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一一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论文)

回归自然一一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论文)
回归自然一一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论文)

回归自然一一论渊明对自由的追求

容提要

晋是人的生命意识觉醒的时期。本文试图从政治理想(’’惠和千里,’)和人格理想(’’质性自然,’)两方面揭示渊明的生命意识。“自由”既有人格的意义,也含有为实现目标而确证自我力量的意志的自由。在渊明的诗文中,“自然”、“真”、“自由”是相通的,“自然”包含三层意思:本真的自我,人格的自由和自然界。渊明以自我精神的完善,超越羁绊和痛苦,赋予生命以充实和圆满,实现人格的自由与回归。关键词:生命意识“惠和千里”“质性自然”意志自由回归自然

目录

引言 (1)

一、“惠和千里”的入世情怀·························……’‘’.“””””’“2

(一)意志自由···················································……‘·’2

(二)出仕的原因····································……””‘’.”‘”’‘’3

(三)“惠和千里”·····································……”“‘”””5

二、“质性自然”的人格理想 (7)

(一)归田的原因·····························……”””””‘’‘’‘”‘””7

(二)归田后的收获 (9)

(三)桃花源 (11)

三、回归自然 (14)

(一)“自然”的含义······························……‘”””””””14

(二)回归自然··································……‘·…”””””””’15

结语.........................,. (23)

注释 (24)

主要参考文献··················································……”’‘”””26

后记 (27)

引言

晋时代是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从汉代绝对统一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个人的主体意识开始醒,思想界重新复归于多元化的局面。面对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神仙方术暴露出其虚妄的本质。人们的生命意识趋向理性化,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长生不死说的荒谬。这是一种进步。但是,伴随这种进步而来的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感伤。面对永恒的宇宙,人们发现个人的渺小和无奈,特别是看到人的生命在天灾人祸中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时,理性的认识和非理性的愿望在晋人的胸中激荡,从而导致自身生命情绪的激烈化。晋南北朝的士子层中弥漫着人生如寄的伤感,它的直接渊源是《古诗十九首》中那种人生如寄的感伤主义思绪:“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对死生、时空的咏叹几乎成为贯穿晋南北朝的时代主题。从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秘康的“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五言诗》),到陆机的“夫死生是失得之大者,故乐莫甚焉,哀莫深焉”(((大暮赋序))),到王羲之的“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直至朝江总,尚在《岁暮还宅诗》中伤情地唱道:“长绳岂系日?浊酒倾一杯。”诚如王瑶先生所说:“我们念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感情。”[l]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渊明亦叹道:“人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饮酒诗》其三、其十五)生命短暂的事实和企求永恒的愿望是矛盾的,而且不可调和。人们“失去了对长寿的希冀,所以对现刻的生命就更觉得热恋和宝贵。放弃了祈求生命的长度,便不能不要求增加生命的密度”[2]。当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增加生命的密度”即如何实现现有的人生价值时,生命的意义便变得更加复杂,形成许多思想分野。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价值取向:一是追求生命的超越和不朽,企求在有生之年留下可以让后人景仰的东西:“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若著篇籍。”[3]企图通过“立德”、“著篇籍”让生命穿越时空永放光彩;一是追求物质的满足,崇尚现世的享乐,一部《世说新语》为我们揭示了多少晋人放浪骸的生活。“历史就是生回归自然一一论渊明对自由的追求与死的延续。汉人想把死统一到生中来,在死后的‘世界’中也要服用大量生人器物。晋人则清醒而痛苦地看到生必然统一到死中去,他们虽也企仰着游仙服食,但心对其效果却往往是怀疑的,所以他们的情

怀是悲凉的。于是不少士人乃倾心于现实的功业、著述以至享乐。总之,所追求的是现实的、地上的,而非虚幻的、地下的,晋人对于今日是分外地执着了。”[41其实,从晋人的诗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大一统的汉代,文人们各各不同的思想、人格在当时虽然痛苦却比较自由的时代还是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凸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演绎了生命的意义,以不同的方式实践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建安以降,士人们各各不同的言行举止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晋名士风流图,这可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三国志》、《晋书》、《建康实录》等记载中得到证明。渊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验了自己的生命,他以清醒的头脑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生命,表现出超越生死,委运乘化的闲适自得。对渊明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思想的研究,历来讼争较多,主要围绕于他对政治和归隐的态度上。笔者认为,渊明的人生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政治理想;一是他的人格理想。为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一一人格的尊严和自由,他曾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走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人生之路。

一、“惠和千里”的入世情怀

(一)意志自由

前文己经说过,晋是人的觉醒时期,特别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个

人以主体的姿态审视社会和人生,而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人与物的最本质区别就是具有社会性。对于现实事功的追际上是人以主体的姿态参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期影响他人和社会。高尔泰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体与群体总是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对立存在的。个人以主体的眼光来看待整个社会。个体的有目的活动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其实是个体能否在社会中以主体的地位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人的自由的问题。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主要形式,通过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他们自身。困这一点必然关系到人的意志问题:“意志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积极的能动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是人所独有的精神形态之一,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控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一种意识过程,是人由部意识导向外在实践的精神冲动力和实践欲望。”[6j渊明曾多次出仕,是什么“部意识”促使他出仕呢?他想在仕途上实现怎样的“预定目的”呢?他的“有目的的活动”顺利实现了吗?他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了自由吗?

