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1.1概述

1.1.1磁共振成像的起源及定义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用感应线圈采集磁共振信号,按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处理而建立的一种数字图像。

1946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Bloch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教授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由于这一发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此两人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46~1972年NMR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析,即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达曼迪恩Damadian 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MR信号可检测疾病”和“癌组织中氢的T1、T2时间延长”等论文。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用反投影法完成了MRI的实验室的模拟成像工作。1978年英国第一台头部MRI设备投入临床使用,1980年全身的MRI研制成功。

1.1.2磁共振成像特点及其局限性

1.1.

2.1磁共振影像的特点

·多参数成像,可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高对比成像,可得出祥尽的解剖图谱;

·任意层面断层,可以从三维空间上观察人体成为现实;

·人体能量代谢研究,有可能直接观察细胞活动的生化蓝图;

·不使用对比剂,可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

·无电离辐射,一定条件下可进行介入MRI治疗;

·无气体和骨伪影的干扰,后颅凹病变等清晰可见。

1.1.

2.2磁共振成像的局限性

·呈像速度慢;

·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症不够敏感;

·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

·禁忌证多;

·定量诊断困难。

1.2原子核共振特性

1.2.1原子核的自旋

1.2.1.1原子核的结构

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人体内最多的分子是水,水约占人体重量的65%,氢原子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原子。

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外快速运动,有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因为,电子有质量和电荷,其轨道运动产生轨道角动量和轨道磁矩,自旋运动产生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在许多情况下,轨道磁矩的贡献很小,分子的磁矩主要来自自旋,这种电子的运动在电子显微镜下视如云状,称电子云。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中的质子是带正电荷的,通常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以保持原子的电中性,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可有不同,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是主要决定该原子物理特性的。质子和中子如不成对,将使质子在旋转中产生角动量,一个质子的角动量约为

1.41×10-26Tesla,磁共振就是要利用这个角动量的物理特性来进行激发、信号采集和成像的。

1.2.1.2原子核的自旋特性

原子核中的质子类似地球一样围绕着一个轴做自旋运动,正电荷附着于质子,并与质子一起以一定的频率旋转,此称自旋。质子的自旋就好比电流通过环型线圈,根据法拉第(Faraday)电磁原理,将产生一定值的微小磁场,它的能量是一个有方向性的矢量,称为角动量,是磁性强度的反应,角动量大,就是指磁性强。此时质子自旋分为两种:一种为与磁场方向一致,另一种为与磁场方向不一致。如果原子内的质子和中子是相等成对的,质子的自旋运动在质量平衡的条件下作任何空间方向的快速均匀分布,总的角动量保持为零。但是,许多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是不成对的,在不成对的条件下,质子自旋运动产生的角动量将不能保持零状态,出现了角动量。人体中的氢、碳、钠、磷原子都存在质子、中子不成对的情况,都可用来作磁共振成像的。

1.2.2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变化

我们已经讨论了原子核的一些固有特性,下面介绍自旋核在静磁场中的变化。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自旋中的磁矩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对一个原子核宏观聚集体而言,就不可能看到任何宏观的核磁性现象。如果将含有磁性原于核的物质放置于均匀磁场中,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微观的磁矩会在一定的时间(称为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发生改变。下面,我们将详细加以说明。

1.2.2.1质子自旋和角动量方向

根据电磁原理,质子自旋产生的角动量的空间方向总是与自旋的平面垂直。由于质子自旋的方向总是在变化的,因此角动量的方向也跟着变,在自然状态下,角动量方向随机而变。当人体处于强大的外加磁场(B0)中时,体内的质子将发生显著的磁特性改变。角动量方向将受到外加磁场(也称主磁场)的影响,趋向于与外加主磁场平行的方向,与外加磁场同方向时处于低能级状态,而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时处于高能态之极,极易改变方向。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终将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约一半多一点的质子的角动量与主磁场方向一致,约一半少一点的质子的角动量与主磁场方向相反,方向一致与方向相反的质子的角动量总和之差就出现了角动量总的净值。这个净值是一个所有质子总的概念,不是指单个质子的角动量方向。因此,我们把它称为磁矩,它的方向总是与外加磁场(B0)的方向一致的。

1.2.2.2磁矩和进动

磁矩有一些重要的特性,第一,磁矩是一个总和的概念。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并不代表所有质子的角动量方向与B0一致,实际上约一半的质子的角动量方向与B0方向相反的。第二,磁矩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人体置于磁场中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因此,当磁矩受到破坏后,其恢复也要考虑到时间的问题。第三,磁矩在磁场中是随质子进动的不同而变化,而且进动是具有特定频率,此称进动频率。

在磁矩的作用下,原子核自身旋转的同时又以B0为轴做旋转运动,此称进动。它是一种围绕某一个轴心的圆周运动,这个轴心就是B0的方向轴。由于磁矩是有空间方向性的,它绕着B0轴而转。因此,磁矩方向与B0轴的夹角决定了旋转的圆周大小。譬如陀螺自身在旋转时,它会出现自身旋转轴与地面垂直线有夹角的情况,这时陀螺本身的位置将围绕某一点作圆周运动,它的轨迹将是一个圆周。当人体置于强磁场中一定时间达到相对平衡后,质子总的磁矩围绕B0旋转的角度也相对恒定,B0方向上的分值可由三角原理来确定,这个B0方向上的值随着磁矩与B0的夹角变化而变化。

进动是在B0存在时出现的,所以进动与B0密切相关。外加磁场的大小决定着磁矩与B0轴的角度,磁场越强大,角度越小,B0方向上的磁矩值就会越大,因此可用来进行磁共振的信号会越强,图像结果会更好。此外,外加主磁场的大小也决定了进动的频率,B0越强大,进动频率越高,与B0强度相对应的进动频率也叫Lamor(拉莫)频率,原子在1.0 Tesla的磁场中的进动频率称为该原子的旋磁比(γ),为一常数值。氢原子的旋磁比为42.58 MHz。 B0等于0.5 Tesla时,质子进动频率为21.29 MHz。B0等于1.5 Tesla时,质子进动频率为63.87 MHz。

Lamor方程表示:

w。=B。r (公式1-1)

其中原子核的进动频率ω与主磁场B0成正比,γ为磁旋比。

1.2.3核磁共振现象

共振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体的运动在重力作用下将会有自身的运动频率。当某一外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时,一般只是一次的作用而没有共振的可能,当外力是反复作用的,而且有固定的频率。如果这个频率恰好与物体的自身运动频率相同,物体将不断地吸收外力,转变为自身运动的能量,哪怕外力非常小。随时间的积累,能量不断被吸收,最终导致物体的颠覆而失去共振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共振。

质子在一定的磁场强度环境中,它的磁矩是以Lamor频率作旋进运动的,进动频率是由磁场强度决定的。所以,进动是磁场中磁矩矢量的旋转运动,而单摆运动是重力场中物体的运动,原理是相同的。进动的磁矩,如果把三维的旋转用透视法改为二维运动图,就更清楚地看到它与单摆运动是极其相似的。当在B0作用下以某一恒定频率进动的磁矩,在受到另一个磁场(B1)的重复作用时,当B1的频率与Lamor频率一致,方向与B0垂直,进动的磁矩将吸收能量,改变旋进角度(增大),旋进方向将偏离B0方向,B1强度越大,进动角度改变越快,但频率不会改变。以上就是原子核(MRI中是质子)的磁角动量在外加主磁场(B0)的条件下,受到另一外加磁场(B1)的作用而发生的共振现象,这就是磁共振物理现象。

1.3核磁弛豫

1.3.1弛豫过程

1.3.1.1弛豫

原子核在外加的RF(B1)作用下产生共振后,吸收了能量,磁矩旋进的角度变大,偏离B0轴的角度加大了,实际上处在了较高的能态中,在B1消失后将迅速恢复原状,就象被拉紧的弹簧“放松”了。原子核的磁矩的弛豫过程与之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子核发生磁共振而达到稳定的高能态后,从外加的B1消失开始,到回复至发生磁共振前的磁矩状态为止,整个变化过程就叫弛豫过程。弛豫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变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磁矩的能量状态随时间延长而改变,磁矩的整个回复过程是较复杂的。但却是磁共振成像的关键部分。磁共振成像时受检脏器的每一个质子都要经过反复的RF激发和弛豫过程。弛豫有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之分。

