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设计性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设计性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设计性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试验设计性试验

试验报告

试验题目: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

姓名:李靖子

班级:2011级一班

学号:2011012672

指导教师:

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半导体

2. 设计测量温度范围为40°C —80°C 的热敏电阻温度计。

0. 掌握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试验会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 4. 进一步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特点及非平衡电桥的输出特性。 5. 熟悉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惠斯通电桥,电阻箱,表头,热敏电阻,电子温度计,滑动变阻器,微安表,加热电炉,保温瓶,烧杯等 三、实验原理

1.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呈显著变化的特性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热敏电阻是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这是因为热敏电阻由半导体制成,在这些半导体内部,自由电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增加的很快,导电能力很快增强,虽然原子振动也会加剧并阻碍电子的运动。但这样作用对导电性能的影响远小于电子被释放而改变导电性能的作用,所以温度上升会使电阻下降。 这样就可以测量电桥非平衡时通过桥路的电流大小来表征温度的高低。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电路图如图2示。取R 2=R 0,R 1值等于测温范围最低温度(4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 4是校正满刻度电流用的。取R 4值等于测温范围最高温度(8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测量时首先把S2接在R 4端,改变W 使微安表指示满刻度,然后再把S 2接在R t 端,如果在0℃时,R T =R 1,R 0=R 2,电桥平衡,微安表指示为零。温度越高,R t 值越小,电桥越不平衡,通过表头的电流也就越大。反过来可以用通过表头的电流来表示被测温度的高低。

2. 惠斯通电桥原理 电桥平衡时,B 、D 之间的电势相等,测量未知电阻时利用电桥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图1所示即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图:

BD 称为桥路R t 、R 1、R 2、R 0为四个桥臂。由于电桥采取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相比较的方法,同时,作为作平衡指示器的检流计只用来判断有无电流,并不需要提供读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用它测量电阻,能得到较为准确的。

当电桥平衡时B 、D 两点的电位相等,据两端为等电势的电路中不会存在电流的事实

B 、D 间的检流计G 用来判断这两点是否为等电势。 闭合开关K 1、K 2

I

g =0

有U B =U D ,U AB =U AD ,U BC =U DC (1)

由于I g =0,所以I 1 =I t I 2=I 0 (2)

有I1R1=I2R2I t R t =I0R0

(0可得RtR2=R1R0

4或R 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0

(5) 式(5)即为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也是用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原理公式。根据它的形式我们称R t为待测电阻。欲测R t,只要选择恰当的R 1、R 2、R 0阻值,使电桥平衡,就可用式(5)求得其阻值。这个关系式是由“电桥平衡”推出的结论。反之,也可以由这个关系式推证出“电桥平衡”来。由于要用热敏电阻改装成温度计必须知道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以可以用平衡电桥来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

3. 热敏电阻的理论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阻—温度特性测定

(1)用热敏电阻代替图1所示惠斯通电路中的Rt 后接通电源,合上开关(先合K 1,再合K 2)。 (2)首先校准检流计的机械零点。

(3)把热敏电阻放入烧杯中,用加热电炉加热烧杯中的水,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 (4)选择恰当的倍率(

2

1

R R 的值),接通电源,通过调节R 0的阻值,使电桥平衡,记录R 0的阻值,逐步升高水温,测出不同温度下的热敏电阻阻值。

(5)从40℃开始,每隔5℃测量一组数据,读取不同温度时的观察数据,直到80℃为止。 (6)从80℃开始逐步降低水温,每隔5℃测量一次数据,直到40℃为止。

(7)算出升降温时各温度下R t 的平均值,根据式(5)算出对应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 (8)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图。

标准温度T(℃)

热敏电阻阻值R (Ω) 电阻平均值R (?) 升温 降温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2、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

1、按图1接好电路,先将K2接在Rt上,取R2=R0,R1值等于测温范围最低温度(4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调节R0使R t的值等于热敏电阻在80℃时的阻值时,微安表指针满偏。保持R0不变,通过调节R t的阻值等于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40℃到80℃),对微安表进行定标。

2、定标后保持电路中各电阻阻值不变,把K2接在热敏电阻上,把热敏电阻放在烧杯中加热,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

3、热敏电阻在40℃时,因为R T=R1,R0=R2,电桥平衡,微安表指示为零。

4、测量时,观察水银温度计,从40℃开始到80℃为止,每隔5℃读取微安表的指示值并与水

银温度计的值比较。升降温各测一次。

3、温度校正

1、用改装后的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多次不同温度的热水的温度,从40℃到80℃水银温度计每隔4℃读取一个对应温度下热敏温度计的指示值,分别记下用水银温度计和热敏温度计测的数据,将水银温度计测出的热水温度作为标准值。

2、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温度校正曲线图。作图时以热敏温度计的指示值作为横坐标轴,以偏差作为纵坐标轴。

