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研究

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研究
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形成与演化研究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范)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 年5 月3 日

路南石林喀斯特形成及演化研究

姓名

班级学号

摘要:石林喀斯特是喀斯特发育演化的一种极端形式,指石灰岩在长期的喀斯特作用下,沿节理溶蚀而形成的高5m以上的石柱组成的林状地貌景观。路南石林自早二叠世晚期以来,

由于有利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的结合,先后经历了四期继承性的演化发育,形成了在世界上演化历史悠久,形态最为丰富多样的石林喀斯特景观。

关键词:路南石林;喀斯特;形成;发育

1 引言

石林是指石灰岩在长期的喀斯特作用下,沿节理溶蚀而形成的高5m以上的石柱组成的林状地貌景观(宋林华,1997),是一种形态高大的石芽。石林喀斯特是喀斯特发育演化的一种极端形式,国外称为针状喀斯特或剑状喀斯特。

石林分布区往往以其独特、秀丽的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同时,其成因和发育演化也引起了喀斯特学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对石林成因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最着名的石林当数位于滇东的路南石林,其石柱之高、形态之丰、分布之广等都居我国之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除了少数学者对其它个别石林(福建永安鳞隐石林)进行过科学研究外(张捷,1994;王雪瑜,1997;许德祥,1999),几乎所有关于石林的研究都集中于路南石林。因此,可以说关于路南石林的研究代表了我国石林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2 路南石林概况

路南石林自然地理概况

路南石林是云南着名的景观,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位于滇东高原上的路南县境内,距昆明72公里,介于24°42′-57′N和103°14′-30′E之间,面积约40多万亩,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石林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滇东台褶带西南侧,夹持于九乡—石娅口断裂与师宗—弥勒断裂之间。区内构造以脆性变形为主,地层倾角和缓(在石林发育区一般小于10°),高角度的节理发育,为石林的发育和稳定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的牛首山组、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奥陶系和中生界地层缺失。其中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岩分布广,尤其是二叠系的茅口组和栖霞组灰岩,质纯、层厚,为石林的发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残存的老第三系地层来看,老第三系的路南群曾经覆盖了整个石林分布区,但由于长期遭受剥蚀夷平,现主要分布于巴江流域的西侧,呈长条形南北向展布,在流域的中、东部尚有零星分布。

这里地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8。2℃。区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多在800一850mm间,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

路南喀斯特类型和石林喀斯特特征

路南喀斯特类型和石林特征

路南地区,喀斯特类型复杂多样,计有溶蚀夷平面、溶丘洼地、石林原野、石芽原野、峰丛洼地、峰林洼地、溶洞及洞穴沉积、暗河伏流、落水洞和漏斗、钙华盆地和钙华坝、天生桥、喀斯特瀑布等,彼此有规律组合和分布。

石林作为一定高度的石柱与溶沟、溶槽、土上溶痕、土下溶痕的组合,可表现为剑状石林、塔状石林、蕈状石林、枯柱林。剑状石林的石柱顶部呈尖锐或刃脊状、石柱密集分布,石柱高度在10多米到30多米;塔状石林以其塔形石柱,石柱顶部呈浑圆或台柱状,石柱中等密集和稀疏分布,高度在几米和至10多米为特点;蕈状石林以其蘑菇状石柱,石柱稀疏零星分布,高度在几米至10多米为特点;枯柱林以其蚀余状石柱稀疏、零星分布、高度在几米至10多米为特点。

石柱表面有多种溶蚀现象:平面溶窝、平面溶沟、溶槽、溶鱼而(鱼而状结构之蚀余态)、圆柱形溶槽、水平边槽、尖棱或浑圆形溶痕等。

石林喀斯特的地形组合

各种形态之石林产在不同地形部位:剑状石林产在洼地和沟谷地;塔状石林产在岭脊或峰面;蕈状石林产在岭脊和斜坡;枯柱林产在斜坡地和溶丘(石丘)。可分出石林洼地、石林谷地、石林岭脊、石林斜坡、石林溶丘、石林盆地等。

3 路南石林的形成条件

地质条件

地层

路南石林地区的地层主要由元古界、下寒武统、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碳系、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其中发育石林喀斯特的主要是栖霞组和茅口组。

栖霞组下段为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和白云岩,厚度50~84 m;上段为生物碎屑黑虎斑厚层灰岩,间夹白云岩,厚度在35~44 m。茅口组下段为厚层生物碎屑灰岩,间夹白云质灰岩,顶部为蜓科化石灰岩,厚度在60~97 m;上段为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厚度220 m左右。栖霞组下段发育有不规则状枯柱林和蕈状石林,以石林斜坡和石林岭脊为多,海拔高度在1850~1900m;上段有枯柱林、蕈状石林,剑状石林,以石林谷地、石林斜坡和石林石丘为多,也有石林盆地,海拔在1800~1900 m。茅口组下段发育有典型剑状石林,以石林洼地、石林斜坡为多,海拔在1720~1 950 m;上段有塔状石林、枯柱林、蕈状石林、典型剑状石林,既有石林洼地,也有石林岭脊和石林坡地,海拔在1850~2000 m。

