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实体特征

基本实体特征
基本实体特征

第2章基础实体特征

2.1三维造型设计基础

PRO/ENGINEER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强大的三维造型设计功能。从现在开始我们将逐步深入地学习PRO/ENGINEER中三维造型的基本方法。在正式介绍三维造型方法之前,首先介绍几个必要的基础知识。

2.1.1特征及其分类

在Pro/E中,一个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过程就是从无到有依次生成各种类型特征

并进行合理组合的过程。因此,特征是Pro/E的基本操作单元。

尽管各种特征从外观到其设计方法都有很大差异,但从三维造型角度来看,在

Pro/E中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种。见下表2.1。

2.1.2三维造型的一般过程

Pro/E三维造型的一般原理是:由二维截面(草绘剖面)生成三维造型。二维草绘是大多数三维造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搞清楚二维草绘的有关问题对我们建造PRO/E三维模型非常有用。

1.草绘平面的设置

在二维草绘时,需要一个草绘平面。设置草绘平面的方法有3种:

⑴可选择系统提供的标准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如:TOP、RIGHT、FRONT

⑵可使用基础实体特征上的表面作为草绘平面。

⑶可新建一个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

2.草绘平面的放置

选定了草绘平面就相当于在绘图时找到了绘图板。但在绘图时,怎样放置这个“绘图板”呢?如果以其中一条边为放置参照,则绘图板可以有4种放置方式,即参照在顶、底部、左、右,如图2.1所示。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系统的缺省方式放置。

参照

参照

图板

参照

参照

板图绘

参照在顶参照在底参照在左参照在右

图2.1草绘平面的放置方式

一般来说,在指定好草绘平面后,应优先选择缺省方式来放置草绘平面。

3.特征生成方向参数

确定特征生成方向实际上是设定在草绘平面的哪一侧产生特征,此外,也可以在草绘平面的双侧都创建特征。

当在草绘平面上绘制完二维截面并退出草绘时,系统会用一个黄色箭头标示当前的特征生成方向,如图 2.2(a)所示。如果要改变特征的生成方向,可在操控板上单击

按钮即可。

(a)特征生成方向(b) 调整方向后的结果

图2.2特征生成的方向

2.1.3基准特征的操作

基准特征是一个重要而且很有用的特征,主要用作三维建模时的设计参照。比如草绘平面、旋转时的轴线等。

基准特征包含基准平面、基准点、基准轴、基准曲线以及坐标系等。

设计时,可选择系统提供的基准特征(3个相互正交的标准基准平面、一个坐标系、一个特征的旋转中心),见图2.3。实体上现有的基准特征(如:实体表面、圆柱的轴线、顶点等),以及插入基准特征等方法来获取基准特征。

图2.3基准特征

在复杂的三维造型设计中,常常会有大量的基准特征,但太多的基准特征会使图面杂乱从而影响设计的正常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调整基准特征的显示状态。

1.隐藏不使用的基准特征

隐藏基准特征最直接的方法有以下3种:

⑴菜单栏:在菜单栏选取菜单命令“工具”→“环境”→“显示”分组框中选中或

取消相应复选项即可完成该类基准特征显示状态的设定。如图2.4所示。

⑵菜单栏:在菜单栏选取菜单命令“视图”→“显示设置”→“基准显示”对话框,

可以在该对话框中设置基准的显示状态。如图2.5所示

图2.4“环境”对话框图2.5“显示基准”对话框

⑶工具栏:使用工具栏中的按钮,这些按钮都有开、关两种状态,单击某

按钮打开相应的基准特征,再单击一次又会关闭这些基准特征。

2.新增基准特征的方法

新增基准特征的方法有2种:

⑴右工具栏:使用右工具栏中的按钮条,即可根据需要加入各种基准特征。如图2.6

所示。

图2.6基准特征按纽图2.7基础特征按纽

⑵菜单栏:在菜单栏选取菜单命令“插入”→“模型基准”→“平面”等选项,即可

根据需要加入各种基准特征。

添加各种基准的具体操作将在以后的章节中逐一介绍。

在创建三维实体中,将重点介绍“拉伸”、“旋转”、“扫描”、“混合”这四个特征。图2.7所示为基础特征建立工具按钮及功能名称。

2.2二维草绘

二维草绘是Pro/ENGINEER的一项基本技巧。因为在Pro/ENGINEER中,在创建三维实体模型和曲面特征时需要创建剖面图或截面图,而这些剖面图或截面图就是利用二维草绘技术绘制的。另外,在Pro/ENGINEER中,也有一个专门的模块用来创建二维草绘,这个模块就是草绘模块,在草绘模块中创建的图形是单个对象存在的,以备后用。

本节主要介绍Pro/ENGINEER二维草绘的绘制技巧以及草绘模块的进入。2.2.1草绘模块的进入

在下拉式主菜单中单击“文件”→“新建”(或者单击上工具箱中的按纽),系统弹出如图2.8所示的“新建”对话框,在“类型”分组框中选取“草绘”按纽,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称(或采用默认名称)后,单击“确定”按纽,系统即新建后缀为“.sec”的二维草绘文件,同时打开二维草绘界面,如图2.9所示。

图2.8“新建”对话框

图2.9二维草绘界面

在该界面中,你会发现菜单栏上有一个主菜单选项“草绘”,还多了一个右工具条,分别如图2.10和如图2.11所示。这标志着已经进入了二维草绘绘制模式。

图2.10“草绘”菜单图2.11“草绘”工具条2.2.2二维草绘的操作

二维草绘的操作包括草绘环境设置、基本图元绘制、图元的编辑、尺寸标注、约束等,下面逐一介绍。

1.草绘环境的设置

草绘环境设置是设置草图绘制中的用户界面参数,使得Pro/E Wildfire在完成草图绘制的过程中更好到满足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者的个人风格。

在下拉式主菜单栏中,单击“草绘”→“选项”,系统弹出“草绘器优先选项”对话框,该对话框由3个选项卡组成,各选项卡中部分项目的作用如图2.12到2.14所示。

图2.12“草绘器优先选项”对话框的“显示”选项卡

图2.13“草绘器优先选项”对话框的图2.14“草绘器优先选项”对话框的“参数”选项卡“约束”选项卡

下面是工具栏上几个常用按纽的作用。

●:切换尺寸显示的开/关。

●:切换约束显示的开/关。

●:切换网格显示的开/关。

●:切换截面顶点显示的开/关。

读者可以自己实践一下。

2.基本图元绘制命令

二维图形主要由点和线图元组成。二维草绘的基本图元绘制命令共有8个,即:直线、矩形、圆、圆弧、样条曲线、圆角、点和文本。单击“草绘”菜单或者单击右工具条的相应按纽即可绘制这些图元。基本图元按纽如表2.2所示。

