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办法办法

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办法办法
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办法办法

Xxxxx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国研投资有限公司

二 0 年月

目录

第一章内部操纵的基础 (3)

第二章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操纵制度 (15)

第三章资金治理制度 (23)

第四章存货内部治理制度................ (30)

第五章固定资产治理制度................ (36)

第六章往来款项内部操纵制度................. . (45)

第七章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治理制度 (49)

第八章长、短期借款内部操纵制度 (53)

第九章收入治理制度 (57)

第十章成本费用操纵制度 (61)

第十一章利润分配治理制度 (66)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治理制度 (68)

第十三章投资治理制度 (72)

第十四章应收、应付票据治理制度 (74)

第十五章发票及财务票据的治理制度 (77)

第十六章预算治理制度 (79)

第十七章对外担保治理制度 (85)

第十八章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 (88)

第十九章文档治理制度 (92)

第二十章印章治理制度 (94)

第二十一章信息保密制度 (97)

第二十二章职员治理制度 (100)

第二十三章工资治理制度 (109)

第二十四章绩效考核治理制度 (112)

第二十五章生产打算治理制度 (115)

第二十六章安全生产治理制度 (118)

第二十七章统计治理制度 (121)

第二十八章技术治理制度 (124)

第二十九章产品研发治理制度 (131)

第三十章质量治理制度 (137)

第三十一章安全保卫治理制度 (144)

第三十二章设备治理制度 (147)

第三十三章环境爱护治理制度 (156)

第三十四章信息系统安全治理制度 (159)

第三十五章物资采购治理制度 (164)

第三十六章销售治理制度 (168)

第三十七章招投标治理制度 (173)

第一章内部操纵的基础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操纵制度建设,强化企业治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依照《公司法》、《会计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操纵指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操纵是指经理层及所有职员共同实施的,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爱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操纵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治理方法与操纵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建立健全内部操纵制度,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权责明确、治理科学。

(二)保证国家法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司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制度,形成覆盖公司所有部门、所有业务、所有人员的预算操纵机制。

(四)保证所有业务活动均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促使公司的经营治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

(五)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均通过适当的授权,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有效发挥作用,防止毁损、白费、盗窃并降低减值损失。

(六)保证所有的经济事项真实、完整地反映,使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

(七)防止、发觉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

第四条公司内部操纵涵盖公司经营治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环节。建立的内部操纵时,应当考虑以下差不多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阻碍、制约公司内部操纵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操纵的基础。内部环境要紧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不、科学分析和评价阻碍公司内部操纵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操纵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要紧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不、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三)操纵措施。操纵措施是依照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内部操纵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操纵的具体方式。操纵措施结合公司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要紧包括职责分工操纵、授权操纵、审核批准操纵、预算操纵、财产爱护操纵、会计系统操纵、内部报告操纵、经济活动分析操纵、绩效考评操纵、信息技术操纵等。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公司经营治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公司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操纵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要紧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公司内部和与公司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五)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公司对内部操纵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

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操纵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要紧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操纵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操纵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公司内部操纵自我评估是内部操纵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条制定与修改内部操纵制度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内部操纵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二)全面性原则。内部操纵在层次上应当涵盖治理层和全体职员,在对象上应当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和治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幸免内部操纵出现空白和漏洞。

(三)重要性原则。内部操纵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操纵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四)有效性原则。内部操纵应当能够为内部操纵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公司全体职员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操纵的有效执行。内部操纵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

(五)制衡性原则。公司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操纵的差不多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内部操纵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操纵之上的专门权力。

(六)适应性原则。内部操纵应当合理体现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治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七)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操纵应当在保证内部操纵有效性的前提下,

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操纵。

第二节内部环境

第六条公司依照经营治理的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在各机构配备相应的业务人员。

第七条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及职能划分应符合内部操纵原则和目标。

第八条各部门治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差不多条件:

