小河里,( )戏水。好一幅春景图啊! 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3分) (1)小教(jiāo jiào)授,请你再教(jiāo ji ào)教我。 (2)叔叔开着载(zǎi zài)汽车在外地跑生意,有三载(zǎizài)没回家了。 (3)这种鲜( xiān xiǎn )花很鲜(xiān xi ǎn)见。 3.查字典填空.(5分) “丢卒保帅”的"卒"字,音序是(),音节是();查部首是先查()部,再查()画.解释有:1兵;2差役;3完毕,结束;4死.“丢卒保帅”一词中的"卒"应是第()种解释.

4.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 (1)胆量大,胡作非为。() (2)没有任何办法。() (3)精神或注意力高度集中。() (4)救助、医治快要死的或受伤的人。() (5)非常寒冷的冬与酷热的夏天。() 5.选词填空。(5分) 冷静平静恬静安静宁静 (1)班主任出现在教室门口,教室顿时( )下来. (2)王老师结我们说:“考试时要(),不要急躁。” (3)四周连绵的青山,环抱着这个()的小山村。 (4)()西湖犹如硕大的镜子。 (5)月光照在盲姑娘的()的脸上。 6.补充下列句子。(5分) (1) ,莫如勿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备课 (2020年8月1日)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进校学习。我校三年级语文老师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空中课堂”服务活动方案,做到“离校不离教,网上可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停课不停学,线上可指导。”我们秉承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其中男生21名,女生22名。从整体看,本班孩子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居家学习以来,绝大部分的都在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下完成了“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的学习任务,并且积极完成任务单或人人通空间的作业,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

三、教材分析及“空中课堂”教学视频的分析 2019年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时间比较短,每节课的视频大约在15-20分钟,在线教学重在教学方法的指导,对于课本内容并没有深入学习,但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后,可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字词可以掌握,所以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好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完成预习工作。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燕子》课文及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燕子》课文及教 学设计 【导语】好一幅人与燕亲密无间、和睦相处的生动画卷!全文语言优美、文字清新,充满童真童趣,在语感培养和人文熏陶诸方面都有丰富的营养。以下是八文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 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地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啾声。 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水田里的秧苗,塘边的柔柳,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 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奶奶在靠近房梁的墙上,钉上两个小竹桩,上面放一片新瓦——这是给小燕子筑窝用的。几天后,两只燕子一前一后,绕着房梁飞了几圈,落在瓦片上,歪着头,小黑豆般的眼睛调皮地朝我们滴溜溜地转,轻声细语地说:“叽咕、叽咕……” “燕子在说什么呢?”我问奶奶。

奶奶告诉我:“燕子在说,不借你的盐,不借你的醋,只借你的屋,让我们来住。” 我乐极了,对着小燕子喊:“你们住吧!” 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哦,原来燕子是在用辛劳打扮春天、保护春天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挂图,表现欢快情绪的音乐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生字“捷”“瞬”“漾”的记忆和书写。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7、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8、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1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9、板书设计: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10、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6、教具准备: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

