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课程—产品品创意设计实验报告

创新实践课程—产品品创意设计实验报告
创新实践课程—产品品创意设计实验报告

成绩:创新实践课程之

产品创意设计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组组成员: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报告提交时间:2013年11月15日

多功能家用茶几

1 项目目的与要求

1.1目的:更好的利用公寓空间和增添公寓的和谐氛围.

2 设计与制作方案

2.1 设计:

在茶几的内部加入可移动的隔层和小箱以及书架来充分利用茶几内部空间.设计出一款简约大方的多功能茶几,为公寓空间增添色彩和活力。

2.1.2制作方案

(1)收集资料:确定了我们这组的设计后,回到寝室首先就开始在网上寻找资料,把资料大致的归纳了一下,然后就小组成员每人根据自身的想法和感触,提出一个创新产品的概想和设计理念。最后通过讨论,确定了我们最终的产品——多功能茶几。

(2)制作工具:小刀,双面胶,胶带以及刻度尺。起初想的是用502胶,但是想到我们以前一同学也用KT板做模型,就用了502胶,但是意想不到是502胶对KT板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放弃了502胶。而是选用了粘贴性不是很强的双面胶,双面胶不仅不会腐蚀KT板而且可以粘得很牢固。

(3)材料:KT板.起初本来我们这组选的是木板的,但是木板的成本很高,而且在学校找不到合适的工具去把木板切成我们规划中的部件,接着又想用竹子做,我们小组讨论后发现,后如果用竹子做的话,茶几的便面就是凹凸不平。所以偶们这组放弃了木板和竹片来做茶几的想法。最后就选择了KT板。KT板主要是易于切割和粘贴,而且质地较轻,环保时尚。

3 设计与制作过程

3.1 制作过程

3.1.2制作过程

(1)用铅笔把茶几的三视图画了出来。由于以前学过工程制图,想把脑中想的实物样子做出来我们就大致的把脑中所想的茶几就用铅笔画了他的三视图,这样的话我们想在做茶几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我们所需要的部件是好多部分,它的内部是如何构成的。在做成了以后,是否可以在内部再修改一些什么样的。

(2)根据三视图用小刀和刻度尺裁出茶几所需的各个部件。起初,本来我们想做一个800×600×500mm 的一个茶几,开始在切割KT板时候,发现太大了,我们做的只是模型,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就是了,太大了,一是工作量增加了,二是有点浪费材料和胶带。所以我们就按照原来的三分之二的比例开始切割,由于KT板做茶几这类似的模型它的硬度不行,所以我们打算把每个面都用双层的。这样不仅增加了厚度也就增加了硬度,而且更容易张贴。

(3)根据三视图用双面胶把各个部位依照空间顺序粘贴。开始粘贴时,我们先把两底面和侧面以及划分

左右空间的隔条都用双面胶粘贴了起来,我们开始把侧面往底面粘贴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稳定性不好,所以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就是为了调节它的稳定性,我们在侧面以外加了一个用KT板做的柱条,这样稳定性就增加了不少。在把所有的部件粘贴完以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貌似有一边的空间似乎有点大,所以就想到了可移动的小柜子,所谓可移动,那么说明这小柜子还有其他的用处,不用时它就是一个储物柜。当然,必要时它可以当做一个小凳子。所以就按照这样的想法,我们把这茶几的模型粘贴了出来。模型完成以后就开始为这个模型开始拍照,在拍照的过程中有同学就想到如果再在茶几模型中添加一些可移动的隔板会不会是更加具有可观性。就这一想法提出来后,我们这组成员就在原有的三视图上画了起来,每个人在脑海中构思了一哈,然后在一起分析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和可适性。觉得都还可以,但是有一点就是,把茶几整体复杂化了,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因为这可旋转的隔板浪费了空间。既然可以旋转,那么上面肯定是无法放置一些东西,反而就浪费了空间。所以我们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继续我们作品的拍照。把茶几的每个部位以及空间都拍摄了下来,这样让看者更易看清茶几的全貌。

