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电影越娱乐,现实越残忍(1)

王小帅:电影越娱乐,现实越残忍(1)

王小帅:电影越娱乐,现实越残忍

葛维樱

2019年2月16日,第69届柏林电影节闭幕,王景春、咏梅凭借《地久天长》斩获影帝、影后两座银熊。这部电影由中国导演王小帅指导,是其“家园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影片用3个小时铺设了一幅跨度30年的中国社会画卷,从知青返城到计划生育,下岗大潮……被时代裹挟的个人命运与家庭变迁牵动着两代人的记忆,在导演王小帅眼中,“这已经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

“逆来顺受”是王小帅形容自己童年性格的词。与强调个体矛盾的当代亲子关系不同,那是一个共性强烈的时代,而要脱颖而出是所有人想象之外的事情。

王小帅的父亲曾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1966年上海光学仪器厂要组织800人去贵阳组建新工厂,王小帅的母亲在仪器厂工作并列名列其中,因此父亲便放弃了教职,选择陪同妻子、孩子一起去贵阳,他们一家到达贵阳时,王小帅才5个月大,“别说孩子,大人的自我意识都完成得很晚。”王小帅说,那时的家长忙于工作,而自己只要做完作业就可以玩耍,未来的目标并不明确。父亲对他的引导也很直观,“你要是学会画画,至少不会捡垃圾。”于是,王小帅和父亲学起了画画。

当然,父亲的浪漫想象是要给孩子的未来更多自由,可问题是,当时,谁也没有想象力能够预知未来,那个环境里以常规思维生活着的人是大多数。这个游戏样式的教学直到王小帅12岁时才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看到了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招生的通知。

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恢复招生,王小帅便邮寄了自己的创作和材料过去,但是被招生者拒绝,“到那时候就‘现实’了,人家要求15岁,我12岁就想去,年龄太小。但是这样的消息一来一回,你发现对方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你的材料,画的东西被退回来,对方说你的年纪很小,值得鼓励,要再接再厉。”孩子就有了功利化的转变。

王小帅在15岁考上了央美院附中,去了北京,这个消息传回贵阳,引起了整个区域的震动。他和父亲学画画来抵御大环境的另类行为得到了人群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大家知道了,“原来还有别的路可走”。王小帅和父亲没有目标的摸索,也成了后来的榜样。“后来我们三线地区才有学画学音乐的孩子。”王小帅说。

“你往后走的每一步,都在受童年的影响。”王小帅琢磨更多的是自己为什么会不断想要回溯青春和童年。“每个时代、环境的人去回顾自己的童年,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而其实背后都是时代背景。”

王小帅选择正视自己的过去和童年,他说,那种生活是充满安全感的,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因为对未来没有预设也难以把握,反而只满足于简单的快乐。王小帅说自己从来没有好胜心,只想做个传播者。他对电影的不主流的理解和拍摄总是引来反对之声,一种意见是,现实世界已经够残酷了,为什么不能把电影搞得像春晚一样娱乐者嬉笑怒骂呢?“可艺术越这样,现实越残忍。”王小帅认真的说。

素材点拨:虽然《地久天长》的故事背景距今已很遥远,但是它所揭示的道理历久弥新:儿时的我们在时代的浪潮拍打下,并没有多少搏击的抵抗力,也没有太清晰的方向,我们历经风雨才看见了通往彼岸的道路,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但直到这时成长的伤痕才提醒我们现实的残忍,而我们都如王小帅导演一样,安享过简单的快乐,也曾放肆的大哭一场,成为立体的普通人。

话题拓展:平凡人生、成才之路、年代记忆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论蒙太奇艺术手法在电影中的创作

中国大学 2014-2015 学年秋季学期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课程 题目论蒙太奇艺术手法在电影中创作学生向维维 学号 5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学生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志军 教师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成绩

摘要:通过参观电影博物馆,了解蒙太奇这一艺术手法蒙太奇手法的涵义、发展历程及其分类的认识,对蒙太奇做深入透彻的了解,并通过最近热播电影中一些典型手法的运用,从而对蒙太奇艺术手法在电影的整体运作中的的功用做透彻理解,进而学会对这一重要表现手法的运用。而蒙太奇思维与理论,将其提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也是电影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蒙太奇手法和思维涵义发展历程分类美学影响 前言: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的形象,再现和表现出生活的一种艺术,其中蒙太奇手法和思维的运用更增添了美感和生动感。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一种最重要的语言手段,它是处理镜头、画面、声音、色彩等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各种各样的组接,达到叙事、抒情、表意的艺术效果,并产生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可以这样说,情节线索是电影的肉体,蒙太奇就是电影的灵魂。 正文: 一·蒙太奇的涵义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引申到电影艺术领域,指影片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电影创作同时也是一种质生产,要讲求成本,因此其情节场面的拍摄并不按剧情发展的次序,而是完全打乱,最后要经过一道剪辑的程序,把打乱的东西重新组接起来。若要作全面准确的概括,它实际上包括了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蒙太奇是作为一种电影语言符号系统出现的,专指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