西师版四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 语文试题姓名:分数: 一、积累运用。(40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 呼啸麦茬艄公斩尽杀绝 2. 根据拼音,把字词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里。6分 wúdōu púshìqiǎnɡbǎo xùn xièqì 荒()( )风胸()()世()通()员装()()墙 3.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注释。3分 (1)千里黄云白日曛()A.同“熏”,熏陶。B.日出时的明亮光线。C.太阳落山时的昏暗光线。 (2)李白乘舟将欲行()A.想要 B.将要 C.需要 (3)为了开辟新天地()A.创造,开创 B.驳斥或排斥 C.透彻 4.区别组词语。4分 副()嚓()畔()赠() 幅()擦()绊()增() 5.按要求写词语。3分 (1)衣冠楚楚(ABCC式): (2)无穷无尽(含近义词): 6.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一个四字成语。4分 (1)那棵橡树亭亭如盖的树冠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起来。() (2)聂耳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他带着安娥来到大街上。() (3)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增加了。() (4)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散发出的香味实在是让人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7.按要求做题。13分 (1)按“骄傲”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自豪): ②(自以为了不起): (2)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 ①改为“被”字句: ②改为“把”字句: (3)古诗文理解填空。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对于世间的许多事,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比如学习,《弟子规》中说:“子不学,。幼不学,。”关于读书,杜甫说“,。”关于爱国,顾炎武说“,。”关于朋友间的送别,高适说“,。” (4)钓鱼岛是中国的。 改为反问句: 8.口语交际。3分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终试题及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应用(46分) 1.看拼音写汉字(8分) gān gà jié cháo jīfěng xiū rǔ (1)遇到( )的事,要学会自我( )。面对( )、 ( ), kāng kǎi 要( )反击。 páng bó wēi é mù yù (2)登上气势( )、( )雄伟的华山, ( )在阳光中, 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悠然自得万籁俱寂循循善诱 B. 毛遂自见置之度外张口结舌 C. 前程是锦心急如焚如泣如诉 3.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2分) A .宝贵的构思 B .巧妙的魔术 C .神奇的时间 4.我会说(2分) 学校组织春游,要买东西,小明回家该怎样向妈妈说。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头接()语()心()()口()心 ()口开()()()其谈口()()河 从容()定愁()不展笑()颜() 旁()无人()()其谈()口开河 语()心长排()解难 6.根据课内积累,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7分) 知而弗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冰冻三尺,。窗户口吹喇叭——。 黄山归来不看岳,。 请写一句农谚: 7.课文链接。(8分) 《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 《题西林壁》诗中有三对反义词,他们是和和和诗中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诗句是: , 。 《黄河的主人》中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和,战胜了成为了滚滚黄河的主人。 8.按要求做题。(7分) (1)露珠闪耀。(扩句) (2)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着许许多多的庄稼。

缩句: (3)我在白龙市场附近住。(改变次序,意思不变) (4)学校的工作很重要,我不能离开。(不改变愿意,改为问话语气) (5)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当着人来写,让句子更形象) (6)你想将天上的云朵比喻成什么,写出来。 (7)成语接龙。 熟能生巧 9.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2分) 桃花梅花雪花桂花 猪肉牛肉鸡肉肥肉 爸爸妹妹奶奶同学 二、语文实践(8分) 1.给字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闻:1.听见 2.听见的事、消息。3.名声。4.用鼻子嗅气味。 世界闻.名()闻到香味() 新闻联播()耳闻目睹() 顾:1.转过头。2.注意、照管。3.拜访。4.前来购买商品的人 顾客()奋不顾身()三顾茅庐()环顾四周() 2.口语交际(4分) 假如你是红领巾监督岗的一员,你发现一同学衣冠不整并没戴红领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1 《古诗三首》 一、新课导入 1.师述: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三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诗歌的形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请欣赏: 2.(PPT出示:春天和初夏美景的图片。) 2.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 3.(回顾学法并板书: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12个生字。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

境美。 学习重点: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供教师参考) 初读诗歌,模仿老师的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前两首诗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后一首诗又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字词运用(PPT出示)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 融(róng)燕(yàn)鸳(yuān)鸯(yāng)惠(huì)崇(chóng) 芦(lú)芽(yá)梅(méi)溪(xī)泛(fàn)减(jiǎn) 迟日燕子鸳鸯惠崇晚景蒌蒿(lóu hāo) 河豚(tún)泛尽绿阴黄鹂 2.检查字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精品]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 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12课讲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设想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设计试图通过改变人称视角,依托文本,进行想象,读写结合。 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最受感动的内容。”通过想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用你最佳的精神状态告诉我,你很想成为故事中的一员。 (二)、走进故事,品词读句。

