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_美学化_文化_视觉转向_的一种解读_周宪

日常生活的_美学化_文化_视觉转向_的一种解读_周宪
日常生活的_美学化_文化_视觉转向_的一种解读_周宪

(5哲学研究62001年第10期)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0

)))文化/视觉转向0的一种解读

周宪

在古典文化中,美学或艺术往往被视为少数有教养的阶层所拥有的特权。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才有闲情逸志和趣味去舞文弄墨,赏画观景;西方亦然,贵族订购艺术家的作品装点自己的豪宅和庭院。所谓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资格、标志和地位。拥有艺术趣味和审美品格的人并不是黎民百姓。当然,老百姓自有民间文化消遣。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演进,艺术似乎逐渐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0而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美化生活成为一个日益民主的文化的标志。

其实,审美的生存方式早就被哲学家们理想化地讨论过,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都主张艺术不应只限于少数人和特定的场所(博物馆和音乐厅),而应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至海德格尔,亮出/诗意栖居0的旗帜,提出了在一个日益官僚化和工具理性化的世界中如何生存的问题;当代哲人福柯,更是主张一种生存的策略,以及/审美的生存0。然而,在那些主张精英和先锋的现代主义艺术家那里,艺术的阳春白雪不得不退守象牙塔,隔离了大众和日常生活。所以奥尔特加断言,现代主义艺术乃是社会的/催化剂0,它把社会区分为少数理解和赞赏它的人,以及绝大多数不理解也不欣赏它的/大众0。(Ortega,p1660)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吞噬了高雅文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变得难以辨别。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景观,正像杰姆逊所描述的那样:

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0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1986年,第147-148页)

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0、/后工业社会0或/后现代社会0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

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0已经崛起。其显著的特征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美化,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倘使说在传统文化中,我们的视觉对象还保留着较多的自然形象或粗糙的视觉景观的话,那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都市化浪潮正在被人局限在愈加人为化的视觉情境之中。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居家装饰到形象设计,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人为化的视觉环境造就了新的视觉生态。较之于我们的前辈,我们越发地感受和追求视觉的快感,也越发地体验到外观的视觉美化成为主流。虽然说中国已进入后现代尚存疑问,但小康文化的这种视觉转向亦非常明显。这是不是马克思如下看法的实现:/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0(第50-51页)?假如是的话,能否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日常生活的美学化阶段?这个阶段和艺术与生活保持距离的文化是否有本质的不同?

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0可作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视觉转向0意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或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从语言和形象的二分来看,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语言乃逻各斯,就是理性,而视觉则更趋向于感性。恰如利奥塔和拉什所做的区分,语言或话语中心的文化实乃现实原则制约,而形象或影像中心的文化则倾向于欲望原则。拉什写道:

话语的文化意味着:(1)认为词语比想象具有优先性;(2)注重文化对象的形式特质;(3)宣传理性主义的文化观;(4)赋予文本以极端的重要性;(5)是一种自我而非本我的感性;(6)通过观众和文化对象的距离来运作。而/形象的0文化则相反:(1)视觉的而非词语的感性;(2)贬低形式主义,将来自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的能指并置起来;(3)反对理性主义的或/教化的0文化观;(4)不去询问文化文本表达了什么,而是询问它做了什么;(5)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原初过程扩张进文化领域;(6)通过观众沉浸其中来运作,即借助于一种将人们的欲望相对说来无中介地进入文化对象的运作。(Lash,p1174)

所谓话语的文化,以及语言中心的文化,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说,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属于精神分析的继发过程,受制于现实原则;所谓形象的文化,乃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和精神分析的原初过程和欲望原则更为接近。

那么,视觉转向的出现究竟有什么值得深究的意义呢?它对于我们理解文化发展演变的当代现象以及它本身的内在逻辑有何启示呢?

显然,在文化/视觉转向0中,图像性因素彰显出来,甚至凌越于语言之上,获得某种优势或/霸权0。影视对文学的侵蚀就是一例。当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改变成电影和电视剧时,看电影(电视)的诱惑显然超越了文字阅读的乐趣。只要看看电视在当代中国人的日

常生活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便可理解为何这是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三种较有影响的日常生活/美学化0理论,通过不同范式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视觉转向0的复杂意义。

最早提出日常生活美学化观念的也许是德国当代哲学家威尔什(Wolfgang Welsch)。他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日常生活美学化与文化的视觉转向的关系。当代社会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美学转向0或/转向美学0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塑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又改变了人们对这个现实的理解,它具体呈现为生活的美学化和认识论的美学化两个层面。

生活的美学化首先反映在/表层的美学化0:从购物中心到咖啡馆,从办公室到居家生活,物质层面的装饰和美化成为普遍潮流,旨在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活力,而这一切又是服务于人的/体验需求0。威尔什以三个概念来加以概括)))/装饰,活力,体验0。这正是本雅明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情形:文化正在从传统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一切都倾向于展示,外观的美成为普遍追求。(1993年)这种情形60年代在德波那里则表述为从/占有0向/炫示0的转变,外观成为视觉快感追求的目标。(Debord)威尔什引用了两句流行语来描述:/更美地生活是昨天的格言;今天则是更美地生活、购物、交往和休息。0 (Welsch,p1119)视觉于是成为一个欲望的象征。表层的美学化正在把我们的现实世界变成为一个/体验的世界0,其本质乃是满足那种与我们形式感相一致的要求一个更美现实的/本原需求0。通过文化产业和娱乐业逻辑和法则的广泛运用,体验与娱乐成为当前文化的主导倾向,闲暇和体验的社会所需要的是不断扩张的节庆和热闹,而这一文化最为显著的审美价值就是没有后果的愉悦、乐趣和欢快。这一切均体现为/城市的美学化0,它与体验概念密切相关,而体验则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威尔什看来,当代社会是一个/体验的社会0(舒尔茨语)。所谓体验,并不是指对某种永恒不变的深刻之物的体味和意会。/体验实际上并不是体验。确切地说,它们是老套和单调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迅速地寻找另外的体验,进而从一种失望逃入另一种失望的原因所在。0(Ibid1,p1136)威尔什的这种看法,与贝尔所说的现代人追求/新奇和轰动0的说法不谋而合。恰如时尚这个概念所表征的那样,人们视觉体验的欲望被空前地激发起来,追求不断变化的漂亮外观,强调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已成为体验的核心内容。新奇总被更新奇的东西所取代,不断地攫取视觉快感资源又不断地失望,这就是主体内在的心理法则,也是当代社会不断改变其外观的普遍法则。

