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与空间造型简答题汇集

形态与空间造型简答题汇集
形态与空间造型简答题汇集

一、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

1,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人们建造房屋有它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即建筑的使用功能。一定的功能要求只能采用与之相应的空间组合形式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相反,同一功能也可以由多种形式的空间来适应,这就说明,功能对空间形式既有规定性又有灵活性。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建筑为了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必然也随之发生变化。

2,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人不同于动物而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因而供人居住或使用的建筑应考虑它对于人的精神感受上产生的巨大影响。

3,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一定的功能要求需要与之相应的空间形式,而某种空间形式又取决于工程结构和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

4,从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看,建筑的发展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即内容,手段和形式这三者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制约而造成的。这种矛盾运动,最终产生了建筑螺旋形式的发展。二、如何通过虚实的处理,使建筑立面得到良好的对比效果?

虚与实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没有实的部分整个建筑就会显得虚弱无力,没有虚的部位,建筑就会显得呆板、笨重、沉闷。只有巧妙的运用虚与实的各自特点,从而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又坚实有力。在立面处理中,为形成虚实对比,必须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把虚的部分和实的部分都相对集中在一起,而使某些部分以虚为主,虚中有实;另外一些部分以实为主,实中有虚。这样不仅就某个局部而言虚实对比强烈,而且就整个建筑也可产生良好的虚实对比关系。除相对集中外,虚实两部分还应当有巧妙的穿插。如实的部分环抱虚的部分,又在虚的部分中局部的插入若干实的部分;或在大面积虚的部分,有意识地配置若干实的部分,这样就可以使得虚实两部分相互交织、穿插,构成和谐悦目的图案。

三、用对称和不对称均衡的道理,虽然可以解释许多传统形式的建筑,但却不能解释某些新建筑。例如由贝聿明设计的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用传统的观点来看,是不均衡的。请对比说明新老建筑的均衡问题。

均衡有一个相对于什么而言的问题。传统建筑不论是对称还是不对称,一般都有一条比较明确的轴线,这实际就是均衡中心,所谓均衡就是对它而言的。某些新建筑,由于废弃了传统的组合概念,根本不存在什么轴线,因而均衡问题几乎由于失掉了中心而无从谈起。另外,传统建筑主要就立面处理而言,是一种静观条件下的均衡。某些新建筑则更多的是考虑到了各个角度特别是从连续的运动过程中看建筑体量是否符合均衡的原则。因此它比较注重动观条件下的均衡。如果必须有一个均衡中心的话,传统建筑的均衡中心只能在立面上,而某些新建筑则应当在空间内,很明显,后者比前者复杂的多。为此,新老建筑不可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

四、谈谈你对建筑的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的认识。

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应当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形式美规律应当体现一切具体的艺术形式之中,尽管这些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而千差万别。

五、简述周边式布局的居住建筑群的优缺点。

这种布局可以保证街坊内部环境的安静而不受外界干扰,沿街一面建筑物排列比较整齐,有助于形成完整统一的街景立面。但由于建筑物纵横交替地排列,常常只能保证一部分建筑具有良好的朝向。另外,由于建筑物互相遮挡不仅会造成一些日照死角,而且也不利于自然通风。这种布局较适合寒冷地区,以及地形规整,平坦的地段。

六、建筑外部体形处理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达到多样统一的原则?

1,主从分明、有机结合。通过加大提高主体部分体量或改变主体部分的形状以达到主从分明此外,还需使主从之间良好连接。2、体量组合中的对比与变化,通过方向性、形状以及曲直对比,求得变化并达到统一。3、稳定与均衡的考虑,遵循均衡与稳定的原则使建筑体形具有安全感。4、外轮廓线的处理,力求具有优美的外轮廓线。5、比例与尺度的处理赋予建筑外部体形以合适的大小和尺寸。6、虚实与凹凸的处理,虚实、凹凸巧妙结合,使建筑外观既轻巧又坚实有力。7、墙面和窗的组织。8、色彩与质感处理。9、装饰与细部处理七、试论述可以通过主从差异来体现建筑的有机统一性。

1,采用左右对称构图形式呈现一主两从的关系,主体部分位于中央,不仅地位突出,而且还可以借助两翼部分次要要素的对比衬托,从而形成主从关系异常分明的有机统一整体。2,采用不对称的方式,是次要部分从一侧附属于主体也可达到主从分明,有机统一。

3,采用突出重点的方式,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有意识突出其中某个部分,并以此为重点或中心,从而使其他部分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这样也可达到主从分明、完整统一。八、结合实际,试论述内部空间的质感处理与人的精神感受的重要性。