分析影视作品中蒙太奇和长镜头美学特征的区别

分析影视作品中蒙太奇和长镜头美学特征的区别姓名:初才坪班级:新闻071 学号:5000107171 在各类影视摄制中,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处理,后期根据节目构思,运用编辑技巧,将镜头、场面和段落重新组合在一起。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视节目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长镜头则是指影视作品中时间值在30秒以上的镜头。在长镜头中没有镜头之间的组接关系,但却存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接关系。长镜头减少了镜头的组接工作,但剪辑工作已经融入到镜头拍摄时的设计中,摄影中根据主体动作和场面内各种关系,变化角度、景别进行拍摄,在一个镜头里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长镜头可在一个镜头中,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其效果是利用时空运动的连续可以把真实的现实面貌(包括环境、气氛)自然呈现在屏幕上,能真正体现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具有独特的纪实魅力。 在美学特征上,蒙太奇遵循了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原则蒙太奇是对现实生活素材的重新组织,通过选择、提炼、概括、加工等程序使之富于美感,符合创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态度和创作意图。 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被公认为苏联蒙太奇学派的最杰出代表,影响了无数的后来者,成为人类电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经典。“敖德萨阶梯”是经典段落,在这段中间,可以清晰看到“杂耍蒙太奇”的效果。这段落中,几个比较关键的人物的刻画相信大家不会忘记:第一个就是死去小孩的妈妈。当妈妈发现身后的孩子被射倒,导演4次在孩子被踩,母亲张大嘴吃惊的镜头进行交叉剪辑,仅仅几步路的距离,导演在第五次切到妈妈身上才让妈妈走到孩子身边。这样快频率的交叉剪辑,增加了镜头的表现力,可以看出,导演在选择踩孩子的镜头上也是加以选择的,先是绕过孩子,在是从腿间经过,最后将孩子替翻了个面,从肚子上踩过,配上音乐,层层递进,镜头的组接再不是叙事那么简单,情绪,气氛,都得以表现。另一条线则是婴儿车的滚动,在下滚过程中,不断切人物特写,眼镜男,女教士,婴儿,可以看出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理解的十分清楚,因为这些特写镜头单个来看,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或许眼镜男所看到的根本不是孩子的车在滑动,但是情绪配合了,画面配合了,交叉剪辑的帮助下,整体感觉就出来了。整个段落只有7分钟,镜头数却高达155个,平均1分钟就有22个镜头,每个镜头时长不到3秒钟。正因为如此快频率的切换,加上景别的变化,和机位的变化,才能让短时间无限扩展却让观众毫不觉察。 在好莱坞,公开向《战舰波将金号》致敬的则是著名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在他1987年所拍摄的代表作《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中,就有一段完全模仿“敖德萨阶梯”的段落,这个段落也是全片的最高潮: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政府特别调查员与歹徒不期而遇,双方先是心照不宣,平静的走向台阶,继而又几乎是同时拔枪,互相射击,与此同时,有个推着婴儿车的路人正好路过此地,但由于受到惊吓,婴儿车不慎从台阶的顶端滑落下去。科斯特纳扮演的银幕英雄自是了得,只见他边举枪射击边向下跑,最终在千钧一发之际击毙了歹徒,还接住了失控的婴儿车。应该说,这个模仿还是很成功的,德·帕尔玛同样使用了阶梯、婴儿车、面部特写等元素,同时又有自

色彩蒙太奇与影片

摘要:这部影片是从新巴洛克电影中演化出的一个新兴作品,因为他黑暗、怪诞并且充满了童话色彩和超现实主义语言,是一部超现实的幻想喜剧。1991年问世时,给予了法国影坛一片惊喜。《黑店》具有浓烈的魔幻色彩,整部影片都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其中电影情节中对于色彩和色相的充分运用都有着独特的内涵,色彩是这部影片中十分重要的象征语言之一。 关键词:色调;色相;魔幻;气氛 故事发生在21世纪的巴黎,片中人物因经济萧条,以吃人肉维生。开肉店的屠夫拥有一栋房子,里面住了几户怪里怪气的“自己人”,他们都希望吃到别人身上切下来的鲜肉,若没有新鲜“货源”的话,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人也在所不惜。前马戏班小丑路易本是他们的囊中物,不料屠夫的女儿爱上了他,并助他逃过一劫。 一、《黑店》的色调以及其象征意味 从美术学角度来看,色彩的价值在于百分之百的天然、真实。但是我们知道的任何元素一旦进入艺术作品,包括电影,就具有了审美价值和意义。在美术学角度中,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的色彩表现方式、影调、色调对比的不同,都会赋予色独特的内涵。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色彩在人们的心中也会造成不同的思想、情感内涵和特定的寓意,是具有象征性的。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因为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对同一艺术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 《黑店》具有浓烈的魔幻色彩,整部影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色彩是这部影片中十分重要的象征语言之一。 整部另类的背景设定令全片一开始便给人沉抑恐怖的感觉,神秘的工业化大楼在深黑色的背景下散发着邪恶的神秘感。配合那浓烈的暖色调,就像走进一个大型的屠宰场。影片整体色彩以红、橙为主,色相、明度、纯度适中,整体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温馨、亢奋、前进、和谐。草绿色和灰色交斥的外景环境,给人一种较朦脓、阴冷的感觉,象征着平静而又有些躁动的心情和不确定的未来。 当朱莉与路易信相约于朱莉的房间洽谈时,《黑店》的色调转为了高调,大面积的红色、橙色、黄色运用于影片背景之中,明度不高,纯度较高,色相为橙黄、柠檬黄。即使偶尔使用绿色、蓝色、黑色,由于这些色彩的明度不是很高,因此没有影响到整个色调的升高,毋庸置疑的,两人置身的房间是呈暖色调的。高调创造出的意境具有隐秘的象征意味。也就是在为后面下一场景的变化铺垫色彩过渡,更好的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感,就如天堂和地狱的反差。 正所谓物极必反,随着情节的发展,路易信也开始走到了地狱边沿。在与朱莉相约观看马戏节目时,屠夫在屋顶捣乱,路易信上去检查,这时浓重的暗黑色铺天盖地,墨绿色点缀其中,在这冷色调中美女身着红色睡衣出现在画面中,但是却使整个画面的色调更冷,地狱的恐怖遍布画面之中。画面中路易信身着的黑色、美女的红色、屠夫的灰白色更加的增加了地狱的狰狞,同时也更加紧密的制造了此情景中恐怖、压抑的感觉。 如果说朱莉与路易信在朱莉房间洽谈时画面的色彩是高调的,浪漫、张扬、温馨;那么在屠夫屋顶捣乱,路易信上去检查时的色调则是低调的,冷酷、压抑,象征着人性恶的凸显以及浮华世界背后残酷的被掩饰的恐怖一面。 二、《黑店》气氛的对比营造 色彩在进入影片之前,是美术作品的固定元素。色彩后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在其中的意义跟美术作品中的表达是相同的,它能够参与打造特定场景,构成作品背景,营造整体的气氛、风格和情调。 《黑店》中我认为最具创造性的是营造一种浪漫与恐怖的对比。如门外和门后的对比,门外营造的场景中,色彩和色调黯淡而又诡异,黑暗、深褐色的四壁,柠檬黄的色彩的加入,