水银温度计读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80 数T0(℃)

热敏电阻读数

(升)(℃)

热敏电阻读数

(降)(℃)

热敏电阻读数

平均值T t

?T=T0-T t

4、注意事项:

(1)接通电源前,电阻箱须调到预计值,以防通过检流计的电流过大,损坏检流计。

(2)B、G开关应短时间接通(一般以0秒为宜),通电时间长会导致电阻发热,引起阻值变化,接通时间过短会使测量数据误差过大。(实验经验告诉我,电阻的热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要每次快速调节,避免热效应引起的变化)

(3)进行试验时动作要迅速,以防水温发生变化,导致试验误差过大。

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及处理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图

热敏电阻与电子温度计保温瓶装置

标准温度T(℃)热敏电阻阻值R(Ω)

电阻平均值R(?)升温降温

40 115.6 115.5 115.55

45 117.0 117.1 117.05

50 119.4 119.4 119.4

55 121.3 121.4 121.35

60 123.2 123.3 123.25

65 125.1 125.2 125.15

70 127.1 127 127.05

75 128.9 129 128.95

80 130.9 130.9 130.9

水银温度计读

数T0(℃)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80

热敏电阻读数(升)(℃)40.

26

44.

31

48.

03

51.

91

55.

83

60.

01

64.

03

68.

13

72.

23

75.

94

80.

00

热敏电阻读数(降)(℃)40.

19

44.

29

48.

13

52.

13

55.

92

60.

18

64.

41

67.

86

72.

12

76.

12

80.

02

热敏电阻读数平均值T t 40.

225

44.

30

48.

08

52.

02

55.

875

60.

095

64.

22

67.

995

72.

175

76.

03

80.

01

?T=T t-T00.2

25

0.3

0.0

8

0.0

2

-0.

125

0.0

95

0.2

2

-0.

005

0.1

75

0.0

3

0.0

1

温度计定级: 由温度校正数据表数据和公式△T=T 0- T t 得:

40℃时为最高温差 △T=T 0-T t=0.225(℃) 而改装后的量程为Xm=40℃。 由准确度等级 公式:S=

Xm

Xm

100% 可求得S 为: S=0.225÷40×100%=0.5625所

以改装后仪器的准确度等级为:S =1

六、试验结果:

改装后的热敏电阻温度计能较为准确的测出改装范围内的水温,但某些点的误差较大。

思考题:

如何才能提高改装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精确度?

答:用电桥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时,应迅速找出平衡点、缩短测量时间;适当选定测量温度的间隔。具体方法为:要测热敏电阻在某一温度时的电阻时,在水温接近这点时先调电桥平衡,待水温达到需要的温度时再进行微调即可。

心得体会:

通过实验,我觉得做好一个实验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同时做好一个实验也要有耐心。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和惠斯通电桥原理及其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运用热敏电阻改装成温度计。通过试验我还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测量时操作一定要迅速,否则测出的数据误差较大。

2、热敏温度计的阻值较低,通过桥式电路的电流比较大,接通时间过长会引起实际温度的变化,因此,用电桥法测量热敏电阻阻值时,应迅速找出平衡点,缩短测量时间。具体方法为:要测热敏电阻在某一温度时的电阻时,在水温接近这点时先调电桥平衡,待水温达到需要的温度时再进行微调即可。

3、接通桥路中的B ,G 开关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一般按下3秒左右,接通时间过短不能确保电桥是否已经平衡,接通时间过长会导致电阻发热,引起阻值变化。

4、最重要的是最低温度(40℃)和最高温度(80℃)时的观测数据,若不测出它们就无法准确的进行定标和分析。

5、在这次实验的开始,本来我是觉得热敏电阻的实验简单所以选择了这个课题。本来我的初衷是想偷懒的,但是当我真真着手开始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并不简单!动手操作之后从原本看似简单的理论到实际操作记录实验数据。考的就是一个人的所有能力!我很喜欢这样的实验过程,给与我的远比书本上学得多。遇到我不会的问题,通过问老师,上网搜索、提问等等方式解决。

