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101038-kj

扬州花园置业有限公司“721”地块开发项目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2-06-06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一二年七月

岩土工程勘察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101038-kj

扬州花园置业有限公司“721”地块开发项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2-06-06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责任表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一二年七月

目录

文字部分页号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勘察目的和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依据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勘察工作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勘察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勘探点实地定位及高程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勘察工作量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勘察完成工作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土层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水系及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地下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地下水与土的腐蚀性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岩土参数的统计与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岩土参数的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层参数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稳定性、均匀性与适宜性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基基础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表部分

表格

标准贯入试验分层统计表

静探分层统计表

图件图号

1、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

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

3、工程地质剖面图3~63

4、钻孔柱状图64~90

5、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图例91~119

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120~124

7、综合压缩试验曲线图125

8、综合颗粒分析曲线图126

扬州花园置业有限公司“721”地块开发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2-06-06 )

1前言

工程概况

受业主扬州花园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721”地块开发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该开发项目位于扬州城北区,花园路东侧、太平北路西侧、古运河南侧。该开发项目地块分A、B、C、D、E五个地块。

A区:规划建筑22栋(15~36编号),6~11层,地下车库46741平方米,车库底面标高拟定米,分为东西两车库(2、3车库编号);B区:规划建筑3栋(37~39编号),3~11层,地下车库4722平方米,车库底面标高拟定米(4车库编号);C区:规划建筑14栋(1~14号),2~3层,地下车库3856平方米,车库底面标高米(1车库编号)。D区、E区为道路、绿化、公共用地。

场地原为群发化工厂区,现已拆除,地形较平坦,交通方便,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建筑最大高度米,最大柱间距米,单柱最大轴力设计值约为2000KN。

结构类型:框架、砖混结构,基础形式:垡板基础。

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条第二款,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该建筑物变形特征预测为上部建筑物荷载的差异及地基土软硬差异引起地基压缩沉降量的不同,进而引起地基的沉降差或建筑物开裂倾斜。

本次勘察采用北京坐标系,黄海高程,高程引测点在场地中原群发化工传达室室内地坪上,标高,拟采用天然地基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垡版基础。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勘察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其目的旨在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内的地基土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稳定性和均匀性作出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及基础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和岩土参数。

根据规范和委托方提出的详细勘察要求,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为:

(1)查明场区地形地貌,场内地层结构、类别、分布、厚度及特征,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

(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和岩土参数。

(3)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提供场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变形参数。

(5)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类别,对可能液化的砂性土进行液化判定。

(6)据建(构)筑物特点和场地地质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和设计施工所需岩土技术参数,并提出基坑支护与开挖设计方案和所需岩土技术参数。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依据技术标准

(1)拟建物总平面布置图(业主提供)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

2 勘察工作实施

勘察方法

2.1.1 钻探

使用GXY-1及SH-30型钻机及配套设备,采用机械回转钻进、套管与泥浆结合护壁的施工工艺,开孔直径130mm,终孔直径110mm,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现场指导,控制每一回次进尺,并即时进行地质编录、钻探记录。

2.1.2 取样

本次勘察布置了部分取土、标贯孔,严格控制原状土样的取样质量。要求标贯间距左右,主要土层每层取样数量应≥6个,对浅部软土采用静压法薄壁取土器取样,对一般粘性土和砂性土采用重锤少击法对开式取土器取样。所有样品均现场标识,并采取防晒、防震、防失水措施,及时送检测中心试验。

2.1.3 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两种方法。

(1)标准贯入试验

用于判别饱和砂性土的地震液化;判定地基土密实程度,并按地区经验确定承载力。进行试验时,要求在砂(粉)土层中试验间距不超过米,粘土层中左右,主要土层中试验次数应≥6次。试验时采用42mm触探杆、锤重(自由下落,落距76cm)。先用钻具钻至试验位置以上15cm处,将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不计击数)后,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当土层坚硬、密实,未到30cm即达50击时,记录击入深度并终止试验,并按有关公式换算为相当于入土30cm时的标准贯入击数。