九、结合我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试述外轮廓线处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轮廓线是反映建筑体形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特别是当人们在远处或在晨曦、黄昏、雨天、雾天以及逆光等情况下看建筑时由于细部和内部的凹凸变得相对模糊时,建筑物的外轮廓线显得更加突出。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形式极富变化。不同形式的屋顶,各具不同的外轮廓线,加之又呈曲线的形式,并在关键部位设吻兽、仙人、走兽。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建筑外轮廓线的变化。

现代建筑中如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等建筑,外轮廓线的处理大体是沿用传统的建筑形式。

十、简述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特点。

以广厅为中心,使使用空间呈辐射状态与广厅连通,从而使广厅成为大量人流的集散中心,通过这个中心既可以把人流分散到各使用空间,又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的人流集中于此,这样广厅便十分自然的成为整个建筑物的交通联系中枢。

十一、简述过渡性空间在空间转换中的作用。

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而过渡性空间的运用就可使得两个空间段落分明并具有抑扬顿挫之感。由此可见过渡性空间在空间转换中的重要性。

十二、空间的高潮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要把体量高大的主体空间安排在突出的地位上。其次,还要以较小或较低的次要空间来烘托它、陪衬它,使它能够足够的突出,才能成为控制全局的高潮。

十三、国外公共活动中心群体组合的特点是什么?

将某些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以利于某种公共活动。其社会性比较强,方便公众活动。

十四、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与小,曲与直,虚和实,不同形状,不同色调,不同质地

十五、简述力学上的均衡与稳定和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关系。

它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前者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所运用的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后者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方法。

十六、为什么说建筑物的体形虽然本身表现为一种实体,但是从实质上讲却又可以把它看成是隶属于空间的一种范畴?

一般建筑其外部体形基本上就是内部空间的外部表象,此外,建筑物的体形又是形成外部空间的手段。由此可见,建筑物的体形绝不是一种独立因素--作为内部空间的反映,它必然受制于内部空间;作为形成外部空间的手段,它有不可避免受制于外部空间。

十七、谈谈你对建筑中多样统一的认识。

多样统一,也称有机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或者是寓杂多于整一之中。任何造型艺术,都具有不同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将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就各部分的差别,可以看出多样性和变化;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和谐与秩序。

以建筑来讲,古典建筑形式那种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节奏感.各组成部分衔接得巧妙、严谨,真可谓添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从而达到天在无缝的境地!这都说明建筑家在追求完美的创造中,既受到自然的启示,又灌注了心灵的刨造.从而体现出艺术创造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现代建筑。尽管在形式上和古典建筑很不相同,但是在遵循多样统一形式美规律的普遍原则这一点上.则是毫无例外的。

当代的一些建筑流派,绝大多数人还是把秩序与变化当作一种普遍的原则来接受.即强调有秩序的变化.这实质上就是多样统一的同意词。

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地运用对比、重复、过渡、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问处理手法,把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

十八、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公共建筑群采用非对称的布局形式?

由于非对称式布局其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地形的适应性都比对称式布局的要优越许多。其次,采用非对称式布局可以获得轻松活泼的气氛,且形式变化多样,性格特征鲜明,就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及地形要求采用非对称式较为合适。

十九、尺度与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关系。

二十、行列式、独立式布局的优缺点

行列式布局,大部分建筑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朝向,从而有利于争取有利的日照,通风,采光条件。但它不利于形成完整、安静的空间、院落,建筑群体也流于单调。这种布局对于地形的适应性较强.既适合于地段整齐、平坦的城市,又适合于地形起伏的山区。

独立式布局建筑物独立地分布。由于四面临空,有利于争取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这种布局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地形环境,但是用地不够经济。

二十一、怎样才能获得美的比例呢?

一种看法是:只有简单而合乎模数的比例关系才能易于被人们所辨认,所以它往往是富有效果的。

还有一种看法是:若干毗邻的长方形,如果它们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行(这就是说它们都是具有相同比率的相以形),一般可以产生和谐的效果。

二十二、谈谈你对外部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的理解。

二十三、什么是山花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指檐部上面的三角形山墙,是立面构图的重点部位。