栖霞组和茅口组主要分布在牛首山复背斜倾伏段西南翼和路南断拗盆地之斜坡地带,也零星残留在石碳——泥盆纪地层中,并保留有石林喀斯特,如祖莫村附近。

地质构造

从路南石林喀斯特赋成条件看,石林地区主要是单斜构造、断拗盆地,前者由岩层倾角舒缓的下二叠统组成,后者由路南组和小屯组组成。东边是以泥盆系为核部的小背斜,东北端是牛首山背斜倾伏端。从发育条件看,主要是小断裂和垂直节理构造,下二叠统、石碳系和泥盆系碳酸盐岩中均发育有节理,但各自节理的方向不同:泥盆系有40°~50°和280°~300°两组,石碳系有320°、10°和东西向三组,但发育较差;下二叠统330°~340°和40°~60°两组,节理密度在110~180条/km2,石林喀斯特排列方向是北西和北东,小断裂也主要是北西和北北东两组,把岩层切成不规则块体,石林岩丘基座保留了这种方向性。

气候与地下水、地表水系条件

气候

从石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和喀斯特的关系、各时代地层之间的关系看,研究与石林发育有关的气候应从早二叠世着手。早二叠世末期,该区处于古陆状态,从被玄武岩覆盖、充填、烘烤的石芽(柱)看,此时的气候潮湿温暧;晚二叠世处于海洋边缘的潮湿温暖气候(上二叠统有含煤地层);三叠世—侏罗纪处于海边的古陆状态,气候潮湿炎热,附近地区形成碳酸盐岩和含煤岩系;白垩纪处于夷平准高原化的炎热干燥气候,区域上主要为红色岩系,早第三纪早期有较长时期的炎热偏旱气候,形成了含纤维状石膏的砖红色岩系,有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晚期该区地理纬度°,气候潮湿炎热,形成含煤河湖相地层,此时该区进入高原状态;第四纪该区一度变冷,东北边的牛头山发育有冰川;路南石林的现代气候为亚热带干湿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40 mm,并集中于5~10月,年均温度15℃。

地下水

石林地区的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地下暗河及其地表露头泉水,主要暗河有北西向的黑山—寺背后、北东向的小林口铺—天生关—大村、水塘铺—石林—白龙潭、普豆村—张家庄—董家庄—、南西向的茂舍祖—小村,北西向的尾博邑—黑龙潭,埋深在几米至50米不等。暗河流线上多有漏斗、落水洞与地表水相联系,以泉水形式出露,流量在L/s至L/s变化,地下水的温度在16~19℃。石林发育区地下水的补给源有雨水和地表湖泊。

石林地区的地下水流动富集分别在栖霞组—茅口组和泥盆系—石碳系形成两个不同类型:石林原野管流型和石丘洼地隙流型;两者具有不同的水流状态和富水性,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径流模量是12~20 L/(s·km2);石碳系—泥盆系的径流模量为2。4~13 L/(s·km2)。

地表水系

石林地区的主要河流是发育于乃古石林的巴江,巴江横惯栖霞组—茅口组地层分布区,沿巴江发育有二级阶地和多处裂点,天生桥裂点高程1720 m,与源头的高程差约为120 m,巴江在大叠水处汇入南盘江,此处高程约1 620 m,大叠水裂点高程为石林地区的区域侵蚀基准面高程,下二叠统等地层中的岩溶水汇入巴江,河水pH值,钙镁离子的含量为85mg/L,处于过饱和。巴江上游河段为宽谷,下游为峡谷。

钙华样年代测定

钙华普遍分布于石林喀斯特地区石柱、溶洞、暗河、湖盆、石丘等处,张寿越测定了天生桥、芝云洞的钙华样年代:175×103~34×103a,黄仁海测定了大叠水、天生桥、沙地的钙华样年代:170×103~×103a。

4 石林发育时代和发育模式讨论

石林发育条件和发育方式

马希融(1936)认为石林是在特定的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下,通过地表溶蚀而成;巴拉兹(1959)认为在一定的植被和大量降水条件下的碳酸盐岩地区可以形成温带石芽和热带石林;袁道先(1995)认为石林是汇水体与帽岩下,沿灰岩裂隙冲蚀而成。这些观点表明了石林形成的岩性、构造、气候、地形、水流条件、地表溶蚀、饱气带垂直淋滤、土下溶蚀与裂隙成土—剥蚀的发育方式。从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分布的非局限性和石林地区碳酸盐岩成分结构的相近性及石林(芽)喀斯特类形的差异性、发育和保存的局限性,也与此有关。

必要条件应是石林发育的物质基础、水溶液来源与溶蚀力保持、形态发育的基础;充分条件则是石林发育过程得以实现、形态塑造得以完成的保证。

在确定发育条件时应该区分石林发育所要具备的与仅影响发育程度、发育速度的因素。因此,发育条件的分析应与发育方式的确定相联系,区分不同地层、不同地形的石林形态、地形组合的差异是同期异形还是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

