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基本原理(整理)

变压吸附基本原理(整理)
变压吸附基本原理(整理)

变压吸附技术

一、概况:

变压吸附(简称PSA)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它有如下优点:(1)产品纯度高。(2)一般可在室温和不高的压力下工作,床层再生时不用加热,节能经济。(3)设备简单,操作、维护简单。(4)连续循环操作,可完全达到自动化。因此,当这种新技术问世后,就受到各国工业界的关注,竞相开发和研究,发展迅速,并日益成熟。

1960年Skarstrom提出PSA专利,他以5A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用一个两床PSA装置,从空气中分离出富氧,该过程经过改进,于60年代投入了工业生产。70年代,变压吸附技术的工业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应用在氧氮分离、空气干燥与净化以及氢气净化等。其中,氧氮分离的技术进展是把新型的吸附碳分子筛与变压吸附结合起来,将空气中的O2和N2加以分离,从而获得氮气。随着分子筛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以及变压吸附工艺的不断改进,使产品纯度和回收率不断提高,这又促使变压吸附在经济上立足和工业化的实现。

二、基本原理:

利用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有选择性,即不同的气体(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有差异和一种特定的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吸附剂的再生。变压吸附脱碳技术就是根据变压吸附的原理,在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加压吸附原料气中的CO2等杂质组分,而氢气、氮气、甲烷等不易吸附的组分则通过吸附床层由吸附器顶部排出,从而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而通过降低吸附床的压力是被吸附的CO2等组分脱附解吸,使吸附剂得到再生。

吸附器内的吸附剂对不同的组分的吸附是定量的,当吸附剂对有效组分的吸附达到一定量后,有效组分西欧哪个吸附剂上能有效的解吸,使吸附剂能重复使用时,吸附分离工艺才有实用的意义。故每个吸附器在实际过程中必须经过吸附和再生阶段。对每个吸附器而言,吸附过程是间歇的,必须采用多个吸附器循环操作,才能连续制取产品气。

多床变压吸附的意义在于:保证在任何时刻都有相同数量的吸附床处于吸附

状态,使产品能连续稳定地输出:保证适当的均压次数,使产品有较高的回收率。

任何一种吸附对于同一种吸附气体(吸附质)来说,就吸附平衡情况下,温度越低,压力越高,吸附量越大。反之,温度越高,压力越低,则吸附量越小。因此,气体的吸附分离方法,通常采用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两种循环过程。

如果压力不变,在常温或低温的情况下吸附,用高温解吸的方法,称为变温吸附(简称TSA)。显然,变温吸附是通过改变温度来进行吸附和解吸的。变温吸附操作是在低温(常温)吸附等温线和高温吸附等温线之间的垂线进行,由于吸附剂的比热容较大,热导率(导热系数)较小,升温和降温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操作比较麻烦,因此变温吸附主要用于含吸附质较少的气体净化方面。

如果温度不变,在加压的情况下吸附,用减压(抽真空)或称常压解吸的方法,称为变压吸附。可见,变压吸附是通过改变压力来吸附和解吸的。变压吸附操作由于吸附剂的热导率较小,吸附热和解吸热所引起的吸附剂床层温度变化不大,故可将其看成等温过程,它的工况近似地沿着常温吸附等温线进行,在较高压力(P2)下吸附,在较低压力(P1)下解吸。变压吸附既然沿着吸附等温线进行,从静态吸附平衡来看,吸附等温线的斜率对它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和吸附量的之间的关系可这样描述:PH表示吸附压力,PL表示解吸压力,PH与PL的吸附量的差就是有效吸附量。

吸附常常是在压力环境下进行的,变压吸附提出了加压和减压相结合的方法,它通常是由加压吸附、减压再生组成的吸附——解吸系统。在等温的情况下,利用加压吸附和减压解吸组合成吸附操作循环过程。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并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减少,同时在减压过程中,放出被吸附的气体,使吸附剂再生,外界不需要供给热量便可进行吸附的再生。因此,变压吸附又称等温吸附,无热再生吸附。

三、基本步骤:

单一的固定吸附床操作,无论是变温吸附还是变压吸附,由于吸附剂需要再生,吸附是间歇式的。因此,工业上都是采用两个或者更多的吸附床,使吸附床的吸附和再生交替(或者循环)进行,保证整个吸附过程的连续。

变压吸附循环过程有三个基本工作步骤:

a.压力下吸附:吸附床在过程的最高压力下通入被分离的气体混合物,

其中强吸附组分被吸附剂选择性吸收,弱吸附组分从吸附床的另一端

流出。

b.减压解吸:根据被吸附组分的性能,选用前述的降压、抽真空、冲洗

和置换中的几种方法使吸附剂获得再生。一般减压解吸,先是降压到

大气压力,然后再用冲洗、抽真空或置换。

c.升压:吸附剂再生完成后,用弱吸附组分对吸附床进行充压,直到吸

附压力为止。接着又在压力下进行吸附。

四、再生常用方法:

变压吸附在加压下进行吸附,减压下进行解吸。由于循环周期短,吸附热来不及散失,可供解吸之用,所以吸附热和解吸热引起的吸附床温度变化一般不大,波动范围仅在几度,可近似看作等温过程。常用减压吸附方法有以下几种:

a.降压:吸附床在较高压力下吸附,然后降到较低压力,通常接近大气

压,这时一部分吸附组分解吸出来。这个方法操作简单,单吸附组分

的解吸不充分,吸附剂再生程度不高。

b.抽真空:吸附床降到大气压以后,为了进一步减少吸附组分的分压,

可用抽真空的方法来降低吸附床压力,以得到更好的再生效果,但此

法增加了动力消耗。

c.冲洗:利用弱吸附组分或者其他适当的气体通过需要再生的吸附床,

被吸附组分的分压随冲洗气通过而下降。吸附剂的再生程度取决于冲

洗气的用量和纯度。

d.置换:用一种吸附能力较强的气体把原先被吸附的组分从吸附剂上置

换出来。这种方法常用于产品组分吸附能力较强而杂质组分较弱即从

吸附相获得产品的场合。

变压吸附过程中,采用哪种再生方法是根据被分离的气体混合组分性质、产品要求、吸附剂的特性以及操作条件来选择,通常是由几种再生方法配合实施的。应当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再生,再生结束后,吸附床吸附质的残余量不会等于零,也就是说,床内吸附剂不可能彻底再生。这部分残余量也不是均匀分布在吸附床内各个部位。

五、吸附剂的选择:

吸附剂的良好吸附性能是吸附分离过程的基本条件,在变压吸附过程中吸附剂的选择还要考虑解决吸附和解吸之间的矛盾。例如对于苯、甲苯等强吸附质就要用对其吸附能力较弱的吸附剂如硅胶,以使吸附容量适当,又有利于解吸操作。而对于若吸附质如甲烷、氮、一氧化碳等,就需要选用吸附能力较强的吸附剂如分子筛,以期吸附容量大些。选择吸附剂的另一要点是组分间的分离系数尽可能大。(某组分吸附平衡时在吸附床内的总量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死空间中,另一部分被吸附剂所吸附,其总和叫做某组分在吸附床内的存留量:弱吸附组分和强吸附组分各自在死空间中含有的量站床内存留量的比值之比称为分离系数。)分离系数越大分离越容易。在变压吸附中被分离的两种的分离系数不宜小于2。

