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

《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摘要:《骆驼祥子》[1]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本论文选取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英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位译者翻译同一文学作品时不同的译者风格。

本文立足于描写翻译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建立《骆驼祥子》原文语料库,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语料库,从词汇[2]、句法、篇章层面进行定量分析。词汇层面的研究涉及分析类符/形符比、高频词、独特词等;句子层面的研究分为平均句长、句子类型,句首词等方面;语篇层面研究了篇章衔接手段。此外,本文还结合文体学对两译本进行定性分析,探讨两位译者在文化负载词、成语、修辞、思想表达以及副文本等方面的翻译策略。最后,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探讨译者风格形成因素。

通过比较两译本,可以发现葛浩文译本更侧重于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更容易让国外读者所理解,翻译更灵活。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多运用异化翻译策略。而施晓菁译本则侧重于对原文的忠实,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通常是运用归化翻译的翻译策略。两位译者风格的不同与社会文化背景、译者主观因素等有关。

关键词:译者风格;骆驼祥子;语料库翻译

一、引言

老舍[3]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好评。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用丰富的方言和生动的口语描写了北平市民。这部经典的爱情包含了一个农村男孩祥子的悲惨故事,他想买一辆人力车,在北平开始他的新生活。不幸的是,他的梦想破灭了。他终于堕落成一个自私的人。老舍以其成熟的写作技巧,描绘了二十世纪初的北平。它已被翻译成17种不同的语言,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这部小说分别由伊万·金、让·M·詹姆斯、施晓菁和葛浩文翻译成四个英文版本。在这四个译本中,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译本更值得关注。一方面,两位译者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差异。这两位翻译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都精通英语和汉语,并曾在国外学习过。另一方面,施的翻译忠实于原文,但葛浩文仍然觉得不完美。这可以追溯到施的翻译风格。本文旨在找出两位译者在文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施晓菁是其中唯一的中文翻译。在南京,她在日内瓦度过了童年。施是北京大学联合国翻译培训班的首批毕业生之一。她精通英语和汉语。她的译文发表于1981年。著名汉学家葛浩文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已有二十五余年。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家。上世纪60年代,他参军去了台湾。他翻译了30位作家的60多部作品。三十年后,他发现《骆驼祥子》以前的译本不完善、不尽如人意,于是决定出版一部完整、忠实、可读的《中国现代经典》英文译本。文通过比较两位译者的文体差异,试图找出他们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及风格。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是一部对当时北平进行全面考察的经典文学作品。葛浩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发现以前的翻译并不完美。他决定在2010年翻译《骆驼祥子》。这个版本值得更多的关注,因为葛浩文做了很多改进。而施是四位译者中唯一的一位。通过对英汉译者的比较,不仅可以全面了解两位译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而且可以为翻译提供一些建议。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被外国读者接受。此外,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值得关注。通过比较中英译者的文体差异,充分展示译者的翻译策略和风格形成机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利用语料库,对不同的文体进行了清晰的展示和分析。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两个译本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该研究将展示从一般描述到具体例子的规则特征的全貌。借助语料库,文体分析的研究更加客观、科学。本文在描写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下,对葛浩文和施晓菁的五种翻译风格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研究这种文体差异。定量分析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的方法对文化负载词、习语、谚语以及并列词的翻译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收集了两个译本的文本格式和原著。下一步是清理文本,构建语料库并对文本进行了预处理,收集了详细的统计数据,包括类型/标记比、词频、独特词、平均句子长度等。此外,还引入卡方检验来检验统计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定量的方法,收集科学的统计数据来说明两位译者的文体差异。计算机化的数据将提供纯粹的案例研究难以观察到的潜在信息。例如,统计数据将揭示一个译者独特使用的语言模式。

其次,采用定性的方法对翻译策略进行比较。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比较译者在翻译中使用的策略。翻译细节,如译者是直译还是意译,如何翻译文化负载词和地址,修辞格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辅相成。数据更加客观、科学。案例更为详细,为翻译提供了直接的鉴赏方法。

最后,进一步研究了两位译者风格差异背后的原因。通过收集有关译者的详细资料,讨论了民族认同、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和翻译动机、翻译方法思想等内部因素。

本文旨在利用语料库对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详细的研究。此外,文体差异背后也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差异产生的动因进行研究。除了比较风格差异之外,本文旨在建立一种研究译者风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方法。

三、从三个维度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语料库”[4]一词是指以机器可读形式保存的文本集合,能够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自动或半自动提取。因此,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5]是指借助语料库对翻

译文本进行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使研究更加客观、科学。以往的翻译研究都是建立在个人判断的基础上,缺乏说服力和客观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数据与案例相结合的新方法。许多关于译者风格[6]的研究都是基于这种方法。

(一)词汇特征分析

词是传达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是书面语或口语的基本成分之一。而且,一个词在交际中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语法是这种词汇结构的产物,研究翻译的词汇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词汇直接反映了译者的风格。除此之外,读者通常首先通过文字来欣赏译者的风格。下面的两个例子表明施译比葛译使用了更多的词。

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算很名贵的。(Lao,2001,p. 16)

All this was rare even among men who pulled for private parties. (Gold blatt, 2010, p. 8)

