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全景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全景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全景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全景在国外被称为Panorama,所谓全景摄影就是把相机环360度拍摄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互联网上显示,并使您能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左可右可近可远。使您感到就在环境当中,您好像在一个窗口中浏览外面的大好风光。

在过去,价格昂贵的全景摄影机可以拍摄360度的高质量全景照片,但它却没有展示自己场地,只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才使她有了全新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这就是Internet的魅力。

全景摄影的英文名称是Panorama。您只要用这个英文单字作为关键字在互联网上搜索一翻,就会发现许多网站向您提供全景照片或相应的制作软硬件,国外有很多人正在做这件事:大学校园,旅游公司,软件厂商,商品广告,地方政府机构,个人爱好者,摄影工作者等等。除了整个网站以外,还有大量网页频繁出现Panorama这个单字。能提供全景照片的网站比比皆是,虚拟旅游,虚拟公园几乎成了全景摄影的代名词。

其实,全景摄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D图形技术,它发展较快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下述几个优点:

*实地拍摄,有照片级的真实感

*它有一定的交互性,您能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看天,看地,看左,看右,看近,看远。

*它不需要单独下载插件,一个小小的JAVA程序,自动下载后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全景照片。总共下载的文件100--150K即可,下载时间仅需1分种左右。

几年来全景摄影从简单的柱形全景,发展到球形全景,对象全景。球形全景视角是水平360度,垂直180度,即全视角。可以说您已经融入了虚拟环境之中了。

对象全景则主要是瞄准电子商务,用以展示商品,工艺品,古代与现代艺术品等。归纳全景摄影的应用领域大概有:商品的广告与推销(电子商务的虚拟商场),远程教学,旅游业,新闻机构,娱乐业,多媒体演示,建筑业,古建筑艺术等。

柱形全景:柱形全景是最简单的全景摄影。您可以环水平360度观看四周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鼠标上下拖动时,上下的视野将受到限制,您看不到天顶,也看不到地底。这是因为用普通相机拍摄照片的视角小于180度。显然这种照片的真实感不理想。

球形全景:球形全景视角是水平360度,垂直180度,全视角。可以说您已经融入了虚拟环境之中了。球形全景照片的制作比较复杂:首先必须全视角拍摄,即要把上下前后左右全部拍下来,普通相机要拍摄很多张照片。然后再用专用的软件把它们拼接起来,做成球面展开的全景图像,最后选用播放软件,把全景照片嵌入您的网页。不是所有的制作软件都支持球形全景。有的专业公司提供球形全景制作的全套软硬件设备,但价格昂贵。

对象全景(ObjectPanorama):对象全景是瞄准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的,它与风景全景的主要区别是:拍摄时瞄准对象(如你要拍摄汽车,汽车就是对象),转动对象,而不是相机,每转动一个角度,拍摄一张,顺序完成。然后选用对象全景的播放软件,并把它们嵌入你的网页,发布到您的网站上。对象全景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商品和玩具展示,文物观赏,艺术和工艺品展示等等。

全景照片在网上发布选用哪种播放软件最好?全景摄影在网上发布时必须使用相应的播放软件,网页的访问者在观看全景照片时,要先下载播放插件,才能观看。许多全景软件制作商提供它们专用的插件。

最好的播放插件是JAVAApplet。JAVAApplet不仅文件尺寸小,而且自动下载和安装,观看者只要轻轻点击鼠标,等待1-2分钟即可观看。我的网站上的全部全景照片都使用JAVAApplet,全部文件尺寸不超过150K。

