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直线的倾斜角

教案直线的倾斜角
教案直线的倾斜角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及教案

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必修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节课。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解析几何介绍,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每一章的第一节课非常重要,所讲内容要体现出“大问题”,“显著问题”,要从全章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有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还应当包含坐标法、数形结合思想、解析几何发展史等。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描述了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角用几何位置关系刻画,斜率从数量关系刻画,二者的联系桥梁是正切函数值,并且可以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表示。建立斜率公式的过程,体现了坐标法的基本思想:把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

本课涉及两个概念——倾斜角和斜率。倾斜角是几何概念,它主要起过渡作用,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研究斜率、直线的平行、垂直的解析表示等问题时都要用这个概念;斜率概念,不仅其建立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解析法,而且它在建立直线方程、通过直线方程研究几何问题时也起核心作用,这是因为在直角坐标系下,确定直线的条件最本质条件是直线上的一个点及其斜率,其他形式都可以化归到这两个条件上来。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体会坐标法;

2、理解斜率的定义,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理解倾斜角的概念,体会在直角坐标系下,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用统一的标准刻画几何元素的思想方法。

2.理解斜率的定义和斜率公式,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步骤,感受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3.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平面几何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没有“参照系”的,如何使学生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自然地过渡到直角坐标系下用一个点和倾斜角确定一条直线,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就相当于已知直线的方向,因此已知“两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方向,这与‘一个点和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这种联系。

由于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三角函数,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补充的公式对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猜想出一般的结论,是比较困难的。

函数是以图助数,利用图形使代数问题直观化,解析几何则是以数助形,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它们都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但角度不同。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里研究的是直线的方程,学生容易将二者混淆,误认为方程就是一次函数。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澄清二者的不同。

教学难点:

直角坐标系下刻画直线的几何要素的认识——倾斜角概念的形成;用坐标刻画倾斜角的方法——斜率概念本质的认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可以借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坐标系下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借助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计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

解析几何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共同创立的。解析几何的创立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数学从此由常量数学进入变量数学时期。解析几何由此成为近代数学的基础之一。

今天,我们从直线开始研究,也就是研究直线上的点是如何满足等量关系式的,让直线插上方程的翅膀,带着我们一起去遨游奇妙的解析几何世界。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新内容的特点及意义。站在高处了解本章内容。)(二)倾斜角概念的形成

大家请看大屏幕,美丽的夷陵长江大桥是一座斜拉桥,将桥上的斜拉索抽象成如图的一组直线

请问:这组直线在位置上有何不同之处?

【生】倾斜程度不同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当在y

斜率)

【板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来看本课【知识与技能】

1.理解倾斜角的概念。

2.理解斜率的定义和斜率公式。

3.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学、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在直角坐标系下,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用统一的标准刻画几何元素的思想方法。 2. 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步骤,感受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3. 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师】请同学们将书打开第82页,自学第82页至第83页倒数第4行,完成学案上问题1~问题7,时间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内容。体现出“学生自己给自己上新课”。)

【探究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问题1: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 方向与直线l 向 上 方向所成的最小角α叫做直线l 的 倾斜角 。特别地,当l 与x 轴 平行 或 垂直 时,规定倾斜角为 零度和90度 . 问题2:请说出下列四个图中直线的倾斜角。

(答案:0

0;0

20;0

90;0

135

问题3:倾斜角的范围是 0

1800<≤α

问题4: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 直线上的一个点及其倾斜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师】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α,且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α相等;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其倾斜角α不相等。因此,我们可以用倾斜角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刻画楼梯或山坡的倾斜程度呢?坡比 问题5:直线斜率的定义: 倾斜角的正切值

问题6: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平行于x 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0或π。 (?) (2)因为平行于y 轴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所以它的倾斜角不存在。(?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生对斜率的掌握情况及对斜率部分解释。)

【探究二】已知直线上两点坐标求斜率

【师】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已知直线上两点坐标,能否求出这条直线的斜率呢?请看问题8。

问题8.已知直线l 经过点

A (4, 3),

B (2, 2)

(1) 请在坐标系内作出此直线,判断它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2) 它的斜率多少?

