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翻译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翻译有

助于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了文化的差距。许多国家为了实现与世界的对话与交流,大力发展和推进翻译事业。在中国,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交流日趋广泛,翻译事业也日益重要。而语料库的出现和应用,无疑对当代翻译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二、语料库与翻译

语料库指的是收集和整理的大量语言实例,用于语言学研究或自然语言处理。

语料库主要分为两类:自然语言语料库和受控语言语料库。翻译家可以使用语料库来做词义、语法、篇章等方面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可以将待翻译的文本与语料库里相似的文本进行对比,从而找到适当的翻译。在翻译时,翻译家可以通过语料库来了解文本的背景信息、语言搭配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而且可以为译文的撰

写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实现更好的翻译质量。在语料库的帮助下,翻译家可以更加客观地理解原文,以及找到与原文最为匹配的对应译文。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而且也为翻译后的文本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语料库和汉语翻译对当代汉语的影响

语料库的应用和发展,对汉语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语料库的帮助,翻译

家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用法。因此,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的研究,对于当代汉语的教学、应用和推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语料库的应用,翻译家们的翻译技巧不断提高,对当代汉语的理解也更加

深入。语料库对于语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可以为当代汉语的教学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论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料库的应用,为翻译员

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意思以及译文的表达方式。语料库对于当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语言知识,促进汉语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翻译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功能,以达到更好的翻译和教学效果。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综述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综述 一、绪论 正如Sinclair所言:语料库所提供的海量语料使研究者系统地对大量文本语料进行审视,使我们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未发现的语言事实。语料库在语言研究中能提供空前广泛的语言资料,使得对语言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以2000年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的文献为依托,深入分析文献中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并从借助的语料库类型进行具体综述,据此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借助的语料库类型 语料库为语言描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中,语言学家利用机储数据库去描写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方便研究者统计数据,并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深化对某一类词群的研究。 然而,语料库种类众多,现代汉语研究方向也是多方面的,选择与研究内容相适应的语料库类型才能更好地提高研究效率,取得更佳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归纳2000年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的文献,总结以下几种常用的语料库类型。 (一)基于标注语料库的研究 标注就是使语料的某些单位(词、句、段等)和表示对这些单位的某种层次的理解的知识信息(标记符)相关联。标记语料库即含有

这些加工者添加其对语料的理解信息的语料库。这样的语料库可以作为句法规律研究的重要参考。 孙建功等,基于标记语料库对单句句型句模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现代汉语单句句型和句模对应关系的主要特点。杜婷借助《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的标注语料库(在线提供免费检索的语料约2000万字),对现代汉语中小类词口部动词的频度进行了统计,进而发现其语法语用规律。 对语料库的标注工作,既是语料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丰富了语料库的利用价值,使其在句型、词汇等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基于静态语料库的研究 静态语料库是收集某一固定时期的共时语言使用样本构成的语料库,属于共时语料库的一种。现有的许多类型的词典,被众多语言研究者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形成基于静态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范式。 亢世勇在进行现代汉语谓宾动词分类统计研究时,即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等静态语料库作为语料源,利用计算机进行穷尽性检索,根据动词所带宾语类型对动词分类。针对外来词的研究,骆牛牛在《汉语经济外来词研究》中,以多部具有代表性的外来词词典为语料库,从中穷尽性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经济类词条作为研究对象,以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规律。 基于以词典为主的静态语料库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现代汉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翻译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翻译有 助于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了文化的差距。许多国家为了实现与世界的对话与交流,大力发展和推进翻译事业。在中国,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交流日趋广泛,翻译事业也日益重要。而语料库的出现和应用,无疑对当代翻译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影响的研究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二、语料库与翻译 语料库指的是收集和整理的大量语言实例,用于语言学研究或自然语言处理。 语料库主要分为两类:自然语言语料库和受控语言语料库。翻译家可以使用语料库来做词义、语法、篇章等方面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可以将待翻译的文本与语料库里相似的文本进行对比,从而找到适当的翻译。在翻译时,翻译家可以通过语料库来了解文本的背景信息、语言搭配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而且可以为译文的撰 写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实现更好的翻译质量。在语料库的帮助下,翻译家可以更加客观地理解原文,以及找到与原文最为匹配的对应译文。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而且也为翻译后的文本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语料库和汉语翻译对当代汉语的影响 语料库的应用和发展,对汉语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语料库的帮助,翻译 家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用法。因此,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的研究,对于当代汉语的教学、应用和推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语料库的应用,翻译家们的翻译技巧不断提高,对当代汉语的理解也更加 深入。语料库对于语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可以为当代汉语的教学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论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对当代汉语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料库的应用,为翻译员 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意思以及译文的表达方式。语料库对于当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语言知识,促进汉语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翻译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功能,以达到更好的翻译和教学效果。

