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浙江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浙江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浙江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浙江人文精神论文

一、人文浙江的文学表达

文学学科分论坛收录了来自省内87位学者的论文。围绕“人文浙江

的文学表达”这一主题,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讨:浙江

文学的风格:“无骨”与“有骨”。浙江地处江南,既有“江南形胜

三吴都会”的繁华绮丽造就的“无骨江南”的温婉柔美;也有“山穷水

恶奇绝险峻”的自然环境下一个“自耕农社会”的艰苦卓绝和“有骨

江南”的刚毅顽强。前者,自然是以浙西太湖流域为中心。浙江警官

职业学院副教授徐晓芳认为,明清以后,杭嘉湖苏锡常地区的闺阁女子,受过良好的人文熏陶,女性自我意识也有所觉醒,以诗意的眼光

看待山水、世态和人情,用弹词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表达她们对爱情、婚姻和幸福生活的书写和想象,字字透着闺阁女子特有的娇柔和温婉。而后者,则以浙东“崇山峻岭”为代表。会上,学者们看到,在这样

的浙东文化浸润下,精细整饬又激越锐利的“永嘉文体“(李建军《时

文典范与举子事业———南宋永嘉文体探微》),审视破败、抨击落后

的浙东乡土小说(傅祖栋《浙东乡土小说的民间结构》),以及以“创

作的刚性美学风范、‘为人生’的创作主题、执着于表现现实的创作

向度以及深刻犀利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的鲁迅文学创作(卓光平《论

越文化对鲁迅文学创作范式特征的生成意义》),都体现了“有骨江南”的铮铮文学质地。浙江大学教授黄健认为,从思想和精神传承的维度

来看,“浙东学派”对“两浙”文化和文人(作家)的影响,是“两浙”作家在新文学生成与发展的实践中整体崛起的重要的地缘文化因素,

也是新文学得以迅速生成与发展的思想与精神动力。

当然,吴越两地一脉相承,相望相属;两浙文化亦是既相离,又相融。正如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邓天中在其木心的“有骨江南”研究中体会到的,“有骨”和“无骨”都在江南,尖锐和平和都在江南,刚毅和柔

婉都在江南,就像周树人的内柔外刚,就像周作人的外柔内厉。刚柔

并济,猛虎蔷薇,才是浙籍作家最内核、最精彩的文学表达。浙江师

范大学教授陈玉兰在海宁查氏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査继佐的《先甲集》

中窥见其“儒侠互补”、尚武重节的传奇人格;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傅祖栋则认为,“山岳气“和”水性格”两者的“互动相制构成

了受其滋养而产生的浙东乡土小说的两种最基本的写作范式,浙东乡

土作家既在小说中无情鞭挞乡村封建宗法制痼疾,又满含深情地展示

故乡的水墨山水画,可谓亦刚亦柔;浙江大学讲师李杭春指出,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离沪避杭,当颇有“出世”之意味,不过诗人仍能在

山水记游中植入对现实、对时政的思考,完成一种不动声色、不弯“强”弩的批判,并终至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成为了一名壮烈赴难

的文化战士。

浙江文学的品格:“时文”与“世典”。在地理上,浙江偏居江南一隅,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不过“适新应变”与时俱进,几

为浙人之天性。这种探索创新意识使历史上的江南数度成为中国最

“开风气之先”之地,成为各种新文学、新文体、新思想、新观念的

发难之地,而很多时文新制又能弥之久远。南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在江南永嘉的科场,出现了一种典范的“时文”———以“止斋文法”为代表的“永嘉文体”得以传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台州学院副教

授李建军认为,尽管永嘉文体附会科举条制,但它们讲求苛细的文法,整饬工巧,细腻圆熟;又能呼应“孝宗朝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故能激起时人的共鸣。所以,“永嘉文体”的长远影响,与其

说是在文章技法上,不如讲是其表现出的内圣外王、经世致用的学术

取向。故“时文”而能“世典”,或许得益于浙籍作家的能集“文人”与“学人”于一身,集“写作”与“思考”于一体。创作足以传世的

经世文章,或是浙籍作家的一大使命。当年鲁迅“弃医从文”,也正

是意识到了文艺拯世济民之功能。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曹禧修认为,鲁

迅独特、犀利、深邃的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与其价值视点“正相关”:“在群/己的价值结构中以个人为本位,在奴/人的价值结构中

以‘真的个人’为本位,是鲁迅思想,也是鲁迅文学叙事始终没有改

变过的‘价值基点’。可谓读出了“时文”而又“世典”的一大事理。温州大学教授孙良好、助理研究员孙鹏程则指出,鲁迅笔下的“日本

形象”,也“隐含了鲁迅对于作为他者的异域日本的清醒认识和作为

自我的本土中国的深切期待。而这种清醒认识和深切期待都基于一个

‘大写’的人———一个理想的国民主体形象的建构”。类似的特质

还延续到余华的创作中。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丁莉丽认为,从《兄弟》到《第七天》,余华终于“抵达现实”,实现了“从‘夸张变形’到

