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 财政学复习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 财政学复习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复习资料

财政的定义及一般特征?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他是一国政府采取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

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

财政分配的对象: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

财政分配的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求

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

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的类型?

指某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他人造成损失或收益而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取得相应报酬的一种经济现象。

正外溢性: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负外溢性: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立物,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1)消费非排他性,即一些人想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出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

原因:a.公共产品大都是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者的产品;b.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排他,但排他成本十分昂贵,以致经济上不可行。

(2)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最重要的标志},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6. 什么是基尼系数?衡量其大小的标准是什么?

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之比。系数 < 1 ,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

G=0 收入绝对平等

0.3

0.4

G>0.5 收入差距悬殊

G=1 收入绝对不平等

0.4警戒线,我国>0.5,差距悬殊

1.财政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手段?

税收:税式支出负所得税

财政支出:社会救助支出社会保险支出通过公共项目支出间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政府管制:最低工资、同工同酬、房租管制等

3财政在调节经济发展稳定的机制与手段

①内在稳定器:累进的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制度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总供给﹥总需求: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收入、回购公债

总供给﹤总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收入、发行公债

③满足非生产性公共需要

④加快公共设施发展,消除”瓶颈”效应,转化产业结构

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

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企业自身核算范围内的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

财政:包括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也包括长期的、间接地、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

财政:社会效益最大化

3、成本、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

微观:单一的、货币计算的价值形态

财政:价值形态多样化,政治、经济、社会等等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备选方案,计算出每个方案的

全部预算成本和预期效益的现值,通过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最优的项目作为政府

投资项目的一种方法

如何计算成本和收益

市场价格影子价格消费者剩余根据经济行为判断(时间价值和生命价值) 无形成本和收益的估价

公共定价法的定义与类型?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以便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公共物品得到有效利用,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保证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

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之际而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能源、通信和交通等)的价格

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如金融、农业、高等教育和医药等)的价格。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

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特别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原因?

概念:人们通过民主选票选择出来的政治家所左右的政府,其活动未必能矫正市场失灵,

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原因:(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财政支出的概念及其分类?

财政支出也称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财政支出是政府活动的成本。

(1)按费用类别划分

按照国家职能,将公共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开支)

(2)按经济性质分类

即以公共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分类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政府部门事业费和投资拨款等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券利息支出等。

(3)按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经常性支出(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补偿方式应该是税收,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使社会当期和今后很长时间内受益,补偿方式应当时税收和国债)

多数票规则的缺陷?

(1)在政府提案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称之为投票悖论

(2)为消除投票循环的现象而制定的投票程序也有缺陷;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利常常就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

(3)强制投票人具有单峰偏好容易导致中间人投票定理,不一定最优

(4)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强度,从而可能无视少数人的利益,也可能会产生收入再分配效益

什么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如何影响政府效率?

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有组织的实体,其目的是为了谋求个人不能通过纯粹的个人行为来增进的那一部分利益。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说明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对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和民主化有什么借鉴意义?

原因同上面。

借鉴意义

○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的定义及区别?

?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政府部门事业费和投资拨款等?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2、区别

1.如果购买性支出在公共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直接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也就较大;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

2. 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弱。

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弱瓦格纳法则的定义及解释的方法?

定义: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同时,瓦格纳认为决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力量,是可以用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来解释。(待定!补充!)

1、定义

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2、解释方法

决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力量,是可以用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来解释。

○1政治因素: 国家职能扩展→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

○2经济因素

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财政支出增长

城市化和人口密集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

此外,瓦格纳把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等方面的政府支出水平由它们需求的收入弹性决定,当人均收入增加时,财政支出中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也会大幅度增加,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这一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济“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期即使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推论:

随着经济增长,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征的税收不仅绝对额会上升,其相对于GDP的相对额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的上升会与GDP的上升成正向关系,这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但在非常时期,如发生经济危机、战争时,财政支出上升的压

力骤然增大,政府被迫提高税收水平,而公众在非常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收水平。这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通过三方面的效应,导致财政支出的迅速增长:(1)替代效应(2)审查效应(3)集中效应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发展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对策?