720全景视频拍摄教程

在网络上要展示交互式的空间或物体效果时,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3d制作原始模型,然后贴图渲染在发布到网络上。另一种就是要涉及到全景。因为全景图片是直接从实物拍摄而成,只要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全景软件处理做得好的话,其真实感要好于用三维制作的效果。制作高质量的全景图片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720丁丁猫全景视频和传统摄影的区别: 1.由于全景是要捕捉场景360°范围内的所有信息,所以一般用鱼眼镜头来拍摄(一般为视角等于或大于180°,焦距6mm~16mm之间的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镜片结构复杂,边缘和中央进光有差异,全景镜头无法使用遮光罩,无法使用偏光镜,除了sigma8mm能使用滤光片以外,大部分的全景镜头都无法使用等等。 2.720丁丁猫全景视频由于更多地需要后期的图像处理,更注重于数码摄影,而更多的摄影师目前还是使用传统的胶片相机。很显然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对同样的场景条件,用同样的参数,出来的结果可能相差非常远。数码摄影牵涉了太多电子的东西,发热了,振动了,冷了,光线太强了都难出好效果。 3.全景一般更侧重于表现场景的全局信息,所以720丁丁猫全景视频更注重选点,传统摄影更注重于构图。 4.全景更注重从全局光线去考虑,所以大部分的全景都是拍摄在晴朗的,光线充足的时候一般秋高气爽的时候,对场景整体光照比较讲究,世界的大部分720丁丁猫全景视频师都在大白天甚至烈日当中四处游曳,而传统摄影更喜欢早出晚归,在绝大部分光线条件下都可以拍出好的作品来。 5.全景在景深方面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在有太多运动物体的场景里由于受拼合等限制无法有良好的发挥。 二、选择好的摄影设备: 720丁丁猫全景视频,您需要有一个好的数码照相机,一个鱼眼镜头,一个专业的全景头和一个性能优秀的脚架,推荐以下几个配套方案: Nikon Coolpix4500、990、995、5000、5700相机+ FC-E8、FC-E9鱼眼镜头+ kaidan kiwi系列云台、全视角4500全景头+脚架,Nikon D100 D1 D2H,Canon 1DS,Kordak14n数码相机+sigma8mm鱼眼镜头+manfrotto全景头+脚架。 以上设备已经过全景色友们的实践证明确实可行。如果采用传统相机+鱼眼镜头的,则要考虑用专业的底片扫描仪了。 三、选择光线环境: 全景不需要太多的光怪陆离,一般选择在能见度佳,气温低,空气纯净,光照充足的时候,秋高气爽的午后或者是晴空万里的海边,雪山,草地是出全景照片最好的地方,如果要拍夜

新技术_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_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21世纪是人类步入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前落后的教学方法急需引入信息技术已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因为现如今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讲书写”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不能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技术、新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技术新媒体语文 新技术、新媒体因其具有图片、声音、影像结合的特点,能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所以它可作为较佳的教学辅助工具。巧用新技术、新媒体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各具魅力。 一、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龄小,好奇心强的小学生喜欢探究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多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但现实教学中经常只停滞于“空洞说教”这一层面,方法老套,教具不多,手段单一缺少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使得阅读教学得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声音、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声音、图象会使人的听觉、视觉受到外界刺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得课文内容形象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我先讲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再给学生用课件形式播放了圆明园被毁灭前的照片,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被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深深吸引了,纷纷发出赞叹。“同学们从图片感受了圆明园的辉煌,那我们再从文字来感受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通过这样的图片呈现和对话我们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教学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了铺垫。 二、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VR全景拍摄方法及拍摄技巧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18346.html, VR全景拍摄方法及拍摄技巧 关于拍照VR全景拍摄符合需求的相片如下:不知你是运用传统相机仍是数码相机,主张运用数码相机。以下以数码相机Nikon Coolpix990为例,传统相机拍照进程迥然不一样。 第一步:准备好相机(放入电池和存储卡,装置鱼眼镜头). 第二步:设置鱼眼镜头 1. 将快门旋转键旋至M-REC形式。 2. 两次按下MENU键,在LCD屏幕上显现Shooting菜单。 3. 用上下键挑选Lens项,按下右键选中Lens菜单。 4. 在Lens选项中挑选Fisheye 1选项,并按下右键承认。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18346.html, 5. LCD屏幕将退回至正常显现。 第三步:设置图象质量(1024X768 Fine格局) 1. 按住QUAL键,挑选图像格局(通常挑选XGA)。 2. 按下QUAL键,在"Normal", "Hi", "Fine", "Basic" 中挑选。当LCD 屏上呈现"FINE"字样时,按下右键选中。 3. 松开QUAL按键,退出此选项。 第四步:预设白平衡 1. 将快门上的开关按钮旋至M-ERC形式。 2. 按下MENU键,用上下键挑选White Balance项,按下右键选中。 3. 依据拍照时的具体情况挑选日光、白炽灯、荧光、多云等不一样的灯火装备选项。 第五步:设置曝光锁(使拍照的相片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和白平衡共同) 1. 将快门上的开关按钮旋至M-ERC形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18346.html, 2. 按两下MENU键,选中Shooting菜单里的第二页。 3. 用上下键挑选AE锁,并按下右键选中它。 4. 用上下键挑选ON,并按下右键选中。 . 二、360全景拍照相片 第一步:装置三脚架和相机 1. 注意相机镜头和三脚架转轴处于同一中心点。 2. 三脚架云台、相机和镜头三者同地上要坚持水平。 第一步:装置三脚架和相机 1. 注意相机镜头和三脚架转轴处于同一中心点。 2. 三脚架云台、相机和镜头三者同地上要坚持水平。 第二步:拍照第一张相片按需求将相机装备好,将相机镜头对准前方,拍照第一张相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_李红俊

