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感冒

推拿手法治疗感冒
推拿手法治疗感冒

推拿手法治疗感冒

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

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

咳嗽:捏挤天突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各50-100次。

30多岁的刘先生最近经常出差、感觉十分疲劳。遇到冷空气袭来、出现发烧、咽痛、咳嗽、他当时认为是普通的感冒、随意服用了一些感冒药。一个星期后、小刘的感冒似乎还没断根、上班打不起精神、总感觉倦乏无力、小便时出现了血尿症状。到医院一检查确诊他得了肾炎。

相关统计表明、在引发急性肾炎的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约占60%至70%。冬季天气忽冷忽热、早晚低温、细菌、病毒非常活跃、上呼吸道感染极易流行、因此急性肾炎患者也有所增多。

专家说、当感冒特别是病毒性感冒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免疫细胞不但不吞噬病菌、反而把病菌包容起来、身体中的病菌抗体与病菌本身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后沉积到肾小球固有细胞、最终导致肾炎的发生。

神仙粥

治风寒感冒

配料: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制法: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胡萝卜汤

发汗

制法:胡萝卜洗净,切碎,煎汤.热饮.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草鱼汤

治伤风鼻塞

配料: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制法:米酒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是我国自古代起就存在的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到目前为止,也演变出了很多的手法,不同的手法可以帮助人们刺激不同的学法,实现强身健体,活血化瘀的效果。那都有哪些推拿手法?良子健身根据以往的操作,总结出了12种中医常用的推拿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6.揉法 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

老中医讲解按摩跟推拿的区别

推拿就是按摩?按摩就是推拿? 、 很多人做理疗时都会觉得推拿时间太短了,当医生跟他们解释推拿不同于按摩时,大家都会反应他们一直以来觉得中医里的推拿和按摩都是一样的,效果也是一致的。实际真的事这样吗?推拿和按摩两者到底有何不同?按摩的手法和技巧你又知晓多少呢?别急,下面神农中医馆刘建山老师就来揭晓答案. Question 1推拿和按摩的功效有何区别 中医里的推拿是需要根据穴位来帮助治疗疾病的,而按摩主要是帮助缓解一些劳损 的情况,或者是帮助手脚活动的。可能大家觉得这两个都可以帮助去除人体的一些 疲劳,所以就会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中医推拿是有很多要求的,因为推 拿的作用是可以影响到一些内脏的工作的,可以说在短时间里面会对身体有一些刺 激。而按摩的手法的运用与推拿相比有些许不同,所以效果也是有差别的。Question 2推拿和按摩的手法有何不同 推拿的手法有强有弱。“轻推、顺推皆为补”,即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能活跃脏 腑的生理功能,为补法;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会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 为泻法。 针对具体的患者,手法轻重应以患者的耐受度而论,产生较强烈的酸麻胀痛感时为 泻,感觉轻微时为补。手法的频率也与补泻有关,“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即频 率低的为补法,频率快的为泻法。 Question 3推拿和按摩的疗效差异 因采用的手法方向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 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适用。腹部按摩时,以患者自身的方 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 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推拿手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复习题一.单选题 1.首次详细记载了手法抢救自缢死的书籍是(《金匮要略》)。 2.“小儿虽无病,早起常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翳风寒”见于(《千金方》)。 3.颞下颌关节脱臼的口内复位法最早记载于(《说文解字》)。 4.《灵枢·官能》记载按摩人员选材与考核的方法是(“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敝……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5.按摩导引发源于我国的(中原(今河南一带))地区。 6.拈脊骨皮法相当于现在的(捏脊法)。 7.最早在中国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着设有按摩博士的朝代是(隋代)。 8.“按导”一词为(张从正)首先提出的。 9.蝴蝶双飞是指双手同时操作(一指禅(偏锋)推法)。 10.小儿推拿体系建立的标志是(《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着的诞生)。 11.一指禅推法的主要操作特点是(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深浅适度)。