王小帅电影中蒙太奇与长镜头手法的运用

王小帅电影中蒙太奇与长镜头手法的运用 王小帅电影中蒙太奇与长镜头手法的运用 摘要:蒙太奇和长镜头都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二者各有千秋,呈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相互联系,彼此融合。王小帅的电影中大量运用了蒙太奇与长镜头这两种镜头语言,形成了他独特的电影风格和艺术魅力。本文以他的电影《青红》为例分析王小帅电影中对蒙太奇与长镜头手法的运用,研究他的电影美学特征。 关键词:蒙太奇长镜头镜头语言电影美学 王小帅是我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六十年代的他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电影运动的影响,对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大胆尝试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等电影题材,为中国电影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因此,他们的电影中不乏对青春题材、边缘题材,演绎着中国现代人的生存现状。他关心个体的生存,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他的作品中常常突出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很深厚的思想性。 二十多年来他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也日益形成他独特的电影风格和艺术魅力,不断寻找着最适合表达其内心诉求的电影语言,而他对蒙太奇与长镜头语言的熟练运用则正是他的电影中极为锦上添花的一笔。 一、蒙太奇与长镜头理论 (一)蒙太奇理论 蒙太奇的本义源于法语(montage),是建筑学上的装配、组合的意思。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步成为电影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狭义上的蒙太奇是指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而广义上的蒙太奇则是整个影片的思维方法、结构方法和全部艺术手段的总称。蒙太奇是影视作品特有的结构手段、叙述方式,通过画面与画面、声音与声音和声音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关系,来产生不同的意义。它是镜头的分切组接以及场面段落的组接和切换的艺术技巧,也是电影反映现实

影视中的时间蒙太奇及其审美意义

影视中的时间蒙太奇及其审美意义 【作者】谷启珍 【作者简介】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为作者“影视美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作者结合中外影视名片,对影视中的时间蒙太奇的构成特点及其多重审美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时间蒙太奇的最重要而突出的特点是:时间的特写和现在、过去与未来三时态。特写包括时间的延长与缩短;三时态则具有五种表现手法:画面叠印、声画对位与声画融合、往昔回忆及主体的两种形貌、主体保留现实原貌并拒绝与未来同步、主体永远保持现实形貌但却畅游于过去与未来之中。 【正文】 时间与运动电影时间,一如电影空间,是一个极为引人的微妙问题。当看到摄影机拍摄下来的孤立的静止镜头——画面时,我们会说:电影是空间艺术,因为它更接近建筑风格。而当看到镜头——画面似流水般不停地流动下去的时候,于是我们又会说:电影是时间艺术。不过,导演巧妙地把时间空间假定性地连接在一起时,观众就会感到:“影片的运动不仅记录下空间位置的变动,而且还表示时间上的进展。”(注:S·梭罗门:《电影的观念》,第 9页。)我们又可以说:电影原来是时空双重结构的造型艺术! 本文讲的时间蒙太奇,研究的就是电影中“时间与运动”的关系。时间是什么?圣奥古斯都的回答是:“你不问我,我倒很清楚,你一问我,我却不知它为何物了。”时间是永恒的流,正如空间,无头无尾,无始无终,是任何人任何力量也无法改变与遏止的。世界影坛导演大师无不在处理最抽象的时间这个影视造型元素方面而绞尽脑汁。难道这只是为了展示导演本人的艺术个性和才华?恐非如此。本质地讲,是为了影视艺术本体,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造型手段,去把握时空的内涵,从而使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自我上,能有新的进步,新的飞跃。请看世界名片中对时间的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处理。 美国科幻系列电视剧《时间隧道》,其名称本身就是一道难解的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按编导的初衷,意在把时间空间化,或把时间具象化、可视化、可触感化,否则为什么要用空间感极强的山中隧道或地下海底隧道来表现时间呢?《时间隧道》中提出的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把历史与时间颠鸾倒凤,打乱时序,从荷马的《伊利昂战争纪事》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布拉格之春”,向科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时间到底是什么?这是在向古典的、传统的即单向度、线性的、如梭如箭的时间概念挑战!二是科学家们为了某种科学目的竟然置大自然规律于不顾,而把时间“锁定了”。实际当然不可能,只是大胆假设罢了。影片同时借科学家之口说:目前人类还不能对空间进行“锁定。”80年代上半叶,好莱坞推出一部名为《时光倒流70年》的艺术片,讲的是一位青年戏剧理论工作者为研究70年前绝代名伶的艺术生涯,竟然保持着青春原貌,一下“跳进”画面(女伶肖像),倒退到70年前并与女伶相识相知相恋相爱至死的典型好莱坞式的浪漫故事。再如美国的《超人》(续集)中有一组惊人的镜头:超人以非凡之力把时钟的巨针倒拨,令时光倒流;而与此同时,超人还使开裂的大地重新吻缝而合,恢复原貌。 试问:时光果真能倒转吗?显然不能!时间蒙太奇其实是对时间的一种地地道道的破坏,一种骗人的把戏,一种满足人类心灵所需要的如诗的谎言,而且是真正的艺术谎言!艺术家制造谎言也好,耍把戏也好,高招层出不穷,如快拍或慢拍、中断或集中、延伸或浓缩、逆转或超前……完全可以通过蒙太奇思维意识

