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

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
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

C A6140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

姓名:XXX

班级:机自0801 指导老师:XXX

一、后托架零件的分析

后托架的用途及作用

对于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后托架在CA6140车床床身的尾部,三个孔分别装丝杠、光杠、转向开关,起加强固定作用;在?40mm 与?之间的孔为毛线孔,用于导通油路;旁路的螺纹孔是连接油盖的;正面的四个孔将后托架固定于车床尾部。 后托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1-1可得:CA6140车床后托架是铸造件,从整体形状来看类似长方体。根据要求主要是加工孔和底平面。具体特点和技术要求如下:

① 精加工孔mm 025.00

40+φ, mm 02.002.30+φ, mm 03

.005.25+φ要求达到的精度等级为8~7IT IT 。粗糙度为um Ra 6.1=,且以底平面为基准,要求平行度公差为07.0,主要满足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② 其他各个孔的加工都要以底平面为定位基准。所以,底平面的形位公差要达到设计要求。

③ mm 202φ-、mm 132φ-粗糙度为50=Rz ;mm 202φ-为锥孔,且粗糙度为

um Ra 6.1=。

④ 其余未注要求的加工表面为不去除材料加工。 确定后托架零件的生产类型、及制造方法

零件材料为HT15-33,采用铸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大批量生产水平,故采用铸造精度较高的金属型铸造,生产率很高,可以免去每次造型。

二 工艺规程设计

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精基准的选择

从CA6140机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可知,底面A 为设计基准,选其为精基准可以实现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遵循“基准统一”原则。

(2)粗基准的选择

因本零件毛坯是金属模铸造成型,铸件精度较高,所以选择侧面孔40φ、2.30φ底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底面A ,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制定工艺路线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平面的加工

由底面粗糙度可查参考文献[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表5-14可以确定,底面的加工方案:粗铣—半精铣—精铣(69IT IT -),粗糙度为~,一般不淬硬的平面加工,平面度为,满足加工要求。 (2) 孔的加工方案

⑴.由于孔的表面粗糙度为,查参考文献[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表5-15选侧

面三孔(03.005.25φ,02.002.30φ,025

.00

40φ)的加工顺序为:粗镗——半精镗——精镗。 ⑵.而顶面的四个孔采取的加工方法分别是:

因为孔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都不高,是50Rz ,所以我们采用一次钻孔的加工方法,132φ-的孔选择的加工方法是钻,因为是一组阶梯孔,所以可以在已经钻了

132φ-的孔基础上再用锪孔钻锪到202φ-,而另一组13φ和102φ-也是一组阶梯的

孔,不同的是是锥孔,起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6.1=Ra ,根据参考文献[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5-15对102φ-的孔选用钻—粗铰—精铰加工方法。 该后托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后托架底面)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镗孔40φ、2.30φ、5.25φ。在半精加工阶段,完成孔40φ、2.30φ、5.25φ半精镗,阶梯孔的钻、锪和铰加工和加工螺纹孔、进油孔,在精加工阶段,进行后托架底面的精铣加工。 采用工序的集中的原则

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后托架的加工工序。该后托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确定工艺路线

拟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过程的关键性的一步。 主要工序的加工工艺路线

① 根据孔mm 025

.00

40+φ的技术要求,由资料[7]《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得: 25+=es ,0=ei ;

根据公式25=-=ei es T ;查资料[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1-8得: 精度等级为7IT 。

同理可得:

孔mm 02

.00

2.30+φ精度等级为7IT 。 孔mm 03

.00

5.25+φ精度等级为8IT 。 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钻——粗铰——精铰

② 根据孔mm 202φ-、mm 132φ-粗糙度为50Rz ,查资料[7]《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得:Ra 与Rz 有一定的线性关系:971.05.4Ra Rz =

即: 939.11=Ra

查《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表33-,取um Ra 5.12=

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钻孔——扩孔

③ 孔mm 102φ-锥孔粗糙度为um Ra 6.1=

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粗铰——精铰

④ 底平面A 粗糙度为um Ra 6.1=

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粗铣——半精铣——精铣

CA6140后托架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①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在保证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条件下,成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以便提高生产率。但同时考虑到经济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拟订两个加工工艺路线方案。见下表:

表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②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论证

a.方案Ⅱ中的010和150工序在铣床上加工底平面,主要考虑到被加工表面的不连续,并且加工表面积不是很大,工件受太大的切削力易变形,不能保证平面的平面度公差。方案Ⅰ比方案Ⅱ铣平面生产效率底,采用铣较经济合理。

b.方案Ⅱ在012工序中按排倒角去毛刺,这不仅避免划伤工人的手,而且给以后的定位及装配得到可靠的保证。

c.方案Ⅱ在010工序中先安排铣底平面,主要是因为底平面是以后工序的主要定位面之一,为提高定位精度。

d.方案Ⅱ把细精铣底平面A安排在后工序中,是以免划伤而影响美观及装配质量。

e.方案Ⅱ符合粗精加工分开原则。

由以上分析:方案Ⅱ为合理、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表:

表加工工艺路线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机床的选用

查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得: 立式铣床)52(K X ,主要用于铣加工。

摇臂钻床)3025(Z ,可用于钻、扩、铰及攻丝。

刀具的选用

查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得:

高速钢端面铣刀,铣刀材料:V Cr W 418,刀具的角度取:οο15~100=γ 钻头:直柄麻花钻10φ)19963.6135/(-T GB 直柄短麻花钻2.5φ)19962.6135/(-T GB 直柄长麻花钻6φ)19964.6135/(-T GB 铸铁群钻 34φ 24φ 20φ 直柄扩孔钻 13φ)19964256/(-T GB 锥柄扩孔钻 8.38φ)841141(-GB

锪钻:带导柱直柄平底锪钻 )19844261/2.2542(-?T GB 铰刀: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40φ 2.30φ 5.25φ )844252(-GB

锥铰刀:公制/莫氏4号锥直柄铰刀,刀具材料:V Cr W 418

其他设备的选用

夹具:夹具采用专用的铣、钻夹具 量具选用:锥柄双头塞规,多用游标卡尺

辅助设备:锉刀、钳子等

工序基准、工序尺寸、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序基准的选择

工序是在工序图上以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的基准。所标定的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分别称为工序尺寸和工序技术要求,工序尺寸和工序技术要求的内容在加工后应进行测量,测量时所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通常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重合。

工序基准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选设计基准为工序基准时,对工序尺寸的检验就是对设计尺寸的检验,有利于减少检验工作量。

② 当本工序中位置精度是由夹具保证而不需要进行试切,应使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③ 对一次安装下所加工出来的各个表面,各加工面之间的工序尺寸应与设计尺寸一致。 工序尺寸的确定

① 孔 mm 025

.00

40+φ,粗糙度要求为6.1Ra ,加工路线为: 钻——粗铰——精铰

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基本余量为:

钻: mm 35 扩钻: mm 2 粗铰: mm 3.0 精铰: mm 2.0 各工序的工序尺寸:

精铰后:由零件图可知mm 025

.00

40+φ; 粗铰后:mm 6.394.040=-; 扩钻后:mm 396.06.39=-; 钻后:mm 35439=-;

各工序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标注为:

精镗后:由零件图可知mm 025

.00

40+φ; 粗铰后:按10IT 级查资料[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81-;

可得mm 1

.00

6.39+φ 扩钻后:按11IT 级查资料[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81-;

可得mm 16

.00

39+φ 钻后:mm 25

.00

35+φ ② 孔mm 02

.00

2.30+φ,粗糙度要求为6.1Ra

同理:精铰后:由零件图可知mm 02

.00

2.30+φ 粗铰后: mm 084

.00

8.29+φ 扩钻后: mm 13

.0029+φ 钻后:mm 25

.00

25+φ ③ 孔mm 03

.00

5.25+φ,粗糙度要求为

6.1Ra 同理:精铰后:由零件图可知mm 03

.00

5.25+φ 粗铰后: mm 084

.00

25+φ 扩钻后: mm 13

.00

24+φ 钻后:mm 25

.00

20+φ 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偏差查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20,并计算列表如下:

表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偏差确定

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计算

铣底平面A 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① 粗铣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取Z mm a f /25.0=,mm a p 0.2=,

s m v c /5.2=;由铣刀直径mm D 63=,铣刀齿数10z = ;则:

主轴转速 min /78/1000r D v n ==π,则取min /80r n = 式()

实际铣削速度s m Dn v c /64.260

100080

631000=???=='ππ 式()

0.251080/60 3.33/M f f a Z n mm r =??=??= 式()

铣刀切入时取: mm a D a l e e 155.1~0.1)(1=+-= 式() 铣刀切出时取:mm l 22=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mm L 76=

根据资料[5]《机械制造工艺学》表401-可得:

1276152

27.933.33

M L l l Tj i s f ++++=

== 式() ② 半精铣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71-得:Z mm a f /15.0=,

1p a mm =, s m v c /0.3=;由式得,主轴转速 min /54.95/1000r D v n ==π,则取

min /100r n =

由式得,实际铣削速度s m Dn v c /29.360

1000100

631000=???=='ππ

由式得,0.1510100/60 2.5/M f f a Z n mm =??=??= 同理:由式得127615237.22.5

M L l l Tj i s f ++++=

== ③精铣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734.2-得:Z mm a f /10.0=,

0.5p a mm =, s m v c /5.3=;由式,主轴转速 min /16.106/1000r D v n ==π,则取

min /120r n =

由式得,实际铣削速度s m Dn v c /96.360

1000120

631000=???==

'ππ 由式得,0.1010100/60 1.67/M f f a Z n mm r =??=??= 同理:由式得127615255.691.67

M L l l Tj i s f ++++=

==

钻、扩、铰、锪孔加工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① 钻、扩、铰孔40 φ、2.30 φ、5.25 φ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钻孔加工