最后通过本次实验,我的收获实在颇多。对于惠斯通电桥我有了更为彻底的理解,以及热敏电阻的特性,我都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我学会了WPS和world的数据处理、图表制作,还有在文档中怎么打出特殊数学符号,物理单位符号。谢谢老师的辛苦工作,还有学院领导提供给我们的良好的实验环境,让我们学能践行。如果还有一次设计性实验,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任务 【训练任务】: 1、熟练掌握PROTEUS软件的使用; 2、按照设计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 3、能够按要求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 【基本要求及说明】: 1、按照设计要求自行定义电路图纸尺寸; 2、设计任务如下: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 设计要求 使用热敏电阻类的温度传感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用单片机采集下来,将被测温度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测量温度范围?50℃~110℃。 ●精度误差小于0.5℃。 ●LED数码直读显示。 本题目使用铂热电阻PT100,其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厂家提供有PT100在各温度下电阻值值的分度表,在此可以近似取电阻变化率为 0.385Ω/℃。向PT100输入稳恒电流,再通过A/D转换后测PT100两端电压,即得到PT100的电阻值,进而算出当前的温度值。 采用2.55mA的电流源对PT100进行供电,然后用运算放大器LM324搭建的同相放大电路将其电压信号放大10倍后输入到AD0804中。利用电阻变化率0.385Ω/℃的特性,计算出当前温度值。 3、按照设计任务在Proteus 6 Professional中绘制电路原理图; 4、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编写程序,在Proteus下进行仿真,实现相应功能。【按照要求撰写总结报告】 成绩:_____

一、任务说明 使用热敏电阻类的温度传感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用单片机采集下来,将被测温度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测量温度范围?50℃~110℃。 ●精度误差小于0.5℃。 ●LED数码直读显示。 本题目使用铂热电阻PT100,其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厂家提供有PT100在各温度下电阻值值的分度表,在此可以近似取电阻变化率为 0.385Ω/℃。向PT100输入稳恒电流,再通过A/D转换后测PT100两端电压,即得到PT100的电阻值,进而算出当前的温度值。 采用2.55mA的电流源对PT100进行供电,然后用运算放大器LM324搭建的同相放大电路将其电压信号放大10倍后输入到AD0804中。利用电阻变化率0.385Ω/℃的特性,计算出当前温度值。 二、元器件简介 1、AT89C51简介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FLASH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51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其引脚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AT89C51引脚图

(完整版)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专业班级:机械1108 组内成员:罗良李登宇李海先 指导老师:张华 日期: 2014年6月12日

1概述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仪器仪表的认识更加深入,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温度的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测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温度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温度测量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目前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 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 5)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本系统的温度测量采用的就是热阻效应。温度测量模块主要为温度测量电桥,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从而在电桥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但该电压很小。将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AD转换芯片,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2设计方案 2.1设计目的 利用51单片机及热敏电阻设计一个温度采集系统,通过学过的单片机和数字电路及面向对象编程等课程的知识设计。要求的功能是能通过串口将采集的数据在显示窗口显示,采集的温度达一定的精度 2.2设计要求 使用热敏电阻类的温度传感器件利用其温感效应,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用单片机采集下来,将被测温度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3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3.1系统模块 3.1.1 AT89C51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管脚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 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

温度传感器报告

温度传感器报告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是和人类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过程三大参量(流量、压力、温度)之一,也是国际单位制(SI)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温度测量是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话题,很久以来,这方面己有多种测温元件和传感器得到普及,但是直到今天,为了适应各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医疗、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要求,仍在不断研发新型测温元件和传感器、新的测温方法、新的测温材料、新的市场应用。要准确地测量温度也非易事,如测温元件选择不当、测量方法不宜,均不能得到满意结果。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传感器的销售额为327亿元人民币,其中温度传感器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14%,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楼宇自动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的特点 作为一个理想的温度传感器,应该具备以下要求: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可靠性好、时漂小、重量轻、响应快、价格低、能批量生产等。但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温度传感器是不存在的,应根据应用现场灵活使用各种温度传感器。这是因为不同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点。 ● 不同的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和特点是不同的。 几种重要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范围和特点,如表1所示。 ● 测温的准确度与测量方法有关。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通常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类,两种测量方法的特点如 ● 不同的测温元件应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 通常采用的测量电路有三种。“电阻式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要考虑消除非线性误差和热电阻导线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电势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电路需考虑线性化和冷端补偿,信号处理电路较热电阻的复杂。“电流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是最典型的电流型温度测量元件,当电源电压变化、外接导线变化时,该电路输出电流基本不受影响,非常适合远距离测温。 温度测量的最新进展 ● 研制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铂薄膜温度传感器膜厚1μm,可置于极小的测量空间,作温度场分布测量,响应时间不超过1ms,偶丝最小直径25μm,热偶体积小于1×10-4mm3,质量小于1μg。 多色比色温度传感器能实时求出被测物体发射率的近似值,提高辐射测温的精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1) 4 电路设计 (2) 4.1 温度测量电路 (3)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4.3 LED数码显示电路 (8) 5 系统软件设计 (9) 6 系统调试 (9) 7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4)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5) 附录3:实物图 (16) 附录4:源程序 (17)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 (2)了解使用单片机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学会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 (3)学习单片机仿真、调试、测试、故障查找和排除的方法、技巧; (4)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5)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采用LED 数码管显示温度; (2)测量温度范围为-10℃~110℃; (3)测量精度误差小于0.5℃。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方案一:本方案主要是在温度检测部分利用了一款新型的温度检测芯片DS18B20,这个芯片大大简化了温度检测模块的设计,它无需A/D 转换,可直接将测得的温度值以二进制形式输出。该方案的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DS18B20是美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新型温度检测器件,它是单片结构,无需外加A/D 即可输出数字量,通讯采用单线制,同时该通讯线还可兼作电源线,即具有寄生电源模式。它具有体积小、精度易保证、无需标定等特点,特别适合与单片机合用构成智能温度检测及控 制系统。 图3-1 方案一系统框图 单片机 最小系统 数码 显示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大学物理实验】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姓 名 学号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年 11 月 25 日,第14周,星期 二 第 5-6 节 实验名称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设计和组装一个热敏电阻温度计。 主要仪器设备: 稳压电源, 自制电桥盒(如右下图所示), 直流单臂电桥箱和热敏电阻感温原件等。 实验原理和内容: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具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 我们可以将热敏电阻作为一个感温原件, 以阻值的变化来体现环境温度的变化。 但是阻值的变化量以直接测量的方式获得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因此要将其转化为一个对外部条件变化更加敏感的物理量; 本实验中选择的是电流, 通过电桥可以将电阻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电压)的变化。 电桥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R1、R2、R3为可调节电阻, Rt 为热敏电阻。 当四个电阻值选择适当时, 可以使电桥达到平衡, 即AB 之间(微安表头)没有电流流过, 微安表指零; 当Rt 发生变化时, 电桥不平衡, AB 间有电流流过, 可以通过微安表读出电流大小, 从而进一步表征温度的变化。 成 绩 教师签字