12.掐法主要用于(急救(全身各部腧穴))。 13.丁氏滚法操作时肘关节屈曲的,约呈( 130°~150°)左右。 14. 摩法与揉法的主要区别是()。 15.下列手法中产热最高的是(擦法)。 16.一指禅偏锋推法以(头面部)部位最常见。 17.小鱼际擦法又称(侧擦法)。 18.分坎宫又称为(分阴阳)。 19.擦法操作之后,一般配合(润滑介质)使用。 20.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的(《医门秘旨》)。 21.缠法的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生肌托毒)。 22.平推法的操作以掌指着力在一定的治疗部位上作(直线推动)。 23.抖法的要求是(抖上肢的频率为200~250次/分,抖下肢的频率为100次/分左右;频率由快至慢;受术肢体要伸直,自然放松;操作时动作要连续不断;抖上肢的幅度较小,应控制在2~3cm,都下肢则幅度稍大;术者操作时要保持呼吸自然,不可屏气;在抖上下肢前,可先施以拔伸法和搓法;对患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者慎用上肢抖法)。 24.以下哪一种手法是一指禅推法在临床上的操作变化(跪推法和缠法)。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 一、推拿的防治手段 1、手法治疗:术者用手和机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作规范性的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功法训练: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疗效的方法。 三、推拿的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四、推拿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五、推拿的适应症 1、骨伤科病: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2、外科疾病:乳痈、手术后软组织粘连等。 3、内科疾病:头痛、胃脘痛、胃下垂、中风后遗症等。 4、妇科疾病:痛经。 5、儿科疾病:腹泻、肌性斜颈、发热、遗尿等。 6、五官科病:近视、斜视、耳鸣等。 7、急性病症:中暑昏迷、休克、晕针等。 六、推拿的禁忌症 1、传染性疾病患者不推拿。 2、精神病患者不推拿。 3、化脓性炎症、骨髓炎、结核、肿瘤患者不推拿。

4、骨折、脱位早期局部不推拿。 5、皮肤损害破损处不推拿。 6、急性损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推拿。 7、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8、孕妇或月经期妇女不推或禁用重手法。 七、推拿手法 以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部位或穴位上所进行的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1、手法的分类 1)作用的部位不同:作用于软组织类,骨关节类手法。 2)动作形态不同: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震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 类手法。(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 3)适应对象不同: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4)动作的简繁: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 2、推拿手法的要求 A 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的要求: 持久: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而不间断。一般为15~ 20min。 有力: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证、部位的不同而灵活增减的技巧力。 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忽快忽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宜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深透:手法力量要深透到深层组织,直趋病所。 B 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要求:“稳、准、巧、快” 。 稳: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推拿常用手法6

推拿常用手法(6) 第七节运动关节类手法(2) 三、牵拉法 (一)分类 可分为肩关节牵拉法、肘关节牵拉法、腕关节牵拉法和踝关节牵拉法。 (二)操作方法 1、肩关节牵拉法 肩关节基本动作有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上举等运动,故肩关节牵拉法有外展牵拉法、内收牵拉法、上举牵拉法、后伸牵拉法等。 (1)肩关节外展牵拉法 患者取坐位,肩关节放松。术者站于患肩前面或者后侧,一手掌按住其肩部为支点,另一手握住其肘部(或者用前臂托住患肢的肘部),作患肩外展运动,至90o时,两手协同用力,一按一“提”,作肩关节外展牵拉法。 (2)肩关节内收牵拉法 患者取坐位,屈肘关节,将患肢放于胸前。术者站于其后侧,紧靠其背部,稳住其身体,用自己与患肩同侧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肘部作肩关节内收至有阻力时,两手同时运劲作肩关节内收牵拉。 (3)肩关节上举牵拉法可分为 肩关节外展上举牵拉: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侧前方或侧后方,用上臂托起患者上肢,同时用手掌按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掌按于手掌背上,作肩节外展,使肩关节外展上举到一定限度时,手掌下按,前臂外展,同时用力肩牵拉部。 肩关节前屈上举法牵拉:患者取坐位,术者以半蹲位站于患者前侧方,患者上肢伸直,前臂搁在术者肩上,术者用双手按住其患肩,以患肩为支点,慢慢地用肩将患肢抬起,作前屈上举被动运动,当有阻力时,协同用力,作肩关节前屈上举法牵拉(此法术者站于侧方,也可作外展上举牵拉法),或者术者一手按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缓缓上提(作前屈上举)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肩部牵拉,此法也可仰卧位进行。 (4)肩关节后伸牵拉法 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放松,术者站于其侧方;用自己与患肩同侧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患肢后伸、屈时,手背贴于背部缓缓上提至最大限度时,而后沿脊柱向上牵拉。 2、肘关节牵拉法 患者取坐位,上肢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肘关节后上方,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反复伸屈肘关节运动,至肘关节伸直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肘部牵拉。 3、腕关节牵拉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前方,一手握住患者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先将腕关节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再作腕关节的屈伸牵拉法,或左右侧屈牵拉法。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其功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一共有6大类。 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2,拇指禅推法;3,滚法;4,揉法) 二:摩擦类手法(1,磨法;2,擦法;3,推法;4,搓法;5,抹法)三:挤压类手法(1,按法;2,捏法;3,拿法;4,掐法;5,踩跷法) 四:振动类手法(1,抖法;2,牵抖法;3,振法) 五:叩击类手法(1,拍法;2,击法;3,弹法)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2,背法;3,扳法;4,拔伸法)。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理筋整复等 按摩推拿手法总论 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

手段,故称为“法”。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 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手法是防病、治病、保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手法的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作用