表2.2

图元按纽名称操作说明

直线系统提供3种绘制直线的方法。选中画线工具,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直线经过的点;单击鼠标中键结束本次直线的绘制,可以继续绘制下一条直线。

矩形在绘图区任意选取一点,按下鼠标左键,按住鼠标并拖动鼠标到另一点后释放。

圆系统提供5种画圆方法。

圆弧系统提供5种绘制圆弧的方法。

样条曲线选择该工具后,在绘图区依次选取曲线经过的点,即可创建通过这些选定点的一条光猾曲线,按鼠标中键结束曲线的绘制。

圆角系统提供了2种类型的圆角。依次选取放置圆角的两条边线即可。

点还可创建坐标系。

文字选取该工具后,首先根据系统提示在绘图区选取一点来确定文本行的起始点,再选取一点来决定文本的高度以及布置方向。然后系统弹出一个对话框,用来设置文本内容、字体等参数。

3.图元编辑

使用上面介绍的基本设计工具创建的二维图形并不一定正好满足设计要求,这时可以使用编辑工具对其进行编辑和修改,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编辑工具共有6个,单击“编辑”菜单或者单击右工具条的相应按纽即可编辑和修改图元。工具条上的编辑按纽见表2.3说明。

编辑工具名称说明

选取在编辑图元之前,必须首先选中要编辑的对象。系统提供4种选取方法。单击该按纽,然后直接使用鼠标单击要选取的图元,被选中的图元将显示为红色。

复制先选取图元对象,然后才能选取该工具。另外在复制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元进行缩放、平移和旋转等操作。

镜像先选取图元对象,然后才能选取该工具。然后根据系统提示选取一条中心线即可创建镜像对象。

缩放和旋转先选取图元对象,然后才能选取该工具。该操作与复制中的缩放和旋转工具类似。

修剪

删除段延长至参照

分割包括3种操作:

删除图元上选定的线段,

延长图元到指定参照,

将单一图元分割为多个图元,

尺寸修改主要用来修改图元的尺寸。

在选取状态和尺寸显示开关为开时,双击尺寸标注,然后输入新

的尺寸数值。

4.尺寸标注

尺寸在Pro/E中具有重要地位,尺寸驱动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尺寸数值的大小来精确确定模型的形状和大小。尺寸驱动简化了设计过程,增加了设计自由度,让设计者在绘图时不必为精确的形状斤斤计较,而只需画出图形的大致轮廓,然后通过尺寸来再生准确的模型。

在菜单栏单击“草绘”→“尺寸”或者在右工具条中单击按纽,都可以打开尺寸标注工具。现介绍各种尺寸标注的操作方法,如表2.4所示。

标注类型操作说明

长度尺寸的标注单一线段标注

选中该线段,然后在线段任意一侧单击鼠标中键,即可完成该

线段的尺寸标注。

两平行线间距离标注

首先单击第一条直线,然后单击第二条直线,最后在两条直线

之间的恰当位置单击鼠标中键即可完成尺寸标注。

两图元中心距离标注

首先单击第一中心,然后单击第二中心,最后在两中心之间的

恰当位置单击鼠标中键即可完成尺寸标注。

角度尺寸的标注首先单击组成角度的一条边线,然后单击组成角度的第二条边线,可以在角度区域内或区域外单击中键,以标注锐角或钝角。

半径、直径的标注半径标注:单击圆弧,在圆弧外恰当位置单击中键即可。一般对于小于180o的圆弧通常标注半径尺寸。

直径标注:双击圆弧,在圆弧外恰当位置单击中键即可。一般对于大于180o的圆弧通常标注直径尺寸。

注意:在创建二维草绘图形时,如果选择了显示弱尺寸和打开尺寸显示开关,则在绘图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标注图元的尺寸,但是这些尺寸常常并不理想,这时可以采用尺寸标注工具添加需要的尺寸标注。在这里,用户添加的尺寸叫强尺寸,强尺寸的颜色为黑色。绘图过程中系统自动为草绘图元标注的尺寸叫弱尺寸,弱尺寸的颜色为灰色。修改弱尺寸的数值后,该尺寸将转化为强尺寸。当系统的尺寸存在冲突时,将删除部分弱尺寸,当强尺寸之间发生冲突时,则向用户报告并等候用户处理。

5.约束

约束是参数化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设计工具,通过在相关图元之间引入特定的关系来制约

设计结果。在菜单栏单击“草绘”→“约束”命令或在右工具条中单击按纽,都可以打开“约束”工具箱,如图2.15所示。

图2.15“约束”工具箱

约束工具箱中各按纽的含义说明如下,见表2.5所示。

按钮图标按纽名称按纽含义与操作说明

竖直约束使一条直线处于竖直状态。选取该工具后,单击直线或两个顶点即可。处于竖直约束状态的图元旁将显示竖直约束标记“V”。

水平约束使一条直线处于水平状态。选取该工具后,单击直线或两个顶点即可。水平约束标记为“H”。

垂直约束使两个选定图元(两直线或直线和曲线)处于垂直(正交)状态。选取该工具后,单击两直线或直线和曲线即可。垂直约束标记为“⊥”。

相切约束使两个选定图元处于相切状态。选取该工具后,单击直线和圆弧即可。相切约束标记为“T”。

居中约束使选定点放置在选定直线的中央。选取该工具后,单击点(或圆心)和直线即可。居中约束标记为“%”。

共线约束将两选定图元共线对齐。选取该工具后,选取两条直线即可。共线约束标记为“-”。

对称约束使两个选定顶点关于指定中心线对称布置。选取该工具后,选取中心线,再选取两个顶点即可。对称约束标记为“^”。

相等约束使两直线等长或两圆弧半径相等,还可以使两曲线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选取该工具后,单击两直线或两圆弧或两曲线即可。相等约束标记为“L”。

平行约束使两直线平行。选取该工具后,单击两直线即可。平行约束标记为“∥”。

2.2.3二维草绘的绘图步骤

在草绘模块中,有两种方式绘制二维图形。一是采用目的管理器进行草绘。在启动Pro/E 时,目的管理器默认处于激活状态,它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二是使用草绘器进行草绘。在菜单栏中单击“草绘”→“目的管理器”,去掉前面的“√”后关闭目的管理器,这时系统弹出如图2.16所示的“草绘器”菜单。

图2.16“草绘器”菜单

草绘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设计工具,但是与使用目的管理器进行设计相比,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不太方便。故在此只介绍使用目的管理器进行二维草绘的步骤。