当电桥不平衡时, 可以描绘成如右侧的电路图。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R1=R2的条件, 能够求得微安表在非平衡状态下的电流表达式: t t g t t cd g R R R R R R R R R U I ++++- =33132 2)21( 式中, Ucd 为加载在电桥两端的电压, Rg 为微安表头的内阻值。 可以见到, 为使Ig 为相关于Rt 的单值函数, R1、R2、R3和Ucd 必须为定值, 而其定制的大小则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 1)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 2) 所设计的温度计的测温上限t1和测温下限t2。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温度计的设计 (1) 测出所选择的热敏电阻Rt-t 曲线(或由实验室给出)。 (2) 确定R1、R2、R3的阻值。 具体方法如下: 该实验中, t1=20℃,t2=70℃, 对应R t -t 曲线可以得到R t1和R t2; Rg 由实验室给出, U cd 取值为1.3V , 由微安表面板上可读出I gm =50μA 。 根据电桥关系, 有R 1=R 2, R 3= R t1, R t = R t2, I g =I gm ; 再将以上量代入关系式:)(2)21(2 12121221t t t t g t t t gm cd R R R R R R R R I U R R ++-+-==, 计算得到R1和R2的值。 2. 温度计的调试 (1) 将面板上的开关扳向下方, 将R1和R2调节到方才的计算值之后, 保持不变。 (2) 将微安表接入电路, Rt 先用一个四位旋钮式的电阻箱代替接入E 、D 两点, 并链接其 余电路和电源。 (3) 将电阻箱调至R t1的计算值, 打开电源,调节R3使微安表指零,此时R3调节完毕, 有 R3= R t1。

数电课程设计-温度计实验报告(提交版)

一、设计项目名称 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单路温度进行测量,并用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值系统硬件设计,并用电子CAD软件绘制出原理图,编辑、绘制出PCB印制版。 要求: (1)原理图中元件电气图形符号符合国家标准; (2)整体布局合理,注标规范、明确、美观,不产生歧义。 (3)列出完整的元件清单(标号、型号及大小、封装形式、数量) (4) 图纸幅面为A4。 (4)布局、布线规范合理,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5)在元件面的丝印层上,给出标号、型号或大小。所有注释信息(包括标号、型号及说明性文字)要规范、明确,不产生歧义。 2.编写并调试驱动程序。 功能要求: (1)温度范围0-100℃。 (2)温度分辨率±1℃。 (3)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3.撰写设计报告。 提示:可借助“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实现或验证软件、硬件系统的可靠性。

温度传感器 摘要: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 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 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一种数字式温 度计以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感温元件,它以单总线的连接方式, 使电路大大的简化。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传感器,这类传 感器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且电路复杂。因此,本温度计摆脱了 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利用单片机STC89C52对传感器进行控制。这样 易于智能化控制。 关键词:数字测温;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STC89C52; 一.概述 传感器从功能上可分为雷达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测距离传感器等,本文所研究的是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电量的传感器。这些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温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工业、环境监测、医疗、家庭多方面均有应用。从而使得现代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正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基于PT100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

