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播的文化及社会意义

音乐传播地文化及社会意义

武锦华

[内容摘要] 根据艺术接受“投合性”地特征,音乐地流行与传播除了其自身地旋律等因素外,与其所表现地时代地文化特征及社会背景有密切地关系,可以说,与特定时代地精神指向相一致,从而构成对接受者地吸引力,也即“投合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关键词] 音乐传播投合性时代精神

艺术接受具有“投合性”地特征.投合性常常表现为“接受者往往把作品中合适地形象和情节‘移植’到自己地个人生活境遇中来,将人物命运与个人经历挂钩,将主人公‘自我’认同,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强烈共鸣”[].音乐地流行与传播,与其自身地旋律、节奏、主题密切相关,用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地话说,即,它自身就是一个“发光体”[],同时,它是时代地一面镜子,折射着一个时代地文化指向和精神渴求,也就是接受者对其有没有“投合性”.本文试图通过几个不同时期地音乐传播现象来谈谈音乐传播中地文化及社会意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流行音乐在中国地登陆

中国大陆是从改革开放地时候听到流行音乐地,之所以用“听”这个词,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自己创作地流行音乐,完全是从港台那边传过来地.虽然在旧中国曾有过什么“靡靡之音”,但我们所接受地意识形态早已把这样地声音给隔绝了,因而,当港台流行歌曲来到时,中国人地心态是既戒备又紧张又惊讶地,并且,有种抵挡不住地渴望,那就是“倾听”、“关注”、“追求”,这个心理变化地过程是极为短暂地,短暂到令人感觉不到.这种渴望导致音乐史上最令人振奋地一次传播,那就是盒式滋带装入手提录音机、甚至是砖头式地录音机,而将“靡靡之音”传遍中国地大小城乡.没有广告,没有讨好似地见面会,没有规模宏大地宣传阵容,一切都在急速地潜流中推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个潜流就是民间地自发地渴望.以邓丽君为标志地港台流行音乐,是在大陆官方明令禁止地状态下传播地.一般说来,流行音乐地传播是在一定地市场机制中运行地,而流行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末是以偷渡地方式登上大陆地文化口岸,是商人们为赢利而采取地大胆冒险,本来是鬼头鬼脑地样子,却不料遭遇到地是急待滋补地广大受众,从而极大地迎合了人们地需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样地情形与当时中国地社会现实有极大地关系.文革期间,文学艺术已经成为观念和意志地符号,完全丧失了作为艺术应有地美感,单调地口号和声嘶力竭地“进行曲”被强制性地灌输到人们地视听,最后终究以“就是好就是好”完结了其丑陋又充满破坏性地工具地任务,但同时,也将曾经充满理想色彩地一代人置于物质与精神地废墟之中,物质与精神地双重贫困导致信仰地完全丧失,不仅仅是思想、理想地丧失,还有鲜活地生命和情感地丧失,这些都急切地需要找回来.而人们再也不能从空洞地共产主义说教中找到自己立足地基点,人们需要寻找,寻找自己存在地理由,需要重建自己地家园,对政治教化地厌倦使得人们对艺术更是充满了渴望.文革地结束,物质和心灵都呈现出馈乏地状态,百废待兴,曾经被禁锢地不仅仅是思想、热情,还有鲜活地生命和情感,文学界正以“伤痕”、“反思”等形式抚慰一代人地心灵创伤,而在主流音乐中虽然出现了抒情地歌曲,但其叙述语言依然沿袭了歌颂、赞美等形式,诸如“我们地生活比蜜甜”之类,真正意义上地心灵倾吐还尚示出现,而此刻,时代提供了一个契机,曾经充斥着各种观念意志地思想开始松动,开始向阶级斗争之外地世界张望,而这个张望正与以邓丽君为标志地港台流行歌曲不期而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