4 结果与讨论

按照与小组成员所定的设计方案,我们这小组做出了多功能家用茶几的模型。模型虽比不上实物,但是可以联想的到这个多功能茶几在公寓中可以增添许多优雅之气。当然在模型完成后,我们也具体的总结了一下这个多功能茶几的优点:一是的确比以往的茶几所占空间比较小,二是完全利用了茶几内部的空间,三是他的多功能性。就以上3个优点就主要说说它的多功能性:一是加了可移动的隔板后,就是拿东西的时候就不必绕过去拿。二是在它的内部添置了一个小箱子,主要用来放置一些小工具什么的。而且可以移动出来当小凳子坐。三是在空间内部专门设置了一个书架,这样看书的时候就不必为了找书而去找书,就在茶几内部书架上拿就是了。

经过产品创意设计这堂课,让我们认识到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来自不同专业班级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在团队分工和合作中,充分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以及团队意识。在不断克服产品设计、创新实践、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之后,让我们明白了团队就像是一个凸透镜,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到一点;也是一个扩音器,把微吟变成呐喊,影响到更远的地方。一个人再伟大,也离不开团体;一个人的智慧再卓越,也不能成为神而脱离众人。刘邦成就了帝业,而英勇盖世的项羽自刎于乌江。历史会理智地告诉你,什么叫一人之智不敌万人之智,什么叫历史不因个人而改变,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没错。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伟业积累在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上。所以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开展了这样有意义的一堂课。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和快乐,给大家都留下了难忘而快乐的回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创新性小实验实验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报告2012年度第二学期 实验项目名称: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0902301 指导老师:周卫平 份数: 2 成绩单: 组长:向华 组员:罗丹何竞昌龙秒舟 日期:2012 年04 月12 日

实验一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实验原理: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类别0类1类2类3类4类 昼间50 55 60 65 70 夜间40 45 50 55 55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操作步骤: 器或者其他声压校准仪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8:00—23:00;分五个时间段,十个点。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测量中,每隔5s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20个数据。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条件。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则应停止测量。测量过程中,一人手持仪器测量,另一人记录瞬时声级,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 注:校门口必须布点,且由于其交通车辆的干扰,声级变化较大,

电气实训报告

电气控制实训 ——报告题目名称: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0-3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意义 电气控制技术实习是在学习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等章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我们掌握本专业所学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我们熟悉并掌握各种常用的低压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方法,学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通过实习培养我们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Z3050摇臂钻床机加工工艺介绍 钻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孔加工机床。它主要是用钻头钻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孔,另外还可用来扩孔、铰孔、镗孔,以及刮平面、攻螺纹等。Z3050摇臂钻床是一种立式钻床,它的最大加工孔径是50mm,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的大型零件的孔加工。 三、机床实际电路控制分析 主电路控制分析 图3-1主电路原理图 如图3-1所示: (1)M1是主轴电动机,由交流接触器KM1控制,只要求单方向旋转,主轴的正反转有机械手柄操作。M1装在主轴箱顶部,带动株洲及进给传动系统,热继电器FR1是过载保护元件,短路保护电气是总电源开关中的电磁脱扣装置。 (2)M2是摇臂升降电动机,装于主轴顶部,用接触器KM2和KM3控制其正反转。应为电动机短时间工作,故不设过载保护电源。 (3)M3是液压泵电动机,可以做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气动与停止有接触器KM4和KM5控制。热继电器FR2是液压泵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电气。该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加夹紧装置压力油,实现摇臂和立柱的夹紧和松开。 (4)M4是冷去泵电动机,功率小,不设过载保护,有开关QS1直接气动与停止。 控制电路的控制分析 图3-2控制电路原理图 (1)主轴的控制

大学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大学物理 浙江海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指导教师:鲁晓东 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 班级: B10数学 实验者:于祥雨吴联帅 学号:100 实验日期: XX年12月01日 洋学院 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 实验者:于祥雨同组实验者:吴联帅指导老师:鲁晓东 (B10数学 8 654495 ;B10数学 8 670903) 【摘要】通过霍尔效应法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法,并使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最终通过多组数据的处理,得出空间磁场分布。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流;对称测量法;磁场分布 一、引言

空间磁场实际存在,但是人眼看不到,因此用直接的方法测量是行不通的。本实验正是考虑了这点,通过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式,通过霍尔电流、励磁电流和磁场强度的关系,间接的测出磁场强度。并结合多组数据的处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使实验更加科学、严谨,从而使得实验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和借鉴性。 二、设计原理 2.1简介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一现象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已广泛用于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掌握这一富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有益处。 2.2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被叫做霍尔电势差。 导体中的载流子在外加磁场中运动时,因为受到洛仑兹