·620·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2.10(9)  Computer Measurement &Control 设计与应用 收稿日期:2001-12-04。作者简介:李红俊(1974-),男,山西省平遥县人,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机械电子方向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1-4598(2002)09-0620-03 中图分类号:T P391.41 文献标识码:B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李红俊,韩冀皖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其中一些算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不同算法进行了比较。同时,在对现有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应用的同时,对滤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最后,将像素细分算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边缘检测;滤波;像素细分算法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LI Hong -jun ,HAN Ji -w an (Taiy u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 gy ,T aiyuan 030024,China ) Abstract :T he basic co ncepts and basic principals of digital imag e processing are introduced .Some arithmetics and compari -so n between different arithme tics are expounded .New methods of sieve are adopted when existing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is being applied .A t last ,the arithmetic of subpixel is applied into practice and obtains effect preferably . Key word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edge detecting ;sieve ;arithmetic of subpixel 1 序言 图像处理技术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模拟图像处 理(Analog Image Processing )和数字图像处理(Dig -ital Image Processing )。数字图像处理,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因此也称之为计算机图像处理(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其优点是处理精度高,处理内容丰富,可进行复杂的非线性处理,有灵活的变通能力,一般来说只要改变软件就可以改变处理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处理速度,特别是进行复杂的处理更是如此。数字图像处理概括地说主要包括如下几项内容:几何处理(Geometrical Pro -cessing )、算术处理(Arithmetic Processing )、图像增强(Image Enhancement )、图像复原(Image Restora -tion )、图像重建(Image Reconstruction )、图像编码(Image Encoding )、图像识别(Im age Recognition )、图像理解(Image Understanding )。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涉及越来越多的基础理论知识,雄厚的数理基础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对图像处理科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大的影响。总之,图像处理科学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2 边缘检测 所谓边缘应是物体的轮廓或物体不同表面之间的交界在图像中的反映。它的形成是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或表面的朝向不同,引起在图像中的边缘处存在明暗、色彩、纹理的变化。因此反过来在图像中检查不 同灰度、色彩等特性区域的交界处就可得到边缘。边缘轮廓是人类识别物体形状的重要因素,也是图像处理中重要的处理对象。 图1 边缘和灰度值模型示意图 如上所述,边缘常常发生在灰度突然变化的部 位,如图1(a )所示,两边为不同的灰度级g 1、g 2,则x 0处为边缘。但实际上由于物体表面交界处灰度常常缓慢变化,在图像中表现为边缘是有一定宽度的,如图1(b )所示,而且由于物体表面的曲折变化加上噪声干扰,边缘时常显得模糊不清,这给边缘的检测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有的物体本身为条状的区域,例如河流、道路或物体表面的裂缝,它们的边缘表现为狭长的平行线(1~2个像元宽度),如图1(c )所示,而且两边灰度相同或相近,因此检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边缘检测主要采用各种算法来发现、强化图像中那些可能存在边缘的像素点。边缘检测算子可分为微分(梯度)法、模板匹配法和区域拟合法3种基本方法。对于边缘检测影响较大的是图像中的噪声、退化、模糊等因素,这些都需要特殊的算法来解决。 3 滤波 当图像输入到计算机的时候,由于输入转换器件(如光敏器件、A /D 转换器等性质的差别)及周围环 DOI :10.16526/j .cn ki .11-4762/tp .2002.09.022