基于历时语料库的学术论文关键词翻译研究——以“文化自觉”英译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又称语料库翻译研究,是近十多年随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分支,主要内容就是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研究翻译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特征。本文首先回顾国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然后对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1国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Mona Baker是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她最早提出了将语料库语言学工具用于对翻译的过程和经过进行描述性的研究.1993年Baker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暗示与应用》(“Corpus linguis 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1993)一文详细讨论了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潜力,并介绍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一些成果,是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奠基之作。Baker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翻译英语语料库(TEO并对TEC语料车进行了示范性的分析,提出了翻译普遍性的假设。1995年,发表于Target的论文《翻译研究中的语料库: 回顾与未来研究的建议》(“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中,Baker进一步讨论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方法问题。另外,通过对TEC的分析,Baker第一次证实了译者风格的存在,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译者风格的方法(Baker, 2000,2001;张美芳,2002)。在Baker的影响下,Dorothy Kenny (2001), Sara Laviosa(2002)Maeve Olohan(2004)分别采用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进行了实际研究并相继出版专著总结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方法。Kenny的著作《翻译的词汇和创造性》(Lexis and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A Corpus- based Study,2001)除了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外,还对原文本中创造性的词汇和短语在德英文学文本平行语料库(Ger- man- 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literary texts)中进行了研究。该书用大量的事实证明翻译过程中既存在遵循传统规范的倾向也存在着创造性的翻译.Kenny的研究说明词形学、结构语义学和新Firth语言学在翻译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Laviosa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发现与应用》(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2002)主要是一本入门介绍性著作,它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翻译语料库的分类,翻译普遍性(the universals of translation)研究及语料库在翻译培训,外语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的应用。Olohan的《语料库翻译研究导论》(Intro- 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2004)是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最新专著,该书的特色是详细讨论了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并详细介绍了大量对翻译的特征、译者风格以及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和实践中的运用等问题的实例研究。2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文章发表数量随年份推移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表明,语料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逐渐获得大家首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趋势,笔者统计了近10年(1999-2009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所有关于语料库翻译的文章。该统计涉及《中国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海科技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等17个核心期刊。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 《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摘要:《骆驼祥子》[1]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本论文选取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英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位译者翻译同一文学作品时不同的译者风格。 本文立足于描写翻译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建立《骆驼祥子》原文语料库,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语料库,从词汇[2]、句法、篇章层面进行定量分析。词汇层面的研究涉及分析类符/形符比、高频词、独特词等;句子层面的研究分为平均句长、句子类型,句首词等方面;语篇层面研究了篇章衔接手段。此外,本文还结合文体学对两译本进行定性分析,探讨两位译者在文化负载词、成语、修辞、思想表达以及副文本等方面的翻译策略。最后,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探讨译者风格形成因素。 通过比较两译本,可以发现葛浩文译本更侧重于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更容易让国外读者所理解,翻译更灵活。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多运用异化翻译策略。而施晓菁译本则侧重于对原文的忠实,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通常是运用归化翻译的翻译策略。两位译者风格的不同与社会文化背景、译者主观因素等有关。 关键词:译者风格;骆驼祥子;语料库翻译 一、引言

