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案例

自行车被盗之谜

1998年,美国某州立大学校园内的自行车被盗率为10%。一伙学生企业家经调查发现校园里无自行车保险业务。经过经心核算,他们推出了一项保险金额100美元、保险费15美元的自行车盗险计划。当年卖出了100张保险单,保险金收人为1500美元。若按10%的概率赔付,全部赔偿费应为1000美元,所以毛利润应为500美元。但结果却使他们大失所望:1999年底,前来领取保险赔偿费的有20人,学生企业亏损了500美元。

此谜的关键在于他们事先没有认识到自行车保险触发的“隐藏行为”及其“道德风险”。当学生们买了自行车保险后,他们再也不象无保险时那样经心看管自行车。这种“隐藏行为”使得自行车被盗率由10%增加到20%,这是这伙年青的企业家始料所不及的。

2. 信息不对称博弈的案例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以及华容道

如果我们用博弈论的眼光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完全是一部记载着许多博弈案例的著作。当然,罗贯中不可能用“博弈”一词。如果我们用一词来概括《三国演义》,这个词就是“计”。计,即计策或策略也。用计,即用策略赢对方。用计算敌,不仅要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策,而且要算准对方用什么计策,这不就是博弈?现在让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空城计博弈。

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杀来。孔明传令众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收城铺。打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自飞马上远远望之,见诸葛亮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司马懿顿然怀疑其中有诈,立即叫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急速退去。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孔明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诸葛亮说,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我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去,必为之所擒。

这就是为后人广为传颂的空城计。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在这里,孔明可以选择的策略是“弃城”或“守城”。无论是“弃”还是“守”,只要司马懿明确知道他自己的支付,那么孔明均要被其所擒。孔明惟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司马懿知道他自己的策略结果。他的空城计是降低司马懿进攻的可能收益,使得司马懿认为,后退比进攻要好。

在孔明——司马懿的博弈中,孔明了解双方的局势,制造空城假象的目的就是让司马懿感到进攻有较大的失败的可能。如果我们用概率论的术语来说,诸葛亮的做法是加大司马懿对进攻失败的主观概率。此时,在司马懿看来,进攻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而退兵的期望效用大于进攻的期望效用。即:司马懿认为进攻的期望效用低于退兵的效用。诸葛亮惟有通过这个办法,才能让司马懿退兵。

司马懿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做险事,只有设定埋伏才可能如此镇定自若,焚香操琴。此时,司马懿觉得“退”比“进攻”更合理,或者说期望效用更大。于是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后退而去。结果是诸葛亮得以逃脱。

司马懿对局势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对诸葛亮的判断是基于以前的认识,这就是“归纳法”。

空城计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曹操与诸葛亮的华容道博弈就是一个完全信息博弈。

曹操亲领八十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和刘备联合破曹,曹军大败。曹操引兵而逃。经过一路厮杀,来到一处,军士报:前方有两条道路,请问丞相走哪条路?曹操问:哪条路近?军士说: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多里。曹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狼烟,大路并无动静。曹操叫走华容道。诸将问: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曹操说:岂不闻兵书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放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已料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遂曹兵走华容道。但关羽依着诸葛亮的妙计在华容道等着曹操,于是关羽上演了一场“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的捉放曹的义举。逃过华容道大难,曹操只剩二十七骑?选

在曹操与诸葛亮之间的这一华容道博弈中,曹操的策略是在走华容道还是走大路之间进行选择,而诸葛亮派关羽埋伏时,要在埋伏在大路还是埋伏在通往华容道的小路之间进行选择。

这个博弈如同猜硬币的游戏一样,是一“零和博弈”。双方对博弈有完全的信息,各种策略下的博弈支付是公共知识。但双方无法知道对方的策略选择,而只能进行猜测。曹操要选择走诸葛亮的军队不在的路,这是他的最优的结果。而诸葛亮的最优结果是埋伏在曹操要走的路上。

诸葛亮制造埋伏在大路的假象,其实则派关羽埋伏在小路。这里关键是谁能真正猜到对方的策略,谁就是赢家。诸葛亮胜曹操一筹。博弈结果是:曹操选择了走华容道,结果被抓;关羽在华容道守候,抓住了曹操。

3.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案例

囚徒的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方抓住,被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定罪,除非两人当中至少有一人坦白。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中一个人坦白另一个人抵赖,坦白的释放出去,抵赖的判刑10年。这样,每个嫌疑犯面临四个可能的后果:获释(自己坦白同伙抵赖);被判刑1年(自己抵赖同伙也抵赖);被判刑8年(自己坦白同伙也坦白);被判刑10年(自己抵赖但同伙坦白)。

表1概述了囚徒困境的问题。在这个博弈中,每个囚徒都有两种可选择的战略:坦白或抵赖。显然,不论同伙选择什么战略,每个囚徒的最优战略是“坦白”,比如说,如果B选择坦白,A选择坦白时的支付为-8,选择抵赖时的支付为-10,因而坦白比抵赖好;如果B选择抵赖,A坦白时的支付为0,抵赖时的支付为-1,因而坦白还是比抵赖好。就是说,“坦白”是囚徒A的占优战略。类似的,“坦白”也是B的占优战略。

4.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案例

我国应试教育的困境

囚徒困境可以用来说明许多现象,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就是一个囚徒困境。

可以这么说,最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是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问题。目前给中小学生“减负”不仅是学生家长的呼声,也是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呼声,也可以说是全社会的呼声。教育管理部门这几年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收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不断给学生增加负担是目前教育的实际状况。

大家普遍认为应试教育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无论是专家还是家长,都在呼吁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但是无论是专家,还是意识到教育问题的普通老百姓,其小孩都在接受着这种教育。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或学生家长)有两个可选择的策略:“减负”和“增负”。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选择“减负”策略,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课本以外的东西,这样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减负”策略往往与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而如果选择“增负”策略,则意味着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习题,以“学透”、“学精”课本规定的东西,此时,学生没有时间学习课本以外的没有规定的内容。“减负”的结果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增负”的结果是学生获得高的分数。

在这样的博弈结构下,学生(或学生家长)如何选择呢?每个学生这样想:其他人采取的是“增负”教育策略的话,如果我采取“减负”教育策略,我的考试分数不如他人,在求学方面我会落后,接受不了好的教育,在未来求职时我也赶不上他人。在他人采取的是“减负”的策略下,我应当采取什么策略呢?还是应当采取“增负”的策略!因为,如果他人采取的是“减负”的策略的话,如果我采取的是“增负”策略,我的考试分数会比其他人高,我会上好的学校,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我会处于优势。因此,无论其他人采取的是什么策略,我采取“增负”策略都是最好的。当每个学生都这样想的时候,全社会便进入了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囚徒的困境之中。

如果我国现有的考试制度没有改变,现在假设所有的学生都选择“减负”策略,即除了做少量的巩固性的作业外,不补课、不做其他的练习题,情况会是什么样子?