(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必须的专业技术资格。

(三)具有该职务所需的业务能力业务经验。

(四)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治理的有关知识。

(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六)躯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第九条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部门设置和治理人员的资格、任免、回避已有规定的,公司在设置该部门和任命治理人员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或职责划分发生改变,应符合公司内部制度的规定和内部操纵的原则,按照确定的授权体系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机构、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应当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回避的原则,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提高岗位设置的效率,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三节风险评估

第十二条风险,是指对实现内部操纵目标可能产生负面阻碍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十三条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不、科学分析阻碍公司内部操纵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

第十四条风险评估一般应当按照目标设定、风险识不、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程序进行。

第十五条目标设定是风险识不、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前提。公司按照战略目标,设定相关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与资产安全完整目标,并依照设定的目标合理确定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同意的风险水平。

第十六条公司在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识不阻碍内部操纵目标实现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

第十七条应当关注的内部风险因素一般包括:高级治理人员职业操守、职员专业胜任能力、团队精神等人员素养因素;经营方式、资产治理、业务流程设计、财务报告编制与信息披露等治理因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基础实力因素;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技术因素;营运安全、职员健康、环境污染等安全环保因素。

第十八条应当关注的外部风险因素一般包括: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资源供给、利率调整、汇率变动、融资环境、市场竞争等经济因素;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基础、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电子商务等科技因素;自然灾难、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第十九条公司针对已识不的风险因素,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阻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公司依照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风险类不确定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标准。

第二十条公司依照风险分析的结果,依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运用专业推断,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对公司阻碍的严峻程度进行风险排

序,确定应当重点关注的重要风险。

第二十一条公司依照风险分析情况,结合风险成因、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同意风险水平,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第二十二条风险应对策略一般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

第二十三条公司对超出整体风险承受能力或者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同意风险水平的风险,应当实行风险回避。

第四节操纵措施

第二十四条经理层应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及时改进内部操纵,调整机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完善授权体系。

第二十五条各项业务活动应遵守本制度及公司其他治理制度所确定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和业务授权进行。

第二十六条各业务部门应及时向财务部传递会计核算所需单据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第二十七条财务部定期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资产盘点,保证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

第二十八条公司各部门应妥善保管各类业务资料,保证内部操纵档案的完整。内部操纵档案为公司提供利用,原则上不得借出,有专门需要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内部操纵档案按照不同业务类型分不确定保管期限及销毁方式。

第二十九条业务人职员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工作连同负责保管的内部操纵档案全部移交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离职。移交人员对移交的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公司设执行董事一名,由控股股东高才科技有限公司聘任或解聘。

执行董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治理工作,组织实施总公司决议,并向总公司报告工作。

(二)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打算和投资方案。

(三)拟订公司内部治理机构设置方案。

(四)拟订公司的差不多治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六)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

(七)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总公司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治理人员。

(八)本章程或总公司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三十一条在总公司授权下,执行董事对公司内部操纵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完善负责。执行董事应充分履行职权,健全公司内部操纵制度,确保内部操纵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三十二条经执行董事授权,公司各业务部门在其规定的业务、财务、人事等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经营治理职能。

第三十三条各项经济业务和治理程序必须遵循交易授权原则,经办人员的每一项工作必须是在其业务授权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的。

第三十四条对已获授权的部门和人员应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已不适用的授权应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第五节信息与沟通

第三十五条信息与沟通,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公司经营治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公司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

第三十六条公司全面收集来源于公司外部及内部、与公司经营治理相

关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为内部操纵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支持。

第三十七条内部信息要紧包括会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资本运作信息、人员变动信息、技术创新信息、综合治理信息等。

公司通过会计资料、经营治理资料、调查研究报告、会议记录纪要、专项信息反馈、内部报刊网络等渠道和方式猎取所需的内部信息。

第三十八条外部信息要紧包括政策法规信息、经济形势信息、监管要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行业动态信息、客户信用信息、社会文化信息、科技进步信息等。