老舍[3]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好评。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用丰富的方言和生动的口语描写了北平市民。这部经典的爱情包含了一个农村男孩祥子的悲惨故事,他想买一辆人力车,在北平开始他的新生活。不幸的是,他的梦想破灭了。他终于堕落成一个自私的人。老舍以其成熟的写作技巧,描绘了二十世纪初的北平。它已被翻译成17种不同的语言,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这部小说分别由伊万·金、让·M·詹姆斯、施晓菁和葛浩文翻译成四个英文版本。在这四个译本中,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译本更值得关注。一方面,两位译者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差异。这两位翻译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都精通英语和汉语,并曾在国外学习过。另一方面,施的翻译忠实于原文,但葛浩文仍然觉得不完美。这可以追溯到施的翻译风格。本文旨在找出两位译者在文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施晓菁是其中唯一的中文翻译。在南京,她在日内瓦度过了童年。施是北京大学联合国翻译培训班的首批毕业生之一。她精通英语和汉语。她的译文发表于1981年。著名汉学家葛浩文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已有二十五余年。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家。上世纪60年代,他参军去了台湾。他翻译了30位作家的60多部作品。三十年后,他发现《骆驼祥子》以前的译本不完善、不尽如人意,于是决定出版一部完整、忠实、可读的《中国现代经典》英文译本。文通过比较两位译者的文体差异,试图找出他们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及风格。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是一部对当时北平进行全面考察的经典文学作品。葛浩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发现以前的翻译并不完美。他决定在2010年翻译《骆驼祥子》。这个版本值得更多的关注,因为葛浩文做了很多改进。而施是四位译者中唯一的一位。通过对英汉译者的比较,不仅可以全面了解两位译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而且可以为翻译提供一些建议。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被外国读者接受。此外,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值得关注。通过比较中英译者的文体差异,充分展示译者的翻译策略和风格形成机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语料库对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意义分析

语料库对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意义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前言 语料库语言学的诞生对语言研究以及语言学习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语料库因其语料素材丰富,可操作性强,可量化研究相关内容,发展前景广阔等诸多特点在其发展建立起来之后便得到了世界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在学者的努力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成为一种研究方法。Baker(1995)最先引进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并指出,随即语料库成员建立大批量的“原文—译文”语料库以及掌握成熟的语料库研究方法以后,翻译界学者将揭示出翻译文本作为沟通媒介的重要载体的重要性。 二、翻译语料库的主要类别及翻译语言的普遍性特征 1.翻译语料库的主要类别 语料库采用不同标准,如研究目的和建库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英国学者Mona Baker认为与有三类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有关: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所谓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指在收集某种语言的原创文本的同时,将其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文本。平行语料库的成立,有利于语言研究者参照、对比两种文本在词汇、句法、语义及文本上的差异,尤其表现在翻译者培训、双语词汇教学、词典编纂以及机器翻译上。所谓多语语料库(multilingual cor?pus),是指建库人员根据类似设计标准建立起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语言单语种语料文本组成的复合语料库。与平行语料库不同的是,多语语料库收集的文本完全是原文文本,其中不含翻译文本。在欧洲,多语词典编纂委员会已建立起这样的语料库。所谓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us),是指建库人员在收集某种语言,如英语的原文文本的同时,也收录从其它语言翻译成英语的文本。通过采用可比语料库两种文本进行分析比较,语言研究者可以对特定的文化、历史环境中翻译的规范进行探索,从而找出翻译的普遍性。 2.翻译语言的普遍性特征 Bake(r1993)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翻译英语的特征进行描述。翻译文本有其固有的特征,即翻译文本的普遍性(Translation Univer?sals)。所谓翻译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语料库作为翻译实践中的重要资源,可以为翻译提供丰富的语言数据和信息。本文将探讨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篇1 一、引言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和语境有深入的了解。语料库作为一种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语言数据的工具,可以为翻译提供丰富的语言数据和信息,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研究。 二、语料库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式 1. 术语库建设:术语是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翻译,术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语料库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专业语料,建立术语库,为翻译人员提供准确的术语翻译。 2.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进行自动化翻译的过程。语料库可以为机器翻译系统提供训练数据,以提高其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3. 翻译记忆库:翻译记忆库是一种收集、存储和管理翻译单元