在吸附床运行过程中因床内压力周期变化,气体短时间内进入、排出,吸附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减少破碎和磨损。被分离的气体如果含有象机械润滑油、煤焦油之类的物质,那么在吸附过程中,这些油性物质会粘附在吸附颗粒的表面,堵塞吸附剂内的通道,使吸附剂失去吸附能力。粘附有油类物质的任何吸附剂,不管采用升温还是降压抽空的再生方法,都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对气体中的含油量必须严格控制,有的场合就需要增设除油设施,以免吸附剂在使用中失效。

变压吸附分离气体混合物所采用的常用吸附剂

分离组分复杂、类别较多的气体混合物,常需要选用几种吸附剂,这些吸附剂可按吸附分离性能依次分层装填在同一吸附床内,有的情况也可分别装填在几个吸附床内。

六、氮氧分离技术:

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首先进入冷干机脱除水分,然后进入由两台吸附塔组成的PSA制氮装置,利用塔中装填的专用碳分子筛吸附选择性地吸附掉O2、CO2等杂质气体组分,而作为产品气N2将以99%的纯度由塔顶排出。在降压时,吸附剂吸附的氧气解吸出来,通过塔底逆放排出,经吹洗后,吸附剂得以再生。完成再生后的吸附剂均压升压和产品升压后又可转入吸附。两塔交替使用,达到连续分离空气制氮的目的。用碳分子筛制氮主要是基于氧和氮在碳分子筛中的扩散速率不同,在0.7-1.0Mpa压力下,即氧在碳分子筛表面的扩散速度大于氮的扩散速度,是碳分子筛优先吸附氧,而氮大部分富集于不吸附相中。碳分子筛本身具有加压时对氧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氧的吸附量减少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采用变压吸附进行氧、氮分离。从而得到99.99%的氮气。

变压吸附空气制氧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初,并于70年代实现工业生产。在此之前。传统的工业空分装置大部分采用深冷精馏法(简称深冷法)。80年代以来至今Cax和Lix等高吸附分离性能的分析筛的相继开发利用和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得变压吸附空分技术得到迅速地发展,与深冷空分装置相比,PSA过程具有启动时间短和开停车方便、能耗较小和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和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小和土建费用低等特点。在不需要高纯氧的中小规模(小于100吨/天,相当于3000Nm3/h)氧气生产中比深冷法更具有竞争优势。广泛的应用于电炉炼钢、有色金属冶炼、玻璃加工、甲醇生产、碳黑生产、化肥造气、化学氧化过程、纸浆漂白、污水处理、生物发酵、水产养殖、医疗和军事等诸多领域。四十多年来变压吸附空分制氧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分制氧吸附剂和其吸附理论的研究方面,二是空分制氧工艺循环过程的研究方面。国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早,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相对较缓。直至进入九

十年代以来,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的优越性才逐渐被国人认可,近几年各种流程的设备相继投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七、氢气提纯装置的应用: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与提纯技术成为大型化工工业的一种生产工艺和独立的单元操作过程,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变压吸附制氢工艺中吸收压力一般在0.8-2.5Mpa范围内,早期变压吸附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限制,在于缺乏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回收和利用吸附结束时存留在吸附床内死空间的产品组分。在最初的二床流程中,一个吸附床吸附,另一床再生,每隔一定时间互相交替。吸附结束后床内死空间气体随降压而损失了,吸附压力越高损失就越大。为了提高回收率,除了研制性能优良的吸附剂和改善操作条件以外,关键还在于改善工艺流程。

目前工业上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多床变压吸附工艺,它的主要实施方案是,根据吸附的状态特性将吸附操作在穿透点之前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结束。这样吸附床出口端就有一部分吸附剂尚未利用,然后将该吸附床与一个已完成解吸并等待升压的吸附床联通,两床压力均衡,这样即回收了吸附床死空间中的有用组分又利用力其中的能量。一般来说,均压次数增加,产品回收率上升,氮吸附床数也要增加。多床变压吸附工艺应用最广的是四床流程。为了便于了解起见,现以其中一个吸附床(A床)所经历的七个步骤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1、吸附

原料气自下而上通过A床,在过程最高压力下选择吸附各种杂质,未被吸附的纯氢从吸附床顶部引出,其中大部分作为产品输出,另一部分用于别的吸附床的最终升压。吸附步骤是在吸附前沿未到达床的出口端时即停止,使吸附前沿和床出口端之间保留一段好没有使用的吸附剂。

2、均压降

吸附步骤完成后,A床停止进入原料气。与已再生完成处于过程最低压力的C床以出口端相连进行均压。均压完成后两床压力各为吸附压力的二分之一,此时A床的吸附前沿向前推进,但还未到达床的出口端。均压降的气体纯度和产品基本一致。此步骤对C床来说叫做均压升,回收了吸附床死空间中大部分产品和它的能量。

3、顺向放压

A床继续从出口端降压,降压的气体用于冲洗已逆向放压到过程最低压力的D床。顺向放压结束时的压力控制在吸附前沿刚好到达出口端而还未穿透为止。此步骤的顺向放压气体基本上是纯的,利用这股气体使D床吸附剂进一步再生。

4、逆向放压

顺向放压终止时A床内吸附剂已全部吸附杂质,于是将床内剩余气体从入口端排出,降到过程最低压力(一般为大气压)。在此步骤中床内吸附的杂质由于压力下降而释放,大部分随气流带走。

5、冲洗

利用B床顺向放压的气体在过程最低压力下对A床进行冲洗以进一步降低杂质分压,消除残留于床内的杂质。

6、均压升

冲洗完成后A床的吸附剂基本再生完毕,此时开始进行再次吸附前的升压准备,在此利用C床均压降的产品对A床进行充压,达到吸附压力的一半。

7、最终升压

然后用D床生产中的一部分把A床充压到过程的最高压力,及吸附压力。至此,A床完成了一个吸附——再生循环,并将重新开始吸附进入下一个循环。

其他三床的工作步骤与A床相同,只是时序安排错开四分之一周期。此流程通过均压和顺向放压两个步骤回收了吸附床死空间中的大部分产品组分和它的能量,提高了产品回收率,同时用于充压的产品气量减少,产品气的压力波动也相应减少。在升压过程中,纯氢都是从吸附床出口端充入,这样床内极少量的杂质会被推向入口端,起到了床内吸附剂更新的作用。此法从变换气中制取纯氢,产品纯度可达99.99-99.999%,氢的回收率75-80%。为了进一步减少产品的损失,还可采用二次均压法,使逆向放压时的压力更低,均压升之后的压力更高,其回收率比一次均压法提高5-7%。

除了四床流程外,工业上根据装置增大和吸附压力上升还相应采用的有五床、八床和十床流程等等。多床变压吸附流程只要改变床内吸附剂类型和配比,都可适用于从几乎所有的富氢气源(如变换气、合成氨弛放气、甲醇尾气、焦炉煤气、炼厂气、城市煤气等)中回收氢,也能适用于其它从气体相获得产品组分

的场合,例如从天然气中除去C2以上的烃类、从变换气中脱去二氧化碳等等。

(一)在石化尾气回收氢的应用:

