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时期人性别比例状况

我国不同时期人性别比例状况
我国不同时期人性别比例状况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性别比例状况分析

应子勇

人口性别比例状况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很多科学家在各种场合呼于: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调,未来将有几千万男子讨不到老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云云。这是真的吗??现在,就我国人口不同时期性别比例状况初步调查分析如下,如有不当请批平指正。

一、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调查

现在以我国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六个年份、七组人口普查资料为样本,对我国1953年以来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作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见表一。

表一、我国六次七组人口普查资料各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女性为100)

表一资料中可见:1、数十年来,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始终在105.4——107.7之间(以女性为100,下同),没有太大的变化,是在通常许可范围内波动。2、0~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10左右,10~59岁人口也是男性多于女性,55岁后人口性别比例女性开始逐步超过男性,75岁后女性完全地、绝对地超过男性。3、不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波动有明显的“双峰双谷现象”。以女性的“100”为基准线,性别比先是逐岁上升,到了某个年龄段后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下降,到了某个年龄就出现了一个性别比的“低谷”,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升高达到一个“高峰”,再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降低而且越来越低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低谷”。各组人口的“双峰双谷”可高、可低、可深、可浅,但不可能没有。人类从出生到性别比第一高峰到性别比第一低谷,男性始终多于女性。第一低谷期间性别比相当相近,但到第二低谷前乃是男性多于女性。从出现第二低谷(55~65岁)后,男性开始少于女性而且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女性的1/3~4左右。4、婚育年龄性别比例动态观察25~29岁性别比在98.4~113.5之间,以1964年比例较高、30~34岁在96.7~112.4之间,也以1964年较高、35~39岁在105.3~114.6之间,以1982年较高、40~44岁在104.2~122.5之间,以浙江人比例较高。1982年,中国有40~44岁男性2583万比女性的2261万多322万、浙江有40~44岁男性929627人比女性的758747人多17.09万人,这322万和17.09万可能讨不到老婆的男性也未必真的讨不到老婆,也不一定会为讨不到老婆去闹事吧!事实上也没有人闹事啊!所以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性别比虽然有些波动,但是基本上是正常的,在许可范围内的,不值得人们太过大惊小怪。

二、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观察

浙江1982年有人口3888.5万,男性2016.7万,女性1871.8万,死亡241223人,男性131446人,女性109777人、2010年有人口5437万,男性2794万,女性2643万,死亡297000人,男性170389人,女性126611人。现以以上资料为样本,分析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和平均寿命(岁),结果见表二、

表二、浙江省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平均寿命(岁)

表二可见,1、居民人口各个年龄段居民性别构成差别很少,男女平均年龄仅相差041~0.70岁。2、死亡人口(A)、死于0~9岁人口男女各有高低,1982年是女性的88.13%,2010年是女性的102.34%,但是性别比相差较大,是108.4和115.6,是性别比的一个小高

峰。(B)、死于20~2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1982年是女性的1.15倍,2010年是女性的1.74倍。性别比较小,是105.6和104.2,是性别比的低谷。(C)、死于40~49岁和50~59岁人口也男性多于女性,1982年死于40~49岁人口是女性的1.43倍,2010年死于50~59岁人口是女性的1.66倍,性别比是122.5和108.1,是性别比的第二个高峰。(D)、死于60~69岁和70~79岁人口也是男性多于女性,1982年60~69岁人口是女性的1.33倍。2010年70~79岁人口是女性的1.13倍。但是性别比出现了大逆转,降到了97.4和96.5,是性别比的第二个低谷,此后性别比越来越低。3、死于0~5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1982年比女性多15.95%、2010年比女性多60.17%。4、≥60岁人口平均年龄女性长于男性0.98~1.11岁,死于60岁以上人口平均寿命女性比男性长2.76~3.09岁。总人口平均寿命女性比男性长2.39~5.64岁。

5、死于50~7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1982年是女性的1.18倍、2010年是女性的1.30倍。