假设这种状态会出现,我们说,这种状态会很快消失,而立即会出现所有学生都进入“增负”的这样一个状态。可以说,均选择减负策略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而“增负”的状态是稳定的均衡。原因就是,目前的教育的博弈结构规定了各种行动或行为的收益或好处:获得高分的会进入好的大学。在这个博弈中,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升学率意味着其成绩大、奖金高,对自己的学生采取“增负”策略,对于自己而言是占优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的博弈与囚徒困境有共同的结构,大家均选择“增负”策略构成基础教育博弈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个稳定的博弈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难以改变的原因。

5. 委托-代理理论的案例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可用经济理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些历史现象,功臣与皇帝间的关系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尽管这不会是唯一的解释。

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多种类型,代理人自己知道自己属于

什么类型,但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信号来判断代理人的类型,同代理人签署合同。这就是所谓的信号传递模型。如企业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雇员选择接受教育的水平。而雇主根据雇员的教育水平支付工资。此外还有信号甄别模型,同信号传递模型一致,只不过变为委托人先行,提出一系列合同供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无论那种方法,都在于使代理人有积极性使自己的类型暴露出来。

借用经济理论,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功臣们是否勤奋工作,属于激励理论,此处暂不讨论,我们集中焦点于造不造反的问题。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原文是奸邪无状)。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谁是忠臣。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功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来使忠臣、奸臣可以分离而不混同。在经济学里,由于每个类别人的成本和收益不同,还可以根据一个信号制定出分离条件,使该信号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根据成本—收益比较自动现出原形,但对造反之类的事来说,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相形见拙。只要有些风险偏好,又有可能造反成功,难保有人不起歹心。面对近乎有无限收益的皇帝宝座来说,不可能根据成本—收益情况确定出一个分离条件,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本文不考虑人心会因为时间、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以致忠臣变奸臣的情况)。那有什么信号又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强惩罚威胁力度,诸如灭九族、凌迟等处罚手段,这样有风险规避行为的人会选择不造反。不过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风险爱好者在有机会时总是会去尝试一下的。而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爱好者,若不然谁会去“提着脑袋干革命”呢?所以,事后惩罚的威胁对以冒险为业的功臣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震慑意义。那么以亲戚关系来识别呢?从吕后到李世民,从多尔衮到雍正,亲戚的血缘、亲情约束对争夺帝位来说只是很小的成本,成大事者从不会将其放在心上,分我一杯羹更是千古名言。那能否根据对皇帝是否恭顺这个信号来识别奸臣呢?毫无疑问,真正要造反的人对皇帝也照样会毕恭毕敬,安禄山对唐明皇的肚里只有一颗赤心的绝对服从令人记忆犹新,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那能否逆向思维,认为敢和皇帝争辩的就是忠臣,不敢争的就是奸臣呢?可惜,历史上的权臣

是敢和皇帝争辩的,不敢争的依然是忠奸难辨。凡此种种,我们用尽心机也无法为皇帝们找到可从功臣中实施忠奸分离的合理信号,当然更不可能找到分离条件。

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的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的选择,最后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了见识了一幕幕闹剧。

不要问你想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做什么,功臣们天然有罪,谁让他们有能力造反呢。学者们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功臣上这话是对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贼一样的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时曾对秘书林克说朱德是个右派,但他组织不起人马。真是一语道破千古玄机!或许我们可以明白为何朱德能安然过文革,彭德怀却受尽折磨而死。余英时等人总说毛泽东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他们这些新儒家学到的只不过是皮毛,毛才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随。

笔者一位同学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他认为面对皇帝必然选择有能力造反和无能力造反这个信号进行清洗,功臣们仅作出不造反的承诺是不够的。为了使自己的承诺可信,功臣们应该交出兵权,在这种行动的承诺下,功臣们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这样皇帝们可安枕无忧,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历史上“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一方案的经典案例。应该承认,这一方案是极好的,让很大一部分功臣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但对一个掌握过权力的人来说,这种政治生命的自杀却不是一件容易选择的事情。而且,对那些有极高威望的开国功臣来说,只是交出兵权仍然不可能让上头放心。比如韩信,汉朝建国之初他就被废为淮阴侯,兵权尽无,呆在长安无所事事。即使这样,韩信最后也被灭三族。又如李世民,由于唐朝实行府兵制,李世民平定天下后回到长安其实也没有什么兵权,他在长安的实力不如李建成。在李建成被杀后,李建成的人马差点把秦王府攻破,后来靠扔出李建成的人头破坏对方的军心才奠定胜局。但是,李建成可没有因为这样放松对李世民的警惕。为何功臣交出了兵权还要被清洗呢?

其实用经济学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功臣们的资产除了官位、兵权这些有形资产外,还有不可与其肉体分离的威望、才干、人际关系和势力集团这些无形资产。功臣们交出了兵权,但这些无形资产却无法一起上交。可口可乐的总裁宣称,即使可口可乐的所有工厂被毁,可口可乐凭借其无形资产也能迅速东山再起。同样,韩信、李世民等的无形资产足够让上头睡不安枕了。比如韩信,虽然赋闲在家,类似软禁,但他到刘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哙家作客时,樊哙还是毕恭毕敬,说“大王乃肯临臣”。樊哙在刘邦功臣中位列第五,又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老相识,对韩信如此态度,足见韩信在刘邦集团中的威望了。在历史上,交出兵权应该说抬高了造反的门槛,使皇帝们使用能造反和不能造反信号进行甄别时只能分离出一小部分

威望极高如韩信、李世民之类的功臣,大部分功臣在没有兵权后倒真的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象刘邦,他杀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等自己曾经独当一面的功臣,还囚禁过独自镇守过后方的萧何,而周勃等战将就逃过了清洗,因为刘邦很明白没有独当过一面是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对于韩信、李世民这类级别的开国功臣来说,没有任何信号可以让上头放心,除非上交自己的无形资产,当然这就意味着消灭自己的肉体。如果韩信自杀的话,相信刘邦不会灭他的三族,相反会到韩信的墓前掉下几滴眼泪,说不定还会给韩信的儿子封官,并招为驸马。李世民就很聪明,没有任何幻想,果断地发动了军事政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亲,霸占了自己的弟妹,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夺取天下的唯一例证(要严格按儒家的标准,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绝对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儒家的双重标准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为他是皇族的缘故,遇到的反抗较小,异姓的开国功臣做此事成功的机会就小得多,象英布就失败了。

只要是家天下,屠杀功臣是一个走不出的死结。只有在现代民主制度下,一方面通过各种制度限制私人势力的发展,一方面通过领导人的选举,使将军们可以合法竞选最高领导人,也就是造反合法化才能走出这死结。在选举制度下,通过参选这个信号,有野心和没野心的将军们倒是可以分离出来了。

6. 信息消费的案例

专家网上支招和女子网上摆瓜摊

针对信息消费问题,现选取“北京大兴区:专家网上给农民支招”和“女子网上摆瓜摊两月收入20万”的网上新闻资料作为案例来进行信息消费的实证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来研究信息的供需、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信息消费的过程以及信息消费效益等理论在居民现实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以此来提高信息消费理论的可信性,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信息消费案例资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高层次的信息消费。通过高科技的信息网络,在一些发达地区的网上销售等信息消费行为已经渐成时尚。如:网络科技正在使北京市大兴区的西黄垡村的西瓜销售淘汰了传统被动式找买主的销售方式。

1)北京大兴区:专家网上给农民支招

北京大兴区搭建起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平台,农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与专家和市场实现沟通。

大兴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平台由农业资源管理决策系统、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兴农业信息网三网组成。信息平台通过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统筹全区种植、养殖、林业、水利等各类农业资源,可以提供数据获取、统计分析、决策分析等,让使用者直观、准确地

了解其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系统还可自动测出不同地区土壤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工作人员可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现场测量,指导农业生产。

信息平台还为农民搭建了一个集农业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网,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农业市场、农业专家数据库、供求信息、产品交易等十几个模块,突出了信息查询、问题咨询、网上销售等服务功能,同时链接了本区3个专业网站和20个农业企业网,增加了信息的承载量,疏通了从上至下的信息传递渠道,架起了农民与市场、专家之间的桥梁。

2)农户网上摆瓜摊两月收入20万

北京大兴区西黄垡村充分利用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实施多种经营,使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瓜农曹得梅不用拉着西瓜满街叫卖,只在网上“吆喝”,足不出村,在不到两个月的西瓜销售期,家里的西瓜不仅销售一空,且卖了个前所未有的好价钱:入账20万!她带动全村人在网上卖瓜,使西黄垡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曹得梅说几年前卖瓜就是碰运气,经常是赔油钱、赔摊位费、赔管理费,有时甚至把瓜扔掉!村民王凤兰说,“不了解市场到底是个什么价,虽然收成很好,可是我们庄稼人成天待在地里,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就怕遇上那些狡猾的瓜贩子,让他们给‘忽悠’了,收成再好也卖不上价”