(答案:2

1=k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尝试解答,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初中学过的知识加以解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

【师】请同学自学课本第83页至第85页【例1】,然后小组一起讨论问题9。

问题9:已知直线l 经过点),(),,(222111y x P y x P ,结合图1和图3,说出斜率公式的推导

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黑板演板斜率的推导过程,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和教师对斜率的推导加以解释)

问题10:已知直线l 经过点A (1,1), B (3, 1)

(1) 请在坐标系内作出此直线,它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 它的斜率多少?倾斜角是多少?

(答案:0=k )

【思考】结合公式1

21

2x x y y k --=,当直线平行于x 轴,或与x 轴重合时,上述公式还适用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知道斜率为0的时候直线是怎样的。)

问题11:已知直线l 经过点A (1,1), B (1, 3)

(1) 请在坐标系内作出此直线,它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 它的斜率多少?倾斜角是多少?

y O

y

【思考】结合公式1

21

2x x y y k --=,当直线平行于y 轴,或与y 轴重合时,上述公式还适用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知道直线与y 轴平行的时候直线是怎样的。)

问题12: 已知直线上两点),(),,(1111y x B y x A 运用上述公式计算直线AB 的斜率时,与A 、B 的顺序有关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己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知道直线的斜率与直线上两点的位置关系是否有联系。)

【当堂训练】 1、判断正误:

(1)任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和斜率。 ( ? ) (2)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它的斜率也越大。 ( ? ) 2、直线的倾斜角0

150=α,则直线的斜率k=_3

3

-_; 3、已知直线过点A(2,32)、B(1, 3),求它的斜率和倾斜角。

(答案:3=k ,060=α)

(设计意图:学生当堂训练,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谈谈。 预设的回答:

知识方面:倾斜角的定义,斜率的定义和利用坐标求斜率的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方法:坐标法;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的习惯,做题学会反思,举一反三)【作业】课本86页练习题的1~4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8.2.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题8.2.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课型新授第几 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目 标(三维) 教学重点与 难点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2.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了解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难点: 直线的斜率 教学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本节首先通过观察同一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引入了直 方法线倾斜角的定义,在明确了倾斜角范围后,定义了直线的斜率,最后讨论了直线斜率与直线上与两个不同点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手段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α y ☆补充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 引入本节 1.由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2.观察并回答问题: y A 答. 课题. 由直观图 形引入问题,激 发学生学习兴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直线 趣. B C 1 AC 比直线 AB 更陡一些.在数学 -1 O 1 x 中,我们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衡量 在图中,直线 AB ,AC 都经过哪一点? 直线相对于 x 轴的倾斜程度. 它们相对于 x 轴的倾斜程度相同吗? 新课: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一般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向 上的方向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α叫 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y l α x O 特别地,当直线与 y 轴垂直时,规定 这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0?. 2.倾斜角的范围 0?≤ <180?. 3.直线斜率的定义 倾斜角不是 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 教师对定义进行三方面的诠 释: (1)直线向上的方向; (2)x 轴的正方向; (3)最小的正角. 学生结合图形理解倾斜角的 概念. 教师强调与 y 轴垂直的直线 (包括 x 轴)的倾斜角. 教师强调倾斜角是 90?的直 明确直线 倾斜角的定义. 倾斜角与 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通常用 k 表 线的斜率不存在.应当使学生明 斜率的关系. 示,即 k =tan α. 练习一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对应的斜率 k : (1)α=0?; (2)α=30?; (3)α=135?;(4)α=120?. 探究一 (1)由不同的两点 P 1(x 1, 1)和 P 2(x 2, y 2)能否确定一条直线? 确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与 x 轴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点评. 教师指明,当倾斜角是锐角 时,斜率 k 为正值;当倾斜角是 钝角时,斜率 k 为负值. 教师投影探究问题,学生分 使学生通 过练习感悟倾 斜角的变化对 斜率的影响.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赛课《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案