6、死于80岁以上人口女性多于男性1982年是男性的1.79倍,2010年是男性的1.53倍。可见死于80岁以前人口男性多于女性,死于80岁以后人口女性多于男性。居民平均年龄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别,平均寿命女性明显长于男性。

三、血压、血脂对平均寿命、性别比例的影响

人口总数男性多于女性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因为,男性在家中,在社会中,在保家卫国等等各个方面往往比女性起到更大更主要的作用,所以男性往往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现象已经几千年了,是根深蒂固的,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改变的。但是,为什么55岁后女性比例会逐步高起来,会出现性别比例大逆转而大大地超过男性呢?为什么75岁后女性会完全地、绝对地超过男性呢?为什么女性会更长寿?可能是,男性由于有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担当,更多的外出,更多地受到疾病,天灾,瘟疫,战乱,及其他有害因子的威胁等等的原因,往往死得更多,死得更快,死得更早,寿命更短。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就慢慢降低了。但是到了55~60岁后,男性开始少于女性,80~90岁后男性就更少了。应该另有它因。

1、我国老年男女高血压发病率、血脂含量的差别我国的老年医学工作者曾经对不同性别老人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对老年人的血液,尿液、骨髓、血压,身高,体重,腹围,胸围,眼,耳,鼻,牙齿,生化,电解质,微量元素等等的调查与研究,老年各方面几乎没有太多的差别。1990年我国对143926例≥60岁老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还对511例≥60岁健康老人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下同)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绝经期后老年女性高血压发病率(%)、血脂含量明显高于男性。见表三、

表三、我国男女≥60岁老人高血压发病率(%)血脂、胆固醇含量及平均寿命(岁)

* 为城市人口调查值,没有*者为农村人口调查值。**引自表二、

表三可见,1、高血压发病率女性高5.09个百分点。2、血脂含量总胆固醇含量女性高11.01~13.63%、甘油三酯含量女性高4.04~21.79%。3、平均寿命女性1982年长2.76岁,2010年长3.09岁。4、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含量男女城乡均没有太大差别。5、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城市男性:100:32,女性100:30,农村男性100:38,女性100:34,男女城乡也没有太大差别。

广大中年女性长期生活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她们上有老,下有少,是非常辛苦的,也是非常劳累的,她们吃的往往比男性差,干的往往比男性辛苦,不仅白天要劳动,要上班,囬家后还有大量的家务,还要做个好妈妈,好老婆,好媳妇,好女儿,还要相夫,教子,还有女子特有的例假等有很多事务,真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所以女性身体状况是比较差的。到了老年绝经期后,退休了,当家作主了,又不太会注意个人卫生,为了节省,常常吃剩菜,余饭,菜湯,菜卤,结果是“高血压”比男性多了,血脂也比男性高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剩菜,余饭,菜湯,菜卤是引起老年女性高血压、高血脂的罪魁祸首,反对吃剩菜,余饭,菜湯,菜卤。那么,高血压、高血脂对老年女性的健康危害性到底有多大呢!

2、高血压、高血脂对老年女性寿命的影响

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确确实实是对健康有害的,血压,血脂过高可以使动脉硬化加快、加速、加重,使中风,脑溢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等增多,使死亡率增加,还可产生严重的后遗症。那么,老年女性由于长期以来本身身体体质状况不是太好,加之老年后又有了更多的高血压、“高血脂”,是不是其寿命要比男性更低了呢!事实恰恰完全相反,女性的平均寿命不仅不比男性短,反而比男性更长寿。所以对所谓“高血压”“高血脂”严重危害健康的理论或推理不能不令人怀疑,它至少不是“完全”正确的,是不符合辩证法、不符