美术绘画之素描教学计划

鸿桥中学美术二课教学计划 一、素描班 1、本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素描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表现对象的素描造型能力,提高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奠定造型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尽快掌握素描造型的一般规律和法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素描造型中的形态和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表现技巧、主要的表现形式。 2.熟悉素描造型的一般规律。 3.理解素描造型语言的运用。 (2)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以明暗造型的素描表现方法。 2.掌握以线条造型的素描表现方法。 3.能够正确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体积和空间、明暗关系、质量感等属性。 4.具备一定的对客观物体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5.具有一定的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素描作为视觉艺术基础训练的观点。 2.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 3.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素描基础理论 课程内容: 1.素描的概念。 2.学习素描的目的要求。 3.素描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要求: 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特征。 2.了解素描训练的目的要求和素描造型技能、技巧的基本内涵。 3.初步掌握素描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2)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程内容: 1.物体的三度空间、透视关系和明暗规律。 2.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教学要求: 1.掌握石膏基本几何形体体积特征和结构特点。 2.明确形体透视和明暗变化原理,掌握形体透视缩形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 3.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掌握明暗造型的方法要点,能正确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相互关系。 (3)静物写生 课程内容: 1.静物的配置与构图。 2.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3.静物写生要点(立体感、空间感、色彩感、质感与量感)。 教学要求: 1.了解静物配置的原则,掌握静物写生的构图原理和方法。 2.掌握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和写生要点。

造型设计基础(上)[1]

主讲:汤军

Chapter1 绪论

1.概述 造型设计基础设 计 思 维 和 设 计 能 力 的 主 要 手 段 工 业 设 计 教 育 的 基 础 通 向 专 业 设 计 课 程 的 桥 梁 培 养 和 激 发 学 生 的 创 造 能 力 实 质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是从综合的角度,把各种造型的要素具体的纳入学习领域,使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训练,对 和有确实的体验,让他们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材料的属性构造加工方法形态视觉的语言美的秩序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体验能力探索能力美的感觉、、、、 造型设计基础的训练,是学习设计的基础与过程,它与实际的设计有一定的距离。所谓,是指。也就是学生在从事实用性设计之前,对与性研究的练习,换句话说,是设计师的预备教育。 造型设计基础在专门的设计教育中,通过具体课题的练习,对造型的要素形态、机能、材质等的认识和剖析,使学生掌握有秩序地组织这些要素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计划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设计感觉形态机能

形态形式的基础 作为形式要素之一,是“形”通常指物体外在的形状, “态”则是物体蕴涵的“神态”。因此,形态就是物体 “外形”与“神态”的结合。 形态学造型论信息的载体最 终基础教育重要又名,工业设计的其中一个 产 品 的 形 态 是是产品表达 ,工业 形态学课程对 工 业 设 计 专业学生进行 造型

我国早期传统基础造型教育 我国大多数设计院校早期的基础设计教育,几乎都是以传统的图案作为设计基础的训练内容。可以说,传统的图案教学对当时的设计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图案对于当时从专业绘画转过来学习设计的学生的造型设计 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各类、各民族精湛的艺术作品蜚声世界,艺术前辈为我们流传下来丰富的艺术财富,为我们学习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而且也为我们的设计确定了正确的观念。这是传统图案带给我们的巨大帮助。但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图案也无法克服自身缺憾,比如:在面对造型形态的空间处理、造型材料的运用、制作工艺的选择等方面的没有解释,加上传统工艺美术多为艺人的手工操作为主要的生产形式,这就决定了传统图案作为现代造型设计基础能力训练的课程有着致 命的弊端。

形态与空间造型笔记

形态与空间造型 第一章总论 ——建筑中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什么是建筑发展中本质的联系呢? * 主要有三方面:一、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 二、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 三、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方面要求。 简言之,就是两个要求和一个手段。 一、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 * 人们盖房子总是有它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的,这在建筑中叫做功能。 * 所谓建筑形式主要是指它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而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而归根结底我们还必须去探索功能和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 * 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或者说最原始的细胞就是单个的房间。 二、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 三、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四、从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看 * 建筑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它的内部矛盾运动,亦即内容、手段和形式这三者之间既互相对立又相互制约而成。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 * 与功能有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是什么呢?是空间。 * 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 建筑的空间形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 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一、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一)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二)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三)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 * 对于一般的房间,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 * 就一个房间来讲要达到功能合理就必须做到:具有合适的大小、合适的形状、合适的门窗设备以及合适的朝向、一句话:就是合适的空间形式。 二、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 * 只有按照功能联系把所有的房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二形成一幢完整的建筑时,才能够说整个建筑的功能是合理的。 * 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对于多空间的组合也具有某种规定性,这主要表现为: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组合形式。 * 什么是“空间组合形式”?空间组合形式就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

素描头像与头部形体结构

要想画好一幅素描头像,首先要认识这个形象。怎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它呢?这就要求我们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才会在今后学习中取得可喜进步。 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 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考虑再三,仅谈两种表现手法:即线条和明暗。 线条 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从艺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中,

