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大事记

1994年大事记

摘要:

1.1994 年我国政治事件

2.1994 年我国经济事件

3.1994 年我国科技事件

4.1994 年我国文化事件

5.1994 年我国社会事件

正文:

1994 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政治方面,199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决议,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在经济方面,1994 年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成功地应对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挑战,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在科技方面,1994 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和载人飞船,提高了国家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同时,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文化方面,1994 年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作品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在社会方面,1994 年我国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我国加强了社会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1994互联网大事记

1994互联网大事记 1.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2.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3.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

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4.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5. 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

6. 1994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部委、各省市明传发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8号)》,"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自此,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7. 1994年6月28日,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大力协助下,北京化工大学开通了与Internet相连接的试运行专线。 8.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采用IP/x.25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运行TCP/IP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9.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间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并与国际学术计

十年(1994---2004)营销风云大事

十年(1994---2004)营销风云大事 戴鑫等整理 人物一般与事件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中国1994年一2004年这十年的前期,草莽时代的营销总是伴随着个体英雄,当时具有影响力的营销事件通常与风云人物密不可分;在这十年的后期,中国营销开始逐步走向理性时代,个体英雄开始淡化,这时的营销事件往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物。 但是,一定程度的人物与事件的交叉是极为正常的,所以,笔者对于在“风云人物篇”中已经提到的事件尽量简化,并且对“风云大事”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希望使十年营销史的叙述更为简明清晰。 从1994年走到如今,其间经历了不少坎坷与曲折。正如CMC中国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卢泰宏教授所言:“浏览中国营销大事记,许多事情恍如隔世,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垄断到竞争、从完全计划到市场调节、从封闭计划经济到开放加入WTO、从短缺到过剩、从限量购买到促销无处不在、从无从选择到消费时尚、从无广告到广告泛滥……” “恍如隔世”的感觉并非一下子可以形成的,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当我们去深入研究这十年的营销史时,我们会发现,中国营销目前的成就是建立在无数事件的基础上的,中国营销人发动一次次营销试验和营销变革,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推动着中国营销不断向上爬行。 而那些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风云大事”,其选择标准与“风云人物”基本相似,它至少符合以下一个标准或几个标准: ◆深深影响着中国营销业界的生态变化 ◆对中国营销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引领着整个行业发展趋势 ◆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笔者在下面试图通过一种全景的扫描,对中国营销十年发生的大事作一个回顾,其中或者会有遗漏,也或者有偏颇,但无疑这是对中国营销一种最为生动的描绘、最为鲜活的解剖。 1994年 ◆1994年1月,天府可乐终于不敌洋可乐的凌厉攻势而“缴械投降”,与百事合资成立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中国饮料基本被两乐一统天下 ◆1994年年初,联合利华与上海牙膏厂合资并取得控股权,取得了上海牙膏厂“中华”和“美加净”两个品牌的经营权,跨国品牌开始席卷中国 ◆1994年,“鳖精事件”爆发,保健品行业遭受重创,导致了以后行业持续低迷;养生堂依靠“龟鳖丸”一跃而起,成为当时的一抹亮色 ◆1994年,红桃K的卟啉铁工艺,被国家科委列为该年度火炬计划项目,红桃K将保健品引向了细分时代 ◆1994年3月1 2日,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业的门槛和竞争方式有了基本的界定框架 ◆1994年5月,派力营销丛书推出,至今为中国企业和学术界奉献了100多本专业营销图书,推动着中国营销知识的传播和升级 ◆1994年,哈慈推出了以磁疗保健概念为支撑的哈慈杯,并一举风靡全国 ◆1994年,宝供物流创建,如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开创了第三方物流的新格局 ◆1994年11月份,央视举行首届广告竞标会,最终山东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一举夺魁,中国标王时代拉开了序幕 ◆1994年年底,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出资100万元,开发“五粮醇”,第二年就新增加利税100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王国春明确提出了五粮液要走“品