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形式也日渐的多样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比较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比较单调,更多的借助于教玩具,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枯燥,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够集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环境,使幼儿园教学活动更具有吸引力,推动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益,也可增进师友、幼幼之间的互动,同时能让幼儿在宽松、自由自在、愉快的气氛里学到更多学问。那么,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谈谈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幼儿注意的主要特点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水平低,稳定性差,要依赖于教师的有意识的组织与引导。因此,在活动中,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的重要,但以往常停留在较单一、枯燥、老套的教学方法,使得幼儿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活动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再者也可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拖拉与倒计时功能,让幼儿自主操作,以此来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如,在音乐游戏《两只小鸟》活动中,借助放大镜、聚光灯的功能让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寻找躲在树上的丁丁和东东,引出歌曲《两只小鸟》,接着播放flash动画,用声音、图像、视频结合的动画效果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歌词内容,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好铺垫,同时将幼儿情绪充分的调动起来,以此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再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中,巧妙的应用拖拉的功能,通过对图片的拖拉,幼儿能在白板上进行自由操作,对10以内的单双数进行两两配对,知道两个的物品摆在一起没有剩余的是双数,两个两个的物品摆在一起有剩一个的就是单数,这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惊喜,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就会更好的接受。 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解决教学活动的重难点问题 新媒体新技术给教师们提供的教学途径是更有效、更方便的,并且教师在自己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能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突破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还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遮盖功能,提高活动难度,使幼儿在原有经验上得到提升。 如:在大班语言活动《电视新闻》中,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即让幼儿学习完整的叙述或描述一件事情。那么如何让幼儿很好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专业:文物保护技术 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班级:本科三年级 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文物分析技术》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二、课程类型: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及其他,三年级 四、计划学时:36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通过文物研究和保护中常用现代科技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特点、样品处理过程等的讲授,并结合具体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来研究和解决文物研究与保护问题的思维能力。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八、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1.1 文物 1.1.1 什么是文物 1.1.2 文物的分类 1.2 现代仪器分析概述 1.2.1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2.2 仪器分析的类型 1.2.3 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与基本特点 1.2.4 分析仪器 1.2.5 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2.6 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1.2.7 计量学与误差 1.3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 1.3.1 电磁辐射 1.3.2 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1.3.3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1.3.4 光谱的产生与光谱的分类

1.4 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1.4.1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与仪器分析 1.4.2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1.5 试样的采取与调制 1.5.1 取样的原则 1.5.2 样品的采取和前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难点: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种类? 2、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有何特点? 3、怎么描述电磁辐射? 4、电磁辐射与物质有哪些作用过程? 5、什么是文物? 6、简述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特点。 7、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应用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8、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对不同的样品如何进行前处理? 第二章文物的影像结构分析技术(4课时)2.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 2.1.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 2.1.2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特点 2.1.3 样品处理 2.1.4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红外成像技术 2.2.1 红外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2.2.2 红外成像技术的特点 2.2.3 样品处理 2.2.4 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

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原理介绍样本

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原理简介 普通只有在必要状况下,咱们才费尽周折地试图在狭小空间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就当人们开始将要习惯忍受这样架设行为时(固有需求矛盾所制),悄然产生一种新生力量---- 360度全景摄像。 以往咱们在狭小空间试图构建监控系统,无外乎会采用几种方案:短焦距镜头摄像机、调节安装位置、或多摄像机联动对射等。但以上几种方式都存在着不同应用缺陷;选取短焦距镜头摄像机时,水平可视范畴不大于80度(广角也超但是90度),因而监控范畴较小;调节安装位置,往往受到客观环境制约而影响稳定安装(例如一面是玻璃、一面是门、顶上有电线或无法承重装饰吊顶等等);选取多摄像机联动对射,不但增长了设备投入成本,也使得施工变得更加繁琐。 一360度全景摄像技术简介 顾名思义,360度全景摄像就是一次性收录先后左右所有图像信息,没有后期合成,更没有多镜头拼接。其原理根据仿生学(鱼眼构造如图1)采用物理光学球面镜透射加反射原理一次性将水平360度,垂直180度信息成像(如图2),再采用硬件自带软件进行转换,以人眼习惯方式呈现出画面。

图1 鱼眼构造 图2 鱼眼镜头硬件示意图 鱼眼镜头是一种超广角特殊镜头,其视觉效果类似于鱼眼观测水面上景物。鱼眼睛类似人眼构造,但是相对于扁圆形人眼水晶体,鱼眼水晶体是圆球形,虽然只能看到比较近物体,但却拥有更大视角。 图3中,人眼看水中实物,由于实物反射光线在水中发生折射,使人误觉得物体处在虚像位置(例如水中筷子弯曲现象)。依照折射原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不大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不不大于入射角。也可以概括为,光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 傅春山刘文健 第一章一张好照片的三个基本原则 摄影家的眼力 我们在书籍中,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让我们拍手叫好的美丽的照片,我们也渴望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在摄影论坛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看到一幅好照片时问,是什么相机拍的,什么镜头拍的,光圈快门多少?其实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即使知道了这些也无助于拍摄出佳作来。就像尽管知道了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无法画不出《蒙娜丽莎》。 对于每个初学摄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时应当追求什么。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家的眼力"。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几条简明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应当追求什么。 三条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在看一幅照片时,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剔除或者虚化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捕捉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三条基本原则的运用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是: 第一、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张普通的日常生活照来举例,这幅作品 的主题是什么呢?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寓意--这 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角的看法了。就拿哈姆雷 特这个角色来说吧,人们对他就争论了几百年, 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幅成功的 照片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换句话说,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它的 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左。 第二,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 市上的照片,熙熙攘 攘的人群中,我们的 一下子注意到这位 背着缝纫机的妇女, 她背着并不轻的缝 纫机穿过集市,靠手 工挣点辛苦钱,但她