‘贴地飞行’”的华丽转身。余华小说的魅力在于“在新闻停止的地

方开始文学想象,运用他充满文学智慧的叙述,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活

质感的艺术世界”。在这个艺术世界里,即便是最当下的现实,也拥

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七天》是“时文”,但更

能成为“世典”。

浙江文学的手法:“本色”与“重彩”。“本色”,顾名思义,就是“本”生活之“色”。这里,既可以有真诚坦荡天然去雕饰,也可以

有流丽婉转“信南方之柔媚”;同时,浙江雅致多情又坚韧顽强的人文

精神,更呼唤浓墨重彩、慷慨激越的文学表达———本色与重彩,当

是人文浙江的文学表达之中引人瞩目的两端。宁波工程学院讲师陈远

洋认为,明徐渭“首次从戏曲的语言、角色、剧情和声律四个方面初

步建构起了戏曲‘本色’论的理论框架”,以现实生活之“真”为本,提倡通俗易懂、雅俗相宜的“本色”语言,流露人生真性情的“本色”剧情,合于生活规律的自然表演,和贴近平民生活的村坊之音,以完

成合乎生活逻辑的剧情和人物,为明及以后戏剧表演的成熟和戏曲理

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浙江科技学院副教授胡浙平指出元代诗人赵

孟頫的怀古诗“体悟深致、抒发深沉”,其赠别诗“言由心出、坦荡

真诚”,其题画诗的“描摩细致、叙议结合”,其山水诗的“布局精要、层次井然”;徐晓芳读则认为清代闺阁女子的弹词小说,既有其既

本乎自然,“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以诗意的眼光看待山水、世态和人情”的一面,又有重于传情,“用如幻的彩笔画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的女性形象”的另一面。可谓“本色”与“重彩”共生并存。杭州科

技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鹤认为穆旦的诗中充满张力,语词冷峻,“外

冷而内心炽热,意象的外在特征鲜明而内在隐喻丰富”,尤其那些

“以现代主义‘审丑’的表现方法,用独特的死亡意象构筑起一种阴森、恐怖、鬼魅的诗境,构成诗性飘然的悲剧性审美境界与史诗风

格”,构建了一种审美的诗性的“崇高”;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海

英指出穆时英的小说“追求词句的超常搭配、反常组合,显得新颖奇特,富有诗意,带有明显的陌生化语言的风格特色”;而浙江传媒学院

教授赵思运读浙籍诗人“北回归线”“野外”诗群的诗,发现的则是

诗人们“在过度口语化的诗坛倡导富有综合性、包容性的‘有难度的

写作’”的努力。这些作家都在“本色”的世界里找寻彩色的表达。

综合地来看,在再现生活、传达人文浙江的思想与情感时,两浙作家

或各有千秋———浙东作家多文字素朴而思想厚重,而浙西作家则取

法生活而情感浓艳———是所谓“本色”而“重彩”也。

二、人文浙江的历史凝练

省历史学会主持了“人文浙江的历史凝练”分论坛研讨,约40余位

同行专家与会。与会代表就浙江全省的俯瞰与细探———文化总览与

历史切片、历史人物的深入探索———史学底蕴与人道情怀以及历史

文献的考察研究———地方史志与外交档案等方面来审视浙江历史,

洞察古今,涉猎中外,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视角。浙江全

省的俯瞰与细探———文化总览与历史切片。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

员周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晶为总览浙江文化提供了一个视角,认为浙江文化自来具有“建德人”、河姆渡文化和越文化等底色,它们构成一条隐在的暗线。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持续侵入的外源性文化,被本域文化聚合含容所确立的新文化如良渚文化、吴文化、南宋

文化和启蒙文化等则构成了浙江文化另一条显在的明线。二者共同形

成浙江文化递嬗上升的螺旋结构。他们认为浙江文化善于将很多外源

性因素转化为内源性因素进行集成创新,但在当代中国文化集成要素

匮乏、西方文化面临危机的历史条件下浙江文化应该突破这种矩矱,

以创意文化为核心进行原始创新。

学者们还对宋代两浙地区的物资转输、对于明清时期浙江沿海的自然

灾害以及民国时期浙江省的禁烟问题等历史切片作了专门的研究。衢

州学院助理研究员张勇从宋代两浙地区的物资转输入手,采用物资转

输和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若干个物资转输区域,在此基础

上研究宋代两浙地区的物资转输地理。北宋时期,物资转输因运路或

者配送地的不同,形成江南河大区、浙东钱江区、浙东运河区和浙东

海陆运输区四个物资转输区域,四个区域以扬州为转般枢纽将物资送

达京师。南宋时期,两浙地区形成了镇江大区、浙西大区和浙东钱江区、浙东运河区和浙东海陆运输区五个物资转输区域送达临安和镇江。张勇认为这种物资转输地理的变化揭示的是宋代物资转输体制的全面

转变。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对于明清时期浙江沿海的自然灾害的时空

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其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明清时