1.3.1.2纵向弛豫

纵向弛豫是一个从零状态恢复到最大值的过程。磁矩是有空间方向性的,当人体进入B0环境中以后,数秒或数十秒钟后将形成一个与B0方向一致的净磁矩,我们称其为M0,B0方向是一条空间的中心轴线,我们定义它为纵轴。在外加的RF(B1)作用下,B0将发生偏离纵轴的改变,此时B0方向上的磁矩将减少,当B1终止后,纵轴(B0轴)上的分磁矩又将逐渐恢复,直至回复到RF作用前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叫纵向弛豫,所需要的时间就是纵向弛豫时间。由于要使纵向磁矩恢复到与激发前完,全一样的时间很长,有时是一个无穷数。因此,我们人为地把纵向磁矩恢复到原来的63%时,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单位T1时间,也叫T1值。“T”就是Time,T1值一般以秒或毫秒为表示单位。T1是反映组织纵向磁矩恢复快或慢的物理指标,人体各种组织因组成成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T1值。

1.3.1.3横向弛豫

横向弛豫是一个从最大值恢复至零状态的过程。在RF作用下,纵向的磁矩发生了偏离,与中心轴有了夹角,横向上则出现了分磁矩(Mxy),当B1终止后,横向(XY平面)上的分磁矩(Mxy)又将逐渐减少,直至回复到RF作用前的零状态,这个过程就叫横向弛豫。所需要的时间为横向弛豫时间。与T1值一样的原因,我们将横向磁矩减少至最大时的37%时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单位T2时间,也叫T2值。横向弛豫与纵向弛豫是同时发生的。

1.3.2核磁共振信号

MR信号是MRI机中使用的接收线圈探测到的电磁波,它具有一定的相位、频率和强度。根据这个信号的相位、频率和强度的特征,结合它出现的时间先后秩序,可以用来进行计算机空间定位处理和信号强度数字化计算及表达,在MRI图像上反映出不同组织的亮暗特征。各种形态特征组织具有不同的信号特点,将共同组成一幅亮度对比良好、信噪比较高、空间分辨率适中的MRI图像。

MRI成像过程中,每个组织都将经过磁共振物理现象的全过程。组织经过B1激发后,吸收能量,磁矩发生偏离B0轴的改变,横向(XY平面)上出现了磁矩,处于高能态中。B1终止后,横向上的磁矩将很快消失,恢复至激发前的零状态,其中B1激发而吸收的能量将通过发射与激发RF频率相同的电磁波来实现能量释放,这个电磁波就是MR信号的来源,也叫回波,是MRI的基础。磁共振中的回波信号,实质上是射频信号,具有频率和强度的特点。

磁共振成像设备中,接收信号用的线圈可以是同一线圈,也可以是方向相同的两个线圈。线圈平面与主磁场B。平行,其工作频率需要尽量接近Larmor频率,线圈发射RF脉冲对组织进行激励,在停止发射RF脉冲后进行接收,RF脉冲停止作用后组织出现弛豫过程,磁化矢量只受主磁场B。的作用时,这部分质子的进动即自由进动因与主磁场方向一致,所以无法测量。而磁共振过程中受到射频激励而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垂直,并围绕主磁场B。方向选进,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即法拉第定律),横向磁化矢量Mxy的变化,能使位于被检体周围的接收线圈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流,其大小与横向磁化矢量成正比,这个感应电流经放大即为MR信号。由于弛豫过程中Mxy的幅度按指数方式不断衰减,决定了感应电流为随时间周期性不断衰减的振荡电流,因为它是自由进动感应产生的,所以称之为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90°RF脉冲后,由于受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的影响,磁共振信号以指数曲线形式衰减,因此它是一种自由衰减信号,其幅度随时间指数式衰减的速度就是横向弛豫速率(1/T2)。

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描述的是信号瞬间幅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各质子群的FID 过程并不相同,所叠加在一起的总信号也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指数衰减曲线。因此,有必要将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变成振幅随频率分布变化的函数。“傅立叶变换”就是将时间函数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FID信号不仅提供幅值和频率,它还提供幅值和频率相关的相位的信息。

一个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的产生,都是一个特定组织(受检组织)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产生且特有的。不同组织在受到同一个脉冲激发后产生的回波各不相同,相同的组织在受到不同的脉冲激发后的回波特点也不一样,这是因为组织结构的不同导致的磁共振特性(主要指T1、T2值)不同所致,而不同的脉冲序列就是要充分发掘和显示组织的内在特性不同而

设计的。总的来说,组织在MRI上的亮暗差别随回波信号不同而不同,FID信号的表现特点要受到组织本身的质子密度、T1值、T2值、运动状态、磁敏感性等因素影响,成像时采用的不同脉冲组合序列及其相关的TR、TE值、翻转角等都是为了显示组织特性的。

1.4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

1.4.1 MRI的数据采集方法

1.4.1.1梯度磁场(gradient magnetic field)

利用梯度磁场(G)实现MRI的空间定位,共有三种梯度磁场:横轴位(Gz)、矢状位(Gx)和冠状位(Gy)。

梯度磁场是在主磁场基础上外加的一种磁场,使成像时感兴趣人体段块受到的磁场强度出现微小的差别。根据磁共振的拉莫尔(Lamor)定律,人体组织在不同的磁场强度下,其共振频率就会不同,这就形成了根据梯度磁场的变化达到空间定位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基础。

MRI的空间定位主要由梯度磁场来完成。在相对均匀的主磁场基础上施加梯度磁场,将使人体不同部位的氢质子处于不同的磁场强度下,因而具有不同的拉莫尔(Lamor)频率。用不同的RF激发,结果将选择性地激发对应的质子,不断变化的梯度磁场与对应变化的RF发生放大器配合,将达到空间定位的目的。

根据梯度磁场的变化来确定位置时,不需受检病人的移动,这是与CT成像明显不同。梯度磁场性能是磁共振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和信噪比,可做更薄层厚的磁共振成像,提高空间分辨率,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同时梯度磁场的梯度爬升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不同RF频率的转换。

1.4.1.2层面选择

磁共振成像是多切面的断层显像。要使某一段大块的人体组织分层面显示,就要进行层面定位,人为地分解组织器官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层厚的断面。横轴位(Gz)、失状位(Gx)和冠状位(Gy)的梯度磁场可作为层面选择梯度场,根据要求做矢状面、冠状面还是横断面,只要通过电脑控制启动某一轴上的梯度场即可。如果采用第一层对应梯度强度和频率的RF激发,RF停止后出现的具有特定频率的回波信号,将被计算机认为是第一层面质子的信号,然后再采用第二层对应频率的RF激发,如此重复,至最后一层,可以达到层面选择的目的,所以MRI做任何断面都不需移动病人,只是启动不同的梯度场即可

1.4.2 MRI断层平面信号的空间编码

以上仅对不同层面进行分辨,出现的回波信号仅仅为一个层面的总和。一个层面中有

128×256或256×256个像素,如何分辨?对一个层面而言,平面上位置有左右和上下不同,可以再用相位和频率两种编码方法来实现定位。

层面分辨梯度是Z轴方向的话,我们可以在Y轴的上下方向上施加第二个梯度磁场,将上下空间位置的体素用不同相位状态来分辨,我们称这个梯度磁场为相位编码梯度磁场。一个128×256矩阵可用128种不同相位来编码,这时成像时间就与相位编码数直接相关。这样,我们用梯度磁场使层面的Z轴上和上下的Y轴上均有不同。但是,此时某一次RF激发后的回波仍是左右方向上一排像素(128或256个)的总和,这一排如何分?这一排像素要用频率编码的方法来区分,在一个RF激发停止后,立即在这一排像素所在方向上再施加另一梯度磁场,称为频率编码梯度磁场。使这一排上不同像素的质子在弛豫过程中出现频率不同,计算机可以识别此频率的差异而确定不同质子的位置。频率编码与成像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故频率编码上的矩阵点数一般都为256。层面梯度、相位编码梯度和频率编码梯度的时间先后排列和协同工作,可以达到对某一成像体积中不同空间位置体素的空间定位。由以上可知,一次RF激发是对某一层面中的某一排(一般256个)像素的同时激发,而且要间隔一个TR时间后再进行该层面下一排像素的第二次激发,时间就与TR、层数、像素数有关。这个定位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较CT的定位更复杂。