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姓名: (班级:学号:) 【摘要】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收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以自身的技术特点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本文主要简单概括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近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优点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同时设想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字】图像处理;发展;技术应用 1 引言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综合技术。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摄像机及其它有关数字技术,对图像施加某种运算和处理,使图像更加清晰,以提取某些特定的信息,从而达到特定目的的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遥感,工业检测,医学,气象,通信,侦查,智能机器人等。无论在哪个领域中,人们喜欢采用图像的方式来描述和表达事物的特性与逻辑关系,因此,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对其的要求就越来显得重要。 2 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现况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开拓性成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人们已开始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系统解释图像,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系统理解外部世界,这被称为图像理解或计算机视觉。 从图像变换方面来讲,目前新兴研究的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中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它在图像处理中也有着广泛而有效的应用;而图像增强和复原图像增强和复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如去除噪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等,目前主要在指纹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医学影像学方面有显著的成果。这项技术使得各自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有了更大的提高,而最新的医学图像融合则是指对医学影像信息如CT、MRI、SPECT和PET所得的图像,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实现多信息的同步可视化,对多种医学影像起到互补的作用。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图像分割是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部分提取出来,这是进一步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和理解的基础。虽然目前已研究出不少边缘提取、区域分割的方法,但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图像的有效方法。因此,对图像分割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之中,是目前图像处理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图像描述图像描述是图像识别和理解的必要前提。作为最简单的二值图像可采用其几何特性描述物体的特性,一般图像的描述方法采用二维形状描述,它有边界描述和区域描述两类方法。对于特殊的纹理图像可采用二维纹理特征描述。随着图像处理研究的深入发展,已经开始进行三维物体描述的研究,提出了体积描述、表面描述、广义圆柱体描述等方法;图像分类(识别)图像分类(识别)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图像经过某些预处理(增强、复原、压缩)后,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从而进行判决分类。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分类在图像识别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 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图像是人类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必然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也将随之不断扩大。 3.1航天和航空技术方面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航天和航空技术方面的应用,许多国家每天派出很多侦察飞

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原理介绍

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原理介绍 通常只有在必须的情况下,我们才费尽周折地试图在狭小空间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就当人们开始将要习惯忍受这样的架设行为时(固有的需求矛盾所制),悄然产生一种新生力量---- 360度全景摄像。 以往我们在狭小空间试图构建监控系统,无外乎会采用几种方案:短焦距镜头摄像机、调整安装位置、或多摄像机联动对射等。但以上几种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的应用缺陷;选择短焦距镜头摄像机时,水平可视范围小于80度(广角也超不过90度),因而监控范围较小;调整安装位置,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而影响稳定安装(例如一面是玻璃、一面是门、顶上有电线或无法承重的装饰吊顶等等);选择多摄像机联动对射,不仅增加了设备投入的成本,也使得施工变得更加繁琐。 一360度全景摄像技术简介 顾名思义,360度全景摄像就是一次性收录前后左右的所有图像信息,没有后期合成,更没有多镜头拼接。其原理依据仿生学(鱼眼构造如图1)采用物理光学的球面镜透射加反射原理一次性将水平360度,垂直180度的信息成像(如图2),再采用硬件自带的软件进行转换,以人眼习惯的方式呈现出画面。 图1 鱼眼结构 图2 鱼眼镜头的硬件示意图 鱼眼镜头是一种超广角的特殊镜头,其视觉效果类似于鱼眼观察水面上的景物。鱼的眼睛类似人眼构造,但是相对于扁圆形的人眼水晶体,鱼眼水晶体是圆球形,虽然只能看到比较近的物体,但却拥有更大的视角。 图3中,人眼看水中实物,由于实物反射的光线在水中发生折射,使人误以为物体处于虚像的位置(例如水中筷子弯曲现象)。根据折射原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也可以概括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鱼眼镜头就是利用折射原理,本着拥有更大的球面弧度(类似鱼眼的球形水晶体),成像平面离透镜更近(鱼眼的水晶体到视网膜距离很近)的设计思想,进行开发制造的。 一般来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而视角越大,因光学原理产生的变形也就越强烈。为了达到水平360度,垂直180度的超大视角,鱼眼镜头允许桶形畸变合理存在,除了画面中心的景物保持不变,其他本应水平或垂直的景物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把畸变后的图象转化为适合于人眼观看的正常图像,需要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坐标变换,并进行图像修正等处理。 图4是以日本FXC鱼眼镜头为例,简要介绍360摄像头软件处理的基本流程: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姓名: 班级:机械0904班学号: 摘要:近年来,机器视觉已经发展成为光电子的一个应用分支,广泛应用于微 电子、PCB生产、自动驾驶、印刷、科学研究和军事等领域。机器视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使从事机器视觉的公司和人员大量涌现。首先概述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构建;接着论述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当前主要应用领域与情况;最后分析了现阶段机器视觉技术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器视觉;技术;应用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机器视觉即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的工作流程大致为:被摄取目标——经图像摄取装臵——图像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数字信号——经抽取目标特征——判断结果并控制设备。该流程的实现需相应的硬件作为基础,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构成有照明、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视觉处理器等。下面将对机器视觉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一步具体说明。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 从原理上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像的采集、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输出或显示。—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应该包括光源、光学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数字化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如图1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只有这些技术的相互协调应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应用系统。机器视觉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光源照明、光学镜头、摄像机(CCD)、图像采集卡、图像信号处理以及执行机构等。以下分别就各方面展开论述。