根据石化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Mt/a,催化加工能力5.7Mt/a,为了充分利用干气资源,建设了0.1Mt/a催化干气制乙苯/苯乙烯联合装置。经联合装置排出的烃化尾气和脱氢尾气含有非常可观的氢气,如果将其作为燃料烧掉,每年要烧掉纯氢约3500吨,十分可惜。如果将烃化尾气和脱氢尾气中的氢气提纯出来,用于满足当时在建的加氢精制装置的需要,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可避免采用轻油或炼厂气蒸汽转化法制氢所具有的投资高、能耗大的缺点。1999年4月大连石化工建成了设计处理能力20000 Nm3/h烃化尾气PSA氢提纯装置,它以催化裂化干气或烃化尾气、脱氢尾气和加氢尾气为原料。生产合格氢气产品,为国内炼油厂资源的综合利用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其原理是:利用装在立式压力容器内的辛化硅胶,活性炭、分子筛等固体吸附剂,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杂质选择性的吸附。由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沸点不同,根据易挥发的不易吸附,不易挥发的易被吸附的性质,将原料气通过吸附床层,氢以外的其余组分作为杂质被吸附剂选择性的吸附,而沸点低、挥发度高的氢气基本上不背吸附,以大于98%(v)左右的纯度离开吸附床,从而达到与其他杂质分离的目的。

大连石化公司烃化尾气制氢装置原料气品种繁多,正常情况下使用乙苯装置来的烃化尾气、乙苯装置来的脱氢尾气、加氢装置返回的加氢尾气及部分催化干气,在乙苯装置停车时单独使用催化干气;原料气组分复杂,除氢气外,还有一定量的N2、O2、CO、CO2、CH4、C2H4、C2H6及C5+等烃类组分。吸附压力低,仅有0.50Mpa左右。为了保证装置的可靠性和产品的质量和回收率,因此就决定了该装置采用了先进可靠的“前处理+TSA+VPSA+脱氧”工艺流程。原料气首先经前处理除去少量液滴和部分C6。再经变温吸附(TSA)除去C5+以上组分,最后经变压吸附(VPSA)和脱氧过程,实现氢气与各种杂质的分离。

TSA系统由2个吸附塔(A、B)组成,运行时一塔始终处于吸附状态,而另一塔始终处于再生状态,两塔交替使用,每个塔每次工作要经历吸附、降压、加热抽空、冷却、加压等5个循环步序,以保证连续净化原料气,净化后的混合气原料气进入VPSA部分。以A塔为例说明:原料气经前处理塔后进入A吸附

塔,在塔内饱和水和C5以上组分被吸附剂吸附。吸附到一定程度,开始逆向放压,当塔内压力降至0.02Mpa时,用VPSA部分排出的真空解吸气经加热器加热到120-170℃左右后,逆着吸附方向冲洗吸附床层,使其中的杂质得以脱附,所脱附的杂质被真空泵抽入真空解吸气缓冲罐。脱附完毕后,停止加热解吸气,继续逆着方向,直接用常温下的真空解吸气冲洗吸附床层,使之逐渐冷却至常温,该真空解吸气同样被真空泵抽入真空解吸气缓冲罐中,最终它们和VPSA部分的真空解吸气一起被尾气压缩机排入低压瓦斯管网。冷却结束后,用经过净化的B 塔原料气对A塔进行充压,使A塔压力与原料气压力接近。至此,A塔完成一次循环,可以进行下一周期吸附过程。

VPSA变压吸附系统有6个塔,采用6-2-3方式工作,即始终有2个塔处于吸附状态,4个塔处于再生状态,工艺步序完全相同,只是各步序的运行时间上依次错开1/2个吸附时间。若某一塔出现故障时,启动自动切塔与恢复程序,可将其脱出工作线,让剩余的5个塔转入5-2-2方式工作。经过TSA系统处理过的净化气自下而上进入吸附塔床层,一次性除去氢气以外的绝大部分杂质(仅剩少量N2、CH4、O2),获得纯度大于98%的粗氢气,大部分进入产品脱氧部分,只有一小部分作为其他塔的最终充压用气。当吸附塔吸附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对吸附剂进行再生。本工艺采用均压降压、逆放、抽真空、均压升压、产品气升压的方法,实现吸附剂的再生。

其工艺流程简述如下:来自乙苯/苯乙烯和加氢装置的各种尾气经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原料气缓冲罐,除去其中的大部分反烃化料液体,再进入前处理塔,吸附掉气体中夹带的少量液滴和部分C6,然后进入TSA系统,在常温下除去混合原料气中C5以上的组分。之后进入VPSA系统,在6个塔循环操作、交替吸附的作用下生产出粗氢气在进入脱氧塔,若氧含量满足工艺要求,可不经脱氧塔直接进氢气压缩机压缩后送出装置。TSA和VPSA再生时用真空泵抽真空,排出的解吸气经尾气压缩机送入低压瓦斯管网。

总评:(1)采用成熟、先进的变压吸附氢气提纯技术,利用炼厂气副产品,生产出纯度高达99%的氢气产品,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即减少了污染,又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2)实践证明,烃化尾气变压吸附氢提纯技术在工业上是可行的,她完全可以满足装置处理多种复杂原料气的需要,且吸附压力价较低,

无须增设加压设备,降低了装置的投资。(3)该装置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无须单独设置操作员,且具有联锁功能,为装置的安全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1、在宝钢的应用(06年文)

宝钢一、二期建设中引进了德国鲁奇公司3台压力水电解槽,制氢能力600m3/h,三期工程中引进德国林德公司的焦炉煤气五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制氢能力3000 m3/h。氢气主要用于氩精致、冷轧热处理退火炉、化产苯加氢装置和钢管光亮退火炉等。在“十五”项目建设中,宝钢引进了一套德国林德公司的焦炉煤气五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制氢能力2000 m3/h,主要满足新建冷轧用氢和公司用氢平衡。

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的副产物,除含大量氢、甲烷外,还有苯族化合物、萘、有机硫、无机硫、氮氧化物、氨、焦油等微量组分。

宝钢焦炉煤气主要成分组成

流程简介:焦炉煤气在进变压吸附之前进行煤气净化,这样便减轻预吸附塔的负担,增加了预吸附剂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氢气质量。焦炉煤气二级喷脱盐水螺杆式压缩机(1台,加压到0.75Mpa),中间冷却系统(2套,互为备用),预吸附塔(2台,1台吸附,1台再生,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吸附塔(5台,2

台吸附,3台处于再生相应步骤,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硅胶和(沸石)分子筛,吸附出口氢气纯度≥99.97%),氧化器(1台,镀钯触媒),干燥器(2台,干燥剂为4A分子筛)。(产品纯度≥99.999%,含氧量≤1×10-6,露点≤-60℃)。

工艺介质和设备状况是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例如入口焦炉煤气的氢比例影响到变压吸附的负荷高低;杂质含量如硫化氢、焦油等影响到预吸附剂、吸附剂、脱氧剂的寿命;煤气压缩机工作状况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煤气成分和物理参数的变化,特别是一氧化碳成分和温度变化可能会引起吸附塔吸附步骤的变化;吸附出口的氢气纯度决定了吸附塔的吸附时间,时间决定了系统必须达到高吸附效率。另外入口煤气温度必须保持在系统设计温度下,太高的温度会增加煤气水分含量并且造成吸附性能的下降;太低的温度将引起严重的解析并且出现冷冻结霜现象。