(2)静力触探

本次静力触探采用手摇静力触探,单桥探头,探头在测试前进行了率定。

测试采用连续贯入,贯入速率min左右,每10cm采集一次应变值,探头率定系数,记录仪型号为LMC-J110。

2.1.4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

试验项目:粘性土为含水量、重度、液塑限、常规压缩、直剪快剪等试验项目;砂土做颗粒分析等试验项目。

含水量采用烘干法、密度采用环刀法、液限采用76g瓦氏圆锥仪法、塑限采用滚搓法。

压缩试验采用快速法。抗剪强度试验:采用直剪快剪法。

勘探点实地定位及高程测量

勘探点实地定位由我院测量技术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用GPS放出,所有勘探点的实地位置是根据勘探点与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尺寸测放。

勘探点孔口高程是在勘探点定位的同时采用水准仪实测。

本次勘察采用北京坐标系,黄海高程,高程引测点在场地中,群发化工传达室室内地坪上,其高程,。

勘察工作量布置

2.3.1勘探点的布置

勘探点由我院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位置图和拟建建筑物的性质,按中等复杂地基,桩基要求布置,沿建筑物周边线及柱轴线布置。

场地范围共布置268个勘探点。其中机钻孔98个,静力触探孔170个;各勘探孔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3.2 勘探点深度的确定

(1)勘探点深度自天然地面起算。

(2)勘探点深度是根据场地地基条件,建(构)筑物结构荷载,按天然地基及桩基和复合地基确定。孔深~米,满足设计要求。

勘察完成工作量

2.4.1外业勘探工作量

我院于2012年6月20日进场,投入两台SH-30型、两台GXY-1型工程钻机和2台单桥静力

触探,于2012 年7月16日完成野外作业。具体完成工作量见表1。

表1

2.4.2室内试验工作量

室内土工试验与野外勘察同期进行,于6月25日完成全部土工试验工作,并提交了试验成果报告。具体完成工作量见表2。

表2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扬州城北区,花园路东侧、太平北路西侧、古运河南侧。原为群发化工厂区,现已拆除,自然地形较平坦,因拆除厂房堆积建筑垃圾,使得场地稍有起伏。交通方便。地貌单元隶属于长江Ⅰ级阶地平原地貌。

场地土层分布

根据野外勘察揭露、现场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分析,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层杂填土(Q 4ml ):表面以建筑垃圾为主,松散,不均匀,垃圾直径从几厘米至几米不等,下部为粉土及块石及原建筑基础,有一定化学污染,局部有刺激性化工气味。厚度:~米,平均米,层底标高:~米,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②层粉土(Q 4m )::灰、灰黄、灰黑色,中密,很湿,切面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偶夹软塑灰黄色粉质粘土,局部有刺激性化学气味。该层土因原厂房施工原因,场区内部分分布,部分确实,厚度:~,平均;层底标高:~,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③层粉砂夹粉土(Q 4m )::灰色,中密,饱和,颗粒由石英、长石及云母片组成,颗粒呈亚圆形及次棱角状,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粉土中密,很湿,切面无光泽,稍有摇振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该层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米,平均米,层底标高:~米,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④-1层粉质黏土(Q 4l )::灰、灰黑色,软塑,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土只在场地西北角分布,其分布范围在1、2、3、4、5、6、15、16、17、18、21号楼及A 区地下室(编号2号地下室)西北角及北边沿区间,西部15号楼处最深,达米,向东逐步变浅并消失,为古冲沟分布,分布范围内其土层层底坡度较大。厚度:~米,平均米,层底标高:~米,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④层粉质黏土(Q 4m ):黄、褐黄色,硬塑,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高干强度,高韧性。该层土场地内西北角因古冲沟分布原因而较薄,其它部位普遍分布。厚度:~米,平均米,层底标高:~米,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⑤层粉质黏土(Q 4m ):黄、褐黄色,硬塑,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高干强度,高韧性,偶

夹块状钙质结核,结核直径约5厘米。该层土该层本次钻探未钻穿,最大揭露厚度米。

场地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附图《工程地质剖面图》。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水系及气象

场地地下水蕴藏丰富,属孔隙潜水。场地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寒夏热和雨热同步等特点,但也常出现春寒多雨、梅雨集中、台风暴雨、飓风冰雹、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累年平均降雨量1033.2mm;累年最大年降雨量1645.1mm (1991);累年最大月降雨量533.0mm ()累年最大日降雨量()蒸发量(mm )累年平均蒸发量1423.8mm 累年最大年蒸发量1768.2mm (1978)。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入渗,排泄主要为大气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场地原为化工企业,土层及地下水有一定的污染。场地北侧为古运河,河水位标高约米。