1.使用目的管理器进行二维草绘的步骤

⑴进入草绘模式。

⑵绘制二维图形的相似图形。使用基本图元工具,不必考虑尺寸进行非精确绘图,只

要绘制出的几何图形大致相似即可。

⑶编辑相似图形。

⑷添加尺寸和约束。

⑸修改尺寸。

⑹保存图形。

实际上,绘制步骤中的⑶、⑷、⑸步的顺序没有严格的区分,可以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2.二维图形绘制实例

【实例2.1】创建如图2.17所示二维图形。

造型要点:水平线和竖直线应该画得大体合适,图元上被标记上“H”和“V”的直线分别表示水平线和竖直线。草绘的尺寸标注方案应该符合设计意图。利用再生功能进行多尺寸一次性修改。

图2.17

绘制步骤:

(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或者单击上工具栏中的按钮。

(2)在新建对话框中的类型栏中选择“草绘”,并输入新建文件名为“LX02-01”。如图2.18所示。

图2.18 新建对话框

(3)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二维草绘用户界面。

(4)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创建中心线,如图2.19所示。

图2.19创建中心线

(5)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两段圆弧,如图2.20所示。

图2.20 绘制两段圆弧

(6)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两段直线。如图2.21所示。

图2.21 绘制两段直线

(7)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打开约束对话框,如图2.22所示。

图2.22约束对话框

(8)单击约束对话框中的按钮,在绘图区中选择如图2.23所示的圆弧的圆心和中心线,使圆心在中心线上。

图2.23 共线约束设置

(9)重复上一步操作,使上图中的两圆弧圆心在两条中心线上。结果如图2.24所示。

图2.24共线约束结果

(10)单击约束对话框中的按钮,在绘图区中选择如图2.25所示的直线和圆弧,给其添加相切约束。

图2.25相切约束设置

(11)重复上一步操作,使上图中的两直线与两圆弧相切。结果如图2.26所示。

图2.26相切约束结果

(12)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在绘图区单击圆弧,在圆弧一侧空白处单击中键。(13)利用上一步的方法,继续标注,结果如图2.27所示。

图2.27标注结果

(14)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在绘图区选择上一步标注的数字。系统将弹出如图2.28所示的修改尺寸对话框。

图2.28修改尺寸对话框

(15)单击修改尺寸对话框中的“再生”前的单选框,取消该选项。

(16)在修改尺寸对话框中修改尺寸,修改结果如图2.29。单击按钮,完成修改,绘图结果如图2.29。

图2.28修改尺寸结果

图2.29修改结果

(17)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的两个同心圆,结果如图2.30所示。

图2.30绘制同心圆

(18)利用前面的方法修改两圆的尺寸大小,修改结果如图2.31所示。

图2.31修改结果

(19)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的两条直线,如图2.32所示。

图2.32 绘制直线

20)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两段圆弧,如图2.33所示。

图2.33 绘制圆弧

(21)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约束按钮,利用按钮使得两圆弧分别与两圆同心。(22)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约束按钮,利用按钮使得两线段分别与相邻线段平行,如图2.34所示。

图2.34 约束结果

(23)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按图2.34进行标注新建的圆弧和线段。

图2.34 标注结果

(24)双击上图中的数字“5.55”,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新值“6”,回车确定。

(25)重复上一步的操作,继续修改两圆弧尺寸。修改结果如图2.35所示。

图2.35 修改尺寸结果

(26)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在图形上增加圆角,如图2.36所示。

图2.36增加圆角

(27)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动态删除多余的边,如图2.37所示。

2.93

图2.37 删除边

(28)双击上图中圆弧半径数值“2.93”,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新值“4”,回车确定。结果如图2.38。

图2.38 修改尺寸结果

(29)重复以上步骤,草绘另外3个圆角。草绘结果如图2.39。

图2.39 草绘结果

2.3拉伸实体特征

拉伸实体特征在PRO/E Wildfire2.0中应用最广泛,同时也是三维建模原理最为简单的一类特征。拉伸是指沿草绘截面的垂直方向移动截面,截面扫过的体积就构成了拉伸特征。

打开三维建模用户界面,并确保工具栏中的基准平面显示按钮被按下。如图2.40所示。

区域地理特征描述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 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 2、地形特点描述:①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③典型地形区分布,延伸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常见地质灾害⑥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 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

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 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 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③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⑥河道弯曲还是平直(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

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流速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航运价值的大小。 5.植被、土壤特征 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 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③特点 6.自然资源:

第六章 实体特征造型 数控

第六章实体特征造型实例 视频演示

6.1草图绘制 草图绘制是特征生成的关键步骤。草图,也称轮廓,是特征生成所依赖的曲线组合。草图是为特征造型准备的一个平面封闭图形。 绘制草图的过程可分为: (1)确定草图基准平面。 (2)选择草图状态。 (3)草图的绘制。 (4)草图的编辑。 (5)草图参数化修改。 6.1.1确定基准平面 草图中的曲线必须依赖于一个基准平面,开始一个新草图前也就必须选择一个基准面。 基准面可以是特征树中已有的坐标平面(XY、YZ、XZ坐标平面),也可以是已存在实体上的某个平面,还可以是构造出的平面。 选择基准平面 使用已存在的平面作为基准平面只需选择该平面即可,操作很简单,直接用鼠标点取特征树中的坐标平面或构造的平面,或点取已生成实体的某个平面即可。 构造基准平面 基准平面是草图和实体赖以存在的平面,在建模过程中,三个坐标平面和实体表面往往不能满足建模的需要,所以还需要系统提供方便、灵活的构造基准平面方法,以满足建模的需要。CAXA制造工程师提供了7种构造基准平面的方法。 构造基准平面的操作过程为: (1)选择菜单“应用”→“特征生成”→“基准面”或在工具栏中单击“基准面”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8种构造基准平面的方法分别为:等距平面确定基准平面、过直线与平面成夹角确定基

准平面、生成曲面上某点的切平面、过点且垂直于曲线确定基准平面、过点且平行平面确定基准平面、过点和直线确定基准平面、三点确定基准平面、根据当前坐标系构造基准面。 (2)在对话框中点取所需的构造方式,依照“构造条件”下的提示做相应操作,“确定”后,这个基准面就做好了。在特征树中,可以看到新生成的基准平面,这个基准平面就可作为草图的基准平面被选取了。