常用推拿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一不小心,身体碰到什么物体上了,感到很痛,然后就会自然用手在疼痛的部位揉一揉,疼痛真的减轻了。这就是无意识的按摩动作。按摩可以说是推拿的一种。所谓推拿,就是指手或肢体部位特定的技巧与动作,做到持久、有力、柔和、均匀地在患部的一种操作,以达到深透“得气”为目的。在现代理解,就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和改善肌肉的僵硬状态。在脑部予以推拿,能够提神醒目,缓解精神的紧张状态,并松弛“绷紧”的神经。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讲究持久、有力、柔和、均匀。“持久”是指操作应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使动作和力量连贯;“有力”就是要求手法必须有一定的力度,轻重适宜,根据病位而定量;“柔和”指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达到轻而不浮、重而勿滞的境地;“均匀”则应做到动作有节奏、用力平稳。总之以刚柔相济,力匀技精,使深透经络、病位,得气有感,才能见效。下面先介绍推拿的一些基本手法。 1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对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适当用力按压的一种手法。 指按法:以拇指、中指或食指的指端按压。指甲要修圆润,手腕用力,手指垂直按压选定的部位。 掌按法:分单掌按和双掌按。单掌按用掌心或掌根按压选定部位,发力于臂,力深沉。双掌按则将双手重叠,双手用力一致,躯干稍倾,沉肩、伸肘,充分悬腕。

肘按法:手臂弯曲,用肘尖触按,躯干前倾,肩部发力,力缓慢而垂直,由轻到重,动作柔和缓慢,压而不滑,贴紧肤面,收时则应由重而轻,逐步收势。 2 擦法是用指腹或掌面(双手或单手)贴抚人体某一部位皮肤上,急速地擦动,使皮肤红、热为止。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手腕放松,动作灵活,力度均匀而持续连贯,虽使受力面红、热而无痛感。 3摩法用手指或掌面在身体一定部位做柔软而节律地抚摩。 指摩法:用一指或数指的指腹,以腕关节的旋转带动指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协调连贯地环形前进。 掌摩法:用掌心或掌根附着一定部位,在腕关节带动下,有节奏地环形前进。 操作要领:肘关节微屈,腕关节在肘的带动下,放松而持续连贯,有节奏地呈环形前进,动作要缓而轻,操作时要悬腕,切勿推压用力,应圆滑柔和。 4 滚法是用手背着力在身体的一定部位,用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屈曲,使手背对治疗点产生节律性揉动的手法。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小鱼际掌侧着力要实,指随掌腕外翻自然展伸发力,里转时指随屈握发力,动作节奏连贯,劲力深透,不可磨擦滑动或翻转拍打,操作时肩臂尽可能地放松,小指掌关节固定不移,变换部位时要自然流畅,滚动压力时不可发生跳动。 5 振法用手指端或掌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连续不间断地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

中醫推拿按摩手法 一、前言 (一)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二)放酒會香,放病會重 (三)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 二、作用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二)舒筋活絡,解除痙攣 (三)理順筋絡,整復錯位 (四)鬆解粘連,消除狹窄 (五)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六)驅風散寒,除濕痺痛 三、手法要求 (一)傷的輕重之別,皮內、筋骨、關節之分解部位置之不同,須視情況選用適合的手法。 (二)手法操作前須對病情周密暸解。 (三)手法前須有計劃性的處置。 (四)要求操作熟練,動作輕巧。 (五)手法前須檢查傷痛部位、手法後須進行復查。 (六)手法後須結合練功手法(筋骨活絡功)。 四、分類及操作 (一)舒筋通絡法 1、按摩法 (1)手法:單手或雙手手掌或指腹放置患處輕輕地作來回直線或圓形的按摩動作。

(2)作用:有消瘀退腫,鎮靜止痛作用。 2、推法 (1)手法:用姆指指腹或手掌往前後、左右方向輕、中、重地推動 (2)作用:促進血液和淋巴液流通,利用適當的痛覺給予經絡、刺激達 到舒筋活絡止痛之效。 3、拿捏法 (1)手法:用拇指與其他各指作相對如鉗形的用力,一緊一鬆的拿捏, 以擠捏肌肉韌帶軟組織。 (2)作用:緩解肌肉痙攣、鬆解粘連、活血消腫、袪瘀止痛。 4、揉法 (1)手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上作輕輕回旋揉動的手法。 (2)作用:消散外傷引起的腫脹,有緩和強手法的刺激和減輕疼痛的作 用。 1、、 2、 3、 4、 1、 2、