威尔什所关心的第二个方面是/深层的美学化0,亦即美学化不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外观(/硬件0)层面上,而且深入到内在结构核心(/软件0)中去了。威尔什强调,/美学化0的重要性并不在于/美0,而在于其/可塑性和虚拟性0。/这种非物质层面的美学化比起那种字面的、物质的美学化更为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一构成,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对它的理解。0(Ibid.,p16)/由于视觉在我们的日常世界中不断地扩张,这是一个由广告、电视和录像所塑造的图像。这个图像的世界有某些操纵的意图,电子图像的操纵有种种可能性,并且向高度非物质化的技术过渡,依据这样的看法,视觉上支配的文化是伴随着这一时期可见物中可信赖性的消解。0(Ibid1,p1154)威尔什的意思是说,在电子媒介的可视性中,物质的实在性的可信赖度日益降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去现实化0形象世界,它依赖于/媒介美学0的功能。现实在媒介上(尤其是在电视上)失去了重量和重心,

从物质的存在转化为光,从三维的空间实在转化为平面的二维图像。/现实正趋向于失去其重力,从强制性转向愉悦性。0(Ibid1,p185)这种媒介所导致的非现实化过程,就是世界不断被图像化或视觉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主体长久地被媒介的非现实化的/图像操纵0;另一方面,这种操纵状态又导致了主体对现实态度潜移默化的转变。/这种对媒介化现实的态度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广泛地扩张。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因为日常现实越发地依据媒介模式来构成、展示和感知。0(Ibid1,p186)如果我们把这种看法稍加引申,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深省的结论:正是由于这种媒介的塑型,使得主体一方面依赖于媒体的图像传播(获得信息),另一方面又加速了他们对媒体图像化的依赖(其他非图像性的媒介能力必然衰退)。媒介美学化和现实的美学化实际上是同一现象的两个相关层面的体现。图像文化对主体的/操纵0将越加深广地持续下去。恰如德波所言,形象成为控制主体的手段和方式。威尔什发现,波德里亚所说的/仿像0,不仅有/模拟功能0,更重要的还有/生产功能0。微电子学的发展,媒介社会的形成,以及虚拟空间的出现,使得物质层面的美学化同时也导致了非物质层面的美学化)))亦即/我们意识的美学化和我们对现实理解的美学化0。(Ibid1,p14)比如,他发现,电视所创造的虚拟空间和现实不再像物质的现实那样是笨重的、不可移动和不可改变的,通过媒介,现实呈现为可改变和可选择的了,图像不再是现实性的真实保证,而是越来越倚重于虚拟性。

不同于杰姆逊等人的看法,威尔什敏锐地发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并不完全是艺术家的功劳,尽管他们有意打碎艺术的局限和边界,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相反,威尔什坚信,重要的是过去不被作为艺术的东西如今作为艺术来理解。因此, /表层的美学化0并不与先锋派艺术实践相对应,而是与席勒和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规划相对应。它体现出希望以美学来改善和提升日常生活的古老梦想。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艺术品、艺术家的经验,以及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使得大众在不断提高自己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某种看待世界的艺术视觉。换言之,人们越来越用艺术的观念来要求自己的生活世界。/人们很快能够以艺术家的眼光来感知这个世界,亦即依据他们的作品所典范化了的美学,透过他或她的作品的眼光来感知世界。0(Ibid1,pp191-92)这就构成了/审美人0的当代生活新角色,其特征是感性的、快乐论的、有教养的和有高雅趣味的。他享用一切可能的生活机会。威尔什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并不一味强调这种现象的积极方面,而是忧心忡忡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总体的美学化导致了它自己的对立面。在无其不美之处,也就不存在什么美;持续不断的刺激导向无动于衷。美学化进入了麻痹化(anaestheticization)0(Ibid1, p125)。日常生活的过度美学化实际上是反美学的,因为它钝化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辨别力。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球美学化0的三个局限:第一,美化一切也就是摧毁美固有的独一无二的特质;第二,全球美学化最终将损毁自身,使之终结于/麻痹化0过程之中;第三,一种打碎装饰美化的反美学的欲望将被唤起。这种说法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威尔什的前辈阿多诺的警告:现代流行音乐不是在纯化我们的音乐感受力,而是在钝化以至破坏我们的音乐感。我们不妨对这种理论稍加引申和拓展,这样可以看到威尔什理论更加丰富的意味和更多的可能性。威尔什这里提出了一个棘手的美学悖论:一方面,美学化应该走出精英化和贵族化的窠臼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过度/美学化0反倒导致了它

的反面)))/麻痹化0。那么,美的事物究竟是作为稀缺资源还是过度充裕资源,才符合美学本身?审美的一个基本原则乃是/陌生化0,柯勒律治借助诗歌道出了这一原则:

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们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世界本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转引自5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6,第63页)

俄国形式主义者把这一原则表述为/陌生化0,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则界定为/间离效果0,意思都是强调美是一种不同凡俗的陌生的东西。如果到处充溢着美,是不是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0状态呢?

如果把威尔什的理论与波德里亚的仿像和模拟概念结合起来思考,结论更有意思:日常生活的/美学化0是否隐含着一种危险:消解实在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打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进而掩盖或削平一切差异和矛盾,最终使得/美学化0变成为一种遮蔽本真现实的媒介?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结合,我们注意到威尔什从日常生活的美学化中看到了另一种潜在威胁,因为普遍化和标准化的大批量美化装饰和生产,形成了某种/伪感性0和/伪体验0,最终导致真正的审美感性衰落。

第二种理论范式是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又译詹明信、詹姆逊)提出的。如前所引,在杰姆逊看来,消费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已经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成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0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因而我们处于/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0(杰姆逊,2000年,第98页)。杰姆逊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典型的文化形式是后现代主义,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是现代主义的制度化已经使其成了强弩之末,新一代艺术家立志要摧毁瓦解这种文化;第二是雅俗的界限消失了,文化越来越倾向于商业形式。于是,日常生活和艺术之间原本明确的现代主义界限逐渐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成为主流。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不断形象化不可避免,戏仿、拼贴、碎片化、怀旧成为影像表征的主要方式。换言之,在杰姆逊看来,现代主义的主要模式是时间模式,它体现为历史的深度阐释和意识;而在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和艺术的主要模式则明显地转向空间模式。

这里我们不妨稍加引申。从理论上看,时间模式与理性和语言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时间的线性结构和逻辑关联恰好符合语言的结构,亦即逻各斯;相反,空间则对应于眼睛和视觉,相对于人的感性和愉悦。当后现代主义将时间的深度模式转化为空间的平面性模式时,形象便被/物化0了。形象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商品,是一种必需品。所谓形象,在杰姆逊看来/就是以复制与现实的关系为中心,以这种距离感为中心0(1986年,第192页)。这个界定尤其重要。形象本来是替代另一个不在场的形象,比如神或想象中的人物,或逝去的亲人。但在古典文化中,形象与现实之间由于模仿的关系导致了明显的距离感,亦即形象不是现实本身。但在后现代文化中,日常生活的美学化,通过大量复制生产的形象已经取代了现实本身,距离感不复存在:

我认为形象这个东西是很危险的,萨特就认为它是一种很不好的否定性,不是好的主动改变事物的否定性,而是很隐秘地感染毒化现实的方法。这一点正好说明了摄影、电影和绘画作用的不同。你看着一幅画,你会说这并不是现实,这只不过是幅艺术品,而在摄影面前你却不能这样说。你意识到相片上的形象就是现实,无法否认现实就是这个样子。距离感正是由于摄影形象和电影的出现而逐渐消失。

我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正是具有这种特色。形象、照片、摄影的复制、机械性的复制以及商品的复制和大规模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仿像。所以,我们的世界,起码从文化上来说是没有任何现实感的,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实从哪里开始或结束。(同上,第197、200页)

换一种表述,那就是在杰姆逊看来,审美进入日常生活,就是形象的大规模复制和生产,就是形象从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圈层0中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我们在一种距离感消失的前提下所导致的/主体的消失0。

同威尔什从虚拟文化角度来探讨不同,杰姆逊更加突出了视觉转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透过商品化这一主要环节,他描述了当代文化中那种界限消失、艺术经由商品化而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景观。与这种视觉转向的政治经济学范式不同,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建构的第三种理论范式则更加突出了社会学意义上的行动者。那就是,谁在视觉转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费瑟斯通认为,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含有三个层面:第一,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0。一方面是质疑艺术品的传统观念,以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0来取代艺术品;另一方面则强调艺术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第二,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这是/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生活融入到(以及把生活塑造为)艺术与只是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0。第三,是指/充斥于当代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0。(费瑟斯通,第95-99页)从表面上看,这三条概括似乎并未超越前两种理论范式,然而,费瑟斯通引入了社会学的行动者分析之后,这一范式的独特性昭然若揭。

费瑟斯通认为,在杰姆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中,有一个严重缺陷,那就是它很少涉及文化转向的行动者,消费文化或后现代文化实际上成了没有主体的历史过程。因此,他依据社会学的传统,提出了是谁在视觉转向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问题。

他把布尔迪厄等人关于文化中产阶级和媒介人的理论引入其中,并与当代文化中的雅皮士现象结合起来,从而论证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行为主体及其社会角色功能。所谓/新的文化媒介人0,其实就是中产阶级中专事于象征生产和传播的专业人士。/他们从事这样的工作,即提供前面所说的各种象征产品和服务)))营销、广告、公共关系、广播和电视的生产者、设计家、杂志记者、时尚作家,以及各种服务性的人士(社会工作者、婚姻顾问、性治疗师、饮食专家、游戏专家等)。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这一群体的习性、分类格局和倾向性,就会注意到已经把他们称之为-新知识分子.,这些人将一种学习模式引入生活。他们为身

份、表征、外观、生活风格和对新经验的无穷追求所着迷。0(Featherstone,p1164)在费瑟斯通看来,/新的文化中间人0与一个更为复杂的文化现象)))雅皮士密切相关。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好的社会职业和较高的收入,对生活有明确的追求和品味,他们是一些/自私的完美主义者,自恋的、精于计算的享乐主义者0。如果我们把这两种角色结合起来,可以说,这就是所谓/新中产阶级0或/新文化媒介人0的真实写照。费瑟斯通注意到,新中产阶级不同于老式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不再追求一种高雅的文化,而是往往以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模糊两种文化之间的界限,即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新与旧、怀旧的和未来的等等的区别。他们无所不及,旨在培育一种特殊的趣味。

一些社会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新中产阶级0的消费主义,一方面在创造一种自身的趣味和追求,另一方面又以这种趣味来影响其他社会阶层,因为他们占据了文化生产和流通的有力地位,拥有某种足以影响他人的文化权力:/他们据说既创造又操纵或玩弄文化象征和媒介形象,因而扩大了消费主义。,,他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影响。0(Strinati,p1237)他们的活动场所就是公共领域,通过媒介和形象的广泛传播,他们无形中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权力。用洛文塔尔的话来说,他们本质上是一些/消费偶像0。(Lowenthal)

这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把这些媒介人称为视觉文化的塑造者,或形象的生产者,趣味的塑造者。也正是这里,我们可以把他们和形象与视觉文化问题联系起来。其实,我们只要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表层现象稍加留心,便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种新的文化人的存在及其作用。他们对社会公众具有深刻影响:其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标准的形象模式和风格化的生活的设计、规划和提倡,比如,通过电影明星、歌星、主持人、模特、记者、艺术家、公共形象设计师、广告人等,通过自我形象对公众生活范式和审美趣味的诱惑和塑造;另一方面,这些新的文化角色还有一个重要机能,即他们通过自己的象征和符号生产和传播,将日常生活理想化和标准化,进而造就特定的生活模式及其消费者。例如,通过电视、杂志、图片等各种媒介,设计典型的完美家居和室内格局,表征不断变化的服装时尚,描述理想的爱情故事,规划意味无穷的种种旅游休闲生活,,。这些文化人不但是特定的形象产品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是这些产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塑造者,普通社会公众消费取向和审美趣味的塑造者。他们也许在人口学数量上只是一个极小的部分,但其角色功能则不可小觑。杰姆逊发现的艺术家打破日常生活与艺术的界限的种种尝试,以及威尔什所注意到的人们把非艺术的东西视为艺术的观念,其实都和这一文化新角色的符号互动有密切关系。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所带来的问题很多。首先是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问题。在现代主义的美学实践中,艺术往往是作为对日常经验的否定。(参见拙文)席勒说,审美的人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1986年);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1979年);韦伯断言,艺术可以把人们从现代理性化和科层化的社会/铁笼0中拯救出来,因而具有/救赎0功能。(Gerth&Mills[eds.],p1342)换言之,艺术的审美功能本来带有某种震聋发聩的功能,恰如莫奈的画迫使人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一样。/陌生化0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美学化的/麻痹化0中实现其审美潜能?日常生活的过度美学化的确带有一些值得警醒的问题:标准化的

设计和形象,城市里过度拥挤的人为形象符号压抑,广告影视的包围和轰炸,的确导致了人们的形象/餍足0、冷淡和反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形象无所不用其极,视觉的花样把戏不断地使得视觉形象本身的意义日益衰竭,转向平面化;另一方面,都市的视觉环境日益恶化。这反倒激发了人们逃避形象的/城市孤岛0、回归大自然的冲动。从自然那新鲜的审美体验,我们摆脱了日益商品化的艳俗外观和工具理性式的程式化,美正在那里召唤我们!

参考文献

本雅明,1993年:5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6,浙江摄影出版社。

费瑟斯通,2000年:5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6,译林出版社。

黑格尔,1979年:5美学6,商务印书馆。

杰姆逊,1986年:5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文化的转折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1979年: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人民出版社。

5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6,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席勒,1986年:5美育书简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拙文,2000年:5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6,载5哲学研究6第11期。

Debord,Guy,1994,Socie ty o f the Spectac le,Ne wYork:Zone.

Feathers tone,M ike,1989,/Toward a Sociol ogy of Pos tmodem Culture0,in Hans Haferke mp(ed.),Social St ruc ture and Culture, Berli n:Walter de Guyter.