电工实习实验报告

《电子装配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学生对电子电路的感性认识,和对实践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实验技能及创新意识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更好的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认识并正确使用元器件;理解PCB设计,掌握万用表的焊接技术,掌握装配、调试、故障处理,等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电类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二、实习场所与设备: 场所:电子装配实验室 设备:大十字梅花螺丝刀、小十字梅花螺丝刀、焊枪、镊子、焊丝、塑料盒、小刀、水口钳等。 三、DT-830T型数字万用表的装配 1、基本元器件识读 常用元器件包含:电阻器、电位器、电感器、电容器、半导体二极管、电路板等。 电阻器: 1、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0Ω(即4.7K); 104则表示100K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识别法: 电容: 1. 电容在 电路中 一般用 “C” 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如:102表示 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uF3、电容容量误差表符号 F G J K L M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

浙江海洋学院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指导教师:鲁晓东 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 班级:B10数学 实验者:于祥雨吴联帅 学号:100601108 100601118 实验日期:2011年12月01日

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 实验者:于祥雨 同组实验者:吴联帅 指导老师:鲁晓东 (B10数学 100601108 654495 ;B10数学 100601118 670903) 【摘要】通过霍尔效应法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法,并使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最终通过多组数据的处理,得出空间磁场分布。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流;对称测量法;磁场分布 一、引言 空间磁场实际存在,但是人眼看不到,因此用直接的方法测量是行不通的。本实验正是考虑了这点,通过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式,通过霍尔电流、励磁电流和磁场强度的关系,间接的测出磁场强度。并结合多组数据的处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使实验更加科学、严谨,从而使得实验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和借鉴性。 二、设计原理 2.1简介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一现象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已广泛用于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掌握这一富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有益处。 2.2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被叫做霍尔电势差。 导体中的载流子在外加磁场中运动时,因为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而使轨迹发生偏移,并在材料两侧产生电荷积累,形成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电场,最终使载流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与电场斥力相平衡,从而在两侧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电势差即霍尔电压。正交电场和电流强度与磁场强度的乘积之比就是霍尔系数。平行电场和电流强度之比就是电阻率。 因此,对于一个已知霍尔系数的导体,通过一个已知方向、大小的电流,同时测出该导体两侧的霍尔电势差的方向与大小,就可以得出该导体所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 2.3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H E 。如图2-1所示的半导体式样,若在X 方向通以电流H I ,在Z 方向加磁场B ,则在Y 方向即试样2-4电极两侧就开始聚集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对图2-1所示的N 型试样,霍尔电场为Y -方向。显然,霍尔电场H E 是阻止载流子继续向侧面偏移,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H eE 与洛伦兹力evB 相等,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动态平衡,故: H eE evB = (2.3.1) 其中H E 为霍尔电场,v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

电气控制实验报告.

黑龙江科技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配电盘设计 所属课程名称电气控制 实验日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电气控制工程实践是电类专业大学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着眼于工程设动手组装、调试等实践来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和实践技能。 电气控制工程实践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综合运用电气控制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 2.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熟悉常用电气元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 学会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以及调试技能。 5.学会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6.学会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8. 对时间继电器配线时要分析所控制的开关所在。 9.配线完成后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能擅自接电调试。 10.接电后不能用手或导体接触电路装置,以免触电。 【实验原理】 1. 空气隔离开关: 可作为不频繁地手动接通和分断交直流电路或作隔离开关用,也可以用不频繁地接通和分断额定电流以下的负载,如小型电动机等。应注意自动开关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不小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 2. 熔断器: 可串联在保护的可作为不频繁地手动接通和分断交直流电路或作隔离开关用,也可以用不频繁地接通和分断额定电流以下的负载,如小型电动机等。应注意自动开关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不小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熔断器允许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不熔断;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熔体中流过很大的故障电流,当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熔体温度上升到熔点时,熔体熔断切断电路,使电气设备脱离电源,从而达到保护电器设备的目的。熔断器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线路的工作电压,额定电流必须大于或等于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 3. 交流接触器: 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电路,还具有低电

实验报告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实践报告 (文科类)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班级: 12物流管理(2) 学生学号:韩怡洁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商学院指导教师:顾姝玲 20 14 ——20 15 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践报告书写要求 实践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践报告书写说明 实践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践目的和要求;实践环境与条件;实践内容;实践报告。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践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践报告批改说明 实践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实践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践报告装订要求 实践报告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践项目的实践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践大纲。