钻孔40 φ: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94.2-得:进给量

r mm f /6.0~5.0=,切削速度s m v c /37.0=,mm d 35=;由式得,

机床主轴转速min /94.20735

14.360

37.010001000r d v n ≈???==

π,取min /200r n = 由式得,实际切削速度s m dn v c /36.0601000200

3514.31000≈???==

'π 被切削层长度:mm L 60=

刀具切入长度:mm ctg ctgk D l r 122120235

)2~1(21≈+?=+= 式()

刀具切出长度:mm l 4~12= 取mm l 32= 根据资料[5]《机械制造工艺学》表401-可得

s n f l l L Tj 08.4260

/20055.03126021=?++=?++=

式() 同理:钻孔2.30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94.2-得: r mm f /43.0~35.0=,

s m v c /38.0=,mm d 25=;

由式得,min /5.30225

14.360

38.010001000r d v n ≈???==

π,取min /3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8.060

1000300

2514.31000≈???==

'π mm L 60=,mm ctg ctgk D l r 921202

25

)2~1(21≈+?=+=,mm l 32= 根据式可得

同理:钻孔5.25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94.2-得:r mm f /43.0~35.0=,

s m v c /38.0=,mm d 20=;

由式得,min /05.36320

14.36038.010001000r d v n ≈???==

π,取min /38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9.060

1000300

2014.31000≈???==

'π mm L 45=,mm ctg ctgk D l r 821202

20)2~1(21≈+?=+=,mm l 32= 根据式可得

扩孔加工

扩孔40 φ: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取r mm f /2.1=,

s m v c /35.0=,切削深度mm a p 2=,mm d 39=;

由式得,min /9.17539

14.360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2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9.0601000200

3914.31000≈???==

'π 由式得,mm ctg ctgk d D l r 311202

35

39)2~1(21≈+?-=+-=

刀具切出长度:mm l 4~12= 取mm l 32= 根据式可得: 同理:扩孔2.30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取r mm f /2.1=, s m v c /35.0=,

mm a p 2=;

由式得,min /6.23029

14.360

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25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8.060

1000250

2914.31000≈???==

'π mm L 60=,mm ctg ctgk d D l r 311202

25

29)2~1(21≈+?-=+-=,mm l 32= 根据式可得:

同理:扩孔5.25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取r mm f /2.1=, s m v c /35.0=,

mm a p 2=;

由式得,min /7.27824

14.360

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3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8.060

1000300

2414.31000≈???==

'π mm L 60=,mm ctg ctgk d D l r 311202

20

24)2~1(21≈+?-=+-=,mm l 32= 根据式可得:

铰孔加工

铰孔40 φ: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04.2-得:

r mm f /2.1=s m v c /35.0=;

由式得,min /19.16740

14.360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2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4.060

1000200

4014.31000≈???==

'π mm L 60=,mm ctg ctgk d D l r 621202

39

40)2~1(21≈+?-=+-=

铰圆柱孔时,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85.2-得:mm l 282= 根据式可得: 同理:铰孔2.30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04.2-得:r mm f /2.1=,s m v c /35.0=; 由式得,min /9.2222

.3014.360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25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9.060

1000250

2.3014.31000≈???==

'π mm L 60=,mm ctg ctgk d D l r 621202

29

2.30)2~1(21≈+?-=+-=

铰圆柱孔时,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85.2-得:mm l 282= 根据式可得: 同理:铰孔5.25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04.2-得:r mm f /2.1=,s m v c /35.0=; 由式得,min /3.2625

.2514.360

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3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9.0601000300

5.2514.31000≈???==

'π 45L mm =,mm ctg ctgk d D l r 621202

24

5.25)2~1(21≈+?-=+-=

铰圆柱孔时,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85.2-得:mm l 282= 根据式可得:

② 加工孔102 φ-、132 φ-、202 φ-、13 φ、6 φ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将102 φ-、132 φ-、202 φ-、13 φ钻到直径mm d 10=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94.2-查得:进给量r mm f /36.0~30.0=,切削速度s m v c /37.0=,切削深度mm a p 5=;

由式得,min /70710

14.36037.010001000r d v n ≈???==

π,取min /7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6.0601000700

1014.31000≈???==

'π 被切削层长度:mm L 160= 由式得:mm ctg ctgk D l r 172120210

)2~1(21≈+?=+=

刀具切出长度:mm l 4~12= 取mm l 32= 根据式可得: 扩孔132 φ-

扩孔132 φ-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取r mm f /3.1=, s m v c /7.0=,切削深度mm a p 5.1=;

由式得,min /9.102813

14.360

7.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12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78.060

10001200

1314.31000≈???==

被切削层长度:mm L 80= 由式得:mm ctg ctgk d D l r 5.511202

10

13)2~1(21≈+?-=+-=

刀具切出长度:mm l 4~12= 取mm l 32= 根据式可得: 铰锥孔102 φ-

铰锥孔102 φ-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04.2-得:

r mm f /36.0~3.0=,s m v c /35.0=,切削深度mm a p 25.0=;

由式得,min /9.6365

.1014.360

3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65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6.060