宝钢实际运行常存在的两种运行故障:(1)气动阀门位置报警:气动阀门位置报警是实际生产运行中最普遍的故障现象,这个故障在计算机画面上会显示出来。气动阀门位置报警直接引起吸附塔停运,若一个吸附塔的阀门出现报警,吸附系统可以从五塔转化为四塔运行,若两个塔出现此故障,吸附系统只能停运。考虑到气动阀门运行切换很频繁,现场环境的好坏,包括温度、灰尘、雨水是影响到气动阀门正常运行的主要的根本原因,为此在变压吸附系统阀台增设防尘防雨棚,现场运行效果良好。(2)氢气纯度超标:在正常运行中产品质量是能够保证的,但也会发生质量问题。质量问题通常由两种因素引起,一是变压吸附系统入口温度的变化,另一种原因则是吸附剂穿透失效。生产运行中可以从变压吸附系统吸附塔的前后压差来判断吸附剂是否失效,若前后压差≥0.1Mpa,此时吸附剂接近失效,则需及时更换吸附剂,以避免出现氢气纯度超标,影响后续工段。

随着变压吸附技术的逐步完善,设备过关,微机控制管理,从各种含氢气体中提取氢气的变压吸附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变压吸附制氢与传统的水电解制氢相比具有投资少、综合能耗低、投资回收期短、工艺简单、设备紧凑、占地小、操作弹性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利、开停机方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的选择和设计注意:

(1)作为主要设备的吸附塔在工作种要承受交变应力载荷,目前国外均采用美国ASME规范,以疲劳分析为基础进行设计。疲劳设计曲线是建立在以光

滑试件的疲劳试验基础上的,此疲劳设计曲线相对于试验数据有一个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已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分散度、试件尺寸、表面光滑度、操作条件、实验室环境因素及平均应力等的影响。吸附塔除在结构上要按疲劳要求进行设计外,还要以静压力进行温度计算和以交变应力幅来验算耐疲劳能力。通过设计验算耐疲劳能力。通过设计验算合格的吸附塔寿命可达12万h。

(2)变压吸附选用的煤气压缩机采用喷脱盐水二级螺杆式加压机,使叶轮、机壳上不易结晶,另一作用又净化了煤气。

(3)变压吸附生产对吸附剂有较高的要求,如吸附剂的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吸附性好、吸附容量大等,目前国内合资长厂生产的5A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的性能已接近要求,某些指标已超过引进的吸附剂,只有活性炭的指标稍差一些。

(4)要利用集散控制实现制氢装置动态工艺流程的控制、系统诊断、系统报警、打印等功能,并配置了完全模拟手操器、显示器、电气按钮和指示灯的操作系统,具备完成众多调节阀门的自动/手动、串级控制以及改变设定值、报警指示功能。利用色谱仪(在线)对气体中CH4CON2CO2含量进行检测,最终与控制机构成为闭环控制系统。

变压吸附原理

1.什么叫吸附? 答:当气体分子运动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固体表面原子剩余引力的作用,气体中的一些分子便会暂时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些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浓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吸附物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按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引力场的性质,吸附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2.气体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当气体是混合物时,由于固体表面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引力差异,使吸附相的组成与气相组成不同,这种气相与吸附相在密度上和组成上的差别构成了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基础。 伴随吸附过程所释放的热量叫吸附热,解吸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叫解吸热。气体混合物的吸附热是吸附质的冷凝热和润湿热之和。不同的吸附剂对各种气体分子的吸附热均不相同。 3.什么叫化学吸附?什么叫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即吸附过程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在化学吸附中,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将发生反应生成表面络合物,其吸附热接近化学反应热。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才能进行。通常条件下,化学吸附的吸附或解吸速度都要比物理吸附慢。石灰石吸附氯气,沸石吸附乙烯都是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van der Waais)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分子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此力也叫作范德华力。由于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其内部分子不同,存在剩余的表面自由力场,当气体分子碰到固体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就被吸附,并释放出吸附热。在被吸附的分子中,只有当其热运动的动能足以克服吸附剂引力场的位能时才能重新回到气相,所以在与气体接触的固体表面上总是保留着许多被吸附的分子。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所引起的吸附,其吸附热较低,接近吸附质的汽化热或冷凝热,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气体也较容易地从固体表面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物理吸附通常分为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 4.变压吸附属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变压吸附过程系纯物理吸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 5.变压吸附常用吸附剂有哪几种?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变压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分子筛等,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吸附材料。气体吸附分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吸附剂的性能,因此选择吸附剂是确定吸附操作的首要问题。 硅胶是一种坚硬、无定形链状和网状结构的硅酸聚合物颗粒,分子式为SiO2.nH2O,为一种亲水性的极性吸附剂。它是用[wiki]硫酸[/wiki]处理硅酸钠的水溶液,生成凝胶,并将其水洗除去硫酸钠后经干燥,便得到玻璃状的硅胶,它主要用于干燥、气体混合物及[wiki]石油[/wiki]组分的分离等。工业上用的硅胶分成粗孔和细孔两种。粗孔硅胶在相对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吸附剂重量的80%以上,而在低湿度条件下,吸附量大大低于细孔硅胶。 活性氧化铝是由铝的水合物加热脱水制成,它的性质取决于最初[wiki]氢[/wiki]氧化物的结构状态,一般都不是纯粹的Al2O3,而是部分水合无定形的多孔结构物质,其中不仅有无定形的凝胶,还有氢氧化物的晶体。由于它的毛细孔通道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故又称活性氧化铝。它对水有较强的亲和力,是一种对微量水深度干燥用的吸附剂。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它的干燥深度可达[wiki]露点[/wiki]-70℃以下。 活性炭是将木炭、果壳、煤等含碳原料经炭化、活化后制成的。活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药剂活化法和气体活化法。药剂活化法就是在原料里加入氯化锌、硫化钾等化学药品,在非活性气氛中加热进行炭化和活化。气体活化法是把活性炭原料在非活性气氛中加热,通常在700℃以下除去挥发组分以后,通入水蒸气、二氧化碳、烟道气、空气等,并在700~1200℃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使其活化。活性炭含有很多毛细孔构造,所以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因而它用途遍及水处理、脱色、气体吸附等各个方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H2S,混合气体处理量为2500m3/h,其中含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出气体中含0.02%(体积分数),利用清水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1.2操作条件: (1)压力:常压 (2)温度:20℃ (3)填料类型:自选 (4)工作日:300天/年,24小时运行 1.3设计任务: 完成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2.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2.1基础物性参数: 2.1.1液体物性参数: 对于低浓度的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以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 查得:由参考书】 【2 20℃时水的密度为:ρL =998. 2Kg/m3 粘度为:μL =1.005mPa.S=3.618 Kg/(m ·h) 表面张力为:δL =72.7(dyn/cm)=942192 (Kg/h 2) 查得:由参考书】【3 H 2S 在水中的扩散系数: D L =7.4x10-8x 1256 .02 1 ·1081.19 .32005.1293)186.2(--=s cm x x x x 2.1.2气相物性参数: 查得:由参考文献】【2 M 空=29Kg/Kmol M(H 2S)=34Kg/Kmol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M =29x(1-0.05)+34x0.05=29.25Kg/Kmol 混合气体密度:ρG =33 5 ·213.1293 10314.81001.125.29--=m Kg x x x x 混合气体的黏度近似等于20℃空气的黏度: ()h m Kg s Pa //065.0)(1081.15G =??=-μ(m ·h) 查得:由参考书】 【3 H 2S 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D G = 1252 31 312 1 75.15·1075.1] 1.20)0.17298.1[(013.1) 291 341(29310013.1---=+++s m x x x x x x 2.1.3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查得:由参考书】 【3