(二)出仕的原因

少年时的渊明本是“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而且以“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作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他一踏上仕途,就象鸟儿关进了笼子一般的痛苦: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髻憩通衙;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吵吵孤舟逝,绵绵归思纤。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粪坎难与期。崩浪枯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诅有几?纵心复何疑!(((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然而,另一方面,渊明年轻时又怀有济世之志:少时壮且厉其八)忆我少壮时,其五)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至幽州。(((拟古》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赛翩思远霭。(((杂诗》如果说这种“志”还主要是年轻人血气方刚时常有的意气的话,那么他回归自然一一论渊明对自由的追求踏上仕途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家庭环境的薰和所受教育的影响。如他在《命子》诗中流露了对家族先辈们功名业绩的向往;又在《饮酒》诗第十六首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知他从儒家经典中获得过入世情怀。在渊明的“部意识”中应当是有改造社会的具体设想的,而具体设想是由具体原因引起的。这具体原因可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经济原因,渊明的祖父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家境应该是殷实的,但后来家道衰落,如他所说的:“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序)))颜延之在《征士诛》中也提到他“母老子幼,就养勤匾,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渊明是一个亲亲爱子,感情淳厚的诗人,他做官既是为“三径之资”(萧统《渊明传》),更是为养亲。在机会来临时,他就“宛髻憩通衙”了,所谓为“贫”而仕,为“养”而仕。政治原因则是晋宋易代之际的动乱局面,当时战乱不己,赋税、摇役繁重,人民不能生存。据《书·食货志》载:“末天下大乱,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懂,其幸存者,盖十五焉。”渊明的家乡浸阳是当时军阀混战的必争之地,其惨状可想而知,据《晋书·毅传》载:江州(今地区)“自桓玄以来,驱壁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禅力竭,无以至此。”面对百姓如此之惨状,渊明是不是无动于衷呢?宋徐铱《送刁桐庐序曰:“泽古之逸民也,犹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是知清真之才,高尚其事,唯安民利物可以易其志,仁之业也。”[7]徐铱在《送序》中又说:“士君子所以

贵于众庶者,以其能理民也。理民者,莫若二千石。其地广,其势重,仁以字之,义以断之,文以行之,信以成之。于是乎优游暇豫以平其心、导其和。数者缺一,则不足以为良二千石矣!”[s]联系徐铱二文,其“唯安民利物可以易其志,仁之业也”,可谓从另一方面道出了渊明后来多次出仕的目的。渊明在《读(山海经》》、《咏荆柯》、《感士不遇赋》等诗文中以仁者正直之心,对遭遇不幸的弱者、无辜者、失败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有才能而无法施展的人寄予了哀伤,对统治集团欺天肆恶、残忍暴虐的种种不义行为表现出金刚怒目式的不平。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渊明的诗文中,他往往借神话和历史传奇人物事迹,歌颂节概,怀想剑客,寄情于抗暴御侮,扶危济难的烈士奇侠,以致于龚自珍在读其诗文时发出了“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己亥杂诗》)。所以说渊明的出仕是带着“理民”“安民利物”的目的的。叶嘉莹先生说:“从渊明的‘欲有为’来看,渊明原是一位生而具有着仁者之襟怀的人,因此渊明诗中,时时流露出对于好风、微雨、众鸟、新苗以及田夫、亲旧、近邻的一种亲切冲和的爱意。渊明既爱此世之物,复爱此世之人,则如何能对于此人间世,然无所关心。……则渊明之曾经有过用世之心,原该是一件极自然而必然的事。,[9j

(三)“惠和千里”

那么,渊明改造社会的具体设想即政治理想又是怎样的呢?梁启超先生说:渊明《命子》颂扬他(指侃)的功德,说道:“功遂辞归,临宠不武。孰谓斯心,而近可得。”侃有很煊赫的功名,这诗却崇拜他“功遂辞归”这一点,可以见渊明少年志趣了(((命子》诗是少作)。··一我们读这篇传(((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觉得孟嘉活是一个渊明小影。[l0〕袁行霖先生曾指出渊明出任“参军”这一官职的重要性:“参军位虽不显,却是一个能参机要、颇多升迁机会的职务。渊明身为参军,本也有各种机会,但他始终未能升迁。”[“〕渊明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升迁呢?他到底想在仕途上成就一番什么样的事业呢?上引梁先生那段话主要是谈论渊明的人格,但笔者认为那段话也道出了渊明对仕途的看法:不论出仕的情况如何,他都抱定了“功遂辞归”的态度。纵观渊明所有的诗文,我们看不出他想把当官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他并不想在官场摸爬滚打一生。渊明出仕时对自己在仕途上的作为所作的设想,拿他自己的话说是“惠和千里”。“惠和千里”出自他的《命子》诗:“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王瑶先生对“直方二台,惠和千里”的解释是:“《汉官仪》:‘御史台掌兰台秘书,外督诸州刺史。故以兰台为台,束d史治所为外台。’二台指外台,这里犹言外。《易·坤·文言》说‘君子敬以直,义以方外’。这里‘直方’犹言德义。‘直方二台’是说德义著于外。据《晋书·本传》,渊明祖茂,为武昌太守《汉书》说郡守专治千里,因此说‘惠和千里’。”〔‘2]渊明在《命子》诗中先追述了家族先辈们的功绩,然后谈到自己:“磋余寡陋,瞻望弗及。”把希望寄托于儿辈:“卜云嘉日,占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极,庶其企而!”“既见其生,实欲其可。”《命子》诗既是勉励儿子,也是在勉励自己要像先辈们那样以才德名世,

使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渊明景仰的仕途中人大都是一些“淡焉虚止”或“功成身退”之人,而鄙夷那些汲汲于名利之人,这与他的人格理想(关于他的人格理想下文再详述)和所受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关。在渊明的心目中,历史上的的无为之治正体现了那时人们的品格,他们的政治生活与完美人格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使渊明十分向往。从《命子》诗看,渊明为家族中的先辈们的政治业绩感到自豪,他们或辅佐明君成就一番事业,或“寄迹风云,冥兹慑喜”。在这里,先提出一个假设,即如果渊明真的能生活于“文明之世”(萧统《渊明传》),遇上了明君,我想他会在政治上辅佐君主成就一番事业的,如《咏三良》中对君臣遇合的赞美,“正是借《诗经·黄鸟》本事以表现儒家君臣遇合的政治理想”「‘3〕。他时时感叹“道丧向千载”(《示周续之祖企景夷三郎》),“黄唐莫逮”(((时运》),“哀哉,士之不遇,己不在炎帝帝魁之世”(((感士不遇赋》),对现时政治表现出极度的失望和无奈,并清醒地认识到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就功名事业的,因为他“性刚才拙,与物多怜”(((与子俨等疏}));“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如果“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感士不遇赋》)。所以说渊明知道自己在仕途上不会有什么作为;即使有所为,也不过“惠和千里”,造福一方百姓而已。况且他一开始就抱定了“功成身退”的人生旨趣。“惠和千里”的政治理想也可从渊明其他的作品中得到证明。他看到农民的贫困,比较关心农民的衣食问题:“远若周典,八政始食”(《劝农》),甚至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由于“智巧既萌,资待靡因”。因此,他要“解颜劝农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并申明子,’t比道不忧贫”的遗训不符合实际,他要“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即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了。我们读渊明的《劝农》诗,可以感受到他既在劝农,又在劝自己参加农业劳动:“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枉,敬赞德美。”其实,归田初期的生活还不至于贫困到非要他亲自参加劳动不可的地步,所以说渊明当初参加劳动似乎有意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先辈贤人躬耕自食的旨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一一自比长