实践项目名称:创新创业实践-模拟企业经营实践学时: 20 同组学生姓名: 实践地点: 7204 实践日期:第3~7周周四1~4节实践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指导教师评阅: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公司创建和运营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了解公司运营所涉及的生产制造、研发、人力资源管理、营销、财务等若干要素的综合运用,对创新活动形成初步认识。 二、实践环境与条件 7204教室创业之星软件 三、实践内容 (一)学习创业之星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创业之星软件的基本功能。 (二)选择玩具市场, 进行公司创建的各项筹备活动。 (三)完成六阶段的模拟操作,并在每个阶段及时为后续阶段的策划进行方案再设计。 (四)撰写创业活动实践报告, 对创业活动总结 四、实践报告(附件) 创新创业实践心得体会 将近五周的时间,我们小组学习创业之星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创业之星软件的基本功能,我们选择了玩具市场,一共进行了六个阶段的模拟学习。 我们创建了“呵呵哒”玩具公司,公司主要有制造部,研发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这几个主要部门,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接下来我分别对这几个部门所做的

创新性实验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 点击数: 2391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ZnX(X=O, S, Se, 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摘要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十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卢锡洪等5名同学申请的“ZnX(X=O, S, Se, 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研究”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资助,指导教师为物理化学专业的童叶翔教授和李高仁博士。 ZnX(X=O, S, Se, Te) 是一种新型的Ⅱ-Ⅵ 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压电特性,在探测器件、发光器件、表面声波器件、气敏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旨在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ZnO 和ZnO掺杂稀磁材料等系列纳米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光学和磁学性质研究。 通过此项目的开展,项目组学生根据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热点,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具有新颖纳米结构及实用意义的ZnO系列纳米材料,有机会利用多种先进表面物理技术对这些纳米材料进行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表征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共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J. Phys. Chem. C, Cryst. Growth Des.; Electrochem. Commun., Electrochim. Acta发表SCI收录的论文7篇。此项目的实施成效显着,

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熟悉了科研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其进一步深造和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经费支持。 二、案例正文 (一)项目选题背景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卢锡洪等5名同学修完了《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和实验课后,掌握了材料制备、表征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处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化学充满了向往和兴趣。ZnX(X=O, S, Se, Te) 是一种新型的Ⅱ-Ⅵ 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压电特性,在探测器件、发光器件、表面声波器件、气敏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此类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性质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此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项目组选择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具有新颖纳米结构及实用意义的ZnX(X=O, S, Se, Te)纳米材料为题,得到了任课教师童叶翔教授和李高仁博士的大力支持,他们从2006年9月直接进入项目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和研读文献、对ZnO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进行详细了解;自学新的知识,开始实验方案设计,并反复推敲和论证,撰写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报告,获得教育部首批立项资助。 (二)项目成员的组成、特长、分工及成员间相互协调配和情况、导师指导情况本项目的申请由柯志海,卢锡洪,李林朋,包云玉,孔培健等5名同学共同提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实验报告样本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电气信息专业实验中心 实验时间:2016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接线,掌握由电路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手动控制正反转控制、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及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不同接法,并熟悉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实验原理 利用自锁、互锁技术进行电机多种正反转电路设计。包括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以及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D61继电接触控制挂箱(一)、D62继电接触控制挂箱(二)、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220V)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1、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 (1) 旋转调压器旋钮将三相调压电源U 、V 、W 输出线电压调到220V ,按下“关”按钮切断交流电源。 (2) 按图1接线。图中Q 1 (用以模拟倒顺开关)、FU 1 、FU 2、FU 3选用D62挂件,电机选用DJ24(△/220V )。 (3) 启动电源后,把开关Q 1合向“左合”位置,观察电机转向。 (4) 运转半分钟后,把开关Q 1合向“断开”位置后,再扳向“右合”位置,观察电机转向。 2、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 (1) 按下“关”按钮切断交流电源。按图8-5接线。图中SB 1、SB 2、SB 3、KM 1、KM 2、FR 1选用D61件,Q 1、FU 1、FU 2 、FU 3、FU 4选用D62挂件,电机选用DJ24(△/220V )。经指导老师检查无误后,按下“开”按钮通电操作。 (2) 合上电源开关Q 1,接通220V 三相交流电源。 (3) 按下SB 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 的转向、接触器自锁和联锁触点的吸断情况。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一:物理实验对于物理的意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 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基本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部门的诸多领域,是自然科学与 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 必须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物理学中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确立,物 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确立都有赖于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已经进行了两个学期,在这两个学期,通过二十几个物理实验,我们对物理 学的理解和认识又更上了一步台阶。通过对物理实验的熟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物 理实验思路和实验器材的操作,进一步稳固了对相关的定理的理解,锻炼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提高我们学习物理物理兴趣的同时,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实验研究的 基本方法,提高基本科学实验能力。它也是我们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我们进行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还能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创新与探索精神、爱护公 物的优良品德”。 三:我眼中的物理实验的缺陷 1:实验目的与性质的单一性 21世纪的学科体系中,多种学科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没有一门学科能独立于其他 学科而单独生存,但是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全都是关于物理,这一单科的实验内容,很 少牵涉到其他。有些实验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本不追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结合。2:实验的不及时性及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学科,在我们所学的物理内容中,更多的是关于公式定理的,这些需要及时的理解和记忆,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实验来进行。但是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学过很久以后,甚至是已经学完物理学科后进行的,这就造成我们对物理知识理解的 不及时性,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而且,我们重复科学实验伟人的实验很大程度上是得知结论后凭借少量的实验数据轻易得出相似的结论,与前人广袤的数据量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造成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不利于从本质上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综合实习报告心得