1、规律。

○1规模迅速扩张。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公共事务日渐增多,导致行政支出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2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增长速度

○3占GDP比重稳中有升(GDP是行政支出增长的物质基础,行政支出占GDP比重指标显示了一个国家非经济费用支出的负荷能力和负担水平)

○4如果真正考察行政支出的实际增长率,那就要考虑的物价因素

2、控制对策

(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强化政府的法律、经济和社会职能,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2)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和人员增长。

(3)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

(4)认真落实政府采购制度。

(5)改进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另外,还要加强上下级之间、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使行政支出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画图说明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半均衡分析?

对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

1、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各种组合,而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能给社会成员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2、根据一般均衡的要求,要实现国防的有效供给,社会对于军用品和民用品的边际替代率应等于二者之间的边际转换率

3、当两条曲线相切时,就达到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的均衡组合。

影响国防支出大小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国家管辖范围的大小

3.国际政治形势的状况

4.军事现代化程度

5.兵役制度

政府干预教育的理论依据?

1、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完全由市场提供数量会低于最优水平,需要政府介入

2、为避免收入差距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国家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并对贫困家庭孩子提供教育补助

3、由于教育投资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教育资本市场不完全,私人机构一般不愿意进行贷款投资,只能依靠政府

画图分析说明不同形式政府教育支出的效应?

1、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普及义务教育

○1学生在得到补助后,学生的预算

线由AB向外平移至ACF,其中AC

部分即为补助数额。新的预算线

ACF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点

E’。个人教育消费数量增加至

OD ’。

?

2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一般有两种具体的做法:一是拨款兴办学

校,提供免费教育;二是给学生发放免费入学卡。

2、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

1政府部门试图通过补助,提高低收入家庭对教育消费的支付能力。

○2家庭在获得补助前,预算线AB 与无

差异曲线I 相切于E 点,用于教育消费的数量为OD 。得到补助后,家庭的预算线由AB 向外平移至CF ,并且与

无差异曲线I ’相切于E ’点。可以看

出,家庭用于教育消费和其他产品的消费同时增加,其中教育消费由OD 增加到OD ’,增加了DD ’。

○3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获得补助的低收入家庭可以将补助款用于购买其他

产品,因此这种方式无法保证家庭增加对教育的消费。

3

1这一方式以私立学校而非学生本人为补助对象,政府部门试图通过

补助,降低私立学校向学生收取的

学费标准。该方式大多出于扶植私立学校的需要。

○2在学费补助之前,预算线AB 与无差异曲线I 相切于E ’点,个人的

教育消费为OD 。学费补助后,学费

标准降低,个人的预算线外移成为

AC ,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 ’相切

于E ’点,个人对教育的消费为OD ’,增加了DD ’。

我国在教育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

造成结果:教育普及率低;教育乱收费现象普遍。 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教育

其他产C 教育其他产品

其他产品

(1)第一、三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2)教育支出的区域间不平衡

(3)教育支出的校际间不平衡

对策

1.加强教育的立法工作

2.优化三级教育投入结构:通过由中央统筹义务教育完成; 平衡地区间教育投入差距:通过由中央统筹义务教育以及转移支付完成;平衡校际间投入差异:通过取消对公立学校的等级评定完成.

3.发行教育公债

财政投资的概念、特点及范围?

1、概念

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投入资金用于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2、特点

投资目标: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投资领域:更多关注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经常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必要时可通过发债方式筹资,相对宽松

2、范围

竞争性项目:支柱产业中的重点项目,高新技术开发项目;

基础性项目:政府集中资金建设,并引导社会、企业、外资参与建设;

公益性项目: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建设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2.农业是同时面临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弱质产业;

3.农业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农业投资要求的客观需求;

4.农业支出项目很多具备正的“外部效应”,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

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概念及特征?

财政投融资体制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的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政策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3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复杂统筹管理和经营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政府向社会提供基础设施的原因及方式?