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

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 电影导演为了使影片故事情节的渲染性达到最大化, 一般会借助音乐来实现这一目的, 利用音乐诠释影片的内容。作曲家会根据电影导演的整体思路, 深入了解影片故事中所要展示的主题思想才会进行音乐的创作构想。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结合, 需要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的原则。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电影音乐具有“画面音乐”之称。电影音乐, 顾名不难思义, 是进入电影中的音乐,音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使命, 体现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这就决定了它带有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审美属性:一方面,它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属性, 例如抒情性、形象性、表现性、表演性、节奏性、韵律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电影艺术的审美属性, 诸如互动性、综合性、蒙太奇性、画面性、银幕性、造型性等。这种特殊的审美属性, 决定了电影音乐特殊的审美品格――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关联性电影音乐不像普通的音乐只为展示自己的美, 而是要完成电影整体的艺术意图的传达。不论是引起听者的联想和想象也好, 还是直接唤起人们的情感认知也好, 还是纯粹展示音乐本身的美也好,纯音乐都不存在同另一个外在的艺术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当音乐进入电影艺术以后, 音乐与画面的形象一同出现, 画面中表现的剧情和展示的人物性格、场景的气氛都变得具体而真切

画面中的一切对于音乐是在进行客观说明的。由于音乐与电影画面中展现的事物、人物与电影情节的密切关系, 人们往往根据画面的形象内容和电影的剧情来感受音乐。而作曲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音乐时那样自由发挥, 因为音乐被置于故事氛围和情节之中。当音乐被附上直接可观、生动的画面时,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自然会与故事内容联系到一起, 产生比较明显的感受和理解。电影音乐要从属于影片的总体构思, 它必须要受到影片作为母体的制约, 不能离开电影本体范畴。电影《美丽人生》的音乐之所以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心, 是因为它的出现让观众看到一颗父亲对孩子的无私之爱。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电影音乐的审美形式丰富多彩, 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 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外国音乐,只要符合人物和场景, 就被赋予了灵魂, 就能深入观众的心里。如《恋爱通告》中的古筝曲、美国影片《星球大战》中的交响音乐,《我的野蛮女友》中的《D大调卡农》等。在电影《英雄》的配乐《风》中, 将日本鼓用中国的传统打法演绎并且加入中国叉和人声, 听起来杀气腾腾, 震人心神。在电影《夺命感应》的电影配乐中加入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乐器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 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电影《英雄》中,西洋交响乐团发挥了巨大的表现力,北方粗犷、豪迈、果敢的人物性格和帝王霸气、大漠孤烟、黄沙漫天的意向淋漓尽致地呈 现在观众眼前。

疯狂的石头蒙太奇电影手法

交叉蒙太极: 镜头一:小猛不小心将可乐从缆车上扔下, 镜头二:一个可乐砸到了包世宏的车子,包世宏下车对着缆车大骂,这时包世宏的车在无人驾驶中下坡行驶。 镜头三: 到正在贴广告的李老板,听见碰的一声,他的车子被撞了。 镜头四:骗子搬运公司正在被警察检查驾驶,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碰的一声,发生车祸了,警察离开。 在同一时间,不同的时空发生了四种动作交叉的剪接,构成了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一个可乐的抛下,将四个不同空间,做不同事情的人的紧张气氛融到同一时间。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有严格的同时性。 重复蒙太极 电影中多次出现包世宏在厕所小便,并且随着心理的变化,他的小便状态就随之变化。在这种多次出现的同一场景,同一动作,却随着时间变化心理的镜头,通过镜头和场景的队列进行对比,和推进故事的情节发展。 平行蒙太极 贼头和他的老婆在打电话,一张画面中出现两个镜头,贼头说话的神情,他老婆玩游戏的动作。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信息量,也加强了影片的节奏感。 隐喻蒙太极 影片开头由一个水龙头滴水镜头,转换到一个医生在给包世宏看男科病。将水龙头滴水隐喻成包世宏的病况。 对比蒙太极 影片中出现了两种骗子,一个是市井中的骗子团队,一个是国际大盗。这两种骗子的身份相差玄虚。但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各显手段和绝技,也是人群阶级的对比。 连续蒙太极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就是,三个骗子走进了一件旅馆房间,老大拉开了灯,脸色大变,老二接着也看了看,大吃一惊。这时,老大转身重桌子上拿来一把菜刀朝看的那个方向扔去。镜头随着菜刀的方向拉去。菜刀砍到了床头柜上,床上有谢小盟和骗子老大的老婆。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的进行。交

