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浅谈现行医疗体制对当前医患关系之间的影响最新版

【完整版毕业论文】浅谈现行医疗体制对当前医患关系之间的影响最新版
【完整版毕业论文】浅谈现行医疗体制对当前医患关系之间的影响最新版

新医患关系数据显示,这几年北京市医患纠纷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有72%的医院出现过“医闹”。一个月前,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由于医患纠纷突出,48.51%的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仅为19.02%。其中,正高级人员承受的来自“医疗纠纷”的压力最大。这种压力导致医师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比例仅占6.83%,而不希望的则高达78.01%。报告称,不希望“子承父业”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报告也显示,82.64%的受调研医师认为目前医患关系仍然紧张主要是由于“体制”造成的,包括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疗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因素,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紧张的认识程度已从简单的医患双方的关系上升为对医疗制度的思考。业内专家一个共识是,由于人们对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以及《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的正式实施,近年医患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的发展态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新庆称,最近十年,在看病的过程中,患方的总体水平,保健意识甚至参与医疗决策的意识和意愿都大幅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向。根据王宝洺的博客显示,王最初在与徐文的沟通中,就曾强烈地表达过这种意识。但这种就诊当中的过多询问和其他医生的意见,让徐文有些不耐烦。此后,徐文对王宝洺的态度变得冷淡,住院期间,徐文对他形同陌路,直到手术时。但张新庆也强调,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和医学的不确定上,医生要充分告知可能的利益和风险。而患者也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期望值过高只能增加医患纠纷的风险。王宝洺的心态变化即是从最初的信任到最后对手术失败的崩溃东南大学卫生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赞宁称,现在的医患纠纷一半以上不是医疗出书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过失产生的,因为医生不能包医百病。但《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有过错就要赔偿”违背了医学科学规则,“在立法上就有问题,这样做无疑激化了医患矛盾”。在他看来,《侵权责任法》扩大了医疗赔偿的范围,只要有医疗过错的,就可以起诉医院,要求赔偿,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夸大了医患矛盾的概念,“患者一看到这个就更能闹了,闹的理由就更充分了。”张赞宁说。

北京律师协会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革新律师则认为,医疗纠纷的二元处理方式是导致医患矛盾升级的重要因素。“现在处理医疗纠纷是二元化的处理方式,按照医疗处理条例,病人如果死了,相比按照民法处理,会相差十倍。”刘革新说。这种赔偿方式让近年“医闹”盛行。作为医患纠纷的变种,医闹的身影出现在各大医院。一位县级市的二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这两年他们医院时不时就有医闹,与极端的砍杀行为相比,他们不诉诸暴力,只营造声势,迫使医院最终以高额的赔偿方式解决。成本与收益在现今的体制之下,就医患双方来说,成本和收益是最大的衡量尺度。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说,在西方国家,

医生是高薪行业,拿红包等于谋财害命,这就迫使道德损害降到最低。但在中国,尽管也禁止拿红包,却又没有给医生加工资,最终“逼良为娼”。记者发现,个别的“红包现象”让患者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产生怀疑和抵触。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据崔小波称,因为风险高,压力大,薪水少,中国近年有100万医生转行。另外较低的政府投入最终导致相对较高的个人投入。专家认为,患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当其总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时,医患间存在的摩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王宝洺在同仁医院的手术住院总共花费17万元,失声之后,培训学校关闭,其只能依靠社保生存,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反差,也是导致其心态不断变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医师专利申请论文发表企鹅号2798419225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律师郑雪倩说,医疗风险目前在中国没有补偿机制,但医疗风险是肯定存在的,最终承担风险的却只能是病患个人。“怎么办?只有找医院闹,所以病患确实有他的困难。”郑雪倩说,目前医患纠纷处理方式有三种:诉讼解决、行政调解、医患双方协商。对患者而言,诉讼耗时长、成本高、难度大。律师刘革新说,如果法律的途径再顺畅些,让患者信服,患者也就不会闹了。但本报记者的采访发现,久拖未结的诉讼,成了压倒王宝洺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行政调解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如鉴定为非医疗事故患者就拿不到赔偿,因此80%患者选择“私了”,但“私了”容易导致医闹的产生,这对医院将是一个重大的负担。因此,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按照统一标准,对医患纠纷进行调处。今年5月31日,“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001个。郑雪倩认为,这种第三方机构不能是民间的第三方机构,因为中国的百姓更信任政府,因此这种第三方机构必须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但张赞宁并不赞成这种方式。他认为第三方的调解机构的人员构成难以形成专业的判断。他主张设立专门的“医事仲裁委员会”来处理。“医事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人员必须是既懂医又懂法的,这样对医患矛盾的处理会更公平一些。崔小波则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社会医学”,让社会工作者进驻医院。在他看来,源自西方的医疗社工队方式,一方面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患者和医生双方充分进行对话的通道,有利于纠纷的调解。崔小波认为,医患纠纷不断激化的原因在于政府一直回避这个问题。医生是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