今年3月,大兴区启动了“数字家园”工程,20台崭新的电脑被送到了村委会,很多村民都说“学那玩意儿能干啥,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曹得梅说:“其实在今年以前,我还是个电脑盲,仅会打字,以前通过电视,了解一些网上销售的知识,但总觉得那离自己很遥远,只有大老板做大生意时才通过网络。”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要,榆垡镇抽调了15名熟悉电脑的大学生当老师,曹得梅等20名村民成了首批学员。通过培训,4月20日,曹得梅就开始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并留下家里电话,从西瓜销售期开始,她家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有人在网上看到曹得梅发布的销售信息后,就留言询问瓜价和品质,曹得梅都一一发信息回复,从此她永远告别了起早摸黑去市场卖瓜的日子,省下人力物力不说,还省下一大笔摊位费。村里人谁都没想到,曹得梅在网上发布一个信息能起到这么大的市场效应,他们也纷纷开始进行网上销售。

网上发个信息,就能找到销售渠道,多挣很多钱,因此西黄垡村的村民对电脑有了新的认知,在他们眼中,电脑已经不再是一个高科技的东西,而是一个挣钱工具。通过“数字家园”的建设,激发了很多村民购买电脑的热情,现在西黄垡村的家庭电脑普及率已超过三分之一。

曹得梅说,网上销售招揽了两类客户,一类是家庭采摘户和单位集体采摘户,还有一类是批发商。她算了一笔账,在她足不出村的情况下,在不到两个月的西瓜销售期里,家里的西瓜不仅销售一空,且卖了个前所未有的好价钱:入账20万!采摘价比批发价高,而且今年的总收入中,采摘收入占了三分之一。全村大棚种植户约80%的西(甜)瓜通过网络销售到北京各大市场、超市以及东北、河南、河北等地。此

外,网上发布的信息,还吸引了大批观光采摘客,据统计,目前已有300余支团队、4000余人次到村里观光采摘。

一个销售期下来,曹得梅总结了一套生意经。客户来了,她会主动向客户要电话,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她也会定期给客户打电话,预告客户什么品种的瓜快熟了;她还会拿出各种创意,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今年西瓜的销量上去了,明年的销量会更大,因为今年的客户明年还会找上门,明年还会有新客户。不像以前在批发市场卖瓜,碰上一家算一家,几乎没有固定客户。”曹得梅逐渐找到了“大老板做大生意”的感觉。

(2)信息消费案例分析流程

我们在上面给出了信息消费的两个案例,而这两个案例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案例,只是由于是在不同的网站上找到的,所以把他们分开来列举,我们在下面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将对它们进行整体的分析,案例分析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

(3)信息消费案例分析

在这一节的信息消费案例分析中,我们将按照上一节的信息消费案例分析流程图所示的分析步骤对我们前面的两个信息消费案例进行逐步的分析,逐一对我们所研究的信息消费理论进行验证。

1)信息消费环境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人们的生产及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的信息化至从开始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等等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保障。

发达地区的农业信息化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北京市大兴区搭建起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平台,该平台由农业资源管理决策系统、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兴农业信息网三网组成,为农民的信息消费提供了环境的保障。

北京市大兴区的农业信息平台通过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统筹全区种植、养殖、林业、水利等各类农业资源,可以提供数据获取、统计分析、决策分析等,让使用者直观、准确地了解其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系统还可自动测出不同地区土壤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工作人员可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现场测量,指导农业生产。农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与专家和市场实现沟通。农业信息平台提供的方案,其根据是数据定量分析,因此使农民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2)信息供给

(1)信息市场完善

目前我国的信息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信息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都比较规范,售后服务逐渐完善,并且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相当迅猛,各种咨询公司、中介机构大量涌现,而且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这些有利的市场条件为居民的信息消费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促进了居民的信息消费。

(2)信息硬件产品丰富

目前信息市场上的信息商品品种繁多、功能先进、科技含量较高,形成了良好的国内、国外竞争趋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在通讯市场上的移动电话就有几十个国内外的品牌;在个人电脑等网络通信设备上也是如此。丰富的信息产品和先进的功能,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了更好的服务。充分的市场竞争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低廉的信息产品,促进了消费者的信息消费。

(3)信息内容丰富

大兴区的信息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农业市场、农业专家数据库、供求信息、产品交易等十几个模块,突出了信息查询、问题咨询、网上销售等服务功能,同时链接了本区3个专业网站和20个农业企业网,增加了信息的承载量,疏通了自上至下的信息传递渠道,架起了农民与市场、专家之间的桥梁。信息平台还为农民搭建了一个集农业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网。农业领域发达的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产、供、销信息,解决了农民信息匮乏,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农民的生产、销售等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极大地消除了决策的不确定性。完善的宏观信息消费环境为农民的信息消费活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其信息消费的积极性,激发了其信息消费的信心。

3) 信息消费过程

(1)信息需求

农村居民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由于自己拥有的市场信息匮乏,并且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产生了信息需求。

= 1 \* GB3 ①市场信息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瓜农开始进行科学种瓜,获得了好的收成。对于瓜农来讲,收成好是一件大喜事,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瓜卖出去,这样才能最终获得效益。由于瓜农不了解市场信息,导致瓜农卖瓜就是靠运气,用曹得梅的话说就是“卖瓜就是卖运气”。由于对市场上有关瓜的供需信息匮乏,只能“一路颠簸着把瓜拉到市场,有时候卖不了,只好把瓜

再拉回去,这样往返两三趟是常有的事情,最后只好把瓜贱卖。碰上这种运气不好的时候,瓜农的一番辛劳只是换来了‘三赔’:赔油钱、赔摊位费、赔管理费。更让人心疼的是,往返两三趟,好瓜也颠坏了,只能忍痛扔掉!”供需信息的匮乏导致瓜农收成好了,但不一定能获得好的收入。

= 2 \* GB3 ②市场信息不对称。西黄垡村种瓜采用了不少新技术,多层覆盖是其中一种。这种技术虽然能使西瓜早上市10多天,由于买卖双方市场价格信息的不对称,也给瓜农带来了销售的难题。王凤兰说:“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比较怵,由于不了解市场到底是个什么价,虽然收成很好,可是我们庄稼人成天待在地里,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就怕遇上那些狡猾的瓜贩子。经常让瓜贩子给‘忽悠’了,收成再好也卖不上价。”瓜农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供需信息,来消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也产生了对信息的需求。

= 3 \* GB3 ③瓜农信息需求。由于农村瓜农市场信息匮乏以及市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所以导致了他们尽管可以通过科学种瓜获得好的收成,但是却不能及时把瓜出手,也不能把瓜卖个好价钱,这两个市场方面的信息因素使瓜农有了对信息的需求。瓜农有了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对获取信息的工具及技术的需求。如:他们需要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工具和买主进行及时的沟通以此来获得各自相关的信息;他们也需要网络上的销售及供求信息,带来了他们对网络技术、个人电脑等的需求。由于瓜农对信息有了需求,所以他们的信息消费活动就很自然地发生了。

(2)信息消费品获得

居民有了信息需求以后,就要想办法满足其信息需求。农业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产、供、消信息,并且大部分信息都是免费的,但是要想获得网上的信息必须要支付网络使用费,所以网络的使用费用就相当于在网络上获得信息的费用。居民要想上网还必须拥有个人电脑和与网络通讯等相关的设备,所以西黄垡村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都购买了个人电脑以及相关的信息获取设备。

(3)信息消化吸收

= 1 \* GB3 ①信息产品的消化吸收。瓜农获得移动通信以及电脑等网络信息产品以后还必须对这些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学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产品,如何保养这些信息产品,如何使这些高科技信息产品的功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这些高科技信息产品的潜能,充分发挥信息产品在网络销售中的作用。因此西黄垡村的瓜农们开始一批一批地参加电脑网络应用的培训班,来掌握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信息产品的应用以及网络信息获取及发布等技术。