All these were rare qualities, even among rickshaw men hired on a monthly basis.(Shi Xiaojing, 2001, p. 17)

“快洗洗吧,我怕!”曹太太只说了这么一句。(Lao, 2001, p. 156)

“ wash up,” Mrs. Cao said. "I hate the sight of blood. (Goldblatt, 2010, p. 83)

"Hurry up and wash, you're a fearful sight!** was all that Mr.Cao said. (Shi, 2001,p. 167)

两个文本都试图保留原文中的信息。前面的例子表明,施的翻译更注重对原文的逐字再现。而葛译非常重视读者的理解。

再往北看,可以望到万牲园外的一些水池,高低不平的只剩下几颗残蒲败苇。(Lao, 2001, p. 500)

And as his gaze drifted north, he spotted some uneven clumps of withered cattail reeds standing in marshy land on the far side of Wansheng Garden. (Goldblatt, 2010, p. 277)

Further North were the marshes outside Wanshengyuan, dotted with clumps of withered reeds and grasses. (Shi, 2010, p. 501)

施译了这个句子,没有改变结构。她把主语放在后面,用“watch”这个词来翻译“看着”,而葛译把主语放在句子的结尾,用“spotted”这个词。葛浩文的翻译更灵活。他改变了叙事顺序,强调祥子就像一条狗。

(二)、句法特征分析

句法是指词在句子中的语法排列,它是对基本语言单位构成的研究。本部分将从平均句长、句型和句首词语三个方面考察葛浩文和施晓菁的译文。平均句子长度通过总标记除以文本中的总句子来计算。虽然长句给阅读增加了难度,但同时也能承载更多的信息。短句更容易阅读,也更灵活。译者和作者在写作中应把长句和短句结合起来,使文章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

东便道上有一大块阴影,挤满了人:老幼男女,丑俊胖瘦,有的打扮得漂亮近时,有的只穿着小褂,都谈笑着,盼望着,时时向南或向北探探头。(Lao, 2001, p. 524)

People filled a large patch of shade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street, shoulder to shoulder—young and old, male and female, the ugly and the handsome, the fat and the skinny, some dressed with a modem flair, others in traditional mandarin jackets, but all chatting and smiling with keen anticipation and casting frequent glances to the north and south. (Goldblatt, 2010, p. 292)

Over the pavement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road was a large patch of shade where people crowded thickly.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ugly and pretty, fat and thin, some decked in their best, others just wearing a short jacket, all waited expectantly. (Shi, 2001, p. 525)

施把句子翻译成两句话,省略了汉语的重点在意义上,因此,可以在同一句话中存在几个主语而不会导致误解。在英语中,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主语不能在一句话中转移。在第一句话中,主语是一大片阴影。在第二句中,主语是人。葛浩文完整地翻译了整个句子,没有把原来的句子分成几个部分。他已经改变了句子的主语,所以没有必要删掉这个句子。葛浩文的译文中六个逗号。

施译中最长的一句话约有320字。这句话是非常生动的环境描写。葛浩文把第一个逗号和第二个逗号组合成一个部分。施不改变句子结构和语序。葛浩文在翻译《红楼梦》时,把肯定句改为被动句。葛浩文的翻译显示出把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街道图画。

(三)、语篇[7]特征分析

本节将重点讨论两个译本之间的文本差异。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考察连贯词的使用。英语是形合。许多连贯性词语被用来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形式。汉语是意合,许多主语和连贯词被删除。在某种程度上,英语是一种综合语言,汉语是一种分析语言。因此,在汉英翻译中,译者必须增加一些连贯的词语,以使句子具有可读性[8]。衔接是指能够从词汇、语法等方面加强联系的词语。以下部分将主要研究代词和连词。

代词通常出现在作者必须用代词替换同一事物时。英语使用大量的代词,如这个,那个,和人称代词来使句子顺滑。它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而中国人则完全不同。名词多于代词,有时主语甚至被省略。因此,读者必须补充所有缺失的主题,并创建他/她自己的参考链。因此,在《骆驼祥子》原文中,代词使用较少。在英语翻译中,译者必须为读者建立链接,以便他们能够追踪实体,因此他/她必须添加代词以消除误解。

四、结语

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框架下,本章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通过多层次的对比分析了这两个译本的特点。

葛浩文译本中的词汇比施的要多,但他的词汇丰富度比施的要低一点,两个译本中词汇的多样性都低于原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他们通常会用一个较简单的词来代替较难的词。两种文本都有一定的简化倾向。

葛浩文[9]特别偏爱“不”,这样的否定词。施晓菁和英国人很少使用。施喜欢用“had”。葛浩文和施晓静的独特比例相当相似。可以说,两位翻译人员都精通英语和汉语。葛译的独特比率施译略高,因为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翻译过许多作品。葛浩文的翻译更符合上下文。在翻译的过程中,他试图再现这个词,以便读者能够理解语境和中国文化[10]。而施通常翻译上下文的字面意思,这可能导致误读。关于“简化”的用法?,施倾向于使用较少的简化,葛的翻译没有施的正式。因为译者必须为读者减轻歧义,所以他们必须添加一些信息。他们通常使用长句和超长句。葛译比施译使用了更多的陈述句。而葛译和施译都把原文中的许多感叹句转换成了其他类型的句子。施译喜欢感叹句,而葛译喜欢使用陈述句。更重要的是,他经常做一些结构上的改变,使句子更生动。英语句子通常以代词开头,而汉语句子则以代词和连词开头,如“可是”、“虽然”等。葛和施都经常使用“他”、“如果”和“那里”。施译对条件状语从句有特殊偏好,但葛译喜欢使用时间状语从句。葛译中使用更多的代词,但施译使用更多的连词。两位译者使用了许多第三人称代词来帮助读者追溯主题[11]。

参考文献:

[1]None.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J]. Poetics Today, 1983, 3(4):194.

