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

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
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

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 白居易 悼念元稹的诗是《梦微之》,著名的元白,元指的是元稹,白则是白居易。 虽然年龄相差七八岁,但是两人却是至交好友,而且情趣相投,无论是写诗,还 是纵情享乐,两人都可以相互切磋。而一对好友,如果死去一个,对于另一个来 说,可谓极尽悲伤。元稹去世,白居易给他写出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 雪满头”的悼亡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到无以复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白居 易悼念元稹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微之》 注释 微之:唐朝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 生诗友。 漳浦:地名,在今福建漳州南部。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阿卫:微之的小儿子。 韩郎:微之的爱婿。 夜台:指坟墓,因为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后来也用来指代 阴间。 茫昧:模糊不清。 《梦微之》 译文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梦微之》赏析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颈联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公元 801 年,30 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 23 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 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真是相见恨晚! 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 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 考试, 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 虽是个闲官, 倒也可自得其乐。 饮酒赋诗赏花听书, 好个诗酒风流!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 效。公元 815 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 沦落人!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公元 831 年,60 岁的白居易正 赋闲于东都洛阳,惊闻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当元稹的灵柩运回老家陕西 咸阳时,途径洛阳,白挥泪写下祭文。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梦中乐天与微之重逢,二人携手同 游,他们可能意气风发地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风波、官场 污浊;可能耻笑那魑魅小人、假义君子……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泪水打湿了 乐天的绢帕,老泪纵横也无心擦拭了。时年,乐天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他想起了元稹当年还和过他的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我今因病魂颠倒,惟 梦闲人不梦君”。 确实, 生时不能相见, 梦见还可以慰藉相思, 梦不见是悲痛的! 可是,死后故人梦更是痛彻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见,却又一遍遍回忆着逝去的 时光,每每回忆一次,都是一遍强于一遍的无奈忧伤!死亡,切断了所有一切可 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 咸阳草树八回秋”。 乐天说他自己在漳浦这个地方已经 生了几次病了,长安城草生草长不知不觉已有八个年头。时间蹉跎了芳华,元稹 死后,乐天的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长安城的草生草长。如果 人的生命也能够像草生草长一样该多好,就像乐天 17 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 送别》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乐天与元稹一别已是九年,而且还 会有好几个九年,直到乐天也身赴黄泉。乐天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元稹的参 与!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元稹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他 的身体,也许早已和泥化作尘土,乐天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居住在人间。乐 天是一位“深入浅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荡。这句话正是白诗 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浅显,而情意、内涵甚深的表现。我想起了祖父,我那逝世 不久的祖父。很多时候,在我们的亲人活着时,我们是羞赧于将悄悄写下的那些 关于他们的赞美文字与人分享的,尤其是不愿让他们本人看到。而今,祖父魂归 大地、深埋黄土,他在人间的最后一席之地只是水泥石碑下一方小小的骨灰盒, 家人把祖父与已逝世 13 年的祖母合埋了。写着这些文字时,我想起祖父总是在 清明前后轻轻擦拭着太祖父、太祖母及祖母的祭框,擦着擦着就出神地望着。可

是如今,他深埋地下,谁又来擦拭他崭新的祭框呢?有关祖父的一切,我再也不 会知晓了。 他早年因公致残的左腿, 还会风湿发作吗?黄泉该是个湿冷的地方吧? 想到这些,我已经受不住了。有句话是残忍的:“我们将会死去很久”。乐天写 下这首诗时,身边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敌人泛滥。拉法特曾说:“没有朋友也 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乐天恰好不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 多的,比如李商隐 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隔九年后,乐天的这份思友之情才愈 显得弥足珍贵!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卫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是元稹 的女婿。 他们都先后死去了, 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道这些吗?高寿的乐天目睹了 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 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 纵然知道是徒劳, 还是怀着 这份希望。《古诗 十九首》 中有言: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当乐天看着去者已去经年, 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多么大的内心荒凉!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浅品《梦微之》,我品味到了这世 间有一种真情———相濡以沫!