场地地下水

4.2.1场地地下水类型及水位

本次勘探深度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由填土、粉土及粉砂构成含水层。

勘探期间为丰水季节,初见水位埋深一般在~米(标高)之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在~米(标高约)之间,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有左右的升降幅度。

本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米(黄海高程),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标高约随着降水而变化,雨季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反应敏感,水位变化大,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在埋深米左右,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埋深米至米左右,呈冬季向夏季渐变高的趋势。地基基础设计水位、抗浮设计水位均可按标高米考虑。

4.2.2土层渗透性评价

①层耕土层渗透性一般~强,富水性较好;②、③层粉土、粉砂透水性强,富水性好,给水性快。第②、③层为透水层,渗透系数经室内试验为②层:垂直×10-4,水平×10-4cm/s;③层:垂直×10-3,水平×10-3cm/s,④层以下为隔水层。

场地地下水与土的腐蚀性评价

4.3.1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拟建场区为湿润区,上部土层为饱和的强透水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附录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且具长期浸水和干湿交替。因场区内原为化工生产区,业主很是重视,为此专门委托专业单位对场区进行化学环境及腐蚀性进行评价,具体评价结论及防腐措施详见专业单位的评价报告。

4.3.2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

因场地内原化工生产区,②层粉土经长期淋滤作用,其土层已被污染,业主拟对该层土采取挖除措施。

5 岩土参数的统计与选用

岩土参数的统计

土层划分以地质单元相同、物理力学性质相近为原则。

土层参数统计时,按土层性质进行分类统计。

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平均值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标准值采用平均值乘以统计修正系数。如指标样本数不足6组时,只给平均值,不计算标准值。

数据统计方法用三倍标准差法,按工程地质亚层作为统计单元,对单元体内各项指标逐项检查、分析,剔除个别异常数据,然后由微机进行数据统计,提供各工程地质亚层主要指标的范围值、样本个数、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结果详见附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指标统计表”。

统计修正系数公式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14.2.4-1、:φk=r s·φm、r s =1±(错误!)δ,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

土层参数选用

评价各土层性状的指标,如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孔隙比、液性指数等选用平均值。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需要的岩土指标,如土层压缩性(土层压缩系数、压缩模量)选用平均值。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需要的岩土指标,如土层抗剪强度指标(直剪快剪、直剪固快)选用标准值。

土层原位测试指标:标贯试验击数取标准值,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取标准值。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5.3.1土工试验指标平均值表3

5.3.2土工试验强度指标

表4

5.3.3 现场原位测试指标

表5

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据相关规范,分别按强度指标理论计算、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指标确定各承载力特征值,最后再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其结果见表6。

承载力特征值综合确定一览表

表6

分层各级压力下的孔隙比

表7

6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场地稳定性、均匀性与适宜性评价 6.1.1区域稳定性

根据扬州地区地震地质图,场地范围及邻近无影响稳定性的断裂破碎带通过。场地所属区

域不存在浅埋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扬州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属中等偏下,属地壳活动稳定区。

6.1.2场地不良地质作用

(1)场地及周围未发现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滑坡。

(2)场地勘探深度内未发现岩溶、土洞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3)场地西北角有一古冲沟分布,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4)因场地原为化工生产厂区,土层受一定污染,承载力受其影响偏低。

根据上述分析,场地区域稳定性好,场地内对建筑物稳定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自然条件下场地是稳定的,可进行工程建设。

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

6.2.1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扬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场地位于长江下游Ⅰ级阶地平原地貌单元之上,地基土中分布较好,局部有软弱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建筑场地属对抗震不利地段。

场地土层经选择性波速测试计算得:等效剪切波速28-3、38-2、15-1、6-6分别为m/s、s 、m/s 、s,具体测试曲线及报告详见后附波速测试报告。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小于8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值045s。

6.2.2场地地基的液化判别

扬州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规范要求应进行饱和砂土的液化判别。按规范进行20m深度的砂土液化判别

根据钻探结果,场地内埋深20m以上有②层粉土、③层粉砂。

按规范要求,选取3-1、6-1、8-1、1-4、15-1、29-4、18-1、33-1、20-1、36-6、37-1、38-2孔作液化判别,判别结果均为不液化土层。6.2.3 软土震陷评价