1000650

5.1014.31000≈???==

'π mm L 38=,取mm l 21=,mm tg tgk d D l r 215210

1122=-=-=ο

式() 根据式可得:

锪孔(13 φ、202 φ-、42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74.2-得:进给量r mm f /20.0~1.0=,切削速度s m v c /41.0~2.0=;则

孔13 φ:mm a p 5.1=,mm L 42=,mm D 13=;取min /450r n =,mm l 21=

mm l 02=;则由式得,s n f l l L Tj 4060

/45015.00

24221=?++=?++=

孔202 φ-:mm a p 5=,mm L 26=,mm D 20=;取min /300r n =,mm l 21=

mm l 02=;则由式得,s n f l l L Tj 3.3760

/30015.00

22621=?++=?++=

孔42 

φ:mm a p 4.8=,mm L 2=,mm D 42=;取min /150r n =,mm l 21= mm l 02=;则由式得,s n f l l L Tj 1660

/15015.00

2221=?++=?++=

锪孔加工总的基本时间 :s Tj 3.93= 钻6 φ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94.2-得:进给量r mm f /28.0~22.0=,切削速度s m v c /36.0=,切削深度mm a p 3=;

由式得,min /11476

14.360

36.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12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8.06010001200

614.31000≈???==

'π 被切削层长度:mm L 9.44= 由式得:mm ctg ctgk D l r 11212026

)2~1(21≈+?=+=

刀具切出长度:mm l 4~12= 取mm l 32= 根据式可得:

③ 加工螺纹孔6M 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钻螺纹孔6M

由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94.2-得:进给量r mm f /28.0~22.0=,切削速度s m v c /36.0=,切削深度mm a p 6.2=;

由式得,min /11575

.514.360

36.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12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35.06010001200

5.514.31000≈???==

'π 被切削层长度:mm L 17= 由式得:mm ctg ctgk D l r 10212025

.5)2~1(21≈+?=+=

刀具切出长度:mm l 4~12= 取mm l 32= 根据式可得:

攻丝6M

根据查表:螺距mm p 1=,r mm f /1=,s m v c /15.0=; 由式得,min /7.4776

14.360

15.010001000r d v n c ≈???==

π,取min /500r n =

由式得,s m dn v c /16.0601000500

614.31000≈???==

'π 根据式可得:

由以上计算可得总的基本时间583.879.7min Tj s ==

技术时间定额除了基本时间以外,还包括辅助时间Tf 、服务时间Tfw 、休息及自然需要时间Txz 、准备终结时间Tzz 所组成。

① 辅助时间Tf

辅助时间主要包括卸载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和测量工件等所用的时

间。

② 服务时间Tfw

③ 休息及自然需要时间Txz ④ 准备终结时间Tzz

将上述所列的各项时间组合起来,可得到各种定额时间: 工序时间:22.7min Tg Tj Tf =+=

单件时间: 40.7min Tg Tj Tf Tfw Txz =+++= 单件计算时间:N

Tzz

Txz Tfw Tf Tj Tg ++++= 其中:N ——零件批量(件)

三、专用夹具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加工构成中,夹具不仅仅是为了夹紧、固定被加工零件,设计合理的夹具,还要求保证加工零件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生产率。各种专用夹具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钻三杠孔夹具设计

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孔40φ、2.30φ、5.25φ的轴线与底平面有平行度公差要求,在对孔进行加工前,底平面进行了粗铣加工。因此,选底平面为定位精基准(设计基准)来满足平行度公差要求。

孔40φ、2.30φ、5.25φ的轴线间有位置公差,选择左端面为定位基准来设计钻模,从而满足孔轴线间的位置公差要求。工件定位用底平面和两个侧面来限制六个自由度。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由资料[10]《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查表721--可得:

切削力公式:P f K f D F 75.02.1412= 式()

式中 mm D 34= r mm f /55.0=

查资料[10]《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821--得:95.0)190(6

.0==HB K p

即由式得:)(06.2258N F f =

切削扭矩公式 : P K f D M 8.02.212.0= 式() 即:)(165.0m N M ?=

根据工件受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情况,找出在加工过程中对夹紧最不利的瞬间状态,按静力平衡原理计算出理论夹紧力。最后为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作为实际所需夹紧力的数值。

由资料[10]《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121--得:

2

1μμ+=

K

F W f K 式()

取25.2=K ,16.01=μ,2.02=μ 即:)(5.14112N W K = 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式计算:

式中参数由资料[10]《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查得: 其中:)(140mm L = )(80N Q = 螺旋夹紧力:)(58300N W =

该夹具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用螺栓通过弧形压块压紧工件。受力简图如下: 图 受力简图

由资料[10]《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2621--得:原动力计算公式

01

η??