[2]College, of, Foreign. Review of Hoey, M. (2005) Lexical Priming:

a New Theory of Words and Language[J].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

[3]Shelao. Camel Xiangzi[M].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81.

[4]Song G R , Gong Y L .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Ken Liu's and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Style[J]. 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2016.

[5]范敏.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五译本文化高频词翻译研究[J]. 外语教学, 2017, 38(006):80-83.

[6]胡开宝, 谢丽欣.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径[J]. 中国翻译, 2017, 038(002):12-18.

[7]黄国文. 语言学系列教材语篇分析概要[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8]黄立波.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探讨——以《骆驼祥子》两

个英译本中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转换为例[J]. 中国外语, 2011(06):100-106.

[9]黄立波, 朱志瑜. 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以葛浩文英译现当代中国

小说为例[J]. 外语研究, 2012, 000(005):64-71.

[10]卢静. 历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语料库辅助下的《聊斋志异》英译

本调查[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4):22-33.

[11]李越. 《骆驼祥子》四英译本翻译风格对比分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134-138.

作者简介:郭安(1996—),男,湖南益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理论与实践

段茹青(1998—),女,湖南株洲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 《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摘要:《骆驼祥子》[1]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本论文选取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英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位译者翻译同一文学作品时不同的译者风格。 本文立足于描写翻译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建立《骆驼祥子》原文语料库,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语料库,从词汇[2]、句法、篇章层面进行定量分析。词汇层面的研究涉及分析类符/形符比、高频词、独特词等;句子层面的研究分为平均句长、句子类型,句首词等方面;语篇层面研究了篇章衔接手段。此外,本文还结合文体学对两译本进行定性分析,探讨两位译者在文化负载词、成语、修辞、思想表达以及副文本等方面的翻译策略。最后,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探讨译者风格形成因素。 通过比较两译本,可以发现葛浩文译本更侧重于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更容易让国外读者所理解,翻译更灵活。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多运用异化翻译策略。而施晓菁译本则侧重于对原文的忠实,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通常是运用归化翻译的翻译策略。两位译者风格的不同与社会文化背景、译者主观因素等有关。 关键词:译者风格;骆驼祥子;语料库翻译 一、引言

老舍[3]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好评。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用丰富的方言和生动的口语描写了北平市民。这部经典的爱情包含了一个农村男孩祥子的悲惨故事,他想买一辆人力车,在北平开始他的新生活。不幸的是,他的梦想破灭了。他终于堕落成一个自私的人。老舍以其成熟的写作技巧,描绘了二十世纪初的北平。它已被翻译成17种不同的语言,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这部小说分别由伊万·金、让·M·詹姆斯、施晓菁和葛浩文翻译成四个英文版本。在这四个译本中,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译本更值得关注。一方面,两位译者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差异。这两位翻译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都精通英语和汉语,并曾在国外学习过。另一方面,施的翻译忠实于原文,但葛浩文仍然觉得不完美。这可以追溯到施的翻译风格。本文旨在找出两位译者在文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施晓菁是其中唯一的中文翻译。在南京,她在日内瓦度过了童年。施是北京大学联合国翻译培训班的首批毕业生之一。她精通英语和汉语。她的译文发表于1981年。著名汉学家葛浩文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已有二十五余年。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家。上世纪60年代,他参军去了台湾。他翻译了30位作家的60多部作品。三十年后,他发现《骆驼祥子》以前的译本不完善、不尽如人意,于是决定出版一部完整、忠实、可读的《中国现代经典》英文译本。文通过比较两位译者的文体差异,试图找出他们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及风格。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是一部对当时北平进行全面考察的经典文学作品。葛浩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发现以前的翻译并不完美。他决定在2010年翻译《骆驼祥子》。这个版本值得更多的关注,因为葛浩文做了很多改进。而施是四位译者中唯一的一位。通过对英汉译者的比较,不仅可以全面了解两位译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而且可以为翻译提供一些建议。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被外国读者接受。此外,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值得关注。通过比较中英译者的文体差异,充分展示译者的翻译策略和风格形成机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骆驼祥子》两译本习语翻译比较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9319822.html, 《骆驼祥子》两译本习语翻译比较分析 作者:刘芳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5年第09期 摘要:文章以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一书原文及两个译本为语料,利用单语语料批量检索及双语平行检索的技术,观察两译者在习语的翻译处理中偏好使用怎样分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并从翻译目的和翻译风格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比较 1 引言 《骆驼祥子》作为“京味儿”小说的代表充满了经过加工提炼的北京口语,生动地描绘了老北京的社会风情及下层人民的言谈心理,“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又“添上些情切,恰当,活泼的味儿”,用老舍先生自己的话说“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老舍,256)。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汉语的习语包括成语和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包括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温端政,4) 本文试图借助《骆驼祥子》中、英语料来考察原文中的习语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并通过对比分析两译本在再现原文习语方面的异同与得失,探索两译者在处理这些习语时的规律性策略,从而为汉语习语翻译提供更过的可参考译文,尽量弥补汉英习语辞典的不足,同时也为其它汉语小说的习语翻译及英汉翻译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2 语料与研究方法 《骆驼祥子》出版以来的70多年时间里,先后有四种英译本问世。本文研究的两个译本分别为Camel Xiangzi译者施晓菁,2001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Rickshaw Boy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2010年由哈铂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以下简称为施译本和葛译本)。 首先,两中文原文与两译本分别进行扫面、识别、校对,整理成清洁文本。再用Trados 软件中的WinAlign组件进行双语对齐,整理成两个平行语料。 第二,做习语词表。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成语大辞典》(2005)和温端政的《中国俗语大全》经过扫面、识别、校对分别做成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词表(后三类原书已有划分)。再借鉴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当代英语成语词典》(1983,共收录习语15000余条),按照同样方法作出英语习语词表。