1.4.3 MR图像重建理论

1.4.3.1 K空间填充技术

一次RF激发是相同相位编码位置上的一排像素的同时激发,这一排像素的不同空间位置是由频率编码梯度场的定位作用确定的。因此,相位和频率的相对应就可明确某一信号的空间位置。所以,在计算机中,按相位和频率两种坐标组成了另一种虚拟的空间位置排列矩阵,这个位置不是实际的空间位置,只是计算机根据相位和频率不同而给予的暂时识别定位,这就是“K空间”。K空间实际上是MR信号的定位空间。在K空间中,相位编码是上下、左右对称的,从正值的最大逐渐变化到负值的最大,中心部位是相位处于中心点的零位置,而不同层面中的多次激发产生的MR信号被错位记录到不同的K空间位置上。

由于一排排像素的数量在同一序列中总是恒定的,使频率变化范围也恒定,某一排像素的频率编码起始频率低,则最末一个像素的终末频率也低。在K空间上相位变化的对称性的前提下,导致处于K空间频率坐标的中心位置的中等频率值的像素会最多,总的合计信号强度将最大。所以,K空间中心位置确定了最多数量的像素的信号,在傅利叶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最大,处于K空间周边位置的像素的作用要小很多。

在K空间采集中,频率和相位编码的位置一一对应,虽然图像信号采集的矩阵为128×256或256×256,但K空间在计算机中为一个规整的正方形矩阵。如前所述,处于K空间中心区域的各个数值对图像重建所起的作用要比周边区域的更大,所以,在非常强调成像时间的脑弥散成像、灌注成像及心脏MRI成像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将周边区域的K空间全部作零处理,不化时间去采集,节约一半的时间,可能导致小于10%的图像信噪比损失。这种特殊的成像方法就叫K空间零填充技术。K空间分段采集技术一般应用于心脏快速MRI成像,在FLASH或Turbo-FLASH等快速梯度成像时,一个序列常可在1秒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对心脏来说仍然太慢,一个心动周期不足一秒,运动伪影在所难免,且NEX只有一次时的图像质量不太理想。这时,可采用K空间分段采集的方法,将K空间分成8或16段,采用心电图门控触发的方法,使一段K空间的信号采集固定于心动周期的某一个时段内,达到

心脏相对静止的效果。一个序列被分解在8或16次心跳中完成,总时间也在一次屏气时间允许之内,这样,既解决心脏跳动伪影问题。

1.4.3.2二维傅立叶图像重建法

二维傅立叶变换法是MRI特有且最常用的图像重建方法。K空间排列的原始数据,整合了相位、频率和强度的信息,傅利叶转换技术就是可以将以上的K空间信息逐行、逐点地解析和填补到真正的空间位置上去,形成很多幅反映信号强弱的MRI图像。二维傅立叶变换可分为频率和相位两个部分,通过沿两个垂直方向的频率和相位编码,可得出该层面每个体素的信息。不同频率和相位结合的每个体素在矩阵中有其独特的位置。计算每个体素的灰阶值就形成一幅MR图像。

第2章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

2.1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

2.1.1脉冲序列的概念

MR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射频脉冲的发射方式、梯度磁场的引入方式和MR信号的读取方式等。为不同成像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射频脉冲、梯度脉冲和信号采集按一定时序排列称作脉冲序列。

2.1.2脉冲序列的构成

一般脉冲序列的一个周期中包括射频脉冲、梯度脉冲和MR信号采集。射频脉冲包含用以激发氢质子的激发脉冲、使质子群相位重聚的复相脉冲以及反转恢复序列等;梯度脉冲包括层面选择梯度、相位编码梯度、频率编码梯度(也称读出编码),用以空间定位;形成的MR 信号也称为回波。完成一个层面的扫描和信号数据采集需要重复多个周期。

2.1.3脉冲序列的基本参数

在一个脉冲序列中有许多的变量,这些变量统称为序列成像参数。在成像中选用不同的成像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图像,这里我们介绍几个主要的序列成像参数。

2.1.

3.1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

重复时间是指脉冲序列的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第一个RF激发脉冲出现到下一周期同一脉冲出现时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在单次激发序列中,由于只有一个激发射频脉冲,TR等于无穷大。TR时间影响被RF激发后质子的弛豫恢复情况,TR长、恢复好。TR延长,信噪比提高,可允许扫描的层数增多,T2权重增加,T1权重减少,但检查时间延长;TR时间缩短,检查时间缩短,T1权重增加,信噪比降低,可允许扫描的层数减少,T2权重减少。

2.1.

3.2回波时间(echo time;TE)

回波时间是指从激发脉冲与产生回波之间的间隔时间。在多回波序列中,激发RF脉冲至第1个回波信号出现的时间称为TE1,至第2个回波信号的时间叫做TE2,依次类推。在MRI成像时,回波时间与信号强度成反相关,TE延长,信噪比降低,但T2权重增加。TE缩短,信噪比增加,T1权重增加,T2对比减少。

2.1.

3.3有效回波时间(effective echo time;ETE)

有效回波时间是指与最终图像对比最相关的回波时间。对于具有多个回波的快速成像序列,不同回波分别填充到k空间的不同位置,每个回波的TE值是不同的,填充到k空间中央的回波决定图像的对比,其TE值为ETE。

2.1.

3.4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

反转时间是指反转恢复类脉冲序列中,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2.1.

3.5翻转角(flip angle)

在射频脉冲的激发下,质子磁化矢量方向将发生偏转,其偏离的角度称为翻转角或激发角度。翻转角的大小是由RF能量所决定的。常用的翻转角有90°和180°两种,相应的射频脉冲分别被称为90°和180°脉冲。在快速成像序列中,经常采用小角度激励技术,其翻转角小于90°。

6.1.3.6信号激励次数(number of excitations;NEX)

信号激励次数又叫信号采集次数(number of acquisitions;NA)。它是指每一个相位编码步级采集信号的重复次数。NEX增大,有利于增加图像信噪比和减少图像伪影,但是所需的扫描时间也相应延长。

2.1.

3.7回波链长度(echo train length;ETL)

回波链长度是指每个TR时间内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来采样的回波数。ETL是快速成像序列的专用参数。对于传统序列,每个TR中仅有一次相位编码,在快速序列中,每个TR时间内可进行多次相位编码,使数据采集的速度成倍提高。

2.1.

3.8回波间隔时间(echo spacing;ES)

回波间隔时间是指快速成像序列回波链中相邻两个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ES长短影响TE时间的长短。

2.1.

3.9视野(FOV)

视野由图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距离确定的。最小FOV是由梯度场强的峰值和梯度间期决定的。

2.1.

3.10图像采集矩阵

代表沿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采集的像素数目,图像采集矩阵=频率编码次数×相位编码次数,例如频率编码次数为256,相位编码次数为192,则矩阵为256×192。

2.1.

3.11接收带宽

序列的接收带宽是指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即读出梯度采样频率的范围。采用低频率编码梯度和延长读出间期可获得窄的带宽。

2.2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2.2.1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pin echo,SE)

自旋回波序列简称SE序列,是目前磁共振成像最基本的脉冲序列。SE序列采用90°激发脉冲和180°复相脉冲进行成像。SE序列的过程是先发射一个90° RF脉冲,Z轴上的纵向磁化矢量M0被翻转到XY平面上;在第一个90°脉冲后,间隔TE/2时间后再发射一个180°RF 脉冲,可使XY平面上的磁矩翻转180°,产生重聚焦的作用,此后再经过TE/2时间间隔就出现回波信号。从90° RF脉冲到接受回波信号的时间称回波时间,即TE时间,两个90°RF 脉冲之间的时间称重复时间,即TR时间。

2.2.2T1加权像

T1加权图像主要反映组织T1值差异,简称为T1WI。在SE序列中,T1加权成像时要选择较短的TR和TE值,一般TR为500ms左右,TE为20ms左右,能获得较好的T1加权图像。

2.2.3T2加权像

主要反映组织T2值不同的MRI图像称为T2加权图像,简称为T2WI。在SE序列中,T2加权成像时要选择长TR和长TE值,具体地说,TR为2500ms左右,TE为100ms左右。

2.2.4质子密度加权像N(H)加权像

质子密度反映单位组织中质子含量的多少。在SE序列中,一般采用较长TR和较短TE时可获得质子密度加权图像,一般TR为2 500ms左右,TE为20ms左右时,SE序列成像可获得较好的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各种软组织的质子密度差别大多不如其T1或T2值相差大,所以目前许多情况下医生更重视T1或T2加权图像。

在具体工作中,可采用双回波序列,第一个回波使用短TE,形成质子密度加权图像,第二个回波使用长TE,形成T2加权图像。

2.3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2.3.1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理论基础