拍摄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

不同拍摄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 拍摄角度的划分: 水平角度 1、正面角度 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中近景称为肖像。正面角度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条,可以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气氛。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若用的不当容易形成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 2、侧面角度 有利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其缺点是不利于立体、空间感的表现。 3、斜侧角度 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一种最常用的角度。在拍摄两个人时能分清主次。比如采访摄像,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者的前侧面,并使其位于画面中间,把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者身上,主体突出并且有深度感,画面有变化。采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叫做过肩镜头。 4、背面角度 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比如背跟拍摄记者的镜头,就有这种效果。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主持人焦建成寻找陕西民歌手王向荣的段落,用了很多背跟角度拍摄记者寻找王向荣的经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突出了该片跟踪纪

实的风格,增强了作品表现力。 以上是平面角度,以下介绍垂直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 垂直角度 垂直角度分平摄、俯摄和仰摄三种。 1、平摄角度(平摄)的造型特点及功用 平摄角度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对人物来讲摄像机高度位于肩部称为平摄角度,简称平角度。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点: ①由于机位处于人眼高度,画面具有平视、平稳效果,是一种纪实角度。 ②垂直形态的对象能得到正常再现,水平线条则容易重叠。 ③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用中焦镜头) ④适合拍摄图案、照片。 ⑤平摄,前后景物容易重叠而看不出前后景及背景的景次关系,故不利于空间层次、空间深度的表现。平角度适合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不变形。如果追求构图平稳,不要大的透视关系,用平角度拍摄最为合适。 2、俯角度(俯摄)的造型效果及功用 (1)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关键是表现其多面关系。平面拍摄可以表现物体的正面侧面二个面,俯角拍摄可以表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 (2)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俯角度离镜头近的景物降底,远处景物升高,从而展示了视野,增加了空间深度。比如列队行进、车队的奔驰、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纵横线条的场景,大多采用俯角拍摄,其目的在于表现多景次的地面景物。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

第四章UG实体特征

实体特征 04 4.1参考特征 参考特征是建模中用于构造特征的参考设置,在UG NX5的参考特征中,包括了基准平面、基准轴、基准CSYS ,本节将介绍这些参考特征的创建方法。 4.1.1 基准平面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基准/点>基准平面”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基准平面”按钮,将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4-1所示。基准平面是为辅助作图的需要而建立的平面。在类型下拉列表中,有许多创建平面的方式,如图4-2所示。 图4-1 “基准平面”对话框 图4-2 类型下拉列表 类型下拉列表中创建平面的方法如下。 ● 自动判断:自动根据目前光标所在的位置,判断出所选取的对象,可以设置参数创建平面。 ● 成一角度:需要选择一个平面对象,然后选择一个线性对象并输入角度值来创建平面。 ● Bisector :需要选择两个平面对象,将创建在两个平面之间并平分平面夹角的平面。如图4-3所示。

●曲线和点:通过选择的点和曲线创建平面,创建的平面过点且垂直于曲线。如图4-4所 示。 图4-3 使用Bisector创建平面图4-4 使用曲线和点创建平面 ●两直线:通过选择两条直线来创建一个平面。 ●在点、线或面上与面相切:创建一个与非平的面相切的基准平面。 ●通过对象:选择对象来创建平面,对象可以是面或曲线。 ●系数:通过输入方程式的参数创建平面。 ●点和方向:指定平面上一点,再指定平面的法向矢量方法来创建平面。 ●在曲线上:选择曲线会或边来创建平面,需要指定平面在曲线上的位置, ●YC-ZC:创建与YC-ZC平面平行的平面,可以指定距离确定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XC-ZC: 创建与XC-ZC平面平行的平面,可以指定距离确定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XC-YC: 创建与XC-YC平面平行的平面,可以指定距离确定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4.1.2 基准轴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基准/点>基准轴”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基准轴”按钮,将弹出“基准轴”对话框,如图4-5所示。基准轴也是用于构造其它特征。在类型下拉列表中,包含了九种创建基准轴的方式,如图4-6所示。 图4-5 “基准轴”对话框图4-6 类型下拉列表 类型下拉列表中创建基准轴的方法如下。 ●自动判断:自动根据目前光标所在的位置,判断出所选取的对象,按约束条件创建基准 轴。

造型特征

嘉靖五彩 釉上彩瓷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出现了彩绘陶器,人们用颜料在陶器上绘各种动,植物及其他图案。商周战国到汉代的彩绘陶器,无论在纹样上还是在用色上均比以前更为丰富。经常使用红,黄,白,黑等色,有的器物通体仅施红色。战国时期的彩绘陶器非常热烈奔放,汉代彩绘陶器凝重静雅。 到了汉代瓷器烧制成功,经过六朝一直到唐代,是我国青釉瓷器大发展时代。 釉下彩工艺最早的产品,应是三国时代南方越窑制作的。釉上彩绘到了北宋才出现,但釉上色彩的出现是金代开始的。 金代五彩瓷 红绿黄彩装饰的釉上五彩瓷器及瓷俑,表明金代五彩以非常发达。 元代产品较前代精美。 明嘉靖,万历“官搭民烧” 到嘉靖,万历以后,官,民窑产品同时并举,嘉靖民窑釉上五彩大量流散到日本等国。 在制作工艺上,一般来说釉上五彩瓷均用画笔描绘纹饰,官窑精细,民窑粗犷。 以上是五彩瓷器的产生,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五彩瓷器发展的顶盛时期——嘉靖 釉上五彩制作工艺: 是彩色纹饰绘于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再经700——800度炉火烧制而成。一般以红,黄,紫,赭等色彩描绘纹饰,有的还加饰金彩,但每件器物根据纹饰设色的要求,不一定五彩皆备。多数只用红,黄。绿三色,只要颜色搭配得当,一样精美。 土的变化: 从元代开始已使用瓷石和高岭土(麻仓土)两种原料合成瓷胎。高岭土耐火度高,掺进瓷石可以防止制品变形,瓷石烧结温度较低,它在合成瓷器时能使胎质密。因而明中期以前瓷器质量较高。麻仓土到嘉靖万历时渐进枯竭,质量下降。 胎釉特征 胎体: 嘉靖瓷的胎质有的不及前朝,大件器物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接痕明显,易脱断,掉底;底足处理粗糙,有跳刀痕与粘沙的现象,露胎处火石红浓重。大部分琢器胎体厚重,而一般官窑的小件器的制作仍旧相当精致,胎薄体轻,瓷质坚质细密,造型规整,底足处理亦很整齐。 釉面: 嘉靖瓷的釉面与胎体情况一样,粗细,厚薄参差不齐。一般官窑及民窑小件精品,釉面都很细润,呈青白,黄白或灰白色;而那些釉面欠平,制作极其粗糙的大器类,与官窑及民窑小件精品相比,有天壤之别。 鉴定要点 1.嘉靖时期大件器物烧制日盛,器型多种多样,尤多见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体厚重,接痕显露,常有烧结不坚固以至接痕处断裂的现象,器里尤其明显。 3大件圆器多有翘棱,夹扁,并伴随底心下凹和塌陷的现象。 4圆器圈足多向内收敛,有的甚至可用手指勾起。玲珑的薄胎器皿,一般为滚圆矮窄小的圈足。