=L l W W K 式() 即:)(2.1714013098.0390583000N l L W W K =??=='η

由上述计算易得:M M Q >> K K W W >>'

因此采用该夹紧机构工作是可靠的。 参考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 夹具结构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金属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车床拔叉课程设计

××××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1.1零件的分析 (3) 1.1.1零件的用途 (3)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4) 1.2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4) 1.2.1选择毛坯 (4) 1.2.2确定毛坯的外形、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 1.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9) 1.3.1定位基准的选择 (9) 1.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9) 1.3.3加工阶段的划分 (10) 1.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0) 1.3.5工序顺序的安排 (10) 1.3.6确定工艺路线 (11) 1.3.7机床设备、工装的选用 (12) 第二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3) 2.1工序简图的绘制 (13) 2.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4) 2.2.1加工余量的确定 (14) 2.2.2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4) 2.2.3拨叉零件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4) 2.3切削用量的选择 (16) 2.4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见附件) (17) 第三章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18) 3.1夹具设计任务 (18) 3.1.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8) 3.1.2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18) 3.2拨叉零件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19) 3.2.1夹具设计任务 (19)

3.2.2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9) 3.2.3 画夹具装配图 (19) 3.2.4 确定夹具装配图上的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术 (20) 3.2.5 绘制夹具零件图 (20) 课程设计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车床尾架设计说明书资料讲解

C0630 车床尾架设计说明书

一、车床尾架的设计背景及意义制造业中的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其结构主要分为:主轴箱、尾架、光杠、丝杠、溜板箱、床身、进给箱、刀架。 尾架是车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在车床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尾架体安装在车床的右导轨上,尾架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撑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安装钻头、铰刀,进行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柱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架体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C0630车床是一种经济型轻型车床,具有加工范围大、主轴变速范围广,具备普通车床的基本功能,消耗功率小等特点。在该机床上,除可完成车削外圆、端面、切槽、镗孔等工艺工作外,还可进行钻孔、铰孔、车削公英制内外螺纹及攻丝、套丝等工作。因此,本机床适用于仪器、仪表制造,医疗卫生器械制造,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二、车床尾架的工作原理 顶针(4)以1:20 的圆锥体装在轴套(6)的锥孔内,螺母(9)用两外螺钉 M12x20(10)与轴套固定,螺钉M15x30(8)用其圆柱端限制轴套只能作轴向移动。当转动手轮(14)时,通过键A8x14(15)使螺杆(11)旋转(不能轴向移动),再通过螺母(9)的作用,使轴套带着顶针作轴向移动。当顶针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时,转动手柄(7)和螺杆(19),使夹紧套(18、20)将轴套锁紧。整个尾架是靠定位键(25)嵌入床身的T 型槽内作横向定位,但可沿槽作纵向滑动来改变尾架与主轴端面的位置,以适应加工不同长度的工件。顶紧工件后,可旋紧螺母M24(22)和双头螺柱 M24X75(23),带动螺柱头(24)将尾架锁紧在床身上。(注:零件编号详情见配套A0 图纸) 三、车床尾座的设计 尾座是卧式车床的重要附属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加工特别是轴类零件时,可以定心,同时具有辅助支撑和夹紧的功能。C0630 卧式车床的尾座采用的结构设计合理,动、静刚度好,精度高。套筒和尾座的移动均为机械传动,套筒和尾座的夹紧、放松均采用相关机构夹紧,夹紧力足够大,安全可靠,工人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这种结构

车床尾座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车床尾座套筒加工工艺及钻4孔夹具设计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I

摘要 本文是对车床尾座套筒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此外还对零件的两道工序的加工设计了专用夹具.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论文夹具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钻中心孔夹具。 关键词: 车床尾座套筒,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 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on the bracket parts processing applic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analysis, including the parts of the plan, the choice of blank, the clamping, the craft route making, tool selec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cutting conditions, processing documents. Choose the correct processing methods, design the reasonable process. In addition to the stuffing box cover part two process designing special fixture. Machine tool fixture of many kinds, among them,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on fixture, size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standardized, and a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plant. While widely used in batch production, specially for a work piece processing services for the fixture, it needs each factory according to workpiece machining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n this paper, fixture design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of fixture for grinding center. Key words: scaff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 documentation, fixture 3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12级转速

目录 一、机床总体设计---------------------------------------------------------------------2 1、机床布局--------------------------------------------------------------------------------------------2 2、绘制转速图-----------------------------------------------------------------------------------------4 3、防止各种碰撞和干涉-----------------------------------------------------------------------------5 4、确定带轮直径--------------------------------------------------------------------------------------5 5、验算主轴转速误差--------------------------------------------------------------------------------5 6、绘制传动系统图-----------------------------------------------------------------------------------6 二、估算传动件参数确定其结构尺寸-------------------------------------------7 1、确定传动见件计算转速--------------------------------------------------------------------------7 2、确定主轴支承轴颈尺寸--------------------------------------------------------------------------7 3、估算传动轴直径-----------------------------------------------------------------------------------7 4、估算传动齿轮模数--------------------------------------------------------------------------------8 5、普通V带的选择和计算-------------------------------------------------------------------------8 三、机构设计--------------------------------------------------------------------------10 1、带轮设计-------------------------------------------------------------------------------------------10 2、齿轮块设计----------------------------------------------------------------------------------------10 3、轴承的选择----------------------------------------------------------------------------------------10 4、主轴主件-------------------------------------------------------------------------------------------10 5、操纵机构-------------------------------------------------------------------------------------------10 6、滑系统设计----------------------------------------------------------------------------------------10 7、封装置设计----------------------------------------------------------------------------------------10 8、主轴箱体设计-------------------------------------------------------------------------------------11 9、主轴换向与制动结构设计----------------------------------------------------------------------11 四、传动件验算-----------------------------------------------------------------------11 1、齿轮的验算----------------------------------------------------------------------------------------11 2、传动轴的验算-------------------------------------------------------------------------------------13 五、设计感想--------------------------------------------------------------------------15 六、参考文献--------------------------------------------------------------------------16