Gerth,H.&M ills, C.W.(eds.),1946,From Max Webe r:Essays on Sociolo gy,New York:O xford Uni versity Pres s.

Lash,Scott,1990,Sociology o f Postmode rnism,London:Routeldge.

Lowenthal,Leo,1961,Lite rature,Po pular Culture and Societ y,Palo Alto,CA:Pacific Books.

Ortega y Gasset,1970,/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0,in W.J.Bate(ed.),Critic ism:the Major Te xt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 ovanovich.

Stri nati,Dominic,1995,An Intro duction to Po pular Culture,London:R outeldge.

Welsch,Wolfgang,1997,U ndoing Aesthe tics,London:Sage.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苏晓离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成立

经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批准,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Morali ty and Religion,Tsinghua Uni versity)已于近日正式成立。该中心的工作宗旨是:面向全球、面向社会、面向社会各界,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中国文化的更新与转型,深化伦理学与宗教学研究,为解决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道德问题和信仰问题提供思想资源。

万俊人教授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晓朝教授任研究中心主任,卢风教授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心将面向国际和国内聘请兼职研究人员,竭诚欢迎伦理学学者和宗教学学者来清华大学访问、交流、商谈合作项目,并给予学术指导。

联系地址: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文南楼,邮编:100084;电话及传真: 8610O62782777;电子邮件:zhe@tsinghua1edu1cn

per meation of Matter and Spirit has never stopped.The distinc tion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in the modern sense could take place only after the conceptions of/matter0and/spirit0has become too so-phisticated.That is to say,if the conceptions of/matter0and/spirit0remain to be dra wn out,materia-l ism and idealism in the modern sense would not exist.Therefor,we should expect neither the ancient ma-terialist philosophers to adopt the modern concept/matter0,nor the ancient idealist philosophers to adopt /spirit0.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tions of Kant.s C oncept

of/Intelligible Intuition0

Ni Liangkang

Kant.s concept/intellektuell Anschauung0is a very controversial topic,and it has e xperienced dif-ferent fate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The analysis here shows that the concept of Kant.s has three fundamental significations at least:1st,the dimension of the external intuitions as/intelligibel intu-ition0of some non O objectified/transcendental object0;2nd,the dimenstion of the internal intuition as /intelligible intuition0of some non O objectified/transcendental object0;3rd,the creative intuition or imagination in the sense of the/intuitus originarius0.The subsequent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ntellectual intuition0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is essentially based on these three original signif-i cations.

Estheticizing in Daily life

)))Analysis of Visional Turn of Culture

Zhou Xian

With/the visual turn0in contemporary cul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everyday life has dra matically changed./The visual turn0also results at so O called/aesthetic turn0by which,on the one hand,art comes into everyday life promoted by Avant O Garde artists,on the other hand,the un O artistic has been seen as the artistic by people.Aesthetics needs to respond to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nd explores the complica ted issues,such as aestheticization and anaestheticization,aestheticsalvation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zation.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在线课课后作业答案及答题情况

课后作业答案及答题情况 1.1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1.2已完成成绩:75.0分 一.单选题 1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2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3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1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A、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doc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对设计领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设计美学领域的审美学说,对设计师来讲,更是衡量其作品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下面,我就选取古今中外历史上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设计美学角度简要分析一下。 一、唐代曲辕犁 唐代曲辕犁设计精巧,同时亦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犁辕有优美的曲线,犁铧有菱形的、V形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下面,我就从功能美、形式美、材料美和结构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 1、功能性分析 功能美不是“有用即美”,而是使用价值和技术美的结合,在注重物品使用价值的时候不能忽略了其技术性。 与直辕犁相比,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扶犁人用力的大小控制耕地的深浅,还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有很高的劳动效率。犁架加大,显得更加稳定,便于在耕地时的控制,犁铧多为V形,尖头更加锋利,便于入土。曲辕犁的使用功能相当完善,使用性加强。同时,从技术美学角度看,唐代曲辕犁的设计更加先进,犁的规格、种类多样,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异。犁铧、犁壁、犁头等也是根据需要而不断改进,技术含量可谓相当高。 2、形式美分析 唐代曲辕犁在形式上,可谓达到了一种均衡与稳定的美学效果。均衡与稳定,是美学规律中重要的一条。均衡是指造型物各部分前后左右间构成的平衡关系,稳定则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构成的轻重关系,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以策额为中线,左右保持着等量不等形的均衡;从色彩上看,木材的颜色是冷色的,而铁也是冷色,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犁铧为V形,是一种对称,可以给人以舒适、庄重、严肃的感觉,对称本身亦是一种很好的均衡。稳定,则主要表现在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两方面。无论从造型上看还是从视觉平衡上看,都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3、材料美分析 唐代曲辕犁的用材主要是木材和铁。二者皆为冷色,极易达到平衡。而且,唐代时候的冶铁技术已十分成熟,铁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器物上。这样,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就更加经济适用,适合于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和使用。而且,木材和铁,二者均为冷色系的实物,搭配起来很容易,不会显得突兀。 4、结构美分析 在产品造型中,变化与统一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规律,为取得产品造型的变化与统一,主要采取的造型手法是:在变化中寻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虽有直线的犁底、压镵、侧额、犁箭和曲线的犁辕、犁梢,但它们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大多用楗、梢、榫来连接固定,且主体以直线为主。这就是在变化中寻统一;以直线型为主,给人以硬朗稳定的感觉,但犁辕和犁梢的曲线又使造型富有变化,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起对比和烘托作用。曲辕犁以木材为主,而铁质的犁铧与木质的犁架形成了对比,这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 综上所述,唐代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定的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二、流水别墅 著名的流水别墅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这座位于瀑布之上的别墅实现了赖特“方山之宅”的梦想。整个建筑构思是大胆的,因而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下面,就从设计美学角度,从不同方面看着做瀑布之上的人居典范。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视觉文化并非一个新问题。因为自从有了摄影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后,西方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1936年,本雅明曾分别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讲故事的人》两篇论文,在前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摄影、电影出现的意义,于是光晕的消失、震惊体验、展示价值等等便成为解读新型的视觉艺术的重要范畴; 他又在后一篇文章中认为,对讲故事和小说构成冲击乃至破坏的力量来自于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力量,但它更具威胁;而且它也给小说带来了危机”。 面对新视觉艺术和旧文学样式,本雅明总会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或许在以下表白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说:‘将来的文盲并非不懂阅读与写作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但是一名摄影者若不能解读自己的照片,岂不是比文盲更不如?对图片的说明与描绘会不会变成摄影最重要的部分呢?” 本雅明并未用过“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概念,但他实际上开启了人们在视觉文化的问题框架之内思考文学与视觉艺术之关系的先河。此后,西方一些学者均不同程度地触及过这一问题。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他曾关注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问题。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虽然并未对视觉文化做过充分论证,但他却享有这一概念的发明权。而此概念经过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人的阐释之后,既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学界的青睐。 早在1970年代,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乡村和住宅空间开始让位于旅游,让位于速度的刺激(由铁路产生的),让位于散步场所、海滨与广场的快乐,以及在雷诺阿、马奈、修拉和其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品中出色地描绘过的日常生活类似经验。”与此同时,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与视觉文化相类似的表达,以指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波兹曼(Neil Postman)那里,印刷文化背景下的“阐释年代”消逝后,紧随其后的是“娱乐业时代”;米歇尔(W. J. T. Mitchell)则干脆把它叫做“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以此对应西方哲学界广泛谈论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外还有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电信时代”说,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说等等。这些说法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示意图。 中国的情况 在国内学界,虽然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早在1981年便已出现,而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的文章亦发表于1988年,但到目前为止,视觉文化真正进入研究者视野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与其丈夫钟键夫为推出“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便硬造出一个“读图时代”的词予以宣传。现在看来,这个硬造之词不仅成为此套丛书成功的出版营销策略,而且在短时间内风靡文化界与学术界,并成为“视觉文化”之说的中国式表达。由于此概念首先诞生于出版界,后来者在使用中又让其涵义延伸于电子、数字媒体生产出的视觉艺术产品,所以,这一概念也暗示出纸质、电子和数字媒体全面向图像时代位移的信息。世纪之交以来,视觉文化的译介与研究也日渐增多。比如,随着《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视觉文化研究”专题的集中介绍,随着《视