医生是病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但凡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医生,在求学期间都学过心理学、伦理学。而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治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显然,心理对于疾病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掌握好心理学是治好病的重要

环节。病人某个部位出了毛病,心理即受到影响,病人来看病,期望医生能关心、体贴他,能耐心的和他沟通,很快、很准确地了解到毛病所在,以其高超的医术,解决肉体的痛苦,抚平因病导致的忧心忡忡,或撩起原来的心理问题,这个期望是病人的权力,也是医生应尽的义务。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颇为愤慨的说:“看一次病敝一肚子气,设想一个患者能从医生那里获得理解和同情,极积的治疗,满意的或哪怕过得去的疗效,那么排队长些尚可忍耐,价钱贵些倒也值得。无奈现实常非如此。”又说:“看病难,看病贵,由来以久,之所以成为时下社会及公众议论的热点,其导火线之一来自`看病气'。”按钟院士的说法,患者对看病难,看病贵尚能忍耐,而对医生的一些医疗行为,则不能容忍。可是我们不妨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为什么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我国的医疗体系架构不合理,医疗保障不完善,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体制不严密、有效。而医生导致患者不满的医疗行为与此有关。当然首先受害者是带着疾病的患者。试想,一大早排长队,好不容易挂了号,耐着性子候诊,好不容易轮到了,被患者包围的医生,只能三言二语把患者打发了,随后又是排队交费,候药(或检查)……。记得我刚毕业到分配的医院报到后,科主任即刻把我领到门诊部的诊室,刚坐下,患者就围上来了,就这样一天下来,我竟然看了九十位病人,平均大慨也就3分钟左右诊治一位病人,我不知道为这些病人解决了什么问题,我感到病人是不会满意的。三十年后我算是资深的医生了,安排定期门诊,当我在诊室坐下,便陷入患者的包围中,我认真接诊每位病人,几小时过后,我渐感精神难以集中,最后眼前有些模糊、大汗淋漓,这时我只听见病人们惊呼“快来人啦,医生不行了。”我出现低血糖。

现在年轻医生每天门诊量达到60至100人次或更多,资深医生每天门诊量达60至70人次,他们必须延迟下班,我的同事就因为不堪负荷而昏倒在诊室。人的体力及生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前医生的超乎了人体承受能力的工作量,将影响水平的发挥以及服务质量,撇开这些不说,这样的工作量,医生也没有时间为患者做应有的解说,而这些是体制造成的,作为医生个人是无法解决的。以往,医生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他是病人性命相托的人,当他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病人的生活,他会得到外界被敬重、被感激的回馈,这种精神上的回馈,使医生置身于高尚的境界,可是当今,精神回馈变为物质回馈,医生收取红包现象,毁坏了医生的形象,导致畸形的医患关系,当下,患者看病(特别一些比较棘手的病或者手术治疗时)除了应交纳的费用外,如果不在物质上有所表示,患者一方总是有些不放心,这几乎成为“潜规则”。几年前,某地一位患者家属,为了求个放心,给患者的主诊医生送红包,这位清廉的医生拒绝了,几经反复医生仍然拒绝,结果患者家属认定医生是不肯用心为患者

治病,情急之下竟然将医生杀害了,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可见“红包现象”的极其严重的危害。