沮、继溺,并以此自乐:“即事多所欣”,还要宣扬劳动的意义:“哲人伊何?时维后翟;赡之伊何?实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稿;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二、“质性自然”的人格理想

(一)归田的原因

渊明带着“功成身退”的想法出仕,但他“身退”之前并未“功成”,可以说他的政治理想是落空了。当渊明踏上仕途,以“惠和千里”作为其政治理想时,他并不是不想去实现它。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渊明确实如他的先辈们那样实现了自己为官的愿望而有所成功的话,他也就不会感叹“流浪无成”了。所以对《祭从弟敬远文》中的“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的理解应是:先叹息自己在仕途上没有成就,却又因出仕而违背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在仕途上,他明白了自己不能有所作为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自我本质力量不能影响社会群体、自己的意志不能自由发挥的奥秘所在:社会的原因: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那么他读的是些什么书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咏贫士》、《咏荆柯》、《咏二疏》、《咏三良》、《读史述九章》等以及其他诗文中的句子了解到他历史知识的丰富,他特别,’,合好”像《山海经》那样的“异书”。渊明因其历史知识的丰富以及受其所好之书的影响,再加上诗人敏感的心灵,使他对远古社会产生了向往和美化,对整个文明之世感到普遍的失望:“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其二十)“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间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世流浪而遂祖,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感士不遇赋)))整个上层社会都为名利所驱动,是一虚伪的人际关系所织成的“密网”。自我的原因: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前提,而认识自我又总是在实现自我,不断审视和探究自我存在状态的人生道路上完成的,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他在泽归田后作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这是他几次出仕后对自我认识的总结。那么,渊明的“质性”是什么呢?如他在《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与子俨等疏》、《咏贫士》、《命子》等诗中所说的:“爱闲静”,“闲静少言”,“忘怀得失”,“性本爱丘山”,且有“仁义”之心,有“惠和千里”的政治理想,这就是渊明的本真自我:既有闲适自得的旨趣,又有人际关怀的热肠。为了“惠和千里”的政治理想,为了“三径之资”,渊明步入了仕途,但一进入官场,他就发现在的自我与外在的环境格格不入。作为别人手下的官吏,他的“东西游走”并非出自他的本愿,而是成了别人手中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他感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自己的所作所为离自己出仕的初衷越来越远了。这时候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回到故乡的田园,实际上就是企图摆脱压迫、异化自己的上层社会力量的表现。而其归田的在根本原因无疑是他在仕途上实现不了自己的“惠和千里”的政治理想,即个人的理想与上层世俗社会整体的行为规产生了矛盾,而个人的力量又无法与社会的主流势力相抗衡,不仅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个人的人格自由也因此而丧失。这时出仕的意义仅剩下为“口腹”而“自役”了,所以他说:“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饮酒》其十)。“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为了保持自我的本真,即使受点“饥冻”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而且,衣食问题是可以通过劳动来解决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可见渊明在泽归田后即投入了躬耕自给的劳动。渊明泽归田为什么如此坚决,直至老死田园?这就是对现实和自我的清醒认识。他说自己“性刚才拙”,“性刚”就是不愿扭曲自我屈从于外物,“才拙”在这里多少带有自嘲的意味,而“才”实指虚伪机巧,甘于屈从逢迎之“才”。正因如此,他对那些累于名利之人很有点看不起,如《饮酒》(其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邀异境。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言下之意,那些往仕途上奔,自许清醒的人实乃糊涂,没有看清时世,以至于“冰炭满怀抱”(((杂诗》其四),竟然牺牲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去换取累己的名利。他虽然时常感叹道的沦丧,但他对周续之等人因官府的邀请而讲礼之事却颇有微辞:“周生述孔业,祖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己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颖水滨。”(((示周续之祖企景夷三郎》)总之,渊明与当时的官场始终难相水乳,因此渊明把视线重新投回到过去曾经拥有的田园生活之中,企图到田园中重新找回失去了的自我。渊明对自由的追求可以说就是在寻找一种能容纳自我的外在生存空间,在这种生存空间中,他才是真正的自我。

(二)归田后的收获

正因为脱离了羁人的官场,摈落了因事功追求与人格自由之间的矛盾而造成的紧不安的心情,摆脱了“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的人生困境,重新回到适合自己本性的生存空间,他的心里充满了自由解放的欢愉。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像《饮酒》其五这样的佳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此诗极好地表现了渊明那种超越

于现实纷纭扰攘之上,心体不再累于外物的人生境界。“结庐在人境”而不妨其静,车马沸天而不觉其喧。“心远”纷攘自然就如同身处“地偏”之境。不然,“地偏”也无济于心静。宋岩肖在《庚溪诗话》中将渊明与王安石做过有趣的比较:“王荆公介甫辞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脱去世故,平生不以势利为务,当时少有及之者。然其诗曰:‘攘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既以丘壑存心,则外物去来,任之可也,何惊猜之有?是知此老胸蒂芥也。如渊明则不然,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然则寄心于远,则虽在人境,而车马亦不能喧之;心有蒂芥,则虽擅一壑,而逢车马,亦不免惊猜也。”对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轼的《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后》评论说:“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为什么改“见”为“望”就使“一篇神气都索然”呢?诗人此时心如明境般地澄明,自足自然外无所求,“望”则显出目的性,含外有所求之意。“见”则属无心,诗人心自乐自得,与外在美景浑然一体。宗白华先生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一文中认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4]正是因为这种“和世务暂时绝缘”,才使渊明创作出了《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令后人传诵不绝的佳篇。宗白华先生又说:“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在引用了《饮酒》(其五)诗后接着又说:“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那么渊明在空灵的心境中获得的“充实”或“真意”是什么呢?宗白华先生没有点明,我认为渊明获得的就是一个自由的心灵生存空间。田园在渊明归田之初的诗文中,成了与官场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没有被人驱使的痛苦和压抑;在与“素心人”一一淳朴农民交往的过程中,他可以“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流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班坐依远流”(((游斜川》)、“班荆坐松下,数斟己复醉。父老杂乱言,筋酌失行次”(((饮酒》其十四),没有等级的差别(至少在渊明自己看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个体,没有利益的冲突,不用为争权夺利而劳神费力。在这种外在的生存空间中,渊明的心灵获得了自由,外在的萧然淡泊,隐含着在的对生活真意的深刻理解。在这种自由的生存环境中,他在思索着人生的意义。“这是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真力弥满’,则‘万象在旁’,‘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娜〕渊明归田参加劳动后的另一收获就是在劳动之后确有收获,所谓“力耕不吾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能看到劳动在劳动成果中的呈