结合前述的岩性、构造、气候等的分析,路南石林发育的条件如下:必要条件是产状

平缓的中厚层以上的碳酸盐岩,尤以巨厚层生物灰岩较佳,一定密度、开启、垂直、切割几米以上的节理和小裂断,湿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一定的地形坡度,坡降在15%~20%;充

分条件是在小范围内有10m至几十m落差的侵蚀基准面,有较大、稳定的积水域,喀斯特区内的地表径流、湖泊、地下暗河要与周边的碳酸盐岩有一定的高程差,并与近距离的区域地表径流形成几十米至百米以上的高程差,地形有小起伏,汇水的地洼处有一定密度的节理和裂隙系统,区域上有持续、间歇性的升降运动。至于是否需要有覆盖层,则视不同的石林地形组合类型而有不同:典型的剑状石林洼地、石柱体上发育有较大的垂直溶槽者需要有发育裂隙的覆盖层—帽岩,其上为汇水体,其它石林地形组合不一定需要。

发育方式可分为形成石林洼地剑状石柱的地下垂向冲蚀与形成坡地石林的沿裂隙侵蚀、形成石林岩丘的沿密集裂隙或较大断裂的面状侵蚀和沿稀疏节理的线状溶蚀;与改造石柱形态的后期土蚀作用和雨蚀作用。

路南石林发育时代与发育期次

关于路南石林的形成时代有不同的观点。中科院地质岩溶组(1979)认为石林形成于

晚第三纪,根据是石林存在于晚第三纪的剥蚀面上;任美锷(1979)认为石林形成于老第三纪,根据始新统地层充填于石林间低地;张寿越(1984)根据土蚀作用和天生桥、芝云洞钙华的铀钍法年龄等,认为石林发育时代是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谭明(1993)从溶蚀速率和喀斯特景观的保存性出发,认为石林形成时代不早于晚第三纪。很明显对石林形成时代认识的分岐在于研究对象的具体地点和所取依据的不同,上述所有观点的根据均存在于石林地区的不同地点,表现于不同的石林地形组合。因此,确定石林的形成时代应首先弄清不同地点石林的关系,石林地区地势地形的演化趋势与溶蚀发生先后的关系,石林形成并抬升后所处环境与石林发育环境的差别造成石林保持时间长短的差异。溶蚀率与钙华样年龄和发育条件、发育方式的结合有助于石林形成时代、发育期次的确定。

(1)石林地区水化学成分(CaO)、径流模量、岩石成分、岩石容重、裂隙岩溶率所计算出的面状溶蚀率7mm/ka~59 mm/ka,线状溶蚀率为23 mm/ka~196 mm/ka,考虑到山地高原的机械剥蚀量接近于化学剥蚀量,和茅口组的上覆地层厚度,剥蚀上覆地层需要的时间是以千万年计,形成10 m以上的石柱所需时间至少是以十万年计。

(2)喀斯特高原面之石林(芽)出露地表(路南组被剥蚀后)的雨蚀作用产物,其315万年年龄值表明上新世在石林地区就有石林出露于地表。大叠水样的年龄值表明至少在135万a前巴江就成为石林地区的侵蚀排汇通道,结合前述计算的溶蚀率和机械侵蚀估计,315万a至135万a是该区帽岩下石林发育时期之一。因此,石林自上新世以来就有多期性发育与改造。

(3)处于高原面上的石林已脱离了溶蚀水环境,仅有雨蚀过程,处于保持状态。因此,石林的发育时代和期次可划分如下:玄武岩覆盖、烘烤之石林(芽),发育于晚二叠世玄武岩喷发前;高原面之石林岭脊和石林坡地(包括泥盆系—石碳系上残留的栖霞组、茅口组发育的石林)、泥盆系—石碳系上溶丘之残留石柱,发育于始新世前;和摩村—北大村—清水塘—老鹰箐的石林洼地、石林坡地、石林岩丘,发育于中新世至早更新世的高原夷平化过程;