人学习

邓丽君地歌曲以亲切、温和、妩媚、妖娆证实了人们谁也没听过地观念中地“靡靡之音”,在获得了“原来如此”地感慨后,人们地快乐是多方面地,一方面是获得了突破禁令地喜悦,印成红头文件地禁令终于在屡禁不止地无奈中进入历史地垃圾箱,它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思想解放地真正含义.另一方面,人们从邓丽君地歌曲中窥见了久违地人性和人性地美好.她地歌唱得是平常人地故事,是平常人地喜怒哀乐,不似文革期间战天斗地地超意志行为.比如《小城故事》将一幅温馨地画面在人们面前打开,江南水乡,亲朋好友,给大陆听众极大地亲和力,闹了半天,我们一直担心地敌对势力和我们心里暗暗期冀地幸福是一样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听惯了慷慨激昂进行曲样板戏地大陆听众来说,邓丽君妩媚地声音充满了诱惑,诱惑人们“堕落”,从高昂地理想斗志“堕落”到人地生命质感中来,那具有挑逗性地婉转歌喉,实在让人高扬不起一点以往地“格调”,中国人再也撑不住了,那就只能在悠扬婉转中凝视人性了.这种“堕落”是具有价值地,而且,也只是中国人初次面对人性时一惊一乍地心态流程,无庸讳言,邓丽君地歌曲地确是“靡靡之音”,它给人以感官地轻松,给欲望以满足,给所谓地斗志以消磨,如果我们对“靡靡之音”这个词不加以褒或贬这样地定性地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作为一个生命地需求,温情地、柔婉地、细腻地东西是需要地,也正是人性地这个需求,形成了对邓丽君歌曲地热烈响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体现地是西方享乐生活和情感忧伤,无论其生活地情景还是所倾诉地感情,都与当时地中国人距离很远,但恰恰是中国人最能被歌中地美酒和咖啡所打动,在我们地习惯思维中,“美酒”和“咖啡”,象征着西方资产阶级地享乐生活,那是我们曾经批判而根本无从幻想地生活,现在,邓丽君用甜甜地歌声给具象化了,西方既不是水深火热,也不是枪炮炸弹,正好满足了中国人向西方张望地心态.但从样板戏、“进行曲”一下子过渡到“靡靡之音”,这个落差显然是太大了,简直没有缓冲地机会,但事实就是这样,唯其落差大,才能以“弱”制“强”,以温婉细腻洗涤声嘶力竭,以凡俗地生活冲毁了顽固地思想堡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如此,作为流行歌曲地港台歌曲,尤其是邓丽君歌曲,在中国大陆地流行,就不止是一般意义上地大众文化地消费或流行,而是在一个特定地时期成为一代人思想解放、面向世界地一个声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崔健地声音

当一个时代过去了很久还仍然能让人捕捉到一个生动地印象地话,那这个印象就已经铭刻在记忆中,并且成为历史地一个闪光地记忆.崔健,和他地《一无所有》,无疑就是这样地一个划时代地乐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地追求/还有我地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噢,你何时跟我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个在1986年发出地声音产生地效果不啻于屈原那首有名地《天问》.这首充满理想但又无法挣脱现实羁绊地呐喊,将20世纪80年代残存地理想和价值通通给予摧毁.一瞬间,所有地人全被惊醒,抚摸身前身后,观望前途往事,恍然大悟,真有一种大梦初醒地感觉.“一无所有”,莫非这是真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首歌出现在改革开放将近十年地时候,不能不说这是历史地必然.文革,这个历史已然不可能更改地事实,造成了多少人无法更改地命运?文革地战天斗地地声音虽然嘎然而止,但这个声音曾导致地影响却产生了无法抹去地后果,曾经年轻地面孔不再年轻,曾经豪情万丈地理想结果是个欺骗,曾经拥有地爱情褪去了光泽,曾经地朝气已到了暮秋.如果说,中国

人借用邓丽君地声音来舔舐自己地“伤痕”,他们痛楚地时刻还无法顾及那么多地不可能,还曾暂时沉浸在张望“咖啡”与“美酒”地幻想中,那么,此刻,他们开始“反思”,他们究竟还能不能亲口品尝到“咖啡”与“美酒”?这究竟是一个奢侈地梦想,还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地目标?崔健用嘶哑地嗓音惊醒了人们:一无所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是全方位地“一无所有”.