现,确证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这使他欢欣鼓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蛊灌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回贫居依稼稿,戮力东林限。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揖越平湖,泛随清壑回。(((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渊明并不反对过富裕的生活,如他说:“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咏贫士》其二),但渊明认为这富裕应是由自己劳动所得:“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这就是他高出于其他文人的一个重要所在。钟惺在《古诗归》中评论渊明的《劝农诗》时说:“即从作息勤厉中,写景观物,讨出一段快乐。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这是对渊明的最好写照。轼在《东坡题跋·渊明诗》中曰:“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祸耕植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宋表臣在《珊瑚韵诗话》中说:“仆居中,稼稿是力。秋夏之交,稍早得雨,雨余徐步,清风猎猎,禾黍竞秀,灌尘埃而泛新绿,乃悟渊明之句善体物也。”正因为渊明的“细民职业”才使他的“高人性情”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罗宗强先生说:“在田园中,他(渊明)对于自然,不是欣赏者,不是旁观者,他就生活于其中,与之融为一体。他看自然,已经不只是山川林木,而是田陇村巷、牛羊鸡犬,是村落田园生活中的自然。“一山间的霜露,村落的炊烟,扶疏的林木,以至微雨好风,狗吠鸡鸣、无不与他的心灵交通,与他的生命一体。山川的美完全体现在人与自然的泯一上。”〔‘6]这与当时的人们虽然热衷于山水,却与山水始终保持着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境况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都是渊明归田后所获得的心灵的“充实”和“真意”,在这种生存空间中,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的意志逍遥体现在对历史的遥想中,体现在与“素心人”的“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的游乐中,体现在酒后的微酣中。在田园中,渊明体验到了生命的真正深刻的意义,感受到了人格自由的恬淡和愉悦。这时,渊明的心灵是“空灵”而“充实”的,所以他能“自安,’o

(三)桃花源

渊明归田后,由于亲自长期参加劳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对农民贫困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了解。归田前期,他还有“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其二)的幻想。当他亲身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之后,他感到了社会的力量(剥削)无处不在地威胁着个体的生存,他所幻想的“秋熟靡王税”的“桃花源”正好反证了他思想上的这种认识。在自然的灾害面前,他也同样地感到束手无策:“常恐霜霞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人对自然的劳动征服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样有劳必有得。虽然他劳动很勤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还是一次次地经受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

的从希望到失望的痛苦:炎火屡焚如,螟喊咨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座。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渊明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了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反不追研。(((咏贫士》其二)想饮酒则“壶绝余沥”,想充饥却“灶不见烟”,此时此刻没有了“诗书敦宿好”的雅兴,没有了“奇文欣赏”的闲情,就连自己喜欢读的诗书都“塞座外”而没有心情去研读了。他在这些外在的困扰中感到了迷惘和无奈:“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筋聊可挥。”(((还旧居》)他不能再逍遥自适了。酒这时变消闲的寄托而为解脱痛苦的“忘忧物”了:“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对于自然的威胁,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人虽然作为自然的主体,但并没有超越自然和必然,因而不可主宰自然的缘故。而且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来说,受未知自然规律的摆布更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现实的物质基础,要维持闲适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渊明当时的心是经常处于“贫富常交战”的不平静状态。正因为渊明对精神自由的渴求和对现实的失望,导致他思想中理想国“桃花源”的产生。在桃花源中,他重新找到了自我,桃花源中的人们似乎个个都是渊明自己的化身,他们“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他们热情好客,也如同渊明自己的“渡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斗酒聚比邻”(((杂诗》其一)。在桃花源中,不但物产自足,人们没有肉体生存之忧,而且没有一回归自然一一论渊明对自由的追求个压迫自身,威胁自我存在的外在异己力量:剥削。他们人人平等(而且是无差别地平等),超越了人类自身所设下的各种规定性,获得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没有谁把别人当成工具和手段,所以他们“怡然自乐”。他们在劳动中获得自足的生活,并回归到自我的本质,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存在与本质的矛盾才得到彻底的解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类发展的历史,充满了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人不断地在被社会异化的同时创造着新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又会成为新的异己力量,压迫着人之为人的本质,使人为物质所驱使,迫使人降为动物性的存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被异化着的人们一直渴望着实现永恒的自由的存在,从而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远古蒙昧时代的向往和美化。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桃花源并非远古社会的再现,渊明已指明桃花源中的人们是“避时乱”的人的后代。再则,即使桃花源在渊明的心目中是远古社会,但渊明总是将远古时代的人类社会加以美化,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痛寐交挥;但恨殊世,邀不可追。(((时运)))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饮酒》其二十)桃花源是渊明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老百姓安居乐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桃花源”存在的根本原因,正因为没有因人对人的剥削而形成的等级关系,也就不存在为这种等级关系服务的各种行为规,以及由此而滋生的虚伪、智巧,一切都顺其自然:“草木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描绘的乌托邦王国,乃是无政府,无王税,人人劳动,风俗淳美,所谓‘虽有父子无君臣’的妙合老庄自然之旨的理想社会。”[‘7]这正是渊明“惠和千里”的政治理想的升华和美化。所以说“桃花源”既是渊明政治理想的幻影,也是其人格理想的归宿。在这一理想的世界中,老百姓过上了自足自在的生活,渊明们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自尊和自由。但是“桃花源”的结局却暗示了其虚幻性: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秋熟靡王税”的一方乐土,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纯净。关于渊明创作《桃花源诗并记》的原因,前人有过许多的争议,但不论是那种观点,都不能否认它那理想色彩的基调。