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下伊万·金《骆驼祥子》英译研究

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下伊万·金《骆驼祥子》英译研究 伊万·金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他的著作在海外也十分受到赞许,而 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就是《骆驼祥子》,至今它的英译本也是畅销书。然而,《骆驼祥子》的英译并不是单纯的直译,其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文学变异学旨在检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深入研究其文化元素与文学表达的变化。 而在《骆驼祥子》的英译过程中,具体变异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调动伊万·金文本语言文 本能力,以及伊万·金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的精力,比较及测量文化和语言状况,必须重新 审视。 以语言为研究的核心,具体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主要侧重于翻译英译版can《骆驼祥子》的复杂性,即将中文文本语言能力、思想形态转化为英语文本语言能力。主要研究方 法是以中文概念及逻辑手段,对比英译版所给出的不同表达方式,意指如何在翻译中合理 化中国文化这类概念,向读者解释中文文本所蕴含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英译文本中辨认出 原文所夹带的文化涵义,能否以英语表达文化原文的含义,都受到文学变异学研究的检验。 伊万·金的《骆驼祥子》英译研究,以文学变异学的视角,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 中国文化,分析表达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语言特征,研究中文概念的翻译若何重述。同时, 也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节奏,有个别单词及句子的语境结构,营造出原文的精髓美感,从而 满足非母语读者对伊万·金具有深刻文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以文学变异学视角看待伊万·金《骆驼祥子》英译研究,既需要从文学概念, 文化特征,语言特征等方面重新考量,又需要合理把握原文的叙事节奏,保持原文精神, 忠实伊万·金原意,以高质量英译出版,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本浅析

《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本浅析 摘要:《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被多次翻译成英文,在外国也非常受欢迎。本文试以其中几个段落的翻译为例,赏析对比这部作品的三个译本。 关键词:骆驼祥子英译本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展示了军阀混乱、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的生活图景。书中大量运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三个译本分别选自旅美华人翻译家施晓菁翻译的Camel Xiangzi(译文一),美国翻译家Even King(译文二)翻译的Rickshaw Boy和美国翻译家Jean M. James (译文三)翻译的Rickshaw:the Novel Lo-t’o Hsiang Tzu。 对比这三个小说名的翻译,译文一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只骆驼,名为祥子。译文三将显得拖泥带水,将Novel写在小说的书名上也不符合英语书的书名的习惯,这个书名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而译文二虽然没有把祥子译出,但以祥子的身份Rickshaw Boy代替祥子的名字,更具吸引力,一方面这样的书名有提示作用,提示读者这是一个有关人力车夫的故事,而直接将祥子的拼音写成英文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读者得到提示后,想象空间也会更具体。现将选段的三个译文逐段对照分析如下。 在第一段中小说交代了祥子的绰号“骆驼祥子”的由来。主要描述了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的情形。原文的第一句主语变化很大,“祥子……,身上……,心中……,牙床……,只想喝水,不想吃什么。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的像皮糖似的。恐怕……,他……。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这是典型的汉语表达法。译成英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英语的句法特点。英语中一句话的主语就是该句的主题,若不断变化主语,就会显得主题不清楚,没有重点。因此译文一的主语变化“xiangzi--his mind--purple blisters”太频繁,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译文二也有同样的问题。译文三用“was”和“has”使主语稳定在“祥子”,读起来更加流畅清晰。再从第一句的具体词汇上看,原文“躺”译文一译为“rest”似乎减弱了原文中祥子因为生病而无可奈何躺在床上的感觉,译文二译文三直接译成“lay”更加忠实原文。原文第二句有三个小分句,两个都是无主句,并且三个分句的逻辑关系也不明确,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主语,并且找到三个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译文一有两个并列主语,“the fever”和“he”,显然这与逻辑不符。译文二主语为“his fever”, “火气降下去”和“身上软的像皮糖似地”是因果关系。译文三主语为“fasting”,“饿了三天”是“火气降下去”和“身上软的像皮糖似的”的原因。比较译文二和译文三,译文二更有逻辑。原文第三句是带有明显的猜测的语气,并且和第四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译文一和译文二分别用“for”和“because”表达了两句间的因果关系。译文三则未使用相关的连接词,照搬原语的内容,而不考虑译语的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而原文第三句话中的“恐怕”