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对自然灾害的类型、频次、时

间变化、空间分布、相关性及损失水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杭州电子

科技大学讲师赵华从戒毒工作与方式的角度研究民国时期浙江省的禁

烟问题他认为戒毒工作是禁烟问题重要的组成部分,戒毒工作的效果

与采取方式的选择对禁烟效果有很大影响。染患毒瘾的吸食者既需要

政府强力介入停止其继续吸毒的行为,更需要政府帮助吸毒者彻底戒

除对毒品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民国时期浙江省通过宣传毒品危害、劝

戒吸毒;调查烟民信息并造册了解吸食状况;政府主持筹设戒烟所限期

戒烟、定期复查已戒烟民状况;举办烟民工厂、烟民习艺所等途径开展

戒毒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和民众参与肃清烟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值得我们关注。

历史人物的深入探索———史学底蕴与人道情怀。浙江作为一个文化

大省,各类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历史科学的内涵特点及史学研究的目的、任务与功能,决定了历史人物研究评价是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何

炳松是民国时期浙江省著名的史学家,其一生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

在从事史著的翻译、编写和撰述,为现代历史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还未有学者专文探讨其史学研究的学术

特征。温州大学副教授张洁认为何炳松继承了浙东学派“博约、躬行、经世”等治学精神,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特征。他通过对何炳松

的主要史著进行解读,总结出其史学研究具有“中西会通、学以致用、求真求实、开拓创新”四个特征。这些特征,既体现了浙东学人的治

学风范,也成为当代“浙江精神”的文化基因。应宝时是与晚清浙江

慈善事业有着较密切关系的一个人物。他带着在江苏省推行多年善政

的人生经历,投入了晚清浙江的慈善事业。在其总理省城善堂的十年

时间里,先后主持创设了多项慈善事业,如为晋、豫、顺、直等省筹

措赈灾经费;筹办以收容地方“窃贼”、“土棍”的迁善所及专收“旧

家弟子”的洗心局;于省城北关增设富义仓及复钱江义渡等。此外,他

还设永康应氏义庄周恤本族之孤苦无告者,这项慈善事业,在中断了

几十年后,又在当今焕发出新的光彩。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可畏通

过对应宝时在浙期间参与的慈善活动的梳理,借以考察晚清浙江慈善

事业兴盛发展的某些概况。而浙江大学博士后陈明华则围绕瓯海道尹

黄庆澜,从慈善公益事业入手,梳理黄氏在瓯海道任上的慈善公益措

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历史文献的考察研究———地方史志与外交

档案。

“人撰志,志育人,书传世。凡事聚则显,显则著,著则传”。地方

史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浙江是全国陆地面

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但编纂出版的志书不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质量都

名列全国前茅。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志坚围绕《江浙须知》一书展开讨论。他提出该书之前被误载为《浙江须知》,并被认为是一种明代的

浙江地方志。事实上其书名应称为《江浙须知》,是元代的一种地方

志文献。可以从现存的《永乐大典》及《永乐常州府志》中辑出其部

分文字,并据此对《江浙须知》一书的面貌进行推测。宋元时期存有

着一种以“须知”命名的方志体裁,故命名为“须知体”方志。“美

国驻宁波领事报告(1853-

1896)”(DespatchesfromUnitedStatesConsulsinNingpo,1853-1896)系美国政府于2004年解密的涉华外交档案。该档内容广泛,涵盖商贸、外交、军事、文化、时局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和浙

江地方历史的珍贵西文史料,足以补中文史料之缺。宁波大学讲师田

力从中美宁波港口贸易记录、领事法庭记录、美在华“商人领事制”

以及太平军占领宁波时期的中外交涉等四个方面对该档案做介绍和研究。

三、人文浙江的哲学阐释

哲学分论坛由省哲学学会省伦理学学会主持,与会学者120余人,就

浙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道德评

价体系与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以及浙江省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等四

个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浙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浙江传统文化中内在地存有核心价值观生根的土壤,要在这片

“沃土”之上栽出“正果”,就要在浙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中建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嘉兴学院教授郭维平将浙江本土文化的价值特性

与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分析“浙江现象”,她发现浙江的繁荣与

发展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她认为浙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浙江文化进

行研究,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浙江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浙江传统文化之所以在今天能助力核心价值

观的培育与弘扬,关键在于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特性,特征为:

其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其二,思想

性和现实性相统一;其三,主体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积极的文化因子深

深影响浙江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浙江的经济与社会得到快

速发展。湖州师范学院教授孙和平认为,核心价值观对于唤起民众的

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强大的力量,尤其在一个民族的上升时期。但是

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有着唯物主义

的分析,这提示我们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坚持其

内容方面的本源性,而警惕将核心价值观“象征化”、教条化。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黄岩指出,“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在于它自身内在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表

现在四个方面: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次阐明主体的价值诉求,凝聚了现阶段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念,反映了“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将“富强”与“和谐、平等、公正”结合在一起,彰显了“共同富裕”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碎