经勘察,场地范围内④-1土层为饱和软弱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0)第4.3.11条规定:8度()和9度区时须判定震陷特性,场地④-1土层为层厚米的软弱粉质粘土:扬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拟采用复合地基,已经消除了震陷影响,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表,可不考虑地震作用下软土层的震陷影响。

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根据勘探及土工试验,①层杂填土,均匀性差,厚度变化大;②粉土,属高压缩性,低强度地基土,且有一定程度污染,场地内部分分布,部分缺实,不宜作为拟建建、构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层,渗透性强;③层粉砂,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场地内普遍分布;④-1层粉质粘土只在西北部局部分布,高压缩性,强度低,层底坡度较大,属不均匀地基;④粉质粘土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偏高强度,场地内普遍分布,只是在局部④-1层土分布较深位置处其厚度较薄;

⑤层粉质粘土属低压缩性,高强度,场地内普遍分布。

根据本次勘察揭示的土层情况,拟建场区地层除西北部局部分布④-1土层外,其它部位除上部①、②层土工程性质差,强度低,③、④地层分布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属均匀地基。

地基基础方案

根据拟建工程特征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大部分可采用挖除①、②土层以③层粉砂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土,建议挖除深度达标高米较为适宜,因场地中有部分旧厂房基础埋深度最低在标高米左右,且业主从考虑场地土被污染深度角度出发,控制场地挖除土深度在标高米处也相宜;西北部③层粉砂下存在新近淤沉积的软弱粉质粘土下卧层,在1、2、3、4、5、6、15、16、17、18、21号楼及A区地下室(编号2号地下室)西北角及北边沿区间分布,厚度不等,变化大,层底坡度陡,作为下卧层,须作处理后方可做为建筑物地基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设计人员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6.4.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表8。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其设计、施工、检测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判定该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厚度较深且较厚时,其成桩质量好,搅拌容易,但到软土厚度较薄处有入土搅拌困难现象,场地施工条件较好;水泥搅拌桩施工方便,施工时对周围无噪声污染及泥浆排灌困难。但施工前须将上部杂填土及旧建筑物基础清除干净后才可进行施工,以保证搅拌深度、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与设计

场地内A 、B 、C

区均有半地下车库,且拟将②层土挖除,则基坑深度应达米左右,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但场地周边开阔,均无重要建筑分布,B 区西侧有居民住宅分布,但最近距离也有米,故建议施工时采取井点降水措施后按1:1比例放坡开挖,但因场地分布范围较大,应注意各分部施工前后的衔接关系,安排好基坑开挖之间的顺序,避免相互间的影响。如要做基坑支护,则设计参数见表9。

表9

7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勘察场地地貌类型为长江下游Ⅰ级阶地平原地貌地貌类型,拟建场区地层上部①、②、④-1层土均匀性差,工程性质差,强度低,场地大部地区③、④地层分布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

较均匀,属基本均匀地基;唯西北部分布有软弱粉质粘土下卧层,其范围在1、2、3、4、5、6、

15、16、17、18、21号楼及A 区车库(编号2号地下室)的西北角及北边沿区间,A 区西部15号楼处最深,勘探点15-1处达米,向东至6、7号楼及18、19号楼间逐步变浅并消失,A 区车库的西北角及北边沿分布厚度较小,最厚米,见79号剖面左侧。软弱粉质粘土下卧层平面分布范围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曲线示意标注部分。此软弱粉质粘土下卧层为古冲沟冲淤积土层,分布范围内其土层层底坡度较大,此范围内属不均匀地基。场地范围及邻近无影响稳定性的断裂破碎带通过。场地所属区域不存在浅埋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属地壳活动稳定区。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地在自然条件下是稳定的,适宜工程建设。

(2)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扬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特征周期值。属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3)场地浅部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拟建场区为湿润区,上部土层为饱和的强透水层,场地环境类型为II 类,且具长期浸水和干湿交替。因场区内原为化工生产区,业主很是重视,为此已专门委托专业单位对场区进行化学环境及腐蚀性进行评价,具体评

价结论及防腐措施详见专业单位的评价报告,建议设计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专业评价结论,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场地土经长期淋滤作用,②层粉土已被污染,业主拟对该层土采取挖除换填措施。