商业计划书-变压吸附制氢工艺

0 工艺技术说明 1、吸附制氢装置工艺技术说明 1)工艺原理 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和物理吸附。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装置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工艺过程之所以得以实现是由于吸附剂在这种物理吸附中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二是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随吸附质的分压上升而增加,随吸附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利用吸附剂的第一个性质,可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的优先吸附而使其它组分得以提纯;利用吸附剂的第二个性质,可实现吸附剂在低温、高压下吸附而在高温、低压下解吸再生,从而构成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循环,达到连续分离气体的目的。 吸附剂: 工业PSA-H2装置所选用的吸附剂都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体颗粒,主要有:活性氧化铝类、活性炭类、硅胶类和分子筛类吸附剂;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特殊吸附材料,如CO专用吸附剂和碳分子筛等。吸附剂最重要的物理特征包括孔容积、孔径分布、表面积和表面性质等。不同的吸附剂由于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不同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性质,因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吸附剂对各种气体的吸附性能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下的穿透曲线来评价的。优良的吸附性能和较大的吸附容量是实现吸附分离的基本条件。 同时,要在工业上实现有效的分离,还必须考虑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分离系数应尽可能大。所谓分离系数是指:在达到吸附平衡时,(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余量/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中的总量)与(强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余量/强吸附组分在吸附床中的总量)之比。分离系数越大,分离越容易。一般而言,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中的吸附剂分离系数不宜小于3。 另外,在工业变压吸附过程中还应考虑吸附与解吸间的矛盾。一般而言,吸附越容易则解吸越困难。如对于C5、C6等强吸附质,就应选择吸附能力相对较弱的吸附剂如硅胶等,以使吸附容量适当而解吸较容易;而对于N2、O2、CO等弱吸附质,就应选择吸附能力相对较强的吸附剂如分子筛等,以使吸附容量更大、分离系数更高。 此外,在吸附过程中,由于吸附床内压力是周期性变化的,吸附剂要经受气流的频繁冲刷,因而吸附剂还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磨性。 在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常用的几种吸附剂中,活性氧化铝类属于对水有强亲和力的固体,一般采用三水合铝或三水铝矿的热脱水或热活化法制备,主要用于气体的干燥。硅胶类吸附剂属于一种合成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它是胶态二氧化硅球形粒子的刚性连续网络,一般是由硅酸钠溶液和无机酸混合来制备的,硅胶不仅对水有极强的亲和力,而且对烃类和CO2等组分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类吸附剂的特点是:其表面所具有的氧化物基团和无机物杂质使表面性质表现

变压吸附原理及应用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 目录 第一节气体吸附分离的基础知识 (2) 一、吸附的定义 (2) 二、吸附剂 (3) 三、吸附平衡和等温吸附线—吸附的热力学基础 (6) 四、吸附过程中的物质传递 (10) 五、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 (12) 第二节变压吸附的工作原理 (14) 一、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14) 二、变压吸附工作基本步骤 (16) 三、吸附剂的选择 (17) 第三节变压吸附技术的应用及实施方法 (20) 一、回收和精制氢 (20) 二、从空气中制取富氧 (24) 三、回收和制取纯二氧化碳 (25) 四、从空气中制氮 (26) 五、回收和提纯一氧化碳 (28) 六、从变换气中脱出二氧化碳 (31) 附Ⅰ变压吸附工艺步骤中常用字符代号说明 (32) 附Ⅱ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32)

第一节气体吸附分离的基础知识 一、吸附的定义 当气体分子运动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固体表面的原子的剩余引力的作用,气体中的一些分子便会暂时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些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浓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相反,固体表面上被吸附的分子返回气体相的过程称为解吸或脱附。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形成的吸附层,称为吸附相。吸附相的密度比一般气体的密度大得多,有可能接近液体密度。当气体是混合物时,由于固体表面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压力差异,使吸附相的组成与气相组成不同,这种气相与吸附相在密度上和组成上的差别构成了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基础。 吸附物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伴随吸附过程所释放的的热量叫吸附热,解吸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叫解吸热。气体混合物的吸附热是吸附质的冷凝热和润湿热之和。不同的吸附剂对各种气体分子的吸附热均不相同。 按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引力场的性质,吸附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即吸附过程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在化学吸附中,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将发生反应生成表面络合物,其吸附热接近化学反应热。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才能进行。通常条件下,化学吸附的吸附或解吸速度都要比物理吸附慢。石灰石吸附氯气,沸石吸附乙烯都是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van der Waais) 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分子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此力也叫作范德华力。由于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其内部分子不同,存在剩余的表面自由力场,当气体分子碰到固体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就被吸附,并释放出吸附热。在被吸附的分子中,只有当其热运动的动能足以克服吸附剂引力场的位能时才能重新回到气相,所以在与气体接触的固体表面上总是保留着许多被吸附的分子。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所引起的吸附,其吸附热较低,接近吸附质的汽化热或冷凝热,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气体也较容易地从固体表面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变压吸附过程系纯物理吸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本文以下叙述的除了注明之外均为气体的物理吸附。

【强烈推荐】丙烯-丙烯精馏装置设计化工原理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学院(系):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专业: 学生姓名:_ 学号: 指导教师:吴雪梅、李祥村 评阅教师:吴雪梅、李祥村 完成日期:2013年7月4日 i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八、亠 刖言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由于只有两周的时间做,第二周内,我几乎每天都在熬夜写,只有封面、目录和前言部分为打印、其余部分均为手写,部分数据上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如保留位数的不同,计算的错误等。前后的数据由于工程量浩大也许有不一致的地方,属于学生我自己的能力不够,请老师谅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3) 第三章精馏过程系统分析 (5) 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14) 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1) 第六章管路设计 (25) 第七章控制方案 (27) 设计心得及总结 (28) 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29) 附录二参考文献 (31) ii

第一章概述 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及再沸器和冷凝器。 1.精馏塔 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浮阀塔,浮阀的突出优点是效率较高取消了结构复杂的上升管和泡罩。当气体负荷较低时,浮阀的开度较小,漏夜量不多;气体负荷较高时,开度较大,阻力又不至于增加较大,所以这种塔板操作弹性较大,阻力比泡罩塔板大为减小,生产能力比其大。缺点是使用久后,由于频繁活动而易脱落或被卡住,操作失常。所以塔板和浮阀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 2.再沸器 作用: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气液 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立式热虹吸特点: ▲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 ▲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粘度、或脏的传热介质。

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戴四新 (厦门市建坤实业发展公司,福建厦门 361012) 摘要:介绍了变压吸附(PS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焦炉煤气提氢的Sysiv和Bergbau PSA制氢典型工艺。指出PSA技术是近年国内外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煤气制氢方法,在国内焦炉煤气制氢中最具发展前途,应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变压吸附(PSA)技术;焦炉煤气;制氢技术 中图分类号:TQ02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2)02-0065-02 Application of the Pressure Shift Absorbing Technique in Hydrogen Making Process from COG DAI Si-xin (Xiamen Jiankun Industry Developing Corp.,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The basic pinciple of the Pressure Shift Absorbing(PSA) Techniqu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technics(Sysiv and Bergban)of it`s application for hydrogen making process from COG are discribing.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recend pas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A technique for the hydrogen-making process from COG is the most rapid and the technique is also the most perfect and economical way in the world,and it has the best developing foreground in hydrogen-making process from COG in China.It should be expanded and applied widely soon. Key words:pressure shift absorbing(PSA);coke oven gas(COG);hydrogen making technology