就可以认识到这种表现领域的广泛性。 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纹式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效果。 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重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通过线条创造美的造型。 明暗 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这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把前人的经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础上。没有光就不能产生明暗。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难

空间分析复习重点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包括空间数据操作、空间数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建模。 空间数据的类型空间点数据、空间线数据、空间面数据、地统计数据 属性数据的类型名义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 属性:与空间数据库中一个独立对象(记录)关联的数据项。属性已成为描述一个位置任何可记录特征或性质的术语。 空间统计分析陷阱1)空间自相关:“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都是空间相关的,距离近的空间相关性大。空间自相关破坏了经典统计当中的样本独立性假设。避免空间自相关所用的方法称为空间回归模型。2)可变面元问题MAUP:随面积单元定义的不同而变化的问题,就是可变面元问题。其类型分为:①尺度效应:当空间数据经聚合而改变其单元面积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时,分析结果也随之变化的现象。②区划效应: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变化的现象。3)边界效应:边界效应指分析中由于实体向一个或多个边界近似时出现的误差。 生态谬误在同一粒度或聚合水平上,由于聚合方式的不同或划区方案的不同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变化。(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 空间数据的性质空间数据与一般的属性数据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质如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有尺度变化等引起的MAUP效应等。一阶效应:大尺度的趋势,描述某个参数的总体变化性;二阶效应:局部效应,描述空间上邻近位置上的数值相互趋同的倾向。 空间依赖性:空间上距离相近的地理事物的相似性比距离远的事物的相似性大。 空间异质性:也叫空间非稳定性,意味着功能形式和参数在所研究的区域的不同地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区域的局部,其变化是一致的。 ESDA是在一组数据中寻求重要信息的过程,利用EDA技术,分析人员无须借助于先验理论或假设,直接探索隐藏在数据中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等,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和相关知识。 常见EDA方法: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散点图、平行坐标图 主题地图的数据分类问题等间隔分类;分位数分类:自然分割分类。 空间点模式:根据地理实体或者时间的空间位置研究其分布模式的方法。 茎叶图:单变量、小数据集数据分布的图示方法。 优点是容易制作,让阅览者能很快抓住变量分布形状。缺点是无法指定图形组距,对大型资料不适用。 茎叶图制作方法:①选择适当的数字为茎,通常是起首数字,茎之间的间距相等;②每列标出所有可能叶的数字,叶子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③由第一行数据,在对应的茎之列,顺序记录茎后的一位数字为叶,直到最后一行数据,需排列整齐(叶之间的间隔相等)。 箱线图&五数总结 箱线图也称箱须图需要五个数,称为五数总结:①最小值②下四分位数:Q1③中位数④上四分位数:Q3⑤最大值。分位数差:IQR = Q3 - Q1 3密度估计是一个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非参数方法。 应用不同带宽生成的100个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数的核密度估计。 空间点模式:一般来说,点模式分析可以用来描述任何类型的事件数据。因为每一事件都可以抽象化为空间上的一个位置点。 空间模式的三种基本分布:1)随机分布:任何一点在任何一个位置发生的概率相同,某点的存在不影响其它点的分布。又称泊松分布 2)均匀分布:个体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一个点尽量地远离其周围的邻近点。在单位(样方)中个体出现与不出现的概率完全或几乎相等。 3)聚集分布:许多点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区域,大面积的区域没有或仅有少量点。总体中一个或多个点的存在影响其它点在同一取样单位中的出现概率。 点模式的描述:1)一阶效应:事件间的绝对位置具有决定作用,单位面积的事件数量在空间上有比较清楚的变化,如空间上平均值/密度的变化。2)二阶效应:事件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具有决定作用,如空间相互

ArcGIS空间分析建模

明暗等高线制作 在ArcGIS 中,制作明暗等高线模型的方法如下所示: (1)建立模型: 1)在ArcMap 中打开Tools 菜单,选择Extentions,加载Spatial Analyst 模块。 2)右键单击ArcToolbox,生成一个New Toolbox,右键单击New Toolbox,在New 子菜单中选择Model,,生成一个新的model。 3)打开spatial analyst tools 的surface 功能,选中aspect 工具拖拽到模型生成器窗 口中; 4)在模型窗口右键,选择create variable 命令,在数据类型选择框中选中Raster Dataset,如下图所示。 5)右键单击Raster Dataset 框,点击Rename 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DEM,将原始的Raster Dataset 重命名为DEM 6)单击添加连接图标,连接DEM 和aspect 图形要素。

7)打开spatial analyst tools 的math 功能,选择logical 中的less than 和greater than 命令,在greater than 对话框中input raster or constant value 2 中输入45,同理, 在less than 对话框中input raster or constant value 2 中输入225。