1.(出示课件)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我在海边散步,无意中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你看到了吗?这些小鱼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描述小鱼被困的情景,想象小鱼怎样挣扎,可能说些什么,体会它们处境的危险。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 2.(出示课件:成千上万被困的小鱼,并用字幕配合语言渲染。)“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光,这些小鱼也会干死的。” 我继续向前走着,忽然停下脚步,看到小男孩每走到一个水洼旁都弯下腰去,你猜,小男孩在干什么? 自学第四段,勾画出小男孩在做什么,试着带动作读一读。 指名表演读,评议哪里演得好,读得好。 从“不停地捡起”、“用力地扔回”这两个动词,感受小男孩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地抢救小鱼。 师生一起表演朗读。 3.创设师生情景对话,理解小男孩的心理。 我忍不住走上前,(摸着学生的头)问:“这么多小鱼你救不完的。”生略 “那你为什么还救它们?”生略 “你这样做有谁在乎呢?”“为什么?”生略 “小鱼,你在乎吗?”“为什么?”生略 “那边的小鱼,你在乎吗?”“为什么?”生略 “除了小鱼,还有谁在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略 (通过对话,想小鱼之所想,小男孩之所想,深入到故事中去。) (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 4.(出示课件:救助小鱼的图画,“爱的奉献”乐曲作陪衬,和三句被感动的句子。) 教师表演读第一句:面对鱼儿对生命的渴望,面对小男孩儿那颗炙热的爱心,我被感动了……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分5分) 日积月累(32分) 一、请写一条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在下面田字格里,注意书写规范、 美观、整洁。(2分)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觉得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ch e gum 澄( ) ( )溉 x m l i C o 烟() 火( ) 三、组词。( 4分) 诞( 燥( ) 涎( 噪( ) 四、照样子写词语。( 8分) 懒洋洋(ABB 式)- 心平气和(含近义词)- 、 lu o w cn 赤( ) ( )美 ch ① xi ① ( ) ( )欲滴 沏( ) 增( ) 砌( ) 赠( )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2.看例子,仿写一个拟人句。 例:桃花开了,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子不学,()。幼不学,()。 (2)(),留取丹心照汗青。 ⑶书犹药也,()。 虚心使人进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七、请写有关猪八戒的故事歇后语各两个(4分) 阅读理解(35分)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老婆婆的手像___________________ ,脸像 ______________ ,牙 齿________________ ,两颊_________________ ,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采用______ 的手法写出了老婆婆 的外貌。 2、“________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 ”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 ,作者是—,课外你积累的表达朋友依依 惜别之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学了这册课本,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写出你喜欢的原因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11-01-13 09:30 .春的消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 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 车。?“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四、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 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 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 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1《燕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字词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导入新课,初读课。 3.学习课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 (板书课题:l燕子) 二、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读通顺。

2、默读课:(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骏()俏()悄()拢() 竣()峻()哨()梢()笼() 添()沾()倦()谱()符() 填()粘()圈()普()附()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思考:课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

2019-2020年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应用(46分) 1.看拼音写汉字(8分) gān gà jié cháo jī fěng xiū rǔ (1)遇到( )的事,要学会自我( )。面对( )、 ( ), kāng kǎi 要( )反击。 páng bó wēi é mù yù (2)登上气势( )、( )雄伟的华山, ( )在阳光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悠然自得万籁俱寂循循善诱 B. 毛遂自见置之度外张口结舌 C. 前程是锦心急如焚如泣如诉 3.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2分) A .宝贵的构思 B .巧妙的魔术 C .神奇的时间 4.我会说(2分) 学校组织春游,要买东西,小明回家该怎样向妈妈说。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头接()语()心()()口()心 ()口开()()()其谈口()()河 这些成语都与有关。 6.根据课内积累,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7分) 知而弗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冰冻三尺,。窗户口吹喇叭——。 黄山归来不看岳,。 请写一句农谚: 7.课文链接。(8分) 《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 《题西林壁》诗中有三对反义词,他们是和和和诗中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诗句是: , 。 《黄河的主人》中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和,战胜了成为了滚滚黄河的主人。 8.按要求做题。(7分) (1)露珠闪耀。(扩句) (2)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着许许多多的庄稼。 缩句: (3)我在白龙市场附近住。(改变次序,意思不变) (4)学校的工作很重要,我不能离开。(不改变愿意,改为问话语气) (5)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当着人来写,让句子更形象) (6)你想将天上的云朵比喻成什么,写出来。 (7)成语接龙。 熟能生巧 9.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2分) 桃花梅花雪花桂花 猪肉牛肉鸡肉肥肉 爸爸妹妹奶奶同学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 6、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7、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8、板书设计: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6、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 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 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 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四、课堂小结: 7、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