早更新世以后,不同地点的石林又经历了改造和再发育,以站屯至和摩村之间的石林表现明显,古石柱上发育小溶槽和加宽、加深原有的裂隙溶槽或溶沟,使石林形态更为丰富。

石林发育演化模式

综上述,在岩性、气候、构造等基本条件具备下,自早二叠世末期,受海西运动影响,本区上升为陆,地势不平,发育有裂隙槽谷,在低洼处发育有大型石芽组合等喀斯特,发育地层是茅口组上段,晚二叠世早期该区沿裂隙槽谷发生了陆相玄武岩喷发,玄武岩充填于古溶沟,造成古石芽、古石柱等被烘烤硅化.此后,该区相对于弥勒、泸西,处于古陆状态,玄武岩被剥蚀的过程中,沿垂直裂隙、节理溶蚀,不同地点的茅口组、栖霞组、石碳系、泥盆系地层中发育了各类石林与石芽;此过程沿至第三纪早期本区发生的断块运动,形成路南古湖,北边、东边的石林遭受改造,盆地接受巨厚的碎屑沉积,形成路南组,石林被其充填埋藏,古湖中心的南移、西移,导至了北、东边地层被剥蚀、古石林等喀斯特的再出露;在此后的抬升、夷平、高原化过程中,古石林被改造,存在于同期的喀斯特高原面上;与此同时,由于路南组局部低地和裂隙,沟通了上覆蓄水体与被埋藏的碳酸盐岩的联系,在低洼的汇水、节理裂隙外,通过垂向的溶冲蚀作用形成了典型的剑状石林,持续的抬升、线状、点状剥蚀使路南组盖层—帽岩的局部被剥蚀,造成如今剑状石林的簇状、群状分布,斜坡地区的碳酸盐岩被坡面、地下径流沿岩石的裂隙溶蚀形成石林坡地,此过程中巴江和地下水、暗河的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各种喀斯特均处于被改造,土下石芽受土蚀作用发生形体变化;局部汇水体与断块运动是不同地点石林等喀斯特差异的直接原因.岩体切割、裂隙性质、裂隙密度分别是形成溶蚀盆地与石林岩丘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在可溶性岩类(主要指石灰岩)分布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各种地貌形态总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了各种奇特的石灰岩溶蚀地貌。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研究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伏流”的记载。在距今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区考察了100多个岩洞,对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成因进行分类描述。他的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被人们称为喀斯特方面的经典著作。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基本类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等不同形态。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水沿着石灰岩地面流动,顺着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形成宽浅不一的溶蚀沟槽,称为溶沟。溶沟一般宽可从十几厘米到几米,深可达1米以上,长度不等,溶沟之间突起的脊、柱称为石芽。石芽的高度不等,可从数十厘米到数米。石芽除露出地面的,还有埋在地下的,是由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溶蚀而成。发育在厚层石灰岩中的高大石芽,其间有平行的垂直溶沟、沟深坡陡,形似森林,故名石林,如我国云南的路南石林。

地表水沿着岩层裂隙垂直向下溶蚀,并有塌陷发生,成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通道,称之为落水洞。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图1溶沟与石芽一般落水洞的洞口直径为7—10米左右,深度为10—30米左右,最深可达百米以上。在被溶蚀的石灰岩地表常可见到一种平面轮廓为圆形、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数米至十几米的漏斗状凹地,称为漏斗。漏斗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地表水沿此管道下流,如通道被粘土碎石堵塞,常积水成池。按其成因可分为溶蚀漏斗、沉陷漏斗和塌陷漏斗。漏斗是喀斯特发育初期的产物,它是喀斯特地下水垂直循环作用的结果,所以漏斗多分布在喀斯特地貌高原面上。例如宜昌的山地平面上,漏斗很发育,落水洞和溶蚀洼等负地形也很多,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0多个。漏斗再进一步溶蚀扩大就成为溶蚀洼地。溶蚀洼地底部如果被红土和其它风化物覆盖,其底部的漏斗、落水洞等流水通道被堵,积水成为喀斯特湖。溶蚀洼地底部平坦,其直径超过百米,甚至可达1—2公里。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展形成宽坦的盆地,宽度可达数百米至数公里,长度达几十公里,称为喀斯特盆地。南斯拉夫学者J.司威治最早称这种地形为坡立谷,原意为可耕种的平地,现已成国际通用术语。盆地的边坡陡峭,底部平坦,常被残留的棕黄色粘土、红色粘土及河流冲积物所覆盖。一些溶蚀残丘、孤峰、峰林常常耸立在盆地边缘或排列在河谷两侧,著名的桂林山水就是这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在石灰岩地区,河流常

贵州喀斯特文化

贵州喀斯特文化简述 一、喀斯特一词来源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1、地表喀斯特形态 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峰丛、峰林和孤峰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喀斯特地下溶洞景观(20张)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2、地下喀斯特形态 溶洞: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二、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喀斯特地貌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山东省济南市2020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山东省济南市2020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4分) 1. (2分)下图是1980—2007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单位‰),读图完成各题。 (1) 1990年至1999年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迅速下降,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无关的是 A . 战争因素 B . 制度因素 C . 计划生育因素 D . 社会经济因素 (2)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图反映福建省人口增长模式已由传统型过度为现代型 B . 由于自然增长率变动不大,因此福建省人口数量保持不变 C . 198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D . 1982年以来,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 2. (2分)(2019·金山模拟) 下图为某国1980年、2000年、2025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由图推断,该

国人口变化的突出特征可能是() A . 老龄化趋势显著 B . 年轻劳动力过剩 C . 自然增长率上升 D . 人口出生率较高 3. (4分) (2017高三上·宁波模拟) 上海的人口容量大,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能源丰富②经济发达③科技水平高④消费水平高⑤开放程度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⑤ 4. (4分) (2017高一下·三明期末)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 计划生育 B . 鼓励生育 C . 采取移民政策 D . 鼓励人员出国 5. (2分) (2016高一下·双峰期中) 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论述,正确的是() A . 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B . 目前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进程表明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 C .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标志着该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D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城市用地规模受到限制