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77~P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两点之间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知道角的符号,会用符号表示角。 2、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以及角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难点: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建立。 教学准备:直尺、实物投影仪、每个学生一张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 谈话:同学们学过线段吗?(电显)请你画一条线段,并量出它的长度? 一生上黑板画。 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二、认识射线、直线 1、教学射线。 播放短片:一组大型彩灯射向天空的夜景 谈话:同学们9月22日—28日,南京将举办名城会,这期间,夜晚的南京会格外美丽,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个短片。你觉得美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啊,绚丽的灯光把南京的

夜空装扮得格外漂亮。每束灯光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板书:射线 提问:你知道这些灯光是从哪里射出来的?(楼顶的灯泡处)(生说后,1生指一指)这些射出的光线就这么长吗?你认为会有多长呢?(无限长)你会画这样的一条射线吗? 学生试画射线,教师巡视。 反馈:拿两个学生画的射线,让学生一起判断,并指出无限延长不需要画到边。 谈话:同学们,射线与线段也有一定的联系。请看,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还可以把线段的这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 提问:同桌说说怎样画射线?它有哪些特点? 生反馈,师板演一条射线,并填写特点。 2、教学直线。 谈话: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了一条射线。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呢? 谈话:像这样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齐读一遍。 一生上黑板画直线。提问:直线有什么特点?师完整板书。 3、比较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电显)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生读要求)每个同学先闭上眼睛想一想。 根据学生口答,完成下面的表格。 完成书P17 想想做做 1

高中数学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大赛-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感受倾斜角这个反映倾斜程度的几何量的形成过程。 2、通过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概念的形成是自然的,从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充分利用倾斜角和斜率是从数与形两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倾斜程度的两个量这一事实,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4、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初步掌握过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解析几何研究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推导并初步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3、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想在概念形成及公式推导中的作用。 难点:用代数方法推导斜率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与形成过程,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出示幻灯片)给出的两点P、Q相同吗? 从形的角度看,它们有位置之分,但无大小与形状之分。 从数的角度看,如何区分两个点?(用坐标区分) 问题2、过这两点可作什么图形?唯一吗?只经过其中一点(如点P)可作多少条直线?若只想定出其中的一条直线,除了再用一点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增加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估计不少学生能意识到需要有一个角) 由此引导学生归纳,确定直线位置可有两种方式 (1)已知直线上两点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3、角的形成还需一条线,也就是说要有刻画倾斜程度的角,就必须还有一条形成角的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说课稿优质课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说课 稿优质课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赵元超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根据实际教学的安排,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1.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概念(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斜率)及一个公式(斜率计算公式)。直线的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从数的角度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两点一线的事实,那么,如何用坐标法来描述这一过程呢因此,斜率公式的推出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了。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数学具有自然美这一特性。 2.作用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知识,为后继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建立直线的方程等内容起着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过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 比例函数等。 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3.同学们刚刚学完立体几何,对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感受倾斜角这个几何量的形成过程,体会由生活中的坡度的概念抽象成数学中的斜率的过程经历直线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用斜率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方法与过程

本节课设计3个大问题23个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使学生学会用探究式的方法来研究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斜率概念的构建和斜率公式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有用之美;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探究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是响应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重要体现。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难点:倾斜角为钝角时,斜率公式的推导。 五:教学过程分析: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本环节讲一个讲关于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尔的一个爱情故事。 笛卡尔穷困潦倒之际与一个瑞典的公主相爱了,就像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他不被丈母娘看好,所以只能以悲剧结束,或许,唯有如此才能流传千古吧。但是,故事的亮点并不在此,而是他在弥留之际写给心爱姑娘的最后一封情书竟然是一个数学公式。 P=a(1-sinb)。大家想知道这封情书的含义吗那么就学好解析几何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析几何的初始内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设计意图:以故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引爆学习数学的小宇宙。 2.设计问题层层探究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大问题,23个小问题,把本节课的所有内容串了起来。 思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何确定一条直线 设计意图:通过前3个问题,引出倾斜角的概念,再用后五个问题,加深同学们对倾斜角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几何问题的本质就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 思考2 生活中,还有没有其它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前两个问题生成斜率的概念,再用后面的6个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环节通过把生活中的坡度转化为数学中的斜率,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思考3: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如何计算直线的斜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7个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指导学生注意分类讨论时思维的严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完备性。 就这样通过以上23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知识的生成,思想的渗透,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 3.例题分析加深理解