公司通过立法监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组织、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研究、外部来信来访、新闻传播媒体等渠道和方式猎取所需的外部信息。

第三十九条公司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外部沟通渠道,对外部有关方面的建议、投诉和收到的其他信息进行记录,并及时予以处理、反馈。

外部沟通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沟通。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及时向投资者报告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方针、年度预算、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利润分配方案以及重大担保等方面的信息,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要求,妥善处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二)与客户的沟通。公司通过客户座谈会、走访客户等多种形式,定期听取客户对销售政策、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货款结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客户需求和客户的意见,妥善解决可能存在的操纵不当问题。

(三)与供应商的沟通。公司通过供需见面会、订货会、业务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与供应商就供货渠道、产品质量、技术性能、交易价格、信用政策、结算方式等问题进行沟通,及时发觉可能存在的操纵不当问题。

(四)与外部审计师的沟通。公司通过定期听取外部审计师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操纵等方面的建议,以保证内部操纵的有效运行以及双方工作的协调。

第六节监督与检查

第四十条监督检查,是指公司对其内部操纵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

第四十一条公司利用信息与沟通情况,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实施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信息与沟通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十二条履行内部操纵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及人员,应当加强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树立并增强监督检查的权威性。

第四十三条监督检查过程中发觉的内部操纵缺陷,应当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进行报告。

第四十四条内部操纵缺陷,是指内部操纵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者内部操纵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觉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重大缺陷,是指业已发觉的内部操纵缺陷可能严峻阻碍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四十五条公司结合其内部操纵,对在监督检查中发觉的违反内部操纵规定的行为,及时通报情况和反馈信息,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维护内部操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四十六条公司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监管规则的规定提交并披露(以财务报告为主的)内部操纵自我评估报告时,在内部操纵自我评估报告中披露以下内容:

(一)声明公司经理层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操纵负责,并履行了指导和监督职责,能够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声明差不多遵循有关的标准和程序对内部操纵设计与运行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估。

(三)对开展内部操纵自我评估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简要描述。

(四)声明通过内部操纵自我评估,能够合理保证公司的内部操纵不存在重大缺陷。

(五)假如在自我评估过程中发觉内部操纵存在重大缺陷,应当披露有关的重大缺陷及其阻碍,并专项讲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六)保证除了已披露的内部操纵重大缺陷之外,不存在其他重大缺陷。

(七)自资产负债表日至内部操纵自我评估报告报出日之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假如内部操纵的设计与运行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讲明重大变化情况及其阻碍。

依法应当披露的内部操纵自我评估报告,经执行董事审议批准后公布。

第七节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制度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制度自执行董事批准后生效。

第二章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操纵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差不多环节,是对会计核算和

会计治理服务的基础工作的统称。

第三条会计基础工作操纵制度是为保证会计基础工作满足会计核算与治理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与协调的方法、措施与程序的总称。

第二节会计机构与岗位设置

第四条公司的会计机构为公司财务部,财务部长为会计机构负责人。

第五条依照会计工作和公司实际需要设置以下会计岗位:财务部长、出纳、核算、总帐报表等。

第六条会计工作岗位,能够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登记工作。

第七条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

第三节会计人员

第八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九条会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

第十条会计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每年有一定时刻的后续教育。

第四节会计核算

第十一条会计核算的要紧内容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报告。

(一)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第十二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第十三条公司发生的下列事项,应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十四条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核算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

第十五条会计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十六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以权责发生制为记帐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除非有特不的讲明)。

第十七条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不阻碍会计核算、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和对外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依照公司实际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第十八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及使用的软件,应符合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不得设置帐外帐,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第十九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第二十条会计记录的文字使用中文。

(二)填制会计凭证

第二十一条办理本制度第十三条规定的事项,必须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应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及时送交财务部相关人员。

第二十二条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觉原始凭证有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

第二十三条会计人员要依照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要求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分为现金凭证、银行凭证和转账凭证。