桂林喀斯特地貌分析结果汇报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系别xxx 年级专业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xxx 2011 年4 月24 日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地质学、地图学、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此次实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的兴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地理教学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生实习进度安排表 1、实习时间: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24日 2、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 三、实习过程概述 1、2011年4月11日xxx 实习准备: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以及收集实习资料。 2、2011年4月12日xxx 乘车,安排食宿。 3、2011年4月13日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1年4月14日桂林园林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征 5、2011年4月15日至16日桂林——阳朔考察桂林——杨堤——兴坪——阳朔一带的漓江沿岸岩溶地貌,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6、2011年4月17日七星岩、芦笛岩考察七星岩、芦笛岩等典型溶洞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 7、2011年4月18日月亮山、象鼻山、伏波山考察穿山、孤峰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8、2011年4月19日桂林市郊唐家湾一带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 9、2011年4月20日桂林市郊刘家村北渡口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地质作用及主要产物。 10、2011年4月21日桂林市火车站乘车返校 11、2011年4月22日至24日xxx 根据实习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 四、实习报告 (一)桂林区域简介 桂林市(简称“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有321 、322 、323 三条国道穿过。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是广西的名城和交通、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桂林的工业主要以微电子、橡胶、医药、食品类和工艺美术为支柱,并建立了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 语言:普通话、桂林话、桂柳话 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气候条件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报告 krast cave 宋柳依 2016级地理信息科学 学号:2016013332 2016年秋季 [摘要]:1.关于岩溶作用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和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2.喀斯特地貌发育和演化实在自然界一定时间和空间领域内进行的,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同时又居于空间有序的分带性;3.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两大类;4.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景观价值。 [关键词]:喀斯特;岩溶作用;形成条件;发育理论;形态分析;旅游形象。 前言: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我国是热带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国家,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对喀斯特地貌现象纪录和研究最早的国家。喀斯特地区有许多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因此,研究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与成因及演化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新方法的提出,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也一直在逐渐深入。 1,喀斯特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化学作用过程:碳酸盐在纯水中溶蚀速度很微弱,只有当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碳酸盐的溶蚀速度才会显著增大。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碳酸,碳酸再电离成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氢离子也越多,当含多量氢离子的水对石灰岩作用时,氢离子就会从碳酸钙中离解出的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分离出钙离子。而上述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所以喀斯特作用不断发展。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碳酸钙在水中的溶度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关,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又受温度、气压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等因素控制;另一方面,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还受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影响。因此,影响喀斯特作用的有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和地质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和气压等方面。温度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比较复杂,温度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少,溶蚀作用减弱。降水量多的地区,地表径流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交替条件好,水的溶蚀力强。降水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当温度相同时,二氧化碳的分压越大,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生物因素:动植物的生长与活动对喀斯特作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动植物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许多二氧化碳。在高温地区,通过有机质氧化作用,二氧化碳将大量增加,对促进碳酸钙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的生长能分泌许多溶蚀性酸,对可溶性岩石也有一定的溶蚀作用。 地质因素: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地质因素包括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和地质构造等三方面。岩石成分是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实验表明,结晶质岩石的晶粒愈小,相对溶解度愈大。岩层的产状核破裂可控制岩溶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在断层发育的地方,特别是张性断裂发育的部位,结构松散,空隙大,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增强。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存在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水化和水解作用下不断溶蚀,并进一步扩大,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奇特的地貌。 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理论: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理论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讨论。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结合相关文章的描述,此毕业论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1)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和地表的破碎,地形相对平坦、聚落发展相对较好的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分布集聚性仍然不强,总体上分散,聚落形态复杂。 (2)喀斯特地貌决定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点及演变规律,聚落主要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洼地等负地貌和溶丘、溶原、峰林等正地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聚落规模逐渐增加,局部呈现集聚并随着喀斯特地表地貌和组合地貌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一般来说,低海拔、无坡向坡度或坡度较低的地势平坦区域聚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且较为连续,地形起伏地区聚落分布分散,喀斯特正地貌边缘有聚落低程度集聚,集聚形式上沿着等高线向外逐渐增加。 (3)喀斯特高原瓮地区聚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数量上或是面积上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平空间上,聚落形态变化明显,居民点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聚集,景观格局不断趋于复杂,但到一定程度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继续增加,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对聚落空间发展的限制。 (4)垂直宅问分布是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并加剧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垂直空间上,聚落主要集聚在低海拔范围内,并逐渐向高海拔地区增加,但各个海拔范围的变化不尽相同,低海拔区域内聚落比蘑呈现逐年增加后又减少的趋势,体现了当居住空间受限后,聚落逐渐向海拔较高的区域蔓延规律。坡度上,聚落主要分布在无坡度的平坡地带,其次是坡度平缓地带。随着平缓地带居住空问的有限(聚落开始向坡度较高的地带蔓延,陡坡和较陡坡的聚落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极陡坡开始有一定比重的聚落分布。坡向上,聚落以分布在无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简介: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 ②硫酸盐类岩石( 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 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 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

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 引言 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 1.1成因研究 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4] 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5] 2006年以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对岩溶水文(水位、流量)、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HCO等)和土壤空气CO2进行连续监测,不但证明了岩溶作用的迅速变化过程,而且揭示了水——岩——气耦合作用规律。[6,7]