5、擦法 (1)手法:用手掌、大小魚際、掌根或手指在皮膚上摩擦。 (2)作用:能活血去瘀,消腫止痛,溫經通絡。 6、滾法 (1)手法:用手背掌指關節突出部在身體上滾動的手法。 ( 2)作用:調和營衛、疏通經絡、適用於腰背、四肢。 7、拍擊法 (1)手法:用拳捶擊肢體的手法,叫捶擊法,用手掌拍打患處叫拍打法, 用掌側擊打又稱劈法。 (2)作用:疏通周身氣血、消除外傷後瘀積及疲勞酸脹又能去風散寒。 1、 2、 3、 4、 擦法 滾法

详解推拿治疗的八大方法

(1)温法 温法用于虚寒症,常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连续作用,时间稍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刺激感,温法有补益阳气的作用。缓慢、柔和、深沉的手法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操作,使能量深入肌肉或脏腑组织,以达温热驱寒的目的。 (2)通法 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的病症。在治疗手法中要刚柔兼施,如用推、拿、搓法于四肢,能疏通经络,拿井肩则有通气机、行气血之作用;点、按背部腧穴可通畅脏腑之气血。 (3)补法 补气血津液不足,脏腑之机能衰弱,补法应用范围广泛。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虚热盗汗、遗精等症。一般以推、摩、揉、擦等法,但手法要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刺激。临床上经常用于补脾胃、腰肾。 (4)泻法 一般用于下焦实症。由于结滞实热,引起下腹肿胀或疼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的力量宜稍重,可由慢逐渐加快。用摩擦、摆动、挤压类手法。如食积便秘,推拿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以通腑泻实。 (5)汗法 就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主要用于风寒和风热外感两大类。对外感风寒,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逐步深入,因重则增温,使全身透汗。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刺激量小,柔和轻快,使腠理疏松,病人感到汗毛竖立,周身舒适。手法多用推、拿、按。如推拿颈部风池、风府,能疏散风邪;按、拿合谷、外关,可去表邪。 (6)和法 和解、调和之意。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可使用。手法要平稳而柔和,可用滚动、摩擦类手法。常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 (7)散法 消散、疏散的意思。散法可使气血得以疏通,结聚得到消散,如饮食过度导致腹胀满、痞闷。一般以摆动及摩擦类手法为主,要求轻快柔和。 (8)清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历代医家的按摩的手法繁多,作者将按摩手法归纳为十三个基本手: 抚摩揉捏揉捏挫摩擦推压摇晃抖动弹提振动扣击按压 1 抚摩 手法:用单手操作,以手掌或指腹贴放在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线形的或圆形的或螺旋形的抚摩动作。 作用:能使皮肤表面衰老细胞脱落,改善皮脂腺和汗腺机能,恢复皮肤敏感性,缓解肌肉疼痛和紧张状态,有助于局部消肿、止痛、消除麻木。此外,对神经系统还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应用:按摩的开始和结束,都运用此手法。 2 揉 手法:用手掌或掌根或指腹(拇指腹或四指指腹)贴于皮肤上,轻轻回旋的揉动,也可用与肌纤维纵轴相交的横向移动。 作用:消除外伤引起的肿胀和气血凝滞,促进血液淋巴液通畅,也有缓和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应用:四肢、躯干、腹部、头部等处,均可用此法。 3 捏 手法: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每指外展,成钳形,拇指和四指捏着被按摩者肢体,不断地用力作对合动作。操作进移动或不移动均可,但拇指和四指力量要平衡。手指捏:用于手、足、肌腱肌腹、跟腱及脊背。掌指捏:肩部、颈部、腰臀部、大腿、小腿。 作用:促进萎缩肌肉张力的恢复。同时也可以消除组织的肿胀和肌肉酸胀的疲劳感,缓解肌腱挛缩等。 应用:关节脱位,四肢骨折,尤其是陈旧性肘关节和指关节伤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常用此手法。 4 揉捏 手法: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呈钳形,将掌心和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五指和掌心用力,作不移动的揉捏,或线型向前移动的揉捏,或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揉捏。揉捏到一定的距离时,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抽回,如此反复进行。 作用:使深部组织、血管、神经均受到良好的刺激,能松解深部的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粘连,通经活络,使深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旺盛,是消除疼痛麻木和散瘀的手法。 应用:多用于肌肉劳损,风湿症和陈旧性损伤瘀血迟迟不散。 5 搓 手法:两手掌自然伸开,五指并拢,对合着紧贴于皮肤上,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搓必须用双手进行。 作用:使皮肤肌肉松驰,血流通畅,促进组织代谢,消除肌肉酸胀,疲劳,提高皮温,肌群的工作能力。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 拿法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 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 按法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 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 摩法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 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 擦法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 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6. 揉法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

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 搓法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 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 摇法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 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 捻法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 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10. 点法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11. 抖法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 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12. 拍法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 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民间中医推拿按摩店经营之道