第二十四条关于机制记账凭证,要认真审核,做到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无误。打印出的机制记账凭证要加盖制单人员、过帐人员、审核人员、核准人员印章。关于现金凭证、银行凭证要加盖出纳人员印章。

第二十五条会计凭证应当及时传递,不得积压。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当按照编号顺序装订保管,不得散乱丢失。

第二十六条记账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七条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专门缘故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财务部长、总会计师批准,能够复制。

(三)登记会计账簿

第二十八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公司预算治理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采纳“金蝶”财务软件,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

第二十九条用计算机自动登记帐簿,打印的会计账簿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员、审核人员、财务部长签字或者盖章。

第三十条应当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帐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第三十一条应当按照规定和要求定期结账。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

(四)编制财务报告

第三十二条必须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和披露要求编

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及其讲明。

第三十三条会计报表应当依照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讲明清晰。任何人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篡改会计报表的有关数字。

第三十四条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

第三十五条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依次编定页码,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财务报告所属年度、季度、月度、送出日期;月报应经财务部长审核、总会计师批准后方可报出;半年报、年报需经董事长、总会计师、财务部部长签字并盖章后方可报出。假如发觉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有错误,应当及时办理更正手续。

(五)会计工作交接

第三十六条会计人职员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离职。

第三十七条接替人员应当认真接管移交工作,并接着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

第三十八条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监交人负责监交。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财务部长负责监交;财务部长、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第三十九条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第四十条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

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讲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第四十一条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六)会计档案治理

第四十二条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告等),由财务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财务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由财务部编制移交清册,移交办公室(档案室)统一保管。

第四十三条公司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专门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十四条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查阅、复制登记制度,将查阅日期、查阅单位和人员、查阅情况和结果、批准人和经办人等,作出详细记录,以备查考。

第四十五条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应由公司档案室和财务部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等内容。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报公司审批。

(七)财务印鉴的治理

第四十六条保管:在财务治理部范围内两个印章要分不保管,具体保管人员由财务部长指定,但保管人员要保证自己离开办公室时印鉴要入柜落锁,未经登记、审批财务印鉴不同意带出办公区域。

第四十七条使用:相关保管人员不得在空白的相关银行单据或者其他单据上加盖财务印鉴。

第四十八条印鉴的刻制、启用、变更、收缴、保存或销毁,由财务治

理部统一负责办理。启用新印章的通知,需作为文书档案永久保存。

第五节监督与检查

第四十九条上级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对本公司制度执行情况具有监督与检查权力。

第五十条监督检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

第五十一条在监督与检查过程中,发觉内部操纵的薄弱环节,要及时纠正和完善,发觉重大问题要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六节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本制度自执行董事批准后生效。

第三章资金治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货币资金的内部操纵,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

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操纵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通过执行本制度,在资金治理上能够规范运作,在费用请款时就能做到归口操纵,使资金的收支做到有打算,达到减少压占公司资金、操纵费用、杜绝损失的目的。

第二节分工授权及实施执行

(一)现金治理

第四条公司现金的使用范围应符合国家《现金治理方法》的规定,严格操纵现金结算,超出结算起点的付款应通过银行结算;专门情况下需要现金结算的,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公司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

第五条公司应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的限额为1000元,凡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公司现金的存入及取出应派车辆接送,切实做好安全保卫措施。

第六条除零星现金收入能够补充库存外,收入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不得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专门情况确需坐支的,应事先报总会计师批准。

第七条现金的治理必须严格执行钞票、账分管的原则。

第八条出纳与会计人员必须分清责任,实行相互制约,加强现金治理。

第九条从银行提取现金,由经办人填写现金支取申请单或借款单、经执行董事批准,总会计师或财务部长审核后,交给出纳人员到银行提取。

第十条一切现金支出都要有原始凭证,由经办人签名,经执行董事批准,或执行董事授权的主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批准、财务部长审核后,出纳人员才能据以付款,出纳人员不得受理未按规定审批的付款业务,不得受理不完整、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第八章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内部控制目标 (一)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方案与程序等的总称。 (二)目标 1. 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 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3. 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 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三)有关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 1. 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2. 内部控制只能为会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 3.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其控制的目标和作用不能完全发挥 (四)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当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执行有效时,会计数据出现错弊的可能性就小,反之,错弊的可能性就大。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审计中引入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不是注册会计师的真正目的,而是把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审计的工具,来确定查