《赠元稹》(唐.白居易)原文翻译、注释和作者介绍

《赠元稹》(唐.白居易)原文翻译、注释和 作者介绍 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赠元稹》作品介绍《赠元稹》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15首。古诗名句“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就是出自《赠元稹》这首诗。 《赠元稹》原文 《赠元稹》 作者:唐·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赠元稹》注释 ①作于元和元年(806)。 ②七年句:白居易自贞元十五年(799)冬赴举,至元和元年为七年。 ③左思《咏史八首》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④《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要津水,此喻指官场显位。 ⑤处:全诗校:“一作要。”谖(xuān):忘。 ⑥元、白订交约始于贞元末年,白氏《祭微之文》:“贞元季年,始定交分。”阑:全诗校:“一作兰。” ⑦同登科:白居易与元填于贞元十九年同应书判拔萃科登第。科,全诗校:“一作第。” ⑧同署官:白居易与元填于贞元十九年同授秘书省校书郎。 ⑨方寸:心。 《赠元稹》赏析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人任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诗通篇谈论他与元稹的深厚友情及元稹的为人。 《赠元稹》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

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赏析翻译

题新居寄元八 唐代 青龙冈北近西边,移入新居便泰然。冷巷闭门无客到, 暖檐移榻向阳眠。阶庭宽窄才容足,墙壁高低粗及肩。 莫羡升平元八宅,自思买用几多钱。 这是一首关于:的诗 翻译 赏析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 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蜗 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浅析白居易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主题矛盾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最有名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一生诗作众多,其中有不乏佳作,加上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甚至达到“老妪能解”的程度,因此他的诗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但是,最能够代表白居易诗作的艺术巅峰的是他的两首长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从唐宣宗李忱写给白居易的悼亡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篇。”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有多么珍贵的文学价值。 长叙事诗《长恨歌》是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白居易在自评其《长恨歌》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由此看来,长恨歌的主题就是”长恨“二字,这是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长恨歌就是一篇歌“长恨”的诗篇。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古代作品中,“恨”有“遗憾”的意思,在《长恨歌》中亦是如此,“长恨”就是“绵绵不绝的遗憾”,为什么会有这种遗憾呢?这究竟是诗中主人公的的遗憾还是作者本人的遗憾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主题。 白居易早年写了很多讽喻诗,加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借古喻今,以之警醒当权者,避免重蹈安史之乱的覆辙。《长恨歌》开篇就着力塑造唐玄宗风流君主的形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所载,明皇一次就“采择百余人”,一个好色的封建君主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诗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句,又刻画出唐明皇得杨贵妃后是如何地沉迷于美色而荒废朝政的,又如,诗中描写杨家极尽权势,“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句更用了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幸之至,以致当时社会风气都为了君主一人的喜好为之一变。诸如此类的例子,全诗中可谓俯拾即是,这样就能说明诗人对于唐玄宗这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做法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唐玄宗的爱情悲剧完全是他个人咎由自取,正是他的耽于逸乐,荒淫无道,导致了国破家亡的最终结局。文中的“恨”,是唐玄宗对于自己以前的种种无道之举及其导致的个人悲剧的“恨”,是这个国家人民对于统治者不作为导致的悲剧的“恨“,同时也是诗人对于这一件由于统治者的错误而导致整个唐皇朝衰落的历史事件感到的“恨”。总的来说,作者在诗中的态度也是比较明确的,他认为国家的灾难以及唐玄宗的个人爱情悲剧都是由于唐玄宗作为统治者追求享受,疏于理政导致的,诗人希望以此警醒现今的当权者,以免踏上他们老祖宗的旧路,导致新的“恨”的出现。 但是,《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更多来源于其对李杨二人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的表现上。每个人第一次读这首诗,着眼点不会是唐玄宗有多么的昏庸,也不会是杨贵妃有多么的妖媚,而是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多么的纯洁美好,令人动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句句都是款款深情,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爱情悲剧是寄予了充分同情的。从前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白居易对于作为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的李杨二人是

元稹和白居易唱和诗

元稹和白居易唱和诗 和乐天赠樊著作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和乐天感鹤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和乐天折剑头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酬乐天早夏见怀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酬乐天劝醉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古代励志的名言名句

古代励志的名言名句 1、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增广贤文》 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曾国藩》 3、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朋满故乡。——《白居易》 4、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李时珍》 5、有钱能说话,无钱话不灵。——《增广贤文》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7、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曾国藩》 8、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 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10、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 11、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洪应明》 1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13、求仁而得仁,宁怨填沟壑。——《文天祥》 14、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白居易》 15、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增广贤文》

16、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 17、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18、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纳兰容若》 1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2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21、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22、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孔尚任》 23、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24、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罗贯中》 25、怒中之言,必有泄漏。——《冯梦龙》 26、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汤显祖》 2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9、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 30、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元稹唱和诗语言表达特点