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地貌简介 摘要:喀斯特地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分布广泛,其类型众多,分类标准不一,发育形成理论也有多种说法。本文从克斯特地貌的分类、发育形成理论、在中国的分布、旅游价值等方面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简单介绍。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对喀斯特地貌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分类;发育;分布;旅游价值 1定义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1]。 2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分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 2.1按其发育演化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2其他角度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2] 3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形成理论 有关喀斯特地貌发育理论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继提出了“循环演化论”;“渐进演化论”;“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对比论”;“同时态系统演化论”;“时空演化论”等[3];下面就这些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3.1 喀斯特地貌的循环演化论 国外一些学者把喀斯特演化归纳为“幼、青、壮、老”四个发育时期,也就是四个发展演化阶段,并形成喀斯特地貌循环演化论。这一论点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演化规律,其演化动力主要是地壳升降运动。 3.2 喀斯特地貌的渐进演化论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何宇彬[4]、张世从[5]等学者强调了新构造运动和水文网的控制作用。认为由于不同地貌的水动力条件各异,导致了喀斯特组合形态的有序分布。 3.3 喀斯特地貌的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对比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新构造运动的上升或下降性质为主导思想,用上升速度和剥蚀速度的均衡对比关系来解释现阶段的各种峰林喀斯特的成因,分析其演化方向和发展趋势,认为上升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结合相关文章的描述,此毕业论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1)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和地表的破碎,地形相对平坦、聚落发展相对较好的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分布集聚性仍然不强,总体上分散,聚落形态复杂。 (2)喀斯特地貌决定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点及演变规律,聚落主要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洼地等负地貌和溶丘、溶原、峰林等正地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聚落规模逐渐增加,局部呈现集聚并随着喀斯特地表地貌和组合地貌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一般来说,低海拔、无坡向坡度或坡度较低的地势平坦区域聚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且较为连续,地形起伏地区聚落分布分散,喀斯特正地貌边缘有聚落低程度集聚,集聚形式上沿着等高线向外逐渐增加。 (3)喀斯特高原瓮地区聚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数量上或是面积上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平空间上,聚落形态变化明显,居民点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聚集,景观格局不断趋于复杂,但到一定程度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继续增加,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对聚落空间发展的限制。 (4)垂直宅问分布是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并加剧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垂直空间上,聚落主要集聚在低海拔范围内,并逐渐向高海拔地区增加,但各个海拔范围的变化不尽相同,低海拔区域内聚落比蘑呈现逐年增加后又减少的趋势,体现了当居住空间受限后,聚落逐渐向海拔较高的区域蔓延规律。坡度上,聚落主要分布在无坡度的平坡地带,其次是坡度平缓地带。随着平缓地带居住空问的有限.聚落开始向坡度较高的地带蔓延,陡坡和较陡坡的聚落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极陡坡开始有一定比重的聚落分布。坡向上,聚落以分布在无坡向地区为主,有坡度地区的聚落在各个坡向的分布变化显得杂乱且无规律可循,体现了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分布的复杂性。 综上,由于地表的复杂和破碎,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总体分散,近年来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聚落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程度集聚,但地形的限制导致集聚的形式和集聚的程度有所差异;相关才子表述,随着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增大.聚落形态更为复杂,空间分布更加散布;喀斯特地貌的垂直空间特点在决定聚落的垂直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同时也加剧了聚落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因此,掌握好喀斯特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专题二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专题二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3·保定调研)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2000年粮食可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 )。 ①四川②江苏③湖南④广东⑤福建⑥广西 A.①②③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2.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滑坡、泥石流频发—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C.土地退化—增大化肥使用量,增强土壤肥力 D.水资源短缺—跨流域调水,补充水资源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川、苏、湘三省的2000年粮食可供养人口数大于实际人口数。 注意年份是2000年,即中间的数柱所表示的。第2题,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土层薄,农业生产活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而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是应对的措施之一。 答案 1.A 2.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

将于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卡塔尔和朝鲜举行。据此完成3~5题。 3.近年不少国家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下列属于其范畴的是 ( )。 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大力开发 B.古巴大力倡导发展有机农业 C.洞庭湖周边部分地区围湖造田 D.部分渔民在东海休渔期间私自捕鱼 4.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迎来第一承诺期到期。少数发达国家已表明不支持第二承诺期。这些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5.下列做法能起到遏制全球变暖作用的是 ( )。 A.将废旧电池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 B.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C.在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 D.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解析第3题,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A、C、D选项中的做法均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这与绿色经济的理念不符。第4题,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需要共享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指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要进行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第5题,注意题干问的是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的做法,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 答案 3.B 4.C 5.D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6~7题。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及其在我国的情况 摘要:“喀斯特地貌”为可溶性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又叫岩溶地貌。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分布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比较著名的桂林山水、武隆等风景区都是喀斯特地貌。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典型中国利弊 1.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它主要是溶蚀作用,还包括了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这里包括了水动力作用下对碎屑物搬运,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了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这种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因此,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缺乏,而地下水系比较发育。 (图1 喀斯特地貌)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当水中含有CO2时,或者PH值显酸性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溶于水之后,形成空洞,并逐步扩大。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几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石林 高温多雨 的热带气候条 件下,厚层质 纯的碳酸盐岩 地层中发育的 形体高大的沟 间耸岩。多数 学者认为它是 热带石芽的一 种特殊形态。 石林之间有很 深的溶沟,沟 坡垂直,坡壁上(图2 路南石林) 有平行垂直凹槽,以中国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相对高一般20米左右,大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地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世遗专家组在对其进行全面实地评估后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完整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演化进程。 一、云南石林喀斯特 (一)组成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所属有八大景区:石林同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仙女湖风景区。其中已经开发为游览区的景区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二)特点 云南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昆明市70余公里。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喀斯特景观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总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