1、原因

出于三种考虑○1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的项目○2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3反垄断的需要

2、方式:筹资建设(税收、公债、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免费提供、收取使用费

社会保障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1、定义

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2、特征

○1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

3、类型

○1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由于全民都享有受保障的权利,因此,这种模式下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的税收)

○2社会保险型模式(这种模式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保障费用由雇员、雇主和国家三方负担,主要以雇员和雇主承担为主,社会保障的给付与雇员的收入和社会保险缴费相联系)

○3强制储蓄型模式(这种模式以强制储蓄为核心,政府强制雇主、雇员为雇员储蓄社会保障费用,以满足雇员个人各种社会保障项目的支付需要)

○4国家型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以“国家统包”为核心,由政府对福利进行直接分配,社会保障事务由国家统一办理,社会保障费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必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它主要是根据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要在个人分配之前扣除社会保障费用的理论确立的模式)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原因?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1、克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

2、家长主义的表现;

3、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

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险体系。

或:1、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社会福利

3、社会优抚

4、社会救济

5、住房保障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我国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1)保险覆盖范围。养老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由原来指包括国有企业和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的帮工,都必须参加养老社会保险,称为基本养老保险。

(2)保险费用筹集。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负担,财政负责弥补养老保险计划的赤字。

(3)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4)养老金待遇。

(5)养老基金管理。

社会福利?

国家民政部门技工的社会福利主要是对聋盲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

或: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生存权力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居民劳动报酬和基本社会保障之外的给付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资金帮助和优价服务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1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2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3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亟需解决的问题

–隐性债务:关键问题

?“空账”

?资金来源

–国有股减持或土地批租收入

–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

–开征社会保障税或提高税率

–发行债券

–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可行的养老基金管理模式

2、对策书P169

(待定)

财政补贴的概念及其与其他类型财政支出的区别?

概念: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区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总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或是补贴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是价格变动导致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则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财政补贴更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联系。

财政补贴的类型?

(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

(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

(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

(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画图说明明补与暗补经济效应及其特征?

1、明补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产生收入效应

暗补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特征

○1如果补贴金额相同,明补与暗补相比,明补使消费者能够得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2明补不改变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只产生收入效用,不会带来效率损失;而暗补却在增强消费者购买力的同时,改变了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暗补带来了效率损失。但明补是对所有商品的补贴,难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以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关注;而暗补却有明补所没有的这一优越性,可以帮助政府实现特定的救助目标。税式支出的概念、类型?

税收支出使以特俗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由此可见,税收支出使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税收支出可以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税收庇护?

纳税人把已经取得的、本应纳税的所得在未纳税之前重新投资于另一经济活动,从而避免为这部分所得缴纳所得税的立法

如何加强与规范我国税收支出的管理?

1、科学界定税收支出的范围,将税收支出对经济的调节职能锁定在市场失灵领域;

2.明确税收支出的政策目标,科学界定各项税收优惠的先后顺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

3.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确定我国税收支出的适度规模;

4.优化税收支出的政策手段

5.建立税收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6.建立税收支出的预算制度

7.规范税收优惠的管理权限

什么叫财政收入?试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

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其中的财政收入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作为一个过程,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活动的一个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并在其中形成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由于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衡量的,因此,财政收入又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资金,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分类:国有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

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其它部门的收入。

以来源的产业结构为标准: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

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

划分为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

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3.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A.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B.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政府性收费的概念及特征。

规范的:政府性收费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特定服务或试试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广义的: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都可以看作是政府性收费。

2.政府性收费的特征

1.政府性收费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及其授权单位;

2.政府收费以政府形式管理职能并为部分居民带来直接利益为前提,但并不是国家行使所有社会管理职能后都采取收费行使,只有给一部分公民带来直接利益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行使后才能收费;

3.政府收费的目的是为了部分补偿社会管理成本,是为了“以费促管”,而不是以盈利为目标;

4.税收的不可替代性。

政府性收费的理论依据。

A.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

B.避免某些公共设施的“拥挤”问题

c.对某些经济活动的负外溢性进行修正

D.解决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问题

E.提高和规范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规费及使用费的概念。

规费: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特定服务或试试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费用

使用费:政府对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的费用

税收的定义及特征?

交换说认为国家征税和公民纳税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交换;通过交换,不仅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而且交换双方都认为其利益会因为交换而得到满足,从而在对方的价值判断中得到较高的评价。而且在这种交换活动中,从数量关系上看,相互交换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总是等值或等额的;所以不存在一方享有的权利(或承担的义务)要多于另一方的情况,也就不产生将一方界定为“权利主体”而将另一方界定为“义务主体”的问题。税收的“三性”

(一)税收的强制性

(二)税收的无偿性

(三)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1.纳税人

(负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人)

2.课税对象(税源、税基、税目)

课税对象又称课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物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课税对象是税种区别的标志;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税基又称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和数量上的具体化;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代表征税范围的广度。

固定税率

3.税率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①.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税收负担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税收负担轻;

②.在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负的增加超过所得额的增加这一不合理现象,而超额累进税率不会出现;

③.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

什么叫做起征点?他与免征额的区别在哪里?