片化、人类生存境遇的极度不稳定状态,是现代社会本身的困境。它

又导致了我们把握德性内涵的困境,造成对德性伦理本质和定位的错

误理解。在当代社会中,德性伦理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伦理,统

摄人类整体的道德生活。浙江工业大学讲师方红庆从德性伦理与现代

社会困境的关系角度呼吁德性伦理的当代复兴。他通过对社会转型是

否是伦理转向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一问题的回答,批判了学界存有的

“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适应性困难”的观点。

温州大学讲师方德志则想用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来解决

这一困境,认为儒家德行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德性精神的主流,

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其传统德性精神的现代振兴紧密相关的。中

共浙江省委党校讲师严国红则开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

视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良方。他认为,意识形态建设中社会心态优化

的方法与途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

态疏导机制,例如“社会安全阀”机制。民意表达与民意监测体系等。二是增强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三是积

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注重消除社会信仰危机。四

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道德评价体系与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浙江传媒学院讲师李耀锋

试图探讨社会道德科学评价体系实现的可能性。他对人类社会道德评

价进行了历史考察后,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正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

变迁持续变化发展,不同时代的社会道德呈现出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的

盛衰交替变换的现象。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道德评价问题也

一直存有争论。进而提出在建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时,其衡量标准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的伦理道德思想能够更深刻更准确

地揭示出道德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促进相关伦理学学科的研究有助于

社会道德的进步;二通过道德调节功能实现从抑制性、限制性准则转化

为具有启发意义的原则和规范,以促进人类道德的认识论内容的增加;

三是道德对社会解放过程和个人精神完善过程产生良好影响的可能性

增大。

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是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浙江大学副教授张彦分析了当前道德教育理论,尤其是对我国道德教

育影响长远的各种道德教育理论存有自身的理论困境,认为需引入

“价值排序”理论分析道德教育特性,并利用“价值排序”理论建构

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第一,平衡和调适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道德价

值冲突问题,厘清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促进教育对象对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第二,突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道

德主体的责任意识,增强教育对象的道德信心。第三,通过“道德现场”等情景式道德教育方法,突出现场感和问题感,解决当前德育叙

事中存有的单边化、预设化、表面化困境,提升道德教育的接受和认

可度。浙江省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

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

积极响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号召,中共衢州

市委党校副教授金正帅立足本土,关注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衢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他认为,衢州市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有益

实践,不仅扎根于当地历史的传承,而且面向现代文明的传播、主流

价值的引导,促进了农村的幸福和谐。衢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中的经验能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众多有益启示:第一,公共文化

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结合,成为农民有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

家园;第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成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第三,注重嵌入性与本土性相结合,硬性植入不如潜移默化,“送文化”不如“种文化”;第四,切忌形式主义、奢侈主义,以

勤俭办事为原则。金华市委党校毛秀娟则介绍了金华市锁园村成立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效整合利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方面进

行的改革创新的举措,为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有益的

实践经验。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周素珍则以浙江纺织服

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开拓创新、诚信敬业为内核的红榜

精神用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人文浙江人文精神论文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主义论文

人文与历史 摘要:历史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自由度十分大的学科。人文的魅力就在于其多样性,当我们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历史,去怜悯历史,那么我们能超越历史获得永恒的乐趣。 关键词:历史人文 在多年的学习经历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单一学科的局限,特别是在于人文学科。人文的英文原文是humanity,可以翻译为人性、人类的特性等,在它下属分科中,历史、文学、政治,赫然其上,人文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科目,但是时至今日,从大学专业选择率上来说,它们已经陷入了谷底,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因为培养一个人文类的大师,需要积累太长的时间,因为这些学科都不是精通一个学科就可以成就不朽的,它需要对整个人文范畴的充分理解。对于亚当斯密,我曾简单的以为他只是一个经济学的鼻祖,当我读完他的《国富论》后,我被他对人性深刻的理解所震撼——竞争引起了嫉妒,嫉妒引起了仇恨,仇恨加深了竞争与嫉妒1。其中何止是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更多的是,对宗教,文化,制度,殖民地的全方位的分析。如果我们妄想仅凭我们单薄的专业知识去理解这个人类世界,这往往是杯水车薪的。每一位经济哲学家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亚当斯密是对于人类内心那种已经被压抑许久的想要强烈改善自身境遇的强烈渴求的充分尊重,声称这才是创造人类光明的依据;马克思则是对于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的深恶痛绝,从内部了解它并且预言了它的毁灭;凯恩斯则是对人类理