王小帅电影主题与风格研究

王小帅电影主题与风格研究 摘要 王小帅,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是他的梦想。他有着敏感的个性,以关注社会底层人士的独特视角,用镜头语言向受众呈现了边缘小人物的真实状态。在他的电影中,他善于运用长镜头和色彩来展现年轻人的残酷命运,与此同时,延续宽容与爱的主题,给予主人公希望,让他们勇于面对残酷的现实,其开放式的结局也给人无限遐想。王小帅将自己的经历与社会百态融入其中,阐释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以及人生感悟,对于王小帅来说,这是一种成长,这为他形成自己的电影风格奠定了基础。本文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概括和阐述了王小帅电影的主题;第二章主要总结了王小帅电影的风格艺术;第三章则是对王小帅电影的市场分析以及创作的启示,电影里具有深刻的社会精神和人文关怀,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第一章主要从对城市、对追求、对生活态度的看法等三方面予以评述,这也是对王小帅个体记忆的影像书写的一种展现。他乡与故乡是导演王小帅电影中的城市主题,即能实现心中梦想是他乡,而能成为永远归宿的便是故乡。梦想与现实是电影中的生活主题,即梦想是非常美好的,可现实却恰恰相反,是非常残酷的,展现出生活之百态。执着与爱是电影中的态度主题,即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只要心中有爱,能理解与包容,才能打败现实的残酷,在无奈中寄予希望并坚持自我。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王小帅电影风格的独特之处。长镜头和蒙太奇是王小帅很擅长并常用的两种镜头语言,为王小帅形成别具一格的电影风格增添不少色彩。采用沉重的冷色基

调与鲜明的色彩穿插于整部影片,强化色彩来烘托环境,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其独特的光影魅力。通过讲述叙事视角、空间以及结构等视点来展开叙述王小帅电影的叙事模式。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对王小帅电影的市场分析和他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他创作带给人的启示。王小帅始终认为,拍电影不是导演一个人负责,也不可能为自己而拍,而是要为受众和资金负责。与此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去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是使得影片更加有深度和意义。 【关键词】王小帅主题艺术风格启示 前言 王小帅,出生于上海,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冬春的日子》,是他的第一部作品,由自己筹出十万元资金所制作,入选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青红》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王小帅是中国导演中始终坚持自己追求与原则的一个人,电影风格与他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他的前期作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不和谐,之后他将焦点对准了社会边缘人物,后面的影片摆脱了以往的沉闷压抑的基调,呈现的是一种充满青春气息的影片,比如《十七岁的单车》,是他的转型之作。