VI设计怎样把握视觉审美要素精编

V I设计怎样把握视觉审 美要素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VI设计怎样把握视觉审美要素 文章来源:铭智设计 中视觉审美要素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VI基本设计系统中,主要构成要素是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企业造型等视觉符号。VI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要素的设计,形成一个最直接的视觉形象,结合这些基本设计在应用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统一而充分地表达企业理念和内在特质,以求得广大公众的认同。 视觉识别在CI设计中最为直观、具体,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贴近,因而影响面最广。它是在确立企业经营理念与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根据与一切经营有关的媒体要求,设计出系统的识别符号,以刻划企业的个性,突出企业的精神,从而使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一、视觉识别的美学原则 (一)“以 MI为核心的原则 中的标志设计要素与一般商标是不同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VI中设计要素是借以传达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重要载体,而脱离了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符号只能称作普通的商标而已。优秀的VI设计无不是在表达企业理念方面取得成功的。而标志设计的关键,是在设定出企业理念的基

础上,如何设计出最有效、最直接地传达企业理念的标志。 “太阳神”的标志,以圆形、三角形的几何形状为基本定位。圆形是太阳的象征,代表抛洒光明、温暖、生机、希望的企业经营宗旨,以及代表健康、向上的商品功能;三角形的放置呈向上趋势,既是APOLLO(古希腊神话中赋予万物生机,主宰光明的保护神)的首写字母,又象征“人”字创造型,显现出企业向上的升腾的意境和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及经营理念,以红、黑、白三种代表色构成强烈的色彩反差,体现企业不甘现状、奋力创新的整体心态“太阳神”字体造型时根据篆体的“⊙”作为主要特征,结合英文APOLLO的黑字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合成文字”,把这种特定的艺术形象印在包装箱、招贴画、办公桌和户外广告上,简法,单纯、明确地表现出企业精神,经营意识、产品属性。商标、产品、企业命名“三位一体”的整体效果,使公众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VI设计的民族化设计原则 由于各个民族思维模式不同,在美感、素材、语言沟通上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应该考虑带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才熊被国人所认同,进而才能赢得世界的认同。 (三)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从美学的角度看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精选文档

从美学的角度看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 、舞蹈表现形式的美学因素 1. 动作 从舞蹈的美学角度看,动作是首先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画面,是舞蹈艺术的语言,更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舞蹈动作与生活动作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的作品中,还要求有和独特内容相结合的独特性格,形象性是其首要的要求,动作的形象性不是指能够逼真的模拟生活中的现象,而是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揭示,舞蹈就是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在的神气、神态、精神,这种形象性有一个“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舞蹈动作妙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刻板的模拟,失去了舞蹈的本义,完全脱离事物的原型,失去了真实的基础, 也就谈不上“神似”,在舞蹈作品中,舞蹈的大部分动作是由传统的舞蹈动作发展而来,甚至有一部分是程式化的动作,象我们经 这种现常会见到,其实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 语言”,这些语言在舞蹈创作中运用时,就需要有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无论叙事舞蹈和抒情舞蹈都是这样,舞蹈动作还必须有自己鲜明的风格,风格是舞蹈艺术美感作用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缺乏鲜明的民族风格的舞蹈,就象“言之无文”,必然是“行之不远”的,当然,民族风格并不单纯是动作问题,但是由于舞蹈艺术表现手法上特殊性,动作的风格在形成舞蹈作品的民族风

格中起着极关键性的作用。 2. 音乐 不单是形式, 也有内容的因素, 舞曲旋律本身能够表达出丰富的 情感内容, 通过听觉作用和动作的视觉形态相结合, 共同构成审 美感知中的艺术形象, 让欣赏者能够更加陶冶其中, 舞曲和舞蹈 是一个能够独立表达主题内容的作品, 所以, 舞蹈音乐同样要求 形象化、个性化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新鲜活泼的音乐语言,变化 有序的节奏组合, 感人肺腑的感情色彩, 都是展现舞蹈动作在舞 蹈中不是谁服从谁的关系, 而是在统一的主题思想下的紧密结合 和共同创造。 二、舞蹈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 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表现的最大载体就是人体动作, 舞蹈艺术需要通过 人的肢体动作来完成其表现形式, 舞蹈演员主体性的再创作最是 能够展现舞蹈的美学价值, 通过生动传神的舞蹈动作来传递舞蹈 作品中丰富的内在情感, 从而展现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者注入浓浓的情感,通过舞蹈演员的主体动作、表情、舞蹈构图 等表现形式来传递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生活感悟及艺术情操, 舞 蹈演员通过塑造不同的舞蹈形象来传递舞蹈作品中的不同艺术 音乐是舞蹈作品美学形态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音乐在舞蹈中 动作结合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当然好的舞曲在单独演奏时也 在我 国,舞蹈艺术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舞蹈的肢体动作中被创作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 —以戏曲为例 论文关键词:戏曲艺术视觉文化视觉化媒介时代文化建设艺术创作 论文摘要:戏曲的表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觉系统,今天戏曲在视觉媒介的作用下被日益地视觉化和影像化,影响到了戏曲形态的呈现和观众看戏方式的变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观众的戏曲审美。 视觉文化是在媒介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解读模式,但是“将‘视觉’等同于‘图像’,从而和‘语言’相区别有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其实,视觉文化有别于印刷文化,不在于“图像”取代了“文本”,而在于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并不是只有电视、电影、摄影、网络、广告我们才能纳人到视觉文化的研究之中,而其实一切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纳人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视觉人类学早已证明,“其实,人类早就‘进入过’读图时代了。”而国际视觉文化协会主席马焰教授也说“视觉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维世界,它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如果文化和社会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那么,中国这条正在从沉睡中觉醒的巨龙,正是追溯丰富的视觉文化之源的最好所在。”所以,突破视觉文化研究的局限,在中国背景下,在中国文化视域之内,需要对视觉文化进行新的更新和发展。“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网络视听等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而不同视觉媒体构筑了一个大的视觉“场”,这个视觉“场”显然对人们的生活