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二、贵州荔波喀斯特 (一)组成 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由贵州荔波水上森林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证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二)特点 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作为世界遗产提名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峰丛景观与峰林景观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与递变;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代表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裸露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所;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其中主要是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荔波茂兰,是至今保存着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 渡的斜坡地带上,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加之喀斯特地貌生境复杂多样,森林生态空

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覆盖广的大省,其省内的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复杂多样,品味价值高,甚至很多喀斯特景观是全国旅游景观中的极品。然而在喀斯特旅游景观的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管理、服务、交通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浅析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山区之上,是亚热带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广的省份。其岩溶地貌分布面积约为11.32×104?o,大概占整个贵州省面积的61.8%。近几十年来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和探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旅游发展带来财富与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提高喀斯特地貌区居民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持续开发和保护喀斯特旅游资源,带动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和财政收入至关重要。 一、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一)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贵州覆盖面积很广泛,在世界上所有喀斯特地貌景观中有“喀斯特博物馆”的美誉。贵州不同地区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数量差异较大、质量差异明显。贵州省占地面积约为176167km2 ,从贵州各州市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喀斯特总面积的比例来看,贵阳和黔南州的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大部分地区都超过了80%。其次是毕节、安顺、遵义、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面积超过了60%,黔东南地区喀斯特地貌覆盖面积最少。 (二)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特征 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复杂,地上喀斯特地貌形态有溶沟、石芽、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盆地、干谷、伏流、峰丛、峰林等,地下喀斯特形态有洞穴、地下河、岩溶泉等。贵州众多自治州、地级市所拥有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 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品味和价值高,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经典代表。例如:2007年荔波第一期喀斯特资源被列入世界级遗产名录,曾获“中国最美森林”的桂冠。2013年施秉喀斯特地貌被提名为第二期世界遗产,获得了世界最珍贵特旅游资源的“顶级名片”。 二、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喀斯特旅游产品品级不高、替代性强 贵州喀斯特旅游区缺乏独特的旅游资源景观、人文旅游景观和亮点文化,这些因素制约了贵州喀斯特区的旅游发展。从产品层次角度来看,大多数为自然观光、生态休闲等层次低的旅游产品,品牌缺乏竞争力,缺乏高层次度假旅游产品来延长游客停留和旅游的时间。旅游景观区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导致纵多景区内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目前贵州喀斯特景观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溶洞景点多、产品替代性强,加剧了溶洞景观间的同源性冲突。 (二)喀斯特旅游景区存在的管理和服务问题 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源在开发和管理方面大多是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面临着如何进行专业化治理的问题。大多数在喀斯特景区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没能达到喀斯特地区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众多工作人员就是附近的居住人员,专业素质、服务水平、管理意识、导游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欠缺。如导游人员的普通话非常不标准,对喀斯特问题并不了解,对游客所提的问题也就胡乱编造混淆过关。 (三)喀斯特地貌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问题 贵州喀斯特旅游设施和交通设施等级较低,有些地区旅游快速交通系统可进入性差严重影响游客的来访率。同时落后的设施与不配套的食宿、购物、娱乐等问题渐渐威胁到了喀斯特旅游地区产业的综合发展。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旅游区设施数量不足、服务质量等的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道路拥堵严重影响旅游行程,宾馆价格飞涨旅客爆满,一些游客不得不转到郊区或农家乐等地住宿,因此造成客人不满并向当地政府投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贵州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备课

中国地理差异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地理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以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教材设置了三节内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力求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分以及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这三个专题中的第一个是一个总述,讲的是我国可以分为四个地理区域;后面分两个专题把这四个地理区域进行两两比较。第二专题的内容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第三个专题讲述我国西部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它们的牧业。这三个专题清楚地讲述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差异,根据的是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地理差异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后面的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内容则是主要讲述地域差异。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人文地理特点;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初步了解影响人文环境的因素;能通过举例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从图中找出秦岭—淮河线,并根据给出的气温、降水图等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4、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5、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6、通过读图及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西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及西北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7、通过读图、通过读图及阅读相关资料,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8、据图说出西北、青藏的主要农牧业的分布并分析影响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表认识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 2、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小组进行分析、研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辩论。

主要地貌类型简介

喀斯特地貌 简介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类型和分布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下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 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丹霞地貌 简介 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有各种类型