元稹唱和诗语言表达特点 元稹一生仕途失意,然而却意外造就了其诗歌上的成就,由于其失意的内心需要倾诉,所以在他仕途不顺时写了很多唱和诗,这些唱和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语言表达特点上对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河南洛阳人,六世祖时迁居长安。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831年)。元稹的一生,命运多舛,爱情上失意,仕途上也屡屡被贬,自十五岁登明经科到五十三岁去世,短短的一生五次被贬。元稹的兴趣不在诗歌,他一生的真正抱负是“达则济亿兆,穷则济毫厘”,诗歌只是他抒发牢骚的一个工具,然而他的仕途不顺却意外地成就了他的诗歌。纵观元稹一生的诗歌创作,大部分都是创作于被贬时期,他一生中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都是在贬谪时期,尤其是被贬江陵、通州时期,可以这样说恰恰是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本文主要就其唱和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次韵作品大量出现 所谓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关于唱和诗的类型,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交代得比较清楚:“和诗用来诗之韵曰‘用韵’,依来诗之韵尽押之不必以次曰‘依韵’,并依其先后而次之曰‘次韵’。”可见次韵难度最大。在元稹的唱和诗里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次韵相酬诗,而且元白还首创了五十韵、百韵次韵唱和以及次韵组诗唱和的形式。如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云: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元稹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诗一百韵》云: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

精选的中华经典名句大全

精选的中华经典名句大全 1、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5、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6、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班固《汉书·贾谊传》 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社甫《戏为六绝句》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10、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 11、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全唐诗·织补遗》 12、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13、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4、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三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6、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1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之六 18、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孙光宪《琐言引古语》 19、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傅玄《傅子·口铭》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21、孤犊触乳,骄子骂母。——范晔《后汉书·仇览传》 22、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2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27、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礼记·中庸》 2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3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34、食不重味,衣不杂采。——魏徵《群书治要·贾子》 3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荡》 3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白居易与元稹的故事

白居易与元稹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元稹与白居易的故事 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白居易、元稹的交往不但时间长久,诗歌唱和数量巨大,交情也十分深刻。白居易自己说是“金石胶漆,未足为喻”(《祭元微之》)。他们之间,曾经有“千里神交,若合符契”的奇迹发生。《本事诗?征异第五》记载,元稹为御史,奉派到梓潼(在今天四川江油一带)办案。白居易在京城,跟一班名流游览慈恩寺(大雁塔),于花下小酌。当时白居易写了一首寄给元稹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 凑巧的是,元稹当时正好走到梁州(在今天陕西省城固以西的汉水流域)褒城,而且也在同一时间里寄出了一首《梦游》诗,诗是这样写的:

《梦游》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梦中所见,完全符合白居易的生活情形! 白居易、元稹唱和频繁,不在一处的时候,通常以竹筒贮诗派人递送,“竹筒递送”遂成诗坛佳话。两人唱和诗篇的数量,白居易自己说是九百多首,其实应该有一千多首。有的时候,一次就能唱和上百首。白居易《因继集重序》云:“去年,微之取予《长庆集》中诗未对答者五十七首追和之,合一百一十四首寄来,题为《因继集》卷之一。今年,予复以近诗五十首寄去。微之不逾月,依韵尽和,合一百首,又寄来,题为《因继集》卷之二……”。难怪白居易说自己与元稹的唱和之多,“从古未有”。 元稹、白居易的唱和,多数是应酬之作,套话、场面话而已。但是,数量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至少可以说明他们两人互相关注、交往密切,是无人可比的。自然,毕竟都是优秀的诗人,这其中也不乏深情动人之作。例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云:《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再比如白居易的《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白居易的名句代表作品

白居易的名句代表作品 白居易 的名句代表作品: 《白氏长庆集》,《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等。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23、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 2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25、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白发老人》 2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27、忽忆古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8、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驿站》 2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春夜》 30、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舟中读元九诗》 3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32、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33、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3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35、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春望》 36、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 居易名句汇编: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2、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 3、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4、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白发老人》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7、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1、忽忆古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12、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驿站 13、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春夜 14、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舟中读元九诗 1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16、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17、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18、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1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21、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春望