蒙太奇美学

蒙太奇美学 电影美学 蒙太奇,接触电影后很久才知道这个词原来是指电影里的镜头组合交替加切换。在我们现代这些90后的影迷眼中,让人触目惊心或者影响深刻的现代化电影的蒙太奇大多出现在低成本B级片或者独立电影中。我是指令人影响深刻的。比如,《电锯惊魂》里描述犯罪现场或者真相大白的快速交接蒙太奇,眼花缭乱得让人触目惊心。也比如《蝴蝶效应》里那色感丰富,同让叫人目不暇接的闪回蒙太奇,描述了主人公记忆的重置,结合整个故事理念,让人拍手叫绝。于是,渐渐的,我心中的蒙太奇艺术被定位成了一种因为快速闪回式的精彩。 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蒙太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主要有叙事.抒情.表现和理性四个大的方面.以及蒙太奇在电影中是如何运用的。通过现在技术纯熟了的电影工业,我们应该怎么样寻找一种更新颖的蒙太奇.让它门把我们的电影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这次的电影美学选修课中,看到的都是久仰却久久没看的影片,比如《罗马假日》,比如《小城之春》,比如《黄土地》,还有《蝴蝶梦》。话说《偷自行车的人》我去年暑假自主看过,主要是对大社会下小人物的不公生活当时颇感兴趣。这次则是温故而知新。 回到蒙太奇美学,这次我将主要从蒙太奇的种类出发来研究研究这些课内与课外的影片。 资料显示,蒙太奇的种类: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种是叙事手段,后两类主要用以表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第二级划分。 (一)叙事蒙太奇,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1.平行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这种蒙太奇非常常见,举个我非常赞赏的例子吧,比如《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小丑在同一时间在城市的不同地点刺杀政府要员的“激进行动”就是这里的平行蒙太奇,可以说这场戏的戏剧张力了得,结合精彩的配乐和美轮美奂的摄影,平行蒙太奇的紧凑感油然而生并且生生不息。使得小丑的刺杀行动完整统一。 2.交接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3.重复蒙太奇它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方式或重复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题的目的。 4.连续蒙太奇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一)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第六代个人化都市边缘人小人物影像 论文摘要]以张元、娄烨、王小帅、贾樟柯等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导演群体,以个人化的叙事策略和对都市场景与边缘人、小人物生活的展示以及强烈的影像塑造意识,体现出他们共同的“代”的意识与审美特质。以张元、娄烨、王小帅、贾樟柯等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导演群体是在80年代相对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在中国电影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中开始拍摄的。与“第五代”相比,他们有着诸多不足以自成一派的因素,甚至其中很多导演也拒绝这种代际划分。但就笔者个人的看法,随着“第六代”作品的不断问世,他们在电影审美追求上的共同之处也渐次清晰。因此,对他们电影的整体特征进行描述,也许是可行的。 一、个人化的叙事策略 “个人化”这一概念,滥觞于日本的“私小说”创作,它是一种无视社会意义、专写私生活、敢于自我暴露的写作。是在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活跃,“反传统情绪、个人主义思想,为之弥漫。一般人由关心国家变为关注自我,由国家主义转为‘沉潜的个人主义’”的社会思潮下,某些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极端失望的作家的产物。笔者之所以借用“个人化”这一概念,是因为“第六代”的叙述艺术,与小说界的“个人化”写作很类似。 “个人化”叙述的特征首先是,放弃“社会代言人”的角色,回归个人的叙事状态,远离公共话语和宏大叙述,而面向个人的狭小生活。“第六代”的作品从《头发乱了》,到《北京杂种》、《小武》、《长大成人》、《苏州河》、《月蚀》、《阳光灿烂的日子》、《非常假日》、《蔓延》……无不如此。青春的困惑、成长的烦恼等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影片中作为主人公的个人化叙述的中心话语,虽然在这些作品中有社会因素存在,但那不过是作为故事的背景而已。在他们的作品中,尽管有很多对社会阴暗现象的揭示,但叙述者并不以“代言人”的口气,而只是一种“平民当事人”的个人化讲述与宣泄。其次,是叙述中总有纪实与自传的叙述框架。影片主人公多是在焦虑和失落中茫然而行的少年或青年,他们的故事在大众心目中几乎无足轻重,但由于导演与作品的主人公在年龄、经历、命运方面往往具有相关性——如姜文,在《日光灿烂的日子》中,干脆找一个酷似自己的“小姜文”,以示与自己经历的相关——人物形象便不仅是解读影片的显形符码,还成为解读导演的隐形符码,因此有理由认为“第六代”电影具有纪实与自传的叙述性质。再次,是“第六代”多不采用“第五代”所擅长的影像象征、暗示等寓言模式。而善于采用直截了当的内心独白方式,表现某种敢于抗争的、玩世不恭和任性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化”叙述成了第六代表达个人情绪的一种策略。 第六代导演的以个人化叙事传达自我情绪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即兴创作”。电影不仅丢掉了戏剧的“拐杖”,而且完全不使用剧本,演员在导演情绪感觉的指挥下直接表演,整个电影的建构全部在剪辑室里完成,使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摆脱了文学的范畴。影片《北京杂种》就是导演张元即兴创作的作品,并使导演体验了这种即兴创作中随意自由的快感:“《北京杂种》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真正的自由的创作。我们那帮人,崔健、杜可风、还有舒琪,那次拍摄经历是我最大的幸运。我也不知道第二天要拍什么,常常是凭着即兴和随意的想法去做。完全是把自己身边的几个人物放在一起,很自由的一个空间。”当然,这种即兴创作显然是第六代导演叙事叛逆性的一种极端表现,旨在表明与传统的叙事风格的对立。同时,影片中插入了许多摇滚乐队演出的场面,以此来打破故事的完整性。导演借助现代摇滚乐的叛逆性,在影片叙事中表达自我感受,使这部影片的叙事呈现出个人化、情绪化的特征。 第六代导演所选择的这种个人化乃至情绪化的叙事策略,使他们放弃了“社会代言人”的角色,远离公共话语和宏大叙事,回归到个人的叙事状态。受西方艺术电影的影响,他们追求的是自我方式的“纯艺术”。而并不完全把电影当作“大众的艺术”。因此在电影叙事中采用直截了

蒙太奇分类

六.蒙太奇的分类 ?叙事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 ?抒情(理性)蒙太奇 (一)叙事蒙太奇 ?又称“叙述性蒙太奇”,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剧情。它是影视作品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法。优点是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按照叙述方式方式一般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交替)蒙太奇、重复(复现)蒙太奇等等。 ?1.平行蒙太奇:不同时空、同时异地、或同时同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或者几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互相交错表现而统一在共同的主体之下。注重的是情节的一致、主题的一致、剧情或事件的内在联系。 ?如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影片为了表现“任何时代都要排斥异己的形象”的共同主题,将四个不同时代、地域、相互之间毫无剧情联系的故事放在一起并列表现、交错叙述。《爱情麻辣烫》、《重庆森林》、《梦》、《罗拉快跑》等。 ?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2.交叉(交替)蒙太奇:并列表现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和迅速频繁的交替性,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或决定着另一条或数条线索的发展,同时它们又互相依存,彼此促进,最后几条线索汇合在一起。 ?其作用是:它能够制造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引起悬念,从而有效地掌握观众的情绪。 ?如《南征北战》中,敌军、我军、游击队三路一起行动,前二者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方向大沙河进军,游击队则一部分袭击、拖延敌军,一部分去上游炸坝,三方面的行动因果关系密切并且迅速频繁地表现,气氛非常紧张。如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罗拉快跑》、《海地总动员》 ?3.重复(复现)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方式或者重复手法。它指的是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

王小帅:电影越娱乐,现实越残忍(1)