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而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国家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税收的分类?

1.以征税对象为分类标准

2.以税负是否容易转嫁为分类标准

3.以管理权限为分类标准

中央税——中央政府管理,并支配其收入的税种。

地方税——地方政府管理,收入由地方政府支配的

税种。

共享税——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一定比

例分别管理和支配的税种。

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的税种。

中央税有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关税。共享税有增值税,资源税,多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其他都是地方税

亚当斯密课税原则的主要内容?

(1)平等原则

(2)确实原则

(3)便利原则

(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原则,制度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原则,纵向公平原则)

衡量税收制度效率的指标有哪些?

集中性指标

质量指标侵蚀性指标(合法与非法税基侵蚀);

时滞性指标(征收时滞可分为合法时滞与非法时滞);

执行性指标(法定税制与有效税制)。

征税成本

成本指标纳税成本

政治成本

税收超额负担?

所谓税收超额负担,又称为税收的福利成本或无谓损失,是指征税引起市场相对价格的改变,干扰了私人部门的选择,进而导致市场机制扭曲变形,而产生的经济福利损失。税收的超额负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了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了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税收中性?

减少税收超额负担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带来其他的超额损失;二是国家征税应该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按照能力原则,如何衡量纳税人的支付能力

?他们缴纳的税收数量要与他们的支付能力成正比。

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时,主管说与客观说的主要内容与区别?

能力原则要求纳税人应当按照他们的支付能力纳税,他们缴纳的税收数量要与他们的支付能力成正比。

对于衡量支付能力的尺度,通常分为客观说和主观说。

客观说:所得标准

支出标准

财富标准

主观说认为应该以个人的福利来作为衡量支付能力的标准。

在主观说看来,个人的支付能力不仅取决于客观上可以衡量的某些指标,还取决于个人主观上的效用评价。因此,主观说往往假定社会上所有个人对收入具有相同的偏好,他们的收入边际效用曲线是相同的。在这个假定前提下,主观说试图解决客观说回避的一个问题:“不同境遇的人所缴纳的税如何不同”。

税收转嫁的定义及形式?

税收转嫁: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概念要点:

1.税收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由是由税收转嫁引起的;

2.税收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其结果是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之间的不一致。

3.税收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税收转嫁的形式

1.前转

2.后转

3.消转

4.转换:指在短期与长期中,税收归宿发生了变化,即税收转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5.税收资本化:指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

1.课税范围

课税范围越宽广,越有利于实现税负转嫁;反之,则越不利于税负转嫁。这是因为商品或要素购买者是否接受提价(税负转嫁引起)的一个重要制约,是能否找到不提价的同类替代品。

2.税种属性

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有直接联系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是比较容易转嫁的。而对要素收入课征的所得税,则常常是不易转嫁的。

3.供求弹性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4.市场结构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税负转嫁的情况是不同的: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在政府征税以后,任何个别生产者都无法在短期内单独提高课税商品的价格,而把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但从长期看,各个生产者会形成一股整个行业的提价力量,从而实现税负转嫁。

(2)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单个生产者可利用自己产品的差异性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有可能把税负加入价格,向前转嫁给消费者。但由于没有形成垄断市场,因此只能实现部分转嫁。税收资本化?

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什么叫国债?试论国债的功能?

将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或公债。通常将中央债称为国债。地方债称为公债。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的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国债有哪些类型?

(1)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2)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3)以债券的流动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4)以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影响国债发行数额的因素?

1.财政赤字

2.到期国债还本付息数额

3.宏观经济环境

4.政府承受能力和社会应债能力

影响国债发行价格的因素?

影响因素:票面价格、票面利率、公债期限、还本付息方式、市场利率

发行价格:平价发行、折价发行、议价发行

如何理解国债的负担与限度问题?

公债负担政府即债务人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

公债的限度指公债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公债的适度规模问题。

发行国债是否会形成负担?谈谈你的想法。

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

市场利率银行利率经济条件

国债偿债率?