多年前常青博士写了一本颇为畅销的书——《医事》中说:“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现实是,每个医生生活在不同的道德层面,只有发自内心的自律,才能最终成就一个病人期望的好医生。也别忘了,我们生活的现实并非理想真空。”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今天,“人生要享受一个超出基本生存需要的境界”的观念,开始流行,医生的工资(低于教师、公务员)大慨也只是满足了宽裕的生存的需要,想追求超出基本生存需要还是比较吃紧的,按社会价值体系,怎样去体现医生的价值,医生是想过的,如果自律力松懈,就要寻求工资以外的收入,收“红包”便成为最为便当的途径,与此同时药品、医疗器械销售也乘虚而入,劳务费、观察费……等等,接踵而来,进一步腐蚀着医生,也助长了看病贵的势头。医生因此背上了“白狼”的骂名。

目前,医学在科学领域是最落后的,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可是患者却期望解决一切问题,心情是理解的,但事实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当医生用心地、正确地用尽现代可以利用的医疗手段,也没有把某种疾病治好的时候,这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当前的医学水平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则常常由医生承担,应该说又是医生的另一种压力。无疑,目前的医疗现状,患者是受害者,医生也在承受压力,有些医生因此退出了医疗行业另谋他就,像《医事》的作者,是协和医科大学的八年制学生,赴美读博士后,却现就职某制药公司;有些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充当药品推销员;不少医生当上了与医药全不相关的老板。

做为医生,我们都记得中外医学大家的格言,如我国孙思邈“大医精诚”;外国医圣希波克拉底誓言“……我之惟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也不曾忘记白求恩、南丁格尔的事迹。我们期盼我国这次的医疗改革成功,体制能有效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患者得到良好的医治,医生恢复应有的声誉,医患关系空前和谐。

最新2020关于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5篇

最新2020关于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5篇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那医患关系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关于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一)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近年来,我院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行业评议中也处在末尾,为了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我院开展了关于改善医患关系的调研,通过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交流,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院产生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患者多数认为:1、医院收费高 2、环境差 3、技术力量薄弱 4、服务质量差. 针对上述问题医务人员想法:1、我们是差额单位,要想开满足额工资,就需要指标,产生经济效益.2、硬件环境设施的改善,医院没有能力承担.3、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来自于很多阶段,如上学(专科3年,本科5年),进修(1年),考级(每年要进行),院内学习(每周),科内学习(每周),外出培训,外院交流,书写论文等.因为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而且技术不但要不断学习,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就进修1人为例,进修费4000元,住宿费1200元,每月生活费1200元,交通费1000元(不包括给老师礼物费用).虽然医院有相应补助政策,但是职工还要自己拿出一部份钱来完成学习.所以职工长期外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技术提高也就慢.,医院没有优惠的政策,不能保障医疗技术人员的利益,使医疗技术人员大量外流.自XX年 2010年,我院有近30名医疗技术人员调出本院,内科执业医生外调就达6人.4、每日重复单调的工作,每日对待不同人群的解释,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解释繁琐.本地区医务人员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协调,难免工作中存在情绪,这使医患之间产生矛盾. 二、我院医患纠纷的特点: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浅谈目前的医患关系

浅谈目前的医患关系 目前,医患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冲击医院、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殴打医护人员至伤亡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曾有经济学家预言:未来20年内,在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医患纠纷”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挑战之一。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精辟地论述:“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里,把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看成是整个医疗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是高度地评价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医患关系”这个词频繁露面主要是近几年的事情,不是说以前这样的纠纷不存在,而是因为以前老百姓对医生这个职业有着崇敬之心。“医圣”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老百姓对治病救人的医生不乏“再生父母”、“救命恩人”等溢美之词。然而,近年来医患之间恶性事件