基本实体造型]

16. 基本实体造型 介绍 实体可通过标准体素、线框产生,也可通过实体操作由另一实体产生。实体还可以由一系列的曲面组合构成。 PowerSHAPE 是一个复合的建模系统,您可将曲面转换为实体,或在需要的时候将实体转换为曲面。实体特征命令对激活实体或者已选实体或曲面起作用。激活实体在线框查看模式下显示为红色或黑色的粗线框,未激活实体显示未灰色的细线框。 主要的实体布尔运算有:加、减、交。 激活球实体 (红色线框) 已选实体圆柱(黄色高亮显示) 添加已选实体到激活实体 球和实体圆柱结合为一新的实体。 从激活实体中减去已选实体。 新的实体是球中间移去了实体圆柱部分,所以在中间会有一个孔。 在激活实体和已选实体之间寻找交叉部分。 新的实体是由两个实体之间的交叉部分生成的,生成一个端部带有圆角的实体管。

冲模范例 下面的冲模范例演示了使用实体快速、方便地构建复制零件的过程。 打开新文档档。 ? 打开新文 ? 在0位置产生一个用户坐标系,设置主平面为Z。 ? 在顶部的工具栏中选择实体按钮。 ? 在实体工具栏中选择产生实体矩形块。 ? 输入0 0 –40,定位矩形块。 ? 按键盘上的 ESC键,取消命令。 ? 在图形工作区双击实体,打开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 设置长度100,宽度150,高度40,点击 接受。 PowerSHAPE 也提供了实体操作的历史树显示。红色小旗 帜代表实体1为当前激活实体。 第一个实体自动会变成当前激活实体,它显示为红色或黑 色。 ? 设置主平面为X。 ? 从弹出菜单中选择产生实体圆柱体。 ? 定位圆柱体的坐标为: -55 0 0。 ? 更改半径为2,长度为20。

基本实体特征

第2章基础实体特征 2.1三维造型设计基础 PRO/ENGINEER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强大的三维造型设计功能。从现在开始我们将逐步深入地学习PRO/ENGINEER中三维造型的基本方法。在正式介绍三维造型方法之前,首先介绍几个必要的基础知识。 2.1.1特征及其分类 在Pro/E中,一个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过程就是从无到有依次生成各种类型特征 并进行合理组合的过程。因此,特征是Pro/E的基本操作单元。 尽管各种特征从外观到其设计方法都有很大差异,但从三维造型角度来看,在 Pro/E中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种。见下表2.1。 2.1.2三维造型的一般过程 Pro/E三维造型的一般原理是:由二维截面(草绘剖面)生成三维造型。二维草绘是大多数三维造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搞清楚二维草绘的有关问题对我们建造PRO/E三维模型非常有用。 1.草绘平面的设置 在二维草绘时,需要一个草绘平面。设置草绘平面的方法有3种: ⑴可选择系统提供的标准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如:TOP、RIGHT、FRONT ⑵可使用基础实体特征上的表面作为草绘平面。 ⑶可新建一个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 2.草绘平面的放置 选定了草绘平面就相当于在绘图时找到了绘图板。但在绘图时,怎样放置这个“绘图板”呢?如果以其中一条边为放置参照,则绘图板可以有4种放置方式,即参照在顶、底部、左、右,如图2.1所示。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系统的缺省方式放置。

绘 图 板 参照 图 板 绘 参照 图板 绘 参照 参照 板图绘 参照在顶参照在底参照在左参照在右 图2.1草绘平面的放置方式 一般来说,在指定好草绘平面后,应优先选择缺省方式来放置草绘平面。 3.特征生成方向参数 确定特征生成方向实际上是设定在草绘平面的哪一侧产生特征,此外,也可以在草绘平面的双侧都创建特征。 当在草绘平面上绘制完二维截面并退出草绘时,系统会用一个黄色箭头标示当前的特征生成方向,如图 2.2(a)所示。如果要改变特征的生成方向,可在操控板上单击 按钮即可。 (a)特征生成方向(b) 调整方向后的结果 图2.2特征生成的方向 2.1.3基准特征的操作 基准特征是一个重要而且很有用的特征,主要用作三维建模时的设计参照。比如草绘平面、旋转时的轴线等。 基准特征包含基准平面、基准点、基准轴、基准曲线以及坐标系等。 设计时,可选择系统提供的基准特征(3个相互正交的标准基准平面、一个坐标系、一个特征的旋转中心),见图2.3。实体上现有的基准特征(如:实体表面、圆柱的轴线、顶点等),以及插入基准特征等方法来获取基准特征。

Proe实体特征-混合特征详解

Proe实体特征——混合特征 5.5.1 混合特征概述 前面所介绍的拉伸特征、旋转特征和扫描特征都可以看作是草绘剖面沿一定的路径运动,其运动轨迹生成了这些特征。这3类实体特征的创建过程中都有一个公共的草绘剖面。 但是在实际的物体中,不可能只有相同的剖面。很多结构较为复杂的物体,其尺寸和形状变化多样,因此很难通过以上三种特征得到。 对实体进行抽象概括,可以认为任意的一个特征都可以看作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无限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而成,Pro/ENGINEER中,这种连接称为混合。 在Pro/ENGINEER中,使用一组适当数量的截面来构建一个混合实体特征,这样做既可以清楚地表示实体模型的特点,又简化了建模过程。创建混合特征,也就是定义一组截面,然后再定义这些截面的连接混合手段。 1.混合特征分类 混合特征由多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相连构成,根据建模时,各截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混合特征分为3类: 平行混合特征:将相互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 旋转混合特征:将相互并不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绕Y轴旋转指定角度来确定。 一般混合特征:各截面间无任何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分别绕X、Y和Z轴旋转指定的角度或者平移指定的距离来确定。 当然,按照与前面三种特征相同的分类方法,也可以将混合特征分为混合实体特征、混合切口特征、混合曲面特征等种类。 2.混合顶点 混合特征由多个截面连接而成,构成混合特征的各个截面必须满足一个基本要求:每个截面的顶点数必须相同!