活性炭吸附和脱附原理

活性炭吸附原理 1、依靠自身独特的孔隙结构 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殊用途的更高。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2、分子之间相互吸附的作用力 也叫“凡德瓦引力”。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活性炭脱附的几种方法 (1)升温脱附。物质的吸附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将吸附剂的温度升高,可以使已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这种方法也称为变温脱附,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是周期变化的。微波脱附是由升温脱附改进的一种技术,微波脱附技术已应用于气体分离、干燥和空气净化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脱附方法。 (2)减压脱附。物质的吸附量是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在较高的压力下吸附,降低压力或者抽真空,可以使吸附剂再生,这种方法也称为变压吸附。此法常常用于气体脱附。 (3)冲洗脱附。用不被吸附的气体(液体)冲洗吸附剂,使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采用这种方法必然产生冲洗剂与被吸附组分混合的问题,需要用别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因此这种方法存在多次分离的不便性。 (4)置换脱附。置换脱附的工作原理是用比被吸附组分的吸附力更强的物质将被吸组分置换下来。其后果是吸附剂上又吸附了置换上去的物质,必须用别的方法使它们分离。例如,活性炭对Ca2+、C1-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这些离子占据了吸附活性中心,可对活性炭吸附无机单质或有机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用活性炭吸附待分离溶液中的物质后,选用CaCl2作为脱附剂可降低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稳定性,从而达到降低脱附活化能的目的。 (5)磁化脱附。由于单分子水的性质比簇团中的水分子活泼得多,能充分显示它的偶极子特性,从而使水的极性增强。预磁处理能增大水的极性,这就能充分解释经过预磁处理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减小的现象。当磁场强度增大时,分离出的单个水分子越多,则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吸附容量减小得也就越多。活性炭

变压吸附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气体知识 氮气作为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它无色、无味,透明,属于亚惰性气体,不维持生命。高纯氮气常作为保护性气体,用于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场所。氮气(N2)在空气中的含量为78.084%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容积组分为:N2: 78.084%、02: 20.9476%、氩气:0.9364%、CO2: 0.0314%、其它还有 H2、 CH4、 N2O、 O3、 SO2、NO2 等,但含量极少),分子量为 28,沸点: -195.8C,冷凝点:-210C。 2.压力知识 变压吸附(PSA)制氮工艺是加压吸附、常压解吸,必须使用压缩空气。现使用的吸附剂一一碳分子筛最佳吸附压力为 0.75~0.9MPa,整个制氮系统中气体均是带压的,具有冲击能量。 二、PSA制氮工作原理: 变压吸附制氮机是以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的原理从空气中吸附和释放氧气,从而分离出氮气的自动化设备。碳分子筛是一种以煤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氧化、成型、碳化并经过特殊的孔型处理工艺加工而成的,表面和内部布满微孔的柱形颗粒状吸附剂,呈黑色,其孔型分布如下图所示: 碳分子筛的孔径分布特性使其能够实现 O2 、N2 的动力学分离。这样的孔径分布可使不同的气体以不同的速率扩散至分子筛的微孔之中,而不会排斥混合气(空气)中的任何一种气体。碳分子筛对 O2、 N2 的分离作用是基于这两种气体的动力学直径的微小差别,O2 分子的动力学直径较小,因而在碳分子筛的微孔中有较快的扩散速率, N2 分子的动力学直径较大,因而扩散速率较慢。压缩空气中的水和 CO2 的扩散同氧相差不大,而氩扩散较慢。最终从吸附塔富集出来的是 N2 和 Ar 的混合气。

变压吸附制氢工艺

变压吸附制氢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工艺技术说明 1、吸附制氢装置工艺技术说明 1)工艺原理 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和物理吸附。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装置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工艺过程之所以得以实现是由于吸附剂在这种物理吸附中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二是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随吸附质的分压上升而增加,随吸附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利用吸附剂的第一个性质,可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的优先吸附而使其它组分得以提纯;利用吸附剂的第二个性质,可实现吸附剂在低温、高压下吸附而在高温、低压下解吸再生,从而构成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循环,达到连续分离气体的目的。 吸附剂: 工业PSA-H2装置所选用的吸附剂都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体颗粒,主要有:活性氧化铝类、活性炭类、硅胶类和分子筛类吸附剂;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特殊吸附材料,如CO专用吸附剂和碳分子筛等。吸附剂最重要的物理特征包括孔容积、孔径分布、表面积和表面性质等。不同的吸附剂由于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不同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性质,因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吸附剂对各种气体的吸附性能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下的穿透曲线来评价的。优良的吸附性能和较大的吸附容量是实现吸附分离的基本条件。 同时,要在工业上实现有效的分离,还必须考虑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分离系数应尽可能大。所谓分离系数是指:在达到吸附平衡时,(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

PSA制氢装置培训教材

PSA制氢装置培训教材

目录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吸附分离工艺原理 第三节、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第四节、主要设备

第一节概述 吸附现象早就被人们发现利用,早在数千年前,人门就开始利用木炭、酸性白土、硅藻土等物质所具有的强吸附能力进行防潮、脱臭和脱色,湖南长沙市出土的汉代古墓中就放有木碳,显然墓主当时是用木炭吸收潮气等作为防腐措施。因此吸附分离是一门古老的技术。 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气体分离与提纯技术成为大型化工工业的一种生产工艺和独立的单元操作过程(称为吸附分离工程),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最早的吸附剂吸附能力较低、选择性较差,吸附分离仅用在吸湿干燥、脱色、除臭、饮用水净化上,吸附剂往往是一次性使用,使用时能耗不高。1942年德国发表了第一篇无热吸附干燥和净化空气(脱除CO2和H2O)的专利文献,1959年Skarstrom发明了PSA气体分离技术(当时称为“等温吸附”或“无热吸附”)。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世界能源危机情况下,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首次实现了变压吸附四床工艺技术的工业化,于1966年建成投产了第一套PSA法从含氢工业气体中回收高纯度氢的工业装置。 随着世界能源的短缺,各国和各行业越来越重视低品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各国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吸附分离技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灵活、环境污染小、原料气源适应范围宽,使得吸附分离技术在钢铁工业、气体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和化工工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吸附剂也有了重大发展,如性能优良的分子筛吸附剂的研制成功,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和硅胶吸附剂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ZSM特种吸附剂和活性炭纤维的发明,都为连续操作的大型吸附分离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 我国石化行业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吸附分离技术,从合成气中脱除CO2以制造高纯度氢气。中国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实验研究,并于1982年在上海建成了两套从氨厂弛放气中回收氢的变压吸附工业装置。 由于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技术是依靠压力的变化来实现吸附与再生的,因而再生速度快、能耗低,属节能型气体分离技术。并且,该工艺过程简单、操作稳定、对于含多种杂质的混合气可将杂质一次脱除得到高纯度产品。因而近三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吸附剂、工艺过程控制、仪表控制及工程实施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变压吸附技术在气体分离和纯化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已广泛应用于含氢气体中氢气的提纯,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氩气和烃类的制取、各种气体的无热干燥等,而其中变压吸附制取纯氢技术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