性的强烈信任,相信人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管理经济;哈耶克则是在集体主义思潮盛行的情况下,成为了最坚定的资本主义精神——人类文明最后的捍卫者。从他们的著作中,我能读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深厚人文知识的基石之上。 回到历史这个层面,它可能是少部分人所热爱的。这属于少部分智者的爱好。读史可以明智。在我真正理解历史以后,才发现其中精髓在于理解历史的角度与框架。角度十分重要,多样的角度才能造就独特的视角,有的老师能从玻璃制造厂的变迁去展现工业革命图景,但有的老师仅能用历史的线索去讲述。世界是那样的多元,斑斓的世界,允许我们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去理解。而框架决定了你站在哪一个层面,决定了你站在哪个高度。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研究,这个道理通用于任何人文学科,就是对人性的理解,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生物——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2!法国大革命也许是人性的光辉体现,但是它却造就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暴行。英国大宪章或许只是贵族们特权的证明,但是它却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以前在高中理解的历史人物是多么缺少色彩,仅仅用“好人”、“坏人”去看待,没有什么人是绝对善良与邪恶,但凡肯定一件事物的绝对美好,往往出自一个没有什么历史修养,或是有意曲解历史,想要引导人们思想的人之口。 人文的发展轨迹就是一部不断强化个人权利的历史,是一部不断重新划定权力的边界,不断保护个人权益的历史3。对此,不妨我们以

语文教育人文精神与其他人文精神的区别

在思想界,人文精神的提法早已有之(1990年),但无一人回应。语文教育界1988年也有人(陈钟梁先生)提“人文主义”概念,也同样没有得到人们回应。直到1993年1月,我在语文教育界再提“人文精神”,才得到广泛回应。我提“人文精神”与陈钟梁先生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一,角度不同。他是从“历史的教育思潮”的角度提,我是从“语言的属人本质”、“语文教育的属人本质”角度提。二,主旨不同。他的主旨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两股教育思潮相互更迭”;我的主旨在于“不可漠视语言和语文教育的精神生命本性。人的生命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属 性”。三,概念不同。他用“人文主义”,侧重于“观念、思潮”,我用“人文精神”,意在突显“人的生命、人的灵魂”之于“语言、语文教育”的极其重要性。我的文章中有着十分强烈的反“技术化”倾向。我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提出“人文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 文学界、文化界也曾热烈讨论过“人文精神”,时间较晚。那是到了1993年下半年,华东师大王晓明教授等在6月份的《上海文学》《旷野上的呼唤》一文中提“人文精神”,文学界、文化界才围绕“人文精神”展开热烈讨论。而我提“人文精神”,跟文学文化界的也有根本的不同。一,针对对象不同。他们主要针对“一,知识分子精神操守滑坡,二,严肃艺术受到通俗艺术冲击”这两种状况;我主要针对“语文教育严重漠视语言和语文教育的生命精神本性”的状况。二,概念的涵义相异。他们的主张复归“人文精神”的涵义,是复归崇高、庄严、神圣;我主张张扬“人文精神”的涵义,是张扬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生命精神。这是迥然相异的两种“人文精神”。 我们要特别注意分辨两种不同的“人文精神”。一是,一味追求庄严圣化的“人文精神”;一是,世俗化的“人文精神”。我所主张的“人文精神”是指后者。 严格说来,一味追求庄严圣化的“人文精神”不合“人文精神”的本义。 “人文精神”诞生于十六、十七世纪西方人文主义思潮,最原初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平民化、生活化,以世俗化、人间化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生活的欲求,反对教会对人的种种世俗愿望的禁锢、压抑。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一些人主张“人文”,却恰好与“人文”原初、本真的涵义相佐--一味主张复归神圣、复归庄严、主张政治思想教育,以之压抑世俗化、人间化、生活化、个性自由、精神自由。这是对“人文”的浅解、曲解。这是仍未摆脱自己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政治教化”情结。这种浅解、曲解本身,就是一种“伪人文”“伪圣化”。 今天,我申说“人文精神”,基本内涵就是:强调人间化、生活化,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人的生命尊严(精神尊严、灵魂尊严),人的生活尊严(精神自由愿望、个性愿望、多元愿望),在封闭的中国语文教育中扩展人性的基本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强调以生命精神、生命灵魂来反对和抵抗“技术化”,让人的崇高生命精神、庄严情感充沛地张扬起来;另一方面,又强调以的入世精神、自由生活愿望,来反对和消解把人的精神宗教化、“伪圣化”,从而肯定人的多方面的自由生活欲求,使人的精神真正跃动起来。它一方面主张神圣、主张庄严,一方面主张世俗化、人间化,它认为人自由的生命精神、自由的生命灵魂、自由的生活愿望,本身就是神圣、就是庄严。大家要理解,世俗化、人间化绝不等于低俗化、颓废化、虚无化。

人文精神论文

浅析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一、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紧迫性 当代高中生普遍具有独立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片面追求知识积累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少年的问题越来越多。据权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受改革浪潮的冲击,目前我国高中生十分注重个人的价值实现,重视物质条件享受。在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表现上呈现出尖锐的矛盾。更有甚者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其自我意识极大膨胀,要求社会给予尊重和物质上的满足,却不愿履行自己对集体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常常可以在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中,看到有的青少年诚信缺失、道德沦丧和因性格缺陷而酿成了悲剧,有的青少年理想信念淡薄、耐挫能力下降、失去了奋斗目标、缺乏纪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尊敬师长、偏激极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因自己过分的要求被父母拒绝而痛下杀手、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偷盗抢劫---触目惊心的案例,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心痛的同时,也应该深思:如何改变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优势 1.地理学科内涵的人文素养丰富。 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关于人类生存目的的教育。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我们的学生尽管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生活,可总有一天都会走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将来的生存与生活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地理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这是对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爱国情感、环境伦理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和其它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全球意识等,这些都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班级16级3班 学号 16021207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大作业 题目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路与系统 学生姓名马欣睿 导师姓名陈超