屡屡上演,医疗纠纷层出不穷,让人不由得心生疑窦:医患之间到底怎么啦?医患纠纷缘何剪不断理还乱? 一位伦理学专家这样解释:“现在的医疗活动太科学化而忽视人格,太技术化而缺乏人情,太市场化而失去人道。”因为,医患关系是一对特殊的社会关系,从人格上看是平等关系,从法律上看是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则属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偏于一方就会关系失衡。曾有人这样说过,病人将医生告上法庭,是病人的无奈,至少病人已经受到了伤害;医生被病人告上法庭,有些时候是医生的无奈,至少他们已经尽责。医生和病人本是相依相存的关系,是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 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随着改革开放,医疗的市场化导致现在“医”与“患”之间根本利益的冲突,而出现了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我们不能怪医疗市场化这个政策不好,应该说是时机不对。国外是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走向市场化的,但医疗行业还是一个公益事业。二十年前医患纠纷就没有这么多,因为那时是公费医疗!但后来国家负担太重,不进行医疗改革行吗?显然不行。要进行医疗改革,老百姓必须要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就推行医疗的市场化,必定会引起现在医患之间利益的冲突,从而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医患关系紧张,其结果是没有赢家的对立,对医生、对病人都不

浅谈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浅谈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摘要:医患关系是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患双方对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一个衡量标准。目前,医患关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是医院与社会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医患关系的状况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以患者的需求为医院的工作中心,建立相互融洽、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生患者医患关系现状特点 医患关系概述 医患关系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及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许多人文因素,当整体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时,医患关系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医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多变,随时间、病情的变化而发展。医患之间存在医疗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等,要改善和发展医患关系,首先应该认识到医务人员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又要树立极端负责的精神,克服不良作风,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更新知识,向患者宣讲防病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技术,使医患关系不断向着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医疗事故赔偿数额越来越高, 医疗执业环境恶化呈逐年上升趋势。前几年, 中华医疗机构管理学会曾对全国270 家各级医疗机构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20- 30%例左右, 甲级医疗机构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5%例左右。伴随医疗纠纷出现的是高额赔偿, 在医疗投与纠纷中, 医疗收费价格问题占到了全部医疗投诉与纠纷的22% - 47. 3% , 是引起医疗投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从医生与患者两方面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方原因: 1) 从医护人员方面来讲, 因医护人员所从事的职业风险极高, 工作繁忙, 责任重、压力大, 待遇低。所以, 一些人心理不平衡, 认为收入与付出不相符,对待病人缺乏关爱之心, 少数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到位, 不尊重病人的人格, 对病人态度生冷硬顶。还有一些人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缺乏沟通意识或技巧, 或者不会与患者沟通,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无暇回答和( 或) 做出必要说明及解释。如有些医生抱怨患者唠唠叨叨, 说了半天, 却说不到重点上来, 医生便强行打断患者正在诉说的症状情况,或以提问的方法来获得对病人症状的了解。又如患者还想对

最新医患关系论文

西安医学院 医患关系论文 谁应该为日益加剧的医患关系买单? 姓名陈露 专业临床医学(精卫专业)年级1106班 指导教师XXXXXX 公共卫生系 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

摘要 医生和病人本来应该是同一战壕的队友,大家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垮病魔。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

目录 引言 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 2.1对医方的影响 2.2对患方的影响 2.3对社会方面的影响 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 3.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3.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3.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3.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3.1.5媒体方面的原因 3.2 医院因素

3.2.1医疗活动商业化 3.2.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 3.2.3 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3.2.4漠视病人的权利 3.2.5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 4.1 加强医院各方面管理 4.2 对公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4.3 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4 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4.5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4.6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浅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解读