8)单击添加连接图标,分别连接aspect 生成的栅格图形要素和greater than、less than 图形要素。 9)在math 功能中选择plus,将得出背光和受光面; 10)单击添加连接图标,分别连接greater than、less than 生成的栅格图形 要素和plus 图形要素。得到下图: 11)选择conversion Tools 下的from raster 中的Raster to polygon 将以上结果 转换为矢量; 12)单击添加连接图标,连接步骤10 生成的结果和Raster to polygon 图形 要素。 13)打开spatial analyst tools 的surface 功能,选中contour 工具拖拽到模型生 成器窗口中,设置等高距为50。 14)单击添加连接图标,连接DEM 与contour 图形要素。 15)选择analysis Tools 下的overlay,选中identity 工具拖拽到模型生成器窗口中。如下图:

岭南社美术 八年级下册 5 明暗的造型 教案设计

明暗的造型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2、掌握基本的作画步骤与经验。通过组合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量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与人文内涵,体验表现过程的乐趣与成功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光的变化与明暗造型的关系。 2、理解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是最基本的明暗造型素描法则。 3、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三、教学难点 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膏立方体,球体各一个,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 学生准备:纸、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三)教授新课:板书课题《明暗的造型》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周围,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2.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两大部: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本,掌握立方体的明暗造型规律,是学习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体的体面转折明显,不论处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个面时,由于三个面受光角度不同,必然会产生明暗深浅变化直接受光的面最亮,称为白(亮面),受侧射光照射的面为中暗色,称为灰面,光线照射不到的面最暗;一般称为暗面,这就是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 五大调子: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地理建模与空间分析期末试题整理

一、信息、地理信息的概念及特点 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物、现象等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等。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实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特点: ?空间分布性 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 即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结构,而各个专题型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属性码进行的,这就为地理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可能。 ?时序特征十分明显 可以按照时间尺度将地理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如台风、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温)、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长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长期的(如地壳变动、气候变化)等。 ?具有丰富的信息 GIS数据库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还包含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其它信息 二、什么是GIS?它有什么特点? 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特点: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海量数据管理能力。 三、对GIS的理解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 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空间分析能力 GIS与地理学、测绘学联系紧密 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内容 GIS的基础理论、GIS的技术系统、GIS的应用方法

第一课 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第一课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2 课时) 一、教学目的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2、通过组合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4、学会欣赏光与影的造型之美。 二、重点: (1)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三、难点: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石膏立方体,球体各一个,白球体三个,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明暗造型素描,线造型素描静物写生范画数张。 第二、第三学时 教具准备: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图四张,笔筒、书、毛笔静物三组。 五、教学步骤: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结论:明暗造型素描不仅要准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还要通过明暗调子较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 我们将用三节课的时间学习明暗徒刑式素描这种绘画形式。 (三)新授板书课题:《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周围,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光与明暗的变化可以从有关四个方面来说明: (1)与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有关:呈垂直角度时最亮,小于直角则渐渐变灰,光线照不到的物面为暗面(背光面)。 (2)与光线本身强弱和距离物体远近有关:房子里面灯泡支光大,房内物体照得亮,支光小就暗,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 (3)与对象物和写生者的距离有关:在一定的光照下,距离画者越远,物体越暗,明暗对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对比越强。 (4)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光照下,物体固有色浅,物面的明暗对比越明显,物体固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则不明显。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 2 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两大部: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本,掌握立方体的明暗造型规律,是学习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体的体面转折明显,不论处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个面时,由于三