王小帅:电影越娱乐,现实越残忍 葛维樱 2019年2月16日,第69届柏林电影节闭幕,王景春、咏梅凭借《地久天长》斩获影帝、影后两座银熊。这部电影由中国导演王小帅指导,是其“家园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影片用3个小时铺设了一幅跨度30年的中国社会画卷,从知青返城到计划生育,下岗大潮……被时代裹挟的个人命运与家庭变迁牵动着两代人的记忆,在导演王小帅眼中,“这已经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 “逆来顺受”是王小帅形容自己童年性格的词。与强调个体矛盾的当代亲子关系不同,那是一个共性强烈的时代,而要脱颖而出是所有人想象之外的事情。 王小帅的父亲曾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1966年上海光学仪器厂要组织800人去贵阳组建新工厂,王小帅的母亲在仪器厂工作并列名列其中,因此父亲便放弃了教职,选择陪同妻子、孩子一起去贵阳,他们一家到达贵阳时,王小帅才5个月大,“别说孩子,大人的自我意识都完成得很晚。”王小帅说,那时的家长忙于工作,而自己只要做完作业就可以玩耍,未来的目标并不明确。父亲对他的引导也很直观,“你要是学会画画,至少不会捡垃圾。”于是,王小帅和父亲学起了画画。 当然,父亲的浪漫想象是要给孩子的未来更多自由,可问题是,当时,谁也没有想象力能够预知未来,那个环境里以常规思维生活着的人是大多数。这个游戏样式的教学直到王小帅12岁时才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看到了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招生的通知。 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恢复招生,王小帅便邮寄了自己的创作和材料过去,但是被招生者拒绝,“到那时候就‘现实’了,人家要求15岁,我12岁就想去,年龄太小。但是这样的消息一来一回,你发现对方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你的材料,画的东西被退回来,对方说你的年纪很小,值得鼓励,要再接再厉。”孩子就有了功利化的转变。 王小帅在15岁考上了央美院附中,去了北京,这个消息传回贵阳,引起了整个区域的震动。他和父亲学画画来抵御大环境的另类行为得到了人群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大家知道了,“原来还有别的路可走”。王小帅和父亲没有目标的摸索,也成了后来的榜样。“后来我们三线地区才有学画学音乐的孩子。”王小帅说。 “你往后走的每一步,都在受童年的影响。”王小帅琢磨更多的是自己为什么会不断想要回溯青春和童年。“每个时代、环境的人去回顾自己的童年,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而其实背后都是时代背景。” 王小帅选择正视自己的过去和童年,他说,那种生活是充满安全感的,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因为对未来没有预设也难以把握,反而只满足于简单的快乐。王小帅说自己从来没有好胜心,只想做个传播者。他对电影的不主流的理解和拍摄总是引来反对之声,一种意见是,现实世界已经够残酷了,为什么不能把电影搞得像春晚一样娱乐者嬉笑怒骂呢?“可艺术越这样,现实越残忍。”王小帅认真的说。 素材点拨:虽然《地久天长》的故事背景距今已很遥远,但是它所揭示的道理历久弥新:儿时的我们在时代的浪潮拍打下,并没有多少搏击的抵抗力,也没有太清晰的方向,我们历经风雨才看见了通往彼岸的道路,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但直到这时成长的伤痕才提醒我们现实的残忍,而我们都如王小帅导演一样,安享过简单的快乐,也曾放肆的大哭一场,成为立体的普通人。 话题拓展:平凡人生、成才之路、年代记忆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姓名:周晓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朱寿兴 20070401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研究生:周晓鸣导师:朱寿兴教授专业:美学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年级:2004级 中文摘要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无论是从电影理论的讨论,还是从电影生存现状来看,学术界对电影的本体和电影的艺术形态问题,还没有达到本质性的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实践则在“作者论”艺术电影与“大众化”商业电影之间不断修正,不同的电影观促成了不同的实践和结果,任何的偏离都可能造成了电影与观众关系的错位,造成了电影对大众的无意疏离。因而我们必须对电影审美特征进行再认识,促使电影艺术本体的突显,既保持其艺术品性,又保留其具有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现代文化价值。 本文立足于电影本体,探析电影媒介的艺术特征。作为电影媒介的影像,具有“实录现实”和“审美现实”的双重特征,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二维平面的影像具有空间转换和时间交替的暗示功能,形成二维平面的三维效果,并转化为四维时间中延续的视觉幻像,形成一种既具有空间性又具有时间性的时空幻觉;影像作为艺术符号,其表意特征在指义的直观、具象性和表义方式的肖似性与抽象性统一、直述义与含蓄意并存。 并将电影与其他艺术样式进行比较以寻求电影艺术之特质。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影的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银幕时空的复合性和银幕空间的外向性,影像包孕现实的实录性及虚幻的在场性。“以实写虚”表现手法、本真性的表演,具象性、直观性的形象呈现也是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特性。电影以其所独具的具像性、直观性、多元素复合性,以及由多级表意生成系统构成的复合审美空间,与影像审美信息的单向性传递,共同决定了电影艺术审美接受活动的被动性、当下性、综合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电影是依靠物质机械、受技术机制影响最深的现代艺术样式,技术因素在电影的美感生成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特写与剪辑技术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能够把事物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以特殊的方式突现出来,将物自体变成现象,使世界现象化,产生丰富审美意味的具象。场面调度通过对摄影机机位和拍摄角度的调控,意化现实,使画面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内涵;场面调度还可以通过单纯化、特殊化等超常规方式创造出表现性的造型,突出空间的象征意义,丰富画面的内在神韵。在电影作品中,光影技术不仅是叙述工具,还是感觉、气氛的营造者,光线以其特有的象征和表意功能,使影像表现出某些寓意和意韵,使画面哲理化,形成画外之意、韵外之致;声音技巧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通过同期音和非同期音与画面形成对比、对位的关系,表现画面所没有的深层意蕴,产生隐喻、象征艺术效果。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替代了镜头前的表演者,生成