《PLC控制技术》实训总结报告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目录 前言 (5) 实训背景 (5) 实训目的 (5) 实训器材 (5) 设计选题 (6) 1.PLC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7) 1.1应用现状 (7) 1.2主流产品介绍 (9) 1.3发展趋势 (14) 2.主要实训项目及解决方案(书写三个解决方案,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16) 2.1项目1及解决方案 (17) 2.1.1项目介绍 (17) 2.1.2硬件配置及I/O (17) 2.1.3梯形图设计 (18) 2.2项目2及解决方案 (18) 2.2.1项目介绍 (18) 2.2.2硬件配置及I/O (19) 2.2.3梯形图设计 (20) 2.3项目3及解决方案 (22) 2.3.1项目介绍 (22)

2.3.2硬件配置及I/O (23) 2.3.3梯形图设计 (24) 3.实训过程总结 (28) 3.1实训收获 (28) 3.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9) 4.结束语 (29)

前言 实训背景 PLC控制功能是通过存放在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实现的,主要对控制功能作必要地修改,只需改变软件指令即可,使硬件软件化。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它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构成人们惯用的继电器模型,形成一套独具风格的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梯形图使用的符号和定义与常规的继电器展开图完全一致,电气操作人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存在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电气控制技术之间的专业“鸿沟”。在了解PLC简要工作原理和它的编程技术之后,就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应用设计,进而将PLC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该课程实训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PLC应用技术,设计和开发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同学们了解PLC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掌握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熟悉各个指令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利用PLC技术设计和开发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是将PLC 应用于实际,根据控制要求对PLC进行编程和使用。 实训器材

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科技创新实验Ⅱ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 信工1403班 学生姓名: 王泽森 学号(班内序号): 06 2015 年 5 月 25 日 ——————————————————————————装 订 线 ———————————————————————————————— 报告份数: 4

摘要: 这次报告主要介绍了绘制PCB,PLOTER的原理及方法,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常见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还有面包板的使用方法的目的。通过老师的认真讲解及同学的积极讨论,我们基本掌握了各种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Abstract: This repo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CB, PLOTER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iode, transistor, capacitors, and other common components to use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bread plate using the method of objective. Through the teacher's serious explanation and the students active discussion, we have mastered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use of basic methods. Improve the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eamwork skills 关键词 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动手实践优秀教师 Keywords: Independent thinking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Excellent teacher 引言:这份报告中的实验都是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并且动手实践做完的,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及掌握各种元器件的使用方法,有时会犯些错误,但是我们会牢记它们,最终完成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路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更加熟练的使用它们。