在实际设计中,如果创建混合特征所使用的截面不能满足顶点数相同的要求,可以使用混合顶点。 混合顶点就是将一个顶点当作两个顶点来使用,该顶点和其它截面上的两个顶点相连。 如图5-66所示的两个混合截面,分别为五边形和四边形。四边形中明显比五边形少一个顶点,因此需要在四边形上添加一个混合顶点(图5-67 ),所创建完成的混合特征如图5-68所示,可以看到,混合顶点和五边形上两个顶点相连。 图5-66 混合截面 图5-67 创建混合顶点 图5-68 混合特征 创建混合顶点非常简单。在草绘环境中创建截面时,选中所要创建的混合顶点,然后单击【草绘】→【特征工具】→【混合顶点】,所选点就成为了混合顶点。在封闭环的起始点不能有混合顶点。 3.截断点 对于像圆形这样的截面,上面没有明显的顶点。如果需要与其它截面混合生成实体特征,必须在其中加入与其它截面数量相同的顶点。 这些人工添加的顶点就是截断点。 如图5-69 所示,两个截面分别是五边形和圆形。圆形没有明显的顶点,因此需要手动加入顶点。在草绘环境中创建截面时,使用按钮即可将一条曲线分为两段,中间加上顶点。图5-70中的圆形截面上,一共加入了5个截断点,最后完成的混合实体特征如图5-70所示。 图5-69 添加截断点 图5-70 完成的混合实体特征

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

1.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 (1)表现具象 电视画面在屏幕上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和符码来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再现和表现具象事物并调动人们的视觉感知是电视画面传递信息的一大优势。 (2)表现运动 记录运动,表现运动是电影的重要造型特性,也是电视的重要造型特性。电视画面再现的是运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电视画面存在于运动之中。表现运动是电视造型的灵魂。 (3)运动表现 电视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运动的物体,而且可以在运动中表现物体,由摄像机运动的轨迹,速度,方向等所体现出的运动表现是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特点。 2.电视画面在电视节目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地位: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机成果的体现。 作用: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 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虽然有的电视片的内部结构的主要线索可能是语 言和文字,但都必须依附和构架在电视画面基础之上,在与画面的对位 中完成连接、结构整体以表现主题的目的。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机成果的体现. 从本体意义上讲,电视画面是视听一体.画面及附载其上的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等,特别是在新闻纪实性节目的拍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电视技术日臻完善,用摄像机记录画面形象并同时录下现场声已是轻而易举的今天,将画面与声音割裂开来认识的观念已经落后了. 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虽然有的电视片的内部结构的主要线索可能是语言和文字,但都必须依附和构架在电视画面基础之上,在与画面的对位中完成连接,结构整体以表现主题的目的. 每个电视画面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现意义,构成特定的画面语汇,但电视画面自身意义的再现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必须体现在画面之间的运动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因此,具体到每个特定画面,除其个体表现意义外,还必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从画面之间关系的变化,组合中产生出大于画面简单相加的整体意义.而且,某些画面意义的深化和强化,要依赖于相关画面的铺垫,依赖于画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意义关系.

特征描述类试题的答题策略与方法

第2讲特征描述类试题的答题方法 【课程简介】 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本节课将以典型例题为例,帮助考生构建相应的答题模板,使考生答题有思路,能用地理专业术语正确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揭示地理事物的特征,使考生落笔有高分! 【经典例题】 例1(2011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1 图2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例2(2011年山东卷)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 例3(2011.北京)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例4(2008.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例5(2009·全国文综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右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例6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例7(2008.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图像特征特点及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图像特征特点及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常用的图像特征有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关系特征。 一颜色特征 (一)特点:颜色特征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的景物的表面性质。一般颜色特征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此时所有属于图像或图像区域的像素都有各自的贡献。由于颜色对图像或图像区域的方向、大小等变化不敏感,所以颜色特征不能很好地捕捉图像中对象的局部特征。另外,仅使用颜色特征查询时,如果数据库很大,常会将许多不需要的图像也检索出来。颜色直方图是最常用的表达颜色特征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图像旋转和平移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借助归一化还可不受图像尺度变化的影响,基缺点是没有表达出颜色空间分布的信息。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1) 颜色直方图 其优点在于:它能简单描述一幅图像中颜色的全局分布,即不同色彩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特别适用于描述那些难以自动分割的图像和不需要考虑物体空间位置的图像。其缺点在于:它无法描述图像中颜色的局部分布及每种色彩所处的空间位置,即无法描述图像中的某一具体的对象或物体。 最常用的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HSV颜色空间。 颜色直方图特征匹配方法:直方图相交法、距离法、中心距法、参考颜色表法、累加颜色直方图法。 (2) 颜色集 颜色直方图法是一种全局颜色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无法区分局部颜色信息。颜色集是对颜色直方图的一种近似首先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化成视觉均衡 的颜色空间(如HSV 空间),并将颜色空间量化成若干个柄。然后,用色彩自动分割技术将图像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用量化颜色空间的某个颜色分量来索引,从而将图像表达为一个二进制的颜色索引集。在图像匹配中,比较不同图像颜色集之间的距离和色彩区域的空间关系 (3) 颜色矩

实体造型

实体造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体造型的基本知识 2、掌握实体造型功能与编辑功能的使用方法 3、掌握实体造型与编辑功能的综合应用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准面,作图平面和平的曲面的区别。 2、构造基准面的应用。 3、每种实体造型功能的定义,应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讲授示范 2、练习 3、仿真 4、实际加工操作 四、教学设备和材料: 1、实体造型软件 2、住址加工软件 3、数控铣床 4、塑料快,量具和铣刀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点名,查到勤。

2)查着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回顾提问: 1)刀具补偿的定义? 2)刀具左右裣的判断? 3)刀具补偿时的切入方式是如何建立的? 4)大平面铣削的加工路线? 3、讲解新课与示范 1)基本知识 (1)实体造型的步骤 ①选取“基准面” ②进入“草图状态” ③绘制“草图” ④退出“草图状态” ⑤拾取“特征树”上的“草图”或拾取绘图区中绘制的“草图” ⑥激活褓造型功能(如拉伸,) (2)基准面 基准面是“草图”和实体赖以生存的平面。 ①“基准面”的来源 ●系统提供,即特征树上的xy、yz、xz ●现有实体上的任意由外侧平面图 ●构造(共七种方法) ②基准面与作图平面间的主要区别