的数据库,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快速找到已经翻译过的相似句子,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4. 语言资源库:语料库可以收集和整理各种语言资源,如词典、语法规则、语音数据等,为翻译人员提供全面的语言知识支持。 三、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 1. 语言学研究:语料库可以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大量的语言数据,帮助学者们深入研究语言的结构、语法规则、语义变化等。 2. 翻译学研究:语料库可以为翻译学研究提供实际的语言数据,帮助学者们研究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翻译策略、翻译质量评估等。 3. 文学研究:语料库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帮助学者们深入研究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历史和风格等问题。 综上所述,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方式和作用。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篇2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有很多。在翻译实践方面,语料库可以用于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等方面。在翻译研究方面,语料库可以用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翻译史研究、翻译风格研究等方面。

基于COCA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教学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9018131.html, 基于COCA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教学探索 作者:张静华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通过翻译教材中真实的案例,探索了COCA语料库在语料库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审核地道的译文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线开放COCA语料库为汉英翻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COCA;语料库;翻译教学;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40-0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料库翻译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在不斷地拓展和深化(胡开宝,2011)。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弥补传统翻译教学的不足。本文探索COCA语料库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COCA语料库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手段。 1.COCA语料库与译文的真实性 语料库可以真实地展现社会中运用的语料,语域全,文本量大,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在语言运用中的主观判断和偏见。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是Mark Davies教授负责开发的最新当代英语语料库,涵盖当代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和学术期刊五大类型,基本均匀平衡分布,每年更新,规模大而且免费在线使用。利用COCA主要搜索功能,共现动态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例如,陈宏薇、李亚丹编著《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三章词语的英译中翻译练习有一例: 例(1)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Father still, the lake water seems darker, changing from silver white near at hand through light blue, deep blue, finally to dark green, all being very distinct. 其中"银白"英译为"silver white",在COCA语料库中搜索silver white,使用频率并不高"11",而在COCA语料库中搜索silvery white,使用频率达到"27",而且近年来一直在使用,大于"silver white"使用频率"11"。由此,可以进一步改进参考译文中"银白"的表达,修订为"silvery white"。 2.COCA语料库与学生批判性思维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 翻译研究 一、引言 情态动词是情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呈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因此,其在语篇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和汉语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资源来表达情态意义。近年来,人们在翻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情态词语的使用。然而,目前人们对英汉情态词语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鉴于此,文章在Palmer、Halliday 等专家的研究基础上,以作者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作为对照,对其中所出现的常见情态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探讨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其翻译特点,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情态动词,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汉情态动词使用的异同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者可以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情感与感受。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背景 1. 情态的定义 情态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资源。对情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主要集中于对其必要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1]自此之后,学者们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学以及语言学等角度对情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不够具体且全面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语义学家开始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语言中的情态动词概念进行分析,得出了情态意义主要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必要性(necessity)、义务(obligation)、允许(permission)等。

2. 情态的分类 Palmer(1979)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和形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与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每种情态又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要性(necessity),为后来的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研究和其他语言的情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样本。[2] Palmer(1986)开始试图把情态确立为一个普遍的语法范畴并建立一个可以 用来描写各种语言情态系统的体系框架。他从情态意义出发,引用了包括世界许多体系的近70 种语言的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范畴。这对后来学者的情态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情态研究为后来的自然语言的情态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起点和基础。[3] 同样,情态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朱冠明(2005)表明,可以把中国的情态动词分为三类:认知情态、道义情态与动力情态。同时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可能性(possibility)、盖然性(probability)与必要性(necessity)[4]。 李小川(2005)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情态动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可能、意愿、必要。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划分是按照层次划分的,与英语情态动词的分类相比,汉语情态动词更加处于交错的状态。[5] (二)相关研究 权威专家也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与翻译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李小川(2005)从分析情态动词的语义入手,认为对英语情态动词的忠实翻译既要考虑说话者的态度、主语所起的作用、会话语境和说话双方的社会地位以正确理解原语语义,又要选择汉语的对应表达形式以准确再现其意义和风貌。[5] 薛慕煊(1999)认为,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系统,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和用法有时却相当复杂,假如理解稍有偏差,翻译就很容易出错。[6]