创新创业实践报告 暑假 寒假 实验报告

******************** 创新创业实践报告 实践课程名称:创新创业实践 学科部:理工学科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 地点: 2014年8月25日

一、目的: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要求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促进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我们深深认识到社会实践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大学,只有正确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是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步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二、实践内容: 在公司做销售锻炼自己的能力,体会社会事务,工作辛劳。近两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总结: 在这次为期较短的社会实践中,获益匪浅,深切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人生需要奋斗,我们都需要从现在就开始掌握一定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心灵,武装自己的大脑,使自己的人生精彩而灿烂。我看到了一些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也学到了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我想,这个应该是我这次做社会实践最大的收获。 1.挣钱的辛苦 每天辛辛苦苦重复同样的工作,小心翼翼的进行日常工作,才可以得到工资,这次的体验确实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一分一厘都来自于没日没夜的辛勤工作,挣

创新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赵闯 学号:1090110304

一.研究背景 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两个系列都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不同的是SRAM的最大容量和外设接口的组合。时钟频率72MHz时,从闪存执行代码,STM32功耗36mA,是32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产品,相当于0.5mA/MHz。 在STM32F105和STM32F107互连型系列微控制器之前,意法半导体已经推出STM32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USB基本型系列和增强型系列;新系列产品沿用增强型系列的72MHz 处理频率。内存包括64KB到256KB闪存和 20KB到64KB嵌入式SRAM。新系列采用LQFP64、LQFP100和LFBGA100三种封装,不同的封装保持引脚排列一致性,结合STM32平台的设计理念,开发人员通过选择产品可重新优化功能、存储器、性能和引脚数量,以最小的硬件变化来满足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截至2010年7月1日,市面流通的型号有: 基本型:STM32F101R6 STM32F101C8 STM32F101R8 STM32F101V8 STM32F101RB STM32F101VB 增强型:STM32F103C8 STM32F103R8 STM32F103V8 STM32F103RBSTM32F103VB STM32F103VE STM32F103ZE STM32型号的说明:以STM32F103RBT6这个型号的芯片为例,该型号的组成为7个部分,其命名规则如下: (1)STM32:STM32代表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 (2)F:F代表芯片子系列。 (3)103:103代表增强型系列。 (4)R:R这一项代表引脚数,其中T代表36脚,C代表48脚,R代表64脚,V代表100脚,Z代表144脚。 (5)B:B这一项代表内嵌Flash容量,其中6代表32K字节Flash,8代表64K字节Flash,B代表128K字节Flash,C代表256K字节Flash,D代表384K字节Flash,E代表512K字节Flash。

《创新实践》课程实验报告

创新实践课程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直男孔雀 项目组组成员: 姓名:李旭学号:5120150736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502 姓名:郑宇学号:5120153308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502 姓名:韩景扬学号:5120154876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506 指导教师:崔鹏 报告提交时间:2018 年 4 月23 日

一、主要创造技法 在本次的创新实践课程的作品设计中,我们小组运用的主要创造技法是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我们小组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增加设想的数量,以便获得有价值的创造。 二、实验项目的目的与要求 “变废为宝”作品设计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为材料,通过设计者的智慧和动手操作,重新赋予废弃物以价值,实现废弃物再设计、再利用的创新性活动。这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基础上,组成团队,围绕环保主题,收集身边的各类废弃物,将其通过简单的裁剪、粘接、缝合、焊接、组合,变为一件个性、实用的新作品。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认知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增强个人艺术创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设计与制作方案(创新目标现状分析,计划如何做,采用哪些创新技法,用到哪些仪器设备、材料,如何收集资料等) 制作作品的第一步是需要一个小组,需要在课堂上召集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整个计划和制作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完成,对于采用的创新技法,会用到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由联想法、强制联想法、分析法、设问法、类比法等。完成变废为宝的作品我们需要白果果壳,一块板子,各种颜料,刀具,画图工具,粘结材料等,。这些材料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轻易的得到,我们小组成员每人都负责去找一些材料,并且指导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在网上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变废为宝的资料,这为我们制作作品提供了方便。 四、设计与制作过程(将方案转变为作品的具体实施过程) 我们小组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主要分了以下步骤来制作: 1、材料的收集:首先我们需要的材料有白果果壳,一块板子,各种颜料,刀具,画图工具,粘结材料等。这些材料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轻易的得到,我们小组成员每人都负责去找一些材料,并且指导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所以在收集材料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困难。