合因果论、不符合事实的。反之,从大量调查资料知道,“由于老年女性高血压发生率高于男性,血脂高于男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 2.76~3.09岁的事实”。推测“高血压”、高血脂”可能是有利于健康,有利于长寿。这样的推理倒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符合因果论,符合逻辑,也符合事实的。“血压”“血脂”是生命体中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也是无法替代的。血压血脂太高当然不好,血压血脂当然不是越高越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人没有了“血压、血脂”是不能生存的,血压血脂太低也是必死无疑的。我国老年医学家研究提示:人体发育到30来岁的成人阶段之后,动脉顺应性开始逐渐减退,到了60岁时动脉顺应性明显降低,约为30岁时的1/3,到90岁时动脉顺应性逐渐降到“最低极限”,只及青年人的1/10,心搏出量下降了2.5倍,周围血管阻力升高了3倍,动脉彈性模量(血管刚性)增强20倍,90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基本上失去了柔顺性。所以,一般人的寿命是很难超过90~100岁的。老年人只有“正常的血压”是根本满足不了各个器官对血液的需要的,只有血压慢慢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人即“高血压”人群,各个器官才能得到相对足够的血液供应,才能得到相对足夠的氧气和养份,生命才能比较容易地得到延长,才比较容易地活到90~100岁以上。作者以前在网上发的文章,经过反复调查与计算,2010年“平均实际寿命”浙江省是72.3岁、金华市是71.5岁、武义县是73.9岁,我国高血压人群的平均寿命是85~90岁左右,而“非高血压”人口的平均寿命是66~67岁左右。而表三资料以以上数据计算,老年女性的平均寿命应该是77.09岁:90×43.56%+67×56.44%=39.28+37.81=77.09岁,老年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3.93岁:85×38.48%+67×61.51%=32.71+41.21=73.93岁,女性比男性长3.17岁,与表二值十分相近。所以,高血压有利于健康能延长人均寿命,特别能使女性更长寿。

3、血脂对人均寿命和性别比例的影响血脂是保证人类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血脂不是可有可无的物质,人没有血脂必定死亡,血脂很低的人必定死亡。足够的血脂可以保证体内各个器官的需要,可以使人体有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抵抗各种有害因子对人体的攻击,可以少得传染病,少得恶性肿瘤等等其它疾病。所以足量的血脂是保证人类健康的物质基础之一。西方国家新生儿脐带的血脂(胆固醇)含量为2.07mmol/L(下同,省略),1岁时达到4.91,以后平均每岁增加0.057~0.078.,50岁左右达到高峰,血脂平均最高含量是6.47~7.76(平均7.12)。我国新生儿脐带血脂含量为1.81,5岁时为3.52 ,从5~55岁每年增加0.026 ,平均血脂最高含量是4.83。我国新生儿血脂含量是西方新生儿的87.44%,15~55岁人的血脂含量是西方国家1岁儿童的98.4%,是西方相应年龄人口的62.2~74.7%(平均67.83%)。西方新生儿血脂比中国人高12.56个百分点是不同人种血脂的