目的论视角下evan king《骆驼祥子》英译本评析

目的论视角下evan king《骆驼祥子》英译本评析 《骆驼祥子》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文学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尽管它是许多世纪以前写就的,但它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令许多人以及社会受益良多。针对它的优秀特征,英国翻译家Evan King将本作搬到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结合目的论,以英文翻译《骆驼祥子》,为世界级文学作品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骆驼祥子》的英国文学翻译 1、目的论的文化定位 在Evan King的翻译中,他将《骆驼祥子》文化背景设定为英国文学上下文,对翻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定位。Evan King将中国原著与英国文化背景相结合,以更深入的角度呈现整个作品,以达到英国读者最佳的理解体验。 2、语言表达的文化塑造 在Evan King的翻译中,他用英国常见的文学表达手法,如比喻、喻比和象征等,为整部作品塑造出更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表达,从而让英语读者更容易把握原著的主题。 二、翻译的文化意义 1、彰显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力 Evan King通过将《骆驼祥子》这一中国经典搬到英国文学范畴,彰显出中国文学文化在世界上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让英国读者也能通过该作品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2、拓展文化空间

翻译可以将文化从本土化的范畴拓展到全球化范围,Evan King 在翻译《骆驼祥子》时也发挥了其重要作用,拓展了文化空间,让中国文学文化更多的融入到全球文化范围。 结论 通过翻译《骆驼祥子》,Evan King利用目的论的视角,将中国文学文化与英国文学文化交融在一起,极大地扩展了文化空间,使英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原著,也让英语读者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综上所述,可见Evan King为世界文学作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翻译忠实性问题探索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翻译“忠实 性”问题探索 杜柳 摘要:《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金译本和葛译本对“忠实性”问题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引起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其背后潜藏着中国对“译出”翻译策略的固化思维模式。本文拟从这一矛盾聚集点出发,以接受语境为导向,重新评价金译本和葛译本对忠实性的处理。 Key:《骆驼祥子》;翻译;忠实性 在《骆驼祥子》出版以来的80年间一共出现过四个主要英译本,其中1945年伊文·金译本和2010年葛浩文译本都是由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翻译,也都在美国出版发行。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两个译本在美国都颇受好评,在中国却遭遇批评与褒扬两种不同的态度,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出在对翻译忠实性的考量上——葛译本基本忠实于原文而金译本改编甚至重写了原文内容。两个译本均参照老舍连载于《宇宙风》的初版本,从译者身份到受众群体,再到“为读者而

译”的翻译策略都呈现出跨时代的一致性,这让笔者不得不考察造成两个译本截然相反的评价的根源——忠实性问题,何以在中国受到如此重视? 一、“忠实性”的历史渊源 1898年严复为其翻译的《天演论》一书书写的序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原本是抒发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感悟的却成为后世翻译的金科玉律。继严复的“信达雅”说之后,影响较大的有傅雷的“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认为翻译“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在他心中“理想的译文放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这一提法对后世的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影响极大,甚至成为翻译学的金科玉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始终对金译本改译甚至重写的现象耿耿于怀。 对此,谢天振认为这些研究多数属于研究者们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和体会出的,“带有较明显的经验主义性质或色彩”,并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围绕着译入翻译活动展开的”。由此可见,研究者们关心的只是如何让外来作品在本国实现更好的理解与接受,而我们却常常拿“译入”时的翻译原则与习惯来检阅中国文学“译出”研究,这实际上是不恰当的。谢天振注意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一种特殊现象或者事实——“时间差”。所谓时间差,就是中国对西方文学的接受时长和接受程度要远远大于西方对中国的接受。中国自晚晴到现在对西方的认识、了解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需求度与接受度都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而西方对中国的全面了解才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并且中国文学在西方图书市场占有率极低,仅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翻译出版物仅仅占美国总体出版物总数的3%,而在这3%的翻译出版物中,来自中国文学的作品数量更是微乎其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当今西

审美心理与翻译——基于《骆驼祥子》两英译本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审美心理与翻译——基于《骆驼祥子》两英译本的 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 审美心理与翻译——基于《骆驼祥子》两英译本的个案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丰富人类文化的一种途径,而 翻译者的审美心理对目标语译文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骆驼祥子》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然而,不同语 言的翻译者在审美心理上存在差异,因此其翻译的结果也会不同。因此,研究《骆驼祥子》两英译本的审美心理对目标语译文的影响,对研究翻 译理论和实践,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析《骆驼祥子》两英译本的差异,着重探究 翻译者的审美心理对目标语译文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本对比、质性调研等方法,对两个英译 本中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出现的差异,并结合翻译理论、语言学 理论等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借助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运 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翻译者的审美心理、文化差异等因素 对翻译质量的影响。 四、参考文献 1. Gutt, E. (1991).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Blackwell. 2. Munday, J.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Routledge. 3. Seppänen, A. (2012). Translation and mind: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translating. Peter Lang.