全景拍摄原理

如何创建全景影像 解答 “缝合”这一术语表示利用软件,以电子方式将多个影像连接在一起制成较大影像。当以数字方式缝合全景影像时,拍摄的影像边缘必须完全重合,歪斜的相机会使最终影像的接缝不整齐。如果所有照片均以相同的曝光和白平衡设定拍摄,则最终影像效果会非常好,否则会出现亮度和色彩接缝。虽然这可使用软件纠正,但是在拍摄时就纠正,效果将会更好。 创建远距离物体的全景影像相对容易,以下是使用ArcSoft的“PanoramaMaker”软件将四个独立影像缝合在一起的影像例图。只要在用相机拍照时将单个影像很好地对齐(务必使相机与地面保持水平),软件即可创建完美的全景影像。 但是,拍摄前景和背景中物体的全景影像非常困难。为了消除视差错误,必须找出其光学中心(或“节点”)。以下例图显示拍摄前景和背景物体时出现的视差错误(数码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并从相同位置拍摄A和B影像。)。 A影像 - 相机朝向背景中的教堂,前景中有一棵树。 B影像- 相机在三脚架上转向左侧,因此只能看到教堂的左侧,但是前景中的树“似乎”相对于教堂的位置发生移动。 C影像 - 使用全景处理软件以电子方式缝合影像,但由于前景中的树“似乎”相对于教堂的位置发生移动,所此它出现了两次。 此错位现象叫作“视差错误”,当将影像缝合在一起时,缝合影像的全景软件将无法纠正此错误。 A B C 要纠正此错误,必须沿镜头的光学中心(或节点)旋转相机。镜头的节点是光路径在聚焦于相机感光器或胶片平面之前,在镜头中汇聚的一点。以三脚架插座为中心旋转相机几乎肯定会导致视差错误,因此需要先找到节点,然后固定相机,再以该节点为中心旋转相机。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 的应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标题】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作用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信息技术引进教学领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如果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单靠教师原始的“口讲手写”难以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宁夏中卫市永康小学李文慧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信息技术引进教学领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如果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单靠教师原始的“口讲手写”难以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单调,画面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例如:在讲《鸟的天堂》一课