账(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数量。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应当对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了解。 2.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以及将要执行的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不管内部控制多么良好,实质性测试绝不能取消。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运行有效,注册会计师可能相应减少对相关账户或交易类别的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不能根据内部控制的强弱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只有实质性测试才能为审计意见提供证据,所以实质性测试是每一次审计所必须的程序。换而言之,审计风险模型中的控制风险始终应大于零。 二、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的三要素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作者:高绍维 当前,企业要在世界资本体系中健康有序运行,首先要保障和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发展轨迹发现,建立有效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企业有序运行,而且可以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水平,不管对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企业而言,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经营。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只有建立健全以风险方法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深化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唯有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 最后,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点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面对日益融合的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条件,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企业处于高风险之中。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这些企业内外风险都给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增加了压力,带来了不确定性,处理不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企业要制定内部控制就要本着防范预防风险的目的去操作。如何把握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应对,成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 总的而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面临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内部控制的规划上,应当着重考虑如下情况:企业管理层有没有制订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划,以及制订的规划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是否仅仅将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只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不发挥实际效用、没有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积极意义;是否制订了内部控制年度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践中。这是内部控制在规划方面的关键点和风险点。 2.在内部控制的组织部门和机构方面,要考虑的风险点有:内部控制负责人与公司的主要领导是否为一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落实;内控部门人员是否对内部控制法规和制度足够了解和熟悉;相关人员是否对内控工作积极热心、切实负责;内控部门成员是否具有足够代表性。针对此方面,企业应合理设置内控部门,匹配内控人员,由主要领导督促执行。 3.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上,要考虑以下关键点和风险点:单位是否足够重视内部控制作用,是否有意培养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是否将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作为深化企业管理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管理层是否具有强烈的遵纪守法意识;能否实现关键岗位的定期轮流;企业的相关子公司是否也制订内部控制战略规划。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在环境建设方面的关键点。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考核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2012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责任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A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董事会决定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草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支付相当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的咨询费用。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甲公司于2011年4月引进新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1年5月1日起在部分子公司试点运行。由于该系统至今未在甲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董事会同意不将与该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纳入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董事会同意A会计师事务所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但应及时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作为甲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甲公司销售部门于2012年2月初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预计可能造成的坏账损失占甲公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的30%,董事会责成销售部门立即整改。鉴于上述事项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后,董事会讨论认为,该事项不影响A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5)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上述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2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6)关于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提高审计效率,董事会决定自2012年起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进行。董事会建议聘任为甲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董事会要求经理层在与B会计师

三九集团内部控制案例

三九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九集团的前身是1986年退伍军人赵新先创立的南方药厂。1991年总后出资1亿元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手中收购了南方制药厂成立了以三九医药、三九生化和三九发展为一体的三九集团总资产达200多亿元。此后三九集团为加快发展偏离了经营医药的主业持巨资投向房地产、进出口贸易、食品、酒业、金融、汽车等领域采取承债式收购了近60家企业积淀了大量的债务风险。涉足过多陌生领域且规模过大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给集团带来巨大财务窟窿。截至2003年底三九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欠银行98亿元。2005年4月28日为缓和财务危机三九集团不得不将旗下上市公司三九发展卖给浙江民营企业鼎立建设集团三九生化卖给山西民营企业振兴集团。自此“三九系”这一词汇从历史中消失。 二、从内控方面揭示的问题 1、放弃主业导致管理失控 三九集团本是以经营中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但为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却贸然进入了与医药毫不相关的房地产、进出口贸易、食品、酒业、金融、汽车等领域。这些产业与主业没有一点联系既不能与主业发展有效衔接还分散了注意力且这些非相关领域竞争激烈风险大原有管理人员很少有相关管理经验造成管理断档和管理真空。 2、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集团董事不重视财务管理用人不当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没有落实好导