从《骆驼祥子》及其英译本看英汉的替换与重复

从《骆驼祥子》及其英译本看英汉的替换与重复 作者:王雁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18期 从《骆驼祥子》及其英译本看英汉的替换与重复 王雁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6)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长篇代表作,其相关英译版本较多,本文以美国翻译家 葛浩文的译本和施晓菁的译本为例,从英汉的替换与重复角度出发,旨在解释英汉语言的不同 语言现象和习惯。 关键词:英汉对比;骆驼祥子;替换与重复 中图分类号:H313;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8-0000-00 0 引言 《骆驼祥子》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本文以英汉语言作为研究依据,从英汉的替换与重复 角度方面分析了葛浩文和施晓菁两种译本的《骆驼祥子》,旨在得出葛浩文和施晓菁在翻译过 程中各自的注重点,同时也希望能反应出母语思维对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影响。 1 替换与重复 一般而言,英语尽量避免重复,除非为了强调或修辞的需要例外。因而英语常用替代、省略 和变换的表达方法;相比之下,汉语则比较习惯于重复,汉语表达中的重复主要有重叠、重复等。 1.1 替代 1.1.1 名词性替代 用代词或某些名词来取代名词(短语),如第三人称代词(he)、指示代词(this)等。英 语常用这类替代词来避免重复,汉语则较常重复其所替代的名词(词组)。 例: 原文: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 葛译:He’d bought a rickshaw and then lost it; he’d saved up money and lost that.

施译:He had bought a rickshaw and lost it, saved money and lost it. 分析:在两种译本中,都补充出了句子的主语是祥子(he),在前半句中,两位译者翻译的一样,用it替代了rickshaw,而在后一句中,葛译本用that替代了money,而施译本用it替 代money。就语法层次来看,it/that二者均可用作代词, 指代前面提到的名词。一般说来, it指代同名同物; that则指代同名异物。个人还是感觉施译本更为合适一些。 1.1.2 动词性替代 用动词的替代词来取代动词(短语),这类替代词主要有:代动词do等以及替代句型 so+do+主语等。汉语也有替代的方式,但也常常重复其替代的动词(短语)。 例: 原句: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 葛译:He had tried so hard, so had she, and all he had left were some useless tears, while she was now a hanged ghost. 施译:He had tried his best, so had she, yet all that remained to him were useless tears and she had hanged herself. 分析:两种译本都使用了动词性替代so had she。在施译本中,还使用了名词性替代, all之后的that从句替代了all.总体来看,两者的译本相差不是很大,但是在葛译本中,“她已作了吊死鬼!”这一句,用了while一词来表示背后的转折,祥子还活着,还可以为死去的 人哭泣。而小福子已经变成了鬼魂。相比施译本来说,while更好一些。 1.2 省略 省略和替代都是避免重复的常用手段。两者常常互相替换使用,有的语言学者甚至把省略 称为“零位替代”。 例: 原文:有吃就吃,有喝就喝,有活儿就作。 葛译:If there was food, he’d eat; if there was liquor, he’d drink; and if there was work, he’d do it. 施译:If there was food and drink he would eat and drink,if there was work he would do it.If he kept himself busy, in no time the day would have passed. 解析:在此句中,第一个吃为名词,第二个吃为动词。第一个喝为动词,第二个喝为名词。所以在两种译本中,先补出了句子的主语food和drink,然后吃喝之后直接省略了宾语,这样 补出主语就便于读者的理解。 1.3 变换 英语还常用同义词、近义词替换等方法来寻求变换以避免重复。汉语也讲究用词造句形式 的多样化,以避免单调,枯燥。

从《骆驼祥子》的英译本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作品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因而被译成英、法、日、德、俄、朝等多种文字。本文研究了从《骆驼祥子》的英译本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骆驼祥子》;意识形态;英译本 《骆驼祥子》是老舍于1936 年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描述了北平一位诚实、勤奋、乐观向上的人力车夫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的生活但最后失败以至于精神堕落的故事。这是老舍第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草根阶层的小说。此外,《骆驼祥子》可谓是北京方言简洁、明了,文学语言精练、成功的典范。此外,《骆驼祥子》可以说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骆驼祥子》及其译本 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及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小说并没有回避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本能欲望与一点点相互依恋之情也同样建基于金钱利益关系之上。《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人力车夫祥子描述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全作中不乏对北平景色、民俗习惯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并且运用了大量生动的北京方言,是一部文化色彩浓厚的小说,其中含有大量的文化专有项,涉及地方文化、传统习俗、语言文化等,这些文化专有项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翻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的移植过程。因此,英译时如何传达小说中的文化专有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人伊文·金在其英译本Rickshaw Boy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结尾处和一些线索进行较大的改写,此举在当时即引起老舍和中国人民的愤怒。伊文·金在翻译过程中要大量地改写原作以及他改写后的译文仍取得很大成功都基于译者在翻译表达时的意图。正是这样的意图促使他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不同。在这本译作中,贯穿全书的语篇目的就是伊文·金想把祥子经历的艰难困苦展现给同样经历了磨难的美国人民以激励他们振奋精神,而在末尾处的改写是语篇的局部目的,即鼓励美国人民只要坚持努力就会生只要坚持努力就会重新获得美好的生活,它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译者的最终目的。 施晓菁的译作出版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于伊文·金翻译时的情况。当时,中外文化交流正处于非常繁荣的时期,随着中国对世界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比以前更加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同时他们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种文化不仅包括当代文化,也包括旧社会的文化。考虑到这个因素,施晓菁翻译时努力使她的译作忠实原作,将原作中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给其目标读者。可以这样说,她的译作是作为优秀的社会纪录片呈现给外国读者的,让他们有机会去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旧中国的状况。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其译作的目标读者对译本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别感兴趣并能理解接受。 二、从《骆驼祥子》的英译本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1、翻译的历史文化背景 文化现象与政治背景紧密相连,文化研究不可能抛开其背景而单独进行。《洋车夫》翻译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当时中国贫困落后,而美国则是主导整个世界的超级大国。东西方政治力量的悬殊导致了文化霸权。作为美国人的伊文·金认为有权利决定如何翻译及翻译什么。译者的文化身份决定了他的翻译策略。“西方文化翻译非西方文化时