摘要 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1.1 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中谈到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怀疑精神与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而且两者不可偏废。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是不足取的,而且容易引向邪门歪道。”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1.2 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对新高中英语教材的新探索一、引言 现如今,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3年秋季教育部又开始在全国各地颁布执行新的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配套的以话题为形式、功能与结构相结合的“任务型”新教材。该教材要求课堂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启发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提倡创新,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培养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新的教材和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面授记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思维创新,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教学理念的反思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的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因此,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与发展 【摘要】 大学校园对一个人来说是对专业知识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科研行业的一片肥沃的土壤,大学生在其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同样也是大学生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形成良好价值观的场所。很多观点擅于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而本文是站在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通过分析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诠释,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大学生科学与人文意识,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利用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使他们自发的树立正确的科学与人文价值观。本文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概念、关系及意义来阐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价值与重要性,然后以爱因斯坦为例总结概括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参考此内涵,在最后一章节给出了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应培养的科学与人文意识,旨在提高大学生基本科研素质,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科研氛围,来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科学;人文;融合与发展 第1章绪论 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概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重要内容。[1]它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科学精神是从科学中凝练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改造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极其成果的升华。[2] 它以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规律为原则,以开拓创新又敢于批判的精神为不竭动力。

人文精神以人为一切价值出发点,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关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它关注人类本身,关注人性与人文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心境,更是一种生命的承诺。 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科学精神为人类发展提供可靠而稳定的推动力,而人文精神可以为这样的推动力保驾护航,确保科学发展朝着一个正确的道路前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像是构成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它们彼此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才使得人类社会和谐和进步。有学者提出,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为“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4] 1.3 校园环境的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校园环境是一个人一生不断接受系统的教育,而逐渐形成人格与价值观的环境。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人们逐渐从一无所知到思想成熟,可见校园环境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当代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人的个体与人类创造的产物有机组合而成的。大学校园是一个人正式开始接触科研和大量专业知识的地方,因此讨论校园环境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们以大学校园为例。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培养思想的摇篮,尤其是本科生阶段,正是一个人内在科学与人文意识塑形的阶段。不仅如此,大学生涯给予了一个人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的校园里充满了思想、个性和人文情怀。[5] 一个良好思想氛围的大学环境所培育出来的人才才是真正对社会对人类有积极贡献的人才。因此,大学中的学术造假行为以及诸如此类的违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引导教育,将会给大学环境以及社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参考题目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参考题目 1.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2.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3.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4.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5.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6.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7.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8.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9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10.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11.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12.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14.个体社会化心理积淀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15.试论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 16.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7.论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18.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前瞻性思考 19.浅论协商对话式的阅读教学 20.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 21.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 22.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 23.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24.审美与人格——中学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 25.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26.论导引中学生叙述性作文构思与语言表达 27.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 28.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29.应当重视中学阶段鲁迅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教学 30.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 31.谈古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 32.中学作文教学规律初探——论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 33.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青少年人格教育 34.论语文教学价值的生成与创新 35.模式·个性·文学性 36.论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37.论语言美与语文教育 38.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39.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40.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 41.中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 42.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 43.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44.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研究 45.生成秩序—当今阅读教学新范式 46.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47.优化阅读,给学生一双腾飞的翅膀 48.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49.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50.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51.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52.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53.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教师职业化诉求的现实意义探析 54.中学语文教学矫正问题研究 55.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56.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57.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比较研究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教学研讨(内含4篇)