反转恢复序列(inversion recovery,IR)包括一个180°反转脉冲、一个90°激发脉冲与一个180°复相脉冲组成。第一个180°脉冲激发质子,使质子群的纵向磁化矢量M0由Z轴翻转至负Z轴。当RF停止后磁化矢量将逐渐恢复,之后,使用一个90°脉冲对纵向磁矩进行90°翻转,180°脉冲与此90°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反转时间TI。90°脉冲后就和SE 序列一样在TE/2时间再使用一个180°脉冲实现横向磁矩再聚焦和信号读出。

IR序列的成像参数包括TI、TE、TR。TI是IR序列图像对比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是T1对比的决定因素。TI的作用类似于SE序列中的TR,而IR序列的TR对T1加权程度的作用相对要小,但TR必须足够长,才能容许在下一个脉冲序列重复之前,使M z的主要部分得以恢复。由于IR序列对分辨组织的T1值极为敏感,所以传统IR序列一直采用长TR和短TE来产生T1WI。TE是产生T2加权的主要决定因素,近年来在IR SE序列中应用长TE值也能获得T2WI。尽管如此,IR序列主要还是用于产生T1WI和PDWI。IR序列典型的参数为TI=

200~800ms,TR=500~2500ms,TE=20~50ms。选TI值接近于两种组织的T1值,并尽量缩短TE,可获得最大的T1WI。通常TR等于TI的3倍左右时SNR好。IR序列可形成重T1WI,可在成像过程中完全除去T2的作用,可精细地显示解剖结构,如脑的灰白质,因而在检测灰白质疾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目前IR序列除用于重T1WI外,主要用于两种特殊的MR成像,即脂肪抑制和水抑制序列。

2.3.2短TI反转恢复脉冲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cery,STIR)

IR序列中,每一种组织处于特定的TI时(称为转折点),该种组织的信号为零。组织的转折点所处的TI值依赖于该组织的T1值,组织的T1越长,该TI值就越大,即TI的选择要满足在90°脉冲发射时,该组织在负Z轴的磁化矢量恰好恢复到0值,因此也没有横向磁化矢量,图像中该组织的信号完全被抑制。

脂肪组织的T1值非常短,IR序列一般采用短的TI(≤300ms)值抑制脂肪的信号,该序列称为STIR序列。STIR脉冲序列是短TI的IR脉冲序列类型,主要用途为抑制脂肪信号,可用于抑制骨髓、眶窝、腹部等部位的脂肪信号,更好地显示被脂肪信号遮蔽的病变,同时可以鉴别脂肪与非脂肪结构。另外,由于脂肪不产生信号,STIR序列也会降低运动伪影。STIR 序列的TI值约等于脂肪组织T1值的69%,由于不同场强下,组织T1值不同,因此不同场强的设备要选用不同的TI抑制脂肪,例如,1.5T场强设备中TI设置在150~170ms。

2.3.3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FLAIR)

另一种以IR序列为基础发展的脉冲序列称为液体抑制(也有称流动衰减)反转恢复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该序列采用长TI和长TE,产生液体(如脑脊液)信号为零的T 2WI,是一种水抑制的成像方法。选择较长的TI时间,可使T1较长的游离水达到选择性抑制的作用。这时,脑脊液呈低信号,但脑组织中水肿的组织或肿瘤组织仍像T2加权一样呈高信号,在1.5T场强设备中FLAIR序列的TI大约为2000ms。一旦脑脊液信号为零,异常组织、特别是含水组织周围的病变信号在图像中就会变得很突出,因而提高了病变的识别能力。另外,由于普通SE序列T2WI中,延长TE会造成因脑脊液搏动引起的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增加。所以,设置的TE不能太长。而在FLAIR序列中,由于脑脊液信号为零,TE可以较长,因而可获得更重的T2WI。目前FLAIR序列常用于脑的多发性硬化、脑梗死、脑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当这些病变与富含脑脊液的结构邻近时。

磁共振的原理

磁共振的原理 磁共振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和物理等领域。本文将围绕磁共振的原理进行阐述。 一、磁共振的概念 磁共振是指当原子或分子处于磁场中时,受到磁场的作用而产生共振现象。磁共振的产生与原子或分子的核自旋有关。 二、核磁共振的原理 核磁共振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下面将介绍核磁共振的原理。 1. 核自旋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具有正电荷。当原子或分子处于磁场中时,它们的核会沿磁场方向取向,这个取向被称为“朝上”或“朝下”。 2. 磁场 核磁共振需要使用强磁场,通常是一个恒定的静态磁场。磁场的强度被表示为磁通量密度。 3. 激发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一个射频脉冲作用于样品,使得某些核的自旋倒转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激发。一旦核自旋倒转,它就开始以特定频率发射电磁波,这个频率被称为共振频率。 4. 探测 探测是核磁共振成像的一个关键环节。当被测试的样品放置在强磁场中,我们会发送一个射频脉冲,这个脉冲会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核,使其产生共振现象。这个现象可以被从样品中发射的信号所检测到。 三、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技术,它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下面将介绍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1. 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在强磁场中的旋转速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信号。这些信号被接收器捕捉并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计算机通过数学算法将这些信号转化成图像。 2. 步骤 进行磁共振成像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患者躺在磁共振机床上。机器会将患者放置在一个强磁场中。 (2)机器会发送射频脉冲激发患者体内的原子核。 (3)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共振,产生信号。

磁共振分析图像基础(阅片常识)

磁共振分析图像基础(阅片常识) 一、前言 磁共振(MR)做为一项较新的辅助检测手段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临床医生想要更多地了解MR,他们不想也不愿意仅凭MR室的一份报告了解患者的MR检查情况,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MR分析图像的基础。 首先要讲的是,超声分析的是回声,X线和CT分析的是密度,而MR分析的是信号,知道这一点对了解MR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磁共振的简单原理 磁共振的原理要想细讲很复杂,但要正确分析图像,原理又必须知道,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原理。 我们都学过物理,电流产生磁场是众所周知的,将物体置于一个强磁场中,那么物体本身呈不规则运动的原子将沿着主磁场的方向旋进(解),当我们将主磁场撤掉,原子将逐渐恢复其原来的运动方向。 那我们MR就利用了原子的这一特点,发射一个与质子运动频率相同(解)的射频脉冲,使质子吸收能量,从相对静止的水平跃迁到高能水平,当脉冲停止发射,我们在质子能量衰减的过程中接收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的过程,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为什么要发射Larmor频率的射频脉冲: 因为当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进行频率相同时,才能发生共振,质子才能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状态,只有当质子处于高能状态,它才会有衰减。我们才有可能在质子衰减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采集接收信号,形成图像。 讲到这里,MR成像原理的根儿我们就了解了一点,那么要分析图像,我们还必须要了解这样几个问题。 (1)磁共振成像主要依赖于体内的哪种原了或元素? (2)如何区分T1WI和T2WI? (3)我院现行的MR检查常见的序列有哪些,如何区分。 (4)各种组织器官在各序列中的成像特点。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成为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之一。MRI 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生成高质量二维或三维影像,被广泛用于诊断 和研究许多疾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MRI技术完全是个谜。那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MRI的基本原理。 1. 原子核的自旋 MRI的基本原理涉及原子核自旋。所有物质都由原子构成,而 原子又是由正电荷的质子和带有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质子有一 个内部旋转运动,也称为自旋。尽管这个过程非常微小,但因为 质子是正电荷,所以原子的自旋具有电磁性质。 2. 磁场与磁共振 MRI使用强大的磁场来测量原子核的自旋。磁场是一种可感知 的物理力,即使在不接触或触摸其表面的情况下也能对物质进行 作用。在MRI中,磁体产生磁场,将磁性物质中的质子排列到一

个方向上,使其形成磁性形状。这个方向比起自然环境下,使围 绕原子核的电子更倾向于朝向一个方向。 当质子处于磁化状态时,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短暂的无线电波来 激发它们。这个过程称为共振,也就是磁共振。已经激发的质子 被称为横向磁化,它们在磁场中环绕的平面上旋转。这些状态的 运动不会持续太久,大约在几毫秒后,它们会返回到磁化的状态,发出另一种电磁波,可以被接收到并用于图像生成。 3.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识别 MRI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类,生成高质量 的图像。不同类型的组织对信号有不同的响应,这种差异在MRI 图像中呈现出不同的亮度。对具有磁性质的组织如髓鞘、血管和 软骨等能够被MRI扫描显示,而对于其他组织如软组织,MRI图 像显示的更为详细。 综上所述,MRI是一种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利用原子核磁 性及与其自旋状态有关的参数来产生具有丰富生物学信息的图像。MRI图像构建需要经过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图像重建和图像分 析4个过程,而MRI图像的表现形式是结构与连接。