= 2 \* GB3 ②网上信息的消化吸收。瓜农熟练使用相关的信息获取技术以后,开始在网络上和客户之间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并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存储等信息活动,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依靠这些信息进行相关的决策,发布自己有关瓜果的出售信息。

(4)信息转化为知识

瓜农把获得的生产、销售、客户等各方面的感性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形成理性的经验知识,来进一步指导其生产和销售,获取信息消费的溢出价值,依靠其拥有的知识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在信息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就是他们未来财富的源泉。

如客户来了,曹得梅会主动向客户索要电话信息,积累自己的客户信息资源;并且她还定期给客户打电话,预告客户关于她的瓜果成熟状况信息;她还会拿出各种创意,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曹得梅分析网上销售的客户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分类。她把网上销售招揽的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采摘户,包括家庭采摘户和单位集体采摘户;另一类是批发商。而今年的总收入中,采摘收入占了三分之一,并且采摘价要高于批发价,所以今年的收入增长主要由采摘带来。曹得梅已经把信息转化为她自身的经验知识,并以此来指导她的生产和销售。

(5)信息消费效益

曹得梅“在网上摆个西瓜摊”以后,永远告别了起早摸黑去市场卖瓜的日子。通过网络、电话等先进的信息通讯工具来销售她的瓜果,在不到两个月的西瓜销售期里,她不仅足不出村就把家里的西瓜销售一空,并且卖了个前所未有的好价钱:入账20万!

曹得梅的成功带动了全村瓜农,他们也纷纷开始进行网上销售,从而促进了西黄垡村田园大丰收。

4)信息消费影响因素

(1)消费者信息素质

从整体来看,瓜农的文化水平较低,因此阻碍了他们对于信息产品的消费。在西黄垡村瓜农进行网上销售以前,70%以上的村民从未接触过电脑,有些人对开机和关机都不懂,能够熟练使用的人就更少了。他们信息素质较低,因此对网络销售的前景和收益认识不足。尽管曹得梅以前通过电视,了解一些网上销售的知识,但是她总觉得网络销售离自己很遥远,只有大老板做大生意时才能通过网络进行,并且很多瓜农认为学习使用电脑是浪费时间,并且没有用。较低的信息素质导致他们缺乏信息的敏锐性,对信息的重要性缺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信息消费,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对瓜农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了在“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网站上发布供需信息,并且能够从镇、区、市政府网站以及农业信息相关网站上获得所需信息。学会了运用网络的瓜农开始购买电脑等网络设备,开始了高层次的信息消费,提高了信息素质,为其获得更高的收入打下了基础。

(2)信息消费者收入

在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是影响居民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即使有信息需求也无力进行信息消费,而西黄垡村的瓜农收入水平相对来讲比较高,他们有较大的信息消费支付能力,只是由于他们的信息素质较低,没有认识到信息消费的重要性,对信息消费的效益缺乏感性的认识,所以没有进行信息消费。当他们的信息素质得到提高以后,他们会立刻认识到信息消费的重要性,由于他们的支付能力不是信息消费的障碍,所以他们会迅速进行信息消费。

(3)信息消费的示范效应

信息消费像其他消费一样,也具有示范效应。曹得梅通过网络销售获得成功以后,许多人开始效仿,也纷纷开始进行网上销售,形成了“全村人忙着发信息”的示范效应。网络销售,使西黄垡村田园大丰收:今年全村大棚种植户约80%的西(甜)瓜通过网络销售到北京各大市场、超市以及东北、河南、河北等地。此外,网上发布的信息,还吸引了大批观光采摘客。村里人谁都没想到,曹得梅在网上发布一个信息能起到这么大的市场效应。

信息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全村人忙着发信息”、“西黄垡村的家庭电脑普及率已超过三分之一”,信息消费的示范效应在西黄垡村瓜农网络销售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信息消费的不可逆性

西黄垡村的瓜农们通过信息消费,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质,淘汰了他们传统的销售方式,采取先进的网络销售方式,降低了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获得了销售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从此以后没有人会愿意再回到从前那种“半夜三更靠运气卖瓜”的传统销售方式了。“4月20日,曹得梅开始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并留下家里电话,从这天开始,她永远告别了起早摸黑去市场卖瓜的日子”,这就是信息消费不可逆性的重要体现。

7. 信息商品定价的案例

微软公司的定价策略

信息商品给人们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信息商品的一些特殊性质,如非消耗性、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等,使不同用户对同一信息商品的价值可能存在很大分歧,从而使得信息商品的价格往往难以确定,同时各个单位对自己的信息商品的定价方式也各有不同。究竟如何对信息商品进行定价,才能最佳体现其价值,并给本单位带来最大效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微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在我国就占领了近90%的市场。微软之所以如此,除了其产品质量高以外,

其灵活的定价策略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1)Windows NT的定价

Windows NT是我们所熟知的操作系统。微软在为Windows NT定价时,对其提供了Windows NT工作站和Window NT服务器两种版本。前者售价260美元,后者售价根据配置不同在730美元到1080美元之间波动。两者售价差别这么大的原因,是因为NT工作站运行网络服务器时只能同时接受10个话路;而服务器版本则可以接受任何数量的话路。

(2)Office的定价

微软的Office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获取了办公室市场大约90%的份额。Office中包含一个文字处理程序(Microsoft Word)、一个电子表格(Microsoft Excel)、一个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和一个演示工具(Microsoft FrontPage)。微软将这四个产品捆绑在一起出售。

(3)IE浏览器是免费的

微软曾在互联网上免费派发Internet Explorer,而且还向原始设备制造商和ISP付钱,使其将IE设为“默认”浏览器。

(4)Office的群体定价

微软最近的Office XP价格显示,一般的普通售价为399美元,对企业售价为499美元,而对高校教授和科研工作者售价仅为149美元。

微软采用以上定价策略,究其深层原因,是由于它充分利用了信息商品的一些独有特性。

第一,利用了信息商品的外部效应特性。与物质商品不同,信息商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一部分人的使用,会对另一部分人产生影响,促使另一部分人使用。这种外部效应会促成产生正反馈,即成功产生更大的成功。所以,运用恰当的定价方式,对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十分重要。

第二,利用了信息商品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性。在信息商品生产出来前,需要做大量的投入,而当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再生产一份该商品的成本却趋近于0。正是由于信息商品具有这种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微软才能大量地免费派发其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一般来讲,消费者对于免费使用的产品都不会太排斥。当消费者免费体验到了该产品的好处,微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便自然提升了;一旦微软的整体形象树立后,消费者往往也会爱屋及乌,倾向于信任微软的其他产品。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容易产生垄断的现象。

第三,利用了信息商品的匹配特性。信息商品常常要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硬件间的相互匹配,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方面的匹配,应用程序与其升级版本之间的匹配等。考虑到这种匹配性,用户在面临新的但不兼容的信息商品的选择时,往往使用原有的信息商品。Office捆绑销售的成功,就与信息商品的匹配特性有很大联系。

第四,利用了信息商品的高科技属性。由于这种特性,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已掌握的信息商品。Windows NT 工作站和Windows NT服务器的价格相差甚远,而事实上,O’Reilly软件公司经过科学分析后指出,这两种操作系统本质上是一样的,核心程序只有很小的改动。一般用户由于专业知识有欠缺,只好购买较熟悉的信息产品。

第五,利用了信息商品的体验性特性。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信息商品有不同的体验,对其价值的判断也不尽相同。微软Office群体软件就是根据用户的不同消费心理和承受能力制定了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最大利润。

8. 信息商品市场的案例

北京和君创业咨询公司的成功

北京和君创业咨询公司成立于2000年,擅长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医药等技术领域。该公司主要是为技术买房提供投融资服务。2003年该公司受北汽福田公司的委托,寻求汽车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帮助与其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引进国际汽车制造行业的先进技术,共同打造中国重卡市场。该公司通过公司调研,项目论证,帮助北汽福田策划融资方案,实现了它与德国奔驰汽车工资的合资,成功的引进了重卡汽车的生产技术,该项目的成功运作没年为北京带来20亿的税收。近几年,该公司帮助深圳灵顿高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沃土等17家企业完成了17个技术转移服务项目,交易合同额33.49亿,实现交易额7540万元,服务收入205万元。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信息商品市场加以理解。