真实差距。西方成年人血脂与中国人相差32.2个百分点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不同产生的,是后天的,病态的,不正常的。如果西方人的平均寿命低于中国人,是说明西方人由于以吃动物食品为主,营养过剩,血脂太高损害了他们的健康!如果是中国人的寿命低于西方人,是说明中国人以吃植物性食品为主,营养状况太差血脂水平太低,是低血脂危害了中国人的健康。现实恰恰是西方人的寿命长于中国人,所以实际上是西方人体质较好血脂较高,他们有高血脂人群。中国人体质较差血脂偏低,低血脂的人比较普遍,中国人也有高血脂,但人数较少。西方人、东方人、白人、黑人都是“人”,虽然由于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不同,血脂水平可以有所差别,中国人血脂低10~15%左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低32.2%是病态的,是难以理解的,是太过离谱了,是不应该的。这说明中国人定的血脂正常值(参考值)有问题。我国血脂正常值实用内科第六版是2.84~5.17 、第七版是4.65~5.69 、第九版是2.9~6.0,目前武义医院是3.10~5.20,只是西方人的47.91~67.01%(平均57.46%)左右。我国“血脂参考值”是取调查所得值(X±SD)的95%的,结果是与国际标准差距更大了。因为我们的血脂本身偏低是病态的,取调查所得值(X±SD)的95%就更低了。如果取调查所得值(X±SD)的105~110%就更靠近实情,更靠近国际标准,才比较合理,比较科学了。这样现在3.10~5.20的参考值就变成3.43~5.75或3.59~6.02,我国老年女性的血脂值就是4.42~6.30了、虽然还低于6.47~7.76的西方人正常值,但差距是减少了。如果西方人因血脂普遍偏高,高血脂人比较多,将正常值适当降低5%左右,那么他们的标准值就是6.15~7.37,那么中国人血脂是西方人的71.87~85.48%,其差距基本上就与新生儿的差距相近了。我国老人血脂在3.59~5.70者平均寿命是76.51、81.03岁、血脂在3.37~5.06者平均寿命是73.73、77.94岁,证明血脂稍微高一点的人更长寿。作者曾经分别对部分血脂>6.50、4.00~6.50和<3.50的住院死亡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血脂大于6.50者平均寿命是70.岁左右,主要死于脑溢血,心肌梗死,中风,肾病综合征等等疾病、血脂4.00~6.50者平均寿命在83.岁左右,主要是死于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慢阻肺。肺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肿瘤等等疾病。血脂<4.00者平均寿命是45.岁左右,主要是死于重症肝炎,肝癌,肝硬化,肺炎,肾炎,各种传染病,意外伤亡,中毒,新生儿疾病等等疾病。五组血脂值不同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同,以血脂4.00~6.50者最长寿,血脂3.59~5.70者次之,血脂3.37~5.06者居中、血脂大于6.50者较短命、血脂低于4.00者最短命。以平均寿命最长者的血脂作为标准值才是比较合理的。所以血脂4.00~6.50作为“最佳参考值”才可能是比较合理,也比较理想。所以将西方血脂正常起点线的6.50作为我国“高血脂起点线。将仅有西方正常血脂起点线38%的4.00作为我国正常血脂的起点线似乎是可以的,血脂低于4.00

川大《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21答案

《人口社会学(1)1152》18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A.收入 B.职业声望 C.社会声望 D.贫困人口 正确答案:A 2.()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 B.人口的空间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人口的年龄结构 正确答案:C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A.生育过程 B.衰老过程 C.死亡过程 D.迁移过程 正确答案:B 4.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A.积极抑制 B.预防性抑制 C.道德抑制 D.补充抑制 正确答案:B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A.生育目的 B.生育数量的看法 C.生育成本的预算 D.有关子女的看法 正确答案:C

6.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属于()。 A.生育制度 B.生育规范 C.生育的物质设备 D.生育意愿 正确答案:C 7.()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 B.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 D.家庭生命周期 正确答案:C 8.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的关系。 A.同向变化 B.反向变化 C.因果关系 D.互相促进 正确答案:D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A.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B.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C.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D.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正确答案:D 10.人口的()是指人口依照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而形成的结构。 A.自然结构 B.空间结构 C.阶级结构 D.社会结构 正确答案:D 11.家庭计划的核心是()。 A.提高人口质量 B.提高人口数量