第六组——车床尾座套筒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二班 姓名:周凯 学号:0207 指导老师:吕勇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车床尾座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车床尾座套筒工序的设计计算二、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 该零件图样一张 生产纲领:单件小批量生产 生产条件:金工车间加工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毛坯图 1张 零件图1张 夹具图 1张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张 工序卡 1套 (3)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四、进度安排: 序号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备注 1 准备阶段⑴阅读、研究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 ⑵阅读教材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⑶准备好绘图工具、设计资料和手册等。课程设计前进行 2 绘制零件图⑴提高识图和绘图能力 ⑵了解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 2天手绘 3 制定工艺路线⑴掌握工艺路线的制定方法和步骤 ⑵初步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1天 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1天 4 工序设计掌握工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天 5 编写设计计算 说明书 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6 答辩或检验1天 小计12天 序言 车床尾座套筒是车床的主要零件,其结构合理与否、质量的好坏对加工过程、加工精度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机床零件设计的过程中为主要考虑对象。车床尾座在轴类工件的加工、端面钻孔、铰孔等工序中经常应用,其工作状况好坏对工件加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车床尾座的主要作用是为轴类零件定心,同时具有辅助支撑和夹紧的功能。尾座顶尖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机床加工工件的径向尺寸精度,以及圆度、圆柱度、同轴度等形位精度。而套筒是直接用来装夹顶尖的,由此可见,车床套筒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机械制造学中的理论基础,并综合生产学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可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机床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床课程设计1. 设计原始数据

2. 基本要求 ①课程设计必须独立的进行,每人必须完成主轴箱展开图一张,能够较清楚地表达各轴和传动件的空间位置及有关结构; ②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合理的确定尺寸、运动及动力等有关参数; ③正确利用结构式、转速图等设计工具,认真进行方案分析; ④正确的运用手册、标准,设计图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说明书力求用工程术语,文字通顺简练,字迹工整。 注明:所有图纸需交手工绘制的草图;设计说明书要求打印(格式参考毕业设计),但必须交计算手稿。 3. 参考资料 [1] 陈易新.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7 [2] 机械工业沈阳教材编委会. 机床课程设计答辩指南[M]. 东北工学院. 1990.05 [3] 李庆余.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4] 戴曙.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7 [5]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09 [6] 邱宣怀. 机械设计(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7 [7] 陈作模. 机械原理(第7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 林清安. PRO/ENGINEER WILDFIRE零件设计基础篇[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5 附录A:设计步骤 1)方案确定 ①确定有关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②据所求得的有关运动参数及给定的公比,写出结构式,校验转速范围,绘制转速图; ③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的传动比值,定齿轮齿数、带轮直径,校验三联滑移齿轮齿顶是否相碰,校验各级转速的转速误差; ④绘制传动系统图。 2)结构设计 ①草图设计——估计各轴及齿轮尺寸,确定视图比例,确定展开图及截面图的总体布局;据各轴的受力条件,初选轴承,在有关支撑部位画出轴承轮廓。并检验各传动件运动过程中是否干涉; ②结构图设计——确定齿轮、轴承及轴的固定方式;确定润滑、密封及轴承的调整方式;确定主轴头部形状及尺寸,完成展开图及截面图的绘制;

车床尾座的拆装

实训(实习)报告 (说明书) 题目:车床尾座的拆卸与装配 专业: 学号: 姓名: 辅导老师: 2014年11月 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目录 目录 (1) 第1章作业前的准备 (2) 1.1劳动前的保护及作业环境 (2) 1.1.1劳动保护 (2) 1.1.2劳动保护的目的 (2) 1.1.3安全操作 (2) 1.2 技术准备 (2) 1.3 工具准备 (2) 第2章车床尾座的拆卸与装配 (3) 2.1 认识车床尾座 (3) 2.1.1车床尾座的结构 (4) 2.1.2车床尾座的作用 (6) 2.1.3车床尾座材料 (6) 2.2车床尾座的拆卸 (7) 2.2.1车床尾座拆卸前准备 (7) 2.2.2车床尾座拆卸 (7) 2.2.3车床尾座拆卸时的注意事项 (9) 2.3 车床尾座的安装 (9) 2.3.1车床尾座安装顺序 (9) 2.3.2车床尾座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9) 第3章车床尾座的维护 (9) 3.1车床尾座的清洁 (9) 3.2车床尾座的保养 (9) 小结 (9) 参考文献 (10)

