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孙玮1 刘树根1 韩克猷2 米色子哈1 代寒松3 孙东1

【摘要】[摘要]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东南古隆起和川西拗陷、川北拗陷、川鄂拗陷,3个拗陷连在一起形成了以川中、川东南隆起为中心的西、北、东半环状的拗陷的围绕,龙门山山前隆起带则沿龙门山分布。该构造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形成的燕山期古隆起对于油气的富集有很重要的指向性,同时对于陆相红层次生气藏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9)001

【总页数】6

【关键词】[关键词]燕山运动;古隆起;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的燕山运动介于印支运动与喜马拉雅运动之间,以往并不被重视,其主要的原因有:

a.盆地中侏罗统和白垩系广泛暴露,侏罗系出露的地区大部分没有见顶,厚度不全;白垩系分布的地区,则由于侏罗系埋藏较深,钻探工程很少。因此,侏罗系的厚度和变化情况不清楚,白垩系也多是残厚,给研究燕山期的古构造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b.燕山运动在四川盆地只是升降运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褶皱运动,侏罗、白垩系大部分是红色陆相地层,只被认为是四川盆地区域性的盖层,没有认真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