三、回归自然

(一)“自然”的含义

当渊明认识到农村的天地并非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现实环境时,他只能把理想暂时归依到乌托邦式的幻想中;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经过漫长的人生道路,他明白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而现实又是如此让人失望。然而,生命的止泊之处何在?怎样才能找到灵魂的安栖之所呢?“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匪道易依,匪善奚敦!’’(((荣木》)“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既然不愿“泪其泥”(((饮酒》其九),那么就只能强化自我灵魂的修炼:“进德修业,将以及时。”(((读书述九章·屈贾)))志“道”不疲,以此来排除自我心因环境干扰而产生的矛盾和痛苦,不断地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我的本真,保持自己的“质性”在《集》中与“质性”相通的一个概念就是“自然”,所谓“质性自然,’o渊明的诗文中有4处用到“自然”一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神辨自然以释之。(((形影神三首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自然”一词来源于《老子》,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回归自然一一论渊明对自由的追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老子所谓“自然”是指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状态。即世间万事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渊明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自然”即本真的存在状态,所谓“抱朴含真”。“矫”字语出《庄子·天下》:“以绳墨自矫”,郭象注:“矫,厉也。”成玄英疏:“用仁义为绳墨,以勉励其志行也。”“自然”这一抽象的哲学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则含有“自由”之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与“自然”对举,“自然”就含有了“自由”的意义。而要保持自我的本真和得到自由,还要有外在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农村纯朴的人际关系和自然界。所以在渊明诗文中的“自然”应含三层意思:

一、本真的自我;二、人格的自由;三、自然界。

(二)回归自然

人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依托就是人的肉体存在。所以,谈到人的心灵时不能不涉及人的形体。人的生命就是在心灵与形体的结合中演绎。人的生命过程因处于社会群体之中而具有了价值指向的意义。渊明在少年时以“五柳先生”自我定位,以“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作为人生的目标,以有“树木交荫,时鸟变声”的闲静农村生活环境而“欢然有喜’,。在这种环境中,心与形都是自由的,所谓“晏如也”。同时,由于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和现实生活的生计所迫,他的形体又不得不因此而“东西游走”,奔波仕途。不但形体劳累,而且违背了他在《五柳先生传》中立下的“素志”,造成了心深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谓“一心处两端”(((杂诗》其九):一方面希望形体回到田园中去;一方面又对功名念念不忘,强留形体于官场,受官场各种规约束。这时,渊明的心有两个自我。为了论述的方便,姑且名之为“功名的自我”和“非功名的自我”。但是功名的自我一行动,就要去适应虚伪的官场,变“真我”为“伪我”,这是渊明“志意多所耻”(((饮酒》其十九)的。从渊明的诗文可以看出,他所厌弃的是“举世少复真”的社会,而不反对一般的功业之心:“原百行之彼贵,莫为善之可娱”(((感士不遇赋》)、“立善常所欣”(((形影神三首)})。“纤髻诚可学,违到鱼到兰一‘一一一一一一己诅非迷!”(((饮酒》其九)由于渊明坚持本真的自我,坚持自我独立的人格,这样就与官场上的一切格格不入,使他“惠和千里”的政治理想注定要失败,希望通过建功立业去实现意志自由的想法终于落空了。当外在的世俗羁绊使他不能忍受时,在非功名的自我与功名的自我的激战中,非功名的自我占了上风。这时诗人如梦方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诗人这时深深意识到自己没有适应官场的“才”能,只有在大自然的“丘山”中才能保持本真的自我。对于自己这样的“怀正志道之士”,步入仕途本身就是一个不该犯下的错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还是趁早回到,’l日林”、“故渊”中去吧!在农村田园中,绝弃“尘想”的渊明与周围的一切水乳交融,似乎找回了“五柳先生”的人格和心境。但是到了归田的后期,由于物质生活的匾乏,渊明的心理又失去了平衡:“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一筋!”(((杂诗》其八)即使是在归田前期,他的心境也并非一味地平和与静穆。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渊明一生都是为精神生活的自由而奋斗。”「‘8]为了精神生活的自由,渊明竭力消除各种心矛盾:一是穷与达、生有当世名与没世无闻的矛盾。世流浪而遂祖,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感士不遇赋》)虽然心渴望实现个体存在的社会价值,渴望实现“惠和千里”的人生夙愿,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八表同昏,平路伊阻”的社会中是不可能的,故认为“归耕”是“善觉”的通达之举。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邝;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拟古》其四)诗人登高远望,