内蒙古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第二章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一、性别构成 人口性别构成是衡量人口结构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指标。性别比例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家庭生活,合理的性别比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偏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务院有关部门曾联合启动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见仁见智的分析评论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内蒙古人口性别构成确实存在偏高的现象,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更为严重。对这一问题应该以历史的、现实的观点客观地分析和对待。 (一)内蒙人古人口性别构成现状 历次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总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一、二次人口普查时比较明显,性别比严重偏高,分别达到128.62和118.64。1982年下降到了109.02,这是因为解放后较低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对总人口性别结构的稀释作用,使总人口性别比直线下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虽然内蒙古人口的性别比仍然高于全国,但差距比较小,而且接近正常值(见图2-1)。 图2-1内蒙古及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 单位:女=100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而内蒙为108.05,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由高到低居第五位。排在前四位的是天津市、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性别比分别为114.52、110.90、109.00和108.26。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内蒙古总人口的性别比还是偏高的。 总人口性别构成是以往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构成、死亡人口性别构成长期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较大,近期的或个别年份出生、死亡人口的性别构成影响较小。如果是开放型的人口,即人口流入、流出比较频繁的地区,其性别构成还受到流动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对于整个内蒙古地区来看,最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构成。早期总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历史原因,近期总人口性别比升高是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上升的结果。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2010年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9,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也就是说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远远超过合理范围警戒线。 图2-2内蒙古历次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 单位:女=100 19641982199020002010普查年份 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00年之前,内蒙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8左右,稍有上升的趋势,但是2010迅速达到112.09的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主要发生在近几年,这点可以从分年龄人口的性别构成也可以得到印证。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0岁—3岁人口的性别比超过了110,而9岁以上人口的性别比

劳动力市场性别和社会分层

劳动力市场、性别和社会分层 佟新 2012-7-30 11:09:00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5期【内容提要】本文将性别因素引入社会分层的研究,建立理解转型社会的中国性别分化的理论框架,以分析已出现的性别间和女性间的分化。一是重新评估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性别分层及其后果。毛泽东时代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等级观念,使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人的地位。虽然男性权力并没有被本质性地改变,但女性作为参与社会劳动的能动者的实践活动重新定位了女性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即女性是具有独立社会位置的人,这是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是重新评估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对性别间分层和女性间分层产生的影响。从性别比较的视角,两性间的分化是明显的,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性别隔离、性别收入差和女性化职业的贬值。从劳动力市场看,劳动力市场因性别、阶级和城乡身份等带来的多元性,产生了性别内的分化。劳动力市场中涌现出女性低端劳动力群体和女性精英群体,无论她们是来自农村的女性,还是借助其他身份和能动性获得了精英位置的女性,她们都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成为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性别;社会分层;性别分层;社会流动 【作者简介】佟新(1961-),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劳工研究、性别研究、城市化等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带来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城市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的变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全球生产链式的劳动分工深刻地影响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引入性别概念,分析市场