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东方市第四小学王远呈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77~78页例题1和例题2、“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难点: 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准备: 三角板、投影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二年级我们已认识过直线,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形状或者是图案是直的,谁能举例说一说吗?(学生各抒己见)今天我们要在这节课上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 1、教学直线 课件显示一根直线。提问:这是一根什么线?(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1)学生回答并感知直线是无限长,不管延伸多么长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 (2)学生在各自的练习纸张上尝试画直线。 师小结: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叫它直线。 板书:直线— 2、认识线段 同学们,请仔细看大屏幕,我给直线点上两点。(课件显示直线上点两个点)。 提问: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什么线?(线段) 线段有什么特点?谁来说一说。(线段也是直的,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追问: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比较一下。(线段长度是有限

2.1.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使用说明: 1.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62 59- p页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自测练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直线的 3.掌握过两点的斜率的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难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一、知识链接 1.在直角坐标系中,只知道直线上的一点,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呢?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这个山坡很陡峭, 有时也说坡度,这里的陡峭和坡度说的是山坡与水平面之间的一个什么关系呢? 二、教材助读 1.直线的倾斜角 (1)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有 (2)倾斜角的定义是 (3)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度 (4)直线倾斜角的范围为 试试:请描出下列各直线的倾斜角 函数y=x的图像的倾斜角为 , y=-x的图像的倾斜角 为 , 直线x=1倾斜角为 ,直线y=0倾斜角为2.直线的斜率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坡度”,则坡度的公式是怎样的? (2)斜率的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a (α≠900) 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记为 k=tan a 试试:已知各直线倾斜角,则其斜率的值为 α=0°时,则k 0°<α< 90°,则k α= 90°,,则k 90 °<α< 180°,则k 3.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公式 (1)由直线上两点) , ( 1 1 y x A、) , ( 2 2 y x B来求直线的斜率k的公式是: 当 2 1 x x≠时,k= 当x1=x2 时, k (2)如果 1 2 1 2 ,x x y y≠ =则直线与x轴k= 如果 1 2 1 2 ,x x y y= ≠则直线与x轴倾斜角等于k (3)直线的斜率与所选择直线上两点的位置有无关系?顺序有无关系? 预习自测 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斜率 (1) 30 = α(2) 135 = α(3) 90 = α 2.已知直线的斜率求直线的倾斜角 (1)0 = k(2)1 = k(3)3 - = k(4)k不存在 3.分别求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1)(2,3)和(4,5)(2)(-3,-1)和(2,-1) (3)(1,3)和(-1,3 3) 4.过点) ,2 (m P-和)4, (m Q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的值为___________ 基础知识探究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1) 当直线与x轴不垂直时,直线的斜率k与倾斜角α之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当直线与x轴垂直时,直线的斜率________ 预习案 探究案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角的概念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尺和三角板 学生: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引出直的线 在生活中有哪些是直的线? 二、探究新知 1、直线 当我们把一条直的线无线拉长时?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长度。 表示法:直线AB或直线a (学生自己动手画画) 2、射线 展示课件引出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长度。 表示法:射线AB (学生自己动手画画) 3、线段 出示课件 当我们在直线上选两点,然后截取下来时得到什么? 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能够测量长度。

表示法:线段AB (学生自己动手画画) 展示课件,然后提出: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抽选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 直线射线线段 区别没有端点,无限长, 不可度量。只有一个有端点, 无限长,不可度 量。 两个端点点,有 限长,可以度 量。 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巩固练习 4、角 通过课件引出角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组成: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自己动手画画角) 通过课件演示,来研究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大、角就大,叉开小、角就小。 三、巩固新知 出示练习,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射线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记作:∠1 读作:角1 1