浅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在和谐的主流中也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因素,医患关系局部呈现紧张态势,时常发生一些医闹、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与国家的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展不同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表现为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患冲突越来越激烈,甚至发展到暴力冲突,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二、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可是,根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且存在黑社会介入专业制造医闹牟取暴力的现象存在(见表1)。经新闻媒体报道的由医患矛盾引发的突发事件屡屡发生,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医护人员被刺,2011年8月16日,广东东莞长安医院医生被砍伤亡,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医师徐文被砍伤,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实习医生被砍身亡,2012年4月13日,北京又连续发生两起伤医案件,深圳“八毛门”事件、深圳产妇“缝肛门”事件,武汉市第三医院“拆线事件”,广东“录音门”事件……根据2005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数据显示,73%以上医院出现过患者对医务人员施暴情况,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于治疗结果不满意而围攻医院的事件[1],医患关系表现令人担忧。 表1 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针对200家医院“医闹”情况的调查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关系论文 我们谁应该为日益加剧的医患关系买单? 姓名汪珍敏 专业中医学 班级 1204333 学号53号 摘要 医生和病人本是同一战壕战友,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打垮病魔。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原因;对策 目录: 引言 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013年12月14日】兰大二院连发两起殴护事件 【2013年11月11日】因孩子输液三针没找到血管三名护士被患儿家长打伤 【2013年11月6日】为劝阻患者插队看病深圳中医院护士被打 【2013年11月10日】浙江两名医务人员被围殴受伤 …… 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 2.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入现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3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主动引导医务人员宣泄、排除不良情绪。 2.4要构建良好舆论环境,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外部压力。 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3.1 医患关系紧张的自然社会原因 3.2 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医学原因 3.3 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 3.4 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医疗技术局限性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3.5 医疗管理不完善受市场经济影响,医疗工作是高风险的行业,但并不象国外发达国家,高风险的同时能带来高收入。 3.6 部分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激报道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和事故的报道有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部分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刻意炒作,并且明显地倾向病人这个弱势群体,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 4.1加强正面宣传,营造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的良好氛围 4.2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4.3加大投入,改善医疗硬件设施 4.4深化改革,健全医疗卫生运行机制 4.5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4.6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医疗环境 4.7建立机构,有效处理医患纠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引言: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与国家的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展不同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表现为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患冲突越来越激烈,甚至发展到暴力冲突,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1、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 (以下为近年来重大医患之间的“见血”事件) 【2013年12月14日】兰大二院连发两起殴护事件 据知情医护人员介绍,被打护士小张当晚值夜班,一名还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家属因为在过道里休息,嫌其他患者声音大吵了他,向夜班护士小张索要棉签塞耳,根据规定,医用棉签不得随意给患者和家属使用,遭拒后该男子便开始辱骂小张,随后突然一脚踢向小张腹部。 【2013年11月11日】因孩子输液三针没找到血管三名护士被患儿家长打伤 11日下午,因为孩子输液时三针都没找到血管,心疼孩子的家长与济南市儿童医院的护士发生纠纷,其中三名护士在纠纷中受伤。 第一次给孩子找血管的护士称,三次都没有成功找到血管后,孩子的父亲就开始谩骂。“我当时说我们也不想孩子多扎一针,可是我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很用力地打了我一耳光。”这位护士委屈地说道。 一位当时正在现场工作的护士称,孩子的家长跳过了她们的工作台,一拳打在了护士长的脸上,同时又踹了她几脚,“我的一位同事去拉架时,手指也被孩子家长给掰伤了。”

听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听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上周末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学习班上,有幸听了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 纠纷与医患关系》,把学习收获简要整理如下: 王岳教授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 王岳教授分析了当今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公益和市场不分开,中国医学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医务人员的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由“白衣天使”到“大白狼”、“官医”。医生操守的金标准“病人至上”在医院文化中渐渐被另外四个字“求医问药”所代替。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根因何在?改善的突破点何在?钟南山院士指出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开始沦落。胡大一教授说医学不是理工科,不是纯粹的生物医学,而是一门人文科学,如果医学甚至法学丢掉了人文精神,那就显得非常苍白,非常可悲!他呼吁,医疗界要倡导医学人文精神,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理想。 王岳教授从医学人文视角重新审视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围绕“医学人文精神的三元素——人本、仁爱和公益”三个层次,医务人员的三大敌人——傲慢、冷漠、贪婪。就医患关系中常见的医患沟通、医患权利义务、医患矛盾等疑难问题,用真实的图片和案例加以分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严谨又不失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课堂上提出好多问题互动,引人深思。 上课期间,播放了由美国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心灵点滴》片段,通过剧中主人公帕奇的行医经历,阐述了“医生治好病人,而不仅仅是治好病”的理念,在场的医护人员深受感染。王岳教授的很多观点和解析引发了在场医护人员的强烈共鸣,很多医生表示经过这场医学人文教育的培训,重新认识了自我,认识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增强了自己的职业使命感。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想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 王教授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医患关系及权利,深入浅出地对当今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深刻解读。很多观点令人深受启发。比如: “帮助和保护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今后我们自己” “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去帮助病人” “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 “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能力”