嵌入式设计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成绩 2015年 7月 10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设计要求及构思 (2) 2.1设计要求 (2) 2.2设计构思 (2) 第三章总体程序流程图 (4) 第四章原理框图 (5) 4.1PT100铂热电阻: (5) 4.2信号放大电路 (5) 4.4主芯片电路图 (7) 4.5 四位数码管 (8) 第五章仿真电路图 (9) 第六章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程序代码 (13)

第一章绪论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仪器仪表的认识更加深入,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温度的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测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温度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温度测量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目前温度计按测使用的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5,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温度测量本系统的温度测量采用的就是热阻效应。温度测量模块主要为温度测量电桥,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从而在电桥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但该电压很小。将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通过OP07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AD转换芯片,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第二章设计要求及构思 2.1设计要求 1.系统硬件设计 (1)使用热敏电阻PT100; (2)单片机采用MCS51系列; (3)LED数码管显示温度。 2.系统软件设计 (1)温度可以通过PT100热敏电阻实调程序; (2)AD转换芯片检测温度的模拟量程序; (3)LED显示程序; 3.系统功能 (1)测量温度范围?50℃~110℃; (2)精度误差小于0.5℃; (3)LED数码管显示。 2.2设计构思 (1)本题目使用铂热敏电阻PT100,其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T100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10℃时它的阻值约为142.29欧姆,在-50℃它的电阻值为80.31欧姆。厂家提供有PT100在各温度下电阻值值的分度表,在0℃到110℃电阻的变化率为(142.29-100)/110≈ 0.3845Ω/℃,在-50到0℃电阻的变化率为(100-80.31)/50=0.3938Ω/℃。向PT100输入稳恒电流,使PT100输出的电压与其内部电阻成线性关系变化。 (2)其输出的的电压是模拟信号,需要进行模数转换后才能被有效显示。查找相关模数转换元器件后暂选ADC0808进行模数转换,其有效电压为0~5V。向PT100输入稳恒电流,再通过A/D转换后测PT100两端电压,即得到PT100的电阻值,进而算出当前的温度值。 (3)由于0.385Ω相对于100多欧姆的电阻来说很小,即温度变化1℃时输出的电压变化量很小,这么小的电压不能改变ADC0808输出的一个数字信号。所以要对PT100输出的电压进行放大。放大倍数是根据最大测量温度确定的,即110℃时输出的电压不能超过+5V,否则测量不到110的温度,最终经调试后取放大倍数为36。再将放大后的电压输入ADC0808模数转换器。 (4)综上所述。采用2.49V的电压与运算放大器搭建成的恒流源对PT100进行供电,然后用运算放大器OP07搭建的同相放大电路将其电压信号放大36倍后输入到ADC0808中。ADC0808根据输入0到5V的电压,转换成对应的十进制0到255数字。再利用电阻变化率的特性,计算出当前温度值,数码管直接显示温度。

打印版热敏电阻改装成温度计

评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0年12 月10 日 实验6 《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不同于导体的阻值——温度特性(温度升高,阻值增大),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温度特性是当温度升高,阻值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数目随着温度升高而按数激烈地增加,载流子的数目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就越小。热敏电阻温度计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急剧变化的特性而制作的,以半导体热敏电阻为传感器,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来确定温度的仪器。可以利用这种“非平衡电桥”的电路原理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用半导体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制作一台测温围为40℃~90℃的半导体温度计。 《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实验课题任务是: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把所给的热敏电阻改装成热敏温度计。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的整体方案,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 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根据实验情况自己确定所需的测量次数。 实验仪器 惠斯通电桥,电阻箱,表头,热敏电阻,水银温度计,加热电炉,烧杯等 实验所改装的温度计的要求 (1)要求测量围在40℃~80℃。 (2)定标时要求测量升温和降温中同一温度下热敏温度计的指示值(自己确定测量间隔,要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 (3)改装后用所改装的温度计测量多次不同温度的热水的温度,同时用水银温度计测出此时的热水温度(作为标准值),绘制出校正曲线。 评分参考(10分) ⑴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2分。 ⑵正确的写出测量方法,1分。 ⑶写出实验容及步骤,1分。

热电阻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热电阻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其优点如下: 1、循环周期9~13秒,生产效率高,—条线年产标砖6000万块。 2、蒸养车可码放砖坯16层,有效利用蒸压釜,节约蒸压能耗23%。 3、整机布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节省土建投资成本达28%。 4、抓坯和码垛定位精度高,减少中间周转过程,提高制品的成品率。 5、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实现单机单人操作。 热电阻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热电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感温元件。由于它具有灵敏度高、 体积小、重量轻、热惯性小、寿命长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应用非常广泛。负系数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与普通热电阻不同,它具有