喀斯特地貌有各种类型,有地上的有地下的,有正地形有负地形。比如地上的有峰林、峰丛、石林;有峡谷、坡 立谷、盲谷;地下的有溶洞、天坑、漏斗、地下河、伏流、竖井等;溶洞中又有各种沉积物:钟乳、石笋、边石 坝等。 这些地貌景观中,峰林、峰丛最值得关注。这是因为这两种地貌是形成大地景色的主导因素,在尺度和规模 上又是大数量级的,其他景观大部分发育在这两种地貌组成的景观之中。它们就像一个城市中的建筑物,其他喀 斯特地貌就像是街道、地下管道、家具等。在卫星遥感图中你可以看到和识别出这两种地貌,可以这样说,峰林、峰丛是喀斯特地貌的一张脸,一张名片。 什么叫峰丛和峰林呢?我打个比方。 如果你把手掌朝上,然后把五个手指掬起来,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峰丛了。如果再多一个手指就好了,因为假 如一切都很理想的话,比如石灰岩质纯,孔隙均匀,裂隙和节理分布也很均衡,降水对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平面 投影应该是一个六边形,有六个石峰,围着一个洼地,洼地中间应该有一个漏斗或落水洞,把水排走。这道理就 和城市地理学中说的中心地理论一样,商业网点最后的分布会出现多层次的六边形结构。因为就像蜂巢的结构一样,六边形最节省材料和力。如果说你的五个手指是峰丛的尖峰,那么朝上掬起来的手就是一个峰丛洼地了。 如果你再戴上一个无指手套,让手指露出来,然后手指间的距离尽量拉开,离得远一些,再把无指手套理解 为覆盖在石灰岩上的一些土、砾石、沙等松散沉积物的话,那么你的五个手指就组成一个峰林了。你的手指与手 掌还有无指手套合在一起,就是一小块峰林平原了。 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我们还是看一下学者们给出的定义吧。 “峰丛”是指有共同基座的一些石峰构成的地貌。石峰之间常有封闭洼地,其组合地形称为峰丛洼地。 “峰林”是指被平坦的常有较薄的松散沉积物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面隔开的一些石峰构成的地貌,峰体之间常 为平原,其组合地形称峰林平原。 同样是可溶岩地区,为什么有的地方发育成峰丛洼地,有的地方就发育成峰林平原了呢? 主要是水的作用方式不同,峰丛地区是“入渗型喀斯特”,降水就地直接入渗。为什么会直接入渗呢?因为这 里的地壳处于抬升阶段,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低,所以地面的水会垂直下渗。这种就地入渗的天上降水对岩 石进行垂直方向的溶蚀,最后就形成了峰丛洼地。峰丛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低,降水下渗,无法汇聚成地面河流,即使有河流也大多是“过境河”。发育成熟的峰丛地区最后会在地下深处形成地下河水系。 无数个峰丛组合起来,指尖点点、万峰汇聚,很有气势。在广西的西部、贵州的南部分布有大片大片的峰丛 地貌。峰丛地貌,石峰密集,规模宏大、气势有余,但由于无河缺水,因此景观壅塞干涩,疏朗含蓄的情调不足。 峰林地貌则是“流水型喀斯特”。除了天上降水对其进行垂直方向的溶蚀外,从非喀斯特地区流来的河流,也 就是所谓的“外源水”,还对满布裂隙和节理的石峰进行侧向即水平方向的溶蚀,这种“挖墙角”的行为,使石峰的 外缘边坡不断平行后退,最后一个个石峰越离越远。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又填塞在石峰间,最后一个个石峰好像伫 立在平原上的巨石。外来的河流之所以能在石峰间蜿蜒流淌,是因为峰林地区地壳稳定,或相对周边地区抬升缓慢,形成一个汇水盆地,并且远离深切的河谷。因此地下水位接近地面,一场暴雨或者雨季,地下水就会涌出地 面低洼处,因此峰林地区的地面多湖泊、池塘等。 峰林地区平畴展布、山峰突起、河流缠绕、湖泊点缀,你完全可以把峰林平原想象成江南水乡,但是你要在 水乡的平原上摆上一些错落有致的翠绿挺拔的山峰。因此这种景观的风格在温润婉约中添加了一些硬朗和刚劲。 峰林与峰丛这两种景观无论哪一种,单独存在都是不完美的。它们二者像太极图中的阴与阳,水墨画中的黑 与白,计算机中的0与1,又像交响乐中的双主题。 峰林的疏,峰丛的密;峰林的塔,峰丛的锥;峰林的润,峰丛的燥这二者合则美,离则伤。 桂林山水为什么美?因为她是——峰林和峰丛的对手戏和双人舞。 据朱学稳教授调查,桂林漓江流域中的峰林和峰丛分布区几乎是平分秋色,各占流域面积的一半左右。 然而它们不是泾渭分明地一半对一半地分布,而是疏密有致,均衡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镶嵌式地展开。 峰丛也不是单一的样式,而是有几丛团聚形成岛状,或排列有序成条带状。峰林中的石峰也非仅为塔状,亦有锥状;有的如刀似刃,有的像柱若桶;有时峰林平原中的石峰并非独立的孤峰,而是一个个岛状、条状的峰丛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