地基基础设计水位、抗浮设计水位均可按标高米考虑。 建议

(1)根据拟建工程特征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设计拟采用方案,拟建建筑物场地除西北部存在软弱下卧层部分外,其它大部分均可采用挖除①、②土层以③层粉砂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土,建议挖除深度达标高米较为适宜,A 区地下室西北角及北边沿区间有较薄的软弱粉质粘土下卧层分布,地下室如采用天然地基垡整板基础,建议对该部位上部结构采取加强刚度的措施。

(2)西北部1、2、3、4、5、6、15、16、17、18、21号楼因③层粉砂下存在新近淤沉积的软弱粉质粘土下卧层,且厚度不等,变化大,层底坡度陡,作为下卧层,须作处理后方可做为建

筑物地基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建议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3)因②土层富含地下水,地下水位较浅,基坑开挖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建议采用井点降水措施。

(4)基础施工时,请联系验槽。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工程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概况 1.2、勘察目的与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 1.2.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1.2.2、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 1.2.3、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 1.2.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 1.2.5、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 1.2.6、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1.2.7、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 1.2.8、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1.2.9、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1.2.10、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2013.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第3.1.4条确定: 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确定: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3.0.1条确定:拟建建筑为甲类建筑。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12条确定:拟建建

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 1.4 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书

塔吊固定式基础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60.8m,最高点为66.2m,建筑面积为36505㎡。 本工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设计为一类高度,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室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二、塔机设置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一台塔吊,型号为TC5613A塔式起重机,位于本工程车道区域,详细在图中3-1~3-2/1-10~1-12之间(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直接设置在底板下部,底板与塔吊基础连接做法详做法说明。 2、塔机用电独立设置配电箱,并设置在离塔机5米以外处。 3、地基周围,已清理场地,平整障碍物。 三、塔基计算 1、TC5613A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 最大起重量8T 最大工作幅度56m 最小工作幅度2.5m 回转速度0~0.8R/min 2、根据塔吊说明书中基础承受的荷载如表: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基土资料 1-1层为素土层,层厚0~1m 左右;

1-2层为粘土层,黄——灰黄色,可塑,层厚0.7~1m; 2层为淤泥层,灰~褐灰色,可塑~软塑壮,层厚1.3~1.7m; 3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3.9~6.6m。 4层为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层厚1.1~4m; 5-1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11.7~18.1m, 5-2层为粉质粘土层,灰色~青灰色,饱和,软塑,层厚11.2~20.7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勘察点位置,塔吊可参照Z16、Z17点,根据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800,塔吊基础设计为1.35m,可以知道塔吊基础位于第3层淤泥质粘土。 由于建筑物最高度为66.2m,地下室标高为-4.8m,塔吊的独立高度为72.8m。塔吊采用附着式,分别在塔吊自下而上30.5m和52m设置附着架。塔吊基础拟采用水泥搅拌 A、基础自重 G=25×5×5×1.35=843.75KN B、垂直荷载 F=Fv+超高部分=619+95=714KN C、水平荷载:F=30.3KN D、塔吊作用在基础上的弯距:M=1827+30.3×1.35=1868KN·M 2) 地基承载力计算 P max min =(G+N)/A±6M/b3=(843.75+714)/25±6×1868/53 得P max =62.31+89.66=151.97KN P min =62.31-89.66=-27.35KN 3)抗倾覆计算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X工程名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