负的电阻温度特性,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指数曲线,非线性度较大,因此在使用时要进行线性化处理,线性化处理虽然能改善热敏电阻的特性曲线,但比较复杂。热敏电阻的应用是为了感知温度为此给热敏电阻以恒定的电流,测量电阻两端就得到一个电压,然后就可以求得温度。如能测得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再知道参数和系数k,则可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环境温度,也就是被测的温度。这样就把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转化为电压温度变化的关系了。电阻温度计就 是把热敏电阻两端电压值经a/d转换变成数字量,然后通过软件方法计算得到温度值,再通过进行显示。 热电阻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热电阻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1、热电阻测温原

理及材料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2、热电阻的类型1)普通型热电阻从热电阻的测温 2)铠装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3)端面热电阻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4)隔爆型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铠

DS18B20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 姓名学号:20133522080 赵晓磊 20130123096 段石磊 20133522028 付成 指导老师:万青 设计时间: 2015年12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1.引言 (3) 1.1.设计意义 (3) 1.2.系统功能要求 (3) 2.方案设计 (4) 3.硬件设计 (2) 4.软件设计 (5) 5.系统调试 (7) 6.设计总结 (8) 7.附录 (9) 8.作品展示 (15) 9.参考文献 (17)

DS18B20数字温度计设计 1.引言 1.1. 设计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其缺点如下: ●硬件电路复杂; ●软件调试复杂; ●制作成本高。 本数字温度计设计采用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范围为-55~125℃,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热点。 1.2. 系统功能要求 设计出的DS18B20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误差在±0.5℃以内,采用LED数码管直接读显示。

2. 方案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 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4.1图所示: 图4.1 3. 硬件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2051,温度传 感器使用DS18B20,使用四位共阳LED 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 主控制器 单片机AT89C2051 具有低电压供电和小体积等特点, 两个端口刚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AT89C2051 主 控 制 器 DS18B20 显示电路 扫描驱动

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已批阅)

实验题目: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实验目的:测试温度在20~70 ℃的范围内,选用合适的热敏电阻和非平衡电桥线路(或选用你认为更好 的测温电路)来设计一半导体温度计。进一步理解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和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学习非电学量的电测法,了解实验中的替代原理的应用。 实验原理:(1)半导体温度计就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急剧变化的特性而制作的,以半导体热敏 电阻为传感器,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来确定温度的仪器。这种测量方法为非电量的电测法。 (2)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电阻值对温度的反应很灵敏(参见实验3.5.2),因此可以作为温传感器。 为实现非电量的电测法,采用电学仪器来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 还需要了解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由图1可知,在曲线的起始 部分,曲线接近线性,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主要与外界温度 有关,电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半导体温度计测温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当电桥平衡时, 表的指示必为零,此时应满足条件T R R R R 321=,若取R 12,则R 3的数值即为的数值。平衡后,若电桥某一臂的电阻又发生改变(如), 则平衡将受到破坏,微安计中将有电流流过,微安计中的电流的 大小直接反映了热敏电阻的阻值的大小。 (4)当热敏电阻的阻值在测温量程的下限1时,要求微安计的 读数为零(即0),此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满足平衡条件。若 取R 12,则R 31,即R 3就是热敏电阻处在测温量程的下限温度时的 电阻值,由此也就决定了R 3的电阻值。 (5)当温度增加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就会减小,电桥出现不平衡,在微安计中就有电流流过。当热敏电阻处在测温量程的上限温度电阻值2时,要求微安计的读数为满刻度。由于 G T I I >>,则加在电桥两端上的电压近似有:)(3R R I V T CD += (1) 根据图2的电桥电路,由基尔霍夫方程组可以求出

数字温度计实验报告

课程授课教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 3. 了解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4. 熟悉213位A/D转换器MC14433的性能及其引脚功能。 5. 熟悉模拟信号采集和输出数据显示的综合设计与调试方法。 6. 进一步练习较复杂电路系统的综合布线和读图能力。 设计要求如下: 1. 设计一个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为: ①测量范围为0~100℃ ②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 1.数字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电路元器件: 温度传感器 LM35 1片 集成运算放大器LM741 1片 集成稳压器 MC1403 1片 A/D转换器 MC14433 1片 七路达林顿晶体管列阵 MC1413 1片 BCD七段译码/驱动器 CC4511 1片 电阻、电容、电位器若干 三、实验内容、原理及步骤 1.总体方案设计 图1为数字温度计的原理框图。其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的温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成随温度变化的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最后将数字量送显示电路,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 图1 数字温度计原理框图 2.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 温度传感器LM35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温度每升高一度,大约输出电压升高10mV。在25摄氏度时,输出约250mV。图2(a)、(b)图为LM35测温电路。