教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设计 进贤一中龚祝鹏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感受倾斜角这个反映倾斜程度的几何量的形成过程。 2、通过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概念的形成是自然的,从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充分利用倾斜角和斜率是从数与形两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倾斜程度的两个量这一事实,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4、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初步掌握过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解析几何研究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推导并初步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3、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想在概念形成及公式推导中的 作用。 难点:用代数方法推导斜率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与形成过程,体验

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出示幻灯片)给出的两点P、Q相同吗? 从形的角度看,它们有位置之分,但无大小与形状之分。 从数的角度看,如何区分两个点?(用坐标区分) 问题2、过这两点可作什么图形?唯一吗?只经过其中一点(如点P)可作多少条直线?若只想定出其中的一条直线,除了再用一点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增加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估计不少学生能意识到需要有一个角) 由此引导学生归纳,确定直线位置可有两种方式 (1)已知直线上两点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3、角的形成还需一条线,也就是说要有刻画倾斜程度的角,就必须还有一条形成角的参照的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以哪条轴线为基准形成刻画倾斜程度的角?(学生可能回答x轴或y轴)以x轴或y轴为基准都可以,习惯上我们用x轴。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用学具订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直线,线段和射线 1、直线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曾经认识过直线,还记得直线是什麽样子的吗? 出示课件 师:大家看,老师这儿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不是就这麽长?它的左边还能再长一些吗?还可以吗?右边呢? 师:直线可以向两边延长,可以延长多少? 那麽,直线除了具有很直的特点外,还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我们只能用一条短线来表示直线。那麽,现在我想量一量这条直线有多长,可以吗? 2、线段 师:刚才我们认识过了直线,现在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点,这两个点中间的部分是什麽?对,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就是线段,这两个点是线段的端点。 观察一下,线段有几个端点?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线可以看成线段? 3、射线 师:如果把线段的一端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新的线,同学们,你认识它吗?观察一下,射线有什麽特点? 生活中的哪些线可以看成是射线? 4、比较

师: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那麽这三种线之间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 生: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的特点,有什麽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5、练习:判断下面那些线是直线,线段,射线 二:角的认识及大小比较 1、角的认识 师:看屏幕,这儿有一个端点,从这一点可以引出一条射线吗?一共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出示课件) 师: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下面请你从一点引出2条射线。 这两条射线都是从一点引出来的,也就是说,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这个点叫什麽?这两条射线叫角的? 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师:我们认识了角的样子了,你知道用什麽来表示角吗?我们一般用“”来表示,读作:角 举例说明如何表示 2、比较大小 师:我们了解了那麽多角的知识了,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啊? 让学生用学具插成一个活动角,举起来 比一比(!)两个明显区别的 (2)区别不明显的 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角的大小,汇报,交流 (1)直接观察法 (2)重叠比较法 (3)用量角器测量 师:看屏幕,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我们知道射线是无限长的,那麽角的边可以再长一些吗?无论角的边有多长,它影响角的大小吗? 那麽,角的大小和什麽有关,和什麽无关? 看,老师这儿有一个角(角的边很长),我的这个角最大,你同意吗? 三:总结 师:学到这儿,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 四:巩固练习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经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认识射线、直线。 二、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抽象、比较辨析,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纸、直尺七、教学过程(一)复习线段1.你能画一条长15厘米的线段吗?2.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能量出它的长度)(二)教学射线、直线1.认识射线(1)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预设学生根据线段的特征回答)(2)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提问:要是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现在这条光线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光线从灯泡射出,一直射向无穷远处,没有尽头。是的,我们用这条线来表示光线,这条线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在光线图上描绘出射线)预设:它只有一个端点,在灯泡这里,并且向一端无限地延伸,延伸到无穷远处。那我们能量出它的长度吗?预设:不能,因为无限延伸到远处,有无限长,所以不能测量。师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3)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进行讲评,注意射线的特点 刚才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现在你能画一条射线吗?(学生在本子上画)(展示学生作品)画得对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4)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征看老师是这样画的,(延伸线段的一个端点,画成了射线)你觉得这是一条射线吗?(5)说说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手电筒射出光线的实验图片,给学生“线段”与“射线”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与“射线”的特征。2.认识直线现在请大家仔细看黑板,刚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得到了射线。那要是把线段的两端都延伸开来,(师板画)你觉得这条线,有什么特点?预设:直直的,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地延伸,延伸到无穷远处。师总结: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直线。3.比较直线、射线与线段:(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射线、线段。(练习四第1题)(2)分组合作交流,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判断这三种线,那你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吗?下面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完成表格。 区别联系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线段射线直线(3)课件运动动态画出线段、射线、直线。(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动手画图、课件演示、合作交流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建立它们的正确表象。 4.探究规律(1)书上做一做1。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竞赛:在半分钟之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看谁画得最多,开始!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条?(很多条,画也画不完)所以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师总结: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2)书上做一做2。得出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课题)