力量对女性社会分层的作用与女性内部发生的分化,是理解劳动力市场中性别问题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理解性别分化与阶级分化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分层理论:劳动力市场与性别分化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劳动力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内容,如果再将性别变量加入其中,社会分层就变得更为复杂。社会学家吉登斯(Giddens)指出:“性别本身是分层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范例。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所有社会的男性都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财富、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现代社会中,由有关性别与分层的研究提出的这一重大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解决起来却十分困难。这就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依据阶级分化来理解性别的不平等。”[1](P376)同时,还应当包括通过性别分化来理解阶级的不平等。 传统社会分层的理论有三条主要脉络: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强调阶级概念,用社会分工和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分层标准。二是韦伯主义的分析方法,使用市场地位(收入)、市场机会(职业)和职业声望分析社会分层。三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强调不同的职业位置和专业分工呈现的社会分化。进入21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呈现出新的综合,它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和韦伯主义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E·O·赖特(Wright)强调阶级不能简单地依靠职业来定义,还应当从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进行分析,以个人与资本、决策、他人工作等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定义阶级。上述种种研究皆缺少性别视角,只有赖特强调了将家庭纳入分析中,特别要分析性别分工的作用。[2] 女权主义学者注意到性别视角在分层理论中的缺失,并力求将其纳入分析视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是社会学分析的重要主题,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与社会分工,阶级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研究社会不平等的两个传统。 第一节社会不平等 一、什么是社会不平等 关于什么产社会不平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回答,对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社会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他认为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如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等方面的差别,另一种是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如某些人通过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对社会不平等持狭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如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差别,都属于等级差别。 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 (一)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男性和女性不仅存在基因,荷尔蒙,生理结构等差异,且存在着行为,智力和个性上的差异,男女在各方面的差别达50种以上,一般而言,男女差别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胜于男性,2、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女性不如男性,3、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4、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5、竞争性,好胜性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生,6、在忘记和观察方面,男性较女性逊色。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别,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性别上的差别,带有社会建构和父权制压迫的特别,因此,审视性别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意味着在知识生产的问题上,要通过对社会性别这一变量的强调和分析,使被边缘化的众多女性问题浮出水面,改变社会学中以男性及相关议题为唯一的正统议题的局面。 年龄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位。年龄也是判断一个人的地位与角色的重要依据,依据一个人的年龄而确定的地位,称为年龄地位,对占据某年龄地位的人行为期望,称为年龄角色,年龄地位与其社会地位一样,构成了大部分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的基础。(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集团的社会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全球人口年龄结构的背景 自二战之后,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三代式变化,总的来说,规模最大的三个年龄群体是婴儿潮一代,X一代和Y一代。婴儿潮一代是二战后196-1964间出生的,他们是塑造营销环境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现在他们大多处于中,壮年,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X一代是指1965-1976年出生的一代,他们更热衷于消费和广告,同时又十分谨慎,关心环境,他们更关注工作满意感甚于为晋升牺牲个人的幸福和成长。Y一代指1977-1994年出生的一代,也是现今我们大学生所属的一代,年龄分布于青春前期到30岁。他们大多熟悉网络和电脑,热衷时尚,数码产品,是市场的新力军。 (三)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很多,主要有:①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②少儿系数。指少年儿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③老少比。指人口中老人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百分比。④抚养比。又称负担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⑤老年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指老年人口或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区分为 3 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

贵州省人口年龄和受教育性别结构变动分析

【摘要】本文对2000年~2013年贵州省人口性别结构变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人口性别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一直偏高。同时,该省还具有低龄年龄组性别比明显高于高龄年龄组性别比、受教育程度性别比明显下降等特点。针对贵州省人口性别结构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应在提高贵州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对女性的价值认识上进行重点关注,实现男女就业平衡,实现贵州省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组性别比受教育程度性别比 一、引言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地区男女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常用性别比来表示。一个地区的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会通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过程体现出来。由于不同产业和职业对两性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存在差别,性别结构还可能通过影响就业结构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根据2000~2013年的数据显示,贵州省总人口性别比波动较大,虽总体上呈下降的变化趋势,但较全国数据显示,一直是偏高的(见图1)。而且,经验数据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总人口的性别比在95~102之间波动(陈卫,宋健,2006)。由此可见,贵州省的人口性别结构是不平衡的。本文拟从贵州省人口性别结构变化为例,厘清其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正确评估未来“十三五”时期贵州省人口结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路径找出相应的对策。 二、贵州省人口年龄和受教育性别结构现状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2000年,贵州省总人口数为3755.72万人,男性人口数为196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52.4%;女性人口数为1787.7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7.6%;男性人口数超过女性人口数180.2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10.08;2013年,贵州省总人口数为3502.22,男性人口数为182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52.04%;女性人口数为1679.7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7.96%;男性人口数超过女性人口数142.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8.50。从2000年到2013年,男性人口的比重总体上在减少,女性人口的比重总体上在上升,但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不大,波动较小;2000年到2013年总人口的性别比波动较大,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其人口性别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征:第一,男女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变化较小,但男性人口数仍然超过女性人口数很多。2000年到2013年,男性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在51.49~52.4%之间波动;女性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在47.6~48.51%之间波动。男性人口数超过女性人口数在111.1~180.28万人之间波动。 第二,性别比失衡程度在不同的年份表现有差异。2001~2003年人口性别比变化较平稳;2004年开始,到2009年则波动较大,在106.14到108.19之间波动。 贵州省人口性别比总体偏高,与此同时,还具有分年龄性别比,受教育程度性别比不断缩小等特点。 (一)低龄年龄组性别比明显高于高龄年龄组性别比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巨大。第五次人口普查,性别比最高的年龄组为15~19岁组,性别比为124.08,性别比最低的年龄组为100岁及以上年龄组,性别比为41.53,最高与最低性别比差异为82.55个百分点;第六次人口普查,性别比最高的年龄组为0~4岁组,性别比为123.94,性别比最低的年龄组为100岁及以上年龄组,性别比为40.85,最高与最低性别比差异为83.09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10年,0~4岁年龄组性别比显著增加,上升了9.93个百分点,5~14岁和75~99岁年龄组性别比也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主要是由0~14岁和75~99岁年龄组的性别比明显偏高造成的。与此同时,15~34岁和50~74岁年龄组性别比在不断下降。联系前文,从2000年到2010年贵州省的总人口性别比整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可