空间与形态教学大纲完整版

空间与形态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空间与形态】 【SpaceandForm】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面向专业:【】 课程性质:【院级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教材及参考书目:版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力图从二维半到三维的两个空间领域的延续、转换,展开对形态、材料、体积、空间、色彩等诸方面的形态创造的理念与方法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理论授课与综合材质的实践制作,全面培养学生建构三维、空间的理念。由于形态的抽象性及其构成规律更带普遍性,能为专业设计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选课建议 此课程适合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二维构成的设计基础。 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空间与形态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从材料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维半、三维的形式规律,掌握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求在结构上符合力学的规律,理解材料的运用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六、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程授课学时约为16学时;操作实践与辅导约为32学时,课外调研及作业时间不计在内。 第一章二维半装置设计 第一节二维半设计的理念 第二节二维半的形式表现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应熟识二维半设计的概念与形式表现,并能利用材质的肌理去表现。 第二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DNA链状物 第一节三维设计基础形态的理念 第二节三维设计基础的DNA形式表现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学习三维设计形态的概念及形式表现,并运用链接的形式表现方式,进行材质体现。 第三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平面影像到三维造物 第一节熟识昆虫或海洋生物为原形态 第二节通过固有形象对其进行改造并抽象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仿生的生物形态进行抽象改造的理念,利用材质的性能,简洁重现物体。 第四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陶艺)线的构成 第一节陶艺风格流派 第二节陶艺的制作方法 第三节陶艺线性的抽象制作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对陶艺风格流派的了解,并学习基本的陶艺制作方法,进行线性形式的制作。 第五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陶艺)容器的构成 第一节陶艺容器的形态风格 第二节陶艺容器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在熟悉陶艺的制作方法后,利用容器的造型进行拆分、整合、叠加的表现方式。 七、设计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1、设计实践环节主要以操作与现场辅导为主,对于空间与形态课程理论的讲 解、点评之外的课内辅导及课题方案草图指导等环节的实践。 2、空间与形态课程实践内容基本以二维半立体构成、三维立体构成、空间构成 相结合,通过二维形态及仿生形态、陶艺线、容器的探索,体会平面向立体的转换,空间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探究其与人的不同心理情感。 3、基本完成设计基础课题的过程:基本规律训练、图书馆查阅资料及艺术展览 参观、草图绘制、完稿、作品绘画与制作。

【完整升级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美术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教学目标:

(完整word版)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总结

空间分析与建模复习 名词解释: 空间分析:采用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和代数运算等数学方法,对空间目标的位置、形态、分布及空间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模,以提取和挖掘地理空间目标的隐含信息为 目标,并进一步辅助地理问题求解的空间决策支持技术。 空间数据结构:是对空间数据的合理组织,是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地图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与表达。 空间量测: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目标的基本参数进行量算与分析, 元数据: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 空间元数据:关于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描述性信息。 空间尺度:数据表达的空间范围的相对大小以及地理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大小 尺度转换:信息在不同层次水平尺度范围之间的变化,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或收缩到其他尺度上,从而实现不同尺度之间辨别、推断、预测或演绎的跨越。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代数:作用于不同数据层面上的基于数学运算的叠加运算 重分类: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即对原来数据中的多种属性类型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重新分类 滤波运算:通过一移动的窗口,对整个栅格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窗口最中央的像元的新值定义为窗口中像元值的加权平均值 邻近度:是定性描述空间目标距离关系的重要物理量之一,表示地理空间中两个目标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 缓冲区:是指为了识别某一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地物的影响度而在其周围建立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缓冲区分析: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一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泰森多边形:所有点连成三角形,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点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的一个多边形 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理论基础:计算机图论和运筹学) 自相关:空间统计分析所研究的区域中的所有的值都是非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空间和时间范畴内,这种相关性被称为自相关。

第三单元 光与影的交响曲

第三单元光与影的交响曲 第一课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2、通过组合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4、学会欣赏光与影的造型之美。 二、重点: (1)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三、难点: 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石膏立方体,球体各一个,白球体三个,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明暗造型素描,线造型素描静物写生范画数张。 第二、第三学时教具准备: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图四张,笔筒、书、毛笔静物三组。 五、教学步骤: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结论:明暗造型素描不仅要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还要通过明暗调子较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 我们将用三节课的时间学习明暗徒刑式素描这种绘画形式。 (三)新授 板书课题:《明暗造型与色彩表现》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四周,会注意到任何物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光与明暗的变化可以从有关四个方面来说明: (1)与光芒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有关:呈垂直角度时最亮,小于直角则徐徐变灰,光线照不到的物面为暗面(背光面)。 (2)与光线本身强弱和距离物体远近有关:房子里面灯泡支光大,房内物体照得亮,支光小就暗,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 (3)与对象物和写生者的距离有关:在一定的光照下,距离画者越远,物体越暗,明暗对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对比越强。 (4)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光照下,物体固有色浅,物面的明暗对比越明显,物体固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则不明显。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

GIS分析与建模

实验1:计算退耕还林的面积 1、实验目的:计算退耕还林的面积 2、实验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 3、实验步骤: (1)添加实验数据 (2)对dem数据进行坡度分析(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

(3)对得到新的图层数据(图上坡度分析图层)进行栅格计算(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 (4)得到结果图层,并且将0代表的数据颜色改成白色 (5)计算面积(打开结果图层的属性表)

实验2:学校选址 1、实验目的:选择适合建学校的地址 2、实验数据:dem数据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已有学校地址数据 已有娱乐场所地址数据 3、实验步骤: (1)添加实验数据 (2)对学校进行欧氏距离分析,输出像元大小为2,在环境中选择处理范围:与dem数据相同 (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