民间中医推拿按摩店经营之道 推拿培训师王春亮先生谈成功法则,任何事,任何人,只要死死盯住一个目标你就会成功,贵在坚持和持之以恒,王老师的推拿按摩学生很多,他常常跟我们讲,做任何事都是一样的,只要死死盯住一个目标你就会成功,推拿按摩疗法更是如此,就算是最笨的按摩学生,最差的推拿学员,只要你开店坚持三年,你都会病号爆满,顾客满门,排队预约,手艺高超。 干事创业,最忌讳没有毅力和恒心,最忌讳半途而废,不用心做一件事,王春亮民间中医推拿按摩疗法学员为什么有的年赚百万,大部分年利二三十万,也有的关门大吉,做不下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用心不用心,坚持不坚持的问题,有一个王春亮推拿培训2011年9月份第八期的学员,叫小张,他是这一期成绩最差的学员,手法很差,理论也不行,王老师经常给他补课和单独教育,但是还是让王老师着急,同班同学都笑话他,所有人对他的将来开店没信心,但是就这一个曾经成绩最差,手法最不好的同学,这几年坚持了下来,他的推拿按摩事业却是做的很有名堂,小张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手法技术也成为当地推拿按摩界的佼佼者,很多人来找他治病学习技术手法,目前小张的店面每天他自己平均做10到15位病号,每位病号平均收费60元,光他自己每天的推拿纯利润就是800多元,再加上卖的膏药、保健枕头、按摩器、治疗仪、理疗仪等赚的钱,还有两个小徒弟和媳妇推拿的收入,总共加起来,小张的店面每天平均客流量30多位,纯利润均在2000多元,年利达到50多万,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如此赚钱,小张,虽然很内向,闷声闷气,但是他有沉浮,能够坚持得住,认真做一件事,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最终会打开局面,立足脚跟,掌握核心技术手艺,让竞争者望而却步,独当一面。 反过头来,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小张靠什么成功的,还是王春亮老师讲的那句话,任何事,任何人,只要死死盯住一个目标你就会成功,就算是最笨的按摩学生,最差的推拿学员,只要你开店坚持三年,你都会病号爆满,顾客满门,排队预约,手艺高超,水到渠成,财富自然接踵而来,并且源源不断,细水长流,终生受益。 王春亮老师亦是如此,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推拿按摩疗法,要爱一行,干一行,用毕生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它,你怎么会会不成功呢,把推拿按摩疗法当成你的事业、追求、理想,当成你的爱好、热爱和陪伴,那么我们换来的只有甘甜的成功和源源不断成正比例的财富,做到精益求精,推拿按摩疗法更上一层楼,整个同行业的人们都会跟着你跑,成为推拿按摩界的标杆和领头羊,走在推拿按摩疗法的最前沿,这才是我们职业追求的境界。 王春亮先生有时候为了研究一个推拿按摩手法而整夜不睡觉,直到自己满意,达到效果;有时候为了能够拜访学习民间按摩高人的绝学绝技,不惜重金,千里跋涉,也要找到按摩大师学习技术,讨教真经;有时候为了弄清真假中医理论,王老师就亲自上阵做实验,用自己的身体做模特,不惜把身体的肌肉穴位按摩的肿胀难受,也要找到真正的答案和对错。 推拿培训常年传授王春亮民间中医推拿按摩经验之道,包括中医按摩、康复推拿、理筋正骨、小儿推拿、艾灸、火疗、放血疗法、大肠水疗、尾椎直肠全系疗法、点穴调病、摸骨诊病,单独带,个性化教学。学会王春亮民间中医按摩疗法,能够达到各种手法运用自如,常见病和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调理,可达到多年按摩师的技术水平,主治: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踝扭伤、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各种扭伤拉伤、筋出槽骨错位等颈肩腰腿痛相关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各种男女科相关疾病;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下垂、结肠炎等各种胃肠疾病;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各种慢性疾病、各种身心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可以开店,独当一面,一个人,一张床,一个不起眼的小店,接待病号,年利均在20万元以上.详情网上搜索王春亮推拿,有大网站和专业官方介绍。 有无基础均可,学费6800元,多年没有涨价,非常实惠,有基础来进修的学习7到15天,没有基础从零开始的学习15到30天,学员有台湾新疆的,有广州青海的,有东北内蒙