1)科学技术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

北京和君创业咨询公司的经营商品以技术、策划为主,该公司在深入了解技术买方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市场调研,帮助企业筛选出合适的技术和项目,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模式帮助企业购买技术,帮助实现技术转移。而该交易就是以北汽福田为客户、以先进技术为商品进行流通、交换。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信息商品市场划分为一、二、三次信息商品市场,而该案例中的信息商品可以归类为科学技术,故可划分为一次信息商品市场,同时优势产品型商品市场。

2)科学技术信息商品市场的特点及其功能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和君创业咨询公司的工作任务具有总结性和预见性。它体现了信息商品市场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和君公司需要深入了解北汽福田公司的现状、实力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该公司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积极的调查、分析、研究世界重卡车型的相关资料,做出相关可行报告,最终向福田公司提出可靠方案。同时,该公司提供的价值信息区别于普通商品,按照生产—销售的模式,而是确定客户—生产信息的模式,这是信息商品市场的又一特点。

和君创业咨询公司在自身盈利的同时,还创造了许多社会价值。宏观上讲,引进外资、为国家创税收;从局部看,和君公司通过自身对信息的搜集、分析、加工,加速了福田公司与奔驰公司的合作化进程、缩短了双方寻找新契机的时间,帮助双方发现自身劣势、对方优势,降低了双方的投资风险,为双方的生产提供了指导意见,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部分影响和君创业公司的运行机制

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共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万多个,从业人员约110余万人,其中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发展到85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服务企业6万家。2002年期间通过各种中介服务使企业增加销售额310多亿元、增加利税32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23万多人。

尽管我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种类繁多,数量却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但真正系统地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的大公司和名牌机构并不多。案例中的和君创业咨询公司的经营特点,从我国的同类行业相比,恰恰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加上本身地处北京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商品”的价格相对颇高。

根据经济学知识,即便是垄断型大大型企业同样也存在竞争的考验,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外在动力。北汽福田公司在选择代理公司的时候,必定会全面的考虑哪家中介公司会给其带来最好的信息,也就体现了竞争机制可以促进物质利益原则。

4)科技信息市场的发展方向

从案例中,不难发现科学技术中介在国家和地区创新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产业及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此类中介的发展,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促进共性技术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以有限的资金加速支持产业技术进步,提高资金使用率,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瓶颈,实现技术追赶和技术跨越,缩短技术差距,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9. 信息资源配置与评价的案例

某汽车制品公司信息资源配置评价

某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是由美国和国内一汽汽车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投资额为4500万美元,两方投资比例6∶4,公司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员工210人。该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是为一汽——大众配套生产轿车结构部件的专业厂,生产能力为每年165000套。公司集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随着对汽车市场的不断开拓,生产规模及产品品种将逐步扩大。

该公司为了更客观、准确地认识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迫切地想了解自身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方面达到的水平和效率。据此,在对该公司进行详尽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依据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对该公司的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评。具体测评过程如下:首先,通过调研,取得该公司的各项指标实际数值。

在具体测算过程中,我们拟定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计算,必须要根据需要或实际情况取所属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作为满意值,也可以确定一个标杆企业,将其对应指标取值作为满意值;同时选定所属行业的最低水平,或者根据需要选择最不可以接受的数值作为不允许值(也称最差值),如表2所示。

表2 某公司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指标的分值

其次,按下面公式将各评价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即给各指标打分,其公式为:

6040)()()(+?--=s i h i s i i i x x x x a

其中,i a 为第i 个指标得分,i x 为第i 个指标的实际数值,)

(h i

x 为第i 个指标的满意值,)(s i x 为第i 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或可取的最差值)。当i x =)(s i x 时,只能得60分,即指标最低得分为60分。当i x =)(h i x 时,

可得满分100分。这样经过测算后,该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各个评价指标得分见表9.5。

第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值i p 。

各个指标对总指标的贡献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必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的测算结果才能科学合理。我们采用的是专家意见法,即根据该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调查表,聘请若干专家,请他们提出各指标重要程度意见,经多次循环直至大多数专家意见比较一致为止(指标越重要,其权值越大)。最后确定的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

最后,按照公式

)

(

2

1

2

12

1

n n

p

p

p P

n

P

P a

a

a

A+

+

+

=

,计算总功效系数。由于我们的测评体系具有两层指

标,所以需要分别测算两次功效系数。

第一步,需要对每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k

A=85.92

t

A=78.96

l

A=80.79

h

A=66.32

第二步,需要将上述数值作为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重新带入公式中,计算出最后的总功效系数A

A=80.23

我们将评价结果分成三个等级:

一级表示评价主体在同类主体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分值范围:85~100分之间;

二级表示评价主体在同类主体中处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70~85;

三级表示评价主体在同类主体中的比较优势较差,分值范围:60~70。

按照评分结果来看,总体上该公司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从各个二级指标的测算结果来看,该公司在信息资源开发效率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优势较大,发展水平较高;而在信息资源的投入效率与信息资源配置的环境协调度方面还有些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10. 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的案例

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新的生产力形式,也是信息时代生产力在经济生产中的具体体现。现代经济活动的基本模式已不再是简单、直接的生产活动和外化为实物的交易活动,相当数量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决策活动都是在信息的交换中间接地影响于现实的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的。据估计,当前全球经济活动中基于信息的占有和直接的信息交流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由20世纪初期的不足15%上升为50%左右,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从直接的生产到间接的政府对社会生活的管理都利用现代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传送着指挥令。可以说,在现代经济活动中,

信息的掌握已成为实现市场竞争胜利的最关键因素。从全球经济竞争的整体状况分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最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掌握了现代生产发展水平上最核心的因素——信息和知识。电子商务已经不再是简单关于商务活动的信息流,而是新质态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的一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

就一般的定义来说,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与通讯网络基础上,利用电子工具实现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的全过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具有突出的生产力特征,符合生产力实体性构成要素的基本标准:(1)商务和政务活动所依赖的是电子工具,即计算机和网络。这是生产力实体性因素中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数字化的商品及信息,计算机化的各种数据资料的采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

(3)电子工具的使用需要掌握了信息科学技术的现代劳动者;而商务活动进一步要求把握商务运行规律和规则的劳动者。电子商务对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需求是:掌握了信息科学技术和商务规律的智能性劳动者。从电子商务生产力构成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涵着厚重的信息色彩——掌握了信息科学技术的劳动者、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物化的计算机和网络、劳动对象是渗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数字化商品等。从电子商务具有一般信息生产力的特征进一步论证其生产力本性:如前所述,信息生产力具有虚拟性、信息扩散快速性及渗透性特征。

①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一改传统商务的完全实体性运作,以虚拟为其最显著的特点。以Internet为基础和平台的商务活动,其活动的主体(生产者、消费者)的存在方式是在网络基础上的数字化虚拟存在。虚拟主体进行交易活动的电子市场与传统商务活动的市场相比较其结构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从实体空间市场到虚拟空间市场,从纸介质货币到电子货币,从普通实体性服务到网络增值性服务,交易对象从实体性商品到数字化虚拟商品(特别是电子化的书籍、刊物及音像制品等)。

②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快速性。Internet的商务基础,使商务信息的扩散和传递具有光速特征。或者说,电子化信息的基本特点,就是商务信息获取的全面、快速和及时。

③电子商务实体性构成因素中渗透着信息科学技术。这一渗透性特征,使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较所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信息获取的全面快速;无纸贸易的成本减少;物质配送的优化;以Internet 为基础的国内国际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形成等等,从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价值性凸现的经济事务活动。