医患关系 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09秋行政管理班学号:0932001454291 姓名:俞小容 一、对医患关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医疗卫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消除医患矛盾的基础,它不但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医疗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公平的问题。 二、医患关系调查的方式 通过对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网络博客问卷方式,针对医患关系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客观地提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因素。 三、医患关系调查的实际状况——三大顽症激化了医患矛盾 (一)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些不正之风,医疗卫生行业同样无法幸免,特别是近年来医疗服务中滋生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收受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乱开药、乱检查进而乱收费。这些案例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如今,打个喷嚏患个感冒开上千元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典型的乱开药。 收受病人钱物,即所谓的收红包问题,一般发生在手术前。很多医务人员明确表示:的确不应该收,但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办什么事不需要送个礼?更何况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患者送了红包心里也会踏实一点。患者送红包,在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1、增进医患信任。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医患关系

技术性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与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2.引导与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 3.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①相信医患之间可以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患者是可以交流、沟通的; ②不以医生本人的价值取向评判患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和文化; ③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充分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 ④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给患者切实的医疗帮助; ⑤理解医患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医生应根据情况适时做出调整; ⑥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提供医疗帮助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医患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冲突,根结在于我国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卫生法制不健全。 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大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者基本上没有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度,医护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义务,归结为双方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 (一)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自负盈亏的体制,都促使患者承担了过多的诊疗费用。同时,社会贫富分化,矛盾加剧的问题在费用高昂的诊疗过程中被激化。 (二)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基层医疗资源不足,水平欠缺,经常发生误诊的现象,使得病人为寻求可靠的诊疗向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集中。医生超负荷的工作使其无力完善与患者的沟通。同时,医疗教育的制度并未在医患沟通技能中给予学生强化训练,使得医生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 (三)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 (四)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 (五)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媒体不够详实的报道,促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没有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当前我国医患冲突的表现和特点主要是: 第一,疗效和患方的期望值反差大。患者和其亲属认为“既然自己出了钱,就希望得到应用的服务。”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花了较多的钱,多数病人也是能够承受的,

医患关系作文范文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has been a heated topic.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out som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refore, some measures mentioned below On the one hand, it is indispensable th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due to the the fact that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an be seen as a bridge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m to improve their relationship. As a matter of fact, although sometimes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medical infrastructure, patients can share their opinions in the medical websites that th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 had joined .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doctor should have is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is the foremost way to gain trust from patients. All in all, it is high time that both hospitals and patients should take some steps to deal with current poor relationship.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正确对待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正确对待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因而,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纠纷处理机制,但是,截止目前,没有哪一种模式普遍适合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现阶段,还需要我们自己来探索合适的纠纷处理模式。近几年,我院推行了“三个一”工程,多措并举,使医疗纠纷得到了人性化解决。 一.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 “三个一”工程即“一次纠纷,一次总结,一次教育”。我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设立了多种投诉处理渠道:门诊大厅设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接受患者诉求;财务科随时接受患者对价格方面的投诉和咨询;院办综合受理患者各种诉求;医疗纠纷处理实行“首受负责制”,每一次纠纷,都要求接待人详细记录患者诉求,在解决纠纷时,本着“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束后,要求受理人与相关科室、职能部门、责任人等共同

进行一次总结,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死因、医疗文书和医患沟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对存在问题,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探寻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的防范措施。之后,及时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医疗纠纷处理决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教育。 二.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院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出现纠纷,由相应职能科室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概况、现场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抢救等技术水平情况、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一) 一、我院产生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医务人员想法:1、我们是差额单位,要想开满足额工资,就需要指标,产生经济效益。2、硬件环境设施的改善,医院没有能力承担。3、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来自于很多阶段,如上学(专科3年,本科5年),进修(1年),考级(每年要进行),院内学习(每周),科内学习(每周),外出培训,外院交流,书写论文等。因为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而且技术不但要不断学习,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就进修1人为例,进修费4000元,住宿费120xx年—20xx年,我院有近30名医疗技术人员调出本院,内科执业医生外调就达6人。4、每日重复单调的工作,每日对待不同人群的解释,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解释繁琐。本地区医务人员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协调,难免工作中存在情绪,这使医患之间产生矛盾。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我院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事实上我院部分是自