2014年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 8.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设计方案 2014年11月

《8.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主编:广全尚志高等教育出版) 【教学容】直线的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授课类型】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以坐标化(解析化)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的相关性质的重要基础。直线的斜率是后继容展开的主线,无论是建立直线的方程,还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讨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熟练掌握直线的斜率公式是学好这一章的关键。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勇于挑战,且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但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教学中,我力求将数学与专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等信息化手段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容。 【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数学新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 掌握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探索,互相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直线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

突破难点的关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并引导学生分类讨论问题。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课前下发导学提纲,学生预习提出问题,课上通过任务展示、问题交流、小组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按照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评价方法:综合评价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变化,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对学生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价,使合作学习更加富有成效。 【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素描纸,展示板,自制教具。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把数学植根于生活。教具的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通过课前导学及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课上再通过ppt、《几何画板》等信息化手段化解难点。

《直线、射线和角》教案

《直线、射线和角》教案设计 四里营小学姚姣玲 教学内容: 射线、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角的定义及表示法。(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35-36的内容和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2、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角的形成。 教具准备: 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提问:谁能说说老师画的是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板书:线段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二、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1)谈话:下面我们来看屏幕,这是城市上空的夜景光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每一个孔里射出来的光线,老师先把它近似的画下来。这是我们刚才说的线段吗?不是。为什么?它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那它是直的吗?是,

它就这么长吗?能不能再延长呢?能,延长到这里(黑板边)还能不能继续延伸呢?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无限延伸的。

(2)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射线。谁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一下射线有什么特征?直的、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 (3)像这样的射线能画吗? 学生自己画射线,老师巡视,提醒学生画射线应注意什么。 (4)刚才我们把城市上空的夜景光束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那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射线的例子呢?汽车大灯射出的光线、探照灯、激光射灯(节假日、城市上空的夜景光束)、太阳光、等等。(随着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有关图片)(5)老师:听好了,在本子上任意点一点,从这一点出发去画射线,看能画多少?画完了吗?(没有)为什么没画完?(太多了)这说明通过一点能画出无数条射线。大家齐说一遍。 2、认识直线 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射线,看看老师画的对吗?(不对)。怎么不对呢?也是直的啊,也是无限延伸的啊。 哦,没有端点,那这是什么图形呢? 这是直线,观察直线有什么特征?直的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 也就是说直线可以任意的画,只要是直的,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就行了。下面我们就动手画几条直线。 展示学生画的各种各样的直线: 3、比较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刚才复习了线段,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下面来总结一下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目标: 1、了解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两个定点、一个定点和斜率) . 2、对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要理解,能牢记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并掌握斜率公式的推导,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3、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能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直线的斜率. 1. 直线经过原点和点(-1,-1),则它的倾斜角是________. 答案:45° 解析:tan α=k =1,∴α=45°. 2. (必修2P 115习题2改编)已知过两点A(-a,3),B(5,-a)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实数a =________. 答案:-4 解析:由k =-a -35+a =1,得a =-4. 3. 已知过两点A(m 2+2,m 2-3),B(3-m 2-m,2m)的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则实数m =________. 答案:-2 解析: ∵m 2-3-2m m 2+2-(3-m 2-m ) =tan45°=1,∴m 2+3m +2=0,解得 m =-1或-2. 但当m =-1时,A 、B 重合,舍去. ∴m =-2. 4.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 33 x +1的倾斜角为________. 答案:5π6 解析:∵tanα=k =- 33,又α∈[0,π),∴α=5π6.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所在的直线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并规定: 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0,π). 2. 直线斜率的定义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k =tanα.由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倾斜角不同的直线其斜率也不同. 3. 过两点的斜率公式 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当x 1≠x 2时,斜率公式k =tanα=y 2-y 1x 2-x 1 ,该公式与两点的顺序无关;当x 1=x 2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