11. 信息系统的经济评价的案例

MIS成本费用的测算

《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

《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经济学 课程学分:4 学期学时:40 课程性质:知识类课程 课程定位: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 适用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开课部门: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经济系 一、课程概述及意义 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是经济理论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它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信息分别作为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在社会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及客观规律(包括信息资源配置、信息的成本和价格、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等)。信息经济学以“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为前提,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提高企业效率。 学习信息经济学,使学生建立一种“信息产生效率”的观念,同时,认识到信息的制造和传播需要各种类型的企业共同参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理解自身专业在社会中的分工,能够为更好的理解学科专业的由来以及学好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 三、教学内容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学科分工中不仅有其专司领域,基本理念还能够作为一种思想渗透到其他学科,为解释社会现象提供一种经济学视角。因此,信息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四、教学方法 1.案例导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 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鉴于学生理解习惯的不同,理论知识一般采取概念导入、图形辅助、推倒论证、案例导学的四步教学,其中,案例导学是关键,理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并解释社会现象,而不单纯是从技术角度掌握理论分析的方法,因此,课堂上大量案例导入,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灵活运用理论。 2.分组自学。第三部分的知识,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这部分的 教学方法是学生分组自学,课下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准备课件,上课时分小组进行课件展示,学生给学生讲课,教师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课程作业展示的作业向着教学需要的方向。 五、参考书目 1. 第一参考书:《信息经济学(第二版)》,乌家陪等编著,高等教育

《信息经济学》试题资料

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 3、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 4、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 5、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 6、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我怎样是某人为我做事) 7、在博弈的诸要素中能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其目的是通过选择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水平的要素属于(局中人) 8、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属于(私人)信息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7、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8、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9、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0、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1、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 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 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 (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 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 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 先考虑A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的战略,找出A的最优战略,在 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的最优策略。在 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 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 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掌握信息多、处 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 为委托人。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也 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 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 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a*)=1 a*是代理成本 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 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 效用的行为。

(完整版)刑法分则复习资料汇总

刑法分则复习资料汇总注意: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已满161 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犯故意杀人、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周岁的人不犯16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14周岁的人,3、不满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1.罪状和法定刑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罪行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则罪行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中的种类和幅度 2.分裂国家罪概念和特征 概念:指抗拒中央统一领导,割据一方或制造民族

矛盾,破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行为。 特征: 1犯罪客体:国家安全-国家的统一。○2犯罪客观方面:具有有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故意○3.间谍罪概念、特征 概念: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 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参加间谍

○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参加间谍组织,成为间谍组织的成员,充当间谍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2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3、3○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 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法人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4.投放危险物质罪概念、特征 概念: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尔雅满分答案

18.1案例讨论(一):拍卖与国有资产流失 1 关于拍卖与国有资产流失,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如果信息不对称,就不存在企业的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B、拍卖能够避免国有资产转让中的资产流失 C、国有企业即使不转制,也存在资产流失现象 D、国有企业如果不转制,就不会发生资产流失 正确答案:C 2 赢者之咒指的是参加私有价值拍卖,最后赢得拍卖的人往往是亏的。()正确答案:× 3 国有资产流失的真正原因是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正确答案:√ 18.2案例讨论(二):中央地方治理模式:GDP锦标赛 1 以下哪些现象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无关?() A、热衷于招商引资,忽视对劳动者的保护 B、落后地区引进了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业 C、零地价转让非农业用地 D、让企业进行名义众多的摊派 正确答案:D 2 大国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劣势在于信息不对称,各地发展具有异质性。()正确答案:√ 18.3案例讨论(三):教师的激励 1 美国高校所推行的终身教职制度的目的不包括?() A、保证学术自由 B、让决策者大胆引进最优秀的新人 C、为研究者建立稳定的科研环境,使他们能够从事不确定性较强的研究 D、让研究者发表更多数量的论文

正确答案:D 2 信息对政治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1.1为什么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一):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 1 从经济学角度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为了保护耕地,必须限制土地农转非指标的跨地区转移。 B、让农民工子弟在城市接受教育,对城市人口没有好处,只会牺牲城市人口的利益。 C、为了促进公平而实施的政策也可以同时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 D、用政策手段使区域内的小企业离开,政府就能够促成本地的产业升级。 正确答案:C 2 关于市场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市场机制允许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B、市场机制允许市场主体自发的进行交易 C、当市场机制受到政策限制时,帕累托改进可能会没有效率 D、帕累托效率只能存在于市场竞争机制中 正确答案:D 3 效率与公平是不可兼顾的。() 正确答案:× 4 帕累托改进的政策往往是可行的。() 正确答案:√ 1.2为什么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二):经济学原理与人生智慧 1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们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往往是因为()。 A、面临各种无法突破的约束 B、总是做出不正确的选择 C、有时过于注重长远的利益 D、过于情绪化 正确答案:A 得分:20.0分 2 关于最优化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优化原理指的是在既定的约束下,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B、往往可供选择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最遵循优化原理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的进程的博弈。(参与者不能够完全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也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 2、 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 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的博弈。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 3、一致预测性: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一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所有博弈方都不会利用该预测或者这种预测能力选择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策略,即没有哪个博弈方有偏离这个预测结果的愿望,因此预测结果会成为博弈的最终结果。 4、纳什均衡:在博弈 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 中,任一博弈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 的最佳对策,也即 对任意 都成立,则称 为 的一个纳什均衡。 5、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6、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有明显的,也有隐蔽的,且代理人—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7、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设原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 ,那么在该博弈的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得益的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极限的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 8、 9、最优反应动态: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小群体成员的反复博弈。 10、复制动态:学习速度很慢的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 11、一个策略组合和相应的判断满足下列4个要求,称为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的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的“判断”。对非单节点信息集,一个“判断”就是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各个节点可能性的概率分布,对单节点信息集,则可理解为“判断达到该节点的概率为1” 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的“判断”, 他们的策略必须是“序列理性”的。即在各个信息集,给定轮到选择博弈方的判断和其他博弈方的“后续策略”,该博弈方的行为及以后阶段的“后续策略”,必须使自己的得益或期望得益最大。此处所谓“后续策略”即相应的博弈方在所 ),,(),(1),,(),,(理无限次重复限次重复博1 1n i i n i n x x G i e x G x x G e e G 均得益为什均衡,各博弈方的平完美纳中一定存在一个子博弈 次重复博弈,那么无限足够接近都成立,而对任意博弈方 果的任意可实现得益。如表示用的纳什均衡的得益,记的静态博弈。用是一个完全信息:设δδ∞>},;,{11n n u u S S G =),(* *n i s s ),...,,(**1*1*n i i i s s s s +- ),...,,,(),...,,,(**1*1***1**1*n i ij i i i n i i i i i s s s s s u s s s s s u +-+-≥ ),(* *n i s s G i j i S s ∈

刑法试题及复习资料

刑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刑法是指( B ) A.单行刑法 B.刑法典 C.附属刑法 D.实质刑法 2.概括地说,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C ) A.惩罚犯罪 B.打击敌人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3.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 C ) A.三权分立学说 B.心理强制学说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自然法思想 4.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A ) A.属于自然人犯罪 B.属于单位犯罪 C.自然人和单位成立共犯 D.适用双罚制 根据该特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形: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单位实施犯罪的,按个人犯罪处理。 (2)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处理。 (3)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按个人犯罪处理。 (4)刑法393条,单位行贿后利益由个人私分的,按个人犯罪处理。 (5)涉嫌犯罪的单位在审判之前或过程中被依法撤销、宣告破产等原因不复存在的,追究直接责任者责任。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任何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一定不是既遂的结果),

应当减轻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 D ) A.减轻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属丁处断的一罪的是( B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法定的一罪(数行为法定为一罪):惯犯、结合犯; 处断的一罪(数行为处断为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8.在我国刑法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的是( C ) A.拘留 B.罚金 C.管制 D.劳动教养 9.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驱逐出境是( D ) A.强迫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B.请求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C.强迫犯罪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D.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l0.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人( D ) A.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B.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C.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D.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及其所知道的 他人罪行的行为 11.我国刑法规定的叛逃罪的主体是( D ) A.一般主体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 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劫持航空器罪的行为对象是( B )