【技考10】专业知识-磁共振原理

【技考10】专业知识-磁共振原理 MR成像原理 一、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磁场对人体的磁化作用 1.原子核自旋 ①原子核结构: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显电性的中子组成。质子数量通常与核外电子书相等,以保持电中性。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不等,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决定原子的物理特性。电子在核外有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轨道运动产生轨道角动量和轨道磁矩,自旋运动产生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分子的磁矩主要来自于自旋。 ②原子核的自旋特性:原子核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停绕自身轴旋转。 质子磁矩是矢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质子的自旋是产生磁共振现象的基础。 只有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奇数或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为奇数额原子核,其总自旋不为零,才能产生磁共振现象。 氢原子人体含量最多,且磁化率最高,目前生物组织MRI成像主要以氢原子成像。 氢原子核含一个质子,无中子,又称氢质子。 角动量是磁性强度的反应,角动量大,磁性就强。1个质子角动量约1.41×1026Tesla,磁共振就是利用这个角动量的物理特性来进行激发、信号采集和成像的。 2.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变化 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自旋中的磁矩方向是杂乱无章的。 ①质子自旋和角动量方向根据电磁原理,质子自旋产生的角动量空间方向总是与其自旋的平面垂直。 当人体处于强大外磁场Bo时,角动量方向将受到外磁场的影响,经一定时间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角动量的总的净值称为磁矩,

这个净值是一个所有质子总的概念,不是指单个质子的角动量方向。磁矩方向总与外磁场方向一致。 ②磁矩和进动磁矩的重要特性:一是个总和的概念,磁矩方向与外磁场一致,并不代表只有质子角动量方向都与Bo一致,实际上约一半是与其相反的。第二磁矩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人体置于磁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动态平衡。第三磁矩在磁场中是随质子进动的不同而变化的,且进动具有特定频率,称为进动频率。 外加磁场的大小决定着磁矩与Bo轴的角度,外磁场越强,角度越小,磁矩值越大,MRI信号越强,图像结果会更好。此外外磁场大小还决定了进动的频率,外磁场越大,进动频率越高。与Bo相对应的进动频率也称Larmor拉莫频率,原子在1.0T磁场中的进动频率称为该原子的旋磁比,为一常数值。氢原子的磁旋比为42.58MHz。 3.弛豫 ①弛豫原子核在外加RF(射频脉冲)作用下,发生磁共振而达到稳定的高能态,从外加的RF消失开始,到回复至发生磁共振前的磁矩状态为止,整个变化过程即为弛豫过程。弛豫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变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磁共振成像时,受检脏器的每一个质子都要经过反复的RF激发和弛豫过程。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 ②纵向弛豫纵向弛豫是一个从零状态恢复到最大值的过程。由于要使纵向磁矩恢复到与激发前完全一样的时间很长,有时是无穷数,故人为地将纵向磁矩恢复到原来的63%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T1时间或T1值,T1值一般以秒或毫秒为单位。T1是反映组织纵向弛豫快或慢的物理指标,人体各组织具有不同的T1值。 ③横向弛豫横向弛豫是从最大值恢复到零状态的过程。我们将横向磁矩减少到最大值的37%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T2时间或T1值,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同时发生。 4.MR信号形成 MR信号是MRI机中使用的接收线圈探测到的电磁波,具有一定的位相、频率和强度。 磁共振成像设备中,接受线圈可为同一线圈,也可为方向相同的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1.1概述 1.1.1磁共振成像的起源及定义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用感应线圈采集磁共振信号,按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处理而建立的一种数字图像。 1946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Bloch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教授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由于这一发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此两人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46~1972年NMR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析,即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达曼迪恩Damadian 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MR信号可检测疾病”和“癌组织中氢的T1、T2时间延长”等论文。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用反投影法完成了MRI的实验室的模拟成像工作。1978年英国第一台头部MRI设备投入临床使用,1980年全身的MRI研制成功。 1.1.2磁共振成像特点及其局限性 1.1. 2.1磁共振影像的特点 ·多参数成像,可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高对比成像,可得出祥尽的解剖图谱; ·任意层面断层,可以从三维空间上观察人体成为现实; ·人体能量代谢研究,有可能直接观察细胞活动的生化蓝图; ·不使用对比剂,可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 ·无电离辐射,一定条件下可进行介入MRI治疗; ·无气体和骨伪影的干扰,后颅凹病变等清晰可见。 1.1. 2.2磁共振成像的局限性 ·呈像速度慢; ·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症不够敏感; ·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

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杨正汉(可编辑)

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杨正汉(可编辑)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杨正汉 学习MRI前应该掌握的知识电学 磁学量子力学高等数学 一、MRI扫描仪的基本硬件构成一般的MRI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计算机系统其他辅助设备 1、主磁体 2、梯度线圈作用: 空间定位产生信号其他作用梯度线圈性能的提高 ? 磁共振成像速度加快没有梯度磁场的进步就没有快速、超快速成像技术 3、脉冲线圈脉冲线圈的作用如同无线电波的天线激发人体产生共振(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 采集MR信号(收音机的天线) 4、计算机系统及谱仪数据的运算控制扫描显示图像 5、其他辅助设备空调检查台激光照相机液氦及水冷却系统自动洗 片机等二、MRI的物理学原理 1、人体MR成像的物质基础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总是绕着自身 的轴旋转,,自旋 ( Spin )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氢质子的核磁状态把人体放进大磁场 2、人体进入主磁体发生了什么, 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质子自旋产生核磁,每个氢质子都是一个“小磁铁”,但由于排列杂乱无章,磁场相互抵消,人体并不表现出宏观的磁场,宏观磁化矢量为0。指南针与地磁、小磁铁与大磁场进入主磁场后磁化矢量的影响因素进入主磁场后人体被磁化了,产生纵向宏观磁化矢量不同的组织由于氢质子含 量的不同,宏观磁化矢量也不同磁共振不能检测出纵向磁化矢量 3、什么叫共振,怎样产生磁共振, 共振:能量从一个震动着的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而后者以前者相同的频率震动。共振条件频率一致实质能量传递无线电波激发

后,人体内宏观磁场偏转了90度,MRI可以检测到人体发出的信号氢质子含量高 的组织纵向磁化矢量大,90度脉冲后磁化矢量偏转,产生的旋转的宏观横向矢量 越大,MR信号强度越高。此时的MR图像可区分质子密度不同的两种组织 4、射 频线圈关闭后发生了什么, 横向弛豫也称为T2弛豫,简单地说,T2弛豫就是横 向磁化矢量减少的过程。纵向弛豫也称为T1弛豫,是指90度脉冲关闭后,在主磁场的作用下,纵向磁化矢量开始恢复,直至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重要提示 不同组织有着不同质子密度横向(T2)弛豫速度纵向(T1)弛豫速度这是MRI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的基础何为加权,,, 所谓的加权就是“重点突出”的意思 T1加 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纵向弛豫)差别 T2加权成像(T2WI)----突出 组织T2弛豫(横向弛豫)差别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突出组织氢质子含量差别 T2加权成像(T2WI) T2值小 ? 横向磁化矢量减少快 ? 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小? MR信号低(黑) T2值大 ? 横向磁化矢量减少慢 ?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大? MR信号高(白) 水T2值约为1600毫秒 ? MR信号高脑T2值约为100毫秒 ? MR信号低 T2WI T1 加权成像(T1WI) T1值越小 ? 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越快 ?已经恢复的纵向磁化矢量大? MR信号强度越高(白) T1值越大 ?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越慢 ?已经恢复的纵向磁化矢 量小MR信号强度越低(黑) 脂肪的T1值约为250毫秒 ? MR信号高(白) 水的 T1值约为3000毫秒 ? MR信号低(黑) T1WI 重要提示!!! 人体大多数病变的T1 值、T2值均较相应的正常组织大,因而在T1WI上比正常组织“黑”,在T2WI上 比正常组织“白”。 6、MRI的空间定位付立叶转换只能区分相位相差180度的MR信号 K空间的特性矩阵为256*256的图像需要采集256条相位编码线来完成K 空间的填充, K空间的数据点阵与图像的点阵不是一一对应的, K空间中每一个点具有全层信息 K空间的特性 K空间具有对称性相位编码方向的镜像对称频率编 码方向的对称 K空间特性填充K空间中央区域的相位编码线决定图像的对比填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第一节磁共振现象 一.共振 共振是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最熟悉的就是音叉的共振。有的共振可以利用,如咱们熟悉的医用磁共振仪,利用氢质子的共振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形成图像;而有的则要避免,如最常见的桥梁,风速与桥梁固有频率发生共振引起了坍塌。 图1.1.1 桥梁共振发生坍塌 风速与桥梁的固有频率相同,引发了共振,导致桥梁坍塌。 二.地球运动与氢质子运动 地球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既围绕着太阳公转,又围绕着自身的轴自转。公转一圈是一年,自转一圈是一天,自转产生南北极磁场。