专业的语料库翻译研究

专业的语料库翻译研究 语料库翻译是计算机辅助翻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收集和整 理大量的语言数据来改善翻译质量和提高翻译效率。本文将探讨语料 库翻译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一、语料库翻译概述 语料库翻译是指利用语料库中的翻译数据进行翻译工作的一种方法。语料库是指按照特定规则收集、整理和存储的大量语言文本。通过分 析和比对语料库中的原文和译文,翻译人员可以获取关于特定词语、 短语或句子的多种译文选择,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二、语料库翻译的研究方法 1. 语料库收集:语料库翻译的第一步是收集合适的语料库,包括各 种类型和领域的文本。常用的语料库包括语言学研究中的平行语料库、专业领域语料库和在线语料库等。 2. 语料库清理:在使用语料库之前,需要进行数据的清理和整理工作。清理包括去除异常数据、重复数据以及格式不统一的数据等,确 保语料库的质量和准确性。 3. 语料库标注:为了便于翻译和分析,语料库需要进行标注,标注 的内容包括词性、语法结构、对照关系等。标注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 好地理解语料库中的文本,并提供更准确的翻译候选。

4. 语料库搜索:翻译人员可以通过语料库的搜索功能找到与当前翻 译任务相关的示例句子或专业术语的翻译。搜索功能可以根据关键词、短语或语法结构等进行配置,并提供多种搜索结果供选择。 三、语料库翻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提高翻译质量:通过对语料库中的译文进行比对和分析,翻译人 员可以获取到更准确、更自然的翻译候选。语料库翻译可以帮助翻译 人员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避免一些常见的翻译 错误。 2. 加快翻译速度:利用语料库中已有的翻译对照,翻译人员可以快 速找到与当前文本相似的翻译,避免反复思考和查找,提高整体翻译 效率。 3. 支持术语管理:语料库翻译可以作为术语管理的工具,通过分析 语料库中的术语使用情况,翻译人员可以建立并维护术语数据库,提 供统一的术语翻译,确保专业术语的一致性。 4. 辅助翻译记忆:语料库翻译可以与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 相结合,形成翻译记忆库。翻译记忆库可以记录翻译人员的翻译历史,并为后续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提高一致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语料库翻译是一种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的重要技术。它 可以提高翻译质量、加快翻译速度,并支持术语管理和翻译记忆等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语料库的日益丰富,语料库翻译将在未来的翻 译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翻译规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 作者:许丽学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6期 内容摘要:本文对语料库的兴起以及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语料库翻译学,显化,隐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语料库的产生使得语言和翻译的研究范围从语际对比扩大到语内类比,呈现出双向,多重的对比模式,其意义不仅在理论上,在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翻译教学的改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料库语料库翻译学显化隐化 一.研究背景,现状 语料库的兴起带来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进而导致语料语言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的产生。语料库资源的共享,检索工具的不断研制和更新,使语言和翻译的研究范围从语际对比扩大到语内类比,呈现出双向,多重的对比模式,其意义不仅在理论上,在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翻译教学的改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单一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基于双语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分析还不是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双语库的建设难度大,相对而言就比较滞后。纵观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止,翻译研究经历了语文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化研究,哲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五个范式。 Blum-Kulka(1986)最早对显化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她认为译者对原文进行解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原创文本冗长。Φveras(1998)通过对英语/挪威语双语语料库,主要研究衔接外显程度是否提高,同时她从英译挪、挪译英两个方向进行考察,并排除语言系统内因语法规则引发的显化转移,同时兼顾隐化现像,研究发现,显化在英译挪文本中比在相反方向的挪译英文本中更为显著,但是这一现象是否是翻译的普遍现象还有待于对多种语言进行研究。同时,贺显斌(2003)对英译汉过程中的显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短篇小说The Last Leaf及其汉译文本进行显化现象比较,发现汉译本中有58.96%的句子显化程度提高,不过鉴于贺的研究仅是个案考察,并且没有考虑译者等因素,因此不够充分。同时,陈瑞清(2004)通过自建“大众科学英汉平行语料库”与台湾中研院平衡语料库原创汉语文本对部分汉语关联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汉译本中存在从意合到形合的潜在显化趋势。柯飞(2005)认为翻译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对原文的模仿,从而使得译文变得复杂化,冗长化,同时认为,隐化和显化跟翻译方向有一定关系,他还提出,显化以及隐化不应只是语言形式的衔接,还应该考虑意义上的显化转换。 吕叔湘(1990)指出,汉语中人称代词能省则省,即使因此显得句子结构不够完整,也不搞形式主义。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称代词“隐去”是汉语的一个特点,英语对人称代词的依赖程度高于汉语。刘礼进(1997)通过对一部英语小说及其汉译本第一张章中第三人称代词频次进行统计发现,汉语译本中的第三人称代词频次低于英语原文,同时他指出,英语回指式人称代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1993—2014)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1993—2014) 作者:张静芳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1993-2014年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关于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学术论文为样本,对论文主题进行归类和分析,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20多年的发展做一个梳理,总结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对语料库翻译学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翻译共性译者风格 从1993年Mona Baker 发表《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到2014年,语料库翻译学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几乎和国外同时起步,始于1993年杨惠中教授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与机器翻译》。