面部美容按摩的基本手法.doc

面部美容按摩的基本手法 1.美容按摩师的手部运动 按摩是依靠有规律的手部运动来进行的。美容按摩师的双手在按摩过程中,要求必须保持柔软、灵活、轻松而有节奏感,有力而不过分。为了符合要求,美容按摩师必须了解掌握手部运动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手部运动方法。 (1)双手放在胸前剧烈地摇动,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图6—1) (2)双手尽力握拳放在胸前,假设手中有一小球,然后将假设小环抛出,手指尽量张开,此动作反复进行,可以强健手腕及手掌。(图6—2) (3)双手由大拇指开始到小拇指,轻弹桌面,然后返回,重复轻弹动作,此动作如练弹钢琴的指法。此动作对手部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有特别功效。(图6—3) (4)双手在胸前合掌,左手腕用力向右边推,然后转由右手腕用力向左边推,整个过程保持手掌合并,此动作可以运动于腕及手掌,增加手的灵活性。(图6—4) (5)从大拇指开始,按顺序将十个手指从骨节到指尖全部按摩一遍。此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令手指更加柔软灵活。(图6—5) (6)双手握拳放在胸前,手腕由前向后打圆圈。此动作可以灵活手腕肌肉。(图6—6) 2.常用面部美容按摩穴位(图6—7、8) ①太阳②印堂③攒竹④瞳子髎⑤听宫⑥翳风 ⑦迎香⑧地仓⑨人中 3.面部美容按摩基本手法 医家名言:“手上无功,按摩空;手上有功,气血皆通”。可见,按摩不是简单的揉搓,而要掌握一定的手法。按摩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按摩手法。对面部美容按摩来说,基本手法如下: (1)搓掌浴面 部位:面部 操作:将两手掌搓热,贴于面部,如洗脸状上下摩搓面部,反复操作2—3分钟。(图6—9—1,2,3,4)。

推拿的治疗原则

推拿的治疗原则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推拿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临床工作中,必须因人、因病、因时、因地,采用和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但推拿的具体治疗方法,是在推拿的治疗原则下制定的,这些原则是: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一、整体观念,辩证施术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机体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思想,贯穿在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辩证、治疗等各个方面。整体观念的原则,在推拿临床中,既要体现在分析局部症状时,要注意机体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又要在处理局部症状时,重视机体整体的调整。 辩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然而,在临床推拿工作中,辩证论治具体表现为辩证施术,即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治疗法则,选择手法的操作方法、穴位和部位,进行具体的操作治疗。对按照现代医学分类的疾病的推拿治疗,辩证施术的原则表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以病机的异同为依据的治疗原则,同疾异治,即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相同,但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选用的推拿手法及

穴位、部位就因之而异。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但因其主要病机相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选用相同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 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表现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都反应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确定何者为标,何者为本。 由于推拿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指导下,应该标本同治、缓急兼顾。既要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又要注重疾病次要矛盾的处理;既要积极治疗疾病的急性发作,又要兼顾疾病慢性症状的处理。同时,在推拿临床中,正确地应用标本同治、缓急兼顾的治疗原则,不仅要制定推拿本身具体的治疗方法,还应该依据这一原则与其他治疗方法合理结合。 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推拿治疗,是一种运动疗法。不论手法对机体的作用方式,还是指导病员所进行的功法训练,都是在运动。推拿“以动为主”的治疗原则,是指在手法操作时,或指导病员进行功法锻练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病理状况,确定其作用力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动作的徐疾和活动幅度的大小。适宜的运动方式,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同时,推拿治疗在“以动为主”时,也必须注意“动静结合”,一是在手法操作时,要求医务人员和病员都应该情志安静,思想集中,动中有静;二是推拿治疗及功法

中医经络按摩手法和流程详细介绍

据中医经络学说,人的五指指尖各有经穴,而且分别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有一个指尖感到特别疼痛时,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内脏已有了某种毛病。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某种毛病,也可以通过按摩手指来治疗。 一、那么这五根手指分别都能治疗什么呢? 1:脱发——刮小指 小指对应人体小肠经,所以经常脱发、小肠吸收不好的人,可以刮刮小指。 2:偏头痛、肩颈痛——刮无名指 无名指对应人体三焦经,所以经常偏头痛、肩颈痛的人,说明气血运行不好,可以刮刮无名指。 3:脾胃不好、心慌——刮大拇指 大拇指对应人体肺经,肺主纳气,如果肺不好,那么心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大拇指对应的是心、肺器官。当出现心慌、胸闷等情况时,可用手刮大拇指外侧并往外拉。 另外,肺不好,容易影响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动作。 4:便秘——刮食指 食指对应人体大肠经,对应器官是大肠、胃。所以经常便秘、腹泻的人,应该刮刮食指。 5:晕车失眠——刮中指 中指对应人体心包经,晕车一般是心包经不好。因此,在上车前几分钟或有晕车情况时,可以刮刮中指。此外,睡眠不好的人,也是心包经的问题,也可经常做此动作。 6:全身健康——拍拍手掌 很多人都知道,足底有很多穴位,经常泡脚可以养生。殊不知,手掌上也有很多穴位,且有很多经络。因此,要想身体健康,多拍拍手掌。 7:腰酸腰痛——拍拍手背 中医有全息的理论,认为在足部或手部分布着体内各个脏器的反射区,如手背对应人体腰部,所以经常腰痛、腰酸的人,应该多拍拍手背。