图1.1.2 地球绕地轴自转,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形成磁场,公转是自身引力与太阳引力作用的共同结果 地球以一定的时间来自转和公转,形成磁场;氢质子则是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和进动。

图1.1.3 氢质子绕一定的轴旋转称为自旋,并产生小磁场,此小磁场与主磁场相互作用,使氢质子产生进动。 自旋(spin),磁性原子核总是以一定的频率绕着自己的轴进行高速旋转,由于原子核表面带有正电荷,因此磁性原子核自旋就能够形成电流环路,从而形成一定大小的磁场,该磁场用磁距来表述,磁距有长度(强度)、方位及方向。 进动(precession),是磁性原子核自旋产生的小磁场与主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进动频率也称Larmor频率,其计算公式如下:ω=γ*B0; ω:进动频率即Larmor频率;γ:磁旋比,42.5MHz/T;B0:主磁场场强。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氢质子进动频率与主磁场场强成正比,场强高,则进动频率快,场强低,则进动频率慢。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场强不均匀,则质子的进动频率会出现差别。 今天主要重点是自旋与进动的概念及理解,并涉及了“磁距”及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原理 原子核自旋,有角动量。由于核带电荷,它们的自旋就产生磁矩。当原子核置于静磁场中,本来是随机取向的双极磁体受磁场力的作用,与磁场作同一取向。以质子即氢的主要同位素为例,它只能有两种基本状态:取向“平行”和“反向平行”,他们分别对应于低能和高能状态。精确分析证明,自旋并不完全与磁场趋向一致,而是倾斜一个角度θ。这样,双极磁体开始环绕磁场进动。进动的频率取决于磁场强度。也与原子核类型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 拉莫尔关系:ω 0=γB ,即进动角频率ω 是磁场强度B 与磁旋比γ的积。γ是 每种核素的一个基本物理常数。氢的主要同位素,质子,在人体中丰度大,而且它的磁矩便于检测,因此最适宇从它得到核磁共振图像。 以随机相位作进动的自旋集合多个磁距排列形成的宏观磁化向量 从宏观上看,作进动的磁矩集合中,相位是随机的。它们的合成取向就形成宏观磁化,以磁矩M表示。就是这个宏观磁矩在接收线圈中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在大量氢核中,约有一半略多一点处于低等状态。可以证明,处于两种基本能量状态核子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平衡状态由磁场和温度决定。当从较低能量状态向较高能量状态跃迁的核子数等于从较高能量状态到较低能量状态的核子数时,就达到“热平衡”。如果向磁矩施加符合拉莫尔频率的射频能量,而这个能量等于较高和较低两种基本能量状态间磁场能量的差值,就能使磁矩从能量较低的“平行”状态跳到能量较高“反向平行”状态,就发生共振。

由于向磁矩施加拉莫频率的能量能使磁矩发生共振,那么使用一个振幅为B 1,而且与作进动的自旋同步(共振)的射频场,当射频磁场B 1的作用方向与 主磁场B 0垂直,可使磁化向量M 偏离静止位置作螺旋运动,或称章动,即经射 频场的力迫使宏观磁化向量环绕它作进动。如果各持续时间能使宏观磁化向量旋转90o角,他就落在与静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可产生横向磁化向量M xy 。如果 在这横向平面内放置一个接收线圈,该线圈就能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压。当射频磁场B 1撤除后,宏观磁化向量经受静磁场作用,就环绕它进动,称为“自 由进动”。因进动的频率是拉莫尔频率,所感生的电压也具有相同频率。由于横向磁化向量是不恒定,它以特征时间常数衰减至零为此,它感生的电压幅度也随时间衰减,表现为阻尼振荡,这种信号就称为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 Free Induction Decay)。信号的初始幅度与横向磁化成正比,而横向磁化与特定体元的组织中受激励的核子数目成正比,于是,在磁共振图像中可辨别氢原子密度的差异。 同步旋转的RF 场B1可诱发横向磁化 B1的持续时间足够长,使整个磁化向量落在横向平面内

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1 磁共振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依据是与人体生理、生化有关的人体组织密度对核磁共振的反映不同。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的特性。 一、核磁共振与核磁共振吸收的宏观描述 由力学中可知,发生共振的条件有二: 一是必须满足频率条件,二是要满足位相条件。 原子核是自旋的,它绕某个轴旋转(颇像个陀螺)。旋转时产生一定的微弱磁场和磁矩。将自旋的原子核放在一个均匀的静磁场中,受磁场作用,原子核的自旋轴会被强制定向,或与磁场方向相同,或与磁场方向相反。重新定向的过程中,原子核的自旋轴将类似旋转陀螺般的发生进动。不同类的原子核有不同的进动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旋转比(非零自旋的核具有特定的旋转比),用γ表示。进动的角频率ω一方面同旋转比有关;另一方面同静磁场的磁场强度 B 有关。其关系有拉莫尔(Larmor )公式(ω又称拉莫尔频率) : ω=γ·B (6-1) 静磁场中的原子核自旋时形成一定的微弱势能。当一个频率也为ω的交变电磁场作用到自旋的原子核时,自旋轴被强制倾倒,并带有较强的势能;当交变电磁场消除后,原子核的自旋轴将向原先的方向进动,并释放其势能。这种现象就是核磁共振现象(换言之,当电磁辐射的圆频率和外磁场满足拉莫尔公式时,原子核就对电磁辐射发生共振吸收),这一过程也称为弛豫过程,释放势能所产生的电压信号就是核磁共振信号.也被称为衰减信号(FID )。显然,核磁共振信号是一频率为ω的交变信号,其幅度随进动过程的减小而衰减。 图6-1表示几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这些频率是在电磁波谱的频带之内,这样的频率大大低于 X 线的频率,甚至低于可见光的频率。可见它是无能力破坏生物系统的分子的。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由大量原子核组成的组合体,因此在转入讨论大量原子核在磁场中的集体行为时,有必要引人一个反映系统磁化程度的物理量来描述核系统的宏观特性及其运动规律。这个物理量叫静磁化强度矢量,用 M 表示。由大量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相当于一大堆小磁铁,在无外界磁场时,原子核磁矩μ的方向是随机的,系统的总磁矩矢量为 (6-2) 如果在系统的 Z 轴方向外加一个强静磁场B 。,原子核磁矩受到外磁场的作用,在自身转动的同时又以 B 。为轴进动,核磁矩取平行于 BO 的方向。按照波尔兹曼分布,在平衡状态下,处于不同能级的原子核数目不相等,使得原子核磁矩不能完全互相抵消,从而有 (6-3) 此时可以说系统被磁化了,可见 M 是量度原子核系统被磁化程度的量,是表示单位体积中全部原子核磁矩的矢量和。 图6-1几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2014.07.11核磁共振成像基础

核磁共振成像基础 《医学成像的基本原理》11章一、微观描述 核磁共振(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某些物质的原子核磁矩再外磁场的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并在外加磁场能量的作用下产生能级跃迁的和物理现象。(1942年提出核磁共振现象) (1)普遍存在性。92种天然元素中,有核磁矩的元素有88种。(2)高度选择性。不同类型的核具有不同的磁矩,NMR作用的谱线很窄,因此对特定核,NMR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 (3)功能检测。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氢核,通过对氢核分布变化的检测,不但能了解生物组织的结构特征,也能对活体组织的生物过程和功能进行动态测量。 1973年,Lauterbur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论文使得NMR的应用进入到成像领域,提出了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和实验装置。随着Mansfield“选择激发序列”MRI成像方法论文的发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迅速走出实验室,进入医学临床诊断领域。 拉莫尔进动(力学性质)+塞曼效应(能的性质) 原子核进动的角频率w0和旋磁比γ及外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成