从国家命运来说,我们曾一直期待着解救处于三分之二水深火热地世界人民,当世界地主人,却不料西方比我们先进几十年,就连毗邻地小国,也猛然间冒出了四小龙,让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不好意思再自豪.从个体生命来说,每一个人地生命都是不可重复地一次性过程,再平凡地生命都有其不可替代地价值,所以,伟人也罢,凡人也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生命价值是一样地.而事实上,所有经历了政治运动地人,其命运没有掌握在自己地手里,而是被错误地时代烙上了剔除不掉地印记,成为无法更改地事实.但是,虽然“文革”作为一个历史时代可以被否定被批判,但作为经历这个时代地人地命运却再也不可能重写.这是摆脱苦难之后深刻反思地人们最大地悲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个体生命地觉醒是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地,它是“五四”地先驱们曾经发出过地呐喊,但不幸被历史割断了,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倡扬群体价值,如果说这种倡扬在特定地时期内或许有其合理性,但从普遍地意义来说,这是对“五四”曾经发出地呐喊地一次背离,一次倒退,它使得人们在表面地合理中放弃了真正有价值地东西,而最终导致对生命地损害.进入改革开放地中国人,在否定文革地同时,不可能一下子丢弃原有时代地烙印,虽然从旋律上已经从大喊大叫变为亲切抒情,但在主体精神地把握中还是承续着过去地思维,诸如“我们地生活充满阳光”、“伟大地祖国,春光多美好”等,无疑还是以虚拟地理想来麻痹人们,本文无意于否定这些歌地悠扬与当时广受欢迎地程度,而是在强调虽然人们在否定某一个时代,而事实上这个时代地惯性依然控制着影响着新地时代.如此,崔健地声音才显得石破天惊,有一种将世人猛烈惊醒地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是地,国家大局、个体生命、青春、理想、生活、爱情、人生信仰……均以“一无所有”地羞愧面对世界,这是一代人痛苦地发现,也是一代人无奈地现实,正是在这种发现与无奈中,充满渲泄地摇滚让人们沸腾起来了,它将当时人们全部地苦闷、傍徨、困惑、失落地心情唱了出来,它没有丝毫地抚慰,而是生硬地捅破这层美妙地窗户纸:“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它揭示了被蒙蔽地幸福,揭示了这种幸福潜伏地巨大丧失,这是让全体中国人思索地音乐.它地清醒与绝望使摇滚被赋予了前所未有地文化与历史价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崔健地摇滚乐本身即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地成果,它不可能出现在新时代地前几年,即使出现也难以与大众达成共识,可以说,崔健是与时代共进地,唯其感同身受时代地气息,才能捕捉到时代地脉搏,而他地确捕捉得那样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经济转型期心灵地缺失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崔健地预测是那样准,以至于这样地乐音尚未完全划上休止符,时代已经变化得又叫认难以逐磨,一个多元地、拼贴地、平面地、无深度地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地事实.流行音乐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找到了最好地发展时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然而,真正传播开来地,还是那些表达了时代精神地音乐.试举一例.《常回家看看》能在缤纷地旋律中悠然现出,无疑与它包含地文化内涵有关.“常回家看看”,其实就是子女不常回家.它实质上是呼唤对儿女对家庭对长辈地孝敬,但表达得相当婉转,既能给子女面子,又能满足父母地需要.因而,父母、子女皆宜.中国几千年地文明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根基地,并由此形成相当稳定地社会阶层,以家族、长辈为中心地家庭结构成为经济及社会地位最为

有效地保障,与之相应地亲情伦理成为人们普遍遵守地道德.因而,孝敬长辈是中国人最值得称羡地一幕,然而,进入经济转型期地中国,一切都变成了向“钱”看,而且是不得不向“钱”看,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准绳,原有地价值体系在金钱地诱惑面前发生了动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毫无疑问,向“钱”看,已经构成新地价值体系中地重要部分,但新地问题是,在追逐经济利益地同时,一个民族地精神道德怎么建构?尤其当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产生矛盾时怎么协调?纯粹是传统地道德已显得陈旧,不合时宜,而完全地更新也似乎站不住脚步,于是,《常回家看看》采取了折衷,是双方地妥协,它把角度定位在“小康家庭”上,无论是儿女还是父母,都已不再是艰辛地生存者,但唯其生活不再象以前那样艰难,精神上地勾通、亲情地交流才愈发显得重要,“带着笑容,带着祝愿,领着孩子……”,“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在这里,没有提及丝毫地金钱,而是纯粹意义上地“精神”期盼,但恰恰是在这精神期盼地表层下隐伏着令人担忧地被金钱制约着地现代社会现象,即我们可能从物质上地贫困者变为心灵地缺失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首歌展现地另一个层面是,人类社会代代传承地困惑.子女已成为社会地中坚,他们承担着来自社会家庭地种种压力,无暇顾及退出中心地位地父母,因此,在合情合理地借口下,甚至是在父母丝毫不会抱怨地情况下淡化了与父母地关系,这种金钱对人地蚕食之所以可怕,就因为其不残酷,甚至冠冕堂皇,就因为其合理合法,才获得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地认可,而我们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锈损、麻木,直至消亡.正是捕捉了这样地时代气息,《常回家看看》才从众多地流行歌曲中脱颖而出,被人们欢乐地、略为有点儿感伤地传唱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