致集团内部信息不对称无法控制好集团的资金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混乱出现许多浪费与错误投向。 <1>从财务管理制度上看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财务监督体制集团资金使用混乱。集团的资金在5000万以下的赵新先从不过问至于资金流向以及资金效率更不重视。整个三九集团的资金管理是哪里需要资金不管合理与否资金就流向哪里当没有足够资金时只能就抽用别家子公司资金。2从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制度看采用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但是赵新先并没有通过财务监督以及其他各种监督控制制度对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监督。这直接导致了三个后果第一信息不对称。决策容易受到子公司经理的误导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第二赵新先无法控制好集团的资金第三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混乱出现许多浪费与错误投向。3、权力过于集中 从形式上看三九集团确实也建立了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但是其治理结构却流于形式。在整整20年时间里面赵新先在三九集团中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他超越了一切制度的约束以他的意志来决策。三九集团的财务以及人事决策都由赵新先一人决定。至于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制定问题三九集团也有成立了以专家为主体的战略委员会但实际上真正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也是赵新先一人。三九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决策、人事、财务决策体现的都是赵新先个人的意志。在这种决策机制下赵新先的个人决策失误直接就能够导致企业的失败。 三、问题的形成原因

内部控制五要素

按美国的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分为以下五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察 中国的《内控规范》借鉴了美国的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并结合中国国情,要求企业所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 1、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内部监督 详解: 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五项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

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10425 重点资料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是一个过程 2、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3、只能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1、组织架构——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2、控制对象——人事、财务、会计、生产 3、控制依据——制度、预算 4、进程时序——事前、事中、事后 5、控制范围——战略、经营 内部控制的演进 1、萌芽:内部牵制(《周礼》两个人犯错的可能性小;双人记账……)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4、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 1、公司在多加银行开立了新账户,并且已经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哪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来往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现金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披长) 薯条欺诈理论(得逞之后会上瘾,直至东窗事发) 烂苹果欺诈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 白领犯罪理论 4个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打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冰山一角理论(不看到的多得多)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欺诈的核心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于企业欺诈的源头 2、企业高层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风险 ——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期望值的变动 企业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伴随内部控制实践的逐渐丰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出现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简介 (一)中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以下作用: 1.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减少和避

免企业风险。 2.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1.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造成内部控制权责不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 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企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应对、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3.内审未有效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确保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我国很多企业虽设置了内审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因此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忽视企业文化,未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是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取决于员工素质程度,很多企业没有制定和实施有

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五要素分析

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案例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集团因内部管理混乱,2003年底陷入资不抵债境地,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出现严重的信用和债务危机。2004年7月国务院批准对三九集团实施债务重组。 涉案领导被判刑 深圳市罗湖区法院近日对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三九企业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赵新先等四人滥用职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滥用职权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赵新先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判处陈达成、荣龙章、张欣戎有期徒刑一年零七个月至一年零六个月。 用人需“疑”: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从三九集团的上级单位到赵新先本人,在用人的时候都强调“用人不疑”,很少对他们所用的人进行一定的监督与控制。这是三九集团失败的重要原因。

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 一.内部环境——重要基础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作为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的赵新先及其他领导人却滥用职权致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和一年零七个月至一年零六个月不等。领导人的不正直不合格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环境。 集团因内部管理混乱,2003年底陷入资不抵债境地,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出现严重的信用和债务危机。企业的信用问题也使得内部环境不够良好。 二.风险评估----重要环节 风险评估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任何项目的投资都存在风险,而三九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明显缺少风险评估的环节,或者说做不够好。 三.控制活动----重要手段 控制活动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由此可见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相当混乱,使得企业无法形成良好的运行体制。 四.信息与沟通----重要条件