1994年——1997年广播电视大事记

1995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大事记 1月1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扩声译音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3月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 3月19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关于积极组织有线电视台与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联网的通知》 4月18日,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 5月9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7月24日前按国家教委3号令《地方教育电视台设置管理规定》批准设立的教育电视台8月1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中波广播发射(转播)台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 8月11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关于宾馆、饭店必须完整转播国内有关电台、电视台节目》的通知 10月1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广播电视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广播电视中心工程技术房间室内装修工程预算定额》、《广播电视天线电磁辐射防护规范》、《扩声译音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调频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差转)台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卫星广播电视地球接收站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有线广播系统(网络)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有线电视线路(网络)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10月17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广播电影电视部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审办法》12月28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广播电影电视部部属单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审办法》 同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验收规定(暂行)》的通知 广播电影电视部在各省有线电视联网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国有线电视联网规划,1996年开始实施。 国家计委价格管理司发布了《关于中央电视台电影、体育、文艺卫星(有线)电视节目收费标准的通知》(计司价格函[1995]33号),这就是现在争议甚多的央视3、5、6、8的收费 全国有广播电台1210座,电视台980座,有线电视台1200座;已有广播发射台、转播台233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37732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2.5亿台;电视的人口覆盖达到88.3% 。 实行有线电视台实行24小时全天播出。 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甘肃省建立有线电视台13家,其中行政区城台10家(天水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定西地区、民勤县、通渭县、庆阳县、秦安县、甘谷县、陇西县),企业台3家(兰州铝厂、兰州钢厂、兰铁一院)。 湖南全省有地、市、州一级人民广播电台9座,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常德、岳阳、湘西自治州和益阳。

1994年~1996年互联网大事记

1.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2.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3.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4.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5. 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 6. 1994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部委、各省市明传发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8号)》,"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自此,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7. 1994年6月28日,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大力协助下,北京化工大学开通了与Internet相连接的试运行专线。 8.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采用IP/x.25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 互联,成为运行TCP/IP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9.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间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并与国际学术计算机网络互联,建立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系统。 10.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协议中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1. 1994年11月,由NCFC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亚太网络工作组(APNG)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12.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的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美国的64K专线开通,并且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

中国电信行业1994-2009大事记

?1994年1月,由电子工业部发起的中国吉通成立,主要股东均来自电子工业部系统的大型国企。 ?1994年3月,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革邮电管理体制,邮政总局、电信总局被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 ?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从此被打破。 ?1998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随后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7年,正式成立第三代3G评估研究小组,并提交了中国的TD—SCDMA标准。 ?1999年,开发中国第一代项目,信产部将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中国移动。 ?2001年,启动3G攻关及部分专项。 ?2002年中国电信被拆分,成立了南电信、北网通,中国吉通宣布并入中国网通。 ?2003年8月26日,大唐电信和北电网络的联合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3G标准全面进入集成测试阶段。 ?2004年3月31日,大唐宣布,国产3G标准手机面市,2005年上半年批量生产。 ?2005年10月18日,TD-SCDMA终端测试延迟,3G发牌时间悬疑重重。 ?2005年年底,中国政府承诺2008奥运会前开通3G网络。 ?2006年1月20日,信产部宣布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2006年年初,广东试点WCDMA和TD-SCDMA网络。 ?2006年3月12日,规模测试方案最终正式确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三大运营商圈定保定、厦门、青岛。 ?2006年11月5日,TD-SCDMA步入规模放号阶段,按计划这一阶段将持续两个月。 ?2006年11月,北京等城市3G网络正式商用。

?2007年5月16日,信产部正式对外公布,将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这两个国际3G标准确定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2007年10月17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经过近一年的3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发,正式开通中国联通澳门3G业务。 ?2007年11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WRC-07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划定了3G/4G 的四个新频段。其中2.3GHz~2.4GHz是我国自主标准TD-SCDMA使用的频段。 ?2008年1月-2月,19个省市自治区遭遇了五十年难遇的严重冰雪灾害,通信线路大幅度受损,通信行业应急预案的制定开始提上日程。 ?2008年2月13日,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 ?2008年3月1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启动TD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工作,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开始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 ?2008年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电信资费座谈会,除再次涉及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费外,还提出全面实现手机单向收费,进一步清理套餐资费。 ?2008年5月12日,汶川遭受里氏8.0级大地震,大量通信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而且由于瞬时话务量激增,导致多处通信线路瘫痪,通信网络应急预案初显成效。 ?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确定电信重组方案。 ?2008年6月2日,中国联通合并中国网通方案出炉。 ?2008年6月11日,中国联通宣布C网人员与中国电信的交割方案。 ?2008年6月29日,工信部挂牌成立并正常运转。 ?2008年7月20日,青岛TD-SCDMA网络正式放号。 ?2008年7月28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正式就C网出售方案达成协议。