(4)得到学校欧氏图层 (5)对娱乐场所进行欧氏距离分析,输出像元大小为2,在环境中选择处理范围:与dem数据相同,得到图层:

(6)对dem数据进行坡度分析(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 (7)对学校欧氏图层进行重分类,分类方法:间隔相等,由于距离学校越远越适合建学校,所以不用对新值取反。 (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重分类——重分类) (8)对娱乐场所欧氏图层进行重分类,分类方法:间隔相等,由于距离娱乐场所越近越适合建学校,所以对新值取反。 (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重分类——重分类)

(9)对坡度分析图层进行重分类,分类方法:间隔相等,类别:10,由于坡度越小越适合建学校,所以对新值取反。 (操作过程:空间分析工具——重分类——重分类) (10)对土地利用类型图层进行重分类。新值依据PPT上修改

《形态与空间构成》期末试题及答案

《形态与空间构成》期末试题 1、骨格是形态所依附的框架,维持整个构成设计的秩序。骨格包括哪两种形式?请分别加以说明。 2、请解释以下词语。 ①积聚②切割③解构 3、空间既是无限的,也是无形态的,需要借助实体的限定才能被人感知,得以形态化和尺度化。空间生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4、解构是对整体形态的分解,并按新的秩序进行重组。浅析解构的构成方法的特点。 5、重新组合切割后的形体,以获得新的形态构成的方法有哪些? 6、通过对形态的分割和重组,可以获得新的形体;空间与实体的穿插、变化能使造型语言更加丰富多样。请回答形的切割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7、“形的切割”是通过对限定单体“立方体”的不同分割和重组方式,以获得新的形体。请浅析形的切割具体步骤。 8、材质是立体形态的表情,在形态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浅析材质对于立体形态的意义。 9、在设计中,常常通过模仿和再处理各种材质肌理,使其呈现出生动和全新的视觉语言;通过运用不同材质的触觉体验,营造不同的质感温度和心理感受。请简要说明肌理的构成方式。 10、请解释以下词语。 ①头脑风暴②视觉风暴③灵感日记 11、运用不同材质的触觉体验,可以营造不同的质感温度和心理感受。请简要说明肌理的种类。 12、空间形态中的点具有相对性,只要在环境中与其他形态相比是最小的视觉单位,都可称之为“点”。浅析点有哪些构成方式?分布时具有哪些特点? 13、切割是把一个整体形态分割成基本形进行再构成。请解释“再构成”的含义。 14、请针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件,如灯、杯子、雨伞、手链等,进行设计。要求:需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造型整体简洁。

15、以“城市”为主题,运用形态、空间、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要素对主题进行视觉诠释与表达。注意确定材料与,制作成模型。 《形态与空间构成》期末试题答案 1、骨格包括规律性骨格与非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明显、严谨的骨格形态,常见的骨格形式有重复、渐变、放射、近似等;非规律性骨格没有明显的秩序感,常见的有特异和密集等骨格形式。 2、①积聚:积聚是由多个基本形体进行积集、组合而形成新形体的一种方法,积聚是加法的操作,基本形可以是相同形、相似形和对比形。②切割是把一个整体形态分割成基本形进行再构成。切割包括几何式切割(水平、垂直、倾斜、曲面、曲直结合)和自由切割,几何式切割强调数理秩序,自由切割强调感性操作。③解构是对整体形态的分解,并按新的秩序进行重组。 3、(1)设立(2)围合(3)覆盖(4)凹凸(5)架起(6)肌理 4、①整体形态各个元素的分裂、残缺、破碎。②形态、肌理、色彩等构成要素通过重叠、交叉、错位、突变、扭曲等方式,显现了形式上的“错乱”。③改变稳定、一成不变的秩序,突破传统几何形体的固定模式,通过强调非理性元素,强调不对称、不协调、对比、夸张,以形成视觉上的张力和冲击力。 5、移位、滑动、减缺、错落、消减 6、(1)切割(2)重组(3)转换 7、对形体的切割,可考虑先对正方形进行自由分割,再将正方形作为平面图,由平面向立体空间延展,在图纸和模型中推敲造型,也可直接通过泥塑等草模进行模型的推敲,再制作正稿。 8、材质是立体形态的表情,在形态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丰富了立体形态的视觉语言和表现力,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材质本身的肌理、质地、色彩、大小、组织方式等都会对立体造型产生直接的影响。 9、肌理通常采用偶然形态或重复、渐变、相似、发射、特异、密集等构成方式进行组织。 10、①头脑风暴:是概念构思产生的途径和方法,小组围绕命题进行讨论、延伸和拓展,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该环节可通过对调研中收集的大量图片的展示,或以贴于工作手册及墙上等方式,通过营造独特的视觉环境启发灵感,在讨论中记录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及创意。 ②视觉风暴:指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简略的草图捕捉概念的本质,记录并交流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③灵感日记:将收集的图片和照片整理到一起,辅以关键词的表达,合成一本视觉化的灵感手册,为设计思考创造一种可视化的环境。