第七讲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第七讲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分层 社会不平等 性别 种族 年龄 一、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一种按照人们相对地权力、财产和声望,将 人群划分为不同层级地制度.社会分层是在等级体系中对不同群体进行排列分类地方法,它象征了在分配报酬、特权及资源时存在地结构性地不平等. ●每个社会中都存在社会分层.农业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界限分明,在狩猎采集社会中 更为平等. ●四种社会分层制度: ●奴隶制slavery ●种姓制caste system ●等级制estate stratification system ●阶级制度class system ●财富property、权力power与声望prestige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阶级制度地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相对灵活地界限.阶级制度允许社会流动,即人们在 阶级阶梯上向上或向下地运动.因为阶级地划分是以财富为基础,出生时划为父母所处地地位,但可以通过在社会中所获得地财产改变自己地社会阶级. 二、社会分层出现地原因 ●1、功能主义观点:激发能干地人 ●一个社会中之所以存在某些独具特色地行为模式,是因为它们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是有功能地. ●金斯利·戴维斯(Kingsley Davis)和威尔伯特·莫尔(Wilbert Moore): ●1)社会必须确保某些职位有人承担; ●2)某些职位比其他职位更加重要; ●3)更为重要地职位必须由更能干地人选来承担; ●4)为了激励更能干地人去承担职位,社会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多地报酬. 对功能主义地批评性观点 ●1、既然最重要地职位能得到更高地报酬,是否具有最高报酬地职位就是重要地? ●2、所有职位都应该基于人地实际能力进行分配,但事实却是能力并非决定一个人 拥有机会多少地决定因素. ●3、社会分层既然是功能性地,那么它应该有益于所有人,社会现实却表明分层具有 反功能. ●亚历克斯·罗德里格斯年薪2200万美元. ●2、冲突论观点:阶级冲突和稀缺资源 ●冲突论强调冲突,而不是功能,才是社会分层地原因. ●在每个社会中,各个群体为了获取更大份额地社会资源相互之间不断斗争.当一个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中的性别因素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中的性别因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阶层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核心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历时3年,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十大阶层”。本文作者参与了上述研究,在此侧重分析城镇的社会阶层分化与性别因素的关系。 一、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与性别 1978年以来,由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导致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从一个社会经济资源分配比较平均化的社会,变成了社会经济地位日趋分化的社会,从一个社会构成比较简单的结构转变成构成成份日趋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根据我们的研究,当前社会阶层分化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当前的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职业分化实际上是一种专业技术的等级分化,是有文化技术资本的人与没有文化技术资本的人之间的分化;第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当前的阶层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拥有经济资本的人与没有经济资本的人之间的分化;第三,在当代中国社会,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因此,个人在国家组织系统中居于什么位置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有重大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拥有状况为指标,划分出中国社会十大社会阶层。 1)十大阶层的划分: 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本):领导干部; ⑵经理人员阶层(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本和经济资本):指大中型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 ⑶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本): ⑷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本): ⑸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组织资本或文化资本):中低层公务员、企事业