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所以国债依存度是通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来计量的,但由于采用的分子和分母口径的不同可以不同的计量方法:(1)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2)当年财政赤字(当年发行额-还本数)/中央财政支出(本级支出);(3)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及其失效的原因?

内容:无论政府采取征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或者是采取二者的某种结合方式,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差别的。即债务和税收等价。

失效原因:

托宾对定理失效原因的分析

李嘉图等价定理不仅要求消费者是利他的,而且要求消费者在遗留财产给后代时必须保证遗产为正值,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利他动机的消费者可能为自己的后代遗留负值的财产。

李嘉图等价定理假定,公债替代征税时所减的税是总额税,减少的税负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

者身上,且每个消费者具有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但实际上,减税的效应不会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者身上,各个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不相同的,这就从两方面破坏了等价定理的前提。

李嘉图等价定理假定税收是总额税,认为用公债替代税收只会产生税收总额的变化,而且这一变化可以完全由公债数量的变化抵消。但是,大多数税收并非总额税,而是针对经济行为开征的,因此税收由于公债替代而产生的变化,会使经济行为改变,使等价定理不能成立。尽管并非所有的税收都会产生扭曲效应,但上述状况的确制约着定理的有效性。)

李嘉图等价定理对国家发行国债的借鉴意义?

1.公债即同于税收又不同于税收;

2.公债在现代社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政府是否必须用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偿还政府债务?

4.同样的支出规模,组织收入的形式不同,公众会采取不同的经济行为。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体现了一定时期政府的施政方针和要达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概念及区别?

单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编入单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去区分各项或各种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其优点是把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分列于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上,单一汇集平衡,从整体上反映了年度内政府总的财政收支情况,便于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的了解,简便易行。主要缺点: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入按经济性质分列和汇集平衡,不便于经济分析和有选择地进行宏观经济控制。

复式预算将某一预算年度内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内,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复式预算组织形式的特点:

(1)区分了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便于政府权衡支出性质,分别轻重缓急,做到资金使用有序性,能比较合理地安排使用各类资金,也便于经济分析和科学的宏观决策与控制。

(2)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个部分以各自来源应付各自的支出,各自平衡,打破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和传统的收支平衡观念。

(3)把国债收入作为资本预算的正常收入项目,使得资本预算总是平衡的,只有经常预算的收支才可能有差额

国家预算的原则?

现代预算原则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分级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财政学中称为财政联邦主义,是有关多级财政体制的概念。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

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政府间财政职能与收入的划分原则

效率职能的分工

–应当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各种公共产品有不同的受益范围。中央政府不能包揽所有的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公共产品的供应,相反,应当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并考虑相应的效益

外溢问题,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

公平职能的分工

–应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居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地方政府对居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缺乏影响力,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协调需要由中央政府来负责。

–辖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协调辖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由中央政府负责。

稳定职能的分工

应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政府间收入的划分的原则

公平原则

——再分配性税种应当安排给中央政府

——税基分布不公平的税种应当集权化

效率原则

——在征收管理上具有规模经济的税种应当集权化

——税基不流动的税种应当安排给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应尽可能用使用费和受益性税种为其公共服务提供融资

稳定原则

——具有经济稳定功能的税种应当安排给中央政府

——收入比较稳定、能比较准确预测的税种应当安排给地方政府

政府分权的优缺点?

1. 财政分权的优点

——财政分权使政府产出更适合当地偏好

——财政分权鼓励政府间财政竞争

——财政分权有助于制度创新

2. 财政分权的缺点

——财政分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

——财政分权难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

转移支付的概念

转移支付的概念:政府间转移支付又称政府间补助,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外部性: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有时存在外部性;中央政府提供,但产生效率损失。

纵向均衡:一般来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是完全对等的,这就存在着收入与支出在纵向级次政府间的不均衡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权大于事权,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那么,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如何弥补?