1994年大事记

1994年大事记 1994年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发展发生。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重要的大事。 1.经济变革 在1994年,中国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实施开放政策,并逐渐加入全球化进程。这一年,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吸引外国投资,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2.互联网的兴起 1994年,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互联网的城市,人们可以通过电脑连接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这标志着中国步入信息时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摩洛哥马拉喀什成立,取代了之前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WTO的成立标志着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改革,各国通过更加开放和公平的贸易规则,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 4.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 1994年,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和平等。这一事件被视为南非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结束,并为南非的和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奥斯陆和平协议 199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和以色列政府在挪威奥斯陆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和平协议。该协议为巴以冲突的解决提供了框架,并为实现中东和平铺平了道路。 6.雅典奥运会 1994年,第25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办。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回到其始发地的第一次,也是奥运会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届。这次奥运会不仅展示了各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 7.中国第一辆汽车出口 1994年,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成功出口到德国。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达到了国际水平,并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8.乌拉圭成为足球世界杯冠军 1994年,乌拉圭足球队在美国举办的第15届FIFA世界杯中夺得冠军。这是乌拉圭自1950年以来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也是他们在足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9.埃博拉病毒爆发

1994年大事记

1994年大事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1994 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2.1994 年我国政治事件 3.1994 年我国科技成就 4.1994 年我国文化事件 5.1994 年国际事件对我国的影响 正文 1994 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1994 年也是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运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政治方面,1994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决定,明确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此外,1994 年还召开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了党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加强民主集中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在科技领域,1994 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这一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此外,1994 年我国还成功进行了南极科学考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 在文化方面,1994 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亚洲运动会。这次亚运会是我国首次承办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体育领域的实力,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此外,1994 年我国

电影产业也取得了丰收,许多优秀国产影片在国内外获奖,如《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 在国际事件方面,1994 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我国成为创始成员国。加入 WTO 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1994 年也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一年。我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推动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1994年大事记

1994年大事记 (最新版) 目录 1.1994 年大事记概述 2.1994 年国际大事 3.1994 年我国政治大事 4.1994 年我国经济大事 5.1994 年我国科技大事 6.1994 年我国文化大事 7.1994 年我国体育大事 正文 【1994 年大事记概述】 1994 年是一个充满重大事件和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世界和我国都经历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大事。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都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发生。本文将对 1994 年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和回顾。 【1994 年国际大事】 1994 年,国际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南非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标志着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此外,1994 年还发生了卢旺达大屠杀,导致数百万人丧生。在这一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1994 年我国政治大事】 1994 年,我国政治领域也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其中,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

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这一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反腐败力度,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彰显了党和政府严肃查处腐败的决心。 【1994 年我国经济大事】 1994 年,我国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 万亿元大关,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这一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抓住大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此外,我国还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展示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果和潜力。 【1994 年我国科技大事】 1994 年,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猴子胚胎,标志着我国在克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我国还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1994 年我国文化大事】 1994 年,我国文化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在这一年,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凭借小说《白鹿原》荣获茅盾文学奖。此外,电影《霸王别姬》在国际上斩获多项大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 【1994 年我国体育大事】 1994 年,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在亚运会上,我国代表团获得了 125 枚金牌,蝉联金牌榜第一。此外,在羽毛球世锦赛上,我国选手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再次展现了我国在羽毛球领域的优势地位。 总之,1994 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成就的一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大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化州那务大事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化州那务大事记 1990年2月,气候反常,普降暴雨。 是年5月-9月,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 是年,那务卫生院通过集资方式新建两栋职工宿舍楼,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是年,镇内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是年,那务镇人大代表联络组改为那务镇人大主席团,设常务主席和秘书各1人。 是年,那务镇计生协会成立。 1991年7月,洪涝成灾,受浸面积广。 是年,那务镇被授予“全国蚕桑生产先进单位”。 是年,丹寿苏氏集资重建宗祠,历时十年。 是年,镇长姚政文升任镇委书记。 是年,镇内中小学校改造危房。 1992年4月,那务停止定购粮征收,除公粮继续征收实物外,其余粮食改为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价格实行浮动或随行就市结算,未签合同的自由成交。