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中国独特视觉符号的戏曲,从文化形态上来看,有别于印刷文化,作为综合的视听艺术在现时代发生着“视觉化”的转向;从戏曲传播的媒介形态角度来看,其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系统,不同的视觉媒介形态构成不同的戏曲视觉“场”,并对戏曲观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在这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中,观众不停的穿越“场域”,调整戏曲的视觉欣赏状态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戏曲审美,这为我们观察视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以及观看的“视觉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这种可能也许会成为我们丰富视觉文化理论的新的资源,正如周宪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视觉资源,因此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对这些传统资源的吸纳和改造必然造就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出一些独特的视觉文化理论来”。 把戏曲媒介研究和视觉文化相结合起来,不是凭空而想的,是因为戏曲作为综合艺术本身对戏曲视觉的重视,同时戏曲在和不同的视觉媒介结合的过程中,其视觉性被进一步的强调和放大,戏曲被“媒介化”的过程,就是戏曲被进一步的“视觉化”过程,“戏曲从可以只听到非看不可,是戏曲从舞台到荧屏的一个重大飞跃。”这个过程一方面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戏曲媒介形态,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影响到戏曲本身的美学特质,更影响到戏曲观众的审美感知。 一、戏曲视觉 戏曲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同时也是有着强韧生命力的艺术。戏曲作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 【内容提要】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本文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问题,从“看的方式”的变化去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透过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剖析了构成“图像时代”之要素的视觉文化的性质的功能,从而把握其内在的文化逻辑。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觉性更突出地是一个当代问题。所谓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这类说法,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然而,历史地看,视觉文化又不是当代所独有的,可以说它古已有之。因此,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文化问题,就有必要考察视觉文化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变,透过这一转变,我们便可把握到当代视觉文化内在的“文化逻辑”。 视觉范式的转变 我以为,考察视觉文化的不同历史形态,就是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用伯格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看的方式”(waysofseeing),亦即我们如何去看并如何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他写道:“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有意去看的东西。有意去看乃是一种选择行为。其结果是我们所见之物带入了我们的目力所及的范围。”(注:JohnBerger,Ways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选择行为呢?伯格的解释是:“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的东西或我们所信仰的东西的影响。”(注:JohnBerger,Ways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这也就是说,人怎么观看和看到什么实际上是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不存在纯然透明的、天真的和无选择的眼光。如果我们把这个结论与布尔迪厄的一个看法联系起来,便会看到其中的奥秘。布尔迪厄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化都会创造出特定的关于艺术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支配着人们看待艺术品甚至艺术家的看法。他指出: 艺术品及价值的生产者不是艺术家,而是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信仰的空间通过生产对艺术家创造能力的信仰,来生产作为偶像的艺术品的价值。因为艺术品要作为有价值的象征物存在,只有被人熟悉或得到承认,也就是在社会意义上被有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公众作为艺术品加以制度化,审美素养和能力对于了解和认可艺术品是必不可少的,作品科学不仅以作品的物质生产而且以作品价值也就是对作品价值信仰的生产为目标。(注: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这里,布尔迪厄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艺术品的价值并不单纯地在于它自身,而在于关于艺术品的价值或信仰的生产。因此,对这种价值或信仰的分析才是艺术科学的关键所在。同理,如果把这个原理运用到视觉文化的历史考察中来,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时代的眼光实际上受制于种种关于看的价值或信仰,这些正是伯格“我们所知的东西和我们所信仰的东西”的本义所在。 更进一步,这种带有特定时代和文化的眼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呢?贡布里希从画家的角度深刻地阐述出来。他认为,“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注: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画家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眼光来看世界,在中国画家那里,梅兰竹菊有独特的人格意义,所谓“四君子”也;这种眼光在西方画家那里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贡布里希认为这是一种“图式”,制约着画家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即便是同一处风景,不同的画家也会画出不同的景观,因为他们总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假如说画家的眼光还有点神秘难解的话,那么,用库恩的科学哲学的术语来说明便很简单了。库恩认为,科学理论的变革与发展实际上是所谓的“范式”的变化。在他看来,“范式一词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注: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第158页。)。这就是说,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往往拥有

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关键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一、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从美学角度看艺术劳动

从美学角度看艺术劳动 一、人的审美能动性的产生 关于审美和艺术价值的产生问题,这是一个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的一般进化问题,这一人的心理发展是人对外界“冲击”做出反映的结果,是人对现实、改造现实并使之服从于自己意志的能力积极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关于人的心理和美感发展的思想是从人的发展取决于作用与人的外界因素的前提出发的。 人们制造劳动工具是卓有成效的自觉的建造现实的条件,同时也是人的审美能动性的起源。这就要求为某种功能目的而加工制作自然界的材料。这样,在加工制作劳动工具的过程中,人的本质和需要就被对象化了。劳动工具也就获得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所必要的形式。人把这种和目的性理解为发展自己可能具有的手段和结果,这是审美感受的直接源泉,也是迄今人从其发展自己的观点对某一事物的审美认识。因此,人对劳动工具的造型、装潢和形成过程本身都予以自己的审美感受,而不只是从枯燥乏味的功利主义方面来认识它。在劳动工具的制作过程中,人不仅看到眼前的对象,而且也要在对象中体验到自身和实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发现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发展自己的手段。这样一来,在劳动工具的制作中,人把握现实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审美感受的基础。劳动本身就是把握现实的一个阶段,因而也是人的审美感受的源泉。 二、朱光潜对美学对象艺术的论述

在我国,美学对象问题是50年代之后才提出来的。朱光潜在他1960年写的一篇文章《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美学?》一书中,介绍了苏联美学界的各种观点,接着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紧急学手稿》中所说的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一段话,然后结论说: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的是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这种过程的规律,它的中心问题是艺术。 50年代是朱光潜看待文艺,他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就本质来说,它是以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一方面与经济基础,一方面与其他形式的上层建筑,如哲学、伦理、政治观点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从作用说,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对教育人民与进行革命斗争都是有力的武器,他不但要反映现实,而且要改造现实。他还认为,艺术虽不就是美,但是美的集中表现,美与艺术一样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美是意识形态性的;艺术之所以成其为艺术必须具有美的特性,这个过程就是美感经验过程,这是既有被动感的方面,又有主动创造方面的主客观统一的复杂过程。总而言之,朱光潜认为艺术与美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朱光潜从反映论与意识形态论角度看待文艺的同时也解释了艺术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他认为把文艺看做一种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朱光潜于八十年代明确的将自己的观点奠定在时间观点的基础之后,艺术与劳动的关系在他的理解上具有了一层新的含义。他确信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中肯定了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与实践精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满分卷)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假如艺术终结,那么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终结的逻辑终点?()(1.0分) 1.0 分 A、观念 B、音乐 C、身体 D、自然 我的答案:B 2以下哪项是关于“艺术是什么”的学说?()(1.0分) 1.0 分 A、模仿说 B、表现说 C、形式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1.0分) 1.0 分 A、启蒙理性 B、进步信仰 C、解构主义 D、实证主义