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锐角、直角和钝角,并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进一步认识线段和角。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中的最基本的科研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以生活中的手电筒射出来的光作为现实模型,让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角已经有了较多的直观认识,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可以利用的基础。对于射线和直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感性的例子,但不太会注意它们的几何特征。再者,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射线、直线。

2021年高中数学《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

2021年高中数学《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范围和斜率;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用公式和概念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90~ P91,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在直角坐标系中,只知道直线上的一点,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呢? 复习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这个山坡很陡峭,有时也说坡度,这里的陡峭和坡度说的是山坡与水平面之间的一个什么关系呢?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新知1:当直线与轴相交时,取轴作为基准,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angle of inclination). 关键:①直线向上方向;②轴的正方向;③小于平角的正角. 注意:当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试试:请描出下列各直线的倾斜角.

反思:直线倾斜角的范围? 探究任务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坡度”,则坡度的公式是怎样的? 新知2: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slope).记为. 试试:已知各直线倾斜角,则其斜率的值为 ⑴当时,则; ⑵当时,则; ⑶当时,则; ⑷当时,则 . 新知3:已知直线上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探究任务三: 1.已知直线上两点运用上述公式计算直线的斜率时,与两点坐标的顺序有关吗? 2.当直线平行于轴时,或与轴重合时,上述公式还需要适用吗?为什么?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斜率: ⑴; ⑵; ⑶; ⑷ 变式:已知直线的斜率,求其倾斜角. ⑴; ⑵; ⑶; ⑷不存在. 例2 求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并判断这条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动手试试 练1. 求经过下列两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其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⑴;

《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优质课)

倾斜角与斜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帮助学生将直线的位置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倾斜角问题,进而转化为倾斜角的正切即斜率问题(代数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方法

备选例题 例1 求下列两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其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1)(1,1),(2,4); (2)(–3,5),(0,2); (3)(2,3),(2,5); (4)(3,–2),(6,–2) 【解析】(1)41 3021 k -==>-,所以倾斜角是锐角; (2)25 100(3) k -= =-<--,所以倾斜角是钝角;

(3)由x 1 = x 2 = 2得:k 不存在,倾斜角是90° (4)2(2) 063 k ---= =-,所以倾斜角为0° 例2 已知点P (点Q 在y 轴上,直线PQ 的倾斜角为120°,则Q 点的坐标为 . 【解析】因为点Q 在y 轴上,则可设其坐标为(0,6) 直线PQ 的斜率k = tan120°= ∴ k == ∴b = –2,即Q 点坐标为(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PEP fourth grade mathematics volume 1 lesson plan: 21 line se gments, straight lines, rays and angles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P38——P39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意义。 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复习线段的特点。 请你自己画一条线段,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线段必须直,且有两个端点)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 (二)探索发现 1、如果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1)直线有什么特点?(没有端点,两端是无限延伸的)(2)直线可以用“直线AB” 来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3)学生尝试画直线。

高中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课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会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3)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 (2)从数与形两方面让学生明白,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问题,层层设疑,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化归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体现数、形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直线的斜率公式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倾斜角概念的形成,斜率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创设情境问题,层层设疑,制造认知冲突,引发争论,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与形成过程,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了函数的图象,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可以用有 序实数对) x来表示和确定.那么直线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y , 问题: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 预案:不能.如图, 过一点P就可以作无数多条直线.那么, 问题:这些直线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短暂思考和讨论后,学生可以回答 预案:(1)它们都经过点P.(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描述这种不同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完立体几何,对解析几何已经有些陌生.所以从简单问题入手,便于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引入倾斜角的概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知识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