是年7月,台风袭击,暴雨成灾,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是年,那务镇被评为全国红麻种籽“青皮三号”良种生产基地。 是年,那务镇经济联合总社成立。 1993年6月,台风伴暴雨袭击。 是年,镇内开通家庭固定电话。 是年,大罩村民集资修建大罩庵。 是年,广东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奖励那务镇教育资金30万元,那务镇委、镇政府利用资金在那务用东门新街旁筹办“银丝中学”。 是年,办起了双宫丝厂、果菜北运公司等一批乡镇企业。 是年,莫冠佳继任那务镇委书记。 是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3元。 是年,组建那务镇农村合作基金会。 1994年6月,那务遭遇百年罕见的台风、洪水袭击,受灾严重。当月,《南方论刊》以“钟代周恒久敬老三十载”为题,刊登了那务六村党员钟代周的先进事迹。 是年7月4日,化州撤县建市。

是年8月,组建银丝中学,撤并金菊初中、东门初中、那冰初中三所中学,茂名市委书记肖贤成题写校名。 1995年4月,“化宝”路扩建成二级公路,改建环东路,那务镇政府采用“以地养路”的政策,征收那务、金菊、东门三个管理区约500亩土地,兴建农贸市场、工业运输和商业住宅。 是年冬,石巷村吴松林承包大片山岭,于次年办起东华万果场,种植储良龙眼。 是年,撤销镇人大主席团,设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等职务,下设镇人大办公室。 是年,那务镇首次编制总体规划。 1996年1月7日,壶铜冼太宫重修。 是年7月,那务坪冼太庙被评定为化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9月,葵田冼太庙重修。 是年秋,南子地冼太庵重修。 是年,企业改制,新丰丝厂、京堂农场、壶铜酒厂、宝树酒厂等停办。 是年,高州石鼓人梁汝棠来那务大面积征地办果园。 是年,莫冠惠出任那务粮食管理所主任,重抓粮食征购与储备两项工作,

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大事记

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大事记 “中国进行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该结束这个谈判了。” 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早期历史 1947年10月30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的最后文件,该大会创建了关贸总协定。 194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签署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并从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 1950年3月6日,台湾当局由其“联合国常驻代表”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关贸总协定。 1965年1月21日,台湾当局提出观察总协定缔约国大会的申请,同年3月第22届缔约国大会接受台湾当局派观察员列席缔约国大会。 1971年11月16日,第27届缔约国大会根据联合国大会1971年10月25日通过的2758号决议,决定取消台湾当局的缔约国大会的观察员资格。 1982年11月,中国政府获得观察员身份并首次派团列席关贸总协定第36届缔约国大会。从而能够出席缔约方的年度会议。 1982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申请参加关贸总协定的报告。 1986年4月23日,香港以单独关税地区成为关税总协定缔约方。 二、中国复关的历史经过 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 1987年10月22日,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确定工作日程。 1989年4月18日至19日,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7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完成了对中国外贸制度的评估。 1989年5月24日至28日,中美第5轮复关问题双边磋商在北京举行,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复关谈判有望在1989年底结束。 1989年12月12日至14日,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8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事实上重新开始审议中国的外贸制度。 1990年1月1日,台湾当局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地区”名义申

90年代大事记

不平静的岁月 ——90年代大事记 【路透社伦敦1999年11月24日电】题:90年代大事记 1991年 1月17日,美国为首的盟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和导弹进攻,同时占领科威特。 2月28日,海湾战争结束。 5月21日,前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 6月16日,叶利钦当选为前苏联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位总统。 8月21日,由前苏联共产党强硬派发动的政变遭到失败,议会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总统地位。 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组成独联体并宣布苏联已经不复存在;戈尔巴乔夫12月25日宣布下台。 1992年 2月7日,欧共体各成员国部长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关于欧盟问题的协议。

4月6日,欧盟承认波斯尼亚独立;波黑政府和当地塞族人之间爆发战争,塞族人包围了首都萨拉热窝。 10月8日,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同癌症进行了长期搏斗后去世。 11月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从而结束了共和党人长达12年的统治。 11月7日,遭到苏联军队镇压的1968年“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领导人杜布切克去世。 1993年 1月1日,前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 1月3日,叶利钦总统和乔治·布什总统签署《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跳跃》。 2月26日,世贸中心大楼发生大规模爆炸,造成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4月19日,大卫教派领导人戴维·科雷什和80名信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韦科被围51天后集体死亡。 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握手言和。 10月4日,叶利钦总统的坦克部队在对俄罗斯反叛者的议会进行猛烈攻击之后,迫使两位强硬派反叛领导人投降。