地质勘察报告

无锡恒隆广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2007-8-38 一、工程概况 (一)前言 受无锡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无锡恒隆广场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设计提供依据。 拟建工程位于无锡市人民中路、后西溪路之间和健康路东侧,拟建物包括一座购物广场和二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3万m2,设计正负零为3.5m(黄海高程),购物广场共有7层,楼高32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西塔楼41层,高度216m,东塔楼47层,高度245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以上深度参照正负零,塔楼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其它为剪力墙结构。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开始现场野外施工,因拆迁原因,中间几次进场施工,到2008年12月15日结束,2008年12月25日提供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009年1月5日提供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顾问为凯达环球有限公司、结构顾问为迈进公司。 (二)勘察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根据本工程建筑类型,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如下: (三)勘察工作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按规范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工 作依据与工作量。 1.工作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版) (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8)《土的分类标准》 GB 145-90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6月版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2.地基设计等级、抗震等级、勘察等级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甲级。 (2).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以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照《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第3.1条划分: 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工程为一级;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工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O—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内容 1) 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 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 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 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 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行 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 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 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00 )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 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 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 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 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鹏辉大道北侧安置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1 前言 工程概况 受桐乡市崇福镇皮草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安置小区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场地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规划国道南侧,规划四路北侧,本次勘察拟建建筑为4F 的农民安置房共71幢,其中双联排建筑69幢、独幢建筑2幢,总建筑面积约68750平方米, 框架结构,总高度约14米,柱网尺寸:×米(2跨),最大单柱荷载1000KN,拟采用浅基础或桩基础形式。 岩土勘察工程等级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为乙级。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是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为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其主要任务如下: 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工程地质岩土层纵横向的空间分布规律、各地基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工程特征,分析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 查明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提出处理方案。 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计算参数,选择并评价基础方案。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适宜的桩型及桩端持力层建议,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析桩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变化幅度,并判定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 对场地20m范围内的饱和砂土、粉土进行液化判别、计算液化指数、确定液化等级;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勘察依据及所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500) 甲方、设计方对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行标《建筑工程地质钻探及取样技术标准》(JGJ/T87-2012) 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省标《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1065-2009) 省标《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 其它相关的规范及规程 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本工程勘察根据该场区附近的地质情况,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及场地施工条件,主要采用钻探和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1台XY-1型钻机和1台电脑化静力触探仪进场施工。本区块共布置91个勘探孔,其中钻探取土孔31个,双桥静力触探孔60个,钻探孔采用全孔泥浆护壁钻进。取样采用系统取样和土层控制取样,确保各土层满足统计要求,软土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采取,砂土及可塑以上粘性土土样采用普通取土器重锤少击方式采取,土样质量满足试验要求(Ⅰ~Ⅱ级)。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勘察工程地质包括报告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成都地质勘察报告 篇一:地勘报告包含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述; (3)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6)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7)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8)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9)必要的图件。

篇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次性勘察) 重庆市勘测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参与人员:报告编写:审核:(一次性勘察)陈翰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冯永能教授级高工注册号:何忠良 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号: 何忠良、陈小平、陈永川、李沙、朱维、任亚飞陈小平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江景雄 教授级高工 注册号: 重庆市勘测院 建设部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311018-KJ 二○一二年十一月 . . 目录 4.2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3 4.3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6 4.4 小区道路 .................................................................... ........................................... 24 4.5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 ....... 24 4.6 场地施工建议 ....................................................................

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DZ2013-20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勘察资质等级:乙级 资质证书编号:161136-ky 发证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写:*** 审核:*** 审定:***

工程负责人:*** 技术总监:*** 总经理:***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目录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二).勘察工作概况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 (二).地形、地貌 (三).岩土地层结构及特征 (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计算 (五).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六).地基承载力确定及变形参数 (七).不良地质作用与边坡稳定性评价三.地震 (一).历史地震 (二).发震背景 (三).地震效应 (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四.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二).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三).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五. 地基方案建议 (一).地基均匀性判定 (二).天然地基方案论证 六.结论及建议 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图1幅 2.工程地质剖面图1幅 3.钻孔柱状图2幅 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1张 5.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2张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1、工程概况 本拟建物位于************东段溢洪桥东,横跨河流。桥梁与河面高差约8m,因部分地段地形复杂,钻孔未能施工到位。详细情况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本场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丘陵地貌,分布着冲沟和河流,河流南北岸主要是河流冲积的河漫滩地层,边坡土质相对较好,线路与河流基本垂直。河流常年有水。 受*******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该工程段的详勘工作。钻孔测量、土工试验等均由我公司岩土工程公司完成,于2013年3月26日开始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拟建物特征 本次主要提供******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东段过河热力管道的岩土勘察工作,本工程段沿溢洪桥东侧跨河线状布置。 3、勘察目的 本工程是集选线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于一体的一次性详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以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等有关规范的相应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X工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2012年12月29日开始,2013年1月10日结束。完成的具体工作量见表1.4.2-1、勘探点信息一览表1.4.2-2。 表1.4.2-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工程地质勘察中所获技术资料全面系统的总结,是工程设计和施工所依据的文件。报告书由文字和图表两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 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按若干章节进行叙述。一般由序言、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分析、结论和建议等章节组成。 (1)序言。包括工程名称、设计单、委托单、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勘探方法、技术标准、工作量、勘察期限和其他必要的说明。 (2)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场地地理置、所处行政区划、地形地特征、地震烈度、气象水文条件等。 (3)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成;地层的成因和年代、岩性、埋藏条件和分布规律;地质构造情况、结构面产状、接触关系、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饱和粉土和砂土液化的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和发育情况;特殊土的岩性和分布;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含水层渗透性、水、水质等。 (4)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各单元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提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确定设计所需的各计算参数和地基承载力。 (5)工程分析。包括地基土的变形分析和沉降预测,特殊性土的改造利用