面对宇宙天地的浩茫,不禁为古往今来人间的攘攘纷争而悲悯。在亘古绵延的山川原野间,世上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短暂和微不足道,那些声名显赫不可一世的功名之士,最终能留下的,只有累累荒丘。这是历史给诗人的启示。“穷通靡彼虑,憔悴由化迁,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暮和常侍)})他本人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功名无望固然让人痛苦,有了功名又为功名所累,古往今来那些“慷慨”争夺的“功名士”实在让人觉得“可怜伤”。“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持此欲何成!’’(((饮酒》其三)人的一生能有多久,只顾贪恋世间的功名而不能坦露自我的真性,忘记了“贵我身,’,扭曲自我以身殉名,最后争得功名却失去了“一生”。那么怎样才能“得此生”呢?“秋菊有佳色,衰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筋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只有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逍遥啸傲,抛弃一切成败的计较,才是真正的“得此生”。“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其十五)人存世间,短暂而宝贵,如不趁早“委穷达”,恢复非功名的自我那就太可惜了。二是贫与富的矛盾,所谓“贫富常交战”。这是与穷达紧密联系的问题。“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温袍之为耻。”((感士不遇赋》)渊明在提醒自己:为保持人格的自由,“量力守故辙”是值得的,既然荣华富贵不值得留恋,那么过贫困的日子也就心安理得了。“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饮酒》其二)“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栖迟诅为拙!”(((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他是在说服自己选择归田,选择过贫困生活是正确的。为了实现人格独立的夙愿,付出“饥寒饱所更”(((饮酒》其十六)的代价是值得的。其用心无非是“端居自励,亦深以怀疑改辙为警”。「‘幻他歌颂那么多的古代贫士,也是要从古圣先贤那里获取精神的慰藉,坚定自己固穷的决心:“谁云固穷难,邀哉此前修。”(((咏贫士》其七)以古圣先贤的道德力量强化自我灵魂的修炼。既然自我心灵得到了充实完善,又何必在乎物质的困乏和体肤的饥寒呢?另外,解决贫困的现实方法就是亲自参加劳动:“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杂诗》其八)只要精神“真力弥满”,就能战胜贫困忧戚:“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三是生与死的矛盾。前文己经说过,渊明如同晋其他士人一样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当他从心灵深处摆脱俗务尘想的缠绕,终于放弃世俗价值的关怀,在农村田野中荷锄夜归或眺望南山,恬然微笑之时,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生存的虚无之中,个体生存的本来面目与真实意义,个体生命的生存与死亡等问题便一一突现出来。本来,渊明所处的晋期,人的生命意识己全面觉醒,人们对生死这个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对生死的感受,渊明表现得尤为敏锐:“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饮酒》其三)渊明在对人生进行深深的思考与反省,体悟到时光易失、人生短促之后,便陷入了一种新的精神苦闷之中,这是一种比出处穷达更深层更痛楚的思想苦闷。它来自人的灵魂深处。渊明的《形影神三首》集中地反映了他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关怀: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更是对人类整体命运的一种更深刻的感伤体味。这种对生命和宇宙的远距离观照和哲理性思考,使人对其自身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价值产生一种迷惘和失落感;“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其一)“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杂诗》其五)人被置于时光之顿进中,瞬间即被抛弃。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时间使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在时间和人的紧关系中,当有些人追求及时行乐而永无满足时,当有些人追求功名富贵而期望不朽时,渊明的头脑则特别清醒,深感这些人都不懂人生的真正意义:“斯甚惑焉。”在《形影神三首》中“形”和“影”分别代表了本文开始提到的晋时期两种普遍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当前学界的普遍看法。我们要真正认识渊明的人生态度,重点应分析“神”的态度,“神”的表白才真正揭示了渊明的人生处境和态度的独特之处。“神”也是与“形”、“影”一样承认人生的有限和短暂:“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但“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指出“形”的放纵享乐的生活态度与其“惜生,’.“卫生”的目的背道而驰。“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认为立善求名也与自然之理相悖。渊明在《饮酒》诗中说:“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在一个善恶不辨、是非不分的社会里,立善求名又有什么用呢?更没有必要伤叹“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了。正确的态度就是“委运去”,即顺从自然的规律不再以死生为念。罗大经在论《神释》诗时说:“乃是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养神之道也。渊明可谓知道之士矣。”[20〕许多论者认为渊明的生死观就是老庄的生死观。其实不然,我们先来看庄子面对妻子死亡时的态度:庄子妻死,惠子弟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荀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答案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 答案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 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①适②融然。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 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缘溪行缘: (2)屋舍俨然俨然: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9、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 反差的句子。(1分) 20、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 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参考答案: 17(1)沿着(2)整齐的样子18、(1)里边(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1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0、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 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21、(1)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关于陶渊明的田园理想,隐逸追求,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陶渊明当然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图,然而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的大背景之下,他壮志难酬屡次不顺之后,最终在仕途和归隐之间选择归隐。重返田园的他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生活的更加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其田园之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见其深恶前非;“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见其悠哉之至。这样的陶渊明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反对出世归田,即是主张入世为官,这是一张纸的两面,一件事的逆否命题的表述一定成立。那么,主张入世为官错在哪呢?在此提出两点:第一,动机。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被生活的艰辛打磨了自己的棱角,因此,如果一个人“性本爱丘山”,你却叫他不许“复得返自然”,即是反对人的天性,落得了“灭人欲”的下等。第二,环境。有的人说在东晋,民风淳朴,思想返璞归真,以自然为天理的道家才有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而当今社会却是一个竞争激烈,弱肉强食而信息发达的时代,即使最

偏僻的山村也丧失了当时“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能性。可我要说:若真如此,今日社会更要体现出道家“和而不同”“顺应自然”“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思想映射。恶性竞争无法使社会进步——因此,我们更需要淡泊名利,强调顺应自然的先驱者,“陶渊明”们的出现,他们能使人们不至于被快节奏的都市所绑架,而心存一个“桃花源”的意愿。然而,我想现代社会并没有这些人所想的那样不堪: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应该如曾经的封建王朝般压制思潮,有了比儒家积极入世更多的选择,才能更加促使思想的进化,这又是天体演化,顺应自然的体现。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人面临的物质诱惑,精神诱惑都处于激增的状态。工作压力、住房压力、婚姻压力,种种压力之下都市人开始出现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这种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点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学学他的淡然,学学他的归隐?多一点走出都市去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去到更开阔的天地中,呼吸吐纳,再多的忧愁也可以有点点化解。对于各种压力,多一些坦然接受,追求的少一点给自己一点点空间喘口气,现代生活节奏已经足够快了,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点五柳先生式的慢生活,给自己减减压给周围的人减减压。 陶渊明这位古人,对于当代的我们仍然发挥着他归隐田园,隐逸之宗的精神,他营造出的“世外桃源”今天仍然是我们憧憬的乌托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字词。(8分) 1.我带着对yīnɡ xiónɡ()故事的wú xiàn()期待,拿起书,自己yī zhī bàn jiě()地读了起来。 2.输入mǒu()段文字在网站进行fǎnɡ wèn()就会出现很多相关信息。 3.小明正jīn jīn yǒu wèi()地读着xiào kān()上的一piān()作文。 二、多音字组词。(6分) zhuàn() juǎn() shà()传卷煞 chuán() juàn() shā()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8分) 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3分) 无( )呻( ) 流( )溢( ) 如( )似( ) ( )( )吞枣 ( )心( )血牵( )挂( ) 不言( )( ) 别( )心( )

兴( )盛( ) 1.这部小说是他的( )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2.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 )的。 3.“( )”的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读书就像品茶一样,( )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的,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五、根据情境写出合适的句子。(6分) 1.同桌在学习上不够勤奋,你会对他说:“ 。” 2.在异乡求学的王健十分思念家乡,仰望星空,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吟诵道:“ 。” 3.你的朋友不守信,请你送一句名言告诫他:“ 。” 六、积累填空。(11分) 1. ,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敏而好学, 。 3.默而识之, , 。 4.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 , , 。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忆读书(选段)(8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深层含义01