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大事记

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大事记 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大事记 1月 1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各语言部从1993年12月31日开始播出江泽民主席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海外听众及港澳台 同胞发表的新年讲话《满怀信心走向未来》。讲话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国内外传播媒介的关注,并引起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国内各家主要新闻单位元旦前后都对此做了重点报道。 ◇中央电视台“中视电视节目代理公司”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注册,正式运营。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与港台信息报、李宁领带服饰有限公司联合评选出《′93海峡两岸关系十大新闻》,海外多家媒体转载。 ◇天津交通广播电台开始试播,1月1日至8月28日播出频

率为调频102.9兆赫。8月28日以后播出频率为中波567千赫。 ◇吉林东北亚音乐台开播。 ◇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正式启用。 ◇江苏电视台图文信息台开播。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浙江电视台节目通过卫星发送。浙江经济电台和文艺电台两套节目合为一套又上了卫星。省台节目上卫星后,信号覆盖全国及周边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安徽经济广播电台开播。 ◇福建东南电视台开播。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二套节目和山东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通过位于东经115.5度的“中星5号”卫星播出。 ◇甘肃广播电视报由原来的4开12版改为对开8版的大报,新增加了《社会经纬》等小栏目。

3日 ◇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同向荣主持召开部主任、支部书记会,部人事司领导宣读了部党组四项任免通知:1、任命安 景林同志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2、同意安景林 同志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副书记;3、张冬兴同志不 再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职务;4、张冬兴同志不再 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成员、分党组副书记。 ◇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 务会议。刘副部长在听取工作汇报后,要求国际台在新的一年里,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把对外宣传工作办好,办出特色来,力争上一个新台阶。 4——6日 ◇中央电视台党委召开党政工团干部联席会,总结1993年党委的工作,并研讨1994年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党总支 专职副书记的职责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台分党组书记杨伟光、党委书记于广华参加会议并讲话。 5日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建台45周年纪念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石 湾 镇 志》(陈海铨)

《石湾镇志》 1994年10月 陈海铨

《石湾镇志》目录序 图照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地理 第一节镇域沿革 第二节地理位置 第三节气候土壤 一气候 二土壤 第四节资源物产 一动物 二植物 三旅游资源 第五节自然灾害 第二章政党群团 第一节政党 中国共产党 第二节群团组织 一妇女联合会 二共青团(含少先队) 第三节兵役司法 一兵役 二司法 第三章政权建设 第一节共产党的基层政府 第二节基层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章经济建设 第一节农业 一土地制度

二农田基本建设 三农业科技 第二节林业 第三节牧副渔业 第四节石湾农业的重要地位 第五节工业 一概述 二主要基础设施建设 三新时期工业的飞跃发展 四电力 第六节交通邮电 一交通 二邮电 第五章文化教育 第一节教育 第二节文化 一文化站 二广播站 三古迹文物 第六章社会人口 第一节人口姓氏 一人口分布 二人口构成 三人口生育 四姓氏分布 第二节社会风俗 节日 第七章人物

《石湾镇志》 序(修志始末) 石湾镇历史悠久,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历代无志。《博罗县志》中有关石湾的史料,起于唐终于清,零散而不系统,语焉不详。民国迄今80余年间,石湾史实更无专书记载。及至20世纪80年代,石湾在改革开放中迈上现代化康庄大道,为了更好地鉴古通今,规划未来,1993年1月,中共石湾镇委书记刘达兴提出“要写石湾的昨天、今天、明天”,以适应改革开放和教育下一代的需要。于是镇办公室着手搜集资料,石湾、铁场、中岗等管理区召开了父老座谈会,进行调查。石湾中学教师陈海铨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3月写成《石湾史话》(上编),上溯远古至民国止。1994年7月,在博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指导下,石湾镇镇志编写组正式成立,何来副镇长主其事,全镇群策群力,广集资料,编年梳理,分类纂写。10月,《石镇镇志》定稿,凡七章,约三万字。《石湾镇志》记载了翔实的地情资料,叙述了石湾伟大的历史变迁和石湾人民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英雄业绩,是一部社会主义的新方志。《石湾镇志》经编载,是石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产义精神文明的又一个新成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