(a)基本的测温电路(+2°C to +150°C) (b)全量程的测温电路(?55°C to +150°C) 图2(a)、(b)图为LM35测温电路 LM35系列封装及引脚参见下图 3。 图 3 LM35系列封装及引脚图 3.放大电路 放大器使用LM 741普通运放,作为实验用数字温度计,可以满足要求;如果作为长期使用的定型产品,可以选用性能更好、温度漂移更小的OP07等型号的产品,引脚与LM741兼容,可以直接替换使用。此放大器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合适的放大倍数及使用一定的参考电压,将线性输出变化的温度信号电压对应的LED数字变化与实际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它实际上是一个增益和偏置可调的线性放大电路,调整可变电阻器R,可以改变增益,使温度显示变化和实际变化取得一致。输入端所接的调零电阻,是调节偏置的,用来使显示温度数字和实际温度一致。(参考227页) 4. A/D转换器 A/D转换器,采用MOTOROLA公司的产品MC14433。A/D转换器MC14433的内部结构及其引脚图如下图4所示。该芯片为本系统的核心电路,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分别输出数据信号和选通脉冲等。该芯片具有外围电路简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提供时钟信号,片内可以自己产生显示所需的选通脉冲和刷新信号等特色,仅需少量外围电路配合,就能实现LED的数字显示功能。

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010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 姓名:赵星 学号:2010102110 报告日期:2013年3月20日

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 2、学习各种温湿度计的原理及使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通过测量空气的温湿度来确定环境的的温湿度。 2、酒精和水银温度计是利用其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制作温度计,双金属自记式温度计是通过两种胀缩系数不同的金属对温度改变反应的不同,来带动滑动杆记录温度。干湿球温度计是通过计算干球和湿球两者温度之差来确定湿度的,毛发湿度计是通过毛发的湿胀干缩性质来确定环境中湿度的仪器。 三、实验材料: 自记式温湿度计、普通干湿球温度计、通风干湿球温度计、蒸馏水、洗瓶。 四、实验内容: 1、普通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向湿球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等待一定时间读出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根据两者差值来确定环境湿度。 2、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向湿球中加入适量的水,旋转发条,放置一段时间,读出两者数据和差值,查表得环境湿度。 3、自记式温湿度的使用。先用毛笔蘸少量水润湿毛发,稍等片刻,将指针调至95%-100%之间,放置待指针稳定后将示数与通风干湿球温湿度计的结果比较校准,然后通过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的数据校准温度,将指针与时间表对齐后放置。 五、注意事项: 1、使用前确保温度计可以正常使用,且准确。 2、自记式温湿度计需要校准。 3、注意仪器安全。 六、实验步骤: 1、调节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打水上发条后,放置15分钟,期间不断上发条,确保其正常通风。如此重复两次,确保温度计的数据准确。 页 1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报告

信电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DIO二级项目项目设计说明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项目名称: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吴开兴马永强 马小进刘会军 设计周数:4月8号—6月15号 设计成绩: 2011年6月15日 项目分工表:

目录 1 概述 (2) 2总体设计方案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任务 (2) 3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3) 3.1系统各模块介绍 (3) 3.2电路系统设计 (11) 4系统软件设计 (11) 5设计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1、概述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仪器仪表的认识更加深入,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温度的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测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温度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温度测量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目前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 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 5)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本系统的温度测量采用的就是热阻效应。温度测量模块主要为温度测量电桥,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从而在电桥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但该电压很小。将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通过OP07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AD转换芯片,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2 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CDIO利用51单片机及热敏电阻设计一个温度采集系统,通过学过的单片机和数字电路及面向对象编程等课程的知识设计。要求的功能是能通过串口将采集的数据在显示窗口显示,采集的温度达一定的精度。 2.2 设计任务 1、根据技术要求和现有开发环境,分析设计题目 2、设计系统实现方案 3、设计并绘制电路原理图 4、画出功能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5、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实现程序 6、结合硬件调试、修改并完善程序;

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实验提要 设计要求 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 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根据实验情况自己确定所需的测量次数。 实验仪器 惠斯通电桥,电阻箱,表头,热敏电阻,水银温度计,加热电炉,烧杯等实验所改装的温度计的要求 (1)要求测量范围在40℃~80℃。 (2)定标时要求测量升温和降温中同一温度下热敏温度计的指示值(自己确定测量间隔,要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 (3)改装后用所改装的温度计测量多次不同温度的热水的温度,同时用水银温度计测出此时的热水温度(作为标准值),绘制出校正曲线。 提交整体设计方案时间 学生自选题后2~3周内完成实验整体设计方案并提交。提交整体设计方案,要求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里。 思考题 如何才能提高改装热敏温度计的精确度? 用热敏电阻改装温度计 实验目的: 1.了解热敏电阻的特性; 2.掌握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仪器:

惠斯通电桥,电阻箱,热敏电阻,水银温度计,滑动变阻器,微安表,加热电炉,烧杯等 实验原理: 1.惠斯通电桥原理 惠斯通电桥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电桥平衡时,B,D之间的电势相等,桥路电流I=0,B,D之间相当于开路,则U B=U D;I1=I x,I2=I0; 于是I1R1=I2R2,I1R X=I2R0 由此得R1/R X=R2/R0 或R X=R0R1/R2 (1) (1)式即为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也是用来测量 电阻的原理公式。欲求R X,调节电桥平衡后,只要知道 R1,R2,R0的阻值,即可由(1)式求得其阻值。 2.热敏电阻温度计原理 热敏电阻是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这是因为热敏电阻由半导体制成,在这些半导体内部,自由电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增加的很快,导电能力很快增强,虽然原子振动也会加剧并阻碍电子的运动。但这样作用对导电性能的影响远小于电子被释放而改变导电性能的作用,所以温度上升会使电阻下降。 这样我们就可以测量电桥非平衡时通过桥路的电流大小来表征温度的高低。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电路图如图2示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1 绪论1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 2.1 测温电桥电路3 2.2 信号放大电路 (6) 2.3 AD转换电路 (7) 2.4 控制电路 (9) 2.5 声光报警电路 (10) 2.6 显示电路 (11) 2.7 电源电路 (12) 3 系统软件设计15 4 总结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1概述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仪器仪表的认识更加深入,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温度的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测量的围也越来越广,对温度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温度测量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目前温度计按测使用的温度计种类繁多,应用围也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 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 5,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本系统的温度测量采用的就是热阻效应。温度测量模块主要为温度测量电桥,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从而在电桥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但该电压很小。将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通过OP07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AD转换芯片, 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系统硬件原理图如图1—1

图1—1系统框图 系统硬件原理图如图1—1所示,由热电阻传感器测的外界温度,经过信号放大,然后送给模数转换,将原有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可以贝单片机识别和运算的数字信号,然后在通过软件编程通过显示电路显示出来当前所测得的温度。 它的各部分电路说明如下: (1).测温模块: 该部分电路主要使用测温电桥,当温度变化时,电桥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输出不平衡电压,为测温的基础。 (2).信号处理部分: 该部分电路包括电压信号的放大和AD 转换,实现模数变换,以及硬件滤波。

单片机实验报告-温度计

成绩: 滨江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温度计DS18B20 院系滨江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马骏 学号20142309029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一、实验目的 1.1实验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其缺点如下: ●硬件电路复杂; ●软件调试复杂; ●制作成本高。 本数字温度计设计采用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范围为-55~125℃,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热点。 1.2功能要求 设计出的DS18B20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误差在±0.5℃以内,采用LED数码管直接读显示。 二、实验硬件 2.1方案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2.2硬件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2051,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使用四位共阳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 2.3主控制器单片机AT89C2051 具有低电压供电和小体积等特点,两个端口刚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两节电池供电。AT89C2051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 1、VCC:电源电压。 2、GND:地。 3、P1口:P1口是一个8位双向I/O口。口引脚P1.2~P1.7提供内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要求外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NI0)和反相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 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当P1口引脚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

热敏电阻温度测量电路

热敏电阻温度测量电路 下图是温度在0~50℃范围的测量电路。当温度为0℃时输出电压是0V ,温度为50℃时是5V 。他可以与电压表链接来测量温度,也可以连接AD 转换器变换为数字量,利用计算机之类进行测量。 1、工作原理 该电路由检测温度的热敏电阻和1个运算放大器电路,以及将0~50℃的温度信息变换为0~5V 电压的2个运算放大器电路构成。 热敏电阻检测温度时,利用热敏电阻TH R 与电阻3R 分压后的电压作为检测电压进行处理,在这里是利用运算放大器1OP 的电压跟随器电路提取的。输出电压的极性为正,随着温度的上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降低,所以输出电压也下降。 检出的信号加在1OP 和电阻~4R 7R 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的正输入端上,而加在负输入端上的是由8R 、9R 、1VR 对5V 分压后的电压,这部分是电压调整电路,可以在温度为0℃时将1OP 的输出电压调整为0V , 这样就可以输出与温度上升成比例的负电压。 2OP 的输出加在由3OP 构成的反转放大电路上被放大,放大倍数为—10211/)(R VR R +倍。调整2VR 可以使温度达50℃时3OP 的输出电压为+5V 。 通过调整1VR 和2VR ,可以在0℃时得到0V 的输出电压,50℃时得到5V 的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与温度成比例。 2、设计 (1)温度测量范围以及输出电压、电源电压的确定:设定温度测量范围为0~50℃,这时的输出电压是0~5V 。电路使用的电源为±15V ,基准电压为5V 。 (2)热敏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的选定:这里使用NTC 型热敏电阻,选用25℃的电阻值为10K Ω,误差在±1%以内的NTH4G39A 103F02型,这种热敏电阻的常数为B=3900。 (3)补偿电阻3R 的确定:电阻3R 的作用是当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时,将相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变化线性化。设线性化的温度范围是0~50℃,,那么补偿电阻3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