企业内部控制 自学考 考试重点

第一章内部控制导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P3 是一个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只能是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根据企业组织构架,分类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 治理控制是内部控制最高层次,依次递归,作业控制是第三层次 ◆内部控制的演进 一、控制萌芽期:内部牵制P8 实物牵制、物理牵制、分权牵制、簿记牵制 二、内部控制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盒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有组织计划以及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 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记录。三、内部控制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P11 重点是: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必须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 第二章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事件之一: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6点 1:公司在多家银行开立了账户,并且已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那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的业务往来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先进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公司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 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彼长) ◆薯条欺诈理论 欺诈得逞之后会上瘾,不断接着欺诈直至东窗事发 ◆企业风险可以划分系统风险跟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不可规避,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 ◆风险管理可能采用的策略包括P43 规避、降低(主动的措施,预防与抑制)、分担、承受、专人负责管理风险 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内部控制目标分四层P51 1:企业所有者:安全性(基本目标)、经营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目标) 会计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作为保障 2:企业董事会:运营效率效果(最高目标) 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经营信息)可靠性是保障性目标。 3:企业管理当局:企业运营效果(最高目标), 查错纠弊、保证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经营信息)有效的目标服务于资产安全和经营安全性目标。 4:一般员工:经营效率效果(首要目标)、道德品质提升(较高层次目标) ◆中美内部控制原则比较 共同点:“制衡性原则”,讲究内部不同部门互相牵制,使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不同点:中国原则第一条是“合法性”讲究内部控制成本效益;美国则不惜代价进行内控。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财务处:王庆华 引言 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在现代企业经营条件下,内部控制系统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现代企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与管理目标的需要,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实践意义出发,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由来已久,许多国家的组织和学者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很多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根据各个时期内部控制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 在封建社会出现了内部控制的萌芽,统治阶级采用了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的方法,以防止掌管和使用钱赋的官吏弄虚作假、侵占财物。内部牵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并且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36年。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文告《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中第一次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专业术语。(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内部控制被分为两个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牵制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目标不仅是要保护财产的安全,还要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益。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概念。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指出这一点并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20世纪末,美国“发起组织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此可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H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H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一、案例阐述 A公司因生产经营所需,计划通过增资扩股吸纳新的股东。H公司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随后与A公司签定投资协议,并根据董事会决议和投资协议于2002年6月对A公司投出6000万元。 2002年12月,由于A公司增资扩股的相关法律手续尚未办理完毕,H公司的投资交易未能完成。H公司投资部与A 公司签订至2002年12月的资金占用费补充协议,根据该补充协议的相关条款H公司收取了至2002年12月底资金占用费262万元。至2003年4月根据A公司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验证H公司实际出资3000万元,占股权比例15%,2003年9月收回多投的投资款3000万元,2004年收到分回的当年5月至12月的投资收益240万元。H公司没有能够收到2003年1月至4月原投出资金6000万元和5月至8月多投出资金3000万元的资金占用费,导致H公司投资收益未得到有效保证。

二、案例分析及内控防范措施 1.本案例中,H公司对外投资业务存在的失控点为: (1)公司投资部门对该投资项目事前做了可行性研究并做出需投资6000万元的结论,但实际投资只需3000万元;对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缺乏应有的监督检查。 (2)在被投资单位相关增资手续未办完的情况下就投出了资金。 (3)未追究A公司对出资额发生变化的原因、A公司是否履行相关手续并得到H公司的认可、多投款项为何未及时收回的原因。 (4)所签定的补充协议中的资金占用期间的确定存在疏漏,未能考虑投资交易不能如期完成的情况下仍应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2.针对本案例的失控情况,H公司应采取的内控防范措施: (1)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独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部控制风险点汇总