正比,与μ和B0之间的夹角无关。 共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能量交换现象。一个以一定频率运动的系统在接受同样频率的外来能量运输时,运动系统最容易吸收外来能量,这就是共振。 核磁共振:当自旋核处于外磁场B0时,核的能级讲产生塞曼分裂,分裂的结果是塞曼能级的出现,且两相邻塞曼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ΔE=g IμN B0=γħB0。因此,处在外磁场B0中的一个自旋核要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就必须洗手ΔE的能量。这也就是说,处于低能态的自旋核在洗手ΔE的能量后会产生共振。通常用一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为自旋核提供能量。满足w=2πf=γB0(拉莫尔方程),射频脉冲具有的能量正好等于自旋核两相邻塞曼能级间的能量差,自旋核会表现出对射频脉冲能量的强烈吸收,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MRI领域所用的射频信号可以视为一个交变的电磁场,只不过这里只考虑磁场分量。 (1)拉莫尔方程将共振频率w与外加磁场B0、自旋核的旋磁比用简单的数学关系连接起来,使计算各种自旋核的共振频率变 得非常容易。

MRI原理

浅谈MRI原理,希望高人指点 来源:何磊的日志 MRI物理学原理-物质基础-核磁弛豫 地球表面带有电荷并自旋-------形成电流环路------产生感应磁场(地磁)。 磁性原子核特性:以一定的频率自旋,由于表面带有正电荷,即形成电流回路,从而产生磁化矢量。我们把这种带有正电荷的磁性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 但并非所有原子核均能自旋而产生核磁,即并非所有的原子核都为磁性原子核,条件就是中子数和质子数至少有一项是奇数。 一般指的磁共振图像即为1H的磁共振图像。原因是氢质子1、在人体中的摩尔浓度最高,是人体中最多的原子核;2、磁化率最高;3、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具有生物代表性。 但并非所有的氢质子都能产生MRI信号。常规MRI的信号主要来源于水分子中的氢质子(简称水质子),部分组织的信号也可来源于脂肪中的氢质子(简称脂质子)。 人体中的水分子可以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所谓结合水是指蛋白质大分子周围水化层中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粘附于蛋白质大分子部分基团上,与蛋白质大分子不同程度的结合在一起,因此被称为结合水,其自由运动将受到限制。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人体组织中可以互换,处于动态平衡。由于化学位移效应,不同分子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存在差别,蛋白质大分子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大多偏离MRI 的中心频率(自由水的进动频率),一般情况下不能被射频脉冲激发,因此不能产生信号。由于自由运动受到限制,蛋白质和结合水的T2值都很短,一般<1ms,常规MRI采集回波信号至少需要数毫秒,还没有来得及采集回波信号,蛋白质和结合水的信号已经全部衰减。因此即便蛋白质和结合水中的氢质子被射频脉冲激发,也不能产生MRI信号。因此,对于不含脂肪的组织,其MRI信号的直接来源就是自由水;结合水和蛋白质都不能直接产生信号,但结合水和蛋白质可以影响自由水的弛豫,也可通过磁化传递效应,最后也会影响到组织的信号强度。 进入主磁场后处于低能级的氢质子仅比处于高能级的氢质子多出数个ppm(百万

第1章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基础2

第1章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基础 模拟题2 1.世界上第一台头部MRI设备投入临床使用的年代是 A.1974年 B.1976年 C.1978年英国D.1980年 E.1982年 2.共振成像的英文全称正确的是 A.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B.MagneticResorbent Image C.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agnetic Resorbent Imaging E.Magnestat Resorbent Imaging 3.“磁共振波谱”正确的英文表达是 A.Magnetic Resonance Waves B.Magnetic Resonance Microscopy C.Magnetic Resonance Core D.Magnetic Resonance Susceptibility E.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4.1946年由Bloch和Purcell教授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其后的20年间NMR主要被用于A.MRI B.MRA C.MRS D.DTI E.fMRI 5.MR图像通常是指下列何种原子核成像: A、1H B、2H C、13C。 D、19F。 E、31P 6.关于进动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主磁场的场强成正比。 B、与梯度场的场强成正比。 C、与磁旋比成反比。 D、与自旋频率成正比。 E、以上均正确。 7.对Larmor公式f=r·B0的描述,错误的是: A、f代表进动频率。 B、r代表磁旋比。 C、B0代表梯度场强。 D、进动频率与磁旋比成正比。 E、Larmor频率也就是进动频率。 8.蛋白质大分子的运动频率: A、显著高于氢质子的Larmor频率。 B、显著低于氢质子的Larmor频率。 C、接近氢质子的Larmor频率。 D、约为亿万Hz。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二)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二) 我是MT! 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学习MR,欢迎大家加入! 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不要懒惰,不要任何理由的懒惰!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进行任何转载!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第一节磁共振现象 一.共振 二.地球运动与氢质子运动 三.磁共振现象 第二节射频脉冲 一.常见射频脉冲及其作用 二.90°脉冲的微观和宏观效应 第三节核磁弛豫 一.核磁弛豫的概念 二.质子失相位原因 三.180°聚焦脉冲 四.T2*弛豫,T2弛豫及T1弛豫 五.微积分推导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 接上次章节内容: 二.磁共振现象 磁共振现象比共振现象多了一个“磁”,这个“磁”就是氢质子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磁共振现象的共振主体就是氢质子,选择氢质子的原因是由于氢质子在人体内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其含量明

显高于其他原子成份。另外人体组织常见的磁性原子核中,氢质子的磁化率是最高的,能够产生更强的信号。 一).氢质子的运动状态 氢质子的运动状态主要从氢质子在无外加磁场(自然)和施加外磁场(人为干预)时的状态分析。 1.氢质子在无外加磁场时的状态 每个氢质子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磁场,在自然状态下,质子排列处于无序状态,他们之间的磁力相互抵消,因此拥有无数个氢质子的人身体并没有磁性。 氢质子核磁矩杂乱无章,宏观磁化矢量表现为零。 2.人为施加外磁场B0 氢质子自旋有的顺时针方向运动,有的则逆时针方向运动,进而产生的小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或者相反,能量高的一般与主磁场B0方向相反,能量低的与主磁场B0方向相同。此外低能级与高能级的氢质子在数目及密度上具有相同的分布趋势,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该平衡状态下低能级的氢质子要比高能级的氢质子多一些,而MR信号完全由这部分多出的氢质子形成。

MRI成像基本原理

MRI成像基本原理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它通过对患者身体内的水分子进行磁共振的测量,来生成详细的身体组织图像。MRI成像基本原理涉及到物理学中磁共振现象的原理,以及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的技术。 首先,MRI利用强磁场对患者体内的氢原子核进行定向。人体中大约70%是水分子,所以主要关注的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MRI中使用的超导磁体能够产生很强的恒定磁场,这个磁场定义为主磁场(B0)。 在这个主磁场中,氢原子核的自旋(spin)将会产生一个特定的角动量和磁矩。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这些原子核的自旋将会沿着主磁场方向均匀分布。 为了产生MRI图像,需要引入一个较弱的交变磁场(B1),该交变磁场被称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通过电磁脉冲的方式施加到患者的身体上。射频信号的频率与主磁场的其他振荡频率(Larmor频率)相匹配,从而能够频率选择性地影响氢原子核的自旋状态。 当射频信号与Larmor频率匹配时,它会导致一部分氢原子核的自旋从沿着主磁场方向均匀分布的状态偏离,并进入与射频信号共振的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翻转。 当射频信号停止后,翻转的氢原子核将会重新沿着主磁场方向恢复(relaxation)。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核会释放出一个特定的信号,被称为回波信号(echo signal),同时该信号被检测和记录下来。

MRI系统中的接收线圈用于检测和记录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中所包含 的信息取决于被扫描的组织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含有不同数量的 水分子,而MRI测量的是水分子的分布情况。 回波信号包含了关于水分子的位置、运动以及周围组织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号被称为k-空间数据。k-空间数据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算法 的分析得到MRI图像。 信号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滤波、傅里叶变换、空间域处理等。滤波用 于去除噪声和不需要的频率成分,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空间域处理用于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 图像重建是将k-空间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图像的过程。主要的图像重 建技术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直接方法通过最佳的图像来获得最佳的与 测量数据一致的结果。间接方法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根据测量数据重建 出图像。 综上所述,MRI成像基于物理学中磁共振现象的原理而成立。通过恒 定磁场、射频信号和回波信号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关于水分子分布和组 织结构的详细图像。这种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学习笔记---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加权成像技术