五星级酒店360全景怎么拍摄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18346.html, 五星级酒店360全景怎么拍摄 关于怎样拍摄五星级酒店360全景的技巧,酒店摄影如果构图,如何拍摄酒店室内灯布光等。有经验专业的摄影师总会轻松应付所有室内空间的拍摄项目,比如房地产的样板房摄影,装修公司的室内设计,酒店空间感摄影,服装展厅,或者汽车展厅摄影等。 酒店摄影技巧 其实酒店摄影也是属于建筑摄影里面其中的一小类,具体的说属于室内空间摄影里面的小类,拍摄酒店基本分为三类,高调中调暗调,高调属于比较明亮、明朗的色调。就是黄色粉色蓝色就是颜色比较明快的那种。如儿童房,厨房,温馨家庭的那种酒店设计,中调其实就是中间色调,灰色暗红色天蓝色,就是颜色比较灰暗点的那种,给人一种成熟稳重感。里面却别有洞天,暗调一般为黑色,深灰色深红色等,比较沉稳,稳重的那种。一般是一套酒店里面的酒吧,地下室等。 拍摄酒店一定要注意的是,他的空间光线基本和外界隔绝,没有外加光的干扰,说以拍摄酒店最重要的就是考核一个专业酒店摄影师的经验和用光技巧了,要学会利用室内空间的自然光和室内灯组合拍摄,或者自己带上2-5盏灯。至于怎样补光或者用几盏灯光这个就有摄影师自己安排了。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18346.html, 酒店摄影怎样构图,建筑摄影的构图基本都是遵守一个原则,横平竖直,构图一定要有主题,需要人们一眼就能看到你画面主要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让他们很能容易理解你画面的内容。这样你的作品就算成功了,助于怎么构图才能拍摄出专业的酒店摄影图片作品,这个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的,总之你遵守好以上的专业理论结合你的长期拍摄实践,一定能找到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拍摄理念。 酒店摄影后期修图,关于这个问题,就随便说一下个人的看法。我想一般摄影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后期修图技巧。其实拍摄建筑或者酒店主要是前期的构图和重点把握,后期修图只是稍微修饰下一些污点,或者裁切一下图像,图片色调调整下,添加锐度等,基本整个酒店拍摄流程就是这样了。

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新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机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在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环境下,随着以计算工具和辅助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成熟,各种新媒体的教学方式是对人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产生刺激,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方式。 教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常不在集体中而是作为个人在自学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教师的角色将逐渐淡化,教师更多地以教育资源的形式或学习帮促者的身份出现,他们的意图、思路、观点,通过技术媒体形式得以体现。在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环境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工具和辅助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日趋广泛和成熟,结合各种新媒体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结合各种互动教学网站、计算机网络资源和计算机网络实验设备的使用,这样进一步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媒体技术对信息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进教学内容、方式等发生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促进信息技术教师重新自我定位和学习并驾驭新媒体技术,注重自身业务修养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新媒体技术既给教师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困惑.

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的准备,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与新技术,新媒体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教学任务安排得不当,就会造成学生“开小差”的现象,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让学生整理好自己的资料,引导学生利用剩余时间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对学生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价。在教学的互动环节,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投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注意形成性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手

国外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技术发展

国外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技术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陈亚莉 摘要:本文对国外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 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动力的提供者,无论是飞机的安全性,还是其自身极端苛刻的工作状态(高温、高压及高载荷),都给发动机各部件的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关键部件都必须经过可靠的无损检测。 1.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随着发动机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将面临更严酷的工作环境的挑战。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呈现出如下特点。 1.1无损检测是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 根据美国空军发动机损伤容限要求,80年代初美国空军提出的新型航空发动机设计及选材标准,要求发动机关键部件必须具有优良的损伤容限特性。以涡轮盘为例,已由强度为标准设计进入以低周疲劳为依据进而又以裂纹da/dN为依据的损伤容限设计。近年在粉末盘中又引入了以夹杂物大小和分布为重要依据的统计力学和概率方法。因此对于发动机进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图1 航空发动机风险评估图 图1是发动机风险评估图,描述了缺陷出现的频率与对零部件质量影响严重程度的关系,而无损检测是评估这种风险的有效工具。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B、C区的缺陷出现频率为高到中,D区的缺陷影响很严重,可以通过改善及控制工艺来消除。 1.2传统的三类五种检测方法仍是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的主流 航空发动机有三类无损检测方法:表面、表面/近表面、表面以下。常用的五大检测方法(超声、X射线、涡流、磁粉、渗透)适用于发动机的不同部件。