我的答案:D 4下面哪项不属于环境美学所说的环境?()(1.0分) 1.0 分 A、自然环境 B、文化环境 C、太空环境 D、城市环境 我的答案:C 5下面哪个词被现代汉语沿用了下来?()(1.0分) 1.0 分 A、黼黻之美 B、美珥 C、美酒 D、车席之美 我的答案:C 6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1.0分) 1.0 分 A、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B

7按美国人史百瑞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人脑左半球的功能?()(1.0分) 1.0 分 A、音乐天赋 B、分析能力 C、语言功能 D、计算能力 我的答案:A 8《立法者与阐释者》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专著。(1.0分) 1.0 分 A、马克思·韦伯 B、哈贝马斯 C、齐格蒙特·鲍曼 D、鲍德里亚 我的答案:C 9以下不属于艺术世界的基本要素的是哪一项?()(1.0分) 1.0 分 A、创作者们 B、接受者们 C、艺术文本 D、宇宙天地 我的答案:D

10《窦娥冤》谁的代表作品?()(1.0分) 1.0 分 A、王实甫 B、马致远 C、蒲松龄 D、关汉卿 我的答案:D 11下面哪项是用来描述音乐的“民文化”审美特征?()(1.0分) 1.0 分 A、民俗风格 B、俗声俗韵 C、艳俗之丽 D、俗而容晓 我的答案:B 12以下哪位学者是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1.0分) 1.0 分 A、卡尔·马克思 B、马克思·韦伯 C、哈贝马斯 D、福柯 我的答案:C 13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为基础。(1.0分)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 Visualcultureisnowapartofoureverydaylife.Thisessayarguesthatvisualcul tureconcernsvariousvisualeventsinwhichtheconsumer,equippedbymodernhig htechnologies,searchesforinformation,meaningaswellaspleasure.Theautho rpointsoutthatpostmodernismisbynatureavisualculture.Visualcultureresu ltsinthevisualizationofreality, thatis,everythinginlifebecomesth eimage.Thisvisualizingofrealitymakesthemodernperiodentirelydifferentf romtheancientandmedievaltimes.Moreimportantly,theauthorseesvisualcult ureaspoliticalandideologicalstrategiesratherthanamereacademicdiscipli ne.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有时这种仿真生活比真实的东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时则更糟。1997年,美国国会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当大众娱乐节目的人物埃伦出现在电视上时,却有四千二百万人在观看。另一方面,军方长期以来热衷将虚拟现实作为训练场所,并在海湾战争时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橥了这一研究的需要。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所谓视觉技术,我是指任何形式设计精巧的玩意儿,它们或

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图像学.

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图像学 一美国学派 在西方英语国家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大致有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二者。尽管二者间的交流既多且频,甚至主要人物也跨越大西洋而在英美两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如英国学者诺曼· 布莱逊(Norman Bryson),但二者却有一些区别。就方法论而言,二者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借用了二十世纪的欧美哲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美术史研究方法和美术批评方法,并采纳了当代影视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传媒的方法。但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二者却同中有异。其异在于,英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视觉艺术,例如绘画。相对而言,美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则跨出了视觉艺术的界线,主要研究美术之外的图像及其功用,例如新闻媒体和商业广告所使用的图像。 美国学派的代表学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W.J. Thomas Mitchell,1942-),他任教于该校英文系和美术史系,并任著名学术期刊《批评探索》的主编。米歇尔的学术专长在于比较文学和美术史论,他对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比较了解,并站在当代学术前沿,引领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向。米歇尔在中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为国内文化商业界一些从业人员鼓吹文盲式“读图时代”的理论根据。米歇尔著述甚丰,涉及视觉文化之图像理论的主要有三部,《图像学: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从美国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图像理论》有中文译本,由陈永国、胡文征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其间,笔者有机会向米歇尔请教诸多问题,尤其是与笔者正写作的专著《视觉文化传播》相关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概念。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摘要:该文首先分析了平面设计作品中各种基本元素,接着分析了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所具备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方法。该文给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以提升视觉审美元素的运用效果,提高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视觉元素的合理使用不但能提升设计作品的审美效果,而且能保证作品的经济性,让作品实现创新。色彩、文字、图形等元素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视觉审美元素。设计师在设计中要重视审美元素的组合,这样可以更直接地呈现商品自身的价值,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推广与营销。 一、平面设计构成元素 1.图形 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最基础的元素,而且其作用和效果也非常明显。图形主要由点、线、面组成。点是线和面的起

点,点的表现形式也是图形中最基础的部分。图形需要清楚地显示出设计中的重点。 2.文字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文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想合理地对文字进行处理,就要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与背景,要根据文字的内容与颜色、图形等进行结合,这样可以让文字表达变得更丰富,其审美价值也会变得更高。 3.色彩 色彩可以让平面设计变得更有魅力,吸引力更强,从而让图形和文字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更贴近产品定位,使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到其中的含义。 二、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优势 1.提高设计作品的经济性 现阶段,大部分商业设计都会涉及平面设计,而经济性是商业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为了让整个设计作品更具商业特点,提升自身的经济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美学角度赏析电影《特洛伊》

浅论电影《特洛伊》的悲剧美西方的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诗学》中对悲剧有着这样的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而电影《特洛伊》虽然是基于《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关于对特洛伊战争的记叙,但是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却又和《荷马史诗》有着大相径庭的手法。 首先,是在电影的开端,观众的视角是从战争结束后随着一只狗而慢慢转移,随着狗在海滩的奔跑,我们看到整个持续十年特洛伊战争的带来的结果,整个特洛伊城都已被希腊联军烧杀抢掠一空,海滩上到处都是战死的战士的尸体。唯一活着的生物也就只有这条曾经在特洛伊城生活的狗了。 随即,随着电影中视角的转换,场面回到了战争开始的前夕,即特洛伊城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为了和希腊诸国的和平相处,派自己的两个王子去希腊的斯巴达同斯巴达国王议和。而阿伽门农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统帅全希腊的野心在征战。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识到了阿喀琉斯举世无的双勇武以及他桀骜不逊的性格。面对比自己高大的对手萨色里英雄巴古力斯,阿喀琉斯仅用一招就程功将他击杀。但面对萨色里国王的归附时,阿喀琉斯自傲地说道:“我不是他(阿伽门农)的战士,我只为自己的荣誉而战。”而这