横向均衡:横向财政不均衡主要指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收入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支出水平)

上存在差异。

需求收入弹性:地方税制缺乏收入弹性,导致地方政府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上,捉襟见肘,而税制富有弹性的中央政府应予以补助。

转移支付的类型:

?无条件补助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金使用没有规定任何限制条件,因此也称为一般目的转移支付。

?有条件补助也称为分类补助,指中央政府在向地方政府提供补助时,在一定程度规定了补助金的目的,地方政府要按规定使用这项资金,因此也称为特定目的转移支付。

?有条件补助又分为配套补助、限额配套补助和专项补助。

?配套补助指中央(地方)政府对某项特定活动每补助1元,地方(中央)政府必须相应地配套一定资金,它是有条件补助的一种主要形式。

?限额(或封顶)配套补助指中央政府在提供配套补助时,规定了它愿意补助的最高限额。限额配套补助制度是为了控制中央政府的补助成本过大。

?专项补助指中央向地方政府提供一笔固定的资金,规定必须用于某种公共物品的提供上。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精心整理

1简述财政投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速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简述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 3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回收和债务收入 4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现行税收制度 5简述课税对象和税源的关系 课税对象和税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中的国民收入。由于课税对象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能带来收入的其他客体,或是仅供消费的财产,因此,课税对象与税源未必相同。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1)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 (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3)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7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即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就征税对象全额依率计征。 (2)所谓免征额,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部分一律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依率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照顾措施,但两者优惠政策的重心不同。其中,前者体现税收的重心照顾政策,后者体现税收的普遍优惠政策。 8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在分配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也是主动行为 9简述各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1)固定税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主要适宜于流转额的课税,缺点是在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上不如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优缺点:优点是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利于征管,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暨南大学财政学复习资料

概念题 1、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每个人对这 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消费该产品。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非盈利性。3-6页 2、公共需要:指向社会提供国防、公安、司法、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 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特征:A、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B社会成员无差别享用,具有非排他性;C享用需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D物质来源是社会产品中的剩余产品。8页 3、财政:也叫“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 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18页 4、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 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7页 手段:A根据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E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总量、结构、每项支出成本与效益) 5、经济基础设施:是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 生产和居民生活公共需要的服务。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工程以及其他交通部门。 6、基础设施的筹资模式:(1)基本筹资模式:A、政府财政投资(其局限性为: 受国家财力的制约;以财政资金,主要是税收收入投资基础设施难以保证公平原则;以财政资金投资基础设施易导致资金使用的低效率,特别是当政府监管低下时);B国内资本市场筹资:有价证券筹资,(城市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属于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层次,需求弹性较小,并且受国家政策的扶持,其业绩受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小。因而,其上市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是真正的蓝筹股)C、引进外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外资的主要目标有三个:①弥补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②引入新的技术; ③引入竞争,促进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2)项目融资 7、基础设施项目融资(1)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是政府吸引 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2)TOT(transfer—operate —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委托方(政府)与被委托方(外商或私人企业)签订协议,规定委托方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被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经营,委托方凭借所移交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未来若干年的收益,一次性地从被委托方那里融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BOT相比,TOT的优点:盘活资本,所有权还在政府手里,引进先进管理) 8、社会保障: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 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残疾、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帮助其寻找工作,并提供医疗和

财政学期末复习题

1、从财政职能和公共产品的角度认识环境保护支出与政府的关系30 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财政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我国环境保护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根据公共产品的内涵:环境保护支出属于公共产品的支出,环境保护属于对公共资源的保护,是公共产品。 政府有环境保护的职责,有对公共产品的保护职能,国家财政对环境保护支出属于对政府公共产品的支出。在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确保环保科目支出额的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如2012年环保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243143.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8261.13万元,项目支出214882.7万元。据公共预算收支总表数据显示,环保部2012年部门公共预算支出逾37亿元。但是,就目前情况下,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最终要依靠环境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这就需要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重要的依据是06年召开的科技大会,国务院颁布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纲要特别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并将环境列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并规划了方向。以上都说明了,政府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出。同时,也是政府通过对财政职能的履行,加大对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类的政策倾斜,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积极履行对环境保护支出公共产品的财政倾斜。 因此从财政职能和公共产品角度来说:环境保护支出就是政府履行其财政职能的行为,是政府从宏观层面上对环境公共产品的保护,积极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履行环保职能,体现我国政府为人民谋福祉,为人民谋利益主旨,是负责任政府的体现。 2、谈谈你对课税原则的理解20分 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课税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定主义、租税法定主义、合法性原则等等,它是税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它是指一切税收的课征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纳税人有权拒绝。税收法定是税法的最高法定原则,它是民主和法治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对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举足轻重。它强调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征税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的税法构成要素为依据,任何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从而使当代通行的税收法定主义具有了宪法原则的位阶。。 2、课税公平原则。指纳税人的地位在法律上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实质是按纳税人的收入多少来征税。包括两个方面:(1)税收立法公平原则。它是公平原则的起点,它确定了税收分配的法定模式,没有税法之公平,就没有税收之公平;。(2)税收执法公平原则,也称为平等对待原则,即税务机关在运用税法时必须公正合理,对于情况相同的人应给予相同的对待。 3、课税效率原则。指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税收收入,并利用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税收的效率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两大方面。税收行政效率是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的税率之间的比率而衡量,即表现为征税收益与税收成本