第1章作业前的准备 1.1劳动前的保护及作业环境 1.1.1劳动保护 1、工作前应检查工具,如发现工具具有毛病,应立即报告班长、老师。 2、全体同学应熟知整个工序和要点及工作事项能明白拆卸及安装步骤和过程中的针对性危害,注意自身安全。 3、凡现场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 1.1.2劳动保护的目的 1、劳动保护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免砸伤。 2、以防工具的损坏以及车床尾座零件的丢失或损坏。 1.1.3安全操作 1、工作前应检查工具,如发现工具具有毛病,应立即报告班长、老师。 2、全体同学应熟知整个工序和要点及工作事项能明白拆卸及安装步骤和过程中的针对性危害,注意自身安全。 3、凡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集中精力。 1.2 技术准备 1、拆卸前,应熟悉拆卸部位的装配图和有关技术资料,了解相关部位的结构和零件之间的配合情况。 2、拉卸前,必须仔细检查轴和轴上的定位紧固件是否已经完全被拆除,如螺母、调整螺钉和调整螺母。 3、根据装配图确定轴的正确拆出方向。 4、在拆卸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轴上的零件是否被卡住而影响拆卸。 1.3 工具准备 1、螺钉旋具(一字螺丝刀) 2、扳手(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 3、其他工具(钳子、锤子、木块) 图1-1使用工具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车床尾座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车床尾座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机械制造可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部分,热加工指铸造、塑性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等;冷加工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当前还包括特种加工技术等。一般机械制造多指机械制造的冷加工部分。 机床尾座体作为各种机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它的特别作用。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体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产品的装配等工作将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这一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其中,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业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在机械制造中,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它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既是构思和想法,又是实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在由工件、刀具、机床、夹具所构成的工艺系统中。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固定工件,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夹具设计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成的。所谓装配就是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工艺过程。把零件装配成组件,或零件和组件装配成部件,以及把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分别称为组装、部装和总装。 装配的准备工作包括零部件清洗、尺寸和重量分选、平衡等。零件的装入、联结、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车床设计

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3. 12 题 目: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 学生姓名: 学 院:工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指导教师:

某卧式车床主轴最低转速Nmin=40r/min,转速级数 Z=10,公比ψ=1.41,电动机的转速N电=1450r/min,N=5.5(kw) 1 运动设计 一.确定极限转速 主轴极限转速Nmax=900r/min Nmin=40r/min 二.确定公比ψ=1.41 三.主轴转速级数Z=10 四.确定结构网或结构式 结构式:10=3(1)*2(3)*2(4)-2 五.绘制转速图 (一)选择电动机 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高效率,性能高,噪声低,振动小等优点,故选择Y系列的电动机。

查手册P30 由于N=5.5kw, N 电=1450r/min 故选择 Y132S-4型号的电动机 (二)公配总降速传动比 U Ⅱ= 3 222412 .11 *412.11*412.11*412.1114505.37min ==nd n (三)确定传动轴的轴数 传动轴数=变速组数+定比传动副数+1 (四)绘制转速图

六.转速计算 (1)主轴的转速计算 Nj=minψz/3-1=40*1.41 10/3-1=89.17r/min n4=112r/min (2)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各变速组内一般只计算组内最小的,也就是强度最薄弱的齿轮,故也只需要确定最小齿轮的计算转速 n3=[40,112]max=112r/min n2=[315,224]max=315r/min n1=630r/min

车床拔叉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1.1零件的分析 (3) 1.1.1零件的用途 (3)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4) 1.2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4) 1.2.1选择毛坯 (4) 1.2.2确定毛坯的外形、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 1.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9) 1.3.1定位基准的选择 (9) 1.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9) 1.3.3加工阶段的划分 (10) 1.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0) 1.3.5工序顺序的安排 (10) 1.3.6确定工艺路线 (11) 1.3.7机床设备、工装的选用 (12) 第二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3) 2.1工序简图的绘制 (13) 2.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4) 2.2.1加工余量的确定 (14) 2.2.2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4) 2.2.3拨叉零件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4) 2.3切削用量的选择 (16) 2.4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见附件) (17) 第三章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18) 3.1夹具设计任务 (18) 3.1.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8) 3.1.2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18) 3.2拨叉零件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19) 3.2.1夹具设计任务 (19)

3.2.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9) 3.2.3画夹具装配图 (19) 3.2.4确定夹具装配图上的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术 (20) 3.2.5绘制夹具零件图 (20) 课程设计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用途 拨叉应用在某车床变速箱的换挡机构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叉脚移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换档位,从而改变车床主轴转速。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ZG45。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韧性。 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 58HRC ;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mm 11 .0014++φ的中心线与插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要求为 0.15mm 。 分析零件图可知,拨叉两端面和叉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换挡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 度;mm 11.0014++φ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综上所述,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拨叉脚内表面和叉轴孔 11.0014++φmm(H7)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子以保证。 该拨叉的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拨叉零件技术要求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