●基准面可有多个,作图平面图只有3个 ●基准面可在空间任意位置,作图平面位置固定不变 ●基准面可用来创建草图,作图平面不能 ●基准面的选择只能用鼠标左键,作图平面的选择只能用功能键F 5,F6,F7,和F9 ●实体造型要用基准面,线框造型和曲面造型要用作图平面 (3)草图: 草图是指在“草图状态”下,用曲线生成,编辑功能绘制的二维图形。 ①草图坐标系与系统默认坐标系的关系。 ●草图坐标系原点是默认坐标系的原点。 向绘制“草图”前选取的“基准面”作垂线的交点。 ●草图坐标系中的x、y、z看成x1、y1、z1只有x1、y1、 z1才有意义。 ②不合格“草图” ●存在“开口”(拉伸为2个或2个以上,旋转,放样,导动则为 1个或1个以上)。 ●封闭区域边线上存在重合线(含全部或部分重合两种情况)。 ●两个区域间存在切点 ③草图环封闭检查 点击草图环封闭检查功能键,草图中存在的“开口”“孤立点” “线”“重合线”用红色点标记出来。

实体特征的创建(二)

实体特征的创建(二) 一、扫描特征 扫描是将二维截面沿着指定的轨迹线扫描生成三维实体特征,使用扫描建立增料或减料特征时首先要有一条轨迹线,然后再建立沿轨迹线扫描的特征截面。 单击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或【切口】选 项),会显示如图1所示的〖扫描轨迹〗菜单。 草绘轨迹:在草绘图中绘制扫描轨迹线。 选取轨迹:选择已有的曲线作为扫描轨迹线。 如果在已有的轨迹曲线中选择轨迹线,会显示2所示的〖链〗菜单,利用该菜单可采用不同的方式选择曲线。 依次:对已有的边线进行逐一选取作为扫描轨迹线。 相切链:在一条曲线链中,单击一条边,所有从它出发的边线, 只要链点是切点,其相连边线自动被选中,直到该链点不为切点为 止。 曲线链:选择曲线链中的边作为扫描轨迹。 边界链:通过选取1个曲面,并使用其单侧边来定义轨迹;若 曲面有多个环,可选择1个特征环来定义。 曲面链:通过选取1个面,并使用该面的边来定义轨迹。 目的链:通过选择模型中预先定义的边集来定义。 选取:根据选中的链类型,进行边线、曲线的选择。 撤销选取:撤销当前曲线或边的选择。 修剪/延伸:对选择的曲线进行裁剪或延长。 起始点:选择扫描曲线的开始点。 完成:单击该键完成轨迹曲线的设定。 退出:单击该键终止链选择,返回到上一级菜单。 建立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 单击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如果建立减料特征选【切口】选项)。 ②在〖扫描轨迹〗菜单中选择创建轨迹线的方式。 ③如果在步骤 中,选择的是【草绘轨迹】,则需定义绘图面与参考面,然后绘制轨迹线;如果选择【选取轨迹】,则需在绘制区中选择一条曲线作为轨迹线。 ④如果轨迹线为开放轨迹并与实体相接合,则应确定轨迹的首尾端为【自由端点】还是【合并终点】。如果轨迹为封闭的,则需配合截面的形状选择【增加内部因素】或【无内部因素】选项。 ⑤在自动进入的草绘工作区中绘制扫描截面并标注尺寸(注:位置尺寸的标注必须以轨迹起点的十字线的中心为基准)。 ⑥完成后,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预览】按钮,观察扫描结果,单击鼠标中键完成扫描特征。 图 1 图2

关于参数化造型方法与变量化造型方法的对比

关于参数化造型方法与变量化造型方法的对比 一:参数化造型 1)概述: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设计(也叫尺寸驱动Dimension-Driven)是CA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提出的课题,它不仅可使CAD系统具有交互式绘图功能,还具有自动绘图的功能。目前它是CAD技术应用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的、且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利用参数化设计手段开发的专用产品设计系统,可使设计人员从大量繁重而琐碎的绘图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并减少信息的存储量。 2)基本特点:参数化造型是由编程者预先设置一些几何图形约束,然后供设计者在造型时使用。与一个几何相关联的所有尺寸参数可以用来产生其它几何。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基于特征、全尺寸约束、尺寸驱动设计修改、全数据相关。基于特征: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平面几何形状定义为特征,并将其所有尺寸存为可调参数,进而形成实体,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更为复杂的几何形体的构造;全尺寸约束:将形状和尺寸联合起来考虑,通过尺寸约束来实现对几何形状的控制。造型必须以完整的尺寸参数为出发点(全约束),不能漏注尺寸(欠约束),不能多注尺寸(过约束);尺寸驱动设计修改:通过编辑尺寸数值来驱动几何形状的改变;全数据相关:尺寸参数的修改导致其它相关模块中的相关尺寸得以全盘更新。采用这种技术的理由在于:它彻底克服了自由建模的无约束状态,几何形状均以尺寸的形式而牢牢地控制住。如打算修改零件形状时,只需编辑一下尺寸的数值即可实现形状上的改变。尺寸驱动已经成为当今造型系统的基本功能,无此功能的造型系统已无法生存。尺寸驱动在道理上容易理解,尤其对于那些习惯看图纸、以尺寸来描述零件的设计者是十分对路的。工程关系(Engineering Relationship)如:重量、载荷、力、可靠性等关键设计参数,在参数化系统中不能作为约束条件直接与几何方程建立联系,它需要另外的处理手段 二:变量化造型 1)概述:长期以来,变量化方法只能在二维上实现,三维变量化技术由于技术较复杂,进展缓慢,一直困扰着CAD厂商和用户。全国首届CAD应用工程博览会上,一种新兴技术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这一被业界称为21世纪CAD领域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就是VGX。它是变量化方法的代表。 2)基本特点:变量化技术是在参数化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改进后提出的设计思想。变量化造型的技术特点是保留了参数化技术基于特征、全数据相关、尺寸驱动设计修改的优点,但在约束定义方面做了根本性改变。变量化技术将参数化技术中所需定义的尺寸" 参数"进一步区分为形状约束和尺寸约束,而不是象参数化技术那样只用尺寸来约束全部几何。采用这种技术的理由在于:在大量的新产品开发的概念设计阶段,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设计思想及概念,并将其体现于某些几何形状之中。这些几何形状的准确尺寸和各形状之间的严格的尺寸定位关系在设计的初始阶段还很难完全确定,所以自然希望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允许欠尺寸约束的存在。此外在设计初始阶段,整个零件的尺寸基准及参数控制方式如何处理还很难决定,只有当获得更多具体概念时,一步步借助已知条件才能逐步确定怎样处理才是最佳方案。除考虑几何约束(Geometry Constrain)之外,变量化设计还可以将工程关系作为约束条件直接与几何方程联立求解,无须另建模型处理。 三:二者的对比 1)两种造型技术之共同点:两种技术都属于基于约束的实体造型系统,都强调基于特征的设计、全数据相关,并可实现尺寸驱动设计修改,也都提供方法与手段来解决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几何约束和工程关系等问题。由于这些内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赘