分析,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的技术论证,地基液化势分析,高边坡、深开挖的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的岩土应力分析等。 (6)结论和建议。包括对设计施工所需参数提出可供选择的数据,推荐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和防治措施的建议,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和设计施工应注意的事项等。 图表部分 一般工程都必须提供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各种原试验成果图、室内试验成果表和水质分析成果表等。此外,根据不同类型、特点和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可有选择地提供专题工程地质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地下水等高线图、基岩埋深图、坝基渗透剖面图、展示岩土性质的平面图和立体图、边坡或滑坡的稳定性计算剖面和计算成果图表、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图表等。

[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编制单位: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年10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 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 (3) (一)区域地质构造 (3) (二)工程地层特征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5) (一)水文地质条件 (5) (二)水文地质试验 (5) (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 (6) 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8) (一)岩石力学性质 (8) (二)工程地质评价 (8) 六、综合测井测试 (10) 七、封孔情况 (13) 八、结论 (13)

附图、附表 图号顺序号比例尺 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 2 2-1 SSZ-6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 3 3-1 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 4 4-1 综合测井成果图 附表: 附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 附表:岩石鉴定报告 附表:水质检验报告 其它:岩芯照片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评隧道SSZ-6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一、概况 黄竹坪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设计钻孔SSZ-6,里程为DK320+700右15m处。为查明隧道沿线两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特委托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南广铁路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的钻探任务。 我公司受理业务后,迅速组织精干的技术人员、设备物质及资金,采用XY-300型钻机,于2008年7月23日进场,设备安装调试后于2008年8月3日至2008年8月11日完成钻探任务(终孔深度为150.0m),尔后又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岩、水样的采取送验和电测井工作,直至2008年8月21日全部竣工,历时30天,共完成如下工作量(见表1、表2) 钻探施工期间,我公司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钻探规程》等规程规范施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

地质勘察报告(修改)

1前言 1.1工程概况 肥乡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全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879万m3,人均占有量为191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属极度资源型缺水地区。 邯郸市肥乡区景观水系及路网工程PPP项目水系引水工程计划在利用已建的东风渠程寨泵站和已铺设的直径1.0米以上管道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管道铺设延伸,将东风渠的黄河水引入城区、引入水系。以补充岳城水库引水不足,高标准解决肥乡城区水系水源问题,彻底打造肥乡区主城区和团结渠景观水系,完善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美丽肥乡、富裕肥乡、宜居肥乡。 本次工程拟建在原管道南侧布置新管道,东段位于原管道DN1000mm变DN800mm上游,在原管道上开设三通,并在原管道分叉后和新铺管道首部安装控制阀门。新铺管线位于五排支渠道北坡坡顶下方,管道铺设至民有二干渠城南堡节制闸下游,以便利用城南堡节制闸控制民有渠回水长度,减少水量损失。本次工程管道0+000-1+640段埋深5.26-6.25m,桩号1+640-8+778段埋深2.10-4.24m,采用材质为DN1000mm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法为明挖施工法。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我院承担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1.2勘察目的 为本次工程提供地质资料,本次勘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查明管线沿线的地层结构,岩土性质。

(2)查明管道沿线场地内是否有不良的地质现象。 (3)查明地下水状况,承压水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头压力,环境水的腐蚀性。 (4)提供管道地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并提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建议值。 (5)查明场地是否有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地层提出治理措施。 (6)提供地基变形参数。 (7)提出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 (8)对管道地基进行合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9)针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工作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3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特征及场地的地质特征,本次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为: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2)《水利水电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4)《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2013)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书(doc 7页)