收自支的“半企业化”管理单位,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既然 是自收自支单位,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医院正常运行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就过 分依赖市场化的医疗利润来维持,导致了我院与全国医院以 药养医,以医养院,甚至于以医养防(疫)现象的产生。这样,医院的管理就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医生的待遇就依赖于 多开检验、检查单,开大处方来增加收入,因而加重了病人 的经济负担,产生了看病贵现象。 3、本地区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市几所医院,没有统一 的管理制度,都是摸索着自己学习、自己管理、使医院缺乏 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使我们在医疗活动中出现问题,发现 问题难以解决,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力,这样难免 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 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 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正确认识 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 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只要在医 院里死了人,就被认为是发生医疗事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 猝死病人和疾病自然死亡的病人只要在医院抢救过或治疗过,就是其家属索取赔偿的理由了,并且一定要赔到钱为止,否则就不罢休。

浅谈目前的医患关系

浅谈目前的医患关系 浅谈目前的医患关系 目前,医患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冲击医院、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殴打医护人员至伤亡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曾有经济学家预言:未来20年内,在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医患纠纷”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挑战之一。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精辟地论述:“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

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里,把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看成是整个医疗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是高度地评价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医患关系”这个词频繁露面主要是近几年的事情,不是说以前这样的纠纷不存在,而是因为以前老百姓对医生这个职业有着崇敬之心。“医圣”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老百姓对治病救人的医生不乏“再生父母”、“救命恩人”等溢美之词。然而,近年来医患之间恶性事件屡屡上演,医疗纠纷层出不穷,让人不由得心生疑窦:医患之间到底怎么啦?医患纠纷缘何剪不断理还乱?

一位伦理学专家这样解释:“现在的医疗活动太科学化而忽视人格,太技术化而缺乏人情,太市场化而失去人道。”因为,医患关系是一对特殊的社会关系,从人格上看是平等关系,从法律上看是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则属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偏于一方就会关系失衡。曾有人这样说过,病人将医生告上法庭,是病人的无奈,至少病人已经受到了伤害;医生被病人告上法庭,有些时候是医生的无奈,至少他们已经尽责。医生和病人本是相依相存的关系,是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 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随着改革开放,医疗的市场化导致现在“医”与“患”之间根本利益的冲突,而出现了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我们不能怪医疗市场化这个政策不好,应该说是时机不对。国外是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走向市场化

医患关系论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卫生经济学 医患关系论文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年级:12级 专业:临床医学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 新的医学模式确定后,医患沟通成为实现医学人文思想的重要支撑点。在 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通道,然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又受到多方面 的影响,使许多的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可以很好的沟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具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构成医生临床能力的要素之一。本 文将对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深入、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医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沟通的内涵 1.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 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 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 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 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改 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 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 2.医患沟通的内涵: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 程中,与患者以及家属就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健康教育、医 疗费用等内容进行的易患言语的交流过程。它是医患沟通的主题形式,它 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哥程序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能有效的开展治疗等工作,并能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医院和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 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疗卫士机构的医务工 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围绕医疗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方式与社会 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等。它是在侠义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由许多未处理好且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患沟通关系个案所引发的。但 广义的医患沟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利于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是什么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是什么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为您推荐】宝山区律师城区律师荣成市律师历城区律师铜山区律师博乐市律师阿坝县律师长治县律师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很多人都分不清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这两个法律范围的概念,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其实,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是不一样的,医疗事故的出现才会导致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由于受害人和家属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不满意而引起的民事纠纷。那么,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是什么?下面,让小编来为您讲讲。 一、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基本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二、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 (一)医疗事故必须具备4个条件: 1、提供医疗服务的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要有违法、过失行为; 3、必须有严重、明显的不良后果; 4、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二)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有时效限制的,患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一、内容摘要: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组是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调查地点,当我们组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医闹”,当电视新闻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因此开展了本次调查,希望了解普通人民对现今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看法以及建议等。以对现今的医患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为作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参考。 二、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医疗服务 三、正文: (一)调研的背景与概况 1.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下不可讳言之事实,而在医患交涉实践中,由于双方往往是直接面对,其高昂的成本更是众所周知:言辞上各执一词,行动上则是各走极端,于是骂战经常有,打横幅、抬尸要挟乃至双方大打出手都不鲜见。 2.近年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恶性暴力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改善医疗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本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当前看病难、贵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建议,希望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略尽绵薄之力。 3.这次社会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医务工作者、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发放问卷共100份,实际回收87份。另外对部分医务人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做了采访。 (二)内容和结论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我限定问卷调查者要在18周岁以上。经统计,年龄层次的人在本次调查中基本均有涉及。被调查者中,年龄介于18至25岁的有8人,约占9.1% ;26~35岁有10人,约占11.5%;而36~45岁有27人,约占31.0%;46~55岁有22人,占25.3%;55岁以上共20人,约占23.0%。 同时,由于这次调查不同于街头派发和网络调查而直接在医院进行的缘故,调查人群都很有针对性在第2题关于职业的问题中,问到有四个选项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行政人员和其他。从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占了大部分(人数有75人,约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浅析