具体方法是:一手手掌拍另外一只手的手背,交替拍。 二、十种人不适合中医按摩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人体组织发生损伤后会发出疼痛信号,推拿按摩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获得更多的营养,从而减轻疼痛。目前推拿按摩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运动损伤、脊柱和四肢的慢性疼痛、某些胃肠道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然而,普丽,缇莎中医提醒大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推拿按摩养生疗法防病治病,以下10类人不适宜推拿按摩养生疗法。 1.月经期和孕期的妇女。不可在下腰部和下腹部进行推拿,以免受到刺激后发生大出血或流产。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在急性期推拿按摩会加重出血和体液渗出,需局部冷敷数日,待肿胀消退后才能进行推拿按摩。 3.骨折患者,不管是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推拿按摩容易导致骨折或感染扩散。 5.有严重心、脑、肺病的患者,尤其是重度高血压者。有些按摩治疗易引起剧烈疼痛,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中风。 6.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尤其伴有脊髓损害表现者。推拿按摩会加重病情发展,甚至导致瘫痪。 7.局部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的患者。推拿按摩容易导致损伤加重或感染。 8.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特别是血小板减少者。推拿可造成大面积出血,应绝对禁止。 9.可疑或已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推拿按摩可引起肿瘤破裂、扩散。 10.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推拿治疗常用手法

推拿治疗常用手法 手法的概念: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 手法形式有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以及肢体其它部位,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通过功力的“深透”而产生治疗作用。因主要以手进行操作,故通称为手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推、拿、压、按、擦、捏等动作,这些仅是简单的随意动作,它没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必讲究动作规范,所以不能与推拿手法相提并论。《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伤有轻重……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 基本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这是推拿前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概括。 持久——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要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有力——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病人体质、病证、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 均匀——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稳性。动作不能时快时慢,用力不能时轻时重。 柔和——指手法动作的稳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是软弱无力,也不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以上各点是有机联系着的,四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

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刚柔相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达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并能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手法练习和临床实践才能由生而熟,熟而生巧,乃至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达到如《医宗金鉴》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随手出。”的境界。 一、扌衮法: 扌衮法是滚法推拿学术流派的主要手法,由丁季峰所创。 1、动作要领 (1)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肘关节屈曲120—140度。 (2)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小鱼际掌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上(掌背侧中、无名、小指部位)。 (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 2、操作要求: (1)手法吸定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 (2)压力、频率、摆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3)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3、与滚法的区别 滚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中的辅助手法之一。操作时,腕部悬屈,掌握空拳,食中无名小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为着力点,腕部作往返均匀的摆动,随着腕部的摆动,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在施术部位上作缓慢移动,压力均匀,动作灵活,速度160次/分。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 一、肾部物理按摩手法 1)展油: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五圈; 2)点穴: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密按腰阳关、命门、 悬枢、脊中至中枢穴位; 3)推脊柱: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推至中枢穴, 推三次; 4)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 5)掌推脊椎:双手掌根交替从下往上推按脊椎至中枢穴位置; 6)按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1.5寸处开始一 直按到中枢穴旁开1.5寸处; 7)推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1.5寸处一 直推到中枢穴旁开1.5寸处; 8)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中枢穴旁开1.5寸来回交 替拔内膀胱经,来回三次; 9)内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中枢穴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 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 10)换另一侧,手法与8、9相同; 11)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 12)按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开始一 直按到中枢穴旁开3寸处;

13)推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一 直推到中枢穴旁开3寸处; 14)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中枢穴旁开3寸来回交 替拔外膀胱经; 15)外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中枢穴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 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 16)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 17)肾部菱形排毒:腰部菱形四处从带脉排毒; 18)肾部走米字:在腰部走米字按压腰部;走5次米; 19)横热搓腰部:左右来回横热搓腰部; 20)竖热搓腰部:上来来回竖热搓腰部; 21)热腰部:双手搓热放置客人双肾部,3—5次; 22)结束 二、五行物理按摩手法 1、第一部开背: 1)分五段展油,手掌上油五指并拢从上往下轻推,背部分五段从 尾椎至肩部再从客人手心滑出。 2)点穴: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密按腰阳关、命门、 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至 大椎穴位;(也可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密按至大椎 穴) 3)推督脉: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推至大椎穴,