毕业论文氧氢化钠溶液蒸发浓缩的管道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目录 1. ....................................................................................................................................................... 前言1 2. ....................................................................................................................................................... 设计思路 1 3. ....................................................................................................................................................... 能源的合理利用 (2) 4. ....................................................................................................................................................... 具体任务说明 (2) 5. ....................................................................................................................................................... 确定管径、管材及其型号. (2) 6. ....................................................................................................................................................... 泵的选型 3 6.1总能量损失刀hf的计算 (4) 6.2 泵的确定 (5) 6.3 泵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的确定 (5) 7. 阀门及管件的选择 (6) 8. 流程说明 (6) 8.1 生产流程及阀门控制 (6) 8.1.1 正常生产流程 (6) 8.1.2阀门控制 (6) 8.2 壳程清洗流程及阀门控制 (7) 8.2.1 同时清洗壳程 (7) 8.2.1.1 同时清洗壳程的流程 (7) 8.2.1.2同时清洗壳程的阀门控制 (7) 8.2.2 单独清洗壳程 (7) 8.2.2.1 只洗一号换热器壳程的流程 (7) 8.2.2.2 只洗一号换热器壳程的阀门控制 (7) 8.2.2.3 只洗二号换热器壳程的流程 (7) 8.2.2.4只洗二号换热器壳程的阀门控制 (7) 8.2.2.5 只洗三号换热器壳程的流程 (7) 8.2.2.6只洗三号换热器壳程的阀门控制 (7)

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部分)

第二部分变压吸附部分 1 主题内容 本操作规程描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工艺控制、设备运行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异常情况的处理;通过实施本操作规程,确保甲醇重整制氢的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甲醇重整制氢装置的操作与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管理人员负责本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修改、监督与管理。 3.2 制氢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操作规程。 4 工作程序 4.1 装置概况 4.1.1 概述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简称PSA)法从甲醇转化气中提取氢气,在正常操作条件,转化气的处理量可达到800NM3 --1200NM3/h。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不同纯度的氢气,氢气纯度最高可达99,9995%。 4.1.2 吸附剂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PSA)分离气体的工艺,从含氢混合气中提取氢气。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吸附质的选择性吸附,同时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有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选择吸附条件下,高压吸附除去原料中杂质组份,低压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整个操作过程是在环境温度下进行的。 4.1.3 吸附剂的再生 吸附剂的再生是通过三个基本步骤来完成的: (1)吸附塔压力降至低压 吸附塔内的气体逆着原料气进入的方向进行降压,称为逆向放压,通过逆向放压,吸附塔内的压力直到接近大气压力。逆向放压时,被吸附的部分杂质从吸附剂中解吸,并被排出吸附塔。 (2)抽真空 吸附床压力下降到大气压后,床内仍有少部分杂质,为使这部分杂质尽可能解吸,

要求床内压力进一步降低,在此利用真空泵抽吸的方法使杂质解吸,并随抽空气体带出吸附床。 (3)吸附塔升压至吸附压力,以准备再次分离原料气 4.2 工艺操作 本装置是有5台吸附塔(T201A、B、C、D、E)、二台真空泵(P203A、B)、33台程控阀和2个手动调节阀通过若干管线连接构成 4.2.1 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过程是按设定好的运行方式,通过各程控阀有序地开启和关闭来实现的。现以吸附塔T201A在一次循环内所经历的20个步骤为例,对本装置变压吸附工艺过程进行说明。 (1)吸附 开启程控阀KS205和KS201,原料气由阀KS205进入,并自下而上通过吸附塔T201A,原料气中的杂质组份被吸附,分离出的氢气通过阀KS201输出。当被吸附杂质的吸附前沿(指产品中允许的最低杂质浓度)移动到吸附塔一定位置时,关闭KS205和KS201,停止原料气进入和产品气输出。此时吸附器中吸附前沿至出口端之间还留有一段未吸附杂质的吸附剂。 (2)第一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一均降) 开启程控阀KS203和KS216,吸附器T201A与刚结束隔离步骤的吸附器T201C进行第一次压力均衡降,均压过程中吸附器T201A的吸附前沿朝出口端方向推进,但仍未到达其出口端。当两台吸附塔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S216,一均降步骤结束(继续开启阀KS203,便于吸附器V201A下一步二均降进行)。 (3)第二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二均降) 开启程控阀KS222,继续开启阀KS203,吸附塔T201A与刚结束隔离步骤的吸附塔T201D进行第二次压力均衡降,均压过程中吸附塔T201A的吸附前沿继续朝出口端方向推进,仍未到达其出口端。当两台吸附器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S222,二均降步骤结束(继续开启阀KS203,便于吸附塔T201A下一步三均降进行)。 (4)第三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三均降) 开启程控阀KS228,继续开启阀KS203,吸附塔T201A与刚结束抽真空步骤的吸附塔T201E进行第三次压力均衡降,均压过程中吸附塔T201A的吸附前沿刚好到达出口端时,两台吸附塔压力也基本相等,此时关闭阀KS203和KS228,三均降步骤结束。

活性炭活化原理

活性炭的活化机理及应用 材研1407 朱明2014200483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植物原料(木屑、木炭、果壳、果核)、煤 和其它含碳工业废料作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根据活化介质的不同,活性炭活化方法分 为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和物理—化学复合活化法。物理活化水蒸汽、二氧化碳、空气 或它们的混合气体对环境污染小,因其依靠氧化碳原子形成孔隙结构,活化温度较高且活 性炭得率低。化学活化法活性炭得率较高,孔隙发达,吸附性能好。但此法对设备腐蚀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热解能量循环利用困难。而且活性炭中残留化学药品.在应用方面受 到限制。 一.活性炭的活化机理 1.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一般分两步进行,先将原料在500℃左右炭化,再用水蒸汽或CO2 等气体在高温下进行活化。高温下,水蒸汽及二氧化碳都是温和的氧化剂,碳材料内部C原子与活化剂结合并以CO+H 2或CO的形式逸出,形成孔隙结构。物理活化法所需的活化温度一般较化学活化法高,而且活化所需的时间也更长,因此耗能比较大,成本高。尽管有这些缺点,物理活化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原因在于其制得的活性炭无需过多 的后处理步骤,不像化学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需要除去残留的活化剂。 将炭化材料在高温下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等氧化性气体与炭材料发生反应,使炭材料中无序炭部分氧化刻蚀成孔,在材料内部形成发达的微孔结构。炭化温度一般在600℃,活化温度一般在800℃∽900℃。其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C+2H2O 2H2+CO2 △H=18kcal C+H2O H2+CO △H=31kcal CO2+C 2CO △H=41kcal 上述三个化学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即随着活化反应的进行,活化炉的活化反应区域温度将逐步下降,如果活化区域的温度低于800℃,上述活化反应就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在活化炉的活化反应区域需要同时通入部分空气与活化产生的煤气燃烧补充热量,或通过补充外加热源,以保证活化炉活化反应区域的活化温度。 活化反应属于气固相系统的多相反应,活化过程中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过程,整个过程包括气相中的活化剂向炭化料外表面的扩散、活化剂向炭化料内表面的扩散、活化剂被炭化料内外表面所吸附、炭化料表面发生气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表面络合物)、中间产物分解