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把社会转型看作是原有利益格局的消解与全新利益格局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主体间利益的博弈及其如何优化,就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大主题.当前,医患关系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于是,作为社会转型的一部分,我国医患关系的重构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1医患关系的概念界定以及现状 1.1 概念界定 医患关系属于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 中的一种具体化的形式.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疗过程中患者与医生个体之间结成的特定医与被医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群体的医方和以病人为群体的患方之间的人群关系[1].医患关系中涉及到了社会每个成员和各个方面的关系,因此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的必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1.2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医疗纠纷日渐增多,不少医患纠纷演变成恶性事件,导致医生被打伤、致残甚至被杀害,严重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央视《新闻1+1》曾报道:“根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且有黑社会介入专业制造医闹牟取暴利的现象存在.”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发生刺医案,导致一死三伤,死者为年仅28岁的在读硕士研究生.紧接着4月13日北京市又连续发生两起伤害医生的案件,事发北大人民医院和北京航天总医院,据此,医患关系再次引发社会关注.2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日趋恶化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难题,也直接影响了未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然而,是由诸多原因相互作用,导致当前医患关系出现不和谐状态.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客观原因 2.1.1 医疗商业化及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患关系最初表现为伦理关系,医生秉着人道主义精神,完成职业的道德义务,为病人的健康服务.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是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合作的,是有机的角色互动.然而,从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本质上是伦理关系的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异化,从以患者的生命健康服务为宗旨到经济利益为宗旨,从医患间的信任关系到法律关系. 在市场化的今天,医疗服务部分进入市场后,医疗保健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活动,其目的是追求利益.因此在这一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人性中对功利的追求以及商业运营中收支平衡的运筹等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院的运营资金大部分只能通过患者在医院的消费来获取.因此,为了各方面都能“达标”,一些医疗机构、制药商、医生就结合成利益共同体,诱导病人的医疗消费,进而从中牟取暴利,这就引起了医生在求利与求善上的深层次矛盾 [2] .另 外,医生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却获得较少的薪金会使医生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从而助长了其多做检查、收红包、拿回扣等不良行为.2.1.2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没有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完善,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个人不用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时,即在该国拥有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的情况下,医患之间很少有矛盾冲突,患者殴打医生的恶性事件也极少发生.[3]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没能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而且调整了付费方式,增加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比例,因此较容易造成患方对医方的不满,甚至产生纠纷和冲突.2.1.3 相应的卫生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建立.但是,医疗行为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涉及到医患双方个体的差异及道德与伦理的取舍等问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浅析 苏露露,程 矗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呈现出日益紧张的趋势,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闹”现象逐步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界定医患关系的概念并对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转型;医患关系;医疗保障;构建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095-02 Vol.28No.8 Aug.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上) 2012年8月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