太原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091201班 姓名:崔世君 学号:200912010103 指导教师:贾育秦 时间:2013年1月15号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 1.毛坯图一张 2.零件图一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四张 5.仿真结果图一张 6.设计说明书一份 班级:机电091201 学生:崔世君 学号:200912010103 指导教师:贾育秦宋建军 教研室主任:贾育秦

目录 一、前言第3页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第3页 1.加工内容第4页 2.毛坯的选择第4页 3.定位基准的确定第4页 4.加工顺序的确定第4页 5.加工工序、工步的确定第5页 三、机床的选择第6页 四、刀具的选择第6页 五、夹具的选择第7页 六、量具的选择第7页 七、切削用量的确定第7页 八、机械加工时间的计算第8页 九、编写数控部分程序第9页 十、数控仿真及其结果第10页十一、总结第13页十二、参考文献第14页

一、前言 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少的物资手段。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现如今,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化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这就体现了学好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好的熟悉数控车床、确定加工工艺、学会分析零件、学会简单的程序编程以及数控仿真,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车床尾座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1. 绪论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机械制造可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部分,热加工指铸造、塑性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等;冷加工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当前还包括特种加工技术等。一般机械制造多指机械制造的冷加工部分。 机床尾座体作为各种机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它的特别作用。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体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产品的装配等工作将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这一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其中,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业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在机械制造中,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它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既是构思和想法,又是实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在由工件、刀具、机床、夹具所构成的工艺系统中。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固定工件,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夹具设计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成的。所谓装配就是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工艺过程。把零件装配成组件,或零件和组件装配成部件,以及把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分别称为组装、部装和总装。 装配的准备工作包括零部件清洗、尺寸和重量分选、平衡等。零件的装入、联结、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的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1章零件的分析 (2) 1.1零件的作用 (2) 1.2拨叉的技术要求 (2)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3) 第2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基面的选择 (3) 2.3制定工艺路线 (4)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2.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第3章夹具设计 (13) 3.1问题的提出 (13) 3.2夹具设计 (13) 3.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3)

3.4定位误差分析 (14) 3.5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14) 第4章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课程设计是考察学生全面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这学期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毕业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和练习,我们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怎么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实用的零件。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此专业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参加社会现代化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该拨叉应用在CA6140型车床变速箱传动轴上的换档机构中.该拨叉头以Φ25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螺钉经螺纹孔M22mm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两齿轮之间.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手柄,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壁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叉脚拨动三联滑移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变档位,从而改变车床主轴的旋转速度. 该拨叉是在停车时用于换档的,承受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较小,因此零件应具有的强度和韧性均不高.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Φ25H7、锁销螺纹孔M22×

车床尾座套筒

六、车床尾座套筒 见图2-29

图2-29 车库尾座套筒 1、零件图样分析 l )φ550013.0-mm 外圆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 2)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与φ550013.0-mm 外圆轴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 。 3)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对φ550013.0-mm 外圆轴心线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1mm 。 4)键槽8085.0035.0++mm 对φ550 013.0-mm 外圆轴心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25mm ,对称度 公差为0.1mm 。 5)锥孔涂色检查其接触面积应大于75%。 6)调质处理28~32HRC 。 7)局部外圆及锥孔淬火45~50HRC 。 2、车床尾座套筒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表2-17) 表2-17车床尾座套筒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在安排加工工序时,应将粗、精加工分开,以减少切削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在调质处理前进行粗加工,调质处理后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2)车床尾座套筒左端莫氏4号锥孔与有端φ28mm 、φ30mm 孔,应在进行调质处理前钻通,这样有利于加热和内部组织的转变,使工件内孔得到较好的处理。 3)精磨φ550013.0-mm 外圆时,以两端60°锥面定位,分两次装夹,这样有利于消除磨削应力引起工件变形。也可采用专用锥度心轴定位装夹工件,精磨φ550013.0-mm 外圆。 4))工序18以后,再采用中心架托夹工件外圆时,由于键槽8085 .0035.0++mm 的影响, 这时应配做一套筒配合中心架的装夹,以保证工件旋转平稳,不发生振动。 5)φ550013.0-mm 外圆的轴心线是工件的测量基准,所以磨削莫氏4号锥孔时,定位基准必须采用φ550013.0-mm 外圆。加工时还应找正其上母线与侧母线之后进行。 6)加工8085.0035.0++mm 键槽时,应在夹具上设置对称度测量基准,在加工对刀时,可边对刀边测量,以保证键槽8085.0035.0++mm 对φ550 013.0-mm 外圆轴心线的对称度。 7)φ550013.0-mm 外圆的圆柱度检验,可将工件外圆放置在示准V 形块上 (V 形块放在标准平板上),用百分表测量出外圆点的圆度值,然后再算出圆柱度值 (图2-30)。也可采用偏摆仪方法,先测出工件的圆度值,然后再计算出圆柱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