变压吸附流程说明

变压吸附流程说明 4.1工艺过程简述 本装置VPSA过程,以一个吸附塔T0101A为例,简述如下: a. 吸附过程(A) 压力为1.7~1.9Mpa的变换气自装置外来,首先进入原料气气水分离器中分离掉其中夹带的液滴,经FIRQ-0101计量后进入VPSA系统。 打开程控阀KS0101A、KS0102A,变换气自塔底进入T0101A (同时有2个吸附塔处 于吸附状态)内。在多种吸附剂的依次选择吸附下,其中的H 2O、CO 2 等组分被吸附下来, 未被吸附的氢氮气及一氧化碳等从塔顶流出,经压力调节系统PICA-0101稳压该工序。 当被吸附杂质的传质区前沿(称为吸附前沿)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关掉该吸附塔的原料气进料阀和产品气出口阀,停止吸附。吸附床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b. 顺放-1过程(P1) 这是在吸附过程结束后,吸附塔内的气体与产品气非常接近,打开程控阀KS0103A、KS0110,缓慢打开随动调节阀HV0102顺着吸附方向将吸附塔内的气体流向产品气管道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回收了吸附塔内有效气体,同时也降低了吸附塔内压力,相当于增加一次均压降。 c.均压降压过程(1D~10D) 这是在顺放-1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塔内的较高压力的氢氮气放入其它已完成再生的较低压力吸附塔或到均压罐的过程,该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更是回收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本流程共包括10次均压降压过程以保证有效气体的充分回收。 d.顺放-2过程(P2) 这是在均压降过程结束后,打开程控阀KS0106a,KS0114顺着吸附方向,将吸附塔内含量较高的有效气体放入煤气气柜的过程,该过程充分回收了吸附塔内有效气体,不仅降低工厂消耗,而且对工厂系统物料平衡和动力平衡有利。 E.逆放过程(D)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前言………………………………………………………… 三、确定设计方案……………………………………………… 四、概述……………………………………………………… 五、主要符号说明…………………………………………… 六、设计计算………………………………………………… 七、参考文献………………………………………………… 八、设计自评………………………………………………… 九、附图………………………………………………………

一、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某常减压蒸溜装置31.82万吨/年原油预热系统工艺设计 二、任务给定条件: 某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定性温度下柴油和原油的有关参数如下表。要求两侧流体的压降都不超过50KPa,试选用适当的列管式换热器(一台或多台)。 物料温度℃质量流量平均比热容平均密度导热系数粘度 入口出口Kg/h kJ/(kg.K) kg/m3W/(m.K) ×103Pa.s 30000 2.48 715 0.13 0.64 柴油175 T 2 原油70 110 40000 2.20 815 0.128 3.0 1、柴油质量流量30吨/小时,原油40吨/小时【以学号25号为基准,1-24(30/40-学号×0.1吨/小时)。26-50号(30/40+学号×0.1吨/小时)。 2、换热设备可选择浮头式或U型管式换热器;换热器内外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 1.72×10-4m 2.℃/W;忽略管壁热阻。 3、节约成本核算参考:若采用4.855千克(力)/厘米2饱和水蒸气预热原油,饱 和水蒸气放热后出口为80℃水,水蒸气180元/吨,计算每年节省的费用。 三、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要求: 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参考文献、符号说明和设计自评,其中正文包括下述内容: a)前言(说明设计题目——31.82万吨/年,设计进程及自认达到的目的) b)换热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 冷却水用量,换热器进出口温度等热量衡算,包括根据换热流体的特性和操作参数决定流体走向(哪个走管程、哪个走壳程);计算平均温差。 c)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的结果,对换热器选型 i.换热器管程、折流挡板间距、管子排列方式 ii.换热器接管尺寸确定 iii.管、壳层压降校验 iv.年节约成本核算参考:以饱和水蒸气的年消耗量计算 v.设计结果汇总与评价 四、附图(手绘3号图,1张) 1.换热器结构图 2.管板(包括管子排列方式)剖面图 3.管板与壳体连接局部放大图 4.列管与管板连接局部放大图

PSA制氢

1、吸附剂及吸附力 工业PSA制氢装置所用的吸附剂都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体颗粒,主要有:活性氧化铝类、硅胶类、活性炭类和分子筛类。不同的吸附剂由于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不同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性质,因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本装置所用吸附剂的特性如下 1).AS吸附剂 在大型PSA氢提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我公司的AS吸附剂对H2O均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同时再生非常容易,并且该吸附剂还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因而适合于装填在吸附塔的底部脱除水分和保护上层吸附剂。 2).HXSI-01吸附剂 本装置所用PSA专用硅胶属于一种高空隙率的无定型二氧化硅,化学特性为惰性,无毒、无腐蚀性.其中规格为Φ1-3球状的硅胶装于吸附塔中下部,用于吸附水分和CO2。3).HXBC-15B吸附剂 本装置所用活性炭是以煤为原料,经特别的化学和热处理得到的孔隙特别发达的专用活性炭。属于耐水型无极性吸附剂,对原料气中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有良好的亲和力。本装置所用活性炭规格为Φ1.5条状,装填于吸附塔中部主要用于脱除CO2组分。 4).HX-CO专用吸附剂 本装置所用的HX-CO专用吸附剂是一种以活性碳为载体的对CO有良好吸附和解吸能力的吸附剂,装填于吸附塔的上部,用于脱除CO2和CO。 5).HX5A-98H吸附剂 本装置所用的分子筛为一种具有立方体骨架结构的硅铝酸盐,规格为Φ2-3球状,无毒,无腐蚀性。HX5A-98H吸附剂不仅有着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有着非常均匀的空隙分布,其有效孔径为0.5nm。HX5A-98H吸附剂是一种吸附量较高且吸附选择性极佳的优良吸附剂,装填于吸附塔的上部,用于脱除甲烷、CO、N2,保证最终的产品纯度。 2、吸附剂的处理 几乎所有的吸附剂都是吸水的,特别是HX5A-98H吸附剂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因而在吸附剂的保管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潮和包装的完整性,如果受潮,则必须作活化处理。对于废弃的吸附剂,一般采用深埋或回收处理。但应注意:在卸取吸附剂时,必须先用氮气进行置换以确保塔内无有毒或爆炸性气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PSA工段的吸附剂一般是和装置同寿命的。 吸附力:在物理吸附中,各种吸附剂对气体分子之所以有吸附能力是由于处于气、固相分界面上的气体分子的特殊形态。一般来说,只处于气相中的气体分子所受的来自各方向的分子吸引力是相同的,气体分子处于自由运动状态;而当气体分子运动到气、固相分界面时(即撞击到吸附剂表面时),气体分子将同时受到固相、和气相中分子的引力,其中来自固相分子的引力更大,当气体分子的分子动能不足以克服这种分子引力时,气体分子就会被吸附在固体吸附剂的表面。被吸附在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气体分子又被称为吸附相,其分子密度远大于气相,一般可接近于液态的密度。 固体吸附剂表面分子对吸附相中气体分子的吸引力可由以下的公式来描述: 分子引力F=C1/rm-C2/rn (m>n) 其中:C1表示引力常数,与分子的大小、结构有关 C2表示电磁力常数,主要与分子的极性和瞬时偶极矩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