最后的摇摆 ——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意义 《归去来兮辞》作于公元405年的冬天,标志着陶渊明十三年出仕生活的结束。这十三年的出仕生活,是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的,也是相当痛苦的历程。大家知过,陶渊明本来是一个“猛志逸四海”,愿意“大济苍生”的人,这出仕的十三年,是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时的陶渊明,正处在“最后的摇摆”期。 陶渊明的最后一次出仕,是在公元405年的秋天,担任彭泽(今江西彭泽)县令。这是最后一次的耕与仕之间的摇摇。在《归去来兮辞》序中,作者告诉我们“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说明他到官不久,内心就充满着矛盾斗争。“质性自然,非矫力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说明这种官场上违反作者个性和理想的为口腹自役的行为,对他来说是太痛苦了。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以当头棒喝般的呼唤,振起全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在这扪心自问式的自我责备之后,是对自己十三年仕途生活的总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行迷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漫漫十三年的仕途生涯,在作者看来是失路人走过的一段“迷途”。因为,在十三年的政局风云变幻中,在十三年的官场春秋中,作者见过太多的黑暗卑鄙,见过太多的残酷和不义,这十三年,正如作者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那样,是“误落尘网中”的十三年。所以,作者要求舒展他自由的个性,作家那不曾泯灭的良心,又呼唤他脱离仕宦的藩篱,正如 李泽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只有 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 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 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 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 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 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意 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美的历程》)这种思想,

关于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 的创作影响 教学点泸州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姓名唐胜涛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4年月日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唐胜涛专业班级201级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的创作影响 接受任务日期2014年月日完成任务日 期 201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单位 论文内容目标 1.通过毕业论文时间教学环节,使我们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不同的巩固、深化、提高,学会用文献检索、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编写报告,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2.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论文要求1、字数要求:本科论文不少于5000字,设计不少于4000字。 2、论文或设计由:题目、摘要、关键字(词)、目录、正文、结论(结语)、参考文献、致谢、等几部分构成。

参考资料 [1]吴怀东.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 [2]李敏.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 [3]莫莉荣.论陶渊明对道家思想的接受与田园诗创作[J].考试周刊,2009,(31) [4]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5]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朱光宝.中国文学史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的创作影响 (汉语言文学本科):唐胜涛 【摘要】隐逸是陶渊明一生中最引人注目、最具特征性的行为。陶渊明一生 接受了儒和道两种思想。儒、道都认可隐逸,但是其价值观并不相同,前者强调的是对有序社会理想的建设与个人人格节操的坚守,后者追求的是个人自由。陶渊明的隐逸是吸收道家思想而对儒家隐逸思想进行改造。本文旨在探讨隐逸思想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隐逸思想;田园诗 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人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出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时断时续的13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无法融人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成为他思想性格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将这种精神旨趣写入诗歌,创作出了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一片新天地。本文旨在探讨陶渊明对道家思想接受的原因。以及这种思想对他创作田园诗的影响。 一、乱世的名隐士 (一)曲折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柴桑人,我国晋朱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镇守长汀中游地区、都督八州军事的大将军,被朝廷封为长沙郡公。其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出仕为官。南宋朱熹曾经评价陶渊明说:“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膳要职,这边面清淡,那边一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文题目: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陶诗恬淡自然,醇厚隽永;将情、景、理融为一体;语言自然本色、精炼传神;笔法清新自然且细腻。他的诗作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诗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新的、美的类型。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已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的道路,归田以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反映了广

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试探的情况下,他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为我国创作了第一流的诗歌。他的诗以崭新的内容,纯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现存一百二十多首,多写于归田之后,故田园诗占了很大的比例。他的田园诗风格恬淡自然,淳朴隽永;情、景、理融为一体;语言自然本色、精炼传神;笔法清新自然且细腻。这些特色充分体现了他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一、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清人东方树曾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1四个“真”字,可见他的田园诗真实感之强,自然气之盛。从整体来看,他所作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来自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诗的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常见。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用人们熟知的形象,艺术的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同时他又能与读者相见,不虚夸,不掩饰。自己的生活苦难、思想矛盾,都能坦率地和盘托出不避丑拙,毫无矫揉做作之态,诗中处处有诗人在,有真情在,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确实是“情

论陶渊明_真意_的真意

文学研究 论陶渊明 真意 的真意 申 明 秀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虽然儒家曾经深刻影响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也一时接触了佛教,但陶渊明领悟的 真意 ,既不是儒家之 道 治国安邦,也不是释家之 道 空,而是道家之 道 自然,陶渊明的归隐虽属于 道隐 中的 小隐 ,但千百年来能像陶渊明这样 真隐 的能有几人,所以陶渊明永远是后人的楷模。 关键词:陶渊明;真意;儒道释;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3-0057-04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自己没有 辨 ,可是后人却 辨 得不亦乐乎,至今莫衷一是。陶渊明领悟的 真意 究竟指什么,答案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 道 ,而后人之所以出现各式各样的解读,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读者对儒道释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领悟的层次参差不齐,如果真正全面把握了儒道释的精髓,那么就应该英雄所见略同了。本文拟分别从儒道释的视角进一步辨明陶渊明所悟的 真意 。 一、儒家之 道 ? 儒家说 始于宋代,清代沈德潜、刘熙载等坚持陶渊明可以列于孔门,是儒家中的典范,如刘熙载认为: 陶渊明则大要出于 论语 。 [1] 近代以来,梁启超、钱钟书等也主此说,如钱钟书以为 儒家自孔子曾皙以还,亦以怡情与山水花柳为得道 ,则 陶公为自然诗人之宗,而得力未必由于老庄 。 [2] 陶渊明在 述酒 、 拟古 、 咏荆轲 等诗中表现了 忠愤 之情,倾心儒家之情溢于言表,例如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 六经 ( 饮酒 之十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 答庞参军 ),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常勤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于是,刘 熙载就认为 陶渊明诗文,几于知道 ,[3] 他把陶渊明归入儒家,此 道 当然是指儒家之道。 道 在孔子口中,含义众多,孔子的最关心的 道 ,是先王之道,即治国安邦之道。如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 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子张)等,可见原始儒家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 治国 ,至于到后来宋明理学的发挥、润饰,已渐面目全非了。 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 大济苍生 的宏愿,所以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如果说中年后已归隐的陶渊明,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竟然还是领悟到了 治国之道 ,还难以言传,恐怕就太牵强附会了。 二、道家之 道 ! 比 儒家说 更有市场的是 道家说 。古有 收稿日期:2008-09-10 作者简介:申明秀(1967- ),男,江苏姜堰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文学。 57 第4卷第3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o 3,2008 2008年9月 Journal of Xi an International U nivers ity Serial No 12