《骆驼祥子》四译本“京味”翻译对比研究

《骆驼祥子》四译本“京味”翻译对比研究 作者:吴增欣李芝黄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10期 摘要:《骆驼祥子》是京味小说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小说的四个英译本为切入点,从称呼语、诅咒语、地名三个方面分析体现“京味”文化负载词、词组、俗语的翻译,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比四英译本中不同译者在北京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及译文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异化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对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骆驼祥子京味文化四英译本 一、引言 老舍先生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骆驼祥子》这部京味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庆东,2004)。北京方言带有一种强烈的文化特色,语言中的雅、白、俚、俗,体现着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京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两层含义:一是题材的京味,即传神地描绘出北京地区的文化风俗;二是语言的京味,使用纯正地道的北京口语。(许自强,2000) 目前为止,《骆驼祥子》共有四种英译本。分别是1945年伊万金的译本;1979年吉恩詹姆斯的译本;1981年施晓菁的译本;2010年葛浩文的译本。自葛浩文译本出版之后,不少学者希望针对《骆驼祥子》四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李越(2013)、李娜(2012)、孙会军(2013)等。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小说语言特色或者译者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至今还未有学者关注小说最突出的“京味”文化特色的翻译。 本文从文化翻译的视角,针对小说《骆驼祥子》的“京味”特色,对比分析四位译者“京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特点。 二、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及《骆驼祥子》中最具京味特色的文化负载词 (一)文化负载词的界定 文化负载词在有些文献中被称为文化专有项或词汇空缺,是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哈维·弗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a)认为:文化专有项是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张南峰,2004:19)。国内学者廖七一(2000:232)把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俗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受地理因素、历史因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每一种文

《骆驼祥子》中语言文化负载词英译探究

《骆驼祥子》中语言文化负载词英译探究 作者:王曦婧张媛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骆驼祥子》作为一部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使用了许多语言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表达方式,语言文化负载词使作品更加直观地表达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更加生动地展现意蕴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葛浩文的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源语文本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译者对语言文化负载词英译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具体地分析俚语、歇后语和典故的翻译方法,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面入手,探究译文是如何完美呈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从而充分彰显老舍先生独特的艺术情怀。 关键词:《骆驼祥子》;语言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对比分析;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8)04-0058-05 Abstract: As a literary work with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Camel Xiangzi uses many culture-loaded words. As a specific cultural expression, culture-loaded words enable the work to express different cultural features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more intuitively. Taking Ge Haowen’s transl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ource texts and the translation,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roverbs, proverbs, and allusions concretely. From both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erspectives, it explores how translations perfectly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thereby fully demonstrat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9319822.html,o She’s unique artistic feeling. Key words:The Camel Xiangzi; Culture-loaded words; Translation study;Contrastive Study; Translation Methods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众多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最早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的一部文学作品。夏志清在《近代中国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一书中给予《骆驼祥子》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与现实紧密结合,在叙述技巧、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方面都超过了老舍之前所有作家的小说”[1]。 作为翻译主体,葛浩文本人曾在《骆驼祥子》译者序中提到,翻译这部作品,“要将这部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完整、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 [2]5。既然既要做到忠实,又要实现可读性,那么语言文化负载词英译就必然需要同时结合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身为“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的首席翻译官” [3],葛浩文既想保留源语文化特色与异国情调,实现语言的忠实性;又想把译文读者对源语文本和文化的陌生感降到最低,实现语言的