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书(doc 7页)

塔吊固定式基础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60.8m,最高点为66.2m,建筑面积为36505㎡。 本工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设计为一类高度,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室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二、塔机设置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一台塔吊,型号为TC5613A塔式起重机,位于本工程车道区域,详细在图中3-1~3-2/1-10~1-12之间(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直接设置在底板下部,底板与塔吊基础连接做法详做法说明。 2、塔机用电独立设置配电箱,并设置在离塔机5米以外处。 3、地基周围,已清理场地,平整障碍物。 三、塔基计算 1、TC5613A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 最大起重量8T 最大工作幅度56m 最小工作幅度2.5m 回转速度0~0.8R/min 2、根据塔吊说明书中基础承受的荷载如表: 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倾覆力矩抗扭距工况619.0 30.3 1827.0 332 非工况526.3 62.0 2392.5 0.0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基土资料 1-1层为素土层,层厚0~1m 左右;

1-2层为粘土层,黄——灰黄色,可塑,层厚0.7~1m; 2层为淤泥层,灰~褐灰色,可塑~软塑壮,层厚1.3~1.7m; 3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3.9~6.6m。 4层为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层厚1.1~4m; 5-1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11.7~18.1m, 5-2层为粉质粘土层,灰色~青灰色,饱和,软塑,层厚11.2~20.7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勘察点位置,塔吊可参照Z16、Z17点,根据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800,塔吊基础设计为1.35m,可以知道塔吊基础位于第3层淤泥质粘土。 由于建筑物最高度为66.2m,地下室标高为-4.8m,塔吊的独立高度为72.8m。塔吊采用附着式,分别在塔吊自下而上30.5m和52m设置附着架。塔吊基础拟采用水泥搅拌 1 A、基础自重 G=25×5×5×1.35=843.75KN B、垂直荷载 F=Fv+超高部分=619+95=714KN C、水平荷载:F=30.3KN D、塔吊作用在基础上的弯距:M=1827+30.3×1.35=1868KN·M 2) 地基承载力计算 P max min =(G+N)/A±6M/b3=(843.75+714)/25±6×1868/53 得P max =62.31+89.66=151.97KN P min =62.31-89.66=-27.35KN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1 概述 1.1 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行政区域属于崇左市大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5′~107°09′,北纬22°36′~22°56′,拟建项目路线起于大新县雷平乡,与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相接,经勘圩、排塘、硕龙至下雷,路线全长约60Km,附加硕龙支线3.7 Km。 本项目于二○○七年五月至二○○七年七月进行了现场勘察,并于二○○七年七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1.2.1 勘察目的 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位置及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1.2.2 主要任务 (1)查明拟建项目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场地要素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查明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地质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变形和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定量评价。 (3)查明各隧道隧址区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各方案的比选论证及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4)查明场地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5)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大型公路工程建筑物场地进行必要的地震烈度鉴定或地震安全性评价。 (6)提供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1.2.3 工作依据 1.2.3.1 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51-93)。 (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 (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1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1.2.3.2 已有技术成果 北京中咨路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西雷平至下雷公路可研报告》。 1.3 勘探点的布设与勘察方法 1.3.1 勘探点的布设 (1) 一般路基勘探点 一般路基结合小桥涵位置布设勘探点,每处小桥涵布置1个勘探点孔,在其之间特征路基段增加路基勘探点。勘探方法小桥、盖板涵、高路堤、不良地质路段采用钻探,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工X 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 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 文件?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 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 2000 )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 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 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 布设,详见“坝址区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

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 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 1.4.2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 日至12 月28 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2012 年12 月29 日开始,2013 年1 月10 日结束。完成的具体工作量见表1.4.2-1 、勘探点信息一览表1.4.2-2。 表1.4.2-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4.2-2 勘探点信息一览表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取样、压水试验、室内试验等多种勘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现将采用的勘探方法和使用的相应仪器设备介绍如下: 1)勘探点测放:利用水库坝顶右岸A 、左岸B 二点及高程点A 使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依次放样各孔实地位置并测定孔口高程,成果属假设坐标系及黄海高程系统。 2)钻探及取样:采用XY -100 型油压钻机1 台套,每回次控制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