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财政的概念及其理解 概念: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财政主体、客体、财政分配的目的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弥补市场缺陷。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理解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再经过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没变坏,那么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过程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公共产品、混合物品 概念、特征、提供方式、包括哪些? 概念: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斥性 提供方式: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1)市场失灵的含义:现存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稳定领域都存在着某些失效的地方,致使其运行结果不尽人意。 表现:公共产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垄断,经济运行不稳,信息不对称 2)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原因:信息的有限性,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能力有限,官僚主义,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源于哪2方面因素? 1)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是指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被某一个消费者独享,即一个人享用某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 2)因素P29:(1)某些公共物品经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斥性,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远远超出排斥后带来的好处,在经济上可不行;(2)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意味着有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财政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讲解学习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 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财政学考试重点知识

导论: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1、公共财政预算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财政直接决定于公共选择过程,政府只是代理执行。 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的收入是基于公共权力,主要通过税收征集收入。 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 国家财政支出可能(甚至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第一章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6)偏好不合理 (7)市场不完全 (8)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意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景。 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性(4)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政府的寻租活动: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的职能 4.从我国财政支出看财政维护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曲线越弯,收入水平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G=A/A+B 0

最新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选择: 1.财政产生的直接条件: 财政产生的根本条件(经济条件):、 2.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建于。财政学鼻祖——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 3.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或哲学基础是 4.推动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是。 5.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是。 6.价格机制的力量源泉是 7.公共物品在根本特征是,在此基础上,具有和的特征 8.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对公共物品的分类::不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由国家直接规定的公共物品。如:;:同时具有公共物品的所有特性,任何社会都要免费提供的物品。如: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社会公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的四个构成要素:⑴⑵⑶⑷ 其中与公共物品有关的组合方式是:, 10.广义公平有三个含义:、和。是公平的狭义概念。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⑴--。⑵--洛伦茨曲线中描述的收入分配状况的集中反映。警戒线:。 其中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是 11.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该职能的作用效果(目的)主要体现在。 12.是我国财政改革和完善的终极目标。 13.是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的主体(基础)。 14.行政单位为履行正常职能所需的正常经费必须由国家财政。 15.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三种:⑴,事业产品属比如义务教育,基础性科学研究等。⑵,事业产品属,比如高等教育等。⑶,事业产品属,比如一般性图书、报刊等。 16.个人收入财政地位的未来走向主要受如下五个因素影响:⑴⑵⑶⑷⑸ 17.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三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 18. 实行政府采购,变博弈为博弈。 19.政府采购的原则:、、、。 20.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相比较,存在的的特殊性:第一、 第二、;第三。 21. :适用于军事、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等。其效益。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11:57:43 一、单选题 1. (5分)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体现了税收的()原则。 ? A. 横向公平原则 ? B. 效率原则 ? C. 纵向公平原则 ? D. 中性原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 (5分)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 A. 政治权力 ? B. 经济权力 ? C. 财产权力 ? D. 军事权力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A. 转移性 ? B. 非生产性 ? C. 购买性 ? D. 生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 B.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 C.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 D.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5分)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的产品是()? A. 准公共产品 ? B. 纯公共产品 ? C. 所有产品 ? D. 纯私人产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厂商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属于()? A.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B.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C.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D.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7. (5分)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的手段:1.政府的宏观调控2.立法和行政手段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4. 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1)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2)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是规范工资制度; 3.是加强税收调节; 4.是通过转移性支出,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按产生收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财政支出的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60295151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D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ABCD ) A、税收 B、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BC )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 ABC )A、量入为出的原则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D、量出为入的原则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分管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错)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对)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错) 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对)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错)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对)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重复征税。(对)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对)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错)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应正确认识哪些问题答: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2、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职能范围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2、什么转移性支出其有何特点答: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3、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