信息经济学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和简答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对称信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义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和概率分布 7、公共产品:指能够在消费互相独立的利益主体之间棉纺地直接转让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在总体上是针对全体或部分效益主体而存在的 8、信息价格: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的信息价值 9、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10、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11、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12、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3、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4、同质信息:是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经济结构的信息 15、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16、英式拍卖:(价格形式上拍卖),又称增价拍卖,它是指拍卖价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 三、简答题 1、简述信号发送一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哪些? 答:首先,假设高生产力组所需要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其次,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在均衡情况下工资等于(预期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语气利润为零。需xuihoujiaoyu 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并不影响生产力。 2、简述信息的经济作用 答:信息的首要经济功能就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信息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估计或确定经济关系。信息的第三个作用体现在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3、简述实证研究的分析思路 答: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大量的观察、实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目录 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2) 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 4.试比较分析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异同。 (4) 5.举例分析信息运行的两大基本模式。 (4) 6.运用博弈论的基本范畴,分析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4) 7.何为信息成本?运用肯尼思.阿罗的理论方法,总结信息成本的主要特征。 (6) 8.借鉴斯蒂格勒信息搜寻的理论方法,分析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信息搜寻现象。 (6) 9.何为信息租?举例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息寻租现象。 (7) 10.如何客观地评价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7) 11.何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举例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 (9) 12.根据斯蒂格利茨的观点,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13.应用A. M. Spense 的市场信号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10) 14.“维克瑞拍卖”的设计原理及其评价。 (11) 15.应用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分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其走向。 (11) 16.何为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2)

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超越农业经济的直接经济。——网络营销、虚拟办公 (2)提供更多的非物质产品。——咨询服务、互联网金融 (3)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成为社会的核心技术。——数据库的经济效益 (4)知识与资本并重,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方正将知识转换成财富 (5)从事信息活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规模经济)。——咨询行业的服务人数增加。 (6)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增加。——信息产业化,百度等互联网公司 (7)非价格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知识比掌握财富更重要 (8)企业关注人们的注意力,形成注意力经济理念。——多种信息渠道进行广告宣传 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范式指科学家集团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信息范式指构成信息科学的基础。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科学。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范围: (1)宏观信息经济学 ——马克卢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问题。 ——波拉特,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 (2)微观信息经济学 ——奈特,拉开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是微观信息经济学大发展时期:哈耶克和鲍莫尔的不完全信息思想;斯蒂格利茨对信息价值及其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研究;维克瑞等人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等,形成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 例1、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管理角度 例2、成本控制的相关信息:经济角度 共同点:信息范式+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 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1)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从信息数量分布角度考察信息状态。 定义:对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与所掌握的信息数量相等,此时处于完全信息状态。反之,如果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少于所需信息,则此时为不完全信息状态。 基本观点: 1.完全信息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古典经济学的构建基础。 2.现实生活通常是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 3.后来的经济学家提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学理论。例如,W.J. Baumol : “在市场活动中,每个经济成员所拥有的信息不会是完全的,而是不完全的。” 以项目投资为例:相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决定着投资决策。 通常需要了解如下信息: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犯罪概念是 A、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B、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C、划分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标准 D、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犯罪客体是 A、犯罪行为侵犯的物 B、犯罪行为侵犯的人 C、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D、犯罪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3、李四带邻居家七岁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小孩致其在河里溺水死亡。李四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不作为的义务是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C、职务、职责所产生的义务 D、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4、对单位犯罪 A、以单罚制为原则,以双罚制为例外 B、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 C、一律实行双罚制 D、一律实行单罚制 5、王五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在吃饭时,突然其三岁幼子抢着要母亲饭吃,王五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王五对其子的死亡,主观方面属于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6、无认识的罪过形式是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棒打伤了张三。王五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8、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刑法因果关系 B、危害结果 C、犯罪目的 D、危害行为 9、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禁闭于室内数十日,待乙女无力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行为属于 A、结合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10、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 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十四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理 11、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2、———— A、 B、 C、 D、 13、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 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 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5、信息理论的定义 可以近似地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定义至少说明了一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定义反映了信息发生的基础与过程 (2)定义揭示了信息价值的基础所在 (3)定义揭示了信息与经济知识增长之间的关系 (4)定义表明,信息具有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 (5)定义说明了知识差在传递过程中必然存在绝对的损失(噪音、信息失真或误差)。 6、经济信息基本形式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 7、完全信息 就是市场参与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完全市场 是指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具有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完全市场假设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假设。显然,完全市场假设中的信息不可能成为商品,也没有市场价格,同时,信息在市场参加者之中不受任何形式阻滞而广泛及时地传播,使每个市场参加者都能同时接收到同样信息。9、不完全信息 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部分知识。(部分程度因市场参加者的不同而不同),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具有经济现实性,因为,在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是需要花费成本代价的,并且市场通讯系统总是存在一定局限的,市场参加者也会施放市场噪声。因而市场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价格机制因此可能失灵。 10、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我们可以将市场知识划分为公共知识(或公共信息)与个别知识(或私人信息)两种形式。 11、公共知识 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的相关信息。市场公共信息的无度增加将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 12、私人信息,又称为私有信息或个别知识,它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13、对称信息 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对称的理解有时要求是反复和多重的,例如:你知道你妻子不知道你知道她知道你有外遇吗? 14、对称信息环境可分为三类 一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即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二是

信息经济学复习重点

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发表,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61年,乔治?施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从信息搜寻的角度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基础。 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这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信息经济学著作,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进入到发展阶段。 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尤里·波拉特完成了《信息经济》9卷本的内部报告,第一次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并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是由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是由政府和非信息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波拉特还用投入产出技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与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该方法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 博弈论是方法论导向的,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博弈论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可能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的契约安排。从这个角度而言,博弈论是实证的,而信息经济学是规范的。 简答题: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八大基础理论: 1)1970 年阿克洛夫创立的拧檬理论; 2)1971 年赫什雷弗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 3)1972 年马尔萨克和拉德纳完善的“团队的经济理论”; 4)1973 年斯彭斯建立的信号理论; 5)1976 年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提出的“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 6)1976 年莫里斯发展的“委托-代理人”理论; 7)1977 年施蒂格勒的“搜寻”理论; 8)马尔萨克的“信息系统选择”理论。 机制设计是一个三阶段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一阶段:委托人设计机制,即博弈规则,代理人根据规则发出信号(message),实现的信号决定配置结果(allocation); 第二阶段:代理人同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委托人设计的机制; 第三阶段:接受机制的代理人根据机制的规定进行博弈。 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的五种不同类型的模型 逆向选择:在鉴定交易契约前,进行市场交易的一方可能因为占据信息优势,做出对自己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的事情,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这一市场的萎缩。 信号传递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测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 信息甄别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选择行动。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契约后,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而且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自然选择状态;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本身状态。

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案例 自行车被盗之谜 1998年,美国某州立大学校园内的自行车被盗率为10%。一伙学生企业家经调查发现校园里无自行车保险业务。经过经心核算,他们推出了一项保险金额100美元、保险费15美元的自行车盗险计划。当年卖出了100张保险单,保险金收人为1500美元。若按10%的概率赔付,全部赔偿费应为1000美元,所以毛利润应为500美元。但结果却使他们大失所望:1999年底,前来领取保险赔偿费的有20人,学生企业亏损了500美元。 此谜的关键在于他们事先没有认识到自行车保险触发的“隐藏行为”及其“道德风险”。当学生们买了自行车保险后,他们再也不象无保险时那样经心看管自行车。这种“隐藏行为”使得自行车被盗率由10%增加到20%,这是这伙年青的企业家始料所不及的。 2. 信息不对称博弈的案例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以及华容道 如果我们用博弈论的眼光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完全是一部记载着许多博弈案例的著作。当然,罗贯中不可能用“博弈”一词。如果我们用一词来概括《三国演义》,这个词就是“计”。计,即计策或策略也。用计,即用策略赢对方。用计算敌,不仅要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策,而且要算准对方用什么计策,这不就是博弈?现在让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空城计博弈。 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杀来。孔明传令众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收城铺。打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自飞马上远远望之,见诸葛亮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司马懿顿然怀疑其中有诈,立即叫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急速退去。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孔明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诸葛亮说,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我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去,必为之所擒。