近些年关于语料库翻译学的专著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对该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倾斜,除此之外,大量的学术会议也以此为主题召开。鉴于语料库翻译学如此快速的发展,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统计了22年来(1993-2014)中国知网收录的外语核心期刊中以“语料库+翻译学”为主题的共143篇论文,并对论文主题进行了归类整理。 一、翻译共性研究 翻译共性,又称翻译普遍性或翻译普遍性特征,是指翻译语言,相对于原创语言而言,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性语言特征。近些年来,对翻译共性的讨论主要有简化、显化、隐化、范化、集中化、整齐化、非典型搭配等。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共性的实证研究上,尤其是显化研究。胡开宝、朱一凡对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梁实秋译本和朱生毫译本中的显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王克非和胡显耀对汉语翻译文学语料和汉语原创文学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汉语翻译文学作品在人称代词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显化优势。 二、翻译语言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词汇应用的总体特征可以通过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和高频词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如王克非、胡显耀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从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和高频词的使用等角度对译自英语的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的词汇使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翻译语言的句法特征可以从句法总体特征和典型语句结构的应用特征两个层面来理解。句法的总体特征包括翻译文本的平均句长、平均句段长、结构容量、简单句和复杂句的使用频率等。如秦洪武基于英汉多译本翻译语料库,重点分析了“介词…方位词”和“指示代词…名词”的结构容量。典型语句结构是指目的语言所特有或受原语语言影响而频繁应用的目的语语句结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 一、引言 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语言对比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参阅Laviosa 2002:21)。90年代初期,平行对齐的语料数据开始应用于机器翻译(McEnery &Wilson 1993:8)。Baker“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1993)一文,倡导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翻译,标志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范式的诞生。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语料库翻译学大发展的时期,多本语料库翻译学论著陆续出版①。2003年,在南非Pretoria召开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与应用”(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国际上首次以语料库翻译学为专题的国际会议。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对原有课题认识在深化,并不断有新课题产生。方法论也更为成熟,复合的对比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的单语类比或双语平行模式。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②,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证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愈加突出。本文以此为时间参照,集中评析近几年此领域研究的课题和动向。 二、近年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况 近几年国际上语料库翻译研究十分活跃,每年一会。2007年的“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可以说是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课题、方法论和动向的一个阶段性反思。Baker(2007:50)从资源、新技术、合作项目、研究日程、方法论以及解释力等方面讨论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阶段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论不仅在适应本学科的性质与要求,还力图与其他学科所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保持一致;此外,注重方法论的解释力,即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呈现研究发现以及如何对研究结果做出明确、详尽的解释(同上:53-54)。这说明语料库研究是一个不断检验和完善假设的过程,是在实证基础上的描写,但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对翻译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008年,浙江大学主办了第一届“用语料库进行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Using Corpora in Contrastiv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UCCTS)的国际会议③。就翻译研究来看,这次研讨会体现出语料库翻译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特征。从内容上,虽然还是集中在翻译语言特征、语料库与词典学、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等课题,但研究切入点除形式方面的句法结构外,还延伸到了话语、修辞和准翻译文本等非形式方面。Rocha(2010)以多文类的英语-葡萄牙语平行语料库为基础,讨论英语回指指示词this的葡萄牙语翻译,展示了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Ding et al.(2010)借助语料库,尝试建立英汉语中的隐喻翻译模式。Miao & Salem(2010)以傅雷译《约翰・克里斯朵夫》为语料库,将关注点放在译者注释上。