【推荐】陶渊明谈读书的阅读-精选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陶渊明谈读书的阅读 篇一: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15 短文两篇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⑴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⑵ 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2、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 3、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四、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 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 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五.分析文章的说理的方式。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提纲笔记,重点分析说理的方式。 ⑴ 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⑵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⑶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 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六、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的认识。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 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 象生动。) 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 味道 (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

酒与诗词

酒与诗词

摘要:酒存在于中国几千年,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酒文化,并且与中国的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诗词。它促进了诗词的创作,热爱酒的文人将酒的庆贺、送别、解忧等作用,融入于诗词创作,使诗词体现出了酒的各种作用,以诗词形式体现出来。关于酒的诗词的名篇佳句,代代相传。中国古代诗词与酒甚于酒文化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酒文化古代文人诗词创作作用

0.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古国。人类的第一滴酒是中国人造的,并且还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酿酒工艺。酒是生活的佳酿,与生活是相依相伴的。酒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已经融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同时,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内涵。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酒是文化的酵母。酒事千年,千年酒事,酒香传万世,充分显示出酒寄寓于文化与生活的价值。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文学诗词创作,就有酒的相伴。何处有酒,何处有诗词。 1.诗词与酒的不解之缘 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是一对姐妹花,彼此依托,相互映衬。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有多篇涉及到酒,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1]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君子有酒,旨且多”。中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他们因酒而兴致勃发,借美酒浇出绚丽的诗篇。 酒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体现其独特的作用,最为显著、最为广泛的主要表现在魏晋、唐、宋这三个时期。这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的质量较为上乘,而且对将整个时期的文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起了重要及关键的作用,这些都与酒存在莫大的关联。所谓“万事不如杯在手”,杯中自有乾坤,

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刘珍 内容摘要:本文系统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史的重大贡献。陶渊明诗歌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风格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我们常说陶诗的特色是朴素、自然。这些朴素的诗句,看起来作者似乎全不费力,然而却包含了高度的匠心,诗人用含蓄的比喻,鲜明的对比,自然流露,不假雕饰,将自己对官场黑暗的极端厌恶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他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风格平淡自然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在四十一岁那年,彻底脱离了官场,开始了他一往不回的田园生活。 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着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最后“爱丘山”的素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他时时怀念的,仍是山泽居和班生庐,他深深向往的,还是飞鸟游鱼般的自由自在。”任建威参军时所作《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又说:“园田日梦相,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更把做官说成“深愧平生志”。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活调和的结果。 第一、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大多数篇章是描写如画的农村风光,反映质朴的村居生活,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被后人称为“田园诗”。 他的田园诗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描写恬美静谧的自然风光,抒发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他的这类诗歌写出了大自然的美,表达了诗人脱离樊笼的自由心境。《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阅读答案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阅读答案 桃源里的陶渊明路过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逢生涯就在这样的背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

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日倦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读《陶渊明集笺注》有感 最先接触到陶渊明的就是语文教材中的《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田园居》等作品。这些作品中,字字都散发出那种清新平实的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可以直接间接的看出陶渊明渴望隐居和热爱隐居的心情。现在大多数人对陶渊明的第一感觉都是“隐居在世外桃源的五柳先生”。 在古代,很多文人都把成为隐士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我在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浑浊不堪的官场没有操守和良心的生存之地?是世俗社会容不下他们的清高和骄傲?他们这么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还是一种无言的抗争?那五柳先生呢?作为一名隐居之士,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隐居呢? 关于陶渊明的性格爱好,在他的著名作品《五柳先生传》中作了自我介绍。文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并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由此可见,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三国归魏,司马氏专权,曾经的宏谋远图、血撒沙场化作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没有了乱世枭雄,取而代之的是将权术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小人。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无数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而将宝贵的生命耗费于空谈玄学、追求虚幻中的长生不老之上。陶渊明这等隐逸之士的诞生似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同时代、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与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而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他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这年冬因母亲病逝,便回寻阳举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至于这次辞去县令的原因,《归去来兮辞》说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

论陶渊明的处世思想

论陶渊明的处世思想 摘要:陶渊明年幼时,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藏书甚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藉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会了《老子》《庄子》,而且学会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然而政治的黑暗而压倒了“猛志逸四海”的人生理想,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最终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 关键词:《桃花源记》思想矛盾崇尚自然自由和谐处世观念 退隐的陶渊明除了结交知识层的素心人并与之谈文析义外,也常与田父野老交往,饮酒谈农事:“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生活在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笃厚的环境里。正是有对这种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和总结,陶渊明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的黑暗、百姓的疾苦及广众的喜怒哀乐与诉求,进而让思想得到了升华,逐步形成了“桃花源”社会之理想。 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在农村接近了人民,了解了人民的饥苦,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把他的理想形象地表现《桃花源记》里。 《桃花源记》描绘出了一幅人们所憧憬的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真诚相处,亲密互助的理想社会。但桃花源的草图里生活着的并不是神仙,而是普通的、保留了真淳的一群避难的人。如果说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与清浊,而到了《桃花源记》里设计的则是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民众的幸福了。 在这个“社会”里,“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有的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池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赢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 这个世外桃源,集中地反映了诗人和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它和当时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字词.(8分) 1.我带着对yīnɡ xiónɡ()故事的wú xiàn()期待,拿起书,自己yī zhī bàn jiě()地读了起来. 2.输入mǒu()段文字在网站进行fǎnɡ wèn()就会出现很多相关信息. 3.小明正jīn jīn yǒu wèi()地读着xiào kān()上的一piān()作文. 二、多音字组词.(6分) zhuàn() juǎn() shà() 传卷煞 chuán() juàn() shā()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8分) 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3分) 无( )呻( ) 流( )溢( ) 如( )似( ) ( )( )吞枣 ( )心( )血牵( )挂( ) 不言( )( ) 别( )心( ) 兴( )盛( ) 1.这部小说是他的( )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2.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 )的. 3.“( )”的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读书就像品茶一样,( )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的,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五、根据情境写出合适的句子.(6分) 1.同桌在学习上不够勤奋,你会对他说:“ .” 2.在异乡求学的王健十分思念家乡,仰望星空,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吟诵道:“ .” 3.你的朋友不守信,请你送一句名言告诫他:“ .” 六、积累填空.(11分) 1. , .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敏而好学, . 3.默而识之,, . 4.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忆读书(选段)(8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