白居易诗论

论白居易讽喻诗论与创作实践的得失 白居易以其讽喻诗论和创作,曾被誉为与杜甫并称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讽喻诗论强调诗歌创作要关系时事,“兴寄”、“美刺”。讽喻诗作也的确揭示了中唐时期的社会弊端,具有充分的真实性,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讽喻理论与创作实践反差,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背离,又显示出其讽喻诗论与创作的缺陷。分析白居易讽喻诗论与创作的缺陷,探讨其形成原因,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认知和评价白居易讽喻诗论和创作,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把握诗歌创作的自身规律。因而,本文重在谈论其不足之处。 一、 作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论,白居易最为人们看重的是其讽喻诗诗论。诸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即要求诗歌创作立足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直陈社会弊端,以求“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此类观点,白居易诗作中也多有表述。可以说,“为时为事”是白居易讽喻诗论的总纲,“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是其讽喻诗创作的目的。 “为时为事”也是白居易的诗歌批评原则。他批评自屈原到李白等历代诗人作品不是“为时为事”,不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认为“诗道崩坏”,“六义尽失”。即使是杜甫,“撮其《新安吏》、《石壕》、《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与元九书》)。因而,他自觉地创作讽喻诗,想以此超越杜甫,振兴诗道。 白居易的讽喻诗论继承先秦儒家的“兴寄”,“美刺”诗论传统,首次提出诗歌创作要“为时为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过于强调诗歌“为时为事”、“补察时政”的原则和作用,难免会忽略诗歌的其他表现内容和社会功能。诗歌表现生活的范围非常广阔,诗人感受生活的角度也很独特,既可表现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题材,抒发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情感倾向,也可表现诗人在特定环境氛围中某一瞬间独特的情绪感觉。意境才是诗歌创作成败优劣的关键。读者更乐意欣赏具有美学价值的诗篇。如果狭隘地限定诗歌“为时为事”,容易淡化诗歌的审美特性,有碍于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有害于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同样,白居易以此为原则评论历代诗人诗作,结论也有偏颇。屈原、苏武确为“不遇者”,但他们的“伤别”、“怨思”决非一已私怨,而是社会大环境与个人独特遭遇结合的情感体验,仍具有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陶潜首创“田园诗”,二谢开拓山水诗,对诗歌发展均有贡献,却均遭到白的指责。漠视盛唐诗歌,指责“诗史”杜甫尤甚。由《诗经》到盛唐诗歌,从诗歌内容到艺术形式,本为逐渐发展,走向辉煌的上升轨迹,在白居易看来却成了逐渐衰败的下降曲线。公允地说,白居易并非艺术修养不高,并非不领悟历代诗人的艺术造诣,问题在于,他对诗歌表现内容和社会功能,强调讽喻,不及其余,自然失于偏颇,又极易导致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单纯以政治功利为核心的“为时为事”、“美刺”比兴的

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导读: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2、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白居易《李白墓》 3、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南湖早春》 6、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7、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0、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11、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12、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13、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白居易《垂钓》

14、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15、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6、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7、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白居易《阴雨》 18、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0、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居易《南湖早春》 21、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2、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23、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2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观游鱼》 2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26、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白居易《垂钓》 27、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

白居易岁晚旅望赏析翻译

岁晚旅望 唐代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万物秋霜能坏色, 四时冬日最凋年。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这是一首关于:的诗 翻译 赏析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 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蜗 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试述白居易的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

白居易的诗歌包括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等,各种类别的诗各具特点,大体反映了白诗的基本面貌。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讽喻诗是最具价值、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讽喻诗内容上主要是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在唐代诗人中,很少有人像白居易这样对下层人民的痛苦,特别是农民的痛苦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果说,杜甫因其经历遭遇和时代特征主要关心人们的战乱流离之苦,那么白居易却看到了唐代社会平静外表下掩盖着的深刻矛盾。从早年面对“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光天”的农夫,到《观刈麦》所写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以及《轻肥》中所描写的因为大旱导致衢州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这些都表现出了诗人对民生和百姓的关注和同情。其次,讽喻诗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们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诗人进一步在诗中揭示导致农民痛苦的原因主要是苛重的税赋以及官吏的贪暴,以及在皇帝名义下进行的各种巧取豪夺,如在《杜陵叟》中诗人对于九重天子不关心农民疾苦的进行强烈反讽。表达了诗人对残暴统治者的极大愤怒。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是首句标其目的,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代表作有《新乐府》《秦中吟》。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白居易写闲适诗,是为了“独善”,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如《问刘十九》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白居易的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最高成就。是诗人为外界事物所感,情理动于内而做出的感叹。它在《长恨歌》中描绘了一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男女真挚爱情的赞美肯定。