初中英语教学研讨4篇 第一篇 一、专研新教材,创设真情境 2012年的新教材注重语境体现语言的交际性,适合于学生的发展,而且选取贴近学生的话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教师突出语言实践,设法创设有效的交际情境,把语言形式,句子对话,语篇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在课堂中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五单元中谈论到电视节目,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并且说出喜欢的理由,说到电视,学生都喜欢看,所以我建议让学生展开讨论看电视的利与弊。分开的两组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长时间这样训练学生,无意间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加强阅读教学,强化语篇意识 阅读语言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中考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阶段有意识的加强阅读教学,要改变阅读教学中只对语言材料进行单纯的翻译串讲、偏重单项知识的讲授和语法分析等现象,始终将语篇意识渗透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从篇章整体入手概括语篇意义的能力,在新教材中阅读文章中词汇量大,篇幅长,就要求教师在处理阅读时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既整体感知找文章的主旨句,或者带着简单的问题去阅读,精读去获取更多更细的信息。 三、循序渐进,加强写作训练 在2012年版的新教材中,读后进行写作,同时阅读又为写作服务,它引导学生列出写作的提纲,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所以,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写。有素材,有话题。教师应对学生多加指导,按句——段——篇的顺序,采取课文仿写到半命题到命题循序渐进步步引导,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总之,教师应多研究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多学习教学理论,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学生当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心去浇灌属于我们的那片土地,一定会开出胜利的花朵。 作者:王艳单位:山西省汾阳市峪道河初中 第二篇 一、摒弃传统教学法,倡导新的教学法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论文摘要 从辛亥革命开始我们大学生就一直为全民族中最为活跃的一分子,五四运动更是让大学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老一辈大学生立下了很好的榜样,而的我们这代的大学生更是处在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大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方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关键字 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有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实践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大学生则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的主要寄托者之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胡锦涛主席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了这一番话。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论文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论文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被古人视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责卦象辞”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川在中国近代“人文”一词在新的外来思想观念影响下又扩大了它的内涵,从我国古代的外在人际关系的“伦常道德教化”,发展为对人的内在“人性”、“人情” 的教化、熏陶,以适用新的时代文化精神的需要。 在当代文化中“人文”一词的内涵又顺应时代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为对人的精神家园 主要是尊严、情感、理想等的向往、追求、归依等等。当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比较自 由的人文精神,它最基本的本质是摒弃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而把人 看作天地万物间的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独一无 二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进一步弄清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还必须先明确什么是人文精神,简 单地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二要以人的发 展为本,三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其中最高层次的当属自我 实现这一维度。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 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追求 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人文精神乃人所派生、 反过来又影响人。人的一切社会属性都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关联。人的社会属性包括德性、理性、创造性、经济物利性、阶层性、情爱性、超越性等因素。人的力量、尊严、理想、 价值等主要由这些因素所决定。我国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形成了朴素的人文精神,如 《诗经》中许多诗篇反映的人们最基本的人性、人格的关注等。 典型的人文精神是指那些在人类文化史上影响巨大、由社会大群体广泛体现的人文精神,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比较自由、百家争鸣时出现的人文精神如仁爱、贵民、兼爱、君子理想、独立人格、个性自由等思想主张与行为。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的根基相当深厚。成中英强调“我们的文化传统自先秦就肯定了人的重要性以及自主性, 因此表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幻着名哲学家冯友兰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 种人文精神,从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界定为“人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培 养了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它重视个人情操、气节及人际和谐等道德内容的修养,强调 做人的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形态有自身的侧重点,国内 外其它类型的人文精神形态也会有其侧重点,如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以反对神权、强调人性、人权及人的尊严与价值为侧重点的人文精神,美国惠特曼倡导的以自由、民主为侧重点的 人文精神,中国近代五四运动期以倡导民主、科学为侧重点的人文精神等,这都是由不同的 历史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即“三性”: 一、理性,就是对知识、真理、科学等的探索,是一种广义的科学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台湾高中国文现行教科书研究 个体社会化心理积淀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职专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试论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前瞻性思考 浅论协商对话式的阅读教学 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学口语教学现状与改革 中学生语文听力素质的培养及测量研究 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现状调查与反思 试论研究性阅读 审美与人格——中学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结构 职业中专语文教师素质研究 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博士) 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论导引中学生叙述性作文构思与语言表达 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应当重视中学阶段鲁迅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教学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 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 中学作文教学规律初探——论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

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青少年人格教育 论语文教学价值的生成与创新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模式·个性·文学性 论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论语言美与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 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 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研究 生成秩序—当今阅读教学新范式 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优化阅读,给学生一双腾飞的翅膀 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研究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探索 论作文教学中写作主体意识的开发 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运用解读学原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教师职业化诉求的现实意义探析 中学语文教学矫正问题研究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比较研究初探 论“超文本”阅读教学 试论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 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论诗歌的“超文本”教学 高中诗歌教学的意象探讨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写作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走入意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 试析《漱玉词》的艺术风貌 论宋词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探索 人文精神:诗歌的价值体认与诗歌教学的价值取向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初学者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三段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参与、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 浅谈中学英语兴趣教学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互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的结合应用 词汇法教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 练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 中学初级阶段英语教学浅谈 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法例谈 浅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 英语教师应把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相关因素 初中英语口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研究 浅谈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浅谈高中英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的兴趣 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克服方法初探 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浅谈 关于英语后阶段复习冲刺的学习策略与建议 英语课堂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途径 注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提高质量——谈高中英语的复习 试谈思政课中案例与活动教学的有效整合 中学英语教学与“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 语境设置与中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语言实验室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刻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需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发展新的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拉动我国经济,和科学的提高执政能力,指出了科学技术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经济增长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先从输电线路工程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于输电杆塔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结构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角钢结构塔或设计为钢管结构塔或设计为混凝土电杆,而忽视了杆塔的易于攀爬性。特别是许多超高压输电线路中,有的把塔的脚梯设计在主材的一侧,很短很细,仅供人脚的宽度,没有与脚足够的接触面积,攀爬时费时费力,虽然满足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却没有想一想作业人员如何才能安全、快速、省力的爬到塔顶处理实际问题,尤其是超高压塔,塔体很高,需要有安全的可靠的平台供人在中间累的时候歇息。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却没有考虑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 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求善; 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 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 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从上面问题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的行为方式要本着科学的原则,要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我们行为的目的,则应本着人文的原则,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我们最开始是自己自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我们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所以人文精神,侧重的更是能像关怀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关怀别人,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关怀自己。在当今社会两种精神起到的作用,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迅速上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舒适,然而在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比方说地沟油,各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毒奶粉,瘦肉精,可以说他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单纯从科学来讲是不能判断