最新 骆驼祥子的不同译作比较评析-精品

骆驼祥子的不同译作比较评析 翻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文学作品、译者的个人因素、翻译目的、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有发挥主体性的自由。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读者,翻译策略的决策者,也是目标语言的写作者,因此,译者将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主体性的东西。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文的理解,此时译者就是读者。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是翻译的开端。“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翻译的不是原文作者的意图,而是译者所理解的原文作者的意图。”“对原文理解的复杂性导致了译者不同的译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译者有权力在充分地考虑之后,将他们自己的解读翻译出来。翻译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通过译者自己解读的翻译往往是最成功的译作。”[1]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Steiner)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他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有意义,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入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2]。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首先通过审美判断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判断、情感、想像等文学能力,解读源语文本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译者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译者对相同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显示了译者主体性留下的印迹。 二翻译策略的选择 任何翻译行为都受到文化目的的影响。由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两种文化的交锋。因此,译者是两种文化的调解者,这并非意味着译者是文化中立的。译者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倾向会反映出他们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劳伦斯?韦努蒂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究竟是采取归化译法还是异化译法,翻译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归化派认为运用归化法翻译的译文更容易令译入语读者接受,异化派认为运用异化法翻译的译文更接近原文,

《骆驼祥子》译本对比分析

《骆驼祥子》译本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骆驼祥子》的Evan King译本和施晓菁译本,摘录分析了《骆驼祥子》中一些北京方言、中国人名和歇后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及所传达出的效果,解析归化异化策略在翻译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的运用。 关键词:归化;异化;骆驼祥子;中国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么向目标语文化靠近,要么保留源语文化,这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直是众多翻译家和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这两种做法反映在翻译策略上就是我们如今所讨论的归化和异化。《骆驼祥子》不仅在中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它的英译本也为老舍确立了在国际文坛的地位。1945年,《骆驼祥子》经Evan King翻译后在美国出版,迅即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之后,施晓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骆驼祥子》译本Camel Xiangzi 问世,但这一译本在美国销售不佳。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两译者在翻译中采取的翻译策略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一、人物名称的翻译: (一)老舍:祥子: Evan King:happy boy Shi Xiaojing:Xiang Zi “祥子”并不“祥”,Evan 把它翻译成Happy Boy,是想再现这个名字的隐义,但Happy Boy听起来并不像是一个人的名字,老舍先生此处选“祥子”作为男主人公的名字也是一种反讽,Evan King 在此处翻译的有些不伦不类。而施晓菁则是采用了音译来翻译男主人的名字,但相比较而言无法传递人名的内涵。 (二)老舍:虎妞: Evan King:tiger girl Shi Xiaojing:tigress Evan King在“虎妞”的翻译和“祥子”的翻译上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当然也产生了同样的问题。而施晓菁则在保留tiger 这一形象的同时,也译出了“妞”的意味,比较成功。 (三)老舍:小福子: Evan King:little lucky one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报道动词的显化翻译——从译者风格视角分析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报道动词的显化翻译——从译者风格视角分析 作者:裴宇雨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32期 【摘要】本研究基于《骆驼祥子》同源多译语料库,考察两位译者在报道动词显化翻译中 展现出的译者风格差异。通过对比源文本和两个译本中报道动词的频次、种类、高频报道动词、显性报道动词与隐性报道动词,研究发现两个译本虽然均呈现显化趋势,但二者在显化程度和 显化方式上不尽相同:葛译本显化程度更高,在显化方式上注重复合词和“say”的使用,并且隐性词转换明显;施译本更遵从源文的表达,显化方式上偏好单语类词,隐性词的使用上更接 近源文。 【关键词】译者风格;报道动词;显化 【作者简介】裴宇雨,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近年来译者风格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译者风格是指“译者在翻译文本选择、翻 译策略与方法的应用以及翻译文本的语言应用等方面所表现的个性化特征”(胡开宝、谢丽欣,2017:12)。众多学者利用语料库对译本规律性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些研究主要考察译者惯用的语言方式,包括形式、语言、叙事或综合类参数(刘泽权、王梦瑶,2017;王青、刘莉,2014;李德凤等,2018)。黄立波(2011)认为译者风格研究不仅包括译者惯用的语言方式,翻译中的显化、简化和范化等共性特征也是译者风格的表现。然而就翻译显化 而言,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基于该视角研究了译者风格。翻译显化能彰显译者风格,不 同译者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显化翻译策略,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的理解和诠释的程度、方式不尽相同,由此反映出不同的显化特征,展现不同的译者风格。 报道动词在小说中具有显现当时语言环境、表明说话人心理活动和反映人际关系的作用。 因此,在小说的翻译中,报道动词的翻译尤其重要。不同译者对同一报道动词的翻译不尽相同,而这些形式和词义明晰度等差异均是译者风格的体现。本研究将从报道动词着手,探讨施晓菁、葛浩文两个译者在同源作品《骆驼祥子》中如何体现个人风格。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语料包括《骆驼祥子》源文及施晓菁、葛浩文的两个英译本。本研究从组合方式 来上将报道动词分为单语类和复合类;从话语方式来看,我们将报道动词分为显性和隐性。研 究参数包括:报道动词的频次、报道动词种类、源文本和两个译本中的高频词、显性词与隐性词。首先,利用AntConc3.2.1w分别对源文本和译本进行检索,以引号为检索词,找出源文和 译文中所有的带有引号的句子。然后将三个语料中出现的报道动词分别建立三个txt文档,然 后人工进行总频次统计。接着对三个文档中的报道动词进行种类统计,并进一步划分为单语类 报道动词和复合类报道动词。最后,按照显性词和隐性词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三、分析讨论 1.报道动词总体显化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