样的勇武,和对荣誉的重视也注定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必定会为了建立属于自己永垂不朽的荣誉而展现自己的武艺。而这,也是《特洛伊》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悲剧性,即命运悲剧。 在《特洛伊》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命运悲剧,所以,海伦必定会被帕里斯带回特洛伊,而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也必定会在特洛伊的战场上死去。 所以当画面转到希腊诸国准备组成联军攻打特洛伊时,尽管阿喀琉斯知道自己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对自己的未来的两个预言,也知道自己如果参加特洛伊战争是必死的结果时,他还是依旧选择的参战,因为对他而言,荣誉远比自己的生命重要。所以,当希腊人第一次踏上特洛伊的海滩时,阿喀琉斯率领他的阿开亚黑甲军,冲在整个希腊联军的最前面,他们无所畏惧,勇猛地斩杀着每一个对手,即使是阿波罗的神庙,阿喀琉斯也依旧毫不退缩。而这也正是导致了他最后会死在特洛伊城墙下的一个伏笔。另一个最重要的伏笔则当然是阿喀琉斯的三次愤怒。他的三次“愤怒”带来了三次事件。尤其是在最后一次的愤怒,即他的表弟兼好友的特洛克罗斯因为他的不参战而私自偷了他的盔甲参加战斗最后被赫克托尔杀死在战场上。这使得他无比的伤心,同时也导致了他对赫克托尔无比的愤怒,所以他只身一人驾车到特洛伊城门前叫阵,要求与赫克托尔决斗。而当他面对赫克托尔并开始决斗时,他简直就是地狱地来的修罗。他视死如归,一招一式勇猛而残酷地击杀着赫克托尔,但当看到赫克托耳因为被石头绊倒而崴了脚时,他主动扔掉了自己盾牌,并大叫道“我不希望我的

浅谈视觉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7357422.html, 浅谈视觉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的融合 作者:耿兆辉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6期 摘要:美术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隶属于人类文化大系。在现今视觉文化时代,传统审美文化如何变化以应对,本文通过分析视觉文化的性质、影响度等,来阐释传统审美文化在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提升。指出传统审美文化要与现代视觉文化有机融合,在与视觉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激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审美文化;视觉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6-01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艺术形式本身并非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而是人民介入生活的一种方式,旨在消除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将人全面的融入其中。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人们不是在创造当代生活环境形的成,特别是电子视像媒介技术环境的形成,以往建立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传统审美文化表现为物质形态,而视觉文化则是由信息技术构成的非物质形态。前者强调人和自然世界之间的身体体验关系,而后者则强调人对世界的对象直观,以人为主、以世界为对象,不同于以人与自然、身心统一与现实世界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当代视觉文化突出技术性和工具性,把承担传统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基础放弃,结果使审美活动从“成一种教化助人伦”演变成了一种满足人类欲念的工具。 传统的审美世界一旦被视为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化世界,就丧失了它现实存在的本体性。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现代视觉文化以一种形式上的强烈视觉张力来吸引大众眼球,如各种色彩庞杂的装饰图片、各色精心设计的包装和炫目惹眼的广告招贴等等,均呈现出一种“艳俗”的倾向,已经成为“大众的、廉价的、短暂的、消费的、诙谐的、有风趣的”,极近于波普艺术的“艺术”。在这种大众追求的感性直接刺激的行为方式中,中国传统审美趣味正逐渐消失,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强大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失落了。 一、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中的独特性 艺术文化是人类文化观念表述的一种方式。从审美态度讲,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丑,以审美态度加之自己内心的“度量衡”来“观”此世界,那么世界就出现了美丑,这种行为“观”,可视为一种审美的需求和自我肯定。这种“观”是一种积极审美感受,由积淀着理性内容的审美感受经过知觉、想象而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对象的美,达到“神与物游之境界”。美学是认识体验性学

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文化传播 研究视觉文化,我认为首先我们必须得弄清楚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范畴、疆域是什么?这样往往就需要给“视觉文化”作一个界定,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理论框架出发来对其界定,于是我们看到了从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时代、后殖民主义、结构主义、文化研究乃至传媒技术和艺术等的角度所给出的定义。视觉文化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流行的研究,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下面我将重点陈述中西方视觉文化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观点,以及他们的主要研究方法。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理论与批评家米克?巴尔(Mieke Bal)否认视觉文化是一门学科,他认为视觉文化研究需要借助于其他的多种学科,比如已有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有其他本身就比较年轻的学科,如电影研究或者传媒研究。他主张,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与由对象所定义的学科如艺术史和电影研究应当区分开来,前者应该把视觉性的中心性作为“新”的对象。在巴尔看来,视觉文化研究缺乏自身独立的研究体系和方法,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是他又强调,就研究对象来说,视觉文化研究不是简单的从属于其他学科,成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视觉文化研究应当在对象上与艺术研究和传播研究区分开来,合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而整合成自己的研究体系。 英国学者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认为后现代主义就是视觉文化,就其本质来说,视觉文化体现为“视觉性”,它是研究后现代文化最为有效的研究策略。在米尔佐夫看来,视觉文化要重点研究文化中的权力分配、性别政治、种族意识等,可以说他是将视觉文化研究纳入了文化研究的范畴。而且他认为视觉是一个可变的、解释性的研究机制,主要是考察日常生活中个人和群体对于视觉媒介的反应。 美国学者依雷特?罗戈夫(Irit Rogoff)也对视觉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他说:“首先,我们必须指出,它所涵括的范围远远超越图像研究,甚至是最开放和跨学科的图像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在他看来,视觉文化打开了一个完整的互文本世界,在其中对图像、声音以及空间构图的解读及相互作用又依赖于彼此的关系,且视觉文化的意义在于为视觉场和可视领域里的意义的持续移置提供了视觉上的阐明。可以看出,这里视觉文化就是对互文本世界的考察,是对可视领域的事物提供意义阐明。 英国学者马尔科姆?巴纳德(Malcolm Barnard)认为视觉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文化强调的是这个属于的文化方面,它所涉及的是视觉文化氛围中形成和通过视觉文化传播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特征。巴纳德倾向于采用狭义概念,在他看来,视觉文化所强调的正是其视觉方面的内涵,它在某种程度上把人类生产和消费的二维和三维的可视物品视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有可能包括艺术和设计的所有形式,同样也包括个人的或与身体有关的视觉现象。 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我认为主要是孟建、周宪和田少煦。 2002年6月中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该中心是全国最早关注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机构,并正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镇,标志着我国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开始起步。同年孟建教授发表论文《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指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此文章将视觉文化传播和研究学结合起来研究,开拓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开启了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大门。孟建认为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他主要以视觉文化传播为契机或者在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相关框架下,解析现实社会的具体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