【完整版】美学专业论文-从人文主义视角看美学

从人文主义视角看美学 摘要:人文主义对人的价值和意义高度肯定,旨在对人的人文关怀,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人的内在世界为基础的人文世界。美学是以人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属于人文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许多相似共通之处,,从人文主义的视角看待美学,有助于发现其对于人性的完满和精神的自由和解放有着重要作用,进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的价值;美学;境界 一.人文主义 1.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一种精神状态或价值观,其内容是如何看待人本身的意义,在其现实的层面上,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社会制度等等间的关系。从根本宗旨的角度来说,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文化理念,它把人本身的价值放在一切价值的优先地位上。[1] 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这里所说的世界不是实体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概念。人文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载体的意义世界或价值世界,是人的主观世界或内心世界与客观化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交往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文化和传统的不断解读、表达和重构的过程。[1]人文科学既承认人的内在世界,承认人的内在世界具有精神性、价值性,肯定人的内心有着一个内涵丰富的价值世界、理想世界;但同时也认为,人的内在世界有其生物学和社会学根据。[2]人文科学的主要原则有:目的论原则,即把人本身当作目的;可能性原则,即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去发掘人的潜在价值;自由与责任统一的原则,即每个人都有建立在理性、责任基础上的意志自由;文化多样性原则,即以包容的心态尊重、学习多样的文化;人文研究的原创性与普遍性统一的原则,即个人的人文追求应该上升为普遍的文化价值原则。[1] 2. 人文科学的意义 作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地位同等重要的人文科学,又不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其最主要的精神品性和文化意义,就是其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追求,就是使自然人性化、使人自身人性化、使社会人性化。[2] 首先,人文科学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把人本身的价值放在一切价值的优先地位上。但与人类中心论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被当作外在于人的客观对象,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的生存服务。而人文科学旨在培养一种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不仅是对人类自身的,也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怀,使在科学技术那里冰冷的、对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改善。 其次,人文科学在实现人的内在世界的和谐、培养完满人性的教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文科学有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和思想倾向,它着眼于发掘人的潜能,对人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基础做出超验的理解和批判,从总体意义上探索人、人性,探寻人生、世界的终极意义。由此给人以安身立命之所,并实现人性的和谐和完善,最终实现对人生的整体、内在意义的明了,使人回归精神家园。人文科学所蕴涵和张扬的超验的价值和信念,无疑为当代教育确立了根本的人性和文化的方向。[3]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 《韦伯斯特国际新英语词典》中对“科学主义”解释为:“一种主张科学的方法应该推广应用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领域的观点,是一种坚信只有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1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是一种将科学当作信仰的立场,它将科学的有限原则推广为普遍有效,认为它能解决一切领域的一切问题;同时,科学主义作为信仰,它又被预设为普遍真理,是不容出错的永恒的理论”。2 在古代和中世纪,人文和科学本来就是并蒂莲,在文艺复兴时期昌盛的人文主义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从而成为近代科学的助产士;而科学的问世和蓬勃发展也为人文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物质资源。18世纪以来,经典科学的羽翼日益丰满,科学主义随之相伴而生。科学主义固然有助于提高科学的威望,促进科学的建制化,但是它的过分张扬和强势“中轴”地位,客观上对人文主义构成某种挤压。加之人文主义既未摆脱先天的贵族式的夜郎自大,又盲目沉溺于对科学的无知,从而导致两种文化分道扬镳,造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失衡。作为近代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指出“为要钻入自然的内部和深处,必须使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一条更为确实和更有保障的道路从事物引申而得;必须替智力的动作引进一个更好和更准确的方法”3。培根不仅引入归纳和实验方法,而且引入而对自然、剖析自然的世界观,打开人类分解自然的窗口。尽管在西方文化传统尤其是基督教传统中,人类不同于自然、高于自然早已成为固见,但正是培根指出了从现实上提高人类力量的方法,自然在人而前彻底成为“对象”,失去了与人的情感依赖关系。认为自然可以与人类彻底剥离,完全成为工具和对象,这是近代实验科学得以发展的哲学根据。 随着近代科学的确立和近代科学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基于近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技术应用和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种以对于科学及其方法的确信,对科学的文化及其传统的热情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逐渐形成,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学主义的思潮。当然,对于何为科学主义,也许在不同的语境下当今人们还有争论,但如果不过分顾及当下对科学主义的精确定义问题及其相关争议,而是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看,作为一种思潮的科学主义在历史上的存在和影响却是无可质疑的。 1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76 2胡中锋:试论心理学的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启示.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59 3培根:《新工具》,许宝、马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