机器人创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年级/专业/班:10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6班学生姓名: 程俊杰伍星丁念波郭真亮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巡线小车 以Arduino控制板为核心的巡线小车。 二、成员分工: 姓名学号班级任务分配 郭真亮 312010********* 模具设计1班借用往届小车和查阅资料 程俊杰 312010********* 制造工程3班接线,编程、小车调试 丁念波 312010********* 模具设计1班接线,编程、小车调试 伍星 312010********* 产品设计2班现场拍照,整理实验报告 三、Arduino 简述 1. Arduino简介 Arduino是一块简单、方便使用的通用GPIO接口板,并可以通过USB接口和电脑通信。作为一块通用IO接口板,Arduino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 13个数字IO口(DIO数字输入输出口); 6个PWM输出(AOUT可做模拟输出口使用); 5个模拟输入口(AIN模拟输入)。 Arduino开发使用java开发的编程环境,使用类c语言编程,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Arduino 可以和下列软件结合创作丰富多彩的互动作品:Flash,Processing,ax/MSP,VVVV…等。Arduino 也可以用独立的方式运作,开发电子互动作品,例如:开关控制Switch、传感器sensors输入、LED等显示器件、各种马达或其它输出装置。 2.Arduino规格 微型控制器 ATmega168 工作电压 5V 输入电压(建议) 7-12V 输入电压(极限) 6-20V 数字输入/输出端 14 (3, 5, 6, 9, 10, 11提供输出的PWM) 模拟输入端 6

2020年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本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本大全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文 1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三个学期,并切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 3 课时、每学期 48 课时的课时量,将其分为期准备 16 课时、中期活动 16 课时、期末总结 16 课时三个阶段。 本学期我们学校又有新的学年加入此项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全体实验年级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这次活动的末期是整理材料,书写实践报告,这一阶段小组同学撰写实验报告,首先在班级交流,然后各班选出三个优秀小组,每个小组又在学校的交流中经过评选,最后 42组仅选出 24 组参加汇报。 活动中我们又聘请了孙茂霞、丁庆波、马玉平、刘敏、孙宗渊、李鹏、贾清松、范雪、尚云芳、孟小微、1 位教师做初评评委,此后,黄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三次检查。最后学校的成果汇报交流又聘请了范雪、王静、孟晓薇、丁庆波、马玉萍、贾青松为评委,李鹏、孙宗渊为记分员,同时还请到了宋玉洪、仁莹为这次活动全程照相。 本次活动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上学期一个学年就选出了 29 组参加汇报,本次我们学校两个学年选出 24 组进行汇报,很显然,我们对这次活动的要求提高了,汇报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汇报的能力也比以前更进步了。他们的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题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 掌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器材】 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 【实验原理】 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 斜面匀减速上滑,记下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记下 到达B点的时间t2。由牛顿第二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

1a2t22 2 hsl11 解得g?(2?2) ,sin?? lht1t2s? a1?gsin??mgcos?、a2?gsin??mgcos?。由运动学公式,有s? 12a1t1,2 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 1.测出斜面的高 H、斜面的长L 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 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 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电气控制技术 综合实验任务书(B) 题目装配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学院(部) 电控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12 月22 日至 1 月 2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14年 1 月 2 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 (1) 三、系统设计 (2) 四、工作原理 (3) 五、元器件的选择 (3) 六、操作使用说明 (5) 七、主要参考资料 (6) 附录1 指令语句表 (7) 附录2 I/O分配表 (8) 附录3 元件明细表 (9) 附录4 电气原理图 (10) 附录5 安装接线图 (11) 附录6 元件布置图 (12) 附录7 梯形图 (13)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能够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电气原理图,安装布置图、接线图和控制箱的设计,并进行模拟调试。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设计要求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采用PLC为中心控制单元,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控制系统并进行联机调试。 设计原始资料: 1、装配生产线有5个工位,分别由5台电动机控制。M1、M2 功率为3KW,M3、M4、M5功率为5.5KW。 2、自动状态:系统起动后,每隔10秒电动机按先后顺序起停。 即按下起动按钮,10s后M1起动;20s后M1停机,M2起动; 30s后M2停机,M3起动,依次类推,完成一个循环。 3、半自动状态:按起动按钮,M1起动;再按同一按钮,M1 停机,M2起动,依此类推,完成一个循环。 4、手动状态:各台电机没有联锁,分别用按钮对电动机实现 起停控制。 5、任何一台电动机出现故障,全部停止运行。 6、各种指示及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