一、组织架构风险点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应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1、虽然形式上减利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到位,管理流于形式;2、虽 然聘任了经营班子,但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不能有效制定科学的决策;3、内部控制局限于纯粹的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管理者的这种内部控制意识、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如有些企业未单独设立审计部门或者将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混为一起,这样造成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权责交叉,缺少 相关制约,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智能的效 率方面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发展战略风险点 企业发展战略风险主要产生于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从而导致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限制企业自身优势发展。发展战略风险在企业实际经营中主要表现为: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

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风险点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四、社会责任风险点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从今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企业文化风险点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班级:09特会本2班组员:陈雅云、高雨 内部控制的含义——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基于对内部控制含义的理解,我们选择了万科集团作为这次我们分析的对象,这是一家发展势头良好,内部控制完善的上市公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含义。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2、200002,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国内首批上市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业务范围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56亿、2010年销售金额1082亿,销售面积898万平方米,业务覆盖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47个城市。 2011年度,万科集团参照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坚持以风险导向为原则,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及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的要求。 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覆盖总部、各一线公司及各业务部门的三级自我评估体系建设,持续组织总部各专业部门及各一线公司对内控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涵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具体要求,同时通 过风险检查、内部审计、监事巡查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 独立评价,具体评价结果阐述如下: 一内部环境 1. 治理结构 该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符合公司发展的各项规则和制度,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别按其职责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该公司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董事会建立了审计、薪酬与提名、投资与决策三个专业委员会,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董事会11 名董事中,有 4 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担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09-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

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内部控制概念 要素 原则 方法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是用来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它有几项构成要素构成。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项: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是内部控制赖以生存的土壤, 控制环境的好坏 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内部环境包括了: 1、董事会; 2、监事会; 3、组织结构; 4、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 5、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 6、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 7、员工; 8、企业文化。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1、风险因素分析法 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 其一般思路是: 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 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2、模糊综合评价法 3、内部控制评价法 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 4、分析性复核法

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是一个过程 2、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3、只能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1、组织架构——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2、控制对象——人事、财务、会计、生产 3、控制依据——制度、预算 4、进程时序——事前、事中、事后 5、控制范围——战略、经营 内部控制的演进 1、萌芽:内部牵制(《周礼》两个人犯错的可能性小;双人记账……)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4、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 1、公司在多加银行开立了新账户,并且已经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哪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来往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现金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披长) 薯条欺诈理论(得逞之后会上瘾,直至东窗事发) 烂苹果欺诈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 白领犯罪理论 4个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打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冰山一角理论(不看到的多得多)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欺诈的核心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于企业欺诈的源头 2、企业高层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风险 ——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期望值的变动 企业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企业风险的分类 1、根据风险后果来划分(纯粹风险、机会风险) 2、根据风险来源来划分(外部风险、内部风险) 3、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规模来划分(资源、财务、市场、审计、信息披露) 4、根据风险是否可以分散划分(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非市场风险、分散风险》)

公司内控制度1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及子公司可以参照本制度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内部控制的制订原则 1、合法性原则。本制度的制订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2、全面性原则。本制度的制定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3、重要性原则。本制度的制订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4、有效性原则。本制度相关具体业务控制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 5、制衡性原则。本制度制订的七项具体业务控制,涉及的企业的机构、岗位设臵和权责分配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6、适应性原则。本制度制订的七项具体业务控制,合理体现了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7、成本效益原则。本制度的制订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 第二章货币资金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的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六条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需明确,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应合理; 2.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有完整的记录,银行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第七条货币资金不相容岗位包括: 1.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2.货币资金的保管和盘点清查; 3.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和审计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等级工作。 第八条货币资金的审核批准程序:申请→审批→复核→支付。 第九条企业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坐支现金。 第十条企业需指定专人定期与银行对账,并指派对账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审核,确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相符。 第十一条企业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如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第十二条会计印章管理的要求。 1.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银行印鉴的个人名章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会计人员管理。 3.现金收(付)讫章、银行转讫章由出纳员管理。 4.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印章,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