浅谈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谈电影中的蒙太奇运用手法 【摘要】电影被称作光影艺术。但它更是剪辑艺术,即蒙太奇艺术。优秀的电影作品必定是通过优秀的蒙太奇手法表现出来的本文简要介绍蒙太奇艺术手法的内涵,蒙太奇的分类,引出它对于电影创作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蒙太奇,蒙太奇的内涵,电影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这个名称,最初是从俄文MOHTA 音译过来的,原义是构成、装配。后来苏联电影界借用了这个名词,引申用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就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在电影制作中,,按剧本或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画面),然后再按原定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镜头(画面)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机地组成一部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能被广大观众理解的影片。 (二)蒙太奇的类别和划分 蒙太奇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有不同的类别和划分,其中从电影技巧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蒙太奇处理方式。 ① 耍蒙太奇:它是一种富于动作的强有力的艺术手段,即把尺数极短的镜头作闪 现式的分切。它将特写或各种场景非常灵活地加以运用,使画面与画面间产生强烈的冲 击、震撼,从而形成激烈的、动态的节奏,给观众一种几乎是毫无喘息余地的、紧张的感觉。 ②心理作用蒙太奇:利用人类有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思考的心理 作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引起观众的联想。但是这种组接不是随便进行的,它必须考虑是否符合现实生活、符合观众心理感受的经验,是否符合人类认识论的规律以及电影、电影艺术创作的规律。 ③同时蒙太奇: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同时地迅速加以发展而构成,它不同于平行蒙太奇,“同时"可以是“平行",“平行’则不一定都是“同时”。它重在时间的因素,所有的戏、强调在同时发生。 ④平行蒙太奇:其手法与对比蒙太奇接近。它不重在时间的因素,而重在几条线索 的平行发展,靠内在的悬念把各条线的戏剧动作,紧紧地接在一起。这些“平行’’线索,有时有对比的效果,却又比对比广阔得多,丰富得多,艺术吸引力特别强。另外平行蒙太奇还采用迅速交替的手法,造成悬念和逐渐强化的紧张气氛,使观众在极短时间内,看到两个情节的发展,最后又合在一起。 ⑤音乐蒙太奇:音乐蒙太奇主要用于达到影片情绪感染力、诗意,渲染剧情。它还能作为影片戏剧性因素的旋律,把不同场景的戏连成一片,形成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观众从声音中想象出那些未被电影表现的场景。 ⑥理性蒙太奇:通过画面,使观众将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认识。如日本影片《暗 无天日》中,影片用雄辩的视觉画面,证明了五名青年中,只有小岛一人犯罪,其余均 属无辜。但日本法院仍将他们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从而揭示了日本司法机关的黑暗。 (三)蒙太奇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和灵魂,它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思维。”1蒙 太奇技巧在电影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有一下四个作用: 1、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联想 1厉先锋《蒙太奇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蒙太奇和长镜头

蒙太奇的基本原理: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辑的手段。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方式,就叫蒙太奇。 蒙太奇的特点: (1)能够表达寓意,创造意境。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声画的有机组合,相互作用,可以给观众在心理上产生新的含义。使用蒙太奇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话,可以使得一系列没有任何关联的镜头或者画面产生特殊的含义,表达创作者的寓意或者还可以产生特定的含义。 (2)具有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的特点。一部几十分钟的影片,是又许多素材镜头中挑选出来的。这些素材镜头不仅内容、构图、场面调度均不相同,甚至连摄像机的运动速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时候还存在一些重复。编导就必须根据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慎重大胆地进行取舍和筛选,重新进行镜头组合,力求做到可视性的保证。 (3)蒙太奇组接技巧具有按照观众的心理习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的能力。由于每一个单独的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具体内容,但组接后就有了一定的顺序可以严格的规范和引导、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进行思考。 (4)具有可以创造银幕(屏幕)上的时间概念的特点。运用蒙太奇技术可以对现实生活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和改造,使得影视时空在表现现实生活和影片内容的领域极为广阔,延伸了银幕(屏幕)的空间,达到了跨越时空的作用。 (5)具有控制节奏的特点。蒙太奇技巧使得影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节奏,蒙太奇可以把客观因素(信息量、人物和镜头的运动速度、色彩声音效果,音频效果以及特技处理等)和主观因素(观众的心理感受)综合研究,通过镜头之间的剪接,将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彩,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长镜头原理: 所谓“长镜头”,就是指影片中的单个镜头的胶片超过17米或延续时间30秒的镜头。即在一个镜头内部通过演员和场面调度以及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等视距和视角的变化),在画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和构图。它以基本上等同于实际时空的镜头画面来表现所摄对象的全过程。长镜头理论最早系统地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变焦距镜头和手提式摄影机的出现,多景别、多视角等手法被艺术家们广泛运用,长镜头也随着进一步得到发展。于是,便产生了以安德列〃巴赞为代表的“长镜头理论”体系。 长镜头特点: 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的镜头,或交代事件情节发展的环境——移至主体——推至某一个细节等等,故又称之为段落镜头。长镜头的艺术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