信息经济学自考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填空题: 1、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从产生信息的客观对彖和接收信息的认识主体來划分,可分为 (自在信息、积存信息和自为信息)。按信息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医疗保健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按信息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倍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按信息的数量划分,可分为(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按信息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等)。2、信息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信息,这里的社会信息是指产生于人类社会并在人类社会中交流传递的信息,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科 技信息、政治信息等等)。作为信息经济分析的对彖,(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尤其是技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两类社会信息。 3、信息经济学从研究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结果出发,将信息衣述为“传递中的知识差”。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知识差是(存在于信 息源与用户Z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4、不完全信息理论主耍着眼丁-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索,而不是信息或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用(不完全信息代替完全信息、不完备 信息代替完备信息、非对称信息代替对称信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不完全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搜寻和信息成木、非对称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设计、私有信息与资源配置和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行为模式、信息与经济纽织理论、新福利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噪声对竞争均衡和垄断的影响等)方面。 5、 "信息经济学” 一词,起源于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 ?马尔萨克发表的《评信息经济学》一文。1961年,G ?斯蒂格勒发表了题为《信 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使信息经济学作为新兴学科进入了科学的殿堂,也标志看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牛。 6、不完全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和主体,是经济学家的战场。 7、最优信息系统是价值与费用Z差最人的信息系统,而信息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评价和选择最优信息系统。 8、按狭义理解,信息经济学的基木领域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学。按广义理解,可以把所有与信息转换冇关的经济研究都看做信息经济学。问答 1、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信息过程? A、信息活动包含了与经济学研究对象相同的过程、媒介、服务和利用: B、信息活动也有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从而需要研究成木、定价和资源配置; C、信息过程必须进行控制和管理才能达到目标; D、信息活动也需要进行成本效益比较才能保证其合理性。这些问题只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才能解决。 2、不完全信息理论的内容 不完全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是信息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不完全信息理论主要若眼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索,而不是信息或信息活?动屮的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用不完全信息代替完全信息、不完备信息代替完备信息、菲对称信息代替对称信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不完全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搜寻利信息成本、非对称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设计、私冇信息与资源配置和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行为模式、信息与经济组织理论、新福利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噪声对竞争均衡和垄断的影响等方而。 3、信息经济学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对彖:木书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來加以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JS信息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信息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冇关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影响信息活动和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信息作为生产要素的特征、功能以及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条件和作用规律;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的特征与规律。 木书在讨论一般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着眼于信息活动及其管理的经济规律,主要对信息产业、信息资源、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不确定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电子商务、信息效益等进行经济分析 内容:A、信息与信息活动的经济研究(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信息与信息活动的经济条件,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分配与利用,信息经济效益评价);B、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研究(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结构与规模,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条件);C、经济活动的信息因素研究(信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作用与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要素问题);D、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研究(信息科学原理融入经济学的问题,信息一经济新方法体系的建立)。 4、简述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A、信息对经济决策的作用。人类的经济行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为在信息不充分、不完备、不对称的经济环境小所获取所需信息,以保障经济决策的顺利进行,就需耍研究信息与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机制、作用条件、作用范围以及与Z相关联的信息成本、信息价格、信息流通、信息消费、信息收益和分配等方而的问题。 B、信息是现代经济的巫耍资源和投入耍索。信息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和牛产耍素,在I比界物质资源短缺、能源枯渴、坏境污染、人口膨

经济学原理二复习资料全

《经济学原理(二)》期末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信息:请到导学资料下载区,下载《经济学原理参考教材》、《经济学原理》讲稿》。 第21章选择题 1.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C 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2.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B A.7-11便利店的汽油和快客便利店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百城淡啤酒和库尔斯淡啤酒。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B 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编辑无差异率。 4.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 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5.如果收入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线将C 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第21章判断题 1.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错 2.当在一个用每条轴表示一种物品量的图上作图时,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负的)的直线。错 3.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想换出去的物品多,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换另一种物品。对 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对 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对 第22章选择题 1.约翰的汽车需要修理,因此,约翰决定卖掉这辆破车,以避免修理费。由于不知道有问题,苏珊买了这辆车。这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A A.逆向选择。 B.道德危险。 C.效率工资。 D.隐蔽行为。 2.朱迪想避免买一辆次品车。在她购车之前,她把她想买的车给她的机械师。这称为D A.道德危险。 B.逆向选择。 C.发信号。 D.筛选。 3.克里斯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外出推销员。在这种就业关系中,克里斯是B A.委托人。 B.代理人。 C.发信号者。 D.筛选者。 4.为了使信号有效,以下哪一种关于用来透露私人信息的信号的说法是正确的?B A.它对有信息一方应该是免费的。 B.它对有信息一方应该是有代价的,但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一方是低成本的。

刑法总则案例资料

刑法总则案例分析 1、2001年至2003年,汝州市蟒川乡34岁的何某在该乡某矿 打工期间,与现年53岁的矿主任某关系暖昧。2003年年 底,蟒川乡王岭村宋某、宋某某主动和任某联系,问任某是否有仇人,称可以找人替任某收拾仇人,条件是让任某出点钱,任某称等等再说。2004年3月份,宋某找到任某再提此事,任某授意让宋某找人收拾何某丈夫兰某。 2004年4月份,任某将通过何某了解到其夫兰某在某厂上班、住宿的情况,电话告知宋某,宋某、宋某某到某厂察看兰某的住宿情况,因人多二人感到无法下手,宋某某便提出用汽油倒在兰某住室门 上烧兰某。2004年4月30日凌晨,宋某、 宋某某购买汽油后到兰某所在厂,将汽油泼到兰某住室的门上,点燃后逃离。兰某见房门着火后呼救,同院住宿的董某某等人将火扑灭,兰某被烧伤(轻微伤)。任某得知兰某未受到足够的伤害,即电话告诉宋五朝,宋答应再找人收拾兰某。2004 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宋某又先后纠集宋某某、陈某某、喻某某 (均另案处理)数次到汝州市蟒川乡,预谋伤害兰某,到兰某回家的 路上拦截,但因未找到兰某而未能得逞,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2、被告人白俊龙承包了5亩责任田,为了多收入而种 上了西瓜,但由于獾子糟蹋西瓜秧苗,为保护西瓜秧苗 不受损害,先后采用投放农药、设置栅栏等手段进行预防。2004年5月下旬,被告人白俊龙为防獾子,将拌有 “ 3911”(钾拌磷)农药的三枚鸡蛋投放在自家的西瓜地里。2004年5月26日13时许,安家楼村10组村民刘桂华带着其子韩某(4周岁)到与白俊龙相邻的地里拔苗时,韩某到白俊龙的西瓜地里玩耍,误食拌有农药的鸡蛋后死亡。白俊龙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白俊龙将拌有农药的鸡蛋投放在西瓜地 里,其主观目的是为了毒死损害西瓜苗的小动物,而绝不是为了药死 人;对可能会造成有人误食的后果,其虽然已经预见,但其认为,将 鸡蛋投放在西瓜地里,是不会有人捡食的,造成韩某误食死亡的后 果,是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因此,被告人白俊龙的行为是过失投放 危险物质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白俊龙将拌有农药的鸡蛋撒入自家瓜 地,其主观故意为毒死损害瓜苗的小动物。白俊龙属于过于自信,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