元稹和白居易的友谊

元稹和白居易的友谊 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世人常把岑参和白居易并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白居易两人年龄相近,又同为著名诗人,两人交情颇深。相识 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因为这一年他们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漫狂”),成了同事。然后他们两人就“一见钟情”,由此开始了至死不渝的“恋情”。 他们当校书郎时,流连于花前月下,有诗为证:“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而且竟然是“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这个,这个,读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味道了没?而一旦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时,元稹就痛苦地写诗道:“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类似的亲密之句不胜枚举,如元稹诗《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中有:“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等句,白居易见到这诗后,也情意绵绵地回道:“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

意何如……”还有这首,《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中,竟然写道:“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 相思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白居易回京升为左拾遗,但元稹当年却任职为监察御史,经常要四处办案。这一年,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三月,在长安的白居易与弟弟白行简及好友李杓直等人,游玩了大雁塔下的慈恩寺后,就一起饮酒叙谈。 席间,白居易题诗一首于壁上:“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而后来,元稹恰好是到了梁州(今陕西褒城),写诗道:“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晚唐郑谷诗中就这样说:“酴醿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这就是妻子挂念丈夫的事情了,《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写“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此处甲戌本脂批就道:“所谓‘计程今日到梁州’是也。” 相伴 元稹和白居易,他们真正是一对患难见真情的“伴侣”。 当元稹母亲去世,归乡守丧“丁忧”时,过得十分艰苦,《遣悲怀》中说爱妻韦丛跟了他后,是“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这情景也不完全是艺术夸张。这时,是白居易大力资助他,帮他度过

白居易的名句

白居易的名句 [标签:栏目] ,白居易的名句 1、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白居易《阴雨》 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3、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4、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5、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6、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白居易《空闺怨》 7、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8、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9、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0、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1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12、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13、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 1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15、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6、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7、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18、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白居易《荔枝楼对酒》 19、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20、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白居易《望月有感》 21、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22、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23、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24、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5、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6、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 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 沦憔悴, 转徙于江湖间。 余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韵译】 唐宪宗元和十年, 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 送客到湓浦口, 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 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探问这个人, 原来是长安的歌女, 曾经向穆、 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 红颜退尽, 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 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 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 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 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循身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示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总的看来,白居易的讽喻诗具有如下艺术特点: 一、语言浅显平易而又能警策动人。他的诗善叙事,但又善用一二警策句统摄全篇,达到言浅意深、平淡中见奇警的效果。如《轻肥》前十四句全是铺叙权贵的阔绰,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怵目惊心的对比了两种不同的生活。《买花》前十六句叙述长安豪贵纷纷攘攘、争相买花的情景,末尾以田舍翁的叹息作结:“一从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十分精警的揭示出豪贵的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是建筑在剥削的基础上的。再如《重赋》的“剥我身上衣,买尔眼前恩”,《红线毯》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等等,都是十分警策的句子。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二、以叙事为主,又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白诗以善于叙事见长,但又将叙事抒情结合。其方式有三,一是寓感情于叙事中,诗中虽无抒情的句子,感情却洋溢于叙事中,如《卖炭翁》。二是以第一人称口吻代替人物抒情,如《上阳白发人》等。三是在叙事之后直接抒情,也即“卒章现其志”,如《红线毯》等。此外,白诗的叙事还有一个特点,即脉络分明,曲折生动,这以《卖炭翁》最出色。 三、白居易还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如《新丰折臂翁》、《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都善于刻画出人物相近的命运却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这是白居易对诗歌艺术的又一发展。如将杜甫的《兵车行》与白之《新丰折臂翁》对比,即可看出其特点。 但是白居易的诗也有一些缺点:一是理周辞繁,精炼不够,二是言辞激切,含蓄不够。务尽务详,使诗歌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不足,加上议论过多,不免破坏了诗歌的形象性,这都削弱了其艺术力量。 不过,通俗的诗,容易得到流传,产生较大的影响。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流传之广,确是前所未有。他的诗,生前已经传至国外,当时新罗、日本都有传写者,对日本诗歌的影响尤大。 白居易的后期创作 下面我们再看看白居易的后期创作。白居易在后期诗歌创作中,闲适生活成了他主要的表现内容。他的这些闲适诗对后世士大夫影响很大。白居易很推崇陶渊明,他退居渭上时,写过《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在江州还专门去访问过陶渊明的故居。不过,虽然他的闲适诗也追求自然淡泊、悠远平和的风格,但并不像陶诗那么古朴,倒有些跳荡的明丽与亮色,也不像陶诗那么浑厚,倒有些悠长的理趣,语言也更显得浅切流畅。如《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在山寺看见迟开桃花的惊喜,还蕴含了人世间事所谓“别有一番天地”的理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