光与影的交响曲明暗造型教案

教案 2013 年3月11 日课题(光与影的交响曲——明暗造型)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懂得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明暗调子最基本的现象。 3、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4、学会欣赏光与影的造型之美。 二、教材分析 (一)重点:(1)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二)难点: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三)教具:课件 (四)教法:讲授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结论:明暗造型素描不仅要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还要通过明暗调子较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 (三)新授 板书课题:明暗造型 1、光与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夜里我们走进屋子,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2、光与明暗的变化可以从有关四个方面来说明: ?光线强,影调清晰 ?光线弱,影调朦胧 ?顺光,白偏多,影调明亮 ?逆光,黑偏多,影调厚重

3、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 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 两大部: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黑、白、灰三大面。 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本,掌握立方体的明暗造型规律,是学习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体的体面转折明显,不论处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个面时,由于三个面受光角度不同,必然会产生明暗深浅变化直接受光的面最亮,称为白(亮面),受侧射光照射的面为中暗色,称为灰面,光线照射不到的面最暗;一般称为暗面,这就是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 五大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在光照下,从受光到背光明暗变化非常丰富,明暗调子比较微妙复杂,因此,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调子;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灰面:指光照较强的物面;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反光: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反射的物面;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2018年自学考试《形态与空间造型》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形态与空间造型》试题及答案 1.流动空间: 流动空间地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的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的体量组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采用象征性地分隔,而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实现通透、交通无阻隔性或极小阻隔性。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 2.“墙倒屋不塌”的谚语: 我国古建筑所运用的木构架结构,构件采用榫卯连接,由于梁架承担着屋顶的全部荷重,而墙仅起到围护空间的作用,从而使整个建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做到“墙倒屋不塌”。 3.乡土主义倾向:对西方技术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均才去有选择吸收的态度。在创作中不刻板地遵循现代建筑的普遍原则和概念,而是立足于本地区,借助当地的环境因素、地理、气候特点,刻意追求具有地域特征与乡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 1.尖拱拱肋结构:在筒形拱中部设置交叉拱,就可以支撑拱顶的两条平行墙的中央开的两条口,将交叉拱进一步扩大,使荷重集中于四角,打开空间。平面由长方形变成方形成为罗马风式的交叉拱,由交叉拱发展成为尖形的拱肋结构,使结构更为轻巧。 3.建筑群体组合(2):如何把若干单体建筑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群 4.借景:“借”就是将彼处的景物引到此处来,是一种空间渗

透的处理方法。 5.符号拼贴: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建筑作品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建筑与传统建筑带有某种联系。 6.充气结构(2):又名"充气膜结构",是指在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制品中充入空气后而形成房屋的结构。 7.天花:建筑内部空间的顶界面。地面:建筑内部的地界面。 8.视觉空间:指的是在人类视线中的空间 9.沿街建筑:沿着城市街道或马路两侧来排列建筑 10.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 11.排偶:我国古代建筑家对对称格局的称呼,“偶”,成双成对的意思,也就是两两重复出现。 12.建筑模数: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称为建筑模数 13.墙垛:指在平面中凸出墙面的柱状构造,主要起加强墙体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可作局部承重构件,如门洞侧边的门垛构造。墙垛,和墙体同时砌筑而成的突出墙体表面的砌体构件。

形体的组合教案

五年级《形体的组合》 张苗苗 课题:形体的组合 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是建立在线描画的基础上的造型活动,是学习立体造型的基础和过渡,具有承上而启下作用。 2.是学习造型设计及创作表现的必要手段。 3.能促进和培养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习简单物体结构的表现方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提高对物体形体的感受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并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学前准备: 1.范作 2.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彩色纸、小球、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播放二维动画《机器猫》 再播放3d动画《冰河世纪》,引起学生的兴趣,轻松气氛。 师:比较这两部动画,你更喜欢哪一部?为什么? 生:第二部,因为有立体感。里面的动画人物就像真的一样。 立体的动画给我们带来了有空间感的视觉感受,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立体的事物,谁能举几个例子?(学生回答) 二、观察讨论揭示课题 下面来看大屏幕,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播放圆锥体、球、正方体、圆柱体、多面体等) 师问:看完这些形体,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生答:是立体的 专家认为,任何物体都可以概括理解为由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和六面体这四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