学习笔记---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加权成像技术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组织存在质子含量质子密度,T1值和T2值的差别,这正是常规MRI能够显示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基础。通过磁共振的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反映不同组织间的差别,从而显示不同的组织的解剖结构并区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 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是加权? 加权就是是'突出重点'的意思,重点突出组织某方面特性。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组织的多方面特性(如质子密度、T1值、T2值等)均可能对其磁共振信号的强弱有影响,如果这些信号不区分,混杂在一起会造成无法通过信号强度辨别组织特性,降低不同组织之间的对比。所以我们选择脉冲序列及成像参数的调整,使MR图像主要反映组织某方面特性,而尽量抑制组织的其他特性对MR 信号强度的影响,这就是'加权'成像。 T1 加权成像(T1WI),是指图像中组织信号强度高低主要反映的是组织的纵向弛豫差别。 T2 加权成像(T2WI),重点突出的是不同组织之间的横向弛豫差别。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则主要反映单位体积的不同组织之间的质子含量差别。 其他加权成像技术,例如灌注加权成像(PWI)技术可以反映组织的微循环状态,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可以利用组织磁敏感性改变来反映组织成分和结构的变化等,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来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布朗运。后续会单独介绍。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主要反映单位体积不同组织间质子含量的差别。 质子加权很好理解,甲组织质子含量比乙组织少,所以进入磁场后乙组织产生的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大于甲组织(学习笔记---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原子进入磁场后的变化有介绍)。

物理学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物理学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叫做MRI技术,是一项应用于医学诊断的高科技成果,其诞生标志着人类医疗诊断技术的崭新时代。MRI 技术的诞生离不开物理学的功绩,磁学、电学和超导电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MRI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本文将从物理学的角度,介绍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现状。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安全的、非辐射的成像诊断技术,它利用高强度磁场、调制磁场和高频电磁场对人体进行扫描和分析。通过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信号进行收集、探测、转换和处理,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从而提供给医生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医学诊断。 MRI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NMR)现象,即在强磁场下,电子和原子核都会呈现不同的磁性行为,它们能够吸收和放出能量,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发出磁信号。MRI技术利用电磁波对人体内部的这些磁信号进行探测、转化和处理,从而获得图像信息。

MRI技术的基本元素包括:强磁场、梯度磁场和高频场。其中,强磁场是MRI技术最基本的元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组织原子核 传输能级提供稳定的磁场环境。而梯度磁场可用于对图像中的样 品进行空间定位,高频场则用于撞击样品原子核,将其激发和响应,从而获取数据信息。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与现状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MR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成为在体内非侵入性解剖、诊断和研究的最前沿手段。MRI技术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学成像方面,MRI技术可以用于人体内部器官、功能、血管、肌肉、骨骼、神经等的精确成像和诊断。MRI技术特别适 合于对人体内部不同类型的软组织、神经和血管等进行高清晰度 成像。 (二)生物学方面,MRI技术可用于动物的解剖研究、体内血 管网络的成像和研究、组织可塑性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用于小

『微课堂』磁共振成像基础物理学和简史

『微课堂』磁共振成像基础物理学和简史 本期内容我们将了解专业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基本物理核磁共振原理及相关术语,如T1和T2弛豫、T1WI和T2WI 脉冲序列的频率和相位编码,还有发表具有人类生命科技里程碑意义的论文的Paul lauterbur博士、Rymond Damadian博士......下面的视频清晰的展示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如何进入我们的现实世界: *视频译文 磁共振成像(MRI)是基于核磁共振(NMR)的物理原理的,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提出的。NMR的基本原理涉及某些原子核、射频能量、和强磁场的相互作用。这个概念很难理解,我们将从一些基本的知识说起。 首先来看一些定义。射频能量是电磁波频谱的一部分,电磁波频谱又包括可见光和X射线。你可以看到,处于屏幕最左侧的是属于波谱的射频电磁波,中间的是可见光,右侧的是X射线。所有的这些都是由波长和波频决定的。波长是指电磁波的相邻的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而波频是指电磁波每秒能够完成几个周期。振幅是指波的高度或能量。当说到两个甚至更多的波谱时,我们可以用相位来描述。屏幕上的蓝色波和橙色波有相同的波频而且完全平行,所以这两条波是同相的。如果我们将橙色波向右移它的波频不会改变,但是此时这两条波异相或者说移位了。而另一方面,这两条波波频不同,但是起点相同,所以他们也是同相的。NMR、MRI、和RF信号的作用是由其特定的相位和波频决定的。

屏幕上的一个小点叫做一个Pixel(像素),是picture(图像)和element(元素)关联组成的词。MRI图像是由一系列的三维像素或体元组成的。图片上的每一个小方格对应人体组织的组织体积。MRI 器械是用来测量由这些组织体积中的每一个单位发出的NMR信号,把他们置于3D空间下,并裁剪成256*256或者512*512 的矩阵图从而使图像清晰易见...... 知道了这个,我们将首先以基本单位为例子来描述一下NMR的原理。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孩童时代都有过亲自试验电磁学的经历,即利用一个开关、一个普通电池、一个铁钉和一卷金属线,通过控制开关就可以吸附其一些小钢珠,那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其实已经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线路展示了电磁学的基本原理。这个线路可以使电子形成电流,电流又产生磁场,而且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的。电池推动电子绕着金属线前进,我们将金属线环绕成螺旋状,这些小的电磁反应和铁钉一起形成磁场,从而可以以吸附起我们想要捡到的东西。通电螺线管形成的磁场的方向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律来确定。将右手的手指朝着电流的方向弯曲,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所有元素中最简单的元素:氢元素。氢原子是由一个处于原子核区域的质子和一个围绕它做环形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关于NMR的规则,我们对电子不做过多解释。我们只对原子核位置的质子有研究兴趣,而Nuclear 就代表了NMR这个首字母缩略词中的N。 原子核中心的质子并不是处于原子的中央静止不动的,实际上是绕着轴心转动的,与行星和恒星的自转相似。因为质子带正电,如果我们我们朝着质子转动的方向弯曲右手指,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人体内每个氢质子产生的微磁场的方向。不幸的是,为了观察其图

磁共振基础

第二章(物理学原理)第1-4节(物质基础-核磁弛豫) 地球表面带有电荷并自旋-------形成电流环路------产生感应磁场(地磁)。 磁性原子核特性:以一定的频率自旋,由于表面带有正电荷,即形成电流回路,从而产生磁化矢量。我们把这种带有正电荷的磁性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 但并非所有原子核均能自旋而产生核磁,即并非所有的原子核都为磁性原子核,条件就是中子数和质子数至少有一项是奇数。 一般指的磁共振图像即为1H的磁共振图像。原因是氢质子1、在人体中的摩尔浓度最高,是人体中最多的原子核;2、磁化率最高; 3、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具有生物代表性。 但并非所有的氢质子都能产生MRI信号。常规MRI的信号主要来源于水分子中的氢质子(简称水质子),部分组织的信号也可来源于脂肪中的氢质子(简称脂质子)。 人体中的水分子可以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所谓结合水是指蛋白质大分子周围水化层中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粘附于蛋白质大分子部分基团上,与蛋白质大分子不同程度的结合在一起,因此被称为结合水,其自由运动将受到限制。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人体组织中可以互换,处于动态平衡。由于化学位移效应,不同分子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存在差别,蛋白质大分子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大多偏离MRI的中心频率

(自由水的进动频率),一般情况下不能被射频脉冲激发,因此不能产生信号。由于自由运动受到限制,蛋白质和结合水的T2值都很短,一般<1ms,常规MRI采集回波信号至少需要数毫秒,还没有来得及采集回波信号,蛋白质和结合水的信号已经全部衰减。因此即便蛋白质和结合水中的氢质子被射频脉冲激发,也不能产生 MRI信号。因此,对于不含脂肪的组织,其MRI信号的直接来源就是自由水;结合水和蛋白质都不能直接产生信号,但结合水和蛋白质可以影响自由水的弛豫,也可通过磁化传递效应,最后也会影响到组织的信号强度。 进入主磁场后处于低能级的氢质子仅比处于高能级的氢质子多 出数个ppm(百万分之一),而磁共振成像利用的就是多出来的这少部分氢质子,因此实际上磁共振信号是非常弱的。进入主磁场后低能级氢质子比高能级氢质子多出的量受到温度和主磁场强度的影响。当处于绝对温度时,所有质子的小核磁均与主磁场方向相同,随着温度的升高,处于低能级比处于高能级多出的氢质子将减少。对于人体组织来说,温度相对恒定,因此,处于低能级比高能级多出的氢质子的量主要受主磁场强度的影响,随着主磁场强度升高,多出的氢质子量将几乎成比例增加,磁共振成像时可以利用的有效氢质子就增多,磁共振信号将增高,这就是高场强磁共振图像信噪比之所以比较高的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