此外,从内容上翻译共性研究已不再限于对假设的检验,而更多集中在对方法论的反思方面,尤其讨论了基于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翻译共性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汉语等非印欧语系的语言。从对比模式上,已不限于单纯的平行或类比,而是多类文本的复合对比,如平行加单语库的翻译语言和中介语的类比。从技术层面看,仍然以平行语料库构建、语料库的对齐、语言单位识别与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 作者:邹涛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11期 【摘要】本文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对“tend to + 动词”结构及其汉语译文对应结构进行检索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存在该结构与“倾向于”的对应,但不是主要形式,主要对应形式是,“tend to”对应汉语概率及频率副词修饰不定式动词对应的汉语谓语;2.与该结构对应的“倾向于”可以替换成概率副词;3.有少数零对应和对应能愿动词的情况。 【关键词】翻译语言 tend to 对应平行语料库 引言 对翻译语言特征的系统描写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些方面的研究发现,译语语言通常会“偏离”(decenter)目的语而更靠向源语。之所以出现偏离,是因为译语语言受到源语文本的干预,其中的一些语言形式明显偏离了目的语语言的一般模式。如Blum-Kulka (1986)发现译语语言中衔接手段会受源语文本影响。译语文本在产生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源语语言对目的语施加的影响,这样的译文语言通常被称为翻译腔。但也有人认为,翻译语言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中间地带”。这种处于中间阶段的语言在翻译理论中被称为“语际语”,既包含着源语的分析特征,也有目的语语篇的合成特征。然而,对于翻译语言的研究要突破直觉和感性认识,就需要充分的语料支持。因此,语料库语言学与描述翻译学的结合恰恰起到了推动作用。 Baker(1993)预见,语料库能收录大量源语文本及译语文本,辅以新的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学者能揭示译语文本的内在规律。Tymoczko(1998)也表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能使翻译学者查询并获得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翻译学者更全面客观地描写和分析翻译语言。随着众多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和应用,涌现出一批针对汉语翻译语言的研究。其中,汉语翻译语言中词汇-句法特征受到广泛的关注。秦洪武、王克非(2004)利用“北外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发现“so…that”的主要对应形式是零对应,而非“如此……以致”等“前后对应”结构,且汉语原文中没有与“so…that”对应的固定结构;胡开宝(2009)基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语料库,分析了“把”字句在《哈姆雷特》两个译本中的分布和应用,以及英语语句译为“把”字句的规律和特点,得出其动因分别为认知、句法和语用;胡显耀、曾佳(2010)基于“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语料库”,“兰开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及其汉语原创小说子库,分析了现代汉语翻译小说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及其对应结构,并指出汉语翻译语言中“被”字句体现出“传统化”的特征,即趋从和夸大汉语自身传统的趋势;许文胜、张柏然(2006)利用学英汉名著翻译语料库,对英汉因果关系连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类似的研究还涉及“and”的汉语翻译、人称代词及连接词的翻译等。这些研究的对象具体且围观,有利于发现汉语翻译语言中非常规的应用。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是以语料库为工具,对翻译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国内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却少有探讨。本文将围绕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展开讨论,旨在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国外得到了广泛。随着国内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国内也逐渐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后,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语料库建设质量不高、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研究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等。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和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本文还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发现,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

名与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语料库作为研究工具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另一方面,语料库的质量和使用方式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这也是制约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果。例如,一些研究者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语料库检索和分析工具,极大地提高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研究者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语料库语言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为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未来,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提高语料库建设质量,尤其是对语料的代表性和平衡性进行充分考虑;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推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跨学科合作,促进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流与互动。 本文通过对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进行探讨,认为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注重提高语料库建设质量、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推动跨学科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