对我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的分析

对我市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的分析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的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市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和劳动力结构。年龄与性别结构是人口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然结构。今天我们所遇到的人口问题大多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有关。 一、我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征 1、当前我市人口年龄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2010年11月1日,我市的人口总量为800.47 万人,其不同年龄段人口分布如下图所示。 南京市人口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图一 南京市人口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图二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分布在15岁以前、65岁以后的人口比重相对较低,16岁到64岁之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出现两端小、中间部分大的正态分布曲线。

2、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类型转换阶段。上图中,在15岁以前,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随着人 口年龄的减少,而有所下降;65岁以后,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大,逐步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 3、人口年龄峰值出现波动变化。不同年龄人口数差别大。从上图可以发现,在我市不同年龄组 的人口总量分布中,有三个年龄组人口曲线回落,分别对应的是2010年11月1日时的50岁、36岁和26岁前后,这三个年龄组人口出生的时间分别是1960年、1974年和1984年。 还有四次年龄组人口曲线上升,形成较大的谷峰,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市超过20万人的有四个年龄段,分别是1990年出生的280643人,它是所有年龄段中人口最多的一年;1989年出生的264910人,1988年出生的205401人,1991年出生的200908人,也就是说:现在1988年—1991年,这四个年龄出生的人,全市总量最多,其他年份的人口都是在20万以下。 5年之后,南京市将迎来一个婚娶的高峰,每年至少有10万对新人结婚。全市人口年龄从86岁开始,至93岁,人口数量就不足万人,在9434人—1161人之间,从94岁开始,人口数量就不足千人了。 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持续再生产能力,每一次人口峰值的来临,都会给社会带来就学、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市人口结构的8次大的高低变化,形成的因素除了1960年系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客观因素影响外,其余各次均与当年生育人口年龄总量成正比,与当时国家所执行的人口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增多等多种综合因素密切相关。如2000年是“千禧年”,2008年是“奥运年”,出生的人口比常年明显增多。 4、三个年龄组的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中,按照国际常规, 一般将整个人口年龄划分成三个年龄组,即儿童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和老年组(65岁及以上),来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四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我市人口年龄分组及 可以看出:四次普查我市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稳定而且有小幅增加,无论是绝对人口数量,还是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均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的对应数据。儿童组人口变动与老年组人口变动呈现彼消此长的态势;老年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三普到四普平均每年增长4.62%,四普到五普平均每年增长5.93%,五普到六普平均每年增长3.54%。 5、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化倾向日趋明显。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根本 原因是死亡率下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65岁以上老年人口73.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9.2%,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为11.32%,意味着每100个成年人需要赡养近12个老人。 二、我市人口性别比分布的基本状况 1、人口男女分布总体情况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143402人,占51.76%;女性人口3861278人,占48.2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21下降为“六普”的107.31,而“三普”与“四普”的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68、113.46。从“四

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上海市统计局 一、人口性别 1、常住人口性别比微升 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2301.92万常住人口中,男性118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 %;女性1116.43万人,占48.5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1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上升0.51。其中,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18.7,比“五普”时下降11.27个百分点。 2、婴幼儿性别比上升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0-3岁婴幼儿性别比为113.71 ,比“五普”上升3.23 ,且0-3岁年龄段每岁组的性别比均高于“五普”。其中,外来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26.13,比常住人口高12.42 ,而户籍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06.09(见图1)。显然,外来常住人口婴幼儿的性别比偏高,拉升了全市0-3岁组人口的性别比。 图1 上海0-3岁组婴幼儿年龄性别比

3、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下降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性别比为108.41,比“五普”时下降2.06。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01.43,比“五普”时下降3.96;外来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17.47,比“五普”下降13.31(见图2)。10年来,外省市女性大量流入,拉低了上海的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图2 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 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六普”资料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均高于“五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1.7,比“五普”时提高7.69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5.19,提高5.03;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65.76,提高6.69(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