形象设计表现技法 概论

概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形象设计表现技法的概念,掌握形象设计表现技法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同时,认识形象设计表现的艺术特征。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是社会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产物,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而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发展,也为人物形象设计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形象设计表现技法则是伴随着人物形象设计的蓬勃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最初是基于时装画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形象设计表现技法是人物形象设计的第一步,在整个人物形象设计环节中极为重要,作为一名形象设计师,良好的形象设计表现基础也是其应具备的素质,那么,什么是形象设计表现呢?形象设计表现具有什么艺术特征呢? 一、形象设计表现 所谓形象设计表现就是将形象设计思路用效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以绘画的形式作为一种手段,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外在造型和结构以及内在情感和整体艺术氛围(即设计构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形象设计表现的目的是用以表现形象设计构想,而绘画是其表现形式,所以形象设计表现是一种形式与

内容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形象设计表现一方面是一种绘画艺术,以效果图作为载体,具有艺术审美性;另一方面,它表现的造型结构,又具有实用性,这一点也是形象设计表现与其他绘画艺术的区别所在。 二、形象设计表现的艺术特征 1.概括提炼,准确再现 对于一名人物形象设计师而言,形象设计表现将其设计思路外在体现,是设计方案进一步实施的重要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因此,无论采用何种表现技法,首先需要准确的真实再现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准确的烘托、再现形象设计的造型特征、内在情感和艺术氛围,将表现形式与展现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 形象设计表现不同于绘画艺术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溶于摄影艺术细腻真实的描写,而是采用精炼的绘画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视觉艺术的再现表现。因此,形象设计表现应该比形象设计本身更具有典型的特点,更能够反映出形象设计的特征、风格,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处理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取舍,把握设计的精髓,捕捉典型特征,强化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2. 适当夸张,突出审美 形象设计表现是以绘画形式作为手段,绘画艺术高于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特征,即表现的内容要以现实的人和服饰作为依据,又比现实的人和服饰要美,夸张是

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

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 表现技法的实质就是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间的立体物质所具有的各种造型要素的视觉特征。形状、质感是构成所有立体形状的三个造型基本要素。 形状 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产品表现的首要因素。作 为产品形态,它涉及的是物体不受空间位置限制的那种本质的外部形象。在实际知觉中,人们以日常经验所形成的概念与眼前物体的可见部分相结合而感受到物体形状的特点。如汤勺与菜刀的不同,钢笔与尺子的不同,就连文章也是以文字的形状作为区别各自含义的视觉符号。因此,形状能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的事物。以至于当人们观看所表现的物体时,不仅只是外形,就连不可见的内部形状也能被视知觉把握到,使人们在接受产品时,对未来形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色彩 表现技法中的色彩运用,对于画面的气氛以及作品的成败 起重要作用。产品通过色彩的表现可使我们获得形状上难以表达的感情讯息。如产品的味觉、轻重、风格等。通常称黑白或由黑白调和成的灰色为无彩色,亦、桓、黄、绿、青、蓝、紫为有彩色,无彩色只有明度变化,有彩色具有色相、纯度、明度三个特性。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在产品色彩表现中,一方面由于产品 不同功能、不同使用对象、不同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视觉规律所致,即使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形,因配色不同,使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给人不同的感受。这都是因色彩的变化规律造成的,如华丽,活泼、明快、亲切、怠雅、秀丽、舒适、朴素等,或沉闷、灰暗、忧郁等。合理的使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产品的风格特点。色彩的功能在产品设计表现中,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色彩,强化产品视觉的语义,有必要弄清每个色彩的表现价值。 红色包含着一种力量、热情、方向感和冲动,但这种性格 只是保持在一种最大饱和度的时候,若向其它方向移动,则会发生变化。与大面积深红色搭配,起到平静和熄灭热度的作用。与蓝绿色搭配,红色就像一种炽烈燃烧的火焰。与黄绿色搭配,红

论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

在漫长的人类文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物博了灿烂的文明,民间美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物博造型是一个博大的体系。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人类在中博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通过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物改造,逐渐把握了美的造型规律。民间美术造型是以实用目博物的为首要条件,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精神华博物质形态,民间美术的造型主要有以下特征: 物博一、联想象征式 不同的事物会引起人中们不同的生理、心理感觉,这些感觉会有某种共通华中性,这种“通感”作用就是艺术的象征手物法得以实现的基础,可以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表现物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物博品味本是品尝器官舌的功能,引申为从艺术作品中细分出差华中别、等级、层次的畴,而冷暖也不只是皮肤感觉的对博华象,常用来说明色彩有对比关系或一种心理感觉。华博中国人的气质含蓄敛,尤其在感情的表达上不会中物直白外露,往往会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将人的在精物华神与外部世界的感触联系起来。《诗经》物华中最原始的诗歌大都是从草木鸟兽的外物而引起的感动博。由“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华逑”,见“习习谷风,以阴其雨”想到“华

敏勉同心。不宜有怒”。民间艺术是比、兴手博中法最丰富的宝藏,因而联想象征式是民间美术最重物要的造型特征之一。 1、形象、意义象征。华在民间美术中,常用这种手法将一件事物或一组物体表达出华美好吉祥的意义。如以石榴、葫芦、金瓜、鱼博物、蛙等动植物表示多子,以松、鹤、龟、物博桃祈愿长寿,以双飞燕、并蒂莲喻夫妇恩爱。在黄河流华域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保留了很多隐喻男女的纹样,如物博意云头形象象征男性,菱形孔或莲花象征女性,鱼戏莲、鱼中华钻莲隐喻男女交欢,莲花童子、抓鸡娃娃是抽物中象的“生命繁衍”形象。这类图案纹样的喻意由于地域和文博物化差异而略有差异。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也对民间美术发物博生一定的影响,如以金木水火土,对应西东北南中五方博物,白青黑赤黄五色。 2、谐音。民间俗博物称“口彩”,以谐音的方式,将一组物体中表达出吉祥的喻意。如蝙蝠、寿桃、南瓜、佛华中手表示福禄寿喜,莲花与鱼谓之连年有余,谐音的例子很多物博,有的“谐音”物象与字面有着恰好的在联系,如马中上封(蜂)侯(猴),喜上眉(梅)梢,这种集体意识的创博华造物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观物博念和寓意。 民间美术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图象中博,虽然已经脱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