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

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 按摩基本手法介绍。要学习按摩,首先要了解各个部位的按摩方法手法,以下是较多作为按摩位置的颈椎以及其周围部位所用的按摩手法。 技巧要点: 按摩者姿势:沉肩、坠肘、松腕(扎马步) 按摩技巧:有力度热度渗透 均匀:幅度、频率、力度 持久:有连贯性 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用力方向,自然力收回)颈部一般套路 ●手掌抚摩或按摩颈,,以后部发热舒适为度,动作由轻及重,由小到大,快慢结合。 ●按揉颈肌,左手扶住受术者头部以固定,右手拇指和食、中两指分别位于颈椎两侧肌肉 隆起之处,自上而下,由轻及重进行按摩揉捏,边按揉,边下移,重复动作5~10次。 ●按揉风池穴,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对准风池穴,轻按重揉,范围由小及大直到有酸胀感●自上而下,大拇指点按脊椎两侧,自风池沿肌肉走向(凹)至肩井 ●自上而下,用手指推脊椎两侧的肌肉 ●拿项肌,拇指和食、中两指拿担其两侧的颈项肌,自上而下均匀用力,动作一张一弛, 反复20~30次 附:挤压---十指交叉,掌跟夹拿(也可用于三角肌、肱二头肌附近) 肩部 具体手法:(肩背部按摩大多适用,肩部:揉拿按击滚;背部:击揉按拨滚) 1.击:锤、拍、劈、扣(有节奏感) 叩击类手法:手掌、拳背、手指、掌侧面、掌侧小鱼际、指尖叩打体表。 拍法:虚掌,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掌击法:手指自然松开,腕伸直,用掌根部叩击体表。 注:施术时需询问受术者感受 2.揉: 要点:回旋 指柔、掌根揉、肘揉 掌揉法: ?动作要领: 术者用手掌掌根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压,腕关节略背伸,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以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并带动

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_王强

83 第13卷 第1期 2011 年 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1 Jan .,2011 推拿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对病人而言,是一 种被动运动和机械刺激,对医生来说,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深厚的功力,善良的品质。医者通过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应用一定的力量,使用特定的技巧动作操作于人体的特定部位,使力学作用产生了特定的动力学效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祖国医学认为其作用主要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得以使“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而现代医学也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神经、体液及生物力学等多方面着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推拿治病的实质。下面笔者分别在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阐述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原则。 1 祖国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作用1.1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对于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为肿为痛,通过按法、推法等手法,可以起到疏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肿消,通则不痛。《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按其经络, 以通郁闭之气,摩其雍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而推拿治病,“经络所至,治疗所至”,通过穴位的点按,引动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脏腑疾病。如“头面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 1.2 宣通散结 松解粘连 对于外伤血瘀或风寒湿邪郁阻,必使患部气血凝滞、瘀停经络、筋膜粘连,通过揉法、法等手法可以宣统闭塞的气血,疏通瘀阻的经络,松解粘连的筋膜,使得经通筋柔骨正。对于外伤性以及寒湿性的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粘连性疾病的推拿治疗运用此法。 1.3 缓急解痉 滑利关节 推拿手法是缓解肌紧张、肌痉挛非常有效的 方法,首先它能直接松解筋肉,疏通经络,调整机体内部平衡,通过按法、摩法、拔伸摇法等手法,可以强迫伸屈关节,解除痉挛,再进一步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此所谓“松则通,通则不痛”。此法用于髋关节滑囊炎、膝关节滑膜炎 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 王强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江苏 盐城 224002) 摘 要:推拿是一种“以人治人”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治病方法,推拿能够治疗许多疾病已经被全世界所公认, 古今中外关于探究推拿治病原理的问题、设想、说法以及实验研究有很多,有用中医理论解释的,有用现代实验方法研究的,也有用实践经验去推测的等等,还都能说明一些问题,相对来说重点探讨的是推拿手法作用的人,即后面的“人”。而决定手法疗效结果的主要是前面的“人”,能研究的空间更大,比如医者的知识面、功力、品质以及特异性体质等。作者就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简单阐述一下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原则。 关键词:推拿手法;机理;治疗原则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1- 0083- 02 收稿日期:2010-06-14 作者简介:王强(1969-),男,江苏射阳人,副主任中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推拿临床,0~18岁儿童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 康复治疗。 Briefly Clarifies the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Massaging WANG Qiang (Yanche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Yancheng 224002,Jiangsu,China) Abstract : Massage is an ancient yet modern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curing the patient with the hands of the doctor”.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diseases of many types can be cured by means of massage,as there have been since time immemorial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researches into the assumptions of how massage cures some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treating practice,some of which are affirmed by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theories,and some of which are tested and eventually testified by modern experiments inferred from previous experience. All this can explicitly explains some problems which make the doctor puzzled in massaging the patien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lays empha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octor who carries out massage,known as the man/woman standing behind the patient. However,it is the patient who lies in front of the doctor that mainly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massage. This point of view in massage remains to be further testified on a larger scale,in terms of the doctor's range of knowledge,his or he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skills,in addition to his or her personal quality and constitution and the like.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briefly clarifies the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in massaging the pati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theories. Key words :techniques of massage ;theories of massage ; principles of performing mass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