(1)涡流及磁粉检验是主气流通道零部件广泛应用高度可靠的方法 通用的表面无损检测法有:表面观察、表面平滑度测量、显微镜法(根据可撕下的塑料薄膜)以及着色渗透检验(特别是与表面相连的不连续性如铸件缩孔、裂纹等)。对表面以及近表面深度(例如0.125mm)检查的方法,涡流检验法是主气流通道零件广泛应用的、高度可靠的方法。磁粉检验是磁性材料如轴承、齿轮及轴的磁场破坏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2)X射线检验法是大多数转动件及静子件皮下检验最有效的方法 X射线检验是用作表皮以下检验的原始的但有效的方法。大多数铸造转动件及静子件均用X射线来检验疏松及其他密度受破坏的缺陷。空心叶片孔道的定位也可用X射线检验。 (3)超声检验是所有盘件经济可靠的安全检验方法 超声检验可检查表皮下的缺陷。尽管应用成本高,但由于可以延长在机上的时间并确保零件的安全和设计寿命,因而经济效益高。例如所有的盘在最后切削加工前均要用切取的方形(声形)标样进行超声检验。超声在改进安全性及成本最低化方面功不可没。 出现频率很低但危害性大的缺陷的检查是影响材料发展以及结构高度完整性的关键挑战之一。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无损检测来看,上述三类检验五大方法(超声、X射线、涡流、磁粉、渗透)与机械制造业大体相当。其中着色渗透检验及磁粉检验大约占所有检验的一半,超声及X射线占第三位,涡流检验占10%,其他只占2%。但随着复合材料在现代及今后发动机中应用的增加,涡流检验将减少,将开发复合材料用的电磁检测技术。 1.3新型无损检测技术浮出水面 随着新型发动机材料与结构的不断出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多种方法与技术综合应用、一些快速、实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的特点。2.各种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航空工业应用中最普遍采用的有超声、X射线、涡流、磁粉、渗透五种方法。此外还有红外检测、计算机层析成象检测和错位散斑干涉检测等多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2.1表面检测 表面检测是指能对材料或零件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包括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在传统的涡流检测方法基础上,国外近年开发出一些新的衍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涡流热成像法检验 航空涡轮发动机零部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采用热成像法进行裂纹检验,将热成像与涡流检验联合应用,可形成一种涡流热成像检验法。 涡流热成像法用50~200ms高频脉冲将零部件加热到一中等、特定的温度。裂纹使感应电流受到干扰,影响零部件表面上的温度分布,在裂纹尖端有一温度较高区,而在裂纹侧面有温度较低区,从而可以用热成像仪对裂纹进行观测。 这种方法的显著优点是可以检测被污染的裂纹或涂层下的裂纹。该法非常适用于发动机叶片的维修。因为目前在发动机维修时需剥离叶片涂层,进行裂纹检测并重新涂层。据称涡流热成像法不久将在生产应用中成为实用、快速和可靠的检验法。 除用涡流热成像方法检测裂纹外,还可用电压降技术测定单晶合金的裂纹扩展速率。电压降是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电压差,根据这一原理可用来测定单晶

视频拍摄技巧

数码相机的视频拍摄技巧 说到DC的视频拍摄技巧,其实与DV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的手法也就是“推拉摇移”。[ 1.移 在使用DC进行视频拍摄的时候,移动是不变的话题。其实,移镜头是最能体现我们日常生活状态的拍摄手法,在观看移镜头拍摄的画面时,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因为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移动中观察这个世界,所以移镜头其实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且很多老款的DC和一部分新款DC在拍摄视频画面时往往不能变焦,因此连原本应该采用的“推”和“拉”动作,也会由我们的移动来完成。 2.摇 摇镜头也是DV拍摄当中的一种基本手法。摇镜头,就是把摄像机左右摇动,摇动摄像机光学镜头的光轴线进行拍摄的方法。摇镜头的视觉效果像摇头一样,画面构成了一个以摄像机为中心的扇面,给观众的感觉像是自己在“摇头”。拍摄的时候我们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相机拿稳,然后只转动上半身,下半身尽可能少移动。如果摇的速度和主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上就会时左时右忽快忽慢,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不稳定感,因此在左右摇动时最好能保持主体在画面中的某一个固定位置。 3.推 推镜头,就是摄像机向前“推”,给人的感觉是画面框架向前移动,也就是向被摄主体方向接近。通过推镜头,我们的视点逐渐向前移动,被摄主体由小到大,而周围环境则由大到小。不过,我们最好始终保证被摄主体处于画面的中央,画面的推动起到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清楚地交代环境与主体的关系。 4.拉 拉镜头,简单的说就是把推镜头的起幅当成落幅,落幅当成起幅来拍摄。有时候我们也会说“拉近”,只是这个通俗的说法,把景物“拉”到面前来。不过,不管怎么理解,拉镜头就是推镜头的逆转。与推镜头一样,拉镜头的强调重点也在落幅上,所以,拉镜头着重表现的是主体和环境的关系,而非主体本身。同时,拉镜头的速度可以表现某种情感。拉得较慢,是为了让大家能清楚地观察到景别的变化,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平和。而且由于变焦镜头的机械特点,越往广角变焦,视觉速度会越慢,最后定格在一个全景或者大全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